采购原辅材料质量控制制度(精选17篇)
1.采购原辅材料质量控制制度 篇一
材料构配件采购订货的控制材料质量文件
供货方向需方提供的质量文件:
1.各种产品合格证技术说明文件;
2.质量检验证明(即由施工单位进行的检验或试验报告。如力学性能、化学成分试验、材料级配试验);
3.检测与试验者的资格证明;
4.关键工序操作人员资格证明及操作记录(例如大型预应力构件的张拉应力工艺操作记录);
5.不合格品或质量问题处理的说明及证明;
6.有关图纸及技术浆料;
7.必要时附权威性认证浆料。
8.如果监理工程师认为产品合格证及检验证明不足于说明到场材料质量,可再行组织复检或见证取样试验;(如涂料及连接螺栓要求复检、承重墙体砂浆承重结构混凝土试块及受力钢筋见证取样送检占30%、焊缝的无损检测、水泥存放不超过3个月)如力学性能、化学成分试验、材料级配试验):
例如钢筋主控项目——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复验报告(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报告)。
一般项目——
9.
2.采购原辅材料质量控制制度 篇二
采购是最常见的一种活动,从人们日常生活到企业运作,从民间到政府,都离不开它。事实上无论就个人或企业而言,生活或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质,已经不能“自给自足”,必须依靠“采购”来获得满足,“采购”变成一项不可或缺的经济活动。采购(Purchase),是以购买(buying)的方式,由买方支付对等的代价,向卖方换取物品的行为过程,在买卖双方的交易过程中,会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近几年,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已得到广泛的关注,然而作为物流活动起点的采购,目前还没有受到企业界及学术界应有的重视。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采购的比重大大的增加,使采购及其管理的作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采购质量,贯穿企业产销过程的始终,探讨其对企业产销的意义与控制方法,意义更为深远。
2 采购及其作用
至今为止,没有一个定义能把对采购团队的一整套技能的要求完全包含进去,采购随情景而言是多样性的。狭义的采购是买东西,就是企业根据需求提出采购计划、审核计划、选好供应商、经过商务谈判确定价格和交货条件,最终签订合同并按要求收货付款的过程。广义的采购是指从环境获取所需的有形或无形物质的行为。
采购是企业经营的一个核心环节,是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在企业的产品开发、质量保证、供应链管理及经营管理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首先,采购成本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主体和核心部分,是企业管理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其次,从供应的角度来说,采购是整体供应链管理中“上游控制”的主导力量;最后,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采购品质量控制(Incoming Quality Control)的影响,同时采购能对质量成本的削减作出贡献。
3 采购管理及其地位
采购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达成生产或销售计划,从合适的供应商那里,在确保合适的品质下,于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购入合适数量的商品所采取的管理活动。即“5R”管理:合适的供应商、合适的品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价格、合适的数量。采购管理是研究在取得商品的过程中,统筹事前的规划、事中的执行以及事后的控制,以达到维持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降低产销成本的目的。
采购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原材料和半成品生产合作交流方面架起一座桥梁,沟通生产需求与物资供应的联系,使企业供应链系统能够实现无缝连接,并提高供应链企业的同步化运作效率。采购管理可以通过实际成本的节约显著营业利润,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合作协商来对质量和物流进行更好的安排,可以通过科学的采购流程对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及组织结构的改革作出贡献,可以为企业各层决策提供信息,可以减少库存、增强柔性、提高企业部门间的协作水平,还可以对产品设计和革新作出贡献。
4 采购质量控制及其意义
4.1 采购质量控制
采购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采购管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4.2 采购质量控制的意义
采购质量贯穿并制约着企业产销工作的质量。维持正常产销活动首先应要求质量合适的物品或劳务。对采购质量的定位要恰当地处理产品质量与成本、供应、服务等要素之间的关系。
①采购质量与采购成本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性价比”来平衡。质量通常与合适性及成本(非售价)有关,而不是产品的内在表现。采购物料不只是价格问题(而且大部分不是价格问题),更多的是质量水平、质量保证能力、售后服务、服务水平、综合实力等。有些东西看起来买的很便宜,但经常维修、经常不能正常工作,就大大增加了使用的总成本。
②采购质量与供应之间的关系要恰当地处理。对大批量的供应来说,由于对质量的过高要求,可能会导致供应商生产周期过长,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缺货。
③③购质量与售后服务之间的关系更密切。产品质量不仅仅是产品内在品质的表现,也是企业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质量低劣,甚至出现假冒产品,不仅反映企业经营水平、管理水平,还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形象的损失,增加服务成本。由于产品中价值的60%是经采购由供应商提供的,毫无疑问,产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受采购品质量控制的影响。也就是说保证企业产品质量不仅要靠企业内部的质量控制,更依赖于对供应商的质量控制。因此,把好质量关是采购人员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采购人员的重要责任。
5 采购质量控制方法与作业
采购质量控制作业通过建立采购质量控制保证体系开展。采购质量控制保证体系是指企业为保证和提高采购质量,运用系统的原理和方法,设置统一协调的组织机构,把采购部门、采购环节的质量控制活动严密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动协作的采购质量控制保证体系。采购质量控制作业可分为事前规划、事中执行与事后考核三大部分。
5.1 事前规划
5.1.1 决定品质标准并开列公平的规格
优良的品质;符合设计品的特性;品质安定性;性能可靠性;修护性;服务性;安全性;制品责任性;节省性;环境非破坏性;经济性。
5.1.2 供应商的选择,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分析
寻找合适的供应商,了解供应商的承制能力,能力调查(Capability Survey):该公司对品质与管制的基本政策如何?作业员与管理者对品质的执行态度如何?有关产品的工程/生产之经验与能力如何?厂商的生产设备是否有能力达到一致性的品质要求?管理当局对品质保证的保证支持程度如何?品管人员是向作业经理报告还是向总经理报告?供应商曾经获得哪些品质等级认证?
询价和报价;合同条款的谈判;最终供应商的选择;基本准则:QCDS,即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买卖双方确认规格和图样;规格设计原则:通用原则、新颖原则、标准公差原则、规格的区分原则;品质标准与规格的书面化:规格说明书、规格规范手册。买卖双方确认验收标准。要求供应商实施品质管理(品管认证等级)。准备核正检验工具或仪器。
5.2 事中执行
协助供应商建立品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供应商是否按照规范施工;派驻检查员抽查供应商在制品的质量;提供试制品以供品质检测;监视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措施是否落实,确保采购品的质量没有异常状况。
5.3 事后考核,收货检验,严格执行验收标准
①制定抽样检验的标准与程序,作为双方配合的依据
②根据检验标准、规格、图面,针对供应商交货的物品进行检验比对,以决定合格、退回修改或退回废弃
③③检验时,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应要求供应商迅速调查原因,并报告处理对策。
提供品质异常报告要求卖方承担保证或保固责任;解决买卖双方有关品质歧见;供应商考核,设定采购物资质量合格率标准,淘汰不合格供应商
采购物资质量合格率=物资合格次数/采购任务次数×100%。
根据内外环境的不同,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采购质量控制的重心。此外,企业应对不同的采购环节应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分清主次,最终实现采购质量控制的最优效益。
摘要:文中首先对采购及采购管理作一般性的定义并说明采购在企业产销活动中的地位及作用;其次从物流管理的角度全面分析采购质量与采购成本、供应商及销售产品之间的密切关系,阐释采购质量控制的目的与意义,对采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作用进行一般性的总结;最后,提出采购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越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探讨,说明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采购,质量管理,采购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钟复台等编.企业采购操作规范[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1.
[2]甘华鸣,解新艳主编.采购[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8.
