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备考工作总结(9篇)
1.小学语文备考工作总结 篇一
语文复习备考会学习体会
我们都知道,⼩学语⽂毕业复习的根本⽬的是帮助学⽣系统地整理⼩学阶段已学过的语⽂知识和技能,使学⽣对某些遗忘的内容得以恢复,某些薄弱的环节得以巩固,某些零散的知识系统化、⽹络化,促使学⽣在头脑中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从⽽形成语⽂综合能⼒
那么,六年级语⽂该怎样复习?我现在谈谈⾃⼰的⼼得体会:
⼀、⽼师要更新观念,明确⽬标
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认为复习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成绩的优劣,标志着教学质量的⾼低的观念,改变在复习时挖空⼼思猜内容,估题⽬,在课本乱画,把课⽂基本上重讲⼀遍,或丢开课本孤⽴地进⾏字、词、句、段等训练,只抓读写,不抓听说,⼤搞题海战术的做法。我们必须学习《语⽂课程标准》,熟悉对六年级学⽣的具体要求,以此作为总复习的指南。明确总复习旨在巩固、加深、拓宽学⽣已学过的知识,以达到温故⽽知“多”、知“新”的⽬的。再要⽴⾜于教材的整体,以此作为总复习的依据,把握教材涉及的知识,清楚学⽣应具备的能⼒,做到有的放⽮。
⼆、根据学⽣情况制订复习指导⽬标
为避免学⽣复习出现盲⽬性、随意性,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现⾏语⽂教材安排的“重点训练项⽬”,我为他们制订了总复习⽬标,按汉语拼⾳、识字写字、⼝语交际、阅读、作⽂的知识点和能⼒线编排,把⼩学毕业⽣应达到的知识和能⼒⽬标陈述出来,作为学⽣复习、检测、达标的蓝图。
三、⽅法新颖性,激励学⽣主动复习
复习期间,学⽣对所学内容缺乏新鲜感,如果能改变⼀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注意复习⽅法的新颖性,往往能激励学⽣积极主动地集中注意⼒。使学⽣轻松、愉快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培养能⼒、陶冶情操。我常⽤的⽅法有:
①竞争式。针对⼩学⽣好胜⼼强的特点。适当组织⼀些竞赛以引起学⽣的竞争,会使学⽣主动参与到复习中来。如“速记默词赛”,即教师先出⽰本学期所学的⽣字新词30个,然后让学⽣凭记忆默写,⽐⽐谁默写的多⼜对,最后让学⽣说说记忆的⽅法。这样的复习,⽐机械⼤量的抄写词语效果要好的多,有助于培养学⽣的记忆、思维能⼒。再如“朗读背诵接⼒赛”,要求学⽣把课⽂要求背诵的古诗、⽚段进⾏背诵复习,⽐赛时⼩组抽签,然后⼩组之间进⾏⽐赛。复习修改病句时,看哪个⼩组找到同类病句多,并且会改会分析病因。这样的复习,每个⼩组成员都会在⽐赛之前主动复习,⽐赛时会积极参与。
②互助式。在复习阶段,我充分发挥学⽣合作学习的功效,在班级中成⽴“⼀帮⼀”互助活动,让学⽣根据⾃⼰学习存在的问题,作⼀次分析,寻找出⾃⼰学习存在的“漏洞”,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师徒结对”。这⼀过程实际也是学⽣主动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提⾼复习效率,更有助于增进学⽣之间的感情。
2.中考语文备考策略 篇二
语文试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116-01
中考语文命题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备考工作要讲究策略,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认真研读语文课标和中考说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和历年广西中考说明是百色市中考语文命题的依据,因此,教师必须认真解读,明确考试方向,洞察考试热点,使语文复习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以2013年百色市中考语文为例,中考语文试卷严格依据课标和《2013年广西中考说明》的要求来命题,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稳中求新、稳中有变、变中求进”的原则,包含“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默写”“综合性学习”“作文”等6大板块。因此,教师只有立足课标和准确理解中考说明,才能使语文备考工作具有明确的方向。
二、钻研题型,掌握命题动向
近几年,百色市中考语文在试题结构、试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内容上侧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查,突破了“以本(课文)为本”的命题范围,如现代文阅读材料均来自课外。其次,调整了主观型试题与客观型试题的比例。再次,试题注重考查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试题体现了一定的人文色彩。以2013年百色市中考语文为例,试题总体上延续了近几年百色市中考语文的平稳态势,但稳中不乏新意。比如:名著阅读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感受,强调学以致用;文言文阅读增加了拓展题,体现了“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现代文阅读考查学生的阅读思维,如第23题是请学生分析文中句子所蕴含的哲理并举例说明其哲理意义,这样的题目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遵循“以课本为主”“以形成能力为目标”的原则
“以课本为主”要求复习时要以教材为主,这是因为中考说明明确指出了考试涉及的内容均来自教材,尤其是基础知识,如字的读音、词语的含义、古诗词的默写等。比如,2012年百色市中考语文试题紧扣教材,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础性。文言文阅读篇目《孙权劝学》出自教材,古诗词默写题、古诗词鉴赏题也均来自教材,对复习阅读类题型能够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以形成能力为目标”的原则是指复习时要切合课标提倡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理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精力重点放在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上。比如,2012年百色市语文中考试题体现了“重视基础、强化积累、考查能力”的思想,其中,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修改等题型都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四、强化文体特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百色市中考语文阅读题强调文体特征,因此,复习文体特征最好是借助教材中的课文,因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文体编排的。教师可以先把教材中的文章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将小说、散文、戏剧(剧本)归入记叙文,每种文体教学用时为3—5个课时,复习3—5篇课文。比如,说明文要记忆的知识点有:掌握说明对象及说明对象的特征;掌握常见的8种说明方法;掌握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议论文要记忆的知识点有: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学会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理清论证思路,掌握论证结构,弄懂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掌握初中阶段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五、重视作文训练
中考作文训练是一个重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首先,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其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作文训练,从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到完成一篇文章,都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最后,重视作文主题训练,如“成长主题”“感恩主题”“幸福主题”等。
在中考语文备考中,教师要讲究策略和方法,精讲精练,稳步推进,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3.高三语文高考备考教学总结 篇三
出租方:以下简称甲方。
承租方:以下简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备考小组成员与时俱进,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吸取上届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竭尽全力发挥全组语文教师的集体智慧,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通过系统地整理、优化知识结构,使基础知识络化,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通过师生一年的共同的努力,XX年我校高考取的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语文成绩也创下了我校高考语文的历史又一个最好水平,理科平均成绩为分,其中奥班为110分;全校有8个学生获得本县前十名的好成绩.其中有四名学生达130分.文科平均成绩为分,全县前五名全由杨彦辉老师包揽.回顾过去的三年,我们确确实实感到:没有捷径,没有诀窍,只有一条真理——天道酬勤。现总结如下:
一.校长,杜主任坐镇我组,无论是平时听课,评课,还是开展教研活动,都能及时指出所存在的问题和引进最新信息,使我们始终没有脱离和迷失方向。
二.杨主任统观全局,运筹帷幄,使我们的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三.
