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2024-10-07

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共15篇)(共15篇)

1.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篇一

中等职业学校财经专业由于其专业性强,课程抽象、枯燥,所以对很多学生来说,普遍感到不好学、学不会、学不好。这样就给我们财经专业教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如何利用中职三年的时间让学生会学、学会财经专业课?古人云:“授人以鱼,供一餐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我认为除要注重课堂教法改革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注重“学法指导”。

那么,如何加强学法指导,教师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呢?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教育学生认清财经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习情趣,培养坚强的意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可以说是飞速发展,令世界为之瞩目。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会计职业的发展,同时又呼唤着高素质的会计人才。学好中职财经专业课程,不仅对未来的择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将来个人的发展前途也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我想财经专业教师应在以下方面对学生予以指导:

一、鞭策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教师上课的时候要亲切、生动、和谐、自然,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为了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充分利用学具如实物(凭证、账簿)、多媒体等,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同时教师要通过透彻明了的讲解,使抽象、枯燥的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具体,不断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想学、爱学、会学,让知识的甘露不断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励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学习除了培养兴趣以外,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坚强的意志。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缺乏这一点,所以导致他们学习的自制力非常薄弱,学习也觉得越来越吃力,他们需要教师时时的激励、鼓励。教师可以多方面搜集一些伟人的故事来激励、鞭策他们,对他们进行意志方面的教育,让他们逐渐认识到,要想学好知识,离不开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要自觉刻苦、百折不挠,要动口动脑动手,不耻下问,不断磨炼自己。当然,老师也不能只讲大道理,只讲大道理会让学生感觉抽象、枯燥,使人不易接受。老师在激励学生时还要因人而异,把握住学生在性格、气质上的差异,肯定他们的进步,从而鼓励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三、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不断地提高自学能力

要想办好一件事情、解决好一个问题,关键是要讲究方式方法。

学习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教师要研究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并对学生进行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搞好课前预习是保证学习效率的可靠链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系统的预习结合系统的复习是实现新旧知识勾连的有效途径。老师要指导学生搞好课前预习,对预习好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将要传授的内容细化、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让学生一一预习解决这些问题。比如,在讲授《会计凭证》这一章时,在学习完“原始凭证”这一部分后,教师可以针对下一部分内容“记账凭证”给出以下问题:

1、记账凭证的分类;

2、记账凭证的内容;

3、记账凭证如何填制(可以分发一张凭证让他们预先练习);

4、记账凭证如何审核。学生通过预习,初步解决了上述问题,对记账凭证的内容在头脑中便构筑了一个知识的框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及时的表扬和激励,做得差的则予以批评教育,逐渐做到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指导学生听好课是提高效率的关键所在。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还应集中精力上好课、听好课,听课是由感知到认知的过渡,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效率的听课,学生应做到三条: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不做与听课无关的事情;二要情绪高昂,气氛和谐;三要怀有很强的求知欲。在课堂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提示学生预习过的知识信息,刺激学生对这些信息的熟练程度,纠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偏差,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要与老师的思维始终保持一致,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应积极思考、踊跃回答,教师点、拨、导、引,学生则心有灵犀,使得课堂教学师生目标明确、步调一致、配合默契、气氛和谐,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会有好的效果。

3、指导学生复习。学生在课堂上知识掌握得再好,也不能保证自己不遗忘,而复习是学生同遗忘做斗争的主要方式,也是把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复习不是简单地重复教师授课的条文,而是要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归纳和总结。通过复习学生应做到: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把握每一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自己学会了哪些、还有哪些是需要进一步深化学习的等等。教师应对学生复习的效果利用小测验、提问等多种形式进行有效的检测,督促学生养成认真复习的自觉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4、指导学生自觉、自主地完成作业。适量、适当的作业是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一环。财经专业教师可以利用书面作业的形式,也可以用实物(如凭证、账簿等)形式结合所学内容来对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并督促学生自觉、自主地完成。教师要对学生作业进行认真批改,要有相应的评语,做得好的予以赞扬、激励,并在课堂上进行表扬,给其他同学示范;做得不好的给予及时批评指正,促使其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总之,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既依赖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对知识的精心传授,也依赖于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师只有认真地研究、对待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对其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才能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地得到提高,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篇二

我想这种尴尬在我们日常教学中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其中少不了学生懒于思索。而人怕的就是没有思想,缺乏思考的习惯怎谈学习效率?语文教师理所当然地要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首要任务。要承担起这一任务,教师首先要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唯教参是从。教师要读懂每篇文章,要钻研教材的精神。纵观当前,各种理论纷至沓来,很少有人能够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坐下来好好研读教材。而没有深究教材,再好的理论只能是空架子。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我想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

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包括如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策略必须转变:由重知识的传授转向重学生的发展,由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由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自主学习为途径,以合作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重点。具体可分为两部分进行:

1. 激发兴趣,自主探究。

一堂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导入,让导入起到影响全局、辐射全课堂的作用。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精彩的导语———《长亭送别》的导语:“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奋斗、追求的一生,大多数人要四处漂泊,不断登上新征程,往往意味着又一次的别离。别离情从古唱到今,无论是‘劝君更进一杯酒’的惆怅,还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都难掩‘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凉。在众多的别离情里,最令人牵挂的、最难分难舍的却还是恋人。……”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进入自主的探究学习阶段。同时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好教学策划的总设计师,指导他们怎么样找资料,怎样分工,等等,当好学生学习行为的教练员。学习从本质上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在内化过程中,教师应该承担起学生学习行为的咨询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探究中出现的问题。

2. 疑点点拨,合作探究。

学生在自学探究中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都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集中解决。面对学生的疑问,老师不必急于解答,只要综合学生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就可以。合作探究可以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以获得更准确的结论。我在教学《致橡树》时,抓住“攀缘”“痴情”,让学生好好体会。难道“攀缘”本身错了吗?这里错不在于攀缘,主要的错是在“攀缘”之后还要“炫耀”自己。一方对另一方痴情不好吗?不好的是“重复单调的歌曲”。于是我告诉学生,别以为好懂就简单地以为自己读懂了,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加强思维训练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

创新能力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上,创造性思维从他们内在因素来看是一种综合性思维。在训练中要全面抓好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等,而思维的落实要结合课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如文学作品的教学可侧重形象思维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在议论文、说明文的教学中则可侧重抽象思维的训练,同时可进行扩散性思维的训练。扩散性思维能突破现有知识圈,克服固定性的思维障碍。尤其是在作文教学中,综合利用以上几种思维方式能够有助于开阔思维,找到更多的源头活水。总之,一旦良好的创造性的思维品质形成了,学生就会有不竭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问题的设计

无论老师用何种方式进行教学,都不能忘记以学生为主体。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才可能真正融入课堂,积极开动思维,进行创造性劳动。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呢?很多老师都做了很多尝试,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的恐怕则是课堂形式的单一性。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确实是摆脱了“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状态,但他们又都陷入了另一种形式:课堂只限于老师问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一旦学生回答不上来,则由老师代答,更有甚者大发雷霆,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语文的信心。其实提问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一个学生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考虑让其他同学来回答,这样会使其他同学积极思考,不至于认为与他无关。如果连续几个学生都不会,那就是这个问题本身不适合他们回答,或者是教师的点拨不到位。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适当考虑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中有所领悟。

出现以上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问题不合理,而一个问题是否合理要看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不宜过难也不宜过简单。难了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简单了又容易使学生浮躁,不注意锻炼自己的思维。最好是由易到难,逐步深化。要逐步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思维训练为主线,创新力为目标的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以多读、多看、多练、多说为主的实践训练。

3.加强作教指导,提高教学效益 篇三

关键词兴趣氛围 习作热情 素材积累 习作基石 习作技能 习作能力

中小学作文教学急待改革,许多专家、教师和其他社会人士都广泛关注、探索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一直以来,作文就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困扰着小学我们的语文教学。剖析其中的原因,笔者认为作文教学除了作文本身难之外,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的产生还与教师对作文指导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方法性,过于注重形式化有关。因此,在当前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重视作文教学的有效指导。

一、营造兴趣氛围,激发习作热情

教育家皮亚杰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

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心理学研究显示:兴趣是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教者应注意营造激发写作兴趣的氛围。以笔者的一次教学实践为例,偶然一次班中有几位同学在县里组织的作文比赛中获了奖,当他们拿到自己的获奖证书时,显得异常的兴奋,其他同学也向他投以了羡慕的目光。于是笔者乘势抓住时机引导问:1.等待获奖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2.拿到获奖证书时,你当明的心情又是如何的?3.如果这次你的文章没有获奖,你又会怎么想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同学们热烈地讨论起来。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们拿起笔写出自己的真情体会。如此氛围营造,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之中达到了写作的水到渠成。

二、丰富素材积累,奠定习作基石

小学生作文时之所以感觉没内容好写,没东西可写,作文中常常出现“假”、“空”、“抄”、“改”的现象,很多学生的作文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缺乏真情实感、缺乏创新意识。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教学过于重视课堂,轻视生活,课堂教学内容常与学生经验及生活实际脱节,学生的生活环境、精神文化生活、审美情趣被忽视,缺少生活素材的积累。

