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精选11篇)
1.新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 篇一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赵正遂整理
一、为何重新修订《规范》
《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背景下修订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于1985、1991、1997年先后三次颁布和修订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根本性转变。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规范》修订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三)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
(四)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五)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三、新《规范》解读
核心内容
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
●“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规范》语言精练、内涵丰富,充分体现了科学性、人文性、时代感,强调了教师的爱与责任,时时处处体现了对学生的关怀。
四、新旧《规范》的区别
1.条目数量由8条改为6条
旧条款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新条款则改成“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部新修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条目上由之前的8条改为现在的6条,但在具体内容上却得到了充实。比如,在第三条“热爱学生”中,旧条款要求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新条款则修改成“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与此前公布的新规范征求意见稿相比,正式公布的版本基本构架相同,但在一些词语使用方面进行了微调。在征求意见稿中,第二条款为“敬业奉献”,而正式版中,改回到1997年版的“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也被改为更为简练的“勤恳敬业”。而第三条款将“热爱学生”改为“关爱学生”,一字之差感觉更人性,更具亲情味。第四条款中的“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则被“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所取代。
2.“保护学生安全”首次纳入新规
此次修订是根据近年来教育和教师工作的新形势作出的更加科学和有针对性的修订。
值得一提的是,“保护学生安全”被首次写入了新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中。写入该内容是在明确“保护学生安全”是教师应遵守的职业精神。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表示,教育部早在2004年就启动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工作,专门成立研究小组,由专家、教师及教育部官员组成。此次修订是我国自1997年以来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首次修订,是根据近年来教育和教师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在前期充分论证、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
3.明确抵制有偿家教现象
有偿家教的恶果很明显:一是导致教师“拜金主义”,二是影响正常教学进行。
此次修订的条款更加清晰和简洁,在具体内容上也得到了充实。“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责之便牟取私利”、“不违规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也首次明确列入其中。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但应当写入职业道德规范,甚至更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因为有偿家教的恶果很明显:一是导致教师‘拜金主义’,二是影响正常教学进行。
4.“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
“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与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够。”魏黎明说。
在新规范中,“终身学习”被单独提出。“现在社会发现这么快,几乎所有人都需要不断学习。更何况是教师这种特殊行业。”石家庄市永安大街小学教育处主任魏黎明说。
实际上,随着社会形势发展,中小学的课本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再也不像以前一成不变。同时,社会的进步也要求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如果想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终身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只具备与教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已远远不够。”魏黎明举例说,比如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如果老师对那些奥运冠军、体育明星知之甚少,一问三不知,这样的老师不合格,更谈不上优秀。
5.师德规范已11年没改变
在新形势下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
据了解,上次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在1997年,距今已有11年。
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在9月2日的“关于重新修订和印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通知”中表示,在今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震区广大教师奋不顾身地保护学生,表现了崇高的师德精神。他们希望在新形势下修订并重新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可以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向全国教育系统的模范教师,特别是抗震救灾英模教师学习。
2.新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 篇二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措施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完善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方面,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要前提。
一、规范新时期会计职业道德的必要性
目前,国家对会计人员提出的主要职业道德要求只是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中作了8条规定。而即便是这些规定也基本上属于职业道德的“原则”部分,对职业道德的建设只能起到指导作用,这些原则性的规定.常使会计从业人员觉得难以操作,当面对复杂的经济生活时,往往由于缺乏具体的实施指导意见而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大大助长了会计造假者的侥幸心理。此外,确保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贯彻落实的相关配套措施不完善,一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监管不力,监管不到位;二是职业道德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使会计造假收益远远大于造假成本;三是只注重职业道德的“道”,而“德”较多地被轻视。
因此,针对新时期环境下我国会计职业道德所暴露出的基本准则“不精”、具体准则“不详”、配套措施“不力”等主要问题,需要统筹考虑,又好又快地探讨解决。
二、新时期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现实剖析
在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表述中应该有经过科学的理论概括,提炼出精练的、言简意赅、易懂易记的核心语句,成为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内容,使其既能够反映会计领域的职业道德客观追求,又能够成为评价会计人员行为规范和道德水平的基本准则。
(一)确定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要求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都有起主导作用的核心内容。对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概括,必须考虑以下几个要求:第一,必须符合一般的社会公德,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的道德要求;现阶段的会计职业道德必须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相一致,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在会计职业领域中的具体化。第二,必须反映会计职业活动的特殊规律性,充分反映会计职业人员特定的权力、义务和社会责任,作为调整会计职业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伦理总纲。第三,必须含有对从事会计职业活动人员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成为全行业普遍认同的伦理原则,从而对全行业所有从业人员都具有约束功能。第四,必须言简意赅,易懂易记,方便宣传、教育和普及。
(二)明确会计职业道德核心内容的构成
“严谨、求真、务实”基本可以涵盖会计职业活动的主要方面和会计业务的主要过程。
1. 严谨。
会计工作长期和数字打交道,枯燥无味、易于出错,因此会计人员应该始终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会计工作的高质量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要求会计人员要有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2. 求真。
所谓“求真”,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准确地反映经营成果;二是追求真理,敢于与一切弄虚作假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三是从量化的角度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真实客观地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3. 务实。
所谓“求实”,主要是指对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记录的过程等工作,要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本领,还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观公正的态度。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只是其中最基本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核心内容出发,在复杂多样的会计活动和会计关系中,可以派生出许多层次不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从而构成一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其内容以及诠释都将在动态中不断得到拓展和完善。
三、配套措施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塑造或改造会计人员道德面貌的工作只有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按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规律,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对会计人员进行道德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中的知和行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会计人员应当始终将“知”贯穿于“行”之中,通过优秀的会计职业道德思想的灌输,帮助会计人员提高对会计道德的认识,陶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情操。
(二)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
一是改善企业内部环境。企业应采取措施促使每个人都理解和遵守内部道德守则, 并使所有雇员都清楚违反守则一定会受相应的惩罚, 使他们在面临“道德两难”问题的选择时有所顾忌;二是营造正面的企业从业环境。企业外部环境同样会影响会计人员对“道德两难”问题的主观判断和选择。特别是对注册会计师来说, 其影响更为直接。为了减少此类问题的出观, 以及在其出现后能敦使会计师做出符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选择, 充分发挥会计职业团体的作用对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来说, 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完善法律规范,强化监督管理
在条件成熟时,及时将某些职业道德的内容通过“法律规范”的形式来加以明确是非常必要的。制定一套可操作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即信用经济, 信用必须依赖道德之完善来维护。加强监督管理是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的题中之义,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必要环节。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 就要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 真实公正, “责业、廉业、精业、勤业、敬业、爱 (乐) 业”等方面制定一套可操作的评价标准, 并且要选择好恰当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财会字19号发布.
