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会论文

2024-10-08

急诊科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会论文(15篇)

1.急诊科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会论文 篇一

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及体会

时间:2010年01月19日10:06 来源:当代医学

杨胜琴 张兰 李菁 薛云星

[摘要] 目的 探讨我院急诊科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对急诊专业护士培训的应用及体会。方法 通过对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调整,制订周密计划并组织实施,进行考核。结果 经过一年的培训,进行考核测试,有2人第1次考核未达标,组长培训后,再次考核均达标。结论 通过培训,强化了急诊科护士的理论知识,单项操作、整体合作综合急救技能较前明显提升,大大提高病人和医生得满意度。

[关键词] 分层管理;专业护士;培训

随着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急诊护理专科的快速发展,对急诊专科护士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急诊科护士具备全面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急救技能,具有良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这样才能确保急诊科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我科于2008年6月1日~2009年6月1日,对全科28名护士进行培训,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有护理人员28人,年龄20~50岁,平均30.94岁,急诊科护龄10年以上12人,5~9年5人,3~4年5人,1~2年6人;文化程度:本科6人,大专16人,中专6人;技术职称:主管护师6人,护师8人,护士14人;编制:正式在职13人,招聘13人,临时招聘2人,非正式在职占全科护理人员总数的53.57%。

1.2 科室结构 分4个护理组:院前急救、输液组、重症监护和护送组。

1.3 功能 承担全市出诊任务、院前急救、急诊分诊、急诊清创手术、危重症患者监护、全院门急诊输液、急诊患者检查、入院护送等。

培训

2.1 培训目标 熟练掌握急救相关护理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应急能力强、急救技术过硬的护理队伍。

2.2 培训内容 急诊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急救技术和急救操作技能培训,参与综合模拟急救演练。

2.3 培训模式

2.3.1 制定计划 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实行组长负责制,将科室护理人员分为3组,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急救护龄、基础知识与技能、专科知识与技能、临床思维能力、管理组织能力和应急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将护士分为3级,即高、中、低级,高级为小组组长,培训工作由护士长全面统筹,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的分层管理培训模式。

2.3.2 组织实施

2.3.2.1 理论知识培训 培训期间每周组织1次理论授课,授课人为科室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可缩短学时,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且教学生动、活泼、直观,提高了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2.3.2.2 技能培训 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对组长进行培训、考核,达标后,再由组长带领组员进行训练,每周培训1~2项操作技能,周五进行考核,要求人人达标。

2.3.2.3 情景模拟培训 模拟建立一些与实际工作相似的抢救环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培训护士的抢救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1]。模拟培训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制组织进行急救,提高整体综合急救能力。如突发车祸大量人员受伤进行分诊、急救等。

2.3.3 考核 由科室护士长和护理组长组成考核小组,共4人,对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单项操作、整体合作综合急救能力3个部分进行考核,每月考核1次,采用百分制进行考核,考核分低于85分,为未达标,分析原因,组长负责再次培训,2周内进行再次考核。

结果

经过1年的培训,进行考核测试,有2人第1次考核未达标,组长培训后,再次考核均达标。通过培训强化了急诊科护士理论知识,单项操作、整体合作综合急救技能较前明显提升,大大提高病人、医生满意度。

体会

急诊科是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具有突发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等特点[2]。急诊护士工作能力的培训是保证急诊工作正常进行的关键,是急诊护理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3]。我科通过1年急诊专科护士培训,采用分层管理模式,收到很好效果。

4.1 护士的分层管理,有利于激励机制的形成,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4]。我科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培训采用的分层管理模式,是根据护士的职称、急诊护龄、基础知识与技能、专科知识与技能、临床思维判断能力、管理组织能力和应急能力等方面对护士进行综合评价。是将培训考核组合对象与临床护理排班组合对象一致,操作训练考核与临床实际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分层分组进行技能培训,再进行急救模拟演练,大大提高了护士应急能力和整体实战能力。

4.2 护士协调、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经过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的训练,护士的协调、应变和管理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锻炼了稳定的心理素质,能冷静、果断应对各类重大抢救、突发事件、特殊事件,确保绿色通道畅通。

4.3 病人及医生满意度明显上升 通过培训,急救护士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医护配合协调,医生及病人对急救护士满意率明显上升,2009年5月满意率为98%。

4.4 抢救成功率高 通过培训,提高了护士的综合抢救能力,使急诊护士能够胜任由简单的救治扩展到多专科的综合急救[5]。

通过对急诊专业护士规范培训,采用分层管理模式,充分调动了各级护士工作积极性,强化了急诊及相关理论知识,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明显增强了护理人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2.急诊科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会论文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导师要求

大专毕业、主管护师以上的科室护理骨干, 由科室推荐, 护理部考核、审核确定

1.2 培养对象

新毕业的3年内的来院上岗护士。

1.3 培养目标

1.3.1 既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和爱伤观念,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以亲切的态度, 良好的精神面貌进行各项护理工作。

1.3.2 熟悉并掌握本科室护士各班的工作流程, 严格遵守并认真执行科室的值班、交接班、查对等工作制度。仔细观察病情, 及时上报, 及时处理, 及时记录。掌握并灵活运用专科的护理常规和健康教育。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护理操作和专科护理技术。积极参与并熟练掌握各类危重、特殊患者的观察要点、抢救流程和护理措施。掌握本科室常用药物的剂量、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熟悉患者常见化验检查的正常范围及临床意义。

1.3.3 能参与并基本完成病房的管理工作。参与实习生、见习生的临床教学工作。

1.3.4 掌握一门外语并能借助外文字典阅读外文专业文章, 能熟练应用计算机的常用操作。

1.4 培训时间

新护士进行科室 (大内科、大外科或急诊科) 轮转至少要3个科室以上, 且所轮转到的科室一般约8个月左右 (至少不得低于3个月) , 该科室导师根据年轻护士情况制订并实施切实可行的规范性培训计划, 该科室培训计划一般分三个阶段进行:

1.4.1 第一阶段 一般第1~2月左右 熟悉护理职业道德和相关法律法规, 熟悉科室的环境、规章制度、各班工作流程, 熟练掌握22项基本技术操作, 了解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和专科护理文件书写。

1.4.2 第二阶段 一般第3~6个月左右 掌握各项基本技术操作及各班工作流程, 熟悉专科护理常规专科护理技术操作、专科护理文件书写及危重患者的抢救, 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临床护理管理和护生的带教工作

1.4.3 第三阶段 一般第7~8月左右 能独立解决和处理本专科各项临床护理工作, 熟练掌握专科护理和专科技术, 能完成部分护理管理和临床带教工作。

1.5 考核内容

包括政治思想、医德医风、临床基本理论、临床实践技能、外文及护生教学能力等。每次考核均要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在规范化培训手册上。

1.5.1 科室考核

护士长和导师根据科内规范化计划进行每月的考核。

1.5.2 出科考核

新护士每轮转科室结束时, 由护士长和导师做好出科考核。

1.5.3 护理部考核

由护理部主任、 科护士长和护理部总带教老师根据护理部规范化培训计划定期考核 (每年至少2次) 。

1.5.4 年度考核和阶段性考核

每年度及每阶段培训结束后, 由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和护理部总带教老师进行考核评定。

