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和报纸摘要音频

2024-10-09

新闻和报纸摘要音频(7篇)

1.新闻和报纸摘要音频 篇一

【事事关心】

一周新闻摘要(9.22-9.28)

▲9月22日:出席联合国气候峰会的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22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会见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并与潘基文共同出席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捐赠30米分辨率全球地表覆盖数据仪式。

2014年第16号台风“凤凰”19时35分在浙江省象山县鹤浦镇沿海第四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为10级(2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5百帕。

▲ 9月23日:中俄建交65周年暨中俄友协成立65周年招待会23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与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出席招待会并致辞。

▲ 9月24日:日前,江西理工大学机器人协会的四名同学成功设计制造出可全程代替监考老师的“考场助手”机器人引发社会关注。据介绍,“考场助手”不仅可以实现考生入场考试时的身份识别与安全检查,还可在考试过程中进行自动收发试卷、播放英语听力和信号屏蔽、视频监控等功能,基本可替代监考老师实现所有考务功能。

▲ 9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发行“和”字书法——草书普通纪念币一枚。这是“和”字书法纪念币继“篆书”、“隶书”、“行书”后第四次发行。纪念币主景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内缘上方刊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下方刊面额“伍圆”及年号“2014”。背面主景图案为草书“和”字,衬景图案为书法飞白,内缘的左上方刊“和”字的五种书法体。纪念币面额为伍圆,直径为30毫米,材质为黄铜合金,并采用隐形图案雕刻、微缩文字和全齿间隔半齿等防伪技术,发行数量7000万枚。▲ 9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习近平强调,对于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我们绝不会容忍。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台独”之路走不通。我愿再次重申,我们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无论是谁,不管以前有过什么主张,只要现在愿意参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我们都欢迎。

▲ 9月27日:在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暨首个全球“孔子学院日”来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致信,向全球孔子学院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致信祝贺。

▲ 9月28日:日朝将在沈阳举行政府间协商,双方代表均已抵达。据报道,磋商将于29日举行,届时日方将要求朝方就12名绑架受害者相关的调查状况作进一步说明。预计此次磋商将进行到傍晚。

2.新闻和报纸摘要音频 篇二

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这段时期的报纸新闻评论主要承担着政治宣传和社会动员的功能, 基本上扮演了政党领袖传声筒的角色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 领导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工作。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 党中央十分注意发挥报纸评论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发表对报纸功能的独到见解, “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 总要先造舆论, 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 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报纸舆论的本质。尽管在“反右派”、“大跃进”风潮中, 在阶级斗争工具指导思想引领下的报纸评论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逆推作用, 但是, 客观地考量, 这段时期的报纸新闻评论在为社会结构的改造、奠定符合国家政权的国民政治心态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到了20世纪60年代中期, 新闻媒介却成为无产阶级全面专政的工具, 报纸新闻评论沦为阶级斗争的宣传利器, 充当了“大鸣大放”的马前卒。在两报一刊的煽动和鼓噪下, 中国历史掀开了血雨腥风的一页。尤其是从1967年11月开始, 每逢元旦和重大时日, 两报一刊的社论直接传达毛主席和“最高司令部”的“最新指示”, 是全国舆论的最高纲领。而各地方报纸遵循的潜规则是:小报抄大报, 大报抄梁效。从这个意义上讲, 当时的两报一刊已经取代了全国的新闻评论, 成为新闻评论的代言。 (2) 国内报纸评论被极左政治路线控制, 舆论口径高度一致, 一度成为社会动员、政治运动的引线, 充当了政党领袖传声筒的角色。

这段时期报纸评论样式仍以传统的体裁为主, 主要作品集中在党报上。“在报刊上发表的新闻评论, 大都代表媒介编辑部的意见 (如编辑部文章、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 或新闻从业者的意见 (如编者按语、记者述评) , 一些专栏评论或杂文虽以个人名义发表, 但其比重和影响远不能与前者相比。” (3) “文化大革命”十年, 中国新闻评论因报章发展的停滞不前而陷入沉寂, 不仅评论样式大大减少, 而且评论内容几乎千篇一律, 专栏评论和杂文则彻底销声匿迹。在此时期, 社论、短评、编者按语运用的频率最高, 党报社论的政治宣传力、社会动员力最强;专栏评论、杂文等, 尽管有过一段短暂的“复苏期”, 但很快就被汹涌而来的政治运动所淹没。

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 报纸新闻评论以思想解放为主导功能, 充当了开启民智、为改革摇旗呐喊的思想启蒙者的角色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中国进入了大规模的社会转型期, 随着以阶级斗争主政的模式转换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在转型期, 原有的经济结构、阶层结构等发生了重大变化, 人们的利益关系、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也在发生变化。国家的控制范围在缩小, 社会的独立空间在增大, 社会经济状况决定的个体政治心态也逐渐成熟, 呼之欲出。同时, 改革所带来的经济上的成功也催生了人们对政治的热情, 社会自由空间的增长意味着人们政治自主性和多元性的增强。 (4)

改革开放的大力推行需要宽松的政治气候和思想土壤,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中国新闻界步入了拨乱反正的重大发展时期, 学界重新肯定了报纸评论的舆论功能。这一时期报纸上出现的评论文章, 在题材选择上具有明显的政治化特征, 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评论作者队伍主要为社内人员或特约评论员, 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较高的理论素养, 业余作者数量较少。正因为该时期的新闻评论具有明显的政治背景和官方色彩, 所以在舆论功能的发挥上, 新闻评论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着力引导群众理解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与之保持一致, 以思想解放为主要特征。 (5) 比如在改革开放遇到思想阻力时, 一部分媒介精英 (报刊评论员) 和学术精英 (特约评论员) 纷纷在报刊上为党立言, 大开思想解放风气之先, 如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为党在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清除了障碍, 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由于社会自由空间的增长、人们政治自主性和多元性的增强, 这段时期报纸新闻评论无论是在体裁上还是在表达形态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具体表现在:其一, 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和普及的专栏小言论, 使报纸新闻评论从只有少数人能写的媒介评论、精英评论第一次扩展为群言式评论。它不仅是评论体裁上的扩充, 也是国民在新时期的思想诉求, 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众“政治话语权”的需要。其二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为代表的“杂文热”, 更加注重针对性、时效性。其三, 几乎是在同时, 署名评论员文章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 与以往的评论员文章相比, 不仅个人署名, 其观点和写法也更具个性特征。 (6) 如20世纪90年代初, 改革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日益激烈。在这当口上, 《解放日报》于1991年春节前后发表了4篇署名“皇甫平”的评论, 这组评论, 深刻阐述了邓小平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最新理论成果, 主张破除“新的思想僵滞”, 冲破囿于姓“社”姓“资”的争论, 文章在读者中广受好评。这些新颖的评论形态和传统的评论样式互为补充, 积极贯彻党的舆论方针, 倡导思想解放,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充当了开启民智、摇旗呐喊的思想启蒙者的角色。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 报纸新闻评论在增强舆论引导功能的同时, 还重视了舆论监督、公共领域等多功能的发挥。这一时期的报纸新闻评论充当了释疑解惑的舆论引导者、针砭时弊的舆论监督者、公共领域的集体讨论者和寓教于乐的社会整合者等多重角色

以邓小平南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 深化体制改革和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主题。邓小平南巡谈话中关于判断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三个有利于”的论述, 打破了长期困扰人们的一些思想禁锢, 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解放。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进一步深化, 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发展, 另一方面是社会的阶层分化呈现出进一步的复杂化和多元化。“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结构的转型和社会阶层的分化导致了多元利益群体的出现和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由于各个社会群体的生活境遇和社会地位的分化, 国民的政治心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7)

为了进一步解决改革深水期涌现出来的诸多社会矛盾, 适应读者新的价值取向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报纸媒体上一系列创新的评论样式和评论题材不断涌现。这些评论样式灵活多样、题材贴近生活, 敢于直面受众所关注的热点和疑点问题, 想百姓之所想, 说百姓之所说;还有许多经济、文娱、法制等不同领域的评论专栏和个人署名评论也在不断以新的面貌出现, 其扮演的角色和承担的功能在不断嬗变:

专栏评论———从“释疑解惑”的循循善诱者到“针砭时弊”的舆论监督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逐步深入人心, 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新闻改革的稳步推进, 报刊评论催生了一种新的评论样式———专栏评论。专栏评论短小精悍, 取材广泛, 反映现实生活, 表达群众心声, 善于针对转型社会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为读者释疑解惑。

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专栏评论体式和媒体操作实践的日益成熟, 专栏评论在内容、形式和观念上也不断创新, 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感和针对性, 文风更加犀利, 大胆抨击时弊, 揭露不正之风。一些专栏评论饱含着强烈的社会、人文关怀意识, 尖锐泼辣, 一针见血。伴随着发展体式的日趋成熟, 专栏评论从最初“释疑解惑”的循循善诱者逐渐充当了“针砭时弊”的舆论监督者的角色。

新闻时评———从“直言议政”的舆论引导者到“公共领域”的集体讨论者。严格地讲, 新闻时评也属于专栏评论的一种, 但随着报纸“时评”版面化操作理念的成熟, 时评获得了新的生长空间和表现形态。在中国近代报业史上, 曾经出现过两次时评热: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的《时务报》, 于1899年首倡时评, 掀起了中国第一次时评热;20世纪40年代, 以《大公报》“星期社评”为代表催生了第二次时评热。 (8) 这两次时评热的显著特点是:评论主体皆为梁启超、张季鸾等言论大家, 评论内容大多为对当下时事的权威解读, 极大地引导了当时的舆情风气。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社会现象的复杂化和价值观念的进一步多元化, 人们迫切需要媒体帮助解释缘由、透视趋势, 于是在1998年兴起了我国近现代报刊史上又一次时评热。此次由都市报带动的新一轮时评热, 为更多的公民和专家搭建了集体讨论的平台。由于媒体广开言路, 赋予了更多公民在媒体上独立发言的可能, 时评不仅成为公民通过表达意见、反映舆论有序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 还是党和政府了解民意、把握舆情的重要渠道, 其公共领域功能得以凸显。至此, 时评的角色功能由最初“直言议政”的舆论引导者逐渐演变为沟通上下、整合舆情的“公共领域”的集体讨论者。

