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精选10篇)
1.高中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篇一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肴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2.高中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篇二
一、问题的提出
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理解)。“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见介词、连词、助词、代词、副词等。2013年全国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划定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作为高考的考查范围。
考查这些虚词,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 成为完整 的句子,体现不同 的意思,表达不同的语气、抒发不同的感情。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文言虚词考点的得分情况,并不十分理想。2013年高考语文(广西卷)翻译题部分:(1)……命三军入城乃食。(2)由是威惠沾洽,奸盗不起,乃至城门不夜闭,道不拾遗。很简单的虚词,很多学生 竟然翻译不出来,以致整个 文言句子 翻译出来 后不伦不类,直接影响了高考的得分。
二、文言虚词教学的对策
(一)采用谐音记忆法,巧妙记忆18个文言虚词
所谓的谐音记忆法,就是利用谐音把散乱而没有任何相关意义的词 或数字,换成平时 大家耳熟 能详的句子,方便记忆,加深记忆。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8米,可以用谐音法记为“爸爸吃吧”。同理,“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等18个文言虚词,它们之间独立成词,没有任何 连贯的意义。要想把这18个虚词记在脑海 里面,做到信手拈来,估计能做到的没有几个,何况是基础比较薄弱的农村普通高中 的学生。我的 做法是,打乱它们 的秩序,利用谐音,连词成句:“因为……而且……所以……”大家熟悉的因果关系的句式,把18个字连接起来:因为何乃其(班上一男同学的名字)与于则焉(班上另一女同学的名字的谐音,真名叫余泽嫣)关系非常好,而且外貌很相像(若),所以之乎者也!这么一改,18个虚词,学生就容易记住了。
(二)理解虚词的类别
1.介词
(1)用在名词、代词、数量词或以这些词为中心的短语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例如: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2)有时介词虚化了后面的动词、形容词,相当于名词或名词短语。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介词“以”后面的部 分在一定 语境下常 可省略。例如:以獉(廉颇)为贤(于)大夫。介词“以”后面的部分有时候可以前 置。例如:“是以獉”即“以是”,“何以”即“以何”。
(4)介词结构是用来修饰说明动词的,位置在动词前面的,是状语;位置在动词后面的,有的可以移到谓语或动词前面去翻译。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介词结构修饰动词,通常有以下功能:表示动作的时间、地点、对象、工具、方式、原因、依据、条件及被动状态。例如:吾不能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状态)
2.副词
副词是修饰说明动词、形容词的虚 词,具有以下 特点。
(1)置于动词、形容词之前或之后,作状语或 补语。例如:渔人甚异之。/王之好乐甚。
(2)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 围、时间、频度、语气、谦敬等。例如:窃为大王所不取也。
3.连词
连词的主要特点是:
(1)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两者之间的意义关系。如“且战且退”连接两个谓语表示并列关系。
(2)连词连接的前后词语或短语,有的是同类的,有的不同类,如果前后的顺序能够调换,则是并列关系;如果不能,可能是顺承、递进、转折、修饰等关系。例如: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表并列)/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修饰)
连词还可以表示目的、让步关系等。
4.助词
助词在文言文中 不能独立 使用,也不充当 句子成分,只在句子中起辅助作用。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类。
(1)结构助词
1有的助词有比较实在的意思。
例如:“欣欣然”的“然”可以翻译为“……的样子”。
2有的只作为标志。
例如:“石之铿然有声者”的“之”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2)语气助词
语气助词主要 有:也、矣 (已)、耳 (尔)、焉、乎、欤(与)、耶(邪)、哉、夫等,在句子中帮助表示或加强各种语气。
另外,助词还有两个或多个连用的 情况,要根据情况确定其语气。
(三)按18个文言虚词谐音句 子 的 次 序,重 新 编 排整理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1.因
1因求假暂归。(连词,于是,就)
2因乱以人,殆。(趁机)
3或因寄所托。(介词,依,随着)
4因以讽谏。(介词,凭借)
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介词,经由、通过)
6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连词,因而)
7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介词,依照、根据)
8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副词,便、就)
2.为
1为吾子之将行也。(介词,可译为“在”)
