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段(共13篇)(共13篇)
1.小学语文高年段 篇一
小学语文高年段作文常识
一、文章的体裁。
体裁,就是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在小学阶段,根据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性文章(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记叙文:记叙文可以分为写人记事和写景状物两类。小学阶段主要学习写人和记事的记叙文。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记叙文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二、掌握作文的基本技巧。
1、审题。审题就是对作文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审查,全面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掌握题目各个要素——写作重点、写作范围、写作要求等,以便在题目规定的范围内写好作文。
审题的内容。(1)弄清题目的意思。(2)确定文章的体裁。(3)认定写作的范围。(4)审清题目中的题眼。(5)审明比喻义和象征义。(6)审明题外要求。例如:题目一:我班新近发生了一桩怪事 审题:首先我们确定题目要求我们写记事的记叙文。(文章的体裁)“怪”表明这“事”非同一般。(题眼)“一桩”表明只能写一件事。(数量限制)“新近”(时间限制)“了”表明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我班”(地点限制)
2、立意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的要求来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说简单点就是你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立意的基本要求(1)立意要健康向上。(2)立意要明确。(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主题要集中)(3)立意要新颖(多角度立意,如对“飞蛾扑火”这一自然现象,立意有三:第一,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第二、飞蛾扑火,追求光明。第三、飞蛾扑火,爱我所爱。)
3、选材
选材是指在写作中选择运用材料再现主题的过程。选材的要求是取材要广、选材要严、组材要妥、用材要新。
4、列提纲
列提纲的过程,就是构建作文骨架,布局谋篇的过程。编写提纲的一般步骤是(1)审题目,明确体裁。(2)选角度,提炼中心。(3)选材料,设计段落。(4)扩充内容,明确写法。
列提纲举例:请你给《我的妈妈》一文编写一个提纲。体裁: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中心:通过写妈妈关心、教育自己的几件事,歌颂妈妈对子女无私的爱,表达了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结构:
(一)简介妈妈(年龄、外貌、职业等)
(二)选取三个典型事例。
1、妈妈关心我的学习。
2、教育我要孝顺。
3、关心我的生活。
(三)结尾表达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抒情)
三、考试作文的基本类型。
1、命题作文
2、半命题作文。如的爸爸
3、材料作文。一般由材料和要求组成。材料一般有故事、名言警句、漫画图表等。还有改写、续写、扩写、缩写等形式的材料作文。
4、话题作文。“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以给的话题为中心,并围绕这个中心内容选材写出的文章就是话题作文。
典型考题
一、选择题。
1、《我爱我的母亲》,这个题目的关键词是()A 我 B爱 C 母亲
2、《老师表扬了我》这个题目主要应该写()A 老师 B 我
3、《我第一次学炒菜》这个题目限定了要写的是()A 人 B事
4、下列作文题要求写什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A写人 B写事 C写景 D写物
(1)我心目中的爸爸妈妈()(2)记一次有趣的活动()(3)小花猫()(4)我心爱的玩具()(5)美丽的西双版纳()(6)我学会了„„()(7)我的好伙伴()
5、下面这些文章的题目,哪些是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感情的?()
(1)一夜的工作(2)为人民服务(3)梅花魂(4)卖火柴的小女孩
(5)将相和(6)我的战友邱少云(7)梦想的力量 A(1)(3)(5)(7)B(2)(3)(4)(5)C(3)(4)(5)(6)D(2)(3)(5)(7)
2.小学语文高年段 篇二
一、确立新的指导思想
考试评价命题必须遵循《纲要》指出的:“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体现新的教育评价观, 考试命题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 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必须体现“依托文本, 放眼生活, 加强整合”的理念。做到全面了解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设计丰富新颖的试卷版面
好的试卷版面设计, 不仅可以愉悦学生的考试心情、答题的情趣, 还可以激发答题的灵性。
1.体现情趣性。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把试卷设计成“异彩纷呈”的版面。如“闯关型”, 即把试题归类成几个关:
第一关:常识与时事
第二关:积累与运用 (拼音王国、字词句大观园)
第三关:阅读与感悟 (回味课堂文化、阅读大舞台)
第四关:表达与交际 (口语交际展示台)
第五关:作文 (习作芳草地)
如“图文结合型”, 卷面由精美的可爱的卡通式的图画和试题相衬, 相得益彰, 趣味性强。如“浏览型”, 根据试题内容设计成几个旅游景点, 答题就像顺着旅游线路游玩一样, 令人心情愉悦, 乐趣横生。
此外, 还在卷面特设卷首语、卷尾语和卷中的“小贴士”。例如“闯关型”, 卷首语———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 六年级的课程你已经学习了, 怎么样, 学得不错吧?欢迎你来‘快乐大本营’闯关比赛。相信自己, 成功属于你!”卷尾语———成功的祝语:“恭喜你闯关成功!怎么样, 刺激吧?欢迎你下次再来‘快乐大本营’闯关比赛!”卷中语———“小贴士”:“加油哦, 成功就在眼前!”“你真厉害!闯过了这么多关。加把劲, 再创辉煌!”每一关 (题目要求) 都赋予了有趣称呼。如手拉手巧搭配 (填上合适的词) 、习作芳草地 (作文) 等。这种设计既能让试卷与学生建立相互沟通的平台, 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 增添答题的趣味性, 又能激发答题的欲望, 增强闯关的斗志。让考试变成了快乐的“闯营过关”的刺激历程。
2.体现系统性。试题内容的系统编排, 知识结构合理分配, 符合学生答题的逻辑思维。如六年级试题按“常识与时事+积累运用 (拼音、字词句) +阅读与感悟 (段篇) +表达与交际 (口语交际) +作文”进行编排, 由“基础———实践———感悟———创新”, 由“简单到复杂”,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系统性条理性强。
三、编排全方位的试题内容
语文命题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 体现“大语文观”, 注重健康情意的渲染和引导。题型应多样化, 让学生考试就像吃大餐, 调节不同的口味, 考查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变化能力。
1.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的统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语文考试内容要着重考查拼音、识字、写字、阅读、背诵、说话和习作等七个方面, 这些是语文的根, 语文的本。
[典型试题举例]
(1) 在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
【命题的价值取向, 很清楚:字音字形是基础。】
(2) 给下列加点的字解释意思
(3) 下面两句话中的“才”字意思有什么不同?