2 结果

我院自2002年起年轻护士规范化培训实施导师制”以来, 共有134名护士参加, 其中本科28名, 大专生106名。至今为止已有47名护士顺利通过规范化培训并转为定科继续专科培养。通过对年轻护士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的规范化培训, 使我院年轻护士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高。

3 效果评价

3.1 提高了年轻护士的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规范化培训中, 年轻护士轮转的科室较多, 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必须尽快熟悉病区的环境、布局、物品放置、人员及工作情况等;汲取了导师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琐事中是如何正确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的, 从而也使她们深深懂得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做好临床护理工作, 才能了解护理专业的新动向、护理事业的前进方向。此外, 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也使年轻护士掌握并能灵活运用护患沟通交流的技巧和方法, 能正确处理好护护、护医、护患、护技等各种关系, 预防和减少了各种矛盾或纠纷的发生。

3.2 增强了年轻护士的服务意识

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 同样的医疗技术比质量。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 因此, 护理服务在医疗质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分量。在培训中, 各位导师以身作则主动、热情、真诚地为患方服务, 潜移默化地让年轻护士牢固树立“患者可以没有医院, 但是医院不能没有患者”竞争意识, 珍惜目前的工作岗位,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事, 真正做到“一切为了患者, 为了患者的一切”, 服务在患者开口需要之前。因此, 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也大大地提高了我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提高了年轻护士的护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培训中, 层层做好计划并实施, 认认真真抓效果, 奖优罚差。各层次严格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定期考核评比并反馈, 从而使年轻护士自觉、自愿、主动地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不断完善自我。其中有7名护士在我市卫生局级三基本比赛中名列前7名, 2名护士荣获我院“十佳护士”称号。

3.4 提高了导师的主动学习意识

随着护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近年来本、专科护理毕业生的逐年增加, 中专卫校的萎缩;各护理继续教育院校陆续的开办, 使各位导师深感自己学历的低微、新知识的匮乏以及自己肩负的重担, 主动自觉的要求参与专科培训、学历教育等各种继续教育形式, 从而使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更趋进步和完善, 现已有13名导师取得护理本科学历, 26名导师护理本科在读。

3.5 护理学术水平的提高

由于在培训中导师注重护士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护理科研意识逐年增强, 护理学术水平提高较快, 近年来学术论文发表数目逐年上升, 5年来共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16篇, 获得局级科技进步奖8项, 护理小革新2项。同时也改进多种护理用具, 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叶文琴, 朱建英.现代医院护理管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40-275.

[2]陈冰, 毕业后护士分层次规范化培训方法探讨.现代护理, 2005, 11 (1) :61-62.

[3]蔡虻, 姚莉, 孙红, 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 (4) :290-292.

[4]王燕, 王丽军, 雷蕾, 等.对新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的管理对策.华北国防医学, 2005, 17 (5) :369.

3.急诊科专科护士培训计划 篇三

2、掌握急诊危重病人抢救的理论、技能和仪器物品、药品的使用。

3、掌握“120”联动系统的调度工作和院前急救的各项护理技术。

4、掌握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

5、熟练掌握急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指定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和工作。

4.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心得体会 篇四

XX年,就是我工作的第五年了,这些年,我由一个蒙蒙憧憧的实习生,成长为一名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护士。

病人在一轮轮的换着,科里也在这几年中离开了不少老同事,来了好多新同事!不过相处的岁月中,工作的协调与配合中依然那么依然有序。又快过年了,感触不由得从心底像投幕电影一样,放映着这一年之中发生的一件又一件事情!

最有意义的事:今年我们分组了,这也许算得上是头等大事吧?我们科整个分了两组,我被分在了前组,虽然和从前一成不变的工作模式有了很多的差异,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勇敢的尝试着新的工作重点。这未尝不是件好事啊,也许换一下方法,会使我们的科室变得更加有力、更加强大!在组长孙英的带领下,我们组的每一个成员都紧紧地团结着!也许团结就是力量吧;以前有的事情拖拖拉拉,有的事情都不愿意去做!可是,自从分了组,大家都乐意去抢着去做,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病人和家属的反映都非常好,使我们巡视病房和病人沟通的时间也相应增加。于是,我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病人的满意、和领导的肯定。所以在护士长的带领下,经过我们全科室的共同努力,我们光荣地获得了院第三季度护理质量考评的第一名(也是本年度最开心的事情吧!)

5.急诊轮转护士培训计划 篇五

轮转阶段是护士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一阶段,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科轮转护士的带教,全面提高轮转护士的带教质量,丰富轮转护士的专科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提高其应急能力,使她们更快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了解专科特点,提高工作能力与水平,现特制定我科的轮转护士带教计划如下:

一 我科轮转护士总带教李颖,全面负责轮转护士的带教安排与考核。二 建立“轮转护士管理记录本”,记录每批轮转护士的个人信息、授课记录、考核记录及出入科座谈会内容。

三 轮转期间要求参加科室组织的规范化培训、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轮转护士在我科轮转时间为一个月,根据轮转时间并结合我科特点制定详细的各周带教计划: 第一周

1介绍我科轮转护士带教计划,并由护士长或总带教召开入科座谈会,了解各轮转护士相关信息及其需求

2介绍在我科所需掌握的理论及操作内容、考核项目及安排

3了解急诊设施、工作内容和特点、急救技术、急救车和抢救药品 的使用、急诊病人就诊流程。

(1)专人带教,介绍急诊环境、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性质、工作重点,及各班流程,熟悉各班职责,尽快适应急诊的工作环境,进入急诊护士角色。并强调护士礼仪的重要性。

(2)加强“基本功”的训练,讲解注射法、常用皮试液的配制、结果判断;示范操作无菌技术,吸氧,吸痰

2、讲解过敏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的抢救流程。

(3)抢救仪器示范操作;讲解心电监护,心电图机,电除颤仪,电动洗胃机,呼吸机,心肺复苏机的操作流程及相关理论知识。熟悉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掌握心肺复苏,每周必须掌握2种抢救仪器的使用

(4)充实内外、妇儿各科专科知识,熟悉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症状、体征 第二周

1介绍急诊日志,危重病人抢救记录及留观病历的规范书写;

2要求掌握急救药品的剂量、使用方法、副作用;如心三联、呼二联、甘露醇、地西泮、西地兰、50%葡萄糖、硝普钠、解磷定。3熟悉抢救仪器的使用及故障排除;

4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抢救费用的收取。学会填写各种入院登记。

5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症状,如何通过辅助检查如血、尿、粪三大常规行鉴别诊断,正确分诊;

6掌握沟通技巧,主动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尤其是有纠纷隐患时,如何适时化解。7跟随老师接诊病人,经过评估分诊后,在老师的指导下,负责病人急诊就诊期间的整个护理活动,包括协助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护送病人进行相关辅助检查、抢救等过程,进一步深入了解急诊工作流程,重点了解急诊就诊各环节的衔接,如何为病人营造无缝隙服务。通过对病人的全程服务,将病人的实际情况与理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