2慎勿为妇死。(介词,表示动作、行 为发生的 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介词,被)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6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7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要想学好文言文虚词,关键在于积 累,在于理清 虚词的框架体系,还在于利用一切方法,巧妙记忆,各个击破,持之以恒,温故知新,如此,高考中的18个虚词就可牢固掌握了。
摘要:文言文难学难考,提高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文言虚词的效率,应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打破常理,从“巧”下功夫,寻找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3.高中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篇三
文言虚词考查的重点是理解词语的意义,难点是理解词语的用法。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有多种含义,复习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江苏高考虽没有单独设题考查虚词和文言句式,但不能不提防出现虚词单独命题的可能。
【知识汇总】
要求掌握的15个文言虚词按其用法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兼词六类。
一、 代词:而、何、其、若、焉、之
1. 人称代词:用作第一人称(其、之)、第二人称(而、乃、其、若、之)、第三人称(其、焉、之)。例:而(你的)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2. 指示代词:其、之。例:于乱石间择其(其中的)一二扣之。
3. 疑问代词:何、焉。例:其间旦暮闻何(什么)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二、 副词:其、且、以、与、则、乃
用来表范围,表语气,表时间,表判断。
三、 介词:以、于、为、因
用来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目的,表对象,表凭借,表被动。例:天下熙熙,皆为(为了)利来;天下攘攘,皆为(为了)利往。
四、 连词:而、且、其、若、以、因、与、则
有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选择、目的、条件、程度等作用。例: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五、 助词:其、所、为、焉、与、之
1. 语气助词:其、所、为、焉。表疑问、反问语气,感叹语气,陈述语气,还有调节音节的作用。例: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欤,呢)?
2. 结构助词:之、所。“之”常常作定语的标志,有时也作补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还可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或用在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所+动词”用来表人、事物、处所。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六、 兼词:焉
作为兼词的“焉”一般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于何”。“于”是介词,“之”“是”“何”是代词。例: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
【考查方式】
题型有五种:
①选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这是考查的主要方式。
②选用不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它们在句中意思的异同,这是考查的次要方式。
③在题干中给出例句,要求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④用两两比较的方法考查四个虚词在用法上的异同,它往往是从选文中选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字形的虚词进行比较。
⑤把文言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⑥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中涉及的文言虚词为采分点)。
【例题讲解】
例1 (2012·安徽卷)
(原文略)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遂发愤以卒 木欣欣以向荣
B. 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东山之上
D. 既为方伯所知 秦王为赵王击缶
解析 本题考查形式是选用课内和课外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A项中两个“以”都是连词,相当于“而”,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项中第一个“则”可解释为“那么”,连词;第二个“则”,转折连词,可解释为“却”。C项中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从。D项中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
答案 A
例2 (2012·江苏卷)(原文略)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解析 本题把文言虚词放在译句中考查,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以”和“于”两个关键点,“以”可以翻译成“凭”或“作为”,“于”表比较。
答案 你作为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的官司员贤能啊!