[2]、2002年6月25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指导意见》的通知.会协[2002]160号.
3.新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 篇三
摘要: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人民教师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概括。本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作了阐述和说明,并对新旧规范做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应该如何来学习和贯彻实施规范。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变迁;中小学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4-0039-03
一、规范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规范是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在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规范,诸如:政治规范、经济规范、法律规范、语言规范等。道德规范是社会规范的一种形式,是人们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行为和关系的基本要求的概括。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普遍规律的反映,是一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对人民教师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概括。它反映了人民教师的利益和要求,它是具有特定社会内容的行为标准,既不是空洞的抽象条文,也不是教师个人随心所欲采取的个别行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教师道德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调整教师同他人、同社会之间关系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关系的总和。因此,学习和研究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于教师实现道德理想。献身教育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不同时期的规范及修订原因
(一)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1984年10月13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由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颁发,要求共六条:
1,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教育事业;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3,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精益求精,勇于创新;4,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5,奉公守法,遵守纪律,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与家长、社会紧密配合,共同教育学生;6,衣着整洁,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二)1991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实践证明,《要求》的颁发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数年来,广大中小学教师遵循职业道德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在教学岗位上辛勤育人,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但是,形势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在总结试行情况的基础上对《要求》进行了修订,作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1991年8月13日进行了颁布。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发扬奉献精神。
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不断提高科学文化和教育理论水平,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实事求是,勇于探索。
4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尊重、了解和严格要求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保护学生身心健康。
5热爱学校,关心集体,谦虚谨慎,团结协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6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三)1997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势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再次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必要的修订,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帮助教师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促使全体中小学教师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工作者。《规范》体现了对中小学教师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最基本要求,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规范》的八条内容,是通过对教师在学校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及防止出现的道德行为作出的规范,确定了每个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必须遵守的道德基本原则和应该作到的道德行为。
(1)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3)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4)严谨治学。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5)团结协作。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
(6)尊重家长。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取得支持与配合。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
(7)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8)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四)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在我国的转型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8.31”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1997年国家教委和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和完善。《规范》的基本内容继承了我国的优秀师德传统,并充分反映了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
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新规范的特点以及新旧规范的对比
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条目数量上由原来的八条减少到六条,但在具体内容上得到了充实,并且新规范有了自身更鲜明的特点。
1符合时代的要求,与时俱进。在第一条中将原来的“依法执教”改为“爱国守法”,这就要求育人者首先自己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清晰的政治方向,依法执教,更符合了“道德规范”的精神层面的要求,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要求。
2对教师的精神境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条中的“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在教师职业的基本道德底线的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具有比一般人更高的道德修养。关于“志存高远”,对教师来说,并不是去谈一些空洞、遥不可及的志向,而是做一个好教师,教好每一个学生,尽力让每一个学生将来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体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第三条由“热爱学生”改为“关爱学生”。此条目是变化最多的一项。将原来的对学生“严格要求”改为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特别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一项。“5·12”中一批英模教师用自己的行动最好地诠释了“保护学生”,我们常说要“爱学生”,那么在危急关头保护学生,就是“爱生”的最好体现。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而且要做学生的益友,此条集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4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四条“教书育人”和第五条“为人师表”是将原来五至八条融合而成。除了原来对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基本要求外,在第四条里增加了“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也提到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至少为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利于真正实现素质教育,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5注重教师的个人修养,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才能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新的道德规范还对目前教师队伍中有偿家教的问题提出的明确的规范。
6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第六条“终身学习”是新增条目,其中提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也应该是新时期对教师的新要求。新道德规范的这个要求体现了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不能落后于时代,否则何以教导作为祖国未来的学生,何以引领学生去创造未来!