[3]徐杰等.采购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3.原材料采购与使用成本控制分析 篇三
关键词: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20
1 原材料采购和使用成本分析
(1)原材料采购成本控制是在成本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方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的批量及成本所进行的控制。在成本的控制过程中,原材料采购成本的控制关键在于加强原材料的采购过程控制。传统的原材料成本管理的“降低成本”只是站在某一企业的角度,加强成本管理使其成本最低,但是成本最低并不代表企业能够在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如采取替代性原材料的方式削减原材料单价以达到采购成本的降低,将有可能导致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下降。虽然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上所耗费的虽然在表面上被减少了,但实际对企业的长期经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企业只有更多的在原材料的采购环节中做出最大的努力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对采购过程实施战略化成本管理并未实行严格的监控将成本有效的控制。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成本优势,取得更广阔的市场。
(2)原材料使用上的不合理和浪费无疑也会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加重企业的负担。许多的企业往往只注重了原材料采购上的成本控制而忽视了在使用上的控制,殊不知除在原材料采购过程的控制以外,合理有效地对原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控制也十分的重要。
2 影响原材料采购和使用成本的因素分析
2.1 引起原材料采购成本变动分析
采购方式不合理会加大企业的原材料采购成本。采购可分为即需即买和远期购买。即需即买是根据当前的实际需要进行的,而不是按最经济数量进行采购的。但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实行即需即买政策意味着临时紧急购买,则将会付出必远期购买更多的成本。与即需即买相比,远期购买使用于所有为了在满足正常生产所需的最低库存数量以外增加存货的采购类型,它建立在平均交货时间的基础上,可以获取经济批量带来的利益。当价格预料会有大幅度提高时,远期购买所节约的费用会大大超过增加库存所造成的利息损失,从而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也可以确保未来寻求机会来临时对原材料的供应,省去了紧急采购所带来的额外成本。因此对于企业来说确定合适的采购量,不仅要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需,也不能导致原材料积压。很多的企业把采购只归于采购部门独立的工作,并未将其于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相结合起来,同时也不注重了部门间的团体协作。采购部门在采购预算上就与生产相脱节,由此采购回来的原材料很容易过多,这样很可能造成原材料浪费,或者生产出来的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产品过剩。为降低成本,在采购过程中极易选择低价位的货源减少开销,所选择的价格虽然让成本变低了,但是一旦购买到低劣质的原材料致使不能顺利生产,需反复筛选加工或是重新购买都无疑会使企业的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增加。另外,在采购人员的选择上同样是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因素。采购人员的知识素质和道德素质对采购来说尤为重要。
供应商管理。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最基本的目标是可以为企业提供不间断的原材料和服务,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转。由于原材料的缺货造成生产的延误而无法向顾客兑现交货承诺,不仅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还会让企业的良好信誉受创。选择的供应商是否合适,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利益。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在原材料采购中占据相当一部分支出,对原材料进行采购后如何保证原材料安全按时抵达企业,是物流所必须要关注的问题。对物流管理的成本控制主要在原材料购买批量上进行调控,运输过程中对原材料保护,既能使运输成本降到最低且较少原材料在路途上的损耗。
2.2 影响原材料使用成本的因素分析
使用过程监控不到位,制度不完善。企业在原材料使用过程中的控制尚未落到实处,大部分的企业对原材料的使用都缺乏制度上的管理控制。仅仅是简单的要求员工要节约原材料而未在具体使用中让员工学会如何节约原材料,也没有严格的使用制度约束。因而在使用过程中就会是原材料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产生大量的废料和浪费,则原材料的使用成本就会提高。与企业文化和节约意识有关。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人形成一种自然的行为习惯指导人们的行为。
技术水平低。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生产设备的水平和员工的技能水平影响着原材料投入多少。先进生产设备对原材料的消耗会相对较少,但产出却会增加,而落后的生产设备不仅工作效率低下也会加大原材料的消耗。员工的技能水平不止表现在产品的质量上,技能相对较好的员工可以更好的做到节省原材料。
3 原材料采购和使用成本控制措施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本优势。成本优势,是关于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如何与竞争对手抗衡的基本战略之一,同时也是企业针对来自各方面的许多冲击、压力、威胁和困难,迎接这些挑战的行动方案。大多数企业传统的做法只是单纯的改善企业的现状、增加经济效益,而并未将外部环境因素与企业自身情况相结合。最佳的办法是把成本管理工作与强化企业竞争力和迎接挑战紧密联系起来,将原材料采购成本的管理向前延伸至采购环节,乃至产品的研究开发和设计环节。过往的成本管理主要针对的是企业内部的生产过程,而对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使用环节考虑相对较少,更忽视了企业外部的价值链。这样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很难获得成本优势,所以必须把企业原材料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因为只有当企业对自己所处的大环境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才能预测和控制采购风险。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与市场环境作出就具体分析,积极主动的适应和驾驭外部环境,然后确定和实施适当的管理战略,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地位,才能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在原材料的采购过程中实施战略成本管理,优化管理机制,实施严格的过程控制。在采购之前采购部门应当首先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并对企业的生产能力进行合理的预估,确定原材料的购买数量然后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
采购过程全面控制。采购预算时要与生产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共同合作,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预估是还要与企业所制定的发展战略相契合,不能盲目扩大或减少采购量。在采取批量折扣模式时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因为批量折扣采购的数量较大可以获得产品价格的降低,但不能忽视了企业对原材料的持有成本。其次,过量的采购会占用企业的现金流,影响企业的日常运营。企业在采购时应注重采购标准化,既有利于提高可靠性又可以降低成本。在采购过程中不能只单纯在乎价格,更重要的是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由此建立价格审核体系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严格的过程控制使采购价格进一步降低成本。企业在制定具体的采购规范时,明确采购人员职责,使采购工作做到职责分工明确,不是将职权集中在少数领导人手中。同时还需要培养采购人员的知识和道德素质,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与增强采购人员的责任心。采购人员的成本分析能力和市场预测能力对原材料的买入成本高低产生直接影响。购买适合企业需求的原材料数量,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最后,采购组织的职能管理部门应定期对采购人员的业绩、供应商业绩进行比较评估,再配以相应的奖惩制度。对采购进行绩效测评,通过排行榜方式奖励先进、鞭策后进。
供应商管理。在采购原材料之前必须先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增强对供应商的基本生产情况了解。作为采购方在合理的范围内对供应商的潜力进行调查,以提高交货的准确性和缩短订货期。通常要维持到两到三个供应商,避免断货、缺货、紧急采购的附加成本,也便于减少专业供应商的依赖性,为商务谈判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当所有潜在的供应商都对原材料报价时,可以对报价做精确的比较,对比选择符合企业对原材料质量要求和价格相对实惠的供应商。除此之外,最好选择综合性供应商。在原材料采购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合并采购项目可以形成采购上的优势。在对综合性供应商进行采购时,庞大的采购量往往能够获得特别的折扣,从而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与此同时,作为采购方还可以要求供应商储备一定的库存量,由此将自己的库存削减最小,这样企业在原材料的供应上就有了保障,减少了持有成本。采购部门在进行批量折扣模式采购时应当考虑多方面因素,针对运输成本控制需借鉴现代管理理念。对运输过程做到时时监控,确保原材料安全抵达企业,降低原材料在路途上的损耗。运输成本控制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物流速度和优化物流服务水平和成本水平。通过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以达到运输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目的。
使用过程成本控制对策:
在原材料的使用上应按到货先后,做到先到先用,防止久放变质,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建立一套完整的严格的领用管理制度,再配用相应的奖惩制度,保障使用制度贯彻实施。保管和领用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原材料领用管理制度,杜绝无单据交接原材料。如因特殊情况未能及时提供凭证者,管理人员随后要负责跟踪并将手续补办完整。通过原材料的历史使用数据分析,制定企业的原材料使用规划表,在原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做到使用成本的控制。对原材料的使用节省的生产部门和员工予以一定的奖励,而对超过原材料正常使用量的部门给予相应的惩罚。一方面用制度来约束,另一方面缔造一种责任心,让员工树立节约意识,缔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提高技术水平,注重产业创新。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核心动力源于技术的创新,提高产品的生产技术对于节省原材料减少使用成本是非常有利的。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成本会逐步降低,达到较低消耗生产出最佳的产品。另外企业可以加强对原材料的再利用,通过回收使用也可以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成本。
4 总结
4.材料招标采购管理制度 篇四
为规范公司材料采购行为,加强对材料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公司利益,保障工程质量,有效控制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特制订本制度。
一、招标采购原则
招标活动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正常招标活动。
二、材料范畴
本制度所称的材料包括一切用于建筑工地的主要施工材料、零星材料、周转材料等。
三、招投标组织
材料招标采购工作,由材料处组织实施。材料处负责起草、制定和发放、收集投标文件,组织考察供应商和开标评审,起草和签订合同,依据采购合同的规定,完成日常采购等工作。
财务处、预算处、督查处、土建公司、办公室作为材料招标采购的协助和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参与供应商的洽谈、开标评审、供应商考察、材料采购合同会签等事务,确保材料采购做到程序公开、价格透明。
四、招投标流程
1、采购需求的提出:由公司预算处根据公司在建项目施工进度,提出各项目所需用到的各类材料的清单,包括材料名称、规格型号、预算数量等,同时将材料预算清单发给材料处、财务处、督查处、土建公司、办公室或房产公司。
2、材料处负责根据预算处提供的材料预算清单或者在没有预算处提供的材料预算清单的情况下参照其他在建工程的材料使用需求,明确所需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相关技术参数后,提前开展所有材料的招投标活动,确保材料能够满足项目施工需要,由材料处采购人员负责编写《招标简章》(附件一),明确所需招标采购材料的相关信息,然后将招标简章报材料处、财务处、督查处等处室的负责人进行审核,审核后报公司分管领导进行审批。
3、招标简章经审批后,由采购员负责向各供应商进行发布,并督促各供应商在规定的时间向材料处递交报价单,报价单必须用书面形式,必须列明产品信息和供应商信息,产品信息包括:材料名称、品牌、产地、规格型号、单价(是否含税)等信
第1页,共4页
息,供应商信息具体如下:
(1)如果供应商是企业或个体经营户的,必须在报价单列明供应商名称、联系电话、地址、授权业务人员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并加盖公章;
(2)如果供应商是个人的,必须在报价单上列明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签字并盖章,同时须附上身份证复印件。
在收集供应商报价单的同时须收集供应商资料,包括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材料处负责建立供应商档案,同时将上述资料复印件给财务处备案。
4、供应商报价可通过以下途径收集报价单:一是供应商到公司来报价;二是材料处采购人员到市场调查并与供应商洽谈后报价;三是通过其他处室和人员介绍供应商到材料处后进行报价;四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供应商的报价。
