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论文

2024-08-07

《伤逝》论文(精选11篇)

1.《伤逝》论文 篇一

生命经不起“伤逝” 安全责任意识应“如剑高悬”

——2013年安全警示教育片《伤逝》观后感

镇江市航道管理站徐喆

今年是全国第十二个“安全生产月”,根据航道处文件精神和航道站“安全生产月”活动部署,全站开展了安全生产事故警示教育周活动,组织全员观看了2013年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宣传片《伤逝》。感触良多,以下是我观过该片的一些感受,愿与大家分享。

安全教育片《伤逝》精选了2012年车祸、矿难、爆炸、坍塌等典型事故,可能这些事故我们都曾见过新闻报纸,些许还有所印象,但《伤逝》纪录片借助新闻播报、后续追踪及情景再现等形式,直面逝者亲人的视角,无言之中便能击穿人们的内心,引起对公共安全的共鸣,深刻揭示了一起起事故所造成的身体之痛、家庭之悲和生活之苦。《伤逝》分为上下两部,第一部名为《余生之痛》,着重描述事故幸存者遭受的肉体与心灵的双重创伤,有山西大运高速车祸幸存的老人痛失独子的锥心;有昆明官渡大火幸存女孩为逝去三姐妹未实现梦想独自前行的心酸;有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引桥坍塌事故幸存男人坚毅的买票带发小儿骨灰回家的悲凉;有威海嵩泊社区管道液化气爆炸事故幸存孩子呼唤逝去父母温暖的感伤,事故的突降给亲人带来了一生无法平复的创伤。第二部《离别之哀》则着重追踪事故死难者家属的凄凉状况,交织着武汉东湖景区工地升降机事故中一家三口坠亡后家中二老年夜饭时的孤苦;宜宾钓鱼台煤矿瓦斯爆炸中亡者妻子对未来现实生活的茫然;贵州兰海高速大巴事故中死去帅小伙儿父母对老人的无奈欺瞒;还有香港港九小轮撞击南丫四号事故中妻儿殒命致幸福三口之家支离破碎的故事,段段催人泪下。

善良的人们啊,当你也看完这套安全警示教育片,我想你此刻的心

情也一定很沉重,你的心里一定也敲响了安全的警钟,可是警醒不是单纯的落泪,不是无用的追悔;而是遵守安全规则的决心,是今后处处谨慎的行为。当你沉浸在冒险心理愉悦时,想一下相亲相爱的亲人,你还会不顾危险图一时欢快的豪气吗?当你带着侥幸心理在享受快感时,请想想事故发生时的惨象,那你还会像走钢丝一样把自己的生命恣意挥霍吗?

由于当前社会物欲横流,功利思想弥漫,人们严重缺乏忧患意识,安全法规意识淡薄,交通事故、安全生产事故总在血淋淋的教训中诞生。6月是全国“安全生产月”,可6月1日中储粮大火、6月2日大连中石油爆炸和湖南邵东煤矿爆炸、6月3日吉林禽业公司火灾致120人瞬间亡命、6月4日京港澳高速河南段56车相撞事故件件无不触目惊心。血的教训再次提醒我们不要重蹈覆辙,“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这些惨痛的教训才能让心中的警钟长鸣。“平安交通,人人有责”,交通人更应该对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有全新的认识、发现,并且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声誉。搞建设、谋发展都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安全、可持续的理念,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要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速度质量效益的关系,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保平安,不仅要体现在事故发生后的救援中,更应落实到安全规章的严格遵守、监督检查的有效落实和隐患问题的彻底排除等各个环节。纵观近年来各类安全事故,或现极端条件下应对不力的影子,或存安全意识淡薄、管理监督疏漏的隐患,最终无不导致严重后果。

如何让安全工作趋于“零事故”呢?在“零事故”安全理念及制度

之下,公共场所及设施的安全布局须考虑诸多突发状况,安全巡检不仅要常态化更不能走过场,对责任人“零容忍”才能促使全国更广泛的工作者视安全责任“如剑高悬”,不敢有丝毫大意。

安全“零事故”需要做到“三个务必”:务必警醒,任何的草率鲁莽、麻痹大意和违法违规,都可能酿成滔天大祸,给自己、家人、企业和社会带来无法修复的伤害;务必做好事故的防范措施,无论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每一次自省和细致耐心的安全检查都将熄灭一处事故隐患的火苗,为当事人增加多一倍的安全系数;务必牢记经验教训,普及安全常识,让“安全才是幸福”深入人心,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最终在全社会形成“学标准、讲规范、守规矩、反三违”的安全氛围才能保障人民生产生活的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损失难以挽回,失去的生命更无法重生。一次次的安全事故警示我们,必须把“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的全过程,落实到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和监管的有效性上。

只有把问题隐患发现在前、解决在先,才能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让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减少,尽最大可能避免惨剧。

远离事故,必须从我们自身做起。让我们时刻谨记: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永远值得我们去珍惜!

二〇一三年六月五日

2.《伤逝》论文 篇二

《伤逝》是涓生的内省性的自剖。鲁迅创作这部作品时, 也正是他《野草》大量繁殖之时。《伤逝》同《野草》一样, 主要是鲁迅自我心像的艺术写照。当我们看到这篇剖心自忏的“涓生手记”时, 不仅充满哀怨的诗情, 而且有些片断从构思和文学技巧上, 像在读一篇编外《野草》。文中写涓生在通俗图书馆枯坐时, 眼前似乎看见了“怒涛中的渔夫, 战壕中的兵士, 摩托车中的贵人, 洋场上的投机家, 深山密林中的豪杰, 讲台上的教授, 白日的运动者和深夜的偷儿”, 这每一个形象都代表着一种特殊的生涯, 如一个个快镜头, 连成一个异常广阔的天地, 使涓生倾注了热烈的向往;当他向子君表示不再爱她时, 他又一次重复起这种想象, “我便轻如浮云, 漂浮空际, 上有蔚蓝的天, 下是深山大海, 广厦高楼, 战场, 摩托车, 洋场, 公馆, 晴明的闹市, 黑暗的夜……”他愈来愈渴望摆脱子君而走向自己的新生活, 所以这想象中的主人公也变成了他自己。到子君走后, 他便再次看到了:“深山大泽、洋场、电灯下的盛筵、壕沟、最黑最黑的深夜, 利刃的一击, 毫无声响的脚步……”这时他的心情是沉重而又轻松, 他觉得有了解脱的前途。像这样用跳跃而浓缩的形象进行心理描写, 在章法上既有照应, 又互相错落;既真实地表现了人物心情变化起落的几个层次, 又造成了散文诗的凝练而又浓郁的抒情气氛, 在小说中可谓别开生面。

《伤逝》从整体来讲偏于主观, 直抒情愫, 通篇以“手记”的形式表现涓生的思想、与子君的聚离以及与子君在一起时的矛盾、子君死后的那种悔恨和悲哀等。他认为自己和子君要“脱出牢笼”就必须去斩杀油鸡, 放逐阿随, 进而认为真正的累赘在于子君, 要开辟新的道路, 必须遗弃子君。这里充斥了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逻辑。“我是我自己的”在某种场合会有反封建的因素, 但又深烙着资产阶级的阶级性, 把自我作为圆心, 万物都得围着它转。涓生用资产阶级的启蒙教育获得了子君的爱, 让子君去追求“自由”, 最后又用同一套让子君作出牺牲, 给他自由, 最后迫得子君离他而去直至死亡。他在悔恨时, 认为子君的死是因为他向子君讲了真话, 他一再阐发他对真实和虚伪的见解, 其实他只是从自己的主观出发, 他根本不明白在那种社会, 无权无势的子君怎可能“是自己的”呢?而“我是我自己的”这句话的确切内涵又是什么呢?

子君并非死于他的真话, 而是淹死在旧社会礼教的唾液之中。涓生的真实与谎言都不可能挽救子君的死亡, 反而加剧了子君的孤独死亡。涓生太主观臆断了, 他代表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他不明白自己的“第一步”该怎么走, 他只能靠说谎与自欺来鼓励自己前进。子君的死正是吞服了涓生大剂量的思想毒药的结果。

3.歌剧《伤逝》 致敬鲁迅 篇三

该剧以春、夏、秋、冬的时序为线索展开剧情。随着帷幕缓缓升起,以变形书稿形式呈现的幻美舞台随即出现在观众面前,这种“变形式”的不对称与不平衡,正暗示着民国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无可逃避的彷徨。这部由鲁迅唯一一部爱情题材小说改编而来的歌剧,展现了男女主角涓生与子君追求自由爱情,但又无法摆脱旧势力重压,终于走向悲剧的凄美爱情故事。1981年,“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将小说改编成歌剧,其旋律之优美,唱段之经典,成为当年众多艺术院校的教科书。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当由中国美声专业第一位博士王莹扮演的子君喊出对自由的渴望时;当“漫天飞雪”下,由中国三大男高音之一的歌唱家莫华伦扮演的涓生,倾尽激情与力量,演绎“刺向心头的一把利剑”“告诉我”两大段情绪激昂的咏叹调时,现场观众无不深受触动。《伤逝》在音乐形式上包含了咏叹调、宣叙调、对唱、重唱、合唱、伴唱等几乎所有西洋歌剧的表现形式,融入了丰富的中国民谣色彩。其中的唱段“紫藤花”、“一抹夕阳”、“他夺走了我的心”等不仅旋律优美,更成为了我国民族歌剧的代表曲目,从而广为流传。这些动听的经典唱段,在王莹和莫华伦的全新演绎下,完美地表现了子君和涓生的爱历经春夏秋冬后的心理波澜。

接近尾声时,一段尘封30年后重现舞台的双人舞把该剧推向高潮。从舞台提示上看这段戏只有短短7行字,而当年施光南先生为此整整写了35页总谱。13分钟45秒,舞台上,两位青年舞蹈演员用细腻的肢体语言讲述了子君与涓生从春到冬的悲惨爱情故事,如此长度的男女双人舞,在歌剧舞台十分罕见。

