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省学习考察港口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2024-09-05

赴外省学习考察港口管理情况调查报告(共10篇)

1.赴外省学习考察港口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篇一

潍坊市农机局赴外省学习考察报告

6月1日-12日,潍坊市农机局张振之局长率有关县市区农机局主要负责人及市局有关科室负责人一行8人,赴省外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期间,参观考察了河南省瑞峰机械有限公司花生机械和重庆市、重庆市江津区、张家界市、长沙县三级农机推广、购机补贴、企业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等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考察团成员目睹了外地农机化发展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了农机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奋发有为、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普遍感到深受教育和启发,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科学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6月2日,我们到达河南省瑞锋机械有限公司对花生机械进行了实地考察,公司总经理宋作峰先生及公司有关领导参加了座谈。该公司主导产品有系列型花生剥壳机、花生摘果机、花生收获机以及各种辅机等35个品种,2009年花生剥壳机、花生摘果机、花生收获机有5个品种进入了“2009-2011年国家支持推广农业机械产品”目录。随后,我们于6月4日抵达重庆市,就重庆市和江津区农机企业管理和农机推广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受到了重庆市农机管理办公室邓光友副巡视员地热情接待。该市邓光友副巡视员、综合处周正华处长、杨陪成副处长、装备处孙友阶处长、监管处黄自力处长与我市考察团成人进行了座谈。4号下午在邓光友巡视员陪同下,我们赴江津区水务农机局考察,江津区委何建平副书记、蹇泽西副区长及农机局局长接待了我们,全国人大代表农机局白丽莎副局长介绍了农机推广情况。截至08年底,江津区微耕机达到3000台,插秧机600多台,机插秧11.6万亩,机收10万亩,农机化综合水平27%。2008年获重庆市农机化考核一等奖,2007年农业部机插秧示范县。

重庆考察结束后,我们抵达张家界市农机局进行考察,许波局长对张家界概况和农机监理、农机推广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张家界市以旅游立市,总面积9563平方公里,总人口162万,年均旅游收入80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7.54亿元、财政收入9.26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388元。截至08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80.9万千瓦,纯农田作业的大中型拖拉机快速发展,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633台,配套农机具1700台;小型及手扶拖拉机3509台,配套农机具1210台;拥有耕整机2847 台,联合收割机382台,水稻插秧机14台。农机化综合水平26%,全市部门考核第二名。

之后,我们又赴湖南省长沙县进行了考察,长沙县总面积1997平方公里,辖4乡16镇,269个村,人口78万,耕地总面积73万亩。08年完成GDP370.3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0.7亿元,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比中排名百强县第37位。2008年末,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7.12万台/99.81万千瓦,农业机械原值4.84亿元。全年机耕率 96%,机种率2%,机收率90%,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6%。

二、外地的主要做法

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重庆市、湖南省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农机推广重点突出、成绩喜人

近年来,重庆、湖南两地根据当地山区实际,重点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农业机械多以小型微耕机、水稻育秧机、插秧机、半喂入水稻收获机械为主。围绕推广工作,在领导重视、加强宣传、财政支持、检查督导、部门联合方面探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区政府专门成立了机插秧工作领导小组,副区长任组长,从水利、农机、农业、财政抽调人员专门从事机插秧管理工作,整合部门资源,实现了“五个统一”(统一育秧、统一播种时间、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统一作业标准)。区人大一名副主任,政协一名副主席分管此项工作,并给予部门间协调。他们.灵活运用国家购置补贴政策,每年除国家补贴的30%外,重庆市财政对插秧机再补贴55%左右,区县一级财政再叠加5%左右,这样使得一台机械总累计补贴率高达85%以上。同时,区政府下拨购机补贴专项工作经费,以保证补贴工作的开展。重庆市自1999年起累计投入资金9050万元,江津区每年区财政投入85万元以上。宣传方面,除日常宣传报道外,他们还特别注重在人代会、政协会、农村工作会议上给代表发宣传材料,会场周围布展板,以生动、精美的宣传画册,宣传领导,引起他们对该项工作的重视。

(二)农机监理管理规范、成效显著

通过考察张家界市和长沙县,我们了解到,湖南省的农机安全监理站,基本都是以职能移交为契机,建立了新的农机监理体制,安全监理机构的编制、人员、经费等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从长沙县考察情况看:07年长沙县监理站根据省、市政府和农机主管部门的部署,县监理站向公安交警部门移交农用机动1031台(10马力以下和档案不全的并没有移交),农机监理人员也移交到公安交警部门工作。后经重新申请,农机监理站核定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保留原副科级级别不变。2002年,因业绩突出,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单位,2008年12 月,被农业部和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评为全国“平安农机” 示范县。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一是领导重视,农机安全生产有成效。长沙县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农机的副县长任组长,农机、安监、公安交警、交通、城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农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县安委会牵头,每年召开联席会议二次以上,对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通报和部署,将农机化发展和安全生产管理纳入了新农村建设范畴。县财政强力支持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农机监理和安全生产活动经费全部纳入县财政预算,当年财政对农机安全生产投入100万元。二是将农机安全生产纳入全县安全生产范畴和政府绩效考核内容,制定了农机安全目标管理考核方案,全县形成了县、乡、村、组四级农机安全管理网络。另外,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成立了农机和公安交警联合执法大队,有效地解决了农机监理工作中难以管理到位的“空档”和“死角”,弥补了农机动态监管的不足,形成公安交警部门积极支持和协调配合,共同搞好农机安全生产的局面。三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农机。长沙县农机局坚持把农机收得利益放在首位,多次降低拖拉机、收割机的培训和年检年审收费,如办理收割机牌证和操作证按规定应收 1400元,实收600元,差额费用由财政补贴。而且收割机检审实行免费办理制度,每年可为机手减轻负担近50万元。更为有特色的是,他们还争取县政府拨款10万元,成立农机事故救援基金,对近几年来因农机事故致残和家庭困难的农机手开展救援(助)行动。共计救援(助)83起,救援(助)资金8.5万元;补助困难机手38个,补助资金1.5万元,缓解了农机手家庭困境,体现了党和政府及农机部门的关爱之情。

(三)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扎实有效

长沙县有农机网点110个,其中农机生产厂家13家,经营、维修网点97家。近年来,长沙县农机局与工商、安监职能部门紧密配合,在全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农机市场“扶优治劣”执法检查行动,各网点从不知道接受主管部门管理、不服从管理到主动、自觉接受管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成效突出。一是通过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建立制度,强化责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全面提升了对市场的依法行政管理水平。2008年网点年审对各乡镇经营、维修网点进行了重新摸底,并将各网点具体位置,负责人,电话号码进行登记并将网点经营场地拍照存入档案,用机车管理方法进行网点管理,使农机网点管理日趋正规化。二是强化政策法规宣传。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工具广泛开展了农机法律法规的宣传,每年“3.15、三下乡”活动期间,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召开农机产品质量座谈会,对全县农机市场存在的产品质量等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邀请农机专家进行了现场讲解,使大家对产品质量意识和识别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为网点资质提高奠定坚实的法规基础和专业基础。三是为净化全县农机市场,会同工商、质监联合在两季大忙前后开展了农机产品质量大检查,开展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耕整机械的专项整治活动。针对无正常进货渠道产品和“三无”产品坚决查处,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亮点纷呈

湖南省长沙县农机管理局,2008年被农业部评为“2006-2007全国农机职业技能开发先进单位”。他们的主要经验主要有三点:一是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纳入各乡镇农机站农机化工作目标考评,强化了责任考核;二是将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农机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机生产经营、维修网点审验、农机购置补贴、跨区作业等行业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三是对鉴定工种、鉴定程序、鉴定时间、档案管理等严格管理。通过两年来的努力,该县农机行业职业技能开发(鉴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鉴定工种涉及到汽车修理工、钳工、车工、焊工、维修电工、联合收割机操作工等10多个工种,而且通过鉴定颁发的职业技能资格鉴定证书成为农机手就业的资本,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关注。

(五)农机企业管理服务到位

农机部门对农机企业的管理主要是以服务为主,通过为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而赢的企业的支持和信赖。

在考察学习中我们了解到,重庆市农机部门把帮助当地企业转型生产农业机械,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申报农机推广目录、购机补贴目录等作为服务企业的工作重点,切实履行了协助企业申报进入省外目录等多种方式的服务职能。在确定补贴目录时,一是看企业市场占有率,二是看售后服务好坏,三是与企业签订合同。另外,配合有关部门为企业争取资金,08年争取50万元,为企业解决各种处罚200万元。通过联合当地生产厂家学习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竞争力,吸引了日本景观、洋马公司投资建厂,全市基本形成了全国小型农业机械产品生产制造基地,所有产品涵盖了包括农用动力、耕作、运输、提灌、脱粒、农产品加工、设施农业等7个大类100多个产品的小型农机产品,大量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和欧美国家,为重庆市乃至全国农机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装备支撑。对生产规模大,技术力量雄厚的农机企业纳入龙头企业进行管理,在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倾斜。长沙县则在农机企业管理方面为加强企业之间和农机部门的联系,专门成立了农机协会,每年定期召集企业召开一至两次产品质量座谈会,及时通报产品的质量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和产品的改进提出建议,树立了良好的部门形象,扩大了对农机企业的影响力。

