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案doc

2024-12-08

石钟山记教案doc(精选7篇)

1.石钟山记教案doc 篇一

《石钟山记》教案

石钟山记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有疑必察、反对臆断、重视实地考察的精神。 2.重点掌握“鼓”、“是”、“遗”、“得”等实词的用法。总结“而”的用法和否定句、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的规则。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1、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句式 2、苏轼散文特点及其治学精神 教学课型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少时博通经史,20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等,政治上反复升沉,饱经忧患,曾因反对新法而遭贬谪,后又因反对旧党尽废新法而贬至琼州。苏轼是全才作家,散文和诗词都“雄视百代”;其散文平顺晓畅;诗歌自由豪放,明快自然;词波澜壮阔,豪放天成。著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易传》《书传》《论语说》等。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本文是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时写的,此时是其政治上失意之时,此前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由湖州刺史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二、关于“石钟山” 关于石钟山的资料: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口,属江西湖口县。石灰岩质。关于它命名的原因历来有三种意见,(一)风水声如钟,认为山下缝隙洞穴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的声音。北魏郦道元与北宋苏东坡就是持此说。(二)石声如钟,由于此山是石灰岩质,内中石钟乳、石柱、石笋等,用槌敲打,也会发音。唐代李渤持此说。(三)山形如钟。《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清代的俞樾就持此说,他在《春在堂笔记》中记着:每冬日水落,则山下有洞门出焉。入之,其中透漏玲珑,乳石如天花散漫……洞中宽敞,左右旁道可容千人。……壁上镌“丹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如云:“我来醉卧三千年,且喜人世无人识。”“小憩千年人不识,桃花春涨洞门关。”无年代姓名,不知何人所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 三、课文听读、美读 正音 1.噌迫缰庸牟痪:鼓,《说文解字》中“鼓”除了名词义项即所敲之鼓外,还有动词的义项即以手击鼓之意,引申为“敲击”。而“噌啤笨伪局械慕馐褪切稳葜由宏亮,所以“如钟鼓不绝”中的鼓应为动词,译为像敲击钟的声音响个不停。 2.钟磬:(磬,qìng,这里指佛教的打击乐器,形状象钵,用铜制成。) 3.臆断:(臆,yì)仅凭主观推测来断定。 4.夜泊绝壁下:(泊,bó,这里是停船靠岸之意;湖泊,音为pō) 5.穴罅:wuéxià(罅,裂隙) 6.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7.殆与余同:(殆dài,这里是大概之意;百战不殆,殆的意思为“危险”。) 8.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9.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饶,ráo)(苏轼的)长子,苏迈要到饶州的德兴县去任县尉。 四、探究主旨,深入理解文意 说明: 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言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五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万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①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②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 (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这是可叹的;李渤“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这种做法本身就很可笑,是自欺欺人之谈。)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担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五、课文整体把握(归纳各节要点) 结构小结: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第1段大意: 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作者疑而后察。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这是为下文写“察”作铺垫的。 第2段大意: 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则,而郦说是正确的。 对李说――“笑而不信”;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 第3段大意: 到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第2课时 教学重点:课文字词句分析 (一)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①“《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秘下名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②“郦元以为……声如洪钟”――这是转述郦元的话,“水中相搏”一语耐人寻味.,下文写作者的发现,可谓道貌岸然尽“相搏”之状,但世人不亲临其境,便无法想象。由此导出第二层。 ③“是说也……而况石乎”――这是第二层。“也”字作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政治性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过之。④“到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未为第三层。 ⑤“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⑥“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⑦“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一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⑧“石之铿然有声者――何哉”――驳得有力。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①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②“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固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③“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④“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⑤“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⑥“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博”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①“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啤庇搿案T坎镗O”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③“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 访石钟山缘由→小重扣石→绝壁下所见所闻:大石、栖鹘、鹳鹤。 第二层(“余方心动欲还”至段末)发现声源 石穴罅中的“噌啤敝声→大石中的“T坎镗O”之声→语迈作结。 相关字词: 舟:名作状, 适:去(“之”、“诣”也有到……去的意思) 因:因此 元封:年号,六月丁丑,阴历六月初九日 古人用干支纪日 固:通“姑”,姑且 莫:“暮”的本字 独:副,仅搏:击 且……且……:也……也…… 有大石当中流:(当,dāng)有块大石头在水流中间。 察:细看 浅深:同义复词,偏在深 涵澹:形容水波荡漾 澎湃:形容波浪冲刷 与风水相吞吐:相,指示性副词,代风水。 汝识之乎:(识zhì,这里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应释为“知道”。) 因笑谓:因,副,于是 古之人不余欺也:就是古之人不欺余,在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前置。条件:一是否定句或疑问句,二是代词作宾语。 (三))诵读第3段。 1.学生练习诵读2~4遍。 2.教师提问。 ①“事不目见耳闻……可乎”照应上文哪一句?(“今以钟磐……而况石乎”。)是什么辞格?(反问。正意是:不目见耳闻而谓“不能鸣”,便是臆断。) ②“殆与余同”的“殆”能换成“盖”字吗?(不能。作者只能据文字推测,而无法证明,用“盖”则会加重肯定的意味。)跟“言之不详”相照应的上下文是哪些词句?(上文是“水石相搏,声如洪钟”;下文是一个“简”字。)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与上文哪些话呼应?(“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

 

2.《石钟山记》中的苏轼 篇二

关键词:苏轼 石钟山

苏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财富,其历史名篇《石钟山记》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名句更为后世传颂,我们不光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的文辞语句,体会蕴含的哲理情怀,学习苏轼严谨求证的精神,还要对文章的内容、背景和作者做一番探究,以此来形成新意。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透过《石钟山记》有了如下感悟。

勇于探究考证的严谨学者。一个地点的命名,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依其形状;二是有关的历史传说故事;三是名人的原因。对石钟山命名的来由,郦道元、李渤和苏轼都是从声音上对其考证。既然是声音,那么这个地方(石钟山)定会有类似钟的声音,关键在于这种声音从何而来,也就是找到为何会出现这种声音的物理现象的原因。阅读文本,我们会有这样的认识:一是李渤,“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很显然,这种方法不科学,而且太片面,毕竟只有两块石头,不能代表全体,况且这种声音由人工敲击产生的,具有偶然性;二是郦道元和苏轼,都认为是“水石相搏”,“噌吰”,“窾坎镗鞳”,这和海浪拍击礁石的情景类似,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这种说法也容易接受。苏轼通过自己的亲自考察,详细描述了夜泊石钟山的情形,“叹郦元之简”而丰富其学说,对前人的定论提出质疑并验证,他的这种实践求知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胸襟旷达的文人。联系苏轼当时的处境,熙宁年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变法,因此请求外调,仕途上开始走下坡路。又因元丰二年被人弹劾被捕入狱(乌台诗案),差点丢了性命。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继而又被贬为汝州团练副使,官场的失意,政治的排挤,前途未卜等等困扰着他,面对这些困难,苏轼仍抱着旷达的胸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寄情山水,以一个文人学者的身份,对自然现象和前人学说进行考据探究,当找到石钟山得名的原因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所以“因笑谓迈曰”,此刻,政治上的沉浮顷刻间化为了乌有,表现出了一个洁身自好的知识分子和仕途失意的官员难能可贵的旷达胸怀,这些都是常人难以做到的,我们不由得发出赞叹之声。

考证目的的偶然性。文中说道“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县,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可以看出,苏轼此次是因为机会巧合,才能到石钟山去看看,带有一定的巧合性。苏轼之前也说到对前人的说法表示怀疑,这次正好去验证一下,所以目的并不是很纯。

不应该对郦道元和李渤进行贬低和讥笑。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酷爱自然,有意探寻祖国的山川美,通过实地地观察、体验,对自己踏足的每一景点(包括石钟山)都作了认真、细致的记录,写出了富有生命力的《水经注》。李渤为写《辩石钟山记》也前来石钟山进行考察,虽然他的结论具有片面性,但他也是为了论证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而经过实地考察的。所以且不管郦道元和李勃考察结果的正确与否,详细与否,其注重实地考察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苏轼前来此地亲自考察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其实也是借鉴了郦道元和李勃的考察结果,在前人考据的基础上进行再论证,所以苏轼不应该“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苏轼这里有点借他人肩膀抬来高自己的感觉。

写这篇文章有些多余。关于石钟山的命名,郦道元已经很明确的表达了出来,“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十六个字清楚明了。而苏轼的记述也没有离得开这十六个字的范畴,反而还不如郦道元表述得简明。

文章中所暗含的政治隐喻。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请求外调(实际上是遭贬谪)从此开始了宦海沉浮的一生,在外任职的过程中,苏轼亲自接触到了底层老百姓的生活,因此对王安石和司马光的变法,都存有意见,但又因自己个人力量的渺小无法对抗强大的政党集团,所以只能在文章中发出自己的呐喊和哀怨,“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意思好像在说:士大夫们不肯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疾苦和社会真实状况,变法没有针对性;而百姓(我)虽然知道变法带来的种种问题,但哪里有发言权呢?