师
者
勤学
XX届语文备课组是一个,风格异却始终团结紧密的集体。高中三年,全年级22个班,一半班级的语文老师是“从一而终”。一半是中途转换.但是语文成绩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稳步提高,得益于备课组在高一时制定的语文教学原则,得益于备课组勤于钻研,勤学互助的教研风气。
1、备课组团结合作,既突出群众智慧,又发挥各自的优势。
高三语文备课组由11位老师组成。老教师张葆藩文学底蕴深厚,有数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且能熟练地制作电脑教学课件,备课、做题认真细致,思考问题比较深入,在备课组的教学研讨中常主动与中青年教师沟通交流;中年教师展秀军,姬秀梅,杨彦辉,毛桂梅,陈旭军脑子灵活,反应敏捷,接受新事物快,见解独到,很善于设计合适学生能力的练习;青年教师王菊红,周冬丽,满正荷,马龙,李芳萍则力图创新的实践经验教训,使备课组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老中青“铁三角”。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我们尽管也有不同看法,有时也为某个问题争执,但大家总是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分工合作,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正所谓“众人齐心,其利断金”。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既重视经验借鉴,又重视理论研讨。
我们很重视省、市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和下发的教研资料,尤其是市教研室的信息.我们有意识地在我校教学实践中去借鉴运用那些先进理论和经验。如参考07年的备考信息,我们及早制定了08年备考计划。
3、周密计划,严格落实。
刚进入高三,我们就用两次集体备课,研究探讨,根据实际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并吸取上届经验,不断完善,用我们制定的计划来指导复习备考严格落实,在复习备考中发现不妥,共同商讨,及时调整。
4、以资料为主,辅以相应测试训练,注重考后分析,及时补救。
复习备考中,我们以所定的资料为指导,每个专题复习完,都要进行一次检测,并且每次测试后都要进行试卷分析,查漏补缺,从中找出差距的原因。如在第一次的模拟考中,两个尖子班的语文成绩较好,超其它班5—10分,这5—10分差距在哪里呢?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过关呢?当我们把两个班的成绩分为:基础知识、课内课外选择题、默写、文言文、诗歌赏析、课外阅读、作文、总分八段成绩分别登记作比较时,我们就发现,这5—10分差距出在课内课外选择题上。原来,实验班基础就比较好,学生容易参与课堂,每堂课都在自觉不自觉间掌握复习着基础。自这次后,我们几位老师不敢掉以轻心,每个知识点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和训练。
当然,在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诗歌赏析、课外阅读,这些考点考得不好,为此,我们备课组的老师聚集在一起,讨论研究,商量办法,并开展基础专题和写作专题讲座,并整理了诗歌赏析做题的方法,让学生从中学会做诗歌赏析题的方法。老师们专门研究整理有关课外阅读的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的考试题型,专门研究和归类这些知识点答题方法,印发资料给学生。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务必教会学生一见到这些题型,就懂得答题的方法。
5、加强集体备课,团结协作,互助共赢。
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的11位老师,注重集体备课,研究高考的知识点,分工合作,每人负责一项工作,每个老师都发挥自己的特长,出专项测试题和复习题,制作专题课件,最后将劳动成果拿来大家共同使用,做到了真正的资源共享,像姬老师字写得特别漂亮,就直接手写出精题,展老师剪刀加浆糊粘典题,其他老师上下载新题等;我们还利用晚自学时间让全年级学生分几批到多媒体教室听我们几个老师做专题讲座,每个老师讲一到两个自己最擅长的专题,这既有利于教师资源的最佳配置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以下三点:
(1)、梳理知识,系统归类
高中语文知识点、训练点丰富博杂,广泛的分布在高中语文6册书及相关资料里,高考复习,复习的就是这些知识点。根据高考复习时间的安排,第一阶段应我们以梳理知识点,将其系统归类为目的,做到复习内容明确,针对性强。通常语文知识点分为字的音、形、义、词义、句义的理解,语法修辞,背诵默写,文学文体常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理解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与练习,应用文知识与练习,作文练习等。这些知识往往频繁的分布在相关的书中,我们用耐心、细心去疏理,不怕麻烦。
(2)、全面撒,重点突破
做好第一步后,第二步就是按计划有步骤复习巩固这些知识训练点。复习时应认真复习好每个点;当然由于时间紧迫,复习时不可能平均用力,那么就要做到既面面俱到,又要突出重点。这样,才能合理利用好宝贵的时间,所谓重点,一是指那些考题中分值较高的知识训练点,如阅读,作文等;二是根据自己知识掌握的情况,复习中出现的薄弱点。复习中应针对这些重点,花大力气,花时间加强复习,加大训练量,绝不能轻易放过。
(3)、模拟测试,查漏补缺
在做好第二步的重要复习工作后,此时已是临近高考的前两三个月了,高三下学期,我们争取了每双周周六晚自习时间,用来测试,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进行实战前的模拟演习,做到胸中有数。我们用以前的高考试卷或具有高考水准的试卷来进行自我测试,通过测试以便及时发现自己的复习遗漏点或薄弱点,然后再重点突破这些弱点。如此反复几次,做到了胸有成竹,信心十足的参加高考。
(4)、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其他老师的团结支持
刚进入高三,对复习备考多少有些茫然,而幸运的是学校领导高瞻远瞩,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在高三复习备考对接会上,我们向上届高三语文组吸取了不少经验,少走了许多弯路,同时又得到了教研组其他年级老师的支持,对我们的教学进行了及时的补充;书记亲自上阵,带领我们站在了高考的第一线,这给了我们巨大的鼓舞;校长多次亲临我们的早读现场及上课现场,使我们心中的血液一次又一次的沸腾,而心中的热血每升腾一次,我们的高考备考信心就增强了一大截;我们的分管领导和年级主任率先垂范,每天早上不到7:00就站在了教学楼顶上,中午下午和班主任一起督促学生自学,他们在教学楼上的身影,对学生是一种激励、一种震慑,对老师是一种鞭策,一种激励。以上种种,使我们于自觉不自觉间勒紧了缰顺,策马加鞭向高考的目标驰骋而去。本届高三学生没有尖子,差生多,中等生占比重大。能否将中等生推进到一个高的层次,将差生带动起来一并提高,是备考工作成败的关键。本着“以人为本,立足整体”的原则,我们要求各班和备课组制订好“培优扶差”辅导计划。对班级的重点对象要帮扶到位。应该说我们的高考备考从高一就开始了。高一时,针对学生缺科严重的实际,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周日上午,年级组统一安排数学,对总分前150名的学生集体辅导,进行补缺补差。我们要求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和培养,并且建立了严格的月考制度,严格考试纪律,统一密封装订,实行流水作业,统一阅卷。考试结束后,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和成绩评估,把质量分析结果和各班各科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每一位科任教师和学生,使教师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弥补缺陷,打牢基础。
从高二开始,我们紧紧抓住和充分利用“会考”环节,加强“会考”和高考内容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同时,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一方面提高竞赛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各科学习能力,争取及早化解高三教学复习的压力。并且继续坚持严格的月考制度,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增强。
一进入高三,在XX年8月中旬,学校就把高考备考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根据实际提出“三强调,四到位”的备考措施。三强调是:强调集体的凝聚力、战斗力以及集体荣誉感,团结拼博;强调教师刻苦钻研,提高业务水平;强调发扬团队精神,加强集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四到位是:情感认识、行动到位;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管理到位;计划措施督促、激励到位;学校与家庭共同教育到位。正是靠这种“求真务实”精神,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6、健全和落实集体备课制度。以备课组为单位加强集体备课,发挥团队精神和集体智慧,变单个作战为集体攻关。要求做到“五定”、“五研”、“五统一”。“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发言人、定程序。“五研”:研大纲考纲,把握高考方向;研教材,明确三维目标;研重点难点,确定突破措施;研学生学情,面向全体学生;研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7、实施青年教师向老教师拜师学艺制度。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第一年任教高三,高三的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也不够熟悉。这些年轻教师,工作干劲大,工作热情高,进取心强,我们一方面给他们压担子,激励他们争取成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实行“以老带新”,要求他们拜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师,虚心向经验丰富的教师求教,与其结成师徒对子,从而促进了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更使他们在前人积累的成功经验上,尽量少走或不走弯路。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备课组脚踏实地,勤教乐导,蔚然成风。在备考中,老师们一心扑在工作上,成天泡在办公室里。碰到问题、遇到困难,得到经验等,都坦诚地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各科教学进度、练习题量、考试次数都得到科学的协调和控制,整个备考工作有条不紊。老师们还特别重视个别辅导,经常在教室或办公室辅导学生。这些事迹充分反映出老师们高度的敬业、拼搏、奉献精神和极强的战斗力。
8.实施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1)、教育学生树立必胜的信心
在工作中,我们备课组要求工作要“爱、严、勤、细”,帮助学生确立奋斗目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从高一开始,我们所有成员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情况。碰到学生有困难时,更是“人在身边,话到心里”,及时调整学生的心态,激励着学生进取的斗志,鼓励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成材,教育学生树立“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思想,为学生努力拼搏起到了积极作用。
(2)、稳定班级教育、教学秩序
进入高三后,学生两极分化逐渐明显。为稳定教学秩序,创设高考氛围,要求教师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缩短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教师的教学热情。
(3)、关注学生情绪,注重心理辅导使他们及时走出低谷,以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心态投入复习,使他们在高考中发挥出最佳的水平。
9.把握规律性,增强针对性
为了把握各科考试的规律性,我们着重组织教师进行了“二个”重点研究:一是重点研究《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说明》;二是重点研究近五年来的高考试题,尤其是实施新教材省份的高考题及“3+X”试题。通过研究,基本把握了各科试题的知识、能力考查的分布规律,了解试题考查的角度、难度及解题思路。这样,就避免了教学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增强了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信息交流也是把握规律的重要措施。学校对上级部门组织的学科会议、活动都精心组织,积极参与,与会教师在学科活动后都要向备课组全体教师传达会议精神。学校对XX年高考的重要信息及时提供给老师们,以指导平时教学,如“XX年高考与往年相比的变化”,各地试卷交流。
10、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11、突出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为高三复习的主渠道。
为提高高三的复习效率,必须在课堂上下功夫,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教师们精心组织每一堂课的内容,切实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学生的练习题都是经过老师们精心筛选,组合而成,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坚持课堂改革,贯彻落实“低起点,小循环,勤反馈”的九字教学法,用这一科学的方法指导教学。
12、强化教法与学法研究。
为适应高考要求,全体科任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各备课组积极开展专题研讨活动。例如:XX年3月,每个备课组都拟定了高考备考的详细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重点突出了学法指导、教法优化和如何提高中等生成绩等措施。
13、加强考试与反馈。
“反馈”环节在高三复习过程中至关重要,高三复习离不开考试。既有单元过关考试,又有学校的月考。特别是XX年3月份后,我们加强了模拟训练。每周三晚上安排考试。而考试这一形式无疑给反馈提供了重要平台。为突出这些考试的功能,我们深入研究了种种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诊断反馈、导向激励功能,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的监控作用,从而及时调整思路,改进教学方法。
每次考试后,我们认真做好检测成绩分析,正确评价学生,针对学生特点从发展的眼光出发,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总之,我校XX年高考能取得这个成绩,归功于校长的正确领导,抓级领导的关心,各处室、各部门的支持,莘莘学子的拼搏,中老年教师的辛勤点拨,年轻教师“不须扬鞭自奋蹄”的耕耘。“欲道今朝花开早,料得来年花更香”。在新的征途上,我们将信心百倍,干劲十足,再创新的辉煌!