“《伤逝》这部歌剧在当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三十多年后复排上演,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在舞台、灯光、器乐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并运用多媒体手段,在复排的老剧中融进了现代气息,打造成一部十分好看的优秀歌剧。”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李小祥表示,当下,中国歌剧舞剧院正致力于重振歌剧,弘扬民族文化艺术精神,引导观众从快餐文化中走出来,沉下心来在歌剧这样的高雅艺术熏陶下陶冶情操。据了解,目前,中国歌剧舞剧院也正在积极策划,让《伤逝》这部经典之作走出国门。

在当下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下,歌剧《伤逝》落地古城绍兴,这对于培养绍兴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提升观赏水平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是歌剧艺术首次走进绍兴,在这之前,或许许多绍兴观众还从未感受过歌剧演出。未来,绍兴将会引进越来越多的高雅艺术。”绍兴市演出公司总经理裘建平告诉笔者,仅今年1至7月,绍兴大剧院就已排定剧目70余场,其中六成为歌剧、舞剧、音乐会等高雅艺术,绍兴的观众们将享受到一场又一场高规格的文化盛宴。

4.有关《伤逝》 篇四

一直都不是很热衷于鲁迅的作品,一半是因为他写的太好了,读起来压力大;一半是因为他写的太难懂了,读起来不通。这次迫于论文的压力,我只好硬着头皮拿起鲁迅的作品集开始读。在浏览目录的时候,我被“伤逝”这个题目吸引住了。以前就听说过这篇文章,因为她是鲁迅唯一一篇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

第一遍读完《伤逝》后,觉得心里很郁闷,觉得涓生非常狠心,觉得很同情子君,除此之外没什么别的感受。

又第二遍读《伤逝》。之前先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当时的背景和鲁迅的情况,当时正值“五四”年代,恋爱和婚姻尚未成为一个独立的问题,鲁迅此时正处于和许广平的热恋中,或许他把自己和许广平的恋爱感受写进了文章中来,不过这仅仅是我个人的主观猜测。我的想法一经提出便立即遭到了室友的反对,文中子君与涓生冲破家庭阻拦私自结合,到后来迫于生活压力而分开,甚至是结束生命,这一系列的情节就鲁迅而言是不曾体验过的,所以有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基础,我大致上认为是空想出来的。

又第三遍读《伤逝》。这次我注意到了几个方面。其一,小说通篇是以第一人称“我”即涓生的角度进行叙述的,这倒也符合小说的副标题——“涓生的手记”,而对于女主角子君,她的话语描写却是少之又少,只有“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那算什么。哼,我们干新的,我们„„”“没有什么,什么也没有”“是的。但是,„„涓生,我觉得你近来很两样了。可是的?你,你老实告诉我”这样简单的四句话,不得不让人产生疑惑,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义?其二,小说多次描写了子君的眼色,“孩子一般的眼色”,文中对于子君的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不多,但却对子君的眼色进行了多次呈现,这又是何意?其三,这也是我最想知道的一点,当涓生决绝地说出“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此时此刻的他真的不再爱子君了吗?他们义无反顾地结合,最终难道就以一句“我已经不爱你了”而宣告终结了吗?其四,子君和涓生会走到这一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当时的社会,还是他们自己的原因?

对于提出的几点疑惑,自己又好好地思考了一下,也翻了翻书,查了查网上的评价。针对第一个问题,我想以《伤逝》的小说结构,在当时来说应该是非常特别的,整篇文章就像是一个人在面前细细絮絮地诉说、忏悔,还时不时的抹眼泪。涓生就是这样一个诉说者,从头到尾不断的在诉说,也或许是作者让他这样说的,毕竟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隐含了作者的身影。那鲁迅为什么只让涓生不断地诉说,而不让子君有更多的说话机会呢?我想这也许和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有关吧。就算是到今天,到21世纪,我觉得中国还是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男尊女卑的思想,时至今日,男权仍然在中国占有强有力的地位,更别提那个还在摸索前进的“五四”年代。当时,对于爱情和婚姻这个敏感的话题,虽然女人获得了一定的自由和自主,但是有资格为自由恋爱和婚姻讲话、为社会制造舆论的人还是男人。女人们不会没有想法,也不会闭口不言,但是群众最终能听间的声音,莫过于像涓生这样男人们的声音。这样想来,对于子君的少言寡语也是可以理解的。鲁迅刻意不让子君说话,而把说话的机会都给了涓生,大概也有这里面的原因,那些在“五四”年代刚刚解放思想的年轻人,尤其是男人,涓生的诉说中也包含了许多他们对于自由恋爱和婚姻的想法吧。

针对第二个问题,我仔细数了一下,小说中用“孩子般的眼色”来形容子君的共有5处(包括用“稚气”形容的)。第一处是在两人搬到吉兆胡同之前,还在破屋子里住的时候,涓生不断地说,子君只是“微笑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就如文中所说,此时的子君“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对于涓生所说的和自己所做的、所要面对的一切,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这大概也是恋爱中的女子对幸福和美好爱情的向往。我想这时子君眼里的稚气是纯粹的。第二处是同居几个月后,子君在面对涓生的求爱和回想自己和涓生的幸福片段时表现出来的,此时的两人俨然如蜜月期,虽然子君“孩子似的眼里射出悲喜”,但是仍然能够体会她眼里的稚气是纯粹的。第三处是两人已经搬到吉兆胡同,并且生活出现危机,冷战持续进行时。涓生的冷漠,子君间或温暖的神情,“眼里忽而又发出久已不见的稚气的光来”,我想这时的稚气已经不纯粹了,里面已经夹杂了生活的艰难和涓生的不满所带来的痛苦。第四处是涓生说出自己已经不爱子君的时候,“瞬间便又苏生,眼里也发了稚气的闪闪的光泽”,这样的时候,子君眼里的稚气仍然没有去尽。第五处是二人分开后,涓生独自一人想着子君,“灰黄的脸,睁了孩子气的眼睛”。一直到两人分手,子君也没有摆脱自己身上的“孩子气”,也许这就暗示了她是个悲剧人物,眼里的稚气决定了她对待爱情的态度是盲目纯真的,即使面对生活的压力、旁人的指指点点,甚至是涓生的不满,子君始终没有真正从旧思想里摆脱出来,缺少对生活的冲劲,只是沉溺于爱情之中,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行不通的。

针对第三个问题,我个人认为涓生是爱子君的,连他自己也说“我爱子君”。整篇文章读下来,并没有叙述两个私自结合的年轻人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卿卿我我,似乎一切都发生的非常平淡,或许平平淡淡才是真吧。子君是真爱涓生的,她开始为他操持家务,还卖掉了自己唯一的首饰,只为了给自己的窝“加入一点股份”。而涓生也慢慢适应了两人的生活,和子君一起养油鸡、养叭儿狗阿随,一起度过“宁静而幸福的夜”。可惜再高的山顶也有它急转直下的一面,蜜月期已过,两人之间的矛盾就显现出来了。涓生对子君的不满和冷漠日益增多,油鸡、阿随都成为两人之间不合的标志。子君面对这即将冷却的爱情,既没有反思反省,也没有据理力争,她只是默默深受着,默默守着心理最后一道防线,直到涓生喊出那句“我已经不爱你了”,这最后一道心理防线轰然倒塌。子君本来就是因为爱才和涓生结合的,现在既然没有爱了,那么结合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所以她选择了离开,也许是永远的离开。可怜这两个人,匆匆为了爱而在一起,在一起之后发现自己其实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爱。

有人说真正打败爱情的不是任何人的阻挠,而是现实。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同样是一对年轻男女,在不顾家庭反对的情况下携手私奔,然而仅仅一年后,两人归来,并且形同陌路,爱意不再,而导致分手的原因竟然是女孩不满男孩总是把马桶圈尿的湿乎乎的。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现实,就能使得曾经美好的爱情一去不回。同理可得子君和涓生的悲剧。都说“距离产生美”,当距离不再,是否美亦不再?涓生仅仅用三个星期的时间就“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之后不满情绪渐渐高涨,满屋堆砌的碗碟、弥漫的油烟也成为他冷漠的接口。面对日益压迫的现实,涓生甚至开始反感子君倾注全力的操持家务。而子君呢,和涓生一起后,似乎渐渐淡忘了自己还有生存这一任务,每天也只是做饭、饲鸡、喂狗,“连看书和散步的时间也没有了”,起初那个果敢、进步的子君仿佛不复存在,现在的她只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或许她认为自己所追求的已经达到了,所以才止步不前,从此沉溺于生活琐事。这样一来,涓生对于子君的好感也是岌岌可危,他最欣赏的就是子君的反抗与上进,既然这两样已经没有了,那么他对子君的欣赏也逐渐没有了。曾经炽热的相爱在历经现实的磨练之后终究归于平实,子君和涓生也在这熙熙攘攘的世间擦肩而过。

5.伤逝再解读 篇五

内容摘要:《伤逝》描写了一个扣人心弦的爱情悲剧,表现了深刻的社会内容,不仅能给人以巨大的教育,而且也给人以美的享受。由于它在艺术上的新颖独创,把诗、小说、散文三者的主要特点完善地结合起来,从而使作品具有了强烈的艺术生命和艺术感染作用,这种艺术上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鲁迅作为作家、诗人的非凡的艺术才华和革命家、思想家的高度思想力。

关键词:鲁迅

散文

小说

《伤逝》描写了一个扣人心弦充满悲剧色彩的爱情故事,表现出深刻的社会内容,不仅能给人以巨大的教育,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它把诗、小说、散文、三者的主要特点水乳交融的完美结合,从而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和艺术感染作用。因此,对这样一个三结合的艺术特色,作一番欣赏是很有意义的。