(一)坚持阅读摘抄。

在平时的作文的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开展阅读摘抄活动,以此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丰富语言积累。以笔者的具体做法为例,每学期的开学之初,都要求学生准备好一本像样的笔记本,指导学生把从电视、报纸杂志上看到或听到的好句子、好文章片段摘抄或剪贴下来,有时也可以在读好文章之后写上自己的读后感。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的摘抄要做到一个坚持不懈、切不可半途而废。同时,对于学生的摘抄内容,教者应作具体指导。如可指导学生在读书笔记的扉页上写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指导学生将具体内容按优美段落、诗词欣赏、开心一刻等版面进行分类摘抄。实践表明,经过一学期努力,每位同学都捧出了精美的摘抄本。同学们在充分展示特长和志趣的同时,也获得了大量语言材料的积累。

(二)积累生活感悟。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一切创作都离不开生活。美国教育家克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不停。”因此,我们的习作教学应打破传统的一篇习作两课时的教学方法,要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从而更加丰富素材积累。如组织学生开展竞赛、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劳动等,指导学生组成科技制作、美术、音乐、下棋、民俗等各类兴趣小组,让学生去观察四季的变化,体验世间的嬉笑怒骂,让他们将笔触面向家庭、学校,深入到社会。

三、训练习作技能,培养习作能力

(一)加强口语表达训练。

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作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书面表达基础所在。在口语表达中,学生所表达出来的不仅是串串词汇,还有语言的音色、强度、声调、口吻、节奏以及说话时的表情等。同时,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时,需要一面讲述,一面观察,并通过说话做出反应。由此可见,这些口语因素对于学生感情的交流、思维的活跃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教者应注重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要求他们把话说得有中心明确、条理清晰、通顺流畅,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他们稍加整理、润色,也就自然成文了。

(二)构建序列训练目标。

系统论认为:“任何事物越是有序列,其效能就越高。”实践表明,作文指导课作为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关键环节,要克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随意性,就必须构建作文教学的目标序列。如,以语言知识为序,学生的训练程序主要表现为:低年级以“选词造句”训练为主,中年级以构段训练为主,而高年级则以谋篇训练为主;再以文体为序,记叙文中的“写人训练”一般可按照“写一段人物的外貌,一件事写人,几件事写人,抓住人物的外表,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程序进行。此种训练的优点是重点突出,符合小学生作文的认识规律。

总之,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学读写等能力的训练。一篇成功的习作是学生观察世界,体验生活,表达真情,长期训练的结果。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不断加大对学生习作的指导力度,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凤海,陈艳杰.怎样消除中学生的作文障碍[A].迈向新世纪[C].1999.

[2]方今珍.小学作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2,02.

[3]雷连云.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J].语文学刊,2005,14.

[4]曾毅.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浅谈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效益的提高 篇四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要求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随着新理念的贯彻,新教材的使用,新的学习方式的推广,语文课堂教学已显现出勃勃的生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仍不容乐观。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下降,语文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益和质量不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语文教学的收效不高呢?我们又该如何来改变这种现状呢?

我认为造成中学语文教学不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师生的语文视野的狭窄,教学仅仅局限于语文课本和课堂,在语文教学中作了井底之蛙,从而使语文教学陷入了死胡同,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二是教学呆板,内容苦涩,课堂死水一潭,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三是部分教师单纯追求课堂的热闹,重形式而轻内容,这样的教学又怎能得到效益呢?

针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们又该如何来加以改进呢?语文教学要始终贯穿一个“实”字,即老实,真实,扎实。首先是老实,这主要是针对教学的实效性而言,也就是说语文教学不能出现花架子,一定要将听说读写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其次是真实,这主要是针对教学的课堂形式而言的,我们语文教师要求真务实,不能糊弄自己,欺骗他人。最后是扎实,这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学习而言,也就是说教学中要从实际出发,扎扎实实抓好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去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严格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该背地一定要背,要知道,考试题虽然很活,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并作到学以致用,何愁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管理出效益.,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探究。

第一,在时间管理上,要探索教与学的科学比例。到底是“教”需要时间长,还是“学”需要时间长?实践证明,课堂上学生“学”的时间应该多于“教”的时间。这是由“教”的目的所决定的。教是为了学,教是为了促进学,教的多而学的少,显然是不对的。精讲多练,这是高效益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洋思中学倡导老师只讲5分种,杜郎口中学提出了10+35课堂模式(10分钟讲授+35分钟学生练习)都是十分有道理的,他们把准了课堂教学的脉搏。“精讲”要求老师备课要细、要深、要广,要抓住关键点。要求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髓,讲什么,怎么讲,要一清二楚;“多练”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独立研究教材,同时提供精选的典型题目,达到一题多解,触类旁通。现时课堂教学时间管理上的弊端是:课前不进行时间设计,要么是满堂灌,要么是大“放羊”,要么是“灌”和“放”的结构不合理。

在过程管理中,可以实施目标教学法或问题教学法。在45分钟这个非常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不讲方法是绝对不行的。效益低的课堂,都是讲到那里算那里,没有计划没有目标。目标教学就是每堂课都应该课前制定出教学目标,紧紧围绕目标来开展教学活动,建立教学目标评估标准,规定在课堂内完成任务,多个课堂小目标的实现,等于完成了学期大目标或学年大目标。问题教学就是每一堂课都应该设置出本节课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围绕解决问题开展教学活动,本质上同目标教学是一致的。现时课堂教学的弊端是没有教学目标或教学目标不明确,任务不确定会导致完成度差,时间久了,效能越来越低。

第二,在教学主体上,必须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学习是学生的事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不能替代学生,老师不能是教学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要时刻去带领、去引导、去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调动其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自愿学习的愿望。是通过不断地克服困难取得学习成就而形成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积小步成大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自主学习知识,培养学习兴趣,锻炼意志品质,积累学习自信。教学过程最应关注的是学习最困难的学生,他们才是培养班级学风的关键。

5.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篇五

【按】为加强对项目资金的跟踪监管问效,确保项目资金发挥应有效益,由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薛昌斗同志牵头,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审计局、县财政局、县监察局、县项目办等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项目资金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现予以印发,供领导参阅。

管好用好各项专项资金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切实改变我县贫困落后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我县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对改善县乡财政状况,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在管理使用专项资金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带共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甚至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如何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已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难题。

一、项目资金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申报程序、立项和实施不规范,缺乏透明度,部分项目立项时缺乏科学、系统的论证,出现重复建设

对项目考察论证不够严密,甚至不顾客观实际,争项目、争资金,没有做到资金到项目、管理到项目、核算到项目,还有一些项目虽然勉强立项,但缺乏整体效应,投资数额小,又不能与其它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最终导致项目资金使用质量不高,效益差。同一项目有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重复和交叉,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一些项目和资金分配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各渠道下达的资金难以捆绑整合使用,责任不清、效应不高、投资效益不佳。同时,资金使用状况没有真正公示,群众无从监督。

(二)项目建设“四制”落实不到位

1、部分项目责任主体不明确。项目的实施基本上是成立临时指挥部和项目办公室,人员从部门选派,责任人一般由县级政府领导担任,项目完成后就被撤销,其法律责任主体不明确,容易产生短期行为,导致了使用资金的随意性和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2、部分项目业主在设计、监理、招标代理、造价审核单位的选择上重关系、轻实际工

作能力,造成工作被动。主要体现在部分项目设计深度不够,项目建设“三边”(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现象突出;在工程施工上主要存在部分工程监理不具备相应资格,业务素质低,工作不负责任,有的甚至与施工单位串通损害业主利益;部分招标代理制定的招标文件不严谨,给工程合同的签订、工程价款的决算留下隐患,有的招标代理不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甚至出现既为业主编制工程标底又为投标施工单位编制投标预算的“既吃甲方、又拿乙方”现象。

3、工程招投标不规范。部分项目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串通,操纵工程招投标,通过肢解工程,以人定标,将一个两三百万元的工程分解成四、五个标段招标,让利害关系人人人有份。工程转包、业主指定分包现象也较为突出。有的工程项目不进行招投标,由实施单位直接发包,还有的项目从设计、概算、施工到竣工验收均为同一单位自行实施。

4、工程施工合同执行不严格。有的合同违背招标文件和施工单位的投标文件;有的在施工过程中多次签订补充协议,使施工单位低价中标,高价决算。部分建设单位将项目工程决算直接委托社会中介组织审核,逃避国家审计的监督。

(三)项目资金管理有待加强,违纪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1、滞留欠拨、超拨项目资金。部分资金管理部门未能及时足额拨付项目实施单位,影响项目的实施。而有的项目根本未实施,就拨付大量的项目资金;有的超规模、超进度多拨项目资金,造成项目资金流失。

2、置换项目资金。一种情况是项目申报单位领到专项资金后,不按规定组织实施,随意改变资金用途,以专项资金置换其他已投入的资金。另一种情况是专项资金“戴帽”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中小项目资金审批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

3、挤占挪用,雁过拔毛。少数部门以各种名义扣拨专项资金,层层截留,级级揩油,最后用于具体项目上的资金大打折扣。有的专项资金主管部门将资金下拨后,又想尽千方百计从下面捞回一部分。一是采取有偿服务,以服务费的名义从项目申报单位按一定比例收回部分资金归己所用。二是以提供物资抵项目资金,赚取高于市场价格的差价。三是主管部门以培训、开会、赞助等名义向项目申报单位摊派收费、间接地“掠夺”下拨的国家专项资金。

4、虚假发票报销。从近几年部分资金报帐的情况来看,项目实施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缺乏真实性、合法性。有的项目资金就是一份油料发票或是在税务部门开据一张总发票,没有真实可信的原始依据。有的虚列工程量、虚列工程项目或以虚构劳务用工名册套取务工费等。