4.2011届高考语文学科备考总结 篇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2011届高考工作已经结束,但高考的余韵还在飘散。2011届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届,我们面临大好的机遇,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2011届的学生从整体来说,两极分化严重,尾巴较大,尤其是读书意识和学习习惯极差,普通班学生缺乏高考意识,复习尤显被动。面对困难,我们三位语文老师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寻找对策,克服困难,破解难题,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这些成绩的背后,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我们发现:高考复习备考的途径千万条,其中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面对迷雾和困惑,只要坚持集体备考,就能整体推动,荣辱与共;只要坚持科学备考,就能事半功倍,提效升速;只要坚持夯实基础,就能胸有成竹,稳扎稳打。回顾这一年的复习工作,我们发现只有坚持,最后才能见到曙光。
一、坚持集体备考,发挥团队优势。
集体备考是我们语文学科团结协作的具体体现。我们三位语文老师定时进行集体备考。研讨,把每位老师的特长充分发挥出来,做到资源共享,智慧和经验共享。在“三轮”复习中,注重分工合作,注重问题探究,注重难题破解。实践告诉我们:坚持集体备考,是整体推动的有效途径。
二、坚持科学备考,体现学科特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课改高考方案还没有正式确定的情况下,对高三的复习无疑是一种考验。我们经常一起研究复习方向、复习方法,多方听取专家意见,浏览网上最新高考信息,一开始就根据我们学生的学习现状,制定了整个高三的复习计划。后来又根据不断获得的高考新信息,及时调整复习计划。事实证明:我们的复习方向是正确的。
高考复习资料众多,一定要精选,注意处理好讲和练、质和量的关系,突出针对性、时效性,绝不能贪多求全。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像李全民老师经常说,我们要仔细研究答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解答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有研究意识,洞察命题意图,全面深入地组织答案。
三、坚持夯实训练,注重阶段成果。
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完成其他目标的载体。我们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毫不放松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是普通班。
重视三轮复习,台阶式前进。第一轮复习的目标是夯实基础,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讲求效果,明白透彻。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落实,首抓基础知识。同时抓紧逐一落实必修课本要求的背诵篇章。重视一轮复习,力求在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让学生全面细致地掌握基础知识及做题技巧,给后面的系统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轮复习重点是查漏补缺和提升能力,关键是提高应试能力。第三轮复习进一步查缺补漏,强化薄弱环节,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密切注意信息走向,总结解题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需要做的是强调书写,审题等问题,研究新信息,答疑和考前指导。
5.小学毕业备考工作总结 篇五
六年级,小学阶段的毕业年级,是检验学生小学阶段知识掌握和运用的阶段,也是体现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对此,我校在这一学年进行了精心的计划,认真地实施,现在简单回顾一下我校在毕业班工作的一些做法。
一.学校毕业工作早计划,早安排
对毕业班工作我校强调一个“早”字。在学期正式开学前,学校领导班子在x校长和x校长的领导组织下,就“六年级教学质量再上一台阶”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毕业备考方案。随后结合本校实际,听取毕业班教师的提议进行了有效的工作部署。
1、教师会议。开学第一周首先召开毕业班老师会议,主要是就当前的我县教育形势谈到教师这一职业的社会责任感,尤其是担任毕业班工作这一重任意义的深远。明确我校毕业工作思路及计划。具体安排我校毕业工作。毕业班老师都是中青年教师,他们年富力强,知识底子厚,教学方法新,管理学生有方法,此次会议让老师们对提高本届毕业年级成绩有信心,有决心,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2、学生会议。接着开毕业班学生会议,在总动员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和指导,采取了抓“两头促中间”的方法。对平时有进步的学生,我们精神上鼓励,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级性,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二、扎实有效的备考措施
1、对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质量分析。为了让每位教师心中有数,横向、纵向比较,及时发现问题,有的放矢进行弥补,对成绩进行详细的分析。要求教师既要彻底客服“定局”论,克服“”盲目乐观的情绪,又要看到优势,同时也要看到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期末冲刺复习工作。
2、加强教学研讨。六年级上期每周的教研以教材和新课标的重点内容的研讨为主,每位教师通过深入研讨,认真思考,争取每一节课上都有计划,有方法,有成效,有反思。六年级下期的教研以复习为主。语文、数学、英语三学科实行分类复习或主题复习的研讨,集思广益,争取每类复习课型都能实现最优化,形成复习课型的模式,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3、严格落实“周周清”。六年级上期刚开学时,学校就实行各科“周周清”制度。每周五下午,有各科教师根据本周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或重难点的强化进行讨论,然后有一位教师整理本周需要“周周清”的内容,打印后发到每位学生的手中于双休日进行练习。周一,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和纠正,必须人人过关。学校会不定时检查“周周清”的落实情况,督促师生认真完成。
4、认真组织“月考”“周考”及考后分析会。本学期学校认真组织了三次“月考”和三次“周考”活动。每次考试按初招考试标准进行组织:依学生的考号进行考场的编排,严格挑选试卷,严肃考场纪律,认真阅卷。成绩汇总后,及时召开数据分析会,对考试情况做总结、点评,并对各种数据做了理性分析,要求全体教师既看到成绩,同时也客观公正的面对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扎扎实实把教育教学工作做好。
5、精化,细化复习内容
复习不是机械重复过去的练习,而是要教方法,抓规律,引导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从新的视野对知识和有关事物进行再认识,重梳理,开展新的实践活动。根据这样的认识,努力改变“版面理解”和机械对待复习的做法,把复习作为促进学生再发展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复习过程,恰当选择复习方法,充分发挥复习的集体功能,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扎扎实实地抓好复习。在复习过程中,要求教师努力做到“实”,如语文科,对字、词、句、篇、标点等各类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的标准要清楚,在复习训练中要严格精化复习内容。其次,复习的过程中踏踏踏实实,严格指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不能走过场。再次,要求讲求实效。复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每一节复习课都要精心设计,精心安排,使学生每次复习都有所得,每节课都有新的收获。
三、加强毕业班班级工作管理
班级是学生学习知识,心理成长的重要场合。井然有序的班级秩序,健康向上的良好班风,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是毕业班管理工作必不可少内容。在班级成立后,学校安排每个班级根据实际情况起班名,定班规,围绕德育主题布置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班会。在5月初,新课结束后,学校在六年级教学楼内张挂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标语,要求班级文化以积极备考为主题,确定本班的班训、班呼。毕业复习工作全面展开。
四、强化学生的德育思想工作
小学六年级是学生学习之路上面临的第一个毕业季,他们在思想上既有对前进路上的憧憬和向往,又有对眼前快节奏的学习,大容量信息汇集的迷惘和畏惧,因此,要多方面,多方位的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调整到最好的学习状态。
1、“三生”会议。第一次月考后,学校召开了月考总结表彰大会,对取得佳绩班级和学生进行了表彰,争取以此次成绩为新起点,继续努力!随后分别召开了“优秀学生”再接再厉加油会;中等学生“稳中求进”的励志会;“潜能学生”迎难而上的决心会。在一系列的有效会议,帮助学生树立树立远大目标,坚定努力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2、家长会议。学生的思想动态是复杂多变的,仅仅依靠教师的“教”有时往往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我们认为学校、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也不容忽略。在新课结束后,我校召开毕业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当前的教育形势和我校的情况。重点介绍就我校目前如何抓好毕业班及提出我们的设想,并倾听他们对学校提出的宝贵意见。通过召开家长会,使许多家长,从而增强了家长教育子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学校、家庭教育达到了比较完美的结合。
3、“我们毕业了”毕业典礼。学生的成长是多方面的,为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正确了解毕业的意义,坚定前进的步伐我校精心组织了“我们毕业了”毕业典礼。学生明白了今天的毕业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前进,今天的毕业是对自己前六年学习的总结和提升,他们认真投入到复习中的积极性更高了。
4、有爱心和耐心,不让一个学生掉队。针对我校大班额,差生多的现象,六年级的任课教师想尽各种办法,用自己满腔的爱心和足够的耐心对他们进行思想的转变和学习的提高,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全面消除个别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影响。
6.中考语文复习备考策略 篇六
熟记考试大纲规定的古代诗歌及文言课文的名句。按大纲中要求的考点进行复习。
二、语言运用