材料处收集报价单后,负责编制询标情况表,询标情况表中必须明确材料的名称、产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等,提前一天通知各供应商及询标参与部门(材料处、财务处、预算处、督查处、土建公司、办公室),同时将询标情况表发给各参与部门以便各部门在参加招标会议及材料验收过程中予以对照、确认。
5、由材料处采购员负责组织询标会议,公司各参与部门必须按时参加,询标会议上,必须确定各供应商的最终价格、付款方式,付款尽量与供应商协商用承兑汇票支付并明确支付比例,若实在不行的,则以其他方式支付,上述确定内容将作为采购合同的主要条款,须在合同中写明。
6、询标会议结束后,由材料处负责编制《询标(开标)情况审批表》(附件三),参与部门共同形成询标意见,并由各部门参与人员进行签字确认,然后由材料处负责人报公司董事长进行审批,报董事长审批时必须附上报价单和项目部上报的《材料申报单》(附件四)或预算处提供的材料清单,询标开标情况审批表经董事长审批后,原件交由财务处项目管理会计保存,材料处采购员负责将复印件经项目管理会计盖核对无异常后发至土建公司、督查处、办公室、项目部材料员等。
7、经公司董事长审批后,材料采购员负责起草采购合同并统一编号,在采购合同中,产品信息与供应商信息必须与经审批的询价情况表一致;
若供应商为单位的,合同中的单位名称与审批后的询价情况表中的单位名称必须一致,同时需明确发票开具单位名称、收款单位名称、送货单的单位名称必须与合同中的单位名称一致;
若供应商为个人的,则合同中的个人名称必须与审批后询价情况表中的个人名称
第2页,共4页
一致,同时在合同中约定送货单上的个人名称、收款个人名称必须与合同中的个人名称一致。
然后依据合同会签流程进行会签审批,经董事长审批后方可与供应商签订,签订后将合同复印件发送至财务处、预算处、督查处、土建公司、办公室等部门。
8、日常间具体的采购工作由材料处负责,材料到场由公司各部门、项目部依据《材料验收管理制度》参加验收,签署验收意见。
若已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但所采购的材料的价格因市场供需行情经常变化的,每次下单采购前,材料处采购员必须进行货比三家询价及查询当日网上价格,并填写《招标下单采购询价审批单》(附件五),同时附上询价时供应商提供的报价单(报价单必须符合本条第三款对报价单规定的要求),经财务处、督查处、土建公司审核后上报董事长进行审批。董事长审批通过后,由材料处采购员直接下单给供应商,并通知材料处验收员做好到货验收准备。
9、材料款的支付申请由材料处依据《材料款支付审批管理制度》和采购合同的约定来进行操作。
五、如果建筑用材由房产公司来确定的,则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参与部门增加房产公司,由房产公司指派专人全程参与。
六、通过招标或询价已确定供应商(必须有经董事长审批的《询价审批表》),因采购物资急需使用,但尚未签订采购合同,又须先支付部分货款的,由材料处负责人向公司出具借条并经财务处负责人审核董事长审批后,由财务处直接将以借款形式审批的货款支付给对方单位,后由材料处按规定进行验收结算,并依据《材料款支付审批管理制度》填写《材料款支付申请单》会签审批后抵冲借款。
七、零星材料(消耗品)由材料处负责按零星材料(消耗品)按不同类别预测用量,然后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合作供应商,具体按实需要时向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的合作供应商中下单采购,并按月与供应商做好货款结算工作。
八、材料招标采购参与人员守则
1、必须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
2、在工作活动中要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贪污公司财物、挪用公款,不准收受贿赂以及行贿或者介绍贿赂。
3、不得索要或接受供应商等单位赠送的礼金、有价证券、通讯工具、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不得在供应商等单位报销任何应由工作人员个人支付的费用等。
4、所有供应商等单位安排的宴请和娱乐活动原则上予以拒绝,实在不能拒绝的,第3页,共4页
需报直接上级批准,私自接受宴请的作违纪处理。
5、对分管的工作,应按程序办事,不得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徇私舞弊,不准利用职权之便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6、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严禁利用采购牟取私利,以次品充优品,以高价采购低价产品。
7、严格按照合同进行资金支付,执行材料款支付审批管理制度,严禁资金提前支付或者故意延后支付,确有需要提前或者延后支付的,需经公司领导同意。
8、不得使用非法手段涂改原始记录,如账单或者其他单据等,从中牟利。
九、本制度由材料处负责解释,经公司董事长审批后执行,修改亦同。
十、附件
附件一
《招标简章》
附件二
《供应商报价信息汇总表》 附件三
《询标(开标)情况审批表》 附件四
《材料申报单》
附件五
《招标下单采购询价审批单》
5.采购原辅材料质量控制制度 篇五
1、目的
对采购工作实施控制,确保采购物料的质量符合最终产品的要求,满足生产需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的采购。
3、职责
厂长负责审核批准采购计划
采购科是采购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主要负责: ①采购文件的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清单、采购合同; ②供货方资格审查;
③对原辅材料及包装物进行检查验证,参与对供货方的评定
4、采购技术要求
①采购文件应清楚说明要购物的内容:品名、规格、等级或其他准确标识方法; ②采购的原辅材料及包装物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不得使用非食用性原辅材料生产食品;不得使用食品生产的废液、材料进行食品生产;不得使用有毒、有害、有疫病的原辅材料;优先使用已获生产许可证企业的产品)。
5、采购合同、口头订货经厂长审核后需做记录单
①原辅材料、包装材料、采购合同采用《购销合同》文本逐项填写,以保证合同的有效性。
②采购人员以电话方式向分承包方订购原辅材料、包装物料时,应填写口头订货记录表,口头订货记录应填写原料名称、规格等级、计量单位、数量、单价、金
额、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的名称、编号惯语版号、供货单位、供货时间、受话人、通话人、通话时间。
③采购合同、口头订货记录表须经厂长审批方能生效、生效合同、口头订货记录表有采购部门保持。
6、采购物料验证
①当厂需要在供货方对原辅材料及包装进行验证时,应在采购合同中加以说明,包括验证的安排、交付方法等,采购部门会同质检部门按合同的规定,组织有关人员到供货方对提供的原辅材料及包装物进行验证,并做好记录。
6.工程材料采购管理制度 篇六
(试行)
总则
为建立科学、规范、适用、透明的工程材料采购制度,提高公司工程材料采购工作效率,特制度本制度。细则
一、采购申请
1.项目部应提前至少一周填写《工程材料购买申请单》向工程部提出采购申请,必须注明材质、规格型号、质量等级,供货时限等重要信息。(如有即定供货方,应提交至少不少于三家供应方的报价单)。
2.工程部可据施工项目部提出的申请组织人员采购,选择对象不少于三家,根据各分供方的价格、质量、工期、企业资信情况,由技术总工、工程副总经理、财务部负责人确定供应方进行会签,并报公司总经理审批。考察供货单位不少于3家。
二、采购方式
1.根据工程特点、材料价格、实用数量等确定批量采购量,材料单价在5元以下、实用量在1000件以下的,材料不能分批采购,必须一次性采购或者一次性采购整个工程所需材料的一半以上;单价在5~30元,用量在200件的,可以分批采购。每批采购量在工程使用量的一半以上,采购总价在1万元以上的或单件价值在5千元以上的,在需要使用前7个工作日采购,工程部门提前做好询价工作。
2.电动工具的采购量需在工程开工前根据施工方案需用量及需要时间提前作好采购准备。
3.调试用专用材料由调试队长提使用计划,主管签字后交采购部门采购。
4.劳动保护用品按照工程投入人力多少,由工程管理人员编制计划,采购部一次性采购,限额发放。
5.大型机械、电动工具等在工程需要的前3日内购齐,工程部需在工程开工前做好询价工作和与供应商取得初步协议。
6.采购时应遵守为节约、质优、价廉原则,零星采购尽量就近采购,能在本地市场建立良好供应商的,价格相差不到2%以内均在本地市场采购。
7.尽量直接与厂商、一级代理商建立供求关系。8.“询价、比价、论价”询价、比价必须三家以上。
9.金额在2000元(含2000元)以下的零星及小额采购,可由各项目直接采购,应选择两家以上供方的应采用比价的方式,单一供应商可采用谈判方式。零星采购计划要总体控制,月度不超4次,特殊情况除外。
10.零星采购的以品牌和供应商实力为准。
11.若没有多个供应商报价的特殊材料和特殊设备,总经理签字同意后进行采购。
12.调试使用设备,根据公司工程情况总经理批准后,实行统一采购;若能就地租凭的,管理部门给予协调租借,不予采购。
三、采购合同评审及签订
1.总金额在2000元以上的工程材料采购需签订采购合同,工程部采购代表受公司法人代表委托可负责签订工程施工材料采购合同,交财务部和综合部保存。工程施工材料的验收由项目部材料员进行验收,验收时根据合同、图纸、规范、技术协议进行验收,施工作业队长领用。
2.技术总工、工程副总经理、财务部负责人确定供应方式对厂家进行选择会签,并报公司总经理审批。考察供货单位不少于3家。
3.《材料供应方选择审批表》会签审批后交办公室存档备案,授权采购填写合同评审表可按程序与供方签订采购合同。
四、罚则
1.关于材料计划采购申请不按时提出、材料采购申请单型号、规格材质、配件填报不全每次罚项目管理人员50-200元。
2.采购人员询价报价没有材质、品牌每次罚50-100元。3.关于合同签订中与经销商、厂商弄虚作假每次罚500-5000元。4.收受厂家、经销商、代理商、业务员等回扣好处每次罚500-5000元。注:本制度自2013年9月1日起执行。
附:材料分供方选择审批表
采购物资询价(报价)单
7.浅析企业采购物资质量控制对策 篇七
1 采购物资质量问题的几种现象
1.1 交货物资张冠李戴、冒牌贴牌
有的故意隐瞒生产厂家, 以次充好。采购物资时并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采购, 采购到的物资生产厂家、规格型号与合同要求相差甚远。合同规定是品牌产品, 实际采购到的物资为一般产品, 或者是同类产品, 虽然功能差不多, 然而生产厂家不符合合同约定。
1.2 到货物资存在质量问题
当前, 大多数采购到的物资自身存在较多的质量问题, 材质不符合合同约定。比如, 以前出现过的一起由物资质量造成的安全事故, 某油田采购的输油管道使用的弯管, 由于生产厂家采用不符合要求的钢材材质进行制造, 管线试压时, 出现弯管爆裂的情况[2]。
1.3 利用包装误差, 积少成多, 实际交货数量短缺
有的厂家利用小包装物资不容易被发现的特征, 故意缺斤少两, 实际交货数量差额日积月累越来越大, 使得石油化工企业损失惨重。
1.4 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或使用质量较次的替代物
产品有效成分含量不足, 采用质量较差的替代物,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采购物资的质量。比如, 有的油田化学剂, 由于产品有效成分不足, 造成掺合量逐渐上升, 造成物资采购成本的增加。有的物资, 由于生产时采用的材质差异性较大, 直接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年限。
2 物资采购质量控制有效对策
2.1 加强供应商管理, 搭建“双赢”平台
石油化工企业根据所需物资的特点、重要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建议对重要、关键物资, 这些物资关系到企业的核心安全, 宜严格控制供应商数量, 每个产品系列保留少数几个核心成员, 与他们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签订框架协议, 成为重点管理的战略供应商, 实现信息、资源、利益的充分共享, 共同发展;对大宗、通用物资, 这些物资关系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和连续稳定生产, 宜对这些供应商作适度的筛选, 保留适当的数量, 与其建立合作关系, 同时要维持适度的竞争, 可以根据物资品种通过竞争的方式有选择性地签订框架协议, 形成“竞-合”关系。
2.2 加强过程控制, 防范制造缺陷
采购合同签订后, 严格执行约定合同是质量控制的重点。对于重大设备、大型机组等物资, 要求供应商认真制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网络图和文件, 监督其根据制定文件进行生产制造。另外, 采购人员动态跟踪产品制造的整个过程, 要求生产厂及时公布或更新生产制造进度特别是原材料及重大配件采购、检验等信息, 甚至要求提供现场图片或证明资料。对重大物资, 最好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到生产厂进行现场指导与监督, 还可以委托具有监理资质和丰富经验的第三方进入生产厂进行监督指导, 着重对制造整个过程和关键环节进行监管, 对生产进度和质量情况了如指掌, 有效预防制造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2.3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提高物资质量和运作效率标
采购物资标准化管理是确保采购物资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究标准化采购, 是顺应我国石油化工实行的集中采购, 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有效对策, 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坚持“一致、协调、高效、简化”的原则, 以管理要素为基点, 经过构建标准体系, 逐渐实现企业全部业务活动的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采购模式则是在标准化管理基础上而构建的, 其重大内涵为:设计标准化、采购规模化、设备定型化和运行市场化。通过提高标准化工作力度, 尽可能形成批量, 从而实现规模化集中采购, 并坚持生厂商能够自购的不用代理商的原则, 尽量减少中间商采购的层次, 从而减少采购成本, 确保采购质量, 达到增强企业管理能力的目标。
2.4 搭建采购管理服务平台, 实现物资采购动态管理
石油化工企业资产管理部门需要立足于企业采购工作的实际情况, 结合财务管理、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需求, 构建一个物资采购管理服务平台, 使物资采购整个过程进行网络化管理。石油化工企业、物资采购人员及供应商均能够经过登陆物资采购管理服务平台, 掌握物资采购动态信息, 对物资采购进行有效管理, 从而有效提高采购物资质量。
2.5 加强到货验收, 严把入库关口
到货验收是物资采购质量控制的重点, 需要从机制上予以完善, 严格控制入库关口。首先, 需要构建到货物资入库验收制度, 安排专业的质量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 制定一系列完善的工作流程, 确定操作流程和工作过职责, 贯彻落实不验收不入库、不合格不入库。其次, 高度重视专业人员的作用, 对重大物资, 到货最好邀请设计、生产、技术等专业部门参与其中, 实行全面检验。
对采购物资质量进行控制,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各方齐心协力, 相互配合, 规范操作, 相互监督。完善采购机制, 转变采购理念, 加强过程控制, 防范制造缺陷, 并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 提高物资质量和运作效率标, 搭建采购管理服务平台, 实现物资采购动态管理, 注重到货验收, 严把入库关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采购物资质量, 有力地促进石油化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波, 尹继伟.浅议石油企业物资采购质量监督的作用及途径[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9 (03) :60-62.
