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精选19篇)
1.理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 篇一
北京理科高考状元经验总结:平时跟着老师走
作者:网编整理来源:新东方论坛时间:2014-06-23
曾在美国读4年小学学习技巧是“跟着老师走”
据刘倩莹班主任程敏老师介绍,刘倩莹并不属于刻苦型的“学霸”,而是在轻松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并“不是很把高考当回事儿”。刘倩莹曾在美国读4年小学,初一在上海就读,刘倩莹高中之所以选择北师大二附中,因为受到父亲影响。刘倩莹父亲高中毕业同样于师大二附中,加之喜欢二附中的氛围,所以选择就读北师大二附中。
对于学习技巧,刘倩莹称学习“最重要的是跟着老师走”,不偷懒,从高一开始就要很认真,不能懈怠,多总结。她认为,成绩优秀最重要的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包括背诵等软性作业都要认真完成,不能懈怠;其次要认真听课,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在一模二模中,刘倩莹在全年级位于前五名,程老师认为如果她再刻苦一点,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刘倩莹夺得北京高考状元,程老师认为成为状元有偶然性因素,但是她的成绩一贯优秀,也为她成为高考理科状元奠定了必然性。
狮子座女生:喜欢踢球酷爱漫画
狮子座的刘倩莹平时是个性格开朗的女孩,她与同学关系十分融洽,班上的男生女生都很喜欢这个笑起来很甜美的女孩。除了学习,刘倩莹喜欢足球,并笑称支持阿根廷队,最喜欢的球员是梅西,查询分数的时候她正巧在看“我爱世界杯”电视节目,得知成绩之后,她第一个告诉爷爷。对于“理科状元”,她表示“当上状元有些意料之外”,上网发现理科状元出自北师大二附总分719分,她才感觉到这个状元可能是自己。
刘倩莹不仅和女生玩得来,和班里的男生也都是好朋友,并经常一起踢足球。她和同龄人一样,喜欢看漫画、画漫画,还会参加一些漫画展,是个学习爱好两不误的“学霸”。刘倩莹酷爱画画,从小学开始学素描。除了足球、漫画,刘倩莹爱好广泛,从小喜欢阅读,喜欢看马尔克斯的书,暑假打算看初等数论。
钟情北大:氛围自由愿在国内发展
刘倩莹已获得今年北大自主招生资格,可被北大降30分录取。她报考的是北京大学数学专业,高考数学达148分,与满分仅差2分,她之所以报考数学专业,不仅受到数学班主任程老师影响,同时受到父母影响,刘倩莹的父母的专业也是以数学为基础的无线电专业,父母认为学习基础学科对她将来发展有一定好处。
问及为何选择北京大学,刘倩莹解释到,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好,之所以选择北大,是因为北大的氛围比较自由,近期打算多留在中国,所以还是想去北大读本科。研究生可能会去国外大学读,但以后还是回到中国发展。刘倩莹的父母对她并没有过于高标准的“望女成凤”,也没有她当状元的期望,只是希望她的成绩可以让她实现自己的理想。
2.理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 篇二
综合化学科本身的特点以及理基中化学课的特殊性,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有以下几点总体思路和基本策略。
一、适当取舍教学内容
理基考试的范围广,而复习时间短,按部就班地、逐章逐节地细致复习不切实际,必须有所取舍,突出重点。凡教材的主干内容、考试大纲要求的学习重点必须精讲,次要内容则由学生自学,例如必修2中有机化合物的基本要求涉及具体的化合物,不上升到类别,官能团与物质类别的层次和水平是模块5《有机化学基础》中要求的,因此在新课、复习课中都不需要随意扩展内容,其它知识性介绍内容由学生自学。对于虽然不是教材重点,但具有强烈生活信息的热点问题还是要讲解。如,涉及苏丹红、有害气体泄露、碳纳米管、燃料电池等食品安全、环境污染、新型材料及能源的内容,由于其特殊性,必须给学生有意识地予以介绍。另外,要尽量遵照理基考试大纲的要求,不必盲目创新,只需了解的内容就不必加深扩展。整个复习过程既要容量科学、不需面面俱到,又要内容科学、重点突出,这样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
二、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理基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复习过程中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非常重要。在基础知识复习中,对于一些简单的知识可以要求学生通读课本,自己整理本章的知识结构及重难点,教师则在学生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更系统。对于有些概念或性质比较容易弄混的地方,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如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以及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这类概念,在复习过程中,可以给出适量与所述概念相关的多项选择题,给学生1—2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通过讨论、自学等方式解决问题,从而学到基本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让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助于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有利于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而且解决了理基复习课时间短、内容多,学生花时少、效率低的问题。另外,还应注意横向联系,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多关注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因为大多数情况下,化学问题并非直接对大脑中的原有知识进行筛选与组合,有时甚至需要对知识进行迁移才能得到解决。在日常的学习中需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给出背景资料,暗示进行综合的切入点,由学生完成最后的综合。
三、正确处理好新旧教材的关系
理科基础考试是一种能力测试,不一定非得局限于课本。教师不能认为涉及新教材内容的就超纲,也不能将新大纲提及的内容过度延伸、扩展,必须正确处理新旧教材的关系,将二者有效结合起来。比如老教材里讲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比较零散,难度较大,而新教材将零散的内容进行整合,将中学要求的几种重要金属(钠、镁、铝、铁)放在一个章节,进行分类比较讲述,难度有所降低,综合性要求却提高。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在新教材中又被拆成两个章节———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化学反应与能量,教材内容侧重点不同,在复习过程中重点也应作相应调整,但一定要把握好度。
四、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3.初中地理科中如何运用教学地图 篇三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载有丰富的地理星系,是地理学科独有的信息综合载体和教学工具。教学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应用,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先让学生熟悉有关教学地图的一些基础知识,这是地理教学中运用教学地图的前提。不仅要使学生明确地图的图例、注记、符号和颜色所表示的意义,而且还要使学生知道不同地图的不同用途,例如教学挂图中的地形图、政区图、气候图、等温线分布图、人口分布图、交通图、河流水系分布图、某种资源或物产分布图等等。其中的地形图是专门地形的,交通图是专门用于交通的等,以便使学生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地图。
2.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教学地图虽然是地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媒体,但由于课堂上的时间有限,地理教师必须把握好使用教学地图的时机。要尽可能的使用教学地图,能让学生直接感知的,都要通过地图争取让他们直接感知。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和设计教学地图,避免为使用地图而使用地图。在使用现成的教学地图时,要根据教学的需要而定。当堂绘制地理板图、板画时,以简明、清晰能表达教学意图即可,不可因过于讲究绘画技巧而占用时间。
3.注意把多种教学地图组合使用。地理事物本来就是综合的,把分别表示地理事物不同侧面的地图组合起来使用,不仅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而且会使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认识更全面、更真实。例如在学习中国的三级阶梯时,可以把中国的政区图叠加进去,这样很明显的就得出我国的哪些省份在第一阶梯上、哪些省份在第二阶梯上、哪些省份在第三级阶梯上;在中国轮廓的板图上,按照实际分布画上表示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统计图,就能大体上得出我国气候的分布。
4.要注意图文结合。对所用地理地图进行解说,是地图教学的重要环节。解说可由教师进行,也可由学生进行。适当的解说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地图的含义,并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有些教学地图本身就有文字说明或与相应的课文呼应,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图文的结合。例如七年级地理给出了“世界气候类型”景观图,旁边并附有文字,教师在使用这幅地图时,要引导学生阅读这段文字,如果需要,还可以展开讲解。要避免只是把地图拿来一晃,不做任何解说或引导的使用方法。
