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发展论文(共9篇)
1.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篇一
精选范文: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灵魂(共2篇)今年九月以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各地各部门蓬勃开展。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就如何找准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为分析检查、整改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各地各部门学习实践活动有一条思路十分清晰:通过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而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思想观念的突破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再到制度建设的成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回答了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如何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如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坚持统筹兼顾、又好又快发展等重大问题。可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既意味着我们党始终与时俱进,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又表明我们党坚持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很多生动事实证明,若要获得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持之以恒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最近,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课题调研组公布了对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的调研综合报告,其中指出,这些地区之所以能够走一条成功发展之路,重要的经验就是它们都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发挥了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现实告诉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能够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当然,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都不断提高升华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曾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地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达到自由王国。”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在深入上下功夫,扎根现实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获得“自由”和“飞跃”。(徐振华)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灵魂(共2篇)]篇一: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灵魂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灵魂
今年九月以来,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各地各部门蓬勃开展。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就如何找准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为分析检查、整改完善形成长效机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各地各部门学习实践活动有一条思路十分清晰:通过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灵魂(共2篇)]进而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思想观念的突破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再到制度建设的成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回答了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如何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
王国。”学习实践活动必须在深入上下功夫,扎根现实问题,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断获得“自由”和“飞跃”。(徐振华)
篇二: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1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发展观是对以胡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观点的高度概括;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精神的灵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吸收和借鉴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系统地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科学发展观既体现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承前继往,又体现了与时俱进和丰富发展。科学发展观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正落实于实践、贯彻于实践、指导于实践。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途径。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共青团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更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要认真贯彻执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必须坚定不移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这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全体党员的庄严使命。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立足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学习中,我们要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与谋划好今后的共青团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提升我们的专业素质,提高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服务的水平。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专业知识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于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从而达到素质的提高。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服务青少年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开展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发挥共青团的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用。
三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树立共青团干部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党的形象。我们一定要珍惜党的政治声誉,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树立良好[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灵魂(共2篇)]的形象。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以创新的思维,拓展工作思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肩负起创新的使命。创新是共青团工作的动力之源,我们要努力追求创新思维,使共青团工作在新形势下有新的突破和质的跨越。作为共青团干部,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观念、强化新意识,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理论涵养,增强透析能力,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对在工作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解决。工作上要解除固有思维的束缚,突破盲从的思维惰性,大胆实践,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努力在工作中谋求创新发展,通过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随着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共青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我县共青团工作再上新台阶,要
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结合新的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
我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良好的工作能力,而且还要有好的创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看人看事,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和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不断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塑造共青团干部特有的人格魅力,以人格的力量影响和推动工作的落实。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克服保守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克服守旧观念,强化创新意识。要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在具体的工作中坚持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兢兢业业地做好各项工作,树立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质量观念,今天能办的事不拖到明天。同时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热忱饱满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把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共青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改变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更好地完成任务,推动共青团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2.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篇二
一、关于发展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 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生命线。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此都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科学发展观便是这一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追求发展道路, 主要是革命根据地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 以及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毛泽东曾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 归根到底, 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 还是解放生产力的。”1956年, 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 着眼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理论观点, 初步探索了符合中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党的八大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 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工业化。他提出:“好好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 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来发展和支持内地工业……”1957年, 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提出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 必须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探讨了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问题。但直至今日, 上述思想始终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科学论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突出强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及“三步走”发展战略, 突出强调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些指导着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明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战略, 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江泽民同志指出:“国民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健康这两个字很重要。”并强调:“科教兴国, 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坚持教育为本,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党的十六大以后,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 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呈现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中所讲的发展, 是强调:“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做到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和谐发展, 和平发展。”这些发展和变化, 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解决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为基本问题, 以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根本动力, 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奋斗目标, 而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这些关于发展的基本原则始终一脉相承。
