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培养方案

2024-11-04

生物科学培养方案(精选14篇)

1.生物科学培养方案 篇一

【教学目标】

根据相关内容的调整和课程标准要求,制定以下目标:

过程与方法

●知道人体有哪些感觉器官,能运用各种观察器官进行观察;

●利用放大镜、望远镜、听诊器等工具观察,体会到用工具观察更有效;

●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辨识和配制饮料。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观察;

●知道观察的作用;

●知道各种感官收集不同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观察是不断发现和深入思考的源泉,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体验到工具可以扩展人的感官功能——技术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意识到所有感官一起工作,观察才会更全面、更准确。

●养成对周围物体进行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装有苹果、梨子、荔枝的黑色塑料袋,望远镜,放大镜,听诊器,显微镜,红糖水,白糖水,配方奶,红糖,白糖,奶粉,小勺,性筷子,性塑料杯等。

【教学实录】

活动一:认识眼睛的观察作用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露出好奇的目光)想。

师:(播放图片)请静静地观察图上都有些什么?比一比,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生观察图片)

师:谁先来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比一比,看谁听得最认真。

(生描述观察到的景物,师引导学生补充)

师:(点一位没有发言的同学)他们说到的你都观察到了吗?

生:有些没有发现。

师: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生:我观察没他们仔细。

师:老师相信你以后也能和他们一样仔细观察的。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敏锐的双眼观察了图片上这些景物,其实眼睛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感觉器官,我们用眼睛有目的的、仔细地看,可以观察到很多事物。

2.生物科学培养方案 篇二

一、加强基础性知识教学

系统、完整的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新课标及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系统性、整体性的知识指导下, 将传授基础知识和科学思维方式作为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怎么学, 提高自觉性、主动性。另外, 应该将生物学科的基本知识渗透在其中, 如采集、观察、调查、使用实验仪器等, 为学生进一步提高探索能力打好基础。一堂有效果的生物课, 教师应注意将基础知识的传授建立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 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以实现基础知识教学与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相结合。

二、培养学生科学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思维的能力

1.多观察教材中的平面模式图, 培养学生科学获取知识的能力。生物教材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 而模式图是生物学的第二语言。培养学生阅读图示获取信息, 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是符合生物科学学习规律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多观察模式图, 使学生在直观的读图活动中逐步树立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同时也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例如在学习“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时, 我模拟了电子游戏中的“找不同”的玩法, 设计了将动植物两种不同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对比观察找不同的活动, 学生兴趣盎然, 勇于参与, 找出两种细胞结构的不同点, 于是我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样的教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教材的图解内容学习生物学知识, 而且也更好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2.多观察动感图象,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探究能力的核心, 因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最经常的途径就是培养思维能力。观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渠道。课堂中配合动感的图像让学生进行观察会使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易于认识, 使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技能得到提高。例如在学习“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为学生演示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并对重点时期作出明显的标记, 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 加深了对减数分裂的理解, 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我还发现:动感的图像不仅是动画课件, 也可以是我们身边活动的物体, 有时甚至是老师的一个手势都可成为学生很好地观察对象。如学习神经元的结构时我伸出手臂, 将手自然张开, 手掌相当于细胞体, 手指相当于树突, 手臂相当于轴突, 这样使神经元的结构直观明了。通过这样的教学为学生增多了观察的机会, 很好地培养了思维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

三、加强实验教学

随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与深入, 实验操作技能越来越重要, 教师应从操作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科学技能。当前高中生物新教材与传统教学相比, 最主要变化在于实验内容的增加, 同时也强调对实验材料处理技能的培养, 例如处理洋葱表皮、洋葱根尖, 处理生物组织样液等, 这些都促进学生对动手能力的重视。在实验过程中, 有些材料可以学生自己采集, 例如在观察叶绿体中的藓类时, 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己采集, 在这个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另外, 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也很重要。例如植物向性运动的设计与观察、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这些实验设计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 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 完成整套方案。在实验过程中, 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科的实验方法, 能够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 学生应学会分析、解释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充分发挥想像力与创造力, 最终得出结论。

四、让学生多动手, 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生物学科特有的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知识点, 教师讲解、演示多次不如让学生亲自作一次, 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思”、“在做中悟”, 这样学生理解得透彻, 记忆得牢靠,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如在学习“酶的本质”的内容时, 我引导学生用已经学过的多种物质鉴定的实验方法来鉴定酶是什么物质, 学生通过选用不同的化学试剂, 进行多次试验操作, 最终通过酶与双缩脲试剂的显色反应得出酶是蛋白质的结论, 这一结论刚好与科学家的观点相同, 这个实践探究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生通过实践过程中的合作与交流, 体会到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快乐, 提升了学习的价值。

高中生物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将生物学置身在科学教育的大背景下,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有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 并树立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观念,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摘要: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新课程的能力目标, 也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加强和改进生物实验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生物科学培养方案 篇三

关键词:科学探究;科学素养;探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8-0065

生物新课标(修订稿)明确指出:“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通常涉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将科学探究引入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标准,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使学生能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在日常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就成为教学中的重要任务。现就笔者在教学中的实践经验做一浅要探讨:

一、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明确科学探究目标

这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前提。我们必须深入钻研新课标、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与任务,了解学生,从学生及教材实际出发,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是提高科学探究有效性的前提。

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任务,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引导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可探索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该问题最好达到能力较强的学生较快解决,能力较差的学生经过提示、讨论、诱导也能达到解决的程度,即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探究的问题应以一个主题为宜(并不排斥一个主题的分层次展开),否则在正常的教学时间内将会出现探究头绪繁多,无法有效控制;没有核心问题,针对性不强;学生所学知识缺乏条理性、系统性等而使教学活动无法有序地进行的后果。如在《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中,学生提出了“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种子萌发需要空气”;“种子萌发需要土壤”;“种子萌发需要阳光”;“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需要阳光”等六个问题,但这六个问题都是围绕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而进行的,可以参考教材,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探究。虽然探究的问题较多,但这些问题都属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主题,学生可以任选其一进行探究,也可以根据教材的提示设计多组实验进行探究,提高探究效果。

二、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这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以激发挥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为原则,不能向学生灌输知识以及代替学生思考、探索。如在《探究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在带领学生采集鼠妇的时候,提示学生仔细观察鼠妇的生活环境以及鼠妇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的主导作用还体现在依据《生物课程标准》(修订稿)的要求和教材的知识内容确定并提出探究的目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积极地进行探索实验、思考,逐步做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识过程,实现知识的飞跃和迁移,从本质上完成知识的创造过程,使学生在质疑、释惑中感受到探究的乐趣和知识的魅力。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如何设计对照实验,以便排除假设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