娱乐评论———从“消闲解闷”的娱情发布者到“寓教于乐”的社会整合者。娱乐新闻评论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兴的专业评论样式。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兴盛, 人民对于娱乐的迫切需求, 大众媒体的娱乐功能越来越彰显, 娱乐评论也越来越成为新闻评论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从形式上看报纸娱乐评论有署名的专栏、评论员文章、编者按等, 更多的则是以专栏评论形式出现。如《广州日报》的“娱人坊”, 《南方都市报》的“每日娱论”、“娱乐四人吧”, 《羊城晚报》的“龙眼碌碌”、“笑林广记”等。

娱乐评论的大量出现, 最初是为了丰富繁荣娱乐版面资讯, 为读者提供消闲解闷的娱乐谈资, 但随着媒体实践和娱评观念的不断成熟, 也逐渐承担了寓教于乐、整合社会的功能。这是因为:其一, 在现代社会, 人们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生存压力和工作压力, 作为减压阀, 娱乐评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有效宣泄负面情绪的渠道, 有利于读者更好地调整心态。其二, 娱乐评论不仅在样式上推陈出新, 而且在内容上也是极其丰富, 娱评作者们善于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化方式深层次地满足现代社会读者的快乐需求。其三, 娱乐评论还兼有文艺批评和舆论监督的功能, 对引导读者的兴趣, 培养读者的高雅品位, 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整合社会机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娱乐评论的角色功能也从最初意义上“消闲解闷”的娱情发布者逐渐转变成为“寓教于乐”的社会整合者。

结语

回顾60多年来中国新闻发展史的历程, 不同时期报纸新闻评论角色和功能的发展变化都与中国社会转型和政治生态变迁密切相关, 其嬗变过程总的来说是一个共同存在和交互影响的过程。随着社会民主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 我们有理由对报纸新闻评论在未来时期承担更加完善的社会角色、发挥更加全面的社会功能充满信心。 (本文为湖南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 项目编号:10C1209)

参考文献

①⑤吴静:《报纸新闻评论舆论功能的嬗变》, 《新闻实践》, 2008 (11) 。

②薛中军:《新编新闻评论》,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第22页。

③⑥涂光晋:《新闻评论的历史性变迁》, 《中国记者》, 2004 (4) , 第22~23页。

④⑦《改革三十年国民政治心态的嬗变》, http://www.sznews.com, 2008-10-24, 深圳新闻网深圳评论。

3.新闻和报纸摘要音频 篇三

【关键词】报纸 新闻细节 传播效果 受众心理

近年来,由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介报纸在当前日新月异的传播环境中已经受到影响,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报纸传媒只有努力提升自身质量,才能争夺更多读者。在报纸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新闻细节描写是一个重要因素。新闻细节描写对新闻传播的效果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真实的新闻细节描写可以增强新闻的传播效果,而虚构的新闻则会削弱新闻的传播效果。新闻的可读性关系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因此,要提升报纸竞争力,就要在新闻细节描写中下工夫,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

一、新闻细节描写对新闻传播的正面效果

正面效果通常是指新闻是真实可信的,好的细节描写可以揭示新闻内涵,提升新闻报道的价值,更好地传播媒体的意图,提高传播效果,这样的新闻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从而积极、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新闻的正面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新闻细节可以增强新闻的可信度

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新闻媒介要坚持的原则之一,是新闻媒体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新闻细节描写要真实、客观,要选取事件中有代表性的细节,真实反映新闻全貌,准确表达传播者的意图。另外,还要选择受众熟悉的细节,越是熟悉的细节描写越能让人亲切,吸引受众的兴趣。新闻的细节描写是保证新闻质量的重要手段,报纸要在细节描写上精益求精,努力发挥自身的传播作用。

2.新闻细节描写能强化报道主题,揭示新闻内涵

新闻的细节描写要忠实于新闻报道,不能孤立,要紧密围绕新闻事件展开,细节描写要对新闻的传播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优秀的新闻细节不但可以强化新闻传播者的主要想法和新闻主题,还可以从深层次揭示新闻的内涵,进而更好地提升新闻作品的质量,提升新闻的整体价值。

3.新闻细节描写可以表达媒体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新闻是让事实说话,细节描写就要真实、准确。优秀的作品要反映出新闻传播者的态度,细节描写可以实现这个功能,这代表了新闻媒介的态度,也代表了记者的情感。好的细节描写以文字中蕴涵的感情吸引读者。因此,新闻传播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新闻细节的运用。

作为党报从业者,新闻的可信度一直是我们采写新闻的第一要点。而在确保新闻可信度的前提下,对新闻的细节进行深度加工,无疑会进一步提升受众对新闻事实的可信度。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可以真正从深层次揭示新闻的内涵,进而更好地提升新闻作品的质量,乃至提升新闻的整体价值。例如,2015年10月12日呼伦贝尔日报一版头题《阿里河的浪花——来自鄂伦春旗“十个全覆盖”攻坚战建设现场的报道》,本文作者从细节入手,通过5个故事将“十个全覆盖”攻坚一线涌现出的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串联起来,这5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均来自基层,他们有的为了百姓舍下小家顾大家,有的为了工程进度挑战自己、突破自我。所有这一切,都从细微之处来描写,让人读后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好似与这些故事中的主人公早已熟知一般,毫无陌生之感。本文一经刊出,社会反响非常之好。试想,如果作者不是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从采访一开始就注意细节,并把这些主人公的“小事”付诸笔端,怎能给读者呈现出这样一篇感人的好作品呢!

二、新闻细节描写对新闻传播的负面效果

负面效果指的是虚假的消息造成信息失实,违背了传播的最基本原则,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效果。如爆红网络的“深圳最美女孩”“先看病后付费”“乞丐获700万拆迁款”等事件,后经记者查证,发现都是假新闻,与事实严重不符。

以上失实报道,都是作者或编辑未从新闻的细节入手,没有真正将新闻真实性的第一要素掌握好,从而导致错误或失实报道的出现。而细节描写运用不当也会对新闻报道的传播产生负面效果,其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违背新闻规律的虚假新闻

虚假新闻对社会危害极大,有的报纸媒体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编织虚假新闻,这些虚假新闻不仅损害了读者对真实信息的知情权,影响读者对真实新闻的判断,还对社会舆论产生了错误导向。一旦虚假新闻被揭露,会使整个读者群体对纸媒产生质疑,从而降低纸媒在读者心目中的可信度和地位。因此,虚假的细节描写会严重影响报纸的传播效果。

2.会误导读者的不当新闻行为

违反社会道德的虚假新闻,会错误引导读者的判断,从而严重影响读者受众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青少年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一些报纸媒体对违反社会道德的细节进行了过于细致的描写,将一些应该删除过滤的信息进行了“曝光”,以此来增加报纸销量。这些报道会对社会风气产生很不好的“示范”作用。因此,报纸媒体不仅仅是传递社会信息,同时还承担着引导社会舆论的责任。报纸媒介要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促进积极健康社会风气的形成。报纸媒体要把好舆论关,传播更多的积极信息。③

3.隐私曝光

报纸的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曝光可以将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公诸于众,从而侵害一部分人的合法权益。报纸通过生活细节描写来曝光一些明星的私生活,以此来增加自身的吸引力,这样的报道往往会有失偏颇,过度揭露明星隐私,过犹不及,引起明星反感,对他们造成烦恼。另外,过于细致的描写对部分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会造成伤害。报道中的部分内容可能会涉及到较敏感的话题,这些话题一般都是当事人不希望公布的,这样的报道一旦曝光,就会使当事人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

三、正确处理好新闻细节描写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1.新闻的细节描写要真实、客观

真实、客观的报道是运用新闻细节的基本原则。在新闻细节的描写中,必须要遵循这条原则,以真实、客观的细节描写增强报纸的可读性,从而提高受众的阅读兴趣,提高报纸的销售量。相反,虚假的报道就会使受众反感,严重损害报纸的信誉,影响报刊媒体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④

2.要符合时代主旋律的需要

纸媒体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断创新。报纸体现着强烈的时代感,因此新闻细节描写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时代的特征。新闻的细节描写要符合主旋律的需要,宣扬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给读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3.要充分体现媒介的意图和观点

报纸在进行细节描写中要从实际出发,要根据报道的题材选择细节,根据报道的需要选择细节。在细节描写中要通过描写体现出媒体的态度与写作意图,使读者能够很好地理解传播者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刘海贵. 新闻采访教程[M].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 张宏权.王方钊.浅 谈大众传播受众的逆反心理[J]. 新闻知识,2011年第02期.

[3] 吕天生. 让细节为现代新闻添彩[J]. 新闻传播,2011(06)第77页.

[4] 桑永英. 细节,新闻写作中的点晴之笔[J]. 新闻采编,2010(04)第42-42页.