二、关于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也是毛泽东培育起来的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根本宗旨在发展理念上的贯彻和体现。
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百废待兴, 各方面的建设事业需要大量的物力和财力, 需要人民尽可能地克制自身的消费, 即便在这种条件下, 毛泽东等领导人仍然十分关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全党一定要重视农业。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他说:“一定要每日每时关心群众利益, 时刻想到自己的政策措施一定要适合当前群众的觉悟水平和迫切要求。凡是违背这两条, 一定行不通, 一定要失败。”他还强调:“一定可以做到有菜吃, 有油吃……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在一个社会生产力落后、人口众多的大国里, 保证了占世界1/4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 更高度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小平同志强调:“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都要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 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 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并提出“三个有利于”。在短短20多年里实现了人民生活从初步解决温饱到总体实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一发展的重要时刻,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以人为本”, 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总之, 从“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建设方针, 到人民生活实现小康水平的奋斗目标, 再到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清晰地勾画出从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发展的论述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发展脉络, 也正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
三、关于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 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之点。在毛泽东等探索的时期, 尽管没有概括提出这些思想, 但是仍然提出了若干重要论断。
党的八大确立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通过纠正“大跃进”的失误, 毛泽东强调:“在整个经济中, 平衡是个根本问题, 有了综合平衡, 才能有群众路线。”他就经济建设同保护自然的关系中, 指出:“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 或者认识不清楚, 就会碰钉子, 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 会抵抗。”他在发现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巨大压力时, 提出:“我们这个国家有这么多的人, 这是世界上各国都没有的。要提倡节育, 要有计划地生育。”“须知我国是一个有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 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迅速发展, 对于发展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 邓小平早有预见, 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 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并强调:“讲发展, 第一, 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设想, 第二, 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既要大胆, 坚持现行的方针和政策, 又要步伐稳妥。要求过急, 往往是犯大错误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所要着重解决的, 主要是发展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以后面临的突出问题, 同时也对以往在发展问题上的成功经验加以总结和概括。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就是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这既吸取了毛泽东等探索中提出的综合平衡等重要论断, 也吸取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地区平衡发展、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重要发展思路。
四、关于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作为一项基本方针, 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正式提出的。当时提出这一方针的立足点, 是中国拥有占世界总数1/4的人口, 人口总量达到六亿五千万这一基本国情。毛泽东说:“这里所说的统筹兼顾, 是指对于六亿人口的统筹兼顾。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 都要从中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 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我们的方针是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无论粮食问题, 灾荒问题, 就业问题, 教育问题, 知识分子问题, 各种爱国力量的统一战线问题, 少数民族问题, 以及其他各项问题, 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 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 同各方面的人协商, 做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决不可以嫌人多, 嫌人落后, 嫌事情麻烦难办, 推出门外了事。”统筹兼顾, 也包括分配问题。他说:“在分配问题上, 我们必须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对于国家的税收、合作社的积累、农民的个人收入这三方面的关系, 必须处理适当, 经常注意调节其中的矛盾。”当时提出统筹兼顾方针的目的, 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随后进一步提出了若干个“并举”, 又叫作“两条腿走路”。可见, 毛泽东提出的统筹兼顾方针, 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在建设和发展问题上的运用。
今天,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处于历史机遇期、发展攻坚期和矛盾凸显期。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 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要解决这些两难问题, 就必须更加自觉地在指导和推动发展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 就必须在新的发展阶段提高运用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的能力。
科学发展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科学发展观继往开来, 将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 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摘要:科学发展观, 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发展观有其科学发展的历程, 它既是客观实践深入发展的需要, 也是党指导思想不断发展的需要。文章就科学发展观思想形成与实践, 着重论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发展历程。
3.科学发展观与教育的科学发展 篇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教育 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0-012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全局。为此,就要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以及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指导作用。
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意义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教育战线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践行者,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概括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极为丰富。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2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理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而提出来的,是对我们党关于发展的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发展本质的新揭示、发展主体的新阐述、发展内涵的新界定、发展规律的新探索、发展目的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创新。
(3)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分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
(4)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执政理念,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富民安邦的行动纲领。
(5)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追求发展价值的多元化及异质价值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3 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指导作用
(1) 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教育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对教育的首要要求。
(2) 可持續发展战略要求教育有益于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危机固然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关心的具体问题,但为了化解这种危机,可持续发展战略把视野亦投向经济、环境背后的精神文明,它是对人类文明进行物质、精神、生态的全面反思而非仅仅停留在经济表层。因此它要求教育有益于人类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的可持续发展。
(3) 它要求教育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否定片面经济增长的发展观,提倡社会协调的、综合的整体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支持,而且在政治民主、法制建设、伦理道德等方面为经济建设提供法律保障、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达到社会整体发展相契合的目的。
(4) 它要求教育树立以人为中心的观念,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将经济的发展建立在人类自身资源的合理开发上。
4 教育的科学发展
在我们讨论教育的科学发展时, 应对“教育的发展”的内涵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完整的“教育的发展”概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教育在量方面的增长, 教育在质方面的提高。拿我国高等教育的情况来说, 现阶段采取规模要有较大的发展, 结构要更加合理, 质量要上一个更大的台阶, 效益要有明显的提高, 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整体协调发展的方针, 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针。要想实现整个国家教育的科学发展,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1)重点加强和发展农村教育,大力推进国家西部地区实现“两基”,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推动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
(2)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改革创新中加快发展。
(3)切实把高等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为现代化建设的服务能力。
(4)切实加强和改进德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进入到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
(5)是落实促进教育公平这一国家基本教育政策,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努力实现学有所教,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
参考文献:
欧艳梅,林翠英.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观念的反思[J].柳州师专学报,2004(6).
4.科学技术发展史 篇四
科学技术发展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也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当人类豪迈地飞往宇宙空间,当机器人问世,当高清晰度数字化彩电进入日常家庭生活,当克隆羊多利诞生惊动整个世界,当人们在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功能而叹为观止的时候,你是否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呢?