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渐渐地熄灭。
“才”表示火烧的时间____。
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 20分钟。
“才”表示战斗的时间____。
【这两道题目是对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下字义理解能力的考查】
(4) 写出含有“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的成语各一个。
____ ____ ____ ____
【这道题意在考查学生词语积累的情况。引导学生多积累词语, 灵活运用词语, 感受祖国文化语言的丰富】
(5) 《长征》中描写巧渡成功的愉快的诗句____。
描写强渡的惊心动魄的诗句____。
【这道题的意图是检验背诵古诗词的情况, 引领学生多背诵诗词, 体会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同时, 语文也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命题时, 依托文本, 设计一些综合性强的题型, 不但加强了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 又能加强听说读写能力的整合运用, 以便考查学生综合理解能力的运用和三维目标之间的有机整合感悟, 促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典型试题举例]
理解下图, 设置情境对话。
小红:____
阿姨:____
小红:____
阿姨:____
小红:____
【这道题综合性强, 既考查学生的观察理解图意能力, 又检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学生对保护环境的认识程度, 体现了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体现生活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的意识和能力, 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 命题应体现“大语文观”。生活处处是语文, 语文处处有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注社会”。
[典型试题举例]
(1) 例如上题 (设置情境对话) , 具有生活性: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那么, 在完成这题时就得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回答就显得很容易。具有人文性:是考查学生对环保意识的看法, 体现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口语交际题, 意在构建了多元的对话平台, 让学生“对话”过程中感悟不断丰富, 价值意识不断丰盈】
(2) 阅读题:邱少云忍受烈火焚烧无法忍受的痛苦, 牺牲了。他这样做值吗?为什么?假如是你, 你打算怎么做?
【这道感悟题, 既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 又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答题内容有一定的弹性和宽度, 个性化和人文性尽显】
(3) 作文题:小朋友, 在过去的岁月里, 是什么让你感动过?是你的亲人、同学、老师, 是一本好书、一处景物, 还是一句温暖的话语, 还是……请你以“让我感动的____”为题, 写一篇作文, 别忘了,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写。内容要具体, 语句要通顺, 注意不写错别字。
【这道作文题, 从范围来说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从内容来看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从主题上看容易确立。“作文难”将不再“难”, 换来的是有话可说, 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说真话, 表真情。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命题思想】
总之, 小学语文考试的命题, 应以“素质教育为本”, 以“学生为本”, 紧跟时代步伐, 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以考试激励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感受语文丰富内涵。
3.小学语文高年段 篇三
1讨论:古诗按内容分可以分为几类?
课件出示:叙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送别诗、边塞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将士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写景抒情诗、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咏物言志诗、寓理诗等。
2学生分小组合作给古诗归类。
我挑选了其中比较经典的20首古诗,多媒体快速播放诗名,请同学们找出这20首古诗,学生大声地读读背背。对于印象比较深的古诗,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美美地吟诵一番。然后小组合作给这些古诗进行归类,看哪组的速度快,效率高。
3小组汇报交流,展示成果。
4根据归类后的古诗进行背诵。
这样将古诗归类记忆,学生迅速地记住了这些古诗,这是复习古诗的好方法。学生课后还可以用这种方法把课外积累的所有古诗进行整理归类、吟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温学法,品读古诗
对于写景状物的古诗,引导学生把古诗句变成一幅一幅优美动人的风景画或妙趣横生的生活画。进行古诗配画,把学生带入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让学生如触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例《暮江吟》、《宿建德江》。
对于叙事性极强的古诗,引导学生进行体裁改写。注意古诗中“言不尽”的空白处,启发学生想象,创造性的感悟“言外之意”,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把事件的情景、人物形象、思想感情有条理的叙述,让人耳闻目睹,如《赠汪伦》、《游园不值》。
对于意境深远、含蕴丰富的场面则引导启发学生想象古诗所表现出来的情节,扮演角色,进行情境体验,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寻隐者不遇》《回乡偶书》。
对于名言佳句,复习中引导学生比较辨析重点字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绿”可与“到、过、入、满”,“倍”与“又、还”等作比较感受古诗语言的準确性。也可引导学生抓住诗中运用的比喻、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用现代的语言拓展描述,以此体悟古诗语言的丰富性、生动性、形象性。
对于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则通过感情吟诵来体会。初步复习古诗时,指导学生高声诵读,力求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然后组织学生低声诵读,细细品味,慢慢欣赏,读出诗的抑扬顿挫、回环曲折之美。最后深入理解诗句、把握作者情感,并引导学生配乐诵读,使学生置身于诗的意境,体察、感悟、陶醉、直至背诵。
三、依据题型,分层演练
在古诗考试中涉及到以下几种内容:古诗词的背诵默写或连线;解释诗句的意思;选出对诗词的内容、思想感情、意境等表述正确或错误的选项;还有一种就是联想性默写,即由某一个诗句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诗句。
依据题型我运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放手给学生们去解决。具体的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为四组,各组按老师要求去完成任务。第一组的任务是将现行教材中的121首古诗词分为“爱国”、“思乡”、“咏史”、“绘景”、“言志”、“伤感”等六类。第二组的任务是找出这些古诗词中含有如“山”、“水”、“花”、“鸟”、“风”、“雪”、“月”等名词的诗句。第三组的任务是精选名句进行欣赏。第四组的任务是揣摩重点诗的意境及表现手法,并仿写几首相应的小诗。
学生们为了更快地完成任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全班出动,倾情投入,有的仔细地查阅资料,有的精心制作卡片,有的在认真梳理学习内容,有的和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相互合作,忙得不亦乐乎。课堂上,各组选派代表,以小老师的身份上讲台讲解,看着他们共同交流,相互纠正,课堂的学习热烈气氛不亚于当年的新课学习,这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迁移运用,促进提高
背诵古诗词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多年来在古诗教学中,我正是沿着“会理解、能运用、善归纳、融内外、多积累”的方向,引导学生把内容、思想相近或相反的名句加以归纳,将语言的迁移运用以及阅读理解相结合,进行训练。
4.高年段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篇四
2015—2016学年上学期的工作已近尾声。高段语文教师共有五人,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我们都能立足岗位,团结协作,求真务实,顺利而圆满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任务。回顾这学期来本组的语文教研工作,有艰辛汗水,也有迷茫困惑;有收获的喜悦,又有遗憾的失落。现做如下小结:
一、工作开展情况 1,钻研教材、探究教法。
全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如集体备课,上示范课,公开课、经验交流等。通过共同钻研教材,教法,老师们调整了教学观念,课堂结构,教学流程等思路和方法。自觉地将新课程中的先进科学的理念内化为高效的教育教学行为。、落实教学常规检查,规范作业检测常态。
本组配合教导处从备课、上课、听课、批改、辅导、反思六个方面入手,全面落实教学常规,教学常规检查能严格落实到位。每月检查了本组教师的作业批改,单元试卷的批改,并把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给老师,同时备课组长对他们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3、落实听课常规制度,共同提高课堂质量。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本组教师听取了梁海丹组长的示范课,潘英豪和王海山两位老师的公开课。邀请石岩小学詹老师上了《少年闰土》一课。还让潘英豪老师上了《伯牙绝弦》的优质课。同时对学校参赛微型课题的设计和流程,提出构想和建议。
总之,在本学期里,虽然我们高段语文组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看到了困难和不足,我们相信,只要全组老师切实更新教育观念,真正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做好优化课堂结构,我们组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会做得更好。
5.高年段阅读教学的探讨 篇五
下祝乡中心小学 杨克锋
语文课标对每一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定了明确的目标,可是在平时的听课中却经常感到许多老师没有找准年段目标,教学没有体现年段特点,造成“高投入,低产出”尴尬局面。因为笔者长期从事高年段语文教学,所以就以高年段为例,关于阅读教学如何体现年段特点做些探讨。
一、树立目标意识,把握高年段的特点。
1、研读课标,准确定位。
与第一、二学段相比,第三学段要求更高更细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高年段主要是篇章教学。它所承载的任务更多,理解性阅读比中年级加强了,要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学会运用语言。要整体把握文章,感受作品中的形象,领悟表达方法,逐渐形成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淀为语文素养。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三个学段都有的内容,需要通过对比才能发现不同(为此我还自编了一份学段目标对比一览表)。例如,关于词句的理解和积累,低年级开始“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了,中年级是“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高年段则深入到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由此看来,到了高年段的课堂上就应该放手让学生去静心读书、思考和体会,不要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