(四)工程验收不严格

项目建设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其质量控制的环节很多、要求很高。很多项目的管理,都是“先搭台,后唱戏”,大都是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临时组建“项目指挥部”或者“项目领导小组”进行管理、验收。而临时组建的项目班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班子的负责人多由单位的行政负责人担任,在项目决策、概预算审查和施工管理方面都缺乏足够的专业经验。项目竣工验收时,抽调的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人员均为“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人员,没有引进具备相应资质的专职机构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也没有专门的检测仪器,仅凭验收人员肉眼和感觉是很难把住工程质量关的。

(五)项目资金效益不高

部分项目实施单位以骗取国家项目资金为目的,资金到手后,不按计划实施项目;有的项目建成后,未达到设计能力,有的甚至长期闲置未投入使用。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认识上的偏差。重争取项目,轻前期准备工作;重上级资金到位,轻配套资金落实;重安排投资,轻监督管理。少数干部认为专项资金是公款,只要公用,不装私囊,就没有问题。

(二)制度不完善,缺乏操作性。现有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分类性的管理办法较多,规范性管理办法很少,原则性的条款较多,细则性的规定较少,缺乏可操作性,有些管理办法明显滞后,制约了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

(三)监管职能缺位。各项专项资金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项目主管等部门的监管,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多头监管,责权划分不明确,部门配合不协调,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监督难以形成合力;专项资金透明度低,缺乏完善的举报系统,社会公众舆论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事前监管严重缺乏,主要表现在对项目立项过程监管、工程开工前执行“招投标、监理、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制”情况的监管淡化、甚至缺位;监督部门缺乏专业监督人员和手段,对项目的内部监督不到位。“外行监督内行”,不能实行有效监督,监督停留在程序和形式上,在招投标等领域甚至为腐败分子充当了保护伞和挡箭牌。专项资金的监管线长、监管面广,就目前财政、审计等经济监督部门和执法部门的监督手段而言,已很难满足对专项资金的监督需要。

(四)配套资金难以到位。由于地方财政困难,难以落实配套资金和项目前期费用,项目前期费用挤占项目资金,使项目难以按进度和设计全面完成。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县政府成立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监管小组),由县主管财政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审计局、监察局、发展和改革局、建设局、移民局、农业局、林业局、教育局、水利局、畜牧局、扶贫办、民宗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监管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各项制度和操作规程。监管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主要做好政府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立项批复、初步设计批复、招投标管理、合同审核、工程审价审计、内控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应成立项目资金监督网,由纪委、监察局、审计局、检察院、财政局等单位建立项目资金监督网,定期召开联席会,建立健全联席制度,不定期地开展检查监督。

(二)高度重视项目前期规划工作。项目前期规划工作,是项目建设成功的关键。一是要按照国家和省对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来安排项目建设内容,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搞好项目立项前的调研和评估论证。二是要坚持对涉农项目实行集中连片,规模开发,避免项目资金分散,出现“撒胡椒面”的现象。三是要严格执行项目计划。计划一经批复,应严格按照计划施工,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建设内容确需调整的,要及时履行报批手续。四是实行专项资金项目公示制度。对专项资金立项扶持的项目,县主管部门要利用相关媒体或项目实施区公共场所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拨付严格遵照“按计划、按预算、按基本建设程序、按工程进度”的原则办理。特别应加大对民营企业专项资金投入的监管,防止项目资金流失。

(四)建立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监理委派制度。对项目投资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从财政、审计、纪检等部门抽调懂工程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作为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财务监理,并与县政府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状,实行终身责任追究制。由财务监理定期提供财务监理报告,工程进度款的支付须根据工程进度报告、发票和资金使用申报表并经财务监理审核签字,才能作为拨款的依据。对项目建设单位不按规定使用资金的,财务监理应及时报告财政部门,停止拨付项目资金、限期整改或中止项目执行、收回项目资金。单项工程投资总额在50万元以上的项目,竣工决算必须由县审计局国家建设项目审计中心实施造价审计,以审计结论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

(五)严格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坚持“问责”与“问效”并重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对项目实施及资金落实情况加强监管,实行跟踪问效。充分发挥监督合力,结合事前、事中、事后审计,强化审计监督;联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及公检法等机关严肃法纪监督。严格责任追究,严肃查处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最大作用,合力打造优质高效的“阳光工程”、优质工程、民心工程和廉洁工程。由于勘察、设计单位工作深度不够或玩忽职守等原因引起的重大设计变更,勘察、设计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经监理、代建、建设等各方共同确认,分清责任后扣减相应勘察、设计费用。

6.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公路建设效益 篇六

为了提高高速公路建设期投资控制的管理水平,阐述了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从过程控制、费用控制、财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投资成本控制的途径和方法,并对项目管理中有关成本的细节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作 者:易东阳 易向阳 作者单位:易东阳(甘肃省建设厅,兰州,730030)

易向阳(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450054)

7.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篇七

(一) 精心设计导语, 把学生引入作品的情景中去。

讲课如同写文章, 布局结构很重要。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为成功的课堂开头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 可为整堂课定下基调。

上课伊始, 学生的情感处于蛰伏状态。如何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 促使学生进入最佳情境?实践证明, 或渲染一种气氛, 或创设一种情境, 或高唱一首歌, 或竞猜一个谜, 或播放一段乐曲, 或表演一个小品, 或朗诵一首诗, 等等, 均有良好效果。总之, 开讲是一门艺术, 更是一种创造, 它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金钥匙, 更是架起教学目标的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金桥。实践证明, 好的开场白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心入其境, 让文中所写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 猛烈叩击学生心扉, 在学生心中产生共鸣, 让学生跨越时空、激发兴趣、丰富想象、激活思维, 受到情感熏陶。

(二) 创设课堂情境, 激发学生情感, 调动学习积极性。

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中去?仅仅像以往那样, 靠老师的一根粉笔, 一张嘴, 一册课本, 就想去打动学生, 让学生进入情境, 是很难实现的。要想达到这一目的, 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否则, 任你嘴皮磨破, 学生也是无动于衷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 结合课文内容, 拓展教学思路,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创设各种情境, 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中学课本里的不少文章是蕴涵着深厚情感的, 如何让学生体会作品平淡的文字中蕴涵的深情?有的时候, 仅仅靠对课文字字句句的分析是难以奏效的。要抱有一种大语文的观念, 跳出课堂。从课内到课外, 然后从课外再回到课内,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已经上了一个台阶。

(三) 巧妙运用过渡语, 使教学内容衔接自然, 紧密连贯, 前后一体。

1. 通过富有艺术情趣的问题情境的创设, 将学生从一个浪尖带到另一个波峰上去, 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转换。

2. 教学内容虽有前后顺序之分, 但又各自独立。

在交换处, 教师要对前一部分进行总结, 从而由前一部分导引到后一部分, 使教学节拍分明、层次清楚。对前一部分的归纳总结应是一种精简、梳理, 以导出要重点讲的内容和问题, 进而使课堂教学转入另一个环节。

3. 教学由一个内容过渡到相关的另

一个内容时, 教师可抓住另一个内容的性能、特点、作用、影响或者有关的人和事, 进行渲染式的介绍、激励。使学生产生学习的迫切感、好奇心、求知欲。这样能使过渡既自然、流畅, 又扣人心弦, 同时学生也易于接受新的知识内容。

4. 一堂课中, 如果所教学的内容由

几个段落或几个层次组成, 教师在段与段、层与层间的过渡时可以根据整个教学内容的各段、各层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抓住它们的特点过渡, 这种前后一致的过渡形式, 有如裁缝师傅穿针引线, 如果技巧高超、过渡自然, 则会使人有浑然一体、天衣无缝之感。

(四) 用富有后劲、令人回味无穷的结束语, 升华巩固课堂所学。

课堂结尾也是一门艺术, 好的结尾会使整个讲述在归纳中得以升华, 在练习中得以巩固, 在朗读中激起共鸣, 在描述中余音不绝。古典章回小说很注意结尾, 每当关键处, 戛然而止, 写道“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云云。使人读到兴处, 余味不绝, 欲再睹为快。章回小说尚且如此, 对于一堂课而言当然也不例外, 课堂收尾要像豹子尾巴一样富有后劲, 令人回味无穷。

1. 经过详细具体的讲解、分析或精

彩生动的铺陈、抒情之后, 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认识, 教师利用最后几分钟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寥寥数语, 勾勒出其概貌、总体。

2. 课堂教学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以情激行。

教师在讲完一堂课之后, 将内容深化、生发出去, 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使其产生共鸣。不但要让他们“知之深”, 而且要“爱之切”。

3. 有些课文, 讲解时, 教师可先详

细讲述、尽情铺陈, 然后用一两句话点明要点、要旨, 使教学精简得神, 犹如画龙先不点睛, 而后“点之则飞去矣”。这样, “一石击破水中天”, 学生会有所顿悟, 或“牵一发而动全身”, 使其能抓住问题的关键。

4. 用空白艺术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不同的读者对空白有着不同的理解, 因而也就产生了“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文学现象。当代中学生芳华正茂、感情充沛、想象力丰富, 教师可在课堂结尾处留出空白, 让学生在空白情境中尽情释放个体情感, 自由想象, 张扬个性。

8.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篇八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每节课都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特别是语文基础不好的学生,他们管不住自己,很容易开小差,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扮演一个出色的引导者。教师应力争做到课堂教学“和谐、愉快、有效”,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整节课都能全身心投入。