引导学生探究,而不是教师代替探究,这是探究教学的核心,其任务在于通过学生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对某一知识不断深化、拓展,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目的。如在探究《采集和测量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时,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提示,先自己设计探究方案,根据各小组的探究方案先进行交流,让学生谈谈具体的实施方法,其他小组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使探究方案能够得以实施。在各小组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关注各小组的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以便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在关注每一个学生,达到激励学生进一步探究和完善自己探究计划的目的,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如在探究《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活动中,缺少载玻片,学生就用玻璃代替,但由于玻璃较厚,在显微镜下检测时不容易看到所划的小格子,难以准确地检测出尘埃粒子数,这时学生就把凡士林涂抹在有透明胶带的一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活动,填写探究报告,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并得出初步结论,这是探究活动的根本目的所在。

三、反馈迁移,拓展应用

这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关键。教学反馈不仅能判断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更是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是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层次,是检验学生是否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并将知识升华为能力,尤其是提高科學探究能力有效性的尺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出新的探究实验方案,或将生物知识和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小问题乃至大问题。另外,要鼓励学生将所思所得写成科技论文,巩固探索成绩,增强探究的意识和兴趣。

例如:在进行《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时,由于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还很低,加上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因此,笔者又组织学生一起制定探究计划,然后根据探究计划,及时关注每一个小组的实施情况。

首先,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提示,指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要求对照实验要保证种子萌发。提示学生根据家长每年种地前都要做发芽试验,发芽时给种子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我们就可以据此设计对照实验。设计对照实验要满足充足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为了保证验证种子萌发时需要空气的一组对照实验,选择实验容器时,应尽量选择较深些的容器,以保证能把容器中的空气排出来。然后逐一根据不同的假设,制定探究计划。如:探究种子萌发需要水分时,学生很容易就提出在容器中放入干燥的种子就可以了。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时,有的学生提出将实验装置放入冰箱中,但有的学生认为这样不容易观察,同时需要学生带回家,不易保证实验的实施。当时正置寒冬季节,有的学生提出把实验装置放入两层玻璃窗之间,这样既能满足实验条件,又便于全组同学观察。验证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这一假设时,学生根据上节课录象的情景,很快想到用“水浸法”排出空气,即把种子全部浸没在水中,使种子与空气隔绝。同样,在验证“种子萌发需要土壤、营养、阳光”等假设时,学生很快也都能设计出可行的计划。

其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根据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选择假设,写出实验计划,并发挥个小组的聪明才智,完善该实验计划。下课后,组织学生收集饮料瓶、罐头瓶、矿泉水瓶等生活废弃物,做为实验用的容器,同时教育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来做实验。要求各小组按实验计划,完成各对照组的实验装置,然后每天观察,作好记录,同时鼓励学生多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小组内的同学要多交流等。

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许多学生不会观察,在解释现象、分析结论时逻辑不严密,这时教师要经常关心各组的探究情况,并经常引导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强调因果关系。学生通过自我探究后,获得了探究的第一手材料,这样在小组汇报交流时,才有可汇报的内容,学生才会有积极性。在汇报时,学生通过各小组的汇报结果,学生才会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再激励学生反复实验,进一步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惑。

经过教师对各组探究活动的关注和引导,消除了学生的为难情绪,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活动中能不断激发学生提出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待学生独立完成了一个全程性探究活动后,学生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就会增强自信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的开展,笔者意识到:要想开展好探究活动,首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的活动,协助各小组长组织好各组的探究计划的制定。计划制定的不要求很严谨、完整,可以让学生在实施计划时自己去体会,遇到问题时,积极想办法解决,这也就是完善计划的过程。另外,要想完成好探究活动,还要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以确保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自我完善,重复实验的时间。这样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4.生物科学培养方案 篇四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更新观念、勇于探索,把激化所有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所要完成的最重要任务。让创造根植于每一个人的思维深处,让创造表现在每一个人的实践活动中,让创造成为整个民族的基本品质和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推动力。关键字: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创新人才

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时代。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需要我们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江泽民同志曾经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创造能力,就难以站立于世界强国之林。陶行知先生认为,小孩子是有创造能力的,儿童的创造能力是人类发展史上所获得的才能之精华,但同时又需要经过后天的精心培养方能充分发展。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他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作为培养儿童的创造力的方法:

一、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

二、解放他的手,使他能干;

三、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

四、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

五、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问题,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是振兴国家的栋梁,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了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要实现这一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要教师树立起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要以实现“以德育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为目标。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感知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我们的小学科学学科,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实验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面对许多奇趣现象充分发挥个人的想象,大胆动手操作,施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以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根据自己这几年不断的在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的实践和探索”研究过程中,我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有了如下几点的新认识。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条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浓厚的兴趣能使人积极地思考,并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多渠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尽力为学生开放实践探究的时空,激励创造兴趣 要想很好的激励学生的创造兴趣,我觉得科学教师必须在科学课上尽力给学生开放探究的时空。这个时空主要指学生进行探究的具体地点和时间,但不局限于平时学习的教室和上课的40分钟。

例如,在研究“生物与环境”的问题。其中主要内容是要求学生通过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蚯蚓的生活习性,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以及如何维护生态平衡等问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将学生禁锢在教室里进行“闭门造车”式地学习,那么学生自然很难真正地进行实践探究。因为,无论是绿豆的发芽,还是生态瓶的维护,或者对蚯蚓的观察,都不可能在教室里和一节课中完成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个单元时,至少要考虑三个步骤:首先,要了解学校和学生其他生活范围中适合开展学习这个内容的环境,尽力给学生开放更多的时空;第二,要根据实际条件在教学方案中制定出学生探究的时间和地点,并提出相关的探究要求;第三,让学生根据方案的要求再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一个个具体的探究活动。

2、将教材挖“活”,提高学习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渴望认识自然,了解自然,弄清为什么有的树到了秋冬季就会落叶,而有的却抽出了新芽;动物靠什么越过寒冷的冬天等问题。科学课中,这些内容比比皆是,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利用学生对这些充满兴趣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如昆虫是小学生常见的,也是最易引起他们兴趣的一类动物,在山区无论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教师在教学过程时可先安排学生到林间、树旁、小河边捕捉各种昆虫,并将各自捕捉的昆虫有选择地带到课堂,共同进行观察、研究,看它们都有一些什么共同特征,从而达到认识昆虫的教学目的,从这认识的过程中去引发他们的创新激情,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充分放手,适当引导,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而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身,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充分信任他们,让他们亲自参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另外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时要逐步规范自己的探究行为。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学生就只能是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样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慢慢地失去兴趣,就连已有的探究激情也将会消失,那更别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了。