在实际解题中,还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①把虚词的连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混淆。如“虽然”,在古汉语中有几种意思:虽然这样、即使这样等。②用今义释古义。如把“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的“既”解作连词“既然”,其实是副词“已经”的意思;把“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中的“无”解作“没有”,其实是“无论”的意思。
【方法归纳】
解答此类题目,需依据具体语境思考,答题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
(1) 注重上下文意
虚词在句子中只是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是应试的常用之法。有些虚词表达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的意思是“来”,表目的。
(2) 注重语法分析
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可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如“之”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辍耕之垄上”的“之”是“到……去”之意。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可作为指示代词“这样(的)”,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之”。处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
(3) 注重位置关系
这里的“位置”指的是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有的虚词用法会随着它在句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句中起不同的作用。比如“焉”,用在动词前往往是疑问代词,用在形容词后则充当词尾,相当于“然”,用在句尾则为兼词或语气词。这个方法也适合表语气的虚词。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夫战,勇气也”中的“也”表判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也”,在句子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4) 注重特殊现象
①兼词。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如“诸”,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②连用。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中“焉耳矣”三个虚词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
③固定句式。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表疑问或反问的“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何其……也”;表被动的“见”、“见……于”、“为”“为……所”、“于”等。
现 场 练 兵
拙 效 传
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 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②突:烟囱。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1.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
②少役于伯修
B. ①兔也,而猎者得之
②而四拙以无过
C.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
②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D. ①色若锈铁
②奎貌若野獐
2.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巧何用哉
②问饼何在
B. ①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
②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
C. ①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
②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D. ①力过绳断,拳及其胸
②其狡狯者,相继逐去
3.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 ①乃为杀身之梯
②偶为汤所溅
C. ①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
②(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 ①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
②弟与钱市帽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
(2) 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3)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
(4) 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作者:孙璐,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考点分析】
文言虚词考查的重点是理解词语的意义,难点是理解词语的用法。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有多种含义,复习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江苏高考虽没有单独设题考查虚词和文言句式,但不能不提防出现虚词单独命题的可能。
【知识汇总】
要求掌握的15个文言虚词按其用法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兼词六类。
一、 代词:而、何、其、若、焉、之
1. 人称代词:用作第一人称(其、之)、第二人称(而、乃、其、若、之)、第三人称(其、焉、之)。例:而(你的)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2. 指示代词:其、之。例:于乱石间择其(其中的)一二扣之。
3. 疑问代词:何、焉。例:其间旦暮闻何(什么)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二、 副词:其、且、以、与、则、乃
用来表范围,表语气,表时间,表判断。
三、 介词:以、于、为、因
用来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目的,表对象,表凭借,表被动。例:天下熙熙,皆为(为了)利来;天下攘攘,皆为(为了)利往。
四、 连词:而、且、其、若、以、因、与、则
有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选择、目的、条件、程度等作用。例: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五、 助词:其、所、为、焉、与、之
1. 语气助词:其、所、为、焉。表疑问、反问语气,感叹语气,陈述语气,还有调节音节的作用。例: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欤,呢)?
2. 结构助词:之、所。“之”常常作定语的标志,有时也作补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还可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或用在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所+动词”用来表人、事物、处所。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六、 兼词:焉
作为兼词的“焉”一般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于何”。“于”是介词,“之”“是”“何”是代词。例: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
【考查方式】
题型有五种:
①选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这是考查的主要方式。
②选用不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它们在句中意思的异同,这是考查的次要方式。
③在题干中给出例句,要求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④用两两比较的方法考查四个虚词在用法上的异同,它往往是从选文中选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字形的虚词进行比较。
⑤把文言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⑥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中涉及的文言虚词为采分点)。
【例题讲解】
例1 (2012·安徽卷)
(原文略)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遂发愤以卒 木欣欣以向荣
B. 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东山之上
D. 既为方伯所知 秦王为赵王击缶
解析 本题考查形式是选用课内和课外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A项中两个“以”都是连词,相当于“而”,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项中第一个“则”可解释为“那么”,连词;第二个“则”,转折连词,可解释为“却”。C项中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从。D项中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
答案 A
例2 (2012·江苏卷)(原文略)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解析 本题把文言虚词放在译句中考查,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以”和“于”两个关键点,“以”可以翻译成“凭”或“作为”,“于”表比较。
答案 你作为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的官司员贤能啊!
