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质总结(13篇)
1.健康体质总结 篇一
2015年XX中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
工作总结
为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我校十分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和测试工作,在2015年下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体育项目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上报,现将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宣传,加强培训,提高工作质量。开学初,组织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明确各年级测试项目,测试步骤和操作细则,并要求体育教师对各班进行《标准》的测试项目及锻炼方法的宣传教育,让他们认识《标准》实施办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还把《标准》工作方案复印给各班,让学生了解测试达标要求来督促自已平时积极主动地锻炼身体。
二、组织测试,保障安全
1、在测试前,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况的摸底调查,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测试,并对测试仪器调试、场地、设施以及环境的布置和安排进行排查,制订详细的测试细则和安全措施,指导受试者做好充分的预备活动等。
2、对各年级的测试项目都做了统一的规定,身高、体重为各年级的必测项目,其他年级测试项目为:100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肺活量、50*8米、跳绳、1000米和800米。在测试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使学生能安全有序地完成测试任务。对成绩不合格和请假学生进行补测工作。
3、在测试过程中,学生态度端正,认真测试,各项测试成绩很正常。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抱着好玩的心态。学生对耐力项目的测试有偷懒的现象,导但学生对跳绳感兴趣,成绩较好,总的成绩还是能够达到100%的及格率。
三、数据整理上报数据整理上报数据整理上报数据整理上报 在测试全部结束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上传,实事求是地向学生反馈,所有工作按时完成,测试数据真实、准确无误并及时完成数据的上报工作。
四、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施情况总结反思
这次体质健康测试,从分布任务到测试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没有全体的力量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对如此多的学生进行测试。同时积极发动,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是做好这项重要工作的保证。在这次测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克服不足,发扬长处,再上新台阶。
2.健康体质总结 篇二
随着大学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 体育课程进行了大的改革, 教学目标更注重对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日益丰富多彩, 新兴项目不断进入体育课堂, 各种教学手段、形式的运用, 使体育教育各具特色。自2002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来, 我院严格执行各项标准的测试, 但仅停留在数据的统计上, 没有进行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研究与分析。本文旨在对我院11级至13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进行抽样统计分析, 全面了解和掌握我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 为我院体育教学和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依据, 也为我院今后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11级至13级所有在校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为研究对象, 随机抽样方法有效样本为800人, 其中男生600人, 女生20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关键词“学生体质健康”, 在《中国知网》和《体育科研网》查阅2002年至2013年有关高校在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论文和报告、书籍l0余篇。
1.2.2 测试法
按《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的体质健康测试项目进行, 对我院11级至13级全体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1000/800米、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台阶试验等项目进行测试。测试仪器为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认定生产的体质健康测试仪器和数据采集仪器。
1.2.3 数理统计法
用WPS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并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1.2.4 走访调查法
通过对学生的交流, 听取他们对体育课程教学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见与建议。询问本校及云南省其他高校的专家、教授, 听取他们对本课题的意见与建议, 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素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2 研究与分析
2.1 身体形态指标的研究与分析
身高、体重标准评价学生的身体形态水平, 评价人体形态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及身体匀称度, 是一项重要指标, 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的身体成分。
参与抽样的学生身高、体重标准测试结果统计如下:男生中营养不良占4.5%, 体重偏低占42.5%, 正常体重占44.5%, 超重占5.33%, 肥胖占3.17%;女生中营养不良占5%, 体重偏低占44%, 正常体重占42.5%, 超重占7%, 肥胖占1.5%;合计全体被测试学生营养不良占4.625%, 体重偏低占42.875%, 正常体重占44%, 超重占5.75%, 肥胖占2.75%。
从测试结果统计看出:我院女生超重的比率比男生略高, 男生肥胖的比率比女生高, 女生营养不良和体重偏低的比率却明显比男生高。通过总体分析, 可以发现我院正常体重的人数只占这次随机抽样的44%, 体重偏低的人数占到了42.875%, 学生身体形态失衡、身体发育状况及营养水平不理想是值得我们重视与解决的问题。
2.2 生理机能状况的研究与分析
生理机能状况评价主要采用肺活量体重指数和台阶试验评定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技能水平。
肺活量与人的呼吸密切相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各器官、系统、组织、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消耗氧, 机体只有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人体内部的氧供给全部靠肺的呼吸来获得, 在呼吸过程中, 肺不仅要摄入氧气, 还要将体内代谢出的二氧化碳排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肺是机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这个中转站的容积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这是检测肺功能的最直观、也是最客观的指标。肺活量体重指数是人体自身的肺活量与体重的比值, 即每千克体重肺活量的相对值来反映肺活量与体重的相关程度, 可反映个体肺功能的变化和有氧耐力水平。
台阶试验指数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数。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 则反映你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越高, 反之亦然。经常参加有氧代谢运动, 可以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水平。做有氧运动时, 体内不产生乳酸堆积, 心率和呼吸保持在稳定的状态, 因而持续运动时间长, 安全性高, 脂肪消耗多, 有利于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
我院参与抽样的学生生理机能各项测试结果统计如下: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优秀占5.83%, 良好占23.83%, 及格占67%, 不及格占3.34%;男生台阶试验指数优秀占5.83%, 良好占22.5%, 及格占64.33%, 不及格占7.34%;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优秀占4.5%, 良好占18%, 及格占40%, 不及格占37.5%;女生台阶试验指数优秀占6.5%, 良好占23.5%, 及格占42%, 不及格占28%。合计全体被测试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优秀占5.5%, 良好占22.375%, 及格占60.25%, 不及格占11.875%;台阶试验指数优秀占6%, 良好占22.75%, 及格占58.75%, 不及格占12.5%。
从生理技能各项测试结果统计可以看出, 我院男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台阶测试指数基本满足标准, 但女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严重偏低。究其原因, 大部分女生平常不注重身体锻炼, 课余时间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所致。
2.3 身体素质各项测试结果统计表
身体素质评价以50米跑、1000/800米跑评定速度、耐力, 以立定跳远评定下肢的爆发力, 以男生引体向上评定上肢相对力量, 以女生坐位体前屈评定身体柔韧性。
我院参与抽样的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测试结果统计如下:男生中50米跑优秀占11%, 良好占44.67%, 及格占35.33%, 不及格的占9%;男生1000米跑优秀占8.17%, 良好占20.17%, 及格占59.16%, 不及格占12.5%;男生立定跳远优秀占9.83%, 良好占43.17%, 及格占38.5%, 不及格占8.5%;男生引体向上优秀占8%, 良好占17.17%, 及格占54.17%, 不及格占20.66%。女生50米跑优秀占8.5%, 良好占27%, 及格占54%, 不及格占10.5%;女生800米跑优秀占5.5%, 良好占16.5%, 及格占52%, 不及格占26%;女生立定跳远优秀占3%, 良好占39.5%, 及格占43%, 不及格占14.5%;女生坐位体前驱优秀占21%, 良好占51%, 及格占25.5%, 不及格占2.5%。被测试的全体学生中50米跑优秀占10.375%, 良好占40.25%, 及格占40%, 不及格占9.375%;1000/800米跑优秀占7.5%, 良好占19.25%, 及格占57.375%, 不及格占15.875%;立定跳远优秀占8.125%, 良好占42.25%, 及格占39.625%, 不及格占10%;引体向上/坐位体前驱优秀占11.25%, 良好占25.625%, 及格占47%, 不及格占16.125%。
从身体素质各项测试结果统计可以看出我院学生力量柔韧类素质整体状况良好。男生引体向上的不及格率反映出男生在上肢力量的发展上欠缺, 而女生身体的柔韧性相对不错, 优秀率达到了21%。
3 讨论
3.1 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
现在的学生非常喜欢时尚的体育项目, 有欣赏高水平竞技运动的欲望和兴趣。从体育课可以看出, 学生上课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主要是因为课程教学时间较少, 内容设置不够合理, 传统项目较多, 时尚项目较少, 且出现和中学学习内容重复的教学现象, 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不能从体育锻炼中享受到运动的快乐, 所以学生在运动锻炼中是以一种被动的态度来学习和锻炼的。
3.2 运动场地紧缺、设施破旧
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运动的基础。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和学生运动兴趣取向的改变, 现有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已经无法满足学生运动锻炼的要求。当今大学生较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主要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这些项目大多数由于场地有限, 很多学生只能当看客。
4 措施
4.1 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教师开始学习新项目到教授新项目, 倡导终身体育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提高体育教师的体育健康价值观、教师的学习观、教师的评价观, 不断学习新的体育项目, 掌握和运用新的教学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对体育课的内容进行改革, 突出健身性、实用性、娱乐性, 增加同学们喜欢的时尚的教学内容, 满足学生们的爱好和需求。培养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习惯和能力, 为学生的体质健康和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增加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 适应新时期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发展