(六)小型农机具需求潜力巨大 此次考察我们还了解到一些非常重要的市场信息,如重庆市,是我国水稻种植较多的地区之一,急需水稻育秧和两行水稻插秧机。但是由于重庆市近几年的农机企业,大多数是由原摩托车生产制造企业转产而成,技术水平相对国外较成熟的机型还有很大差距,国产机械技术相对滞后,加之引进的国外机械成本又较高(大约是国产产品的3倍左右),严重制约了农民的购买力,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形成了较大的市场空缺,前景非常广阔。据此,我们认为我市农机部门应该因势利导,把握时机,为潍坊农机企业对此类机具的研发和协调服务提供必要的支持,帮助企业打开销路。

三、给我们的启示

总的看,这次考察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大,受启发多。三个地区农机部门在经济和自然条件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干出了自己的特色,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通过考察,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坚实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考察团成员深刻感受到南方地区浓厚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氛围。除有国家政策支持外,很重要的一条是他们思想解放,观念超前,能够及时发现机遇,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近年来,重庆市和湖南省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进取,在改革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面,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他们意识超前、思维敏锐,善于捕捉、把握和用好机遇,使我们从深层次上理解了我们正在实施的“兴机强农富民”地真正含义。事实证明,谁思想解放、思维敏锐,谁就能抓住机遇、用好机遇,谁就能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二)领导重视、大力支持是发展农机化事业的重要保障。农机化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从江津区考察情况看,在一个地处山区丘岭、道路行走不便、机耕道几乎没有、农民收入极低的情况下,他们能完成机插秧11.6万亩,08年还被定为了农业部机插秧示范县,重要一点就是领导重视。但领导重视是争取来的,一是农机部门利用一切手段进行深入宣传,让领导了解农机化,重视农机化。二是就农机重点工作要及时向四大领导班子汇报,争取领导支持,将其纳入议事日程。三是邀请四大领导班子成员及专家就重点项目到基层视察指导,引起基层领导的重视。四是争取上级农机部门的重视支持。五是争取财政支持。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大量工作,但与他们相比还有差距,虽然有客观上的原因,但工作力度不够也是重要原因,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多汇报、多请示。

(三)加强部门间交流协作是发展农机化事业的有效途径。部门协作是各部门围绕自身工作目标,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互补,高效配置资源,实现双赢或多赢的工作成效,因此,强化部门间的协作,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农机事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农机化涉及到质监、工商、石油、交通、农业公安交警、安检、物价等部门,只有与他们加强沟通,互通信息、资源共享、协调配合,才能全面推进农机化事业更好发展。

(四)提高工作成效是树立农机形象、争取地位的前提。有为才有位,成绩是干出来的,地位是赢得的。江津区之所以在政府有很高的地位,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扎实、成效显著,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被农业部确定为机插秧示范县,为该区获得了荣誉。我们要争得地位,就要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善于学习借鉴,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树立农机系统良好的形象,在全省乃至全国干出几件有影响的事情。

(五)壮大农机工业是发展农机化事业的关键环节。我市作为农机制造大市,有较为雄厚地产业发展基础。生产厂家多,产品类别广,同时,拥有福田雷沃重工、金亿等500余家农机企业。结合重庆市发展农机工业经验,我们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农机工业纳入农机部门的管理范畴,扩大对农机产业的监管范围,加大农机生产企业的监管力度,定期对农机产品特别是农机补贴产品进行质量跟踪调查,以座谈会的形势进行通报,为企业提出改进意见,提高我市农机装备业的质量水平,打造中国农机城品牌,把中国农机潍坊制造,创出新的品牌。要加强农机科研开发,加快新机具、新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开发研制一批,适应于我市设施农业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提高我市设施农业的装备水平。

2.关于赴广西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篇二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落实省总对我院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的要求。4月12日至15日,我院黄积金、俞国文、史一峰等3人,赴广西壮族自治区就疗养院发展、康复医疗、经营思路以及目前状况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实地考察了南宁工人疗养院和桂林工人疗养院、以及听取关于陆川工人疗养院的情况。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感受趋势,发展态势令人鼓舞

南宁工疗,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近3年来他们却取得了飞速发展,创造了落后地区迅速崛起的特殊现象。原来以疗休养和养老为主,年收入只有150万。近年由于定位为康复医疗,收入去年达到近3000万。桂林工疗积极加大康复工作的力度,在疗休养收入比例下降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康复医疗,使院总收入没有下降,他们正积极向区总要求加大投入,把康复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陆川疗养院上个月开设康复门诊,原来床位已经不够使用,发展形势很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区总的重视和支持。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上级工会的重视,南宁工疗09年投入3500万元的资金,建设了住院大楼以及DR和彩超以及必备的康复设备。实现一开张收入就从200万元达到1500万元。在桂林工疗和陆川工疗经营中也同样看到区总对疗养院的指导和支持的具体。

2、是加快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南宁工疗和其他疗养院均在康复医疗的目标上看得准,力度大,南宁工疗一次性投入就达标,五个疗区200张床位,在南宁市具有很好的影响。

3、是康复市场开拓的措施得力、方法多。3家疗养院均有市场开发部门,南宁工疗有社会管理部,桂林疗养院有项目部和外联部以及陆川疗养院有

市场开拓部。康复项目与市场结合密切,比如设有中医外治部、颈肩腰腿痛康复、老年康复、术后康复、皮肤康复以及瑶医熏洗特色治疗等。

二、分析原因,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从总体上讲,广西的经验主要内容就是顺应市场,找对定位,以康复医疗作为疗养院的发展契合点。目前连以旅游休养为支点的桂林疗养院都在用力加大康复的投入,全院职工深切的体会到只有康复才是高利润的收入,是附加值高而风险较小的疗养院支柱产业。广西区总对此也是相当的认同,在与卫生系统、劳动社保系统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协调时,不仅是小主席而且经常大主席都出面予以支持。今年广西各疗养院思想体制障碍克服得好、主体主动性调动得好、发展环境打造得好、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得好,这些成功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我们更加坚定做好康复医疗的信心,用好省总给予我们的政策支持,最大程度的做好发展康复医疗的基础工作。

三、强烈的工会意识,为发展定下为职工服务的基调

广西各疗养院为职工服务的基本方向坚持不变。这些年在开展“情系职工群众,服务工会会员”优惠活动中,面向困难企业职工群众和工会会员优惠诊疗费、床位费、伙食费等,坚持到社区、厂矿,进行义诊活动,坚持完成对劳模和一线骨干职工疗休养的服务。桂林疗养院在劳模和一线骨干的疗休养工作中注重工会的宣传工作,所有的病房中均有订阅《工人日报》、《广西工人报》,特别是一线骨干职工疗休养工作已经数年在职工群众中引起很大的反响,为区总工会工作造势。

四、学习归来,推进我院更快更好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通过这次考察感触很深。感到广西虽然是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他们仍然十分努力,今年区工会提出企事业要大发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1、康复医疗可以作为疗养院在发展中一个主要手段。

2、要加强管理工作,提高业务水平。管理要精细化,特别加强业务推广

能力。

3、在人力制度上要加大改革力度,几个疗养院都出现聘用人员超过编制

人员。在工资待遇和使用上均和在编人员没有差异。

4、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从工会中的全总到省总,在行业内从卫生厅到物

价局都能有通畅的沟通渠道,从而使事业发展较为顺利。

我们要认真消化吸收考察成果,在近一段把康复发展的规划做好,加强执行力度,实现在事业发展的跨越。

赴广西考察组

3.赴外省学习考察港口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篇三

局领导:

为进一步做好全省国税系统对外接待工作,加强与兄弟省市国税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的工作交流,学习他们在接待工作中的成功经验,经省局领导批准,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组织部分地市服务中心主任和井冈山国税局负责同志赴兄弟省市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年11月27日至12月4日,省局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秦丽率部分地市服务中心主任和井冈山国税局负责同志一行7人赴陕西省、山西省、湖南省国税局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团先后到西安市、延安市、临汾市、太原市、长沙市,兄弟单位根据我们的学习考察要求作了全面的介绍,并就机关后勤接待服务工作进行了交流。此次考察活动准备充分、内容丰富、组织严密,气氛和谐,达到了预期目的。出发之前,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作了充分的准备工作,考察期间,受到当地服务中心及领导的热情接待,所到之处都派员全程陪同,使考察活动得到顺利进行。这次学习考察很有收获,所见所闻,感触很多,启发颇大,为今后做好机关后勤接待工作将会提供许多帮助。

二、主要经验

(一)接待热情大方

考察所到之处的最先感受的就是当国税务系统的高度重视与热情接待。我们首站到陕西省西安市,一下飞机就受到了陕西省国税局办公室肖主任的热情迎接,陪同考察期间也是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持,迎来送往中整个考察行程都受到这份热情的感染。考察团下榻酒店的员工 1

也表现出较强的亲和力,见到宾客都会有友好的微笑、热情的招呼,会让你受到尊敬、感到愉快,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二)安排周密细致