首先是微笑进课堂,因为微笑是联系师生情感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的重要手段。其次是导入新课时,力求有新意,富于变化,勇于创新,抛弃那种死气沉沉的开场白——“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否则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去掉了一半,而且注意力不容易集中。

教师还要做到情绪饱满,语言亲切,富有激情,并借助眼神、表情、姿势来辅助说话,因为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点头或一个微笑都会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遇到有学生和自己对立时,要有足够的耐心,因为教师会意的一个姿势、一个眼神,或静默几秒钟,往往就可抑制顽皮学生的对立情绪。要有宽容心,不能因为个别学生课堂上犯一点小错误,就大动干戈,以致影响整个课堂进程。遇到学生开小差时,就停顿几秒来引起学生的注意。此外,要多使用鼓励性语言,进行适当的表扬,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要让学生感到上语文课是一件有趣的事,是一种精神享受。

二、开展高效的师生互动

和谐的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教师要明确自己是“平等中的首席”,合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捍卫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感悟的空间

语文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说话,只做提示性讲解、释疑性讲解、补充性讲解,尽量给学生留下思考感悟的空间。教师要积极鼓励全体学生参与,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独特的经历去感知、品味和探究文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自己在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中获得独特感受而喜悦,这是一种心领神会的精神享受。如冯延巳的《鹊踏枝》中“谁道闲情抛掷久”中的“闲情”就具有一种模糊性,可以指爱情的失意、人生的苦闷、理想的破灭等。因为诗歌语言本身就具有一种含蓄美,所以,教师无论怎样细致的分析都是难以取代学生自己用心的感悟。

语文教学绝不是简单的“告知”和“被告知”,而是一个主动建设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努力调动学生的情感,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如此,学生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去领会文学作品无尽的“言外之意”。对于学生的活动,教师可以采用板演、自评、朗读、小组交流、探讨等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树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师生“互动流”。

2.有效的提问

在具体的互动过程中,针对问题的难易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的问题要适当,不叫学习差的学生回答难度很大的问题,将简单的问题留给能力差些的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使他们感到自己也行,产生成就感,在自然的氛围中融入课堂,争取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认真倾听,以肯定和表扬为主,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这样学生就得到了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自然也就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3.生动的语言

教师的语言需要具有启发性,富有智慧,最好有点幽默感。“一石激起千层浪”,像主持人一样,一句话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共鸣,有一股说的欲望或冲动。教师语言最好还要抑扬顿挫,在讲到重要信息之前,采取适当方式提醒学生,并注意重复。同时,还应不断强调信息的重要性,要求他们注意积累。如此,语文课堂将不再枯燥无趣,学生便可真正地在课堂上享受语文。

三、创设丰富的教学内容

衡量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益,要看学生是否主动学习,要想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投入,教师就得在教学过程中以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之轮不停地旋转。首先教师必须善于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用精、少、实、活的提问将学生吸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爱因斯坦说过:“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然后教给学生思考的方向和线索,引导学生对问题层层深入思考,并掌握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目标明确。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在“关键”(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处设疑,决不随心所欲在不重要的地方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具有可思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②形式有趣。问题设计可以采用轶闻趣事或谜语的形式,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可以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状态,因为有趣,学生就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问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③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层次性和学生思维的层次性。设计问题要顾及班级的大多数学生,让大多数学生有话可说,否则,如果问题太难,基础差的学生就会因为自己不会,从而不开口、不参与,注意力不集中,进而放弃,失去信心。太简单的话,也不能激起基础好的学生的兴趣。

例如,《声声慢》教学,先设计基础性问题,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题目怎么理解,以及作者、背景知识介绍,这些问题所有学生都可以参与。下一步就涉及到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情感表达等,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能说上几句,却不一定准确,教师可作引导。再提高一点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李清照不同时期的作品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如《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此外,同样都是写“愁”的作品,但愁情又各不相同,比较《虞美人》、《蝶恋花》、《雨霖铃》、《声声慢》所蕴含的不同的愁。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可以在共同的“愁”字下,比较品味各自愁情的具体内涵,结合诗人的境遇理解造成这些愁情的原因,从而获得诗词解读的深层领悟。整节课的设计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由知识逐步转化为能力。这样的分层教学可以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四、构建真挚的情感乐园

有人在教师中随机抽取100人,问:“你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再随机问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结果却让人吃惊,90%的学生回答“否”。这一“是”一“否”虽有太多的原因,但主要还是教师“指令”多,“鼓励”少;机械命令多,人文关怀少造成的。教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在了解、尊重的前提下多鼓励、关爱他们,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只是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而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百花园中一朵最美丽的鲜花,只是花开的时间不同而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生长在肥沃土地上的一棵禾苗,只是收获的季节不同而已。教师要眼中有文本,心中有学生。

《新课标》所蕴涵的情感就是关爱。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就是在真挚的、没有偏爱的情感下,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关爱的沃土里得以全面的滋养和提升。只要我们用信任、期待、关爱的目光关注学生,那么你给他一粒种子,他一定会给你一个金色的秋天。这样,在你的课堂上,你会发现学生变聪明了,爱回答问题了,注意力集中了,成绩慢慢提高了,课堂变得温和了,和谐了。

总之,高效益的语文课堂应该充满魅力,活力四射,让师生都获得充分发展。事实也证明,唯有和谐、高效的课堂才能真正形成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才能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9.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篇九

--------储备粮管理及轮换经验交流材料

“质量是生命,管理出效益”这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作为粮食储备企业,粮食仓储质量管理工作,就是企业的“生命线”。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抓好粮食仓储质量管理工作及提高粮食轮换效益,是我们每一个仓储管理工作者,不得不思考和探讨的问题。下面我就结合本库多年的工作实际,谈一点粗浅认识和看法,以求在各位领导和专家面前抛砖引玉。

粮食仓储管理方面

一、提高职工素质,坚持储粮管理新理念

为适应各级储备粮规范化管理的要求,我库通过各种方式来提高职工素质,积极参加自治区粮食局储藏职业资格培训和考核、参加盟粮食局举办的粮库信息化管理和粮食清仓查库等业务培训等等,着力建设一支业务技能强、素质高、学习型、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

二、始终把仓储工作为我们工作的中心

我库是一个集储备、中转为一体的综合性粮食企业。但做好仓储工作是我们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我们都知道储备粮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因此无论从仓库的发展,还是承担的责任,仓储工作是我们的立库之本,我们始终把它 当作储备库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全体员工有一种共识:仓储工作是我们工作的中心。因此我们无论从人力、财力、物力上都向仓储工作方面倾斜,调动一切力量抓好储粮保管工作。

三、健全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储粮管理 仓储工作重在管,规章健全,措施得力,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是搞好储粮保管工作的关键。对待仓储管理工作我们认真落实,不断完善各项仓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储备粮管理条例和储粮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坚持三查即:平时一、三、七粮情检查,春夏冬普查和不定期抽查;即每月招开粮情例会;在粮情检查上,严格执行统一时间检查、统一规范填写卡片、统一主任进仓检查的“三统一”,并且做到检查项目齐全,记录完整,使仓储日常管理工作形成了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同时我们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企业一把手负总责,分管主任具体抓。化验员对每仓入库粮食质量负责;仓储科带领保管员分仓包干,对每仓粮食的日常安全管理负责。同时,制定相关制度,逐级落实仓储各项责任制,并将经济利益与责任人政治责任、保管责任、化验责任、岗位责任相结合。做到分工明确,奖罚兑现,责任落实。

四、改善仓储条件,努力为仓储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平台。

仓储条件的好坏,是做好仓储工作的物质基础,近年来,我们花大力气对仓储条件进行改善。首先是我们积极申请农发行建仓贷款,对已经老化的仓房进行扩建、改建,以适宜对专储粮保管的要求。建库十几年来,随着承储数量的增加,我库在仓储建设、保粮设施设备更新等方面逐年加大投入,不断提高科技储粮水平。如投入540万新建固定仓房2万吨,于2007年告别了露天储粮的历史、投入200余万元使机械通风、数字化电子检测系统、薄膜压盖等科技储粮手段得以应用。散装、散卸、散运、散储的“四散”作业和粮食出入库作业机械化已经实现。保管员、检化员等人员全部持证上岗并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不定期组织人员赴先进库站学习他们的管理经验和储粮技术,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创新我库的储粮管理水平。我们得出的经验是:科技储粮的投入和应用会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只有在科技储粮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使我们承储企业的发展走上快车道。其次努力实现粮情监测电子化。对于新建的平房仓,我们做到一步到位,在建仓成本中单列的粮情电子监测项目,通过委托赤峰金晨电子公司使仓房建设与电子测温设施安装同时进行。对老化的粮情电子监测进行更新,对以前没有安装的仓房进行重新安装,使我库的粮情电子测温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再次是大力推广机械通风储粮技术,对老仓房进行改造,以前不具备通风设施仓房,全部进行了 改进,安装了通风设施。通过机械通风设施的安装,也为环流薰蒸在我库的全面推广应用做好了基础工作。