体育教学场地紧缺、设施不完善和经费紧张, 是各高校特别是职业高等学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各级职能部门, 应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和培养人民终身体育的态度出发, 重新人士体育教育在学校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加大体育教育的投入, 扩大体育场地, 改善体育设施, 充分发挥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实用性, 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参加体育锻炼的空间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
4.3 合理膳食, 科学安排体育锻炼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科学安排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饮食结构能有效的控制人体能量的摄入, 从而控制学生的身体形态, 调节体内能量的需求。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 能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从而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这就要求学校应当开设相关的营养学、养生学等课程或讲座, 体育教师应当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入相关的知识。
4.4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主动接受体育指导、教育并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终身体育的形成与现代社会发展对体育的需求以及人们对提高生活质量的主体需求等有密切关系。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的思潮, 是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逐渐被广大师生接受。学校体育是实现终身体育的基本途径,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 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首先, 要在体育教学中把学生已经培养起来的对体育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 提高对体育的理性认识。大学生不能只是片面地追求对体育的直接兴趣, 而应当对体育的目的、意义、作用、功能等有全面的理解, 进而积极自觉地、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变被动为主动, 使自己成为体育学习和各种体育活动的主体。
其次, 要让学生了解自我, 认识自己身心发展的具体状况和身体素质。教会学生了解自己与同龄人相比较的特殊性, 善于分析、判断自己在群体中所处的层次和水平, 以便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取长补短,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锻炼。
3.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篇三
请看相关报道:
China will carry out fitness monitoring for school children nationwide from 2013 in a bid to boost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Minister of Education Yuan Guiren said.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表示,为了提升学生健康水平,我国会从2013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生健康监测。
Fitness monitoring就是“健康监测”,fitness在这里指“身体健康”(in good physical condition),强调身体各项机能良好,很多人锻炼身体常去的健身中心就是fitness center。我们常用的health一词含义则更加廣泛,既可以指“身体健康”(physical health),也可指“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
4.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总结 篇四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未来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为了贯彻这一教育方针精神,落实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分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制定实施《学校体质健康标准》的方案,配备了各种测试仪器,因地制宜开展各项体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在我谈谈具体操作中的做法:
一、领导重视,统一认识。
通过学校宣传栏、体育课教学以及学校校会时间等大力宣传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目的,意义,号召全校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把实施体质健康标准落到实处并推向新的高度。
二、利用体育与健康课给学生充分讲明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内容、项目、及评分方法。
三、把“达标”的具体项目落实到每一节体育锻炼课和课外活动中去,做到有目的、有计划的实施。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比赛,检查训练效果。本学年我校举办了春、秋两季校园运动会比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四、关心体弱学生的营养和肥胖学生的体重情况,必要时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五、动员学生利用周末及假期时间,进行锻炼,如: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足球、单杠等体育活动,使每个学生锻炼时间有所增加,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锻炼能力。学生体育活动训练常抓不懈,为确保工作的正常进行,还开办家长学校,争取多方位配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加强体育卫生锻炼,为加强中学生体育运动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严格两课和“两操”的考勤制度。坚持上好“二课”“两操”并严格基本训练。体育课内严格按照学校计划上好每一节课,严格进行齐步、跑步等基本步伐训练同时要求练好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体育课外每周都安排体育活动课,按课表安排锻炼,班主任组织学生活动,体育老师负责指导锻炼,做到周周有活动,节节有新内容,课课有收获。
七、加强体育设施的硬件建设。对陈旧老化、精度不高的体育用品进行了整修处理,增添一些常用的体育器械。
当然,在《标准》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和反映出了一些具体问题。通过测试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健康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体能素质下降。学生的速度、耐力、柔韧性、爆发力和力量等素质均出现全面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各方面素质下降幅度较为明显,特别是单杠项目,不光是达标人数少而且有不少同学一个都拉不上去。
2、肥胖学生增多,特别是低年级肥胖增长更快。
3、从坐位体前屈及格人数看,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还有待于提高。特别是男生较为突出。
4、反映肺功能的肺活量有下降趋势。
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造成学生身体下降,特别是耐力、柔韧性、力量和肺活量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学生体育锻炼不足,包括锻炼时间和强度均不够,尤其是学校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少。所带学校体育活动兴趣队学生不能得到保障,存在重重智育轻体育的严重现象。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改善带来的热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和习惯也不合理,也是导致学生肥胖,身体素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八、对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几点想法:
1、要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进工作,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武器,各级管理层面和领导小组认识上要进一步到位,抓住《标准》实施的契机,来提升学校体育工作。
2、加强体育教师计算机运用水平的培训,在《标准》的测试过程中逐步要想全面智能化管理统计发展,提高体育教育教学现代化水平。
3、《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行要与实施《体育与健康》的新课程标准相结合起来,要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要把精力集中到推进学生经常锻炼的环节上,防止和克服考什么,教什么,只抓“达标”,不管锻炼过程的本末倒置的做法。
4、《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配套的表格、登记卡,测验登记表、统计表等,学校将统一规范印制。
5、建议今后可以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学年成绩作为各班级评优的依据之一。
5.《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总结 篇五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现将我校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利用广播站和板报形式对《标准》的测试项目以及锻炼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目的。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并通过征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进行教育。同时成立了校《标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主抓学校体育的教师担任,组员由课任教师担任,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同时拟定了《标准》的测试计划和工作重点,要求各校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测试和评价、及时汇总、统计和上报测试结果。
二、注重效果,与各项体活结合
实施《标准》质量的好与坏不仅取决于测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开展活动的过程,若活动开展的好,学生积极参加效果就好,否则效果就差。我校把《标准》与体育教学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与运动竞赛等项目结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标准》项目测试统计结束后,我校达标率在95%以上。
三、认真组织测试
测试是实施《标准》工作中比较复杂的环节。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分年级测试。由学校统一安排测试人员,体育教师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上报,测试前体育组对测试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2、测试形式
需要利用器材测试的项目由学校测试组进行测试
四、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保存
1、我们对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妥善保存,每个学生都建立了《标准登记卡》用以记录每学年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毕业后放入学生档案
2、测试结束后我们根据测试结果和评分成绩,写了一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材料,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建议等。
总之,在这次测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不足,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克服不足,发扬长处,再上新高。
6.健康体质总结 篇六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树立“健康了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为此,我校十分重视《标准》的实施工作。现将我校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本学期初,学校利用班主任会、体育教师会议、“红领巾”广播站和板报形式对《标准》的测试项目以及锻炼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目的。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并通过征文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宣传进行教育。同时成立了《标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邰兴旺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庄志良副校长担任,组员由级部主任、体育教师担任,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同时拟定了《标准》的测试计划和工作重点,要求各校要严格按要求进行测试和评价、及时汇总、统计和上报测试结果。给家长下发了一封信,对体质抽测的项目、标准、锻炼方法进行了知会和培训,确保学生家长的培训与监督作用。