在实际解题中,还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①把虚词的连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混淆。如“虽然”,在古汉语中有几种意思:虽然这样、即使这样等。②用今义释古义。如把“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的“既”解作连词“既然”,其实是副词“已经”的意思;把“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中的“无”解作“没有”,其实是“无论”的意思。
【方法归纳】
解答此类题目,需依据具体语境思考,答题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
(1) 注重上下文意
虚词在句子中只是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是应试的常用之法。有些虚词表达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的意思是“来”,表目的。
(2) 注重语法分析
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可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如“之”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辍耕之垄上”的“之”是“到……去”之意。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可作为指示代词“这样(的)”,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之”。处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
(3) 注重位置关系
这里的“位置”指的是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有的虚词用法会随着它在句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句中起不同的作用。比如“焉”,用在动词前往往是疑问代词,用在形容词后则充当词尾,相当于“然”,用在句尾则为兼词或语气词。这个方法也适合表语气的虚词。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夫战,勇气也”中的“也”表判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也”,在句子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4) 注重特殊现象
①兼词。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如“诸”,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②连用。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中“焉耳矣”三个虚词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
③固定句式。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表疑问或反问的“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何其……也”;表被动的“见”、“见……于”、“为”“为……所”、“于”等。
现 场 练 兵
拙 效 传
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 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②突:烟囱。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1.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
②少役于伯修
B. ①兔也,而猎者得之
②而四拙以无过
C.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
②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D. ①色若锈铁
②奎貌若野獐
2.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巧何用哉
②问饼何在
B. ①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
②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
C. ①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
②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D. ①力过绳断,拳及其胸
②其狡狯者,相继逐去
3.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 ①乃为杀身之梯
②偶为汤所溅
C. ①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
②(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 ①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
②弟与钱市帽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
(2) 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3)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
(4) 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4.文言文虚词“乃”的用法 篇四
典型例题
(一)用作副词
1.用法:
①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④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2.用法: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用法: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 用法: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 用法: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用法: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用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规律总结:
课堂训练
一、解释句中“乃”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项羽本纪》)
5、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6、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
7、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9、与尔三矢,矢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二、下列加点的“乃”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e.使杞子、杨孙、逢孙戍之,乃还 f.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g.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h.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判断“乃”在文中的意义
5.高中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篇五
高考大纲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从1997年的42个,降至2003年以来的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高考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一般难度不大,立足于“常见”,着眼于辨析和判断“在文中”的用法。从近年高考命题来看,对虚词的考查在题型上一般比较稳定,其命题特点主要是:
1. 采用分组的方式,4组共考查虚词数为4个,题量较充足。
2. 每组两句,着重考查1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题目的要求往往是: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
3. 在考查虚词的同时,并不回避虚词的实词义项。
4. 所考查虚词可能并不局限于考试说明中所列的范围。
综观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的考查,从总体来说,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
[虚词概说]
文言文中的词语大体上与现代汉语相似,包括实词和虚词两大部分,“实词主其义,虚词通其气”。在文句中,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主要起通语法表语气的作用。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用法比实词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乃至分属好几类词。二是使用频率比实词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文章中会多次出现。三是语法功能比实词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四是在汉语的发展历史中,变化比实词大。迄今只有少数虚词在白话文的某些特定语句里继续使用,其余大多数已经不用,或者被另一个说法代替,或者虽仍在使用,但是意义变了。