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语言知识。怎样辨识汉字读音的正误,怎样辨识错别字,怎样辨析和修改病句,怎样仿写,怎样整合信息,怎样读懂图表,怎样完成综合题的表达,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怎样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等。
三、古诗文阅读
广东中考考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能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领悟浅易文言文的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广东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的内容就是考纲规定的24篇文言文中的内容,题型以翻译题和理解题的形式出现。
广东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作为附加题部分以考查文段阅读或短文为主,目的在于考查文言文阅读的迁移能力。考查的内容有断句、词语理解、句子翻译、人物性格分析、主旨的理解等。这部分难度较大,目的是给语文基础较好的考生发挥的空间。
四、现代文阅读
了解阅读的能级和层次。根据阅读水平的不同,阅读可分为三个等级和层次。各类体裁作品的阅读首先都是以理解为目的,在理解阅读的基础之上发展为鉴赏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这就是阅读能力层级。我们在复习时,要从这三个层面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明确阅读的基本思路和步骤。虽然学生每天都在阅读,但未必都清楚有关阅读的程序,所以在复习时,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阅读的程序性知识还是有必要的。我将阅读的步骤概括为:整体感知→梳理文脉→把握主题→代入问题→确定范围→前后推敲→磨练语言→得出答案。文章类型不同又有所不同。
在阅读训练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准确。即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准确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和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准确理解文章主旨和思路,准确领会文章的写法和特点。
(1)记叙文的阅读主要包括记叙的要素,划分层次,概括内容,辨别表达方式,分析人物描写表达的作用。
(2)说明文语段要把握被说明的对象的特征,理清说明的顺序,总结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议论文的阅读要阅读全文,明确中心论点。把握中心论点,是阅读议论文的关键,也是中考必考的内容。中心论点一般可在题目、开关、结尾、中间归纳出来;再分析文章所使用的论据,找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接着把握论证方法。
(4)文学类文本阅读主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广东省中考文本类阅读是每年必考的。广东省中考语文近年来考查的主要是散文和小说,甚少涉及到诗歌,戏剧更是未曾一见。散文小说都要求学生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能正确理解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人物形象。
五、名著阅读
广东中考考纲对名著阅读的要求是:了解推荐名著的基本内容,根据要求简述关键事件;欣赏名著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阐述个人阅读体验,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我们在复习时认真地识记一些诸如作品名称、作者、代表作、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创作特色等内容,还要对作品有自己的阅读体验,得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
六、写作
写作训练,落实基本,鼓励创新。
我们从最基本的文体训练做起,特别重视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选材、安排详略,学会场面描写、细节描写;重视不同文体的基本构架、谋篇布局的训练等。
在抓好写作基本功的基础上,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指导学生挖掘、提炼生活中的动情点,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化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鲜活感受和真切体验,写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新颖的作品。
7.小学语文备考工作总结 篇七
时间:10月10日
地点:惠州一中老校区科学楼
主讲人: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马新民 主题:建设科学高效的备考课堂
我校与会人员:方梦龙
邓文兴
郎杰
黄伟中
陈寅翠 心得体会:
1、语文是大有可为的,语文老师是大有可为的。
2、备考内容要科学选择。
3、备考要抓重点板块:语言运用、默写、作文。
4、教学要降低目标,要关注中等偏下的学生,让他们感到语文是可以学好的。
5、作文教学要重点抓记叙、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附:报告全文
建设科学高效的备考课堂
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 马新民
在东莞,语文曾是一个长期被边缘化了的学科,语文科目不受重视、语文的学习时间得不到保证、语文教师的才智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众多,但最核心的因素恐怕还在语文本身,在于语文教育的“少慢差费”,在于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陷在失败主义的泥潭里自怨自艾,而是积极学习不断创新,用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来改善语文的生态空间。
从2001年起,我们就在东莞高级中学开展“科学备考高效复习”实验研究和探索,以作文备考改革为突破口,来提升语文复习的效率,当年收获颇丰,考出了一流的成绩,其后不断总结经验,寻求科学高效的作文备考之道,成绩连年攀升,2002年高考一跃成为全市第一,当年东莞全市语文单科800分以上的8人,该校就有6人,其中一人以897分的高分居全省前茅,有四人进入全省前一百名。
该校的生源在东莞地区只可算得二流,并不占优势,但其语文高考成绩不仅在东莞独占鳌头,即使与省内很多名校相比也并不逊色。
从04年起,我们很多学校的语文高考成绩开始突飞猛进,全市的平均分首次突破五百分由原来的十多名跃居全省第五,平均分优等生及各线的上线率都在各科前列,应该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从平均分的角度看:03年475分,此前一直在470分左右徘徊,04年全市语文平均分首次突破500分大关,取得了505.44的好成绩,为全市所有高考科目的第二,居中英数综合四大科之首。05年平均分为512.37,是唯一突破510分的科目,居所有高考科目之首。2007年原始分计分,91.47。2008年93.59。
从全省排名的角度看:02年是全省第15位,2003年是全省12位,2004年一跃为全省前8名,此后基本上在7名以内。
从高分层的角度看,04年以前语文800分以上人数基本都是在10人以下,04年有20人,几乎是所有科总和的一半,05年800分以上人数是16人,也居各科之首。同时,语文单科875也是所有学科中最高的。2007年120分以上全市148人。2008年120分以上全市266人。
从具体学校的情况看,六所大的市属学校中语文已经在逐步成长为优势学科,高级中学的语文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东莞中学,05年语文平均610.66分,比去年提高23分,并首次突破600分大关,有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莞中107.1,2008年东莞中学108.09,省知名的重点大校前三名。103分以上7人(省实3个,华附5个)
高级、一中、实验等都在104上下,与省内很多知名重点大校持平。在很多面上中学,语文都是强势的学科甚至是最好的学科,成绩突出。
由于东莞率先普及高中教育,小规模高中特别多,差下生面非常光,这样的成绩的取得是殊为不易的。事实证明,只要高度重视、目标明确、方法得当、训练科学,通过高三将近一年的复习,语文成绩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甚至可能创造奇迹。
东莞的经验是什么呢?我们的主要经验是: 走合作共享之路,建设科学高效的备考课堂。那么,怎样建设科学高效的备考课堂呢? 备考课堂的一个核心: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
高三,得分是硬道理。就语文而言,语文素养不等于得分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在其母校江苏辅仁高级中学恢复命名庆典大会上有一个题为《中学时期的素质养成》的发言,他指出:素质包括方方面面,思想道德素质知识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等。由于教育资源的有限,应试是必须的,要承认现状,应试教育纵有千般不是,毕竟还是能反映一部分素质状况的,如知识积累、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这些对成材也是必要的,如果连这点负荷都承受不了,也许你的发展高度确实有限,教育资源确实应该提供给你的比你更优秀的人。对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关系,我们应该有这样清醒地认识。
从学生的终身发展来看,我认为高三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学生接受基础教育十多年,高三是一个重要的终点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起点,他能跃上怎样的一个台阶,关乎其终身发展。因此家庭关注、社会关注,我们教师更应该关注,我们在小学在初中在高一高二多关注他的全面素质,用高三一年搞搞应试应该不为过吧。是否关注考试,我认为是一个高三教师职业良心职业操守的具体体现。当然,我们更不能以素质教育为挡箭牌来躲避我们的责任掩饰我们的懒惰甚至无能。
对应试的轻慢、对应试策略的不以为意,在我们的个别教师和学生中确实存在着,它影响了我们备考的积极性,使得我们不能用科学地眼光去研究考试、应对考试。
备考课堂的两大任务:帮助学生唤醒、整合、积累知识。引导学生探寻方法。备考课堂的三大原则:切合学生的实际基础(起点),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切合考试的实际要求(例:《沉没,是因为质朴吗?》)。
带着这样的任务,本着这样的原则,我认为高三的备考要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科学选择内容: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得多,复习什么也永远比怎么复习重要得多。复习重点的确定包含这样几个层面
第一,整个高三阶段的复习应该以哪些板块为重点?我们曾多次将各种统一阅卷时各大校小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有一些考点与学生的生源基础有密切的正向关联,而有一些则不是,我们认为,后者就应该是我们备考的重点。
其实,对广大教师而言,有一个更为简单的测定方式„„,教师在做了那么多的题目之后依然束手无策的东西,你能保证经过一些训练后你的学生就可以有效得分吗?