在考察过程中,当地接待部门都会根据我们的学习考察要点作充分准备,整个行程考虑非常周到,不仅时间安排十分紧凑,且内容丰富。接待服务上也是无微不至,如考虑到西北地区与南方的饮食习惯有较大的差别,当地接待单位都是在突出地方特色的同时又兼顾客人的饮食习惯,并根据服务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菜单,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一个简单的欢迎牌”、“一本详细的服务指南”、“一份专门的介绍材料”等等,接待工作细微之处,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接待单位的细心和用心。

(三)服务规范到位

在交流过程中,大家谈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要做好接待服务工作,除了对定点接待的酒店实行规范管理外,更要把服务员的培训管理作为一项首要的工作抓在手上,使接待服务能上档次,上水平,服务做到高效率、快节奏。我们考察期间入住的酒店大部分是国税系统下属单位,这些酒店多数获得国家旅游饭店星级评定。这些酒店不仅硬件设施完备,服务人员也显示出培训到位,服务规范,开口服务意识强等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特色质量兼容

如何提高菜品质量是我们此次考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国税部门接待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力求突出特色。山西、陕西、湖南本身具有浓厚的饮食文化且极富地方特色,很多菜肴的加工原料,以及风味都很独到,部分菜肴的名称都与当地文化紧密结合,充满人文气息、较好地展示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时代风貌。接待单位结合我们考察的内容,安排了非常丰

盛地方特色菜肴,并对菜肴的制作方法和创新手段都一一作了介绍,另我们大开眼界。另一方面,我们也参观了当国税务机关的食堂,了解到当国税务机关的食堂的菜肴出品质量很高,主要得益于他们在食堂管理上一直致力于菜肴口味与干部职工的喜好结合,且做到质量稳定,标准统一,这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五)人员爱岗敬业

在七天的考察学习中,我们从当地接待的陪同人员乃至酒店的管理人员和服务员身上可以强烈的感受到了一股爱岗敬业的精神,陕西省国税局办公室肖主任在交流中谈到,自己从2000年开展接待工作以来,克服人员少、事务多的困难,时常放弃休假陪同接待,但从未有过抱怨和厌倦感,相反他常常能够在繁忙中享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他把这份感受归结于自己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并且因为热爱所以更有激情的去做好接待工作。

(六)领导重视信任

我们考察团在山西、湖南等地座谈时,大家一致认为,领导的重视信任和支持为做好接待工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湖南省国税局机关后勤中心主任在座谈会上介绍,湖南省国税局的领导对机关后勤工作相当重视,不仅给予充分授权,还在机构设臵、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充分的保障,最大限度地为后勤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与此同时,领导还对机关后勤工作人员委以重任,上一届服务中心负责同志全部提拔重用,此举大大提高了机关后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启示和建议

(一)经常开展兄弟省市之间学习交流

政务接待是要在满足接待对象的需求中不断变化和创新的。地市服务中心主任希望今后省局服务中心多组织交流学习,让更多的后勤战线的同

志到省内外接待工作搞得较好的地区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最好每年组织一至两次。

(二)加强对市县服务中心的业务指导

省局服务中心要结合机关后勤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情况,经常开展针对性培训,加强对地市县服务中心业务指导,同时开展地市之间的工作交流,以推动全省国税系统机关后勤服务工作向前发展。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所到之处不仅感受到了各国税务系统机关接待服务工作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同时也增强了做好 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次学习考察将会对我们的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启迪,为提高我省国税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树立江西国税新形象做出积极贡献。

特此报告

考察学习组成员:

省局机关:× ×

4.赴外省学习考察港口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篇四

中共信州区教体局党委、教体局: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2011年11月,我有幸和信州区各小学的校长培训同志共计36人,赴山西太原市就小学教育教学、教育教研、校园文化进行了学习考察。学习考察期间,听取了当地两所小学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学校校园。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感受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教育发展态势令人震撼

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是两所区属小学,近几年来他们取得了飞速发展。考察期间,考察团所到之处,无不感受到当地涌动着发展的热潮,他们思想解放程度之高、发展势头力度之大,令人震撼,令人深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取得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两所学校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能够在挑战中发现和抢抓机遇,能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提领教育的发展,我发现,他们的发展理念特别新,他们推动工作开展的方式特别活,他们把教育视为第一资源的意识特别强。

2、教育发展的势头猛、气魄大。无论学校的总体规模,还是校园的单体建筑规模,都气势恢弘,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无论是教育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堪称一流。

3、学校教育自身发展措施硬、方法多。考察团参观的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原是一所铁路小学,80%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为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就是不断创新思路,完善

措施,激活主体,千方百计加快自身发展。

4、争先创优的状态好、劲头足。当地两所学校教师的精神都十分振奋,不管是学校负责人,还是普通的教师,都有一种不甘落后、不肯服输的劲头,都有一种居安思危、勇创一流的精神,都有一种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魄力。

二、分析:成功经验可予借鉴

从总体上讲,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教育发展环境打造得好、教学创造性的工作开展得好,这些成功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经验一:敢于超前的思想意识,赋予了他们宏大的气魄。他们学校干部能够敏锐的发现机遇甚至主动的创造机遇,能够动态的、创造性的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与他们相比,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在工作中瞻前顾后,顾虑重重,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看问题总是先看到困难,而不会在挑战中发现机遇,更谈不上创造性的利用机遇。所有这些,都是在加快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解决的。

经验二:借助发展机遇,他们让规划建设的高标准,设施的完善和一流的教育服务意识,形成了聚集效应,拉动了教育的发展引擎。

经验三:饱满的精神状态,铸就了他们永往直前的动力。精神状态是信念,是支柱,更是一种动力。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到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努力创造了一流的业绩。

三、学习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努力促进我校教育更快更好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感叹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太原市双塔北路小学快速发展的同时,我认为,要认真消化吸收

考察成果,必须努力在结合上下功夫,在灵活运用上下功夫,真正使学习考察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成为反思工作、改进工作的契机,可以在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一、是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太原市迎泽区第二实验小学的发展历程已经有力的印证了这一点。解放思想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要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对客观形势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只要有利于加快发展,就要大胆的闯、大胆的试,努力在挑战中抓机遇,在实干中求完善。

二、是实现学校教育新突破。要实现更快更好促进教育发展,就必须按照规范为主线、重点抓教学、以为本人的思路,坚持不懈的抓德育,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实现以人兴校、以校兴业的良性循环。

三、是教师行为实现新突破。我们必须把学校用人机制放在基本地位来认识,全力以赴用好人,抓好对政策的充实,重点是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是在破解难题上实现新突破。要提高解决焦点、难点问题的胆识和魄力,创新思路,创新机制,在落实政策中发现新机遇,在发展教育实践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是在狠抓落实上实现新突破。要把抓落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抓住每一天时间,办好每一件事情。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抓落实,要以创新的方法抓落实,敢于突破不合时宜的“惯例”,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的精力引导到加快发展上来,引导到实干上来,使我们的跃上新台阶。

5.赴外省学习考察港口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篇五

根据《云南省环境监察总队关于赴上海市考察学习的通知》精神,按照局领导的安排,我很荣幸地代表昭通市环境监察支队随队到上海市考察学习了上海市的环境监察工作,现将考察学习期间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为学习借鉴上海市环境执法先进经验,提高我省环境监察人员业务素质,根据《上海——云南2009年环保合作工作备忘录》及省环保厅《关于印发2009年全省环境监察业务培训计划的通知》要求,2009年6月7日—11日,省环境监察总队组织各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负责人前往上海考察学习不同行业现场执法特点、技能与技巧以及学习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理的措施及方法。在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活动中,主要参观考察了白云港污水处理厂、御桥垃圾焚烧发电厂、上海化工区(赛科)、太古升危废处置单位和上海市环保局在线监控中心,与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进行了执法交流座谈,在座谈会上,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负责人就上海市的环境监察工作情况及环境执法理念向我们作了详细介绍,云南方就有关排污收费、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现场环境执法、污染纠纷调解、减排项目环境监察、现场环境稽查、环境监察能力建设以及如何增强服务意识等方面的问题与上海市环

境监察总队进行了广泛交流。通过这次考察学习,使我更进一步了解到上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感受到昭通与上海市之间的差距,认识到我市环境监察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宝贵经验,也进一步增强了我认真履职的决心和信心,有效提升了我的思想意识、宗旨观念、工作思路以及业务素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二、考察学习所取得的收获

通过与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相关人员的广泛学习和交流,他们的工作经验和执法理念有几点值得我在今后工作中去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建立健全了一个领导班子和组织机构。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现有编制61人,有总队长1人,副总队长2人,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监察一科、监察二科、综合执法科、热线科、稽查科和法制科共一室六科,各科室根据自己的职能职责,设置了相应的工作岗位。总队长负责全总队的工作,两位副总队长协助开展工作并负责督促落实各自分管的工作,各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把各项工作进行了细化并责任到人,责任科室领导负责科室工作的具体督办,科室人员按照自己的职能职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较好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确立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结合环境监察工作的实际,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提高环境质量,促进科学发展,争创全国一流”的主题,围绕市局中心工作,从年初开始,就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确立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思路,召开了以“规范执法行为,实施精细化监察”为主题的专题研讨会,重点突出了部门职能调整组合,组织开展了干部竞聘上岗活动,加大了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加强了全体监察人员的业务培训,在全市辖区内推行了精细化监察和实行了执法建议书制度,进一步规范了现场取证、制作笔录等公文文书,就如何解决环境监察和信访工作中的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有效探讨,在全市尝试公众参与环境执法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典型环境违法案件的曝光,成功地打造出了上海市环境监察的声势,较好地保障了城市环境安全。