[备考指津]
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要想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除了熟练掌握上述18个常见虚词的多种义项外,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 分清虚实
分清虚实,准确判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文言文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如介词大都为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比如“用”在“至则无可用”(《黔之驴》)中是“用处”(实)的意思,而在“用心一也”中是“因为”(虚)的意思。再如“绝”在“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中是“横渡”(实)的意思,而在“佛印绝类弥勒”(《核舟记》)中是“非常”(虚)的意思。例如:“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的“顾”是其本义“回头看”的意思,是实词(动词);“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的“顾”是“但、不过”的意思,是虚词(连词,表转折)。又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的“以”与“用”为互文见义,都是“重用”的义,是动词(实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的“以”,义为“用”,是介词(虚词)。所以,我们在阅读时既不要误虚为实,也不要误实为虚,要仔细加以分辨。
2. 辨清用法
所谓辨清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一个虚词,往往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这些解释和用法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例如“而”字,可以是连词,也可以是代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而已”“已而”等。当它是连词时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修饰等各种不同的关系。
又如“以”字可以作介词,也常用作连词。还可以组成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于“因此”,在文中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当它是连词时,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可以表示几种关系。
在不同的句子中,虚词所在的位置是不同的,它与其它词组合的关系不同,所起的实际作用也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什么词充当句子的什么成分也是稳定的,只要分析出词的用法,那么词的意义就明白了。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中的“之”作结构助词“的”;“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劝学》)中的“之”作代词;“蚓无爪牙之利”(《劝学》)中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吾欲之南海”(《为学》)中的“之”是动词“到、往”的意思。
3. 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不同,应注意辨别。例如“所以”,在现代汉语中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文言文中却是另外的用法,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表示凭借,译作“用来……的”;在“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说》)一句中,则表示原因,译作“……的原因”。
4. 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中的“焉”,相当于介宾短语“于此”(在这里);“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中的“诸”,相当于“之于”的合音。二是“形同而义异”的双音字,如“吾从而师之”(《师说》)中的“从而”,古义为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是,“而”是顺承连词。而现代汉语是一个表示结果的连词。另外,文言文用词造句有一定的规律。文言虚词在文中所在位置不同,用法和意义也就不同。例如“以+动”的时候,“以”字当连词用,“以+名词、代词”时,“以”当介词用。如2003年考题中“以夸诸戎狄”,“以”在动词“夸”之前,“以”是连词。“乃谴人以财物试之”“以”后面有名词“财物”,“以”是介词,“用、拿”的意思。
[辨析方法]
1. 语境分析法
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之”字称代内容就必须联系上下文才能对“之”字所指内容进行确定。再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一句里两个“之”:前“之”用在“饶”(州)与“德兴”(县)之间,州与县是从属关系,故应是“的”意思;后“之”用在动词“送”后作宾语,属代词无疑。又如2003年高考题12题A项两个“为”字,第二句是课本中的句子考生一般都知道是“被”的意思,考题中的“为”是不是“被”的意思呢?联系上文裴矩“襁褓而孤”,也就是说刚生下来不久就死了父亲,下文又有“及长”,意为“等到他长大了”,他是怎么能够长大的?再看中间的句子,就可知道他是被伯父抚养长大的,这个“为”在这里也是当“被”讲。其它三项都可用此法类推,就可得出正确的判断。
2. 句意推敲法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语气“息息相关”。
3. 句位判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
4. 结构推断法
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点,我们可从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的,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二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就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两句,第一句的“其”在句中作主语,因此应该是代词“它(指鹤)”;后一句的其不作句子成分,只表反问语气,因此应该是副词。
5. 语法切入法
比如有虚词“以”的四个句子①俅以幸臣躐跻其位;②得全首领以没;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以”字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字的后面是名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由此可知,题中①④两句是介词,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但一用在身份前,一用在工具前,意义不同;②③同为连词,都是用于状语和中心语之间,表示修饰和被修饰关系,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6. 代入筛选法
如果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筛选出正确的答案。如“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我们知道“何”的主要用法和义项有:①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为什么”“怎么样”等;②副词,译为“怎么能”“什么”“多么”等;③通“呵”,“喝问”;⑤复音虚词“奈何”“何如”“何乃”“何其”等。一一代入进行理解和筛选,就不难确定副词“多么”这个义项了。
综上所述,在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时,如能辅之以技巧,的确有事半功倍之效。当然,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关键靠平时的日积月累。
[综合巩固]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父殁时年始十六,率诸幼弟事母李夫人。夫人有贤行,治家严,笃于教子。文炳师待其先生,警敏善记诵,自幼俨如成人。岁乙未,以父任为蒿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惮之。文炳明于听断,以恩济威。未几,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求署字,不敢仰视,里人亦大化服。县贫,重以旱蝗,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县得以宽民。前令因军兴乏用,称贷于人,而贷家取息岁倍,县以民蚕麦偿之。文炳曰:“民困矣,吾为令,义不忍视也,吾当为代偿。”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复籍县闲田与贫民为业,使耕之。于是流离渐还,数年间民食以足。朝廷初料民,令敢隐实者诛,籍其家。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为户数。众以为不可,文炳曰:“为民获罪,吾甘心。”民亦有不乐为者,文炳曰:“后当德我。”由是赋敛大减,民皆富完。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皆诣文炳求决。文炳尝上谒大府,旁县人聚观之,曰:“吾亟闻董令,董令顾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时府索无厌,文炳拟不予。或谗之府,府欲中害之,文炳曰:“吾终不能剥民求利也。”即弃官去。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笃于教子 / 文炳明于听断