二、注重效果,与各项体活结合
实施《标准》质量的好与坏不仅取决于测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开展活动的过程,若活动开展的好,学生积极参加效果就好,否则效果就差。我校把《标准》与体育教学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与运动竞赛等项目结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标准》项目测试统计结束后良好率平均达到了75%
以上。对体育教师和和班级进行抽测,体育教师每学期抽测两次,班级每周进行单项抽测,学期中进行综合抽测一次,计入体育教师和班级量化考核。
三、认真组织测试
测试是实施《标准》工作中比较复杂的环节。我校针对测试项目进行了分工,视力、体重、身高、肺活量等内容有卫生教师负责、运动项目有体育教师负责,录入有班主任老师负责,上传有分管主任负责,测试前学校对测试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保存
1、我们对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妥善保存,每个学生都建立了《标准登记卡》用以记录每学年的测试和评价结果,毕业后放入学生档案
2、测试结束后我们根据测试结果和评分成绩,写了一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材料,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今后工作建议等。
7.健康体质总结 篇七
教学思想决定教学目标的指向。自我国出现学校体育以来, 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教学思想大致有四种:体质论、三基论、结合论和健康论。
“健康论”课程教学思想的提出适应社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 与社会实际密切关联。但是, 中小学实际教学过程与之相悖《新课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立了四个方面的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我们认为四个方面的关系是: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学习运动技能, 然后增进身体健康, 到达学习运动技能的附加效益, 这是一个理想的教学模式。
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优先考虑“如何安排技能教学”把技能教学贯穿课堂;教学目标最先考虑“学生完成技能学习任务, 教师完成传授任务”。究其本质原因, 我们认为:一、技能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进阶过程, 课堂学习处于在技能学习的泛化阶段运动量较低, 增进体质健康不明显;二、课程目标过于关注如何实现运动技能, 未以“健康”为主线偏离健康论的教学思想。
2、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强度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与健康课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是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不可缺少的变量, 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与健康课的特点所在。而按照运动生理学的理论基础, 增强体质的本质是人体机能适应能力的提高———即超量恢复原则。基于此, 我们认为: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角度出发, 运动负荷强度是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合适的运动负荷强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那么, 何种运动负荷强度才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王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不少于257分钟的低强度体力活动、不少于35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上述研究是针对体力活动为研究基点开展。依照体力活动的定义, 体育与健康课中进行的运动也属于体力活动的范畴。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对照,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尚不能满足增进健康的要求。首先, 单次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时间在40-45分钟内, 在活动时间上无法达到上述研究建议的标准, 这就在基本的“量”上限制了体育与健康课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效果。其次, 有充分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在中等及偏低水平, 尚未达到前人研究的建议量度, 无法满足促进健康的强度需要。
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无法满足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
3、增补健康教育内容所产生的问题
2001官方颁年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更改体育课名称, 官方的说法是有三:一, 强化健康第一的思想;二, 强化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三, 增补健康教育的内容。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 紧扣当前社会的需要, 可以理解。而对于第三点“增补健康教育的内容”即通过体育与健康课向学生传授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我们认为:以体育与健康课为传递媒介、体育教师为传播载体来实现这个“增补”本身存在就问题。
3.1、增补健康教育内容不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的本质属性
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挂知识, 是体育教学与健康结合的表现, 但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的本质属性相异。首先, 体育与健康课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 是在理论知识上增加健康知识的比重, 这无疑会压缩体育与健康课学生运动的时间, 造成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下降;其次, 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是“运动”, 要保证学生“动起来”, 产生骨骼肌的收缩伴随能量消耗, 并非是接受理论知识的讲授。因此, 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与体育与健康课以“运动”形式为主的授课方式存在冲突, 两者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统一相容值得商榷。
3.2、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不足
体育与健康课中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 体育教师则扮演了知识传授的角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 决定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质量。“增补健康知识内容”需要专业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操作, 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还无法达标。对于在岗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水平目前还未有相关研究, 所以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的现状我们不得而知。
总体来看, 现阶段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过于肤浅, 学生现有的健康教育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
4、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科学研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当下的改革会产生很大的推助力。1902年清政府制定《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设立“体操课”标志我国学校体育正式出现到新世纪1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政策规定等不断完善下, 学校体育领域的科研工作也不断进步。在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下,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4.1、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尚缺乏深度和创新。一直以来, 学校体育科研领域缺乏从哲学层面出发的“元论研究”, 没有以整体宏观视角看待“学校体育”, 导致学校体育工作常常被“割裂遗忘”, 社会也对其产生了很多误区和不解。
再次, 学校体育的基础理论整体没有突破教育学理论的框架, 至始至终在一些类似课程论、教学法等问题上“剪不断、理还乱”。这些问题的研究并非不必要, 但是在体育学科融合了教育学、社会学、人体学等交叉综合的学科中, 过于纠缠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略显狭隘, 忽视了诸如运动技能学、运动生理学发现本质规律、能够助推学校体育产生实际效益的学科。
缺乏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研究使得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缺乏技术支撑, 对学生健康促进缺乏实证保障。
4.2、应用性的科学研究较少
总结以往学校体育科学研究, 现状调查、经验类总结、文字描述性的研究较多, 缺少实证研究、干预研究、数据关系研究。尤以干预研究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内在关系并根据结果提出改良的应用性研究为明显。应用性研究往往能根据其研究成果提出措施, 限制或减少不良因素, 能够产生实际效益。有些基于大数据的研究甚至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欧美地区提出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措施之一: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该定量研究结果就为如何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出了可行的措施, 注重实际应用, 能够为每个家庭、每个学生科学健康生活提供数据指标以供参考。相比之下, 我国在这方面不所做的就略显不足。至少在学校体育层面, 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 (例如:体育与健康课以何种强度运动多长时间利于学生健康促进) 指导学校体育工作。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 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一些应用性的指标和数据, 例如前文所述王超博士研究的体力活动推荐量。但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都存在明显的不同, 不可能统一对待, 因此能够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体现学生差异、促进健康的应用性定量研究极大地需要增多。
5、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与健康课的有效是开展对提高学生的运动量、加强学生运动参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今, 伴随着青少年体质严重下滑的现象, 体育与健康课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起到的作用着实有限。如何在有限的体育与健康课中积极落实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要求, 亟待学校体育工作者、研究者、管理者协同努力, 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超.中国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推荐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3.
[3]何晓渝.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的调查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04.
8.关注孩子健康 从体质开始 篇八
体质下降为哪般
进入4月份,因为升学体育考试时间临近,学校操场骤然热闹起来,不少毕业生的家长忙着找体育老师给孩子“开小灶”,“临阵磨枪”以期提高体育成绩。
其实,升学时的体育考试只是一种素质评价测试,旨在让学生和家长关注体质问题。然而,这样一个要求并不高的评分标准,却让许多中考学生和家长十分担心。一说起当前孩子体质问题,不少学校的体育老师都大摇其头。
新闻回顾:2011年11月,在山东济南某高中展开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中,高一一个班级近30名男生中,有16名居然连1个引体向上也做不了。
2011年9月,北京某小学足球队以0:15惨败俄少年队,引发全社会对孩子体能的广泛关注。
2010年9月,湖北某学院大一新生徐迅在军训的第一天不幸猝死。此前一天,该省另一名女生也在军训中倒地,被诊断为脑死亡。青岛某大学新生军训第一天,3小时有20多人晕倒或申请休息。有人云:吃的好穿的好,军训一晒就要倒。
2009年5月,美国女教师克里斯汀到重庆某小学上了堂篮球投篮课,她吃惊地发现按美国标准划定的投篮线对大多数中国孩子来说太远了。
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孩子们的体质却不断下滑,为什么好日子却养出了弱孩子?又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社会现象?
