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

2024-12-19

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精选10篇)

1.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 篇一

幻灯机 放大镜教案之一

幻灯机 放大镜教案之一

(南京四十六中学周永昌)

(一)教材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二)教学目的

1.知道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知道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3.知道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4.简单了解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及放大原理.

(三)教具

学生实验器材:凸透镜、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粉笔.

教师用:幻灯机、幻灯片、投影仪、屏幕、显微镜.

(四)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同学们看过电影,也看到过老师在课堂上用投影仪配合上课.小小的胶片怎么会变成很大的画面的呢?

上生物课时要观察动植物的组织和细胞,它们很小,肉眼看不清.老师给你们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它们为什么能使我们看到很小的物体呢?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

1.研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

①请同学们用上节课的器材做实验.在桌上用粉笔画出直线,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置在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

②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距离稍小于二倍焦距的地方.沿直线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明亮、清晰的像.观察这个像是放大的还是缩

小的,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像在凸透镜哪侧?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些,仍在焦点以外.移动光屏,使光屏得到清晰的像.请同学们观察:移近后得到的像和原来的像比较是变大了还是变小呢?像离凸透镜的距离怎样变化?

实验观察结束,教师提问:光屏上得到的是实像还是虚像?

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二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向凸透镜靠拢时,得到的像变大,像到凸透镜的距离也是变大的.教师板书.

2.研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条件

继续用上面器材学生进行实验.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移到焦点以内.移动光屏、观察光屏上还能得到像吗?(学生观察后回答得不到)在光屏这一侧往凸透镜里观察,能看到像吗?

请学生回答:往凸透镜里面观察,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像?

让学生把蜡烛移到靠近焦点,仍在焦点以内时,凸透镜里看到的像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这个像和前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的像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时,能得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它,因此是虚像.教师板书.

3.讲述幻灯机的工作原理

教师出示幻灯机实物.在黑板上画出课本图6—22.介绍幻灯机的主要结构:镜头(凸透镜)、幻灯片(物体)、画片框、聚光镜、反光镜、光源等.讲述工作原理:幻灯片离镜头的距离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用强光照射幻灯片时,就可以在屏幕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得到的像成为“正立”的,要把幻灯片上下颠倒放置.实际演示打出一张幻灯片.

对照投影仪实物,教师简单介绍投影仪的结构与使用.学生看课本图6—23.与幻灯机比较,投影仪用两块大螺纹透镜作聚光器(作用相当于凸透镜).使用时凸透镜所成的像被一平面镜反射到屏幕上.其优点是能放映大画面的幻灯片,也可以直接放映书写在透明胶片上的文字、图表.使用方便.

4.讲解放大镜原理

让同学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将凸透镜尽量靠近课本,往凸透镜里看,看到的字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我们就用作放大镜.再让学生将凸透镜慢慢远离课本.看到的像有什么变化?凸透镜继续远离课本,还能始终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凸透镜作放大镜用时,一定要靠近观察的物体,使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这样才能透过凸透镜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5.简单介绍显微镜的结构、放大原理

教师出示显微镜.讲述:为了提高放大倍数常用显微镜.它的主要结构是有两个凸透镜.一个是目镜,一个是物镜.

讲述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物体先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再通过目镜第二次成像,成放大的虚像.经过两次放大就提高了放大倍数.

三、小结本课内容

1.本课内容是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和正立、放大的虚像.教师复述一遍.

2.课内完成节后的练习1、2、3.

3.教师总结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的条件及应用.

四、作业

1.复习本节课文.

2.课本章后习题第7、8、9、10题.

(五)说明

1.关于学生实验的说明见本章第三节中的说明1、2.

2.幻灯机演示打出幻灯片时,要再次强调凸透镜成像的倒立、正立与生活中的概念不同.对这些问题,学生容易混淆.多年的测试检查总有不少学生认为电影屏幕上的像是正立的.演示时,先把幻灯片正放,得到的画面是倒立的.然后再将幻灯片倒放,画面就“正立”.

对课本“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中的“正立”要作说明,这是生活中的感觉,不是凸透镜成正立的像.

