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大学测量实习报告

2024-08-03

地质大学测量实习报告(共11篇)

1.地质大学测量实习报告 篇一

04级地质测量专业毕业实习计划

一、实习目的毕业实习是大学生学习阶段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通过实习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学生了解认识所学专业的工作要求和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地质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地质测量实际工作的技能和技巧。同时为写作毕业论文收集有关的信息资料。

二、实习内容

由于地质测量专业具有地质专业和测量专业相结合的特点,毕业实习时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所选择的毕业论文的要求,对下面的实习内容有所侧重。下面的时间安排仅供指导教师参考。

(一)、地质方面

课题1:(1周)

收集并了解实习点煤矿的基本地质概况。包括:

1、实习区地层、构造、地貌概况。

2、煤层赋存情况、煤层顶底板岩石性质。

3、煤层储量情况。

4、矿井瓦斯情况。

5、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2:(1周)

储量计算,内容包括

1、储量计算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定;

2、储量计算机本参数的确定储量计算方法;

3、储量计算的一般步骤;

4、储量计算误差;

5、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3:(1.5周)

1、熟悉煤矿常用矿图的基本内容。

2、掌握煤矿常用矿图的绘制方法。

3、掌握识读煤矿常用图件的基本技能。

4、生产和管理中矿图的应用;

5、计算机在矿图中的应用

6、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4:(1.5周)

地质报告的编制,内容包括

1、地质报告编制的目的和要求;

2、地质报告的内容;

3、地质报告的审批;

5、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5:(1周)

1、研究矿区地下水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规律、化学成分、运动规律及动态变化;

3、进行矿井涌水量计算、矿井涌水条件的分析、矿井水的防治;

4、了解矿井水对煤矿开采的危害,利用地下水资源和更有效地防治地下水的危害;

5、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6:(1周)

1、了解生产矿井日常地质工作内容和方法;

2、掌握巷道地质编录方法;

3、编制地质说明书的能力和判断中小型地质构造的能力;

4、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7:(0.5周)

煤田普查及勘探的技术手段,内容包括

1、遥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

2、山地工程;钻探工程;地球物理勘探;

3、勘探技术的选择和综合利用;

4、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8:(0.5周)

1、矿井开拓、开采及顶板管理方法;

2、矿井通风方式和方法;

3、矿井运输系统。

(二)、测量方面

课题1:(0.5周)

1、掌握测量外业的基本作业方法到内业处理方法。

2、掌握常规测绘仪器、工具的构造、性能、检校和使用,初步了解相关新仪器的使用。

3、了解和掌握测量误差的性质、来源、积累规律和精度评价指标。

4、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常规测量方法及地形图的识读及应用。

5、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

6、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2:(0.5周)

1、了解矿山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阶段的各种测量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测量专业基本技能。

2、掌握矿山采动变形预计和保护煤柱留设方法。

3、工程建设中的放样测量、建筑施工测量线路测量的作业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从事工程测量工作的实际能力。

5、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3:(1.5周)

井下平面控制测量。内容包括

1、井下经纬仪导线的角度测量;

2、井下经纬仪导线的边长测量;

3、用光电测距仪测量井下导线边长;

4、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外业;

5、井下经纬仪导线测量内业;

6、陀螺定向—光电测距导线。

7、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4:(1周)

井下高程测量,内容包括

1、井下水准测量;

2、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3、井下单个高程导线的平差。

课题5:(1周)

1、巷道和回采工作面的测量,内容包括

2、巷道和回采工作面测量的任务;

3、巷道中线的标定工作;

4、巷道腰线的标定工作;

5、激光指向仪及其应用;璇岔及斜巷连接车场中腰线的标定工作;

6、采区联系测量;

7、采区次要巷道测量;

8、回采工作面测量。

课题6:(1.5周)

贯通测量,内容包括

1、一井内的巷道贯通测量工作;

2、两井间的巷道贯通测量工作;

3、主井贯通工作;

4、贯通时关于井下导线边长化归到海平面和高斯投影平面的改正问题;

5、贯通测量的施测;

6、贯通后实际偏差的测定及中腰线的调整。

7、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7:(1周)

矿井联系测量,内容包括

1、联系测量的作用和任务;

2、矿井定向的种类和要求;

3、地面近井点、井口水准基点及井下定向基点的设置要求;

4、地面连测导线的测量;

5、一井定向方法;两井定向方法;

6、陀螺经纬仪的工作原理;

7、陀螺经纬仪的定向方法;

8、导入高程。

9、收集相关资料。

课题8:(1周)

矿井测量图,内容包括

1、井田区域地形图与工业广场平面图;

2、水平主要巷道平面图与井底车场平面图;

3、煤层采掘工程投影图;

4、井上下对照图;

5、矿井地质图;

6、矿井测量图。

7、收集相关资料。

三、实习要求

1、学生在指导老师、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师傅言传身教下,积极学习、收集、了解煤矿生产和管理特点。

2、实习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服从命令听指挥。

3、学生应严格遵守煤矿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实习纪律,虚心学习,作好笔记,实习结束时,按指导教师的要求上缴所收集的资料和个人小结。

4、实习过程中,由指导教师随时对学生进行检查、考核,考核在现场进行,考核办法可为口试,亦可为笔试。学生的实习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实习情况,现场考核结果,实习笔记、完成的资料收集情况,结合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及组织纪律按五级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

四、实习地点

淮南矿业集团各矿、地质勘探处,淮北矿业集团各矿、新集、皖北各矿。

五、指导教师

李垚、熊晓英、王光扣、从弟胜、马清利等。

附:毕业论文题目

地质方面

1、XX矿XX工作面地质情况预测及对采掘的影响

2、XX矿XX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分析

3、XX矿XX提高防水煤柱回采可能性分析

4、XX矿XX工作面地质分析

5、XX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6、XX矿顶板砂岩水害分析与预报

7、XX矿底板灰岩水水害分析

8、XX矿区地表水文地质调查与分析

9、XX矿区地质构造与古应力场分析

10、XX矿区精查地质情况分析

11、XX矿区补充地质勘探设计

12、XX矿地下水开采对井筒及其它地面设施的影响

13、浅议煤矿注浆技术

14、XX矿区瓦斯地质特征分析

测量方面

1、XX矿井平面控制测量

2、XX矿区高程控制测量

3、XX矿井近井点的设计

4、XX矿区地形测量

5、XX矿井联系测量

6、XX井筒施工测量

7、XX井下控制测量

8、XX贯通测量

9、XX巷通测量

10、XX矿井储量管理

1、XX矿井岩层移动

2、XX矿井的建筑物、铁路、管道的施工测量

2.地质大学测量实习报告 篇二

现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对以往测量实习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1实习内容与形式方面

以往两周的测量实习内容主要是以指导教师制定的实习

任务书为主, 实习形式是把班级学生按照4~5人一组进行划分, 分组后指导教师根据校园测量网点使用情况定出实习路线, 并把任务下发到每组学生。下发测量路线的同时, 指导教师会同时布置每人每天的任务量安排, 如测设多少组数据等。除了每个人的任务外, 指导教师还会为每个测量小组规定统一的地形图绘制任务等。这种情况常常导致一些学生在测量实习中比较盲目, 往往只是单纯地完成教师要求的测量点数, 实习中缺乏思考, 并不能真正掌握测量实习的目的。通过调查发现甚至有部分学生在实习中并不动手, 只是单纯地抄袭别人的数据;还有部分学生在两周的实习中往往只承担一种工作, 如记录数据或者立杆等, 这就完全丧失了测量实习的意义。

2指导教师方面

东方学院作为一所民办高校, 很多教师依靠外聘, 这些外聘教师在指导学生测量实习方面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外聘教师并不能全天在学院工作, 而且教师本职工作单位与学院间通常距离较远, 所以指导教师一般只有固定的时间来学校指导学生。同时, 由于测量实习在时间上具备灵活性, 学生经常利用早起或午后时间测量, 这就与教师时间存在错位。另外, 一个教师通常指导一个班级的学生, 学生各组又较分散, 教师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综上所述, 指导教师很难真正指导到班级每位学生。

3实习成绩评定方面

以往实习成绩评定大多是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学生表现和最终测量成果给予评定。因为指导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真实掌握学生测量情况, 上交的测量图形是小组共同完成, 独立上交的数据也并非全部是学生真实测量。综上, 导致教师的实习成绩很难区分差异, 即便有差异也不一定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打消了一些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导致了部分学生在实习中得过且过。

综合看学院目前测量集中教学实习多采用“散养式”进行。集中教学实习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 学生技能训练效果无法考量, 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很难调动。根据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的讲话, 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而该体系中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模式上, 通过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对接的“三对接”, 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产业需求、职业需求。

学部分别与指导教师、合作单位黑龙江省测绘局仪器鉴定站的领导、学院教务处领导等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最终确定增加测量实习操作考核, 且此部分考核实行“教考分离”制度。