社会之责:学业负担太重,学习时间长
一位面临小升初的小学生透露,在刚过去的寒假里,因为各类辅导班和各项作业,他平均每天只能睡六七个小时。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吴键博士的《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在升学和考试压力下,近70%的学生周一到周五的家庭作业时间超过两小时,更有近70%的毕业班学生在休息日和节假日参加课外辅导,平均每人要参加3个辅导班。过重的学业负担、过长的学习时间,让青少年远离了阳光和操场。
在把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机制下,用运动换时间,用时间换成绩成为普遍事实,即使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了孩子进行体育运动的重要性,也不得不屈从于现实。
学校之责:过分强调安全,校园体育束手束脚
安全问题也是学校开展体育运动慎之又慎的原因之一。中央民族大学附中的一位体育老师表示,近些年,由于学生身体协调性、体育技能下降,跳箱、单杠这类器械项目一直使用得比较少。出于安全考虑,不少学校的体育馆仅供运动队的学生训练使用。
2007年,中央专门下发了文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但时隔近5年,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仍未能有效改观。
家长之责:不培养锻炼习惯,宅童泛滥
学习压力大、时间少、缺少运动伙伴和运动场所等因素使得孩子们缺少运动氛围和运动热情。《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行为调查》显示,学生在空闲时间最喜欢做的三件事为:上网聊天打游戏、听音乐学唱歌、看电视,出去运动的不足三成。而孩子们需要排解压力时,选择打球跑步等体育运动的只有32%。初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比例更低,仅为8%,远低于日本65%、美国63%的水平。
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洪宇直言,家长是孩子身体素质的直接责任人,因为孩子的天性是好动而活泼的,稍加引导就会愿意参加一些锻炼,但现在的家长宁可花钱给孩子买辅导资料,给他买游戏软件,却不肯花钱让孩子去打羽毛球、打乒乓球、打篮球。
学生体质的下降,是个综合的因素,解决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及孩子自身的共同努力,否则只会沦为一句空话。
国外青少年体育锻炼标准
世界各国均比较重视青少年身体锻炼,甚至利用法律条文加以约束。下面我们来看看各个国家对青少年锻炼的要求。
日本:学生基本每天都有体育课,不管春夏秋冬,体育课一律要求穿短袖T恤和短裤。日本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普遍多于中国学生,每天锻炼2个小时以上的学生占学生总数四成多。
新加坡:学校每天下午两点后安排课外活动时间,学生们有足够时间参加体育运动。此外预计到2014年,新加坡300多所学校都会拥有自己的室内体育馆。
加拿大:实行一系列可增强兒童健康的退税措施,鼓励10岁以下的孩子每天至少坚持30分钟的运动,10岁以上的孩子为60分钟。如果孩子们连续8周参加至少每周一节的体育课,他们的父母便可以获得这项税务优惠。由学校组织的课余活动的费用也可用于退税。由家庭成员支付的兒童活动费用将凭活动机构出具的税单享受退税待遇。
美国:有80%以上的青少年(10~17岁)每天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课或课外体育活动。美国家长把体育看成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国:小学有三分之一时间用于体育教学,每周有8~9小时的体育活动,中学生每周为5个小时。
瑞典:在7至20岁的学生中,60%以上都是1~2个体育俱乐部的成员。政府规定青少年只要5人(或以上)一起参加体育活动达一小时,每人可获17克朗补助(约2.5美元)。
英国:2007年,英国政府出台了青少年十年规划,全面促进青少年体育锻炼。除此之外,英国体育理事会的“走进体育”志愿者项目,也受到学生的欢迎。
休质下降:危害近在咫尺
在不少家长和老师看来,孩子没生病,看上去很健康,因此对于增强孩子体质这件事并不太重视,认为是虚的,有时间还不如多做两道题考个好大学实在。其实不然。体质问题给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非常深远,让我们来看看我们身边广泛存在的几种情况。
体弱多病
北京王女士说,我的孩子平常锻炼少,体质很差,每次抽血都显示轻度贫血,经常得扁桃体炎和支气管炎,还得过两次肺炎。她休病假耽误学业、影响学习成绩不说,还得我们请假照看。现在她6年级个子才1 35米,医生说发育迟缓,真让人头疼。
苏州李先生说,兒子经常没食欲,不好好吃饭,瘦得像猴子,白天无精打采没精神。带他去跑步,没多远就脸色苍白,踉踉跄跄,哪里像个男孩子。
杭州老中医张志发说,每年进入高温夏季之后,都有一些孩子因发烧持续不退前来就诊。这些孩子一般体质比较差,因此大脑自行调节体温的功能不成熟,季节气候原因或是呼吸道感染都会引发病症。
18岁的女生小王刚考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军训期间却因身体不适要求离开基地就医,并因此被学校通知取消入学资格。
外强中干
甘肃17岁的高二学生李文博在年级组跳绳比赛中得了第一名。之后的几天里,李文博感觉腿经常麻木,甚至抽筋。母亲带他去医院拍片检查,结果是小腿胫骨骨质疏松。母亲想不通,身高1.76米、魁梧健壮的兒子会得这种中老年人常患的疾病。医生表示,平时孩子运动时间不规律,运动量小,突然进行高强度运动就可能让加剧的病情凸显出来。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发育兒科副主任赵亚茹说,目前城市孩子的个子越来越高,可骨头却越来越脆,特别容易骨折。这是因为孩子生长速度快,需要更多的骨营养物质。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在户外活动、晒太阳,不注意补充维生素D,就会降低骨钙化质量。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还是在于加强体育锻炼。
心理隐患
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肥胖率居高不下。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马冠生说,肥胖的危害不可小视,其一,它不仅对人体造成心肺功能损伤,导致运动能力低下,而且是成年后肥胖和心血管病发生和病死率高的危险因素。其二,它还会带来兒童心理上的负面影响。超重孩子在阅读和计算能力方面的得分普遍较低;他们常常自卑、自我评价低、自信心不足、抑郁和焦虑;由于缺乏自信,他们大多不能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害怕和人打交道,性格内向,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也比较差。
成年隐忧
宁夏的林女士从小体弱多病,长大后一直受痛经困扰,经常请假卧床休息。结婚后,因体质太差不能受孕。为改变这一现状,她开始在专业营养师及健身教练的指导下改变饮食,坚持锻炼。三年后才得偿宿愿,当上了准妈妈。
河南的祝先生四十岁,他从小体质不好,患有过敏性鼻炎,一遏冷风就流鼻涕打喷嚏不停,不吃药就停不下来,吃药能有所缓解,但经常犯。
来自疾控中心的数据表明,中国国民体质10年来不断下降,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有1 6亿人患高血压、高血脂,2亿人超重或肥胖,75%的国民处在亚健康状态。肥胖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亚健康比率在世界上均高居前列。
有好体质才能更健康
健康的身体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从现代的健康理念来看,孩子身体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体质,良好的体质是满足孩子生活、学习和娱乐的需要,也是培养各种能力的基础,同时是他们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根本保证。
孩子体质差,是目前家长反应的普遍现象,那么如何才能够改变孩子的体质呢?通过膳食调理、体育锻炼都是改善和增强孩子体质的有效手段。但在这里,我想从医学角度谈一些提高孩子体质的想法。
古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说如果孩子体质好,机体免疫力强,那么感染了病毒和细菌也不发病,或者病程短,病情轻;如果兒童体质差,机体免疫力弱,有疾病流行和病毒、细菌侵袭或不良刺激就会发病,且病程长,病情重。这就是说,孩子的体质与其机体免疫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机体的免疫力除了与遗传因素、营养等密切相关外,父母日常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以下几方面对孩子体质的影响。
有病就上医院吗
在医院我经常碰到这样的家长,孩子一生病就跑医院,吃药超过两天孩子没好转就抱怨药物无效,马上让医生给孩子输液。其实,孩子得了感冒等之类的常见病后,我们一般不建议立即打针或输液。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功能。另外,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好的快,要求用贵的药,认为贵药见效快,这是错误的观念。便宜的药不等于不好,如抗生素就应该从经过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用起,以免孩子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所以,孩子患病时应尽量坚持这样的原则:像普通感冒等能在家通过饮食、休息等方式调理好的疾病就不上医院;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能用便宜且经过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的老药治好的,就不用贵药或新药来治。
中医方法可以增强体质
我在门诊,经常会有家长问:“为何我家孩子特别容易生病,不是感冒就是拉肚子?”这主要与孩子的体质有关。根据中医学说,体质差的兒童主要分为两大类:脾肺气虚和气阴虚。脾肺气虚表现为面色苍白、手足凉、少食、便溏、短气、痰多等,这类孩子多患有慢性消化不良、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气阴虚则表现为低热、手足心热、出虚汗、神倦无力、食少、口干舌燥、睡眠不安稳等,这类孩子一般体型消瘦。以上两类孩子易反复患感染性疾病。
所以,在增强孩子体质方面,家长可在家给孩子推拿,以预防感冒和消化不良等疾病。常用的推拿手法有:补脾经、补肾经、揉膻中、按揉肺腧、揉足三里等。