俱往矣,苏轼是一代文豪,他的诗词书法文章,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管怎样,他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历史背景、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探究,透过文章表面发掘背后的隐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形成自己的观点,全面地了解文章和作者,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精神和责任。

3.石钟山记(练习测试)三份 篇三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或按注音写汉字。

1.蠡()2.钟磬()3.枹止响腾()4.栖鹘()5.磔磔()6.石穴罅()()7.有大石当中流()

8.chēnghōng()如钟鼓不绝 9.kuǎnkǎn()tāngtà()10.yì()断 11.dài()与余同 12.至莫夜月明()13.汝识之乎()14.周景王之无射也()

二、解释加黑词的含义。

1.是说也,人常疑之()()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3.自以为得之矣()4.所在皆是也()

5.而此独以钟名()()6.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7.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谷中者()()8.空中而多窍()9.与风水相吞吐()

10.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11.此世所以不传也()12.自以为得其实()13.舟行适临汝()

三、请选出下列词语中的偏义复词,并指出偏向何义。A.不知其浅深()

B.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D.毫无动静()

E事无大小,悉以咨之()F.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四、在下列各组加黑词中,选出意义相同的句子。1.A.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B.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C.微波入焉

D.有窽坎镗鞳之声„„如乐作焉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A.《水经》云: B.盖大苏泛赤壁云)C.云是当为何伯妇 D.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E.水面初平云脚低 F.世皆谓之天门云()

3.A.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客初至,不冠不袜

D.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E.至唐李渤始防其遗踪 F.至莫夜月明()

4.A.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今子是之不察,而以察吾柑 D.虽欲强聒,终必不见察 E.明察秋毫()5.A.如乐作焉

B.兵精足用,英雄乐业 C.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D.河南乐羊子之妻者 E.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F.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6.A.噌吰如钟鼓不绝

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 C.佛印绝类弥勒

D.满座宾客莫不伸颈„„以为妙绝 E.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F.西人绝技,尤莫逾油画 G.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H.今杀相如,绝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J.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五、请分别找出与例句中加黑词活用方式相同的句子,并指出活用的词。A.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B.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C.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D.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E.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F.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 例句: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六、请找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B.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C.得双石于潭上 D.此世所以不传也

与1.“马之千里者”句式相同的有 与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式相同的有

与3.“子何恃而往”句式相同的有 与4.“此庸夫之怒也”句式相同的有

七、翻译下列句子,再指出每句的宾语是什么,位置有什么变化,最后总结出这类句子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点。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何陋之有 4.唯奕秋之为听 5.子何恃而往

6.(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7.唯利是图 位置的变化 共同点和不同点

八、本文作者对石钟山的命名,侧重从声音方面来考查,所以用了大量象声词和其他表现听觉的词,请各举五例,并分别说明表现的是什么声音。

象声词 其他表听觉的词

九、填空。

1.文章第一段介绍了前人对石钟山命名的两种看法,郦道元认为________李渤认为 他们的共同点是 作者对他们的看法是这样看的,他的根据分别是、2.第二段作者乘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实地考察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认为石钟山的命名和声音关系极大。石钟山发声的第一个原因是_______第二个原因是

3.第三段作者对李渤见解的评价是,而对郦道元的评价是,他的见解与郦元是相近的,都看到了石钟山能发声与 都有关系,但郦道元没有看到

4.由石钟山的命名,作者总结出了这样的道理 5.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小石潭记》在写法上的 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十、阅读下列三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石钟山之片石寸草诸将皆能辨识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彭侍郎玉麟于钟山之顶建立昭忠祠乃知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郦氏苏氏所言皆非事实也。(曾国蕃《石钟山名考异》)

(乙)洞中宽敞,左右旁通,可容千人。„„乳石如天花散漫,垂垂欲落。„„最上层,则昏暗不可辨,烛而登,其地平坦,气亦温和,蝙蝠大如扇,夜明砂积尺许。旁又有小洞,蛇行而入,复广,可容三人坐,壁上镌:“舟房”二字,且多小诗,语皆可喜。„„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上钟亦空,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东坡当日,犹过其门,而未入其室也。

(清·彭雪琴所见,记在俞樾的《春在堂随笔》中)

(丙)石钟山现属江西湖口县,是两座低矮的石质小山。位于双钟镇南端,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位于镇北端,滨临长江口的,叫下钟山,二山相距不到一公里。构成石钟山的石灰岩,主要化学成份是碳酸钙(CaCO3),长期受到含有二氧化碳(CO2)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形成奇特的岩溶地貌。溶洞特别发育。《石钟山志》云: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石钟洞系发育于石灰岩山体内的穹形溶洞,当江湖之水浸灌洞内,水位低于洞顶时,风兴浪作,冲击洞顶洞壁,轰然发声,回音激荡,这便是石钟山和石钟洞之所以具有钟之形与钟之声的原因。

(摘自《地理知识》1979年第5期——《湖口石钟山》)1.请为甲文加标点。

2.解释乙、丙文中加黑词的意义和用法。(1)烛()(2)蛇()(3)滨()(4)穷()

3.为乙文中红字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译文()。A.还是经过了它的门,只是没有进屋子。B.经过它的门前,但还是未进去看过。

C.尚且经过了它的门前,而且未深入到房屋里。

D.像经过它的门前,但是未进入房屋里一样(没有看到真实情况)。4.关于石钟山的命名,三文说法不尽相同,请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1)甲文认为 理由是(2)乙文认为 理由是(3)丙文认为

5.根据《石钟山记》和以上摘选的三段小文,目前对石钟山的命名有三种看法,一是以 命名,代表人物有 ;一是以 命名,代表人物有 ;一是以 命名,如。

答案

一、1.lǐ 2.qìng 3.fú4.hú 5.zhé 6.xuéxià 7.dāng 8.噌吰 9.窽坎镗鞳 10.臆 11.殆 12.mù 13.zhì 14.yì

二、1.说法 它,指说法 2.把 放置 即使 3.这个,指石钟山命名原因 4.这样 5.用 命名 6.表示“日”的次序 7.像 边„„边 8.中间是空的 9.指代风水 10.并列连词,不译 虽然 却 11.„„的原因 12.真相,真正原因 13.往

三、A浅深 B异同 D动静 F园圃

四、1.无 2.A C D同,B F同 3.A C同,B D同,E F同 4.A B C 同 5.C E同 6.A G同,B H同,C D同 E J同

五、A舟 C夜 E目耳

六、1.A 2.C 3.无 4.D

七、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余 2.假如没有这样的人,我还能和谁同道呢,谁 3.有什么简陋呢,何陋 4.只听弈秋(讲的),弈秋 5.你凭着什么去(南海)呢,何 6.当时的人不承认这说法,之 7.只追求利,利位置的变化:宾语都处在谓语之前 共同点:七个句子都是宾语前置句

不同点:

1、6句是否定句,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要前置;

2、5句是疑问句,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要前置;3、4、7句是为了强调宾语,常用“之”、“之为”、“是”等词把宾语提到谓语之前。可见这三类句子属于宾语前置中的三种不同类型。

