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日续写雷锋日记

2024-10-07

学雷锋日续写雷锋日记(精选10篇)

1.学雷锋日续写雷锋日记 篇一

续写雷锋日记

传承雷锋精神

——XX大学红十字会之青少年续写雷锋日记活动

XX大学红十字会于2013年3月27日在主清路进行续写雷锋日记活动的宣传,本次活动由公关部与办公室联合主办。活动旨在将雷锋同志的高尚的乐于助人的品质代代传承。

中午时分,红会工作人员便开始紧锣密鼓的宣传活动,向同学们分发选单,讲解本次活动的目的及参与方法。同学们纷纷前往活动地点咨询并领取雷锋日记本,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活动现场氛围十分活跃。我们的工作人员为了更好地宣传,将“我是活雷锋”五个大字分别贴在身上,大大增强了活动的宣传力度。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为传承了雷锋精神,营造了人文关怀、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还有力地弘扬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2.“雷锋日”寻找北京好人 篇二

她67岁,给孤寡老人洗脚倒尿,把他们当成自己的至亲来照管!

他22岁,在做志愿者的8年时间里,参加志愿服务长达5000个小时!

他们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北京好人!在“学雷锋日”到来之际,本刊记者带您走进这些好人的真实世界!

86岁“修车王”感动北京

一间不足10平米的简易小屋,弥漫着淡淡的机油味,除了一张半米宽的木板小床、一张木桌、三把座椅,再无其它。两只折叠式工具箱早已打开,一台古董级别的收音机正在播报新闻,86岁的徐士银一边听广播一边摆弄着一辆自行车。

26年修车近20万辆,在中科院空间社区,街坊们都称徐士银为徐老。

小区里的温暖“符号”

每天凌晨3点多,正是大部分人熟睡的时候,街上一片寂静,徐士银一如往日地顶着风步行20分钟来到自己的修车小屋前,“我每天一点半起床,然后锻炼身体,吃完早点后,一般4点之前就到这里了。”

小屋里,除了收音机,最让徐老爱不释手的就是那些不会说话的修车工具,大大小小、各式各样。像挂自行车的钩子、拧山地车螺丝的扳手,这些都是他自己改造的。徐老说,自从有了这个修车点,他每天一早要从3公里外的家中出发,一边走一边捡路上的废品,然后废物利用,把一些金属类废品做成工具,再用这些工具给居民修车。

小屋里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镜子多,说到镜子,徐老自己先哈哈乐了起来。原来当年徐老的修车铺子里没镜子,有时修着车用手抹一下脸上的汗,就会把自己弄得一脸黑油,“来修车的人看着我直笑,我还不知道咋回事呢。”之后,他就找了些小镜子摆在铺里,“脸上要是脏了,自己随时就看见了,赶紧用毛巾擦擦,省的人家笑话我。”

徐老说:“20年前,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那会儿空间社区这儿还是挺荒凉的,大家修车要到很远的中科院物理所附近的车站,很不方便。如果早晨六点上班的时候车子坏了,别说大人上不了班,就连小孩都没法上学。而且,我没退休以前,街坊邻居的自行车坏了,我就经常帮他们修,后来退休了,自己有退休金,不愁吃不愁喝的,建个免费修车点,也只是做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儿。”

可让很多人没想到的是,徐老义务修车,二十多年来从未间断。如今,老人的头发都白了,可修车的劲头丝毫不减当年。

从修坦克车到修自行车

“以前我在部队时,开过坦克、修过坦克,现在修自行车、摩托车不在话下!”

原来,徐老1945年当兵入伍,青年时期的他打过小鬼子,参加过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被推荐至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学习期满后回原部队任坦克修理技师,再后来转业到了中科院。

1988年,徐老以正处级身份从中科院空间科学与研究中心离休后,他拒绝了单位的高薪返聘,原本就喜欢机械维修的徐老,经过慎重考虑后,在家属区建了这个义务修车点,不收取任何报酬。

在刚开始修车的10年,徐老一直坚持每天上午修车6小时,下午修4小时。可1998年徐老在修车时突然中风,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已经在医院里了。

自从那次中风之后,在孩子们的劝说下,徐老把修车时间缩短为每天上午的6小时。但这并没减少徐老修自行车的数量,因为大家都清楚,徐老不在的时候,把车停在门口,钥匙从门缝扔进去,第二天徐老准能给修好。