(作者单位:呼伦贝尔日报社)

4.报纸(新闻)编辑试题 篇四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报纸编辑部门的总负责人通常称

A.总策划

C.总编辑 B.总经理 D.总主笔

2.在报纸编辑部中,负责根据文字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保证出版物质量的是

A.总编辑

C.内务编辑

3.现代新闻传播环境下的信息流通特点是

A.我传你受

C.传受互动 B.我打你通 D.供不应求 B.校对 D.责任编辑

4.对地震、火灾、飞机失事等突发事件报道的策划称为

A.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C.独立型报道策划

5.新闻报道策划的最终成果是

A.报纸

C.具体的稿件

6.选稿环节中稿件分析的重点是

A.判断稿件有哪些缺陷

C.比较各篇稿件意义的大小 B.判断稿件哪一部分最有价值 D.判断稿件是否有刊用价值 B.相关专栏或版面 D.报道设计方案 B.非可预见性的报道策划 D.连动型报道策划

7.依据权威性资料对稿件内容进行检查,这种发现新闻稿件差错的方法是

A.分析法

C.调查法

8.认为“造题之难难于做诗”的是

A.邹韬奋

C.徐宝璜

9.新闻标题中的辅题指的是 B.黄远生 D.张季鸾 B.核对法 D.解释法

C.虚实结合题

10.一个版要有定读性,最主要的是要有

A.精彩的内容

C.精彩的图片

11.版面上最具有强势的编排手段是

A.标题

C.专栏

12.报纸版面向读者传递信息是依靠

A.文字

C.文字和图像

13.版面设计的首要要求是

A.确立正确的编排思想

C.正确处理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4.版面设计的主要工作是

A.确立编排思想

C.确立布局结构

15.中国最早的副刊是

A.晨报副镌

C.消闲报 D.引题和副题 B.精彩的专栏 D.精彩的言论 B.图像 D.题花 B.图像 D.版面语言 B.恰当地安排各篇稿件 D.正确处理编排思想与编排技巧的关系 B.安排稿件 D.美化版面 B.晨报副刊 D.字林沪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6.报纸编辑策划的内容主要包括

A.报纸策划

C.广告策划

E.发行营销策划

17.某报开展的记者(编辑)当一天老师的“庆祝教师节”新闻报道策划活动,属于

A.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C.读者参与式报道策划

E.受众调查式报道策划

18.运用分析法发现稿件中的疑点的具体途径包括

A.从稿件对同一事实的不同叙述中发现疑点

B.从稿件所提供的事实及作者对事实的评价中发现疑点

C.从新闻来源中发现疑点

D.从记者的反馈中发现疑点

E.从分析一件事实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中发现疑点

19.编辑修改稿件时,如果要增补新闻事实,常用的方法有 B.非可预见性报道策划 D.报纸介入式报道策划 B.读者活动策划 D.新闻报道策划

C.电话采访

E.合理推测

20.现代标题出现的主要表现是

A.类题的大量使用

B.标题的版面排列形式发生变化,标题字增大

C.多行题的出现

D.标题确定性增强

E.标题评价新闻内容 D.实地采访

21.引题引出主题,可以有多种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A.背景

C.目的E.结果

22.对版的内容之所以要进行配置,原因具体来说有

A.消除单稿局限

C.吸引广告客户

E.凸显版面个性

23.版面对内容的评价有

A.综合性评价

C.绝对性评价

E.显性评价

24.版面语言的基本形式包括

A.同题集中

C.编排手段

E.版面的布局结构

25.善于运用标题的变化,对设计美的版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标题的变化包括

A.内容的变化

C.大小的变化

E.位置的变化 B.形式的变化 D.字号、字体的变化 B.集纳 D.版面空间 B.最终评价 D.言语性评价 B.提高审美效果 D.增加组合效应 B.意义 D.原因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报纸编辑的鉴别能力

27.报纸编辑策划

28.稿件内容的相关性原则

29.后生错误

30.版芯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报纸编辑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2.压缩新闻稿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3.正确的编排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34.在专、副刊的组稿中,发现作者的途径主要有哪几种?

五、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5.下面的内容摘自某报刊登的新闻稿,请指出其中是否有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本报讯市公安局新闻发言人今天证实,昨晚9时许,在新建县永陵镇发生一起杀死3人、刺伤2人的特大杀人案件。据了解,罪犯李某是个不到18岁的无业青年,现已被公安机关抓获。

36.国外有家报纸在2011年结束之际,以《2011年十大本地新闻精彩回顾》为题,刊登了本地发生的许多重要新闻,其中包括《地铁碾断少女双脚》、《勿洛蓄水池4个月连夺6命》、《地铁故障大混乱》、《疗养院被指虐待老妇》、《女郎被弃尸水槽居民喝血尸水》等社会新闻。请指出其中是否有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六、制作标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7.为下列新闻制作标题

本报讯“他们坐火车来到甘肃农村学校支教,背着睡袋留宿教室,和孩子们同在食堂吃饭。”13日,甘肃省定西市台办主任杨继红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他们”就是来自台湾地区的46名大学生和2名高中生志愿者,正在甘肃定西两所学校进行为期9天的支教交流活动。

“台湾学生来定西农村交流支教属于首次,很难得的机会。”杨继红说,本次活动由台湾微客公益行动协会组织台湾当地部分高校大学生,自发组成2个梯队共48名志愿者,分别在甘肃定西市安定区内官营中学和陇西乔门学校“当老师”。

杨继红对前来支教的台湾学生“赞不绝口”,他说,学生们从台湾飞至香港,然后乘坐火车经过广州、兰州,最终乘坐大巴抵达支教目的地。“自费过来支教,认真的精神让我们倍加珍惜这样的机会”。

支教期间,台湾大学生将为当地学生开展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的教学,和当地师生共同参与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并与农村学生结对,深入农户家中体验当地特有的风土人情。

杨继红说,通过文化的交流,增进了两岸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促进双方教育的融合和创新。

38.为下列新闻制作标题

本报讯近日,西藏航空TV9827航班从拉萨贡嘎机场起飞前往兰州,这次飞行将与以往不同,飞机将不再经过那曲、格尔木上空,而是从拉萨贡嘎机场经玉树上空几乎是直线飞抵兰州,空中距离减少260公里,时间缩短约20分钟。这标志着进出藏的第二条空中通道正式开通。

长期以来,进出藏的航班基本上都是通过成都至拉萨航线,航线所经地形复杂,航线保障能力较弱、容量受限,航班间隔为10分钟/架。近年来,随着进出西藏航班的大幅增加,单一的进出藏空中通道导致航班延误严重,也制约了飞行量的进一步增加。为此,民航西藏区局在上级支持下大力推进ADS-B、VHF等空管新技术,不断提高航线保障能力,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开通拉萨经玉树到西宁的航线以增加进出藏空中通道。今年春季,由西藏航空对此航线进行了实际飞行验证,取得圆满成功;日前此航线开始了航班的正式运行。今后拉萨至西安、北京的航班航线走向也将陆续调整到此航线上来,最终将分流成都至拉萨航线20%的飞行量,有效缓解成都至拉萨航线的拥堵,不仅可以起到截弯取直、节能减排的作用,还将大大减少航班延误率。

七、配置评论(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39.请为下列新闻配一篇200~250字的编后(要有题目)

杨波小区为何垃圾分类做得好?

走进位于永兴路的杨波小区,记者看到,那里的垃圾箱房与很多小区不同。没有异味,没有污水,也没有散落在外的垃圾,整个垃圾箱房干干净净。不仅如此,这里还被划分成了9个区域,对应9类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塑料包装、塑料瓶、旧衣服、纸张、利乐包、金属、过期药品。打开各个垃圾桶,里面的垃圾果然与桶上标明的回收物名称保持一致。而在垃圾厢房的墙壁上,则贴着很多提醒告示,比如,在回收塑料瓶的垃圾桶旁写道:“瓶里不能有饮料参与,要用清水洗一下。”

在垃圾箱房旁,有个洗手池。打开水龙头,流出的水是热的。小区业主委员会副主任郑忠芳介绍,这个洗手池和热水器是居委会出资配备的,让居民在倾倒湿垃圾后立即洗手。“每次扔完垃圾就有热水洗手,人性化设施促使居民做好垃圾分类。”郑阿姨说。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9月起,杨波小区开始尝试垃圾分类。由于该小区由业主委员会自主管理,在决定启动前,全体业主举行了一次投票,垃圾分类获得全票通过。

为了让环保理念深入居民心中,“热爱家园”社团的七八名志愿者进入小区,挨家挨户分发区分各类垃圾的科普手册和两个用于干湿分离的垃圾桶。“启动垃圾分类后的几个月,我们每天早晚都会到垃圾箱房旁值勤。”社团环保项目总监郝利琼说。

在业委会的支持下,志愿者们还在小区办起了黑板报,每期都会对严格分类的居民“点名表扬”。“这招真的很管用,我们居民碰面时,总会讨论今天哪家被表扬了,这是一种无形的激励和督促。’’郑阿姨说。

5.报纸(新闻)编辑试题及答案 篇五

课程代码:0065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l.广义的报纸编辑工作流程中,开始的工作环节是()

A.接收稿件

C.组织编辑部队伍 B.确定报道选题 D.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

2.负责设计、组拼报纸版面的编辑叫()

A.版面主编

C.总编辑 B.内务编辑 D.编辑部主任

3.1997年《青岛晚报》发起组织“周日志愿者行动”并进行报道,从报道方式上说,这种报道属于()

A.组合式报道

C.介入性新闻报道 B.参与性新闻报道 D.集中式报道

4.设计报道方案的根本依据在于()

A.报道进程

C.报道思路 B.报道方式 D.报道效果目标

5.报纸编辑在选稿过程中,稿件分析的重点是()

A.从一篇稿件的总体上去把握它是否具有刊用的价值

B.分析一篇稿件的各个部分,发现其中有哪些缺陷

C.判断稿件中哪一部分最有新闻价值

D.在稿件与稿件之间进行分析比较

6.对新闻稿件进行分析,除了要作出新闻评价外,还要作出()

A.可读性评价

C.真实性评价 B.艺术评价 D.社会评价

7.对稿件内容再次通过直接向当事人和有关人员了解情况来检查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种发现新闻稿件差错的方法是()

A.分析法

C.调查法 B.核对法 D.解释法

8.以叙事为主,着重表现具体人物、动作或事件的标题被称为()

A.虚题

C.主题 B.实题 D.辅题

9.在对版的内容进行组织时,将若干内容具有紧密联系的稿件集中在一起发表的形式被称为()

全国2009年10月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题 1

A.同题集中 C.专栏

10.人民日报是()A.对开报纸 C.六开报纸

B.集纳 D.专页

B.四开报纸 D.八开报纸

11.把内容有联系的若干稿件集中安排在一个标题之下排版,形成统一的视觉形象,这是

()

A.空间组合 B.标题组合 C.专栏组合D.线条组合12.在正文编排方面应以()A.变栏为主 B.破栏为主 C.基本栏为主

D.长栏为主 13.栏线从版面上端直通下端的现象被称为()A.对题 B.并题 C.辟栏

D.通栏

14.副刊刊登文艺评论和书刊评论,第一要注意()A.精心选择评论的对象 B.坚持评论的正确方向 C.评论语言应通俗易懂

D.评价应恰如其分

15.报告文学报道新闻性的人物和事件,采用的是()A.文学手法 B.通讯手法 C.描写手法

D.修辞手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之所以说报纸编辑是报纸及其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是因为