(三)注重打造一个环境执法品牌。一是以加大执法力度为立足点,通过媒体曝光和加强后督察等执法手段,实行执法建议书制度,逐步解决了监管不到位以及以罚代管的问题;二是以创新监管机制为着力点,试行精细化监察和开展在线监控数据的管理,针对企业违法排污问题,采取不定时的检查手段,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监管力度,督促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完善污染治理设施,保障城市环境安全;三是以关注民生改善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保障饮用

水源地环境安全,注重环境执法规范化和解决单为环境信访而信访的问题;四是以增强服务意识为结合点,注重执法与服务并重,尝试公众参与执法,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五是以注重素质培养为支撑点,开展执法交流和撰写调研报告,全面提高环境监察人员的整体素质;六是以狠抓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开展干部竞聘上岗和加强业务技能培训,注重落实环境稽查制度和体现政风行风,逐步解决了个别人员不认真履职的问题。

三、通过考察学习,对下步工作的思考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对照我市的环境监察工作,使我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环境监察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自身在履职过程中也还存在创新精神不强,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我将以此次考察学习为契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改进。

(一)要注重加强支队班子建设。在工作中要进一步理顺工作关系,搞好班子内部团结,增强班子的民主决策意识和内部管理能力,在两位副支队长的协助下,充分调动全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彻底解决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等问题。

(二)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结合全市环境监察工作的实际,逐步探索开展环境稽查工作的思路,通过开展现场环境监察和环境执法等实战演练,逐步提高支队全体人员的环境

监管能力和执法水平;通过送出去和请进来等相关培训手段,全面提高全队人员的业务技能,逐步扭转个别人员履职不主动的问题。

(三)要创新管理机制。一是建议局党组为支队增设监察一大队、监察二大队、综合室三个内设队室,以便将各项工作层层分解,责任到人(2006年9月6日,经局党组会议研究,同意支队增设监察一大队、监察二大队、综合室三个内设队室,并以昭环通[2006]32号《关于昭通市环境监察支队设立内设机构及职能分工的通知》行文各县区环保局)。二是借鉴上海市环境监察总队实行的执法建议书制度和推行的精细化环境监察模式,转变工作作风和改进工作方法,逐步解决环境监管不到位以及以罚代管等问题,确保全市的环境安全。

(四)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和改进工作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一是要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增强环境监察工作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意识。二是要克服作风不够深入,抓工作不够大胆,管理不够到位的问题,彻底解决怕得罪人,当老好人的思想。三是要认真履行好自己的岗位职责,增强干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克服知识面窄,思想观念陈旧和工作方法不够灵活以及遇事不冷静、易急燥等问题。四是主动理顺同事之间特别是班子成员之间的工作关系,努力提高自身工作标准和工作质量,团结和带领支队全体人员,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扎实认真地组织开展好支队的各项工作。

6.赴外省学习考察港口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篇六

情况的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查找不足,迅速贯彻落实赵正永省长的讲话精神和省文化厅党组广大会议精神,加快我馆建设步伐,促进全省群众文化繁荣大发展,经我馆领导班子研究决定:受洪济龙馆长的委托,3月6日——3月8日,由我馆党总支书记、副馆长张璋同志带队,一行四人赴文化大省湖南省、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就省级群众文化艺术馆建设、群众文化繁荣发展进行了历时三天的实地考察学习。考察学习期间,重点考察了两省在省级新馆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听取了当地的经验介绍,实地考察了湖南省、河南省群众艺术馆的基础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展示等活动。现将外出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两地基本情况

1、湖南是文化大省,潇湘文化博大精深。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成立于1956年7月1日,位于长沙市天心区新姚南路348号,东环省科技馆和地质博物馆,南靠省文化厅,北临湖南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直属省文化厅,是一个省级全额拨款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1956年始建于长沙市湘春街,1962年迁浏正街。1965年改为省文化馆,1980年8月复名湖南群众艺术馆,迁长沙市坡子街。2005年由省政府预算投资1.1亿,后追加到1.6亿元,开始在现址建设新馆,2009年建成开馆。现新馆占地面积49034平方米(占地70多亩),建筑面积2006.24平方米,绿化率45%,其中办公楼建筑面积:5342㎡,培训中心建筑面积:3667㎡,音乐厅建筑面积:4186㎡,多功能剧场建筑面积:1413㎡,地下车库面积:2342㎡,活动中心2600㎡。他们的作法是将活动场地管理由行政后勤部负责,交给社会物业公司管理,签定物业管理协议合同,充分显示机制的灵活。湖南省馆编制80人,在职职工中级以上职称26人,高级职称13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66人(含本科32人,硕士研究生16人,博士研究生1人)。现新馆“三馆一中心”即:科技馆,地质博物馆,艺术馆;活动中心(含培训中心,教室27间。招待所、琴房18间),多功能厅小

1剧场可容纳340人座位小型演出。

音乐厅具有现代化建筑风格,680个座位,配备具有现代化生活原理的设备,免用话筒,露天活动配备价值50万元的音响设备。下属11个部门:(艺术活动部,培训部,少儿艺术拓展部,研究部,演出管理部,刊物编辑部,文艺生活部,非遗保护中心,调研部,办公室,财务室等)。后勤部下辖省曲艺队和少儿文艺创作室。编辑出版《湖群众文化》,《时代歌声》等刊物。2005年加挂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2008年在第二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定级中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馆。

2、河南省群众艺术馆成立于1956年,现为一馆两址。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核心区,是河南省“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投资一亿元。由加拿大OTT∕PDA建筑事务所国际著名设计大师卡洛斯•奥特先生设计,其规划、设计建设水平独具一格,设计新颖,建筑漂亮,具有现代化先进水平。由三层楼房组成,一层容纳300人动态剧演,二层2000㎡设立河南省非遗精品展,三层近900㎡静态现代艺术品展厅。在一层建有配备50台高端电脑的电子阅览室,二层可容纳90人教室,70人的报告厅。

位于郑州市花园路55号的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分馆占地1.91亩,建筑面积3130㎡,馆舍建于1986年,拥有河南省少儿艺术培训基地,老年大学,省国画院,摄影协会,少儿艺术团等众多社会团体。河南省群众馆现有人员50人,副研究馆员19人,馆员9人。内部设有11个部门(活动部、培训部、展览部、少儿部、研究部、《青年之声》、杂志社、非遗中心、社联部、综合部、财务部、老干活动部)等。

二、两地的主要作法及成功经验

这次考察感受深刻、发展态势令人鼓舞。这次外出考察学习时间虽短,但印象深刻,感触很多,收获很大。所见所闻所学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提升了思维,振奋了精神,激励了干劲,令考察组全体成员深受鼓舞。概括起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观念新、思路活。

两地群众文化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大繁荣,主要是干部职工观念新、思路活,能紧紧抓住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机遇在全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找准发展定位,抢抓机遇,超前思维,行动迅速,大胆创新。特别是两省都建了新馆,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节前的。

把人作为第一资源的意识特别强。特别是湖南作为博大精深的潇湘文化的发源地,一是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部署,高度重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舍得花钱投入,新思路、大手笔为繁荣群众文化建设一流省级群众艺术馆抓好硬件建设。1999年湖南省群众艺术馆新馆建设项目被列入全省“十五”规划,省财政投资1.6亿元建设新馆,整个建筑占地面积49034㎡,建筑面积20066.24㎡,绿化率45%,建有目前国内设施设备最先进的音乐厅(616座席)和多功能剧场(306座席)以及展览厅,培训楼。活动场地、室内功能明确,各种配套设施齐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省级群众艺术馆之一。新馆整体装饰工程荣获“全国装饰奖”,主体设计获省建筑“芙蓉奖”,2008年被文化部考评小组誉为目前国内建筑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最漂亮的省级馆。同年5月,被文化部授“国家一级馆”称号。

二是把人作为第一资源的意识特别强。

两省都重视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艺术人才的作用,目前湖南省群众馆除自身拥有一批在社会上有声望的艺术家外,在全省逐级建立起艺术传承人队伍,今年大年初六,他们组织“楚风湘韵——湖南民风民俗特展”第二批传承人共9人赴台湾,在台中市进行展示表演,许多台湾家庭的父母陪同小孩到场参观,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欢迎。

三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

湖南群众艺术馆连续2年举办“情系农民工文艺送春风”专场慰问演出,受到农民工的热烈欢迎。许多在长沙的农民工朋友给省文化厅厅长写信表示感谢。开展中老年公益性艺术培训,拓展思路,内外结合,让文艺演出走进社区,大专院校、党政机关、大型企业、大型医院,在省委党校建立省群艺馆演出基地,受到干部群众的交口称赞。让群众馆成为孩子们的艺术摇篮,青年人的艺术殿堂,老人们回归青春的舞台,党政领导干部欣赏艺术的平台,农民工朋友的“艺术之家”。河南省群众艺术馆在全省开展展演活动,先后组织“百日文化艺术节”,“牡丹争国花”全国大展演引起轰动。