日常护理要得当
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如:要常让孩子晒太阳。日光浴对促进兒童健康提高兒童身体素质有积极作用。首先,紫外线照射皮肤可产生维生素D,有预防佝偻作用(患佝屡病的孩子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另外,日光照射皮肤还能加速血液循环,对促进兒童心肺功能有良好的作用。还如,多进行户外活动。无论冬夏让孩子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尤其要从小培养孩子能生活在较冷的环境中的能力,这样气候变化时也不易得感冒。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却在无形中对增强孩子的体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张粉叶副主任医师,从事兒童保健工作36年。河北省托幼机构示范园、达标园评审专家)
不同体质的膳食提案
营养条件不断改善,孩子的体质却每况愈下。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7—12岁学生的体质问题集中在近视、肥胖、体虚等方面。
对于一不留神家里就出现的“小四眼”、“小胖墩”、“豆芽菜”,很多家长感到束手无措,此时不妨在调理饮食上多下点工夫,对孩子的餐桌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设计。
“小四眼”多糖缺营养
同样面临繁重的学业,为什么有的孩子近视,有的孩子却能保持较好视力?不能忽略的是,近视和饮食习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保健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木博士指出,很多孩子的饮食“糖化有余,营养不足”。
眼睛在调节的时候需要眼部肌肉来完成,而当前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普遍过于精细,孩子又爱吃糖,零食中含糖量也很高。长此以往,摄入的糖可以把身体里胶原蛋白粘在一起,使眼部肌肉失去弹性,无法灵活调节距离,产生近视。
近视眼也会源于营养不足。眼睛最需要的营养素有以下几种:
维生素A:要注意,吃同时含维生素A和脂肪的动物性食品是获取和吸收维生素A的最佳途径,因为维生素A的吸收必须和脂肪结合,因此主张胡萝卜要和肉类一起
烹煮。
硒:硒元素集中分布在眼中,应该让孩子多吃一些动物类的食品、海鲜和粗粮。
DHA:主要存在于深海鱼里,很容易被破坏,不宜过度加工。我们知道吃鱼有利于视力,但做鱼时通常会炸—下,这一炸就可能把DHA破坏了,蒸或煲汤的方法更适用。
蛋白质:身体瘦弱、体重不足的孩子往往蛋白质能量不足,导致眼组织的弹性和机能不佳,视力特别容易下降。
钙:缺钙会让孩子眼球壁弹性降低,眼球容易拉长,从而导致近视。
维生素B:摄入维生素B有助于缓解视疲劳。
“小胖墩”减肥不减体质
“小胖墩”由于体重超标,体液增多,对钙的需求量偏大。因此可以提供给孩子一些含钙量高的食品,如豆制品、海产品、动物骨等高钙食物。
足量饮水不仅可以满足孩子旺盛的代谢,同时还能维持正常体重。这是因为体内过多的脂肪需在水的参与下,才能代解为热量而散失。
还有一些孩子发胖是因缺乏维生素造成的。维生素不足会影响人体脂肪分解代谢而使之过剩,从而形成肥胖,所以应多给孩子准备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6、维生素B12、尼克酸等维生素的食品。
“豆芽菜”增胖加强体质
瘦弱的孩子常常有食欲差、食后腹泻、呕吐等现象,中医称为疳积,是因为脾胃功能虚弱所致。因此,膳食宜多安排补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药、扁豆、莲子、茯苓等,并多用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饪方法,做成汤、羹、糕等,少用煎、烤等以油为介质的烹调方式。注意食有节制,防止过饱伤及脾胃,使小兒始终保持旺盛的食欲。
“病秧子”有三宝不感冒
对于经常生病体虚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们经常进食以下食品:
胡萝卜和动物肝脏:这两种食品中富含维生素和铜元素,维生素A能帮助孩子增强呼吸道黏膜抗病力,铜元素可在侵入体内的病毒表面聚集,并与维生素C“联手”消灭病毒。因此,杏、苹果、蘑菇等含铜丰富的食物被英国药物联合会的专家誉为预防感冒或流感的“最佳搭档”。
鸡汤:根据法国与比利时的专家研究,鸡汤特别是母鸡汤中含有特殊成分,可增强咽部的血液循环,增加支气管分泌物的分泌,有利于清除侵入呼吸道的病毒,是抗御感冒的佳肴。
香菇:香菇的孢子上有槟榔状的小颗粒,这种小颗粒能刺激感冒病毒,使其形成一层厚壁,失去致病的能力。
好休质“动”出来
参加校外体育培训班固然是增强孩子体质的一种方式,但是我们也看到,专项类的校外体育培训在时间、资金及家长陪护上的成本,是制约这一模式不能更为普及的原因。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长能不能适时创造机会和空间保障和促进兒童体质的健康成长呢?答案不仅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
理念决定行动
理念决定人的行动。如果家长能够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崇尚运动和健康的理念,就能把孩子引上一条自主追求健康的大道。
要想孩子有“运动和健康”的观念,家长首先自己得崇尚和秉执这种观念,并要大张旗鼓地高举这面旗帜。
观念一旦确立,即便不去故意宣扬和传递,耳濡目染问孩子也能受到影响。我因为自己做过运动员,崇尚运动和健美,观看节目时喜欢选择文体类节目,评论别人时常用“身体健康、体魄健美、气质阳光”之类的概念。时间长了,我发现兒子也悄然建立了这些观念,如今进入青春期的他,主动锻炼和健身,严然将健康和健美作为一种时尚。
只有我们家长的品位和认知起点上去了,对孩子的影响和引导才会更有效。
运动爱好开启健康大道
激发孩子体育锻炼的兴趣、引导孩子享受其中的乐趣,是培养孩子热爱体育运动的良策。这需要家长的有意指导和适时强化。
首先,家长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孩子的运动特点或天赋,并给予强化,以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一般来说,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可以从中观察孩子的运动表现,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精细类型的活动,如跳皮筋、打乒乓球;有的孩子喜欢大动作的活动,如跑步、跳远;有的孩子喜欢力量型的活动,如打篮球、投掷。掌握了孩子的运动特点,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鼓励孩子,并加强对这一特点的指导甚至拓展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
其次,可以创造让孩子感受坚持运动后快乐和成功的机会,让孩子的兴趣变为爱好。一场运动后,让孩子冲个澡,问问他此刻身心放松愉悦的感觉;坚持运动一段时间后,让他测量—下自己体型的变化并和他一起分享那份由运动带来的惊喜;尽量鼓励或创造让孩子能够参加运动比赛或展示运动特长的机会,让他体验体育中竞争、合作和超越自我的魅力。重要的是,孩子的一点点成绩和进步,家长都要适时、准确、具体地给予肯定。如:“你传球越来越大胆和稳当了”,“你的仰卧起坐能多做5个了,腹肌力量不错呀”……这样的话能持续孩子的兴趣,并使其转向爱好。
运动好习惯享用终生
运动的好习惯一旦建立,会享用终身。建立运动习惯重在坚持。运动好习惯的建立有这样几方面:一是选取几种便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操练的活动方式,并做常规化的时间安排,如每周有几次活动,每次多少时间。如无特殊,不要随意更改;二是家人共同欣赏一些体育类节目和表演。如奥运会、世界杯等一些重大赛事,时间长了,就会增加孩子的运动知识,增强孩子的运动兴趣和运动审美能力。
(霍雨佳中国兒童中心副研究员、科研与信息部部长。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城市兒童体质与体育活动组织模式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
9.健康体质总结 篇九
工作总结
我校根据县教育局文件精神对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做了部署和实施《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要把实施《标准》作为对学生进行德、智、体全面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工作做了以下几点:
一、提高认识,健全组织
学校把实施《标准》工作列入学校教育和体育工作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之中,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有关人员工作会议,提高了认识,学校始终把实施《标准》工作作为学校工作要务,建立了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处主任、体卫艺成员组成的新体标实施领导小组,负责本学校新体标实施过程的领导和督导工作,并由体育教研组、教导处、卫生室、班主任协同配合共同组织实施。
二、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健全制度。
为了把实施《标准》测试工作顺利进行,学校通过开会、培训等向老师、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新《标准》实施的目的意义,得到了大家的密切配合。为了使实施新《标准》得到有效保障,在体育与健康课测试验收等各项制度基础上,认真做好修订完善,让其更具有科学、使用性。促使我校体育工作、教学、测试更规范、更科学。
三、加大投入,改善条件
几年来,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条件下,仍然把测试工作列入重点考虑因素,并逐步加大投入。新《标准》的实施,测试工作量大,要求较高,学校在原有体育器材的基础上,还添置部分专用设备,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积极购置必要的,合格的测试设备、仪器,为新《标准》的实施教学,综合测试创设硬件条件。设备良好,设施合格,为确保测试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了物质条件的保证。
四、组织培训,明确标准。
