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2024-10-07

高中历史教学计划(13篇)

1.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一

新课改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高中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推进,关于如何上好历史课,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标准不一而足。结合自己将近一年的对于历史新教材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目标明确可行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和教学的重大目标是培养人格健全、知识丰富、自立精神强烈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对应到我们的历史教学,“人格健全”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有机渗透做人处世的品德教育;“知识丰富”需要明确历史教学“知识”目标,有序传授真实可信的历史知识;“自立精神强烈”则需要确定历史教学的“能力”目标,有效培养解决问题的各种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则贯穿其中。

要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要做到两点:

第一,了解学生情况。即了解学生不同阶段的现有知识、能力水平,预测其未来发展状况等,从而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如必修二专题二的第一课《近代中华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在高一新授时,由于学生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我们的目标应定位于认识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简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基本史实和体会民族工业代表人物的创业品质。高三复习时目标就要进一步探讨其在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体会民族工业的代表人物所表现的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第二,分析教学内容。历史学科的课程资源主要是教材,分析教材必须结合历史课程标准,因为教材可以有不同的版本,但课程标准是唯一的,它是教材编写、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考试评价的纲领性文件。只有在充分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确定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我们江苏地区而言,无论选用人民版的还是人教版的教材,都要注意研读课标的前提下,研究、对比两种版本教材的表述方式其教学要求,以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如必修一的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第一课,人民版和人教版的内容各有不同表述,但我们可以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能力目标是“概括、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结合今天中国人的思乡情结、祭祖行为体会宗法制对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影响。”

目标的预设和确定之后,和教学方式一样,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围绕大目标,还要注意随时适当的微调,针对不同的班级的学生,甚至同一个班级内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适当的生成,这样才能促进所有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课堂形式思辨灵活

关于历史课的课堂教学,是这次新课改的重点。我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采取传统型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充分准备(备课),依次完成对历史原因、过程、结果的分析(中间穿插师生谈话与一问一答),再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的因果发展来个小结,注重挖掘教材和历史知识结构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力图循序渐进、完美地分析教材。结果当我把教材分析完毕后,总失望地发现历史所蕴含的乐趣和学生天生的兴趣早已消退得荡然无存。另一方面,课时内容容量大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尽管课堂上尽量压缩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是由于课堂教学中教师追求面面俱到,以至于课堂教学尚未成功下课铃声已经“革命”的事件常常发生,并且形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长时间里我都无法理清课堂教学的头绪,急切地想要改革,可是又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直至后来参加了一次市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研讨活动。我学习这次活动中的公开课经验,完全放弃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彻头彻尾地进行问题教学模式:课堂上基本不讲教材,以创设问题情景为重心,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事物,在问题设计上以拓展型的问题为主。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初衷是想把课堂完全放手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但是学生在初中阶段习得的历史知识毕竟有限,而且是处于亟待梳理中。这样全面放弃传统、完全不搭建知识结构的教学显然不适应“国情”,学生难以适从,而且就考试的效果来看也不是很好。

艰难的摸索过程让我明白:历史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不能照搬,每一位历史教师都应该在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完善新课程下的新模式。

三、关于自身的问题与思考

问题所在:

1、教学知识点的处理还不够顺手,因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变化很大,哪些知识该补哪些不补,尺度上很难把握。

2、教学深度处理还难于把握,基于新课改刚开始,无前人可鉴,无高考可寻,教学应教到哪一个深度,很难把握。过于理论的话,学生上课兴趣不过,而过于简单的话,又担心知识讲解不到位。

3、学生的历史兴趣调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一个度。到底关注基础较好的学生,还是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其中很难把握。

4、新课程理念的贯彻不是很到位,尤其教材中容量大、学术性、思辩性强的章节,往往不尽人意,有时过于注重细小知识的分析,造成课时紧迫和教学难度增大,或把握不住主线作蜻蜓点水式处。

我的反思:

1、继续深入地研究新课程标准,以新课标指导教学工作,处理教学内容,把握教学尺度和积极推入新课程改革。

2、继续以调动学生的历史兴趣为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历史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个性。

3、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课标为指导,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主体,积极稳定地处理历史教学问题。

4、全面推进探究性学习。推行素质教育,改变“填鸭式”教学方式,充分保证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时间、兴趣和质量。新课程改革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2.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二

情境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 有计划地使学生处于一种类似真实的活动情境之中, 利用其中的教育因素综合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一种方法。

情境教学的运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来进行构建。只有在普遍性的基础上注意情境教学的特殊性, 才能够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 方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情境教学的注意事项

1. 史实性

历史是研究历史的, 是以历史史料为基础进行研究与学习的学科, 其本身是真实的。这就要求在历史课堂上进行情境教学, 一定要尊重最基本的原则———历史的真实性。在还原历史情境时, 教师不可以信口开河, 不可以将电视剧、电影的一些情节随意运用于教学之中。教师必须要在有史料可循的基础上, 给学生还原历史情境, 这样才能保证历史的真实性。

如, 教师在讲到“新中国土地改革”时, 为了能够恰当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可以到网上查找相关图片、准确的视频资料和相关原始资料。通过在课堂上展示这些资料, 让学生身临其境。这样才能在保证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更加形象、深刻地了解到当年的历史。

2. 启示性

历史是有趣的, 历史是丰富的, 但是历史教学很多时候却是枯燥的。因此, 很多学生就错误地认为历史学习就是死记硬背。其实并非如此, 当然历史需要记忆, 如, 具体的时间、具体的事件的发生及当事人等需要记忆。但很多时候, 历史需要的是思维的延伸和拓展。这就需要借助情境教学来创造独特的环境以启示学生将历史思维的触角延伸得更广更深。