我国教育事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对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量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正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的产物,完全符合时代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新希望、新标准。
四、规范的学习、贯彻与实施
从1984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到2008年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们看到它经历了四个不同时期的演变,每一时期的变化都是依据了形势的要求,并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的完善和修订,体现了时代性和务实性。《规范》不是对教师的全部道德行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不能取代学校的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的学习、贯彻与实施,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多种形式深入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中小学校、工会要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开展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深入学习《规范》。通过专题学习、座谈研讨、榜样示范、反例警示等方式,使广大教师能全面深刻理解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统一思想认识,规范职业行为,提高师德素养,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同时还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学习方式,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使学习《规范》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教师、贴近生活,使广大教师积极认同、自觉领会。
2采取多种措施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各中小学校、工会要把贯彻落实《规范》与教师培养培训相结合、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造就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在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创新教师补充机制,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师培养模式创新,加强教师培训等工作中,要始终把师德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
3贯彻落实《规范》要坚持齐抓共管,互相配合。各中小学校要把贯彻落实《规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周密部署,切实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和任务落实,要将师德师风建设情况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会和共青团等要发挥各自的职能和作用。
4贯彻实施《规范》要坚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重在自律。学校领导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广大教师要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严于律己,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履行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自觉践行师德规范,自重、自律、自省、自强,把良好的师德风尚内化为自觉行为,同时虚心接受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督促及评价。
5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含教师进修院校)应将《规范》同学校的培养、培训目标结合起来,贯彻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奠定师范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提高在职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3]中国教育年鉴编委会_中国教育年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998,
[4]丰捷,解读: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国教育先锋网,2008-09-10
[5]权威解读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央政
[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发布,中国网china.com.cn,2008-09-03
[7]各地各校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掀热潮[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12-10
[8]陈浩,树立新时代教师精神,塑造新时代教师形象——新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愚解[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8-10-2
4.新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 篇四
今天我学习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的思想有一个大的飞跃,对师德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师的思想情操、职业道德比任何职业都重要。教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未来。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教师不是神,爱情婚姻、子女家庭、经济收入、名誉地位等种种人生琐事必然会影响自己的情绪。当心情不好时,很容易将内心的烦躁投射到学生身上,语言不检点,甚至动手施暴,打碎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使学生感到紧张、委屈、怨恨,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造成学生对社会的不信任,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做人有做人的准则,干工作要求具备起码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果说对教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我认为,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更重要,还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这是21世纪教师素质的最重要的方面。
因此,教师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和历史责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自觉维护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第 1 页 廉洁从教、精心育人、团结协作、勇于创新。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互相尊重、互相爱护、善于交流、及时沟通的氛围,也是保持教师心理健康的必要环境。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亿万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教师由于肩负着重要的社会使命,因此必须要有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并且有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和扶助学生,这是教师职业必须坚守的精神底线,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与其他任何一种职业的特征,在发生突发性事件时教师的行为应当体现出这个职业的神圣。
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市场经济、影视文化、网络浪潮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经常的读书学习。学校是读书的场所,是书籍的王国,真正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教师的读书习惯会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世界,培养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
第 2 页 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不管教师读书难的理由有千万条,但每个教师自己应该清楚,作为教师,必须要坚持读书。有人说快乐是一种选择,有的人快乐,有的人痛苦,在于一念之差。教师职业给我们带来的体验是苦是乐呢?这就必须考察这一行业在物质和精神上给广大教师带来的满足程度。从物质收入角度看,在我国,目前这一职业尚不尽人意,工资在总体上处于中、低收入之间。当然我们也看到,教师的待遇正在不断改善。近几年来,随着教师工资收入、政治地位、社会地位的提高,职业稳定性的优势愈显突出,“清贫”不再是教师的代名词。从精神满足这一角度看,教师职业具有明显的优势,职业生活的情感性在当今利来利往的商品社会中已成为教师行当的另一大优势。教师职业有其苦,但更多的是乐:机智应变,巧引善导之乐;启愚化顽,学子转化之乐;弟子情操,慰师谢教之乐;桃李八方,来鸿千里之乐„„我们当教师的,不仅仅在奉献,在孩子们中间,我们同样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亲眼看到学生一天天茁壮成长,就会由衷高兴,产生一种强烈的幸福感,这种职业的成就感是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电,不断的补充新知识,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以奉献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待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团结、向上。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每一位得到发展的学生都会给社会更大的贡献,会使社会的前进的步伐走得更快,最终随着水涨船高,教师的待遇和地位会有更大改善,尽职尽责的教师一定会赢得社会的丰厚回报。