20世纪一开始,就出现了持续30年的物理学革命。这场革命来源于19世纪末的古典物理学的危机,结果是建立了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支柱的现代物理学理论体系,以取代由伽利略和牛顿奠定基础的古典物理学理论体系,使人类对物质、能量、空间、时间、运动、因果性的认识,都产生了根本的变化。以物理学革命为先导,化学、天文学、地学都出现了革命性的理论,如化学键理论、天体演化理论、大爆炸理论、大陆漂移和板块理论等等。在生物学领域中,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分子生物学的诞生,是生命科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不仅改变着传统生物学及其各分支科学的面貌,而且对医学和农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70年代重组DNA技术的建立,使生命本质的探讨更加深入,并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生命科学已经成为20世纪后半叶最活跃的学科。20世纪初,第二次技术革命进入后期,电力和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电子技术和航空技术的兴起,使生产和技术面貌日新月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信息、能源、材料三个方面都出现了革命性的进展,由此,开始了第三次技术革命。这是一次影响空前深远的技术革命,进展迅速持久,目前正逐步走向全面的高潮。
20世纪的科学开始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综合的统一整体。一方面由于新的实验技术和巨大而精密的观察工具的产生,人的“视野”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都扩大了10万倍以上。同时由于各门科学本身的深入发展,自然界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到细胞、生物个体,到地壳、天体、宇宙,所有的各个层次都得到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由于交叉学科和边缘科学的大量兴起,各门科学之间的空隙逐渐得到填补,其中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出现,使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之间深邃的鸿沟开始消失。由此,自然界各个层次之间的过渡环节也开始逐一为人们所认识,整个自然科学正在形成一个前沿在不断扩大的多层次的、综合的统一整体。在技术领域中,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以及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的建立,综合性技术逐渐起着主导作用。
20世纪科学事业加速发展,并已成为现代国家的重要事业,而科学的发展也日益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支持。美国1942年8月为制造原子弹所组织的“曼哈顿计划”,和1961年5月为实现登月所组织的“阿波罗计划”,都不是能离开国家的支持的。前考历时4年,耗资23亿美元,动员15万人;后者历时11年,耗资240亿美元,动员400万人。50年代建立的欧洲核研究中心和“1957年7月一1958年12月国际地球物理年”,1986年开始的《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以及l 988年通过的《人类基因组计划——制图和测序》等,都是国际规模的科学研究活动,有些甚至是跨世纪的宏伟计划。随着实验要求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科学实验和观察的技术装备的规模也是过去无法想象的。1972年美国费米实验室建成的5000亿电子伏质子同步加速器,它的主体跑道管直径达2公里,磁场所需要的电力达10万干瓦。这架“仪器”造价2.4亿美元,每年运行维护费7000万美元。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自电子商务在全球出现以来,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断向深层次扩展,在国际贸易方式、国际贸易运行机制、营销手段、宏观管理以及贸易政策等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电子交货手段可以代替其他交货手段。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贸易额的上升将会被其他方式贸易额的下降所抵消。然而电子商务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价格,提高效率,不断创造出额外的商业机会,这些额外的商业机会一方面来自于电子商务能降低价格,增加国际需求,另一方面,它能创造新的贸易机会,让那些成本过高或执行困难的交易变得可行,如网上教学、医疗服务、咨询以及数据更新与交换等。总之,电子商务由于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信息跨国传递和资源共享得以真正实现,满足了国际贸易快速增长的要求,从而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2.虚拟市场的出现改变了国际贸易的运行环境。电子商务通过网上“虚拟”信息的交换,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一个开放、多维、立体的市场空间,突破了传统市场必须以一定的地域存在为前提的条件,全球以信息网络为纽带连成一个同一的大“市场”,促进了世界经济市场全球化的形成。信息流动加速了资本、商品、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全球“网络经济”的崛起,在这种网络贸易的环境下,各国间的经贸联系与合作大大加强。
3.虚拟公司的出现使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发生了变化。现代信息沟通技术通过单个公司在各自专业领域拥有的核心技术,由众多公司相互联合而成的公司网络,完成一个公司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可以更加有效地向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在资本关系上不具有强制各个公司发生联系的权力,而是由于承担了一定的信息功能而具有某种实体性。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便是这种“虚拟公司”的主要表现形式。这种创新型的跨国公司战略联盟与“虚拟经营”采取合作竞争的经营方式,揭开了信息社会公司组织及运作方式变革的序幕。通过开放系统的动态网络组合寻找资源和联盟,这种虚拟公司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给跨国公司带来分工合作、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的好处。
4.国际贸易的经营管理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贸易方式突破了传统贸易以单向物流为主的运作格局,建立了以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商品流为主体的全新物流体系,这一新的体系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以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信息网络成为最大的中间商,国际贸易中由进出口商作为国家间商品买卖媒介的传统方式受到挑战,由信息不对称形成的委托——代理关系与方式发生动摇,贸易中间商、代理商和专业进出口公司的地位相对降低,引发了国际贸易中间组织结构的革命。
5.电子商务的发展催生出一种新型的贸易形式——国际信息贸易。作为国民经济先导产业的信息产业发展是人类历史上又一次产业革命,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产生和传递都是通过信息业完成的,因此,信息产业将成为未来产业结构中的基础产业,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电子商务在提高国际贸易效率的同时,也促使那些支持其运行的产品和服务纳入国际贸易范畴而成为国际贸易对象。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国际信息贸易正从国际服务贸易中分离出来,以一种独立的、新的贸易形式出现,国际贸易将出现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信息贸易“三分天下”的局面。
5.发展科学技术,培养创新人才 篇五
在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日本国家第二期(2001-2005年)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后,两点令我印象深刻,要想立足于世界这个大舞台上,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这一第一生产力,而要发展科学技术,科技创新人才的建设则是重中之重。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从《纲要》和《计划》中可以明显看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纲要》中提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信息科学和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依然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将为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学和技术重新升温,为解决世界性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辟新的途径;纳米科学和技术新突破接踵而至,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为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了新的前景。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我们要站在时代的前列,以世界眼光,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纵观全球,许多国家都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并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面对国际新形势,我们必须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
《计划》中讲到:在经济全球化和越发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本经济出现一系列诸如产业竞争力下降,就业创造力停滞等问题。日本面临的少子女、高龄社会又带来了劳动力人口减少和社会保障支出增加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稳定提高人民的生活,必须不断通过 技术创新,培育具有产出高和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以维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现代科学成为科学──技术──生产体系的先导,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科学技术超前于生产并对生产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是当代社会生产的鲜明特点。
科学理论不仅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而且为技术、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途径,形成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模式。比如,先有了量子理论,而后运用量子力学研究固体中电子运动过程,建立了半导体能带模型理论,使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蓬勃发展起来,并促进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又如用相对论与原子核裂变原理发展了核技术,形成了原子能工业。激光技术产业、生物工程也是如此。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