第三周

1掌握急性中毒、严重创伤、多发伤、心梗、心衰等急诊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与心肺复苏规范操作、有效指征。在参与抢救工作中学会危重病人观察的重点内容,学会识别潜在的危险因素,强化“时间就是生命”的概念

2培养急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迅速的应变能力;能说出停水、停电、停气,火灾的应急处理及报告程序 3 常见病、多发病分诊独立完成。

4了解轮转护士目前需要知道的哪些知识,并进行相应带教调整。

第四周

掌握基础护理的知识外,对专科的知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注重心理素质提高,除继续巩固已学的知识外,更要用整体观点来完成工作 安排轮转生给新来的实习生介绍科室环境,规章制度,物品排放的位置。挑选自己最为擅长的护理常规或急救技术,给大家展示。2 带教老师抽查,理论及操作

3用幻灯片形式展示护理查房(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科室进行专题讲座 4召开座谈会,征询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培训工作。5自我鉴定

6出科考核

6.急诊科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会论文 篇六

关键词:社区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综合测评

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护理的工作质量与社区护士的基本素质关系很大。为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发展,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护理专业队伍, 我院自2003年开始对社区护士的岗前规范化培训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变革, 结合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将先进的教育方法和实用培训内容引入岗前培训, 取得较好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参加岗前培训的对象为本区6个社康中心的护士30名, 中专23名, 大专5名, 本科2名。

1.2 培训内容

集中授课的内容以医院的规章制度、护理相关内容 (仪表仪容、消毒隔离、护理常规、护理操作、工作流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等) 为主, 培训时间为2周, 培训方法以讲授为主。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与社区服务工作内容有关的课程, 如全科医学、健康教育学、妇幼保健、老年保健、劳务工保健等相关课程。

1.3 培训方法

发放医院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护理常规等方面的书籍, 护理部自己设计的工作流程、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处理流程, 还可在医院护理邮箱下载与社区服务工作有关的内容, 主要采取讲授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护士礼仪规范、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护理仪器或用具的使用, 组织观看视听教材, 由具有良好护士素质和高尚护理职业道德修养, 有一定业务能力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 带领配合实际演练。健康教育采取病案引导讲授。职业道德塑造采用启发式教育。服务理念的内涵以座谈会形式讨论。

2 考核办法

医院对每批新聘用人员一律实行岗前考核, 了解其对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核人员由护理部组织资深护士长参加, 实行公开、竞争、公正、择优录用的原则, 成绩不合格者 (理论60分, 操作80分) , 医院不予聘用。

2.1 “三基”理论考核

以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护理为主, 理论不过关者不可进入技术操作的考核。

2.2 技术操作考核

以《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为主进行护理技术操作, 内容包括:肌肉注射法、皮试法、静脉输注法、无菌技术、吸氧法和心肺复苏术等, 每人随机抽2项进行操作。对于操作不熟练、无菌观念不强者, 按评分标准进行扣分, 不达标者不予聘用。

2.3 科室鉴定

通过理论与操作考核合格后, 安排护士到科室进行再培训。护士由主管护师带班, 培训时间为2周~4周, 培训期满后, 所在科室写出工作鉴定, 鉴定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技术操作、业务实际能力、团结合作精神、服务理念、职业道德及综合能力。

3 效果

3.1 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

通过多种培训方法的施行, 我院社区护士能自觉巩固和学习各种基础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愿意学习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同时护士能够很快地掌握护理诊疗常规, 各项护理操作技能规范化, 得心应手地进行社区护理工作。

3.2 引入竞争机制

培训后上岗的护士, 工作积极主动, 责任感强, 在工作中有较高的热情, 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 调动了其工作、学习的积极性, 为护理发展起到推动作用[1]。

3.3 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服务态度明显改善

开展规范化培训4年来, 社区护士操作规范化、举止优雅、仪表端庄、动作轻稳, 以病人为中心, 关心体贴病人, 受到社区病人的一致好评, 促进了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和服务态度的改善, 使社区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逐年增加, 由2002年的88.0%提高到了目前的97.6%。

3.4 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

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 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 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对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有了更深的了解及体会。

4 讨论

4.1 开展社区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

社区护士岗前培训要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护士在教育、政治品德、技术水平、综合素质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加之医学模式的转变, 劳务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 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使其上岗往往不适应。要将她们培养成为适应医院社康中心发展的护理人才, 就必须根据她们的教育背景和特点, 变革传统的岗前培训模式, 使不同水平的护士通过岗前培训, 行为和标准到达统一。

4.2 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社区护士岗前培训管理体系

各级主管部门应重视社区护士岗前培训工作。为了使社区护士岗前培训得以顺利实施, 建议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社区护士岗前培训管理体系[2], 使每一名社区护士都能得到规范的学习。

4.3 护理技能培训不可忽视

护理工作是护士运用各项护理技能满足病人需求为病人服务的过程。因此, 无论怎样变革岗前培训方法, 护理技能培训都要放在重要的位置[3], 要有统一标准, 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有考核, 并将新技术、新技能融会贯穿于培训当中, 这样的护士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4.4 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为社区护士提供了最佳的岗前培训方式

目前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护士大多是医院临床护士转岗到社区从事社区护理。如何对这些护士进行社区护理知识的培训, 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 必须根据需求结合本地区服务的内容, 制定教学大纲, 选择最佳培训方式[4]。我们摒弃了过去常用的短期培训班讲授的方式, 而改为理论与临床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使护士能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此外, 还以讲授法为主学习护理理论, 以提问法为主学习规章制度, 以练习法为主学习劳务工医疗保险的电脑操作, 以角色扮演法为主学习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的处理流程等。

参考文献

[1]孙丽平.浅谈护理人员的岗前考核与试岗[J].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1) :55.

[2]李晓惠, 邹晓清, 贝冬莲.对深圳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及学历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3) :231-233.

[3]王巍, 田梓容, 赵美燕, 等.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12) :1124-1125.

7.急诊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 篇七

急诊科护士进修

我在成都军区总医院急诊科的进修期已经结束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在各位带教老师的关心及指导下这次进修使我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以下是我在进修期间的心得体会首先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成都军区总医院的医院文化发展历史管理规章制度有了系统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消防安全等有关知识收获很大其次通过此次培训学习让我们对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急诊科的护理人员有了深一步的认识我们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改变护理理念与宗旨推行新的护理理念“来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新的护理宗旨“微笑服务、真情服务、友情服务、亲情服务”,急诊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希望急诊护士以新的理念与宗旨去指导每一个护理工作细节把护患关系转换为亲朋关系扭转社会上盛行的“白衣恶狼”的紧张护患关系。常言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如要求护士听到救护车的鸣声后要迅速推车到急诊室大门接诊病人。为病人提供面巾纸纸杯和开水。为无陪人的老弱病人代挂号、取药。每个急诊住院病人均有护士或护工护送入院。为了解决夏天夜间输液病人多实行弹性排班加派夜间上班人数。要求每一个输液操作的护士认真落实“输液换瓶三句话”第一句“您今天总共有x瓶水这是第x瓶水”第二句“这一瓶加的是xx药作用是xx”第三句“请您核对您的姓名是否正确。”不识字的请陪人看。推行输液、换瓶三句话制度既满足了病人对自身疾病知识与治疗计划的掌握要求同时也将病人或陪人纳入我们护理风险管理监督中来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护士工作中的安全性。