一、从诗的角度来看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这种反映要通过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过滤与加工。因此,任何文学作品都包含着鲜明强烈的思想情感。无思想、无情感的文学作品是不存在。但是,不同的文学样式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小说着重于叙事,它要求作者通过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客观描绘,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冷静刻画,来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情感,揭示社会现实。而诗则着重于抒情,要求诗人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带着鲜明强烈的爱憎去反映和评价现实生活,以情感人。《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段话充分说明了诗的特点,及其与歌、舞的密切关系。所以诗有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比如,诗要求有强烈的情感,有丰富的想象,有新鲜多彩的形象,有含蓄隽永的诗的意境,有简练而生动、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高尔基说:“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是在于研究语言,因为语言是一切著作,特别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①这种诗的特点和要求当然多见于诗歌,特别是优秀的诗歌,但也可能出现于小说、戏剧或散文中,成为它们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个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如果也是一个诗人或具有诗的素养,就可能在非诗的艺术作品中出现诗的因素。

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和散文家,也是—个杰出的诗人。他有最

第1页

清醒、最冷静的头脑,同时又有最鲜明、最强烈的爱憎。《伤逝》是最突出的一篇。诗的因素在这篇小说中构成了一个重要艺术特色,它和小说、散文诸因素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作品描写的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强烈的诗的情感。

《伤逝》是以第一人称写的,是主人公之一涓生的“手记”。子君的性格精神及其悲剧,都是通过涓生亲自看到和感受到的而反映出来的。涓生自己的思想情感波澜也是通过他自己抒发出来的。因此,这篇作品虽然具有小说和散文的特点,但它却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无论是叙述子君在恋爱过程中的表现,还是叙述子君结婚以后的性格变化,字里行间有热烈的赞颂,有深深的感叹,有深刻的痛苦,还有巨大的失望与悲哀。尤其是在爱情悲剧发生以后,涓生陷入悔恨与痛苦中,因而几乎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有强烈的深厚的情感在激荡。这种情感的浓烈程度,超过了一般以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为主的小说常规,具有诗的主观抒情的性质。

2、生动的诗的艺术手法

《伤逝》所以具有强烈的诗的因素,还在于具有诗的艺术特色。想象,是诗的翅膀。有了丰富的想象,诗人才可以广泛地捕捉富有特征的事物来创造诗的形象和诗的意境,从而才能更生动、含蓄、深刻地表现诗的情感。在《伤逝》中,这一个特质不止一次显示出来。例如,当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失去了生命,而只是一个形式上的空壳,彼此都感到冰冷的时候,涓生产生了厌恶和摆脱这种痛苦生活的情绪,躲到朋友家里去度过时光。但是,他的心是不能平静的,想得很多。写到这里,鲁迅先生用生花妙笔带着丰富的色彩细致生动的描绘了涓生的心灵:

我开始去访问久已不相闻问的熟人,但这也不过一两次;他们的屋子自然是暖和的,我在骨髓中却觉得寒冽。夜间,便蜷伏在比冰还冷的冷屋中。冰的针刺着我的灵魂,使我永远苦于麻木的疼痛。生活的路还很多,我也还没有忘却翅子的扇动,我想——我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

在通俗图书馆里往往瞥见一闪的光明,新的生路横在前面。她勇猛地觉悟了,毅然走出这冰冷的家,而且——毫无怨恨的神色。我便轻如行云,漂浮空际,上有尉蓝的天,下有深山大海、广厦高楼、战场、摩托车、洋场、公馆、晴明的闹市、黑暗的夜„„。

这一段是涓生的抒情,表现他要摆脱痛苦,和子君分离,寻求生路的强

第2页

烈希望。但这种现实的要求却通过丰富的想象表现出来。第一,冬天住在朋友的暖屋中反而觉得“寒冽浸透“骨髓”,“冰的针刺着”“灵魂”,这就是想象的结果。想象,给作者提供了这样十分新鲜的形象,构成了足以深刻揭示他们不幸夫妻关系的意境。由此可知,他们的情感冰冷到什么程度。第二,涓生把双方的分离看做是新生的起点,以为子君自己从此可以走出冰冷的家,解除束缚,飞向广阔的天地,在现实中寻求新的生路。这种心理状态也是通过大胆的想象来表现的。第三,涓生想到子君和自己分离后的轻松也是通过想象来表现的。例如,从“轻如行云,漂浮空际”到“晴明的闹市、黑暗的夜”等形象,构成了一个广阔的天地,显示着涓生心情愉快地寻求新的生路,燃烧着炽烈的希望。如果没有这种想象则不会产生这种诗的意境。

丰富的想象总是和诗的形象的创造同时存在的。它和小说中一般的情节叙述、心理描写不一样,不仅是具体,而且带有浓厚的诗情画意。此外,在《伤逝》中,诗的形象还表现在鲁迅善于使用比喻来说明某些抽象的道理,揭示事物的本质。例如,写到涓生失业后的思想活动,这样写着:

“局里的生活,原如鸟贩子手里的禽鸟一般,仅有一点小米维持残生,决不会肥胖;

日子一久,只落得麻痹了翅子,即使放出笼外,早已不能奋飞。现在总算脱出这牢笼了,我从此要在新的开阔的天空中翱翔,趁我还未忘却了我的翅子的扇动。”

这段话以笼子和鸟的关系作比喻,说明原来那个卑微的可怜的职业“抄写”工作与涓生的关系:它既勉强维持涓生的生活,也同时消沉他的意志,磨灭他的青春,使他无所作为。因此,现在失掉了它,虽是遭受失业的打击,可也如同把小鸟从笼中放出来了,可以远走高飞。想到这里,涓生在痛苦中又得到宽慰。这样深刻的道理和复杂的心情,用了这样的比喻,写了这样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来表现,这不是诗的形象化的表现吗?又例如,下面一段描写:

我们总算度过了极难忍受的冬天,这北京的冬天;就如蜻蜒落在恶作剧的坏孩子的手里一般,被系着细线,尽情玩弄,虐待,虽然幸而没有送掉性命,结果也还是躺在地上,只争着一个迟早之间。

这段描写在于说明,由于贫穷到了毫无御寒的能力,北京严寒的冬天给了涓生和子君以难以忍受的打击,使他们在痛苦中熬过日子。如果就这样写出来,虽然也能说明问题,但叫人读了索然无味。鲁迅并不这样表

第3页

现。他运用了形象的艺术手法,发挥了丰富的想象,用小孩玩蜻蜒的情景来比喻冬天和涓生、子君的关系,说明冬天的残忍和涓生、子君生活的痛苦,从而使读者仿佛可以看到冬天这“恶作剧的坏孩子”是怎样在“玩弄,虐待”“蜻蜓”一样可怜的涓生和子君,叫他们不堪忍受。这种写法多么生动、含蓄、意味深长,具有强烈的美感啊!如果不是善于运用比喻,创造诗的形象,单是一般的具体的说明,是绝不可能达到这种艺术境界的。

3、含蓄隽永的诗的语言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材料和创造形象的基本工具。但是,诗的语言和散文的语言是有差别的。诗的语言除了和诗的形象、想象等诗的因素结合以外,还要既生动又精练,既形象又富有概括性,能容纳更多的思想内容,同时还有排比、反复、重叠等修辞方法,以表现诗的激情,创造诗的气氛。散文诗虽然不押韵,但诗的语句本身也具有内在的节奏,念起来朗朗动听。《伤逝》总的来看虽非诗篇,但其中有不少语句是诗的语言,或者具有诗的语言因素。在《伤逝》中,有些段落是含有很强的哲理性的,或者是表现涓生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或者是表现涓生对于人生道路的探索,或者是表现涓生对于爱情意义的理解。但是,鲁迅在表现这些哲理性的思想时,并不借助抽象的说理,而是借助形象的表现,把概括性和生动性密切地结合起来,也把明了性与含蓄性融于一体。

鲁迅很注意语言的含蓄性,往往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凝聚在语言的内含中,而不暴露无遗。这样的语言、耐人嘴嚼、寻味。例如:“四围是广大的空虚,还有死的寂静。死于无爱的人们的眼前的黑暗,我仿佛一一看见,还听得一切苦闷和绝望的挣扎的声音”。“我愿意真有所谓鬼魂,真有所谓地狱,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之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这两段话都是写涓生在子君死后的痛苦和忏悔的心情,但并非就事写事,停留于事实表面,而是通过想象与形象表现了更深广的思想情感,使人感到显而不露,浅而又深,意义深刻隽永,经得起挖掘与推敲。

二、从小说的角度来看

《伤逝》是一篇小说,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它运用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多方面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创造了栩栩如生的完整的典型形象。通过这些艺术形象,作品反映了现实生活,深刻地提示了历史和社会的第4页

本质。沈宗骞在画论中说过:“两间之形形色色,莫非真意之所呈,浅者见其小,深者见其大。”②鲁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有着超越于一般人的观察力、思想能力和表现能力,能够在极其平凡的生活素材中挖掘出具有深广意义的思想内容,表现出具有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的主题,因此,我们再从小说角度来欣赏《伤逝》的艺术成就。

在《伤逝》中,鲁迅所着力创造的两个形象是子君和涓生,他们都富有鲜明的性格,又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通过对他们爱情悲剧的描写,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五四”以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在爱情、家庭等问题上的迷茫、彷徨,表现了他们的反抗、追求及其悲剧,深刻地总结了小资产阶级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在前进道路的沉痛教训,又给他们暗示了今后前进的正确道路。