3.在总结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及放大的虚像的条件及应用时,教师可以恰当地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指出:物体通过透镜能成什么样的像决定于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物体离凸透镜由远移近时,成的像逐渐变大,像离凸透镜的距离也变大.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时,像总是比物体

小.物体移到二倍焦距以内时(焦点以外),像就变大到比物体还大,也就是成了放大的实像了.再移近到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内时,像就由实像变成了虚像.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4.本节内容比较多,学生实验也比较多.一节课完成可能会有一定困难.从效果考虑建议:“小结本课内容”里的第3点,即对三种成像进行总结,可放在下一节课内用一点时间来进行.

2.幻灯片制作教案 篇二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首先要学会建立和保存PowerPoint演示文稿,掌握添加幻灯片、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文本框、影片、声音、艺术字等对象的方法等基本操作。其次还要通过分组学习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搜集、选择、整合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再次,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当前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存在问题的严重性;帮助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形成珍惜和合理使用水资源的意识,响应国家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号召。

(二)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讲解幻灯片的制作过程和幻灯片的整体优化这两个内容,文字虽然不多,却尽显了PowerPoint使用的精髓。

教学重点: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设计、制作以及整体优化

教学难点:(1)PowerPoint幻灯片中如何建立超级链接;(2)如何合理使用背景音乐和录制演讲内容。

(三)学生分析:绝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掌握了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简单制作,在进入中学后继续学习这一内容是为了培养他们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地分析、讨论并加工信息为主线,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人们常说教学过程中“教无定法,学无成法”。我在这节课的教学方法设计上主要考虑一下几点:首先,根据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学生容易对这门课产生学习以外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一开始,就要抓住时机,加以引导、培养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兴趣,先要启发学生对这节课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我采用了“兴趣激励法”;其次,传统的课程教育是在教室中用“粉笔”+“黑板”这一固定模式,便可达到教学目标,然而,信息技术教育传授者却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先进设备和技术手段,在机房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对受教育者进行演示,一边演示,一边讲解。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然后再加上教师有目的、有意义的指导和分组比赛学习,不仅让学生可以学到真知,而且还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和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的友情,寓教于乐,其乐融融。所以我采用“讲授、演示与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再次,要将信息技术教育与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相结合。信息技术课程与高新技术联系紧密,具有不同于任何学科的特点,所以应避免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普通学科的老办法来讲、学、考,绝不能搞满堂灌,而应当建立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环境,积极探索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所以我采用“任务驱动法”。

2、应用信息技术的依据或考虑

(1)在我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使课堂实现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真正做到了把学生看作知识建构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但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很可能会使学生的学习目标发生转移,在本节课的课堂就很可能使学生由从网站上搜索资料然后制作幻灯片这个学习目标转化为“上网搜索资料”这节课的学习目标。针对这一不利影响,在教学中我通过布置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层层推进,分小组进行比赛,鼓励学生完成完成每个任务的方式避免这些不利影响。

二、教与学的过程

1.教与学的过程描述

1)、创设情境、激情引入(3分钟)

教师:同学们现在我国正在进行宣传“节约型社会”的活动,同学们想不想为这个活动尽上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出示相关介绍“节约型社会”的网站)

学生1:想,当然想。现在不节约,很多年后我们的社会将会面临很严重的资源短缺问题。

学生2:可是现在还有很多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教师:同学们可以做的很多,像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有的人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演示文稿来宣传一下呢?(出示预先做好的PPT演示文稿,演示文稿中显示“节约型社会”有关内容,比如从节水上展开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有的则提出我们刚刚认识的PowerPoint这个软件,还不会应用。)

教师:现在同学们可能有些为难,但相信这节课过后,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将会易如反掌。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当中,老师可以通过教师个人主页实现师生互动。从个人主页上获取任务,当遇到一些困难时,通过到教师个人主页上查找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27分钟)

教师:每个人都知道,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文明和发展,所以这节课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做一个作品来呼吁人们珍惜我们的水资源,这也是我为什么上节课让同学们课下搜集有关我国水资源的一些资料的原因。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有三个:(通过教师的个人主页将本节课的任务展现给大家)

a、建立并保存一个演示文稿。

b、编辑演示文稿,将你所搜集的信息用不同的媒体对象表现出来。

c、整体优化演示文稿。

任务a:建立并保存一个演示文稿

教师:第一个任务,比较简单,请同学们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WORD等软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如果想不起来的话,可参考我们的操作向导来完成操作。

学生:思考后做出操作,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建立并保存了一个POWERPOINT文件。

教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大部分同学已顺利完成任务,下面哪位同学愿意把你所做的操作与同学分享一下?