四是主动出击,扩大内外交流。

为了扩大两岸文化交流,湖南精心组织,周密策划,先后多次举办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 “ 楚风湘韵——湖南民艺民风民俗特展”,展示湖南民俗。连续在台湾台北市、新竹县,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举办,让台湾各界人士为之惊艳。为纪念党90周年,他们还组织

20多为美术、书法、摄影家重走长征路,远走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乘风创作,艺术家们行程4000多公里,拍摄了上万张照片,搜集了大量创作素材,满载而归。他们与香港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河南省把港澳作为交流重点,应香港邀请,赴港展出民间艺术,受到香港同胞欢迎,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媒体隆重报道。

三、分析深刻,成功经验可资借鉴

从整体上看两地的共同特点是:思想解放、观念新颖,大胆创新,主动出击,发展环境打造的好,特别是湖南省超前思维,大胆创新,敢投入,大手笔、大动作,敢为人先,扩大内外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这种成功的经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

① 超前的思想意识赋予了他们宏大的气魄,特别是湖南省给我们的启示发人深省。

② 开阔视野,扩大交流,提升了他们发展的速度。之所以能扩大交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把扩大开放作为繁荣群众艺术的根本之策。在对外交流上视野宽,招数新,招数多,敢探索,敢尝试,借外力激发了内部活力。如湖南省开展的送文化变种文化活动,每逢元旦、春节、三八、五一、六一、七一、十一节日,组织外出展演,变送文化为种文化,把文化种子撒在基层。

③ 现代完备的发展载体,奠定了他们文化大发展的基础。“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群艺馆要发展,要繁荣,离不开有效的平台和载体。他们根本经验是建设了一流的基础设施。完善了一流的服务,吸纳了一大批人才,凝聚了人们的向心力,因而取得了累累硕果。

④ 饱满的精神状态,铸就了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精神状态是信念,是支柱,更是动力。这也是他们成功所在。

四、几点建议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考察组在学习两省成功经验的同时,一致表示要认真消化吸收考察成果,在努力结合上下工夫,在灵活运用上下功夫,真正使考察学习成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成为我馆总结经验,理清思路,制定措施,建设全新的陕西省艺术馆加快发展,实现全省群众文化实现跨越大发展、大繁荣的动力,建议在6个方向实现新的突破:

一是在解放思想上实现新突破。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就是财富。建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紧紧抓住赵正永省长视察我馆的大好机遇,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赵省长的讲话精

神和省厅党组扩大会议精神,用赵正永省长的讲话精神统一干部职工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工作思路,振奋精神,只要有利于全省群众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有利于艺术馆建设就大胆的试,大胆的闯,抓住省上资金支持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把我馆作大作强。

二是在工作上实现新突破。

以赵省长视察和省厅党组扩大会议为契机,理清思路,特别是要学习湖南省、河南省建设新馆的成功经验,抓紧制定实施措施;全力以赴,全馆动员,齐心协力,抓紧制定新的陕西省艺术馆策划实施建设方案,尽快上报省厅和省政府。

三是在破解瓶颈上实现新突破。

土地、资金等要素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决定着艺术馆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每一个干部职工的命运和福址,是我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头等大事,中心工作。要举全馆之力,组建成立专门机构,切实抓紧、抓好、抓实、抓细。

四是在干部职工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人的因素第一”,以人为本。抓好干部职工队伍建设,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全体干部职工都要把思想、行动统一到省艺术馆建设发展和全省群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上来,在政治上和省委、省政府和省文化厅保持高度一致。

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激励机制,树立饱满的精神状态,坚守工作岗位,坚持“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二服务”:服务农民、服务基层,“二手抓”:一手抓公益性群众文化,一手抓特色品牌的工作方针,转变工作作风,认真负责,做好本职工作,用实际工作的成绩衡量干部职工,调动每个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开创工作局面。

五是在狠抓落实上实现突破。

要把建设新的陕西省艺术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落实,切实抓住每一天时间,凝聚每一份智慧,抓住每一个机遇,办好每一件事情。把每项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到行动上,努力创一流业绩。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论证,规划设计,建设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设计新颖、结构合理、配套齐全、功能完整现代化的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一流的陕西省艺术馆。全体职工在本职工作上要出思路、出点子、出成绩,切实把全体干部职工的精力引导到加快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上来,引导到苦干实干上来,推进我馆各项工作不断跃上新台阶,开创全省群众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局面。

陕西省艺术馆赴湖南、河南学习考察组

7.赴外省学习考察港口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篇七

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促进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有序流转,3月中旬宁河县委农村工作部带领有关部门,赴山东省滕州市专题学习考察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一、学习考察的基本情况

这次学习考察的主要点位是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滕州市西岗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滕州市(县级市)隶属山东省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总人口164.7万,其中农业人口126万;耕地面积115万亩,人均耕地0.7亩;辖17个镇、4个街道、1226个行政村(居),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全国优质蔬菜基地、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31元。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座落于市委、市政府办公区内,于2008年6月18日正式投入运营,投资58万元,建筑面积100多平方米,主要负责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指导和服务。

西岗镇位于滕州市西南部,总人口13.1万,耕地面积4046公顷,人均耕地0.76亩,辖72个行政村(居),先后获得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全国千强镇、全国文明村镇、中国商业名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等多项国家级荣誉称号。200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02元。西岗镇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于2006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50万元,市场面积240平方米,设立了土地流转信息联络、收益评估、合同鉴证、档案管理4个服务窗口,是全国首家农村土地流转有形市场。

二、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做法

2006年以来,滕州市在坚持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农民土地经营权依法有序流转,创造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滕州模式”。这一创造性的做法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充分肯定,吸引了中央党校、农业部以及北京、天津、江苏、安徽、贵州等20多个省市的领导、专家前去参观考察。2008年12月1日,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座谈会在滕州市召开,进一步肯定了该市农村土地流转的典型做法和先进经验。其主要做法是:

1.构建一个平台。就是构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平台。2006年4月,该市在地处矿区、工商业较发达、具备良好土地流转条件的西岗镇进行试点,率先成立了全国首家镇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并在各村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站,免费帮助流转双方进行土地价格评估、合同鉴证和档案管理,逐步健全了镇、村两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和规范有序的运作保障机制。近两年来,该镇成功流转土地1.5万多亩,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23.1%。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滕州市又相继在级索、洪绪、南沙河、龙阳等16个镇成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分别建有50-200平方米的土地流转交易大厅,专门设立了土地流转信息联络员、收益评估员、合同鉴证员等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了微机、大型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配套设施,健全完善了工作制度和服务流程,全面开展土地流转信息登记发布、土地评估、联络协商、合同签订鉴证、法律政策咨询等工作。

2.完善四项机制。一是建立信息网络,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以土地流转市场平台为载体,分别成立了市、镇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村级土地流转服务站,形成了市、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具体由村级服务站登记上报转出户和需求户信息,进入镇和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库,全市土地流转信息资源实现统一管理,并通过服务大厅电子显示屏和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网站,在镇、市两级及时向社会发布。目前,累计收录、发布土地流转信息1万多条,为供求双方搭建了信息交流沟通的桥梁。二是规范交易流程,完善土地流转运行机制。重点是把好“三关”:把好流转“准入关”。对供求双方的流转信息,组织专人认真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允许进入流转市场,不符合规定的做好解释说明。把好供求“协商关”。依法引导供求双方进行谈判交易或竞拍交易,指导双方在不违背政策和法规的前提下协商确定流转价格、年限以及承担的权利、义务等,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流转。把好合同“签订关”。全市统一制作了规范性的流转合同文本,对流转土地的座落、面积、期限、用途以及价款支付方式等作了详细约定,定期组织合同签订。镇服务中心在每年的6、10月份和三夏、三秋交易高峰期,采取入村服务和在交易大厅集中交易相结合的方式,为农民办理流转合同的签订和鉴证。对平时急需办理的,本着急事急办的原则,随到随办,做到集中交易与平时交易有机结合。同时,建立土地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以村立卷、专橱存放、专人管理”,促进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是及时化解矛盾,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该市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仲裁庭;镇、街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设立了调解庭;村级设立了土地承包纠纷小组,形成了三级土地流转纠纷调处网络。镇村两级主要负责土地流转和合同履行中的纠纷调解,调解无效的,由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仲裁委员会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有效保护了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秩序。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土地流转保障机制。为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该市于2007年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思想、思路目标和工作要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书记、副市长任副组长,经管、财政、监察、国土、农业、信访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经管局。镇、街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同时,市财政每年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各镇街也在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为做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3.坚持四项原则。该市把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格执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根本保障,始终坚持“四项原则”。一是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原则。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稳妥推进土地流转,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土地流转始终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只是在流转期限内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暂时转出,并非永久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消除认识上的“误区”,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二是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原则。土地流转方式、流转期限、流转价款、支付方式以及权利、义务等都由流转双方平等协商确定,土地是否流转,完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各级组织既不强迫也不阻碍,切实做到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三是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原则。不管采取何种流转形式,都坚持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尤其是基本农田,严禁流转后转变为非农建设用地,坚守土地流转底线。四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则。坚持从当地客观实际出发,从农民需要出发,不搞行政命令和一刀切,对不具备条件的不急于求成,具备条件的指导建