1、动人心魄的、充满悲剧色彩的子君形象

在两个人物形象中,子君的形象是鲁迅所特别倾注心血描写的人物。她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作品并没有明确的介绍。但从一些情节的暗示中可以知道,她的父亲在农村,她的叔父在城里,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因为子君尚有金戒指和金耳环),但是长辈都很封建,主张包办婚姻,反对自由恋爱。而子君是跟着叔父生活在城里,是一个念过书的青年女子,她的形象是“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膀,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显得文弱苗条。她所认识的涓生却是一个靠小职业维持生活的贫困的知识青年。子君不顾家庭的反对和封建势力的嘲笑,也不考虑涓生的穷苦,而大胆地和他恋爱、结婚,组成新的家庭。但婚后半年,涓生就因子君思想和性格的变化和经济上的巨大压力,与子君产生感情上的分裂,最后竟宣布不爱她了,使子君不得不回到农村旧家庭中去,不久便抑郁而死,造成了悲剧。

鲁迅对于子君和涓生从恋爱、结合到分离的描写,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把他们放在巨大的社会背景上,使他们的命运和整个社会制度、反封建的斗争密切联系在一起,极力揭示他们争取自由恋爱及其悲剧发生、发展的思想根源和社会根源,从而深刻说明他们的爱情悲剧,是思想精神上的悲剧,更是社会制度上的悲剧。特别是在描写中鲁迅不以他们的自由恋爱为重点,而是以他们结合以后的感情分裂以至悲剧结局为重点。这种写法就是着眼于总结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前进道路上的教训,从而极大地加深了悲剧的意义,深化了主题,使作品跳出了当时一

第5页

般描写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陈框俗套,别有一番新鲜独特的风貌。对于子君在恋爱过程的思想、性格及其表现,是通过涓生的回顾来写的。这种描写告诉人们,子君和涓生都是受过“五四”文化革命洗礼,接受过个性解放思想启迪与鼓励的青年。但涓生比起子君来是一个先觉者,子君在和涓生谈恋爱的过程中,从涓生一次又一次热情谈话中,懂得什么是“家庭专制”、“打破旧习惯”、“男女平等”,了解了宣传个性解放思想,具有反封建精神的外国作家伊孛生(易卜生)、雪莱、等等。这种谈话的内容,正是“五四”文化革命和“五四”以后所提倡的,它曾经促进了男女知识青年的思想解放,点燃了他们的反封建斗争热情,成为他们反对封建家庭专制、反对封建包办婚姻,争取自由恋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武器和斗争动力。对于子君,也同样起了这种作用,并且很有代表性。她在和涓生的恋爱过程中,根本蔑视父亲和胞叔反对他们自由恋爱的意见和封建权威,“坚决地、沉静地”对涓生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句话表现了子君反对封建家庭专制的决心和勇气,说明了她要争取自己的个性解放和做人的基本权利,希望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开拓走向自由幸福的道路。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思想、动力和希望,所以子君对于当时社会封建势力的冷眼恶语,也根本不放在眼里。当她和涓生双双走在公园或者路上的时候,“时时遇到探索(跟踪之意)、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甚至使涓生的“全身有些瑟缩” 害怕起来,但“她却是大无畏的,对于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在这个时候,出现在封建势力面前的子君,确实是一个敢于反抗封建传统习俗的巾帼英雄,是一个“五四”式的新女性。涓生尽管口头讲道理比她强,但在反抗的行动上却逊色不少。中国几千年来,妇女总是在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道德的压迫与束缚下,流着痛苦的眼泪,发出悲惨的呻吟,以至付出可怜的生命,哪里能够像“五四”以后子君那样,敢于抬头挺胸,昂然走在封建势力“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之下,如入无人之境呢?这是“五四”文化革命所带来的新潮流;这是“五四”式的新女性的光荣与骄傲;这是个性解放思想所起的进步作用。伟大的鲁迅在回顾子君的这种反封建斗争,争取自由恋爱胜利的历程时,予以热情的歌颂和充分的肯定。

鲁迅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来看子君、歌颂子君敢于冲破旧传统,争取自由恋爱,争取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肯定了她迈出的第一步。但是,鲁迅也清楚地看到了现实生活中还有子君那样走出了

第6页

第一步,不知走第二步,以致造成悲剧的新女性。他为她们的悲剧而难过,而悲伤。因此,他不得不含着眼泪写出子君在第二步的路上是怎样走上了灭亡的道路。在鲁迅看来,总结这种惨痛的教训,比单纯的歌颂更有利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的进步,更有利于中国革命。子君这个形象的最大典型性、教育意义及其动入心魄的艺术感染力主要在这里。

鲁迅对这一悲剧的发展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真实、深刻。

子君和涓生冲破了封建势力的包围而建立了爱情关系,以至结成家庭,最初是有过一段短暂的喜悦和幸福感,因为他们的斗争取得了胜利,达到了目的。在这个时候,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个性解放的思想基础上,以争取爱情的幸福为目的,可以说是志同道合,爱情有所依附,所以在一起生活感情融洽,谈话内容丰富,甚至恋爱过程中的可笑言行都化为愉快的回忆、幸福的蜜汁。特别是子君,更具有女性所特有的心理,对于涓生求爱时的言辞和举动,总是喜欢像电影似的复习一遍又一遍。他们有时也“放怀而亲密的交谈”,让情感的热流交流在彼此的全身。作品对这些生活细节的描写大有助于真实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突出人物的性格。恩格斯说:“具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③

但是,作品描写得更多更细的是子君婚后的性格和精神面貌的变化。子君在第一步跨出了封建家庭,取得了自由恋爱的胜利以后,她的思想认识并没有随着深化,考虑下一步如何走的问题。这表现在下列几个重要问题上:第一,子君不了解自己和涓生一同取得自由恋爱的胜利,不过是人生万里长征中的第一步,只获得了眼前的一点极微小的利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彻底的自由幸福。第二,子君不了解自己和涓生的自由恋爱所以取得胜利,是由于有了中国革命潮流正在发展壮大,封建势力正在走向崩溃这一个客观社会条件,所以自己的命运、涓生的前途,都是和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分不开的。因此,他们必须再一次和自己的个性解放思想决裂,追求新的革命真理,探索新的革命道路,投入到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去。这样,前进才有新的动力,因而才能斗争得更勇敢、更坚定。第三,子君不了解一个社会的根本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基础问题,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制度问题。如果封建经济基础不变革,封建社会制度不推翻,个人的自由解放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个人的幸福是不可能真正来到的。因此,自己必须建立起新的

第7页

更远大的革命理想和奋斗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恶势力面前和生活环境处于艰难的时候,心胸开阔,站得高,看得远,坚持不屈不挠的斗争。也只有这样,夫妻的爱情才能“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同甘共苦,永不分离。由于子君的觉悟还没有提到上述高度,进一步考虑以后的人生道路如何走的问题,所以她在取得自由恋爱的胜利,建立了小家庭之后,就满足了,书也不读了,俨然作为家庭主妇沉溺于爱动物、养油鸡、养叭儿狗阿随、做莱、做饭等生活琐事中,甚至为了油鸡的事情和房东小官太太明争暗斗。她的思想不但没有前进,反而倒退,和当初反对封建家庭专制时的思想比起来,变得庸俗、迟钝、胆怯。因此,当涓生一旦遭受恶势力的打击,失掉了职业,每天的吃饭都成问题,子君便在打击和困难面前顶不住了,“一个无畏的子君也变了色”,变得“怯弱了”,失去了原先性格上的光彩。这种性格上的变化,预示着子君的悲剧已经开始。但是,子君并没有及时地认识这一点,她还是我行我素,纠缠在无谓的生活琐事中。比如,在这个时候,两个人的生活已经够艰难了,涓生每天奔忙,“吃了筹钱”,“筹来吃饭”。但是,子君还是喜欢用饭“喂阿随,饲油鸡”,甚至“连自己也轻易不吃的羊肉”也拿去喂阿随。为此,两个人闹得不愉快。在涓生“多次的抗争和催逼”下。“油鸡们也逐渐成为肴馔”了,可是子君却因此变得精神空虚、颓唐,“觉得凄苦和无聊”。特别是因为养不起阿随,涓生不得不把它抱到郊外,“推在一个并不很深的土坑里’。而子君则因此现出“凄惨的神色”,对涓生的态度也变得“冰冷”了。子君和涓生的感情一天比一天冷漠,误解也就越来越深,代替当初恋爱时那种真挚的爱情的,是“冰冷”的夫妻关系,以至于使涓生不得不在“天气的冷”和子君“神情的冷”的情况下,躲在通俗图书馆里去消磨时间,把它当做“天堂”,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爱情的悲剧也就发展到危险的地步了。当然,子君和涓生都感到了这一点。在子君来说,她也想挽救过来,因此,她想以重温旧梦——过去恋爱的热烈情景——的方式,来重新唤起彼此的情感。但是,已经不起什么作用了。因为在这个时候重温旧梦,反而变得做作和虚伪。正如涓生所说的:“她从此又开始了往事的温习和新的考验,逼我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将温存示给她,虚伪的草稿便写在自己的心上。”其实,子君何尝不是如此。这样,再前进一步便是分离。涓生最后宣布不爱子君便是必然的结果。这对于一个曾经热爱过涓生,并为此而作过牺牲的子君来说,当然是最大最后的打击,从而把她赶回了封建家庭,逼上了死路。

第8页

鲁迅对于子君悲剧发展过程的描写,创造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女知识青年的悲剧形象,这在鲁迅的小说中是独一无二的。通过这个形象,鲁迅深刻地探索了女知识青年争取自由解放的道路,揭示了富有意义的历史教训。这就是:爱情上的真正幸福,是和整个社会制度的彻底改造分不开的。因此,她们要求得真正的爱情幸福,光冲出封建家庭是很不够的,必须在此基础上,抛弃个性解放的思想,树立集体主义的思想,走向人民革命的光明大道,从根本上变更旧社会制度,创造新的社会制度。

2、具有典型教育意义的涓生形象

在《伤逝》中,涓生的形象同样是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和教育意义的。鲁迅主要通过人物自我解剖和自我抒情的艺术手法刻画了这个男知识青年的性格,表现了他的精神面貌。在这个形象身上体现的很突出的一点教训就是个人主义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爱人。因此,子君的灭亡,他们爱情上的悲剧,固然决定于社会,决定于子君,也与涓生有密切关系。