八、象声词:1.铿然,敲击石头发出的响亮声音 2.硿硿焉,斧击石声 3.磔磔,栖鹘的鸣叫声 4.噌吰,形容钟声洪亮,文中指水上发出的声音5.窽坎镗鞳,分别指击物声和钟鼓声,文中指水石相吞吐的声音

其他表听觉的词:1.声如洪钟,形容水石相搏的声音 2.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形容南北两块石头不同的声音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形容停止敲击以后,敲击发出的响声还在慢慢传播,慢慢消失 4.若老人咳且笑,形容鹳鹤的鸣叫声 5.如乐作焉,指山下的石穴罅与风水相吞吐发出的声音如同奏乐

九、1.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对潭上的双石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都是因声音而为石钟山命名 人常疑之 余尤疑之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山下皆石穴罅,微波入焉,水波相激,形成噌吰如钟鼓不绝之声 在山间港口,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风浪在“窍”中时进时出,发出了窽坎镗鞳之声 3.陋 简 石、水、风 石钟山特有的地形地貌 4.事不目见耳闻,不要断定它的有无 5.都有游记特点,记叙了游览过程、同游者,描写了游览地的景物特点 《小石潭记》在对景物细致生动地描写的同时,抒发了自己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寂寞凄清,被压抑的思想感情。《石》文与《褒》文都是在记游的同时阐述了某种哲理,《石》文侧重于考辨,所以先提出疑点,然后考证,《褒》则先写景观及本次未能“极夫游”的憾事,然后据此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可见同是游记,写法各异。

十、1.草,识。洞,人,穷,钟。祠。之,之。氏、言,也。2.(1)点上蜡烛,名→动(2)像蛇一样,名→状(3)滨 靠近,动词(4)尽、走到尽头,动词 3.D 4.钟山以形言之,非以声言之;钟山形如覆钟 此两山皆当以形论,不当以声论;全山皆空,如钟覆地 上钟崖与下钟崖„„的原因 5.声,苏轼、郦道元、李渤 形,曾国藩、彭雪琴 声形共同 《湖口石钟山》的作者--------------

一、这篇文章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解释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即,属 部分;第三段是,即,属 部分。说说全文三段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二、与《游褒禅记》作比较,说说两文在表现手法上、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三、区别、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四 先翻译下面一些句子: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及里城,亦然)城中皆不知觉 3.(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4.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再指出这些句子的动词是哪个词,宾语是什么词,它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各句中都有哪一个否定词。最后总结出宾语前置的一条规律。

五、“而”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一个连词,它可以表并列、承接、递进、转折、假设、因果等多种关系。试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而”分别表示什么关系,该怎么翻译(或不译)。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余心方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5.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6.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7.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8.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9.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 10.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 六 背诵全文。

思考和练习参考答案:

一、填空:第二段题解疑,即通过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属记叙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即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本文的中心思想。三段之间的联系和中心思想见教参《课文说明》

二、见教参《课文说明》

三 区别、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1.下临深潭,微风鼓浪(鼓动,动词。)噌吰如钟鼓不绝(敲钟,动词。)

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弹奏,动词。)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击鼓,动词。)2.是说也,人常疑之(这,代词。)

石之铿然有声音,所在皆是也(这样,代词。)巨是凡人,偏在远郡(是,判断动词。)实迷途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正确,形容词。)3.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得到,动词。)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能愿动词。)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得,各词。)意气洋洋,甚自得也(得意,形容词。)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也(交好,形容词。)4.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读yí,遗留,动词。)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读wèi,送给,动词。)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读yí,丢弃,动词。)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读yí,遗弃,动词。)四 翻译

1.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2.城里(的人)都没有觉察到这个(情况)。3.当时(一般)人不同意。4.我不欺骗你,你不欺骗我。这些句子的动词是:欺、觉、许、诈、虞。宾语是:余、之、之、尔、我,都是代词。这些宾语都移到动词前面。各句中的否定词是:不、不、莫、无、无。总结:古汉语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五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承接关系。不译。)2.余固笑而不信也(并列关系。不译。)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转折关系。可是。)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因果关系。因而。)

5.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前“而”,并列关系,不译。后“而”,转折关系,却。)6.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并列关系。并且。)7.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并列关系。不译。)

8.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前、后“而”,修饰关系,地。中间“而”,并列关系,不译。)

9.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因果关系。因而。)10.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假设关系。如果。)

-------------------

[能力训练]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彭蠡(lǐ)

郦元(lì)

钟磬(qìng)枹(bāo)B.铿然(kēng)硿硿(kōng)莫夜(mù)

栖鹘(hú)

C.磔磔(zhé)

鹳鹤(guàn)穴罅(xià)噌吰(chéng hóng): D.窾坎(kuǎn)镗鞳(tāngtà)识之(zhì)澎湃(pài)

二、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始访其遗踪 访,寻访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尤,更加 B.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舟,坐船

适,到

C.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暮

汝识之乎 识,记得 D.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殆,几乎

余固笑而不信也 固,本来

三、写出下列多义词的义项。1.鼓

(1)微风鼓浪()(2)噌吰如钟鼓不绝()

(3)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2.当

(1)有大石当中流()(2)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4)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5)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四、写出下列虚词的不同义项。1.何

(1)不然,籍何以至此()(2)徐公何能及君也()(3)受赐不待诏,何无礼也()(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5)豫州今欲何至()2.而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2)余固笑而不信也()

(3)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4)涵淡澎湃而为此也()(5)吾恂恂而起()

(6)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五、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至莫夜月明 B.汝识之乎 C.周景王之无射也 D.长乐王回深父

六、以下各句中“虽”的意义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4.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6.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1、2、6/3、4、5 B.1、2、3/4、5、6 C.1、2/3、4、5、6 D.1、3/2、4、5、6

七、下列各句按其活用加以分类,全出现名词作状语的一组是()。1.大石倒立千尺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3.土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

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6.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7.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8.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9.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10.天下云集响应

A.1、3、5、7、9、10 B.l、2、3、5、8、10 C.1、2、4、5、8、10 D.2、4、6、8、9、10

八、下列句子中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一项是()。A.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B.其一犬坐于前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卒廷见相如

九、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

A.时人莫之许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十、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2.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3.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十一、用原文的语句回答问题。

1.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说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是什么?

2.文章结尾段,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所持的各是什么态度?

十二、略

十三、阅读唐代李渤《辨石钟山记》,完成文后各题。

《水经》云:“彭貂之口,有石钟山。”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响若洪钟,因受其称。有幽栖者(隐居的人,即李渤自称),寻纶(钓鱼)东湖,沿澜穷此。遂跻崖穿洞,访其遗踪。次(临时住宿)于南隅,忽遇双石,漱(倾斜)枕潭际,影沦(倒映)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子?乃知山仍石名,旧矣。如善长(郦道元字善长)之论,则濒(濒临)流(水流)庶峰,皆可以斯名贯之。聊刊前谬,留遗将来。贞元戊寅岁七月八日白鹿先生(李渤的号)记。1.解释加点的词。

(1)山涵其英 涵:

(2)山仍石名 仍:

(3)安能产兹奇石乎 兹;

(4)濒流庶峰 庶:

2.写出《石钟山记》中与本段中下列语句意思相应的句子。

(1)枹止响腾余歇

(2)如善长论

3.与“乃知山仍石名”中“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A.有仙则名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C.名微而众寡

D.而此独以钟名

4.理解下面句子的意思。(1)询诸水滨

(2)聊刊前谬,留遗将来(3)有铜铁之异焉

5.用上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问题

(1)李渤探访石钟山遗踪所得的结论是什么?

(2)李渤对郦道元的观点持什么态度?文中是怎样说的?