5.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到地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析图、读图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地图教学过程中来,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图的作用。教学地图中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如果不能充分利用,从中获取地理信息,也许会错过很好的机会。所以,教师可以尽量让学生自己分析地图,找出蕴含其中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和地理方法,如果用两张或两张以上的同类地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更是一种培养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特征的好方法。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包括能够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会进行比例尺的换算、会使用图例等。读图能力还包括更深层次的意义,即能够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主要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多用地图,不少教材都给出了读图指导,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读图指导,来合理安排学生的活动,多让学生自己从地图查找地理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6.运用教学地图时,要善于联系。在课堂讲解地图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突出所讲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要将新出现的地理事物与已知事物进行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网络。如学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这一节,讲到内流区和外流区的范围时,要及时联系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找出二者之间联系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4.理科学生零基础复习专业课的经验 篇四
很多人都问我财科所的专业课怎么复习,我起先都是告诉他们,数学英语最重要,专业课一般般复习就行了,但是很多人对这个问题还是很在意,所以我就对我个人复习专业课的方法做个介绍。
因为我是学数学出生的,所以对于经济学是零基础,我在复习经济学中间,很多地方都是完完全全的应试,一些经济学专业的同学不要鄙视我,这方面寡人确实才疏学浅,我只是针对那些零基础跨考财政学科的学弟们的.介绍。
我今年经济学综合考了118分,从四月份开始看西方经济学的。
第一步:四月到六月底,我将西方经济学教材过了两遍,没看一遍的时候,都做了笔记,把主要内容记下来了。
第二步:我参考了金圣才的《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和历年真题,我每章每章地阅读,发现其实每章考来考去就是那几个问题,所以我自己做了一份笔记,把每章重点挑了出来,然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用最笨的办法:背诵、默写,每天都如此,到了九月份,感觉西经已经差不多了。
第三步:复习巩固,继续使用自己的专业课笔记,没事的时候看看,有时间就默写,我到考前都是一直看自己的笔记的,然后从九月份开始,看金圣才的《政治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那本书很全,基本上财科所考试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学部分的题目都可以在这本书的前八章找到原题。
第四步:考前一个月,把以前的东西总结一下,像失业问题、通胀问题、市场失灵问题这些容易出论述题的大问题,我准备了专题,从网上下了一些文章来看,然后看了很多公共课政治里面政治经济学部分的押题的内容,把这些融合起来。
5.理科教研工作总结 篇五
理科教研组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之下,本组继续以提升教研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为目标,以务实和进取的精神,认真组织好各项活动。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教研组组风建设,走特色路,创一流团队。
理化生组的全体教师经过多年的业务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已走出了一条“心中有本、目中有人、胸中有法、知能并重、文道结合”的教学特色之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齐心协力、严谨治教、细致认真、实事求是、气氛活跃”的组风。这学期在加强组风建设上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按照学校关于加强教研活动管理的要求,规范有序地组织安排好教研组的日常活动,并做好相应的活动纪录。切实抓好组内教学常规管理的各项工作,其中包括:认真学习学校颁发的有关条例草案,落实好各项教学常规的督促和检查工作;严肃认真地对待考试考查,知识内容、命题方式均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考试结束后,各备课组组织集体卷面分析,并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讲评补救,查漏补缺,努力把好各年级的教学质量关.2.规范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要求各教师做到有学期计划,每月有备课组计划,组内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及时交流反馈,改进提高,严谨治教,从严治组;要求每位教师把争创优秀个人、优秀教研组贯彻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浓化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教研组氛围。
3、守师德,正师风,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师德是教师的最高学位,身为人师必须为人师表。我们高中语文组的全体教师以《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为一面镜子,时时对照自我,警醒自己,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工作责任,全组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二、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
在学校的的统一安排下,我组教师积极参加了理化生学科的教赛.参加的教师在各学科教师的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1、教研工作的创新意识不强
在教研组活动的组织形式上应积极开拓创新,应以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教育观念的转变为主要内容组织教研活动。
2、由于各种原因,在各类统考中,生物成绩不是很突出,我们将不断总结,努力拼搏,提高成绩。
3、没有积极努力利用好实验室设备,开展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手段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以上是教研组工作的简单汇报。我们全体教师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努力将我们的理科教研组建设成我们自己专业成长的基地。
组长:周江
6.高二理科年级组工作总结 篇六
向
毅
高二年级是学生高中三年的关键时期,高二年级的工作复杂而具挑战性,所以做好这一工作自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前期准备:
高二年级工作应该说从暑假就开始了,我们充分利用暑假时间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强化和能力提高。在老师配合的前提下,同学们不仅巩固了知识,为高二年级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更增强了学习的紧迫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关注尖子生的学习。几位班主任通过电话或其它途径及时了解尖子生在家里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并为他们提出具体的要求。
3、多次召开班主任会研究和制定适合年级实际情况的工作方法和具体措施。根据本年级学生实际进行了分班。
二、开学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学生工作方面:
结合高二年级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落实育人目标,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学业有所提高、思想有所进步、体质有所增强,“先成人,后成才”;让“差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让“较差生”成为专科生,让“一般生”成为本科生,让“好学生”成为重点本科生或名牌大学生。
1、在晓之以理的前提下,对学生严肃教育、严格要求、严格检查、严格管理。开学初,配合德育处对全年级同学进行行为规范和遵规守纪教育,并针对年级实际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开学以来对学生的服饰、发型、卫生、出勤、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检查,对违规、违纪的同学及时给予批评教育,限期改正,并对严重违纪的部分青海生进行了严肃处理,通过监督、检查来净化年级组的教育教学环境。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学生学会自律、学会孝敬、学会求知、学会关心、学会报答。我们充分利用主题班会、板报等形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3、定了“两头”学生的教育、培养、辅导、拔高、补差办法。教师工作方面: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形成一支师德先进、业务过硬、有团结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
1、宣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升本年级教师的师德水准。教育教师爱教育、爱学校、爱集体。
2、全面关心教师的成长和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和谐、友善的氛围,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建立教师理论、业务学习制度,不断提升教师的素养。
7.理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 篇七
一、对理科综合考试的理解
1. 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减小
在理科综合考试中, 化学学科的考试范围虽然和单考化学学科一样, 但是由于时间和题量的减少, 试题的知识覆盖面难免会受到影响, 出现减小的现象. 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 为了让学生更快的抓住化学学科的学习重点, 一定要理清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给学生带来有效的教学, 使学生能够对化学知识有一个综合的掌握, 在考试中能够得心应手.
2. 试题所占的分值增加
在理科综合考试中, 化学所占的分值是总分的三分之一, 和原本单考一科化学相比, 总分不变, 但每小题的分值增加了, 如果学生稍有不慎出现不该丢分的而失分情况就会给理综成绩带来很大的影响, 从而影响学生高考的总成绩.