涓生在和子君谈恋爱的时候,用反封建的个性解放思想启发和鼓舞子君,这是对的,决不能否定。但是,在结婚以后,涓生同样没有进一步寻求新的革命真理,新的革命道路,和不能适应新的斗争要求的个性解放思想决裂。自然,当他看到子君作为家庭主妇沉溺于无谓的生活琐事,忘记了前进的时候,他也意识到在他们中间有一个“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的问题;当子君的思想变得越来越迟钝,性格变得越来越胆怯的时候,看到了子君先前“所磨练的思想和豁达无畏的言论,到底也还是一个空虚”,并且感到“人的生活的第一着是求生,向着这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他也想着要“开辟”“新的路”,“再造”“新的生活”。但是,事实是什么呢?子君不认识、不了解的方向、道路问题,涓生也同样不认识、不了解。因此,他对子君的说服、教育工作,比起过去来说,就显得空洞无力,缺乏实际内容。何况,涓生在事实上也并没有耐心地开诚布公地帮助过子君。相反,在他的心上一天天增长着对于子君的鄙视与憎恶,悔恨过去的爱情只是“盲目的爱”。当子君想重温旧梦,唤回当初的情热时,他却报之以虚伪。他看到子君的性格和精神有所变化,就感到子君对他是一个包袱,有妨他的行进,认为“倘使只知道搥着一个人的衣角,那便虽是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因此,他产生了抛弃子君,奋身孤往的思想,他甚至有意离开家庭,躲开子君,跑到通俗图书馆去寻求安适。最后,他忘记过去追求子君时的言

第9页

辞和行动,不顾子君的心灵创伤与生命安全,无情的当面宣布“我已经不爱你了”!他以为这是说“真实”的话,其实这是冷酷无情,把子君推进了痛苦与死亡的深渊。所有这一切生活细节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涓生并非一个真正有觉悟的革命战士,而是一个思想水平低,并且具有严重个人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对子君及其爱情的毁灭负有不可原谅的责任。我以为鲁迅对涓生的这一切言行是作了彻底的批判的。他批判了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展示了个人主义对人、对己的严重危害性,从而给了当时一般具有同样问题的小资产阶级青年知识分子以深刻的教育。

当然,鲁迅对于涓生也并非全盘否定。因为他看到涓生毕竟是一个要求进步的知识青年。所以鲁迅在批判涓生的个人主义的同时,写出了他的忏悔,写出了他寻求新的革命真理和革命道路的决心:

“新的生路还很多,我必须跨进去,因为我还活着。” “我要向新的生路跨进第一步去。”

应当看到,涓生的思想和性格,比子君要复杂得多。鲁迅在描写这个人物时是把握了这个特点的。他在批判涓生时,没有完全否定;而在肯定他时,也没有无条件的歌颂。因为这是一个正在人生的道路上摸索前进的形象。他要奋然前行,寻求革命道路,但他“还不知道怎样跨出那第一步”,不明确革命的方向和道路。而这只有在坚持斗争的实践中和不断学习中才能彻底解决。涓生的忏悔,寻求新的道路的决心,预示着他会有一条光明的路。这也是作品给人们暗示了的。但是,话又说回来,他们爱情的悲剧,在涓生来说固然有责任,但和子君一样,追根究底,还是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问题。涓生的失业,涓生家庭生活的困窘,对于他和子君爱情悲剧的产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鲁迅创造涓生这个艺术形象时所总结出来的根本教训。不看清这一点,单强调人物思想局限所起的作用恐怕不符合历史实际。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子君和涓生是两个具有鲜明性格和深刻典型意义的小资产阶级男女青年知识分子的人物形象。鲁迅在创造这两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时,充分发挥了小说这种艺术形式所固有的长处和特点,对现实生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运用各种艺术手法对人物形象进行了多侧面的立体的描写,雕刻了他们的性格,表现了他们的心理状态,从而使得人物形象能够活在人们的心中。

三、从散文角度看

第10页

《伤逝》作为小说,首先有完整的人物形象,有多侧面的生活描写和性格描写。但是,从小说的角度来看,它却缺乏故事情节。子君和涓生的自由恋爱是有曲折的故事情节的,但并没有写出来。写出来的只是他们自由恋爱时的一些片断的思想表现和胜利后的喜悦。对于他们结合以后的悲剧发展过程,也是从日常生活细节上去描写,并末写出一个有连续情节的故事来。因此,《伤逝》中也没有一条明显的贯彻始终的矛盾斗争的线索。这种特点就不符合小说的常规。但是,尽管这样,《伤逝》却创造了两个完整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一个完整的悲剧及其发展过程。为什么是这样呢?这是鲁迅运用散文式的艺术手法所起的作用。这种散文式的艺术手法,和小说的性格描写、典型化手法水乳相溶地结合在一起,就不仅弥补了作品缺乏故事性的弱点,而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思想内容更加充实,感染力更加强烈。

那么,作品中的散文式的写法表现在哪里呢?先从《伤逝》的副标题谈起。

《伤逝》的副标题是:“涓生的手记”。“手记”这个名称的含意,我以为就是通过作品中事件的参加者或观察者来记述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所以它可以不追求完整强烈的故事性,它可以只记述人物言行的某些片断,它可以在叙事时发表感想或评论,也可以在发表感想或评论时表述某些生活现象,当然更可以直接抒情,对人物、事件或生活现象表明自己的爱憎和评价。总之,它可以比较更自由地反映现实,直抒情感,而不象严格意义上的小说那样,必须是客观地安排完整的故事情节,描写人物的思想、情感和行动,把作者的爱憎隐藏于人物和故事情节的背后。由此可知,“手记”的含意就是一种散文式的写法。但是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散文,而是小说中的散文,是小说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中的一种散文式写法。这种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是为创造完整的生动的人物形象而服务的。

1、没有完整的情节,重在写人物的所感

《伤逝》的第一大段,象《祝福》的开头一大段一样,是从悲剧的结果写起,然后回叙过去悲剧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因此,从第二大段开始就进入对子君和涓生过去自由恋爱情景的描写。但是,在写法上却和《祝福》写祥林嫂不同。在《祝福》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将祥林嫂从婆家逃出来,第一次到鲁四老爷家做工,以及后来怎样逐步走向悲剧末路的全部发展过程都作了明确的交代,所以样林嫂是有一个

第11页

完整的系统由悲剧发展的故事的。但是《伤逝》不同。在第二大段进入对子君和涓生自由恋爱的描写以后,并没有采取小说所应采取的写法,首先向读者交代他们是在什么时做、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开始认识的?认识后又怎样来往,逐渐建立情感的?作品是这样开始写的:

子君不在我这破屋里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随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竖横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顺临近,——但是,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我憎恶那不象子君鞋声的穿布底鞋的长班的儿子,我憎恶那太象子君鞋声的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

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

这段描写,表面上写的是涓生的心理活动,但实际上是交代子君和涓生的爱情关系。从涓生那种期待子君来到的急切心情,从他对子君穿什么鞋、走路的声音熟悉的程度,可以想象到子君和涓生的交往和爱情关系的发展已经非止一天两天,而是相当长的时间了。但是,其中的不少情节都未写出来。因此,这样的写法就谈不上故事,而只不过是涓生记述他在期待情人来到时的见闻和感想。这完全是散文的写法。但是,这种散文式的写法却又交代了子君和涓生的关系,初步介绍了两个主要人物,揭示了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因而起到了小说写法所应有的作用。人们看了这一段散文式的写法之后,已经对子君与涓生的关系有了清晰的印象,知道他们正在热恋中,因而并不责怪鲁迅为什么不采取小说的写法,把他们认识和建立爱情关系的历程说清楚。

这样一个特点在其他段落中同样存在。例如,写子君在恋爱过程中的反抗斗争时,如果从小说的特点来要求,理应客观地描写双方的矛盾斗争,把子君的对立面一一封建家长的阻挠和反对的言行介绍出来,也把封建势力如何冷嘲热讽具体地写出来。可是作品一点也没有写。它只是写着:

“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这也只是散文的写法,而非小说的写法。但这种散文的写法却又起了很好地刻画子君性格、表现子君精神面貌的作用,达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

2、以思想逻辑联系贯穿全篇

第12页

在《伤逝》中,散文的特点和小说的特点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更主要的表现在篇章结构上。这篇小说从头到尾有十七个自然段落。在这十七个段落中,贯穿着一条中心线索:子君和涓生的爱情悲剧。它把段与段之间的情节和内容统一地联系起来,把两个人物的命运完整地表现出来。这是《伤逝》所以成为小说的—个结构上的主要特点。如果是纯粹的散文,则不一定非如此不可。因为一般散文的结构是以作者的意念作为结构的中心线索的,人物或事件可以不完整,可以不贯彻始终,前后有所变化。在十七个自然段中,除了第一个自然段是以写悲剧的结局开头外,其他十六个自然段是从子君和涓生的恋爱、结合、分离写到子君毁灭以后涓生的忏悔的。从两个人物形象的性格发展及其悲剧的发展来看,各个自然段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各个自然段的具体内容都各有一个重点,表现一个意念,因而前后段并无故事情节上的联系,而只是思想逻辑上的联系。