B. 称贷于人 / 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 而征敛日暴,民不聊生 / 而贷家取息岁倍
D. 文炳使民聚口而居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以父任为蒿城令 / 以恩济威
B. 文炳以私谷数千石与县 / 乃以田庐若干亩计直于贷家
C. 县贫,重以旱蝗 / 数年间民食以足
D. 县以民蚕麦偿之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吾当为代偿 / 公为我献之
B. 吏亦不惮之 /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 籍其家 / 尔其不忘乃父之志
D. 旁县民有讼不得直者 / 古者丈夫不耕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众以为不可
B. 夫人有贤行,治家严
C. 同列束手下之
D. 自幼俨如成人
(二)请问这个语段中12个“其”的含义和用法是什么?
狐谓狼曰:“羊肉其⑴鲜乎!君其⑵有意,叼其⑶一而啖之,得饱其⑷口福。”狼曰:“其⑸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⑹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⑺无闻邪,其⑻畏主人邪?及其⑼嬉逐,愿为一雪其⑽耻。君其⑾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⑿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参考答案
1. B(B向/给;A在……方面;C可是;D连词,表顺接)
2. C(C因为,表原因/表修饰,不译;A凭;B把;D拿)
3. A(A替、给,引出对象;B代“他”/代“我”;C代词,“他的”/语气副词;D助词,与“不得直”组成名词性短语/音节助词)
4. C(C “束手”在文中意为“垂手”之意,可引申为“恭敬”)
(二)⑴表测度,大概⑵表假设,如果⑶指示代词,其中⑷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⑸加强疑问语气,又⑹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⑺⑻两个并用,表选择,是……还是⑼第三人称代词,它们⑽指示代词,那种⑾表期望、要求,可 ⑿表反问,难道。
6.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 篇六
文言文常见虚词用法汇总
文言虚词是高考语文中的难点,也是重点。领会文言虚词的用法多靠多读多悟,下面介绍部分高考常见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作用。
【因】
(一)介词。
1.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2.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3.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4.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5.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二)副词。
1.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2.原因,缘由,机缘。
①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三)动词
1.根据
①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2.沿袭,继续。
①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②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于】
(一)介词。
1.在,从,到
①乃设九宾礼于庭。(在)《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从)(《劝学》)
④从径道亡,归璧于赵。(到)《廉颇蔺相如列传》
2.在方面从中
①荆国有余地而不足于民。
②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游褒禅山记》)
3.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进学解》)
4.向,对,对于。
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
②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曰(《赤壁之战》)
③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5.被。
①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与,跟,同。
①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②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赤壁之战》
7.比。
①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比)(《劝学》)
【于是】
1.相当于于+此,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对此,从此,因此。例:
①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在这时)
②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捕蛇者说》)
③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罅。(对此)《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于是余有叹焉。(因此)(《游褒禅山记》)
⑤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从此)
2.连词,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
①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缻。(《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记》)
③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触龙说赵太后》)
【见于】表示被动。
①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②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
【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2。给,替。
①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②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3.对付。
①庞煖易与耳。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则】
(一)连词。
1.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①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②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③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④临视,则虫集冠上(《促织》)
2.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3.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①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②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③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转折时,用在后一分句,译为可是却;表示让步时,用在前一分句,译为虽然倒是。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②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促织》)
③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
5.表示选择关系。常和非不呼应着用,译为就是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②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勾践灭吴》)
(二)副词。
1.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对已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已经原来原来已经。
①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三)名词。
1.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①《论语》六则。
2。准则,法则。
①以身作则。
(四)动词。效法。
①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
(五)通假。同辄,总是,常常。
①居则曰:不吾知也!