立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民规范有序地进行土地流转。在严格坚持“四项原则”的基础上,该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现了由无序到有序、由自发到规范、由行政手段到市场运作的转变。全市累计流转土地11.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10.1%,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三、滕州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显著成效

实践表明,滕州市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改革,较好地破解了农村改革发展中的土地制约,进一步激活了农村发展潜力,切实发挥了土地的巨大效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1.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把土地有秩序、有计划、有目的地集中连片,不断满足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用地需求,激励和促进了一批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打造特色产业,加快了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目前,该市形成了北部经济蔬菜、东部名优林果、中西部优质粮油的三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培育了马铃薯、绿萝卜、毛芋头、酥梨、黄瓜等特色农产品,涌现出一大批竞争力强的特色镇和专业村,西岗镇建成蔬菜、林果、花卉、畜牧养殖等产地基地30多处。

2.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流转重新配置了土地资源,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种养大户,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并积极引进优良品种,采用新型农业机械和农业技术,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连成紧密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利益联结体,有效解决了农户小生产和社会大市场的矛盾,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目前,该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36家、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47个,通过“订单农业”带动2.7万农户,涉及经营流转土地2.6万亩,生产的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总数达到66个。

3.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该市把土地流转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既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又有效吸纳了城市资本进入农村、投资农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在此基础上,坚持“土地反哺农民”,合理支配土地流转产生的经济效益,加大农村社会事业投入力度,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大病救助、就业再就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等10项保障制度,逐步消除了农民离土离乡的后顾之忧,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目前,全市累计转移劳动力40.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4.5%;城镇常住人口以每年2万人以上的速度增加,城镇化水平达到44.5%。

4.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土地规模流转的市场化运作,全市流转土地的产出效益成倍增长,农民收入明显增加,实现了供求双方的互利双赢。一方面,不愿经营土地的农户能够及时转出土地,“进”可以进城务工、经商获得更加丰厚的收入,或被返聘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务工,成为农业工人;“退”可以凭借土地承包权,获得每年每亩600-800元稳定的流转收益。一方面,投身现代农业、经营有方的农户能够及时获得相应土地扩大生产,实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效益,靠土地实现增收致富。2007年,该市流转土地的年亩均收益达到10260元,是原承包方分散经营收益的20.8倍。

四、滕州模式给予我们的几点启示

“滕州模式”这一农村土地流转的成功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基于区位资源、产业基础、思想观念等差异,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必须结合实际,既借鉴经验,又善于创新,确保积极稳妥有效推进。

1.坚持“民”字为本,发展经济、富裕农民。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目的是发挥土地最大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当前,农村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土地的产出效益已不能满足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和农业种养大户,渴望规模经营,但又苦于无地可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和低效利用,土地流转势在必行。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土地流转摆在“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广泛宣传、深入推动,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指导和服务。要围绕全县设施农业、林业发展总体要求流转土地,为“三个一”千亩设施农业园、“十个一”万亩循环农业示范园和片林绿化提供用地空间,努力破解农村改革发展的土地制约,并以此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和外出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切实流转出经济效益、流转出发展活力。

2.坚持“法”字是据,完善制度、依法推进。土地流转政策性强、敏感度高,必须以相关的法规政策为依据,既要探索创新,又要依法依规推进。要依照《土地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制定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细则,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要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抓紧制定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和流转合同制、备案制等一系列具体操作规程,统一合同文本,建立纠纷调处机制,完善仲裁程序方法,切实做到依法、规范、有效推进。

3.坚持“新”字引领,创新方式、搭建平台。农村土地流转是双向市场行为,需要良好的流转承接载体和社会化服务。要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形成县、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和网络体系。县里依托农业局经管站,成立县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指导各乡镇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并做好乡镇之间信息业务交流的协调服务。各乡镇要适时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由乡镇经管站具体负责,全面开展土地流转信息登记发布、土地评估、谈判交易、合同签订鉴证、法律政策咨询等工作。各村队也要分别设立土地流转信息联络员,负责登记并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报送土地流转供求信息,参与流转土地收益评估,帮助土地流转供求双方签订土地流转合同。通过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实现统一发布信息、统一市场交易、统一签订合同,为土地流转提供有序、公开、便捷的市场化服务。同时,以三级服务网络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农村财务、合同、公章等监管,全面提高农村管理服务水平。

8.赴河北学习考察情况汇报 篇八

按照县委领导干部赴邯郸市党校学习理论、体验实践活动计划安排,我很高兴参加了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提高的很好的机会,到邯郸党校后,觉得他们党校的老师很有水平,授课很有针对性,所以效果很好。下面我就个人的在此次学习考察中的几点体会向组织进行汇报:

一、邯郸市基本情况

邯郸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成语典故之都和中国散文之城、太极之乡。国务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和市区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邯郸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全国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享有对外贸易经营权的城市,1997年城市综合实力名列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第50位。邯郸交通便捷。京广铁路纵贯南北,邯长、邯济铁路横跨东西,形成十字铁路枢纽;京深、荣兰两条国家主干线公路,京深高速公路、青兰高速和大广高速交汇于邯郸,邯临、邯大、邯邢等6条省级公路交汇于市区,形成五纵五横的公路网络。

(1)经济发面: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787亿元,增长11.5%;全部财政收入303亿元,增长22.85%,一般预算收入突破159亿元,增长29.3%,全市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顺利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

2012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2)农业方面:邯郸产业经济基础雄厚。农业综合生产条

件优越,是全国确定的小麦,棉花、玉米等5种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小麦、棉花常年产量达200万吨和8万吨,素有“北方粮仓”、“冀南棉海”之称,形成了鸡泽辣椒、临漳獭兔、馆陶蛋鸡、魏县鸭梨等10个特色产业之乡。

(3)工业方面:邯郸境内已探明矿物资源多达40多种,其中煤炭和铁矿石储量分别达到40亿吨和4.8亿吨,被誉为现代“钢城”、“煤都”。邯郸工业门类较为齐全,为全国重要的冶金、电力、煤炭、建材、纺织、日用陶瓷生产基地。邯郸商贸物流发达,形成了一大批轻纺、汽贸、建材、钢铁等流通企业,建成了一批辐射全国的大型批发市场。

(4)生态园林建设方面:按照“赵都+绿网”、“绿化+文化”的总体要求,继续保持和发展“小游园、行道树、穿城河、棋盘路”的城市特色,用三年时间将全市的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三项指标分别提高到54%、38%和12平方米以上,创建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

精心组织好赵王城遗址公园和渣山公园建设,彰显古赵文化内涵;完成对丛台公园、滏阳公园、龙湖公园、赵苑公园和沁河带状公园等现有城市公园的改造完善工作。结合路网建设、旧城改造等再建街区小游园100个,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多的休憩娱乐活动空间。邯郸市还将加大拆墙建绿工作力度,由主干道向次干道和小街巷延伸。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成语典故、古赵历史等文化特色将镶嵌其中,有效提升城市园林景观文化品味。2009年完成城区及周边河道水域整治。另外,在水网改造中,邯郸市要充分发挥滏阳河、沁河、渚河、输元河、支漳河穿城而过的独特资源优势,对邯郸市城市建设中实现在强力推进南湖、北湖公园建设的同时,积极谋划东湖、西湖建设,建设改造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民有渠、团结西干渠、高级渠,建设好广府古城外

围永年洼淀。营造“五河穿城、四湖叠映、河湖相通、碧水萦回”秀美水景,实现河河有清水、处处有水景。

(5)路网新格局建设方面:邯郸市要利用三年时间,构建更为高效、快捷的路网新格局。主城区路网建设以拓展中轴线、连接卫星城、整治小街巷、建设样板街为重点,到2010年形成外有高速绕城、中有环路贯通、内有主干道连接的城市道路网络。

三年内要完成18条城市主次干道改造工程,翻建道路146.6万平方米,改造便道29.8万平方米;在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小街巷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完成剩余60条小街巷综合改造任务,进一步改善市民出行条件。

县(市、区)要继续推进城区道路建设和小街巷改造工程,实现城区人均道路面积13平方米,城市亮灯率达到95%以上。

二、考察学习的具体感受

第一,党校老师讲解水平高,老师们所讲的内容很符合实际,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号召力,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

第二,学习内容丰富。外出参观考察时间虽短,但安排紧凑,主题鲜明;重点突出了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主旋律,通过观摩考察,让我们在内心奏响了提速前进的最强音。

第三,学习形式多样。在邯郸市的观摩活动,让我们领略到了该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亮点;外出考察,把目光投的更远,奔赴先进单位和经济最前沿,做到了内外兼顾,远近结合。

第四,气氛热烈。我们考察组怀着饱满的热情,通过参观学习,收获颇丰,在思想上得到了升华,激发了自己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第五,收获显著。这次考察学习,目睹了邯郸市的巨大发展,感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浓厚氛围,学习了他们推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感触很大,体会很深,开拓了工作的思维,增强了工作信心,激发了工作干劲。