而徐老修车的方式也很特别,自行车被两根粗铁丝吊在了空中,好像正在组装的汽车。

如今,老人保留着十多本笔记,详细记录了他每天修车的数量,而徐老和他简陋的修车棚,也成了这个社区一个温暖感人的符号。

我是“特大号的傻瓜”

在二十多年的修车生涯中,徐老也遇到过很多不理解他的人。

刚修车时,不少人都觉得他只是刚离休,闲不住,心血来潮一阵子,但是徐老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叫坚持。

“我印象中最深的,是有一位老同志,了解到我的情况,他说我是个傻瓜,不,还要加一个‘大’字,说我是个大傻瓜。最后,他又说不是大傻瓜,而是‘特大号的傻瓜’。”

面对别人的不解,老爷子从不理会,他说:“其他人怎么想怎么说,我不在乎,人家说风凉话,我也不在乎。

然而,让徐老感到欣慰的是,他的行为得到更多的是街坊邻居们的支持与感谢。

“老爷子天天来,收费的摊都做不到。”张健是空间中心的职工,每天要骑自行车接送孩子,他平时工作忙,车坏了就把车推到徐大爷这儿,下班取车时车就修好了,一点不耽误工作。“到外边收费的地方修比较麻烦,主要是还得等。”

而除了感谢,附近的老百姓对徐老更多的是打心眼儿里的佩服。

如今,不管是空间中心的职工,还是送豆腐的、收垃圾的,车坏了都来这修,徐大爷说,他的修车点向全民开放。来这修车的人,早已和徐大爷熟似家人。

在记者采访的一个多小时里,好几个人来徐大爷这修车,他们像老熟人一样招呼:“徐师傅,我这车坏了,您得帮我看看。”

如今,很多在他这里修过车的孩子都长大了,有的出了国,有的当了经理,但他们回到家时,总会到这里来看一看。每当这个时候,老人都非常高兴,他说:“其实自己这样做纯粹是为了乐,帮了别人,同时自己也锻炼了身体,两全其美的事儿。”

童年经历教他一生做好人

徐老不仅是“修车大王”,还是一位逢灾必捐的老人。“现在只要一看到有受灾的报道,我心里就直打哆嗦,这可能也跟我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系。”

老人从出生开始,一直跟着爸妈在江苏老家逃荒,直到9岁时,母亲去世,10岁时父亲也离开了人世。那时候国家还没有解放,遇到干旱,徐老要从很远的地方舀泥浆水,用瓦罐子背回来喝;逢到大涝时,要坐破船逃难到江南,生活非常艰辛。”

因此,徐士银老人对穷人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最近这些年,单位有时候会组织我们出去旅游,但我都拒绝了。我不想参加,想想现在全国还有那么多人没脱贫呢,咱旅啥游啊。”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老人的心声。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8级地震,举国震惊。5月19日下午14时28分,北京各界人士汇集天安门广场,为遇难者举行隆重的悼念仪式。徐老在子女的搀扶下,早早地来到天安门广场。国旗半降,哀乐低徊,老人泣不成声。只是徐老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去帮助灾民,只能依靠自己小小的捐款来表达心意。

这几年,由于徐老只有上午修车,于是,他每天下午就在小区清理狗便。他说:“没人管,我来管。又臭又脏的狗便,摆在那里儿,老人孩子如果不小心踩上一脚,回到家里不好处理。”于是,只要不下雨,徐老都会每天坚持在小区捡狗便。

如今,因为二十多年的付出,徐老先后荣获民政部、劳动部、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海淀区授予“学雷锋标兵”,还荣获了2011年度“感动海淀”十大文明人物的称号。

面对接踵而至的一个个荣誉和光环,徐老显得平淡:“说实在的,我真没有什么想法,也没想得什么荣誉,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大家做点儿事都是应该的……”

专帮孤寡老人的老人

“您对我们老两口关怀备至,已像至亲。想叫你过来看看我们,你心里也踏实,可又让你破费我心里特过意不去……”这样的短信在王兰云的手机里有很多条。

这是她帮扶的一位85岁的老人杨伟奇发给她的信息,每次看到短信,王兰云的心里又暖和,又不是滋味。

老了老了又开始帮更老的

今年67岁的王兰云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看起来也就五十多岁,一直在定慧东里居委会工作的她跟社区里的老人们有着特殊的感情。