如, 在讲到“国民党政府灭亡”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 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探究其灭亡的原因, 就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播放如“三大战役”“挺进大别山”等历史纪录片性质的电影。这样的做法, 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影片中轻松学习, 也能够让学生在进行观看电影的过程中, 注意捕捉细节探究出国民党政府灭亡的原因, 这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这样的情境教学也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国民政府的灭亡, 能够更加清楚地知道当时的历史究竟是何样, 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情境教学的实施方法

1. 创设历史情境

创设合理的历史情境能够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 鼓励学生相互合作, 促进学习。恰当合理的历史情境的创设还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不自觉将自身置于历史之中, 体会历史发生时的种种感受。这种做法能激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让学生有想要参与其中的冲动, 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获得相互学习合作的机会, 促进共同进步。

如, 在进行“国共第三次合作”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为两组, 一组为共产党, 一组为国民党。从两组中选派出同学扮演毛泽东、周恩来、王嫁先、蒋介石、王世杰、张群等历史人物, 设教室为重庆会场, 还原出当年国共两党进行谈判的场景。在谈判结束后, 还可以通过主持人来宣布国共两党和谈的成果, 借助旁白来阐述和谈及《双十协议》签订的历史意义。在谈判结束后, 还可以通过扮演历史人物的学生将1946年国共两党对待《双十协定》的不同态度、方式展示出来。

还原历史场景, 需要学生自己做很多的工作, 如, 搞清楚和谈的地点、时间、出席的人物、双方代表、协议签订的时间等很细小却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原本这些知识点在学生的眼中是枯燥的, 是难以消化的, 但是通过积极参与到这一历史情境的还原之中, 很多学生都能够切身感受到当年和谈的氛围, 就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弄清了很多基础知识。

2. 创设问题情境

进行历史问题情境的创设, 需要教师运用启发性的语言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的思路能够被启发, 而不再是以前简简单单的照搬教科书的“为什么”和“怎么办”了。在此, 我们不妨再以“国共第三次合作”为例。

3.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三

一、新课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布鲁纳语)丰富多彩的历史影视资料经过教师的精心剪辑,用声音、影像来传递的信息,远比文字材料更为具体,往往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容易吸引和感染高中生,从而形成一种驱动力,以推动学生的后续观察、思考、探究等。

例如:教学《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单元时,因其包含复杂的人物关系和丰富的历史典故,知识点众多,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该单元的学习内容不感兴趣,知识点掌握混乱。为此,笔者对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贞观长歌》《雍正王朝》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剪辑,选取典型的背景片段。上课之初,笔者播放了经过剪辑的视频,以此导入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课堂导入自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凸显重点,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依靠教师的讲述是难以完成大容量的课堂教学任务的,因此教师势必要借助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视听并用,学生的信息保存量三小时后为90%,三天后为75%。上述结果说明,视听并用能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教学信息,并且遗忘得慢,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历史影视资料,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提高高中历史课的教学效率。

如《祖国统一大业》一课时,我截取了电影《开国大典》片断:毛主席站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图、文、声、像,逼真地再现了毛主席宣告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伟大时刻。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片断,但学生如眼见其境,耳闻其声,深刻地了解了重大事件的前前后后,再加上教科书的补充,增强了教学效果,最终达到了教学目标。

再如《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这个单元,笔者就播放了《汉武大帝》《大明王朝》《武则天》等的精选片段,这些影片中的音乐、服装、语言等的展示,不仅可以提供历史事件来龙去脉,又可以提供历史人物的形象刻画,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感受到历史知识的源远流长,提升了其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三、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

陶行知云:“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相机引诱。”通过教师对教材深挖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主义,中外优秀历史人物高尚的品德、情操,光靠老师单纯的说教对高中生而言不太管用,历史学科要对高中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结合历史学科的学科特点和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影视作品会使高中的历史课堂充满“情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上《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一课时,我播放了电影《横空出世》、《创新中国》的片断。看着钱学森等科研人员在简朴的办公室里用算盘算出了原子弹理论数据,看着国防科技军人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下,自力更生,克服了种种来自国内外有形无形的艰难险阻,奇迹般地成功爆炸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全世界为之震惊。这样的镜头,深深地震撼了同学们,“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一场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科技工作者顽强的科学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感受新中国的来之不易,会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延伸课堂,拓宽教学的多样形式

我们也知道,对学生历史认知的引导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不能紧紧局限于历史课堂,它是一项动态的系统工程,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贯穿于整个高中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历史影视资料的优势,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的课外延伸。

展开历史评论:例如《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时,笔者就要求学生观看电视剧《康熙王朝》,组织学生开展影视评论活动,要求学生就其中的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画面或者历史细节进行“历史题材影视资料评论”或“经典片段编演”或“历史故事讲述”的活动,同时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自己的历史感触和对事件的自我认知,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开设选修课目:以专题形式放映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观看后结合已有的历史知识谈谈见解。我曾开设了二战史的专题选修课,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关于二战的题材可供选择的影视作品非常丰富,有纪录片《世界大战》和剧情片如《珍珠港》、《勇敢的心》、《卡萨布兰卡》、《匈奴王阿提拉》、《圣女贞德》等。

开展研究学习: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转变》一单元,可以让学生谈谈对“百家争鸣”的评价;结合某一个时期或者某一个主流思想的代表,客观评价其思想在某个领域的地位和贡献等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题目,组成研究小组,对资料进行查阅、评价、核实,进而筛选,进行整理得出研究性报告。

4.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四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高级中学:杨恩德

学习好赵利剑老师《高中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教学研究》的最大启迪就是进一步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并能丰富运用模式,经过简单整理,赵老师讲座使用材料8组,分别说明了

一、教学目标:主要高考涉及的史料分析 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2008年广东)材料一

材料二 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北魏献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易服色,并以此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理解。第二问则涉及魏孝文帝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均田制。第三、四问,要求学生在掌握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对比。参考答案:(1)服饰汉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3)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4)都移风易俗;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2.阅读下列材料:(2007年江苏)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宋史》