三、学习考察的几点启示

(1)必须牢牢抓住第一要务。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都一直发展的很快,河北省邯郸市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地成绩,但他们始终不满足、不松懈,始终咬定发展不放松,聚精会神搞建设。即使现在已处于一个较高的平台上,他们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推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劲头一刻也没有放松,奋力拼搏的精神丝毫没有减弱。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必须时刻紧抓不放。

(2)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我们的共同感受是,所到之处经济社会发展之所以又快又好,除有国家政策支持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思想解放。先进思想、先进理念用于经济建设中不是“依瓢画葫芦”,而是用更高的眼界看待事物。多年来,他们敢于突破,敢于创新,敢于进取,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他们意识超前、思维敏锐,善于捕捉、把握和用好了机遇。事实证明,观念变则行为变,行为变则习惯变,习惯变则命运变。我们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不断激活加快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3)必须始终重视发展规划。去过的地方,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发展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清晰,都有总体规划、分区规划、项目规划,规划和设计档次高、品位高。

(4)构建大都市,必须彰显亮点。结合邯郸文化底蕴和自然资源特征,邯郸市完善了“1+8”组团式都市区发展规划,构筑科学合理的城乡规划体系。集中规划建设生态水网、五仓区改造、火车站周边综合整治、文化艺术中心、赵苑周边景区、广府景区、龙湖景区、邯武快速公路、环城高速、文化商步街等标志性地段、标志性景区、标志性建筑,塑造一批彰显特色、独具魅

力的城市亮点。

通过考察学习,大家一致认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心动更要行动。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滚滚浪潮中,乘风破浪,奋起直追,为建设和静更加美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学习感想

通过此次外出参观学习,对自己思想触动很大。邯郸市的发展成效是有目共睹的,我们与邯郸市的在各个方面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这虽然与体制和机制性有很大关系,但通过比较,我们更是在思想观念上与他们有更大的距离。邯郸人敢想敢干,他们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突破与创新。**县在发展中遇有很多的困难和挑战,如果安于现状,无所作为,那必然会遇到更大的困难。差距和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回避。对此,必须多看被人的发展,思考自己的发展道路,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压力感。

观念决定着思路,而思路又决定着出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落脚点在创新发展思路上。思想观念是个总开关。只有把这个总开关打开了,才能把**县的发展提到一个高平台上。

当前,我们必须以第二次开展思想大解放活动为契机,以进一步解放思想为先导,重点解决了我们脑子里存在的“自满、自足、自负”和“畏首、畏尾、畏难”情绪,进一步提高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工作中的闯劲和工作执行力,提高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因此,我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树立大局意识和发展意识,对照标杆认认真真找差距,挖根源,通过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坚决摒弃一切妨碍发展的观念,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想法和做法;二是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知识,并拓展相关领域的知识,以适应发展的需要;三是要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忠实努力,敢于创

新,不仅能按上级的“规定动作”做,还要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想出新方法,找出新路子,以创新观念应对新困难,解决新问题。

五、今后要做的工作

(1)搞好传达学习。要通过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坚决破除传统落后的思维模式,打破狭隘的局部利益思想观念,增强整体意识,发扬敢闯敢冒、敢想敢干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结合实际的路子。

(2)强化服务意识。可以从邯郸市的发展看到政府的工作就是服务,因此我们必须增强为企业和人民服务的理念,全面营造“亲商、富商、亲民、富民”的服务氛围,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积极优化发展环境,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提高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政府的管理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做到“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9.赴外省学习考察港口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篇九

为学习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先进经验和做法,12月9日至14日,我局机关各相关科室和各局属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湘潭电信的负责人一行二十余人,在副局长刘凤舞和纪委书记王霓的带领下赴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考察学习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和实施情况。考察团普遍反映,学习考察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启发了思维,增强了信心,效果较好。现将学习考察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基本情况

1、机构设置

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为市城市管理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城管局、城管行政执法局(三块牌子一套人马)下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负责泰州市68平方公里城区管辖范围内数字化城管的指挥、调度、协调、监督与评价等工作,有行政执法编制25个,合同工人230人(其中接线员40人,城管监督员190人),城管局副局长兼任中心主任。该中心内设综合处、技术考评处、呼叫中心、监督员管理处、派遣处(工作协同平台)、跟踪协调指挥处6个处室(正科级)。

监督指挥中心创见性的将呼叫中心扩建为监督大厅,将派遣处和跟踪协调指挥处整合成指挥大厅,科学构建了监督和指挥两条轴线平行运行的管理体制。案件的处理、立案、结案后评价在监督大厅完成,案件的派遣、协调在指挥大厅完成,处置由38个专业部门单位完成,起始在监督大厅,结束也在监督大厅,始终呼应,实现了城市管理由迟缓、粗疏、低能,向敏捷、精确、高效的转变,解决了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多头管理等政府指挥失灵的问题,为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作出了有益探索。遇复杂重大问题由城市管理委员会召开联席会议、重大事项听证会解决。

2、建设方式

与电信部门合作,“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企业投资、政府租用、专业服务、利益双赢”的运营模式,中心与公安、国土等数字监控系统无阻碍链接,由“电信总揽集成、无线通讯(3G)支持、政府租赁使用”,有效整合了已有的信息化资源,提升了建设速度和质量,缓解了政府资金投入、技术人才的矛盾,系统平台建设仅用四个月就完成。

3、制度保障

①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现场处置资金运行机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工作部门专款专用、数字化城管部门核准确认、财政部门检查监督”,构建“一个龙头出水、一个部门审核、一枝笔审批”的资金运行机制。坚持“财随事转,专项拨付”的原则,由数字化城管监督指挥中心根据数字化城管派遣的案件数,结合相关专业部门处理的城市管理事、部件工程量,测算处置经费预算,并报请市政府批准确定,市财政部门根据其审核结果按季将资金拨付到各部门(单位)专款专用,确保提高数字化城管问题的及时处理率和按期结案率。②建立保证金制度。年初三个管辖区每区交保证金50万元,其它的单位部门一把手交1万元、副手交5000元,政府下拨100万作为奖励资金。市长定期召开数字城市管理工作讲评大会,结果通过媒体向市民公布,讲评由开始的一月一次,一季一次,到现在的半年一次,考核奖励年末算“总帐”,效果非常好,充分调动各单位城市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意识。

③健全制约监督机制。数字城管考核结果纳入全市人民满意机关的评比,总分100分数字城管考核结果占1分。监督指挥中心每月将各部门履责情况公布于数字化城管网站、政府门户网站和《泰州日报》等媒体,让公众采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公布。

二、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的主要启示

1、资源整合“多”:部件多、部门多、渠道多、系统多。①部件多:泰州市把物化的城市管理对象,按照不同功能,将全部城市部件分为7大类99小类,城市事件分为6大类66小类并运用地理编码技术,赋予唯一的地理坐标,定位到万米单元网格地图上,形成数据库。通过系统平台实行分类管理,同时把相关专业部门的职责逐一细化、分解到位,形成大城管格局和一站化的业务模式,提高了及时处置问题的效率。其中城管事件分四级,做到“小事情不大循环”,直接由城管监督员直接负责处置,提高处置效率。

②部门多: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系统涉及包括城管局、建设局、国土局等26个专业部门,电力、电信等8大专业公司,以及6个区管委会。

③渠道多:190名监督员上报、专业举报热线举报、市长热线转派、市长信箱领导批示、公安110,社会公众短信、互联网举报、社区上报以及城市管理求助站点的上报等10种渠道收集信息。

④系统多:有效整合了已有的政府信息化资源,创新的与公安、消防等数字监控系统无阻碍链接,提升了建设速度和质量。

2、项目建设“快”:泰州数字化城管系统从2007年4月启动,到7月一期工程构建完成,仅用4个月项目就建设完毕。2008年11月,通过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的验收。为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项目建设,成立了市长为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各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各部门

在其统一领导下,负责辖区责任范围内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做好辖区城市管理部件的信息普查、信息处置和反馈工作,并积极提供技术、财力、人力和政策支持。为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保驾护航,大大缩短了项目建设时间。

3、平台运行“好”: 享受专业服务,有效解决了技术上人财物的矛盾。泰州市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速度快,时间短。在平台建设中,城管局只成立了一个7人工作小组,负责工作协调、任务布置和要求的强调,电信成立9个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平台建设的各项工作。建成后电信公司的专业技术和CDMA的3G技术有效保障了系统的高速、平稳、健康运行。

4、建设维护经费“省”: “电信总揽集成”一解决了政府前期一次性资金投入大的困难,泰州数字化城管系统由电信公司前期投资1200万,建立两个系统平台,总揽集成,总服务器机房放在电信,平台设在监督指挥中心;二减少了平台建成后的后续负担,日常的保养、维护、更新升级等等;三“政府租赁使用”按实计算,经济合理。在系统运行上,中心与电信签订十年期服务合同,运行费用240万/年(总费用/10),用一年付一年,年终一次结算。