3. 各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在高考改革方案实施之后, 学生在分配各个学科的学习时间时会出现一些矛盾, 比如, 在分配课堂的学习时间时, 不能只考虑到学科的重要性, 还要从学生的学习特点、考试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科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考虑, 从而分配好各个学科的学习[1]. 对于理科综合来说, 在这其中一共三门学科, 因此, 这三门学科对应的教师应该加强合作, 共同研讨教学方案, 增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从而提高学生理科综合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4. 更加注重试题的答题技巧
在高考的理科综合考试中, 是三门学科的试题交叉在一起的, 而且学生的答题时间比较短, 难度分布的不是特别均匀, 这就需要学生要不断变化答题思维, 所以, 在理科综合考试中, 学生一定要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 不管是解题的速度还是答题的节奏, 都要充分掌握好, 这样才能保证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1. 突出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的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在进行高中化学高一的教学中, 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多思考, 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这样也能使学生在每周只有两节化学课的短时间内掌握最重要的知识, 突出化学的学习重点. 比如, 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时, 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后画出“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的网络关系图, 并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这样, 不必过多的讲解, 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 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学习其他元素相关知识, 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2. 充分关注新高考环境下试题的设计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根据高考的形式而设计教学内容和习题的联系[2]. 比如, 教师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总复习时, 为了适应高考的改革, 可以出一些符合高考要求的习题, 教师可以给学生出一些多选题, 例如“在使用火法炼铜时要先将黄铜矿焙烧, 反应式为2Cu Fe S2+ O2→ Cu2S + 2Fe S + S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以给出四个选项: 第一, 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第二, Cu Fe S2仅作还原剂, 硫元素被氧化;第三, 每生成1 mol Cu2S, 就会有4 mol的S被氧化; 第四, 每转移1. 2 mol电子, 就会有0. 2 mol S被氧化. 学生通过对这四个选项进行研究, 不仅更加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 还对化合价的知识、氧化还原产物知识等进行了巩固, 更加符合高考的需求. 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 应该按照高考的要求, 设计出更符合学生学习的内容, 使学生在高考的理综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3. 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 大部分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 并且应用于生活, 本身带有很强的实用性. 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时,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化学中的基本知识, 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还能根据高考理综考试的要求, 认识到化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 在现代的高考化学试题中, 不断增加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试题, 比如有关火药的发明、检验天然气管道漏气以及食品的安全等, 这些都与人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因此, 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比如, 在进行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教学时, 第二节是“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观察, 去实验, 让学生自己进行验证, 从而更好的掌握化学知识[3].
综上所述, 在高考理综考试的背景下, 教师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高中化学的教学, 这不仅是对教师的一次考验, 也是提升教师自身素质的途径. 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 要求教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 要突出高中化学的学习重点, 注重高考中化学试题的设计,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并且要将化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理综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吴雪峰.分析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学周刊, 2013, 35:64.
[2]吴彦军.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的思考[J].考试周刊, 2013, 42:3.
8.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高中化学教学 篇八
【关键词】高中理科综合 高中化学教学 策略
化学作为理科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理科综合成绩有着一定的影响。高中化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和生活也是非常贴近的。基于理科综合考试的变化和改革的深入, 高中化学教学应当根据考试改革的趋势, 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等进行相应的更改。 笔者根据近些年高中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科目的考试情况,对改进高中化学教学方法问题作思考。
1简要分析理科综合考试化学科目
我国高考到了2010年的时候,已经将原有的“3+文科基础/理科基础+X科”,更改成为“3+理科综合/文科综合”,从此高考实施了一套全新的方案。理科综合就包含了化学、物理、生物三个科目,其总分规定为300分。在理科综合考试过程当中,主要考核的就是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而采用的新的理科综合考试。这一新改革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强调学生对基本技能的使用,加强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已经掌握了的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理科综合考试中化学科目,它的分数是根据各个省市的不同而进行了稍微调整,但是总体来说它和物理、生物是保持在一个平衡的范围。在新实行的理科综合考试大纲中,知识的覆盖范围有所缩小,主要是考试书本中所涵盖的重点知识和学生对于主千知识的把握程度,同时注重的是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察。在分布题目这一方面,一般采用的是三个学科交叉进行的分布手段,但是在非选择题及选择题之间还会遵循一定的出题顺序,其题目难度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需要学生能够快速地转换学科的思维,不仅要扎实掌握好化学的基础知识,还要了解理综的总体出题特点和难度。因此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科思维转换的能力以及注意时间分配,从而加强训练,稳步地提升自己的考试成绩。
2集合化学知识
在化学整体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将化学知识集合在一起。首先,教师应该掌握整个教学内容,将必修模块中所涉及到的重点知识联系到一起,形成系统的体系,然后在这个体系当中突出重点知识。学生在高二的时候就会开始分文科和理科,现在很多高校为了能够尽早让学生找准学习的方向,从高一开始就进行了分班工作,教师可以根据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内容总结出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化学物质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元素周期规律和物质结构、化学应用等。这样进行分类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脑海中构建化学知识的大体框架,能够很好地将分散的知识串联成一个主题,组成成一个整体,采取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分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3突破高一化学教学的瓶颈
高中化学主要分为两块,一是必修模块,二是选修模块。 必修模块主要包括高中化学的主要知识以及基础知识,选修模块则包括国家规定的可以选择学习的化学知识,这两部分组成了高中化学的主体。 理科综合考试大背景下,要想提高学生化学学习水平,首先要对高中化学的主要知识以及基础知识进行深入学习。 要想突破高一化学教学的瓶颈,就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化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准确把握化学教学内容,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要做到渗析透彻。 第二,学生应该主動积极进行探究式化学学习,毕竟化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应该发挥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与兴趣。
4整合高中化学模块教学内容
高中化学大体包括两个必修模块以及六个选修模块,高中化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局限于模块限制,进行模块组织性教学,对必修与选修模块进行组合教学。 因此,化学老师应该首先清晰高中化学各模块之间的关系,认清楚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关系,在各模块中进行重点与难点解析。 再次,老师还应该整合高中化学各模块之间的内容。 例如,化学老师可以在高一时完成对必修一,以及必修二的教学,高二上学期完成对选修四的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将选修二和选修六的内容渗透进去。 不管化学教学内容做何种调整,都必须适应化学教学的实际需求,都以提高学化学教学水平与质量为目标。
5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理科综合考试中越来越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此趋势要求高中化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改变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 学生化学学习能力主要包括收集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能力、化学实验的能力和总结能力。 在课堂上开展自主讨论,小组合作组织实验的活动,能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避免学生产生学习惰性,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化学教学课堂死板僵化的教学方式。
6重视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不同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化学老师在对学生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老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努力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分析与解答能力。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可以这样理解: 自主指的是自主学习,主要是化学拓展和延伸学习,自主学习是合作、探究式学习的基础; 合作式化学学习主要指学生在同老师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中进行学习; 探究式学习则是指对于化学进行研究深入学习,探究式学习是自主、合作化学学习的主要目的。 弄清了三者之间的的关系,老师应该充分发挥三种不同学习方式之间的优劣势进行高效教学。
7联系生活实际
9.管理科工作计划 篇九
三月:
1、做好红十字会、老年大学参公人员登记的材料收集及上报工作;
2、完成新录用政法系统公务员资格审查和录用工作;
3、上报2012年公务员招录计划;
4、做好党群系统调动人员的工资介绍信常规工作;
5、完成市委组织部和部机关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四月:
1、做好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报名工作、公检法公务员招考的网上报名工作;
2、做好新提任县级领导干部工资审查及报批工作;
3、完成市委组织部和部机关领导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五月:
1、做好县直部门新调任的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公务员登记工作;
2、完成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公务员的资格复审工作; 六月:
1、做好河西片区新调任公务员材料的收集及上报工作;
2、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公务员招录的笔试工作; 七月;1做好河东片区新调任副科级领导干部的公务员登记工作;
2、做好机改后县直参公部门工作人员的过渡考试工作;
3、配合市委组织部招录公务员面试、体检工作。八月:
1、做好县直部门参公单位领导干部的参公人员登记工作;
2、做好新拟录公务员考察及材料上报工作。九月:
1、完善公务员登记信息库;
2、完成本科室常规性工作。
十月:完成2006年公务员登记中漏登的领导干部公务
员登记工作;
2、继续完善公务员登记信息库。
十一月:做好2012年公务员统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2、完成本科室日常工作。
十二月:
1、完成2012年公务员统计个工作;
2、做好本科室文书档案的手机整理;
10.物理科教学工作计划2 篇十
庞武荣
毕业班的新课很快就上完,主要以复习为主:
1.研究课标,学习考纲,把握新课程命题的特点和方向,明确考试内容和要求,克服 盲目性。
2.加强备课组建设。备课组要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基本做到统一进度,统一习题和考试,做到团结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努力防止随意性的做法。
3.一轮复习要立足基础,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不留死角,不刻意赶进度。
4.加强复习备课工作,提高复习效率。要注意复习目标的制定,复习的容量、习题的 选取、复习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备课时都要认真思考。
5.注重实验探究内容的复习,教给学生解决探究式问题的一般思路。