2、钻研教材,理解透彻。
高年段的篇章教学,需要整体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研读教材,要有整体意识,不能只关注一课,要研读年段之间、单元组之间的关系;要研究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来丰厚课堂;要研究教材与听说读写训练的关系;要研究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之间的关系;要研究每篇文章有什么特点,哪些方面可供学生借鉴,对学生形成什么能力提供平台。
3、摸清基础,因材施教。
有人说初生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看你往上画什么。其实,不止我们老师在画这张纸,家长、亲友、社会媒体„„包括学生自己,也在描画。如果说入学时各张纸上的内容差距还不大的话,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种差距会越来越大。有些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家长的学识、各种兴趣班、大量的书籍、琳琅满目的网络视频使他们见多识广。而有些学生的学习资源相对贫乏,特别是留守儿童,家长忙于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丢给老人带着,这些孩子的生活圈很小,有的家中几乎没有课外读物。所以,越到高年段,教师越应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制定准确、合理的个性化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升。
二、强化策略意识,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
高年段的学生在知识积累、方法掌握、能力形成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抽象思维开始发展,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应适合高年段学生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以学生自主感悟为主。在了解文本脉络的基础上,抓住关键,提领全篇,长文短教。教学中更重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1、挖掘资料,品读句子。中年级侧重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高年段则是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例如,《草原》一课,学生读一遍就很容易理解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但领悟其中的民族情深恐怕就有些困难了。教师可以采用发现、探究式教学。在学生自学,感受到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基础上,先出示一份介绍内蒙古人民平时如何待人接物的资料,然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去发现“在迎接汉族来的这个访问团时,与以往有什么不同”,引领学生探究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通过这样的主动探究,学生就很容易感受到蒙族同胞对访问团的迎接不仅仅出于热情,更出于一份浓浓的民族情感。
2、多种方法,品出感情。
课标对小学高年段提出了“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要求。怎样在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呢?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发现词语的特点,联系现实生活,运用想象、对比、朗读等方法。例如,《金色的脚印》中有一段文字:“光秃秃的柞树林上边,露出冷清清的月亮。小狐狸孤零零地坐在窝里,仰起脖子嚎叫着。那是一种清脆的、悲伤的声音。”问:你读了这几个叠词,有怎样的感受?(可怜、凄凉、孤独„„)边想象边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3、注重表达,迁移习作。
对比中、高年段的教学目标,高年段明确提出要“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学生阅读中习得方法,才能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这就需要教师钻研文本,发现表达特色,并巧妙地融入教学过程中。
例如,教《草原》一课时,侧重点应放在体会作者写景与感受紧密结合的写法上,老舍在表现草原美景的同时,更多是表达他独特的个人感受,或想高歌一曲,或想低吟小诗。这正是高年段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绝佳范例。学完本文,可以让学生回顾自己看到过的美景,仿写一段寓情于景的小练笔,进行习作迁移,读写结合,形成能力。
此外,高年段在感悟作者表达方法的同时,要结合进行各种各样的小练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教师可以依据教材特点,选择时机渗透习作训练。除了仿写、改写、续写、缩写,还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巧妙利用课文中的空白点,运用补白的方式,既使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又锻炼了习作能力。例如,《穷人》一课,桑娜在探明渔夫对待此事的态度后,拉开了帐子说:“你瞧,他们在这里啦。”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可引导学生品味这种结尾的好处,再抓住时机,让学生续写渔夫一家在收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后的生活情况。
4、创设情境,发展思维。
高年段更应重视发展学生思维,把思维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应多给学生主动质疑解疑的空间,使学生养成善疑好问的习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形成能力。更应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给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空间。还要给足学生时间去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语言表达上的,或学习方法上的。例如,学习《新型玻璃》,在学生交流合作编制的表格后,教师增加了一个环节——创设“发现生活中的什么问题并发明了相应的玻璃”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并发现,人类的发明都源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而产生的奇思妙想。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又为完成课后题“当小发明家,把想发明的玻璃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来”打下基础,保证了想象的合理性。
6.小学语文各年段阅读教学的目标 篇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认为要想上好小学语文阅读课,首先教师要十分明确新课程标准对自己所教学段的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只有教师心中有了这个目标的准绳,才能依此备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课。同时,也才会创造出生动活泼的精彩课堂。而现实中,目标把握不准,越位和不到位的现象较普遍。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这都不行。低年级应以识字教学为重点,注重朗读的训练和词语的积累;中年级重视读懂一段话的训练,要教会学生把握一段话的主要内容;高年级要从精读中悟写,学会通过略读获取信息。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
1.以识字教学为重点。要求认的字必须能正确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必须写对写好会用。教师可以通过把能认识的字(或会写的字)组成词语来认(写),所以,小学阶段要求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2500个会写,这就能组成7500个词语。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强调整体识记,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巩固。在写字教学中,主笔画和字的结构要指导到位。每节课都要花几分钟写字。教师要通过学新温故,要通过比较辨析形近字、多音字、同音字等。要建立学生自主识字的激励机制,激励学生在生活中、阅读中识字,每周用一节课交流识字成果。要相信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
2.朗读的指导和训练。低年级应该要求所有学生正确的读,而不是有感情的读。读正确的训练能培养学生的初步语感。怎样读正确?要做到以下三点:每个字都能读准,特别是多音字、轻声、变调、儿化;不多字少字,不颠倒重复,读准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理解少量的重点词和句
中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
1.继续重视识字和写字的教学。
2.加强词和句的教学。词句的教学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A.能找出重点词句。(用的准确的词,如《荷花》里的“冒”;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词句;能统领全文的词句;能总结全文的词句;过渡句;不理解的词句等)B.教会学生用多种方法来理解重点词句。(换词;读词句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理解等)C.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D.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并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3.阅读以段的训练为重点。如:理解重点词句;概括段意;了解段和段之间的联系;揣摩构段方式等。
高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
1.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先自学后师生共学。可以通过自学提纲引导学生自学:初读后写一点初读的感受;鼓励学生提出不懂的或者感兴趣的或者关心的问题,引导学生提语言方面、写法方面的问题。
2.从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中得其法。比如: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指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有顺序地写,边写景边抒情(《记金华的双龙洞》);写事的文章,要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理清顺序,抓住重点句段体会感情;写人的文章,要引导学生重点感受人物的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来写;说明性的文章,要让学生读懂说明什么,了解说明的方法。
总之,要如崔峦老师一首诗所云:
依标种好自家田,扣本找准训练点。
识书读写动天君,惜教丰学谱新篇。
标:课标。训练点:指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
识书:识字。天君:孩子。惜教:教师尽量少教。丰学:让学生多参加教学实践活动。
相关链接:各年级段阅读教学目标:
一、二年级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四年级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五、六年级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0.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7.小学语文高年段 篇七