学生:学生演示其操作过程

(启动POWERPOINT→开始→Microsoft PowerPoint→“空演示文稿”,单击“确定”按钮,保存文稿→执行【文件】→【保存】菜单命令,以个人姓名为文件名,按默认类型保存演示文稿。)

教师:任务一同学们完成得都很好!希望大家再接再厉,顺利完成任务

二、任务三。(说明:因为这个任务较为简单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当然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对其中的不足加以指正。)

任务b:编辑演示文稿,将你所搜集的信息用不同的媒体对象表现出来

教师:任务二将以小组为单位,12位同学一组,每组选一位小组长。

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自己课后所搜集的有关水资源的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共同讨论自己小组内作品的结构,小组长分配任务,由小组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完成后,各小组成员之间,有的甚至在小组之间展开讨论。(说明: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让学生学会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动脑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任务c:整体优化演示文稿

教师:各小组已经完成任务二,有的小组之间也进行了交流,通过讨论,大家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感觉该表达的也表达了,但不够美观大方”,“整体优化演示文稿”正是我们的任务三,完成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你是否满意。(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到自己的个人主页上搜索具体的操作步骤)

学生:小组长分配任务,由小组成员完成优化自己演示文稿的任务,最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共同汇总,完成自己的作品。

教师:同学们经过努力,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下面哪个组来演示一下自己的作品?

学生:由小组长代表本组成员演示自己组的作品。教师和同学都可在小组展示完成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说明: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精神,并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3)、师生共同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点及操作方法(10分钟)

教师:同学们操作的非常好,那你们在制作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知识点,也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

学生:学生展示操作过程,共同总结出本节课的知识。

Ⅰ、插入新的幻灯片:执行“插入”菜单中的“新幻灯片”命令。

Ⅱ、插入文本框:执行“插入”菜单中的“文本框”再根据需要选择横排、竖排。

Ⅲ、插入图片:执行插入菜单中的“图片”,然后选择来自文件。Ⅴ、插入艺术字:插入菜单中选择“图片”,然后再选择“艺术字”。

Ⅵ、插入声音:插入菜单中选择“影片和声音”再选择“文件中的声音”。

Ⅶ、插入影片:插入菜单中选择“影片和声音”再选择“文件中的影片”。

4)、教师小结并作业布置(5分钟)

a、教师小节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大家自己的努力,已经掌握了如何将各类资料,包括图片、文字、声音等插入幻灯片中,大部分的同学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自己保存的信息进行简单处理、优化,制作出基本满意的电子作品,课后老师要求大家还要再上网或者通过其他的途径去找更多的有关于节约型社会的资料,争取制作出更加漂亮、合理的倡议书,争取早日通过网络发送到各级组织,老师也非常愿意通过你的呼唤,能够给人类以启迪,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创建我们共同的家园,也算是为我们当前的“节约型社会”活动献上我们自己的一份力量。

b、作业布置(课后讨论)

请同学们课后讨论一下,我们的各种操作,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总结出来之后,我们再相互交流,看哪一种方法更方便,更快捷。

【自我分析】

1、通过对教材和教学对象的分析,整堂课我将例子和技能分开。在例子的选择上:我考虑到现在好多课程如果仅仅参照课本上的例子,学生可能不是太感兴趣,也不能提供一定的创造性学习,所以我大胆的突破教材,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节约型社会”联系起来,选取以制作以“节约水资源”为主题的多媒体作品为教学任务;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兴趣激励法”、“任务驱动法”。在任务的选择上,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改变了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变“传递式教学”为“引导式教学”、变“复制式教学”为“创造式教学”、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情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2、关键环节提炼

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之后,我通过已制作好的PPT演示文稿出示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要求大家已搜索的材料制作一个演示文稿,通过给同学们出示具体演示文稿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当教师明确每个学习任务的时候,可以通过在教师的主题网站上展示给大家,当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碰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登录教师的主题网站,从中找到答案,也可以通过留言板发表留言,这样除了可以得到老师的回答外,还可以得到同学们的相互帮助。从而更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当然,在教师的主题网站上,我还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参考、学习。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反思

3.幻灯片动画设置教案. 篇三

《幻灯片的动画设置》

课题:幻灯片的动画设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讲解,加工半成品,按要求完成自定义动画设置。掌握自定义动画中对象的出现的效果、顺序的设置以及幻灯片切换的设置方法。