()

A.报纸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 B.报纸编辑是报纸整体形象的设计师

C.报纸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D.报纸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E.报纸编辑是报纸产品销售的决策者

17.决定报纸的风格特色的因素主要有()A.办报宗旨 B.报纸的性质 C.报纸的规模 D.发行方式

E.读者对象

18.下列内容在新闻报道中禁止刊载的有()A.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的 B.传播犯罪方法,教唆犯罪的 C.故意捏造事实,羞辱他人的 D.未经本人同意,公布其信件、日记

E.未经本人同意,公开批评其人

19.新闻稿件的修改方法主要有()A.改写 B.压缩 C.校正 D.增补

E.虚构

20.新闻(消息)标题与通讯、评论标题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新闻标题与通讯标题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标出新闻事实 B.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以新闻为依据 C.通讯标题必须含有新闻事实 D.评论标题重在说理 E.新闻标题重在叙事 21.引题又名()A.肩题 B.眉题 C.子题 D.上副题

E.上辅题

22.新闻标题要求言简意明,为此要善于省略,具体做法有()A.只保留事实核心部分,省略其他部分

B.只保留事情发展结果,省略不必要的过程与细节)

C.省略消息来源 D.省略不必要的议论

E.省略不必要的事实成分,如时间、地点、具体名称等 23.版面强势形成的基本方法有()A.强度 C.变化 E.统一

24.专、副刊对新闻版内容的延伸主要包括()A.事实的延伸 C.时效的延伸 E.知识的延伸

25.在专、副刊组稿中,发现作者的途径大体有()A.从专家学者聚集的单位里发现作者 C.从参加会议中发现作者 E.从参加各种活动中发现作者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采编合一

27.报纸编辑工作流程(狭义)28.连续式报道 29.后生错误 30.重点式版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1.为什么说报纸编辑部门在报纸的生产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32.新闻稿件的思想、观点差错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33.为什么说“读者通过版面,不仅可以认出报纸,而且可以了解报纸”? 34.一般来说,画版样应按怎样的次序进行?

五、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35.下面的内容摘自某报刊登的新闻稿,请指出其中是否有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不久前的一天,江苏农村有一个村民被农用车撞倒,又被该车从头部轧过,“中头彩”当场死亡。36.下面的内容摘自某报刊登的新闻稿,请指出其中是否有不当之处,并简要说明理由。

本报讯没有突出的喉结,更没有满脸的胡子,身材娇小的童梦日前面对市一医院作出的染色体检查报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竟是男儿身。

来自下白县丘陵乡的小童和丈夫均是教师,丈夫在学校教生物,“她”教体育。夫妇俩 结婚三年来恩爱有加,但都快30岁了还没有孩子……

六、制作标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B.对比 D.对称

B.理论的延伸 D.体裁的延伸

B.从已刊发的作品中发现作者 D.从自发来稿中发现作者

37.为下列新闻制作标题

本报讯日前,世界第一、面积达1780平方米的一块巨型A级膜布安装到上海世博园世博轴顶部,此举意味着世博轴顶部索膜结构工程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世博轴是上海世博园区最重要的人行立体交通枢纽,由地上2层、地下2层组成,全长约1公里,连接园区内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等永久性场馆,以及主要轨道交通线。38.为下列新闻制作标题

本报讯为加快推动“海峡旅游”品牌在台港澳地区的宣传力度,7月l日至年底,福

建省在台湾东森电视台的亚洲新闻台及财经新闻台黄金时段播出《迷人的海峡,福建欢迎您》形象宣传广告片,重点展示迷人的武夷和神奇的土楼等福建十大旅游品牌,提升福建旅游的整体影响力与美誉度。这是福建省旅游形象广告宣传片首次亮相宝岛台湾。

福建省旅游局还将于近期在东森财经新闻台播出4次全外景采访的《中国大体验》节目。主持人将游走八闽大地,向台湾民众展示福建各地的迷人美景和人文风貌。

七、配置评论(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39.请为下面的新闻配一篇200~250字的编后(要有题目)。

国家人口计生委决定在全国清理、规范、更新计生标语

冷漠强硬标语不得上墙

本报北京8月8日电“一环二扎三罚”、“普及一胎、控制二胎、消灭三胎”,这些冷 漠强硬的计生标语将淡出公众的视线。而“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对 生命的尊重,从生殖健康开始”等人性化标语,将在城乡亮相。

国家人口计生委日前决定,在全国普遍开展一次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工作,推荐190条更富有人情味和时代特色的标语口号。

国家人口计生委宣教司司长张建认为,书写、悬挂标语口号,不是为了表达当地政府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决心,给上级领导检查、观看,也不是为了单纯完成工作任务,而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使党的政策更加深入民心。

他指出,当前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主要存在三大问题:

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标语口号过多且质量较差,影响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一些地方甚至依据“土政策”,制作出台一些约束群众的标语口号,使人民群众对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产生误解。

管理缺失,内容、质量没有标准,操作程序缺少规范。在一些地方,标语口号的拟制由乡村计生工作人员自编自创,是非对错,全凭标语拟制者的素质和水平。

冷漠强硬,缺乏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思想。禁止性的多,倡导性的少;管理性的多,服务性的少;宣传公民实行计划生育义务的多,宣传公民权益的少;冷漠强硬的多,温馨可亲的少。

为此,国家人口计生委提出: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从根本上剔除不良执政文化的影响,力戒简单粗暴。要充分尊重公民基本权利,从民间视角切入,拟制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极具说服力、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标语口号。

根据规定,清理、规范、更新人口和计划生育标语口号,要变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宣传,为以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宣传;变单纯强调公民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宣传,为维护公民实行计划生育合法权益及奖励扶助等优惠政策的宣传;变单纯避孕节育的宣传,为优生优育、优质服务以及预防艾滋病、促进生殖健康等知识的宣传;变简单生硬冷漠的宣传,为依法行政、文明温馨的宣传。

此次清理、规范、更新标语口号的范围是:全国各乡(镇)、村、街道、社区、居委会,各级党政机关、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

2009年10月自学考试报纸(新闻)编辑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A3、C4、D5、A6、D7、C8、B9、B10、A

11、B12、C13、D14、B15、A

二、多项选择题

16、ABCD17、ABE18、ABCD19、ABCD20、ABDE21、ABE22、ABCDE23、ABC24、ABE25、ABCDE

三、名词解释题

26、编辑部人员在家是编辑、出外是记者,既采又编,称作“采编合一”。

27、是以编辑出版某一期报纸为一个周期,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工序的安排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

28、指紧跟事件或问题的发展变化进行追踪,连续发出报道,反映其全过程,取得及时、深入、扣人心弦的报道效果的一种报道方式。

29、原稿有错误,编辑修改时又改得不正确,以错改错,或者是原稿没有错误是编辑改错了,这种错误叫后生错误。

30、相对突出

一、两个重点内容的版面,其特点是强调版面的某一局部,使之成为版面的重点。

四、简答题

31、首先,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纸生产系统的设计和决策中心;第二,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纸生产系统的指挥和调度中心;第三,报纸编辑部门是单个新闻产品的制作、加工和组装中心;第四,报纸编辑部门是报纸生产。

32、偏离政策;看面看法;报纸审判;忽视保密;言语地激。

33、因为报纸版面是报纸形式独特风格的集中表现。这种风格,不仅能够显示报纸外观的区别,使读者不看报名就能认出是什么报,而且能够深化报纸的内涵,使读者更容易认识报纸的内容特性。

34、先安排版面的四角,后安排版面的其他部位;先安排重要稿和长稿,后安排其他稿;先安排四边形稿件,后安排多边形稿件。

五、辨析题

35、不妥当。村民被轧死是场悲剧。但“中头彩”一说却以轻薄的口吻问死者“道喜”缺乏应有的同情心。

36、不妥当。不应在报道中透露患者和家属的姓名、地址及工作单位等隐私情况。

六、制作标题

6.新闻漫画在报纸中的作用 篇六

——谈新闻漫画在报纸中的作用

漫画是一种富于讽刺与幽默,引人会心地发笑的艺术作品。它采用高度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夸张手法和灵活多变的表现技巧,来反映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不仅能使读者在笑声中产生丰富的联想,而且能切中时弊,产生强烈的社会效果。正因为它费墨不多,却能入木三分地反映出问题的本质,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漫画作为报纸的常客.也常被你为新闻漫画。它既能运用幽默感和夸张手法来歌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新事物、新道德、新风尚,又能揭露社会上的一些腐败落后现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深受新闻报刊编辑部门的青睐。

我国报纸由传统的“读文时代”进入“读图时代”,这既是对读者已经变化了的阅读习惯的主动适应,同时也是发挥图片的视觉优势,实现版面革新的要求。各类图片在报纸版面上的地位不断提高。新闻照片凝固真实的瞬间,以视觉艺术的魅力吸引读者,对编辑来讲,一张好照片就基本把版面定位好了。编辑经常为照片苦恼,特别是做新闻评论和经济的编辑,更是常常为一张好照片发愁。多年以来,在新闻摄影界已形成一种看法,认为经济新闻照片难拍,就连一些优秀的社会、街区新闻摄影记者也感到想拍较有感觉的经济新闻照片无从下手。相反,漫画却能弥补摄影新闻无法表现的内涵和深度,有针对性地调整版面视觉效果,活灵活现表达编辑在报纸上的独特寓意。那么,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漫画究竟有什么作用呢?了解这个问题,对创作和编辑新闻漫画,发挥新闻漫画在新闻报道中的优势是大有益处的。与传统漫画充当讽刺与幽默功能相比,新闻漫画在现代报纸中,可以承担不逊于其他新闻表现手法的报道作用。这些作用有报道新闻、舆论监督、解释新闻、教育引导、幽默劝说、报纸审美作用。1.报道新闻作用。纸质媒体在电视台和网络冲击下,只能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尽快提供电视、网络所没有报道的新闻以及它们没有报道的新闻细节