现代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特别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科学技术是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马克思明确指出: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已经为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所证实。生产力的基本要素是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其中的生产资料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劳动者也同样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并向现实生产力迅速转化,改变了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和管理水平。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提高了生产劳
动能力。在生产力系统中,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和主导性的要素。
第二,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过去,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的投入,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智力资源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主要靠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更是如此。
第三,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超前性对生产力发展具有先导作用。19 世纪末发生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生产三者关系发生变化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生产、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产的发展推动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科学的发展。例如,蒸汽机技术革命主要是从工匠传统发展而来,在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摸索出技术发明,然后才总结出热力学理论。以电力技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这种生产带动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发生改变,现在是科学推动技术进步,再推动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越来越走在社会生产的前面,开辟着生产发展的新领域,引导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如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它先主要是通过科学实验探索出电磁学理论,通过促进电力技术的革命,并最终引发电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了: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实在,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挑战。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同时,还必须认识到,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总体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发明专利数量少;在一些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技术水平仍比较落后;科学研究质量不够高,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同时,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目前,我国虽然是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创新能力薄弱。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
二:科技创新人才建设
《纲要》中提到科技创新,人才为本。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切实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实施本纲要提供人才保障。加快培养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前沿水平的高级专家,充分发挥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加大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支持企业培养和吸引科技人才等措施都说明了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
《计划》中也指出人才是科学技术活动的基础,要通过推动与科学技术有关的教育改革,培养和确保优秀的人才。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智力是活的知识力量。中国的改革和建设,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既具有独立创新精神,又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发展的主要智力支撑。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无论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方面,还是在提高创新能力和提供知识、技术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在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要始终把创新与科技进步、民族复兴、国家事业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再次证明,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创新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成为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的根本要求,也反映了我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唤起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国际竞争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历来就有开拓创新的传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伟大民族和人民,是勇于和善于进行创新的,是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面对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要使创新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成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坚实基础。
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由于没有得到富有深度的开发,人才资源并不丰富,结构不尽合理,因循守旧,创新精神缺乏,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关键是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不同层次的高素质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当今世界,人才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科技人才资源被各国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科教兴国,教育为本。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直接担负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特别是高等学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因此,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是教育和广大教师神圣的职责。
目前,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是: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依赖进口;科学研究实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总之,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状况,与完成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轨道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要求还不相适应。我们必须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进一步深化科技改革,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带动生产力质的飞跃,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
6.发展信息技术 促进电教发展 篇六
------郭滩镇第二初中学电教验收汇报材料
郭滩镇第二初级中学
郭滩镇第二初级中学建于1997年,现有19个教学班,1276名学生,拥有一流的现代教学设施,有满足学生发展的各种专用教室,教师人手一机,国际联网。教师整体素质优良,年龄结构合理,教学业务精湛,有省市区教学能手15人,省市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23人,国家省市区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22人,省市区优秀教师17人。
几年来,我校认真落实《河南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多种媒体教育资源和技术平台建设、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应用、新课改网络课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有力地推进了我校教育技术建设,提高了教师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科研的水平,推动了信息技术整合学科的深入发展和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加强电教管理,构建科学的电教管理机制