在所有的老人中,有两位老人跟王兰云的感情更是不同寻常。

老爷子叫叶惠,88岁的他是中央电视台的离休人员,老伴儿杨伟奇也已经85岁,两人无儿无女,一直跟保姆生活在一起。由于老两口性格不同,老爷子性格内向,不爱说也不爱聊;老太太却性格外向,喜欢出门溜达。于是,两个奔90岁的人,经常还是跟老小孩一样喜欢拌拌嘴。

今年过年,老两口去了房山一家养老院。上周五,王兰云又去房山看望老人。老爷子看见她就像见到了靠山一样:“你来了啊,你快把我弄出去吧,这边养老院住着跟监狱似的。过年也没什么人,你接我出去吧……”

说起跟两位老人的缘分,王兰云说,这得追溯到10年前。

2004年,当时还在居委会工作的王兰云和同事们一起开展了社区一助一帮扶孤寡老人的活动。每周四走访社区里的高龄、空巢老人,成了互助社雷打不动的惯例。也就是从那年起,王兰云和叶惠、杨伟奇这老两口结下了缘分。

10年来,王兰云给老人买衣服,送吃的,把老两口当成自己的至亲长辈,而两位老人也越来越依赖王兰云。

洗脚接尿被人误为亲女儿

王兰云说,刚开始跟两位老人结对子的时候,他们还年轻,身体也硬朗。加上那时候,自己工作也忙,平时看望老两口的次数没有现在频繁。

“这几年,我退休以后时间多了,没事就去看望老人。虽说老人家里一直都雇着保姆。但可能因为老爷子脾气的原因,保姆换了一茬又一茬。”

所以每次去了老人家里,王兰云都会对保姆进行一些安抚,把老人家里的情况跟保姆说一说,也让保姆多了解一点老人的情况:“大爷脾气不好,多包涵着点儿。等天气暖和点了,推大爷出去看看花,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人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还怕寂寞。”

2012年,叶惠老人一年里住了3次院,王兰云基本上天天到医院去。老爷子爱吃红烧肉,王兰云就在家里做好再送到医院。

有时候,中午过去,正好赶上护工吃饭,王兰云就替护工照顾老爷子。赶上老人要小便,还得给老人接尿。

令王兰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有一次老人住院,赶上一个护工服务得不太好。老人就跟王兰云说:“他们很久都没给我洗脚了。”于是王兰云下午吃过饭后,就赶到医院帮老人泡脚。让叶老感动的是,王兰云每次帮他泡脚,都是搓着洗,而不像保姆那样,只是让自己泡着,泡一会儿直接擦干……

由于王兰云来医院的次数多了,不少医生都问:“您和老爷子什么关系啊……”“我不是他女儿,我是就社区的志愿者。” 王兰云回答后,在医生们的脸上看到了诧异和佩服……

老人便秘她帮忙擦药

有一次赶上老太太心脏不舒服,得知情况的王兰云赶紧出门叫了一辆出租车,把老人送到了医院,挂号、输液,忙前忙后,同时,她心里还得记挂着独自在家的老爷子。

“当时他家是新换的保姆,我从医院回来后,就过去看了一下。” 王兰云说,刚过去时,叶老正在卫生间方便,她就和保姆在客厅聊天,但是过了一会儿,叶老还没有出来,王兰云就直接过去了。

“因为我们也都熟悉了,老人是长辈,没那么多顾忌。我直接问叶老, 您是不是大便干燥啊,老人直点头。”随后,王兰云就直接到老人屋里拿来了开塞露, 又拿了一个方凳让老人趴着(老人膝关节不行,无法下蹲)让他撅起身子,给他抹药。一次不行,又抹了第二次。完了之后,王兰云又给老人拿卫生纸揉一揉。最不巧的是,那次老爷子家的马桶还堵了,在后来的清理中,王兰云又是一顿折腾……

每年过年,因为保姆要回家,两位老人一般都会去养老院住一阵子。王兰云说,今年过年老两口去了房山老年公寓,往年的时候,香山老年公寓、凤凰关爱护理院、十三陵养老中心……凡是老两口去过的地方,她都去过。