经过全课题组成员的合作, 我们的教学研究思路逐渐清晰起来, 课题研究不断深入, 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顺利结题, 并获得辽宁省教育学会一等优秀课题。
一、“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数学导学策略中的初步应用
导学策略, 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实际,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主动、热情、高效地投入学习的教学系统, 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方面的内容, 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会学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的各种能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 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是指一种教师创建的学习视频, 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 回到课堂, 师生面对面地交流和完成作业的教学形态。它将知识传授放在课外, 学生借助视频和开放的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 而课堂成为强化知识、探讨问题或得到个性化指导的地方。“翻转课堂”的学习需要四大支柱:灵活的教学环境、学生的积极参与、精心编辑的课程内容、专业的教师。它的实质就是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
传统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第一阶段, “信息传递”。通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第二个阶段, “吸收内化”。通过课后学生的复习和作业来实现, 此阶段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 常常会让学生有挫败感, 从而丧失学习的动机。而“翻转课堂”重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重构。“信息传递”是在课前进行的, 教师不仅提供了视频, 还可以提供在线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 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 在课堂上给予有效地辅导, 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吸收。
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最初尝试是在三年前。当时, 我接手四年级新班后, 打算为学生每学期做一本导学案, 目的是培养学生按照导学案的提示研读教材, 养成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新课前按照导学案的要求进行独立学习和思考, 课堂上带着独立学习的收获或疑问进入新课的学习。整个新知学习的过程, 主要是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过程, 再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来调整教师的教学策略。
然而, 导学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问题:第一, 导学案的学情反馈过于匆忙。学生在授课的前一天完成导学案, 教师在授课的当天早上才能看到导学案, 根据学情及时调整教学, 时间上过于紧张。第二, 导学案作为纸面的学习提示, 不能与多媒体教学相融合, 在有些知识的提示上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进而影响后续的学习。
对于导学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一直苦苦寻求解决的办法, 但效果一直不太理想。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接触到了“翻转课堂”, “微视频”对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开始借助“微视频”这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学习新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学生们独立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微视频的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面对纸质材料时的厌倦情绪, 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自微视频引入后, 学生按照“导学案———微视频———进阶式习题”的程序学习新知, 解决了在完成导学案布置的新知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进阶式习题完成的过程则是对新知巩固的过程, 这三个步骤循序渐进, 相互补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 教师再根据作业反馈的真实学情调整新知学习的节奏, 选择最佳的难点突破方法, 从而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更高效。
二、“翻转课堂”教育理念应用于数学导学策略的积极作用
(一) 构建了一种全新优化且富有实效的小学高年段数学导学策略
与传统教学相比较, “翻转课堂”教育理念下的小学高年段数学导学策略有如下几个实质性的改变:一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 从完全“以教师为中心”走向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二是改变了传统的师生角色, 教师从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播者成为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者, 学生从被动的接收者走向学生主动的自主学习者;三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 从要求所有学生在课堂同步学习新知识, 课后再进行以运用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 翻转到课前充分开展自主学习, 课堂上教师因材施教地开展活动, 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在课前学到的新知识与技能;四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背景下, 巧妙地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将新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以及其应用和迁移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 构建的小学高年段数学课教学效果显著, 师生能力均有本质提升
从学生的角度看, “翻转课堂”理念下的数学课, 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通过完成导学案养成了独立学习的习惯, 借助“微视频”提高了学习新知的能力, 提高了生生相互答疑的能力, 碰撞出师生更为精彩的对答, 实现了当堂及时有效的验收反馈, 让学生在知识内容和学习策略等多方面都有所收获。新型的数学课, 不仅能高效传授新知识、还能进一步激起孩子探索求知的欲望, 活跃思维, 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不断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
从教师的角度看, 教师要上好一堂新型的数学课, 需要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例如, 首先要明确, 导学案在学生课前对新课内容的预习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学生是否是带着课前自主学习过程中没能解决的问题进入课堂;其次, 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与合作探究的深度如何, 学生的反映如何, 学生真正学会了多少, 收获有哪些, 能力有什么提高;再次, 导学案上有没有漏洞及导学案对学生有没有什么束缚, 学案的导航作用在课前课中的媒介作用发挥的如何等;最后, 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方法是否得当。总之, 课后的不断反思和完善, 使导学案能真正处在动态的优化中, 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 也是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断得以提升。
(三) 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全新学案导学与“翻转课堂”一体化的导学实施方案, 探索出一条“学本高效”课堂新路径
8.小学语文高年段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段;习作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以读感悟,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对事物体验的深化,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比较丰富的,更容易接受外在的信息,可以大量存储且运用。针对这些特性,习作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就规定五六年级段的学生要做到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对学生的阅读提出了直接的要求。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各式各类的文章,品味其中的语言魅力,感悟文章精髓。因此,除了学生自己阅读,我还推荐一些书目供学生选择。例如:《中国儿童文学丛书》《小溪流的歌》《中华当代少年小说丛书》《纽伯瑞儿童文学金牌奖丛书》等等。从阅读中,学生们可以认识到:名人名言可以这么运用,动静结合用得多巧妙,结尾还可以这么收,文章结构这样设计更好……久而久之,学生们的习作兴趣就悄然而来。
二、观察事物之源,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教学中,一到习作课,不少学生就开始“咬笔杆”,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不知从何下笔,这是他们缺乏一定习作素材的表现。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素材,学生就无法写出一篇好的作文。因此,教师除了鼓励学生以读感悟,还应该引导他们多观察生活。毕竟生活是习作内容的源泉,它能给学生们展示一个微妙的世界。只有善诱学生多注意身边的事物,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生活,从身边最熟悉的事物下笔,才能做到“真情流露”。
例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场面描写”的习作教学中,我借着校运会的活动,让他们去观察操场上同学们在各种比赛运动中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并注意场面的气氛情况。这次习作中,学生描写“集体跳长绳”“400米接力赛”“50米短跑”等场面,十分出色。人物刻画栩栩如生,气氛烘托高潮不断,精彩纷呈,做到了“点面结合”。
因此,让学生通过观察,收集生活中的素材,奠定扎实的写作基础,写作时就能有“料”可用,顺理成章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表演是孩子的天赋,情感是习作活动中的催化剂。为了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我们教师更应该在习作指导中,创设情境,让学生进入角色表演,体会情感,获得成就感。
例如,指导“一次有趣的比赛”习作时,我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们在操场上进行激烈的拔河比赛,并邀请其他班级的学生观看助威,并拍成视频,供习作参考。学生们在教学情境中亲身体验,收获了原汁原味的情感,习作之兴趣更加浓厚。毕竟情感是文章的生命。有了情感,学生才能妙笔生花,字、词、句如涌泉,源源不断!