材料二: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①北宋“积贫”原因,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 ②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

③依据材料

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④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第二问涉及措施;第三问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第四问属于开放型设问,要求学生对王安石变法进行评价。参考答案: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③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④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3.阅读下列材料:(2007年宁夏)

材料一: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摘自《戊戌变法》)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在思想上引发了极大震动,不仅顽固派坚决反对,而且不少维新派人物如唐才常黄遵宪也难以接受,帝党领袖翁同龢也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因此,他的著作出版不久,即被光绪皇帝下令毁版。(摘自《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等)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摘自《梦蕉亭杂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希望“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2)戊戌变法的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和失败原因。参考答案:(1)西方和日本变革取得成功;甲午战败,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革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颇之处,内部意见分歧。

二、教学过程,史料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意义 1.明确改革的定义和基本特点。

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以戊戌变法为例,正如康有为在上书中所言:

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譬犹地雷四伏,药线交通,一处火燃,四面皆应。

自台湾事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志,奸宄生心。陈涉辍耕于陇上,石勒啸倚于东门,所在而有,近边尤众。伏莽遍于山泽,教民遍于腹省。„„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面临民族独立和国家近代化的双重使命,如学者所言: 明治维新是„„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的催化作用,为了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它同时面临民主革命和民族革命的双重任务,在国内,它的主要任务是摧毁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消灭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割据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并使日本迅速地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国际上,它的主要任务是摆脱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而强加给日本的殖民枷锁,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维护日本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 忧时之士感栗危惧,深怵亡国灭种之痛,于是维新运动一时大起,„„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戊戌变法:清王朝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和实际权力掌握者分离,维新派将变法成功的希望寄托于光绪皇帝身上,而清廷大权却集中于慈禧太后之手,请看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过程: 八月初四日黎明,上诣宫门请安,太后已由间道入西直门,车驾仓皇而返。太后直抵上寝宫,尽括章疏,携之去,召上怒讦曰:“我抚养汝二十余年,乃听小人之言谋我乎?”上战栗不发一语,良久,嗫嚅曰:“我无此意。”太后唾之曰:“痴儿,今日无我,明日安有汝乎?”遂传懿旨,以“上并不能理万几”为辞,临朝训政。凡上所兴革,悉反之。——恽毓鼎《崇陵传信录》 有人形容此过程为“制孤雏”,不用一兵一卒,即将光绪帝囚禁。维新派寄厚望于光绪帝,变法怎能成功?

2.关于改革的过程,应说明:

在明治维新中,有一措施带有极大风险,即废藩置县。一方面,该措施势在必行,因为: 诚然,幕府倒了,大权归于朝廷了。但是这个朝廷依然没有实力。第一,朝廷没有兵力,现在的征东军队都是从勤王诸藩借来的。第二,朝廷没有金钱。„„第三,朝廷又没有实际的政权。因为各藩主拥有土地、人民,各自在自己的藩地中行使政权,任意管治,任意征取赋税。并且各藩彼此窥视动静,在惶惶不安之中,都想保住本藩的每一寸土地。至于对付西方列强的国策,却谁也没有功夫考虑。这样简直不能称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日]久米正雄著《伊藤博文时代》

反观戊戌变法,则缺乏木户孝允这类成熟的政治家来主持。在戊戌变法的关键人物中,康有为是思想家和理论家,而非政治家,正如其弟对他的评价:

康有为之弟康广仁说他“规模太广,志气太锐,包揽太多,同志太孤,举措太大,当此排者、忌者、挤者,盈衢塞巷,而上又无权,安能有成?”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上 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应强调:

宗教平等的兴起正是否定宗教的划一性;复以强迫划一信仰的废案,此一运动终于发扬光大,蔚为壮观。它不是意味着所有的人都须信仰同一上帝,也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须在同一方式下信仰上帝。相反的,它意味着人人都应有同样的自由,根据他们自己良知所指示的方式来信仰上帝——如果良知不让他们这样做的话,他们还根本有不信神的自由„„在历史上,它是民主发展史的一个主要部分,如果我们要想认识民主,并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词句将民主理想重新加以阐释的话,我们对它便不得不予以密切的注意。——《余英时文集第六卷·民主制度与近代文明》

5.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图片的运用 篇五

摘要:历史图片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直观辅助教学工具,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历史图片,是历史教育工作者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总结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图片的有效策略,进而归纳出优秀的教学经验,以期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水平。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图片

前言:在历史教学中,左图右史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图片起到了非常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图片,通过相应练习题的设置,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迁移[1]。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帮助学生对历史获得可观认识,进而不断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思想水平的提高。

一、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所采用的历史图片,多为历史人物头像、历史场景照片、地理环境图、疆域地图等,在新课程标准中,对图片的使用进行了重点强调,在历史教科书的应用范围以及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历史资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式之一。阅读高中历史书以外的课外阅读书,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同时,在现代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甚至增添了一些由近现代作者所画的历史场景想象漫画以及讽刺漫画,在这些特殊性质的图片的使用中,必须要做好辨别工作,要谨慎使用。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点应用方式:

(1)用于课堂导入,采用比较具有吸引力的历史图片展开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有助于课堂的顺利展开;

(2)用于解释知识点,在历史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采用历史图片可以帮助教师讲授知识点,同时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重难点进行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历史表象。

(3)用于学生考评。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果采取整齐划一的作业形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有悖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新课标中,提出必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评价环节,通过围绕历史图片来进行作业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例如,在教学中,教师给出一段史实描述,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力,完成一幅历史场景图。这样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以及个性特征,有利于教学的有效进行,同时能够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历史图片的优势