五、努力提高仓储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大力度提高科学保粮水平是做好仓储工作的智力要求,为此我们严格执行粮情检测手段和储粮技术规范,把科学保粮做为仓储工作的重要一环,加大科学保粮“软、硬”件的投资。一是我们充分利用空间组织保管员进行责任心教育、业务学习,培养了一批业务熟、技术精、作风硬、善管理仓储保管队伍。二是努力探索先进储粮设施使用科学方法,积累经验。现在我们库散装粮全部实现了机械通风、电子测温。对于这些先进储粮设施,我们努力培养熟练使用这些设备的保管人员。使他们能不断积累这些设备的使用经验。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些先进设施的作用。以适应科技储粮发展的要求。三是下大力气提高仓储化验水平,我们在积极派送化验科员进行学习,接受培训的同时。购置了大量化验仪器,使我库仓储化验能力大幅度提高,为仓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六、全体干部职工形成合力是确保仓储工作取得成绩的关键。

在我库努力为仓储工作提拱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的同时,仓储保化人员更是以无私奉献、努力拼博的精神,以强大的责任感、使命感来履行自己的岗位责任。他们创新思维,延伸管理,保化人员不再是从粮食入库后才开始管理,而在在粮食入库前己介入粮食质量管理。由入仓的责任保管员对入仓的粮食全部进行重检,不合格的粮食一律不得入仓,从源头上为做好仓储工作打基础。

在粮食入仓后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保管员们起早贪黑,忘我工作,每到下雨,无论在白天还是在黑夜,总是义无反顾地去巡查每一栋仓房。全体保化人员严格执行储粮技术规范,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管方针,变被动的“治”为主动的“防”。坚持卫生清洁制度,搞好环境卫生,杜绝虫害孳生的条件。在施药上,把化学防潮技术和其它防治措施有机结合起来,互补配合,有效提高了杀虫效果。正是全体保化人员团结一心,用辛勤的劳动,换来了我库储粮的安全无事故。一年春、夏、冬三季的安全普查,我们始终保持了“四无”率100%。仓储工作一直走在我盟的前列,多次受到上级的好评。

粮食轮换方面

1、粮食销售是储备粮轮换的主要环节,关系到储备粮轮换的成败。

价格是粮食销售的关键,决定粮食销售价格的因素则是粮食的质量,只有优质才能优价。这就是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切实保障储备粮的质量,我们做到“制度严格、措施到位、源头把控”。制订了一整套粮食收购和入库流程。采取双人取样,取样人员和检验人员完全分离。粮食入库时,保管员全程监督相结合的做法,杜绝了“人情粮”,“后门粮”,以次充好等事件的发生。从源头上保证了储备粮的质量良好和数量真实

2、正确的市场分析和准确的把控能力决定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成败。

储备粮轮换实质上就是粮食的市场化购销,其过程就是粮食的经营活动,核心是低进高出,实现盈利或持平,而不发生亏损。为搞好储备粮轮换工作,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和做法:一是充分利用网络、粮油市场报、粮食经济人等信息载体,及时了解掌握粮食市场信息和供求状况,关注行情变化。因为我盟既不是粮食主产区也非主销区,可以讲是购销两头在外,这样的现实加大了轮换成本和亏损风险。也就要求我们格外关注市场变化,无论何时都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二是分析决策靠集体智慧,杜绝“拍脑门、想当然”等一个人说了算做法,规避人为因素的风险,使粮食轮换工作公开、透明,货真价实。三是,积极协调各方关系,征得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做到短时间内能购得进、销得出,在计划时间内顺利完成轮换任务。

3、采用最有利的轮换方式,使轮换效益最大化。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规定,粮食轮换可采用先购后销、先销后购、边购边销的轮换方式。但究竟采用哪种方式轮换,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一成不变。这就需要正确的市场分析,大胆及时的决策。决策正确轮换就盈利或持平,反之则亏损。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分析市场、科学决策是我们在多次储备粮轮换中没有发生亏损并略有盈余的制胜法宝。

对储备粮轮换的建议

1、调整轮换计划的下达时间,即拟要轮换的粮食相关主管部门应提前一年下达轮换计划,给承储企业留足时间和空间,使承储企业更充分地利用市场价格变化,低进高销,做好轮换工作。如储备粮轮换办法规定储存期限小麦为5年,那么轮换计划应在第4年末下达给承储企业。

2、主管部门应针对辖区内承储企业所储粮食品种、数量、储存期限,根据储备粮轮换办法,调整好储备粮轮换计划,使辖区内的储备粮实现均衡轮换,避免轮换计划集中下达,承储企业为完成计划相互压价销售、竞价采购情况的发生,防范轮换风险。

3、承储企业不参与市场购销,退出轮换主体身份,只负责储备粮的入、出库和储存管理工作,轮换采取完全由财政统一公开竞价采购和竞价销售,轮换费用不再拨给承储企业,财政核算盈亏。这种轮换办法的好处是完全规避了承储企业人为因素和对市场把握能力不强等造成轮换亏损的风险,从长远看,也能减轻财政的负担。几年来,我们从工作思路到工作方针都十分重视仓储工作。从软件到硬件都加大对仓储工作的投入力度。使仓储工作不断创新,不断进取。但这和先进兄弟单位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好好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团结奋斗、拼搏进取,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工作,使我们的储粮保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10.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篇十

王志兵,张小林

(北京建筑大学,北京100044)

摘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成教学基本要求,具备工程师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升高等学校学生动手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最有效手段。本文通过对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方法措施,以期对提高教学质量和保证教学效果有参考作用。

关键词:实践教学;改革;教学质量;建议

作者简介:王志兵(1963-),女,工程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编辑;张小林(1963-),女,工程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资料管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我校作为一所建筑类院校,坚持“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依托建筑业,服务城市化”的办学定位,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出高层次科研和工程技术人才,使学生能够毕业后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完成教学基本要求,具备工程技术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使学生成为应用型高级人才必不可少的训练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专业的拓宽与改造,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尤其是突出对综合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视经济意识和质量的提高。这就意味着必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验、实习教学质量的标准。如果我们还是采用原来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对出现的新情况、遇到的新问题,靠“老规矩”办事,就势必难以解决问题,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组织检查与监控,是促进教学规范化,也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校实践教学,是为了实现高校教学培养目标,在高校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各门学科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一门课程,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实中社会的用人单位经常会感觉有些学生学习死板,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实践动手能力普遍较低,说明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密切相关而又相互独立的教学系统,如果把实践教学仅仅作为课程教学的附庸,就会造成实践教学与课程理论教学的脱离。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为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有不同的方式与层次。认知实习、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生产实习、工程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等属于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实践方式。实践教学不仅是巩固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学生掌握科学方法以及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

2.生产实习与实习劳动。生产实习是经过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包括理论与实践)学习后进行的实践活动,是贯通前期理论知识、工程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是比基本技能训练、实验技能训练更高层次的训练。生产实习不仅要参与真实的生产过程,也涉及大量的现场参观与归纳总结,有利于综合能力的.提升。然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受社会等各方面影响,经常出现一些将实习变成简单生产劳动的情况,因此学生就难以按照教学实习大纲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习,造成学生对工程整体性认识不够,不能通过实习来学习和挖掘更多的、系统的实践知识与技能。

3.教师教学与工程实践。教师往往重视理论教学,而缺乏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很多青年教师都是经过从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习后,直接进入教师行列,因此教师自身缺乏工程实际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青年教师普遍存在怕带实习,怕下工地,怕带工程实际课题,教师工程实际经验不足,又怎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呢?

4.重复验证与创新性实验。学生的教学实验大多是老师编写好实验步骤,同学模仿老师的实验过程,为完成实验课程而进行实验,所以许多学生对实验不善于分析、思考,不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认真地分析和体会,缺乏实验设计过程训练,不会采集和整理有效的实验数据,更谈不上大胆进行创新性的实验,因此无法达到创新精神的培养。

5.学习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课程设计往往注重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而缺乏各门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学生不善于把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融会贯通,也就不能很好地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毕业设计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反映,也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反映,学生平时的基本功不扎实,绘图、计算、书写水平低,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差,再加上学生择业与毕业设计时间的冲突等因素,就必然影响毕业设计教学质量。

二、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建议

1.加强院系两级管理。明确学校和二级学院两级管理的职责范围,既不能一切由学校统管,也不能全部由学院自管,各级管理人员要明确工作职责。学校定出总的目标要求,对实践教学质量进行目标管理,并组织专家对关键阶段进行抽查与指导。二级学院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学校总的实践教学目标要求,定出体现自己专业特色的、可操作的具体规范,并针对目标要求进行过程管理,及时对进度和质量进行自查,特别是对关键环节严格把关,使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保证实践性教学环节按进度、按规范要求进行,以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培养阶段的各项教学任务,达到总体教学质量目标的要求。

2.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努力建立较多面向学生开放的有特色的实验室、实践基地,鼓励二级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各种类型的创新实践中心,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基本理论,掌握科学研究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实践教学不是单纯对课堂教学的验证,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在课堂教学内容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各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都应有相应的实验与工程实践教学改革相配套,并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适应专业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教学要求。通过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

3.加强校企合作,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性师资队伍。

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是“卓越工程师计划”提出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让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到生产第一线,参与生产第一线的工作和学习,提高工程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可以在合作企业和科研单位中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高层次科技管理人员担任专业课兼职教师或指导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建立教学、科研、实践教学高度结合的综合性教师队伍。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

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将最前沿的知识介绍给同学,才能激发和调动同学的学习兴趣。配备具有工程实际能力,责任心强,水平高的教师来指导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设计。教师教书育人,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必然会带动刻苦钻研、严谨求实的良好学风,使同学养成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为今后自觉成为努力工作,奋力进取的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有些学生习惯死记硬背,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差,实验技术不熟练,设计照搬照抄。只要通过实践环节的严格训练,让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多思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设计、绘图、计算、写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进一步提高,以便学生能尽快适应今后工作岗位的需要,成为基础理论扎实、实际动手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受欢迎的学生。

5.解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尽快解决实践性教学环节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实习、实验、调研、设计等经费短缺的问题,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增加实习场所,协调用人单位与学校的关系,避免毕业生择业与做毕业设计时间的干扰,为学生创造一个统一的、和谐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专心致志地完成大学的学习过程。

6.加强教师、学生、管理者的联系与沟通。教师、学生、管理者是学校教学的有机整体,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加强教师、学生、管理者的联系与沟通,使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积极参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管理的全过程,教师、同学出主意、想办法,集思广益,共同努力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教学质量的宏观管理及教学质量的控制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检查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把实践性教学环节办出特色。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娜,贾方,杨瀚宇,等。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大学教育,,(01)。

[2]常春光,王秋菲,包红菲。面向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资源合优化[C].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普通高等教育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论文集,.