如在第三自然段中,着重说明的是子君勇于反对封建家庭专制和封建习惯势力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作者的意念,也是人物涓生的意念。但到第四自然段,并没有顺着这一个意念把故事情节发展下去,继续描写子君反封建斗争的言行,而是通过涓生的回想写涓生当初如何向子君求爱,以及子君后来如何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加以温习,象演电影似的复映一遍又一遍,甚至命令涓生复述当时求爱时的言语,但对他们怎样温习的情景都未具体描写。因为作者或者说涓生的意念,只是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他们互相热爱,特别是子君对涓生的爱“是这样地热烈,这样地纯真”。很明显,这一自然段表现的思想内容和前一自然段表现的思想内容,中间还有不少过渡的环节,比如,子君反对封建家庭专制、争取和涓生结合的态度如此坚决,那么,她的家长——父亲和叔父究竟有什么反应呢?涓生是在什么情景下作了求爱的表演呢?他们是在什么时候同居呢?同居以后,封建势力会有什么舆论呢?他们又如何去对付呢?这些问题都是故事情节本身的发展所必然出现的。但是,作品却跳过去了,一下子从写子君反封建的勇敢写到他们同居后相亲相爱的情景。可是这种跳跃又使读者不感到突然、结构松散。相反,倒觉得自然,前后紧凑,结构严谨。其所以如此,就因为从思想发展逻辑上看,后一段写他们同居相爱,正是前一段写子君勇于反封建斗争,争取自由恋爱的必然发展。如果说,《伤逝》从第二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在对子君和涓生两个人物的描写中,表现了散文式的写法的话,那么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则

第13页

是写子君出走以后涓生的所见、所闻和所感,表现他因子君的毁灭而带来的悲哀和忏悔。在这些自然段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文字是写涓生的独白、独想。因此散文式的写法尤为明显和突出。在这里已经无所谓故事情节了,涓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念所及,抒发自己对这一爱情悲剧的看法,展示他的痛苦的灵魂和忏悔的心,表现他对今后生活和道路的追求与希望。

让我们看下面一段写涓生忏悔的文字:

我不应该将真实说给子君,我们相爱过,我应该永久奉献她我的说谎。如果真实可以宝贵,这在子君就不该是一个沉重的空虚。慌语当然也是一个空虚,然而临末,至多也不过这样地沉重。

我想到她的死„„。我看见我是一个卑怯者,应该被摈于强有力的人们,无论是真实者、虚伪者。然而她却自始至终,还希望我维持较久的生活„„。

应该说,涓生所谓“真实”(即不爱子君)本身就是错误的,还不在于错在向子君说出“真实”来。在这个时候,涓生并未认识这一点,忏悔这一点。但他总有忏悔,总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是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高尚情感。鲁迅运用了散文的写法来表现涓生这种思想情感。但这一段和上引一段有所区别,着重于抒情说理,所以连用了四个“我不应该”、“我以为”、“我没有”、“我想到”等排比式,同时也是递进式的语句、层次来加以充分表现。这种抒情性的文字自然更加强了文章艺术感染力。

通过从诗、小说、散文三个角度对《伤逝》作的分析,可以看到:正是因为它具有诗、小说、散文三者完美结合的特质,才把子君和涓生的悲剧表现得那样真实、深刻、淋漓尽致,才创造了子君和涓生那样活生生的艺术典型,才深广地揭示现实生活的本质。这种艺术上的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鲁迅先生非凡的艺术才华和革命家、思想家的高度思想能力。

参考文献:

1、乐黛云

论《伤逝》的思想和艺术

《新文学论丛》80年1期

2、冯镇魁

谈鲁迅小说《伤逝》的艺术表现

《北方论丛》81年6期

3、黎

《鲁迅小说艺术讲话》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86年5月

6.读《伤逝》 篇六

他们相恋了,在那所寂静的破旧的小木屋里。原本屋子很聊赖,只是因为萌发了涓生和子君的爱情,这个破木屋竟然也略显得古朴和风趣。门口的悠长的眺望、焦急的期待的徘徊、高跟鞋扣起的回响、窗前嫉妒的偷窥、子君的含笑和嫩稚的目光、涓生的热情和骄傲。这是一段最美好的记忆,因为有爱充盈着两个年轻人的心。

涓生纯真热烈的爱唤醒了子君沉睡的意识。在旧时代的女子能坚决的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那是莫大的勇气和决心。似乎,她已经将一切阻挠视若无睹,她有与一切抗争的力量了,为了自己的爱情和自由,她要一战到底!不得不说这样的勇气难能可贵,它让两个相爱的青年男女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然而,子君说的话虽然是对的,却不会有实际的作用,干涉还是会存在,甚而更猛烈。而且,这样的勇气只是不成熟的情绪,爱是盲目的。说不上来它会是喜剧的开始还是悲剧的种子。

在旧中国,一个青年男子含泪握着爱人的手,单膝跪地,求婚。我想这是出乎当时任何一个女子预料的。浪漫、纯真、热烈的爱情。子君许了涓生。不需要任何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不需要三媒六娉,重金彩礼。甚至一个名分。她许了他,便以为从此天涯海角:他有了她,便以为从此生死不离。他们单纯的爱着,并不知道生活将迎来怎样的风浪。

小家庭的生活似乎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样美好。生活太琐碎,琐碎得仿佛可以肢解掉一块爱情的磐石。双方都放弃了熟悉的环境和关系,两个人就一个世界,好像他们已经从大众的世界里剥离出来,独成气候。像孤身抗战的勇士,虽然豪迈,却还是有些不安和凄然。渐渐地,他们发现彼此的爱意冷淡了,生活的杂陈复杂了。隔膜、距离、怀疑、怨怒逐渐的侵蚀着爱情和生活。他不再爱她。那些宁静的夜和温暖的柔肠在生活以及生活之外的许多情绪中逝去了。彼此还能领会,却不再是从前的热烈和爱慕,而是一点点的苍凉和无奈。人是容易改变的,人的情感总会显出脆弱,就像涓生、子君,就像他们盲目的爱情,太脆弱了,经不起生活的风浪轻轻一拍,就碎了一片。

这时候如果要说同情,我会更加同情子君。在当时的社会伦理中,一个“离经叛乱”的女子没有藏身之处。等待她的命运会是什么呢?

因为爱,子君才有了勇敢和无畏。然而,涓生告诉她,他不爱她了。那么,她还有面对未来的勇气吗?涓生难以忍耐生活的空虚和寂寥,所以他告诉子君自己的真实感受,用真实换取了一个依然只有空虚的生活,却葬送了那个再也没有抗争力量的女人。

一所破屋子,涓生写下那段故事,从心里去乞求子君的宽容。他想用“唱歌一般的哭声,给子君送葬,葬在遗忘中”。他想跨进新生路去,然而这跨出的第一步也不过是为子君、为自己写下悔恨和悲哀。把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用遗忘和说谎做生活的前导,默默前行。

这是一个伤逝的故事,融在旧中国的大背景中。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是自由的,却冲不破时代的封锁.他们的爱是纯真的却依然甩不掉生活的许多压迫和干扰。爱的脆弱,不仅是人的勇气和决心问题,更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权自由、平等的问题。悲剧是个迟早的必然。

今天,人们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恋爱自由已然成为时代的风气。然而,爱情的悲剧却仍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排演着。我想,这大多还是出于人们情绪的不成熟,对爱情的盲目。大致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第一,中国的教育传统并不利于青年男女的相互了解和更多的接触,它或隐或显的压抑和回避男女生的交往。让他们无法正视男女之间的关系。当青春懵懂的心被惊醒,它将是盲目冲动的寻爱者。第二,爱情并不是单单纯纯的情感世界的事,爱情也是一种社会行为,受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情感的满足是一种精神追求,然而,爱情的生命若没有物质作基础,生命力就不会长久。爱情的色泽若没有环境的允许,也只能暗淡无光。或许这种说法有些不近人情,也许有些人的热烈和执着并不在意这些外在条件的有无,他们可以为爱而生、为爱而死,无悔无怨。这样的精神我是尊重的,但我并不欣赏。就个人而言,我以为有的条件虽然外在,却是客观的。太执着就会变得痴妄,爱也会变得自私。第三,爱情和婚姻不是一回事。爱情可以简单纯粹,但婚姻不是爱情。婚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爱是它的基础,同时它也需要经济、社会关系等的支撑。当生活的柴米油盐,人情世故向你伸出触角的时,难免会有摩擦和争吵。而且,随着关系的确定和相处的时久,浓情蜜意并不似从前了。生活更多了些平淡和简朴。这往往需要两个人彼此有更多的包容和了解,婚姻比爱情更多了一份责任和担待。

总之,仅有一腔激情和柔肠不能满足持久生活的需求。只有用理性、成熟的情感来经营爱情和婚姻才会尽可能的避免盲目和悲剧。涓生和子君的结局在旧中国是个必然,不仅是时代的不成熟,也是他们情感的不成熟。今天的我们或许遇到一个成熟的时代,却也不一定有成熟的感情。面对舍取和抉择,我们往往会被感性的情绪影响,而忽视客观的条件和环境。固执和任性终于铸成大错。《伤逝》的故事并不只是停留在1925年,它也在今天的银幕上重演。虽不再有旧时期的压抑和封锁,却也添了新时期的忧郁和彷徨。

7.浅论歌剧《伤逝》的艺术特征 篇七

关键词:施光南,歌剧,《伤逝》,音乐特征

一、施光南歌剧的创作特点

施光南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的作曲家, 他的创作多以声乐作品为主, 也涉猎到其他的题材和体裁, 歌剧《屈原》和《伤逝》是其大型体裁创作的优秀代表作。

施光南作品创作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把创作植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土壤的重要原则。施光南自幼酷爱音乐, 对音乐有较高的天赋, 后期在良好的家庭背景下, 曾对中国传统的京剧音乐有所研究, 还曾深入民间学习过河北梆子, 这些都对他后来民族民间音乐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2) 大胆把西洋歌剧的创作方法同中国音乐创作“民族化”特征相结合, 将中国的民族化音调与西洋的作曲技法相融合, 这样的创作在其声乐作品中体现尤为明显。同时, 在其歌剧器乐创作和编配上, 不也断加入自己的观点, 每一部作品都有出新点, 都极具创造性。

(3) 作品的创作以现实主义为原则。他善于把音乐与政治素材相结合, 来反映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主流。这种尝试是他成为此类音乐体裁创作的标志性代表。