历史图片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直观性教具,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历史图片,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历史图片本身具有直观性的特征,表现方式也比较多样化,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促进课堂活跃性。在心理学中,教学活动能够调动感官器官的参与,有助于教学过程的顺利发展,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运用历史图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视觉,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点。图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记住和理解知识,对于新航路开辟来说,一个地图,上面有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地图,这样学生从中就能搞清从欧到亚的航线,还有了解到新航路的开辟给人种分布的范围带来哪些变化等。学生通过看图片来记比去背要强多了,实现了有效的形象记忆。

(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历史图片,能够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运用图表等展开教学,能够总结出历史的内在逻辑性,进而帮助学生获得语言组织能力,有助于文字转变为生动形象的表格,进而帮助学生获得历史逻辑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历史图片,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以及思维能力,进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能力。在分析图片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图片中蕴含的艺术美、社会美等。历史图片是高效的,具有简单明了的特点,让学生在看图的同时更容易掌握历史,通常应该结合历史事件,区域位置和统计图表,时间对比图,合理的运用图片更具有说服力,增加学生的现场感,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一个图片匹配一个精彩的历史小故事,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获得主观能动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历史图片,能够有效融合历史知识,通过看图分析等形式将历史知识串到图画中,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进而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2]。在练习中,通过运用简洁文字以及趣味图片,有效结合历史知识点,进而帮助学生获得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知识以及能力。

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历史图片的有效策略

历史图片是高中历史教学中比较常用的直观辅助教学工具,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应用历史图片,是历史教育工作者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策略:

(一)紧扣历史教科书,遵循科学性原则

我国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材具有多种版本,是编写者根据课程标准所编写的。新课标比之前的教学大纲更具有灵活性,对教师提供了较大的教学自由,教师能够依照自己对课程标准的解读,展开教学[3]。教师应该结合不同版本教科书的优势,不断搜集并补充生动形象的图片等资料,应该在搜集图片时,注意必须要具有科学性,能够解读教学重点点,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图片选取应该适当,必须要符合教师的教学设计

历史教材是我国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核心资源,但并非唯一的资源。利用教材中的图片,有助于教学过程的展开。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出教学的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必须要适当选择图片。

(三)结合教学实际,贴近学生现实生活

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层次上也会有所不同,学生表现出充分的个性特征。教师应该在补充材料时,注意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必须要适宜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选择合适的图片。

(四)提高图片的真实性,使用应慎重

在历史图片的选择中,必须要确保图片的真实性[4]。图片必须要保证属于真实可靠的历史资料。在这个基础上,必须要提高教师的图片鉴别能力,充分考虑图片的科学性以及真实性,提高历史图片的应用质量。

结束语: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历史图片,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高中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历史图片应用能力,探索历史图片的有效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6.高中历史教学心得 篇六

梁军峰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释放学生自我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是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共同的使命。同时也不应把素质教育与高考评估机制、高考选拔学生对立起来。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我想写出教学上的点滴心得,与同行们共享。我觉得在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实施教育教学创新

素质教学的先导是教育观念的创新,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教法,教法决定成效。传统教育观念已经在许多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中成了“法宝”,比如说:以教师为中心整节课都坚持“填鸭”,把学生看成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教书不育人,忽视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思想、感情和创新意识;老师惟我独尊,高高在上、对学生提出的“奇谈怪论”嗤之以鼻,甚至认为学生是钻“牛角尖”,不但不解决,而且还要批评一通等等。这些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思维求同,不仅教学效果肯定不好,而且还扼杀了学生创造的内在动机。让趣味无穷的历史变成一个枯燥无味的数字,最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基本放弃了历史学科的学习。这跟我们的素质教育和时代发展是不适应的。因此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教学工作者尤其是中老年历史老师就必须痛下决心打破它,改变它,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学生主体观。从“主演”变为“导演”。在学校公开课上,开课教师上初三历史《美国内战》,把“贩卖黑奴”的广告导演成学生的活动。(黑奴扮演者,教师课前选定有较强的文艺表演才能,同时有较强的表演欲望的学生。)通过演练,学生既认识到了黑奴当时的悲惨处境,又为林肯政府颁布《解放黑奴宣言》是深入人心的,打下了伏笔,也说明了黑奴问题成为了美国当时社会的焦点。另外如在讲《一国两制》一课时,通过让学生看录像《百年中国》的纪实片段;《重庆谈判》一课时,播放电影《重庆谈判》片段等等,这些课,使我确认,高中历史教学,也应尽量挖掘“可导”“可演”的题材。方法上可采用电化教学,运用多媒体,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画面,以引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变“灌输”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起到“服务”“参与”“引导”“点拨提升”“补充”的作用。也要求教师放下老师的架子,师生平等,创设和谐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倡学生标新立异,鼓励质疑,激励思维。

二、更新备课方式,提高课堂实效性

如何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向45分钟要质量。通过教学实践、尝试、总结、反思,我觉得备课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可以说是基础,是关键。著名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说过:“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收集信息、了解学生、考虑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见所得,把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收集到的有关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是“备忘录”——供课前翻阅,以便把课上好。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教参、收集信息、备学生,思考教法则是隐性的。”我们在备课时充分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素材进行备课,这些素材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材、教参和辅导资料了,更多的是利用网络资源等,因为网络上的素材非常丰富。同时,教师的备课还可以备一些学生的活动,某些课中,可以调动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在我校历史集备组,曾用过如下方法进行备课,(一)课前调查学生在本节课上希望学到什么知识,他们对本节课的哪些内容特别感兴趣。

(二)利用互联网,查找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材料。笔录备用。

(三)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应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对高三选修《甘地》一课,通过集体备课,觉得仅靠讲解,学生很难了解甘地的全面活动,难以理解“非暴力不合作”的概念,所以决定让学生看电影《甘地传》。这样,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而且加强了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融洽、合作关系。

三、更新课堂教学的方法,优化课堂教育结构

新课程改革和新教材对课堂教学方法极为重视,明确提出要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播者了,教师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的合作者、探究者。学生的学习也要充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所以,教学中,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的有趣的事例、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以及不断出现的挑战性问题等,都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在习题训练和讲评课时,尤其管用。