平常新课教学中,无论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应该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做演示实验时,由于实验的操作者是教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和思考,因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所说明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和交流;进行学生实验时,应让学生在理解实验方案的前提下,自己选择实验器材,组合实验装置,自主进行实验。发给学生的文字资料应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避免把实验步骤一条条地罗列给学生,并代替学生绘制各种表格,让学生“按方抓药”、不求甚解地在表格中填入数据,这种“依葫芦画瓢”的实验操作模式固然容易得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但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
6.复习中,要用适量的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归纳总结。
11.理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 篇十一
关键词:新课改;理科综合;物理教学
通过课程改革能够使得课堂教学等多个方面更加适应我国的现状,在新课改下,主要强调了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科学高效。
一、传统物理教学中的不足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和效率,再加上对新课改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使得新课改教学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队伍的使用。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往往将自己作为课堂的主体,自己觉得学生需要什么就讲什么,并不去深究学生是否真的需要这方面的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效率和质量上存在着一定的不足,阻碍了新课改课堂教学的发展,下文主要对传统物理教学的不足进行阐述:
(一)教学主体把握不當
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主要是探究式实验性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教学课堂的主体,应该努力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是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中并不能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多半是枯燥地对课本知识进行阐述和讲解,这种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较为厌烦,不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二)物理实验形式化
物理可以称为物体的原理,通过各种各样的实验能够对物体的原理进行表现,对此物理中的实验是很关键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物理学科的初级阶段,通过高中物理实验能够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强,能够为学生在后期进行更进一步的物理研究打下基础。但是在传统的物理实验中并没有对之进行重视,多数是在课堂上老师将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体现出了一定的形式化,多为应付课程,不能对物理实验产生重视,不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高中物理教学由于其本质需要进行探究性和情景相互结合进行教学,通过一定的情景设置能够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不断探究,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兴趣,但是还是有不少的物理教学一味地进行课堂物理知识的讲解,不能将物理知识融入相应的情境中,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会阻碍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更深的研究。
二、新课改下物理教学的改善措施
(一)坚持以学生为主
为了做好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首先要把握好对新课改中的主题思想,即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新课改下的物理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来进行辅助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不但要将学生作为主体,还要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作为主体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另外,教师要对学习进度进行把握,不但要对课堂教学的效率进行控制,还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选择,要充分地了解学生想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然后对号入座,选出相适应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解,摒弃原有的不管不顾地向学生讲述物理知识的观念,将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
(二)营造教学情境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对此教师需要营造出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能够在这样的一个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而引入教学情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教学情境,学生能够利用不同的教学情境对物理知识进行理解和学习,能够生动形象地对物理知识进行阐述,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主动性。
(三)完善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是很重要的,这与高中物理知识的结构特点是分不开的。为了保证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开展,教师需要对课本内容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把握,并制定相应的问题和情境,使得学生能够较为主动地对问题和情境进行研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助地位,提高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下我国的物理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针对传统物理教学中的不足,教师应该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努力增加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能力,保证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徐进娟.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29).
[2]吕春富.试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1(28).
12.理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 篇十二
一、人才培养的要求
当代化学工业对化学化工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工作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综合性大学化学化工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综合性大学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进入化学、化工和制药等企事业单位业从事研究开发或工程技术工作,这种趋势还会随着创新性国家的建设而逐年增长。化学工程基础是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唯一的一门工程技术类课程,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理工学科交叉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综合性大学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其他课程所不能替代的。在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基础理论研究优势的同时,通过对理科专业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充实和调整,为化工类企事业单位培养和造就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胜任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工作、适应性强的化学化工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化
以创新教育思想为指导,研究改革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化学工程基础课程内容新体系。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与化学反应工程(“三传一反”)仍将是化学工程基础教学的核心内容,应不断充实更新才能反映学科发展现状和适应社会经济需求。化学和化学工程学是支撑物质转化相关工业的学科,前者研究分子之间发生反应的可能性、必要的条件和产物的结构,后者研究物质的流动、质能传递及其对反应过程与产物的影响。
1. 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反映体现学科发展与技术进步。
化学工程基础作为理科化学专业的工程技术课程,其教学内容除了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与化学反应工程以外,还应当及时反映和体现学科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根据授课学时,突出教学重点,优化教学计划,精选教学内容。以化学工程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核心,结合典型化工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学时内,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熟悉研究与应用对象,为今后从事化学化工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其他科学技术的带动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化工分离技术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步。新技术不断涌现,膜分离和超临界流体萃取等新型分离技术就是其中的代表。我们在教材的编写和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入这些内容,便于学生从课堂上了解新的科学知识,拓宽学术视野。
2. 引导学生建立工程技术与技术经济观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科学与技术的交叉和渗透,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综合性大学理科化学专业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工程实际,启发学生从工程实际问题出发,强调工程实际的特点,突出工程实践的技术经济问题,灌输学生节能减排与绿色环保的理念,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物理与化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化工单元操作与工业装置中涉及的复杂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思维方法与工程设计等综合素质。
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内容涉及化工单元操作与工艺过程。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见过真实的化工设备,对化工厂与化工设备和装置缺乏感性认识,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感知与思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对化学工程基础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由不熟悉、不了解化工企业与装置转变为喜欢应用学科、乐于进入与应用密切相关的教师实验室开展业余科研。为此,我们一方面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在课堂教学中放映一些设备的实物图像。另一方面,在有关课程中增加了实习参观环节,组织学生到石油化工厂、有机化工厂和精细化工厂等企业参观实习,增强学生对加热炉、精馏塔、泵、换热器等主要化工设备的感性认识。
三、教学团队与课程体系的建设
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为根本,以科学的课程新体系为核心,以优良的规划教材为保障,强化教学团队的建设,使所有主讲教师成为教学改革的高水平运动员和创新教育的优秀教练员。
1. 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
从事课堂和实验教学的主讲教师也要承担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我们承担“化学工程基础”的主讲教师都具有教授职称并担任博士生导师,承担了一些科学研究项目。同时,也积极思考和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奠定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坚实基础。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不可能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更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2. 构建工程教育、创新教育的课程体系。
夯实基础,将理科化学知识和工程知识有机结合。理科化学基础课程、化工过程开发、化学工程基础及多门专业课程的开设,可将学生所学知识形成知识链。重视对学生业余科研和毕业论文的指导,吸引对化学工程有兴趣的同学来实验室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一起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毕业论文阶段的培养,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特别是对“应用”和“工程”概念的强化。近年来,来我们化工实验室进行业余科研和毕业论文的学生每届都在十人以上,占理科化学专业学生的5%作用。
3. 将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形成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的良性循环。
构建应用学科人才培养、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的“基础性、综合性、工程性、创新性”体系。我们承担了国家和企业的一些化工类科研项目,特别是在水与废水处理、化工分离和国防化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我们注意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实践融入课堂教学。从事课堂教学的主讲教师与实验课指导老师一起合作,将“渗透汽化膜分离”编入了实验教材和开展了教学实验,受到学生的欢迎。
化学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化学工程作为一个共性的工程学科,我们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带来的机遇,加强化学与化学工程的结合,为国家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严世强.化学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实践[J].大学化学, 2003, 18, (1) :29-31.