【则是】只当是。
①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孩儿面上。(《窦娥冤》)
【则则】赞叹的声音。
①连呼则则。
【者】
(一)助词。
1.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①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②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4.放在后置的定语后面,相当于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6.用在今昔等时间词后面,不必译出。
①近者奉辞伐罪。(《赤壁之战》)
②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远者数世,近者及身。
7.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
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赤壁之战》)
②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语气词。
1.放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等。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jiōng,牖yǒu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7.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 篇七
(一)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2.指示代词,指代事物,可译作“它(它们)”,或直译事物名称。①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狼》)
③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十则》)④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⑤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3.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③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④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③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菊之爱,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②北顾黄河之奔流。(《上枢密韩太尉书》)
(三)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墨迹晕染分割线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一)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③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二)承接关系
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三)转折关系
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四)递进关系
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③敏而好学。(《<论语>十则》)
(五)修饰关系
可译为“地”“着”,或不译。如: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吾恂恂而起,视其缶。(《捕蛇者说》)③睨之,久而不去。(《卖油翁》)
(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译作“因此”“所以”“因而”。如: ①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醉翁亭记》)
②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墨迹晕染分割线
其(一)代词 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狼》)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 为“他”“它”(包括复数)。如: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如: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①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②其一犬坐于前(《狼》)
③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如: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
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如: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墨迹晕染分割线
以
(一)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 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④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如: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④以我酌油知之。(《卖油翁》)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为“把”、“拿”、“用”等。如:
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4、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可译为“在”“从”等。
如:介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 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出师表》)⑤故为之说,以俟夫人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⑥诚直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出师表》)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如:
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
(三)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如: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墨迹晕染分割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向”“对”“同”“给”“到”等。如: 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
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如: ①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
墨迹晕染分割线
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如: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如: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 相当于“啊”。
如: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如: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何乃“译为”怎能“ 如: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文言文虚词顺口溜及分类总结
文言文阅读在初中语文阶段是一个比较难的部分,同时也是中考占分较大的重点。这次豆姐整理的是初中阶段文言虚词的部分,不会让大家死记硬背,是以顺口溜的形式出现的,来读读看,是不是好记一些了呢?