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用在那些真正的肥沃的土地上,而不是在盐碱地上瞎耽误功夫,我们才能有“高产”“丰产”。
第二,选择复习内容,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复习资料的选择,对良莠不齐的复习资料要高度“警惕”,认真筛选,绝对不可盲目逐一训练。建议大家用好各省的高考题和各市大型考试的试题。
第三,具体课堂的内容选择,尤其是试卷讲评,也绝不可串讲到底。教师的第一功夫是发现问题,第二个功夫是选择问题,选择的标准是“重要问题,可以解决的问题”,第三个功夫是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子:万江中学的作文讲评教案。总之,要动脑筋,要对高备考有一个理性认识——复习什么?怎么复习?哪些是可复习的,哪些是不可复习的?哪些是能教给学生的?哪些是不能教给学生的?
合理安排结构
尊重知识的习得规律。一纸高考试卷,150分,几十个考点,有的重在点拨,有的重在识记,有的重在归纳梳理,有的重在强化训练。有的考点可以在短期训练中有所突破,有的考点则需要知识的日积月累。本书一方面对应高考试卷的各大板块设置专题,便于学生归纳整合相关知识、强化训练答题能力。另一方面,又将字音、字形、成语、作文所需的素材、考纲要求背诵的名篇名句等需要日积月累的材料分散在各章节,便于学生“零存整取”,这样,既保证了专题知识点有纵深、强化的指导训练,积累的知识又时时出现,充分尊重了知识的习得规律,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备考的有序推进。
准确设立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关乎我们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关乎学生的学习效能感。以诗歌鉴赏为例:
2005年广州一模: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霜天晓角 题采石蛾眉亭
【南宋】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题采石蛾眉亭]采石,即采石矾,在今安徽省当涂县附近,古代历来是防守长江的要地,南宋时,宋、金交界的军事重地。
(1)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补上恰当的内容。(2分)
韩元吉的词风与辛弃疾很接近:雄浑、豪放。我们在高中阶段曾学过辛弃疾的《 · 》;韩元吉词“试问谪仙何处”中的“谪仙”是指唐代诗人。
(2)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小令,作者将夹江对峙的二梁山比作“两蛾”。请根据上下文简析“天际两蛾凝黛”中“凝”字运用的妙处。(3分)
(3)虚实结合是这首词的特色,请就这一特色赏析“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3分)
参考答案:
(1)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白
(2)“凝”字是“蹙”的意思,紧锁双眉,它形象生动地写出山也像人一样,因中原沦陷,而满腔悲愤愁苦,从而非常精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自己胸中的无限忧虑。(意思相同即可)
(3)“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一句既写了天近傍晚、江潮汹涌、狂风劲吹的景象,又写了在朦胧之际,仿佛听到了边防军苍凉悲壮的笛声。这样由实到虚、半实半虚、虚实结合的写法,巧妙地将眼前之景和诗人心中对中原故土的思念之情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的思想感情。(意思相同即可)
评分标准:答出实写之景的得1分,答出虚写之情的得1分,答出虚实结合意思的得1分。
可以如此作答:“‘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这两句中的实写是------,虚写是-----,虚实结合,表达了------”
以作为为例:
在近年来的作文教学领域,个性与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视的方向,每年高考中考之后,那些异彩纷呈的满分作文就备受关注。各大报章纷纷推出专栏评介,媒体的热情社会的关注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兴奋、自豪,毕竟,这些佳作凝聚着中学语文教育者的心血,体现了近年来语文教改和高考改革的实绩。但是,作为普通的高中学生,对此一定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一定要清醒地看到,这些满分作文尤其是其中极具创新意识的文章,往往是上万粒沙中拣出的金子,我们可以欣赏可以赞叹但不可盲目奉为圭臬。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满分作文的作者都是写作“高手”,由于母语学习的特殊性,写作能力在中学生中呈现出很显著的差异性,少数优秀学生的作品可以达到报刊发表甚至著书出版的水平,他们的优秀是以广泛的阅读、较为丰厚的生活积累知识积淀和不可否认的写作天分为背景的,比如《赤兔之死》的作者就曾读过40多遍《三国演义》,这样的阅读量即使是教师也很少人能够达到,更遑论学生。因此,在为他们喝彩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看到,阅卷场有大量的文章还停留在相当拙稚的状态,如果不能设定一个实事求是的目标而以满分作文为追求的标准,势必给我们的作文备考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
创新,是近年来高考作文备考中一个被过分强化了的目标要求,随着一大批极具创新意识的满分作文的出现,形式上的求新求奇甚至求怪成为备考中一个危险的潮流,有些同学甚至将它视为得高分的一个终南捷径,殊不知文章的创新要以深厚的功底为背景,对大多数中下水平的学生来说,盲目创新只能是东施效颦,刻意求新往往会弄巧成拙,因为创新是一种与人的灵性禀赋相联系的富有个性特征的能力素质,就广大中等生的实际来看难以在短期内训练达成,“大匠可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如果把诸如“医学诊断书”“小话剧”“科幻小说”等形式的创新做为作文备考的目标,显然走进了误区。前面的标杆作文是平实的议论文,并不具备通常意义上的创新特征却能拿到理想的分数,反映了评卷场的正确导向与务实作风。
那么,备考选择何种文体为主攻目标更为适宜呢?基本原则当然是学生擅长什么就选什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大面积的中等生并没有特别突出特别擅长的文体技能,我们应该向那条路上努力呢?从高考命题的历史来看,从1978年到现在记叙文两次,议论文18次,不限文体6次(近几年的话题作文都能采用议论文体写作),议论文比重最大。中考重点考查考生记叙、议论的能力,要求考生“我手写我心”,叙写真实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从素质教育的视野来看,中学教育是公民教育,不是英才教育。中学语文写作学习的主要目标是学会公民的思考与表达。学会平实地、有效地表达。而我们的作文目标中往往文学的东西太多了,高端的东西太多了,这可能是因为教材中古今中外可称经典的优秀作品太多,我们关注优秀的满分作文太多,标准降不下来。我们最需要的,与终身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思考和表达身边问题和事件的能力,也就是议论与记叙表达的能力,它所要求的效率,就是用最少的时间最准确地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看法和描述自己的生活的效率。它的标准简单明确,在诸种文体目标中最具达成性,因此复习训练中,我们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必须注意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写作,以此来追求写作素养的形成和考试的成功。
当然。我们并不是希望把所有的文章都往一个目标上引导来禁锢学生的思维,更不是要降低作文的追求目标来限制个性的张扬和求异思维的发展,写作方面的尖子生一定要积极创新勇于冒尖,如果你是中下水平的学生,目标的设定的失衡会让你对高分作文产生“高不可攀”的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写作方面进取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而眼界过高就难以在习作中发现闪光的东西,难以激发写作的“自我效能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不到写作的价值,就难于有持续的写作兴趣也就谈不上写作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失衡会带来教育功能的失衡,导向的失误会对我们的学习心理造成深刻的负面影响,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我想,考场作文的总目标应该是:重审题,写扣题文;重点题,写鲜明文;重文体,写合体文;重结构,写清晰文;重素材,写充实文;重语言,写精彩文;重文面,写整洁文。这是确定作文备考目标的大前提。
新的课程标准对初高中提出的写作基本目标分别是“写出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自己的感情;能依据知识水平和生活积累展开想像,表达自己对学习、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我们的备考应该稳扎稳打,狠抓基本功,为达成这一基本目标而努力。积极探寻方法
先讲《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不同的考点,不同的题型,应该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在解题训练中,最低层次的训练是知道答案是什么,更高层次的训练是知道为什么这样解答,最高层次的训练是寻求答题的“普适”方法。高三备考搏击题海但收效甚微的原因往往在于“普适”方法的探寻困难。高考备考有两大问题:提高知识与能力,还是训练和规范做题思路和做题技巧?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训练和规范做题思路和做题技巧,让学生走出感觉答题的误区。但必须注意,对于具体的题目来讲,知识性和技巧性是各有侧重的。对侧重于知识性的题目,如果你大讲什么技巧,就是盲人瞎马。比如成语题,由老师条分缕析高考成语题制造错误的十二大特点„„比如仿写题„„
不要知识能力者——他们认为,知识和能力的问题,是高考复习备考不能或很少能够解决的问题。十年都没有很好的提高,一年行吗?我们只要通过正确的做题思路和良好的做题技术,把学生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全部发挥出来就足够了。
不讲思路技巧者——他们认为,知识和能力的问题才使高考复习的关键的问题。没有知识能力支持的做题思路做题技巧,都是白费。
王蒙郑渊洁的语文功底不厚能力不强吗?