具体地说, 在不改变原有测量任务的基础上, 将如何调动学生在实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改革的重点。学生在完成原有常规测量任务的同时, 要参加测量实习操作技能考核, 考核中每个学生都要完成一段附合水准导线测量和一个经纬仪角度测量的考核。考核中学生不是单纯地完成测量结果即可, 而是要综合满足测量速度、精度、操作规范程度的要求。这就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在平时的测量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每位学生必须掌握从测量、记录、计算的全过程。

为了强化指导教师、学生对技能操作考核的重视程度, 考核实行“教考分离”制度。即由省测绘局的专业测量人员成立考核小组, 按照考核大纲要求, 完成考核任务。一方面, 指导教师要保证自己指导的学生顺利通过考核, 就要在平时指导中有针对性地带领同学训练, 并且在整个实习期督促学生练习。另一方面, 考核教师非指导教师, 从心理等方面也给学生带来了紧迫感, 促使他们提高重视程度。

通过此种操作考核探索与实践, 将促使测量实习效果得到根本改善, 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基础, 使职业教育更加适应产业需求、职业需求, 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有专业理论基础, 并且在实践一线有操作及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人员。通过测量学、测量实习训练, 使学生具备获得“测量员”资格证书的能力, 增强了学校毕业生适应实际工作的能力、就业能力, 使得他们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德深, 马凤鸣.论应用技术大学的内涵与本科职业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 2013, (10) :84-85.

3.地质测量最新技术方法 篇三

关键词:测量技术  地质  GPS  RS  GIS  CORS

0 引言

地质测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测量是地质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预期目标的有力保证。现在的地质测量早已告别了长期依靠经纬仪、平板仪、水准仪老三仪进行工作,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地质测量带来了全新的方法,这也要求从事地质测量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1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发的,通过接收离地面约两万多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的24颗人造卫星所发射出来的讯号,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能够对收讯者在地球上的位置进行计算,GPS采用的是全球性地心坐标系统,其坐标原点是地球质量中心,GPS技术功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

GPS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观测时间较短;测站无需通视;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操作简便;较强的定位功能。

现如今流行的手持GPS技术,是一种借助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相结合的导航设备,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造价低体积小便于携带,并且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实时三维导航及定位能力,非常适合在地质测量中应用,虽然手持式GPS的精度有限,但是通过相应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其定位精度,这样便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在野外地质勘查中运用GPS技术,使得测量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地质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提高找矿的准确性,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2 RS(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

RS(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探测技术,其依据是电磁波理论,是指把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利用各种传感仪器进行收集、处理,直至成像,进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现如今通过人造卫星得到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只需18天,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

该技术具有信息量丰富、观测角度广阔、获得影像清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地质测量工作中,是地质调查和环境资源勘查与监测的重要手段。

利用RS进行地质测量,获得地质信息的方式有以下两种: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地质测量中地质空间延伸和展布构造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做出清晰的判断。在区域探矿过程中,可以把卫星传回的图像信息作为分析某区域地质情况的重要地质矿藏依据。在进行地质矿产预测时,利用 RS技术的采集波谱结合综合图像处理技术和线性分析可以确定准确的矿区位置。此外,RS 技术还可以通过红外线扫描、影像探测仪,测量地下水的流量分布和规模。

3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又称“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很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在规范的地理坐标系统上,实现对各种地质、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借助数据转换和通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GIS技术对地质测量、矿产资源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图形图像的处理,可以建立基于空间地址坐标的三维图件。

4 CORS(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技术

CORS 技术是目前地质勘查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之一,是采用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性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在传统的地质测量工作中,通常都是采用常规的GPS-RTK结合传统的挖掘测量技术,但是这种测量方式的应用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因此,在目前的社会生产中,以CORS技术为基础的地质测量工作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CORS的建立可以大大提高测绘的速度与效率,降低测绘劳动强度和成本,省去测量标志保护与修复的费用,节省各项测绘工程实施过程中约30%的控制测量费用。

5 结语

由于受到观测仪器和方法的限制,传统的测绘技术只能在地球的某一局部区域进行测量工作;而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渗透和集成, 则为我们提供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地质测量工作的工作量也在逐渐增加,地质测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不仅减轻了地质测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大大提高了工作的精准度,为我国地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林.GPS技术应用于地质测绘的重要性和方法[J].广东科技,2012(07).

[2]窦明.分析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框架体系及其相关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8).

[3]胡静,张辉,张欢.浅谈RS、GPS、GIS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

作者简介:

4.大学生地质实习报告(南京) 篇四

目录…………………………………………………………………1

绪言…………………………………………………………………2

地层…………………………………………………………………

岩石…………………………………………………………………

构造………………………………………………………………

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外动力地质现象及工程问题……………………………………

后记………………………………………………………………

第一章:绪言

(一)实习目的

地质学野外实习是地质学课堂教学之后的重要实践环节。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巩固、消化已学的理论知识,初步学习野外工作方法,进行野外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观察地质现象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打下一下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

1、矿物与岩石

认识实习地区常见岩石,主要为沉积岩,少量火成岩。了解岩石的岩性包括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了解矿物的集合体。

2、地层

熟悉实习地区各不同地质时代的地层,包括群与组,弄清岩层产状,地层之间接触关系。

3、地质构造与构造运动

认识明显的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认识明显的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特别是断层证据。

结合各种地质构造现象,理解构造运动概念。

4、外动力地质作用

认识明显的风化现象,了解各种岩石风化程度;认识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及塑造的地貌类型单元;认识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及对石灰岩的溶蚀作用,认识斜坡动力地质作用及产生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现象。认识冲积物、洪积物、坡积物、残积物、重力堆积物。

5、简单的工程问题

建筑物区域、场地地质状况,斜坡地质状况,隧道工程地质状况等。

(三)实习时间及参加人员

时间:2008年12月28日至30日

参加人员:xxxx班全体学生及指导老师

(四)实习地区

栖霞山、三台洞、燕子矶、门坡、石头城、绣球公园和老虎山。具体为:

栖霞山: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自然地理状况: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处,古称摄山。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又称凤翔峰,海拔286 米;东峰如龙称龙山;西峰似虎称虎山。时间:12月28日 观察点1 栖霞寺明镜湖 观察点2 明镜湖边 观察点3 品外泉、千佛岭 观察点4 纱帽峰 观察点5 桃花扇亭

-三台洞: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自然地理状况:燕子矶西侧,幕府山沿江悬崖之下。时间:12月29日 观察点6 三台洞

-燕子矶公园: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

自然地理状况: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在南京东北郊观音门外。为长江南岸一石矶,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因称燕子矶。时间:12月29日 观察点7 观澜亭 观察点8 御碑亭 观察点9 燕子矶矶头 观察点10 门坡

-石头城:南京市鼓楼区草场门石头城

自然地理状况:在南京的清凉山西麓,自虎踞关龙蟠里石头城门到草场门,可以看到城墙逶迤雄峙,石崖耸立,这就是依山而筑的石头城。时间:12月30日 观察点11 石头城

-绣球公园: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挹江门广场

自然地理状况:绣球公园位于挹江门外北侧,园内有一座石头山,形如一球,是狮子山的余脉,因与狮子山形成“狮子盘绣球”之势而名绣球山,公园也由此得名。时间:12月30日 观察点12 明誓石 观察点13 马娘娘脚印

-老虎山: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区中央北路

自然地理状况:老虎山位于南京城北,幕府山的西南面。时间:12月30日

观察点14 老虎山南坡滑坡

第二章:地层

1、震旦系(Z)━━灯影组(Z22)

主要岩性为藻白云岩、条纹状藻球粒(藻团块)白云岩,可见葡萄状结构。该地仅出露灯影组上部,未见底。总厚度大于227.7米。属于该系的点位有:点位6:三台洞。

此为三台洞溶洞照片

2、寒武系(∈)━━幕府山组(∈1)

命名地点在南京幕府山,岩性可分为两部分,下部以灰黑色硅质页岩,含碳质硅质页岩为主,夹有石煤层,泥质晶屑白云岩,硅质结晶灰岩及磷质结核,黄铁矿结核。上部以残余异化粒白云岩及微晶粉晶白云岩为主,夹薄层泥质微晶白云岩,粉砂质页岩,含砂燧石岩,含少量海绿石,并夹有砂状磷块岩及磷质白云岩。化石以三叶虫为主。厚181.2米左右。与下伏震旦系灯影组呈假整合接触。

属于该系的点位有:点位6:三台洞。

3、二叠系(P)━━栖霞组(P)

命名地点在南京栖霞山,以浅海相含燧石结核的石灰岩为主。可分为四个岩性段:

臭灰岩段

为深灰色及黑色厚层生物屑微晶灰岩。具沥青质,击之有臭味。偶见燧石结核。底部见灰黑色页片状泥质生物屑灰岩和青灰色中、薄层微晶生物屑灰岩互层。共厚65米。

下硅质岩段

为黑色薄层燧石岩及纹层状硅质生物屑微晶灰岩,见腕足类碎片。厚约10米。

栖霞灰岩段

为灰黑色厚层至块状微晶生物屑灰岩及生物屑微晶灰岩。燧石结核较多,成层排列。化石丰富,产蜓类。厚80米左右。

上硅质岩段

为黑色纹层状生物屑微晶灰岩及燧石岩。栖霞组总厚度约150米。与下伏地层船山组呈假整合接触。栖霞山属于此组。

4、侏罗系(J)━━中下统象山群(J1+2x)

分布于南京南象山、北象山、钟山及江宁县张冲村石佛庵一带,是陆相河流和湖泊沉积。象山群厚度大,出露不全。在南、北象山其厚度大于1000米。

下段

底部常有砾岩及石英砂岩或含砾粗粒石英砂岩,底部石英砂岩中含较多长石。中、上部为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岩组成韵律有煤层,为灰白及灰黄色,有时为灰黑色,富产植物化石。厚度可达376米。

上段

为灰白及灰黄色石英砂岩(底部为含砾石英砂岩)与紫红、暗紫、灰绿等色的粉砂岩及泥岩互层,未发现化石。厚611.5米。

象山群与下伏黄马青群呈假整合接触,有的地方(如南京西岗及栖霞山等地)为不整合接触。

栖霞山属于此群。

5、白垩系(K)━━浦口组(K22)

常出露于山麓或低矮丘陵地带。可分二部分。

下部

紫红及紫灰色砾岩为主夹有紫红色粉砂岩和细砂岩。砾石成分复杂,常因地而异。棱角状或次棱角状,大小不一。厚达100米以上。

上部

以紫红色为主的粉砂岩,粉砂质页岩以及砂砾岩。厚度大于100米。本组下部以洪积和山麓堆积为主,中上部主要为河流及湖相沉积。与下伏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属于该系的点位有:点位7:观澜亭,点位9:燕子矶矶头,点位11:石头城,点位12:明誓石,点位13:马娘娘脚印。

6、第四系(Q)━━中上更新统下蜀组(Q2+3)

分布广泛,常形成阶地。下蜀镇出露的岩性为黄色带红的泥、细砂及粘土,其中常含灰质结核。产腹足类化石。本组在南京附近沿长江一带发育最好。厚达20米左右。南京燕子矶汽车站附近剖面可为代表,分二段岩性:

上段

灰黄色黄土质粘土。结构颇紧,垂直节理良好,故常以大块柱状体崩解。钙质含量较高,常呈拳头状结核出现。透水性较好,古土镶痕迹较差,略具铁猛胶膜,孔隙发育。

下段

棕红色粘土,结构紧密,粘性较大,常多具铁猛胶膜。崩塌后呈不规则的棱状块。透水性较差,古土壤痕迹甚为显著。与下伏雨花台组呈假整合接触。

属于该系的点位有:点位10:门坡

第三章:岩石

点位1、2:明镜湖

二叠纪早期栖霞灰岩,呈深灰色,含有燧石结核。因为内含生物碎屑,敲击有臭味。

点位3:品外泉

侏罗纪中下统象山群组长石石英砂岩。由细砂岩、粉砂岩组成。

点位4:纱帽峰

侏罗纪中下统象山群组石英砂岩,其中的石英含量在90%以上,其余为少量长石及岩屑等。岩石硬度适中,但是抗风化能力不好,主要由于长石的原因。

点位5:桃花扇亭

侏罗纪象山群组栖霞灰岩(深灰色生物碎屑灰岩),含有少量方解石。表层有少量红黏土,为砂岩深度风化形成,强度很高。

点位6:三台洞

白云质灰岩,主要成分为碳酸镁,表面有刀砍纹,有别于石灰岩,具有岩溶性。

点位7:观澜亭

白垩纪晚期浦口组砂砾岩,由于Fe3+呈红棕色,含石英砂岩、石灰岩、长石、燧石等。分选性好,磨圆度较好,多数呈次圆状。其中,部分颗粒比较细小的为砂岩。

点位8、9:御碑亭、燕子矶矶头

白垩纪浦口组砂砾岩(以石灰岩为主),成红棕色。有钙质胶结物,强度大。砾岩中砾石粒径小,80%小于5CM,分选性较好,磨圆度较差,以棱角和次棱角状砾石为主。

点位10:门坡

粘性土,强度比较高,有良好的隔水性。土层性质非常稳定,承载力高。坡度大但是不容易滑坡。

点位11:石头城

这里的岩石属于白垩纪浦口组砾岩,分选性好,磨圆度好,胶结物少,砾径小。表面有雨水、风化作用的痕迹。内含紫红色铁质胶结。

点位12:明誓石

灰色砾岩,主要成分为石灰岩。颗粒大其中大的砾岩直径为50mm,小的不过2mm。分选性好,磨圆度为次棱角状。

点位13:马娘娘脚印

白垩纪浦口组砂砾岩,以石灰岩为主,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点位14:老虎山的南坡

坡中部为下蜀土,其他地方还有钙质胶结的姜结石。

第四章:构造

1、褶皱

南京地区是由若干背、向斜组成的线状褶皱束。

在南京城东郊褶皱束最宽,由北侧的幕府山算起,经钟山到大连山,南北宽达25公里。向东逐渐收缩,如从北面的龙潭算起向南到江宁县的汤山,褶皱束宽度变为15公里左右。更东到镇江西边的五洲山、十里长山地段宽仅8公里以内。

褶皱束的走向在西端为北东、南西方向,过汤山以东转为北东东向,在五洲山十里长山一带明显地呈近东西向。幕府山复背斜带

山露在南京城北面的上元门到燕子矶一线——幕府山,这里是宁镇山脉北带构造的代表,因长江大断裂切割,复背斜只剩下其南边的半个,北边的半个已断陷在长江河谷之下。复背斜的南半个概略地看是由两个主要的向斜及其间的一个背斜组成,由北而南为劳头山向斜、嘉善寺背斜、煤炭山向斜。背斜核部出露了中下三叠统青龙群。地貌地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地形倒置现象十分清楚。这一复背斜向东过燕子矶后因被第四系广泛覆盖,去向如何是不明确的,很可能是沿北东东向穿过长江河谷而去。其西端经上元门向西后何去也因被第四系广泛覆盖而不清。

2、断裂

南京地区断裂构造是十分发育的,也有若干规律性的东西。

首先,纵向断层很多,与之相伴随的有横向断层,它们形成格子状相交。

纵向断层常表现为逆冲性质。断层面倾角一般是中到高角度。它的效应是造成地层的缺失或重复,而以构成缺失为主;也造成岩层的破碎,局部形成断层角砾岩。但角砾岩的规模不一定很大,常伴随着岩石发生硅化、赤铁矿化。近断层处地层产状明显变陡或紊乱。纵向逆冲断层在幕府山地区极为普遍,这里大部分地层的接触关系皆为这种断层性质。这种断层在南带的汤山地区也有发育。

纵向断层中少数也表现为正断层性质,造成断层陡崖。其发生时代一般较逆冲断层为晚,常常是在早先的逆冲断层位置上迭加着后期的正断层。

横向断层常常是平移断层性质(或兼有正、逆断层的性质)。断层面常很陡,甚至近于直立。相当层沿走向发生明显错开。地层产状在近断层处发生拖曳和弯曲。断层角砾岩不甚发育,有时可伴随着岩石的硅化。沿断层带常有地下水出露。

横向断层带通过之处在地貌上常是沟谷或垭口所在,山脉为之切断。由于纵向、横向断层发育,促进了纵向、横向沟谷的形成,加之沿着某些页岩为主的地层也极易侵蚀成为次成谷。

具体分析如下:

点位1、2:彩虹明镜湖

此处为二叠纪早期象山群栖霞灰岩,内部含有燧石结核。存在石沟、石芽,有岩溶现象。

点位3:品外泉

这是一个断层。年代:侏罗纪。判断依据:这里形成了一个沟,并且石壁上某些部位存在擦痕。

点位4、5:纱帽峰、桃花扇亭

桃花扇亭

纱帽峰

这里都出现了两侧大落差的情况,所谓“逢沟必断”,沟是判断断层的标志,这两处点位均为断层。年代:侏罗纪。

点位6:三台洞

这里满足岩溶的4个条件,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水的流动性,存在的明显的岩溶现象。此外还可以见到一些刀砍痕和裂缝,这些是由张剪节理共同构成的。