可见,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收获情感,不仅轻松愉快地理解习作要求,还提高了他们的习作兴趣。
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我们知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习作教学中也如此。教师想让学生对习作产生兴趣,那师生关系就必须是和谐的。教师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习作教学中,都要给学生更多的关心和鼓励,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当学生喜欢上老师,他们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真正爱上习作。只有师生关系融洽,才能构建出和谐的习作课堂,才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习作。
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这将会迸发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习作教育效果的不断提高,吸引学生的习作兴趣。
五、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学生喜欢哪位老师,就会自然而然地爱上他所教的那门课。可以说,学生学习的兴趣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就如我们也喜欢美好的事物一样。课标中提到,“教师要努力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继续学习,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自身素养”一名小学好的语文教师,仪表大方端正,写得一手好字,善于朗读,一口纯正流利的普通话,一抹淡淡的微笑……都能深深吸引学生。我认为,教师要时刻注重自己的人格修养,展示人格魅力,让学生爱屋及乌,爱上习作课。
当然,教师除了具有崇高的修养,还应具备渊博的知识。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教师的期望就越高,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是他们的榜样;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们就非常失望。因此,我认为教师要终身学习,广学博采,猎取多方面的知识,做学生的“百科全书” ,让学生爱上你,爱上语文,爱上习作。
综合所述,激发小学高年段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应该在习作指导中,多鼓励学生阅读,引导他们用心用眼观察,收集素材,并且为学生创设情境,丰富情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并且注意不断完善教师综合素质,学生才能趣味盎然,快乐而写!
参考文献
[1]胡志玲.浅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5).
[2]陈大伦.兴趣与作文教学[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作者简介:刘冬梅,女,1985年生,广西邕宁人,大学本科,小教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9.小学高年级语文论文 篇九
关于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分析论文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关于课外阅读的意义,众说纷纭。“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孩子整体语文素质,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等。新课程改革更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学生也就有了更足够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开辟“课外阅读”这片绿洲。让孩子尽情徜徉于激情和人文的课外阅读中,孩子是幸福的,也是快乐的。
一、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学生喜爱阅读
1、营造阅读氛围。首先,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让孩子蕴育在浓浓的书香中。其次,我不仅发动学生向班级捐献图书,还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定量的图书,利用节日建议家长带孩子买书,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生日礼物……把班级的四个角落都设置成图书角,教室墙壁上也挂满了各种课外书、报刊,让学生在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拿到自己喜欢的书,找到自己需要的一切。
2、激发博览群书的兴趣。学生的个性不同,年龄不同,也就各有偏好,低年级学生都特爱看童话故事,而猜谜、科技、名人传奇、歇后语、寓言等之类的书却极少问津。鲁迅曾说过,读书正如蜜蜂采蜜,倘若只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因此,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尽所能激起学生阅读多种书籍的兴趣。
拓宽阅读空间,激发阅读兴趣。教完书上的一些课文外,可介绍学生阅读相应的课外书。如:学完古诗后,推荐学生选读《唐诗三百首》,在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读《安徒生童话》……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读小学生版的“四大名著”,读儿童报刊及科普读物。帮助学生随课文选择一些文学性、趣味性强的课外儿童诗、歌、谣、趣味故事、优秀作文等,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
巧设阅读契机,激发阅读兴趣。我精心设计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有一种看书的需要。如大部分学生都乐于猜谜,却又没有较系统的猜谜知识,这时,我教学生猜谜的一些方法,告诉孩子老师是从哪一本谜语书中学到的,自然地把谜语书推荐给学生。最后提出两周后将继续开展猜谜,并将要推选出几名“猜谜大王”,孩子果真顺着老师设的梯子争相抢看谜语书,偶尔还会自己出几个较简单的谜面。
二、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采用卡片助读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和学生一起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阅读卡片,学生在阅读中有序可循,方向更为明确,也有助于逐步掌握阅读的一般方法。
如何设计阅读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低年级只要求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把点滴收获记录下来,做到一篇一得,可以是几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可以是新认识的几个字,可以是几个优美的字词,几个优美的句子,可以是对文章的看法,可以是做人的道理……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知识逐步提高,在每课一得中不作过多的限制,放开手,让他们自由抒发,写的内容不拘一格,如:①学法领悟。②思想收获。③人物评价。④释疑体会。⑤写作鉴赏等等,均可以写。2.采用多角色助读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寻找合作伙伴,多角色帮助阅读,是一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办法。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自己寻找伙伴,可以是同桌,可以是邻居朋友,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老师。根据内容、题材的不同,可以充当各种角色来加深对内容的理解。一些童话故事的阅读,很适合充当小导演角色,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编导出一个个小节目;有时,学生也可以充当小老师角色,把你所阅读过的故事讲给几个小伙伴听,或家长听;有时,学生还可以担任小评委角色,把你看过的诗歌、童谣等向同学推荐,举行一个朗颂会,你来评,也可以聘请老师当顾问;有的故事中,文中有画,画中有文,此时,你可以自己充当小画家,大胆想象,画出一幅幅充满个性的画来。这些活动学生虽然无法做到尽善尽美,但却给课外阅读的这片天地注入了个性和活力,融入了趣味。
三、灵活运用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良好的评价方案,将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身需要,终身受益。
1.纵向评比。每个小组设有一个小本子,记录每个学生每天的阅读情况,阅读一篇文章加5分,五个5分换一颗红星,五颗红星换一面红旗。阶段评比,看谁的红旗多。面且这个本子由小组的每个成员轮流保管,记载,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也在填写、评比表中了解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暗自较劲,相互赶超。
2.横向评比。每个月抽出其中有代表性的阅读卡片汇编成小报在班级之间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的阅读卡片颇多,让他们自己动手制成小报的形式,进行评选、装订。每班各有两大本,名为“获奖卡片”和“入选卡片”在班级学习园地上展览,供大家参观学习。这样做,让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逐步培养学自主阅读的能力。
3.尊重差异。从任何角度看,学生都会各有差异。完成阅读的质量也各不相同。陈景润你可以说很优秀,也可以给他打低分。因此,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包括尊重他们的差异。应该给予更多鼓励、奖励和提醒,给予更多具体的语言评价。“你也能阅读《寓言》了,真了不起!”“相信自己的努力,下次一定能阅读得更好。”“这个小点子真好,你帮助了老师,谢谢!”……
4.期末参评。我每学期初,提出目标,一学期来要阅读一定量的课外书,如期完成的或不能如期完成的,阅读卡片做得好的或做得不够的,都列入期末的一项评定成绩。而且还专门设立了课外阅读的各项奖励:“阅读小骑士”——快,“阅读小标兵”——好,“阅读小博士”——多……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拿到各种奖项,体验成功。
关于小学语文论文: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摘要】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语文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下文中,笔者在简要介绍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重要性的基础上,就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措施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重要性
一、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介绍。
1.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
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小学生课外阅读有很大的技巧,当教师注重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之后,就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技巧的教育。那么,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2.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提升之后,就能够独立地开展阅读,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措施
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是新课改中的重要要求。下面,笔者就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进行简要的介绍。
1.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只有对于所学的知识有兴趣了,他们才有积极性去探索,才能够主动学习。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教师要做好榜样工作,言传身教。一个喜欢阅读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一个喜欢阅读的孩子,一个喜欢阅读的老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孩子。为学生布置班级环境,营造静态阅读氛围。教室的布置要尽可能地使教室散发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使墙壁说话”,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精选的各种名人名言,它们有的揭示阅读的意义,有的阐述读书的方法……设立“班级读书角”,让学生把带来的书放在一起,互相交换书和读书心得。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将自己阅读书籍的体会以及感悟和学生交流。潜移默化中告诉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好处。小学生作为一个很容易受影响的群体,就会对课外阅读感兴趣。比如,笔者在阅读《乔布斯传记》时,就和学生探讨过乔布斯以及苹果等方面的知识。很多学生对于这本书的的阅读产生了兴趣。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向小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书籍来提高他们的兴趣。小学生是一个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的群体。因此,教师要是给小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读物,会在他们的意识中树立起“课外阅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的想法。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曾经让小学生阅读《三毛流浪记》,三毛的苦难和智慧都让小学生感动。在这个基础上,笔者教育小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同时多阅读课外书籍,增长见闻。