不忍看90岁老人自己做饭吃

虽然,王兰云对孤寡老人的细心照顾得到了小区里很多人的夸赞,但在个别人看来,王兰云的行为有点“多事儿”。

小区里有一位快90岁的胡大妈,老伴儿前几年去世后,她就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由于和儿媳妇关系一般,虽然住在一个屋檐下,也都是另起炉灶。

这件事可让王兰云操了不少心, 太主动了吧,怕人家小一辈的不乐意。 但是不主动呢,又心疼老太太。为此,她找到小辈做了很多次工作。“每次找她聊的时候,人家总说一句话,我们家事儿您甭管啦……”

“可是不管行吗!”每次看到快要90的老人自己做饭吃,王兰云总是放心不下,她经常自己在家蒸点包子,等老人出来遛弯的时候,悄悄地塞给老人……

10年来,王兰云的所作所为在小区里人人称赞,不过在她自己看来,这些都是应当应分的事情。

“毕竟我以前在社区工作了十几年,对家家户户的情况也都了解。再加上,我家里双方没有老人,没有什么负担,退休以后也有了精力,多帮扶帮扶老人也是应该的。要不也是整天在家看电视,哪如出来活动活动健康啊……”

问题学生变身“北京好青年”

8年时间,参加志愿服务5000小时。

8年里,从奥运会到园博园开幕,从春运到旅游黄金周,从2008年地震到721抗洪抢险,22岁的王翰嵩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志愿活动已数不清。

如今的他,已成为有着19万人的北京旅游志愿者联合会总队的执行队长,他说:“一路走来,在我的服务历程中有鲜花,也有板砖,但令我感觉最有价值的恰恰是我遇到的那些困难。”

从问题学生到埋下志愿火种

王翰嵩虽然年纪不大,但在很多北京的旅游志愿者看来,他是一名不折不扣的“资深前辈”。可没有人能想到,8年前的王翰嵩是一名彻彻底底的“问题”学生。

“连续一周都不去上课,天天泡在网吧里打游戏。最后班主任找到家里,父母才知道这件事。”王翰嵩说,那时候去网吧特别上瘾,后来即便父母知道了,他为了上网,还总是在他们晚上睡着后偷偷溜出去……

最终,王翰嵩的父母觉得孩子这样下去肯定会毁,后来正好有合适的机会就送他去参加了潜能训练营。在那里,王翰嵩参加了潜能训练营的助教志愿者服务工作,也正是在那段时间,这个“问题”学生的内心深处埋下了“志愿”的火种。

王翰嵩家住北京房山,他在参加完潜能训练营之后,就迫不及待地要加入房山区的民防救援团,负责整个房山地区的应急和战时的防空警戒。

“当时因为未满18周岁没法成为正式的在会志愿者。”王翰嵩说,14岁以上才可以成为准民防志愿者,做一些社区的防风防灾、材料的发放等活动,再大一点的时候就做一些应急演练、设备的使用等,再稍微大一点的时候就会进行民防演练和市里面的一些志愿者活动,增加实战的机会。

但让王翰嵩没有想到的是,他首先面对的就是老妈的反对。在老妈看来,做民防志愿者,哪里危险去哪里,所以实在舍不得孩子参加。因为他们知道王翰嵩的性格——这孩子参与活动时总是拼命三郎,第一个介入,最后一个撤离。

于是父母在零花钱和时间上进行控制,以此限制王翰嵩参加志愿活动。但从小就喜欢军事的王翰嵩还是坚持着参加,直到有一次,他在参加一次爬香山的活动时把脚给崴了,老妈直接找到了志愿者协会的领导,结果,王翰嵩有半年的时间没参加志愿活动。可脚伤一好,他便再次活跃起来。

721抗洪抢险他冲在一线

从2007年9月开始到2008年的6月,王翰嵩一直参加跟奥运会相关的青年志愿者宣传工作,他在服务站点里做城市志愿者服务,先是八宝山地铁附近的服务站,后来又到了五棵松附近的志愿者服务岗。令王翰嵩骄傲的是,奥运会时,他成为自家小区唯一一个进入场馆周围做志愿者的人。

不过到目前为止,令王翰嵩最难忘的志愿活动是参加721抗洪抢险。

“21日凌晨5点来钟全市下达了紧急通知,7点左右我们志愿者就都做好了准备,我们这块儿由于只有一艘快艇,有一位老师亲自带队,带了我们3个青年志愿者参与一线的灾情勘察和情报搜集工作。”