8.采购原辅材料质量控制制度 篇八
[关键词] 材料采购供应商审计
成本控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产品成本不仅要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得到控制,还应在供应商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得到控制,这是上游成本控制的体现。一个好的企业应该对供应商的审计给予足够的重视,审计工作做得好,原材料的成本和质量所造成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减少。本文主要就是探讨企业在材料采购成本控制中如何进行有效的供应商审计。
一、供应商审计的产生
供应商审计(Supplier Audit)是指企业采购部门负责与外部供应商就采购订单和合同进行谈判,在合同中确定“有权审计条款”,保证企业有权在某些情况下对供应商提供的产品的生产成本等资料进行审计。通过供应商审计,企业能够有效地防止采购回来的原材料成本过高。
供应商审计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1963年美国颁布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GMP)中。GMP是适应保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最初药品的质量是通过放行前检测来保证的,频繁发生的重大药物灾难使人们逐渐认识到仅仅检测是不能完全确保产品质量的,还必须对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GMP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如果将产品分包给分包商进行生产或从供应商处采购原料,那么公司应保证所采购的原料供应商或分包商按照GMP规范组织生产,而政府有可能随机选择审计这些供应商或分包商。如果官方发现公司的供应商或分包商有重大GMP缺陷,公司必须暂时中止采购或分包生产。可见医药生产行业的供应商审计是为了保证企业所采购回来的原料的质量合格。
此后,供应商审计这一方法逐渐为其他行业的企业所借鉴并采用,尤其是一些跨国公司,例如福特汽车公司和雀巢公司等。相应的,供应商审计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审查原材料质量为主转变为全面审计供应商的基本情况,例如,公司的治理结构、财务状况、信用和合作纪录、服务水平、社会责任度,以及产品质量和价格等。就大多数企业来说,供应商审计主要是用来控制企业的材料采购成本。供应商审计在国内企业的应用比较少,而一些合资企业由于采用了外国企业的管理体系和经验,在材料采购业务中较多地采用了供应商审计这一方法。例如,重庆的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就是成功实施供应商审计的企业之一。
二、供应商审计的特点
1.供应商审计的目的。供应商审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审查被审供应商的成本资料,验证其提供的产品报价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通过询价等方式,验证供应商的报价是否高于市场同类企业的产品价格。也就是说,供应商审计主要是防止企业被“欺骗”,避免原材料的进价过高,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外购材料的成本,减少和避免价格风险。需要明确的是,被审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其自己负责。企业对供应商进行审计只是为了知道供货企业有没有提供过高的产品报价。
2.供应商审计的主体。供应商审计的主体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材料采购业务主要由企业的采购部门负责,显然,从内部控制的角度出发,采购部门不适合执行供应商审计业务。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地位相对独立,又有必要的专业技能,因而承担供应商审计业务最为合适。就现实的情况来说,大多数企业的供应商审计就是由内部审计部门执行的。当然,有些企业没有专设的内部审计机构,这样,供应商审计业务往往由企业的财务部门执行。例如,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财务部下设的内审小组就承担了供应商审计这一职责。
3.供应商审计的对象。供应商审计的对象由供应商审计的目的决定。为了控制材料采购的成本,供应商审计主要是审查供货企业的成本资料。即根据材料采购订单上的产品型号、规格等资料审查被审单位相应产品的成本资料,例如有关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总账和明细账,以及成本报表等。
三、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供应商审计
1.供应审计的前提是订立“有权审计条款”。实行供应商审计的前提条件是企业在与外部供应商订合同时,必须明确有“有权审计条款”。供应商审计的对象是供货企业的成本资料,这是企业的内部资料,关系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能否得到有效地保守,所以企业不会轻易地让外部人员审查自己的成本资料。因此,企业实行供应商审计必须在与外部供应商订立合同时明确有权在必要的时候对供应商的成本资料进行审查。由于这一前提条件的存在,供应商审计的使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一般来说,只有一些实力较强的大企业在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时,才有能力确定“有权审计条款”。而绝大多数小企业本身处于弱势地位,很难订立这一条款,也就无法进行供应商审计。
2.供应商审计的实施条件一般由合同约定。什么情况下企业才能对供应商进行审计呢?一种方法是企业在接受被审企业为供应商前就进行审计,另一种是合同中约定企业在认为必要时有权进行审计。有关企业在订立合同的“有权审计条款”时,必须同时明确具体的有权审计的条件,以免引起纠纷。例如,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在和供应商签订合同时规定在以下情况下可以对供应商进行审计:当从供应商购进的工装未通过竞标;当合同和采购定单上的产品价格不是固定价格;当供应商由于合同取消或修订向公司提起索赔等。
3.供应商审计的实施程序。有效进行供应商审计必须要明确审计的程序,主要有:(1)制定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小组的组成、审计的范围和目的、检查项目,为审计做好充分的准备。(2)实施审计,通过面谈、实地检查和文件检查等方式,审查企业的产品报价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以及成本资料是否真实。(3)出具审计报告并进行处理。
4.供应商审计报告和处理。审计报告是审计的计划和执行情况的小结,是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有对该供应商的总体评价;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做出该供应商的产品报价是否如实反映实际生产成本和成本资料是否真实的结论;审计日期;审计人员及其签名等。
审计报告完成后,采购企业的有关人员还应与供应商进行交流,并要求其回复将采取的或已采取的整改措施。有些供应商的现状虽然不符合采购企业的要求,但是经过整改后有可能成为合格的供应商。采购企业应该有一个跟踪体系,将每次与供应商的交流都记录归档。对审计未合格的供应商,如果采购企业觉得有继续考察的必要,可在条件成熟时对其进行再次审计;对审计合格并已接收为正式供应商的企业,采购企业也应定期对其再审计,以验证其产品成本等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四、供应商审计的发展
1.审计的目的由控制原材料的价格风险为主转变为控制材料采购业务的整体风险。就现在的情况看,大多数企业的供应商审计主要是审查供货企业的成本资料,即主要是关注外购材料的价格风险。但是企业在材料采购业务中所面临的不仅仅是价格风险,还有其他一些重大风险。例如,采购合同存在欺诈或条款不合理、合同没有如约执行、采购的产品数量不符要求和产品质量不合格等情况。企业在进行供应商审计中对这些问题都应该予以关注,这样才能大大降低材料采购业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
2.审计的主体由内审部门为主转变为企业的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现有企业的供应商审计主要由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执行,但是仅凭借内部审计机构的专业技能很难审查诸如材料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等情况。因此,随着供应商审计目的的拓展,参与审计的部门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应由企业的财务、审计、采购、质量等部门派员组成审计小组。此外,为保证审计的公正性和独立性,可以引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执行或参与供应商审计业务。企业内部审计很难发现所有的材料采购风险,而第三方审计往往可以发现企业内审所不能发现的问题,所以能更好地控制企业面临的风险,但审计成本也提高了。
3.审计对象的扩大。供应商审计的对象随审计目的的改变而变化。审计的对象应该从企业的成本资料为主转向全面审计供应商的生产经营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并对企业的材料采购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供应商的财务状况、生产流程、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采购合同的订立、执行以及产品的运输、验收等都是审计应予以关注的对象。例如,很多跨国公司的采购行为对于服务质量的重视是先于采购成本存在的。一些问题看起来比较“虚”,比如,供应商的质量体系、管理体系、创新精神、信用记录、甚至童工问题等。正是这些“虚”问题中隐含着公司对价格、质量、技术的具体要求。
参考文献:
[1]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处.从齐二药事件再谈加强GMP管理的重要性.上海食品药品监管情报研究,2006.03
[2]薛敏:加强材料采购的控制与管理探讨.会计之友(B版),2005.07
[3]肖全芳:浅论材料采购业务的内部控制与评价——基于“爱劳自动化”的案例分析.商业研究,2003.04
[4]洪庆红:试论企业内部控制点的增设在企业材料采购中的作用.商业研究,2002.05
9.原材料采购、验收管理制度 篇九
原材料是直接制约产品质量的关键要素,原材料合格与否是直接反映食品安全程度的重要环节,所以,选好原材料进货渠道,搞好原材料的购进、验收与保管是企业经营者尤其要关注的管理内容。为了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就必须从源头上狠抓原材料的质量。为此,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原材料采购制度:
1、经过考察和以前的合作历史,确立一批符合企业《采购物资技术标准》的合格供货方,并建立档案和必要时签定《供销合同》。
2、购货时,要严格按照企业的《采购物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严格控制原料质量。
3、原材料购进前,要坚持索要供货方的合格证等有效证件。
三、原材料检验制度:
1、购进的原料在入库前,检验人员对购进的原料按《采购物资技术标准》进行检验。
2、检验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不得马虎粗心,防止漏检和错检更不能弄虚作假,否则按公司惩罚条例处理。
3、检验人员对每次的检验结果,应严格按检验单上表格所示内容进行如实填写,并要签署本人姓名,作为责任依据。
4、只有经过检验达到质量标准,并由检验员签署“合格”的原材料,库管人员方能办理正式入库手续。否则由库管人员承担违规责任。爱地经贸有限公司
5、检验时如遇到无法判定合格与否情况时,检验员应速向部门主管汇报安排生产部人员会同验收。判定合格与否。会同验收者亦必须在检验记录单内签章。
6、对于随机抽样物,在发现有疑点时应反复多抽样,以防误差严重。
7、对于需使用仪器等检测工具时,应校正确认工具合格后方能使用。
8、检验人员应依据情况,在必要时对所检材料向相关部门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
9、反馈进料检验情况,及时将原材料供应商交货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登记于供应商资料内,供采购部门掌握情况。
三、《采购物资技术标准》
1、天然气:要求CH4≥90%
2、脱硫剂:要求
3、一段转化催化剂:
3.1 主要化学组成 NiO≥14.0%; SiO2≤0.20% 3.2 颗粒径向抗压碎强度(平均值): CN-23 ≥350
4、二段转化催化剂:
4.1、主要化学组成 NiO≥14.0%; SiO2≤0.20% 4.2 颗粒径向抗压碎强度(平均值): ≥400 N/颗
耐热指标:1400℃高温煅烧4小时不熔融、不粘连。
5、中变催化剂
6、低变催化剂
7、甲烷化催化剂
8、合成催化剂 爱地经贸有限公司
9、MDEA溶液:
名称 多胺MDEA脱碳剂(包括活化剂、消泡剂)用途 合成氨脱碳系统用 首次装入量 150000kg 组份wt% MDEA≥90%
10.材料采购入库管理与单据传递制度 篇十
为加强集团物料及财务的票据管理,严格材料采购、入库流程、单据传递,特制定本管理制度。材料采购管理:
1、采购中心严格按计划调度中心采购任务单及附件清单(或合同)进行工程项目、加工项目、贸易项目等材料(办公用品另行规定)的采购工作。
2、各部门提交的材料采购清单必须经过核量、核对库存、部门主管确认才申购(附核量的原始数据)
3、采购材料清单必须明确申请编号(合同号)、项目名称、产品名称、计量单位、规格型号、数量、技术要求、特别要求以及到货时间等要求。
4、采购中心应核准材料清单(与合同要求核对),向供应商下达采购单,签订合同,跟踪付款,确认到货等环节的流程办理。明确到货时间、地点后应及时将各项材料的采购信息(供应商名称、联系方式、到货时间等)采购产品的相关信息应及时传递给申请单位(相应的职能中心责任人)、仓库以及品质管理部门。
5、采购中心应要求供应商在送货单上列清采购合同单号、项目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计量单位、数量等信息,各项信息需与我司下达的采购信息一致,送货单至少要求一式三联,采购一联、仓库一联、供应商一联。
6、同一项目的材料分批采购和增补都须按采购流程执行。
材料验收入库管理:
1、供应商直接送到仓库的,仓库应及时通知品质管理人员进行入库验收,品质管理员应核对物料与采购信息是否一致,材料规格及各项指标是否符合标准,验收合格的在送货单上签字,验收不合格的杜绝验收签字,并通知采购中心处理。
2、供应商直接送到现场的(或材料申请部门的)由接收部门责任人现场验收,并验证采购信息与物料是否相符,并在送货单上签字,现场收取送货单二联(一联送采购中心、一联交仓库办理入出库手续)。
3、如送到湘能电力施工现场的,应由项目经理验收,施工负责人接收,共同签字确认,由施工负责人到仓库办理入出库手续。
4、如是贸易项目(品冠、丰神、盛煌)需直接送到现场的,应由营销中心责任人在获得送货许可(发货申请由调度中心确认)后,编制好我公司的送货单。到现场应由营销中心责任人签收供应商的送货单,再由收货单位签收我公司送货单。
5、仓管员见品质管理部门签字后(现场的按现场收货方式)方可办理材料入库手续,若实际验收数量与送货单数量有差异,应在送货单上注明“实收数量”,要求送货员确认,不得采取先签收后补货方式,仓库管理员根据采购单、送货单、验收结果填写《入库单》进入电子系统。入库单一式三联,一联与送货单匹配传递到采购中心,一联由仓库转财务中心,一联留存。
6、仓库有义务把好下料入库最后一关,保证采购的材料无瑕疵、受损、受潮,避免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得办理入库手续,并请相关部门处理。单据传递:
1、材料申购单(清单)应由申购部门(核量、核对库存、主管确认)送调度中心确认,由调度中心连同采购任务单交采购中心签收。采购中心经核准后,再分类采购。
2、采购中心的采购单在下达给供应商的同时,应将采购信息下发到初始申购部门、仓库、品质管理部门。
3、供应商送货到仓库的物料,所有单据按财务中心的要求传递。
4、施工项目需送到现场的物料,由施工负责人负责将签收的送货单在一周内交仓库办理入出库手续。
11.高校仪器设备采购的质量控制研究 篇十一
1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知识要求高、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的系统工程。近年来,各高校认真贯彻政府采购精神,规范仪器设备采购流程,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仪器设备采购实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 采购制度不健全,创新管理意识薄弱
目前,部分高校仪器设备采购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未明晰招标领导小组(评标委员会)、资产管理处、使用单位、招标代理公司和设备供应商各自的责任与权限,采购管理欠规范,存在越权采购的现象;(2)对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等多种采购方式,未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各自的适用范围,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存在随意性;(3)对仪器设备采购的实际效果缺乏必要的监督、反馈、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4)采购管理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创新管理意识薄弱。
1.2 缺乏专业的仪器设备采购队伍,设备采购质量可控性不强
尽管仪器设备采购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素质,但部分高校对采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配备采购队伍时,忽略了采购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殊不知仪器设备不同于普通设备,其涉及面广、层次多、要求特殊,如果采购人员对所采购的设备不熟悉,就很难控制设备技术参数和价格,失去采购的主动性、预见性和系统性,从而无法把握仪器设备采购的质量。
1.3 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采前干预,设备采购实效不高
仪器设备采购是一项系统工程,分为采前、采中和采后3个过程。其中,采前是关键,采中是核心,采后是保障。采购人员在制定仪器设备采购计划时,往往以用户的意见为准,对仪器设备的型号、技术参数、预算等不进行干预,对设备尤其是大型仪器设备购置的必要性、使用性和可行性不进行论证,结果导致所购产品达不到预期效果,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造成影响。
1.4 忽视仪器设备采购的外延管理,未建立设备供应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对设备供应商的管理,通常称为采购的外延管理其目的是发挥设备供应商在采购工作中的积极作用,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设备采购质量,完善售后服务。然而在实际工作中,采购人员往往忽视对仪器设备供应商的管理,对其技术水平、供货能力、产品质量、产品价格、信誉、服务水平、负债能力等缺乏深入了解,未建立适用本单位的设备供应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质量控制的对策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质量控制是指设备采购部门为控制产品质量所采取的措施。笔者结合本校仪器设备采购工作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产品采购的质量控制。
2.1 健全采购制度,加强采购管理
采购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日常工作,要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必须建立健全采购制度。具体来说就是要从以下几方面健全制度:(1)明晰招标领导小组(评标委员会)、资产管理处、使用单位、招标代理公司和供应商各自的责任与权限,强化设备归口管理意识规范采购流程;(2)明确公开招标、邀请招标、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各自适用的范围,在采购方式的选择上强化公开招标的主导地位,规范使用邀请招标方式,严格限制使用询价采购方式,慎用竞争性谈判方式,从严控制单一来源采购方式;(3)建立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制度,提高大型设备采购实效;(4)建立采购人员定期走访用户制度,及时掌握仪器设备使用情况;(5)建立培训制度,定期面向仪器设备使用单位介绍相关设备发展动态;(6)建立设备供应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设备供应商的管理;(7)建立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强化采购人员和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2.2 加强采前干预,确保采购计划科学合理
采购计划的编制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综合考虑设备规格、型号、使用性能、技术参数、产地等因素。采前干预就是在采购计划发布前,设备采购人员与使用单位一起商榷采购计划。加强采前干预的方法包括:(1)审核设备技术参数,杜绝出现产品品牌信息,防止用户照搬某种设备的技术参数。(2)完善设备技术参数,补全特殊设备配件信息;对于特殊进口设备,在技术服务要求中明确供应商供应零配件;部分常用设备,要求配送易耗件。(3)整体把握设备技术参数,适当增减、修改部分技术参数,防止设备来源单一,并确保在预算金额内买到质量好的产品。(4)合理分包,对要采购的仪器设备,按照其属性进行分类与合并,采取重要设备单体划分,同类设备多体划分的方法,以便管理和招标。
2.3 加强采中监管,确保采购计划顺利实施
在仪器设备招标采购过程中,设备采购人员要加强监管,确保采购计划顺利实施。采中监管包括:(1)对设备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实行准入制度,严防借资质投标和围标;(2)审查拟中标供应商的投标文件,对其所投设备的品牌、性能和报价进行仔细审查,严防以次充好和抬高报价;(3)对竞价为两家的品目,及时改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完成设备采购的后续工作;对竞价为一家的品目,及时改用议价的方式与设备供应商进行当面议价,当设备性能、价格满足预期值时,由该供应商中标否则废标;(4)对拟中标价格明显偏离预算的品目,重新审定拟中标单位的投标文件,并查明原因,一旦发现围标现象,立即废标;(5)加强特殊设备的生产监管,在设备生产期间,派采购人员不定期检查供应商是否按照规范施工;监督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措施是否落实,确保所采购的设备没有质量问题;(6)部分特殊设备采用先试用后采购的方法,确保所购产品的使用性能。
2.4 加强采后管理,提高设备使用率
仪器设备采购计划实施以后,采购人员要认真做好采后管理工作。采后管理包括:(1)加强仪器设备的合同管理,一方面根据设备属性,与供应商及时签订合同明确设备型号、规格、数量、送货方式、交货日期、质保期、付款方式等,对于进口设备,还需注明货号等信息;另一方面将合同复印给设备使用单位,让用户对照合同进行初步验收,一旦发现有不合格的地方,要求设备供应商迅速调查原因,并报告处理对策;(2)定期走访用户,及时了解各类仪器设备使用情况,及时记录使用质量不好、使用机时少的仪器设备信息,为日后采购提供参考;(3)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要求供应商及时提供设备使用培训和其他售后服务,确保设备正常使用;(4)建立大型设备共享平台,利用网络发布设备使用信息,提高其利用率;(5)建立顺畅的仪器设备维修管理网络平台,简化设备报修流程,提高设备完好率。
3 结束语
高校仪器设备采购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采购人员要与时俱进,健全采购制度,创新管理方法,加强采购质量控制,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强有力的设备保障。
摘要:通过分析高校仪器设备采购工作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加强仪器设备采购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结合本校资产管理工作实际,对高校仪器设备采购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校,仪器设备,采购,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夏,唐立新.采购质量控制[J].物流管理,2009,5:51~52
[2]袁雄.高校设备供应商管理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3:29~30
[3]黎晔旻.完善我国政府采购质量控制的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9,1:207~210
12.饮食服务部食品原材料采购制度 篇十二