要认真贯彻落实新《标准》,就必须首先学习新《标准》以及《标准解读》用书的内容,清楚了解测试范围,测试办法,测试科目,记分方法,上报要求。开学以来,我校组织采用了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对测试人员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专题培训学习,以达到熟悉《标准》内容,掌握标准,学会方法,为新《标准》实施打好了基础。
五、组织测试,保障安全。
在测试前,我们通过班主任对学进行多方面了解,对参加测试的学生进行了身体健康情况的摸底调查,确定参加测试学生的名单,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测试,并对仪器调教、场地、设施以及环境的布置和安排进行排查,制订测试过程的组织测试细则和安全措施,指导受试者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等。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测试人员的骨干作用,加强测试人员、班主任、学生等多方面的协作共同完成测试任务。
六、做好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和保全。学校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挡案制度,每位学生都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登记表卡》,对在测试的结果和评分成绩进行登记、整理、分析和保全。
七、克服不足,再上台阶
对照《标准》,在测试工作中还存在硬件设施方面的一些不足,工作量大。今后,学校将以这次测试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体育设备的投入,不断改善学校体育环境和条件,使学校体育工作乃至整体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育才怡康小学
2017 11 3
工作总结
二道九年制学校
10.健康体质总结 篇十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在2015年9月至11月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体质健康测试,并将测试数据上报,现将实施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宣传
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在接到通知后,立即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召开行政会、体育教师会,明确工作任务及注意事项。
二、组织测试,保障安全
1、在测试前,对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情况的摸底调查,有严重受伤及特异体质的学生安排申请免测,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测试,并提前对测试仪器调试、场地、设施以及环境的布置和安排进行排查。指导受试者做好充分的准备、热身活动等。
2、按照文件要求,确定各年级的测试项目,并连同各班学生姓名等信息打印成表格,以备测试时使用。具体测试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一分钟跳绳、坐位体前屈,三、四年级再增加仰卧起坐,五、六年级再增加50米*8往返跑。在测试过程中,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能安全有序地完成测试任务。
三、数据整理上报 在测试结束后,整理数据,分班录入,录入过程中认真、仔细,反复校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对测试的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妥善保存,全部班级录入完成后再次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统一上传,实事求是地向学生反馈,测试及上报工作都按时完成。
在实施测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1、测试过程中,部分学生重视不够,有懈怠、怕累的情况,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在50米*8等项目有所表现。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通过思想教育,使其认真对待,通过激励、重测等方法调动其积极性,尽量做到测试数据反映其真实体质状况。
2、测试肺活量的过程中,部分低年级的学生不容易掌握正确方法,导致测试数据不符合其真实肺活量水平,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耐心讲解、指导,经过多次练习,最终测得其符合真实水平的肺活量成绩。
3、本期有一特殊学生一年级1班高晨晨,无学籍号无身份证号。经咨询教育局,这种情况无法上报,现在此注明其测试成绩:身高:120cm,体重:21.9kg,肺活量:1122ml,50米跑:10"4,坐位体前屈:6cm,1 分钟跳绳:49次。
测试成绩分析
本次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格及以上等级为631人,占总人数的96.6%,其中良好级人数为125人,占总人数的19.1%,优秀级人数为4人,占总人数的0.6%。我们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保障“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落实。力争达到更高的合格率。良好率和优秀率都比较低,今后要加强训练,鼓励学生达到更高的标准。
肺活量的测试结果显示,各年级中六年级学生不及格的人数最多(9人),达到优秀的人数最少(1人),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测试标准的提高,学生的体质状况没有相应的提高。今后应与家长密切配合指导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合理饮食等方面进行教育,使其有所改进。
11.试论中学生体质健康 篇十一
一、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
多年来,党和国家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把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少年军校”“与奥运同行·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等活动,倡导呼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互动,共同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在其些方面有所好转。
(一)形态发育水平得到提高。学生形态发育状况是检验学生体质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历年监测结果的总体趋势上看,我国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稳步提高,身高、体重、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呈现增长势头,身体发育的匀称度指数逐步与维尔维克指数接近,以往普遍存在的“豆芽菜”体型迅速减少。
(二)体能部分指标呈上升趋势。近些年来,中小学生体能部分指数持续上升。与2006年相比,2007年测试结果显示,50米、100米跑的成绩上升了,男女学生分别平均提高了0.03秒和0.05秒、0.02秒和0.03秒。男生的篮球传运球、投篮命中率和足球传运球、颠球、垫球等技巧有很大改善。女生的跳绳、踢毽子等指数有所提高。男女学生握力水平基本持平。
学生体质健康虽然得到相应增强,但仍存在许多隐患,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性疾病在中小学学生中出现,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目前,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超重及肥胖学生数量明显增多。2006年9月8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肥胖率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男生在10~12岁年龄段最高,达到16%,比2005年平均上升了1.17个百分点。女生在13~15岁年龄段最高,达到21%,比2005年平均上升了1.42个百分点。男女生肥胖检出率均有年龄提前的趋势。
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裸眼视力低于1.0或5.0)居高不下,初中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的增长速度位居榜首。
体能部分指标水平下降。据调查统计,学生的爆发力、耐力、力量等素质均在下滑。其中初中女生立定跳远平均水平下滑幅度最大,女生800米跑和男生1000米跑分别平均下降了36秒和22秒,且有6%的学生跑不下来。
心脏病、糖尿病等中老年性疾病的出现。近几年,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几个城市的调查表明,一些在中老年身上出现的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小学生身上。
二、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重智轻体”思想的影响。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和现代用人机制的驱动,社会、学校、家庭普遍存在“重智轻体”的思想,认为学生只有知识渊博、学富五车,才能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忽视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部门重视不够。部门片面追求升学率,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缺乏应有的关注与重视,在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和措施上不得力,在投资改善体育场地设施上力度不大,严重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
(三)体育精神缺失。青少年体育精神缺失,是专家学者的普遍共识。近年来,学校出于安全考虑,在安排体育课时,取消了一些较苦、较累、较危险的运动项目,如器械体操、长跑等。另外,学生吃苦耐劳、敢于拼搏精神大大减弱。