当时,王翰嵩所在的组织是临时成立的房山区旅游救援服务小组,志愿者之间彼此也不熟悉。后来所有在房山的志愿者统一改为“北京721抗险救灾志愿者”,参与工作的好多都是十七、八岁的小女孩,还有许多大一的学生也被动员到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

“那时的主要工作,一是排险,再就是防疫,针对卫生间、家禽处所和卫生死角喷洒84消毒液和消毒粉。我从开始参加一线的物资清理工作,一直挺到25号。”

王翰嵩说,当时最累的工作是负责清淤工作,手都起泡了,手套欠缺,徒手将石头运到三四百米以外的地方。不过在救援服务时,因为特别繁忙,手机没电导致信息沟通不畅。得知此事的房山群众都对志愿者很支持和爱护,主动提供充电设备,而这些平常的举动也让王翰嵩和同伴的心里充满了感动。

志愿服务做久了会“上瘾”

除了721抗洪抢险,王翰嵩参加过的志愿服务早已数不清了。

每年春节期间,王翰嵩都会参与庙会的疏导和应急工作,他最擅长的也是群众引导,曾经创造过一次记录,都是在2分钟内引导了160到180人次的客流量。

在“春运-蓝色地铁行动”志愿服务时,王翰嵩被分到了北京西站并任西站志愿服务总协调,每天,志愿者们要起早贪黑地奔波,重复为来来往往的上万旅客指引方向,几乎没有任何休息时间。好在,王翰嵩和伙伴们不仅完成了所有的任务,还创造了每两分钟输送160名旅客出站的记录。

在去年的园博会上,王翰嵩也是主力志愿者。当时是一个月的志愿服务时间,王翰嵩干了28天,他也因此成为北京园博会志愿活动中单月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

不过这些在王翰嵩看来,没有什么特殊的。“其实,做志愿者久了,就能真正领悟到志愿者的真谛。志愿服务真的不是在特定的日子做志愿者,因为志愿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参加一次好的活动会终身难忘,而做服务久了也很容易上瘾,容易唤醒人性的本质,这是在其它活动或游戏中感受不到的。”

诘难和委屈让人更快成长

在很多人看来,王翰嵩的志愿行为似乎一直一帆风顺。

其实,他曾遇到过不少的坎儿。王翰嵩说:“一路走来,在我的服务历程中有鲜花,也有板砖,但令我感觉最有价值的恰恰是我遇到的那些困难。”

有一次,王翰嵩和同伴在前门做志愿服务时,正好遇到一位老人摔倒了,可在扶起老人后,老人反而说是被志愿者给推倒的,最终,在警察和保安的帮助下事情才得以解决。

有时候,王翰嵩和同伴还会遭到莫名其妙的语言攻击。在去年的园博会中,由于园区的很多准备工作不到位,导致很多人找不到具体位置,一个法国人由于语言不通,居然用英语骂志愿者是猪。

王翰嵩说:“在志愿服务中,我们都是以很友好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因为我们并不代表自己,面对外地人我们代表的是首都北京,面对外国人,我们又代表着中国。”

然而,尽管态度再友好,王翰嵩还是遇到一个地铁乘客将其投诉到了派出所。

那一次,王翰嵩作为一线的志愿者在某地铁的A口进行志愿服务,A口是出口,只出不进,但有一位游客非得从A口进去,于是王翰嵩轻轻拍了下乘客的肩膀,对其进行劝阻,当时乘客没说啥,结果第二天他就到派出所报案说王翰嵩对他进行恶意攻击。最终,还是志愿者协会的老师和前辈们与派出所之间积极协调才得以解决。

对于那次事件,王翰嵩尽管知道问题不在自己,但他还是告诫自己,在以后的志愿服务中,要更加克制自己,要更加热情。

如今,王翰嵩的家人朋友都很支持他的工作,他自己也享受着每一次志愿服务。

“对方的一句谢谢,一个微笑对我来说都是那么美好,志愿者活动使我感受到了另外一种快乐和收获。”

新闻观察

什么是真正的“学雷锋”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这一天成为“学雷锋日”……许多年过去了,今天的3月5日,不少人能记得的只是:这一天又叫“中国志愿者日”。