(一)要严格遵循食品采购的卫生要求,严把食品采购关,并科学、合理地储存食品。
(二)饮食服务部所辖各食堂所用食品原材料(肉类、调料、大米、面粉、菜油),由采购组按〈饮食部食品采购索证制度〉进行统一采购,各食堂不得擅自采购。
(三)各食堂所需物资须提前提出采购计划,报采购组,采购组按计划进行统一采购。
(四)采购人员必须经常深入市场调查研究,了解行情,按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质量原则,采购质优价廉的食品原材料。
(五)食品原材料采购的负责人应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并持有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六)坚决杜绝从无证摊贩中采购的行为,保证新采购食品的安全卫生要求。
(七)各食堂对采购组购买食品原材料,如发现有质量问题,有权拒绝验收。如发现价格偏高,及时上报饮食服务部。
(八)采购组人员在采购大宗食品原材料前需报饮食服务部经理,经饮食服务部集体研究确定购买价格后,统一购买。采购组人员在采购中,不得暗箱操作,收受任何回扣,一经发现严肃处理。
(九)各食堂需增加货源品种,有优质优价的货源渠道,饮食服务部集体研究后再作采购。
(十)严格入库登记制度。采购的食品,均应具备相关证明,要严格审批手续,对证明材料不全,没有入库记录的食品及原料严禁入库。各食堂采购的蔬菜,须经采购组验收过称,开据当日实际品种、数量、单价,并由食堂管理员、保管员、部门经理签字方可报帐。
13.采购原辅材料质量控制制度 篇十三
1、目的: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对公司所经营主要药品质量进行综合评审、对比、分析,筛选质量保证合格的供货单位提供依据,保证入库药品质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采购药品质量情况的评价。
3、内容:
3.1、公司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应根据“管理制度、质量信息、药品质量验收合格率、质量信誉调查、药品销售退回情况、省市药品检验所抽检以及售后服务”等综合情况,每年对药品的进货质量至少进行一次综合评审。
3.2、由领导小组指定质量管理部制定进货药品质量评审工作安排,确定评审人员,评审对象,评审项目;制定评审范围和评审时间和地点安排; 3.3由质量管理部统计出参加评审药品的药品质量验收和验收合格率,有关供应商药品的投诉情况,政府或媒体曝光情况及对每个供应商资质资料有效性的复审情况,销后退回、运输、监督抽查及质量信誉评价等有关药品质量资料。3.4、由仓储部提供药品储存过程中药品储存稳定性相关情况和库存养护发现的质量问题。
3.5、营销部负责提供药品销售情况、药品用户投诉、用户质量信息反馈等相关资料。
3.6、采购部门提供供应商的日常业绩记录:准时交货率、交货准确率、退换货配合状况、断货情况、紧急配合情况、质量异常退货率等。
3.7、根据上述评审要素,由评审小组成员对每个品种按照审评项目进行评价排序,根据每个单项进行综合评价。评审公式
4.1 一次验收合格率=一次验收合格次数/全年送货总次数×100% 4.2 品种在库储存的稳定性;
药品在符合储存要求的条件下由于内在质量原因导致不合格品率来反映稳定性。
内在质量原因不合格品率=内在质量原因不合格的品种数/全年送货总品种数×100% 4.3 销后退回率;
销后退回率=销后退回品种数/全年送货总品种数×100% 5评审标准及结论:
5.1 只有全部符合以下各项指标的供应商,质量评审为合格。5.2 合格供应商标准
5.2.1一次验收合格率≥95%;
5.2.2药品内在质量原因不合格品率≤10%; 5.2.3药品销后退回率≤10%;
5.2.4药品全年质量投诉的总次数为0; 5.2.5药品全年药检部门抽样结果为合格。5.2.6 药品库存周转情况正常
6.1、列出各品种的供应商,并对其进行综合评分。
6.2、编制《药品进货情况质量评审报告》,提交总经理审批。
14.采购原辅材料质量控制制度 篇十四
一、公路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公路施工企业一般都在其公司设置有材料管理部门, 负责工程材料的采购任务, 这种采购管理模式在实际的施工生产运营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各级材料管理部门在按申请计划进行材料采购时, 往往存在多方人员插手现象。经常会有业主、分包方等各方面相关人员直接参与采购行为, 使得本来就分散的采购权更加分散, 这样采购批量小, 价格也会更高, 人为因素加大了材料成本, 影响企业效益。分散混乱的采购模式, 又造成供应商数量偏多、供应渠道极不稳定, 企业没法对供应商的资质和能力作出科学评判。这样的采购模式还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权责分配不清, 造成采购材料出现质量问题, 最终使公路施工项目的质量出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公路施工项目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
公路施工项目对材料的质量方面有着高标准要求, 但它又不能完全脱离现行公路施工项目材料采购的传统框架。根据物流理论、物流上下链管理和过往公路施工项目材料采购环节弊端致全局成本增加的实例总结来看, 材料采购成本攀升诱因颇多, 主要集中在以下一些方面:
第一, 公路施工项目材料计划不周导致成本过高, 主要原因是对量和价的把握不够以及运输中的细节掌控不足。根据物流过程和线路, 材料计划不周之处大致体现在以下一些细节:多数施工企业在开发环节对材料的需求计划和施工准备阶段的用料计划估算得过于毛躁, 极不准确, 导致后期弥补时困难重重;材料采购对议价的把握力度欠缺、供需双方的短期合作较多以及未将材料供应商引入到自身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所需材料的技术层次上来, 从而导致成本无辜增大;同时运输路线的选择不科学、不合理, 徒增运输成本。在材料进库时, 对质量和数量的把关不严, 导致误差比较大等。
第二, 公路施工项目库存管理不当致成本高。主要涉及材料管理模式、选址和存放周期等。在许多公路施工项目中, 材料管理占库存或引进先进库存管理模式仅仅流于形式、材料堆放点的设置不符合材料特性致使材料发生变化而不能使用, 或对材料存放的选址不科学而引发二次搬运浪费人力、拖延工期。如果材料管理不到位, 常常会出现丢失情况, 仓库中的材料存放过多过久会出现常年占用资金使得库存成本增加等情况。
三、公路施工项目采购环节成本分析
1.材料的调控重心———采购。材料在整个公路施工项目生产要素中占有突出地位, 达到工程造价总额的60%~70%。采购是公路施工项目材料管理的第一站, 它关系到材料的质量、定价、时间的调控和供应商的战略合作, 是连接开发环节和施工环节的中转站。材料采购和管理贯穿施工环节全流程, 通过实施高效的采购管理和质量监控, 对于帮助实现高质量、短工期、低成本的公路施工项目目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2.材料综合成本分析。公路施工企业在材料采购环节所产生的成本主要是由公路施工项目在建造过程中因为材料的流转而形成的各种费用所组成, 集中体现在物流的能耗及转化上面, 具体表现为采购材料的成本。这种物流综合成本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 从供应商到施工现场的仓库—材料供应成本, 其中包含材料合同价格和库存管理成本等;第二, 从现场仓库到施工现场—材料施工成本, 主要是指场内二次加工和搬运费用;第三, 从施工现场到施工地仓库—回收处置材料成本, 主要是指各施工工序在生产后对无法再使用的剩余材料的回收再处理费用。第二和第三类材料成本是大型公路施工项目可能会出现的和我们最应该计划去尽量减少和避免的。公路施工企业可以尽量将第二、三类成本的关键控制点前置到第一类成本之中, 在编制材料计划时就需要全面考虑。因此, 着重关注第一类材料成本是施工企业对材料重点规划和分类管理的目标。
3.施工材料特色分析。根据统计, 在整个公路施工项目所需材料之中, 大约有40%的材料能在各项目之间进行通用流转—基本材料, 而依照公路施工项目环境的不同在相同工序上采用不同材料—所特供的专用材料在项目材料总额中占比约达60%。因此, 可以将所有材料大体分为两大类———基本材料和专用材料, 并据此来制定不同的适应自身特点的采购模式。这样分类对于40%部分的基本材料则可以采用大规模的集权采购模式, 有利于增强购买方的议价能力并保障材料质量符合工程标准。
四、公路施工企业材料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途径
(一) 大宗材料集中采购
公路施工企业应如何积极推行集中采购, 真正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 把降低材料采购成本落到实处, 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积极大力推行施工企业材料集中采购, 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 集中采购的政策执行不到位, 并不在于其难度有多大, 而是在于执行力的不够。需要企业高层决策者充分认识到集中采购的重要性, 制定相关强有力的的集中采购行政管理办法。 (2) 集中采购的关键之一在于采购计划的制订, 要求计划准确及时, JIT (just in time) 。 (3) 建立针对集中采购的绩效考核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可以找到集中采购实际与预设目标的差距, 提升工作效率以促进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 采购环节三阶段循环控制关键点
材料采购和使用贯穿于整个公路施工项目施工之中。根据目标成本控制论原理, 可以将其划分为前端控制、中端控制和后端控制三阶段, 相对应的则是材料供应成本控制、材料施工成本控制和回收处置材料成本控制 (见图1) 。
1. 前端控制阶段—材料供应成本控制。
材料供应成本控制的核心体现在在保障材料质量的前提下, 对价格 (采购综合成本) 的有效调控 (图1- (1) 阶段) 。具体来说, 即根据基本材料和专用材料的所需使用的数量和工期点进行分类采购模式设计, 并在施工场地前期控制过程中合理安排购入模式和运入方式。基本材料的采购模式同传统采购模式相一致, 这种基本材料的购买量相对较大, 通常采用招标方式进行批量购买。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在整个公路施工项目中建立好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跟踪材料质量水平和协商最佳运输流程等措施实现双方成本共赢。
各项目部承建的不同标段, 在施工作业内容、施工工序和施工技术上对材料的需求种类、数量和型号有着不同的要求, 这就给了专用材料生存的空间。所以对专用材料最详尽的需求统计应该以各施工队为末端需求提供单位。
2. 中端控制阶段—材料施工成本控制。
由图1- (2) 阶段可知, 必须选好材料存放点和抓住场地管理要点, 做好材料施工成本中端控制。定点的选择应该符合非雨水汇集和低洼地带, 与施工现场临近, 不破坏周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重要的是距离施工现场较近, 能够降低运输成本。材料管理部清点数目收料, 质检部门负责抽样检查, 做好质量监控避免材料合同纠纷。
3. 后端控制阶段—材料回收处置成本控制。
材料回收处置成本是对施工前期预防不足的滞后反应成本 (见图1- (3) 阶段) 。要降低滞后反应成本就必须在采购前期和施工过程中预防得当。施工现场在竣工之后, 可能会存在前期计划出现失误而出现的材料过剩现象, 如果我们能够较早地发现施工进度的材料需求变化情况, 结合好JIT材料管理模式和当地环境保护要求等制定相应措施, 这对过剩问题的解决是有一定帮助的。
(三) 重视信息化管理
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和网络传输数据的能力将企业在管理、工程、造价、成本、物资、计划、统计、技术、质量、安全、行政等方面的信息, 经集成并综合处理为企业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 如施工进度、物资供应、成本核算等, 以利于进行实时管理、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增强自身竞争力。各子系统间密切协作, 使各个业务部门都能及时、准确地查阅所需相关信息, 从而使企业达到“管理工作信息化、复杂工作简单化、发现问题及时化、成本核算科学化”的目的。
五、结束语
公路施工企业的材料采购成本控制, 影响着企业能否实现其最大利益, 有效的成本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据统计资料显示, 在工程施工中, 材料费用通常占总成本费用的55%~70%, 所以材料控制相当重要, 而要抓住材料成本控制必须抓住绝对占比的材料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本文通过对公路施工企业的材料采购流程控制关键点进行分析, 为开辟一种公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刘航.项目价值链管理在建筑企业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 2007, (9) :73-75.