过程与方法:作品观察,任务驱动。通过课本知识的拓展,理解不同素材对动画设置的适用范围,提高自主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通过了解PowerPoint动画设置的特点,鼓励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教学重点:对幻灯片、图片、文本进行动画设置。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选项的意义和适用范围,提高自主设计能力。班级:西站小学四年级四班 课时:1课时

教学媒体:计算机房;演示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1.自我介绍。

2、课前准备。

二、新课导入:

1.演示无动画效果的“奥特曼故事”。

2.再演示老师设置了动画效果的“奥特曼故事”。3.对比动画,使学生找出不同点,引出新课。

三、新授:

(一)自定义动画的设置

1.打开演示文稿“蝶恋花”,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说说幻灯片上有哪些对象(艺术字,图片)

2.找到“自定义动画”按钮:让学生说说,老师演示;单击“自定义动画”按钮,打开右侧“自定义动画任务窗口”。3.师讲解并演示自定义动画的方法。

4.定义好动画后,单击“播放”预览设置的效果。如果不满意,还可以选中操作栏中对象的某一个动画,进行更改或删除。

5.提出任务一:为老师提供的“蝶恋花”演示文稿设置动画效果。学生操作电脑,进行自定义动画设置。师巡视,个别辅导。6.作品展示,评价。(展示后,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设置动画的。)7.调整动画顺序。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格中的1、2、3序号是什么意思?(生:动画播放的顺序),师:那么,这个顺序能调整吗?(生:能)师:怎么操作呢?(生到教师机演示调整顺序,临近的同学互相演示给对方看。)8.引入任务二:

师:我想为外地人介绍兰州,现在需要同学们帮我完善“美丽的兰州”这个幻灯片,让它动起来,吸引更多人来我们兰州旅游。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任务二提出的问题。生:根据要求,完成任务二。师巡视:根据学生完成任务情况,与学生进行交流,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9.作品展示,评价。

(二)幻灯片切换的设置:

1.教师用实物演示什么是幻灯片的“切换”方式。

2.提示打开幻灯片切换任务栏的按钮。(菜单栏“幻灯片放映”—“幻灯片切换”)

3.任务三:自学课本123页内容,为“美丽的兰州”演示文稿中的四张幻灯片设置切换方式。(学生自主学习)4.学生作品展示。

四、课堂小结:

幻灯片的动画设置步骤,学生作品点评,遇到的问题的提示。

4.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自定义动画的相关操作。

2、能制作有动画效果的幻灯片。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创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会对象的自定义动画的设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大胆展示作品,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能力。

2、通过自定义动画的设置,培养学生实践、创新、协作能力,提高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画效果的制定。

难点:自定义动画效果命令的操作。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示范演示法

教学准备

机房、投影机、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欣赏演示文稿(引入课题)以“节能小卫士”演示文稿为例

二、新授

(一)活动分析

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方法:选定对象——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中“添加效果”——“播放”动画。

(二)以“节电小措施”幻灯片为例添加动画效果

1、确定幻灯片中各对象出现顺序:“标题”——“图片”——“文本”

2、为“标题”添加动画效果。(学生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设置“标题”的动画效果(2)“标题”动画属性设置

①设置动画启动的方式和速度 ②“效果选项”的设置(3)汇报交流(4)教师讲解演示

3、为幻灯片“节电小措施”中的“图片”和“文本”对象设置 2

动画效果。

(1)交流合作(2)汇报结果(3)学生质疑

(4)师生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三、综合练习,呈现作品

1、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分发给每台计算机。

2、学生把同一个作品添加不同的效果,比一比,哪个的作品最合理最美观。

四、总结收获,结束全课。

五、板书设计

第20课 设置动画效果

添加动画效果的基本方法:

选定对象——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添加效果——“播....放”动画

确定幻灯片中各对象出现顺序:

1、“标题”——“图片”——“文本”

5.幻灯片的放映公开课教案 篇五

幻灯片的放映设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powerpoint2003的放映功能。

2.学会如何在powerpoint软件中放映演示文稿,设置放映时间,设置放映方式。能力目标

通过powerpoint2003软件的幻灯片的管理学习,让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演示文稿的放映方法。