二、加强学习培养高素质队伍急诊科制定学习制度和计划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学习。开展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专业培训选送护士到麻醉科、手术室学习气管插管要求急诊八大件操作人人过关。与医生一同学习心肺复苏模拟人新进展、急性冠脉综合症的急诊处置、创伤急救。提高了急诊急救水平和抢救反应速度。全科人员自觉学习尉然成风鼓励护士参加全国高等教育护理大专班和本科自学考试。指派高年资的护士外出学习国家级《急救护理新概念与急诊模拟急救培训》,心得体会《急诊科护士进修心得体会》。

二、加强院前急救管理推行回访制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针对院前急救作为新近几年开展的医疗业务服务程序与规范教科书没有标示。我们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制订了规范的接诊程序。从接听急诊电话要及时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到接诊途中与病人同坐司机后座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关心体贴病人返院检查全程陪同并送至病床旁等环节都做出了具体的要求。特别强调送至病床要告知入住科室的名称、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管床医生、管床护士姓名并告知有什么东西遗漏在救护车上或有其他事情可以随时联系急诊科我们会随时为您解决。为此我们建立了院前急救收住病人回访制度、院前急救相关科室回访制度。进一步完善出院病人电话回访制度规范了电话回访内容、基本礼仪及病人意见处理反馈制度等。依据回访反馈意见不断调整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及不足协调相关科室链接端口实现全程质量控制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病人日益提高的服务要求

三、做好新入科护士及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根据急诊科的工作特性制定了新入科护士三个月的培训计划要求其三个月内掌握急诊的流程院前急救如何接急救电话、掌握急诊科所有的仪器使用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与考核。对于实习生做到放手不放眼每周实行小讲课。

四、关爱生命争分夺秒是急诊科努力的方向也是做好“急”字文章的承诺。如在成都军区总医院急诊科2009年11月7日送到急诊科的高处坠落伤的患者既无陪人而且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呼之不应口腔内血性液体溢出双下肢开放性骨折。当班护士见状即给氧、静脉注射并果断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吸痰吸氧等处理同时开通绿色通道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五、做好急救药品及急救仪器的管理心肺复苏模拟人急救药品准备及各种急救设备的调试是急诊工作的基础施行每项工作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做到班班清点、定期检查不能出现因急救药品和急救仪器的原因而影响抢救工作。从而保证了抢救患者的及时、准确、快速。

8.一名急诊室护士的工作体会 篇八

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总是害怕去适应,我到急诊科后才发现,之前担心都是多余的,科室的团结,同事们的热情冲淡了一切,入科后老师及时让我们了解了科室的基本情况、患者就诊的处理流程,后来又逐步讲解急救设备心电图机、除颤仪、呼吸机等如何使用,全面地培训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操作如何与医生完美配合以及怎样使用门诊系统。

更让我感受急诊团队精神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抢救,每次遇到危重患者抢救,犹如一场又一场的战役,时而让人亢奋,时而让人悲伤。看!心脏骤停的病人进入抢救室,刹那间医护人员聚集,有人实施心肺复苏,有人建立静脉通路,有人准备除颤......抢救过程紧张而有序,不论结果如何我都被气氛深深感染,就这样我很快融入了急诊科生活。

9.急诊科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会论文 篇九

急诊科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重地, 患者发病急, 变化快, 病情重且复杂, 如心搏骤停、呼吸衰竭、脑疝等患者的生命危在旦夕, 故要求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 还必须具备敏捷的分析判断能力与应急能力, 同时应具备因其他特殊原因造成的紧急情况时的应变能力。低年资护士由于工作时间短, 经验不足, 而将其界定为低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临床经验欠缺、心理素质较差, 导致她们在工作中, 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失误, 不能和患者进行很好的沟通, 特别是在抢救危重患者时, 个别护士显得心理紧张, 茫然失措, 无从下手, 严重影响了护理工作质量, 导致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 加强低年资护士工作能力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

1培训方法

利用晨会, 交接班, 查房, 业务讲座等时机对护士进行提问, 提高急救理论知识;采用以模拟急救情景、提问为主的培训形式, 将急救技能融合于业务学习、教学查房和考核之中, 培训护士的应对能力, 提高护士急救技能灵活运用。

2培训内容

2.1 抢救护理思维的培养

2.1.1 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思维:

护士作为患者病情观察的直接实施者, 患者病情变化第一时间掌握的和需要立即采取措施的人就是护士, 从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情况, 并结合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判断:致死性与非致死性;从重-轻的判断思维过程;判断病情的技巧:“急”当先, 看、闻、问、摸、测、想同步到位。在个体护理中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识别, 反思、推理、整合, 作出合理的判断, 为患者获救赢得时间、避免意外发生。

2.1.2 抢救器材的应用:

现场抢救患者时, 抢救器材的应急操作体现出的是一个护士对危重病症的基本理论与抢救器材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与医师配合的默契与否;进一步说, 器械护理思维就是护士在抢救患者时对重要抢救器材的准备与应用时的思维活动, 是护士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思维方式等的综合体现。

2.1.3 抢救药品的应用:

应用急救药品抢救危重患者是临床医师急救思维或急救意识的一种体现, 而护士对抢救药品的应用则是医师急救思维的延伸, 同时也更体现出护士对危重患者的急救思维, 即治疗护理思维。护理工作在延伸着医师的急救思维, 却又体现出护士对疾病理论知识与抢救药物的掌握程度, 在执行医嘱的同时又要依病情的变化自行调整某些治疗, 这个思维过程就是治疗护理思维。

2.1.4 病情观察:

急危重症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治疗后要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此时的病情观察工作绝大部分是通过护士完成的。但病情观察不应仅限于对生命体征或相关体征的观察, 应将患者的精神状态、生活习惯、睡眠情况甚至思维特点等, 都包括在观察范围内。然而对病情的观察尤其是对病情发展有一定预见的思考后的病情观察, 确是整个抢救治疗过程能否顺利的重要因素, 这也正是生活护理思维的含义。

2.2 抢救技能培训

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

2.2.1 徒手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 (CPR) 作为最基本的抢救生命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对心搏、呼吸骤停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可以明显提高生存率[1]。护士直接接触患者, 常常是病情变化的第一目击者, 对护士进行CPR培训, 熟练掌握抢救技术, 在抢救的第一时间, 发挥主动性, 挽救患者生命显得尤其重要。

2.2.2 简易呼吸囊使用:

面罩与呼吸囊要连接紧密, 大拇指与食指压在面罩上, 其他三指将下颌向上提形成0K手, 无呼吸有心率时按压呼吸囊10~12次/min, 约5~6s/次。有氧源时呼吸囊连接储氧袋;无氧源时不用连储氧袋。操作中注意观察胸廓起伏情况。