点位7:观谰亭

时代:白垩纪晚期。这里岩层产状比较一致连续,但石壁上也存在一些擦痕和沟,可判断是断层,错位的位移不大。

点位8:御碑亭

此处断层为长江大断裂形成。判断依据:此处一面是悬崖,一面临长江,为明显的断层标志,同时,石壁上有很多擦痕,存在断层三角面。

点位9:燕子矶矶头

此处的酒樽石是由岩溶作用形成,同时此处也有断层存在。

点位11:石头城

左图为一个逆断层,右图为一个正断层。

此区域的新老地层产状较一致,时代连续。某些部位存在褶皱,个别部位存在断层。

点位12:明誓石

此处裂缝较大,但无错位现象,平且从缝中可以看到有砾岩被剪断,可判断此处为一个剪节理,但之后进行的是张拉还是风化作用无法具体判断。

点位13:马娘娘的脚印

马娘娘的脚印是由岩溶作用形成。此处满足着岩溶的4个条件,有着比较明显的岩溶现象。

点位14:老虎山的南坡

这里是一个滑坡的产物。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

在南象运动的作用下,宁镇山脉的构造架面完成。地貌上是山脉与山间盆地相交织。在山间盆地中堆积了下、中侏罗统的象山群砂岩,页岩沉积,其底部足河流沉积,中、上部过渡为湖泊沉积,局部地点有煤的形成.象山群与下伏老地层在许多地方为明显不整合接触,如栖霞山附近的南象山.它不整合地盖在下二叠统栖霞组之上;有的地方,如西岗附近,它不整合地盖在中、上三叠统黄马青群之上。

象山群沉积以后直至白垩纪末期,这里地壳运动频繁,断裂活动极其发育。沿断裂的垂直位移量很大,在断裂下落的部位形成盆地,堆积了很厚的上侏罗统到白垩系的洪积与河湖沉积,形成很厚的砾岩、砂岩、页岩。由于断裂切割相当深,地壳深部的岩浆沿断裂带上升,发生喷出和侵入,因而陆相地层中同时出现很多中酸性火山熔岩及凝灰岩。随着大量中酸性侵入岩侵入到前第三纪地层之中。侏罗自垩纪是本区岩浆活动高潮时期。这时除发育高角度的正断层处,还发育了低角度的逆掩断层和推覆构造。

与中生代大规模岩浆活动相关的有重要的内生金属矿床形成。在栖霞山形成了大型的铅锌矿床:在汤山附近的安基山、伏牛山以及铜矿床。岩浆作用为这些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动力及物质来源,使金属元素从围岩中迁移、富集起来,或者是直接提供了成矿所必要的金属元素本身。

侏罗纪到白垩纪的地壳运动统称为燕山运动。它也有几个幕,第一幕在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之间,第二幕在早、晚白垩世之交,第三幕在晚白垩世与早第三纪之交。换句话说,燕山运动在这三个时期是处于剧烈状态。相应的地层之间出现了不整合接触关系,但是地层的褶皱比较和缓而开阔。

第三纪以来,地壳仍有大幅度的差异性质升降,在内陆盆地中堆积了厚度较的陆相砾、砂、泥质沉积。第三系的一些层位是有利的生油地层和储油对象。由于地壳运动和缓、微弱,第三系地层产状极其平缓。但第三纪末期第四纪初期,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断裂,它切割到地壳深部,有的甚至与某些深达上地幔的断裂相沟通,使深部的玄武质岩浆上升、喷溢,造成了南京附近的一些中心式火山喷发并堆积玄武岩层。在江宁方山及六合方山等地至今还保存了较好的火山地形。

第六章:外动力地质现象和工程问题

(一)风化现象

岩石在它所处的环境中,在太阳辐射作用下与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为适应地球表面的物理、化学环境,都必然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广泛而缓慢。岩石的这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称为风化。其中又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物理风化是指地表岩石因温度变化和空隙中水的冻熔以及盐类的洁净而产生的机械崩解过程。它使岩石从比较完整的形态变成破碎。

化学风化指岩石在水、水溶液和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溶解、水化、水解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化学风化使岩石中的裂隙加大,孔隙增多,破坏了岩石的结构和成分,使岩石变成松散的土层。

生物风化是指生物在其生长和分解过程中,直接或者间接地对岩石矿物所起的物理和化学的风化作用。对岩石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范围非常之广,几乎所有暴露在外的岩石都受到过风化的作用。

这是石头城城墙的风化作用。这里以砂岩为主,风化情况严重,危及城墙整体的安全。此处主要受到风吹、雨水和温度变化的影响。从表面长的青苔和树脂也可以看出,生物风化在这里也有一定的影响。

鬼脸是差异风化的结果

观澜亭。原本清晰的岩层分布和断层结构,在部分区域已经被风化作用破坏,变得模糊不清。这里主要以物理和化学风化为主。

门坡。此处的沟壑主要由雨水作用形成。

桃花扇亭。断层容易受到风化作用影响,再加上生物风化(植物的根劈作用)形成了现在的沟。

岩石风化及其工程问题:

岩石受到风化后,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一系列轻重不同的变化,如裂隙度、孔隙度、透水性等。岩石风化程度越深,工程建筑的地基承载力越低,岩石边缘越不稳定。对不同的风化程度应该制定不同的设计和施工方案。如:场址选择、水坝基础、铁路路基等地基开挖的深度、边坡开挖的坡度以及防护或者加固的方法等,都应该针对当地的风化程度做特别的方案。

防止风化可以用挖除法,抹面法,胶结灌浆法,排水法等。

明城墙护坡。此处用钢架做了支护,主要是为了不破坏城墙的历史感。也可以喷混凝土、内部灌浆、外部抹面。

(二)岩溶作用:

凡是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对可溶性岩石的破坏和改造作用都叫做岩溶作用。岩溶作用的基本条件有4个。岩石的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水的溶蚀力和水的流动性。满足这4点条件,该处就会发生岩溶现象。

马娘娘的脚印

三台洞

酒樽石 马娘娘的脚印、三台洞、酒樽石都是岩溶作用形成的。

岩溶作用及其工程问题:

在岩溶区,由于地表覆盖层下有石芽溶沟,岩体内部有暗河、溶洞,建筑物的地基通常是很不均匀的。上覆土层还常因下部岩溶水的溶蚀作用而塌陷,形成土洞。在土洞的塌陷作用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土洞出现的地区往往就是地下岩溶发育的区域。因此,工程设计施工前应该对岩溶地貌的情况调查清楚,稳定性是否够好,是否会发生塌陷。若遇到比较脆弱的溶洞结构,可以考虑用溶洞地基、土洞地基、石芽地基等方法加固。

明镜湖底层因为溶洞受到外力影响而崩塌。

(三)滑坡:

滑坡是斜坡上土体、岩体或其他碎屑堆积物沿一定的滑动面作整体下滑的现象。

门坡以及老虎山都是滑坡后形成的。

左:老虎山

右:门坡

此处坡体为下蜀黄土,坡上有建筑体,造成了超载,而且如果发生滑坡易遭成人员伤亡,而且此处空间不够大不能放坡,这个地方埋设排水廊道,排出地表水,可埋设管道,用出水口排出地下水。用了土工织布,格构梁,植被的方式来稳固土体。

滑坡及其工程问题:

做好滑坡的预防和防治措施很有必要。平时要做好勘探和调查,对其稳定性做出工程地质评价。在防治措施上,可以通过

1.排水

对滑体以外的地表水,可采用拦截和旁引的方法;对于滑体中的地下水,可用水平排水廊道或竖直排水并的方法将水排出。

2.降低下滑力和增加抗滑力 降低下滑力主要通过刷方减重,此时应正确设计刷方断面。遵循“砍头压脚”的原则。

3.改变滑带土的性质

对于岩质斜坡,可采用水泥或化学灌浆等措施;对于土质斜坡,可采用电化学加固法、冻结法,还可用焙烧法。

后记

根据教学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3天的南京地质实习。这次工程地质野外实习活动,我受益良多。

通过亲身的观察和体验,我将这些知识更好的牢记,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更好的结合。本次活动将知识容入了现实,使我茅塞顿开。工程地质是一门实践型的学科,在实践中探索无疑是一种更好的学习方式。

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固和加深课堂多学过的理论知识,培养出用工程地质观点分析实际问题和观察能力。在实习中,我们的收获是重大的,对真实的地质现象有了一定了解通过观察分析岩石的岩性、褶皱、断裂构造、断层、节理等;了解风化,滑坡的防护治理,了解了河流地质作用,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工程地质的地位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治学思想。

这次实习给了我们很多启发,也让我们得到了不小的锻炼。

5.三峡大学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篇五

姓名:某某某 学号:2011104400 学院:土木与建筑学院 带队老师:某某

实习时间:2013.6.27-2013.6.28 2013年夏季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摘要:

2013年6月26日至27日,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三个班的同学赴秭归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地质实习。实习过程中主要联系课堂所学内容对沿岸公路的地质构造以及岩溶现象、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情况和新滩滑坡进行了认知与了解,是书本上所学的知识得以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实习概况:

2013年6月27日

星期三

阵雨转多云

线路概况:早上七点半从学校出发经过约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链子崖景区的另一侧。在向链子崖行进的过程中,由老师向我们讲解了沿途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地质罗盘仪测定岩层的产状,同时也熟悉了长江两岸的地质地貌情况。在链子崖,则较为详细的了解了关于链子崖危岩体的治理、监测情况。同时,老师也向我们介绍了关于长江对岸新滩滑坡的有关情况。地质现象: 从一开始,我们所接触到的大都是灰岩,由于道路的修建,我们不用借助地质锤就可以

看到岩石的新鲜面。从整体上看,该地区的的灰岩解理较为发育,同时部分地区可以看到明显的溶蚀现象。灰岩成分:几乎由纯的方解石构成,其

它成分的总含量常在5%以下,其中较为常见的是粘土矿物、石英粉砂、铁质微粒、海地表灰岩风化作用较为严重

绿石、有机质等。其中有几处可以明显看到其硅质结核和风化作用后留下的黄色粘土。

资料:石灰岩简称灰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明显可见的硅质结核 硬度一般不大,与稀盐酸反应剧烈。结构较为复杂,有碎屑结构和晶粒结构两种。碎屑结构多由颗粒、泥晶基质和亮晶胶结物构成。颗粒又称粒屑,主要有内碎屑、生物碎屑和鲕粒等,泥晶基质是由碳酸钙细屑或晶体组成的灰泥,质点大多小于0.05毫米,亮晶胶结物是充填于岩石颗粒之间孔隙中的化学沉淀物,是直径大于0.01毫米的方解石晶体颗粒;晶粒结构是由化学及生物化学作用沉淀而成的晶体颗粒。

石灰岩主要是在浅海的环境下形成的。石灰岩按成因可划分为粒屑石灰岩(流水搬运、沉积形成);生物骨架石灰岩和化学、生物化学石灰岩。按结构构造可细分为竹叶状灰岩、状灰岩、团块状灰岩等。石灰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CaCO3易溶蚀,故在石灰岩地区多形成石林和溶洞,称为喀斯特地形。有生物化学作用生成的石灰岩,常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残骸。石灰岩中一般都含有一些白云石和黏土矿物,当黏土矿物含量达25%~50%时,称为泥质灰岩。白云石含量达25%~50%时,称为白云质灰岩。

链子崖:链子崖距长江三峡电站大坝26.5km,与新滩滑坡隔岸对峙。危岩区河谷深切,岸坡陡峭,山顶高程1000m至1300m,岸坡30°至40°。危岩体自动向西依次出露志

留系(S)、泥盆系(D)和二叠系(P)地层,斜坡上为第四纪(Q)堆积物。志留系为薄层至中层砂页岩,泥盆系为厚层砂岩泥岩,地貌上形成陡崖,二叠系以厚层灰岩为主,夹薄层岩质页岩,构成危岩体,其底部为马鞍组煤系组成危岩体的软基和大面积采空区。危岩体东、北两面临空,西、南两面与山体相连但大部分被裂隙切割。危岩体南高北低,长约700m,链子崖危岩体远观

南窄北宽,宽度30m至180m不等,被30多条裂缝切割,大的裂缝又13条,分别为0至12号,总体积约300万m3。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有:8至12号缝段,5万m3破危岩体上部锚固治理措施

链子崖上的检测设施

碎危岩体变形明显,失稳可能性最大,切可能引起整体性破坏;0至6号缝段危岩体可能发生崩塌,应防止其入江;7号缝危岩体体积2万m3,表现为座崩破坏形式,危害性较小。针对以上问题,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进行加固整治:煤层采空区进行回填,设置城中阻滑工程,面积达3000m2;5万m3危岩体采用预应力锚索加固,并在此基础上对崖壁表层裂隙密集部位作喷网锚加固;对雷劈石滑坡则主要采取地表排水工程进行整治;另为防止西侧6、7号缝段危岩体崩塌石块入江,在斜坡上修筑了防冲拦石坎。整个加固整治工程工期三年,目前危岩体已经稳定,通过监测表明,链子崖危岩体主体工程从锚固开始到竣工以来,其岩体变形已趋于稳定,危岩体已停止了持续20多年朝长江临空方向的变形,有的缘缝已逐渐闭合。其中1996年从施工开始就朝锚固方向移动1.2至5.7毫米,1997年向锚固方向移动6至10毫米,1998年运移基本稳定。1999年防治工程全面竣工到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135~139米后,通过了4个水文年的监测。从变形趋势分析,危岩体在防治工程结束以后,通过岩体应力重新调整,变形趋势逐步稳定,防治工程已经发挥效力。这是我国的第一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新滩滑坡:

随后,在危岩体上,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对岸的新滩滑坡以红房子和“民”子为界,后面为山尖,上半部东南走向,下半部西北走向,呈牛角尖状。这是我国地质灾害预报的开始,同时也是我校唯一一个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新滩滑坡与1985年6月12日发生滑动,滑坡体总体积约3000万m3,滑动面积1.1km2,正对岸涌浪爬坡高达48m。为巨型推移式滑坡滑坡,主要由后缘崩蹋,坡脚泥化地层引起,具有周期性。由于进行了预报,居住在滑坡体上的新滩故镇上的1371名居民才得以及时撤离,幸免于难。但在湘西河口处,4艘渔船被打翻,8人死亡。也正是因为这次滑坡,在之后的滑坡预报中扩大了警戒范围。

新滩滑坡旧址

2013年6月28日

星期四

线路概况: 早上从水电楼前出发,去秭归茅坪港换乘船到实习地。① 途查看三峡水库库岸改造情况,查看沿途出露地层;

② 在新滩离船登岸,沿途查看地层、地质构造,边坡防护工程、桥梁及小水电站、小城镇规划等地质及三峡护岸工程情况。

地质现象:

在新滩离船登岸后,老师顶着烈日给我们讲解了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可概括如下:测量岩

层走向时,先把罗盘放水平,指向要测量的方向,让气泡居中,读出罗盘的北针读数就是要测量的走向。测量倾角时,将罗盘垂直放在要测量的物体上,调整角度测量手把,让气泡居讲解地质罗盘的使用

中,读坡度数即可。

志留期砂岩:砂岩质地坚固,若岩石被节理切呈块状,则形成高陡地貌,泥岩因为质地较软,因而常常形成地平地貌。

被节理切呈块状的砂岩

右图是一个小规模的背斜,高约3米,宽约5米。轴面有45°左右的倾角,是一个较典型的倾斜褶皱;从断面上的出露岩层的相互关系可看出,褶皱枢纽呈小角度倾斜,属倾伏褶皱;岩层呈圆弧状弯曲,这与“高3宽5”的尺寸特征是相符的,因此属于圆弧褶皱,但转折端处圆弧半径较小,呈较好的流线型;另外从岩石特征和岩层特点来看,其组成成分为泥灰岩和页岩,通过焙烧这里的龙马溪志留期泥页岩形成的轻骨粒材料,是高桥和大楼的材料,全国仅上海和宜昌有这样的陶粒场。

小规模的背斜 左图是一个断层,规模很小,但也比较清晰。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又巩固了一下断层的相关知识。从图中可以看出,断层面呈约30°倾角,根据岩层的位置关系可以大致判定为正断层;另外老师还讲到了另一种判断方法,即根据断层面处上下盘岩层断口的几何形状来判断,若断口处有逆向岩层翘起的弯曲,则说明是逆断层,若端口处岩层

顺着岩层弯曲或无弯曲,则为正断层。

左图上部为泥页岩高边坡,当边坡高度大于8米时,即为高边坡。此处高边坡高度约为20米左右,高边坡的治理方法一般依靠挂网喷锚和排水,在岩壁上都设有排水孔并两侧修建排水沟,中间设有伸缩缝。此处下部为挡土墙,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挡土墙的修建一般有如下特点:设有排水孔以排除土体的积水;必须建造在稳定的地基上;设置有收缩沉降缝,以防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高度不超过15m,否则则要分级修建。

高边坡的治理

随后,我们参观了的道路边坡的治理以及后期监测工程、龙马溪水电站、长江沿岸的三峡库区护岸工程对于以后的课程学习又多了一份宝贵的实地经验。

实习体会及建议:

对于一直都只是从书本上学习知识的我们来说,本次实习可谓是受益匪浅,实习机会也是难能可贵。通过本次的实习,在认识岩石标本的基础上加深了对地质现象的认识。特别是通过链子崖和新滩滑坡深刻的认识到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学好工程地质这门课程对将来的工作所必须的。土木工程项目的前期地质勘查对于建筑的安全和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更是重中之重。在第一天链子崖及周边的实习过程中,首先,体会到了地质工作者的不易。但正是

龙马溪水电站 小山区水电站的典型

6.地质专业大学生个人实习报告 篇六

一 兴城

1 自然地理

兴城市位于葫芦岛市的东部,在辽东湾西岸,居辽西走廊中段。东南濒临渤海,西南依六股河与绥中县相邻,西北与建昌县接壤,北与东北毗邻葫芦岛市。地处东经120°06′至120°50′,北纬40°16′至40°50′之间。