发稿: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新闻漫画是以新闻为题材内容,通过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而产生功能作用的一种漫画,它以形象化的宣传手段,融评论性、新闻性、艺术性于

一体,形象生动,尖锐泼辣,寓庄于谐,有着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受众多报纸的信赖。本文论述了我国报纸新闻漫画的历史与现状,新闻漫画的类型及特征,并就我国当前新闻漫画存在的问题及创新策略上提出了解决方法及建议。

一、新闻漫画在我国报学史上有着优秀的传统

新闻漫画也称时事漫画,和报纸相伴而行的,很早就出现在许多国家的报纸上,没有现代报业的发展也就不会有漫画。世界漫画史上典型的新闻漫画之一,应该是巴黎公社时期法国著名漫画家莫洛克的组画《一周师事概述》了,它描述了1871年5月9日至16日期间的9桩重要事件。【1】画家以稍加夸张的笔法,及时地报道了巴黎公社时期一周内敌我双方激烈斗争的军事、政治动向。

新闻漫画在我国报学史上有着优秀的传统。自晚清有了近代报纸,新闻漫画就出现了。如当时影响较大的《点石斋》发表的漫画已具备了新闻漫画的雏形。清末民初称为“时画”。1903年,上海《俄事警闻》刊登的时局图,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报刊新闻漫画。1907年4月间,《申报》为配合立宪运动的报道,刊出标题《立宪镜之一》《立宪镜之二》的新闻漫画,讽刺清政府声言要立宪、实则虚情假意、镇压刚刚兴起的立宪运动。【2】新闻漫画的使用,大大丰富了我国报纸的体裁形式。

1925年 丰子恺 先生从日本引进了“漫画”这一名称。

在中国人民深受三座大山压迫的年代,我们的漫画家以其艺术的、锋利的刀笔,创作了大量伸张正义、鞭笞邪恶、揭露反动的漫画,唤醒和鼓舞了人民大众加入到革命洪流中去。“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光宇、叶浅予等众多画家,以漫画做刀枪,在媒体上发表了不少新闻漫画。1939年,沈同衡的《加冕图》在莫斯科“中国抗战画展”中获得好评,在苏联《文学报》上刊登介绍。

抗战胜利后,沈同衡在上海组织创立了我国漫画史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进步组织“漫画工学团”。解放战争时期,著名漫画 家华 君武、丁聪等带着激昂的爱国热忱,创作了一大批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内战阴谋的漫画,为促进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华 君武的新闻漫画《磨好刀再杀》,在报纸上发表后引起社会轰动。画面上一人左手拿着盾牌挡着自己,盾牌写着“和平方案”四个字,可盾牌后面的右手却在磨刀,形象地揭露了蒋介石为了篡夺胜利果实,一面勾结美帝国主义假调停,一面集结兵力进攻解放区的阴谋。

1953年2月2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读者吴纪明的来信。信中写道:漫画是宣传工作中的有力工具之一。它通过生动活泼的形象,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深刻的教育,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可是有不少报纸对这一工作还重视不够,它们很少刊登漫画,因而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我希望各地报纸和美术工作者密切合作,更多地创作和发表一些好漫画及独幅画,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

《人民日报》能够刊登这样的读者来信,足见当时报纸媒体对新闻漫画的重视。当时的报纸媒体也确实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漫画。漫画家方成回忆说:“我当时在《人民日报》,每天新华社的新闻稿来到报社,我就慢慢一条一条地看,一直看到晚上9点新闻稿发齐了。针对当天的新闻,有的再配上漫画。12点交稿,3个小时的时间,那才是真正的新闻漫画,做版像是打仗„„” 【3】

随着历史的进程,我国报纸的新闻漫画围绕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批判苏修、粉碎四人帮、九八抗洪、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2003年抗击非典等,都有着发挥了很好的功能。

我国著名漫画家、漫画活动家、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第一任会长沈同衡为新闻漫画事业的发展,为培养漫画新人尽心尽力,是全国知名的漫画活动家。1982年10月起,他在首都新闻学会领导下组建了首都新闻漫画研究组,任组长,主持每年一届的全国好新闻漫画评选工作;1987年10月组建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任第一任会长;1990年起主持每年一届的中国新闻奖漫画奖的评选。【4】中国新闻奖漫画奖的评选,是对新闻漫画的一个充分肯定。

漫画家、漫画史论家毕克官在《中国漫画发展概况》中指出,“中国漫画的整个发展是一个战斗的历程,中国近代的漫画一开始就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是美术界参加战斗最早、最积极的一支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历次的革命斗争,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新闻漫画是漫画的一种,因此,毕克官的评价也适应于新闻漫画。

二、新闻漫画的定义和种类

我国报界前辈,著名漫画家王乐天说:“与其讲漫画是美术的一家,毋宁说漫画是新闻体裁之一。” 【5】随着国内对新闻漫画研究的深入,其定义众说纷纭。相比之下,笔者认为,沈同衡(笔名石东)先生的提法更为科学:“新闻漫画就是以新闻为题材内容,通过报纸等大众传播媒介而产生功能作用的一种漫画。” 【6】凡举国际国内时事,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带有新闻题材的漫画,都可以包括而统称为新闻漫画。新闻漫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新闻报道漫画。通常以单幅或组图(四格漫画)的形式(可配以少量的文字说明),再现某一新闻事件。

新闻讽刺漫画。通常是用比喻、象征和虚构等寓意性的创作手法来揭露、讽刺当前社会上出现的种种弊病,以真实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新闻讽刺漫画的题材非常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选题自由,反应迅速,已成为联系现实最紧密的一种新闻体裁。

新闻人物漫画。是把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演员、运动员等新闻人物,用漫画的形式,再现给读者和观众。西方一些国家的报纸经常以漫画肖像代替新闻照片,附于新闻报道中。

新闻插图漫画。主要是辅助文学新闻评论,对文字内容起到强调和补充的作用,增强文字宣传的效果。同时它也具有相对独立性,蕴含着作者自己的见解而不是文字的简单图解。

当然,新闻漫画的创作领域可以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创作形式各种各样,其分类有各种方法,不一而足。

三、报纸新闻漫画的重要特征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书籍的插图,原意是装饰书籍,增加读者的兴趣的,但那力量,能补文学之不及。” 【7】漫画作为插图的一种,自然也具有这种能力。报纸上的新闻漫画更具有这种力量。

新闻漫画具有很强的新闻评论作用。新闻漫画是用漫画的形式聚焦社会热点,针砭时弊,针砭时弊,讽刺幽默,有很强的批判意识,反映出作者对新闻事实的评价,是形象化的评论。新闻漫画是作者基于新闻事实,在作品中以简洁的艺术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传播新闻,发表意见,借以讽刺、批评、歌颂某些人和事。但是,这种批判在针对一些人民内部矛盾时,又应当是善意的。

评论是新闻工作极其重要的部分,用漫画表现出来,含义就更尖刻,形象更诙谐有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正是:文字编辑写评论,漫画编辑画评论。【8】优秀的新闻漫画,分析问题,揭露问题、嬉笑怒骂,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舆论监督作用。段纪夫在今晚报的长篇连载漫画《老马正传》,华 君武在大连日报的连载漫画《猪八戒》,方唐在羊城晚报一版开辟的新闻漫画,在全国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新闻漫画艺术地表现新闻要素。新闻漫画是新闻报道的特殊形式,以画面的形像来表现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漫画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消息,尽管它同样要求有强烈的时效性、针对性,但我们不应该强求它完整地传达某个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更不能要求它逼真地表现事物的实在外观。但是新闻漫画所讽刺或歌颂的事物,必须确实存在,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和某一时期没有解决的热点或难点问题,有典型意义。一副画只能传达一事之“精要”,一得之见解,重在传神地刻画瞬间的典型形象,以催人联想,激人思考。【9】所以评价一幅新闻漫画不能看它是否具备新闻五要素,而应从新闻价值、艺术水平和社会效果三方面来加以综合考察,否则很可能使它变成新闻图解式的漫画,从而失去了新闻漫画的个性和特点。

新闻漫画有很强的艺术特征。新闻漫画既有新闻的报道作用,又有艺术的形象特征,是内在的新闻价值与外在的漫画表现手法的有机统一,它使读者爱看漫画和关心新闻的心理同时得到满足。新闻漫画强调艺术性,要有幽默感,也要有美感,造型到情节要有谐趣效果,都给人以美的感受,陶冶人的情节。常以夸张的笔触,流畅的线条,生动的形态,清晰的画面,发挥造型艺术的优势,为报刊注入一股清泉,活跃版面,使受众在笑声中得到教化,在画面中感悟美景,诙谐幽默与美感濡染统一。在密密麻麻的文章中,配上一幅小漫画,既画龙点睛又图文并茂。

新闻漫画有很强的娱乐、教育功能。幽默诙谐、生动有趣是新闻漫画的特色。读图时代,新闻漫画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很强的娱乐功能。并且,优秀的新闻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描画某一事物的某一片断,或者某一人物的某一言行,从而肯定、褒扬好人好事,反对、抨击坏人坏事,具有其特殊的新闻魅力。可以使受众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甚至荡涤灵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前提下,新闻漫画的这一功能,特别值得提倡和研究。

总之,新闻漫画以形象化的宣传手段,融评论性、新闻性、艺术性于一体,形象生动,尖锐泼辣,寓庄于谐,有着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受众多报纸的信赖。

四、我国当代新闻漫画的问题与创新

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到现在,我国报纸新闻漫画开始了新的发展,不过和其他艺术品种相比,确实发展不是很快。原因如下:

一是因为电视、网络等媒体的直观、形象,吸引走了纸质媒介的一部分受众;同时,本来是报纸上一枝独秀的漫画,以动漫的形式出现在新媒体上了。漫画家侯晓强表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互动,影响了漫画创作的发展。