2.2.3 电击除颤:

除颤器种类:单向波、双向波。在没调节能量前涂好选择除颤方式:心肺复苏—非同步 (机默认) ;心率失常—同步 (按SYNC) 能量选择。单向波:360 J (焦耳) 、双向波:200 J (焦耳) ;放电板位置右手柄心底部 (锁骨中线第2~3肋间) , 左手柄心尖部 (即左腋中线第5肋间) 。放电时:注意全部人员离床, 除颤后除颤板不离位观察效果。

2.2.4 呼吸道的阶梯化管理:

呼吸道阶梯化管理是指按呼吸功能不全的不同程度, 采用不同侵入程度的支持手段达到呼吸支持的目的, 阶梯化管理在急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2.2.5 静脉通路的建立:

急诊进行快速静脉通道是处理急危重患者的必备技能之一, 通常急危重患者的外周静脉是塌陷的, 最佳给药途径:首选上腔静脉系统, 尤其肘窝静脉, 此处血管粗大, 易于穿刺成功且不影响CPR的进行, 药物到达心内路径短、发挥作用快 , 并且复苏患者远端肢体血流减退, 故不宜选用远端静脉给药, 尤其是下肢。肢体套管针开放静脉通道因其操作快速、简便、安全, 已成为CPR患者复苏处理时的首选措施。使用留置针连接三通管, 使静脉通道在整个急救中分秒必争, 一次到位。既保证输入液体的质量, 更便于固定。

2.3 医护有机配合

抢救时, 大多数护士都会根据自己的工作习惯与经验, 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工作, 或听医师指挥被动工作, 这样会使抢救水平参差不齐,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治水平。危重患者抢救时, 究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该怎样站位, 才会使工作快捷有效, 这些都是抢救时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和难题, 在培训低年资护理人员时, 着重提高急救护理素质, 调整护理思路, 如何在院前、院内急救中与急救医师密切配合, 尤其在院前急救中医护配合是一对一的, 在面对心搏骤停的患者时快速反应, 实施抢救过程中, 配合默契, 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3体会

急诊科低年资护士的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 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 培养出一批合格的急诊科护士, 让低年资护士尽快转换角色, 掌握专业护理知识, 独立地投入到急救护理工作中,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专业化服务, 是急诊医学发展不断改进的教育工程。通过培训, 低年资护士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她们的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拓宽、加深, 操作技能进一步加强, 能够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要求, 在抢救过程中能够反应迅速、及时准确、配合默契, 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并且能够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 做到有条不紊、抢救有序、措施得力, 有效降低职业风险。

参考文献

10.急诊新护士心得体会 篇十

急诊新护士心得体会

时间真的过的很快,两个月的外出学习就这样结束了,我非常感谢医院和科室给了我这么一次好的机会,能够到杭州大医院去学习,虽然两个月的时间很短暂,上班很忙,很累,夜班上的也很多,但这短短的两个月,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收获很大。

市中医院的急诊主要分四块区域,包括抢救室、输液室、急诊病房和监护室,我主要在抢救室和输液室上班,就谈一下这两块的工作流程和好的方面。

—、输液室方面

1、工作量很大,每天有两三百个病人,但护士只有3人,因此很繁忙,没有空闲时间,2、人手虽然比较少,但查对制度很严,医嘱经两人核对无误后再执行。每做的一步操作(配药、注射,巡视等)都要用掌上机扫描确认后,才能执行,以防差错。

3、消毒无菌很严,注射时都是一人一巾一带,止血带用后浸泡消毒,送供应室塑封包装。

4、药物现配现用,避免失效

5、输液最后一袋液体贴上红色标签,防止漏挂液体

二、抢救室工作情况

1、先预检分诊给予挂号牌后挂号,对入院病人做到认真、细致的分诊,对急、危、重症患者能迅速及时处理

2、进抢救室的病人,根据情况一般都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测血糖、开通静脉通路等措施

3、抢救病人填写急诊重症病人护理记录单,保证抢救记录的完整、及时、准确

*

4、护送危重病人时,携带急诊抢救箱(备有肾上腺素、阿托品、多巴安、注射用具等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等

5、护士抢救经验丰富,技术熟练,对病情观察比较细致,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对重症患者经处理病情稳定后在送病房进一步治疗

6、建立住院病人回访制,以了解病人对急诊工作的满意度,听取意见、建议,使急诊工作做的更好

7、遇危重病人抢救时,各科室医生互相帮助,互相协助,共同抢救病人

8、新老护士搭班,传帮带精神比较好

三、其它方面

1、皮试液配置,用原液配置,消毒用新洁尔灭(取新洁尔灭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或酒精

*

2、皮试过敏史盖章,家属签字,严格执行询问制度,更好的保护自己

3、收费方面:凡进抢救室的病人都收床位费、等级护理费、危重病人抢救费等,费用收的比较细,不漏收

4、科室的学习气氛很好,科室组织的操作训练,业务学习等,不管新护士还是老护士都认真参加,认真训练

四、新技术

1、口咽通气管的应用

适应症:(1)意识不清患者由于呕吐反射减弱或颌部肌肉松弛引起的气道梗阻

(2)昏迷患者通过其它方式如头后仰-托下颌或下颏前伸等方法开放气道无效时

(3)患者经简易呼吸皮囊给氧时。,口咽通气管能托起咽后软组织,有利于肺通气及防止胃胀气

(4)防止经口插管者咬气管导管

(5)需要吸除患者咽部分泌物

2、抽血气(2ml注射器抽取肝素钠1ml-打在针套内-抽动脉血后-针头套上针套-送检)

3、对缺氧,氧饱和度低的病人给予储氧面罩给氧

11.护士规范化仪表培训 篇十一

培训内容:

仪表、行为举止培训 主要训练护理人员的标准姿态,包括站、坐、行、蹲、持物、拾物、推车等姿态,突出对临床护理操作时的姿态做规范性示教和练习。做到立姿挺拔,坐姿优雅,走姿潇洒,蹲姿协调,持物自然,推车平稳。

常用礼节、礼仪培训 对常用正位、侧位的点头礼、欠身礼的训练;对提臂式、横摆式常用礼仪手势的训练,做到规范有效。

社交礼仪培训 包括相遇问候,接电话礼仪,待客(来访者,患者及家属)礼仪,以及指路礼仪,要求一人一次指路到位,全院职工都要热情地为来院人员提供帮助。4 文明用语规范性培训 当我们得到他人帮助时,说声“谢谢”;为患者治疗、护理、检查时,说声“请”;得到患者配合时,说声“谢谢合作”;当工作中不慎出现疏漏或办事不周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当患者及家属向我们表示感谢时,说声“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护士仪表服饰要求:

仪表是情感传递的基本部位。所以,护士仪表对病人有强大的影响。浓妆艳抹、不修边幅、倦怠冷漠,这不仅影响自身的形象,也会让病人产生不信任感。

护士工作时应着淡妆、自然、明快、精神焕发、贴近生活的淡妆,这将给病人以美的感受,增进他们对你的亲近与信任。

护士还应学会热情友好的微笑,护士的微笑是爱心的体现,它能给病人创造出一种愉悦的、可信赖的氛围。

1、微笑服务:主动与他人打招呼,并露出你甜美的微笑,(客户服务标准第一条:遇见客人时先微笑,然后礼貌地打个招呼)