在地貌上,该区属于辽西山地黑山丘陵的东部边缘,发源于兴城市西北青山-----笔架山---大红螺山一代的六股河、烟台河、兴城河和北西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最终汇入辽东湾。区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为松岭山脉延续分布丘陵地带。实习地区处于北半球暖温带亚温润气候区。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8.7℃。 年平均降水量620mm。

2 人文经济

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主要农作物有高梁、玉米、谷子、水稻等。油作物有大豆、花生,是辽宁省花生重点产地之一。经济作物有棉花、烤烟、麻类等。丘陵地区适宜林果生产,以苹果和白梨为主,被国家农业部定为优质果生产基地。林业资源有松、柏、柞、椴、榆、槐等乔灌木。林地面积80万亩,森林覆盖率29%。海产品丰富。兴城市交通发达,设施完备,公路、铁路、海运、空运形成了立体化运输网络。以兴城市为中心,县乡公路呈放射状通往各乡。海滨建有小坞渔港。

二 秦皇岛

1自然地理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40°10′,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

秦皇岛地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年气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多寡变化显著,在400mm至1000mm之间,总体而言,气候宜人。该地区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戴河和洋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都是明显的季节性河流。

2 人文经济

秦皇岛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旅游业十分发达。已探明的矿种有煤、萤石、硫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九种,未探明的矿产有铁金银铜铅锌石英重晶石及非金属建材。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规模属于小型煤矿。水泥生产也有一定规模。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高粱谷子红薯豆类等,山坡多种植果树,以桃葡萄苹果核桃最有名,还有梨山楂杏李子沙果海棠板栗等。海底地区水产资源十分丰富,虾海蟹质量最佳。此外,秦皇岛市交通发达,以水陆、陆路为主,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

7.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研究 篇七

关键词:煤矿,地理信息系统

1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现状

目前, 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相对落后, 统一的息化标准体系和共享机制还没有形成, 这就制约了煤矿企业的发展。因为我国煤矿地质条件非常复杂, 生产中经常受到各种地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与其他国家相比较, 我国煤矿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落, 煤矿管理过于粗放;煤矿生产各部门的系统开发相对孤立, 再加之煤矿生产信息本身的灰色性和动态性, 导致了煤矿企业信息化与网络化工作的相对滞后。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处理系统”主要由地质、水文地质、测量、储量基础数据、网络管理子系统、煤矿常用基础图件绘制、GIS系统、用户远程网络管理子系统等部分组成。该系统可通过数据库或外部文本文件直接生成地测常用的基础图件。一个完善的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 能科学合理地对煤矿资源进行预测与评价对科学开采煤矿、大力提高煤矿生产率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2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发展趋势

煤矿利用通用的GIS系统地质测量, 能够有效管理各种资源环境信息, 对资源环境管理和实践模式进行快速和重复的分析测试在系统开发方面, 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发展主要是以下两种途径:

2.1 自主版权的煤矿专用GIS系统平台的研制开发。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成分特征;二是时代特征;三是空间特征;四是动态特征。

2.2 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 通过对象的封装性和继承性使得软件的模块化、稳定性、可操作性、可维护性以及代码的可重用性不断增强。

3 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在测量绘图方面的应用

煤矿地质测量系统成图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3.1 数据的采集, 要遵循方便数据库输入原则设置计算点, 从起算点开始按顺序计算记录各点的三维坐标。

3.2 输入数据库, 按程序规定的图形数据的组织和处理要求输入数据库。

3.3 图形生成, 该系统会根据需要, 自动生成实测宽度巷道、等宽巷道及准等宽巷道, 成图可根据实际可以控制各种巷道在图中的显示, 最终绘制各种巷道图形。矿井采掘工作是动态变化的, 矿图要随着采掘活动的进程不断修改与填绘。

3.4 CAD方式显示输出, 该系统可输出生产中所需要的采掘工程平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井上下对照图及主要大巷平面图等各种图件。如图2所示。

4 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4.1 技术路线。

系统总体基于C/S模式设计, 总体架构图如图3所示。

4.2 数据库设计。

煤矿地质测量系统数据库设计包括空间数据库设计和属性数据库设计。空间数据将以采掘工程平面图进行存储, 对矿井巷道、测量导线、地质构造等空间信息进行描述。空间数据是在关系数据库基础上, 对其进行扩展, 矿图则是根据需要, 对不同类型空间数据, 采用不同方式进行表达。

5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5.1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数据的采集。

煤矿中的生产是一个活跃的、动态的过程, 数据库包含煤矿地质、水文地质、测量、采掘、储量等基本信息。系统可以采用基于C/S和B/S的两级管理模式。因此, 从现存煤矿生产图纸中获取数据就成了一项重要的途径。

5.2 煤矿地质测量GIS平台的设计。

在设计煤矿地质测量GIS平台中, 理想的选择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图形数据结构, 图形数据结构中的各个对象都由其成员数据和作用于成员数据的操作构成。

5.3 专业图纸的自动生成。

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常用的图纸有三类:柱状类图、剖面类图和平面类图。柱状类图纸的处理是地质图纸中最规范的一种, 其是对钻孔穿过地层或区域地层的说明性描述;剖面类地质图是沿勘探和主要石门方向进行切绘;在平面类图形的处理过程中, 要解决自动生成复杂地质条件下TIN、自动对应与动态修改平面与剖面等内容。

结束语

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是一套较好为矿山地质测量服务的软件, 大大提高了地质测量的工作效率, 然而该系统目前仅可以通过手工输入经过整理、计算后的数据才能进行图形绘制。结合目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来对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存储和发布等进行研究, 建立了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能够科学合理地对煤矿资源进行评价和科学开采及预测, 为进一步提高煤矿生产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在炳.煤矿地质测量信息系统 (MSGIS2.5) [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3, (5) :4-5.

[2]陈树铭等.工程地质三维重构[A].国家计算机图形学与空间信息系统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

8.地质大学测量实习报告 篇八

【关键词】数字测量图;煤矿;应用

一、数字测量图的主要优点

(1)具有很高的精确度。数字测量图将手工或者仪器测量之后的煤矿数据,通过电脑软件处理绘制成图。通过该方式绘制的数字测量图,不仅精确度高而且非常标准,同时由于测量仪器的科技化水平日益提升,数字测量图的精度也愈来愈高。(2)具有显著的数字化特性。数字测量图具备图纸特定含义的文字、数字以及符号等各种数据信息,在储存、传输以及处理的时候非常便捷。此外,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利用软件在电脑上自动获得点位坐标、两点之间的距离、方位及面积等几何参数。(3)资料有很强的兼容性。使用数字测量图时,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建库等软件都可以依软件的特性,对数字测量图进行有效处理,以便绘制以及提取不同需要的专题图,比如地质图、地形图以及工程布置图等等,还可能够对局部进行修测以及更新。

二、数字测量图在煤矿测量过程中的应用

(1)数字化的应用。一是数字测量图能够实施分解以及合成,测量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动态填土与修图,避免了手工记录、更新以及修改等环节,使得测量的效率进一步提高。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进行复制、传输图形信息以及实现共享,从而缩短了不同部门之间实施测量工作以及分析数据的时间。二是数字测量图储存于电脑中供测量技术人员使用,测量技术人员只需实施简单的操作就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便于资料的比对以及更新,有利于测量技术人员的分析,能够有效提升测量工作的针对性。三是在数字测量图中可以如实地反映出导线点以及导线网的真实情况,工作人员不需要到现场就能够查询到相关的信息,使得工作流程得到了简化。(2)数字测量图在实践操作过程的应用。一是测量图能够使测量人员随时了解掘进巷道、工作面的施工进展。在各个时间节点对进尺实施统计的时候,只需依据图中的标记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从图中直接量取直巷进尺以及剩余进尺,不仅直观而且更加精确。二是对巷道开门实施标定的时候能够充分利用测量图,对巷道标定的几何尺寸直接进行量取。设计人员能够按照巷道施工措施,预先将设计巷道直接绘制到测量图上,不仅能预先模拟巷道的施工进度,对于设计是不是存在错误进行分析,而且能从图中查询或者量取标定数据,避免了繁琐的计算以及人工计算出现的误差。三是在煤矿作业过程中的贯通设计以及计算的时候,利用测量图能够直接获得相关的贯通测量几何数据。在CAD测量图中要想获得两个点的之间距离以及方位的话,只需使用捕捉功能利用直线命令连接两点,从而直接查询直线基本数据获得该线的长度、方位以及倾角等相关数据。(3)数字测量图在煤矿其它工作过程中的应用。一是地质人员能够充分利用测量图进行煤层底板等高线图的绘制,并且查询相关的技术数据。二是储量人员能够充分利用测量图进行回采工作面损失量计算图的绘制工作。三是描图人员能够参考测量图实施填图以及检查。四是科研技术人员以及设计人员能够利用测量图开展技术设计。因为测量图是通过测量人员按照测量工作状况及时进行更新,所以利用它开展技术设计与利用手工图相比较更加精确。五是采掘区队能够利用测量图查询已经完成的具体工作量并且合理制定后续工作计划。