(四)饮食习惯不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父母对孩子的溺爱迁就,孩子挑食、偏食严重。运动时间少或不爱运动的孩子体内堆积了大量热量,进而转化成脂肪,导致肥胖。
三、改善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举措
(一)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好文化课教学与体育课教学的关系,合理科学安排体育课和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有足够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建立健全学生体育竞赛制度,做到人人有参赛项目,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要建立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咨询服务网络。
(二)改革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坚持初中毕业升学把体育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计入中考成绩的总分中,这已是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但体育考试成绩所占总分比例太低,没有起到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目的。
(三)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做好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意识。要加大体育教师在职培训力度,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体育卫生保健水平。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塔城中学)
12.健康体质总结 篇十二
人类的体质实践证明:健康是人类(含个体)生命、生存的前提条件,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健康这一概念早已被人类悟出并得到总结,是人类体质的客观存在,是内外能力的最佳状态,对个体、社会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对健康概念的定义(包括WHO),都是从定性角度给予界定的。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在40年代将健康概念界定推出,并不断加以完善,但是仍然缺少实践价值。
要想使其具备实践性,就必须从定量的角度予以新的界定。依据质量互变规律,就体质的内涵而言,体质的各指标本身包含着质与量的规定性,两者之间是统一的。健康恰好是质与量适度时的定性表现。
为使其具有实践性,我们研究并引入了"适度体质"[1]这一概念,是对健康概念的定性认识深化。这样就使健康定义由定性走向定量,由模糊走向透明,由不可操作走向实践。而控制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只有控制才能实现健康目标,因此控制论是实现体质健康的有效的手段。
改革开放30余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出现了肥胖症,各种文明病呈现较快增长,并继续发展的趋势,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个体与社会需有较高的素养、素质,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健康养成。健康必须遵循这样一种思想、理论的指导,即要建立"适度体质"思想、理论[1]和把控制论[2]纳入体质健康的自我控制,这恐怕将是体质未来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这点就是此文要进行讨论的主题。在参考其他国家有益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研究适合本民族体质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战略,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质、健康的新思想、新理论,推动实践的新发展。
适度体质理念,其实早已进入体质的实践过程,并指导着实践。临床上的大量指标健康量的应用,是判别健康,非健康的界限,所谓治疗,也就是对指标健康量的人为控制,将相关非健康指标量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即健康量规范范围内。对适度体质任何一个指标健康量的控制都是如此,所有指标量(当前只把某些生命指标或相关指标)达到了健康的具体规范,这时优化组合后的体质就称为适度体质,也就是对健康概念的定量性界定。实践证明这一界定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从质量互变规律上看,体质受环境、条件、时间等的影响,非健康是指标量围绕指标健康规范量的增减而随时变化着,形成了不同的质,才衍生出五彩缤纷的不同质型,不同姿色的个体,组成了今天的人类社会,这也是大体质概念赋予给我们对其外延的新认识[3]。
体质这一事物同样存在着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指标量和指标是体质这一事物的内容,它决定了体质的表现特征和特性,即性质或形式。反过来其性质又能反映其量的内容,即指标量的动态界定,也就是对质的量化关系及组合形式,有什么样的事物内容,就必然有与其相适应的表现和反映,我们把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概念的界定称为定性性定义,把适度体质概念的界定称为定量性定义。二者是内容和形式,定性和定量的统一。从量化角度看健康量居中,非健康量递增、递减大体上呈双向对称性分布,这与体质实践也是一致的[3]。如:临床上的血压超标,常诊断为高血压,低标常诊断为低血压,值在规范的正常范围内波动,才是健康的,所以我们引用了适度这一量词代替正常或健康。只有指标量适度其表现和反映才是健康的;反过来健康(体质)的表现和反映与其相应的指标量的关系必然是适度的,比例是协凋的,组合是优化的。从这一意义上讲,不同质量的体质(狭义),其质和量是一一对称的。这就得出了:健康(体质)=适度体质;适度体质=健康体质,其逆定理是成立的,在逻辑学中,利用集概念是有科学依据的[4]。这不仅是对健康概念由定性认识,进一步深化达到了量化认识,也使健康的定性概念走出模糊困境,从而具有了实践意义和价值,摆脱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界定所引起的困惑和尴尬,使进退两难的体质学科走出维谷。这对建立我国自己的体质、健康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人体是多个系统(解剖学)组成的大的复杂的综合的自我控制系统。从系统观点出发,始终着重从整体与部分(要素)之间,整体与外部环境,整体与时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中综合、精确地考察对象,解决问题,以达最佳处理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它的显著特点是整体性、综合性、最佳化。
人体本身是一个庞大的严密科学的自我控制系统。这一系统又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不仅研究现状,还要预测将来发生事件的影响,系统中存在的许多指标信息随时需要按健康量规范进行最佳化处理。控制就是保持各种各类指标的健康量在体质这一大系统中处于最佳化的优化组合状态,控制住是维持体质健康的特效非常手段。每个人都要各自养成获得生命信息的良好习惯,掌握重要器官所提供的信息变化,了解其所处的状况,并要极其重视这些信息,特别是关系到生命器官指标量的不良信息,随时进行有效调控方能保持健康。了解掌握信息的手段很多,测试的方法也不同,今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为人类提供了各种检测体质生命信息的手段,有物理的、化学(生化)的、生物的、心理的等等,为社会或个体传递不同方面的指标信息,给人们进行健康控制用以参考。信息的提供是一个方面,进行有效地控制又是一个方面。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其实早已深入到了体质实践,医疗是最早控制论在临床的介入,治疗、预防接种就是人为的控制。中医的辩证施治是最完美的实施与证明。当然,还有好多。如减肥、塑身、锻炼身体,控制饮食、消除不良生活习惯、修身善性、心理输导……
人类的体质实践证明,健康是客观存在的,是体质最具有生命力的能力状态,也是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前提保障。拥有健康,便会拥有一切;而失去健康,便意味着失去一切。这是历史和社会实践给出的结论。因此健康便成了人们所追求的最美好的愿望与目标,成为每个人执著的企盼和永恒的追求。适度体质概念是定量性的数字化概念,其界定是以健康量规范为标的,具有实践意义和实践价值,是实现健康操作的理论基础,为人类获得健康提供了可能与平台。
系统论则告诉我们,体质是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大系统,预测、判断、处理体质事物要从整体出发。信息论可向主体源源不断地提供体质(客体)的各种信息,反映体质的即刻状态。控制论是依提供的信息为依据制约和调控体质各种指标健康量规范的有效手段。适度体质和控制论: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托,切实地把健康引步入到了可实践操作的轨道。突显了控制论对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无论人们承认或不承认,在客观的体质实践中,二者早已潜入。二者进入体质健康的实践是必然的,这为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步入高层次的人类文明,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体质实践要求对健康概念的界定应有实践性,不仅要定性,还应定量。适度体质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定量性界定,控制论是制约健康的有效手段,二者进入体质健康实践是必然的。
关键词:适度体质,控制论,进入,必然性
参考文献
[1]刘东海.论体质综合评价的战略思想[J].体育学刊,1998,(2):60~61.
[2]韩金山,等.中华民族体质未来发展的展望与理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08,(8):1661~1662.
[3]马青龙,等.论健康与体质、适度体质的关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6):711~713.