11.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探索与实践 篇十一

一、遵循教学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1、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教,不是把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传递给学生,而是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学,不是吞咽现成的数学概念、定律和公式,而是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全身心地投入到听课、讨论、问难、解答、实验操作、练习、总结评价等系列学习活动过程中。

2、坚持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为了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立基本的学习水平标准,以构成学习目标的第一层次,使绝大多数学生能顺利通过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更高层次的学习水平要求,构成第二层次的目标体系,以满足学有潜力的学生深入学习。

3、坚持“过程化”教学原则。“过程化”,一指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二指重视教学活动的思维过程,三指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数学,不能忽视数学活动的思维过程,如定律、公式的论证、推导过程,解题的分析思考过程等。同时还要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等。

4、重视教法、指导学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的,选择教法要讲求实效。在一节课中,究竟采用哪些教学方法,要从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有利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的实际出发,着眼点要放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等方面。

5、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并非是精英才有的,它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去精心呵护、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必须具备民主的教学气氛、宽松的人文精神、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的探究氛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觉地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由知识的传授者到创造性思维的启迪者,从教材的“代言人”到平等的对话者,从至高无上的领导者到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二、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益

1、仔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教师钻研教材时,要对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有比较全面、深刻的理解,明确所教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所教知识与相关知识的联系。同时还要对每道例题、习题、思考题以及有关文字说明进行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其深度、广度,明确所教知识的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科学的组织教学。

2、制定全面、恰当、具体的教学目标。在一节课里,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哪些知识需要简单应用、哪些知识需要综合运用、通过什么手段或方法培养学生什么能力、结合什么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都要明确具体。只有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才能对教学具有导向、调控作用。

3、合理组织教材内容。教学不能只是照本宣科,而应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考虑数学知识的科学性,着眼于知识的承上启下和书本知识的深化、完善,形成较为有序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知识结构与思维统一起来,从而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形成。

4、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恰当分配教学时间。不同的课型,其教学环节不同。教学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环节。

5、优化练习设计,提高练习质量。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练习结构,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因此,教学必须认真设计练习。设计练习要注意练习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及时性、适量性。

12.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篇十二

信息技术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必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语文课堂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育技术则是势在必行, 因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教师必须活学活用这一新型的“教学工具”, 而语文教学的审美性又决定教师必须活用善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如何才能选准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最佳结合点, 从而提高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以下简单谈一些我的做法和体会。

1 巧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 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 或者像磁石一样, 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性、形象性及丰富的影音形式, 把难以引起学生兴趣的抽象理论转化为多姿多彩、生动形象的音响画面, 图文并茂, 动静结合,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会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巧用多媒体, 让课堂“活”起来

多媒体可以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 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 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 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从而拨动学生“趣”的心弦、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 这是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所无法比拟的。例如, 在教学《春》这篇抒情散文时, 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在课中向学生展示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即将下课时又在教室内响起欢快轻松的春的乐曲《春天在哪里》, 这样, 不仅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色彩缤纷的教学情境之中, 使学生感官接受刺激, 享受了视觉、听觉上的美,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绪从上课伊始到结束都持续高涨, 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3 巧用多媒体, 拓展教学空间

多媒体为课堂教学拓展了无限空间, 只要轻击鼠标, 便可突破时空限制, 简便快捷地增加课堂信息传输量。比如古诗教学, 在鉴赏诗中的形象时, 可展示有同一形象的不同的诗歌。既形象易懂, 又开阔了视野, 拓展了知识面, 提高了诗歌的鉴赏能力。在感悟古诗意境时, 把难以理解的意境类型换成一幅幅的画面, 并配上诗朗诵, 让学生直观感受草原的辽阔、大漠的荒凉, 或高山险峻, 或“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壮激越等等。让学生比较、分析、理解、归纳,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训练。

4 运用多媒体应注意的方面

4.1 避免让多媒体成为扼杀学生想象的“凶手”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兴趣, 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方面大做文章, 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象信息, 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 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 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尤其是在文学审美的过程中, 人们由于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的不同, 往往“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 唤起情感, 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 因为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 这样的辅助教学不但不能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解读能力, 反而替代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直接获取形象的过程。所以不要让多媒体剥夺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

4.2 避免让多媒体削弱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绘、论述来实现的, 其特点是阅读、感悟、联想、贯通,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欣赏, 来激发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人物的情感共鸣和个性张扬, 从而提高语文素养。而语言文字所蕴含的魅力是无穷的, 是用多媒体难以形容和传达的。所以说, 学生只有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受领悟, 才能真正吸取到艺术营养, 仅通过多媒体并不能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但自从有了多媒体, 课堂上教师的泛读几乎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的课文录音。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读书声也越来越稀, 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

4.3 抑制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传统教学, 都是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完成的。换一句话说, 是师生之间通过语言手势、神态等等来交流情感。而现在的多媒体教学缺少了教师的热情参与, 在课堂上, 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多媒体的操作, 而弱化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技能培养的信息反馈;学生关注的是屏幕上所演示的内容, 教师只是一个多媒体的操作者, 人性化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所取代, 教师也便将课堂拱手让给了多媒体, 这严重妨碍了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互动。

4.4 避免让多媒体课件与学习内容相脱离

教师为了让课件丰富多彩, 总是想方设法地又用彩图又用动画又放音乐。而事实上, 有些课文的内容是难以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彩图、动画、音乐。于是, 有些教师便生搬硬套地用了一些纯粹只起装饰作用的与内容并无关联的彩图、动画、音乐, 这些东西除了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 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毫无意义。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多媒体的形式来体现, 也不是所有的内容用多媒体来教学就一定会比传统的模式来教学更高一筹。

13.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篇十三

通过几年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武隆县共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光盘播放点66个,卫星教学收视点103个,计算机网络教室11个,学校通过县教育部门还自筹自建了多媒体教室达55间,镇所在地的中心校和直属中学还实现了校校通工程网点25个。全县所有初中有了计算机网络教室和多媒体教室,乡镇中心校和小学完校都有了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有了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

远程教育工程实施以来,我县始终把如何管理使用好远程教育设备设施,把国家花巨资购买的设备充分使用好、管理好、维护好,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效益,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信息技术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早已不再是口号或示范表演课,而正在变成一种常规的教育教学行为,正在变成教师的自觉行动,变成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在远程教育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应用是重点,也是难点。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更新问题,也有教育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改进变革问题;既有制度建设、经费投入的问题,又有队伍建设、技术保障的问题,还涉及考核评价等多个方面。其中最大的冲突将会出现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习惯势力上。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抓好制度建设、考核评价等工作,形成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学校领导要更新观念、以身作则、带头应用。

中学、中心校校长是远程教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中学、中心校具体负责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和完小校长是远程教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

抓好管理制度建设,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把远程教育设备放在教学场所,设施设备专用柜架。各项目学校均用远教设备装备起一间简易多媒体教室,远教设备基本上做到集中摆放在电教室内,保证用于教育教学工作。项目设备严禁个人挪用或占用。严格控制其它活动(非教育教学或农科教活动)的挪用和行政办公占用。规定了卫星接收系统只能接收指定卫星的指定频道,不得调动接收其他娱乐节目。必须保证用于接收教育卫星宽带网的教育教学资源。采取切实措施防尘、防潮、防火、防盗、防雷击。

把实施远程教育纳入学校发展计划,完善设备和资源登记、使用制度,数字资源接收、使用、存贮和共享制度。以县统一印制了六个登记册(月报表、设备登记表、设备损坏统计表、资源接收记载表、资源应用活动记载表、远教成果记载表)发到各学校,规范档案资料管理;明确专人负责设备和资源的保管和维护,明确管理员的职责、任务,学校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员核定相应的工作量,并针对其履行职责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合理安排设备和资源使用的时间表、做好使用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努力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一些学校在资源运用上遇到的经费困难。

各学校基本建立起一套有效制度,用制度来保障应用,推动应用的深入发展;有一套远程教育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和办法,建立了保证远程教育工作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

三、以应用为中心,发挥项目效益。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应用。我县始终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摆在突出的位置。远程教育的应用努力做到“五个结合”。

1、远程教育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师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相结合。充分利用光盘播放系统,对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的知识及先进的教学方法的培训,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观看发达地区优秀教师课堂教学实录,观看新课程讲座、示范课,扩展教育教学思路,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要求各乡镇、学校制订计划,规定学习内容,组织培训资源(光盘),限定观看时限。采取集中播放或个别观看等方式开展培训,观看后组织讨论,撰写心得体会,作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将作为考核学校的重要依据。