三、结语

煤矿测量工作过程中,测量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煤矿生产的最新进展,即使更新测量数据,因此测量图也伴随矿井的进度而更新。更新测量图必须建立在测量人员现场实测的基础上,所以,数字测量图的作用远远超过其余图纸所涵盖信息内容。

运用CAD等绘图软件对实测数据实施编辑而绘制成数字测量图,由于数字测量图所具备的独特优势从而成为测量工作过程中的关键所在。并且煤矿生产过程中其他有关专业也能够充分利用测量图,将测量图当作十分关键的技术参数以及设计依据。由此可见,测量图的科学应用,能够使得煤矿测量工作更专业、更标准、更精确,并且使得测量工作成为煤矿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国良主编.矿山测量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2]程绪琦等.AutoCAD2006中文版标准教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9.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实习报告 篇九

参观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

姓名:

班级: 学号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地质

2011年6月

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物馆的历史悠久、馆藏标本系统齐全。现馆藏标本总量55000余件,其中公开展出4000余件。博物馆的前身为北京地质学院陈列馆,主要陈列展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始建于1952年。建馆初期,标本主要继承了北京大学地质系、清华大学地质系、天津大学(北洋大学)地质系、唐山铁道学院地质科的收藏,追溯藏品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收藏历史,则己逾百年。其藏品乃是由几代地质学者上个世纪在各种艰苦的野外环境下采集、积累起来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建馆后,大多数新增标本为本校师生在科研、教学实习等野外工作中采集的标本,以及校友、国际友人等馈赠学校的标本。

恐龙展厅

第一个过程是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发生在地球形成后的十多亿年之间),即由非生命物质经一系列复杂的变化,逐步变成原始生命的过程。第二个过程是生物进化过程(发生在三十亿年以前原始生命产生到现在),即由原始生命继续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经过漫长的过程直到发展为现今丰富多彩的生物界,并且继续发展变化的过程。

无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 →有机高分子物质→多分子体系→原始生命 低等→高等

在给恐龙分类时,科学家们把恐龙分为两个目:蜥臀目和鸟臀目。1872年,著名动物学家西利先生根据恐龙“腰带结构”的差异,对恐龙作出了这个划分。前者有类似蜥蜴的三角形腰带,后者有与鸟差不多的四射状腰带。蜥臀目的原始类型为后足行走,后来演化成四足行走的恐龙。蜥臀目又分为两个亚目:兽脚亚目和蜥脚形亚目。兽脚亚目又分为三个次目:虚骨龙次目、肉食龙次目和恐爪龙次目。蜥脚形亚目又分成古脚龙(原蜥脚类)类、蜥脚龙类。

鸟臀目的腰带为四射型结构,与鸟类相似。植物食性或少量杂食性,除鸟脚亚目外,其余都是四足行走的动物。鸟臀目共有五个亚目:鸟脚亚目、剑龙亚目、甲龙亚目、角龙亚目和肿头龙亚目。

由于自然作用在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地史时期生物的遗体、遗迹,以及生物体分解后的有机物残余等统称为化石。分为实体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分子化石等不同的保存类型。

中国发现的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因模式种发现于中国四川宜宾马门溪而得名。此属动物全长22米,体躯高将近4米。它的颈特别长,相当于体长的一半,不仅构成颈的每一颈椎长,且颈椎数亦多达19个,是蜥脚类中最多的一种。另外,颈肋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最长颈肋可达2.1米)。与颈椎相比,背椎(12个)、荐椎(4个)及尾椎(35个)相对较少。

地球物质展厅:

岩浆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凝后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占地壳总体积的89%。岩浆岩根据岩浆的产状可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火山岩)。侵入岩是岩浆在地下冷凝后形成的;在地下较浅处的侵入岩为浅成岩,如花岗斑岩;在地下较深处(一般指3km以下)的侵入岩为深成岩,如橄榄岩。岩浆岩根据其化学成分,特别是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四类:超基性(SiO2<45%)、基性岩(SiO2:45%~53%)、中性岩(SiO2:53%~66%)、酸性岩(SiO2>66%)。

组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正长石、斜长石、黑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

在绚丽的天然宝石家族中,最为婀娜多姿、光彩夺目的是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和珍珠,它们被誉为珠宝玉石界的“五皇一后”。在地大逸夫博物馆的珠宝玉石展厅,以“五皇一后”为代表的名贵宝石陈列,在国内处于一流水平,它们流光溢彩,争奇斗艳,令人流连忘返。

岩石是一定地质条件下,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根据其成因可分为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接近地表条件下,由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期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外力地质作用(搬运、沉积、淋滤等)以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占地表面积的75%,占地壳总体积的5%。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有:矿物、各类岩屑、化学沉淀物、生物碎屑、有机质、杂基和胶结物。

组成沉积岩的物质成分主要有:矿物、各类岩屑、化学沉淀物、生物碎屑、有机质、杂基和胶结物。

变质岩是原岩(岩浆岩、沉积岩或早期形成的变质岩),在新的特定环境中,由于高温、高压和化学流体作用,在固态状态下使原岩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占地壳总体积的6%,如大理岩、蛇纹岩均为变质岩。

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它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绝大多数矿物是固体,也有少数呈液态或气体状态,如石油、天然气等。固体矿物按其内部构造可分为结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结晶质矿物不仅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而且具有一定的结晶结构和一定的几何外形。如钻石。非晶质矿物没有一定的结晶构造和几何外形,如欧泊。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矿物是结晶质的。非晶质随着时间增长可自发转变为结晶质。

硅化了的植物次生木质部,原物质成分已被氧化硅交代,是最为常见的木化石类型。硅化木是真正的木化石,是几百万年或更早以前的树木被迅速埋葬地下后,被地下水中的SiO2(二氧化硅)交代而成的树木化石。它保留了树木的木质结构和纹理。颜色为土黄、淡黄、黄褐、红褐、灰白、灰黑等,抛光面可具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微透明。

地球科学展厅

由内到外:地核-地幔-地壳。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

全球岩石圈可分成六大板块,即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只有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在海洋,其余板块均包括大陆和海洋,板块与板块之间的分界线是海岭、海沟、大的褶皱山脉和大断裂带。

我们现在所在的恒星系统。它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引力约束的天体的集合体:8颗行星、至少165颗已知的卫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这些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柯伊伯带的天体、彗星和星际尘埃。广义上,太阳系的领域包括太阳、4颗像地球的内行星、由许多小岩石组成的小行星带、4颗充满气体的巨大外行星、充满冰冻小岩石、被称为柯伊伯带的第二个小天体区。在柯伊伯带之外还有黄道离散盘面、太阳圈和依然属于假设的奥尔特云。

依照至太阳的距离,行星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10.工程地质大学生毕业实习报告 篇十

褶皱的基本组成部分,用以描述褶皱的形态和产状。包括:①核,褶皱的中心部位;②翼,泛指核部两侧比较平直的部分;③轴迹,褶皱面从一翼过渡到另一翼时出露的轴部;④枢纽,同一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的连线;⑤轴面,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联成的面,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曲面,轴面与地面或其他面的交线称为该面上的轴迹;⑥轴,理想的圆柱状褶皱可以由一条平行其自身移动而描绘出该褶皱面弯曲形态的直线,这一直线又称为褶轴。褶轴只是具有表明几何方位意义的线段,圆柱状褶皱的枢纽方向代表了褶轴的方向。非圆柱状褶皱可有枢纽线而没有统一的褶轴,只有把它分解成许多近似圆柱状褶皱的区段,才可分别确定其褶轴;脊线和槽线,在横剖面上褶皱面的最高点称为脊,同一褶皱面上脊的连线称为脊线;反之,褶皱面在剖面上的最低点称槽,同一褶皱面上槽的连线称为槽线。

3.褶皱的野外识别

一般情况下,人们容易认为背斜是山,向斜为谷,但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背斜长期遭受剥蚀,不但可以逐渐的夷为平地,而且往往由于背斜轴部的岩层遭到构造作用的强烈破坏,在一定的外力条件下,甚至可以发展成谷地。所以向斜山与背斜谷的情况在野外是比较常见的。因此,不能完全以地形的起伏情况作为识别褶皱构造的主要标志。

褶皱的规模,有的较小,有的较大。小的褶皱,可以再小范围内,通过几个出露的地面的基岩露头进行观察。规模大的褶皱,一则分布的范围较大,二则常受地形高低起伏的影响,既难一览无余,也不可能通过几个露头就窥其全貌。对于大型褶皱构造,在野外需要采用穿越的方法和追踪的方法进行观察。

(1) 穿越法。就是沿着选定的调查路线,垂直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用穿越的方法便于了解岩层的产状、层序及其新老关系。如果在线路通过的地带岩层成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则必有褶皱构造。再根据岩层出露的层序及其新老关系,判断是背斜还是向斜。然后进一步分析两翼岩层的产状和两翼与轴之间的关系,这样可以判断褶皱的形态类型。