1、让学生独立思考,善于猜想和假设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和假设是探究活动的基础,引发猜想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的前提。小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幻想,敢于猜想、假设。但是,受知识、经验的限制,有时会提出一些幼稚可笑,甚至错误的想法,这时教师非但不能讽刺打击,给予抹杀。反而应该加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让他们保持思维的积极性,给予他们敢想的胆量。因为这些看似可笑、错误的想法,总是蕴含着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的成果。那些不拘一格的猜想,就是创造性思维的体现,蕴含着可贵的创造性。比如,在上《空气在哪里?》这一课中,我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突然,有个男同学神秘的向我提出:“老师,我这里有一张纸、一个杯子和水,我把这张纸放到水里,但纸是不会湿的?”他刚说完,有的同学嘴里就嘀咕着:“怎么可能,你又不是魔术师,吹牛吧。”询问之下,绝大部分学生都认为“会湿”。但那个男同学信心十足的说:“给我来当一回魔术师,我能把它变得不会湿。”这时学生们都大笑道:“吹牛”。“魔术”开始,大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演戏,这位男生揉皱了纸团,把它压到杯底,然后,杯口向下垂直地放到水里,实验后,他轻轻地取出纸团展开。“哇!真的没湿哎!”“他真会变魔术哎!”随即,同学们就在“窃窃私语”,开始了探究活动,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们进行了假设。有的认为跟纸的大小有关系;有的认为跟杯子有关系;有的认为是在杯子底装了什么东西;有的认为跟杯子的摆放有关系;有的认为是因为杯子里充满了空气„„经过了大胆的猜想后,不同的学生有了不同的看法,产生了迫切求证的欲望,学生对“纸为什么不湿”这个问题的好奇心更加强烈了。根据各自的推测,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经过实验,大家发现纸的不湿与纸的大小、杯子的高低、水的多少均没有关系,只与杯中是否有“空气”有关系。通过大胆猜想,从而引发浓厚兴趣,学生彻彻底底的经历了一个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这些例子,在教学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信手拈来。除此以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编制一些问题让学生去猜想,鼓励学生在猜想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规范探究行为,掌握探究方法

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做别人做不了的、想别人想不到的”异想天开和求异思维,少些批评与束缚,多些欣赏与宽容,甚至参与。但还要适当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过程中规范自己的探究行为,掌握探究的正确方法,从规范中寻找新意,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记得在学习完《水》这一节的时候,一个女同学在我耳边小声地对我说:“你知道尿是什么味道的吗?”我一愣,心想:“她怎么会去这样的问题呢?我也没安排她们去观察呀?”等我没回过神来,她又对我说:“老师,你别笑我。我尝过,黄色的尿咸一些,不黄的尿也是咸的,只是淡一些。”听完后,我太惊讶了“这小女孩太不简单了!”“我上课的时候不是说我们不能随便用尝的方式去探究问题的吗?”我问她。“你不是说不知道的东西才不能随便尝吗?尿我知道它是我们人体排出的废物,不是有毒的物品,我觉得可以尝的。”她回答说。“尿没有毒,但是很脏的呀?”“我尝了,就用水把嘴洗了的。”“那你为什么想要尝尿的味道呢?”“学习《水》时,尝了水是无色无味的,在家里也尝过醋是酸的,我也想知道更多的液体的味道。”她回答说。“你真棒,什么事都喜欢探究明白,不过以后可要注意,我们也不是任何事都要我们亲自去尝试,我们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借助别人探究的结论来认识我们想知道的东西。比如今后我们要学到浓硫酸有腐蚀性,就不需要我们亲自把手或皮肤去试验啊,那是以前的科学家们早就试过的结论啊。就是尿的味道我们也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来探究的呀。”这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没想到我的一个问题会让孩子们有那样的勇气去进行一种未知的尝试,这种创新精神真的很让人感动,当然她所用的方法我并不赞同,所以给她指出来并点明在今后遇到了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处理,这样就避免了让孩子们发生意外的可能性。

三、让学生积极交流,善于合作,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 合作意识是构成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一项发明,往往不可能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就能获得成功,都需要借助他人的帮助,同时,通过众人合作,发挥群体的智慧,可以加快创造发明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采用小组研讨为主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互相合作的机会,使学生学会交流增强整体合作意识。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学生对科学教材、科学实验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勇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针对很多科学探究都是通过实践来的,如: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测一测等,再通过联系课内所获知识,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分析现象、思考问题,顺水推舟,让学生动手做够,动口说够,动口问够,动脑想够,动眼看够。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说合作交流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一个知道学习需要合作的孩子往往是个幸运的孩子,他会因此而找到探究的的兴趣与共事的伙伴;一个善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能干的孩子,一个乐于合作与交流的孩子往往是成功的孩子,他会因此而学会科学学习乃至科学探究,并且从中享受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如我在教学《改变浮和沉》时,为了使一些物体改变浮沉状况更为直观、形象,特意引导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每人都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注意倾听它人的看法,敢于失败,敢于竞争。学生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提出了20多种不同创新方案,然后经充分讨论选出最佳探究观察和想象能手。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教师能主动做好事件的引探,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使每一小组的同学人人都有事可干。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这样,创新教育的目标也在不知不觉中达标了。

四、创造成功机会,改革评价方式,培养创新品质 “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有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因此,教师组织教学过程,应注意创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对学生学习进行鼓励性评价是对学生创造思维的一种激励,它会对学生心理上起一种震撼作用,创造思维的门会逐步洞开。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必须改革评价标准,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欣赏学生就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学生的性格各异,老师要有一颗宽阔的心,善于包容学生,谅解学生的错误,同时应看到学生可贵的潜质,着力挖掘。对待淘气的学生更是如此,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不能因个人好恶而对他们冷嘲热讽,泯灭他们的创新意识。对学生迸发的创新思维火花,要加以呵护,不要吝惜自己的大拇指以及“你真行”“你真聪明”等激励人的话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产生内在的、高层次的愉悦和强大的内驱力,以争取更大的成功。

五、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深挖创新潜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书中也指出:我们要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鉴于这种情况,就需要我们作为老师的要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地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展示他们的创新能力。然而要做到这点仅靠我们的课堂教学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从课内扩展到课外,从校内扩展到校外,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各学科教学之间应加强联系与合作,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达到整体渐进提高的目的。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学校要采取措施构建创新教育环境,如为学生提供自主性、首创性和个性化表现的机会。合理安排课程,为学生创新才能的发挥留有余地;对学生的创新成就进行奖励等;要在校园中形成浓郁的崇尚创新、尊重创新人才的气氛等。

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配合,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