为加强电化教学管理,我校成立了以业务校长为组长的“电教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校电教计划、电教设备投入、电教课研讨等工作;学校网站、校园网、课件制作室、多媒体教室、各微机室及各教室电化教学设备派专人负责,制定了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完善了岗位责任制。每学年开始,电教处负责制订“电教工作计划”,并分发至各教研组,同时统筹管理学校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的使用,以保障电化教学有序进行。每,电教领导小组成员对分管工作进行汇报交流,学校对各部门电教设备的维护、保养、管理,进行严格检查、评定,对各种记录及薄册进行检查、整理,形成规范的电化教学档案。
在电教设备的运用方面,我们提出:每位教师每学期的电教课时数不能少于全学期课时总量的80%。学校还建立了相应的电教课堂评价体系,使教师在积极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做到了恰当运用、科学运用。
二、硬件装备标准化,满足信息化教学环境需求
为保证各种现代教育媒体及时进入课堂,我校对照《河南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环境配置标准》,根据学校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增加电教投入。三年来学校投资已达50万元,用于购置和更新电教设备器材,高标准、高力度、高起点地进行电教设施设备的建设,创建了较为完备的电化教育设施体系,配置了高标准的实验室1个,微机室3个,多媒体教室1个、一个专门的电教器材室。在硬件配置的过程中,严把质量关,由电教处统一组织进行调试及各种电器的维修与保养。目前,我校已有计算机68台,实物投影仪6台,摄像机1台,影碟机4台,数码相机1台,全校18个教学班、13个办公室全部加入互联网,为教师广泛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条件。我们应用校园网络环境,努力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教师可随时调阅数据库中的信息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插播教学软件,发挥现代教学媒体展示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呈现过程等方面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提高了教师们的自身素质,也使教师体验到了合作学习、合作研究、合作授课的乐趣。
三、多渠道开发网络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
我校努力发挥自建网站、因特网的强大作用,形成自己的网络信息平台,让教师突破空间界限,将方方面面的教学资源集为一体:购置引进教学资源软件,形成规模大、范围广、内容齐全的教学资源;开通宽带网,由学科教师从各教育网站自行下载网络信息资源。把优秀教师的课件、教学设计等进行整理、归类上网,供全校教师借鉴与参考;自编自制教学资源库,包括各级教学优质课资源库、教学课件库等;由学校统一存储到服务器中,形成门类齐全、针对性强、实用性好的庞大资源库。每位教师在网上可以了解最新的教改动态,选看适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享受着信息技术给大家带来的合作学习、共享资源、联合授课的便利。
通过积极发掘内部资源,与其他兄弟学校进行交流等手段,发展自己的资源库系统。我校将该项工作看作一项长期的开放式的工程,通过不断的反馈、交流、更新,使其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发挥网络灵魂的作用。
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培训,保障电化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十分重视对教师进行电教设备使用的培训工作,使广大教师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懂得电教教学法,熟悉电教设备的性能与使用方法,能够编写电教教材的文字稿件,学会运用多种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抓好电教理论学习的宣传,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只有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才能使教学永葆活力,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第二,抓教师的自我学习与提高,定期编写有关电教方面的资料印发给教师,鼓励教师订阅电教专业刊物,提高电教理论水平。第三,抓好有组织的培训,我校除每周四下午用2小时的时间对教师进行电化教育技能集中培训外,先后派出10余人次到上海等地参加电教培训或观摩电教活动,了解电教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以点带面,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并利用寒暑假集中对全体教师进行微机培训。经过教师的努力,100%的教师掌握了文字办公、网络访问等技术,学科任课教师100%掌握了幻灯片等工具软件,部分教师能独立制作CAI课件,专业教师已成为编程、网管、研发、培训、安装、调试、维护等方面的技术骨干。第四,抓好电教竞赛活动,以电教竞赛活动推动教学手段的提高,在教师中形成积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的良好风气。几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奎文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
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电化教育向纵深发展
为了促进学校电教工作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我校一直把学校电教课题研究作为先导工作来抓,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在此过程中,我们采取“总体规划,分布实施,分层推进,典型引路,滚动发展”的策略抓实验,抓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以科研求提高,以科研促发展。
我校在承担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的子课题《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以下几点:
1、开发设计的网络课程的可用性。
2、设计的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明确,能满足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3、符合新课标要求,能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自主学习。
4、开发的课程要有较高的智能性。
5、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教师的讲课、课件制作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与研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开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崭新局面。
7.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篇七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从起步到发展, 有自己的辉煌, 也经历了曲折。在这个发展的历程中, 有些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也有些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为了使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在二十一世纪走上更加健康发展的道路, 为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 我们思考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给我们留下的启示。
1 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科技发展的脊梁
五四时期倡导的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不仅对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而且也将是中国科学技术继续发展的脊梁, 它支撑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宏伟大厦。在封建社会, “神学”本身就与科学不相容的, 封建专制的思想统治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都是起阻碍作用。没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没有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 就没有现代科学。资本主义发展中许多生产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资本主义市场竞争规则迫切需要人们发展与探索科学技术,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第一次产生了只有用科学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不论是西方, 还是中国封建帝王统治时期, 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 大都对新的科学思想与技术加以禁锢, 对掌握新的科学思想与技术的人加以迫害。
从某种意义上说, 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科学的开端, 没有民主也就没有现代科学的发展。而科学精神其实质是创新与求实精神, 科学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本出发点, 而不是主观臆断。科学精神不仅在自然科学技术发展中至关重要, 而且在现代社会科学发展中也是重要基石, 并延伸到管理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主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 奠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 也奠定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
2 科学技术发展状况与经济兴衰密切相关
一个国家经济的兴衰与该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统计, 从公元1001到1500年期间, 在世界重大科技成就中, 有中国人创造的约占58%[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世界经济200年研究报告中指出, 1820年时中国仍然是最大的经济强国, 依次是印度、法国和英国, 美国排在第九位。1830年中国的工业产量还是英国的三倍, 但是, 科技的中心已经从中国移到欧洲, 中国的科技已经落后, 同时中国的经济也开始逐步落后于欧洲、美国、日本等。自1800年起继英国之后欧洲大陆和美国、日本等国全力推广瓦特发明的高效能蒸汽机, 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到1830年英国产业革命达到高潮时期, 德国仍然还是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是以李比特为首的科学家发展了急需的肥料技术和有机化学, 首创了前所未有的肥料业和煤化学工业, 并迅速发展了合成化学工业, 人类进入化学合成时代和人工制品时代, 1875年世界科学中心从英国转移到德国。美国自1850年结束了完全照搬欧洲技术的历史, 走上了技术创新之路, 电子技术革命起源于欧洲, 完成在美国。电子技术的兴起和运用,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世纪, 世界科学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日本曾经因为善于消化和改进引进的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二经济大国。但是, 日本基础研究落后,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日本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在拉大。据统计, 如以美国的研究与开发投资、绝对规模和技术开发能力为100, 日本只有56。旧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 近代科学技术几乎与中国无缘, 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几十年,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也有相当的距离, 中国人民饱尝了科学技术落后而导致的经济落后的痛苦。