三、泰州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运作过程的经验积累

10.赴外省学习考察港口管理情况调查报告 篇十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XX同志亲自部署,由副市长XX同志带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XX、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XX及市委编办、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委组织部人才科相关人员一行XX人,于XX月XX日至X日赴XX市、XX市,通过实地参访、座谈研讨等形式,深入了解当地人才政策、工作成效及机构运转等经验做法。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经验特点

XX和XXX市人才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经过几天的学习考察,大家普遍深受触动,通过学习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看到了差距。

(一)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领导规格高。党委领导重视、强力推进、高效落实,是两市人才工作成功的首要经验。两地目前推行的人才新政,是在市委主要领导亲自领衔推动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的,是“一把手”工程和重点工作;

在各级各有关职能部门和干部队伍中,人才思想和人才意识深入人心,把提升服务品质作为人才工作的核心内容,全力兑现承诺,加速政策落地,营造高效、规范、优质、温情的人才生态。

(二)体制机制健全,人才工作落地推力足。两地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人才工作体制顺、力量实、队伍强、分工细,注重把党管人才原则抓到实处。一是整合配套政策抓落实。XX市“XX英才”行动计划,将原来分布在不同部门针对同一类人才的政策进行了系统整合,整合率达到80%以上。新集成的政策明确了主管部门、办理程序和申报要件,同步印发14个实施细则,绘制80幅经办流程图,实行一单申报、一口受理,很好解决了政策重叠、多头治理的问题,强化了人才政策整体功效。XX市“XXX”人才新政,市委、市政府人才新政的总揽纲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宏观协调、督促指导;

“22”是8个局委办的实施细则各职能部门发挥职能优势,抓落实落地的具体举措。二是强化部门职责抓联动。通过优化整合涉及人才工作的部门职能,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XX市根据人才工作形势任务需要,新增市委网信办、市国家安全局、市外办、市市场监管委、市医保局、市总工会等12个职能部门和XX新区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充实工作力量。XX市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力量发挥作用”相统一,积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将人才工作列入职能部门“三定”规定,完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人才工作实现了从“部门推动”向“齐抓共管”的转变。同步制定《XX市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把人才工作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组织、结果运用进行量化考核,明确每项政策的负责局委、处室、电话,确保责任落细落实。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抓成效。XX市区分四类人才,明确奖励资助标准。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给予个人5万元到200万元的奖励资助,签订3年以上工作协议的,还可获得1000万元科研经费;

高层次产业人才,给予每人50万元到200万元奖励资助;

高技能人才,给予20万元到50万元的奖励资助;

急需紧缺人才方面,给予经费资助、津贴、配套经费、奖励等多项奖补资金。XX市对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明确奖补待遇,顶尖人才,享受500万元奖励和不超过300平米的免租住房;

国家级领军人才,享受200万元奖励和不超过200平米免租住房;

在郑工作满10年的,可无偿获赠免租住房;

地方级领军人才和地方突出贡献人才,分别享受50万元、20万元奖励;

对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给予5-10万元奖励;

对各级别高技能人才给予10万元到200万元奖励。青年人才,按照学历层次,享受三年内每人每月500元、1000元和1500元生活补贴;

在郑首次购房的,享受10万元、5万元、2万元购房补贴。同时,对新引进的人才团队(项目)和创新创业平台的奖励资助,XX两地也突出本地特点,分别出台了明确的奖励政策,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

(三)人才理念领先,人才工作创新引领好。从考察的总体情况看,两市人才工作领先,关键在于思想解放、理念领先。一是服务意识强。考察中感受到,XX市人才工作的重心已经聚焦于为产业服务、为企业家服务上。以“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统一思想,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下放引才自主权,企业急需的人才,只要董事长签字,政府照单全收办理落户手续。XX市在全面引才汇智的基础上,已将工作重心转向针对产业需求精准引才上。二是忧患意识强。两市在做好人才工作方面,始终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在对标国际先进、国内先进,不遗余力地在学习赶超。在座谈交流时,两地不约而同地表示,要把定期组织赴先进地区学习取经列入工作机制。三是切合实际强。XX市充分考虑靠近XX的利弊因素,充分发挥落户XX的优势效应和聚焦产业的正回馈效应,重点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XX市人才工作的基调定位于“汇聚国外、省外的XX籍人才”,并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很多人才愿在XX工作,但不愿在XX落户”的情况,及时研究调整政策措施。

(四)聚才环境优越,人才工作汇聚引力强。有好的人才政策,更要有优的软硬件平台和环境支撑,人才工作才能真正做强。一是硬件平台强。XX人才市场落户XX,XX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019年启动建设,“一园两核多点位”产业化布局基本形成,招商引资步伐不断加快。《XX市人才公寓认定支持办法》,共认定15处100万平米市级人才公寓,解决各类人才安居问题。XX市建设覆盖各区域的人才公寓,已开工25689套,全力落实“2019年底前主体封顶、2020年拎包入住”目标。着力优化平台建设,推动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综合体齐头并进,高标准建设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平台、载体。二是软件环境优。XX市实施引进人才“绿卡”制度,持卡人才可享受金融、交通、医疗、购房安居、小客车摇号竞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成立市引进人才综合服务中心,将市人社局相关处室20多引才服务事项下放到引才“一站式”窗口,整合市人社、公安、教委等8部门人才服务职能,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审批,基本实现人才“进一个门,办所有事”。合并事项、压缩环节、精减要件,提升服务,90%以上事项实现即来即办。三是服务实效优。XX市畅通人才服务渠道,实施人才服务绿卡制度,打造“时间最短、流程最简、要件最少”服务模式。率先建立包含学信网在内的全数据共享申报平台,只需一张社保卡即可足不出户完成生活补贴申报、领取,秒报秒批,即时到账。优化完善“XXX”人才网、微平台、96567人才服务专线、人才服务APP等服务载体,在市县两级建立人才之家,构建人才服务联动阵地,着力打造人才政务服务最优体验。

二、我市人才工作存在的主要差距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着力打造人才工作特色品牌,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体制机制上还有薄弱环节。一是牵头抓总的力量不足。从牵头抓总的角度看,市委组织部人才力量偏薄弱,发挥牵头抓总力量明显不足。个别县区组织部门机构改革后没有专门负责人才工作的科室或机构。二是责任体系不够明确。XX人才工作的每项政策、每个计划都具体到局委办、处室,直至具体责任人,我市在这方面尚未真正做到细化具体化。

(二)在工作理念上还不够先进。一是思想解放得还不够。我们充分认识到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但在打破条块分割、健全工作机制上创新不够;

结合产业招才聚才的思想确立得不够明确,在放下身段、为企业家、为各类人才倾心服务上还有差距。二是结合市情上还不够。主要是全面撒网、平均用力的多,突出重点、找准突破口上做得不够;

聚焦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引才聚才上政策措施效果不够理想;

还有一些职能部门单以引进数量评价工作成效,对产生的实际效应重视不够等。

(三)在引才聚才环境上还有明显短板。与XX两市相比,我市人才工作最直观的差距,表现在硬平台和软环境的不足上。一是没有建立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没有建设人才公寓;

二是人才工作的政务服务效能不高,尊崇人才、尊崇企业家的氛围不够浓厚等。

(四)人才专项资金投入上还有差距。与XX两地的人才资金投入上比较,我市在对人才、科技团队等引进方面的奖补资金政策相对落后,市级财政投入有限。

三、对我市加强人才工作的有关建议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是我市掌握发展主动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借鉴XX两市经验,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一)从组织领导入手健全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加强人才工作机构力量。建议参照XXX模式,强化人才办工作力量,成立人才信息服务中心,便于人才政策推动和工作督导落实。二是进一步充实配强各相关局委办、市县区党委组织部门人才工作机构。学习借鉴两市经验,优化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职能,具体化各职能部门的行业职能,把条块分割的壁垒深度融合,形成一体联动的工作机制。三是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健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主体,实施项目化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更有效地推进工作落实。

(二)从优化体系入手加强人才工作政策整合。一是出台纲领性政策文件。以人才工作重大工程为统领,形成,进一步整合各职能部门针对同一类人才的政策,切实解决“碎片化”问题。二是配套出台若干细则、计划。围绕纲领性文件的落地落实,进一步分解细化各部门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级各单位部门参与人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联动性。三是持续加大全市人才财政专项的资金投入。围绕新出台的人才优惠政策,市县两级财政和用人单位,都要根据来安工作的各级各类人才匹配资金,给予人才“真金白银”奖补政策,确保政策有吸引力,有操作性、精准见效。

(三)从切合市情入手优化人才工作发展理念。一是切实摸清人才工作底数。建立台账、分类调查,搞好现有人力资源的盘点,搞清人才流失状况;

结合我市“XXX”战略目标、四大千亿级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做好各类人才需求调研论证,编制人才发展规划,制定针对性引才策略。二是突出聚焦产业发展。把人才工作的主要方向放在促进重点产业发展上,如我市高端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产业作为规划的四大千亿级产业,其发展还有不小差距,重点围绕旅游产业发展引进人才团队、项目等。三是着力减少人才流失。人才流失问题比较突出,是我市人才工作的重要实际。在制定人才政策时,也要充分考虑现有人才的激励政策,把人才留好用好。

上一篇:还有多少意义诗歌下一篇:竣工环境验收培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