二是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报纸排版技术的现代化,使报纸使用新闻照片更加方便。现在报纸都习惯于用照片来美化版面,新闻漫画美化版面的这个功能就被部分地替代了。【10】著名漫画家郑辛遥认为,近几年来,由于休闲文化的兴起,很多报纸把原有的漫画专栏改为更时尚、休闲的动漫作品专栏。不少漫画家因此找不到展示自己作品的平台。另外,现在报纸都习惯于用照片来美化版面,新闻漫画的这个功能就被部分地替代了。

三是随着受众文化水平、欣赏水平的提高,漫画创作的难度加大了,可是漫画作品的稿酬却一直偏低。漫画也是一种艺术创作,低稿酬当然就没人愿意画了。在动漫作品的冲击下,漫画商业价值不明显的问题凸现出来。据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讽刺与幽默》主编徐鹏飞介绍,漫画作者的稿费很低,就连全国性的漫画大赛也没有奖金。由于漫画的市场不好,国内“职业漫画家人数不超过20人”。【11】因为业余,大多数漫画作者重视作品的技法、构图和色彩等方面,忽视构思,模仿、抄袭的事例也很多。

不能否认,传统漫画艺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正日趋减弱。新闻漫画的作用也日渐式微。

虽然当前新闻漫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少,但是新闻漫画创作大环境更为宽松、自由,作品中幽默的东西越来越多。国内漫画更多地体现了健康向上的内容。反映人与环境、动物、土地等内容的专业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而与行业挂钩的反映税收、交通等题材的展览,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创作形式上,极具民族特色的水墨画被引入漫画创作,成为我国独有的创作形式。

要重塑新闻漫画在报纸和受众心目中的位置,首先要从新闻漫画作者自身找原因。鲁迅 先生说:“美术家固然须有精熟的技巧,但尤须有进步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 【12】对于新闻漫画家来说,要从以下几点努力:

首先,要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掌握分寸,以理服人,格调向上,做到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的协调统一。著名漫画 家华 君 武 先生在《给战士讲漫画》中曾说过:“我们画漫画的要加强各种各样的修养,首先是政治修养。因为人首先要有个立场、观点。如果你没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就做不好什么事情,你也画不好漫画。” 【13】

其次,要做新闻漫画杂家,既要有精湛的间接报道新闻的绘画技巧,又要有擅长直接报道的一门速写、漫画或图示,还要有深厚的文字工夫,用文字配合漫画报道,并兼有社会活动家的素质。

再次,要热爱新闻漫画事业。在新时期,新闻漫画的主要作用,已经由过去反帝反封时期的匕首、投枪改变为治病救人的手术刀;同时,创作环境也很民主。新闻漫画要珍惜机遇,热爱新闻漫画事业,坚定信念,创造出新闻漫画精品,充分发挥新闻漫画宣传、启迪、教育的功效。

最后,要全面提高素养。不仅要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还要通晓美学、文艺学的本质和核心,甚至饱览史地、科技方面的最新知识,特别要掌握新闻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争取做个新闻界的通才,把学习党的新闻理论和漫画实践结合起来,创作出优秀的新闻漫画,写出有分量、有见地的新闻漫画理论文章。

需要强调的是,新闻漫画要想达到新的高度,引入市场机制是大势所趋。应该发挥报纸发表新闻漫画的骨干和导向作用,有计划地推出新人新作,鼓励创作有个人风格、民族传统的优秀作品。

《南方周末》

(一)多媒体竞争的大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传媒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 报纸等印刷媒介早已不是传媒界的一枝独秀。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大影响了报纸的“宠儿”地位。电子媒介的受众可以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只靠视听就能够获得新闻信息,而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形象性。

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最近作出的预测:报纸的阅读率将呈下降趋势。人们一天中可以用于接触报纸的时间越来越多地被电视和网络瓜分掉。从前读者平均要花54分钟看一份报纸,然而4/5内容靠“读完的时代”已成为过去。可见,报纸本身总量的增加并未获得同等比例读者的增长,报纸所占有的受众正被其他媒介所分享,印刷媒介已无法回避电子媒介的强烈冲击。

在多媒体竞争的大背景下,作为传统的强势媒体,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地位是值得所有报纸媒介思考的问题。就在这个瓜分新闻的媒介时代,《南方周末》仍然创造着报纸业界143万份发行量的奇迹,必有它独到之处。本文以《南方周末》“玉树地震特刊”为例进行研究,探究其如何有效地发挥出电子媒介所不可比拟的独特潜能,如何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市场并赢得受众。

(二)个案研究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40秒,我国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的7.1级地震。这一重大的突发性灾难事件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强烈关注。据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新闻中心统计,截止到4月17日下午18时,共有133家中外媒体,532名新闻记者在灾区采访。其中,中国大陆媒体112家,445人;港澳台媒体13家,35人;国外媒体19家,52人。之后仍有媒体在前往玉树的途中,玉树地震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南方周末》的报道,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一.扬长避短,善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相较于广电和网络媒体,报纸媒介尤其是周报的时效性差,信息容量也很有限。但报纸应该用有限的版面、有限的报道,创造最大化的文字意义。《南方周末》于是通过思想的深度性来弥补信息容量的不足。特刊注重了对报纸内容的选择,不仅仅是简单地传递信息,而是将藏族佛教等内容与地震报道相结合,真切地认同人与人之间所连结的情感。玉树地震作为地震事件给人带来的沉重感,并不是地震带来的伤亡人数、社会损伤本身,而是国家哀悼、政府救援、喇嘛超度、报道者个人感受等多方面情感压力,并且最终归之于一种神秘安详的宗教文化信仰,强大的凝聚力和民族国家同胞的认同心理。特刊正是深刻地剖析了汉藏文化的差异,这些文字背后所要传达的深意不是靠文字的数量来体现,而是新闻价值和道德关怀。此外,还积极发挥图片的作用。报纸传播信息要靠文字的叙述,不像电子媒介依托科技能够直接创造出生动的画面。《南方周末》在张扬文字张力的同时,还积极发挥图片的力量。在玉树地震特刊上,使用了大量的新闻图片。虽然整个特刊都是黑白色调,但沉重之中能表达出报纸所要传达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特刊第六版《哀玉树?伤》使用整版画面的抗灾全景仿真图,标出了隆宝镇、结古镇、安冲乡、仲达乡、日麻村、玉树机场等灾情严重的地区,又介绍了时间、距离、人口、面积、海拔等灾区情况,给出了救援的基本数据。透过图片和文字进行的客观真实的报道,使读者更加了解灾区人民目前的生活状况。相比于玉树地震之后转瞬即逝的电视报道画面,黑白图片给人的印象更加深刻。二.精心策划。

媒体策划的作用在于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媒体自身也在不断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发展。对于玉树地震发生之后的报道,如果不想写得千篇一律,就离不开报纸策划人精心的策划。1.从报道对象的特点出发组织报道。

《南方周末》在新闻报道中,很注重对报道对象的分析。特刊正是抓住了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这一点。玉树几乎是全民信教的地区,也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所以创造性地使用藏语“唵嘛呢叭咪哞”六字真言,置于头版醒目的位置,作为报道主题。六字真言是藏族民众的精神寄托,用六字真言既可哀悼逝者,又可激励生者。正因为这个与众不同的主题设定,一下子吸引了受众的注意。

具体来看,特刊第二版至第五版将六字真言一一展开,以深化主题。

例如特刊的第三版《哀玉树?担》。“嘛呢——宝部心,象征宝珠。随心所愿,无不满足。此刻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分担玉树的悲伤。”正是由于玉树地震的特殊性,是在藏族人民为主的地区的救援,注定与其他灾难地区的救援不同。震后,结古寺成为玉树震灾中的救援组织中心之一,喇嘛们的徒手挖掘和诵经祈福与政府和军队的现代化救援并行不悖,也就是在玉树,组成了政府与喇嘛进行互相交叉的特殊的救援队伍。

还有第四版《哀玉树?救》。“叭咪——莲花部心,象征智慧。去除烦恼,获得清净。我们重申对生命的尊重和信仰,以对抗灾难与死亡。”因为汉藏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读者可能并不理解为什么在发生如此重大的灾难之后,竟有喇嘛充满安详的面容和抢救经文的那些僧人。正是策划人重在对藏民的深入分析,让读者了解到生与死的交流,正是藏族人民特有的这种安静而强大的信仰力量。也让读者看遍生死轮回之后,理解藏民,开始重新认识藏民们的行为,体会到对生命对信仰的尊重。

这样《南方周末》在把握报道对象的基础上,将主题升华,实现传者和受者的相互交流和再认识,这是其取得成功的重要特征之一。2.讲究报道的规律和技巧。

《南方周末》使用专刊专版的报道形式,运用了多种新闻写作形式,明确而集中地表现主题。在“玉树地震特刊”的六版中共使用了23张新闻图片,6篇新闻消息,11条简讯,还进行深度报道,力求把事实信息的原本状态呈现在受众面前,详细地报道了玉树地震的灾情和救援情况。在6篇消息中,有《拯救玉树》这样的动态消息,即对最近玉树地震之后国家领导、各级政府、驻外领馆和全国人民的哀悼纪念活动的报道;也有在“喇嘛救援队:玉树救灾中的特殊存在”这样的版面主题下,刊发《结古寺 另一个救灾中心》《政府与喇嘛 互相交叉的救援》综合消息,反映了政府与当地喇嘛的开展的紧张有序的救援活动;还有《用我们的目光照亮他们向天国的路》《生死轮回里的伤与爱》这样的述评消息,以叙述新闻事实为主,加上作者适当的议论,用夹叙夹议的笔法,反映了玉树地震之后藏民们的宗教信仰,还有广大人民对灾区人民的理解和祝福。

第六版用11条简明扼要的新闻短讯,写出了灾区的受灾情况和救援状况。让读者一目了然。可见,《南方周末》以多层次、不同侧面的新闻关注,体现了其话语的多元性。新闻最重要的是有故事,报道要把握讲故事的技巧。看遍了太多让人味同嚼蜡的概念化新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如果报纸都这样机械重复地按照框架写,注定会被淘汰。特刊的第四版就讲述了六个感人的故事性新闻:从玉树悲伤的母亲,到失去丈夫却面容平静的妻子,再到抢救经文的僧人,最后是坚强的孩子们、朗读者„„这些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们在这场灾难中表现了对生的敬意、对信仰的坚定不移。《南方周末》努力用活生生的故事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深刻阅读。3.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