当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 我国还在争论科学技术的位置放在哪里。曾经认为科学技术属于上层建筑。实际上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早已是不争的事实, 马克思也说过“生产力中包括科学”。邓小平在一九八八年说:“依我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进一步表明, 没有科学技术, 生产力就发展不起来, 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没有科学技术的社会, 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能有多大呢?又有什么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呢?科学技术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那么我们的经济建设不依靠它, 怎能搞上去呢?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长, 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可以使生产工具得到不断改进, 加速实现生产的现代化和自动化, 并使生产方法和工艺流程不断革新;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劳动技能和劳动的复杂程度, 从而使劳动者能更有效地发挥生产主体的作用;科学技术可以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和种类, 使各种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并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 可以大大节约劳动消耗, 使一定数量的劳动投入获得更多的产品, 提高经济效益;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社会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 并引起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 使一些新兴产业部门迅速发展起来;科学技术可以促进管理科学化, 生产要素配置最优化, 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利用, 提高效益, 同时, 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 使之成为独立的新兴产业, 并将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部门。因此, 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学技术。只有科学技术才能克服我国人口多、资源和资金短缺的困难, 才能缩短我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科学技术进步, 从根本上决定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况且, 许多领域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是根本无法涉及的。经过二十世纪的洗礼, 中国人民已深刻体会到没有发达的科学技术, 就没有强大的中国。科学技术已在人们的心中扎下了根, 连不识字的人都知道科学技术有用。
3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科技发展前提
在生产力的要素中, 人是最活跃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进行现代化建设, 就是发展生产力, 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要使科学技术能迅速地发展与应用, 人才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中国发展历程表明, 只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才能大力提高生产力, 才能搞好经济建设。
冷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的竞争围绕着综合国力的竞争而展开。在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中, 经济实力是中心, 而现代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推动力量。因此, 当前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以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不仅决定着世界各国在国际舞台中的地位和利益, 而且决定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兴旺发达。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经济实力的增强, 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因此, 冷战结束后,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采取一切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高科技人才。在初等机械化生产中, 劳动者体力与智力的支出比例为9:1, 在中等机械化生产中, 两者支出的比例为4:6, 而在自动化生产中, 劳动者体力与智力的支出比例为1:9[2]。科学技术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强大驱动力, 而科技的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的素质的提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制造业的优势曾被日本人夺走的背景下, 波士顿大学教授梅里·怀特指出:“日本人的成功, 大部分是由于他们的蓝领工人懂得高等数学, 看得懂复杂的工程图纸, 并能从事先进的技术工作, 他们在这些方面比美国的蓝领工人强多了。”[3]对此, 美国采取措施, 迎接了挑战。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人凭借科技的优势, 不仅夺回被日本人夺走的领域, 而且美国人还夺走了日本人制造业的优势。经济发展从来都是不平衡的, 我国只有重视教育与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而且善于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的智慧, 才可能利用后发优势, 从新的起点上重新崛起。
4 良好的机制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 没有良好的科技发展机制, 只靠科学工作者或科学家的一股热情是难以保证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持久发展的。不能以一两个特别的例子来否认这一点。一个民族, 如果仅仅提倡科学家的无私贡献, 不给它们必要的生活保障, 必要的科研条件, 在艰难的条件下也会产生若干个科研成果, 但是要整个民族的科技事业兴旺发达是不可能的。对科研人员的管理, 如果也套用一般行政管理方式, 必然阻碍科技的发展。例如, 我国的教育改革已进行多年, 但是许多不适应现代教育的管理模式还在高校普遍使用, 是教学改革的绊脚石。比如, 在教师管理中, 沿用计划经济的年终考核模式, 规定优良百分比, 不论你单位人员构成、工作实效, 一律按上级规定的百分比评优, 多么简单的数字管理!可是, 它不是客观的衡量一个人, 严重地挫伤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 有的教师谦让连续多年不评优, 有的为此产生了矛盾。科研院所的管理问题也是如此。甚至由于管理方式陈旧, 出现了伪科学、假学者、假院士、假科学家, 严重地阻碍了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因此, 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将那些不适应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管理模式抛弃, 同时建立起适应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生机勃勃的良好科技管理体制, 从而加速我国科技进步, 促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5 让思维自由翱翔, 才能产生一流科技成果
科学是思想的升华, 一流科技成果来源于思维的自由翱翔。可以想象, 在一个思想被禁锢、言论被限制的社会怎能产生现代科学技术。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什么时候让思维自由翱翔, 随后的一段时间就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春天, 什么时候限制思想自由, 祖国的科技事业就受到摧残。然而, 自由与民主这对孪生兄妹历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制, 使人民发展科学和增强国力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但是, 人民为争取自由、争取民主的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新中国建立后, 从旧中国而来的一些封建思想、封建迷信不能在短期内消失,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学的发展。“文化大革命”更是扼杀了民主与自由, 科学家连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 还谈得上什么发展科学。二十世纪的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告诉我们, 给科学家以学术自由、言论自由、生存自由, 对科学工作实行民主管理, 科学家才有自由的思想, 才能产生一流的科学技术成果。只有这样, 我国才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 才能圆本土中国人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梦。
摘要:全文回顾了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概况, 简要阐述了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 分析了所经历的曲折历程。在此基础上, 从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所给出的启示出发, 提出了几点反思。作为全文第二部分, 在回顾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历史及总结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对二十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二十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历史回顾
参考文献
[1]李六一, 孙忠年, 王学礼.创新知识经济灵魂[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91-92.
[2]徐久刚.邓小平生产力思想概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3.