二、抒情性的艺术特征

歌剧《伤逝》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的一座分水岭, 也是施光南创作生涯中的高峰, 该歌剧剧本是由王泉、韩伟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歌剧《伤逝》的剧本充分发挥音乐抒情性的功能, 将人物的千变万化的心理、音乐戏剧性的冲突与整部作品的结构相结合。这些方面都极具体现了作品的创新性特点。笔者通过以下三点来谈抒情性:

(一) 抒情性与戏剧性的融合

施光南认为“歌剧要求最大限度的发挥音乐善于抒情的功能”, 因此, 使抒情性在歌剧里得到充分发挥, 是完成创作的关键。这部作品在舞美灯光、服装道具, 乐队的编配、人物角色以及演出的艺术性上都做了大胆的创新。在剧中运用了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对唱、伴唱等丰富的声乐体裁来达到人物角色的心理活动, 将抒情性和戏剧性有机的融合。众多的形式的变换, 都能看出作曲家在抒情性和戏剧性上所下的工夫, 作品的戏剧性冲突也在抒情性这一特征中显得相得益彰, 达到了二者的完美结合。比如剧中《风萧瑟》和《不幸的人生》这两段咏叹调本身具有抒情性和戏剧性的特点, 并在抒情的基础上巧妙地烘托出戏剧性, 很好的抒发了主人公对生活的无奈和对不幸人生的控诉, 进一步推动了剧情的向前发展。是整部歌曲无论从哪方面看都充满了生命力。

(二) 运用优美抒情的旋律描绘人物心理活动

在歌剧《伤逝》的旋律的写作上, 施光南尝试运用多种作曲创作技法来表情达意。例如在歌剧《春》的片段中, 《一抹夕阳》 (子君唱) 这首脍炙人口的咏叹调, 旋律清晰明快, 富有简洁性、流动性和表情性, 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子君对爱情的美好憧憬。这首咏叹调是传统的三段体曲式, 在G大调上展开, 前奏刚开始就体现出抒情性的特征, 旋律流畅而优美。“一抹夕阳映照窗棂……望着窗前熟悉的身影, 我的心啊思绪纷纷”优美的旋律仿佛在慢慢陈述, 旋律音在“5”上做短暂的停歇, 乐曲陈述并没有终止。随着第二句“破网的鱼儿游向大海, 出笼的鸟儿飞向云空……”音区慢慢由低到高, 力度也慢慢增强, 后半句采用弱起节奏, 力度更强, 充分的表现了子君对冲出封建家庭牢笼渴望, 和对自由及美好爱情的向往。接下来的衬词“啊”唱出了主人公无以言表的内心情感, 将自己内心对爱情的向往出发的淋漓尽致。“诗一样的花, 花一样的梦, 他是我心中明亮的星”。八分音符和三连音交替进行, 节奏时而紧凑、时而舒缓, 两种心情通过节奏巧妙的得以体现。通过对《一抹夕阳》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旋律在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中的作用, 使得整首咏叹调统一在美妙抒情的气氛之中。

(三) 规整的曲式结构是抒情性的奠基石

《伤逝》打破了传统歌剧分场、分幕的结构布局, 全曲奏鸣曲式的结构布局为音乐的整体性, 和人物感情的抒情表达做好了铺垫。呈示部:“春”包括曲目《一抹夕阳》等、“夏”包括《紫藤花》等;展开部:“秋”包括《风萧瑟》等、“冬”包括《不幸的人生》等;再现部“春”包括《古城默默盼春来》等。完全符合带再现的复三部曲式, 使整部作品显得对称统一。

三、民族性与西洋歌剧相融合

歌剧《伤逝》是施光南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的经典民族歌剧, 他在借鉴西洋歌剧表现形式的同时加入了典型的民族特色。因其有着十分深厚的民族音乐功底和丰富的歌曲创作经验, 为歌剧伤逝的成功问世奠定了基础。

居其宏所说:“追求歌剧音乐的交响性, 立体化写法, 就意味着追求歌剧音乐戏剧性, 充分调动各种音乐形式 (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和乐队音乐等各种声、器乐手段) 来推进情节发展、展开戏剧冲突、抒发人物情感、刻画歌剧形式, 也即皈依‘歌剧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这一美学原则。” (1) 施光南正是以这样的美学原则为目标, 走在探索中国民族歌剧的交响化的大路上, 以及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咏叹调、宣叙调重唱等形式, 这一创作理念的改变, 并没有改变他的民族情结, 反而通过西洋创作方法达到了强化音乐民族性的效果, 例如《伤逝》的主题咏叹调《紫藤花》的二重唱, 经典片段《不幸的人生》都具有民族风格的音调来表现, 这种特色的创作为中国歌剧走向世界迈出了成功的一步。

结语

歌剧《伤逝》是我国第一部抒情心理歌剧, 可以说是我国歌剧创作中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他在创作上充满新颖性, 《伤逝》是在中国传统音调的基础上, 把西洋歌剧的创作方法加以运用, 打破了它创作之前中国歌剧常用的“话剧加唱”的创作手法, 创造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歌剧, 体现了《伤逝》在其创作上区别于其他歌剧而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2]居其宏.从《伤逝》到《屈原》简评施光南的歌剧创作[J].《人民音乐》, 1999 (6)

[3]陈燕秋.谈歌剧《伤逝》的音乐风格[J].淮南师范学院报, 2004, (2)

[4]周传明.浅析中国民族歌剧的题材和音乐艺术特点[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2, (2)

[5]王志远.论施光南抒情歌曲创作的民族化与泛民族化风格[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2, (04) .

8.伤逝/穿越尘世的承诺/手机 篇八

周末,陪儿子看一部关于动物的记录片,我被其中的一个情节深深的吸引住了 。那是一群可爱的猴子,它们生活在恒河流域的热带丛林中。有一只猴子意外死亡,几只猴子便在地上挖了个坑,然后将那只死亡的猴子放在里面埋葬。但令人疑惑的是,他们在埋葬那只死亡的猴子时,却将半截尾巴露在外面。

他们没有离去,而是久久地盯着那半截露在外边的尾巴,看上去那么虔诚。之后,镜头长时间的停留在猴子的那半截尾巴上面。

忽然,露在外边的半截尾巴随风轻轻的摆动了几下,周围的那些猴子呼啦拥了上去,一齐用力将那只死亡的猴子从土坑里面挖出来。它们在那只死亡的猴子身上又抓又挠,见毫无反应,又将它埋进坑里。在它们反复多次之后,我突然明白过来,它们一定是不忍心自己的亲人离去,期望能够有奇迹发生——亲人已逝的生命被重新唤醒。当那一群猴子失望的离开的时候,我的眼睛变得有些模糊了。

穿越尘世的承诺

一个矿工下井刨煤时,一镐刨在哑炮上。哑炮响了,矿工当场被炸死。因为矿工是临时工,所以矿上只发放了一笔抚恤金,就不管矿工妻子和儿子以后的生活了。

悲痛的妻子在丧夫之痛中又面临着来自生活上的压力,她无一技之长,只好收拾行装准备回到那个闭塞的小山村去。这时矿工的队长找到了她,告诉她说矿工们都不爱吃矿上食堂做的早饭,建议她在矿上支个摊儿,卖些早点,一定可以维持生计。矿工妻子想了一想,便点头答应了。

于是一辆平板车往矿上一停,馄饨摊就开张了。8毛钱一碗的馄饨热气腾腾,开张第一天就一下来了12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吃馄饨的人越来越多。最多时可达二三十人,而最少时也从未少过12个人,而且风霜雨雪从不间断。

时间一长,许多矿工的妻子新发现自己的丈夫每天下井之前必须吃上一碗馄饨,雷打不动,有的妻子故意做好早饭给丈夫吃,却又发现丈夫仍然去馄饨摊吃上一碗馄饨。妻子们百思不得其解。

直至有一天,队长刨煤时被哑炮炸成重伤。弥留之际,他对妻子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接替我每天去吃一碗馄饨。这是我们队12个兄弟的约定,自己的兄弟死了,他的老婆孩子,咱们不帮谁帮?” 从此以后,每天早晨,在众多吃馄饨的人群中,又多了一位女人的身影。

有一种承诺可以穿越尘世间最昂贵的时光,抵达永远。12个秘密其实只有一个谜底:爱可以永恒。

手机

◆ 阿 举

我承认我有丢三落四的毛病,从武汉赶着回北京的飞机,和朋友吃完告别饭,把手机忘在餐桌上。好在朋友代我收了起来,好在他过两天会到北京出差。

可是这两天我没有手机用,自己安慰自己,不用手机也不是不能过,其实会发短信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一天到晚听唱歌般的铃声,闹心!