2、微笑从身边做起,如见到同事、上司、包括非本科室的员工,微笑并主动打招呼,管理人员主动问候员工。

3、微笑要发自内心,亲切自然。

4、调整自己的心态:微笑是不需要回报的;微笑是可以传染的。

5、在整个团队中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服饰要庄重得体。这既体现了护士职业特征,又展示了护士特有的气质和形象。护士的服装应以裙装为主,整洁庄重、大方合体、衣装约过膝5公分,内衣不可外露,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配戴耳环、手镯、戒指等手饰,鞋子统一为白色,软底坡跟鞋,袜子为肤色长袜,袜口不露出裙装底边。

12.急诊科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会论文 篇十二

关键词:临床护理,英语交班,问题,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 英语日渐成为工作中获取最新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从2011年开始尝试实行护士英语早交班制度, 旨在锻炼护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促进护理人员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实施以来, 已取得初步成效, 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共有不同编制的护士36名, 年龄:23~44岁。工作年限:2~22年。学历:本科17名, 占49%;大专11名, 占29%;中专8名, 占22%。职称:主管护师12名, 占33%;护师15名, 占41%;护士9名, 占25%。

2 英语早交班制度的落实

(1) 计划和准备。主要对象为35周岁以下护理人员以及实习护生, 学历为本科。护士长和英语六级的2名护士负责英语晨交班的组织实施, 拟定计划, 写出英语交班的范例, 对交班的内容、形式方法、评价等方面制定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将收集的护理专业英语资料录入电脑, 打印成册, 组织科内护士逐字逐句学习、记忆。同时要求护士在每位病人的治疗卡上增加一项内容, 即用英语写上诊断和手术名称, 以便每天在工作中自觉强化学习。

(2) 实施。 (1) 时间:分阶段逐步开展英语晨交班, 利用每周一次的质量分析会, 每次45min, 学习相关英语资料。晨交班开始每2周1次, 1个月后改为每周1次, 3个月后为每周1至2次, 以后逐步过渡到每周2次英语晨交班。 (2) 形式:口头交班和自制英语交班本相结合。 (3) 方法:上午07:45医生护士晨会开始, 由下夜班护士对以下内容用英语进行叙述式交班。从开始按英语交班本诵读, 逐步过渡到脱稿叙述交班。迄今英语晨交班已逾60次, 计120余例次。 (4) 内容:依照病情、治疗、护理这一框架进行交班, 词汇、句型从简单逐步到复杂, 述说从英汉双语逐步到基本用英语交班, 对重危病人再用汉语复述一遍。

(3) 结果。发放不记名调查问卷23份, 包括17名在职35周岁以下本科学历护士及6名实习护生, 收回有效问卷23份 (表1) 。

(4) 评价。“词汇量过少”和“没有时间学习”两项选择的人数最多, 说明对于词汇量的提升和培训时间的安排将会成为制约英语交班顺利进行的瓶颈, 做好这两项工作将是十分重要的。对交班护士和接班护士分别确立了英语晨交班的不同评价标准, 交班后由护士长根据医生护士的反应打分, 并由高年制医师或护士长讲评。进而发展到根据交班的深化, 分阶段组织全科护士书面和口头测试。

3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 护士英语基础较差。我科大部分护士英语基本停留在初、中级水平。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繁忙, 护士无暇顾及英语学习等继续教育, 造成护士英语基础较差, 水平层次不齐的现状。

(2) 交班随机沟通能力薄弱。刚实施英语交班时, 交班者往往只求按格式完成书面交班, 照本宣读, 而忽视述说对患者个性化护理的体会, 随机沟通能力差。

(3) 影响交班效率与效果。由于护士的口语表达能力一般都较差, 加上医用英语表达难度大, 发音不准确、气氛紧张等原因, 英语晨交班时容易忘记内容, 出现不连续、停顿和重新开始等场面, 延长英语交班时间, 影响交班效果。

(4) 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畏难情绪:有些护理人员则认为英语交班可有可无, 首先要转变观念, 养成主动、经常学习的好习惯。

4 做好英语早交班工作的对策

(1) 不断修订符合实际需要的英语交班范例, 逐步过渡。完备的英语交班范例是保证英语护理晨交班顺利进行的关键。同时强调循序渐进, 以让接班者听懂、看懂英语交班内容为基本要求, 允许以英汉双语交班作为过渡, 经不断的实践、反馈、完善和提高, 逐步过渡到全英文交班。

(2) 加强学习培训, 拓宽学习途径。除请专业老师集中辅导外, 鼓励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相关英语培训。选拔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护士作为助教, 担任自学辅导老师, 组织成立一帮一学习小组, 共同提高。

(3) 营造英语口语学习的氛围。培训和自学中都要注重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训练护士的听说能力, 鼓励其广泛阅读英文资料。护士长利用交班时间组织全体护士巩固所学知识, 并要求护士轮流在全体护士面前进行口语练习, 直至熟练使用英语交班为止。

5 收获和体会

(1) 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英语交班不断完善深化的过程, 实际上是护士对专业英语学习、理解、翻译和表达沟通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通过对英语交班中难点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的落实, 激发了护士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使护士能结合实际工作, 积极学习护理英语单词及表达方式, 使其听、说、读、写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并促进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

(2) 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护士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 为与外国人就医时的沟通和提升护理质量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并为引进的先进仪器, 通过阅读英语说明书, 迅速熟练掌握使用技能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牛艳萍.年轻护士在岗培训的实践与探索[J].护理管理杂志, 2004, 4 (8) :31.

[2]吴惠平, 罗伟香.护士夜班排班方式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 2003, 3 (4) :37-38.

13.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 篇十三

一、培训目标

人员培训

护理人员掌握中医药知识与技能,是做好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中医医院应切实加强对全体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

(一)培训目标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熟练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熟悉中医护理科研方法,具备组织申报护理科研课题、指导护理人员撰写护理论文的能力;具备开展专题讲座(课)和专科教学能力。

2.主管护师掌握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临床辨证护理措施;能够参与中医护理科研工作;指导下级护士实施中医临床护理;具备中医临床护理理论与技能的教学能力。

3.护师及护士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熟悉并正确应用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

(二)培训内容与学时要求

1.培训内容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护理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工作进展;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概况;中医护理科研方法等。

(2)主管护师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专科专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中医护理科研基本方法(如科研课题申报和论文撰写);中医护理教学基本方法与技能。

(3)护师及护士

国家卫生、中医药工作基本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中医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急、危、重、疑难病基本知识和中医护理技能。

2.学时(分)要求

(1)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每两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Ⅰ类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2)主管护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的学分中,中医护理项目不少于6学分。

(3)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在中医医院工作三年内完成中医理论与技能培训时间累计不得少于100学时。可参照以下要求分配学时:中医理论知识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专科专病中医护理常规培训每年不少于15学时,中医护理技术培训和护理记录书写培训每年不少于5学时。