(一)学生限时完成适量练习。

(二)学生讨论答案,教师参与,了解学生讨论的重点集中问题。

(三)集体讲评,教师答题,师生间可以互换角色互相体验,讨论中体现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遇到难点老师给以点拨,最后教师板书全文主要内容作最 后小结。实践证明,这种教法达到了课堂教学“高效低负”的目的,有益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教学中,师生间始终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互相交流着,既为教学活动奠定了最佳心理基础,又对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潜能和个性特点大有裨益。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积极的参与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学生的眼、脑、手、口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多展开第二课堂,让学生多接触社会,采集社会上的一些信息,增强对社会的了解,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课,开展辩论赛。如:对拿破仑的评价,对辛亥革命的成败的评价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

四、依据教学评价机制,重视现实教学要求

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始终 “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7.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篇七

一、历史课的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 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 纲举目张, 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 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 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 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

比如, 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 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 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 (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 , 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 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 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 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此外, 还可以把握一定的社会矛盾为线索, 分清两个历史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解决矛盾的基本方式 (改革和革命) , 以及矛盾产生、发展、激化和消失的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 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 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 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 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 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可见, 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一个成熟的教师, 其教学思路必然是十分清楚的, 有条不紊的, 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二、历史课的点面交叉法

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重要的是要找准“点”, 以“点”带“面”。所谓“点”, 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 即坐标。我上课时, 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 谈今论古, 谈古论今, 或者谈中国论外国, 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 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公元1—2世纪, 西方有个罗马帝国, 东方有个东汉帝国, 不同的是前者是个奴隶制帝国, 后者是个封建制帝国。讲到现在的“中东和谈”, 就说一说犹太人的苦难历史、现代的几次中东战争, 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曲直, 并介绍一些书目让学生去借阅。这种点面交叉法, 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历史课的教学点, 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 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有人也许会认为这样做, 上历史课会离题, 扯得太远了。其实不然, 首先, 从历史的角度讲现实问题, 是符合古为今用的教学原则的;其次, 学生对现实问题比较关注, 也感到比较困惑, 如果我们从本学科的实际出发, 对这些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讲解, 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8.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八

【中图分类号】G633.51

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学生历史知识的学习,历史思维能力发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看法。

一、历史图片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功能

1.培养学生兴趣,激起求知欲

历史学科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利用历史图片的教学功能,往往能使学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主动探求状态。我首先从新课导入入手,改变以前固定的教学流程,开始大量阅读和浏览,在书中、在网上寻找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适时适量地引到课堂教学中。如选修四专题四“亚洲觉醒”的先驱的第一课《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了从整体上给学生一个概貌,激发学生对孙中山这个人感兴趣,我上课就用课件展示了教材中和在网上下载的几幅图片,并对图片进行生动解说,使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并因势利导,适时点拨,将所示图片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促进课堂互动氛围的形成与新知识、新问题的生成,深化学生的历史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利用图片,培养观察想象力

教材中有不少是图片,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它蕴涵着深刻的寓意,给人以无穷的历史韵味,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能力的珍贵教学素材。如《辛亥革命》一课,讲同盟会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照讲解的同时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雄鸡一唱天下白,图中竹叶由三民主义的某个主义四字组成。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竹叶组成的特征,想象其涵义,再进行讨论,学生很快说出是族字,即民族主义。这样,学生的具体感知与联想思维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概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以图铺路,培养历史审美感

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图片,如人物图、文物图、复原图、遗址古迹图、艺术珍品图等。这些图片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图文并茂,烘托出浓厚的历史审美气氛,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亲和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如,讲《唐朝手工业发展.时》,结合课本“唐三彩骆驼载乐佣”和“唐代花鸟纹锦”彩图,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了历史情趣,感受到唐代丝织业技术水平的高超,认识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并鼓励学生谈感受,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4.化难为易,突破要点

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尤其是抽象的知识,如果离开图片教学,往往重点难以突出,难点不易讲清。教师运用插图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则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如在学习元朝行省制度前,可以先出示汉唐版图和元朝疆域图进行比较,强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指导学生在地图中找出中书省和其他11个行省,指出行省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提问我们处于什么省?从而理解“我国省级政府设立始于元朝”。

二、高中历史图片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教师通过示范、引导,使学生了解解读历史图片,通过图片思考历史的思维方式,培养和提高学生解读历史图片能力。我认为开展历史图片教学的方法可分为观察历史图片、叙述历史图片和解析历史图片。

1.观察历史图片

观察是解读历史图片的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中有什么”,从表面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进而一步步挖掘图片中的历史信息。

(1)观察什么?观察内容应该包括:①图片的题目是什么?②你看到了什么人或事物?如果有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面部表情、姿态如何?如果是事物,属于哪种类型?存在于哪个国家?哪个时间?等等③联系所学知识,获知图片的时代背景、由来、内容和历史价值。最后,获得历史图片中的有效信息。

(2)怎么观察?首先,观察要有明确目的与任务,带着问题观察图片。一般教师在呈现图片的同时总会提出问题,这问题就是学生观察图片的目的与任务。不围绕问题观察图片是低效的,甚至会是无效的。其次,观察要有顺序。合理的观察程序一般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再次,观察要有重点。有重点的观察才能抓住图片的主要内涵。

2.叙述历史图片

准确叙述历史图片,包括简明地表述历史梗概,形象地、有感情地表述历史情节,逻辑地、有论据的表述观点,清晰地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等。我认为可以通过“看图叙史”和“看图问史”等方式培养学生相关能力。