(2) 追踪法。就是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观察的方法。平行岩层走向进行追踪观察,便于褶皱延伸的方向及其构造变化的情况。当两翼岩层在平面上彼此平行展布时为水平褶皱,如果两翼岩层在转折翼闭合或呈“S”行弯曲时,则为倾伏褶皱。

(三)地质罗盘的使用

第二天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地质罗盘的使用了,学会用地质罗盘测量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1.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磁偏角的校正

因为地磁的南、北两极与地理上的南北两极位置不完全相符,即磁子午线与地理子午线不相重合,地球上任一点的磁北方向与该点的正北方向不一致,这两方向间的夹角叫磁偏角。

地球上某点磁针北端偏于正北方向的东边叫做东偏,偏于西边称西偏。东偏为(+)西偏为(-)。

地球上各地的磁偏角都按期计算,公布以备查用。若某点的磁偏角已知,则一测线的磁方位角A磁和正北方位角A的关系为A等于A磁加减磁偏角。应用这一原理可进行磁偏角的校正,校正时可旋动罗盘的刻度螺旋,使水平刻度盘向左或向右转动,(磁偏角东偏则向右,西偏则向左),使罗盘底盘南北刻度线与水平刻度盘0--180度连线间夹角等于磁偏角。经校正后测量时的读数就为真方位角。

2.目的物方位的测量

是测定目的物与测者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就是测定目的物的方位角(方位角是指从子午线顺时针方向到该测线的夹角)。

测量时放松制动螺丝,使对物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北端对着目的物,南端靠着自己,进行瞄准,使目的物,对物觇板小孔,盖玻璃上的细丝,对目觇板小孔等连在一直线上,同时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的物之方位角。(若指针一时静止不了,可读磁针摆动时最小度数的二分之一处,测量其它要素读数时亦同样)。

若用测量的对物觇板对着测者(此时罗盘南端对着目的物)进行瞄准时,指北针读数表示测者位于测物的什么方向,此时指南针所示读数才是目的物位于测者什么方向,与前者比较这是因为两次用罗盘瞄准测物时罗盘之南、北两端正好颠倒,故影响测物与测者的相对位置。

为了避免时而读指北针,时而读指南针,产生混淆,放应以对物觇板指着所求方向恒读指北针,此时所得读数即所求测物之方位角。

3.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岩层的空间位置决定于其产状要素,岩层产状要素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测量岩层产状是野外地质工作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之一,必须熟练掌握。

①. 岩层走向的测定

岩层走向是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向也就是岩层任一高度上水平线的延伸方向。

测量时将罗盘长边与层面紧贴,然后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的水泡居中,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之走向。

因为走向是代表一条直线的方向,它可以两边延伸,指南针或指北针所读数正是该直线之两端延伸方向,如NE30度与SW216度均可代表该岩层之走向。

②.岩层倾向的测定

岩层倾向――是指岩层向下最大倾斜方向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恒与岩层走向垂直。

测量时,将罗盘北端或接物觇板指向倾斜方向,罗盘南端紧靠着层面并转动罗盘,使底盘水准器水泡居中,读指北针所指刻度即为岩层的倾向。

假若在岩层顶面上进行测量有因难,也可以在岩层底面上测量仍用对物觇板指向岩层倾斜方向,罗盘北端紧靠底面,读指北针即可,假若测量底面时读指北针受障碍时,则用罗盘南端紧靠岩层底面,读指南针亦可。

③.岩层倾角的测定

11.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价值与重要性 篇十一

关键词:煤矿;地质测量;价值与重要性

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以及科学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得煤矿行业领域的相关技术项目现实性地获取了充分的有利发展提升条件。与此同时,我国煤矿开采行业接连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在引致人民群众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导致了煤炭行业的社会声誉遭遇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受煤炭行业开采作业的影响,煤矿分布区域的地质条件往往会遭遇较为严重的破坏,这些地质条件方面的破坏现象,反过来也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有鉴于此,想要在煤炭开采实务过程中,切实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几率,应当切实做好煤矿分布地区的地质测量工作,本文将针对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性问题展开简要的论述,预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者提供借鉴意义。

一、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

开展煤矿地质测量工作,其主要的目的是切实保障煤矿开采企业,在实际开采过程中不会遭遇到由于地质因素,而引发的安全生产隐患事件或现象,这项工作的实施过程是:地质测量工作技术人员,通过使用专业化的地质科学测量设备,通过严谨而系统的操作方法,对煤炭开采作业所在矿区周边的地质条件状况,实施系统而科学的实地化测量以及勘察操作,之后使用文字描述以及测量数据记录的方式,将勘察和测量工作过程中获取到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而详实的记录,地质测量人员应当在有关的技术性机器设备的辅助之下,切实现对可能由地质因素引致的安全生产事故的有效规避,并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事业的稳定运行创造充分的保障条件。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能够实现对待寻找矿物目标的准确定位,从而提升相关的煤炭开采工作的效率水平,切实帮助煤炭开采企业降低在日常生产过程中的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消耗规模,在具体形成的地质测量工作书面报告的指引下,为煤炭企业的日常生产,创造一定的技术指导支持。

二、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价值与重要性分析

(一)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前提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是是煤矿企业在进行实际开采作业工作之前的重要准备环节,具备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地质测量人员如果具备充分的职业责任感,就应当认真仔细地切实做好地质测量工作的实务环节,要在实际开展测量工作实务行为之前,切实做好相关领域的一系列技术性准备环节,保障测量实务过程中涉及到的一切导线点和高程点能够具备充分的精确度,

不难理解,煤炭企业的开采和日常生产工作,具备着较为强烈的不确定性,时时刻刻都会因为地质科学层面的危险性因素,引发严重影响煤炭开采人员生命安全的事故,缘于煤炭开采人员需要长期在井下作业通道中完成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为了切实保障其在生产作业中的安全性,势必应当提升煤炭生产矿区的地质测量工作的技术水平,地质测量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煤矿开采作業区域的岩层,以及地表层地质分布状况进行仔细的测量和勘察,切实发现煤炭矿山可能出现的采空区或者是地表位移的现象,切实排除这些因素对煤炭开采活动造成的影响。要对在矿区的地质测量工作中出现的有关安全隐患,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做到防微杜渐,防止煤炭企业的开采通道出现倒塌事故,给相关企业的生产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潜在的隐患。

煤矿地质测量工作,能够在较大的实践层面上有效避免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它能够通过对各种专门化的技术仪器和设备的运用,及时测量和发现煤矿生产作业区域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并为有关的生产作业人员提出相关的注意事项,进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切实实现对矿井巷道中的高程点和导线点的精确性控制目标,并通过对高程点与导线点的精准化测量,确保之后的一系列测量行为的充分准确性特征,为煤炭企业的矿山开采工作实务,寻求充分的安全性技术保障,在实际的测量作业过程中,导线点测量的精确度,直接影响地质测量作业的误差水平,而误差水平又直接与煤矿生产作业环境的安全性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应当不间断地致力于煤炭矿山企业的技术改良,不断减小地质测量技术实践的误差水平。

(二)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有关技术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支持

煤矿企业的开采实务人员在实践面对环境条件差异化的煤矿作业区域时,应当逐步开发和运用具备足够的针对性特征的开采工作手段。在实际的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矿山从业人员实际面对的作业矿山、作业环境,往往会在岩性特征以及矿山覆岩层的厚度层面具备着彼此不同的客观差别,在这些差别化地质环境条件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矿山作业人员的实际生命安全状况将会不可避免地面对着一定程度的威胁。在实际的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煤矿区域的实际地质条件往往会发生实时化的变化。如果实时发生的较大程度的地质技术条件变动情况没有被矿山地质状况检测人员及时关注,并作出相对应的针对性处置行为,那么就极有可能难以防止之后出现的较为严重的煤炭矿山安全生产事故,给煤炭开采企业的有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实践背景之下,我们可以将地质测量工作视为保障煤炭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保障,它能为煤炭企业的长期稳定有序的开采生产实践,创造充足的技术支持条件。

做好煤炭生产矿区的地质测量工作,首先要扎实做好矿区的高程点和导线点的精确测量,将有关实地数据及时呈交后续的测量工作实施人员,为整体地质测量工作的最佳实施水平,创造充分的前在支持条件。

结束语:

本文针对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价值与重要性问题,首先阐述了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之后针对煤矿地质测量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展开了分析,预期为相关领域的一线技术人员提供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怀瑞丰.浅谈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价值与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5,03:139.

[2]张高青.做好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科技创业家,2013,12:89.

[3]陆三华.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探讨[J].科技创业家,2013,16:79.

[4]赵亚臣.浅析做好煤矿地质测量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9:75.

上一篇:劳动保障人事规章制度下一篇:三季度党员思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