临床护士经过规范化培训,逐步达到《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护师的基本条件和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熟悉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并能用以指导实践工作。

3.熟悉掌握本专业的临床护理(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本专业常见病的护理、一般危重症病人的抢救配合及护理。

4.了解临床护理科研的基本方法,掌握论文、个案分析、临床经验总结等撰写的基本方法。

5.初步掌握一门外语,能熟记本专业的外语词汇。

6.护士规范化培训率、达标率100%。

二、培训对象

护理专业院校(大学本科、大学专科、中专)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

三、培训内容

(一)本科毕业(毕业后一年)

1.培训目标

(1)巩固大学理论知识,掌握基础护理理论与技能操作,学习有关专业的理论知识。

(2)掌握本专业的各项操作技能,掌握常见病、多发病及一般急诊病人的抢救配合及监护。

(3)掌握与病人的沟通技巧,能独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正确书写护理病历。

(4)阅读本学科进展状况资料,能完成临床教学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

(5)参加科研及学术活动,培养科研能力。

2.理论要求

(1)沟通技巧。

(2)护理服务礼仪文化。

(3)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4)医疗护理法规与规章制度。

(5)护理安全防范措施。

(6)护理职业安全防护。

(7)操作相关理论学习。

(8)外语以自学为主。

3.操作要求

(1)熟悉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无菌操作+七步洗手法、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氧气吸入、各种铺床法、口服给药、保护带的运用、心肺复苏+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2)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操作:会阴护理、输液泵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本专科护理操作。

4.达标要求

(1)护理服务病人满意率达到95%。

(2)理论知识考核≥80分;护理技能考核≥90分

(3)出科考核≥90分

(4)撰写护理综述或论文1篇。

(5)参加护理部规范化培训业务学习10次。

(6)参加技能指导培训1次/月;参加护理查房、教学查房≥4次。

(7)按《镇江市卫生局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和要求》完成护理计划、案例分析、基础护理量化指标要求等。

(8)参与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并参与一项质量管理任务。

(二)专科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分2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科毕业后1年,中专毕业后1-2年)

1.培养目标

(1)掌握生活护理和简单的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

(2)掌握一般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

(3)能与病人进行日常生活和常规治疗的沟通交流。

(4)具有常见病病人的护理知识和解决其护理问题的能力。

(5)具有和其他护士及医务人员合作工作的能力。

(6)具有与护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伦理道德的知识。

2.理论要求

(1)基础护理理论。

(2)基础护理常规和专科护理常规。

(3)沟通技巧。

(4)法律法规与护理伦理道德

3.操作要求

(1)熟悉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无菌操作+七步洗手法、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氧气吸入、各种铺床法、口服给药、保护带的运用、心肺复苏+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2)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操作:会阴护理、输液泵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本专科护理操作。

4.达标要求

(1)护理服务病人满意率达到95%。

(2)理论知识考核≥80分;护理技能考核≥90分

(3)出科考核≥90分

(4)参加技能指导培训1次/月,参加护理查房、教学查房(中专≥2次;大专≥4次)

(5)参加护理部规范化培训业务学习12次。

(6)按《镇江市卫生局护士规范化培训计划及培训内容和要求》,完成护理计划、基础护理量化指标要求。

(7)参与病区质量控制小组活动,并参与一项质量管理任务。第二阶段(专科毕业后2-3年,中专毕业后3-5年)

1.培养目标

(1)掌握各种疾病护理及身心护理,具有良好的社会保健知识。

(2)菊英临床护理、卫生宣教及疾病预防的能力。

(3)思维严谨,菊英良好的沟通技巧。

(4)能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

(5)通过自学、成人高考等在职学历教育。

2.理论要求

(1)专科护理理论和专科护理常规。

(2)急救知识。

(3)护理心理学。

(4)沟通技巧。

(5)自学英语

3.操作要求

(1)熟悉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无菌操作+七步洗手法、各种注射、静脉输液、口腔护理、生命体征的监测、氧气吸入、各种铺床法、口服给药、保护带的运用、心肺复苏+简易呼吸气囊的使用。

(2)熟练掌握专科护理操作:会阴护理、输液泵的使用、心电监护仪的使用、本专科护理操作。

4.达标要求

(1)同第一阶段1-6。

(2)科内实习带教业务学习讲课≥1次。

(3)撰写护理综述或论文1篇

四、培训方法

1.对部分本科生护士实行一对一“带教负责制”,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及专业理论技能。

2.在规范化培训结束阶段实行临床能力评估,进行临床知识、临床技能、临床思维、执业态度等临床能力综合评估考核。

3.参加护理部三级护理业务查房(详见计划)

4.参加操作技能指导培训(相见计划表)

五、考核规定

(一)由护理部、科室护士长组成规范化培训考核管理小组,分别对参加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阶段考核和轮转考核。

1.护理部根据培训目标及内容,对参加培训的人员定期进行业务(临床实践,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等)和思想政治,工作态度(包括职业道德,服务态度)等方面的阶段考核,各阶段考核合格者方可申请参加镇江市卫生局统一组织的规范化考试,考核未合格继续参加规范化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2.各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定科室规范化培训计划,护士长定期检查科室培训人员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及手册登记情况,每个科室轮转结束后,由护士长对其进行出科理论和操作考核,每次轮转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下一阶段培训。参加培训的人员积极参加并严格执行计划,如实填写《护士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二)参加规范化培训的人员应积极参加并严格执行培训计划

1.认真填写《护士规范化培训登记手册》。

2.按时完成基础护理量化指标。

3.第二阶段按时完成综述或论文。

(三)对参加规范化培训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考核方法将按护理部“三基三严”培训计划严格执行。

(四)护理部年终对规范化培训完成情况进行集中审核,对不能完成计划及相关要求者,相应延长培训时间。

(五)科内护理人员每年未完成阶段达标要求,护士长年终业绩量化考核扣2分。

14.急诊科护士心得体会 篇十四

在为患者服务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每一个细节,将每一个会发生错漏的地方梳理一遍,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不是无谓的争吵。对前来问诊的病人,应该热情以待,主动问询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遇见行动不便的病人伸出援助之手,微笑服务,让每一位病人感受到医院的温暖。

在工作的这几年时间里,我真切的感受我们的工作意味着什么,对发生突发事件的病人来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和死亡作斗争,如何将速度贯彻在我们的工作中,但是又不能有任何的慌乱,我的工作状态应该是忙而不乱,在极短的时间里将所有的情况考虑到,将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15.急诊科年轻护士的规范化培训体会论文 篇十五

1 培训对象

参加2013年度山西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且获得理论考试合格的执业护士34名, 护龄2年~24年 (10.4年±4.2年) ;来自三级甲等医院6名, 二级甲等医院27名, 二级乙等医院1名;学历:中专3名, 大专20名, 本科11名;主管护师17名, 护师11名, 护士6名。