(1)看图叙史。学生可以针对单张图片,讲述历史事件的概况或前因后果,也可以利用多张图片,梳理历史发展进程及历史客观规律。看图叙史,既解读了图片中的历史信息,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记忆更深刻,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2)看图问史。学生根据图片提出问题,达成质疑历史的精神和提高问题意识的能力。可围绕图片反映的历史表象、本质特征或事件发生的时间、历史背景、影响等因素,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方式提出自己的问题。由学生提出,经教师梳理后呈现问题。这种看图问史的方式,表明学生已形成解读图片的一套模式,也体现出学生善于从现象观察深入到本质特征探究的能力。

3.解析历史图片

主要是通过对图片的分析、比较、概括,进一步深层次解读图片,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对历史的完整认识,在解析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历史图片解读能力。

分析就是将历史图片中的各种组成要素进行分解,从而让学生可以整体把握历史,更加全面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比较就是通过历史图片内容的比较,找出变化的历史信息,从而认识整个历史演进过程。概括就是在充分提取历史图片表面信息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概括,进一步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9.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九

四、注意避免“题海战术”历史教学过程是对历史事件的一个再现和反思的过程,尤其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强调学生从情感上、思想觉悟上对历史知识的把握,这就要求我们决不能以“以成绩论英雄”的旧观念来作为看待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把握情况的判断标准。部分老师则忽视了重点,把侧重点放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再现和题目的把握上,故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把大量的知识点背下来,把大量历史题打在屏幕上,一节课就是学生背书,做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可能在提高学生成绩发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会随之烟消云散。首先,在许多学生陷入题海苦不堪言,已经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的情况下,这样的教学固然运用到了计算机展示题目的优势的一面,但是对学生是没有吸引力的,把本来就该是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变成枯燥机械的解题训练,窒息了学生的思维,这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目标是相悖的。相反,现在需要引导学生讲究解题质量,独立思考,善于反思,养成自己归纳总结的习惯。所以只给一个简单答案,没有分析的提示,没有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的题库,实际上是一堆“现代化垃圾”。所以,我认为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注意通过计算机提供的图片、视频、故事让学生去反思,去领悟,在思考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决不能只是为了考试而教学,把一大堆题搬上屏幕,严重制约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五、注意教学思维的优化现代教学更强调对学生的引导,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更突出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学生与媒体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与传递的过程,是上述诸方面共同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教学之前教师的备课活动十分重要,对书本知识重难点的把握,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掌握,对相关资料的编排,都显得尤为重要。一堂成功的计算机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授课的内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编制适合学生实际和有特色的教学软件,选准最佳作用点和最佳作用时机,讲究实效,紧紧把握历史教学的一条主线——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思维去看待问题。让学生去感悟历史,提高觉悟。所以优化课件十分重要,哪些知识点必须突出,哪些历史事件通过哪些精练的资料去陈述、铺垫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不该用时就不用,该少用时不多用,使制作出来的教学软件能激发学生的无限遐想和创新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空间。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总会发现,部分教师总喜欢把一大堆相关史实不分青红皂白一股脑搬上屏幕,书本上有的也不例外,看起来一堂课容量十分充足,实际上效果却并不理想。比如有个老师在上《三国鼎立》时,首先把有关曹操、刘备、周喻等介绍打出来,再介绍了三国中3个相关的典故,还有各种视频涉及3个,书本上的地图也全部放在课件里,书本的内容几乎原本搬上,还有苏轼的《赤壁怀古》等词,林林总总加起来课件达四十多页,整堂课简直成了教师的一言堂,速度奇快,另学生无法跟上思路。试想,如此一堂课,学生对于知识的把握是否能真正掌握呢?所以,教学思维的优化必须贯彻在历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在教学信息化日趋普及的今天,我们在运用现代花手段进行教学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如何去用活我们手中的机器——计算机,一定要走出新教材老教法,新工具旧路子的怪圈,相信我们未来的历史教学必将柳暗花明又一村。

历史教学反思(三)

10.高中历史教学反思 篇十

一、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在实行新课改后,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完成哪些教学任务呢?特别是文理分科后,我认为关键在于摆正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在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有许多教学内容,包括我们以前认定的重点主干知识,现在都被冠以“了解”、“知道”、“感受”、“课外阅读”等要求,一些章节的教学目标中还有“要求全体学生掌握”、“大部分学生掌握和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掌握”的层次性教学目标。因此,课堂教学目标不能定位太高,要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和高一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及实际的教学时间来确定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如在学习必修1《世界多极化趋势》一课时,首先明确本课学习内容要点是:“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其次注意到“简述”和“了解”这两个不同能力层次目标要求,进而明确“简述”的是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了解”的是“多极化趋势”既“发展”又“曲折”的特点,最后根据上下节的课标内容,把本节的时段确定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由此展开本节教学内容的处理和学习探讨。在处理简述四种政治力量的兴起是有主次、轻重之分的,欧共体、日本、中国是本课的重点,不结盟运动则相对不是主要的,是可以略讲的;而简述部分则可由学生根据教材和所学的知识自主学习。对欧共体和日本兴起的原因可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讨论得以完成。这样的目标定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能有效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而事实上高一学生由于学习水平、学习时间、学习目的的限制,不愿意也不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因此,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高一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基本前提。

二、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1.有效地选择教学的重难点

我认为对高一学生的课堂要求是大致性地了解历史知识的全貌,跨越式地理解重大历史事件,而不必将知识面拓展得太宽、知识点挖掘得太深。在不违背新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根据课时安排,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简化教学内容,强化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易于接受,提高课堂的学习的实际效果。在必修一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里,分封制和宗法制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我认为在课堂上只需引导学生了解它们的大致情况,掌握它们的主要特点和影响,以便学生集中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加以落实。而对它们的具体内容、产生原因和发展过程这些繁杂的内容可一笔带过,甚至不予考虑。否则,即使教师详细分析了,学生也很难做到持久记忆,不仅没有实际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冲淡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所以在处理课堂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范围时,我们要根据高一年级历史教学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加以选择,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2.有效地确定教学难度