13.中学理科组教研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又过去了,回顾一学期走过的路程,我们理科组全体老师以《新课标理念》为指针,以科研为先导,充分发挥各学科特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在教导处的指挥下,通过全组老师的辛勤努力,顺利完成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有成功的喜悦,有经验和反思,总结如下:
一、学习他人经验,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本学期,为加强修养,提高素质,我组在教研组积极开展相关的学习、教研活动。我们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经验,教学理论。学习学科刊物,了解教研教改信息,注意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认真撰写总结。
良好的师德修养是教师职业的立人之本。本学期我组通过开展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深入学习,提高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强化了服务意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用真诚的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培育桃李新人,这是我组教师的共同追求。
二、立足教学改革,积极开展课堂改革实践。
充满挑战和竞争的21世纪,对人的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在我国普遍开展起来,它的核心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发展成为其独特个性,并具完美人格的人。教育作为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的理科课堂教学的革新势在必行。而教师的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是迫在眉睫。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们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引,努力创设生动、活泼、信息化的课堂改革,以人为本,双基训练和智能培养并重,张扬个性,点燃学生创新火花,提高学生科学、信息文化素养。我们每学期初教研活动有计划,学期末教研活动有总结。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坚持开展听、评课活动。且把这个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教研活动。每学期开展听、评课。我组教师十分重视听、评课活动,听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案,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探讨。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改进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组教师严格执行认真教学,认真上好每一节课。通过“随堂课”、“教研课”等提高各科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程的环境中,教师和学生共同营造了新的课堂,教师不断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三、加强业务学习,努力加强教育科研意识。
现代社会对教师职业日益强调专业化,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强的教育科研意识。
加强业务学习力度。制定业务学习制度和计划,鼓励教师进修深造。为此,每位教师每周都能安排一定时间用于业务学习,认真做好理论学习,并把学到的新理念运用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本学期教研组活动10次。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经验,并每次安排一位中心发言人,让所有教师都参与进来,活动中要求教师自学研讨,不但学习理论知识,还经常交流心得,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形成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好风气。关注教育科研新动态,注意收集新信息,我们争取一切外出学习机会,在这一学期中我组教师听课学习都多达十五节。
加强教研组凝聚力,培养组内老师的团结合作精神。我们教研组人员9人,但学科杂,办公地点分散,老师承担教学及工作任务均很重,因此教研组老师聚少离多。我们努力创造一些机会、增进老师之间的交流、了解,密切联系,并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增进老师之间合作精神,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对领导和教导处的指示和要求,及时上传下达。工作任务布置下来,大家互相帮助合作完成,不传小道消息,不说不利于学校形象的言论。集中精力围绕教学教改努力地做好各项工作,教研组内具有一种团结和谐、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14.理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 篇十四
在课堂上, 教师要把物理教学内容和物理实验有机结合, 适当地多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 这是今后物理教学改革的方向。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促使学生掌握学习和研究物理的方法。实验教学离不开器材, 尽管学校配备了很多器材, 但离完全满足日常教学需要的要求还有距离。师生要共同制作实验器材,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有助于加深他们对物理原理的理解, 特别是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我就如何改进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自制实验器材谈谈做法。
一、满足学生好奇心理, 提高学习主动性
利用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自制实验器材, 能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由于是利用家里的日常生活用品, 因此成本比较低, 还能变废为宝。不少初中生十分喜爱物理实验, 总觉得物理实验是很神秘的, 但通过自制实验器材, 他们发现物理其实就在身边。科学实验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 这就消除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神秘感,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利用自制的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 感觉很新鲜, 符合好奇心理, 有利于提高创造能力。
二、提高教学效率
自制实验器材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物理原理, 掌握物理规律, 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比如, 在学习与气压有关的知识时, 可以用玻璃杯、硬纸片做一个纸片托水的实验。虽然这是最普通的一个小实验, 但能向学生说明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再如, 学习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知识时, 可以在离桌边2~3cm的地方放一枚铝质硬币, 在硬币前10cm左右用直尺架起一个栏杆, 高约2cm。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 硬币就可能跳过栏杆。用力大小不一样, 硬币跳得高度不一样, 说明当急速的气流经过硬币上方时, 那里的气压就低, 下面的空气便把硬币托了起来。上升的硬币碰到由嘴吹过来的补充气流就被吹过了栏杆。
物理中有些原理只凭教师讲解是说不清的, 如果多动脑筋, 做实验, 就能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透彻理解物理原理。
三、丰富课余生活, 激发学习热情
新课改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制实验器材活动, 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 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比如, 学完杠杆知识, 可以布置学生自制一根小杆秤, 并将自制的小杆秤带到班级中评比, 看谁做得精致、精密。又如, 学完物体的浮沉条件知识后, 组织学生利用铅笔、细铁丝、水、盐和油等材料, 自制一根密度计, 并利用自制的密度计测量酒精或其他液体的密度, 看看谁制作的密度计更准确, 误差更小。再如, 学完有关温度知识, 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教材, 了解有关常用温度计的结构, 让学生自制一根温度计。学生回家后, 寻找到的玻璃管型号是不一样的, 因此, 将自制温度计带到班级, 会发现有的玻璃管内径比较小, 有的比较大。然后将学生自制的温度计同时放在盛有温水的水槽中, 请学生观察每支温度计里液柱上升的情况。结果发现, 内径小的温度计, 液柱上升的快而高。通过分析讨论, 学生掌握了温度计的结构, 理解了温度计的原理, 提高了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促进探究教学的开展
提高学生能力,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因为只有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 才能有效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会体验到像科学家那样研究科学的过程, 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作风。新课改大力提倡进行探究式教学, 开展多种形式的自主学习活动,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 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 学校实验室的实验器材是有限的, 不能完全满足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需要, 老师要组织学生自制实验器材, 利用自制的实验器材进行科学探究。比如, 在探究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时, 可以制作这样的器材:将两个气球分别充气并在口上打结, 用线将两个气球连接起来, 然后用气球在头发 (或者羊毛衫) 上摩擦, 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 两个气球立刻分开。
总之, 自制实验器材是开展物理实验的一种补充手段, 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给予必要的重视与推广。
摘要:初中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师必须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发展, 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 对教育投入越来越多, 教学环境有了很大变化。通过运用自制教具, 能调动学生探索身边物理现象的积极性, 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由于自制实验器材都是学生熟悉的, 学生容易接受, 提高了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15.理科知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篇十五
关键词:高中地理;理科知识应用
俗话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见,地理研究的领域非常广泛,既有自然科学领域方面的知识,又有人文领域方面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高中将地理列为了文科综合的高考科目之一。但是,虽然地理划分到文科,可有些知識点,运用理科知识进行解释,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此 ,我例举了一二。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的推导: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在高中地理是每一届学生都感到头疼的知识点,甚至到了高三反复讲很多学生仍然无法真正理解,即使总结出公式要求学生记住,大部分学生还是讲了忘,忘了讲,甚至对地理学习失去了信心。其实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本质就是找同位角,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从同位角入手,推导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再加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含义,让学生理解从计算到结果整个推导过程,化难为易。而且学生掌握了推导方法,即使公式忘记了,也可以自己推导,一劳永逸。
推导:
图甲中,由图可直接读出H=90°-∠1,∠1=/φ- δ/(同位角),所以H=90°-/φ- δ/。
图乙中,由图可直接读出 H=90°-∠2,∠2=/φ+ δ/(同位角),所以H=90°-/φ+ δ/.