8.科学技术发展论文 篇八
一、着重把握机制创新的“第一动力”,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引领科学发展
思想解放程度有多高,发展空间就有多大。要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精心谋划科学发展之策,凝聚科学发展之力,拓宽科学发展之路,以全面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引领科学发展。
一是创新服务科学发展的思路,大力提高服务水平。围绕保发展、保民生、保稳定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的影响,研究人民法院服务科学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为区委当好参谋;坚持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和重要问题及时向区委汇报,依靠区委的领导,依靠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有效解决法院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法院工作营造更加宽松、更加良好的环境;积极作为,开拓创新,以有为促有位,以干事促发展。
二是创新推动自身科学发展的方法,大力提高司法能力。按照“个人有特长、庭室有特点、全院有特色”的要求,调动全院的力量,集纳全院的智慧,全方面抓好创新。以创新推动工作落实,以创新促进工作发展,努力在全院开创一种亮点纷呈、创新作为、开拓进取的新局面。
三是创新法制宣传的形式,大力提高司法形象。弘扬时代主旋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公平正义基本价值理念,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独特的法院文化,增强司法公信力。认真做好舆论引导工作,通过宣传解惑释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分清是非、辨别真假、消除误解,架起法院与社会各界沟通的桥梁。
二、紧紧把握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以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障科学发展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人民法院的第一责任,法院要充分发挥司法的打击、保护、调节功能,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一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严打”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坚决打击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安全的刑事犯罪;积极参与“平安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重大案件报告制度、社会风险预警研判制度,提前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二是切实促进社会和谐。对于民事、商事纠纷案件,坚持调解优先的工作方法,加大调解工作力度,做到“判前多想一想,判中多讲一讲,判后多访一访”;妥善处理行政案件,多采用行政协调方法化解争议和纠纷,做到既监督和支持依法行政,又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是切实解决信访难题。继续落实信访工作组织领导、信访流程运行、信访预防预警、信访司法救助、信访工作联动、信访考核奖惩六大机制,坚持院长公开接访,定期研究,推动息诉罢访。
三、全面把握审判工作的“第一要义”,以优质高效权威的法治环境服务科学发展
严格依法办案,确保司法公正,审判执行好各类案件,是人民法院的基本任务和职责。要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稳定为前提、以和谐为目标,认真审理好各类案件。
一是高度重视案件质量。公正是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法官办理案件的首要价值选择。要坚持严格依法办事,高度重视案件质量,做到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准确,裁判处理公正,审判程序合法,法律文书规范,激励法官不断提高办案质量。
二是高度重视办案效率。增强效率意识,在程序合法的前提下,推行审限内提速,缩短办案周期;完善繁简分流制度,实行普通程序简易审、简易程序再简化;强化效率管理,实行“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大力增速提效;杜绝超审限和隐性超审限案件。
三是高度重视办案效果。坚持把化解矛盾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的始终,努力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加强调解工作,坚持注重调解、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既要解开事结、法结,又要解开心结、情结,全部案件都要做到胜败皆明,尽可能追求胜败皆服;延伸扩大办案效果,努力追求办案效果的最大化。
四、牢牢把握保障民生的“第一追求”,以亲民爱民作风落实科学发展
人民法院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把群众的诉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工作的重点,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和评判工作成效的标准,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一是大力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坚持克服冷、横、硬、烦的工作态度和敷衍应付、粗枝大叶的工作作风;开展“问情于民、问难于民、问计于民”活动,征求意见、查找不足,不断提高运用群众语言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二是积极提供便民服务。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引导群众采取理性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进一步加强便民诉讼措施,为当事人诉讼提供实实在在的便利;依法维护弱势群众的合法权益,在诉讼指导、法律释明、司法救助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司法人文关怀,真正体现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是着力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对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发生的企业拖欠职工工资、医疗费、保险费,解除劳动合同等案件,要积极稳妥处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有效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执行难”问题,避免出现矛盾激化现象。
五、深刻把握队伍建设的“第一要素”,以奋发有为的干部队伍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法院队伍,是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把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作为永恒主题,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一是鼓足干劲,奋发有为。第一,要树立“争”的意识、“创”的干劲,登高望远求发展。要有一种机遇稍纵即逝、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要有一种事在人为、干事有我、奋发有为的责任感,提升“精气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发展欲望。第二,领导干部要喊响“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口号,带头拼搏实干。既要把握方向,掌握大局,又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抓好落实;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落实民主集中制,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班子成员之间、上下级之间,努力营造识大体、顾大局、互相欣赏、互相配合的良好氛围,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影响、感召干警。
二是加强教育,提升素质。强化政治教育,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群众路线、调查研究,坚持做到让人民群众满意;抓好业务培训,继续加强在职教育,鼓励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大力加强干警驾驭庭审的能力、引导举证质证认证的能力、发现客观真实的能力、释理明法的能力、应用法律精神原则解决疑难复杂案件的能力和裁判文书写作的能力。
三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对现有制度进行补充、修订、完善,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案、管权的体系;注重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把制度的规范、约束功能和人文关怀紧密结合起来,让制度成为一种“信条”,让管理成为一种“关爱”;严格法院日常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制度规定,确保法院各项工作按制度规范运转。
四是严守“五条禁令”,抓好廉政建设。最高法院发布的“五条禁令”,条条都是“高压线”,条条都是“护身符”。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必须切实负起办好案子、带好队伍的职责,真正明白“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真正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干警;强化警示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强化监督制约,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管理监督,形成全方位、全时制的监督管理机制,对违纪事项一查到底,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五是以人为本,关心干警。把干警的利益放在首位。想干警之所想,时时刻刻掌握队伍的思想状况,解决好干警的现实思想问题;帮干警之所需,干警有什么需要,要第一手掌握,在坚持原则的同时,满足干警的合理需求;解干警之所难,特别是近年干警數量增加较多,一些干警家在外地,要个别情况个别对待,真正关心、体贴、爱护有困难的干警,使他们切实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作者系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院长