13.健康体质总结 篇十三
课题研究基点校总结报告
阿城区双丰中学:张涛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是人体的健康水平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包括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体质的形成受先天、年龄、性别、精神状态、生活及饮食条件、地理环境、疾病、体育锻炼、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肉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包含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但没有身体疾患,而且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测试是指通过仪器及其它手段考查人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得出一定的结果。
二、课题的提出
21世纪,国家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有人形容:“当今社会是高科技、高速度、高集中的三高社会”,现代文明在带给人们充分的物质享受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新的威胁。现代的电脑、网路、汽车的普及,科技发展与速度冲击着人们生活,也产生了一些生活病态、网络病态、封闭病态、竞争病态。由于精神紧张、营养过剩、运动不足、环境污染等因素所引发的非传染性疾病在不断蔓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不断地扩大。对于我市中小学生来说,不良的教育观念;繁重的课余学习负担,学校体育的缺位;不良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正成为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热量、脂肪等摄入过多及食物结构的不尽合理,加之营养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特别是沉重的升学压力使学生余暇锻炼时间在不断减少,导致了肥胖发生率、近视率的不断增加,学生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柔韧素质持续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我市中小学生重要的体质健康问题。这部分孩子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的学困生。如此严峻的社会现象,我们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把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当作一项紧迫任务放到我们教育教学的工作日程上来。
为此本课题组将立足于现代教育理论,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以科学严谨的态度,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研究,通过对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得出数据的分析结果,形成丰富完善的科学理论依据,找出有效对策,真正达到增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也为学校体育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当今社会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科学技术突飞猛进,高科技的出现、互联网的普及,竞争力不断增加,都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阻碍了学生体质健康地发展。本课题的研究坚持“健康第一”的现代健康理念,全面推进《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与监测,在确保数据测试的真实性、准确性,科学性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分析。通过开展多维度监测和对比分析,及时、全面、准确掌握哈尔滨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发展、变化趋势,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提供佐证,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有利于对学生体质进行及时诊断,找准对策,加强指导与干预,逐步改善和提高我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一步完善我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增强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提供宏观的科学决策与依据;全面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程的实施,建立具有哈尔滨市特色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指导学生科学健身,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一步改善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为学校体育及体育科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有助于建立一套科学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价体系,为客观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科学依据,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进一步发展; 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服务的理论依据。
四、课题研究的背景与价值
青少年学生是民族和国家的未来,他们的体质与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未来国民体质的坚实基础,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体育工作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同时也为进一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落实好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青少年是关键,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现在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和对科技的掌握要想保持国家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要有强健的青少年主人,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却不容乐观。为此通过科学地对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对找出有效对策,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当前迫切需要的。
五、课题研究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
1、在思想观念上有误区:教育观念产生了不良影响,并没有学生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也与现行教育的功利主义有关,只注重学生的片面发展,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的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素质发展割裂,只注重文化知识、书本知识的教育,而忽视学生身体、心理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2、由于升学压力层层下压,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遭遇冷落,学生缺少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空间体育课的课时大量用于补课,学生睡眠时间明显不足。学校以升学率作为唯一的指标,把升学率指标层层下压,致使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不堪重负。不少初
三、高三年级学生为了准备升学考试,陷入日以继夜的题海战,基本没有休息日,严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近视率也在不断提高。
3、家庭教育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对孩子培养方向的偏离,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为了所谓“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培养不顾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拔苗助长”,热衷于早期“智力开发”,参加各种辅导班、考证班,剥夺了孩子玩耍的权利、锻炼身体的权利。
4、社会发展,物质极大丰富,高脂肪、高蛋白食品的过度摄人,学生运动时间在不断减少,“小胖墩”在逐渐增多,影响身体健康。
5、学校体育教师配备不足,教师专业能力适应不了学生的需要。
6、需要探索出一套有效果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方法的有效教学模式。
7、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少,影响了学生体育锻炼的,限制了学生体质健康发展。
8、找准有效对策,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关爱生命的意识。
六、学生体质健康问题的原因
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强盛兴衰。近几年,我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中小学生的体质有了明显好转。但是,在学校的军训和学校的集会上,越来越多地出现学生晕厥现象,上课请病假的学生逐年增加,另外家长在上课时给孩子送药的情景也越来越多。为什么学生的体质一年不如一年?从实际情况来看,影响学生体质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运动不足,而这些问题又有着广泛的学校教育、家庭、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面我就调查的情况及现象与大家探讨。
一、学校教育造成的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1、学校教育的总体思路影响了学生的素质发展。学校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体育教育未能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学生的身体素质未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另外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兴趣、娱乐、休闲、舒适,一些费力气、拼毅力的运动练习,不受学生青睐。在教学上很难开展一些有难度有强度的运动,从而使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现在的学生意志信心和品质变弱了,怕苦怕累,碰到困难时容易服输,心理素质极其脆弱。
2、体育教学的安全问题,也是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之一。由于过分强调安全责任,一些体育项目无法在体育课上正常开展。安全重于泰山,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前提条件。加之一系列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因此,有相当数量的体育教师由于过分担心学生在体育课上受伤,怕受到学校和家长的指责和承担一定责任,于是体育课小心谨慎,不敢让学生放开进行活动。
3、体育竞赛、活动缺少也是造成学生素质下降的原因。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和活动是促进学生体质提高的有力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但是现在学校的体育竞赛参与面少,而且班主任还横加阻挡不让参加。另外活动缺少集体参与的项目,大多数活动比赛都只是一些体育能力强的学生参加,而真正需要体育锻炼的学生却没有机会参与,这样不仅抹杀了他们的运动机会,也使他们的运动热情受到打击。
二、家庭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
1、独生子女的原因。由于父母非常溺爱自己的子女,使不少独生子女表现得脆弱、缺乏毅力、没有恒心,不愿意进行艰苦的体育锻炼。在现今的社会里,学生家长往往过分看重孩子的文化成绩,忽视体育的重要性,存在重智育、轻体育,重营养、轻锻炼,重技能、轻体能的倾向。而有的父母甚至打压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这在学校的田径队等训练上表现尤为明显。这些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损害。如碰到天气炎热或者寒冷时,甚至叫自己的孩子不要上体育课,或是找个借口请病假。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人们健康地生活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也让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现在的学生养成了不好的饮食习惯,导致营养过剩和营养结构不合理,因而,引起学生的肥胖症或营养不良。独生子女在家活动少,做家务劳动更是几乎没有。再加上现在社会电视、网络日趋普及,许多学生沉迷于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些也都减少了身体活动的时间。学生锻炼身体的时间越来越少,特别是对学生的视力影响尤为严重。从我任教的各年级每个学期的视力检查来看,能双眼达到5.0以上的不足十分之一。另外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拥有家庭轿车、摩托车或者电动车,学生从以往走路上学的习惯转换成坐车上学。表面上看节省了学生上学的时间,但是却减少了学生走路锻炼身体的宝贵时间。我在初一年级的800米跑测试时,发现现在很多学生800米都跑不下来。将这几年的学生成绩对比,发现现在的学生耐力素质明显呈下降的趋势。
三、社会、自身造成的学生身体素质下降
社会的影响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从多年的社会情况来看,虽然目前健身流行,参与运动的人也大大增加,但是社会对成人的健身活动和对青少年的活动重视程度差距太大,对青少年的更多想法还是以学习为主健身为辅。学生有时间再去运动,读书没时间就别运动了。条件好,吃得好点就可以增加体质,这是普遍的观点。多数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没有形成体育运动的氛围。这样,中学生就失去了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广大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设施的匮乏也影响了学生的锻炼。
来自学生自身的原因也不可忽视。现在的学生惰性越来越强,很多学生并非不是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而是懒得去参加。碰到有一定难度和强度的运动,更是想着办法逃避。列如体育课常上跑的内容,学生对短距离跑兴趣十足,练习积极,而耐力跑由于枯燥无味多数学生不喜欢上,就是跑也是跑跑停停。由于没有强度和耐力的培养,学生在这种跑跑停停的练习中,学生的耐力能力如何提高?现在的中学生顽强意志的信心和品质变弱了,碰到困难时低头服输现象十分普遍,有的学生甚至小小年龄就出现了啤酒肚。
【健康体质总结】推荐阅读: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总结06-16
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总结11-17
学校体质健康监测制度06-14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08-01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培训07-04
实验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情况08-03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11-18
小学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报告09-26
2024年体质健康达标测试分析10-26
小学生体质健康自评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