第 3 页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关爱学生,这是每个教师应有的信念。教师这种爱不同于父母的爱,这种爱是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的具体体现,是一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承担着对国家、社会的责任,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还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如何让学生仰慕你、爱戴你,一方面我们需要有爱的情感,另一方面更要有爱的能力、艺术。”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充满深深的爱的情感。只有在先进的教育理念下塑造出充满爱的情感的教师,才能滋养出胸怀大志、知书达理、情感丰富、富有创造力的学生,这是《规范》的灵魂所在。
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
5.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新规范 篇五
这次,教育部新颁发了老师职业道德规范,我也认真学习了。感觉到这次师德规范很全面,也很细致。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的领导,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和义务,行使教师的权力。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更好的为教育服好务。
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对工作认真负责,切实履行岗位职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爱生如子,关心爱护全体学生。现在新增加了“保护好学生安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自觉维护学生权益,不得以任何理由剥夺学生在校学习和参加活动的权力。”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身体安全,身心安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平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几个“不”,我们做教师的一定不能越雷池半步。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实施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点,也是我们这十年来的课改所倡导的核心精神。
加强个人修养,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与领导同事家长建立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作风正派,廉洁无私。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推销或变相推销学习商品,不索要收受学生钱物。不参与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创新知识结构。积极参与继学教育,潜心专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教师要交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应该是有一江河的水,老师面对着日新月异的知识结构,才不会才思枯竭。教育也是一门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大胆创新,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近年来,教师师德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该办法明确为师德划出“红线”,包括体罚学生、收受学生送礼、有偿补课等行为均被列为教师禁行行为。对教师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直至开除处分。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
对于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直至开除处分。涉及违法犯罪的及时移交司法部门。
教师师德考核作为教师考核的核心内容,今年,教育部首次提出,师德考核不合格者,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特级教师评选等环节实行一票否决。
6.学习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篇六
澄江学校曾卫军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认真学习了新规范,感触颇多:
一:要有高涨的工作热情。
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取决于积极主动的心态。而教师的积极情绪、主动心态更是身心健康的一种内驱力,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不断进取。不仅如此,教师的良好心态还能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最终达成教育教学目标,并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如果教师做事懒散,处世消极,那么,势必会使祖国的花朵耷拉着脑袋,打不起精神,自然也不能很好地茁壮成长。二:要养成宽容公正的爱心,这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
教师必须学会宽容。陶行之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平时学生犯错是免不了的,学生这时的思想、心理、现状等实际情况都需要我们老师设身处地的为他考虑考虑事出肯定有因,从细节中帮助学生寻找“病因”,并以宽容公正的心去面对它。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谁叫我们是老师呢?谁叫我们是学生心目中的神呢?严是一种爱,但宽容也是一种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三: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是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终身教育,这是现代人必备的思想观念,教师更应活到老学到老,才能胜任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职业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我们要是不加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总结反思,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在吸取新的知识、观念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善反思、勤笔记,注重积累,加强研究,以便真正有所提高,走向终身发展、不断进取的开拓之路。
总之,师德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萃,也是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书育人,教书者必须先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到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出台是时代对于老师的新要求,是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努力达到的目标,我们应该从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开始,争取做一名让社会放心,让自己开心的教师。
7.新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 篇七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是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成长、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班主任的责任意识尤显重要。
1 循规蹈矩,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
班主任负有教育学生遵纪守法、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的职责。他们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学法、知法、守法教育,另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又要耐心细致,避免以罚代教。班主任抓班风建设要从小事抓起,从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抓起,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笔者认为应从“干净”、“安静”和“安全”抓起。一个班级的清洁区、教室、宿舍,应是干净、整齐、有序的。笔者在讲话前后,都要将讲台台面、多媒体台面等收拾整齐、干净。教室应是安静的,要教育学生不能在教室吵闹、起哄等。校园、教室、宿舍应是安全的,为确保其安全,要做到:每天治保委员小检查,每周班主任中检查,每月学生科大检查。如果有安全隐患,就马上整改、上报。要利用多种教育形式,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纪守法,进而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言传身教,做学生成长的导师、行为的表率