9.安全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篇九
系
别:安全工程
姓
名:梁进雄 班
级:安全单10-1班 学
号:310901040118
安全科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避免和控制人为技术、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因素所带来的危险、危害、意外事故和灾害的学问。它以技术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事故与灾害的避免、控制和减轻损害及损失,达到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安全。安全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门学科,涉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但是,劳动者在自己创造的机器面前致死、致伤、致残的事故与手工业时期相比也显著增多。资本主义初期,劳动条件极端恶劣,生产中人身安全毫无保障。工人的斗争和大生产的实际需要,迫使西方各国先后颁布劳动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关规定。如美国麻省于1867年通过工厂检查员的法律;法国北部联邦于1869年制定了工作灾害防止法案。1871年德国建立了研究噪声与振动、防火防爆、职业危害防护的科研机构。20世纪初,英、美、法、荷兰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安全技术研究机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尤其是高技术、新技术应用中潜在的危险常常突然引发事故,使人类生命和财产遭到巨大损失。因此,保障安全,预防灾害事故从被动、孤立、就事论事的低层次研究,逐步发展到系统的综合的较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最终导致了安全科学的问世。安全科学已从多学科分散研究发展为系统的整体研究,从一般工程应用研究提高到技术科学层次和基础科学层次的理论研究。
从学科角度上看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的主要包括:①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如灾变理论,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数学等;②安全科学技术的应用理论: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安全法学等;③专业技术:包括安全工程、防火防爆工程、电气安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除尘、防毒、个体防护等)、安全管理工程等。安全科学技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十几年来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安全科学学科的全面确立,21世纪,人们更会深刻地认识安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们的劳动与生产实践活动,保护劳动者与社会大众的安全与健康,发展生产,增长经济,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安全科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生产力,而且还是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和基本保障条件。
工业事故与灾难对人类的安全健康造成重大损害,产生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主要将表现在:第一,由于工业生产事故和其他职业危害问题所产生的劳动争议增多,而且矛盾易于尖锐。尤其是2l世纪中国实现了小康生活水平后,人们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对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恶劣劳动条件,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安定。第二,人们把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按生产摸式发展,在重大事故多发行业,将会由于招不到高素质的职工而使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的平衡、持续和发展。第三,工业事故和灾难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也造成人们心理上难以承受的负担。中国事故和职业病状况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安全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装备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关系着人民的安危幸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必须确保安全科学技术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时,安全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科学揭示了安全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安全工程技术保护生产力,推动安全文明生产。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事实证明,安全科学技术已不仅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安全生产基础理论、事故与灾害发生机理,初步建立安全生产科学理论体系。开展生产安全技术攻关,力争在重大生产事故防治、监测预警、应急救援、高危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促进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安全技术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品产业基本满足国内安全生产需要。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条件支撑平台建设,初步建成一批国家级生产安全技术研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检测检验中心和技术支撑实验室,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在安全技术标准的种类、数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安全生产灾害事故防治重大基础理论。重点围绕典型重大工矿事故的致灾机理、演化过程、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过程,开展灾害成灾机理、多种灾害耦合与转化、控制原理及灾后评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为事故预防和灾情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安全行为学理论的研究,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提供科学指导。
(2)煤矿重大事故预测、预警、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研究煤矿瓦斯、冲击地压、水害、矿井火灾、高温等区域性预测技术和动态连续监测技术及装备,煤矿重大事故预警及智能控制技术,建立煤矿重大事故预警技术体系;研究瓦斯突出预测与参数测定、瓦斯抽采技术、矿井火灾早期预测与探测、突水快速探查与快速排水、冲击地压解危等重大煤矿事故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
(3)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研究尾矿库风险预测、监测与防治技术,矿山排土场滑坡及诱发泥石流防治关键技术,采空区风险预测、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硫化矿石吸附氧燃烧特性鉴定及矿井火灾预测预报技术,非煤井工矿安全监测监控信息共享技术,企业灾后恢复风险评价及重大次生灾害防治技术。
(4)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研究大型油气储罐区、油气长输管线、化工企业在役高危生产装置等事故监测预警技术,化学工业园区全容量分析指标体系、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和安全布局优化规划方法,石化装置风险及运行安全周期评估和安全保障技术及装备,基于功能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监控关键技术及装备,危化品生产储运监控系统安全等级分析评估及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等。
(5)高危职业危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以防尘、防毒为重点,研究职业危害防治技术,开发集成高效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场监测系统、便携灵敏可靠的职业危害监测仪器设备。
(6)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重点研究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铁工程、大型复杂建筑、燃气管网和电网等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安全规划设计、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城市生命线系统抗灾关键技术,城市大型复杂建筑及重点交通枢纽安全运营关键技术,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装备。
(7)安全避险、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及装备研发。针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事故灾难,开展侦检探测技术、救援模拟仿真与推演技术、矿山井下人员快速撤离避险等研究。研发矿山大型机动救援技术装备、救灾通讯设备、灾区侦测装备、矿井救生装备、单兵轻型集成救援装备、灾区探测救援机器人、危险化学品快速堵漏设备、移动应急指挥救援集成系统等一批先进适用的重大救援技术装备。
【科学技术发展论文】推荐阅读: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06-10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2-01
试论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11-1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毕业论文范文08-02
激光技术与材料科学 课程小论文08-23
科学发展观论文3000字07-29
茶产业运用科学技术的必要性的论文06-12
运用科学管理技术控制工程项目进度论文09-12
机械技术现状发展论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