再加入这些角度的地理意义,δ表示太阳直射点A的纬度,φ表示已知地B的纬度,H表示已知地B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图甲中直射点A与已知地B在同一个半球。图乙中直射点A与已知地B在不同的半球。
结论:H=90°-/φ+δ/ (/φ+δ/为纬度差,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
2、应用公式推导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在H=90°-/φ+δ/公式中,当纬度差/φ+δ/变小,H值就变大,当/φ+δ/最小时,H值就达最大。当纬度差/φ+δ/变大,H值就变小,当纬度差/φ+δ/最大时,H值就达最小。通过数学方法分析后,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示意图,就可以得出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A:季节变化规律:
当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结合图可知冬至日到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当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北,即夏至日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当太阳直射点向南半球移动时(结合图可知夏至日到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当太阳直射点到达最南,即冬至日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B:纬度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成因解释
地壳运动产生的巨大挤压力超过的岩层承受范围,岩层就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这种弯曲叫做褶皱。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在地貌上,背斜一般发育成山岭,向斜一般发育成谷地。如下图所示。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因背斜的顶部受到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这一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很难理解。所以,我在实际教学中,引入了物理当中的力的分解这一知识点,如下图所示,岩层受到的竖直向下的重力可以分解成垂直地面的压力和另一个力。由于背斜和向斜岩层弯曲形态的不同,在背斜中另一个力就是张力,而在向斜中另一个力就是挤压力。通过作力的分解示意图,学生形象的感知到背斜顶部受到了张力,向斜槽部受到了挤压,从而真正理解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遗忘率大大下降。
三、喀斯特地貌成因
高中地理主要研究的是温暖潮湿的环境下以化学作用为主的喀斯特地貌的成因。而对于在高寒和干燥地区以物理作用为主的喀斯特地貌成因的研究比较少。喀斯特地貌成因是多方面的,高中地理教学中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1、岩石的可溶性; 2、水的溶蚀力;3、适宜的气候条件。而这三个条件都可以用到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来解释。
CaCO3 + CO2 + H2O =Ca(HCO3)2
Ca(HCO3)2 (受热)=CaCO3 + CO2 + H2O
CaCO3 的参与,说明了形成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岩石需要是可溶性岩石。当气候比较潮湿,含有大量的水汽,而H2O中又含有一定量的CO2 时,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H2CO3 。H2CO3又会解离出大量的H+ ,与CaCO3 中的CO32— 结合成H CO3— ,从而分离出Ca2+ 离子。这一过程体现了水的溶蚀作用,并且这一过程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溶洞、石林的成因皆属于此。当气温比较高时,Ca(HCO3)2 又会分解成CaCO3 、 CO2 和 H2O,被溶蚀的岩石通过这一过程又会沉淀形成新的岩石,像石笋、石柱的形成则主要是沉淀作用。
16.网络管理科工作总结 篇十六
时光荏苒,2011年很快就要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在局党组及中心领导的关怀和领导下,中心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网络管理科做为中心重要科室之一,承担着网络运行维护的重要任务。过去的一年中,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对于领导安排的各项任务也能较好地完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基本保证全年的网络正常运行,没出过大的障碍而导致的网络瘫痪。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畜牧兽医信息网及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推广网三个网站保持正常运行。对于由于安全问题引起的网站登陆不上,能及时解决。基本保证了网站的正常访问需求。
2、网站后台维护保证了网站信息的录入、发布功能的正常使用。没有出现过因此而影响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及准确性。保证了网站信息内容及时准确的更新。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网站栏目进行修改和添加,例如近期在黑龙江省畜牧局网站中的《近期热点》和《专题专栏》里增加了“聚焦十七大”、“生猪生产”等专题内容。为了网站发展需要,在采编发系统中增加了一些功能模块,建立了各地市县信息员维护系统。在新建立的黑龙江省畜牧兽医科技推广网中建立了专家咨询系统等等。
3、制作了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推广网网站,网站现设有专家热线、在线咨询、技术服务、教育培训、科技下乡、成果推广、标准发布七个频道栏目。其中在专家热线栏目中,通过与黑龙江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合作,共同开发了“畜牧通”业务系统,“畜牧通”业务系统基于手机等移动终端,通过短信、彩信、语音等多种无线接入方式,利用中国移动无线平台,为农民提供畜牧知识专家咨询服务、农牧产品的产供销、和农民关注的民生问题等信息化服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保障农务畅通、方便了解民生信息,进而推进了农村畜牧信息化。4、根据局党组及中心领导的指示要求,对网站页面进行更新修改。其中包括图片的设计与制作,照片的修改等。
5、承担着畜牧局办公自动化网络的运行维护。保证了全局各个处室的网络畅通,同时为局各处室电脑排除故障、安装软件等80余次。
6、为中心各科室维修电脑,调试网络。保证了中心各个科室正常使用电脑及网络。为办公室、财务室安装事业单位专用各类管理软件、财政厅下发各类财务软件等。还协助财务室每月网上报税、打印工资表、年终报预算等。
二、存在的问题
1、现有网络环境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缺少有效的防火墙设备及防病毒软件,网站经常出现被黑客或病毒攻击而不能访问,如果情况严重,还会造成网站数据信息丢失甚至网络瘫痪。
2、现有网络出口设在省农委信息中心,出口带宽为2M。由于网络带宽有限,影响了网站的访问速度。
3、一些网络设备老化、陈旧,经常出现故障。网络邮件系统目前已无法使用。
三、2012年工作安排
1、继续做好网站运行维护工作,保证现有三个网站的正常运行。
2、根据局党组及中心领导的要求,对网页页面及时更新、修改,以满足新形势新要求发展的需要。
3、由于现有网络安全隐患很大,为了防止网站信息丢失,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4、配合中标公司对原有三个网站的改版工作,同时做好改版后网站的维护工作。
5、协助畜牧局网管人员,做好畜牧局办公自动化网络的运行维护及全局各个处室的电脑维修工作。
17.高二理科年级组工作计划 篇十七
向毅
一、高二年级现状分析:
目前高二年级目标已明确:已分为文科班、理科班。高二学生将要进入第二个学期,大部分同学已适应高中的学习方法,最近一段时间的晚自修纪律秩序良好足以证明。行为习惯已基本到位。目前要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学生的学习方法的优化。只要学生目标正确,学习方法正确,成绩一定会取得成就。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高二年级组,以学校的目标及本学期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加强学生多方面管理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上新台阶为目标,努力踏实地开展工作。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正确思想意识的教育和培养
1.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开学初通过年级组会议、班会课、墙报、黑板报等途径,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懂得个人的发展目标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大力整治学生的服饰仪表等,为学生学习有目标,行有方向奠定基础。
2.加强道德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1)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开展建立良好的班级集体的活动,通过教育、训练和主题班会的讨论。
3.加强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
要求班主任平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教育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能适应外界情况的变化,使自己的资质、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能够正常发挥。
(二)加强学生的学习管理
1.继续抓好班纪和班风教育。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前提条件。本学期还要以高标准、严要求狠抓 “勤奋、踏实、力求争先”的学风教育,使年级内竞争向上、你追我赶的风气,成为促进年级学习工作上台阶的强大推动力。
2.加强学习目标的教育。班内因人而异设计学习目标,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让学生在目标的带动下,通过发奋努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加强学生必修课的学习,在4月份的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优秀成绩。
3.重视学习方法的改进和学习效率的提高。邀请高三的优秀学生来班级介绍,学习资源共享,教育广大学生深刻地理解:学习效益是学习成功的生命线,而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则是取得良好效益的保证。
4.沟通家长和学校联系。定期召开家长会,力求取得家长的关心和支持,群策群力来推动年级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三)加强其它各方面工作
1.积极配合学校政教处、教务处、团委的工作,搞好学校各项工作。
2.加强学生的生活管理,特别是关心住校生的思想、生活情况,及时了解发现问题,配合有关处室及时解决,使学生身心愉快地投入学习。
3.配合教务处,做好年级的学科教学活动,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兴趣、爱好,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推进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搞好本学期的科技节活动,培养学生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和实事求事的作风。
4.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力。
18.理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 篇十八
一、高校理科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当前高校理科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存在着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单一和枯燥, 实验难度相对较低, 实验课教师指导学生不及时, 学生实践自己的创新实验设想机会少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 导致不少学生对开放实验课学习缺乏兴趣。
2.实验课程体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实验课的教学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根本目标。
(2) 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一, 缺乏层次性, 依附于课堂教学。
(3) 实验课程的评价方法不科学, 过分注重对实验内容的验证, 实验内容不具有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过分注重实验的考核功能, 没有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问题。实验课程的评价方法过分注重终结性评价, 不能科学评价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程度。