6.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对李渤的观点是怎样评价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石钟山记》同步辅导参考答案

一、A

二、D

三、1.鼓

(1)振动

(2)鼓

(3)弹奏

(4)击鼓

(5)击鼓 2.当

(1)挡住

(2)应当

(3)在(4)抵挡

(5)对着

四、1.何

(1)什么

(2)怎么

(3)多么

(4)为什么

(5)哪里 2.而(1)表承接

(2)表并列

(3)表转折 可是(4)因而

(5)表修饰 „„地

(6)表假设 如果

五、C

六、A

七、B

八、C

九、C

十、1.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2.鼓槌停止敲击,余音还在传扬,就以为得到(名为石钟)的缘由了。3.被敲打时发出响亮声音的山石,到处都是这样。4.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

十一、1.“郦元之所见闻„„虽知而不能言。” 2.“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十二、1.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北宋。

2.解疑,实地考察去探究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由,记叙;“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3.议论

记叙、描写、抒情,记叙、描写

议论,议论。因事。

十三、1.(1)蕴含

(2)沿袭

(3)这

(4)众多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3.D 4.(1)向住在水滨的人询问原因

(2)姑且修订前人的错误说法,以留给将来的人(3)有铜铁那样的特异声音

4.石钟山记原文翻译及赏析 篇四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石钟山记》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石钟山记》注释

石钟山,在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在县城南边的叫上钟山,在县城北边的叫下钟山。明清时有人认为苏轼关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是:“盖全山皆空,如钟覆地,故得钟名。”今人经过考察,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具有钟之“声”,又具有钟之“形”。

彭蠡:鄱阳湖的又一名称。

郦元:即郦道元,《水经注》的作者。

鼓:振动。

搏: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这个说法。

磬(qì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李渤:唐朝洛阳人,写过一篇《辨石钟山记》。

遗踪:旧址,陈迹。这里指所在地。

南声函胡: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函胡,通“含糊”。

北音清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越,高扬。

桴(fú)止响腾: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腾,传播。

余韵徐歇:余音慢慢消失。韵,这里指声音。徐,慢。

得之:找到了这个(原因)。之,指石钟山命名的原因。

尤:更加。

铿(kēng)然:敲击金石所发出的响亮的声音。

所在皆是:到处都(是)这样。是,这样。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

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齐安:在今湖北黄州。

临汝:即汝州(今河南临汝)。

赴:这里是赴任、就职的意思。

湖口:今江西湖口。

硿(kōng)硿焉:硿硿地(发出响声)。焉,相当于“然”。

莫(mù)夜:晚上。莫,通“暮”。

森然:形容繁密直立。

搏人:捉人,打人。

栖鹘:宿巢的老鹰。鹘,鹰的一种。

磔(zhé)磔:鸟鸣声。

鹳鹤:水鸟名,似鹤而顶不红,颈和嘴都比鹤长。

心动:这里是心惊的意思。

噌吰(chēnghóng):这里形容钟声洪亮。

舟人:船夫。

罅(xià):裂缝。

涵淡澎湃:波浪激荡。涵淡,水波动荡。澎湃,波浪相激。

为此:形成这种声音。

中流:水流的中心。

空中:中间是空的。

窍:窟窿。

窾(kuǎn)坎镗(tāng)鞳(tà):窾坎,击物声。镗鞳,钟鼓声。

汝识(zhì)之乎:你知道那些(典故)吗?识,知道。

周景王之无射(yì):《国语》记载,周景王二十三年(前522)铸成“无射”钟。

魏庄子之歌钟:《左传》记载,鲁襄公十一年(前561)郑人以歌钟和其他乐器献给晋侯,晋侯分一半赐给晋大夫魏绛。庄子,魏绛的谥号。歌钟,古乐器。

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人(称这山为“石钟山”)没有欺骗我啊!不余欺,就是“不欺余”。

臆断:根据主观猜测来判断。臆,胸。

殆:大概。

终:终究。

渔工水师:渔人(和)船工。

言:指用文字表述、记载。

此世所以不传也: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缘故。

陋者:浅陋的人。

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考,敲击。

实:指事情的真相。

《石钟山记》赏析

本文一开始就提出人们对郦道元的说法的怀疑,以及自己对李渤的说法的怀疑。作者对古代两位名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并不轻信。

刚好他有了一个实地观察的机会,他先问当地寺僧,寺僧的说法和演示跟李渤一样。苏轼仍不轻信,决心“莫夜”“乘小舟”实地考察。石钟山在鄱阳湖入长江的湖口的临江一面,地处偏僻,文中说“余方心动欲还”,“舟人大恐”。再加上风险浪恶,又是盛夏涨水季节,一叶扁舟夜航确是很危险的,所以“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而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二.石钟山简介和历代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三种说法 石钟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之处,属江西湖口。由中石炭系的石灰岩构成。有上下两座山,南边一座滨临鄱阳湖的叫上钟山,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北边一座滨临长江的叫下钟山,面积约0.2平方公里。两山海拔都只有70米上下,相对高度50~55米。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石钟山虽然并不高大,但因位于鄱阳湖入长江处,交通方便,而且波光山色,风景幽美,所以历来成为旅游胜地。

石钟山得名的由来,古人有三说。

1.风水声如钟。由于山体是石灰岩构成,在各种水的冲刷溶蚀下,山的下部临水处的表面形成许多缝隙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高度,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时,缝隙洞穴就会“与风水相吞吐”,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北魏郦道元和北宋苏轼就是持这种因风水声而得名的说法。但这种声音需要水位、风力、风向诸条件都合适才会发生,不是随时随地都能听到的。

2.石声如钟。山石,特别是溶洞地区的石钟乳、石笋、石柱等,用槌敲打,是会发音的。所谓“南声函胡”是没有形成岩溶洞穴的岩石发出的声音,“北音清越”是洞穴发音的岩石,或碳酸盐再沉淀时形成的形态奇特的岩石敲击时发出的声音。唐代李渤就持这种因石声得名的说法,近人也有支持这种说法的。

3.山形如钟。石钟山下部山体,由于地下水和江湖水的冲刷溶蚀,形成溶洞。《石钟山志》记载:“上钟崖与下钟崖,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覆钟。”明、清时就有人持这种以形得名的说法了。不过江湖水位的季节变化和年变化比较大,高低相差达十几米,只有水位非常低时,人们才能进入洞内,从内部领略“覆钟”的形象。

《石钟山记》赏析二

文章通过记叙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强调要正确判断一件事物,必须要深入实际,认真调查。在艺术上,此文具有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等特色。

第一段提出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以及对这两种说法的.怀疑。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引《水经》上的话,交代石钟山的处所,紧扣题目,点出石钟山,引起下文。

第二层,提出郦道元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说法,点明人们对此说法的怀疑态度,用钟磬置水中不能发声的情况对郦说质疑,说明“水石相搏”之说难以取信于人。正因为对郦说“人常疑之”,才引起后人的异议,这就由郦道元的说法导出唐人李渤的说法。

第三层,提出李渤的说法并质疑。李渤也在“人常疑之”的“人”之列,于是就有他“访其遗踪”的行动。他亲“访”遗踪,亲“扣”其石,亲“聆”其声,理应无疑。作者表明自己对李渤的怀疑,并以处处有石,石石能扣而发声,反驳李说,说明扣石发声之说难以置信。对这两种说法,看起来是相提并论的,但实际上是有先有后,有主有次的。对两说的分别怀疑,提法上也有所不同:用“人常疑之”,说明人们对郦说的疑惑,这里的“人”是否包括作者,没有明说,这是一种客观记叙,作者没有轻率地判断郦说的是非;用“余尤疑之”,强调自己对李说的否定,这里的“余”字,就明确地表示了作者对李说的态度。对郦说“人常疑之”和对李说“余尤疑之”,这两疑引出作者探访石钟山的行动,为第二段的“固笑而不信”和夜游石钟山,以及结尾的一“叹”一“笑”,一“简”一“陋”作铺垫。

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石钟山,得以探明其名由来的经过。

可以分为三层。第一层(“元丰七年······得观所谓石钟者”),点明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同行者和缘由。因为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已存“疑”念,所以作者乘自己赴任临汝并送长子苏迈赴任饶州德兴之便,顺道考察石钟山,正好借此释疑。这一层紧承上文。

第二层(“寺僧使小童持斧······余固笑而不信也”),写访问寺僧。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发声,表明他们相信李渤的说法,也说明李渤的说法影响很大。这一段回应李说,“择其一二而扣之”,“因笑而不信”,分别照应第一段的“扣而聆之”,“余尤疑之”。寺僧的做法既然不能使人满意,就有了作者下面月夜考察的行动。