新教材内容跳越性大、观点新、理论性强,给高一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不少的困难。学生经常抱怨记不住,理解不了,运用不上,学习效果很差。这就说明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难度太大,超越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降低难度,将重点主干知识尽可能简化,一些深奥的难点内容没有必要挖掘得很深、很细,让学生了解大体状况、理解主要含义就可以了。例如,必修一专题一以介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为主,我就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只要求学生记住几个主要王朝的重要政治制度的重点内容,如秦汉王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只要求学生掌握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度的主要职能和历史影响,而对三公九卿的各个职位的具体职能及其相互关系、西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度等就不作要求。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只让学生掌握其运行机制及其影响,对它所产生的原因,六部的具体分工及其相互关系不再提起。这样既可以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又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提升一节课的教学效率,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总之,新教材教学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需要不断更新。我们在加强自身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更要加强集体备课,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高中历史教学设计

★ 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中历史教学组教研计划

★ 如何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 高中历史复习方法

★ 高中历史说课稿

★ 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教学设计

★ 高中历史小论文范文

11.谈高中历史教学 篇十一

兴趣

自信高中的历史学习主要分三个阶段,主要为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以及中国古代史,学生应该对中国古代史比较感兴趣。因此,高中的历史老师应该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这三部分的学习历史教师需要调整教案,把学生引入正常的历史学习轨道。由于书本所有的课程都是从目录开始,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学生看目录,把大致的一个框架理出来,让学生有个总体的框架体系,这样有助于记忆。带领学生上课前可以先讲个和本课有关的故事,最好是轻松一点的,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可以提前激发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兴趣。中间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可以和同学探讨,能和当今社会形势挂钩的就延伸性的顺便讨论下当今的热点。比如讲到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就可以结合2008年的金融危机说明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和危害等。高一年级学习的历史主要涵盖了初中的。因此理科生主要学习高一阶段的历史,并通过会考就完成了高中这一阶段的学习,而文科生却不然!文科生需要更深入的学习中国现代史以及古代史。那么高一阶段历史老师该如何授课?以下笔者将展开论述。 第一点是课堂的,课堂上该如何上课?在课堂上的四十分钟老师该如何运用?比如某节课堂上要上林则徐虎门销烟。那这节课该怎么去上?笔者是这么建议的。上课前的十分钟是学生兴奋点最高的时候,因此老师可以利用这十分钟来放一段关于林则徐虎门销烟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了解这一事件。视频是比较容易让学生记住信息的,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点学生通过看视频已经对整个事件的经过有了一定的框架,此时科任老师只需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本从课本上归纳总结出考试的考点,学生便对这一课有比较深刻的印象。最后一点是学生要完成课后的练习达到巩固的作用。

课堂的教学要与课后的练习相照应。如果课后没有做一些关于课堂所学习的内容那么就难以应付考试,虽然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意义不在于考试,但是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学必须以考试的考题为中心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那么该怎么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呢?高中是学习比较紧张的阶段,我们老师不能随意的去布置作业。一定要注意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但也不能布置得过多否则会起反作用。课后的作业不仅仅局限于做在练习本子上或者做练习手册。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比较灵活的方式。比如说开展课后讨论小组,对课上所提出的内容进行探讨,这样能使学生开拓思维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个是开展学生辩论赛,开展学生辩论赛可以使学生更深入的去找历史资料,就会对课文内容更加熟悉。所以开展辩论赛也是一个不错的课后训练。三是鼓励学生自己做课件。不只老师上课要用课件学生也要用,老师可以让学生做好课件后进行课堂讲解,每一个学生都轮一遍。这是对课堂的改革。只要学生自己做了课件就不会对课文不熟悉。 以上这三点是对传统的课后作业的改革。那么对于课后的一些练习又该怎么去做?课后的练习主要让学生针对选择题与主观题这两大块进行训练。选择题能帮助学生记住知识点。主观题能让学生自由的发挥对历史的观点。以这两种方式去布置课后的作业,学生会对历史的学习得心应手。这种教学模式会给学生很大的兴趣去学习,所以是可取的。

12.高中历史教学计划 篇十二

我们知道,历史学科在高考中的分值相对其他主科的分值较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及家长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历史就是简单的背诵的文科学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很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是,当前新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培养综合素质化人才,而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机器。至此,教师就要积极革新传统教学、大胆引入新的教学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通过将历史图片资源引入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氛围感染力。同时,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的展示给学生,将历史故事及人物形象真实再现,进而提高学生的历史认知能力及批判思考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不再遥远,而是近在身边。

1.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多是停留在传统的文字类教学和故事性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相对于图片、影视等等教学模式就比较枯燥、单一。学生可能很难提起学习兴趣,并感觉历史的学习较为遥远。再者,教师过度的将精力投入到班级的升学率、学生的学习成绩中。往往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身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必然会严重违背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阻碍自身多元化的发展,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违背了综合素质化人才的培养战略。最后,教学资源单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度的依赖课本教学。对于开发教学资源力度不够,放不开手脚。可能碍于升学率的影响,很多老师不敢创新教学模式,不敢充分挖掘教学资源。

2.历史图片引入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意义

首先,将历史图片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很好的丰富教学资源。使得教学课堂资源多样化,丰富课堂结构。而历史图片很多都是对生活、社会、历史故事、人物的真实再现。这就对丰富历史课堂教学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直观的将历史情境真实再现。再者,将历史图片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很好的提高课堂感染力。由于历史图片具有真实的将历史故事再现,对学生的感知能力都有极强的冲击力。最后,将历史图片引入到高中历史课堂,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高中阶段作为学生教育生涯的关键阶段,做好学生的认知转型及心理审美都很重要。如果简单的单一教学模式,必然会对学生的历史的感知能力培养造成不良影响。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 飞夺泸定桥”图册“, 南京大屠杀”图册等等。这些图片就可以直观的唤醒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3.历史图片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