一个人要想取得创新成果,一方面必须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即智力因素;另一方面还必须有良好的意志力、性格、合作精神、竞争意识等个性品质,即非智力因素。在很多情况下,非智力因素作用更大。曾有专家对1901 年至1978 年间的325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了统计对比,发现他们除了具有渊博的学问、敏锐的智力外,还都具有坚韧顽强的意志,勤奋努力的性格,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天津有个小姑娘,从小对钢琴十分爱好,百弹不厌,其家长认真引导培养,小姑娘坚持每周一次从天津到北京拜师学艺,风雨无阻,数年后竟成为全国有名的小钢琴家。这种结果的出现,除了她有天赋外,更重要的是她对钢琴的兴趣及后天持之以恒的练习。另外,合作是科技知识发展的趋势,竞争是人才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只有敢于竞争,敢当第一,才能不断创新,取得成功。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应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要经常在体育课、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及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等方面加强培养,使小学生智力和非智力都得到发展。人人是创造之人,时时是创造之时,创造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们身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肩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从点点滴滴做起,学生的创新火花如涓涓细流,日积月累,终将汇入滔滔大河。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第三卷,长沙,湖南出版社。

2、马叔平主编:《教育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5月。

3、《新课程教学创新新视点》,熊生贵,2004-9-1。

4、《创新教育新探》,李世海等,2005-9-1。

5.儿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篇五

一.培养目标:

为了完善我国医学学位制度,加速培养临床医学较高层次人才,提高临床医疗队伍的素质和临床医疗工作水平,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对较高层次临床医师的需要,特设置临床医学儿科学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医学儿科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使学位获得者达到以下标准: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临床医学事业而献身;

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儿科医学领域内的常见病,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

3、通过临床儿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位课程考试,掌握儿科学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

4、能用所学的知识,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医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完成一篇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5、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临床儿科学硕士研究生要求通过学位外语考试。

二、研究方向:

(一)、小儿内科学:

1、小儿心脏内科学

2、小儿肾脏内科学

(二)、小儿外科学: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

三、招生对象:

(一)、医学院校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具有两年或两年以上临床工作实践的临床儿科医师、儿外科医师;

(二)、在校期间品学兼优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

• 1 •

四、学习年限:

全日制攻读硕士学位:三年。

五、课程设置:

理论课教学采用讲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由研究生院统一开班授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由导师或指导小组成员讲授或指定参考书籍及文献以自学为主,定期辅导的方式进行。在前三学期(1-1.5年)时间修完硕士学位课程。

本学科拟开设的硕士研究生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课程如下:

A类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自然辩证法 英语

(2学分)(2学分)(4学分)

B类

分子生物学 生化分析

(4学分)(4学分)

C类

小儿内科学

(4学分)(3学分)(3学分)(3学分)(4学分)(3学分)小儿心脏内科学 小儿肾脏病学

小儿肾脏病理学 小儿外科学

小儿心脏外科学

D类

医学统计学 医用微机

(3学分)(2学分)(2学分)(2学分)(3学分)(3学分)(4学分)医学文献检索

细胞免疫学 分子免疫学

细胞操作技术

医学动物实验入门

六、培养方式:

• 2 • 第一阶段:集中学习学龄前位课程,由学校统一组织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进行临床基础训练,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教学能力,查阅和综述专业文献。

第三阶段:进行专科定向培养,包括各专科病房进一步的临床训练,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学习,实验室训练,课题研究,撰写论文,毕业答辩与临床教学等。

研究生在学期间,需要参加教研室和校、院组织的临床病例讨论及学术讲座,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七、考核方式:

1、公共课及基础课以笔试为主,由有关教研室负责考核工作。

2、专业课除笔试考核外,要求写专题综述报告,以了解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中期考核:为了保证研究生的质量,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未进行中期考核。由导师组成的研究生中期考核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位课程,论文进展情况以及掌握国内外最新研究动态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小组本着公正、负责、实事求是态度对研究生作出评价,评定成绩。对成绩不合格或完成学业确有困难者,劝其退学或作肄业处理。

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培养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选定研究课题,一般应以临床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为研究目标。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改进医疗技术方法,提高医疗水平,培养研究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选题力求和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国家攻关项目、863高科技项目、攀登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及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开发研究项目接轨。确定论文题目后由系组织专家审议研究生的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确定后,应拟订学位工作计划,包括各阶段的主要学习内容。学龄前位论文计划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拟订,经系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送交研究生院备案。

九、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完成后,硕士学位应在答辩前请两位(至少一位外单位)专家写出评阅意见。评阅通过后,方可组织答

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由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为主共三人组成,其中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至少有二人,导师不参加答辩委员会。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其临床能力和学位论文进行

• 3 • 考核和答辩。同时还应对其学位论文能否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的水平,作出是否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

学位论文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及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的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作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申请硕士学位者至少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在答辩时尚未完成,可在毕业后一年内补充。

十.质量监测:

对在校研究生全面实行中期考核,建立研究生个人教学档案。

对毕业研究生进行不定期追踪调查,以正确判断其能滞满足现代医学科研和临床发展的需要。

6.生物科学培养方案 篇六

陕西商南青山镇中心小学 尹座来 邮编726302 手机***

科学素养必须从小抓起,因为一个人的发展在童年时形成的习惯和意识,往往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特别是小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潜在的人力资源,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不但会影响到他个人生活的好坏,而且会影响到国家未来科学技术的兴衰,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其重要性,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树立社会责任感,学会科学思维方式解决自身的学习、日常生活遇到的问题。那么,在科学学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扎实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基本的科学方法。

实践,是一种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物理学家杨振宁曾经指出“不该说,读书努力就是好学生。应该说,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才是好学生。”科学课所特有的学科特点为学生的动手实践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各种自然观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大多是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现和认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善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充分地动眼、动手、动脑、动口,按一定的要求对研究客体,包括实物、标本、模型以及有关的实验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实验和操作,使学生获得更直接、更清晰、印象更新的认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训练而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学生以后进一步的学习、工作、研究,乃至创造发明等打好不可缺少的素养基础。

1、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等三种基本的科学方法。如在观察方面,训练学生观察各种自然事物、自然现象的观察方法,包括明确观察目的,把握观察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按顺序观察、多角度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边观察边研讨、边观察边记录等等。在思考方面,训练学生比较、分类、概括、归纳、综合等基本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先思后说”、“先想后做”等良好的思考习惯。在实验方面,训练学生认识和使用一些简单的一起,学习初步的设计实验的方法,会做一些基本的分组实验,包括训 练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探索性实验和测定性实验等,从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2、教给学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以学生的“学”为重心组织教学活动,在学生的“做”字上下功夫,对学生进行科学认识程序的训练。如面对某一具体的认识对象,采用什么方法去认识;如果用实验的方法,则应该怎样设计实验,如何在实验中找出有用的事实材料;面对大量的事实材料,如何进行整理,又如何找出事实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等等。