之字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用作助词:
a.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c.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d.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之,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字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以字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1.作为介词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2.作为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已”,已经。例:固以怪之矣。
于字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1.对,对于。例:贫者语于富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例: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
而字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纳 篇八
〖之〗
一、用作代词 1.“之”常作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物,相当于“他(们)”、“她(们)”、“它(们)”,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1)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2.有时也用作第一、第二人称代词,相当于“我(们)”、“你(们)”。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您要怜悯(我)而让我活下去吗? 3.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或远指,相当于“这”、“这样的”、“那”、“那样的”。例如:(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等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得到它。
二、用作助词
1.结构助词(“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相当于“的”。例如(1)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2)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桃花源记》)2.“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童趣》)3.“之”用在被提前的宾语和动词之间,是宾语提前的标志。现代汉语中没有与此相当的词,可以不译。例如:(1)何陋之有?(《陋室铭》)(2)宋何罪之有?(《公输》)4.“之”用在表示时间久暂的单音词或不及物动词之后,起调整音节或舒缓语气的作用,现代汉语中没有和它相当的词,可不译。例如:(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2)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三、用作动词
“之”用作动词,充当谓语,相当于“去”、“往”、“到”。例如:
(1)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陈胜)又暗地让吴广到驻地附近杂草丛生的神庙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记忆顺口溜:
之字可代人事物,定名之间可译“的”;
用作动词“去、往、到”,用作助词可不译。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前一个“而”就表示承接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③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④环而攻之而不胜。后一个“而”字表示转折关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醉翁亭记》)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②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始得西山宴游记》)记忆顺口溜:
而作连词要分清,并列承接与转折;
承译“接着“转译“但”,状语后头表修饰。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②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如:偶然得之,非其所乐。(《上枢密韩太尉书》)2.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如:①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②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③以勉其学者也(《墨池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如: ①其一犬坐于前(《狼》)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二)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②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一个“其”可译作“难道”,后一个“其”可译为“恐怕”。③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译为“可要”。(《唐雎不辱使命》)
(三)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尔。(《送东阳马生序》)记忆顺口溜:
其字可代我和他,远指近指“这”和“那”;
后带数词译“其中”,表示反问译“难道”。
〖以〗
(一)介词
1.表(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③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③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二章》)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如:①屠惧,投以骨(《狼》)②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③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峡江寺飞泉亭记》)
(二)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②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④故为之文以志(《始得西山宴游记》)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如: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三)“以”作动词,可译为“认为”。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②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世说新语〉三则》)
(四)同“已”,已经。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记忆顺口溜:
“以”作介词“把、拿、用”,因为、按照、在、凭、从;
又作连词如同“而”,偶尔通假要分清。
〖于〗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墨池记》)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如: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孟子》)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可译作“比”。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二章》)记忆顺口溜:
于字可译到、在、从,也可翻作对、与、同;
形容词后表比较,动词之后表被动。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如: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2.表示被动,译作“被”。如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观潮》)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如: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韩愈短文两篇》)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如: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二)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三)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表示转折、让步关系。可译为“可是”“却”;“虽然”“倒是”。例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因】
1.用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依据、方式,可分别译为“因为”“由于”,“趁着”“凭借”,“经过”“通过”。例如: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后汉书?张衡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2.用作连词。表示顺接上文,可译为“于是”“便”。例如: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
1.用作助词。经常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信陵君窃符救赵》)
2.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3.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中也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原因,一种表示手段和目的。表示原因的,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手段或凭借的如: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信陵君窃符救赵》)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者】
1、代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语气助词,可不译。如:陈胜者,阳城人也。【也】
语气助词。经常用在句末,表示各种语气。1.表示判断语气的,如: 2.表示肯定语气的,如: 3.表示疑问语气的,如: 4.表示感叹语气的,如: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焉】
1、语气助词。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如: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2、兼词,相当于“于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乎】
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岂有相公此时出见客乎?
2.表测度语气,可译为“吧”。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3.用于感叹句,可译为“啊”“呀”等。呜呼!熟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4.用在句中的停顿处。胡为乎遑遑何之?(《归去来辞》)用作介词相当于“于”。生乎吾前„„(《师说》)此外,可作词尾。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与】
1.作虚词用。
(一)解释为:和、跟、同。例如: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9.初中文言文虚词“者”用法知识点 篇九
①结构助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②结构助词,的。
下者飘转沉塘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指人、物、事、时、地等。“……的.”,“……的(人、东西、事情)”。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孟子二章》
④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不必译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放在分句的句末,引出原因。(……的原因)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二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⑥用在数词后面,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情”。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⑦语气词,不译
10.高中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 篇十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假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
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
【高中文言文中虚词的用法】推荐阅读:
高中文言文虚词用法07-02
文言文常用虚词的用法09-0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实招秘诀06-28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及意思08-31
文言文虚词的教案12-16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办法论文09-03
文言虚词教案11-20
语文文言文虚词总结08-13
中考文言文虚词归纳11-01
初中文言虚词归纳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