作为一名负责任的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因为班主任的举手投足、穿着打扮,甚至习惯爱好,都会影响到学生。如班主任要求学生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开小差、做小动作,自己却在上课时接手机打电话,如何能让学生符合要求?要求学生不要着奇装异服,注意仪表,自己却衣衫不整,如何树立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久而久之,班主任将在学生中失去威信,对以后工作的开展大为不利。不少学生存在较强的厌学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思想,与同学、教师的交往和沟通能力不强。面对这些学生,班主任更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道德修养的模范、学习的楷模、行为的表率。
3 推心置腹,做学生的心理医生、知心朋友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问题 (如固执、嫉妒、怀疑、焦虑、自卑等) ,并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环境,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其次,班主任要热爱、关心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学生推心置腹地交谈。如有一位个性较强的女生,由于不适应学习环境改变,经常与周围同学发生摩擦,先后有4位同学要求换座位,同学不小心弄脏她的课桌没有及时擦干净,她便大发雷霆,认为是同学故意所为,骂声不止,甚至有意拿走同学课桌内的物品并丢弃,引起同学的极大反感。面对她反常的心理表现,笔者及时找她谈心,她一言不发却眼泪直流,仿佛受了很大委曲。第2天她给父母打电话说:“从我进这个班开始,总有被排挤的感觉,总觉得与这个班格格不入……这种感觉越来越明显,昨天的事……主要是对班级不满的一种发泄。”这反映出她对班级的不适应,直接导致其产生猜忌、怨恨情绪,进而发展到攻击性行为。笔者一方面帮助她端正对新环境、新同学的认识,调节情绪;另一方面,没有把这件事当作道德、纪律性质的问题处理,不仅没有让她向全班同学检讨,反而向全班同学传达她愿意帮助大家练街舞的愿望。后来在与同学的广泛交往中,该生消除了猜疑,改善了不良情绪。1个月后她打电话告诉父母:“我和班上绝大多数同学的关系已很不错了。”和谐的同学关系,能够促进班级良好学风的形成。
4 出谋划策,做好学生活动的参谋和顾问
有的班主任对班级每一项活动都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结果不仅自己身心疲惫,活动效果也不理想。为避免出现以上情况,笔者指导学生活动时注意以下4点:(1)诱导“兴奋点”。每逢大型集体活动,因势利导,激发学生热情,放手让班干部组织。通过活动,增强了班级凝聚力,锻炼了班干部能力。(2)捕捉“热点”。围绕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在段考后,针对一部分学生考后出现松懈、焦虑、气馁等心态,召开“学习经验交流”“我的理想我的梦”主题班会。(3)点拨“关键点”。放手让班干部组织活动不等于不管,而是针对活动的关键点进行点拨,在班干部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以推动活动顺利进行。(4)升华“感受点”。通过让学生对每项活动进行分析、总结、评议,升华“感悟”。每次活动后,要求各负责班干部上交活动小结,经讨论、修改后张贴于教室公示栏。蒉
摘要:从循规蹈矩、言传身教、推心置腹、出谋划策4方面阐述如何将责任意识融入班级日常管理中。
8.新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 篇八
[关键词]新教师 职业适应不良 对策
[作者简介]吴忠才(1966- ),男,内江师范学院学生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学院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及其心理健康。(四川内江641112)
[课题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中小学新教师适应阶段的角色转换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TER2006-018)
[中图分类号]G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4-0058-03
职业适应①作为人的社会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指在积极的职业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与维持的职业心态、职业能力、职业关系等与职业劳动及其环境之间的和谐状态。职业适应不良是以从业者职业满意度逐渐降低,职业行为严重背离职业角色规范的要求为标志的。对于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中小学新教师来说,职业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能否达到职业适应决定着他们为教育事业所能做出贡献的大小,同时能否职业适应也决定着他们健康成长。而现在很多中小学新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职业适应不良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一、中小学新教师职业适应不良的表现
新教师从报到那刻起,形式上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但思想仍未脱离学生的意识和心态,真正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需要3~4年的适应期。也就是说在相当多的新教师身上,职业适应不良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具体表现为:
1.角色转换障碍。教师角色是教师在学校教育中,为实现与其身份地位相对应的权利和义务时,所表现出来的符合社会期望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综合②。在现代教育结构中,教师不应仅仅是知识传授者,而更应是学生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和学习机会的促进者,这种深层角色转换虽然是更高一层的要求,但对新教师来说十分重要。美国教育学者布什认为:“一个教师头几年的教学实践对他今后能够成就的效能水平有重要影响。”③大量研究也表明,教师职业生涯的头几年是决定其一生专业素质的关键时期。刚刚走出校门的中小学新教师面临着一个挑战:双重角色转换。第一重转换是由昔日的学子变为今日的教师,这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转换,更是知识技能向教育教学能力的转化;另一重转换是由传统型教师向现代型教师的转换,这是一种深层次的角色转换。
2.自我定位偏差。中小学新教师步入工作岗位后,一方面由于面临新的工作、生活环境,需要逐步适应。同时初为人师,会碰到一系列新问题,有待新教师学习解决;另一方面,由于对自身认识的局限性,新教师缺乏正确的自我意识,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全面而充分的理解,亦不能根据所处环境相应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在最初的工作热情消失后,由于教学工作的忙忙碌碌,在个人发展上近于停滞时,或由于工作中碰到诸多不尽如人意的事情,造成理想和现实间的矛盾时,心理上就产生失落感和迷茫感,工作上表现出消极、盲目。这一现象不利于教师个人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学校稳定教师队伍。
3.教育理论与实践欠缺。一方面,教育科学知识缺乏。中小学新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教师角色的认识主要是基于社会上人们的共识及自己对老师的感性理解,因而粗浅、笼统。很多中小学新教师(特别是非师范生)在大学期间甚至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与心理学等教育基本知识,造成教育科学理论知识缺乏,不能有效地指导中小学的教育实践,新教师在扮演教师角色时常常模仿自己熟知的教师;另一方面,不了解中小学教师的特点,脱离中小学实际。中小学教师不仅有传道、授业、解惑任务,更应成为一名服务者和研究者。
4.人际关系不良。教师的教育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教师能否与儿童及家长、其他教师及领导以及与学校有关的社会各方面形成协调、积极、健康的职业关系。教育过程是双边甚至多边的人际间相互作用,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中小学新教师由于能力、经验及自身心理水平的限制,会出现职业关系上的适应不良。不少新教师在相当长时间内或是与儿童缺乏沟通与交流,教育方式生硬和不公正对待学生;或是对领导不理解,与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对学生不能关心爱护;或是与其他教师互不往来与信任,缺乏团体协作精神。
5.缺乏成就感与归属感。随着社会转型以及教师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因素的逆转,“甘愿吃苦、无私奉献”这一职业道德不可避免地出现新的变数。一方面,中小学新教师承载了社会、家庭太多的希望和责任,而大部分新教师从业能力不足,自我效能感明显降低;另一方面,收入、住房、福利待遇乃至社会地位都不是很高。加之,教师合法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地区还发生社会上的不法分子及不良少年及其家长殴打教师甚至杀害教师的事件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教师的孤独、无助、穷困、焦虑、自卑乃至绝望的不良心理油然而生。刚刚参加工作时冲动的热情被挫败浇熄,对教师这一神圣职业的信念产生动摇。
二、中小学新教师职业适应不良产生的原因
1.角色转换迟滞。在学校教育中,教师要担负学生的家长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朋友和知己、学生的心理调节者等多重角色。中小学新教师刚刚走上岗位,面临着社会角色的一次根本转换,即确立教师职业角色,由学生转为教师,由被管理与教育对象转为管理者、施教者。这一角色转换的任务较为艰巨,难度较大。一种情况是,他们明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但环境的变化幅度和角色转换的难度较大,未能很快适应,仍然沿袭原来作为受教育者即学生的行为模式,不能完全认同并遵循教师角色规范,行为情绪化,遇事无主见等,出现角色转换迟滞的现象;另一种情况是角色观念不适当,他们对社会角色期望认识不清,对如何履行职业责任和规范不明确,企图放弃教师职业等,最极端、最令人痛心的职业适应不良表现为丧失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2.职业价值观与职业信念缺失。从目前社会职业的社会地位看,教师社会地位低下,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教师职业属于收入较低一族,晋升机会较少,工作相对繁重,尤其是新教师普遍不仅有工作的压力还有更多来自生活的压力。很多中小学新教师选择这一职业主要是受他人的影响或处于无奈或迫于就业压力。进入教师岗位后,依然有不少人把这个职业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未能付出足够的热情和精力。在职业观念上存在着严重的不适应,未能认同教师职业的崇高价值,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与未来发展缺乏坚定的信念。一遇适当机会或某种诱惑,或是当面临挫折与困难时,就会发生职业动摇,甚至改变职业选择,另谋他就。