科学方法是从事学科探究活动所必须采用的一些方法,学生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也就学会了“真刀真枪搞科学”的真实本领,就能在自然探索科学的过程中,获取科学新知、发展科学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二、积极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1、激发探究欲望。学生年龄小,他们好动、好奇,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易于直接或间接地被客观事物或其它自然现象的新奇性所吸引,这就需要教师要了解研究学生,要蹲下来看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和学科教学特点,灵活地处理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注意形象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精心设计和组织一些富有情趣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如教学《蜡烛熄灭了》一课,上课时,先要求学生动手划火柴点燃蜡烛,接着让学生“想办法把蜡烛熄灭”,而且要求“尽可能使蜡烛慢慢地熄灭”,该怎么办?还有什么方法?哪种方法最好?这样,一个个探究性的问题,一次次地激起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2、创设探究氛围。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在课堂上,民主的学习氛围、和谐的人际环境,都为学生探究活动的进行和深入提供了心理上的安全保证。因此,在教学过程,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灵活地转换角 色,创设适合于学生自行探究、激励学生勇于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参与到研究活动活动之中。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还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多“看一看”,认真“想一想”,互相“说一说”,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3、增强探究活力。在科学教学中,探究性活动很多。教师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这种引导和鼓励无疑为学生深入地探究注入了活力。如对学生在探究的创新火花要及时给予肯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不同意见,以保护学生的上进心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允许学生的在探究活动中出现失败。因为探究是一种探索性活动,走的并不一定是别人走过的路,它往往有一定的风险,对此,教师首先要肯定其探究精神,然后与学生一起找一找失败的原因,再鼓励学生尝试进行新的探索。

三、强化课外延伸,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渠道。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在学生已理解了一定的科学概念,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之后,教师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去进行一些新的或较深层次的探索,这是学生从学习知识到灵活应用知识的一个深化过程,一个知识有效迁移的过程,更是思维与能力的重要表现。由此,科学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拓宽了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也大大丰富了学生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内容。

1、课外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如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和校园广播等形式,进行科技知识、科技信息的传播,利用兴趣小组阵地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与技能训练等等。这些课外活动都有效地开阔了学生在科学方面的视野,使学生感受到科技的无穷魅力和科技进步对人类的文明和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2、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在课外,学生接触的自然事物和现象更广泛,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自己拟定的方案去从事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如在家建一个 小小生物角,或观察蚂蚁搬家,或测量太阳高度,或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或设计一个小发明等等。有时,还可以按教师的布臵,在课外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实验,作好有关记录,并对记录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探索研究其中的一些规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中,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他们的科学素质得到了更广泛意义上的培养和发展。

7.浅谈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七

一积极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

探究式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特点。它是一种把教与学有机融为一体的高效的教学模式。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 经过一系列努力最终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积极地动脑动手, 体验科学探究活动,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二注重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力求接触和认识某种事物的意识倾向, 它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推动作用, 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1. 加强直观教学, 发展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它不需要过多的推导、演算, 也没有抽象的数字、符号和公式, 而需要更多的观察、实验、论证和表述, 因此, 在生物教学中应采用实物、标本、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和投影、录像等直观教学手段。

2. 联系实际, 激发兴趣

要使生物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例如, 在学习“蛋白质是主要的承担者”时, 教师可提供很多日常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食品照片, 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此外, 要组织丰富多彩的生物学课外活动, 如组织参观调查、野外实习、参加生产劳动等, 使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 解释一些常见的现象, 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概念, 更能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从而积极主动学习。

3. 引入前沿知识, 突出社会责任, 不断提高兴趣

科技前沿知识由于具有“新”和“奇”的特点, 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把社会责任适时地加进去, 就能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兴趣。在讲“生态环境的保护”时, 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资料, 通过文字和图片展示全球化的生态环境问题, 同时结合学生身边接触到的环境问题, 如水体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等。让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去分析人类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的关系, 使学生明白保护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中学生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三加强实验教学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重视实验教学、培养探究创新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生物教学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从实验现象到某一生物概念、规律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重视教学生如何通过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分析理解概念或规律, 而且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进一步深入理解概念或规律形成的思路和方法。传统的实验教学目的是“重结论”, 而不是将实验作为“再发现”的过程、视为知识的形成过程。学生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 不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 应转变观念, 在教学中要注重实验教学。建立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生物教学观, 充分挖掘生物实验的教学潜能, 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营造一个良好的生物实验教学环境。

生物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探究实验供学生操作, 教师应利用学校的实验室及相关设备进行实验教学, 让学生学会进行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过程的设计、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基本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等。学会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数据, 根据数据得出结论, 较好地运用文字表述与评价设计和结果,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形成问题解决能力。

四注重科学发展史的学习

生物学的发展史生动有趣, 通过经典实验, 向学生讲述生物学家都是在逆境中以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事迹, 来说明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如介绍遗传学之父孟德尔在修道院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 提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田间做科研, 几十年如一日, 在水稻增产方面创造了奇迹, 为我国13亿人口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达尔文历尽千辛万苦, 用23年的时间写就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教师可以用这些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时所表现出来的伟大人格魅力来影响教育学生, 对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优良的科学品质、崇高的科学精神都有重要作用。

通过生物史的学习, 学生理解了任何科学成果都是一代代的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科学探索, 在失败中不断吸取经验而取得的, 科学家们不懈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感染着学生, 有利于学生养成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利用生物史进行探究教学, 学生通过知识的再形成过程, 对得出的知识结论有了更感性的认识, 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刻。在重现科学探究过程的学习中, 学生对科学家的科学思维、科学研究的方法有了更深的体会, 能获得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 并能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责任编辑:庞远燕]

摘要:随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物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所以新课改提出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本文从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培养学习兴趣、加强实验教学、学习科学发展史等方面来探讨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途径。