据北京市民政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11月底,北京市注册社区志愿者已经达到135万人,志愿服务队伍11481支,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人次1867万,服务工时2509万小时。这其中,从北京奥运到抗险救灾,从城市社区到郊县农村,志愿服务精神始终在高扬,这种精神已经扩展到社会多个领域和各个年龄的人群。

在本刊采访的3位“北京好人”中,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做好事的前提是自己的生活有最基本的保障,而这一点也成了他们做好事的一个前提。如今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也都越来越好,在没有生活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我们真的应该向文中的几位学习。

可能有人会说,现实中,有人做好事时遭遇过窘境,比如说扶老太太过马路都可能吃官司。但毕竟助人做好事,遇到误解的是少数。

如今,“学雷锋”这个口号已经突破了框的限制。他的精神,已经默默地化成了慈善、义工、志愿者行动……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去做义工、做志愿者一样,本身就是一件很时尚的事。

3.续写雷锋日记 篇三

茅台一小校本部五(3)班 王元子

辅导教师杨 芳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雷锋精神的实质。这种伟大的精神,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或将来都是教育我们、激励我们前进的宝贵财富。虽然雷锋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始终活在人们的心里。雷锋精神始终放射着夺目的光辉,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也不甘落后。

2011年11月5日那天,虽然是冬天,但是红红的太阳照射着大地,使人们感觉不到冬天的寒意。我预习完功课,就去外公家玩耍。我一上公共汽车,买了车票,不一会儿,车就出发了。当车行驶到二中时,上车的人特别多,车内巷道的人一个紧挨着一个,最后上来的是一位老奶奶,差不多七十岁了,她因为年老不敢挤拼,所以最后才上车。我坐在车门口的座位上,看见老奶奶使劲地抓着车门,用尽全身的力气才上了车。此时,我想:我应不应该给老奶奶让座呢?不!我买了车票,我应该自己坐。突然我又想到,老奶奶年纪这么大了,站在巷道上,容易摔倒。想到这,我立刻站起来对老奶奶说:“老奶奶,你来坐吧”!“没事,小朋友,还是你坐吧!”我忙说:“老奶奶,你坐吧!我一会儿就下车了。”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了,小朋友!”我说:“不用谢!”

此时,车上的人一齐把目光投到我身上,嘴里还不停地称赞

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到了外公住的地方,我就下了车,看着公共汽车离我越

来越远,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多帮助别人,多做一些对别人

有益的事,给别人添一点快乐、添一点幸福,使社会变得更

4.续写雷锋日记 篇四

雷锋的这句话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美好的心灵。

但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个“活雷锋”

一天,我在楼梯口看到这样一张通知:因为过年,牛奶停送两天,请大家自行安排。敬请原谅。这是大家最不愿看到的通知,这样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就在我看完通知的第二天,下了一场大雪,窗外刮着呼啸的寒风,风里夹杂着巨大的雪花飞来飞去,这样一个清早,真有些凄凉。刺骨的寒风刮得家家户户紧闭门窗。

我家也不例外,我们一家人正发愁这样的天气怎么出去买牛奶啊!

就在这时,窗外远远处有一位老人推着一辆小车缓慢地前进着。噢!原来是送奶的老伯,不是说停送两天,过年吗?他怎么还来送呀?老伯尽力地大嚷:“领奶了,取奶了。”只见人们稀稀疏疏地往外走,我也出来加入到排队的行列。

正在排队的人问送奶的老伯:“不是停送几天吗?怎么还来呀?”老伯笑了笑,说:“嗨!反正也没什么事,就送呗,这样大家多方便呀!”还有人说:“这大过年的,放了您的假,您不好好休息,来这送奶干嘛?”老伯摇了摇手,说:“我应该时时刻刻为大家服务,不管过不过年!”这时,排队的人不禁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我心头也突然涌起了一丝丝敬意。有的人说:“您可真是个活雷锋啊!”老伯说:“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听了他这番话语,我对他的敬意更浓了!