第三层(“至莫夜月明······古之人不余欺也”),写月夜考察游石钟山的经过。先交代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同游者是长子苏迈,方式是“乘小舟”,地点是“绝壁下”。然后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描绘出一幅阴森可怖冷清凄厉的石钟山夜景,有远有近,有高有低,有动有静,有形有声,十分逼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段描写着力渲染阴森可怖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亲身探访的不易,为下文批评“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伏笔。转而写作者在“心动欲还”的时候,忽然“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使“舟人大恐”,而作者却被吸引了。他“徐而察之”,发现“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查明了发出“噌吰”之声的原因。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下面又起波澜。作者在“舟回至两山间”的时候,发现入港处有“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与风声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这里的“回”不是“返回”的意思,而是“掉转”的意思。“舟回至两山间”,不是船返回到两山中间,而是船掉头转行至两山之间。作者对两处声音的考察,极为细致深入,处处印证了首段的郦说:“微波入焉”和“与风水相吞吐”,分别照应“微风鼓浪”;“山下皆石穴罅······涵淡澎湃而为此也”和“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分别照应“水石相激”;“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照应“声如洪钟”。这就不仅证实了郦说,而且以详补“简”,为末段叹郦说之“简”作好铺垫。最后写作者对苏迈的谈话。“因笑谓迈曰”的“笑”不同于前面“笑而不信”的“笑”。前者是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笑,这里是释疑后轻松愉快的笑,表现了作者探明真相后的得意、兴奋。作者在谈话中将两种声音与“周景王之无射”和“魏庄子之歌钟”相联系,肯定自己的考察结果,点出以钟名山命名的缘由。又以“古之人不余欺也”肯定郦道元的说法,言语之间生动地显现了作者的确信和欣喜。在这一段,作者以自己的目见耳闻,证实并补充了郦道元的说法,进一步否定了李渤的说法,为末段的议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第三段写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感想,表明写作意图。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句话,语气强烈,以反问的方式表示充分肯定的意思,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后所得出的结论、所总结的事理,是作者的心得。

第二层分析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说正确说法不能流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是说郦道元的说法是正确的,可惜“言之不详”,致使“人常疑之”,得不到人们的承认;二是士大夫不做实地考察,“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三是“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不能言”是说不能为文,并非不能说话。郦说失之于不详,士大夫能为文而“莫能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为文,这就是石钟山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然后用“而”字转到另一方面:“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是说李渤之类的“陋者”,主观臆断,“自以为得其实”,这是得以有李渤的错误说法和后人以讹传讹的原因。

第三层分承上面所说的两个方面,点明写这篇游记的目的。“叹郦元之简”是肯定郦道元的观点,而又叹其太简略。“笑李渤之陋”是否定李渤的观点,并讥笑其浅陋。这就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见解,证实、补充郦道元的观点,纠正李渤的观点。

这篇文章将议论和叙述相结合,通过夜游石钟山的实地考查,对郦道元和李渤关于石钟山得名的说法进行了分析批评,提出了事不目见耳闻不能臆断其有无的论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富有教育意义。

《石钟山记》文言现象

一、通假字

①南声函胡,北音清越(函胡,同“含糊”,重浊而模糊)

②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晚上)

二、古今异义

1.空中而多窍

古:中间是空的;今:天空上。

2.自以为得其实

古:那事情的真相;今:实际上。

三、一词多义

1.鼓

①噌吰如钟鼓不绝(鼓,名词)

②微风鼓浪(振动,掀起,动词)

2.莫

①至莫夜月明(“莫”通“暮”,日落的时候,名词)

②故莫能知(没有人,否定性无定代词)

3.自

①以为得之矣(自己,代词)

②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从,介词)

4.焉

①彭蠢之口有石钟山焉(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

②硿硿焉(相当于“然”,“地”、“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③微波入焉(相当于“于是”,即“到那里”,兼词)

④如乐作焉(无义,表陈述语气词,助词)

5.余

①余韵徐歇(剩余的,形容词)

②余尤疑之(我,代词)

6.得

①得双石于谭上(得到,找到,动词)

②固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助动词)

7.搏

①水石相搏(击,拍,动词)

②森然欲搏人(扑向,动词)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状语

①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舟,用船,乘着船)

②大石侧立千尺(侧,在旁边)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夜,在夜里,在晚上)

(二)名词作动词

①而此独以钟名(名,命名,取名)

(三)使动用法

①虽大风浪不能鸣也(鸣,使…鸣响)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②此鹳鹤也

③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④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

⑤此世所以不传也

(二)省略句

①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之)也,而况石乎!

②磔磔(于)云霄间

③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绝壁之下

(三)宾语前置

①之人不余欺也(“不余欺”即“不欺余”)

②余是以记之(“是以”即“以是”)

(四)定语后置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即“铿然有声之石”)

(五)介词结构后置

①得双石于潭上

②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③而大声发于水上

六、一词多义

扣而聆之(表顺接)

徐而察之(表修饰)空中而多窍(表并列)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表转折)

箜箜焉(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微波入焉(兼词,于此)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趁机)

因笑谓迈曰(于是)

七、重点词义

1、水石相搏(击、拍)

2、桴止响腾(传播)

3、余尤疑之(更加)

4、所在皆是也(这样)

5、适临汝(往)

6、余方心动欲还(刚才)(心惊)

7、则山下皆石穴罅(缝隙)

8、涵澹澎湃而为此也(形成)

9、与向噌洪者相应(先前)(应和)

10、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

11、此世所以不传也(…的缘故)

《石钟山记》写作手法

《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以记游,然后议论,而是以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或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句就提郦最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是没有根据,而是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或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或,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是“笑而不信或。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笑李渤之陋或。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是为因事说理的千古名篇。

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同是写鸟,或由鸟名写到惊飞、写到叫声,或由声音再点出鸟名,毫无板滞之感。写噌咳之声,是以闻其声,再写徐而察之后的发现;写窾坎镗鞳之声,以写中流大石“空中而多窍或之状,再写其声,描写角度和顺序都有不同,行文舒卷自如。

《石钟山记》艺术特点

结构独特。《石钟山记》的结构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叙文那样,先记游,然后议论,而钟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作者以“疑──察──结论”三个步骤展开全文。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本文第一叹就提郦道元的说法,提出别人对此说的怀疑,这种怀疑也不钟没有根据,而钟用钟磬作的实验为依据。这就为文章的第二段中作者所见的两处声源──石穴罅和大石当中流──作铺垫,从而发出“古之人不余欺也”的慨叹。在文章最后又一次慨叹郦元所说虽对,但太简单了,让世人不能真正明白。而对李渤扣石聆之以此推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作法,作者在第一段就表示“余尤疑之”,第二段中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作者对此种验证方法仍钟“一而不信”。待实地考察,得出真相之后,在第三段中,作者又回扣前文“一李渤之陋”。全文由思而行,由感而发,夹叙、夹议,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钟为因如说理的千古名篇。

行文曲折。行文富于曲折变化,钟此文的一个突出特色。例如引述郦道元和李渤的说法,本来钟枯燥的内容,作者加上两个辨驳,即顿见精彩。文中写对旧说之疑共有三次,不仅每次写法不同,即便在同一次中,文笔也有曲折。对郦道元,钟以人之疑引出己之疑,而己之疑又钟以比喻来表达;李渤本来钟在纠正郦道元的说法,作者引述时,特别加一叹“自以为得之矣”,紧接着陡然一转——“然钟说也,余尤疑之”,着一“‘尤”字,说它较郦道元的说法更不可信;对寺僧使小童持斧敲击所谓“石钟”,仅以“余固一而不信也”一叹表示不屑一驳,矛头直指到三百年前得双石“扣而聆之”的李渤,驳李渤全用议论,一针见血,也不同于对郦道元的说法用比喻。而且,此节插在游山之前,也使文章平添波澜。总之,此文所记之如、所讨论的问题虽平常,但通篇几叹一折,有些地方一叹一转,极起伏变化之致,使议论内容富有可读性。