8.浅谈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 篇八

如何就高中生物课本中编写的生物科学史开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笔者在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人教版生物必修Ⅰ第五章第4节的教材编排中,在学生学习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之前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本节教学内容难就难在教材上没有把每一个实验设计的思路讲出来,如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为什么设计把植物和燃烧的蜡烛或小白鼠放在一起进行实验?该实验的假设(能从空气中得到某些物质)和实验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关系不明显。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为什么得出相反的结论?英格豪斯为什么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才得出结论的?萨克斯的实验凭什么要鉴定淀粉?鲁宾和卡门的实验为什么要分别标记CO2中的氧和H2O中的氧?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都会觉得很难理解。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对几个经典实验的探讨分析,再现科学家们探究光合作用的历程,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推进,引导学生领悟科学家的思维过程和实验方法,既促进了学生对光合作用实质的认识,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上“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第一课时,我们首先让学生通过对光合作用概念的阅读和理解得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随后指出:“为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科学家们可花费了300多年的探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这段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推测科学家当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吧。”接着我们开始让学生们认真阅读课本101面的第二自然段,然后问道:“请你们推测一下普利斯特利当时为什么会想到做这个实验呢?”一时间教室里学生们小声议论起来,有说灵感的,有说想知道植物能否从空气中得到什么的,有说想使蜡烛在持续燃烧或让小白鼠在玻璃罩中成活的,也有说想证实植物是否能更新空气呗,还有的则茫然不知,对此我并未做直接回复,而是介绍了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及其猜想,也说到了在生活中类似于玻璃罩中的蜡烛难以燃烧、玻璃罩中的小白鼠难以成活的一些实例。于是乎学生们明白了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想巧妙利用生活中实例做改进来解决海尔蒙特提出的猜想:植物可以从空气中获得获得建造自身的原料。:“那么有谁知道当时的普利斯特利做了几组实验?”学生们有说两组的,有说三组的,也有说四组的,我们让他们回头再看看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于是乎学生们的看法经过纷争后逐步统一到四组上,“那么再请大家按座位和同坐及座位前后的同学们一起讨论一下各组实验都有什么现象?”随着学生们的一阵讨论后,我们请一个学生代表她们组说了她的想法:“只有蜡烛的玻璃罩中,蜡烛会熄灭,同时放有蜡烛和植物的玻璃罩中蜡烛会继续燃烧;只有小白鼠的玻璃罩中,小白鼠会死亡,同时放有小白鼠和植物的玻璃罩中,小白鼠不会死亡”。当我们再问“有植物和无植物的实验起什么作用?”时,学生们很快知道是对照了。 一串问题后的一番探究,对于对照实验的设计方法以及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关系,学生们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就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学生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

在完成普利斯特利实验的有关讨论后,我们并没有直接去和学生们探讨为什么有人重复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却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而是让学生们阅读了101面的第三自然段,随后我们又展开了一系列的问题探讨。先后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英格豪斯实验前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出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的结论英格豪斯应怎样来设计实验方案?” “得出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的结论英格豪斯又该怎样来设计实验方案?”“猜想一下有人在重复普利斯特利实验后得出植物也能使空气变污浊的实验方案与普利斯特利有何不同?”“英格豪斯只做一二次实验能得出他的结论吗?”“你能推出英格豪斯的实验结论吗?”“英格豪斯的实验后为什么又过了大约六年人们才知道绿叶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发出氧气?”一系列的问题串提出之后,课堂上纷纷活跃起来,大家各抒己见,有时还发生争论,有的对别人的说法作修正,逐步地观点变得统一起来,大家猜到了英格豪斯的想法,明白了正是科学家的执着和付出才使科学不断发展,增加了对学科研究的进一步理解,对英格豪斯的实验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到解决问题有了较完整的了解。采取同样的方法通过问题探讨的方式从实验前提出的什么问题、采取了什么方案来探索问题的答案、实验方案实施的需要哪些前提条件、实验方案如何实施、发现了什么现象、得出了什么结论等等方面着手,分别再现了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的实验探究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以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为主线,利用情景再现、问题探讨等形式,分别对课本上介绍的有关光合作用发现的几个经典实验从“提出问题——设计方案探究问题——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等方面和学生们一起进行了课堂探究,让学生们沿着当年科学家的探索之路,分析当年科学家们面对的问题,揣摩科学家们的思维,领悟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感受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受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需要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实验和失败),体会到科学家对科学的执着和献身精神。有效避免了教材中几个思维不太连贯的独立实验对于教学中学生们理解的困难,也可以避免学生们在阅读教材时对于空洞文字的枯燥和厌烦。

在新编高中生物教材中,科学史介绍有很多,诸如“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探究过程”、“遗传规律的发现过程”等,这些都可以进行如上方式的教学尝试,这不但会加深学生们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们在学习中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精神,培养了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优化了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9.科学比赛方案 篇九

为了提高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养成学习科学,热爱科学的好习惯特举行本次比赛活动。

一、比赛时间

第17周星期三下午2013 年12月 25日

二、参赛人员

三至六年级10个班全体学生

三、比赛内容

简答题及本年级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实验

四、比赛规则及评奖办法

比赛总分由场内和场外分数和为总分,场外主要是纪律,场内分主要是比赛分,比赛分减去纪律分就是本次比赛的最后得分。比赛分三种形式进行:第一种轮答,老师直接念题,并指明班级回答;答对的得10分,答错的不得分。第二种由每班学生派一个代表来抽题,抽着哪题答哪题,答对的得相应的分数,答错的不得分。第三种风险题,和第二种一样但答不对时要扣相应的分数。每种进行三轮。每题答题时间不得超过4分钟。

名次设置:第一名一个,奖金100元,第二名2个,奖金70元,第三名2个,奖金50元。

五、人员安排

1、主持人

杨丽艳徐永兰

2、记分员

梁启城寸守良

3、记时间

尚英崩赵信强

4、音响

屈生荣

5、写奖状

殷礼成6、颁奖

岳元丽板永英

7、场外打分

陈海丽梁国昌

10.大班科学活动方案 篇十

1、结合已有资料及生活经验,大胆谈论对云的认识。

2、运用合适的材料、方法表现云的形态。

活动准备:

蓝色绘画纸、油画棒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第9页。

活动过程:

一、各种各样的云。

1、应道幼儿观看幼儿活动材料中云的图片。

2、谈论集中云的外形和相关天气。如积云,胖胖的,又浓又厚,像一座山,形状易变;卷云,像羽毛,一行行,一群群;厚云,宽大,灰色,位置很低。

3、这些又大又白、一簇簇在天空中到处浮动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呢?

4、他们不是棉花,不是肥皂泡,不是软糖,他们是成千上万吨水漂浮在高空中。

二、我看见的云。

1、引导幼儿在蓝色纸上用棉絮或白色油画棒表现出自己看见的雪白、柔软的云,鼓励幼儿为自己的作品说一小段话,教师帮助其记录。如;云像一座座山,云连起来像蘑菇等。

2、将幼儿的画一张张贴在墙壁上,供幼儿相互欣赏云彩壁画。

三、游戏:白云乌云。

1、教师说“白云”,幼儿边做蝴蝶飞的动作,边念“白云飘飘天气好”。教师说“乌云”,幼儿边做蹲下的动作,边念“乌云滚滚要下雨,快快停下避避雨”。

11.生物科学培养方案 篇十一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科学素养的形成需要有一个充满科学气息的环境,需要安全、自由、开放的探究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能优化学生的心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大胆出色地表现,常设良好心理、情感及环境氛围。首先是积极创设心理安全、心理自由的氛围,老师真诚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表露的情感与想法,理解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其次是努力创建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通过调动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促进学生主动表现。再次是通过利用教具,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探究和表现的氛围。如在学习“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时,提前一周布置,分组调查生活在水中、空中、陆地上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认真记录,并在班上交流调查结果。或者首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在水中、空中、陆地上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的美。让学生在如此宽松愉快的环境中观察,他们的主动性很快就会表现出来。