3.从业能力不足。中小学新教师虽经职前系统的专业学习,初步掌握了有关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但理论转换为实践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初登讲台的新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管理教育学生方面显得能力不足,力不从心(对非师范类学生,这一问题更为严重)。所以,不少新教师缺乏从业能力方面的危机感,认为只是当个普通教师,能力再差也不致被淘汰,不思进取。
4.沟通协调能力差。从有利于教育活动开展的原则出发,新教师与教育对象、其他教师(包括领导及其他职工)、学生家长,以及与学校有关的社会各方面形成的职业关系,应当既谐调、融洽,又能遵循积极、健康的轨道发展。然而,不少新教师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却难以形成谐调的职业关系,如与学生缺乏感情沟通,不适当地训斥或惩罚学生;与同事缺乏团结协作精神,互不信任,互不往来;与学生家长不协调,把学生错误责任机械地推给家长。
5.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大部分中小学新教师,怀着满腔热情,抱着对社会、父母的感恩走向社会,却往往被现实撞得头破血流;同时,教师的工作相当繁重,特别是大多数新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经常需要早出晚归,工作超负荷,这使得他们的精神负担加重,易发生身心障碍或身心疾病,加之操作能力差、从业能力不足,容易在挫折和失败中逐渐丧失信心。
三、中小学新教师职业适应不良的防范对策
职业适应都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新教师出现职业适应不良只是暂时的,通过不懈努力完全有可能胜任教师这职业,成为学生尊敬、家长满意的好教师,下面试从几个方面寻求预防和矫正其职业适应不良的措施。
1.适应角色变化,树立教师形象。中小学新教师在登上讲台的那一刻,就应该树立正确的角色观念,完成中小学新教师的角色转变,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位优秀的教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由被动意识向主动意识的转变。中小学新教师突然间成了几十名学生的指挥者和管理者,由被人支配转变为支配别人,这就要求其思想、观念、意识、行为等都必须由消极被动的适应型向积极主动的创造型转变。同时还要主动谋划,积极思考,为促进每个学生积极进步而设计方案、制定措施,并带领学生付诸实践。
其次,由仿效意识向表率意识的转变。学生时期的言行一般以模仿效法为主,自身的言谈举止不太被他人注意,因而养成有些不够检点的习惯。而当上教师如不能随时想到自己的“师”与“范”,处处高标准要求自己,自觉率先垂范,就会出现“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局面。
再次,由放任意识向严谨意识的转变。教师的工作环境不论横向还是纵向,数量、层次、规格等都与学生时代有很大不同。为此,必须根据人际关系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对学生尊重爱护、一视同仁;对同事以礼相待;对领导尊重支持,不卑不亢;对人对事光明磊落、坦率诚实。
最后,由从众意识向独创意识转变。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系统性、目的性、计划性、独立性等,有别于学生时期的从众心理和从众意识,如果不善“慎独”,不具一定独创意识,工作就难免被动,要么人云亦云,没有创新,要么六神无主,一筹莫展。
2.减少教师流失,构建支持系统。不仅在我国教师流失现象严重,据调查在美国有15%的教师在第一年教学后即离开学校,15%的教师在第二年结束时离任,超过50%的新教师在工作7年内放弃教师职业。④教师流失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新人时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是新教师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构建我国的中小学新教师支持体系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从以下几个层面来探索:
首先,宏观政策层面。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重视中小学新教师的成长,制定相应政策,甚至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对新教师的支持。同时要构建我国的教师支持方案并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如经费投入制度、培训监督与评价制度等。
其次,中观教育组织层面。省、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相关政策,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尤其是加强与大学中的师资培训机构合作,制定出本区域的新教师支持计划,并保障其有效实施。
再次,微观教育活动层面。校本支持是为新教师提供支持的主体,要完善已有的校本支持模式,并进一步探究更加有效的支持方式满足新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3.加强情感沟通,满足新教师需要。中小学新教师往往刚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换,他们中的大多数又是单身一人在异乡,生活、学习等方面会遇到很多障碍,需要学校尽可能解决,为其尽快适应环境、安心工作创造条件。研究中也发现,对于报酬、晋升、利益、奖励等物质方面以及同事关系、交际等精神方面的满足,能使新教师尽快适应环境。所以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与新教师感情沟通,建立一个和谐融洽的小气候,处理好对教师的严格要求和关怀尊重之间的关系,想方设法为新教师排忧解难,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4.注重培养,建立拜师结对制度。人才从隐性人才到显性人才有一个过程,人才的生存、生长、发展需要适宜的土壤,更需要组织的培养。针对中小学新教师操作技能差、从业能力不足的特点,一方面要研究年轻教师的成长规律,探索新教师的培养机制,避免重引进而轻培养的倾向。在为新教师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的同时,工作上重视对新教师的引导、激励和服务,努力为新教师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中小学新教师初登讲台,业务水平、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都不如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亟待进一步提高,对新教师进行业务指导,是促使他们尽快达到教学适应的有效途径。学校可以建立“一帮一、结对子”的导师制(拜师结对),固定地由一两位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负责对其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传授相关知识、经验和对某些情况的处理技巧;也可以通过听课、评议教师等形式适时进行集体或单独指导,进行集体备课活动,发挥集体力量。
5.不断学习,健康成长。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的知识层出不穷,而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因此,教师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就成为必然之举。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新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应大力支持和鼓励新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并且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进行培养计划的修订,使新教师明确自己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并为之努力,提高新教师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针对性,避免新教师在忙忙碌碌中耽误个人的发展。而且积极地参加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也是教师自身心理按摩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6.作为中小学新教师还要做到几“点”。首先,虚心点。不管学生时代多出色,现在都应该像个小学生一样,去拜访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老”教师,多听听他们的课,多听听他们的教诲,积累一些做教师的感性经验。
其次,认真点。作为新教师,不必急着去编写教案,先看看教材,不是看一节、二节,而是看完全部,一遍不行,两遍,将所讲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粗略轮廓;再看看教参,对照一下教学大纲,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再想一想,该用什么方法让学生对你所讲的内容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再次,耐心点。反复试讲,并进入“角色”,想象着你面前有几十双如饥似渴的眼睛,语态要端庄、大方,语调要亲切、自然,语音要清晰、洪亮。
最后,勇敢点。别胆怯,像平时在宿舍里一样,自如地讲课。记住在课下练习无数遍的那个精彩的开场白,良好的开端便是成功的一半。少一些理论引用,多一些讲解分析;少一些空洞的说教,多一些具体的实例。
中小学新教师职业适应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学校应为年轻教师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和条件,而年轻教师则必须实现角色转换,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观念,放下架子,摆正位子,勤请教,勤听课,多拜师,不断地学习、实践和反思。只有这样,中小学新教师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最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注释]
①戴锐.新教师职业适应不良及其防范[J].教育探索,2002(4):95.
②张爱琴,谢利民.教师角色定位的本质透视[J].教育评论,2002(5):41.
③许明,黄雪娜.从入职培训看美国新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育科学,2002(1):52.