《南方周末》的精髓在于质精。策划者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感受,从主题的设定到新颖的形式,到新闻价值的体现等方方面面才能满足受众多元化的需求。

特刊的第二版《哀玉树·悼》,报道了在国家哀悼日这一天,举国上下举行的哀悼纪念活动,使读者看到了国家对人民应有的谦卑和尊重。还有第五版《哀玉树?生》上,策划人考虑,玉树地震带给人们的除了灾难和伤痛以外还有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正是因为考虑了受众的需求,并没有大量血腥的场面报道和新闻图片,而是将灾难背后的事实揭示给读者看,让读者自己去领悟。虽然灾难的破坏性之大,大多数救援并不能成功,即使死去的人是悲剧,活着的人也将更加辛苦,然而生命正是我们活下来的理由。特刊给人提供了一种积极的生存状态,也是充分考虑了受众对于灾难之后的深刻思考。三.报纸要体现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照,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关注人类和谐发展的进程,体现了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尊重。社会需要新闻,更需要人文关怀。作为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更应当担当起这样的责任。

其实在讲第二点的时候也说到了,对报道对象的注意也是人文关怀的一方面。在社会道德集体沉船、越来越庸俗化的时候,《南方周末》却一直很重视人文精神的发扬,并将“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玉树地震特刊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对于灾区的人民来说,这份特刊没有血腥悲怆的场面,没有失态地哭天抢地,对于生者亦或是死者都是充分的尊重。也让更多的受众在关注新闻事件的同时,实现心理和情感的认同。例如特刊头版的大幅照片上,是在玉树体育中心的安置点。一位年轻的母亲双手拉着自己的一儿一女,嘴角是平静的微笑,孩子们天真的眼神,让人忘记了这是地震之后的玉树灾区。虽然黑白色调给人一种悲凉,但是灰色的天空下世界还是那么平静。听天指引,服从命运,这跟藏民们的信仰有关。因为信仰,藏民们能够平静地对待生死;因为信仰,随车的喇嘛向灾民抛掷物资,而不要什么功劳;因为信仰,**丹巴仁波钦说“人只是在一个大生命中不停的循环往复,死亡并不是终结。”

面对藏民们如此清澈的信仰,《南方周末》也关注了这样的清澈。不单纯追求新闻图片的感官刺激,也不片面追求新闻的轰动程度,而是在关注新闻事件的同时,也关注事件当事人及受众的心理感受。这样的报纸,充满了人情味,从而更加受到读者的欢迎。毋庸置疑,重视人文关怀可以满足受众需求,提升报纸的竞争能力。

(三)关于多媒体竞争下报纸生存的思考。

在电子媒介浪潮的强烈冲击下,在数家报纸竞相争夺话语权的时候,对于每一家报纸媒体来说,只有变革才能够生存。全球传媒大亨、新闻业巨子默多克曾经说过: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始终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变革是唯一的确定因素。而《南方周末》之所以能够大获成功,离不开报纸变革中的坚持,以及坚持创新中的变革。

对于主题的深刻思考,对于形式的精心策划,对于人文精神的发扬,扬长避短,善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只有这样,报纸媒介才能走出发展道路上尴尬的瓶颈期。一言以蔽之,变革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作者系: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我们能为日报社的日常工作做什么?

7.新闻和报纸摘要音频 篇七

自从互联网在逐步扩散开来之后, 关于网络新媒体是否将替代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的讨论开始升温。不论在学界还是业界, 这些讨论大多持两种决然相反的观点:“媒体替代论” (media replacement theory) 和“媒体补充论” (media s upple m e nt the ory) [1]。前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将会以其特有的优势, 将完全替代传统媒体, 使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被淘汰出局, 逐步淡出历史舞台;而后一种观点认为, 网络扮演的是补充传统媒体的角色, 因为与传统媒体相比, 互联网有着与他们类似的满足人们相应需求的功能, 因此, 互联网将逐步融入既有的媒体生态格局。

“报纸消亡论”是媒体替代论的一种代表性观点。早在2000年, 张朝阳与喻国明曾对网络兴起后报纸是否会消亡的问题举行对话[2]。菲利普·迈耶 (Philip Meyer) 的《正在消失的报纸: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 更对“报纸消亡论”做出详尽论述。2005年, 菲利普·迈耶运用美国“全国民意研究中心”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 通过对1972-2002年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评价和日报读者数量变化趋势数据, 他预测到2015年, 读者对报纸的信心趋势线将触到0点, 而到2043年第一季度末, 日报的读者数也将归于零[3]。

千龙网总裁贺智生是网络媒体替代传统媒体的“替代论”的支持者。他认为, 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 网络媒体一定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完全能够替代传统媒体的地位。在2006年, 他说, 传统的报纸杂志可能还有50年的存活期。他说:“从资源角度讲, 我认为报纸将来是一种很奢侈的东西, 它的成本太高了。大家觉得纸不是很便宜的东西吗?你有几十亿人口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所以, 我有这么一个观点, 好比前些年, 当世界人口30多亿的时间, 人们就穿裘皮而为荣为贵, 但现在谁穿裘皮就也点儿邪。将来很有可能有一天, 会有一些人把报摊围住, 不要大家买报纸。”[4]

“媒体补充论”的观点则认为, 网络新媒体会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成一种新的生态平衡, 如同广播冲击报纸, 而电视最终不能代替报纸和广播一样。它们之间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 因此传统媒体不会消亡。由于新的媒体格局将会形成, 因此, 媒体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越来越多的历史”。罗杰·菲德勒是这种观点的坚定持有者。他对“媒介形态变化” (Media Morphosis) 的研究表明, 在人类发展历史上, 媒介形态变化是一种思考有关传播媒介技术进化的统一方法。“它不是孤立地去研究每一种形式, 而是鼓励我们考察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地各个成员的所有形式, 去注意存在于过去、现在和新出现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似之处和相互关系。”[5]罗杰·菲德勒认为, 人们将看到新媒介并不是自发地和独立地产生的——它们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产生;当比较新的媒介形式出现时, 比较旧的媒介形式通常不会死亡——它们会继续演进和适应。

在我国, 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是“媒体补充论”的支持者。他形象地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比喻为乘法, 而非简单的加减法。他说, “凤凰既有传统媒体, 也有新媒体, 现在两者之间的互动非常强劲。凤凰网会时常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 传统媒体也会以各种方式推动凤凰网的发展。另外, 我们一些电视节目也会采取网上参与、评论等互动方式, 主持人通过看网友反馈就可以了解自己的节目是否受欢迎。”他认为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的补充和完善, 两者就像是一个人的两条臂膀, 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结合好了就能形成完整、有机的架构, 共同发展、实现“共赢”。[6]

十多年来, 互联网在我国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以几何级增长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截止到2010年底, 我国互联网用户数已达4.57亿;同时网民对互联网的信息性使用也愈来愈明显, 其中网络新闻尤为值得关注。在2000年仅有19.3%的网民关注网上新闻, 到2004年上升至62.0%, 而在2007、2009和2010年分别高达73.6%、80.1%和77.2%[7]。这揭示出在当今我国, 互联网的“媒体”属性尤其是作为新闻媒体的属性愈来愈凸显。这似乎为网络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替代论提供了经验上的证据。

现在的问题是, 人们是否真的因为联入网络新媒体而减少了对以电视和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使用?这无疑需要我们通过实地调查给出答案。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新媒体, 往往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 为了使问题更加简化, 本文仅关注人们是否因为接触网络上的新闻信息而减少了对报纸和电视上的新闻内容的使用情况。显然, 不同的人接触电视和报纸新闻内容变化 (或者不变) 的情况是不同的。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需要进一步确定受访者对于电视和报纸新闻接触量的变化, 是否是因为对互联网的使用而引起。那么, 到底哪些与互联网使用的因素可能引起人们对于传统媒体新闻内容使用的替代呢?

首先,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互联网使用的绝对时间的量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报纸和电视的接触时间。因为时间是一种稀有资源, 所有的人类活动都需要它, 且在同一时间里多种人类活动一般不能同时进行。如果某人对互联网使用很多, 一般来说他不会花很多时间在报纸和电视上面, 因为时间的使用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零和游戏” (Zero-sum theory) 。因此, 我们可以猜测, 对互联网使用较多的人, 他们可能较少接触报纸和电视, 也就是说, 对互联网使用较多的人, 他们对报纸和电视的使用更多呈现出替代效应。

其次, 本文以新闻内容为基点来考察人们互联网的使用对报纸和电视新闻的替代效应, 但我们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预测结果。一种可能是, 原本接触报纸和电视新闻内容多的人, 可能也比较多的接触网络新闻——这是因为, 原本接触传统媒体新闻内容多的受众, 对新闻内容的接触存在偏好, 那么便出现了所谓的“媒体补充”情形;另一种可能是, 人们可能由于在互联网上获得了满足自己需求的新闻内容, 因而比较少借助于传统的电视和报纸媒体的新闻, 便可能出现媒体替代情形。

再次, 当前人们对于互联网各种信息 (包括新闻内容) 的使用, 可能还与人们的互联网使用效能感 (Internet efficacy) 有关。Bandura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个人所拥有的一种“生发性能力, 依靠这种能力, 个体可将自我的认知、社会和行为技能有效整合, 并运用于各种行为以实现不同的目的”[8]。已有相关研究表明, 人们的网络效能感是影响他们继续使用互联网的显著预测变量[9]。因此, 本文也有信息预测, 人们的互联网效能感将会影响他们的传统媒体使用替代效应。