二、培养学习生物兴趣

科学兴趣是生物科学素养形成的动力源泉。学生原本对科学现象和科学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由于过分强调知识的掌握,沉重的记忆负担难以使学生的兴趣得以表现,甚至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逐渐泯灭。因此,教学中我们首先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的激发作为切入点,注意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而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将这种好奇心转化为兴趣爱好;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热情,使这种兴趣转化为科学学习的动力。

例如学习“植物种子的萌发”时,首次我就教会学生由表及里的观察方法,即先观察外部形态,再观察内部结构。解剖大豆种子时,先让学生剥去种皮以后,应当先从与种脐相对的一侧轻轻分开两个豆瓣,在进行观察;然后再掰掉一个豆瓣;观察时应区分胚芽与胚根等。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也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

科学的学习习惯不神秘,也不是科学家所特有的,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技能。一个人一旦掌握了这些技能,无论他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终身享用。教学中,我们很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思维习惯的培养。

例如“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有位同学问老师,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释放氧气,那为什么晚上和连续几天都下雨,我们还能活呀?我真的很佩服他们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就先让大家帮助她分析,找答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最终解决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习惯,学生有了批判性思维品质后,他们就能够对生物学问题能做科学性的分析及批评,作出理性的决定。同时,在实践中当自己的意见与绝大多数同学不同时,能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坚持,而不是人云亦云。

四、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实验课教学,认真做好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让学生学会实验课题的选择、实验过程的设计、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基本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分析等。大量增加探究性实验,指导学生科学设计,积极动手、动脑,开展多样的生物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方法,了解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我们不仅在课堂内组织学生自己设计开展教材中提供的所有生物探究活动,还鼓励学生结合本地实际进行课外生物学探究。我们大力加强生物实践基地的建设和应用,在校内加强实验室、生物园的建设,在校外与附近种植园建立合作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场所。这样的生物实践活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生物学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精神

生物科学精神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我们很注意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能够进行生物科学精神的培养。我们结合生物体,特别是人体的组成和结构等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学,培养学生唯物的精神;结合光合作用的发现、血液循环的发现、细胞的发现等历史过程,让学生懂得生物科学实践之上的求实精神,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圈等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博爱精神的教育;结合生物科学史上一些著名科学家进行生物学探索的动人故事,对学生进行拼搏、奋斗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奋斗的科学精神。

虽然我们经过努力实践和探索,在培养学生能够生物科学素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离素质教育的全面目标还远远不够,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继续探索。

12.生物科学培养方案 篇十二

一、实验法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实验,不仅用来验证定理或定律,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方法,树立科学实验的思想。实验,是培育学生成才的一方沃土。

切实把握实验的基本思想是教好实验的关键。教师应采取一切措施,努力使实验过程回归自然、最真实、最少受干扰,在最接近其纯粹形态的条件下,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简易的设备进行实验。基于这一思想,从教学目的出发,利用仪器设备,控制或模拟原始现象,独具匠心,精心设计,突出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勾画科学知识框架,直观形象地表现科学内容,精心设计演示实验,努力使教师层次化的实验过程、规范化的实验操作技巧,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通过精彩的演示实验,努力将具体的表观形象转化为无形的结论,努力将无形的结论转化为色彩斑斓的新形象,最终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和学生一道,验证定理或定律。

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动手动脑的好时机,应引导学生预习实验内容,直至能默写出实验需用的仪器,能独立设计实验步骤。“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的欲望。让学生在实验中严肃认真,搞清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熟悉实验操作,抓住实验关键,注重数据采集,预料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异常现象,寻找实验中各因素间的联系,以便通过自己的感知与思索,模仿与创造,去理解科学中的概念,去发现科学中的规律。

第二课堂实验组(如航模小组、电工小组、摄影小组、无线电小组、钳工小组等)为教师新辟了实验渠道。在那里,课本上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形象。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一切物品,都可作为仪器使用。不妨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制教具,自己做土实验。例如,把两本书平放在桌子上,两书间留出1厘米的空隙,将直尺架在两书之间,用手指压直尺,观察发现直尺和手指皆发生形变,被压弯的直尺产生向上的弹力,发生形变的手指对直尺产生向下的弹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让学生研究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摩擦力。

我们周围就是一个大实验室,在生产和生活中,科学知识、科学研究方法与现实的距离会大大缩短,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会与所学理论结合起来,学生的认识水平,会由感觉提高到理论,从而达到借助于实验,深化学生对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的理解。

二、比较法

比较是科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和差异处,区分事物本质特征,层层深入到事物的精蕴之中,以利于鉴别事物,认识事物,形成概念。

例如,在分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可将其与一对平衡力作比较。如下表所示。

在讲解物体的运动时,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图像,来比较几种不同的运动特征,如图1所示。

探究方法也可作比较,如研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研究影响动能因素的实验,这两个实验方法和装置相似,它们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可以作比较,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教学中还有很多事物可作比较,如质量和重力;功和能;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声波和光波;研究欧姆定律的电路和测小灯泡电阻的电路等。比较可帮助学生深化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活化科学知识。

三、理想化方法

理想化方法是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它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内容,摒弃次要因素,排除无关干扰,从而准确简明地得到结论。

1. 理想模型

理想模型是从实物抽象出来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简化和纯化,一方面近似地反映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一方面又与研究对象存有一定的差距。正因为如此,理想模型实验不纠缠于事物的细枝末节,而直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之中。理想模型是将物体本身理想化。例如,单摆、薄透镜、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模型、电子层模型、杠杆均反映了这一思想,即运用理想模型近似地处理研究对象——原型,进而深入研究原型,揭示原型的本质特征。

2. 理想过程

理想过程是抓住起主要作用的条件,暂时舍去起次要作用的条件的模型。例如,在空气中自由下落的物体,在高度不大时,空气阻力可忽略不计,抽象为自由落体运动。电子在电场中运动,可把电子所处的条件理想化,即不存在重力场,电子不受重力作用,因为此时重力与电场力相比,太微弱了。在研究二力平衡时,也不考虑塑料片本身的重力,在研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忽略物体的高度等因素;在研究质量守恒时,也不考虑物质是否完全反应等。

3. 理想实验

理想实验是用理想客体代替实在客体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理想实验是以真实的实验为基础,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过程进行逻辑上的分析、推理,得到结论。理想实验,不是实际进行的,而是在思维中进行的,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

伽利略发现从斜槽滚下的小球,滚上另一斜槽,后者坡度越小,小球滚得越远,并以此为实验基础,设想了个理想实验:在无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将以恒定的速度,在无限长的水平面上永远不停地运动下去,借此论证物体在不受摩擦力作用的情况下将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研究真空不能传声时,随着密闭器内空气逐渐减少,人能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从而推导真空不能传声。显然,上述实验是人们在思想上塑造的理想过程。