二、教学安排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教室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进行示范指导和演示,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学生通过上机练习,综合所学“学着做”进行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 教学方法:图解法、讲练综合法。 教学重点:1.幻灯片放映的动画设置

2.幻灯片放映的时间设置

 教学难点:如何让演示文稿放映的动起来  教学内容:1.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动画

2.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时间。

3.设置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

三、教学过程

 复习

上一节课学习了如何管理演示文稿及认识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按钮。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快速的复习一下,幻灯片的插入,删除,复制,移动。(主机演示)

 引入

当我们在认识PPT这个软件之后,准备入手制作幻灯片的时候总会遇到一些问题这就涉及到管理幻灯片和幻灯片的放映,这节课我们将讲解三个内容,最终的目的就是使自己的作品更生动,由于之前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学习和接触过幻灯片的播放,因此学起新课来就更得心应手了。

 新课教学

(1)幻灯片的动画设置 1.选择动画方案

①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下的“动画方案”命令,显示“幻灯片设计”任务窗格并切换到“动画方案”栏。

②选定需应用动画的幻灯片。

③单击任务窗格中所需的动画方案选项。

2013年12月9日上午第二节504班 1

王玉梅的教案

2.自定义动画

①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下的“自定义动画”命令,显示“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

②在幻灯片中选定需要设置动画的文本或对象。

③在“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单击“添加效果”按钮。④在弹出的菜单中点选所需的动画效果。

⑤单击该菜单中的“其他效果”命令,打开“添加进入效果”对话框,然后

2013年12月9日上午第二节504班

王玉梅的教案

选择所需的动画效果。

⑥重复②~⑤步可为多个对象添加自定义动画。

3.删除动画

删除动画的操作方法如下: ①选中某个需删除的动画。

②单击“自定义动画”任务窗格中的“删除”按钮。(2)放映演示文稿

选择“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设置放映方式”命令,打开“设置放映方式”对话框

2013年12月9日上午第二节504班

王玉梅的教案

启动放映

单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观看放映”命令。单击“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放映”命令。按下“F5”键。(3)设置放映时间

1.人工设置幻灯片放映时间

①选择“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菜单项,打开“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②在“换片方式”区域中选中“每隔”复选按钮,并在其下的数字调节器中输入间隔时间。

③选择一种切换方式

在放映过程中,用户可以执行以下操作结束幻灯片放映: 按“Esc”键。

单击快捷菜单中的“结束放映”命令

 作业布置

制作诗歌《回乡偶得》完整演示文稿。上机要求及图片打包发送到电脑桌面。

6.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 篇六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与尝试,掌握添加新幻灯片、运用主题、放映幻灯片的方法。

2、在内容页幻灯片制作过程中,能根据作品需要选择调整布局和主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添加新幻灯片、运用主题的方法。

难点:灵活恰当运用布局与主题。

三.学习过程:

(一)作品导入

展示一些相对较好和布局合理且包含封面和内容页的优秀演示文稿,让学生评价。

激起学生学习添加新幻灯片的兴趣。

(二)学生独学,弄清知识

自学教材P15-P17,弄清每步操作步骤,完成下面任务。

<一>添加新幻灯片

演示文稿由一张张幻灯片组成,添加幻灯片的步骤:打开演示文稿———在“______”选项卡的“______”组中,单击“___________”上的“___________”;在“_________”对话框中选择添加一张。

<二>运用主题

利用“_______”选项卡的“________”组,可对同一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字体、颜色、背景等进行统一设置。

<二>放映幻灯片

放映幻灯片步骤:在“___________”选项卡的“___________”组中,单击“_________”,就可以从第一张开始播放。

(二)教师演示,学生学习

教师演示操作步骤,讲解重难点知识点,学生认真学生观看。

(三)学生合作,体验知识

小组合作,尝试制作一份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并学会放映。

(四)学生展示,深化知识

1.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

2.班内集中交流在操作过程中小组内没弄明白的问题,教师适时点拨讲解。(五)学生练习,拓展知识

1.每位同学动手完成作品制作和美化工作。

7.物理教案-幻灯机放大镜 篇七

教学目标:

1、会在演示文稿中添加新幻灯片。

2、能在幻灯片浏览视图中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3、会在幻灯片中插入文本框并输入文本。

4、能修改项目符号。

教学重点:

为每一张幻灯片设置一种切换效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通常,我们制作一个幻灯片作品需要几张幻灯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制作一组幻灯片。

二、制作封面

启动Powerpoint,选择“简洁型模板”、“文本与剪贴画”自动版式。

先在顶部文本框中输入这组幻灯片的标题名称动物世界,然后双击幻灯片右下角的剪贴画图标,选择狮子剪贴画,在左下角的文本框里输入想认识更多的动物吗?那就进来看看吧!用来吸引观众,最后设置好文本的字体、字号和颜色,并适当调整文本框和剪贴画的大小、位置。

教你一招:不需要项目符号,可以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按钮;想改变项目符号,可以选择〖格式菜单中的〖项目符号和编号。

三、新建幻灯片

封面制作完以后,为每一种动物做一张幻灯片。那么,怎样再新建一张幻灯片呢?我们先做一张介绍猴子的幻灯片。

1、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新建幻灯片),选择空白版式后单击〖重新应用,直入幻灯片视图。

2、依次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插入一张有关猴子的图片。

3、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拖出一个文本框,在文本框里输入可爱的猴子,为这张幻灯片加上标题。

4、依次选择绘图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标注、 ,拖出一个标注框,在标注框里输入玩累了,休息休息!

5、修改字体格式,调整对象的位置。

四、增加幻灯片切换效果

在Powerpoint里,可以为每一张幻灯片设置一种切换效果,使幻灯片在放映时更吸引人。

选择〖视图菜单中的〖幻灯片游览,切换到幻灯片游览视图。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刚才做好的四张幻灯片了。

选中第一张,单击切换对话框,选择〖垂直百叶窗。

试一试:用同样的方法为其他幻灯片设置好切换效果。

设置好所有的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后,不要忘记和时保管文件。我们给文件取名为“动物的家”。

五、课堂练习

8.《科学放大镜》大班教案 篇八

1、了解放大镜的作用,知道放大镜可以放大观察物体。

2、利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感受其中的变化。

准备活动

【自由选择活动-科学领域】-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放大镜(可以放大看吗?)

活动内容

【导入】

1. 观看动画片【放大镜】,说说放大镜的作用并找找我们周围和放大镜作用相似的物体。

- 用放大镜可以干什么?

- 小的字可以放大,小的昆虫也可以放大观察。

- 还可以干什么呢?

- 找找我们周围和放大镜作用相似的物品,都有什么呢?

- 利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

【展开】

2. 观看视频【放大镜】,了解实验的目标,备品和实验顺序。

- 今天我们要做的实验叫什么?

- 做实验的时候都需要哪些东西呢?

- 用放大镜怎样观察植物呢?

- 看一看实验顺序 。

1)用眼睛观察植物的叶子。

2)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

【活动1:利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子。】

3. 利用放大镜观察植物的叶子。

- 让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植物怎么样?

- 我们来观察植物的叶子吧,植物的叶子上有怎样的花纹呢?

【结束】

4.实验结束后,Big eye small eye活动纸- 放大镜(可以放大)写出实验结果。

扩展活动

阳光明媚,无风的时候,带幼儿们www.chinajiaoan.cn到外边用放大镜来聚光。

注意事项

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放大镜,不是把放大镜放在眼睛前而是把放大镜放在物体的前面。

活动评价

对于是否理解放大镜的性质进行评价。

教师活动相关信息

9.放大镜优秀幼儿园教案 篇九

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一面普通的小镜子,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透过这面镜子观察物体,物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激发幼儿对这面镜子的好奇与探索的兴趣。,而“好奇”正是引导幼儿喜欢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我决定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观擦放大镜看物体后的“奇妙现象”。幼儿园放大镜教案:活动目标

1、观察、比较,常见物体在放大镜下奇妙的变化。

2、尝试使用放大镜对物体进行细致的观察。

3、培养幼儿根据观察结论想象熟悉的物品在放大镜下的变化。幼儿园放大镜教案:活动准备

1、欣赏有关放大镜观察物体的视频。

2、放大镜每小组一个、幼儿熟悉的物品每小组一个。

3、每人一份观察用的图片。幼儿园放大镜教案: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1、观看视频小白兔拔萝卜,第一图和第二图对比,同一张图片,为何第一图没有镜子就小一些,而第二图有了一个小镜子图上的物体就变大了?引入孩子们对放大镜的认识。