二、研究方法与分析结果

本文的分析数据来自于一项对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的调查。该调查于2010年12月底到2011年初实施, 通过邀请来自全国各地、身处各社会阶层的1500名受访者填答问卷, 共得到1086份问卷, 其中927份问卷有效, 因此, 该调查的有效回收率为61.8%。在所有927份有效问卷中, 826份问卷的受访者为网民, 这部分网民受访者是本文的分析对象。样本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受访者的年龄介于18岁到6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28.25岁, 标准差为8.25。就受访者的家庭收入情况看, 10.9%的人认为处于社会下层, 37.4%的人认为处于中下层, 分别有37.3%、6.1%和0.6%的被访者认为处于中层、中上层和上层, 其余15.4%的被访者没有对这一问题作答。整体上来看, 该样本除了在教育程度上稍偏高以及在年龄上稍偏低外, 在其他各种人口统计学指标上, 都比较理想。

该调查以如下两个问题来测量人们对报纸和电视新闻接触的增减 (分别为“补充”和“替代”) : (1) 相对于在2009年, 在2010年您看报纸新闻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 (2) 相对于在2009年, 在2010年您看电视新闻是减少了还是增加了?答案共有11个, 分别是:减少50%以上、减少约40%、减少约30%、减少约20%、减少约10%、没变化、增加约10%、增加约20%、增加约30%、增加约40%、增加50%以上。分别有809名 (报纸) 和804 (电视) 名受访者对此问题做出了有效回答。本文将“减少50%以上”命名为“减少很多”, 将减少20%-40%的重新编码为“减少较多”, 将“减少10%”的命名为“稍微减少”, 至于增加的情况, 也采取类似处理, 分析的结果如图1所示。

综合来看, 从2009年到2010年, 分别有40.4%和36.8%的被访者减少了对报纸和电视新闻的接触, 与此同时, 也有25.5%和30.2%的受访者报告他们增加了对报纸和电视新闻的接触。被访者报告“减少”和“增加”对传统媒体使用比例的差值是15%左右。另外, 在从2009年到2010年间, 三分之一的被访者不论是对报纸和电视新闻的接触, 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对于关键变量的测量方式如下:首先, 该调查中以日平均上网小时数作为互联网使用量 (General Internet use) 的指标。其次, 以四个基于7点李克特量表构建的项目来测量受访者基于互联网的新闻内容使用程度 (News use of the Inte rne t) :访问新闻网站 (如新华网/新浪新闻) 或政府部门网站的频率、浏览时政性网络论坛 (或综合论坛的时政版) 或时政博客的频率、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自己感兴趣的时政/社会事务信息的频率。分析结果表明该测量拥有良好的信度, α=0.78。再次, 以四个基于5点李克特量表构建的项目测量人们的互联网效能感 (Internet efficacy) :我有信心在网上查找到自己所要的信息、我相信自己能较好使用各种网络应用程序、我能通过网络与别人较好的交流、各种新的web2.0网络应用, 我相信自己能学会用。答案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 被赋值为1和5。该测量的信度为α=0.87。

为了精确衡量人们基于互联网的新闻信息接触对他们传统媒体新闻内容使用的替代或补充效应, 这里分别以“报纸新闻替代”、“报纸新闻补充”、“电视新闻替代”和“电视新闻补充”为因变量, 以被访者的人口学因素和互联网使用相关变量为自变量, 执行四个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的结果表明, 婚姻状态 (β=-.18, p<.05) 、家庭收入 (β=.23, p<.001) 和互联网使用年数 (β=-.15, p<.05) 是影响报纸新闻内容替代效应的显著预测因素。由于在这一回归分析中, 因变量的值愈小表明替代效应愈大, 因此, 对于单身/未婚者、互联网使用年数较多者, 以及家庭收入较低者, 往往由于接触到网络上的新闻内容而摒弃使用报纸上的新闻。表2的最后一列则显示, 仍然是这三个因素影响到互联网对电视新闻的替代效应, 而且影响的模式比较接近。

显然, 仅仅是互联网对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替代效应分析无法完全揭示新旧媒体间的生态格局, 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补充效应。表3的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报纸新闻的补充效应而言, 人们对互联网使用的程度 (日平均使用量, β=.24, p<.01) 、家庭收入 (β=-.18, p<.05) 和居住地 (β=.19, p<.05) 是影响互联网新闻对报纸新闻补充效应的显著变量。也就是说, 每天使用网络较多、居住在城市以及家庭收入较低的被访者, 往往体现出互联网的新闻内容使用对传统媒体新闻的补充效应。对于电视新闻的补充效应来说, 本文的分析模型未能给予任何解释力。

注:表中的值为标准化回归系数β。因变量“替代”指接触传统媒体新闻内容减少的程度, 赋值区间为[-5, -1], 其中值越小 (距离零越远) 表明替代效应越大。#p<.10, *p<.05, **p<.01, ***p<.001。

注:表中的值为标准化回归系数β。因变量“补充”指接触传统媒体新闻内容增加的程度, 赋值区间为[1, 5], 其中值越大 (距离零越远) 表明补充效应越大。#p<.10, *p<.05, **p<.01。

三、结论与讨论

本文以新媒体互联网与电视、报纸两种传统媒体之间的替代与补充的两种论争为切入点, 分析人们是否因为对互联网的新闻信息使用而改变了他们对报纸和电视两种传统媒体上新闻内容的接触。研究发现, 从2009年到2010年, 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电视和报纸既有替代效应, 也有补充效应, 但替代效应更为明显。因为在本文分析的由826位受访者所构成的样本中, 分别在40%和37%的受访者中存在替代效应, 而仅仅为26%和30%的受访者中出现了补充效应, 两者之间的差值为15%。

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揭示出分别影响互联网对报纸和电视新闻内容替代和补充效应的因素。对于互联网对报纸和电视新闻内容的替代效应而言, 在人们的互联网使用经历、互联网使用度、互联网的新闻接触度和互联网使用效能感四个变量中, 仅有互联网使用经历存在显著影响。人们的互联网使用经历越是丰富, 对于他们来说, 这种新媒体对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替代效应便越是明显。这令人深思。为何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程度, 以及对互联网新闻内容的接触度没有影响他们对传统媒体新闻内容的接触呢?可能的解释是, 对于互联网的使用度来说, 人们使用网络, 往往是基于多种目的, 其中包括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网上交友、网络表达等, 这些可能不大会影响他们对传统媒体新闻的使用。至于人们对互联网新闻内容的接触为何不影响他们对传统媒体新闻的接触, 这应该与网络媒体的特征有关。网络媒体整合了传统的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方式, 即使某人对新闻内容的需求很强烈, 但在互联网时代, 他的这种需求可能并不一定需要通过在互联网上通过访问新闻网站、BBS论坛、新闻搜索等形式满足, 还可能通过与他人在OICQ、MSN聊天、浏览他人博客或微博、登陆门户或商业网站的新闻频道、收发Email等形式而实现。

另一方面, 网络使用经历无疑表达着丰富的内容。拥有较多网络使用经历的人, 往往有着对互联网较为固定和成熟的使用模式, 并且将这种新兴的媒体更为成功的整合进自己的日常生活——当然, 也必然包括如何通过互联网来获取新闻内容, 而这些他们所需要的新闻内容, 无疑原本是通过电视和报纸而获得的。

本文的分析还揭示, 在增加了报纸新闻内容使用的受访者群体中, 对互联网使用多的人, 往往也是在其日常生活中对报纸新闻接触增多的人。如果我们将日常生活中的互联网使用使用程度视为与互联网使用经历作为内涵相近的指标的话, 那么, 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悖论。因为在减少了对报纸和电视新闻内容使用的被访者群体中, 本文的分析揭示出网络使用经历多的人, 往往减少了对报纸和电视新闻内容的使用。那么, 应该如何解释这一结果呢?

可能的解释之一是, 上文的这一根本性假设是不成立的, 即人们当下的互联网使用程度与既有的互联网使用经历意味着完全不同的涵义。前者可能更多意味着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时间分配方式、信息和娱乐模式, 而后者更多体现出他们所属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创新精神, 因为互联网采纳的历史, 更多体现的是这些内涵[10]。可能的解释之二是, 传统媒体报纸新闻接触的变化, 至少在当前, 还不能由人们的互联网使用模式而得以解释, 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解释, 这似乎意味着人们就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替代论调似乎还没有找到比较坚实的经验支持——尽管本研究也发现替代效应比补充效应更为明显。不过, 对于电视新闻的补充效应而言, 上文所有的预设皆未能获得实证数据的支持, 这也似乎意味着互联网对电视和报纸的影响, 所遵循的模式是不同的。

摘要:以互联网对报纸和电视媒体的“替代论”和“补充论”为起点, 本文分析人们是否因为对互联网的新闻信息使用而改变对报纸和电视两种传统媒体上新闻内容的接触度。以一项2010年的网民调查数据为基础, 分析发现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电视和报纸既有替代效应, 也有补充效应, 但替代效应更为明显。研究进一步揭示出, 互联网使用经历更为丰富的被访者, 体现出对报纸和电视新闻使用的显著替代效应;而对互联网使用程度较高的被访者, 体现出对报纸新闻接触的补充效应。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媒体,补充,替代

参考文献

[1]如:Kayany, J.M., &Yelsma, P. (2000) .Displacement ef-fects of online media in the socio-technical contexts of house-holds[J].Journal of Broadcasting and Electronic Media, 44 (2) , 215-229.Althaus, S.L., &Tewksbury, D. (2000) .Patterns ofInternet and traditionl media use in a networked community[J].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7 (1) , 21-45.

[2]崔宝光, 李鹤.网络时代报纸会不会消亡——张朝阳与喻国明对话录[N].北京青年报, 2000-01-01 (8) .

[3]菲利普.迈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报业[M].张卫平, 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7.

[4]环球在线.千龙网总裁:传统媒体还能存在50年[EB/OL]. (2006-12-01) [2008-12-10].http://www.lrn.cn/media/currentaffairs/200612/t20061201_8212.htm.

[5]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19.

[6]新华社.世界媒体峰会参会代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不是博弈[EB/OL]. (2009-10-09) [2010-12-10].http://media.people.com.cn/GB/10164653.html.

[7]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 (2011-01-18) [2011-02-10].http://www.cnnic.net.cn/dtygg/dtgg/201101/t20110118_20250.html.

[8]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M].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p391.

[9]韦路, 张明新.网络知识对网络使用意向的影响:以大学生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8 (1) :71-80.

上一篇: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下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现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