修饰巧妙。文章以生动的比喻(明喻如“声如洪钟”“如猛兽奇鬼”“若老人咳且一于山谷中者”“如钟鼓不绝”“如乐作焉”,暗喻如“噌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形象的拟人(“森然欲搏人”),贴切的拟声词(“铿然”“焉”“磔磔”“噌”“窾坎镗”),对所见所闻作了绘声绘形的描写,创造出独特的意境。此文的景物描写也因其巧妙的修饰而形象生动见胜。

语言灵活。文章语言灵活畅达,变化多姿,很有特色。对两处鸟叫和两处水声的描写完全不同:写栖鹘钟先点鸟名(“山上栖鹘”),再写惊飞(“闻人声亦惊起”),最后才写其叫声(“磔磔云霄间”);写鹳鹤钟先写声音(“又有若老人咳且一于山谷中者”),然后交代钟鹳鹤在叫(“或曰此鹳鹤也”)。前者用拟声词“磔磔”形容其惊叫,后者用比喻“若老人咳且一”形容其怪叫。两处水声的描写也完全不同:前面的水声钟“微波”与山下的“石穴罅”相击而发出的,后面的水声钟“风水”与中流大石的窍穴相吞吐而发出的,这钟声源不同;前面的“噌如钟鼓不绝”钟一种洪大响亮的声音,后面的“窾坎镗······如乐作焉”钟一种比较低而悠扬的声音,这钟音调和音量的不同;前面钟先闻声,后发现山下“石穴罅”,后面钟先看见“大石当中流”,“空中而多窍”,然后再写“有窾坎镗之声”,写的顺序也不同。

《石钟山记》创作背景

5.季羡林《游石钟山记》阅读练习 篇五

幼时读苏东坡《石钟山记》,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钦佩,爱不释手,往复诵读,至今犹能背诵,只字不遗。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敢梦想。自己能够亲履其地。今天竟能于无意,中来到这里。真正像做梦一般。用金圣叹的笔调来表达。就是“岂不快哉!”

石钟山海拔只有五十多米,摆在巍峨的庐山旁边,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山上建筑却很有特点,在非常有限的地面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今天又修饰得金碧辉煌。美仑美奂。从山下向上爬。显得十分复杂。从怀苏亭起,步步高升,层层重阁,小院回廊,花圃清池,佛殿明堂,绿树奇花,翠竹修篁’,通幽曲径。花木禅房,处处逸致可掬,令人难忘。

这里的碑刻特别多,几乎所有的石头上都镌刻着大小不同字体不同的字。苏轼、黄庭坚、郑板桥、彭玉麟等等,还有不知多少书法家或非名家都在这里留下手迹。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从南北朝至清代,名人咏石钟山之诗多迭七百多首。从陶渊明、谢灵运起直至孟浩然、李白、钱起、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文天祥、朱元璋、刘基、王守仁、王渔洋、袁子才、蒋士铨、彭玉麟等等都有题咏。到了此地,回忆起将近二千年来的文人学士在此流连忘返流风余韵,真想发思古之幽情。

此地据鄱阳湖与长江的汇流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几次激烈鏖兵。一晃眼。仿佛就能看到舳舻蔽天,烟尘匝地的情景。然而如今战火久熄只余下山色湖光辉耀祖国大地了。我站在临水的绝壁上,下临不测,碧波茫茫。抬眼能够看到赣、皖、鄂三个省份,云山迷蒙,一片锦绣山河。低头能够看到江湖汇流,扬子江之黄与鄱阳湖之绿,泾渭分明,界线清晰,并肩齐流,一泻无余,各自保持着自己的颜色,决不相混,长这数十里。“楚江万顷庭阶下,庐阜诸峰几席间”,难道不能算是宇宙奇迹?我于此时此地极目楚天,心旷神怡仿佛能与天地共长久,与宇宙共呼吸。不由得心潮澎湃,浮想不已。我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自己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勤奋劳动。繁殖生息。如今创造了这样的锦绣山河万里。不管我们目前还有多少困难与问题,终究会一一解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真有点手舞足蹈,不知老之将至了。这一段经历我将永远记忆。

我游石钟山时,根本没想写什么东西。有东坡传流千古的名篇在。我是何人。敢在江边卖水。圣人门前卖字!但是在游览过程中,心情激动,不能自己,必欲一吐为快,就顺手写了这一篇东西。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没有能在这里住上一夜,像苏东坡那样,在月明之际,亲乘一叶扁舟,到万丈绝壁下。亲眼一看“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亲耳一听“噌吆如钟鼓不绝”的声音。我就是抱着这种遗憾的心情,一步三回首,离开了石钟山。我嘴里低低地念着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我心中吟成的.两句诗:“待到耄耋日。再来拜名山”,我看到石钟山的影子渐小渐淡,终于隐没在江湖混茫的雾气中。

选自《百年美文游记卷》

分析:这是一篇读来让人身临其境的游记作品,给我们展现的是美不胜收的湖光山色,是祖国灿烂辉煌的发展前景,也有作者“不知老之将至”憧憬未来的好心情。在文中,作者先用衬托的手法,交代了石钟山占地有限、海拔不高,但登上山顶之后的描写则交代了石钟山令无数人留连忘返的原因――石钟山的特定的地理位置。第2段,作者引用《阿房宫赋》的语句,含蓄地展现了几千年来石钟山的无穷魅力。文章写“碑刻”作者对“二千年来的文人学士在此流连忘返流风余韵”的怀念,也写出了作者“思古之幽情”。面对石钟山,作者情绪激昂。由眼前之景想到“还有多少困难与问题”但深信“终究会一一解决”的现实生活,文章充满了对古人的景仰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之情,写出了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期待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良好愿望。

练习:

1.石钟山的建筑有哪些特点?试结合文意,分两点作答。

2.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要写碑刻和名人题咏?

3.文章最后,作者说“七十五周岁生日,写于庐山九奇峰下”,意在抒发怎样的感情?

4.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很有深意,试从内容和结构上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建筑很多,十分复杂(2)建筑很美。逸态可掬

2.显示了石钟山对人们巨大的吸引力,文人雅士纷至沓来,使石钟山积聚着浓厚的文化底蕴,独具魅力。

3.意在抒发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的所见所感,抒发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期待国家发展、民族兴旺的良好愿望。

4.在内容上。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苏轼的《石钟山记》,加深了文章的内涵。开头几句渲染了梦中境界成为现实的快乐,显示了在作者心目中,石钟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结尾描写了作者遗憾地离开石钟山的心情。缘由是苏轼当年月夜山脚下所见的奇景,吸引着他“再来拜名山”,显示了石钟山的无穷魅力和它的文化渊源的力量。

6.第一书记观后感。DOC 篇六

不久前,我观看了沈浩先进事迹电影《第一书记》。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干部,2004年2月被选派到凤阳县小岗村任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6岁。6年间,他工作出色、群众信服,小岗村群众两度在他三年任期届满时集体摁手印将他留任。影片虽然没有好莱坞大片绚丽恢弘的场面与特效,也没有悬疑惊悚片那么跌宕起伏的剧情与情节,仅仅是平铺直叙了沈浩同志在小岗村近六年的工作经历,但却几次使人落泪。是什么使我们的情感世界受到震憾,是什么使我们感动落泪?我陷入了沉思!