【设计意图:先观看然后引入,即让幼儿对自己所不熟悉的放大镜有一定的了解,又能通过物体的变化激发幼儿对放大镜的好奇。】

教师肯定幼儿的观察结论如:第一幅图小,而第二幅图大了许多。从而引入对放大镜的奇妙现象的认识,原来放大镜可以将物体变大,这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

二、使用放大镜

1、出示放大镜,简单介绍:这就是能让物品看起来变得清晰的放大镜。使用放大镜的时候,不用太靠近眼晴,也不用太靠近物品,只要对准物品,调整最佳距离就行了。

【设计意图:在前面奇妙视觉感受的铺垫下,出示放大镜,让幼儿对使用放大镜产生期待,并且通过语言帮助幼儿再现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为后续使用做准备。】

2、请你用放大镜看一看,图片上是谁?能学做一下1号的动作吗?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4号手里拿着什么?(让幼儿的观察有非常具体明确的目的,让幼儿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

【设计意图:引导幼儿从无目的观察到借助放大镜,通过倾听,尝试带着目的去观察,进一步积累有意观察的经验。】

3、操作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

鼓励专注观察的幼儿。

4、讨论:

谁愿意回答第一个问题?请上台。

2号的方向是怎么样的?大家用手势回答!

4号手里拿着什么?一起回答--放大镜。

【设计意图:通过点击电脑上的放大功能,验证幼儿的观察,这也是对幼儿的观察行为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三、想象和比较

1、再看看,这像什么?

【设计意图:比较,让观察更具有目的性。随着环节的展开,幼儿的观察从无意观察慢慢向有目的的观察前行,当然,比较也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到了放大镜带来的奇妙感受。】

辅助猜谜语:不是冰块,不是宝石,味道很甜,不酸不成,蚂蚁爱吃,我也喜欢。

2、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白砂糖,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3、接下去展示的图片和我们的身体有关,找到了吗?观察一下,再比比图片。仔细观察,再认真找找,它放大了我们身上的哪一部分?(给每位幼儿发一个放大镜,同时出示两张图片)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否正确,及时指导。

了解和肯定幼儿使用放大镜后的发现:用了放大镜,你有什么发现?(幼儿:看得晕晕的,放得好大等)(出示照片)出示舌头的全貌,总结幼儿的发现。如:舌头上的小泡泡能帮我们分辨酸甜苦辣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承上启下。既延续了上个环节的想象、猜想和比较,又让幼儿在期待中拿着放大镜观察。】

四、拓展和延伸

孩子们,请看--放大镜放大东西后,也会有丑丑的感觉。这是一个引起世界轰动的科学实验,当人们对着水,说难听和凶狠的粗话,在比放大镜更清晰的显微镜下,水分子形成了丑陋的结晶。所以,小朋友们不能说不礼貌的话,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孩子。

10.制作幻灯片的软件 教案(推荐) 篇十

——PowerPoint 教学目标:学习启动PowerPoint,识记PowerPoint窗口各主要部分及重要工具名称; 教学重点:识记PowerPoint常用工具名称。教学难点:识记PowerPoint窗口各主要部分名称

教学过程:初识PowerPoint

PowerPoint是一种制作幻灯片的软件。它同过去学习的Word一样,都Office家族的成员。用它可以制作出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的幻灯片,放映起来还有动画效果。

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

一.启动PowerPoint

启动PowerPoint的常用方法有:

1.单击“开始/程序/Microsoft PowerPoint 2.单击鼠标右键“新建/Microsoft PowerPoint 3.双击桌面上Microsoft PowerPoint的快捷图标 二.新建幻灯片 新建幻灯片的常用方法:

1.直接单击“文件/新建”

2.单击“插入/新幻灯片 三.插入新幻灯片

插入新幻灯片的常用方法 1.直接按键盘上的Enter键

2.在创建了第一张幻灯片后可以单击鼠标右键的“复制/粘贴” 四.插入文本框和艺术字

单击菜单栏中的插入,选择艺术字和文本框 五.保存文件和退出

PowerPoint的常用保存和退出方法: 1.单击菜单栏“文件/保存”(保存)

2.单击PowerPoint应用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退出)3.单击PowerPoint菜单栏“文件/退出”(退出)

课堂小结

上一篇:勇敢的人作文初三优秀作文600字下一篇:妇联党组成员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