3.实验教师队伍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少高校的实验课任课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如缺乏创新教学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缺乏耐心、观念守旧、专业技能不扎实等。这样的实验课教师队伍, 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中, 不能很好地发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4.高校没有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有利的环境
(1) 不少高校主管实验教学的相关领导及相关教学单位主管实验室的领导, 未能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相关的便利。
(2) 实验室的管理人员为了实验室管理的便利, 未能较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对于学生在申请实验室使用时, 反而设置了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在一些实验过程中, 部分教师不为学生及时排除实验设备的故障, 使一些创新实验不得不中途终止。还有一些教师, 对学生在实验仪器设备使用方面的咨询不作解答。
二、高校理科开放性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有利条件。
(1) 在理科开放性实验课程教学工作开始之前, 实验课教师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向学生详细地介绍实验的目的、作用、意义、起源、发展情况和前景, 使学生对实验课的教学内容产生兴趣。
(2)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或者实验结束后, 实验课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
(3) 创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环境。学校和实验课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 使学生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实践自己的实验设想,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
(1) 确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确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标, 要以实验课程的教学大纲为准绳, 充分考虑实验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教材的特点、创新能力的培养规律、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心理特征、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课程特点、教师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教学优势。
(2) 精心安排教学内容。
要充分发挥理科开放性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优势, 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第一,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线, 依据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实验室的条件、实验教学的进度、实验课程的特点、实验课程的类型、学生的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教学内容。第二, 对实验内容进行详细的分类、重组和优化, 使实验内容适合全体学生, 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都能有所提高。第三, 增加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内容比重。
(3) 改革实验评价方法。
采用多元的实验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质量。第一, 扩大实验内容的范围。实验内容不局限于一些验证性实验, 应提供较大的选择范围,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第二, 实验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 即实验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 要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到什么, 使得实验评价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起到促进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3.建设一支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有助于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师队伍,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功的关键。实验课教师须具备以下能力。
(1) 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要求实验课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 必须有足够的耐心, 实验课教师必须能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 使学生的创新实验理念能够有机会得以充分表达;实验课教师必须及时为学生解答实验课程的相关问题, 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排除障碍;实验课教师必须能够接受不同的观点, 不随意扼杀学生的创新理念。
(2) 具有创新能力。没有创新能力的实验课教师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首先, 实验课教师必须有创新教学的设计能力, 才能开出高质量的实验课。其次, 实验课教师必须有创新评价能力, 才能正确地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3) 扎实的专业技能。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的实验课教师, 才能开出教学效果好的实验课, 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高校应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
(1) 高校主管实验教学的相关领导及相关教学单位主管实验室的领导应重视理科开放性实验教学工作,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所需的条件。例如, 开放更多的实验室供学生参加实验学习;为开放性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制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室使用的规章制度。
(2) 实验室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学生开展实验工作, 为他们更好地参加实验课程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例如,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时间、更加自由的实验时间段;为学生借用实验设备提供便利;为学生的实验设备排除故障及提供实验仪器的详细使用说明等。
三、结语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高校理科开放性实验教学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我校在开展理科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以后, 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部分学生在一些较高层次创新能力的全国竞赛和省级竞赛中获得较好名次。例如, 全国数学建模大赛, 我校有几名学生在竞赛中获得了二等奖。面对新形势, 我们还将继续努力, 勇于探索, 期望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有新的进展。
参考文献
19.理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 篇十九
[关键词]新课程,理科教学,有意味的形式。
[中图分类号]6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2-0159-04
1问题的提出
任何一种艺术,最终总要归结为一种形式。教学艺术也不例外,教学应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恰如其分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追求“有意味”的教学。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各种名目的“示范课”、“竞赛课”、“优质课”的观摩与评比上,总是要弄一些新“形式”。当然,这本身无可非议,也是必要的,问题是这种“形式”没有成为“有意味的形式”。据所参加的各种理科优质课评选活动来看,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很多教学“形式”没有有效地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1]。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学习的方式,普遍重视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性的学习,强调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但是,在理科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情境创设、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相关的教学策略形式存在无“意味”的情形。
2“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
英国艺术理论家克莱夫贝尔在其重要著作《艺术论》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美学观点:“有意味的形式”。这一概念,目前已在我国美学和艺术理论界大量使用。一般认为凡是用来恰如其分地表现、传达或寄托艺术家主体内在生命并富于创造的形式即为“有意味的形式”。李泽厚指出,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所以,美在形式而不即是形式。离开形式固然没有美,只有形式也不能成其为美[2]。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艺术要追求一种美的境界,则其必须要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当中能够采用适宜的教学策略,恰如其分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进行有效教学。
3目前教学中无法追求 “有意味的形式” 的原因
问题存在的原因,有的源自主观的认识层面,有的源自客观的实践层面,有的属于学校管理者所致,有的属一线教师所为。
目前,城市农村的中学,一个班的人数多数在50人左右,这使一个老师无法照顾到每个学生。所以,在大班制情况下,不利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开展。事实上,要想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并能与同学、老师进行实质性交流和探讨等实践环节,在一堂课的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时上作适当的调整,最好是连续几个课时进行。而中学各科目的教学课时有限,在实践当中真正开展起来相当困难。
同时,由于教师对教育理论定位过窄,误将教育理论窄化为教育文件、课程标准以及纯学术性教育理论文章。大多数教师认为,这些学习材料虽然对教育教学实践有价值,但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有距离,“没有吸引力”。因为,目前中考、高考还没有完全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并且教师对教育理论学起来感觉有点困难与乏味,于是对学习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论兴趣不高,这使得教育理论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导致在观摩与评比课上,为了迎合评委的评价旨趣,不得不在应用体现新教育理念有关教学策略时,无缘于“有意味的形式”。
4教学当中追求“有意味”的教学途径
4.1“有意味”的教学情境创设