9.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篇九
——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体会
没有春雨的滋润,哪来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没有阳光的眷顾,哪来大树参天,绿树成荫?我愿将自己的爱心和责任心化作蒙蒙春雨、化作缕缕阳光,去滋润和温暖这各具特色的“小苗”,为他们撑起一片片“心空”。
——题记
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更是学生幸福的领路人。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目中,教师是最亲切,最有智慧、最伟大的人,我们也曾说,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谋求人生的幸福。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工作是辛苦的。我们每天都进行着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么,是什么支撑着我们教师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呢?又是什么使教师乐于奉献、勤勤恳恳、充当人梯的呢?“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是师德最好的体现。
一、满腔热忱,用爱心去温暖学生
如果学生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教师的职责就是让他们在生活这片温暖的阳光里绚丽绽放。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必须是普遍而广泛的,不应该因社会原因、家庭背景及平时表现而有所偏爱,应该一视同仁。特别是后进生,更应给予特别的爱。因为在后进生的内心深处,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在于唤醒天使,战胜魔鬼。
在我们班有个叫金浩栋的小男孩,母亲忙于工作,父亲整天不在家,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他开始变得自暴自弃,经常违反纪律,是班级的“捣蛋鬼”。教过他的老师谈到他时都直摇头,可我却执着地认为:每个人的心里都开着一朵花。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心也会消融。可当我满怀信心,给他写信,对他悉心呵护,试图用爱去温暖他时才知道,原来事情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样简单。他照样不完成作业,照样在课堂上自顾自玩,照样三天两头和同学小打小闹。我不禁自问:难道这个孩子真的无药可救了吗?难道我的付出真的对他毫无作用吗?那些日子我觉得自己就像是战败的将士,感到灰心丧气„„可是教师的责任使我不能因此而放弃,因为我坚信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于是我一如既往地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嘘寒问暖,细心观察平时表现,抓住点滴进步去燃起他奋进的火花。在这无尽爱的感召下,他变了,变得乖巧,变得懂事了,而且成绩也在突飞猛进。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教师只有以自己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才能搭起师生之间感情的桥梁,使学生乐意接近教师,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没有爱;最大的悲剧莫过于失去学生对自己的爱。
二、循循善诱,用耐心去感化学生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道德认识迅猛发展时期。他们向往未来,要求上进、亟待扩大自己的知识与视野,对社会生活有所认识。但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看问题容易简单片面,出现一些过失也是难免的。他们在课余生活中,唱唱跳跳、奔跑喊叫,积极参加自己喜爱的活动。这是学生身体健康的表现,是很自然的事,不可要求他们安安静静、循规蹈矩,像小大人一样。重要的问题在于,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例如有的学生在课余常打弹弓、玩纸牌、追打„„搞一些有害无益的活动;有的则爱打球、下棋、跳绳„„,这些活动玩得过多,产生了迷恋,也会严重形象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纪律。所以,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把他们的积极性导向正确的方向。
我班有位叫李晨炜的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下课调皮又贪玩,时不常的给班级整出点动静,学习成绩日趋下降。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给了他特别的关注,用心地寻找和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我发现他关心集体、劳动积极,于是就选他当劳动委员,以作班干部来树立他对自己的信心。他担任劳动委员后劲头可大了,工作认真负责,每天的清洁扫除,都主动留下来管理,并帮助别人打扫。每当班级的财务遗失或损失时,他总会自己及时主动地去总务处领取,帮我解除了一些后顾之忧。而且班级的矿泉水也都是他和另外一个小男生一起抗着的,他没有觉得很累,也没有任何的抱怨声,他喜欢为班级做事,喜欢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他的劳动下,班级卫生基本上都是满分。我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开小灶,耐心地辅导,鼓励他在学习上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
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与实践才能成功。问题生的进步犹如蜗牛行走缓慢之极,往往是今天变好了,明天又差了,反反复复,难以巩固。教师绝不能有“朽木不可雕”的思想,需要坚持正面教育,用循循善诱的方法,经常性作耐心细致的思想转换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问题生尤其渴望能够得到别人赞赏和承认,当他们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时,会获得精神上的愉快,从而促进自信心的建立。教师要善于使用“放大镜”寻找问题生身上的每一个哪怕十分微小的闪光点。当他们有了点滴进步,就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让其产生“成就感”,培养自信心。
三、推心置腹,用真心去打动学生 由于受传统教育那种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对老师总会或多或少存有畏惧心理,师生之间有着一道无形的鸿沟。如果教师处处总是以教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特别是对于已具有一定独立意识的学生,这一点尤其需要注意。教师既应是学生的严师,又应该是他们的挚友,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用自己的真心去温暖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真诚去填平师生间的鸿沟。真心诚意是打动人的最有效的手段,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教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记得刚走上讲台的那一刻,我的心中踌躇满志。可是,几天之后,孩子们的表现却让我的心凉了半截:作业本上,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字,一个个鲜红的叉;课堂上,做小动作,小声讲话„„其中一个叫莫涛的男孩更是让我伤透脑筋,上课神游太空,一到做作业就趴在桌上,以睡眠的姿势、蜗牛的速度、跳动着的字体在本子上涂鸦。考试时,其他同学的考卷已经交了一个多小时,他才勉强做好,批改时,考卷上布满了红叉叉。是让他带着这份“满面通红”的卷子见他那帮不上忙的父母,还是让他自生自灭随波逐流?„„不!教师的责任提醒我,绝不能轻易放弃?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习,针对他的作业有始无终、前好后差的实际情况,对他适当减少作业量,降低一些作业要求,暂时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作业时,只用“对”,不用“错”,错误的留着让他自己去发现,并鼓励他自己解决。作业写得潦草,不当面批评他,只指着他写得像样的地方说“教师欣赏这样的作业”。让他自己去领悟,去改正。此后,我不再为“为他好”逼着他补课做作业,而是让他参加各种活动,训练手眼协调,培养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慢慢的他的学习成绩明显有了提高。是啊,“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彰,映出美丽的图像„„”因此,为人师的我们对学生绝不能掉以轻心,无论他成绩有多糟,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是教师的责任。
四、以身作则,用垂范去引导学生
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传道、授业、解惑,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来进行的。所以,“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再加上青少年学生具有一种很强的模仿意识,无论是在知识、智力,还是在心理品质、思想道德等方面,他们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的情感,他们的学习往往是通过对老师的模仿来进行的。在天真的孩子眼里,教师一般都具有某种权威性,甚至以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最重要的一个学习方式。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前半句我们说并不尽然,后半句却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学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特别是小学生,把教师的言行奉为准则和标准,据好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开口就是“这是我们老师说的”,闭口就是“这是老师叫我们做的”。在孩子眼中,我们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我们的一言一行就成了孩子效仿的对象。
记得有一次,看到我班中的一个小朋友在学跳绳,只见他弯曲着双腿,很夸张地把腿抬得高高的,左蹦一下,右跳一下,却又一个也跳不过去,当时,我就乐了,不禁脱口而出:“韩聪,你跳绳怎么像蛤蟆一样呀?”过了几天,一个课间休息时间,我在批改作业,韩聪连蹦带跳地来到我身边,得意洋洋地说:“朱老师,我会跳绳了,现在一分钟能跳130多个。”我连忙表扬了他,可没想到他接下来的一句话让我大吃一惊:“朱老师,李帆还不会跳,跳起来像蛤蟆一样!”说着,就咯咯咯地笑了起来。我的心着实咯噔了一下,没想到我无意中的这么一句话语却在孩子心中留下那么深的阴影,而且现学现卖,马上用来形容别的小朋友,这真的让我始料未及。看来,教师的言行尽管只出现微小的偏离,但在眼睛像“录像机”、耳朵像“录音机”、脑子像“电子计算机”的孩子面前,就会成倍地放大,并加以迅速地模仿。看来,我们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
认识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性后,我常参与到学生中去,用比赛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买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要求学生每天背一首古诗或一段宋词,并记录在笔记本上。开始,我把诗、词写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背,第二天去检查,结果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去做了。为了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积累背诵古诗、词的行列之中,我便来了一招,自己亲自参与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进行比赛看谁背得又多又快又好。我在每天的语文课前准备时间里,首先作好示范背给同学们听,这样同学们见老师都在虚心学习,也跟着背。就这样,我天天如此,全班同学也天天如此,跟着我积累了很多著名诗、词,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写作水平。虽然这样花费了我的大量业余时间,但我觉得非常值得,因为在我的影响下,我教的班书香气息特别浓,同学们都比着学,赛着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由此看来,我们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形象做好学生的表率,在潜移默化中用自己的榜样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道德品质的提高,用实际行动从情感上取得学生的认可,让学生心服口服。