鲁迅在《中国的脊梁》一文中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唯有这种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沈浩书记正是这种埋头苦干的人,他在小岗村任职期间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正是这种中华民族魂的真切体现。

我感到在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虽然有着千差万别、种类不同的职业分工,我们每个人可能身处不同的岗位,面临的困惑与问题也都不一样,但沈浩书记这种做事的精神,做人的境界,克艰的韧劲却是值得我认真学习。这些品质,正是造就精彩人生,谱写业绩所必不可少的。影片中沈浩书记所表现出的用心做事用情做人的风范、心无旁骛的执着、咬定青山的坚韧、永不放弃的顽强深深地打动了我。

一是用心做事。沈浩书记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崇高责任感和专注于目标心无旁骛的定力,使他能够用心地去践行自己的承诺。用心去做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需要很强的定力。用心做事先要用心选择,人生的道路本来就不平坦,自古人生多歧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本来就很难,选择后能够坚定地走下去就更难。能够用心地去把自己的选择做到极致、做到一流就更难。沈浩在省财政厅机关工作了十八年,在面临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乡到坚苦的农村工作这一选择时,他也有过思想斗争,但当他看到“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给世界一个惊喜”的广告牌时,他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对沈浩而言“小岗给沈浩一个机会,沈浩给小岗一个惊喜”就是他的选择。决定去小岗村任职后中,他用高度的责任感承担起了自己的选择。

刚到小岗村报到时,沈浩就被村里的糟糕的路况所困。随后6年摆在他前面的困难就如同脚下的路一样不平坦,但是他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沉下心来积极地展开工作。刚到小岗村工作的前期,说风凉话的、挑毛病的、出难题的、拆台的,天天都有。但是,沈浩用他自己对小岗村群众的真心真情践行着自己的选择。上任没多久,他就全面调查走访了小岗村的108户人家,掌握了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展开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他真心地把自己的交给了小岗村的建设与发展,交给了自己当初的选择。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他虽然官不大,但承担的责任却很大。当他看到曾经在改革开放初期响彻中国的小岗村,在改革开放30年后仍然那么贫穷,仍然有人没有解决温饱,甚至住着不能挡风、不能避雨的破房时,他的心被刺痛了。自己作为书记,有责任改变这种状况。他把这种责任化成了夜以继日工作的动力,开始带领小岗村人民改变这种“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过不了富裕坎”的困境,从而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他没有做“镀金干部”,而是满怀着对自己选择的责任感和对小岗村人民的热爱,用全部的身心去回馈、去奉献。他把群众的点滴难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到实处,用一片真心换来了与群众水乳交融、生死相依。正如他女儿说的:“每次回家,我爸爸除了小岗村就没有别的话题。”侧面说明了他把整个心都扑在了小岗村的发展建设上,在用真心去做实事。

二是用情做人。沈浩书记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凡人,但他又是一个不平

凡的人,他对小岗村的每一件事都投入了自己的真实感情,没有官腔、没有官架,有的是对小岗村父老乡亲朴实无华的情感和厚德载物的品行修养。正如谭晶在片尾曲《做人》中所唱的那样,“一撇一捺写出个人,一生一世才做成个人。做人,做大写的人,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不求光环,不求缤纷,只愿做棵禾苗深深扎根……”朴实无华的歌声真切地抒发出了所有人对“第一书记”用情做人的风范的敬仰与眷恋。

沈浩书记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上有90岁的老母,下有稚女爱妻,平日

感情很深。他也曾为家庭和事业不能两顾而难过,但为了小岗村的发展,他把自己整个交给了小岗村,为大家舍小家,甚至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感到亏欠女儿、亏欠妻子、亏欠老母亲太多,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也需要亲情,也需要能为生他育他的高龄老母亲尽尽孝道,也希望能够陪伴女儿成长,给女儿父爱与呵护,也需要一个温暖的家,但当组织上根据小岗村民要求希望他再任3年书记的时候,他无怨无悔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离别老母、妻女,克服重重困难,勤

勤恳恳,鞠躬尽瘁,把真情和生命留在了小岗村。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我为小岗村用我最黄金的岁月作出了我应有的贡献,今天发生的一切,让我感到交困难耐,但我仍愿担当,只是可怜我的女儿在中考,年逾九旬的母亲会伤痛。没有办法!也许我的举动,能换来小岗村真正地发展和繁荣,我无怨无悔!”。没有豪言壮语,有的是感情的真实流露,正是这种真情打动了我。

沈浩对小岗村的感情就像绿叶对根的情意,无私、洁净、久远。影片中有几

幕让我很感动,一是他的妻子王晓勤担心他在农村工作时身体吃不消,就特意给他买了一只奶羊,让东家给他挤奶喝。但他没有留下,而是把奶羊送给了村里的特困户吴奶奶。这种举动不是作秀,更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出于对小岗人民的一种真感情,是用情做事的真实体现。另一件事是为了GLG集团征地建厂需要迁坟时,村里吴奶奶丈夫的坟被强行挖迁,当她在雨中伤心苦守空坟痛哭时,沈浩连夜从家赶回了小岗村,用真情去温暖吴奶奶心中的孤冷。当了解到吴奶奶丈夫为了淮海战役被炸断双腿的事实时,他带头要披麻戴孝重新为吴奶奶丈夫安葬,这

是何等的气魄与胸怀,如果没有对人民的真实感情,是断然做不出这种壮举的!

影片中有一幕给我印象特别深,那就是在他的卧室里,有一幅字画写着“厚

7.石钟山记教案doc 篇七

基础知识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稳健(jiàn)踱步(duó)顿时(dùn)恪守不渝(kâ)....B.酣畅(hān)欺侮(wǔ)瘦削(xuē)含英咀华(jǔ)....C.景仰(yǎng)激亢(háng)抛掷(zhì)垂涎三尺(xián)....D.寒暄(xuān)焦灼(zhuó)阴凉(yīn)涕泗交流(tì)....2.选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风和日丽 左顾右盼 状极愉快 涕泗交流 B.张口大笑 黄流滚滚 博闻强记 不能自己 C.泪下沾襟 大汗淋漓 短小精悍 叱咤风云 D.莅校讲话 步履稳健 迥乎不同 屏息以待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河南省卢氏县辉锑矿某分厂厂长李某 公款11万元,被卢氏县检察院依法查处。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等亲自 国道三二三线广东乳源县城路段改建工程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得到了民工和群众的赞颂和拥戴。

③下次你再来时 把那本书的底稿给我带来呢? A.鲸吞 问津 能否 B.侵吞 问津 可否 C.侵吞 过问 能否 D.鲸吞 过问 可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开始显得老态龙钟,可是他的脾气依旧由本能支持在那里,所以这个人从生到死....没有一点儿改变。

B.世纪之初,我们回顾民族屈辱的历史,展望时代的挑战,不由生出多难兴邦的历史....感慨。

C.深秋的香山别有一番迷人的景象,那五彩缤纷的枫林,呈现出无边无际的殷红世界,....真是“寥廓江天万里霜”。

D.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应该首先检查自己,文过饰非或对别人的批评无动于...衷都是不对的。.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B.墙上挂着一幅画,画的题目取自宋朝临川(属江西)诗人谢无逸《千秋岁· 咏夏景》 中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C.闲聊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还要回到这曾让她伤心流泪的地方?她摇摇头,无奈地笑了。

D.“还拐着干嘛?”妈妈大声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用心

爱心

专心 6.下列各句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演讲稿具有宣传、鼓 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 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B.本文题为记一次演讲,是梁实秋的一篇演讲稿。本文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C.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治华,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D.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五四时期,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二)闯关训练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4题。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的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先生的演讲,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掏出手巾拭泪,听到的人不知有许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到他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这一篇演讲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演讲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常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演讲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11.为文章第二段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A.掩面 狂笑 顿足 太息 B.狂笑 掩面 顿足 太息 C.掩面 顿足 狂笑 太息 D.顿足 狂笑 太息 掩面

12.本文叙事的同时也有抒情,主要运用了直接和含蓄两种抒情方式。下列各组句子中,与其它三项抒情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

C.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D.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

13.文章最后一段中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格?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用心

爱心

专心

14.梁任公先生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为什么“涕泗交流”之中又“张口大笑”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能力提升

空山鸟语

郭枫

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到山上来,我最喜欢的事就是听鸟叫。

当然,山上有的是娇艳的花、婆娑的树,有的是奇崛的岩石、爽枫的风、飘逸的云朵;在山上,每一片风景,都会使你神迷。但,我说我还是最喜欢听山里的鸟叫。到山里来,找一片幽深的林子躺下,静静地躺在铺着落叶的土地上,这时你的心灵便贴紧了山的心灵,别动也别想,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的鸣声是世间最美的语言,你不懂得鸟的语言么? 你不懂鸟的语言么?我想你应该懂的。在山上,谁都喜欢鸟的鸣叫,谁都懂得鸟的语言;谁都懂,清风懂,白云懂,流泉更懂,连挂在树枝上晒太阳的小花蛇也懂。鸟的语言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