2、远程教育与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相结合。积极推进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努力实现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育教学应用模式的创新。使广大教师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实施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形成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将优秀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针对农村教学点、农村小学、农村初中的不同需要,采用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学习实践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开展教育技术大练兵活动,全面提高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鼓励教师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在远程教育三种模式下提高教育质量的办法。

充分利用乡镇中心校和中学的电脑教室,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对本乡镇中小学教师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多媒体教学、远教IP资源应用、课件实作应用、从网上如何获取教育教学信息等方面的培训。在培训时要求45岁以下的教师全部参加培训,培训时间每期不少于50个课时,要达到能熟练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设备开展多媒体教学的目的。首先要把本乡镇各学科教学成绩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各科都要有典型骨干2人以上)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率先进行培训,让他们带头应用远程教育设备,推动应用工作。

3、远程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落实“面向学生、走进课堂、用于教学”的要求。充分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远程教育资源优势,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视野、增加学习的过程交互、强化学习评价与反馈,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学生正确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形成;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创造条件,让学生平等感受、体验、享用远程教育资源。根据教育教学进度,安排教师每周针对教学需要,认真查阅和分析远程教育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选择资源用于教学,促进师生互动,推动教学方式的变革。

各乡镇中心校、中学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多媒体教学竞赛活动(或称教育技术比武活动)让项目学校教师展示远教资源的教学应用,并推荐优秀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竞赛。县级每年都组织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论文及课件制作和实作的竞赛活动,并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级竞赛。

4、远程教育努力做到硬件环境建设与软件资源建设相结合,重视抓好资源的扩散和教师培训工作。资源是应用的保障,没有资源就谈不上应用。高度重视抓好资源接收工作,加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根据本校现有条件,适当收集(网上下载)、开发、制作和购买符合课程改革精神,适应本地区、本学校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为一线教师提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许多学校都借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之机建起了简单的校园网,住在校园内的教师家里就能在电脑上共享远程教育资源。

重视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培训。我县近五年来选派有15人(次)参加过国家级培训,150人(次)参加过市级培训,近千人(次)参加过县级培训。与此同时,县教委和县远教办还每年组织1至2次相关人员对全县中学校长、中心校校长和完校小学校长进行了专题培训;对部分已参加上级培训但仍不熟悉业务和因工作调动等原因出现项目管理人员空缺的,进行二次培训或重新培训。

5、工程建设与“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综合功能。发挥农村学校文化中心和信息传播中心的作用,整合农村各类资源,促进“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 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为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为项目工程的“一机三用”模式得到更好发挥。

四、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的应用水平

1、大力普及利用光盘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必须熟悉光盘资源内容,将光盘播放与课堂讲授有机结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改进教与学过程。规定每周组织学生收看一次电影或专题教育节目,加强思想品德、卫生、法制、安全、环保等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专题光盘教学材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狠抓卫星IP资源的接收、整理和使用。把学校资源收全率及有用资源存贮量作为考核学校远程教育 工作的重要指标。建立了IP资源目录登记和公布制度。鼓励教师运用教学设计及相关教学理论,选择、整合、运用光盘及卫星教学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及课题研究。

3、把初中的计算机网络教室(模式三)的应用和多媒体教室、卫星教学收视系统和光盘播放系统结合起来,尽可能多地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和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天地网”和光盘教学资源,不断提高教师在网络条件下信息收集、分析、整合、应用的能力,开展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促进教与学方法的改革。

4、规定光盘播放系统、初中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网络教室设备,平均每周使用各不少于20课时。设备使用情况要认真记录,填写《武隆县远程教育光盘播放系统使用登记册》、《武隆县远程教育多媒体教室使用登记册》、《武隆县远程教育计算机网络教室使用登记册》和《武隆县远程教育卫星数据接收记录册》,制作《教育教学资源目录》,并向教师公布,供授课教师选用。

14.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篇十四

近年来, 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推动了教师对课堂教学新方法的研究。在教育体制改革中提出了《新课程标准》, 新的标准要用新的教学策略来实施教学。为了得到满足新标准的教学方式各科目的老师开始尝试新的、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有些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不断的让学生做习题, 单方面的灌输给学生解题的技巧,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语文失去原有的兴趣, 同时老师的教学也越来越吃力。因为存在这样不科学的教学方式, 所以我们要分析探讨这种情况, 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论语中教育学家孔子说过:“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知道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乐趣是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学生对语文充满兴趣, 他们才可能自主的去学习和涉取知识。只有在思想上有了对语文的重视, 才能积极的采取行动去完成语文的学习。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去学习语文, 直到得到所想要的知识。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不断的去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意识, 加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思想。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能减轻老师的教学量。具体的实施策略有: (1) 加强语文学习氛围的营造,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枯燥的学习氛围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 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动力。老师和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文学展、作文比赛、诗歌朗诵、书法比赛等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语文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语文的学习中, 在语文的学习中得到自信心和满足感。 (2) 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活跃课堂的气氛。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让学生根据课文或文章去构造情景,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想, 从中得到启发。在想象中体会语文意境的优美。比如学习《背影》这篇文章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朱自清的感受, 老师可让学生试着想想自己的父亲的背影。

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中, 老师不仅是学生的引路人和推动者, 还是学生的教导人和监督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好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必要的保障。对教师有一些客观的要求, 具体如下: (1) 作为语文老师要有相应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 最好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给予帮助为其解惑, 在课堂上课引经据典,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写作方面给学生正确的指导等。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2)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板书的书写以及课堂普通话的发音, 给学生做好典范。初中生常会因为对老师的崇拜而喜欢老师所教的科目, 老师要通过自己标准的行为为学生做好榜样。在课堂中, 老师标准的普通话和清晰的板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喜爱, 让学生在优美的文字中流畅的朗读中体会语文的美妙。

四、开展多媒体教学,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学校把多媒体教学引进了课堂。多媒体教学是把教育方法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课堂中, 老师把授课内容制作成教学课件, 在教学课件中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多媒体教学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多种形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大大的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减轻了老师的教学难度, 把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通过其他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在学习古诗《使至塞上》时, 只是通过老师简单的描述并不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诗人王维所要表达的那种情怀与意境。通过多媒体老师可以播放一些塞外风景图或塞外游牧等相关的视频, 也可以播放一些塞外音乐, 让学生在音乐中找到大漠的情怀, 老师也可以把诗的情景通过视频的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轻松的学习语文。

五、采取丰富的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近年来, 随着现代化管理理念的提出以及各行业的合作发展, 教学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在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方式比如探讨式教学、实验性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这些教学方式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要选择合适科学的教学方式,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做相应的修改。比如说对于比较注重理论推理或逻辑推理的文章可以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老师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六、结语

如何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提高初中生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是目前老师所要面对主要问题。科学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有助于初中生语文的学习, 提高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为学生以后的文学发展做好铺垫。在采取措施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学校具有的多媒体设备、自身的专业水平等修改调整教学措施, 为学生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摘要:目前有些初中生对语文学习总是缺乏兴趣, 但对初中生来说语文却是非常重要的科目。初中生通过语文的学习熟练的运用语文基础知识、文字的表达等, 对于初中生来说老师的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文中主要阐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实施的有效语文教学策略, 主要对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提高老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技能、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等方面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效益,提高,有效策略,分析

参考文献

[1]高升明.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学习 (上) 2011. (01) .

[2]王学辉.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几点看法[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5) .

15.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 篇十五

【关键词】英语写作;协同效应;过程取向;动态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2-0026-04

【作者简介】滕家庆,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扬州,225000)教研员,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

课堂是发展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场所。高效的英语写作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生成写作内容,体验写作过程,感悟写作规律,获得写作技能。(宋维东,2011)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所表现出的问题也明显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去年笔者在《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第11期担任了《专题》栏目的主持人,以《破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之“冰”》为总标题组织并呈现了一组5篇文章,篇名为:《基于信息输入与输出理论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以说促写,提高书面表达讲评效率》《构建主题词块语料库,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建构初中英语写作课堂生态教学模式的思考》。这组稿件从不同的视角对破解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难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为,还需要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显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探讨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益的方法路径。

一、优化协同效应,融入话题情境,激发书面表达的兴趣

王初明(2010)认为,协同决定语言学习效果,协同是第二语言能被习得的关键,学习就是学习者与社会认知环境的不断协同,并将这种学习体验融入自己的学习模式、策略之中的过程。可以把协同效应理解为:在语用情境中积极参与语言活动,并不断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实现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大多数初中学生生活中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在课堂以外的活动中,很难激发学生用英语写作的兴趣,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很少能够遇到需要主动启动协同的语言情境模式,也极少有机会在写作运用过程中自然地接触到目标语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或结构。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优化协同效应。以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为例,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围绕一个话题展开。这些话题涉及多个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情境。一般情况下,每单元至少需要花费两周左右的教学时间,也就是说,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内师生会自始至终围绕某个话题展开听、说、读、写等语言教学活动。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话题情境,有利于实现学生情感和语言情境的协同效应,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积极性。

1.融入语用情境。

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师生的语言活动游离在语用情境之外的情况。比如:学生在回忆有关“旅游”单元的学习活动时,大多数学生记住的是,第一天,学习了几个单词;第二天、第三天,教师讲解了课文,列出了课文中出现的大量词组,并要求学生默写;第四天学习了语法;第五天教师讲解了很多单词的具体用法;第六天……这样的感受反映的问题是,学生没有融入语言运用情境,始终是在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