10.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篇十
2008年9月1日,重新修订颁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规范》,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和胡锦涛总书记“8〃31”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
原则: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三是坚持广泛性与先进性相结合。四是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五是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一、爱国守法。
二、爱岗敬业。
三、关爱学生。
四、教书育人。
五、为人师表。
六、终身学习。新《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首倡“教师作为研究者”的学者是斯腾豪斯。多元智力理论是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之一,其提出者为加德纳。“学习中心论”美国杜威。
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知识为基础,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文化底蕴)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和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也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冬至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互相取长补短,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同时培养一种与他人相处共同生活共同学习的处世态度和合作意识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7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必要而直接的条件(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就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与水平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环境,以及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就属于课程的实施条件
8语文课程资源:是教学的基础,是语文实践的必要它可以理解为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9人本语文课程资源:以人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人士等
11动态语文课程资源:是指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那些以活动过程为载体的语文课程资源
12体验学习:指个人在人际活动中充分参与并获得个人经验,在对话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并将之整合运用于未来的解决方案或策略上,达成目标或愿望简而言之,凡是以活动为开始,先知后行的学习方式,都可以称之为体验学习。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1.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篇十一
摘 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体制下,我国会计活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会计这个特殊的职业中,每天与账目、金钱打交道,就容易使人走弯道。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造价、假公济私等等现象屡屡出现,这些现象给国家、社会和人们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我们必须杜绝会计造价等现象的出现,归根结底,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在于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没有进行很好的建设,最终导致会计职业道德水平低下,从而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中,笔者就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进行浅谈。
关键词 会计 职业道德 规范 建设
会计作为企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主体,在企事业单位日常运转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小型贸易企业,由于中小型贸易企业的财务运转速度快、数目大,这就要求中小型贸易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下面,笔者就针对会计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提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建议。
一、加强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
中小型贸易企业的会计工作是一个比较具有系统性的工作,中小型贸易企业资产庞大,而这样庞大的企业财务管理仅仅靠财务部门和资产部门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对中小型贸易企业实行全过程管理和全员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管理好中小型贸易企业资金,从而使中小型贸易企业资金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在这里,笔者想要强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共有八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作为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就应该时刻检讨自己。
加强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并且提升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工作人员的自觉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型贸易企业领导者对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的重视程度,这就要求在进行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中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确切的说应该是三级管理责任制,三级管理责任制指的是将中小型贸易企业财务管理分为使用部门责任人、分管领导责任人以及全面责任人这三级,全面责任人主要是指中小型贸易企业的主要领导,而使用部门责任人就是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直接责任人,对这些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明确他们的主要职责和管理范围,并且对他们实行定期的责任履行情况考核。
二、加强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监督和执法力度
加强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就必须要加强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监督和执法力度,对于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监督和执法力度的加强,能够及时的将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扼杀在摇篮里。加强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还要做到建立健全中小型贸易企业内控制度,在中小型贸易企业中实行固定资产的采购以及出入库工作时,应该安排不同的人来工作,并且安排不同的人来承担责任,避免一人担任多个职位情况的出现,对于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要进行不定期或者定期的检查工作,对于那些报废、盘亏、损毁以及盘盈的资产要明确其原因,视情况的不同做不同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充分运用中小型贸易企业资金,并且保证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加强。
三、加强中小型贸易企业的会计技能
对于中小型贸易企业这个特殊的企业单位的经济运作,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工作决定了施工企业经济和业务的健康、快速运转。随着经济不断高速发展,如今的中小型贸易企业设备、固定资产等各种物资价格都有所调整,中小型贸易企业每天的开销也不再和历史一样,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快,变化速度更快。因此,市场价格波动频率高,现在的中小型贸易企业还停留在过去市场的物价和情况,不能快速、准确的反应新的市场经济事项。
中小型贸易企业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变化、根据物价高低起伏,增加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科目,根据市场情况和实际需要增加“短期投资”等科目。制定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科目体系,并切实按照体系规定实行。做到准确反映市场,根据“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原理,切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找准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的方向。
四、结语
伴隨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会计职业变成了热门,由于会计职业每天都与数额巨大的金钱打交道,一些违背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现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的缺失,我国企事业单位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低下。本文中,笔者从加强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加强中小型贸易企业会计职业监督和执法力度以及加强中小型贸易企业的会计科目这三个方面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建设进行了浅谈。
参考文献:
[1]朱西平,涂晶晶,李莎莎.关于加强高等学校会计专业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探析.现代商业.2009(11).
[2]杨有红,徐心怡.试论销售收款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3]夏菊子.我国企业会计风险现状及成因分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4]李积志,迂广林.企业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及解决对策.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1).
【新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推荐阅读:
中小学设计规范10-04
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09-04
中小学教师职业修养10-21
安顺市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版10-16
中小学学校物业管理模式与服务规范08-21
荆门市教育局发文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11-06
如何看待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10-30
2016中小学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08-31
长沙市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