2 培训方法

每位学员在临床实践基地均有专人带教。带教老师均为双师型 (护师/教师) 人才,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授课技巧。临床实践形式为第1周查阅文献, 着手撰写综述 (要求在临床实践期间完成) ;学员在急诊科、危重症医学科各跟班学习2周, 期间穿插专项技能操作教学、护理查房、专科知识讲座和病例分析、操作考核等。

2.1 协助指导完成综述

受训护士来自不同层次的医院, 34名护士中仅有一人发表过专业论文, 科研能力不足。我院特为其开通电子阅览室, 并请图书室专职老师协助指导查阅文献。请《护理研究》编辑部副主任讲授如何选题、指导论文撰写等, 带教老师协助按照规范格式打印论文等。至培训结束, 34名受训护士全部完成1篇综述, 并通过专家组评审。

2.2 急诊、重症监护室 (ICU) 轮岗式培训

顺应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 救治模式,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 本批专科护士临床实践采取急诊科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培训的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 培训护士实践了心肺复苏技术、机械通气技术、急危重症监测技术;气道管理和人工呼吸机监护技术、循环系统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监测及除颤技术、多发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急性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症护理;将急危重症复杂的急救、监护、脏器支持等护理工作在临床得到实践。

2.3 综合能力培训

采用小组急救模式法进行急救技能训练, 即四人为一小组, 分ABCD角色, 分别负责呼吸、循环、给药、记录与援助等工作, 结合急诊专业特点将流程式管理融入护士培训。设计猝死、多发性创伤2组病例, 将多项急救技能融入急诊典型病例的抢救中。急救过程中涵盖了接诊、评估病情、监护、吸氧、心肺复苏、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呼吸机的使用、电除颤、建立静脉通路药物治疗、止血包扎固定转运等急诊工作内容, 将急救时所需的多个技能项目有机地结合, 更符合现实抢救的情境及需求。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完成急救的各个环节, 每组训练结束, 带教老师进行点评, 并将急救新技术新进展内容贯穿其中, 更新了受训人员的知识架构。

2.4 急诊护理管理培训

对学员进行护理管理培训, 如急诊制度、职责、应急预案;急诊各种抢救设备、物品及药品的管理;急诊患者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急诊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急诊科成批伤病员的急救等。文书类内容提供纸质或电子材料, 操作类项目则实地演练指导, 直至其掌握。

2.5 考评

临床实践考核总分100分。学员完成临床实习手册所规定的实践项目, 占考核成绩30%。心肺复苏、电除颤2项急救操作技能占考核成绩50%。综合能力 (是对学员的急重症护理的综合实践能力及独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测定判断) 占考核成绩20%。考评结果采用综合评定方法, 90分以上为合格。受训者33人考核合格, 1人不合格。

3 讨论

首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的开展促进了培训基地的自身建设, 我们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但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如何使培训内容规范化, 教学方式多元化, 使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养取得长足发展等值得探讨。

3.1 成效

34名受训护士均来自临床一线, 实践培训前经自制问卷调查获悉学员们自评急救技能较为熟练, 对急救护理相关知识、急诊急救设置与管理知识、急救专科知识等方面的需求较高, 科研能力欠缺。这与宋瑰琦等[4]的研究基本一致。因此, 我们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实践培训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采取现场示范教学法, 同时结合临床实践的应用讲解专业理论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其相关知识水平;结合典型病例进行护理查房、专科知识讲座和病例分析等, 进一步提升其专业救护能力。培训后期, 学员均反馈受训后专科理论、技能与临床应急处置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提升, 并且文献检索、综述撰写等科研能力方面得到了有益锻炼。

操作考评采用学员参与评价与教师标准化考核相结合。即1名护士进行操作, 其他护士观摩, 操作结束后所有观摩者依次对其操作进行评价, 然后由带教老师对遗漏项目或不规范之处进行补充评价, 纠正认知冲突。此考核法可以使所有护士以评估者和被评估者的双重身份参与操作技能考核, 及时发现自我操作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在操作和观摩中达到双重学习的效果;也有利于维护受训护士的自尊;由于要参与评价, 使每位护士都能深刻理解评价标准, 掌握操作中的关键步骤, 促进其操作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所有学员对这种有利于提高培训质量的考评方式也倍感满意, 并认为对其本单位护士的培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我院为1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管理规范, 制度健全。学员们多数为基层医院的护士长、骨干, 在自身受训的同时对上级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急救流程、抢救程序、应急预案、医院感染控制等更感兴趣, 基地老师均予以无条件支持。通过受训人员的学习与传播, 有力地促进了基层医院急诊急救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临床实践基地的规章制度、流程、质量控制标准的不断规范与优化, 进一步完善了本单位急诊医疗护理管理体系。

3.2 不足

急诊急救实践基地对学员在医院内执行的各种急诊危重病抢救护理、急救与监护技术等培训工作完成较好, 但对灾害救援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应对的培训还很不足, 对开展专科领域护理的研究明显欠缺。因此, 对临床实践基地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建设, 以及建立一支以本土专家为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是我们下一阶段的重点内容之一。为培训急诊急救专业化的护理人才提供最佳临床实践的条件。

山西省急诊专业医学发展程度很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基层医院的学员专科知识、科研水平偏低, 导致其学习期间自身压力很大, 也给临床实践基地带教老师增加了一定的负担。因此, 建议山西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学员需具备如下条件:注册护士;护理本科以上学历, 具有5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或护理大专以上学历, 具有8年以上急诊临床工作经验;热爱护理事业者。偏远地区可适当降低要求。建议培训前对报名人员组织考试, 择优录用[5]。

尽管我国启动了万名护理人才培训项目, 大力培养急诊急救专业护理人才。但从本次培训中发现, 基层医院急诊急救护理技术、专业知识、护理思维、管理等方面还很薄弱, 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训任重而道远。为促进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发展, 建议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每年举办2批或3批培训班, 突出专科护士培训的实用性, 以使急救知识、技能、综合服务能力快速惠及基层, 保证急危重症病人救护质量。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山西省首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法。[方法]对34名护士进行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 在临床实践中指导学员撰写综述, 采取急诊与重症监护室 (ICU) 轮岗式培训及小组急救模式法进行急救技能与综合能力训练, 进行心肺复苏术等急救技术操作培训与考核, 交流护理管理方法。[结果]提高了受训护士的综合能力, 使其急救意识、急救技能、急救专科理论知识、护理管理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通过对专科护士的实践培训, 也发现临床培训基地的不足, 对急诊急救临床实践培训基地的发展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结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临床实践培训可培养和发展急救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优化急救护理人员的能力结构、提高急诊护理质量。

关键词:专科护士,急诊,急救,实践培训

参考文献

[1]沈红, 陈湘玉, 黄萍, 等.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建设实践与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8) :8-9.

[2]孙婷, 金静芬, 胡斌春.浙江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训与考核[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2, 21 (8) :920-922.

[3]朱禧庆.急诊急救专科护士临床培训基地的条件与论证[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3) :55-57.

[4]宋瑰琦, 秦玉霞, 袁秀娟, 等.安徽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绩效的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1) :997-1000.

上一篇:形容冬天的词语成语有下一篇:母亲节道德讲堂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