风更大了,这风中仿佛夹杂着老伯的汗水与心意。他的背影也渐渐消失在雪的世界里。

5.续写雷锋日记 篇五

弟弟是一个小雷锋

今天早上,我和弟弟去用自己的零钱去买煎饼果子吃。

我们买完,在回家的路上,我们看见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弯着腰捡垃圾,弟弟看见了,问我:“姐姐,这个老奶奶在干啥呢?”我说:“奶奶在捡垃圾呀,因为她没有钱,只能能靠检垃圾维持生活,奶奶很可怜的!”我说完,弟弟就跑过去,把煎饼果子给了奶奶,说:“奶奶给,这是我的早餐,你吃吧,我等一会,和姐姐再去买一个!”我看见奶奶此时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这是我摸了摸口袋,我们的零花钱已经用完了。不过,我并没有责怪弟弟,倒是心里像倒了五味瓶一样,酸酸的,我想:为什么弟弟能做到我就做不到呢。这是奶奶说:“谢谢你呀小弟弟,真有爱心,快点和你姐姐回去吧,别被冻着了。

今天早上的这件事情,是我到现在都没有忘记,弟弟真是一个小雷锋呀!

续写雷锋日记

哎,这件事说来惭愧。当时放学已学完乒乓球的我和正在小区篮球场打篮球的黄逸舟准备回家,只见离我家单元门口不远处有一叠钱,我们忙跑过去,捡起来,数了数,哇,有1200元。“这么多钱,应该交给保安。”我们俩几乎同时说。于是我们拿着钱毫不犹豫地向保安亭走去,经过篮球场时并大声喊道:“谁掉钱了!谁掉钱了!”没有人回应,只有一个小女孩走过了,年纪和我们差不多。她说:“来,给我交给保安叔叔,交给物业。”我们见她很真诚,就相信她,也没去多想,就把钱给了她,只见她小跑着去往保安亭的方向,之后我们没去注意就回家了。第二天,妈妈见没贴告示,就和我去看监控,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发现小女孩跑向保安亭但没停下来,也没往物业走,后来监控就看不到了。小女孩拿着钱去哪里了呢?难道·····我们真的以为她会交给保安呀。

哎,真有点后悔!如果我们当初多考虑一下,如果我们当初不偷懒,如果我们当初亲自把钱交给保安叔叔就好了,我们还是相信保安是好人。小女孩呀小女孩,当初我们把钱交给你,是因为我们相信你呀,你怎么辜负了我们对你的期望呢?如果你不说交给保安,我们会自己去交啊!你也是小孩,应该有着纯洁的心灵,下次见到你我们还要追问你。

看了做好事也要有方法。同学们,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今天做了一件好事

小雨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学校放学后,同学们陆陆续续回家了,四(1)班的张春同学因为身体单 薄,加上路滑,刚骑上车就连人带车摔在了马路上。

我看见了,走上前去说:“张春,别伤心,我带你去老师办公室,让老师打电话给你爸爸妈妈,然后带你去医院。”张春点了点头。然后我把张春扶了起来,边走边聊天。

到了老师办公室,我把情况跟老师讲了一遍,老师立即打电话给了张春家长,张春家长到了学校,把它送到了医院。

6.续写雷锋日记200字 篇六

在我家院子里住着一位老奶奶,她姓刘,大概六十多岁,我们都称她刘奶奶。

刘奶奶每天都起的很早,可她起来既不是去花园散步也不是去公园里打太极拳,而是一起床就拿着笤帚把我们院子三个单元从七楼到一楼,再到院子里的球场,仔仔细细的打扫干净,常常是累得满头大汗。院子里的叔叔、阿姨们看见了,都说:“刘奶奶,您歇歇吧!我们自己来打扫。”可是刘奶奶却说:“没事,你们要上班,每天下班回来也很累了,我在家没事,这些事我都还能做,也能锻炼锻炼身体啊!”于是,每天刘奶奶还是照样早起打扫卫生,无论是酷暑严寒还是刮风下雨,都没间断。每天早上我们上学的时候,院子和楼梯间已经是的干干净净了。正是这样,我们院子也是我见过最干净的小区了,这都得益于刘奶奶的“为大家服务”的精神。