2.加强基本功训练
加强基本功训练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重要措施。笔者这里提到的加强基本功的训练主要是对于字、词、句子的训练。小学生只有熟练掌握字词句,才能够顺利地读懂课外阅读书籍,才能够提高他们的信心。相反,如果是遇到很多不理解的,小学生就会心生厌烦。加强基本功训练一方面是要课堂上让小学生掌握好字词句的相关知识,培养小学生顺利阅读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是教小学生通过使用工具来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小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等方面解决字词句的问题让他们有成就感,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
3.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培养小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以语感为核心开展教学,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自主阅读习惯,在课堂内部,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同时,阅读的良好习惯也表现在小学生课外时间的阅读上。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倡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每天读一点课外书,在家读给家长听,在学校读给老师听,或安排一定时间让其读给同学们听。
同时,也可以通过相关的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使小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从而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在工作中,会在阅读教学中定期组织“朗诵会”,让学生将阅读情况进行展示,通过比赛来评出“阅读冠军”、“阅读明星”等,再比如“编课外阅读小报”“故事会”,这些都能使学生保持阅读兴趣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4.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
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关键措施。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让小学生进一步了解所阅读的内容。教师在指导小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幻灯片等多媒体开展教学。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指导小学生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文中这样描述“深蓝的,淡清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那么,笔者就播放关于西沙群岛的视频,让学生真切地了解到五光十色的颜色,了解到西沙群岛的魅力。这样比单纯学生的想象效果要好得多。
总结
提高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对于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上文中,笔者主要从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加强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以及引入多媒体进行教学等方面介绍了如何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认真做好上述工作,才有可能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继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晓红.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07期
[2]李杉玉.谈小学中年级语文的阅读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23期
[3]杨俊红.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诗外三招”[J].河南教育(基教版).年06期
[4]王晓惠.关于小学语文拼音教学的几点思考[J].快乐阅读.2011年18期
关于小学语文论文: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浅谈
摘要: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小学教育就成了非常基础的一个阶段,怎样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打好知识基础,这一问题就涉及到了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何种教学方式方为合理。本文主要从小学语文教学方面下笔,通过浅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建议,来揭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师生有效互动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师生;有效互动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也是如此,小学教育在学生学习生涯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小学阶段打好了学习基础,才能为之后的高阶段学习铺好垫脚石。而小学语文就着重是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语言沟通和阅读写作能力,养成熟练的读写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不但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科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还对学生修习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方面有着重大影响,因此,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才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1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部分教师互动意识淡薄,互动难开展:
虽然教学新理念已经在不断地普及,但就目前为止,在小学任教的语文老师,大多是七八十年代生的教师,这些教师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一时很难突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师生互动意识淡薄,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还是采用老式教学方法,这样的局面下,师生互动就难以开展。
1.2一些教师互动方式木讷,互动不灵活:
一些已经有了互动意识的教师,往往因为缺少灵活的互动方式,使得互动变得非常公式化,比如,一些教师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采取提问的方式与学生互动,但由于提问过于简单或过于困难,都直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减退,这样的互动方式反而是事倍功半。
1.3教师选择互动时机不当,互动无目的:
如果有了互动意识,也选择了不错的互动方式,但却不看准时机开展互动,反倒会适得其反。比如一些教师在课堂中施行开放式讨论,这种讨论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但如果教师在学生正积极讨论的过程中直接参与其中,或者打断讨论进程,可能会让学生觉得很尴尬,从而导致对教师的疏离和反感,这样下来,互动的过程就付之一炬。
2小学语文教学展开师生互动的有效措施
2.1教师互动意识增强,积极开展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教学的师生互动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教师自身提高警觉性,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跟进时代的步伐,树立正确的互动意识,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开展师生互动。小学生学习更多的是被动接受学习,那么教师在师生互动中就必须起主导作用。在展开教学前,教师先准备好详细的教学方案,选择适当的互动方式,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与互动。
2.2整合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式:
小学语文学习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教师不能“以不变应万变”,而要“当变则变”。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式,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教师就可以设置舞台剧的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来扮演故事中的各种角色,从而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发深入思考。加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很多学校都配备了齐全的多媒体设备,以这些教学资源为辅助,能让教师的师生互动取得卓越的成效。
2.3找准互动时机,增强沟通效果:
小学生的思维跳跃比较大,思维长期处于散漫状态,集中时间短,那么教师就要善于把握时机来开展互动。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在与学生展开教学互动,能更好地发挥课堂互动的功效。在互动教学的过程里,语言沟通是最主要的互动方式,通过语言引导和课堂提问的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更有效。
3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必要性和意义
3.1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工具性的学科,让学生掌握语法结构,学会语言表达,进一步领悟到语言的情感内涵,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小学生学习的语文课文虽然篇幅短,内容简单,但是其形式多样,包罗万象。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将课文中的具体内容和一些基本的情感传授给学生们,不但能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还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自主学习。小学教学,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小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占了小学阶段的大部分时间,良好的师生互动,是对小学生人际关系的肯定,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也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学习方法和行为处事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良好的师生互动式非常有必要的。
3.2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对教师的意义:
事物均有双面性,互动教学也是如此,虽然在小学阶段,教师几乎负上了互动教学的全部责任,但互动教学对教师的积极影响也是不可小觑。教师在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时,就是自身的“小革命”,在这场“小革命”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更新,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学过程,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也会得到提高,教师本身的沟通能力也会附带得到提升,更是一举多得。
4小结
综上文所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互动上主要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对应方是教师,小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接受学习,小学生还并不具备自主探究发现学习的成熟能力,因此,教师就要担起更重的担子,通过修正自身的思想观念,改正错误的教学方式,探索适当的互动教学时机,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最终目的。将互动教学的教学观念普及,互动教学方式应用,持之以恒,必将取得卓越的成效。
参考文献
[1]丁名青.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的策略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10(4):198.