在朝来金色的阳光里,我喜欢用大半天时间,去谛听两只鸟在我头顶上鸣叫。他们总是用五个不同的音符串成一支歌。一只先唱,另一只接着,缠缠绵绵,重重复复,透明的情意,像滑滴在青石上的一线灵泉从歌声里迸落。我在小时候就很熟悉这种鸟,绿背黄纹有一只小巧的红喙。我喜欢它们灵活的体态,更喜欢它们的样子,依偎着、厮磨着,总是分不开啊!那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现在仍然不知道,它究竟是哪种鸟呢?想着想着,自己却不禁失笑了。真是太傻!名字有什么用?人们喜欢各种好听的名字,鸟不一定喜欢,鸟喜欢唱的歌,人不一定能听懂;其实人爱不爱听都是一样,鸟是唱给鸟听的。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不是么?谁,面对着山雀子这么奢侈的自由、这么天真的喜乐能不怅然呢?谁,没有山雀子一样的欢乐时光呢?可是,少年的好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又太恍惚,谁又能永远像山雀子那样的欢乐呢?想想看,人,制造出自己的桎梏,把自己套牢,乃是自然中最可悲的族类啊!但山雀们却不管这些,不管你快乐不快乐,不管你忧伤不忧伤,不管你有多少无聊的思想,山雀们,什么都不管;它们飞翔像一阵旋风卷起,它们落下像一片云彩罩地,暖!为了欢乐,它们是忙碌的。难得的是有这片深山广林,要不,这些喜欢唱歌的精灵向何处容身? 过午之后,山林便到了入睡的时刻,高照在千山之外的秋阳,朦胧的光线竟灵空得如同饮醉了的月华:透着微醺,透着温柔,敛起那份耀眼的光彩?任凭幽谷深林去制造秋日的奥秘了。山林睡了,鸟儿们静默了。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在众鸟默默之中,“咕——咕——”,从哪里传来的几声鹧鸪呢?忽断、忽续、忽近、忽远,那缥缈的鸣声,竟有些不可捉摸了。真的是鹧鸪么?在台湾很少听到鹧 鸪呢!鹧鸪该是鸟中的诗人,不,或者便是诗人的化身吧!就那缥缈的几声,便会把人拉回到一个古老的世界。“咕——咕——”,我回到了江南。“咕——咕——”我沐着淡烟疏雨。石头城的苔

用心

爱心

专心 痕,更加暗绿了哪!长檐飞角的小街,更加寂寥了哪!江畔的落日更苍凉了哪!“咕——咕——”,奔驰在石板路上得得的马蹄声突然隐去了。这是梦境,呵!这是在海角孤岛上奇幻的梦境。——是的,我知道这是梦,可是我多么喜欢重温!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欢唱,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沧桑了么?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还要做些什么呢? 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15.作者从鸟的叫声中悟出了什么?

16.文章最后说“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谈谈这句话在结构上的作用和含义。

四)欣赏顿悟

水的回答 文/每文

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女孩,从小到大都是一帆风顺,生活过得如鸟儿般自由畅快。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大四那年,一场车祸给她带来了痛苦和不幸,并留下终身难愈的病根:只要一紧张她就会双耳失聪,陷入死一般同寂的世界。

毕业后女孩四处奔波,辛苦求职。每次她都会将病情向应聘单位坦诚相告,每次也就因此被拒之门外。就在她万念俱灰之际,一家新闻单位录用了她,不仅因为她优异的专业成绩,更主要的,是她诚实的品格打动了主考官的心。她被安排到资料室工作,由于她做事尽心尽力,对同事谦和有礼,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信赖。她几乎忘了自己的“生理缺陷”,一如既往地愉快地生活,直到半年后——那天她特别忙,查找资料的人很多,又都要等着要,闹哄哄的一群,在旁边七嘴八舌地催促着。一瞬间,她就什么也听不见了,徒然看着别人张张合合的嘴,却不明所需。资料当然没法调出来,整个编辑部的工作都因此耽搁了。

从那以后,她一直惶惶不安,不知是否会被辞退。她甚至觉得同事看她的眼神都是那样的陌生而奇怪。她比以前更卖力地工作,比以前更谦虚地待人。但是一切都仿佛改变了。她开始闷闷不乐,少言寡语。到了周末,通常是大家一起去楼顶七楼大厅开派对的时间,可是这次没有人来邀请她。她孤零零地坐在自己的办公室,想人的虚伪、冷酷自私、毫无同情心,想得泪水涟涟,继而又怒火中烧:为此我就得遭他们轻视、躲着他们吗?不!我偏要找到他们,痛快淋漓地说一通,撕下他们伪善的面具,再丢下辞职信扬长而去。她怒气冲冲地跑上七楼。七楼静悄悄的,没有霓虹闪烁,没有笑语喧哗,只从门隙里透出些许晕黄的光亮。难道他们已经在商量她的去留问题?不劳他们费心了„„她含着伤心的泪水,一把推开门,却立刻目瞪口呆:从主编到记者,每一个人都在用手比画着,用心学着哑语。最年轻的同事冲她笑笑,打了一个手势,那个意思她懂:我们都喜欢你——是的,他们牺牲了宝贵的业余时间,只是为了让她安心工作,给她创造一个即使无声却有情的世界„„

她的眼睛再次湿润了,心里感到了电流击过般的震颤。她想起了村上春树的书里所写的:鱼说,你看到我的泪,因为我生活在水里;面对那条悲伤的鱼,水轻轻地言道,我能感觉到你的泪,因为——你一直在我心中。

用心

爱心

专心 今晚以后,她再不会以无端的恶意揣测别人,也不会再自艾自叹悲苦,因为她将永远记得水的回答——如此的澄澈坦荡,写着生活的真谛。

(选自《意林》2004年第5期)点评:简单的故事却蕴涵着复杂的人生哲理。作品没有用优美华丽的词藻佳句煽情渲染,但平淡的叙述却流露了一种真、善、美的爱。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永不缺席的。真情会超越一切障碍到达永恒。就如作品中的“她”,虽然处于一种无声的世界,但总会有一种共同的真情实感萦绕着她与她身边的人。

六)探究性学习

梁启超自谓:“夙不喜桐城派古文;幼年为文,学晚汉、魏、晋,颇尚矜炼。至是(办《新民丛报》)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者竞效之,号新文体。老辈则痛恨,诋为野狐。然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情感,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

梁启超这种“笔锋常带情感”的文章影响了当时乃至后世许多学者、文人,李大钊、周作人、胡适、鲁迅等,胡适曾在《四十自述》中说梁启超的“笔锋常带情感”的文字引起了少年的他“思想上的一种激烈变动”,而本文作者梁实秋也深受其影响。联系课文,查找资料,谈谈你对“笔锋常带情感”的体会,并仿写一篇记人类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一、1.C 2.B 3.C 4.C 5.D 6.B

二、7.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有很高的威望,两方面都可大书特书。但作者毕竟是一个文人学者,关心学术有甚于关心政治,写学术人物比写政治人物更得心应手;再说梁任公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上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而他的学术地位却是一致公认的,不可动摇的。8.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9.(1)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他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听到的。(2)作者通过动作和语言,描写了一位有那么一点点谦逊又有非常自信的梁启超,作者本来就非常景仰这位大师,现在又得以亲闻其学问,自然是更加佩服又觉得满足。10.对梁任公的外貌描写:“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文字不多,但很传神。可以分两层:前一层写身材、肖像、衣着,后一层写精神气质,也就是说既写实相又写神采,既遵循人物固有特点,又略有夸饰。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由衷的赞美之情。

三、11.C 12.D 13.“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使用了反问的句式,既是对全文总的概括,也是赞美,是发自内心的极高的评价。1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既可以谈梁任公先生演讲时非常投入,也可以联系梁任公的政治思想、时代背景,结合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内容以及杜甫的政治思想和生活。来谈梁任公的情感。

四、15.①品味出爱情的缠绵,永远叙述着动人的爱情。②领悟到人生追求自由和欢乐。③触动了思乡的心弦。④感到了自然的消息于人世的沧桑。16.文章以此句作结,卒章显志,用心

爱心

专心 首尾相应。表达了自己热爱美好自然,追求自由、欢乐的情愫。

用心

上一篇:保险听讲师培训心得体会下一篇:人美课标版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