新课程改革过程当中,存在教学情境创设与课堂教学目标关系不大,甚至没有关系,仅仅是为了“吸引”学生的现象。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连接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就显得非常重要。课堂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几乎在所有的公开课上,教师都别出心裁地创设教学情境。但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教学情境如果是有价值的,则必须具备五个基本特性,即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问题性和情感性[3]。“有意味的”教学情境形式应该符合这样五个基本特性。
“有意味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利用学生的经验。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情境创设要体现理科的学科特色,体现科学知识发现的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只有这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阐明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科学知识的内涵,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另外,“有意味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驱动学生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教学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同时,问题要让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
总之,“有意味”的理科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该从理科学科的自身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出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创设逼真的虚拟情境(如PPT课件)或制作DV短片;渗透科学史教育,再现生动的历史情境(如生长素、抗生素的发现史);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创设直观的情境;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联系生产、生活实际,领略自然社会的真实情境(如克隆技术、细胞工程、干细胞研究)。“有意味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使情感教育不至于落空。
4.2“有意味”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普遍存在这样的情况:合作学习的内容不合理;合作学习分工不明确;合作学习中忽视了弱势学生;合作学习时间不充足;合作学习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合作学习泛化。有学者在谈到合作学习价值的内涵时指出,合作不只是教学方式,还是一种生活态度;合作不只是学习方法,还是一种学习内容;合作不只是师生交往,还是一种资源共享[4]。
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合作学习”便逐渐盛行于各种名目的课堂教学评比活动中。在理科课堂上,常常会见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热闹场面。然而,这些教学中有许多所谓的“合作学习”只是外在的形式,没有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要成为 “有意味的形式”,合理的分组是必要的。一般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人数也不能过多,以4~6人为宜。小组的每个成员都应有明确的分工,但是,却有着共同目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会赞赏别人,交流各自的思想;小组成员能够真正达到知识技能上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有利于小组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养成。
在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时,应该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合作学习”,不一定每一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也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有着合作学习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作用。在教学中,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内容,选择有价值的、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促进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
4.3“有意味”的探究性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性教学已经成为课堂实践、探讨的热点,这种现象当然令人欣喜。但探究性教学不能流于形式,应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探究性教学就是由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采用实践性探索的学习方式是有价值的[5],使他们经历从现象到本质,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比较完整的认识过程,从而有机会真正了解概念如何产生,定理怎样发现,规律如何作用。这就是探究性教学的“意味”所在 。
但是,探究不能泛化,不是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学习方式,并不是任何问题都可以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探究教学的典型特征是,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与教学目标有关的知识与认知策略,而是创造一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经过探索后去亲自发现和领悟。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时,要考虑教学的情境,要切合课程学习的要求,有选择地由学生去探究。有些问题可由学生课外去探究,使课外探究成为课内探究的延续。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不能什么都要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因为学习的间接经验是很重要的,在学习期间,这也是重要的途径。
探究教学理论的发展,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未来的探究教学实践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要顺利并富有成效地开展探究教学,就必须满足三个方面的要求:问题性、过程性和开放性。在实践中要处理好“形”与“神”的关系[6],即要体现“有意味”的探究。用来开展探究性教学的问题要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自然和生活现象中的问题。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并且贯穿整个探究过程。如,探究生长中的竹子里面有没有气体,有什么气体。只有让学生自己在已经接触到的事物中去找出新关系来,而不是让他们在人为简化的和不必要的抽象实验中去寻找新关系,才能向学生传授实用的科学方法[7]。在探究教学过程中,学生要经过质疑、判断、比较以及相应的归纳和演绎等思维活动。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励和支持。同时,探究教学应是一个开放的活动系统,这就要求教师对探究教学本身不断反省,以使其更加符合目的性和规律性,使探究教学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适合高中学生课堂内外探究的主题有很多,如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甲状腺素促进蝌蚪变态,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不同群落中土壤动物类群丰度的研究,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等。
4.4“有意味”的自主学习
在观摩一些公开教学课时,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布置自学或讨论内容时,很多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消极参与课堂教学,被动地等待老师讲解。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被动性越来越明显。因为随后教师会提供一个“标准”答案,学生又何必努力思考。长此以往,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意识日渐淡薄,消极等待的思想势必形成。这些与素质教育所倡导的积极主动地促进学生发展的精神是相悖的。应该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但好多教师苦于找不到有效的途径。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学习设备,充分发掘自身的学习潜力,充分掌握求知的主动权,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独立的学习,并积极主动地探索创新,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和作出相应的调整[8]。不同学者依据的理论和视角不同对自主学习的特征的提法是不一致的。但是,从学习的全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来看,自主学习具有四点基本特征:一是要建立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二是要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三是要建立在掌握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四是要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9]。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确保体现自主学习的内涵[6]: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同时在实践中应当处理好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关系。教师需要从“知识的提供者”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与学习者展开深入的对话,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学生要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学会”转化为“会学”。
纵观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贯穿着这样一个清晰的逻辑[10]: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有意味”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体现了这个逻辑。教师要在追求“有意味”的课堂教学当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也通过“有意味”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获得发展。在理科教学实践中,教学情境创设、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相关的教学策略形式是融为一体的,都是在“有意味”的教学当中,体现有效教学的理念。通过对“有意味”教学形式的追求,促进和支持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有意味”的内涵型成长,从而有利于学生目前和终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 余文森.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什么样[N].中国教育报,2007-01-05(6).
4马兰.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04,(4).
5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2004,(11).
7[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唐建芳.自主学习的策略[J].文教资料,2006,(2).
9 曹秀华.对自主学习理念的认识与探讨[J].教育探索,2006,(4).
【理科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推荐阅读:
理科学习经验交流:总结与归纳09-03
物理科教学工作总结07-29
高三理科数学复习备考教学反思06-17
教学科研管理科2011年工作总结09-11
《农村普通高中理科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09-12
高二理科数学教师工作总结07-05
第二学期理科组工作总结07-26
[工作总结]业务自传地理科07-27
有关管理科工作计划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