[2]刘健民.小学语文互动教学尝试[J].考试周刊,,(7):53.
10.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分层教学 篇十
摘要:分层教学,最大限度的尊重了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因材施教、以生为本的体现。在小学高年级阶段,阅读教学中采用分层法,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主动阅读,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多的阅读激烈,最终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就以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为内容,对其分层教学的相关对策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阅读;分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1-181-01
引言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个体差异,合理设计分层教学,通过合理的分层,实现阅读教学的科学化、合理化,真正将阅读面向全体学生,推动班级学生的整体语文能力发展。
一、分层教学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1、学生分层原则。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最重要的就是公平性原则。分层教学是依据在每个学生之间表现出的差异性从而提出的。在进行分层时依据的标准是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但是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也仅是表现在对发展的优势上,因而教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要对每个学生都要公平对待,不能因学生在智力、成绩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而对学生区别对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标准进行灵活掌握,并依据实际情况变换自己的分层教学标准。
2、教学分层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在对教学计划进行设计时,要针对每个层次中不同学生的成绩以及智力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计划。(2)动态发展原则。分层教学的过程不可能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因而每个学生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都对进步有着本能上的需求。因而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动态的把握,从而找出适合学生发展的分层教学途径。(3)分层激励原则。在进行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期望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对学生进行适量的批评,才能使对学生的激励效果变得锦上添花,因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下的激励模式,从而使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方向进行转变。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分层教学的措施
1、课内阅读分层。小学高年级学生在阅读语文课程内容时,因对某一事物的理解能力以及理解程度有所不同,使得每个高年级学生对某件事物的观点也大不相同。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分层制定备课目标。
例如:《牛郎织女》这篇文章,教师在对其进行备课时,可根据学生的层次来制定备课目标,备课目标的内容可具有多种类型,以确保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真正理解文章中的含义,具体的备课目标可以为:文章中有很多感人的句子,哪一部分的句子使你最感动?请将它找出来,说说你的想法。文章中具体讲的是什么?你能够表达出来吗?请谈一谈。牛郎织女在人间的幸福生活在哪些句子中有所体现?请找一找,读一读,并谈谈你的感受。
2、在上课过程中体现分层教学的目标。做好分层教学的备课环节之后,就需要进行下一步关键性的上课环节。该环节也是分层教学中的重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需加倍重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1)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进行明确的层次划分,教师要一视同仁,不可偏袒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应积极鼓励不同层次程度的学生努力学习,且要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进而实现教学目标。在进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应对各个层次的学生制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语文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2)准确掌握各目标层次下的学生学习情况,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针对学生所提出来的问题,及时回答,使整个分层教学能够让每一个学生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
3、课外阅读分层。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课外图书时,要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图书,避免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反感,使学生能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首先,以儿童文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来选择学生所需要的课外阅读;其次,经典文学图书应在整个课外阅读图书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最后,以学生阅读能力为参考,合理地向学生推荐课外图书,让学生循序?u进地扩大课外阅读范围,并不断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及热情。例如:教师可以向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推荐《中国成语故事》、《爱德华的奇妙之旅》等,向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推荐《中华上下五千年》、《昆虫记》等。
将横向分层教学方式应用到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自觉地参与到语文课文阅读当中,使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得以提高。教师应将分层阅读横向教学方式不断引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在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结束语
实施分层教学,能够更加凸显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焕发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量会不断增加,阅读积累越来越身后,这对于小学生的写作、听说等能力都会有非常大的帮助。总之,阅读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落实分层教学法,是保障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手段,科学加以应用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给学生插上自主学习的翅膀――谈小学语文教学[J].王月平.学周刊.2011(30)
[2] 巧设情境构建阳光课堂――也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情境创设策略[J].胡文良.教师.2011(20)
[3] 谈小学语文教学[J].王瑞云.教育艺术.2011(06)
11.小学语文高年段 篇十一
一、四套班干轮换的实践探索
首先选定四套班子,每套班子安排4-5周的在岗锻炼时间,并承担具体职责,一学期正好可安排四批班干部。轮换制实行正班长负责制,每个职位各有具体分工,强调积极合作,倡导自主管理及责任心、能力的培养。轮换制分以下步骤进行:
一是动员鼓励。我给家长写了一封《告家长书》,强调担任班干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家长支持鼓励孩子参与班级管理;在班级召开动员会,向学生介绍干部轮换制方案,并特别强调班长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竞选。学生在选择岗位前,要明确职责,选择岗位,填写上岗意愿书。
二是班长竞选。班长职位先由学生自愿报名,通过两分钟的竞选演讲,谈“施政方针”及努力目标,然后通过全班投票产生四位班长。这个过程既是培养学生勇气,也是培养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和客观评价他人意识的过程。
三是班长组阁。选定班长后,接下来就要进行班委组阁。组阁过程中,正班长充分发挥组织协调能力,确定班子成员的分工,其余学生由此也学会了正确处理个人意愿和大局安排的矛盾,培养了良好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这种双向选择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班上的绝大多数孩子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四是上任和轮岗。一切准备就绪后,第一套班委走马上任。他们一改往日班主任说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状态,工作积极主动。在新任班干部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上,新班长颇具创意地聘请前任班长担任工作顾问,并推出了自己的管理举措。老班长因为得到伙伴的器重而跑前跑后,出谋划策。不久,第一套班子完成职责,第二套跟着走马上任。一学期下来,四套班子顺利地完成了轮流“执政”。
当然,为了确保班干部轮换制得以有效实施,班主任必须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安排好班干部交接,保证轮换制有条不紊进行。一年的实践证明,班干部轮换制充分体现了对每位学生的尊重,有效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对四套班干轮换的思考
实施班干部轮换制要变“重管理”为“重育人”。班干部的频繁更换,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班级的正常管理,加重班主任工作强度。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如果班主任整天想着“搞好纪律”,必定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班干部轮换制的着眼点是关心每个学生的发展,因此应在一定程度上淡化班干部的“看管”职能,强化班干部的“自我发展”。在班干部轮换制实行初期,会因为工作衔接和学生个性差异而导致班级管理中问题不断,但我觉得,一些问题原本就是客观存在的,班干部轮换制使这些原先隐藏的问题得以显现,让班主任更容易把握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行为动态,更有利于班主任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
实施班干部轮换制要健全评价机制。班干部轮换制在消除优生特权意识,体现教育公平的同时,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对班干部的激励功能,因此改革评价机制非常重要。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三项评价机制:一是周民主考核评价。要求班长对各位班干部进行岗位考核,以5分制进行评价,并在每周班会课上向班主任和同学汇报,由全班同学通过投票评选“班级功臣”。二是月目标考核评价。当月的班干部上任前,结合本月学校活动,制定班级的阶段目标,月底再根据目标完成情况,对本月干部的工作成绩作出评价,这项评价将作为期末“优秀班干部团体”评选的依据。三是期末全面素质综合评价。期末成绩单中加上学生工作能力和态度评定一栏,将学生的工作情况作为衡量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