不加区分者——高考题是各有侧重的。有的主要靠知识能力解决问题,有的主要靠思路方法解决问题,有的要靠两者和起来解决问题。
比如在现代文阅读方面,我就主张首先要学会区分题类确定思维,以2000年全国卷第四大题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4题。长城
鲍昌
因为深秋的季节已至,下山的时候已晚,我看见落日熔金,照得你如火嫣红。在猎猎西风扑剌下,砖缝间的野草开始黄枯,基石下的酸枣变了颜色。这时,听不见秋虫之低吟,却在仰天一瞥时,看到了黄云间的归鸿。
那是沿循昭君出塞的老路吗?那是飞向苏武牧羊的北海吗?在伫立的凝思中,我想象那飞鸿乃是悠悠岁月的见证。曾几何时,黑云掩没了月色,雨雪纷纷地袭来,胡马长嘶,觱篥(音bili,汉代从西域传入的一种管乐器)哀鸣,狼烟在山头升起,矢刃在石间摧折;当将军战死、燕姬自刎、旌旗横倒、死尸相撑,战场上的一切声音沉寂之后,只有红了眼睛的野犬在吞噬谁家的“春闺梦里人”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
于是,在人们的一种执拗的幻想里,你被建造出来。那是自我保护、自我心理平衡的幻想。墙高六七米,墙厚四五米,随山就坡,险峻万状,自渤海之滨,夐绝荒漠,蜿蜒竟达六千七百公里。戍楼高耸,斥堠(注:斥堠(hou,四声):瞭望敌情的土堡)连绵。你用一座座雄关,卡住咽喉古道,构成北门锁钥。这使得互市的商旅,为之蹙眉;却又使历代的皇帝心中安泰,他们自以为统治下的“中央之国”固若金汤,无求于人,万寿无疆。
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
但幻想毕竟是幻想,封闭终不能封闭。几多和番公主的幽魂,带着环佩的响声在月夜中归来了。几多寒霜冻硬的弓弦,射出了断喉的利箭。蓟门被踏平,燕台被摧垮,呼啸着风声的宝剑,掀翻了太液秋波。由是人们发现:边墙不再是屏障,紫塞(注:指长城)不再是嵚奇。它变得可笑,仿佛受尽了时间与空间的嘲弄。在风沙剥蚀下,它过早地衰老了。
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
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他们之中有总统,有商人,有教师,有学生,有开心的演员与体育明星。照相机咔嚓咔嚓响着,但响声又被哗哗的笑声淹没。我不知道他们各自的目的,但是他们来了,来了。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我看到一位风姿潇洒的外宾,踏上烽火台的顶端,向什么人频频飞吻,接着高举双臂,做成一个V字,仿佛向着美好的未来,发出爽朗的笑声。
哦,长城!我不知你对此作何感想。你那虽然古老但仍坚固的躯体,愿意接待异域殊方的杂色人流吗?你能承受住历史的再冲荡和新世纪的胎动吗?
你不语。你扎根的纠墨(注:绳索。这里形容俯瞰群山像粗大的绳索)群山不语,并晴洁气爽的长天也不语。
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
1.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6分)
2.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的结尾改用了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4分)
3.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4分)附:答案
1.(6分)(1)评价历史(2分)①凄婉的历史 ②民族封闭的象征 ③文化愚钝的标志(答出一点不得分,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三点得2分。)
(2)看待现实(4分)①开放 ②自信(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2.(4分)(1)(2分)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以感情;(答出一点得1分。)
(2)(2分)因为这句话承接“由是人们发现”而来,写的是“人们”的感受,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怀。(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3.(4分)(1)(2分)是对倒数第三段所提问题的回答。(2)(2分)①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 ②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答出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语句不通顺,扣1分。)
理解分析题,重在训练思维。
许多人把现代文阅读答题训练说成是培养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等等,这都是不够正确的。现代文阅读答题的备考训练不同于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上述能力),它是要在过去的阅读教学已经培养了许多能力的基础上,将这些能力和答题要求联系起来,教会学生如何答题如何得分,所以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训练思维的问题。比如:如何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题目的要求联系起来。如何区别不同的题型并选择不同的答题方式方法。如何面对题目的要求到文章中去寻找具体的阅读点。„„所有这些都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解文章的问题。有教师或学生常常把答题不正确,归咎于自己的语文水平语文能力不够,其实这往往是一种错觉。
鉴赏评价题,重在建立边际。《烟囱里的兄弟》也有类似的问题。
以作文为例。
有一个题目是这样的: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及含意的范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学生的立意是“不要对他人的梦想说三道四”,老师说这样立意不行,学生想不通,老师讲不通,问题得不到解决是因为没找到“普适”的方法。
深山里有块寂寞的石头,总希望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高高翱翔,虽然每次总被同类嘲笑,却不改初衷。有一天,一个叫庄子的人路过,石头对他倾吐心声,庄子说:“你先长成一座大山!”于是石头吸取天地之灵气、自然之精华,承接雨露之惠泽,拼命生长,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它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
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翼击山,天空乌云密布,雷电大作,一时间地动山摇,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山炸开了,石头飞向天空,像最矫健的老鹰冲向蓝天。虽然坠落无法避免,但石头已经亲吻过那片梦想的天空,那种幸福别的石头又怎么体会得到?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作文,不要套作。
有些教师给出的方法是“抓关键句”!那么,写“梦想”行不行?