想手机绝对不是什么好东西,叫你饭吃不香,觉睡不好,走哪儿跟哪儿,不得自由。

中午出去吃饭,老板有个急活儿,打手机找不到人,吃饱了,回办公室一脸的赔笑说着抱歉。但当时心里是绝对的庆幸。

一天无事,安静得很,到下班没有平日里的吃友、玩友、聊友的“骚扰”,忍不住想给他们打电话,找个饭局,但号码在手机里存着,脑子里没有,还无备份。咳!回家了。

到家里,更是安静,我没有给人留座机电话的习惯,没有声音,什么也没有。开始抱怨那些朋友,也不说想办法找我。第二天,从电脑里调出客户名单,打电话,做解释,这年月,一小时感情不维系,说不准钱就是人家的了。晚上,还是没有人找我,我不抱怨了,开始,想自己一夜间在地球上蒸发了,是不是就是这样子的,耳朵里竟有了电话铃声的幻听。还好,武汉的朋友第三天就到了北京,他手里有一张写着我多种联系方式的名片,打公司的电话找到我,约好晚上在国贸的金山城见。

我到金山城时,楼下站着、坐着的都是等号的人,我到下边找朋友没有,餐厅找朋友也没有,佩服他早料到会出此情况,提醒我带着他的名片,但没有想到找不到公用电话。最后,我厚着脸皮借身边一个面善小伙子的手机,才知道朋友堵车在长安街上。

拿到手机时,我感慨万千,想起老爸老妈恋爱的时候,通讯不方便,都是在这周日见面分手时,约好下周日第三根电线杆下面见。想想如果像我们这样,多少对鸳鸯也走不到一起了。

9.伤逝读后感 篇九

子君接受了资产阶级个性主义民主革命思想,她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觉醒意识,敢于追求自由爱情,追求个性解放,敢于同封建势力作斗争。她同涓生处于热恋期时,曾和他“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学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可见她是赞同新思想,新理念的,是处于思想先锋的知识女性。在他们的交往期间她曾用“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宣言,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这句话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是何等地有主见,何等地独立!她在挣脱家庭束缚与封建观念时表现出的勇敢、果断,不得不使人惊叹!子君为了在两性关系上求得“纯真热烈的爱”,不顾族长们的“威严和冷眼”,也毫不畏惧周围的“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镇静地、大无畏地走她的路。“那玻璃窗里的鲇鱼须的老东西”和“搽雪花膏的小东西”对于她根本不算什么,她是目不斜视地骄傲地走过。可见她的大胆无畏,这正是她对涓生爱得深沉,敢于大胆追求爱情,同封建思想作斗争的表现。她敢于蔑视封建礼教,对个性解放的要求非常强烈。子君的反封建精神,显示了“五四”时期中国妇女的初步觉醒,她和涓生同居,表现了她对封建道德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勇敢的反抗。

在鲁迅的笔下,子君的善良,纯朴,温柔,文静是因为爱,她之前的勇敢和无畏也是因为爱。然而现实中并不是仅仅因为有爱就可以快乐生活,还要坚持上进。子君的根本问题在于:她作为反抗的主要动力仅是爱情,这本身就决定了她的悲剧。子君软弱、妥协和思想的停滞不前,当他们建立起小家庭以后又沉浸在凝固的安宁与幸福里,没有什么政治理想或社会抱负,也忘记了人生的全盘要义,把精力倾注到家务里及恭顺地侍奉丈夫,表现出旧式妇女贤妻良母式的性格,失去了奋飞的能力和勇气,变得平庸短浅,由一个勇敢无畏的新时代的女性变成庸庸碌碌的家庭奴隶。整天忙碌于家务琐事,热心于养“小油鸡”“叭儿狗”,或者浪漫地回味过去爱情生活的乐趣,先前在会馆里与涓生“谈家庭专制,谈打破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的热烈气氛也全然消失了。而且她早已什么书也不看,变的浅薄,庸俗,怯懦。当涓生和她谈到文艺时,也还是过去曾讲过的那些话,或者只是倾听,到后来沉默。直到最后,面对经济压力以及与涓生生活态度上的分歧,终于爱情也出现裂痕。

10.高二作文:伤逝(大全) 篇十

高二作文:伤逝

题记:人说时间是最好的医生,可以医好受伤的心灵,而任时间流逝,我却时常感到铭心的痛.03级3班刘仕芸

一路走来,处处伤痕,刻骨铭心的伤痕时时刺痛我善感的心灵.看到秋叶飘零,看到草木荣枯,那钻心之痛再次重现.已是深秋,院子里落满了黄叶,远远的望去金黄的一片,但身处其中却是无尽的酸楚和痛心.我悲哀的季节,正是这深秋的季节.远远的传来几声咳嗽声,沉重的步子离我越来越近.姥姥慈祥的面庞,佝偻的身影让我铭记在心.那年是我的姥姥病危的一年,她躺在床上,一天,两天……始终下不了床,我痴痴的等,呆呆的望,盼望着奇迹的出现,等待着亲切的呼唤.可是,时间的车轮碾碎了我的一切奢望.姥姥的生命如过后的夏天,慢慢走向了枯萎.树叶又落了一片,姥姥又熬过了一天,我不能不为这一天而感到庆幸.这仅仅一天的时光,让我幼小的心灵重新对生命充满了渴望.但病魔那贪婪的目光却仍死死的盯着病重的姥姥,它象刃刀一样将这枯萎的生命砍的遍体鳞伤,我的心彻底碎了.病魔伤害的岂止是姥姥一人啊!它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烙下了永远的伤痕.“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不能不期盼着苏轼的那句话成为现实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年花开又一年.”我心中的伤痕就象是白居易笔下的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也不会因美好的事物而淡忘,它时时刻刻压在我的心头,想忘忘不掉,想丢丢不开.因为这伤痕,这人世似乎也变的无甚留恋之意,乡景迷人,也只是雨恨云愁罢了.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已无法描绘,也许象屈原所说的——“思念你啊声声长叹,忧心如焚多么悲伤!”

往事难忘,痛心的往事犹如昨天!

11.鲁迅《伤逝》中爱情失败的原因 篇十一

【关键词】鲁迅 伤逝 爱情 失败 原因 

《伤逝》是鲁迅先生的一部短篇小说,也可以说是唯一一部以爱情为主题的小说。它所讲述的是两个觉醒的知识分子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故事。作为鲁迅的唯一爱情小说,却以涓生和子君他们爱情的破裂为结局,可以说是一个悲剧,但它的悲剧原因又是什么呢?我想,大概有以下的几方面:

首先,他们生活在那“万难破坏的铁屋子里”,整个社会的沉滞、腐朽不可能不毁灭这个爱情的绿洲。

封建礼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爱情,当然也不例外。涓生和子君只是希望获得婚姻自主和爱情上的自由,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一个小小的愿望,但那些“仁义道德”却容不下他们的叛逆!他们需要的是奴隶!一个“忠诚”的奴隶!在那些“德高望重”的封建卫道士和“铁屋子”里面的“沉睡者”们,他们都不允许他们的“屋子”里出现叛逆者!

在那间“铁屋子”里,人们永远地维护着他们认为是无法替代,无法逾越的礼教精神。封建伦理道德,纲常名教,诸如节烈、孝道。“以不情为伦理,都是吃人”的东西,最低限度也是压制人的个性的东西。涓生和子君在追求自己爱情和婚姻的自由的时候,便触动了“仁义道德”者们。在他们的眼中,青年男女之间是没有爱情自由可言的,有的应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旦脱离了他们的准线,那就是“叛逆者”,当然,他们是不会让那些“叛逆者”好过的。于是,涓生和子君便生活在一个众人白眼的环境里。

涓生和子君经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同居了,找到了自己的爱情,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幸福的(最起码刚开始的时候是那样),但在那些封建卫道士的眼里,他们这些坏纲乱常的“激进分子”是不允许存在的!“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人们为什么要用这样的眼光来看他们?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破坏了人们一直以来所认同的“道德”。封建的伦理道德沉重地压在每一位生活在“铁屋子”里面的人们身上,他们一旦脱离了这些准则,在社会上就难以走动。男女之间如果没有经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结合,那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在社会里很难太得起头来。一不小心便要落个身败名裂,更有甚者连命都保不住。鲁迅的《离婚》中的主人公爱姑,可以说是鲁迅笔下最泼辣,最有具有“反抗精神”的人物。但回想一下,她是用什么来武装自己的呢?是因为自己家里有六个身强力壮的弟兄和家庭殷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她是“三茶六礼定来的,花轿抬来的”。家说起,为啥?因为她不“守节”了啊!祥林嫂因为没有守节而受苦,在祝福的声中默默地死去。与其说祥林嫂死于无爱的人间,倒不如说她是死于封建的礼教下,死于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毒害下!也许涓生和子君的爱情得而复失的时候,子君可以重新过上自己的生活,那也不算是太大的悲剧,最多我们只是可惜他们的爱情是那么的弱不禁风而已,也不会太大的悲伤。但是,在当时那样沉滞、腐朽的社会里,她只能:“现在她知道,她以后所有的只是她父亲——儿女的债主——的烈日一般的严威和旁人的赛过冰霜的冷眼。此外便是空虚。负着空虚的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这是怎么可怕的事呵!而况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那是什么?那是吃人的社会啊,子君走了第一步,社会就不会让她有机会“改正”的了,既然子君违背了他们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那子君最后只有被逼迫走向那“没有墓碑的坟墓”了,这些是多么的可悲啊!即使你有更强的意志与斗志,到头来也会有给它吃掉的危险,想得到真正的自由,那只有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推翻一切沉滞、腐朽的制度。

《伤逝》中,涓生他自己明明两次想到过,他离弃子君的结果,是子君的死。第一次,是他打算离开子君的时候,“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并且立即忏悔、自责。第二次,是他决定说出他不再爱子君之前,“我觉得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她应该决然舍去,——我也突然想到她的死,然而立刻自责,忏悔了。”然而,他仍然用了十分的决心,说了下面的一段话:“……况且你已经可以无须顾虑,勇往直前了。你要我老实说:是的,人是不该虚伪的。我老实说罢:因为,因为我已经不爱你了!但这于你倒好得多,因为你更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

也许在他说:“人是不应该虚伪的”的时候,就是他最虚伪,最卑怯的时候。他所讲的一切,真的像他所说的一样吗?子君真的可以“毫无挂念地做事了”吗?其实他是知道的,“我也突然想到了她的死”,只是他不敢去面对而已!

当然,我们不可以认为涓生就是一个坏人,他也沉痛地说出了自己悔恨:“那么,即使在孽风怒吼中,我也将寻觅子君,当面说出我的悔恨和悲哀,祈求她的饶恕;否则,地狱的毒焰将围绕我,猛烈地烧尽我的悔恨和悲哀”。也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

但是,子君毕竟是那个沉滞的社会中的一个觉醒者,她喊出了数千年来女性不敢喊出的声音:“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点令所有的人都很受鼓舞。

上一篇:飞翔的翅膀——《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读后感下一篇:后勤安全责任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