[2]毛洪涛, 汪娟.JIT库存管理方式在工程施工企业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建筑经济, 2009, (3) :102-105.
15.绿化苗木采购质量如何控制 篇十五
媒体:转载 作者:今日苗木网
发布:种苗资讯 2014/12/21 15:20:15
绿化苗木作为园林与景观工程的重要材料,在保证工程质量与艺术效果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随着雾霾的严重难以缓解等生态环境的恶化,绿化苗木在城 市建设方面净化城市空气和美化市容的影响日益得到重视。不过苗木质量没有统一标准,高质量、大规格的苗木供应匮乏难寻,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进度;苗木 价格各地差异化大,会影响预算的准确性,等等。所以采购绿化苗木有哪些方面是我们不得不注重的呢?
一、采购前的充分准备工作
采购前认真审阅设计图纸、清单,理解设计意图。
1,通过清单与图纸对照,明确苗木使用位置,栽植形式。尤其对乔木要重点了解,分清行道树、树阵、自然栽植、孤赏等栽植方式。2,依据苗木栽植位置的重要性,确定相应的采购苗木质量标准。3,对于设计中出现的不适应项目所在地生长的苗木种类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边缘树种做重点标注。
二、确定采购苗木的货源
根据苗木清单,确定苗木采购货源地。
1,有明确主产区的苗木,如银杏、美国红枫、国槐、向蜡等,若苗木产区与项目施工地点距离较远,要根据项目所在地气候特点、栽植条件、施工时间来确定是否为货源地。如果需求数量较大,或因成本限制、当地资源紧缺等原因确实需要从主产区供苗,可考虑在工地附近提前进货囤苗。
2,对苗木货源地的考察除了解苗木质量、价格外,还必须知道产地苗木株行距、土壤状况、装运条件、技术实力,以保障苗木土球满足质量要求。
3,尽量选择本地苗木。本地苗圃繁育的苗木或引进后在本地苗圃驯化后的苗木对本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适应性更强,选用本地苗木还可避免苗木的长途调运,能够保证 苗木随起随种,成活率会更高,同时还可避免将外地的病虫害带入本地。在盐碱地区绿化中,选择本地苗木更为重要。孤赏树、超大规格苗木(胸径500px以上)尽量选择在周边采购以保障成活率。
4,相同质量苗木选择运距短的货源地采购。外地购苗首先要保证苗木质量,要尽量选择与本地气候、土壤等苗木生长环境条件差异不大的苗源地或经实践证明能够保证 在本地种植成活的苗源地的苗木。外
地购苗因产地不同等原因,苗木价格有时差异较大,但为了保证种植成活率,首先要保证苗木的质量。
依据对货源地的考察,初步确定苗木供应商
1,要从信誉度高的单位购苗,私人小规模贩苗,难以保证品种纯度和苗木质量,一般不可信赖。相对而言,国家正规科研单位或是信誉比较好的苗圃或公司,质量多有 保障。或者选择新兴的,有苗商认证,与苗木质量保障的苗源通绿化苗木采购供应电商平台,一旦苗木出现问题,也可以找到平台协调解决。重点选择专业性强、可长期合作的供应商供货,冈为他们了解企业的要求,能够相对保障供应苗木的质量和进度。
2,对于栽植面积较大,1期集中的苗木种类,如色块、地被、草坪等,考虑专业生产苗圃供苗并负责栽植到位。
3,不断开发新的供应商,通过合作建立长期关系。新供应商的建立一方面可以扩大苗术资源,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苗木采购成本。4,根据绿化工程中需要的苗木种类及规格,苗木采购向多家供应商询价。综合各家苗木销售商的报价单,其中会出现可能A家供应商对A树种有优势,对B树种没有优势,而B家供应商对A树种没优势但是对B树种有优势,根据市场行情,筛选出苗木种类数量多、有价格优势的苗木供应商,通过分析比对苗木供应商的报价,做出合理的评估,然后采用报价较为合理的一家供应商。
三、起苗要谨慎
1,工期较紧、用苗量大或选购较名贵的树种、常绿针叶树及抗寒性差的树种时,最好去实地看苗,一是看苗木量是否充足;二是看苗木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有无病虫 害,以免出现差错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耽误工期。春季选购常绿针叶树或抗寒性差的树种时还要注意察看育苗地的墒情,未浇冻水或冻水浇灌不足,土壤墒情差 的,苗木成活率相对较低。
2,看苗木新鲜度,所谓新鲜苗木,出圃周期短,叶片、根系新鲜,有光泽,没有变色、皱缩、萎蔫、干枯、腐烂现象。如果叶片失绿出现皱缩卷筒,枝条产生皱皮,根系失水干枯,多为苗木出土时间长,植株失水多,根系已死亡,栽后很难恢复生长。
3,看苗木质量选优质苗除品种纯正外,还要枝干粗壮,多分枝,枝叶无病虫损伤,根系发达,主、侧根完整,损伤少,须根多。只有断头根、脱皮根,没有须根,多为扯出来的苗木,栽后吸收水分困难,容易死亡。
4,看芽的发育情况不同温度带地区的苗木,发芽早晚不同,要根据种植时间选购苗木。一般深休眠的苗木,栽后成活率较高。已萌芽长叶的苗木,栽后根系恢复生长慢,水分营养代谢失调,一般成活率较低。如平均气温在5℃以下,种植裸根常绿树苗难以成活,已发芽的黑松、马尾松、五针松裸根移栽很难成活。月季移栽不能晚于惊蛰,牡丹移栽要在秋分。所以,购苗要选择时间,已发芽抽梢的苗木不要购买,尤其是纯单芽和隐芽少的观花、观果苗,很难成活。
四、绿化苗木检验
苗木到货后,在确定品种无误后,一定要认真进行苗木检验。1,注意观察苗木是否有失水现象。主要看其根部及枝叶,苗木一但失水将严重影响成活率,特别是经长途运输的苗木更应引起注意。2,注意检验苗木有无病虫害。叶部病虫害比较容易发现,而枝干病虫害往往被忽视,特别是一些当年侵入的蛀干害虫不易被发现,枝干害虫往往存在于较大规格的苗木中。当苗木带土球时,根部病虫害及在根部土壤内越冬的害虫也往往会被忽视,此时要注意观察根系裸露部分的断口及根皮颜色是否正常,根部皮层是否腐烂易剥落,根部有无白色或紫色菌丝体、孔洞、锯沫状物及瘤状突起等。在根部越冬的害虫一般在浅土层,要注意检查。
3,仔细检查根部是否受损。对于要求带土球的苗木,注意检查土球是否完好并符合规格要求,对于常绿苗木更应注意检查土球的质量。有的情况是土球大小达到了规格要求,但土球已经松散,这种情况一般对于阔叶树的影响不太大,对于针叶树来说,成活率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注意查看苗源地的土质,若为沙土或沙壤土再经长途运输则易出现土球松散的现象。另外,还要谨防假土球现象:一种情况是小规格苗木,有时在起苗时未带好土球,而是用湿土将根系包住,这样不利于苗木成活,当土球带包装时这种现象更易发生。另一种情况是冬季调运苗木时,可能会利用低温土壤上冻来制造假土球。
16.医疗设备、材料采购审批制度 篇十六
医疗设备、材料采购审批制度
1、医疗设备的购置,原则上由院领导根据医院发展需要,专业设置,科室重点,医疗业务发展和效益等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决定。
2、各科室需要购置或补充更新仪器设备,必须加强计划安排。申请购置仪器设备,科室必须写出专门申请报告和可行性报告交设备科汇总,设备科要会同使用科室、医务科或护理部进行可行性论证(书面材料),供院领导审批时参考。
3、院领导批准计划购置的医疗设备,由设备科汇同使用科室收集资料,不同厂牌信息和询价等工作,上报政府采购中心招标采购。
4、常用医疗器材(一次性注射、输液器、Χ光胶片材料、各种检验试剂、外科用具、敷料类、橡皮乳胶、搪瓷不锈钢、口腔器材、麻醉包、维修配件等)的采购,由使用科室提出,设备科做出计划,医院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招标采购。
5、原则上不准使用科室自行采购医疗器材。对专业性较强 的个别医疗器材、试剂等,购前要请示院长同意和报告设备科,购后须携物品及科主任签字发票经设备科审查后交仓库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否则不予付款。
6、医疗设备、器材的购置合同,必须保证内容完整,不出差错。合同要有院长签字才能生效。
17.采购原辅材料质量控制制度 篇十七
长输管线建设中, 管材采购成本可占到管道工程总投资的约40%[1]。管材质量对管道建设质量和进程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管道建设的逐步深入, 特别是西气东输一线、二线工程、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的相继建设和投产, 管材的采购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本文总结川气东送管道工程建设中管材采购工作的做法, 根据新粤浙管道工程的建设特点, 从质量控制角度就如何做好采购工作进行探讨, 以确保管道建设项目质量和效益。
1 管材采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管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管道建设质量。长输管道建设中, 管材物资采购具有以下特点[2]:一是对到货及时性要求高, 长输管线施工距离长, 工期紧张, 一旦管材到货延误, 会对施工现场造成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二是需求数量变化频繁, 由于管道施工受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 采购数量无法预先精确计算, 造成管材采购补货难、退货难;三是因管线各段设计压力、使用环境不同, 造成管材规格多、要求各异, 增加采购难度;四是需要长期对管材质量跟踪负责, 管材质量关系着管道建设和运营安全, 一旦发生事故, 会造成恶劣的环境和社会影响, 严重时甚至危及沿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必须从管材采购的源头把住质量关。