四、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是科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人们以观察、实验的资料为依据,通过演绎、推理、综合、归纳,最终以数学形式表述科学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应申明数学方法的这一精髓。

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随着数学语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一科学的语言揭示的科学问题也越来越深刻。如:欧姆定律、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定律等都是通过数学来揭示科学问题的。在教学过程中,应反复讲解,数学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科学抽象,在大量的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与数学方法自然地结合,即可得到结论,总结出规律。例如,如图2所示,甲、乙两光滑斜面的高度和斜面的总长度都相同,只是乙斜面由两部分组成,将两个相同的小球从两斜面的顶端同时释放,不计拐角处的机械能损失,试分析两球中谁先落地。我们可以利用如图3所示的数学图像来分析,这样就变得简单易懂了。

教师还应反复强调,数学提供的让人信服的计算,使人们从对物理现象的定性分析过渡到绝妙的定量计算——加、减、乘、除,乃至微积分,不仅表现出对未知事物的神奇的预见性,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向人们展示出它的惊人的可靠性。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开始思考引力问题,尔后,根据向心力公式和开普勒三大定律,灵活地运用各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运算的种种转化,充分发挥数学的创造力,最终推出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现在人类能够准确推测日食、月食出现的时间及位置;“神八”准确对接,都是数学的精妙利用。

数学以其精练而又准确的语言,叙述科学现象,揭示复杂的物体变化过程的内在联系,它与观察、实验有机的结合,从已知的关系求出未知的事物,数学方法蕴藏着巨大的力量,我们必须教导学生真正了解数学方法。真正掌握数学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介绍数学方法,让学生借助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严密逻辑性,去获取新知.

著名特级教师牟大全说过:“教学过程科学化,关键在于知识与方法的统一,在于师生心灵与思想共鸣。”为了让教学过程科学化,为了让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达到和谐统一,也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教师不断摸索。以上所见,难免挂一漏万,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参考文献

[1]唐晓杰.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大昌.新课程理念与初中物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李如齐.洋思初中的教学理念与实践[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13.小学科学考核方案 篇十三

1、科学知识

(1)学习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设计和技术四大领域中浅显的、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尝试用于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物质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物质的常见性质、用途和变化;对物体的运动、力和简单机械,以及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感性认识。

(3)通过对生命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生命世界的基本食物和现象;形成对一些生命活动,以及对人体和健康的初步认识。

(4)通过对地球科学有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与地球相关的宇宙环境,知道太阳系的基本概况;了解地球的运动及地球的圈层结构;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懂得地球是人类唯一家园的道理。

(5)通过设计和技术有关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综合知识和经验进行设计的技能;能够运用一些简单工具制造产品或解决实际问题。

2、科学方法

(1)学会从生活经验中提出简单的科学问题。(提出科学问题)

(2)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并且能够对观察和实验的过程、结果进行陈述。(进行观察和实验)

(3)学会对一些自然现象的成因进行假设,运用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说明和解释。(科学解释)

(4)学会对得到的科学结论进行验证。(科学验证或检验)

3、科学精神(从科学精神的内涵:理性、实证、分析、开放、民主、批判、革命等方面选点)

(1)敢于坚持真理,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理性精神)

(2)对自然现象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并愿意为探索自然的奥秘付出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实证精神)

(3)善于思考和分析,追求准确和精细;同时能听取不同意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设计思路。(分析精神和开放精神)

(4)敢于大胆质疑,具有开拓创新的勇气。(批判精神)

二、评价方法

小学科学课程的评价以真实的日常教学为基础,充分关注课内与课外的学生学习活动,全面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表现和发展水平。对学生学习评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行为表现评价、书面测验评价、综合评价。期末考核主要进行书面测验评价,即根据各个年级学习内容,按照科学知识的一般题型出一份难度、份量试卷,由学生独立闭卷完成。老师批改后进行分析评价,成绩上报学校存档。

三、具体要求

三年级:

1、 认识并了解土壤以及土壤中的生物,懂得保护土壤的重要性,掌握保护土壤的.基本方法。

2、 分辨果实与种子,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

3、 知道根和茎、花和叶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4、 了解植物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四年级:

1、 了解人体由206块骨骼组成,它们在人体的运动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

2、 能体验多种关节的活动方式。

3、 了解人体运动时肌肉是如何帮助工作的。

4、 掌握骨骼与肌肉的保健。

5、 了解蚕的生长与发育,并知道蚕为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

五年级:

1、 知道什么是机械,哪些是机械,它们怎样为人们工作。

2、 了解简单的机械装置——杠杆。

3、 掌握斜坡给人们的启示,它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4、 从拧螺丝钉的学问里认识轮轴,了解它的广泛运用。

5、 认识滑轮这种机械帮助升国旗。

6、 了解自行车轮转动的奥秘。

7、 了解物体的形状与承受力。

8、 从各式的桥梁、房子知道科学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六年级:

1、 了解自己成长的特点,学会善待生命。

2、 知道什么是遗传,什么是变异。

3、 在遗传与变异中,发现不可思议的生命现象。

4、 追寻进化的脚步,去探寻恐龙灭绝的秘密和化石带给我们的种种神奇。

14.四上科学考查方案 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本次科学考察评价是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的。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的也就是科学学习质量的评价目标。因此,评价目标既可以作为学生发展的目标,也可用于检验教学效果。

二、评价目标: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评价的依据:以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

四、评价的原则:

1、多样化原则。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采取多种方法。由于学生在知觉和思维方面有差异,过分强调一种类型的评价就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在评价时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避免过分地依赖测验这一评价方式,以至于使学生对继续学习感到灰心、紧张甚至反感。

2、重形成过程原则。评价应与教学同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应随着教学进程进行,这样才能使学生随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向着学习目标方向进展。评价应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经常的过程。

3、全面性原则。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不仅是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注意与知识掌握相关联的各个方面,如能力、科学观念和态度。因此,评价在设计指标和项目上要全面些。

五、评价对象:四年级全体学生。

六、评价内容::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方法、步骤”的目标,注重科学、技术与社

会的融合,以学生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建构了《我们吃什么》、《水里有什么》、《植物的生活》、《空气和水的力》、《热的传递》、《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①科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②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栽培、饲养等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的形成状况;③学生的科学志趣的水平如何;④学生的科学科学观,科学态度,爱家乡、爱祖国、爱大科学等思想品德的发展状况。

七、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结果的处理:

评价标准:

独立、正确地完成某一项任务,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画面(字面)整洁、语言清晰,条理清楚。

(一)书面测试70%

围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评价。

(二)非书面题20%

实践能力测试

(三)学生评价10%

学生互评、自评。

上一篇:《桑柔诗经》古诗词下一篇:考试客风格-考试的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