生活中,初中学生有旅游经历,有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通过笔头表达出来的愿望,同时也渴望去更多的地方旅游。通过阅读他人的旅游经历和感受,了解更多的自然美景是学生的内在需求。在本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该运用本单元有关旅游的语用情境,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融入语用环境,真实地阅读单元有关旅游语用情境中他人的语言表述。同时,在自己原有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模仿他人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旅游经历和感受。这样,在学习这个单元的两周时间里,学生就会主动启动与旅游相关的情感协同,与单元话题产生情感共鸣。这样的共鸣有利于学生产生书面表达的愿望与兴趣。

2.养成表达习惯。

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情境模式中接触、体验、模仿、运用语言,并且在情境模式中运用这些语言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有利于学生形成用英语表达的习惯。关于旅游的单元话题中有提出旅游建议、叙述旅游缘由、描述旅游经历、表述旅游感受等多种表达形式。这些表达在有关旅游的情境模式中常常出现,它们既相对固定,在遇到更为具体的情境时又可以灵活变化、拓展。

当学生融入“旅游”这一语言情境模式时,就会对这些表达产生兴趣,就会在内需的驱动下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初中学生形成用英语书面表达“旅游”这一话题的习惯和能力极为有益。因此,引导学生融入教材不同单元话题的语言情境模式应该成为教师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3.丰富表达形式。

在语用过程中语言不断渗透、拓展,更有利于学生丰富语言表现形式。例如,话题语境中有“My brother is good at Maths, dancing and playing football.”这样的句子,可将其丰富,拓展为“My brother is good at Maths and he also does well in dancing and playing football.”再如,学习了定语从句,就可以用“After leaving school,Hawking went to Oxford University where he studied physics.”来升格原来学过的句子“After he left school, he went to Oxford University and studied physics there. ”当学生融入了语言运用情境之中,努力用书面语言进行自我表达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将语言表达以更为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有利于学生模仿、发展自己的语言。

二、强化写作过程,体验渐进发展,掌握写作方法的路径

鲁子问、王笃勤(2008)把充分关注写作过程的教学方式,称之为“过程取向写作教学模式”,并将其归纳为写前、初稿和修改三个阶段。在过程取向写作教学模式中,写作不再被视为只是学生自己独立去做的事,而是在一个情景主题中由教师、同伴共同参与的行为。这样的写作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在交流、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由不会到会、由写得不好到写得较好的变化,并不断了解、熟悉写作的方法路径。

在过程取向的写作教学过程中,笔者以为需要把握不同阶段的特征要求,才能把强化写作过程落到实处。

1.写前阶段:调动“内存”,确定写作内容。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也具备了一些使用英语表达的能力。但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英语语言知识,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起一篇主题鲜明、语言正确、表达清楚的文章,对于大多数学生仍然难度较大。写前阶段的活动应该在建立写作主题情境的前提下,围绕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丰富学生写作所需语料、确定文章应该表达的内容等逐步展开。

“头脑风暴”是调动学生写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内存”的有效办法。为了达成“写”的目的,可以先口头后笔头。每个学生的兴趣点和已有“内存”不尽相同,在共同参与的活动中,表达的内容丰富多样,这些为学生选择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样的资源共享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复习和积累。但是,学生口头表达出的内容常常杂乱无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中的相关样本,根据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模仿写作。也可以通过追问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组织语篇所需要的内容。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3 Main Task板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如下对话。

T:How many parts are there in the invitation letter?

S:Eight parts.

T:What are they?

S:They are Date, Name of receiver, Purpose of this letter, Plan, Cost, Instructions, Closing and Signature.

这样的对话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阅读,同时也在引导学生关注写邀请信的一般结构。通过教材文本和自己预期的写作内容的比较,让学生明确写的基本结构和表达这些内容所需要的语言材料,为学生最终完成自己的邀请信搭设“脚手架”。

2.初稿阶段:循序渐进,完成写作内容。

在写前阶段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教给学生写作技巧、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写作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完成学生自己的作文是此阶段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

句子是作文表达的基本单位。进行写作训练,首先应对写作的技能进行分解,针对其子技能进行片段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技能。经过一定数量的练习之后,学生就能将这些子技能贯穿起来,达到技能运用的自动化。

例如:用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It will take about one hour at ...

Well be in ... for about one hour.

Well be in ... from 10 to 11 oclock.

Well spend one hour at ...

初稿阶段学生的写作练习应该遵循由句子到段落再到篇章的渐进过程。教师给予学生Firstly ... Secondly ... Then ... Next ... Finally ... We first have to ... The next step we should ... What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 这样表述顺序的连接词和一些重点句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谋篇布局的意识,有利于学生的行文更有条理,段落层次更为分明,表达更加准确。

3.修改阶段:明晰要求,掌握方法路径。

修改阶段需要根据写作的具体要求,对学生的初稿实施评价,并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掌握写作的方法路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初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给出具体评价要求,让学生相互评价,再辅以教师引领,确保修改环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是以8A Unit 3 “写一封邀请信”为例,可以给出如下具体的评价要求。

这样的评价要求既明晰了写作的内容,又提示了学生写邀请信的方法路径。学生在评价他人初稿时,要求明确,有据可依,确保了评价活动的有效性,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了写邀请信的方法途径。在吸取同学建议和教师引领的基础上,学生再次修改自己初稿中的不足并给予自我评价。这对于学生进一步完善写作内容会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也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细化动态评价,针对问题训练,彰显写作能力提升

评价是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评价方式的细化和改进,不断探讨促进初中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方法途径。采用“动态评价”模式可以使评价过程更为具体化,更具针对性。

“动态评价”是指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评价者和学生的互动,尤其是在有经验的评价者的帮助下,探索和发现学生潜在发展能力的一系列评价方式的通称。(Lidz,2003)动态评价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评价与教学的结合、过程与结果的并重等。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动态评价,操作具体,过程复杂,需要教者依据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训练。

Budoff (1999) 等人提出的“前测—训练—后测”的动态评价模式认为,前测之后的训练环节尤为重要,如果缺少中间的训练环节,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就不能实现,就会失去动态评价的意义。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采用动态评价需要着力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分析评价。

整个动态评价的第一个环节是前测,即对所有参与动态评价的学生进行写作测试。此后,在将学生的作文分为“语言形式”(语言形式正确与否)、“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准确和多样与否)和“逻辑过渡”(语句间的关联和过渡自然与否)三个分项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给予综合评价。

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得分情况进行分组归类,即按照“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和“逻辑过渡”等方面,确定每个学生在接下来的干预阶段需要重点干预的项目。

2.进行针对干预。

依据上述分组,可以有效地实现有针对性的个性干预。对于不同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可以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

对于“语言形式”干预组,笔者针对学生前测中的典型错误再次进行强化修正训练,并辅以拓展巩固性练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表达。例如:

改正下列句子:

Teenagers should at home go over their lessons.(应为:Teenagers should stay at home to go over their lessons.)

Dont worried! I will help you.(应为:Dont worry./ Dont be worried! I will help you.)

Who will instead of Miss Li to give us English lessons?(应为:Who will give us English lessons instead of Miss Li?)

“表达方式”干预组的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单词使用不准确和表达方式单一。针对这样的情况,对该组学生可以设计以下形式的练习。例如:

选词填空:

(Our,We) teenagers should go out with our friends for fun (so,so that)we can (rest,relax)more.

同句多译:

I dont think he is strong enough to be a good player.

I think hes too weak to be a good player./ In my opinion, he is not so strong that he cant be a good player.

In my opinion, he is not strong enough to be a good player.

“逻辑过渡”干预组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句际关系”混乱。主要表现在主题句与支撑句之间缺乏表意联系和使用连接词的意识淡薄。据此,可以设计以下干预训练:一是为主题句选择正确的支撑句。二是强化连接词用法训练,如:给出连词,让学生连词成句;给出多个简单句和多个连词,要求学生将其组成复杂的句子;用连词填空完成语篇等。

3.彰显能力提升。

设计与前测内容、形式、难度相当的作文,对所有学生进行第二次测试,即后测。采用与前测后同样的分析评价方式,仍然将学生的后测作文分为语言形式、表达方式和逻辑过渡三个分项进行分析评价。

通过对前、后测成绩分析比较,让学生感到通过针对性的干预训练,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清楚地看到自己写作水平在动态评价过程中的进步。这样的显性进步有利于树立学生英语写作的信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英语写作的积极性。

结语

英语写作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英语写作教学需要以教材内容为依托,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写作任务,同时,需要让学生在写作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不断增强写作信心。在平时的写作教学实践中,每个英语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探索和研究,才能不断提高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课堂效益。■

【参考文献】

[1]BUDOFF M. The Validity of Learning Potential Assessment[M]// C. S. Lidz. Dynamic Assessment:An International Approach to Evaluation Learning Potential. New York: Guilford Press,1999.

[2]LIDZ C. Dynamic Assessment:Learning Potential Testing,Testing the Limits[M]// R. Fernandez-Ballesteros.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London: SAGE,2003.

[3]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宋维东.作文教学:写作体验课怎么教[J].中学语文教学,2011(10).

[5]王初明. 互动协同与外语教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

上一篇:初二班主任工作总结个人总结下一篇:超人特训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