2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管材采购的经验回顾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是“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 全长2 203km, 2007年8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 历时27个月, 于2009年12月初在上海末站点火通气。该条管线建设初期, 面临沿线自然环境恶劣、管材要求高、钢管供货周期难保证等不利条件, 给采购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物资管理部门积极进行管理创新, 建立了4个机制[3], 即建立有多家专业科研和检测单位组成技术支持组的机制、在设计阶段建立沟通快速反应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物流协调统筹机制和全面质量和进度控制机制。在运输中超前考虑, 实现无缝链接, 缩短运输时间, 保证管材物资及时送达现场。在管件采购中首次实现“五统一”, 即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生产工艺、统一加工图纸、统一母材供应和统一验收配送。科学的采购过程管理保证了管道建设需要, 所采购的35×104t高钢级、大口径厚壁直缝埋弧焊管和7 000多支热煨弯管实现了全面国产化, 为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积累了丰富经验, 也为后续管线建设中管材采购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新粤浙管道工程管材采购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3.1 管材物资系列标准建立是基础
标准是统一管材物资采购的依据和基础。提前制定完善的订货标准有利于采购过程的规范化、专业化和高效化。管材标准的制定是建立在充分的调研和研究基础上的。为此, 中国石化根据新粤浙管道工程的特点, 启动了“高压、大口径、厚壁管道材料、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专项科研项目, 研究内容包括煤制气介质对管材和设备的影响、X80大变形钢管、高钢级厚壁弯管、X80环焊缝性能控制等。这些技术研究的成果是确定管材等采购标准的基础。根据新粤浙管线相关科研的结果, 吸收国外先进标准和国内天然气长输管道建设经验, 中国石化在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 Spec 5L《管线管规范》和企业标准Q-SHCG24《天然气输送管道用钢管技术条件》 (2012版) 的基础上, 制定了适用于新粤浙管道工程用管材的系列标准。在板材标准中重点考虑了化学成分、横向拉伸性能、纵向拉伸性能 (基于应变设计的钢板) 、断裂韧性、焊接性等关键指标, 钢管标准中重点考虑了焊接接头韧性、回火后的焊缝韧性 (弯管用母管) 等关键指标;大变形钢管标准重点考虑了时效前后的纵向拉伸性能、焊接接头韧性等关键指标;弯管标准重点考虑了焊缝韧性等关键指标。在系列标准中, 对这些关键性能指标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 作为在采购过程中进行质量监督、物资验收的依据和指导。
3.2 供应商管理是前提
管材不同于普通商品, 需要由采购方与供货方签订订货合同后才能按要求生产。从管材的订货到运抵现场涉及钢厂、钢管厂、弯管厂、防腐厂、监理单位、运输企业等众多的厂家。以川气东送为例, 参与设计和建设的单位达230家, 其中涉及到板材、管材制造企业19家, 监理单位5家。如何对这些供应商进行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
管材的采购中, 如果策略不当, 可能产生许多问题, 如因供应商联盟而无法降低价格、因用户和供应商关注角度的不同而造成对手关系、市场变动带来资源无法保障而影响工期等[1]。因此, 建议在对供应商管理中, 应采取两项措施。一是严格执行供应商准入制度以控制产品质量。在遴选供应商的时候, 组织进行厂家考察和实地调研, 对其生产资质、检验能力、体系运行、产品质量情况、供货业绩、售后服务等进行全面评价;对已经被选为供应商的企业, 也要坚持定期进行产品抽查和体系运行情况检查, 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监督和审查;同时, 建立供应商档案, 对厂家资质、业绩、质量情况、信誉等量化考核, 并与订货评标结合起来, 以促进供应商保证产品质量。二是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保证供货。管材采购受到钢材整体市场影响, 价格变动幅度大, 因此, 通过采购方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可以确保物资供应和合理价格, 同时通过协议约定, 可以确保物资质量及顺畅解决争端。据统计, 采用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降低现金支出10%;减少工程时间10%;减少事故发生率20%;减少缺陷20%;生产率提高10%;利润提高10%[1]。中国石化在与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方面已有先例, 如与国内各钢厂签订了《钢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今后应在此基础上, 逐步扩大战略伙伴范围, 并进一步对产品质量、供货周期、价格等进行协商确定, 以确保新粤浙管道工程管材供应的质量符合性与供货及时性。
3.3 全过程控制是手段
管材采购从签订订货合同后, 要经过制造、运输、存贮, 最后运达施工现场。各阶段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4]。
3.3.1 制造阶段
管材制造阶段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产品质量控制:一是在生产前严格审核供应商或生产厂的资质和体系运行情况, 确保管材生产厂资质、体系完备并正常运行;二是在生产初期实施“试制-评价”程序, 通过小批量试制的产品实物质量来评价工厂能力, 并掌握原料和管材质量情况;三是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驻厂监造模式, 可选择专业的第三方检测和监理机构对管材生产进行全程质量监督, 通过原料入厂检验、过程中抽检、关键工序监督见证、成品出厂控制等手段, 严格控制管材质量;四是定期抽查, 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质量检验机构对各供应商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定期独立抽检, 以确保质量的稳定性。
3.3.2 运输阶段
运输阶段包括从工厂到储备库或施工现场以及储备库到施工现场的管材运送。从以往长输管线建设情况看, 这一阶段容易造成控制盲点, 比如运输过程中造成的防腐层或管端碰伤等质量问题经常引起工厂、运输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互相推诿。因此, 采取合同条款划定界面, 严格选择运输单位, 装车、卸车留存照片证据链等措施可以减少此阶段出现的质量问题。
3.3.3 存贮阶段
由于长输管线沿线大多位于野外, 无法建立过多的库房, 因此往往在合适的地点建设大型储备库以存贮管材, 现场施工使用时根据需要到储备库领取。管材存贮一方面要防止管材的破坏, 如腐蚀、防腐层老化和破损、保护环的完整、管内清洁等;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入库和出库管理。在管材入库前, 要认真按照技术标准对物资进行验收检验, 确保所有入库管材是合格产品并资料齐全。出库时, 要仔细登记货物发往地点、领用单位、数量等信息, 以便跟踪和追溯。
3.3.4 施工阶段
管道建设现场施工条件恶劣, 如果操作不当, 会对管材造成损伤, 如管端碰伤、管体撞击凹坑、防腐层破损及遮盖不当造成的管端、管内壁腐蚀等。建议在施工过程中, 遴选有资质、信誉良好的施工监理单位对施工和检验进行全过程监督, 以保证施工质量。
3.4 科学管理是保障
采购工作需要按计划执行, 而管理是确保执行的关键。一要落实责任, 采购部门内部要责任落实到人;各供应商、服务商及其他相关单位要划清责任界面, 防止责任推诿[5]。二要建立问题处理的快速反应机制, 确保问题处理渠道畅通。三要严格责任追究, 对发现的问题实行“四不放过”, 即质量问题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质量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质量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质量问题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四要在采购前充分调研, 了解国内厂家技术现状、产能情况、任务饱满度情况、与国内其他重大管线建设周期是否冲突等, 做到风险提前识别、提前预防。五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 建设采购管理系统, 对管材物资状态实施动态管理, 加强信息传递及时性。
4 结束语
新粤浙管道工程的管材采购是一项系统工程, 而采购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采购部门应在思想上充分认识管材质量对整个管线建设的重要性, 在执行上严格按照制定的技术标准进行控制, 从供应商管理角度进行源头控制, 从制造、运输、存贮和施工方面进行全过程监督, 同时实施科学高效的管理, 为新粤浙管道工程供应优质的管材物资。
参考文献
[1]张静, 刘锴, 朱素琴.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管材采购方式探讨[J].石油规划设计, 2006, 17 (3) :45-47.
[2]林竹盛.基于框架协议的天然气管道工程物资采购管理研究[J].管理世界, 2009 (7) :169-171.
[3]郭振学.突出管理创新实现科学保供圆满完成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物资供应任务[A].川气东送管道工程生产与科研论文集[C].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4]詹姆斯·R·埃文斯.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M].焦叔斌, 译.7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采购原辅材料质量控制制度】推荐阅读:
采购与材料质量控制11-20
物资采购质量控制方案08-11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案例06-13
采购成本控制毕业论文06-24
公立医院政府采购内部控制10-17
质量保证协议书(物料采购)01-04
采购中心讲课材料08-18
采购货物制度07-16
采购中心制度08-03
材料采购协议合同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