实施班干部轮换制要发挥班主任的干预功能。为保证干部轮换工作的有效实施,我主要进行三方面的干预:一是统筹干预。对班委成员的搭配和工作岗位的设置,班主任要统筹兼顾,尽量采用强弱联合、优势互补的形式,确保各小组的力量相对均衡,确保有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重要的管理角色。二是导向干预。主要指对班级学期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制定的指导,尤其是对班级舆论的引导。班主任要善于把自己对班级出现的某一行为现象的褒贬态度转化为集体对这一行为现象的褒贬态度,引导正确的班级舆论。三是督察干预。班主任应该详细掌握班级情况,不断改进班级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及时肯定成绩,对管理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要及时指出,对个性问题则采用私下交流方式,对优秀干部的工作态度进行表扬,对有效的工作方法加以推广。
实施班干部轮换制要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努力形成合力。在班干部轮换中,家长态度对孩子在班干部工作中获得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通过家长会以及书信、电话等途径与家长沟通,倡导学生聘请家长为工作顾问,以喜报、班会课展示、邀请家长参加“班级功臣”颁奖仪式等方式,争取家长的支持,从而提升了实践的成效。
(作者单位:瑞安市安阳实验小学
浙江温州325200)
责任编辑余志全
12.小学语文高年段 篇十二
一、设计目的要有较强的针对性
比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其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是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知道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为什么要转化为长方形,又为什么沿高剪开?像类似这样问题学生比较模糊。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前置性问题:
看课本87-88页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转化成长方形?是否还可以转化成正方形,转化成正方形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2.为什么要沿着高剪开?不沿高是否也可以,举例说明。
3.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要沿着高剪开,再用割补的方法转化成长方形?请同学们再动手验证一下。
通过以上的自学研究,学生体会了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内涵,同时也将公式推导的过程深深地留在了自己的脑海中,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二、设计内容要分层性
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前置性作业的设计要难度适中,照顾全体,且有层次性,保证每个人都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体会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设计这样前置性的问题:
操作探究:
1.研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请任选一个图形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判一判。
2. 我研究的是()图形,通过对折比较我发现了(),我会画它的(),我判断()是()图形。
展示提升:
我认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 )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 )。我还发现,有的图形不仅只有( )条对称轴,比如( )。
说一说:生活中,我见过的轴对称图形有( )。
三、设计的形式要多样化
前置性作业内容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内容可多可少,形式可以灵活掌握,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可以是动口的、动手的,可以是个人作业、小组合作作业或两者相结合的作业。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前置性作业设计就是动手做一个长方体,但是要求学生将制作的过程讲给同学和父母听。从准备工作时开始说,通过学生的先“做”和“说”,第二天上课时,再从点、棱、面三方面进行引导,学生很快掌握了长方体的特征,同时还提高了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习兴趣。
四、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良好的评价是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助推器”。对于前置性作业,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还要督促家长,在学生完成前置性教学家庭作业后,家长要进行及时中肯的评价。例如,在完成一次作业后,家长可以这样评价自己的孩子“今天×××(孩子的姓名)同学的作业,完成的既快又干净并且很整齐,更高兴的是自己检查中能发现错题,及时改正,值得表扬……”这种积极的评价,第二天孩子会在课堂上表现得更好。
此外,教师要尊重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劳动成果,在课堂上,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让他们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
13.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自觉学习 篇十三
哪些情况会造成学生不自觉呢?有哪些策略呢?
第一、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信对每一个人都是十分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动力。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常有的现象,只有不断地克服困难,学生学习才会进步。教师应该主动并且充满热情耐心地辅导,培养学生正视困难、克服困难的、战胜困难的勇气。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树立学习信心。如果教师不是耐心地教育,学生就越来越怕困难,失去学习的信心。
2、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制定上中下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分层次检测学生,学生在相应的层次上有提高,就给于肯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否则,中下等学生就会觉得总不如人家,没有希望,失去信心。
3、在作业做不成,完不成学习任务,且确实是对知识点不懂地或其它外在因素情况下,即学生不是因为偷懒不完成作业,绝对不能责难学生,教师要想办法,帮他解决问题。任何难堪的话,只会让学生更加失去学习的信心。
4、以某种建设性、富于激励的方式,给予学生快速、准确的反馈。人人都希望得到承认,学生都希望得到表扬。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他们长处。在教师的赏识下,学生会努力地去表现,他们的潜力会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能是巨大的,一旦发挥,从差生变为优等生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是克服学生不自觉行为的重要条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生自觉学习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从四个方面努力: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基点在于“情感”。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睛看着老师,老师的精神面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情。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文化素养,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深挖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在学生面前展现一个“充满激情的我”,让学生愉快地学习知识。学生觉得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你这节课就是成功的。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就会产生兴趣。
2、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比赛、讲故事、表演、辩论赛、教学过程中,直接演示,巧设比喻,旁征博引,巧设悬念等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出“我要学”“我想学”的氛围。
3、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小学高年级语文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方法:第一步,在预习的基础上,再读课文,完成如下练习:a、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再编少量的覆盖整篇课文内容的问题让学生思考;b、让学生自问自答;c、写一些读了课文后的一些感受。让学生自问自答,要求学生围绕课文提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得好,学生提的问题并不比老师差。因为学生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的知识储备,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而提出的,这些问题有的老师还难提出来,但这些问题在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学生通过自学就能掌握知识,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自然对学习产生兴趣,学生也就会更加自觉学习。
4、设法把课程内容和学生课外生活结合起来。当课内知识于学生所见“现实世界”相通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厚。
总之,学生对学习有信心,有兴趣,学习目的明确,学生就会自觉学习。
第三、要交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和要求,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做。不同的科目,不同的年级,自学的方法和要求有所不同。小学高年级语文自学主要体现在预习和上课这两方面。
预习内容可这样布:1、抄写生字词三遍,掌握生字的音节、音序、部首、结构。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3、熟读课文三遍。4、思考课前课后问题。问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读书符号画记在书上。如:……?--~~~~△△△☆√●●等,或用自己的话回答。5、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或写出自己的感受。一般要规定三五个以上。
上课自主学习,一是预习的继续,二是小组合作学习。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又有很多话题,这里不再叙述。
总之,我们要让学生自觉学习,乐于学习,学会学习,就能达到新课改的目标。以上都是自主学习的缺失造成的,所以自主是基础,不充分的自主学习就不能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应是自主学习之后自发的生成,而不是教师一声令下“同学就该问题讨论一下”,这样,且不说一堂语文课内容如何,单就这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已违背了新课标的内涵了。所以,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就是虚假的合作学习,只有深深植根于自主学习之上的小组合作才具有生命力。
【小学语文高年段】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高年段讲座06-12
小学生高年段作文指导06-29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06-23
高年语文教研组计划06-21
2018第一学期高年级语文教研工作总结08-20
小学高年级英语朗诵10-20
小学高年级作文训练材料09-02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