3.1 通过历史图片导入教学

我们知道,一个好的课堂能否有效进行,做好课前导入就十分重要。那么教师在展开历史课堂教学之前,可以结合课程内容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源,进行课前导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感染力、直观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认知能力。例如学习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第十六课《抗日战争》时,为让学对课堂内容提起兴趣、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选取关于南京大屠杀和狼牙山五壮士的图片。通过图片的残酷、艰难,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后文有效教学做好铺垫。

3.2 通过历史图片充实课中教学环节

历史图片一般是取自历史, 但又不同于古板的历史书籍。其具有更加直观化、形象性、生动性的特点,更能拉进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例如学习《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课时,单纯的文字内容很难让学生产生心灵上感触。所以在课程安排时,教师可以收集建国初期我国领导人与外国领导人会晤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到建国初期我国外交的艰难和领导人为外交做出的努力。借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冲击他们的内心感动。进而更加深入的了解文本、研读历史课本。

3.3 通过历史图片拓展课后知识视野

当前,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很难挤出时间对课外历史作品进行阅读。即使有时间也很难对书本产生阅读兴趣。那么教师就可以通过历史图片设疑,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鼓励学生自主的在课后查阅资料,找出照片的出处。这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拓展历史知识面。

4.总结

13.高中历史教学经验总结 篇十三

我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已有七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提高。特别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对教育的认识、理解更清晰了,也有了点滴心得,虽然这些还很稚嫩,但如给他人有所启示,也将会备感欣慰。

历史是一门既深刻严肃又丰富生动的学科,如果我们只注重了它深刻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丰富多采的一面,只注重了它严肃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则往往会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创设学习历史的情境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呢?动机是指激励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力量。所以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在教学中我尽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引人入胜的意境,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一开始学生们还有一些胆怯、害羞心理,站在台上不自在、别别扭扭的。那么,如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摆脱这种心理,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呢?我采取了以下尝试:

第一,注重教师情绪对学生的影响

由于教学内容的严肃性和认知上的距离感,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情绪状态尤为重要,稍有懈怠,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气氛低沉状态,因此,在实际中我非常注重调整自己的教学情绪,让自己在精神饱满、情绪振奋的状态下进行教学活动。只有当教师自己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学生才会处在一种兴奋的情绪状态下从事学习活动,并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激起他们参与的动机。所以,愉悦、兴奋的情绪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有促进作用,对老师的教学活动,也有相应的促进效能。当师生在教学中形成了良好的情感心理场,课堂教学就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教师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教师作为一种专业素养的情感调控能力外,教师生动的教学语言(包括体态语言)的运用对课堂氛围的创设显得十分重要。巴班斯基也说:“显而易见,不能只凭历史、文学和艺术的材料本身,而且还要教师在讲述这些材料时带有强烈的情感,才能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强烈的发展。”因此,对于一个历史教师来说,积蓄好自己饱满的教学情绪,认真设计好自己的教学语言,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度地加以发挥运用,这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否则,教师的教学语言如果机械呆板、单调发味,使人一听即腻,睡意顿生,则再丰富的教学内容也会变得味同嚼絮。同时,在教学中还应该辅之以必要的仪态、手势、眼神、表情等体态语言,以强化教师教学的语言信息和情感信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良效。

第二,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由于历史本身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往往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距离感。教师可以把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新闻时事、社会现实结合到历史教学中来,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学到英国侵占我国香港时,让学生搜集有关“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成功实现的事例;学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内容时,让学生把胡锦涛书记到西柏坡考察的时事政治和讲话内容找出来并结合课文讲述以突出会议的重要意义。由于事例是学生自己找的而且受到老师的信任和赞许,他们有一种“成功”感,而其他学生也萌发出“欲与他人试比高”的情绪,学生的参与意识被调动起来了。这样把历史感和现实感融为一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强了教学效果。

第三,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教师要尽可能改变“一支粉笔一张嘴”的落后教学模式,历史课堂不应只用讲述法、谈话法、讲解法,而应依照学生能力水平、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等实际情况,选择使用更多的方法。如“讲读议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等。改变“课课一个样,常常一个腔”的教学模式,吸引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历史。此外,还可以开展演讲会、故事会、知识抢答、辩论等寓教于乐的各种活动。如学习《戊戌变法》内容时,我引导学生就“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等问题进行辩论,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对于有些不容易解释清楚的重难点内容我先布置学生回去看课文、看课外书、查资料,上课时可以让学生带着资料上讲台当“老师”给其他学生们讲解,我一般针对同一个重难点要找几个学生带不同版本的资料从不同方面去讲解,我在边上只起“导演”和“旁白”的作用。这种方法既能够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但这种方法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实施,否则,只会流于形式,起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录象机、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等先进设备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让学生真切的感知遥远的史事,这是当今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和目标。我们学校的许多同仁们在这方面做的很好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榜样。

第四,注重历史作业的创新

历史作业是巩固历史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许多教师往往比较重视课前设计、双边活动、启发提问、导语结语等环节的创新,而忽视了作业这一重要环节。其实,科学而有效的习题,特别是认知性习题、开放性习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媒体,也是掉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我的实践证明,在同一个年级的不同班级或同一个班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作业布置方法,比如,对于成绩较好的班级或学生我布置的作业多为主观性、开放性习题,而成绩较差的大多以客观性习题为主,这样做收到的教学效果很好,它使每位学生都有事可做而且能做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抄袭现象。因而改革历史作业的内容和形式,赋予历史作业更多的创造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参与性,既是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历史教师面前的任务。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到高一第二学期,每个班都有十几个同学讲过课,发表过自己的见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遵循平等参与的原则。老师不是居高临下地指导,而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正走向终身化的今天,如何在教学中调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有待我们进一步地探讨和实践。

上一篇:描写老虎的句子下一篇:教职工考勤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