特别提示,审题一定要到达观点,形成一句话,而不能停留在某个所谓的关键词。
高度重视基础
优秀的人往往只想着“扫天下”而不愿“事一屋”,他们沉醉于优秀的大家名作的品读而不愿花时间去区别那些字音字形成语等等的细微差别,结果我们的学生很容易在基础知识点上出问题,比如李海默,基础知识错了三题,非常可惜。我在高级中学和东华高级中学大力倡导用小黑板开辟基础知识园地的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实,关注基础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那几分基础得分,反思我们的语文教育,就会发现,我们的学生虽然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时代,但由于他们原本生活环境的封闭以及对粤方言为主的港澳文化的盲目尊崇,加之小学初中阶段方言授课现象和粤方言广播电影电视甚至书面读物的大量存在,他们“接受”和“表达”这一言语活动的两极都处在粤方言的强势笼罩之下,听说读写都以“白话”为主要工具,方言语汇、方言句式在学生言语能力生成的最重要阶段过于强大地不断“类化”着他们的言语经验,导致粤方言区大部分学生不仅普通话发音普遍不准,更严峻的是两大问题一是普通话语汇严重匮乏,一是表达系统严重不规范。词汇量的贫乏导致表达苍白,词不达意,表达系统不规范导致句式混乱,语感不强。这是严重制约我们学生普通话表达与交流能力的两大瓶颈。我们要认真反思:为什么在学了十年的语文后学生的词汇量还是如此贫乏?为什么语文教学的效率如此低下?其原因固然相当复杂,就课本来看,词汇量少而分散,更由于篇目的限制,词语的复现频率很低,不符合学生积累识记的科学规律。而条分缕析的课堂教学更少顾及词汇量的积累,作为人类思维和表达的主要凭借的词汇的贫乏,直接造成了思维萎缩,思路枯涩,句式呆板单一。一句话,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各种花架子之下忽视了一个简单的常识: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句法是语言的建筑规则,材料供给不足建筑规则混乱的言语建设工程必然是“少慢差费”的“豆腐渣”工程。
当然,这个问题的解决绝不能仅仅凭一块小黑板。但我们要切实关注语文的一些最基本的元素。总之,少讲答题技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返璞归真。
有效展开阅读(主要对准写作的阅读)
高三的课堂已经没有了系统阅读教材和相对从容的品读课文的心态和机会,相当多的备考其实就是解题大战。阅读,明显退居次要地位。其实在考场上,语文的很多题目都没有太多的理性分析的时间而是取决于良好的语感,所谓良好的语感指的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书面语的语感,语感的培养取决于持续的阅读。而且,语文应考能力的致命伤是“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主观笔答题比重越来越大的形势下,词汇的贫乏、语言材料的贫乏、写作素材的贫乏必然导致考场失利,因此,高三备考绝不可放松阅读。
到了高三,读破万卷书已经没有可能了,那么,我们该读什么,怎么读?在什么时间读?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冷静思考的。
首先,我们要考虑时间与精力的限制,面临巨大升学压力的高三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作为一门课的语文,在整个学习时间里,不应该占过大比例,语文没有权力占用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当然大家也不愿意牺牲其它科目来大量研读名著和大部头的作品。时间和精力的下限钳制了研读名著和大部头的作品效益与成绩的上限。
其次,我们要考虑我们的写作缺少的是什么,反思我们的语文学习,就会发现,我们虽然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时代,但由于原本生活环境的封闭以及对粤方言为主的港澳文化的盲目尊崇,加之小学初中阶段方言授课现象和粤方言广播电影电视甚至书面读物的大量存在,我们“接受”和“表达”这一言语活动的两极都处在粤方言的强势笼罩之下,听说读写都以“白话”为主要工具,方言语汇、方言句式在我们言语能力生成的最重要阶段过于强大地不断“类化”着我们的言语经验,导致粤方言区大部分学生不仅普通话发音普遍不准,更严峻的是两大问题一是普通话语汇严重匮乏,一是表达系统严重不规范。词汇量的贫乏导致表达苍白,词不达意,表达系统不规范导致句式混乱,语感不强。这是严重制约我们普通话表达与交流能力的两大瓶颈。我们要认真反思:为什么在学了十年的语文后词汇量还是如此贫乏?为什么语文教学的效率如此低下?其原因固然相当复杂,就课本来看,词汇量少而分散,更由于篇目的限制,词语的复现频率很低,不符合积累识记的科学规律。而条分缕析的课堂教学更少顾及词汇量的积累,作为人类思维和表达的主要凭借的词汇的贫乏,直接造成了思维萎缩,思路枯涩,句式呆板单一。一句话,我们的语文学习在各种花架子之下忽视了一个简单的常识: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句法是语言的建筑规则,材料供给不足建筑规则混乱的言语建设工程必然是“少慢差费”的“豆腐渣”工程。
同时,由于我们生活的相对封闭和单纯,我们对生活的认知和思考还处在相当稚嫩相当概念化的层次,表现在写作上,材料单调贫乏,内容幼稚。立意趋同,认识相类,缺乏独到见解和新锐的思想。
就高考的需要而言,考场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作品?其实就是漂亮的千字文,就是时下各种报刊中常见的千字左右的故事、随笔、议论散文。
因此,我们应该有目的有方向性地阅读千字左右的时文美文伙伴文,阅读符合我们认知水平、思想性强、内蕴丰厚的美文和报刊,要让时文走上课桌走进课堂,用词汇密集、句式多样的时文阅读材料来弥补课本之不足。阅读不必过多追求“经典”,而是要以文章内容的现代、材料的丰富、思想的新锐、语感的通达为标准,力求选择喜欢读能读懂的作品,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品质,开阔我们的文化视野,丰富我们的文化积淀,滋养我们的良好语感,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全面优化自己的语文素养,为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下层面的学生,要考虑自己的实际需要,贫乏是作文的致命伤,如2004年广东高考作文就击中了学生材料积累的“软肋”,学生缺乏关于“语言与沟通”关系的背景材料,作文只好重复罗嗦地阐述一些单薄的认识甚至大段照搬引言中的寓言。从评卷标准看,无论是“材料丰富”、“材料新鲜”,还是“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有文采”等方面的要求,都体现了积累的重要作用,也体现了命题者对材料的高度重视。
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具选择性更低耗高效的手段来突破我们中下层面的学生表达与交流的瓶颈呢?当代著名作家梁衡说:“我曾想,语文教材要解决什么。---我想从初一到高三,能不能给学生编一点最精彩的修辞段落,把最精彩的段落拉出来,让学生综合理解---人一生当中一定有一些最基本的记忆单元和要素,这个记忆要素是他一生当中必须用的,最好在青少年时期,尽量一次性解决。---就是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记忆优势,把语文教材同时变成一本记忆教材,为学生的一生打一个好基础。”梁衡先生是从学习修辞的角度来谈的,但我们完全可以根据他的思想,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编以词语和表达规范为纲目的精彩语段,来解决我们在语文素养上的基本问题。因此,在阅读时文的同时要阅读大量优秀的文段甚至背诵文段,以丰富积累规范表达。
在确定了阅读基本方向之后,还必须清楚该怎样读,我们的基本策略是“边读边剪、边读边摘”,也就是从惯常的浏览式消遣式的阅读转向学习式吸纳式的阅读,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本剪贴摘录本,在阅读中看到经典的句子、精彩的段落、有益的故事等等都可以剪贴或摘录下来,最终形成题材多样、体裁灵活、篇幅短小,现实感、思想性与文学性都较强的而且很具个性特征的写作素材库,这样既不会占用过多的时间,又能大大开阔视野,提高评论与批判选择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如果能对剪贴摘录的东西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与评论,不但有利于形成审视事物的独特视角,提高我们的思维深度,而且在理性的思考与分析当中,我们会产生深层次的阅读兴趣,不断提高阅读品味与阅读意识,写作也就不会是无米之炊了。
当然,高三的阅读是有一定的功利性的,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应对考试,我们还要适当地阅读一些考场作文,探寻高分作文的秘密,发现作文低分的根由,从而更清楚地知道考场作文的规则和潜规则,更清晰地认识到高三作文备考努力的方向。
高三时间紧任务重,该在什么时间读呢?一方面,大家要充分利用一些“边角料”的时间,古人讲读书有“三上”,即“马上、厕上、床上”,值得借鉴。但我们也要把阅读向课内转移,尤其是语文的早读绝对不能完全用来解题,课堂时间不能完全沉迷的题海之中,要调剂出一部分时间用于阅读。
阅读,是写作能力提升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在阅读中感悟汉语之美,构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进而学会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这是中学语文学习的根本,也是我们高考胜利的保证。
把握评价尺度 评价即反馈 评价即激励 评价即关心并帮助
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尺,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给学生某篇单独的作品给出一个合适的分数和评语,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和引导。一句话,在写作的攀登途中,作为向导的教师的指引将直接决定你的学生未来的高度。因此,每一个评价者在下笔给分数写评语的时候都要根据写作者的具体情况仔细斟酌,在引路、纠偏、鼓励和否定中找准切入口。
我认为,在作文评价方面有两种倾向是最需要规避的,一是盲目肯定,教师对考试作文缺乏明确的认知,不能理性清醒地评判文章,尤其是不能站在考试阅卷的背景下评判文章,仅仅根据文本本身的一些优点大加表扬,例如有学生写“卒子是否重要”这个话题却说要珍惜没一个棋子,而且对这样一个比喻性的话题没有进行概念上的界定,文章既“偏”又“隔”,但却给出58分的高分,显然不利于学生正确看待考试作文。二是残酷打击,教师总是高高在上,站在文学写作作家写作的高度审视学生的作品,容不得学生的稚嫩和浅白,看不到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所有文章统统入不了“大师”的法眼,极度吝啬分数和表扬,让学生在写作中体验不到一点进步的喜悦和耕耘的快乐,写作没有效能感,长此以往当然难以进步。
客观认识生源
有人曾尖锐地指出:我们的语文常常正如煤的形成,教师与学生付出了很多,到头来得到的只是“一小块”。希望明天我们的教学能够象火的燃烧,我们的星星之火点燃起最亮丽的语文空间。
谢谢大家。
作文备考方法 基本原则:
以学生练习为主,老师讲为辅。以文章示范为主,理论指导为辅。以微观指导为主,宏观指导为辅。以方法点拨为主,提要求或者标准为辅。以“基础级”为主,以“发展级”为辅。以结构为主,以语言为辅 以指导细节为主,以轮廓为辅。
8.语文高考备考策略 篇八
-----听太谷二中任老师报告之所想
语文组刘军团
2013年11月9日我参加了由定西市一中和安定教体局教研室联合举办的“安定区2014年高考高考备考研讨会”,山西太古二中的校长和各学科的骨干教师受邀进行了高效课堂的示范和高考备考策略讲解。这次研讨会对2014年高考走向提出许多富有针对性、建设性的指导,无论是宏观思路还是微观细节,条分缕析,启人深思。特别是观摩完任国鹏老师的高效示范课,听了他们教研组集体研究考纲、考题,精心备考的做法后,我有以下一些想法:
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基础考点,把历年、各地的高考试题进行研读,找出命题轨迹,把握高考。重点研究近年试题的发展趋势,对相同试题进行对比,找出变化,对不同试题进行分类研究,找出差异。
二.观念的转变是首要的,新的观念需要不断地强化。新课程虽然已经实施了几年,我们的教学中传统观念与新课程理念也在不断地博弈,虽然我们的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新的观念还是需要不断地强化,例如这次的高考研讨会就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山西太谷二中的任国鹏老师,在试题交流中对高考题深入地分析、类比,以《周顗传》
为例的试题总结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新课程的逐步推进,高考已经完全由知识考核转变到能力的考核了。
三.关注新教材中新增知识点,高考凸显对教材和《考试说明》中新增知识点的考查,这些新增内容在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占了一定比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注重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
四.从观念到行动是一大步,这是关键的一步,也是艰难的一步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传统的语文形式常常习惯性地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我们都明白高考主要考查的是能力,能力是要给学生创设情境、预留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但在课堂上,如果让学生自主探究,时间是很难掌控的,可能导致教学内容不能按时完成。我们的教学进度可能会参差不齐,会影响考试出题、教学内容可能也完不成。如何在让学生探究中完成教学任务和进度是需要我们大家集思广议找出两全其美的策略的。五.教无定法,高效是本。新课程有考核标准,但没有教学模式。各地,各校,各班的学生都不同,每个老师的个性也不同,就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只要能够让课堂40分钟起到充分培养学生能力的就是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山西太谷二中的任国鹏老师在复习古文阅读这一模块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总结,这会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去,提起了学生的兴趣,刺激学生的思维,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探究。
由此,我对高中的语文学习的方法也有这样的如下的思考:
一、学好课本知识,注重基础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增加阅读量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总结方法技巧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定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习惯是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之后,学生的头脑这部机器就会持久的运转起来,就像冲破重重阻力进入空间轨道的飞行器,基本可以靠惯性自行运转了。
9.语文学科高考备考策略 篇九
一、回归语文教材,巩固基础知识
高考语文备考首先要回归语文教材,精读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加深理解,锻炼记忆,积累词汇,丰富语言,进而开拓思路。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无论是在版面设计还是在内容选编上都进行了深度的创新,非常适合高中生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提高对教材的重视程度,积累基础知识,丰富应试经验。教材中的古诗词等需要学生熟记,有利于学生活学活用,增强语感。
比如2015年高考语文江苏卷,在名句名篇默写中考查了《诗经》中的“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韩愈《师说》中的“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范仲淹《渔家傲》中的“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等名句,所考内容不偏不怪,都是常见、熟知的诗文。
另外,高中生在备考时容易出现两种偏向:一种是拼命做题,认为熟能生巧;二是不认真复习,完全指望“临场发挥”。这两种偏向都是侥幸心理的表现,都不利于备考。
二、重视知识梳理。建立知识网络
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在命题形式上有较大的调整和优化,语文教师在备考教学时要为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建立系统性的知识网络,深入研究命题方向,时刻关注《考试大纲》。在为高中生解读《考试大纲》的时候除了要关注考试范围、新增内容,还应该关注题型示例及样卷,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将各知识要点融会贯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构建各考点的知识体系。
高中生在高考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马虎和知识掌握不牢,不能灵活运用语文知识。以古诗词鉴赏为例,考生首先要知道诗词鉴赏的几大考点,如语言、形象、技巧、情感四大类。以其中的“技巧”为例,考生不仅要知道“技巧”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三大类,还要知道各修辞手法的作用、各表达方式的分类、各表现手法的效果,等等,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在解题时灵活运用。
同时,高中生必须提高对备考的重视程度,跟随语文教师复习好每个知识点,针对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练习,考试中的易考点和易错点做到不丢分,努力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全身心地投入到高考语文备考中。
三、调动学习兴趣,提倡自主探究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生必须对语文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在备考时有强大的动力和积极性。高考语文考查范围极广,复习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自觉进行语文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自己在测试中掌握不牢固的语音、词语、成语、近义词、标点用法、病句识别法等,要做到经常翻看,熟记于心,这样在考试时才能稳定心态,获得高分。语文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抓住各类题型的考点,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在高考语文备考中,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点不重视,教师设计的练习也不能及时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无法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备考中去。因此,建议学生一定要认真倾听教师讲解的每个考点的解题规律和技巧,养成规范的做题习惯,分配好做题时间,掌握考试的节奏。高中生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很少能将成套的语文模拟题按照高考规定时间和要求完成,特别是容易将作文与前面的客观题分开做,导致实战效果很差,在高考时觉得时间不够。对于高中生而言,“只有平时像考试,考试才能像平时”,所以,学生在平时按高考标准完成语文模拟题至关重要。
四、找准薄弱环节,做到有的放矢
由于每个高中生的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都会有自己的薄弱点,即高中生的软肋,这也是高考丢分的主要原因。因此,高中生要有选择性地进行突破,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分值是比较大的,可谓是语文考试的“半壁江山”,但是学生往往写不出优秀的作文,不能表达真情实感,作文分数很低。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下载历年高考作文试题和范文,让学生学习范文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技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在作文训练时可以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的深度解析,让高中生轻松掌握作文写作知识,从而在高考中有的放矢。
由于课业负担重,大部分学生很少有时间阅读,造成高中生普遍阅读面窄、知识面窄、写作材料少。为了应对高考作文写作,考生有必要增加阅读量,可阅读《新华文摘》《人民日报》等,了解社会民生的“最新闻”,让自己的视角能伸向更广阔的社会现实,也可以翻翻各类史书,找一两篇好的历史人物传记读读,仔细琢磨其语言特点、内容结构等。纵观历年高考语文试题,有些考点只要稍下功夫,便可将分数收入囊中。
五、调整临考心态。轻松面对高考
在掌握了语文答题技巧以后,最重要的就是调整临考心态了。只有具备强大的心理应对能力和考场发挥能力,才能够在高考中轻松自如地答题。学生在备考的最后阶段要调整好生物钟,每天坚持做真题和纠正错题,尽量使做题时间与高考考试时间相统一,以利于高中生在考试时有良好的精神状态。
同时,学生还要做到复习张弛有度,劳逸结合,通过适当的运动和娱乐等形式缓解紧张的备考情绪,学生可以每天抽出半小时读书,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坚持每天跑步。笔者所教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心理素质极为不佳,平时学习很用功,但是只要考试就精神紧张,经常考试失常。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与这名学生进行了交流和沟通,找到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帮助学生摆脱了心理负担,在高考中考出了理想的分数。
【小学语文备考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作文总结08-21
小学语文研修总结10-26
小学期末教学总结语文06-17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总结06-19
小学语文教材培训总结07-10
小学语文个人课题总结08-18
小学语文集体备课总结09-18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总结11-18
教学工作总结小学语文08-10
小学语文中段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