7.续写雷锋日记600字 篇七

此次活动以重温《雷锋日记》、续写《雷锋日记》、践行雷锋精神为主要内容。重温《雷锋日记》,即通过多种载体、多种形式组织广大学生学习雷锋日记,以国旗下的讲话、班会、队会、阅读等形式朗诵《雷锋日记》,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校报校刊等载体常年刊登、播送《雷锋日记》中的经典名句、名段,制作雷锋宣传画、雷锋名句书签,再现和诠释雷锋事迹、雷锋精神;续写《雷锋日记》则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身边平凡中蕴含伟大的人和事、参与道德实践活动的过程与感悟,记录对不良现象的反思、对新时代雷锋精神内涵的思考,鼓励以学校或班级博客、微博等新的形式来续写雷锋日记。践行雷锋精神,在学校、家庭、社会广泛开展“孝父母,知感恩,会节俭”、“敬师长,读好书,做好人”、“爱家园,讲文明,懂礼仪”道德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省会多所高校、中学、小学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齐诵《雷锋日记》,“钉子精神,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饱满的精神、高昂的气势和着激荡的雷锋歌曲,使得每个与会者神情振奋。陈润儿现场勉励广大学子:“做一个有远大理想的人,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8.续写雷锋日记250字 篇八

我顿时既高兴又不解,高兴的是爷爷夸了我,不解的是我不知道雷锋是谁?雷锋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说我是活雷锋呢?等等等等。

于是我赶紧回到家,在电脑里找答案。雷锋(1940~196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1954年加入中国少先锋队。1962年8月15日因公殉职,年仅22岁。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

9.续写雷锋日记800字 篇九

今天是星期六,妈妈去上班,我独自一人在家,感觉很孤独,于是去看望奶奶,拿了学生卡后我匆匆忙忙地赶去汽车了。

我一到车站,就正好来了一辆966路车,不过车上的人特别多,我心里说:“不要紧,站一下吧!”过了几站路以后,我终于有位置坐了,舒舒服服的伸展了一下四肢。但我刚坐下,就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这时汽车里响起了这样一段话:“如果您的身边有老、弱、病……” 我马上说:“老爷爷,请来我这边坐吧!”老爷爷说:“谢谢你!”我马上回答说:“不用谢!”老爷爷一坐下就和我聊起天来:“你读几年级呀?你几岁了呀?”我说:“我11岁了读四年级。”老爷爷接着说:“小朋友,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我脸红了红有些不好意思了。这时汽车里又响起:“红光小区到了!”我心里说:“哇!真快,都到奶奶家了!”我笑着对老爷爷说:“老爷爷,再见!”

今天我给老爷爷让了座,虽然是件小事但我很开心,因为我做了件好事,当我把这件事写成作文时,老师表扬了我,并继续教育我们把中华民族的美德发扬光大!

“予人玫瑰,手自留香”的幸福

“奉献”,是一种恭敬地交付、呈献,即不求回报地付出,对祖国如此,对社会、对家庭乃至于对自己的理想追求亦如此。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的前提和精髓,没有这种精神,爱国无从谈起,创新无从体现,包容、厚德也只能是一句口号。

但是,作为日坛中学的一名团委老师,我看到我的学生们,像被包装精美的糖果,摆放在远离危害的地方,生活的华美而精致,但却忘记了自己华美包装下的内在——带给别人甜蜜和快乐。他们是物质极大丰富的一代,他们是被无限疼爱所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一代,所以忘记了什么是奉献,更不知道要如何以奉献的精神和热情去践行“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

10.续写雷锋日记 篇十

爸爸在沙发上拿着手机刷微博看的正入迷,我跑过去抢过他的手机也看看这天的微博上有什么搞笑的事。翻着翻着,我望见这么一条微博:寒冷的冬天,一个人独自开车去旅行,结果在路上车抛锚了,他又冷又饿,于是到附近的村民家里求助,村民给了他热水喝,给了他热饭吃,还帮他修好了车,他十分感激拿出好多钱要送给这个村民,这个村民告诉他:“我不需要你的钱,但是你要答应我一件事情,那就是把这种爱心传递下去,去帮忙那些需要帮忙的人。”这个人牢记村民的话语,并遵守他的承诺,在以后的岁月里,他尽可能多的去帮忙那些需要帮忙的人,并叮嘱他们把爱心传递下去,去帮忙更多的人,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人都去帮忙别人,人人也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忙。

这真是一个好办法,只要我们都有这样一颗把“爱心传递”下去的心,在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给予别人帮忙,我们这个社会就真的和谐了。

上一篇: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下一篇:国华电力公司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