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2024-12-17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精选18篇)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一

1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国家的政府加大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支持力度。可以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重要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行有效的管理非常重要。文章就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利于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管理效率以及管理水平。

2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

2.1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资金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最为基础的一个条件,一项工程只有拥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每一道工序可以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非常大的施工难度,同时其建设的周期也较长,涉及到的费用也非常的高,同时还有工序复杂的特征,所以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因为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是银行贷款,其非常容易受到国家大政方针的影响,进而导致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受到直接的影响。2.2大部分工程建设明显缺乏一系列完善的工程责任制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应当有完善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度,也就是说,在开展水利水电工程之前必须完成合格项目法人的组建,这样一来,工程建设就可以有一个明确的主体指向,有利于促使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的水平得到保证。但是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大部分工程施工单位因为自身种种原因,导致其没有严格按照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完成工作的开展,也有一部分单位虽建立了相关的制度,但是主要职位均被政府机构人员所垄断,直接造成权责不分情况的存在。2.3水利水电工程涉及到的工程立项存在明显的不科学性工程立项具有非常明显的严谨性,稍有出错,将会影响到后期的每一项工作。在充分调查了解了工程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基础上,相关机构必须开展公众参与工作,以一个公示、座谈会等方式完成,最大程度的掌握群众的意见以及建议,进而进行项目的立项,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少会有机构或者是部门严格按照要求完成立项工作,因为大部分部门都是在不了解当地地质条件、不了解水文条件以及不了解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武断决策的,这样一来就直接导致决策严重缺乏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建设的过程中还会直接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出现地表植物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的出现,损害环境,浪费国家财政资金。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二

1 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问题

1.1 管理权责不清, 体制不顺

很多水管单位现在依旧还遵循“企业管理事业单位”的传统制度, 这种制度使得水管单位自身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其主要的问题表现在权责不清、产权不清, 在很长时间内实行管养一体, 运营目标与监督不确定, 措施不力;而且水管单位其本身的资产中经营性的产权单一, 其产权制度不符合市场经济的现今发展状况, 缺乏激情, 部分资产搁置严重, 再加上这一类的相关资产没有充分的处置权, 使得公益性质的相关资产达不到该有的效益, 经营性的有关资产没有足够发展动力, 在对水利工程自身的有效管理造成一定影响的同时又使得水利经济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1.2 其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我国已经建立了很多的水利工程, 形成了具有旅游、种植、养殖、发电、供水、灌溉、排涝、防洪等多种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 成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水利工程所拥有的功能, 可以大致划分成生产经营型和社会公益型两类, 分为地方管理和中央管理。由于其业务主体和行政主体分离, 从而形成了职责不清、政事交叉、政企不分、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所以频繁出现一些水资源的管理权、防洪安全管理权和执法权、水政渔政的管理权和执法权的工作缺位或错位。并且在进行水利工程的相关管理体制的编制和供水收益实际分配、水费的计收体制、灌区的实际水价核定、输供水的相关空间分布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矛盾。在其单位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体制的不够完善和存在的问题的影响对于其发展不仅有着长期的危害, 而且还是致命的危害, 并且要想将管理体制进行梳理和改善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2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善策略

2.1 规范管理、明确权责

水行政的各个主管部门都对于水利工程有着不可推卸的管理责任, 主要负责检查和监督其工程管理的安全和养护, 并且对于水利工程的直接管理肩负着资产管理职责和监督资产运用的责任, 对于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很重要影响的跨流域工程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 在其原则上是用过我国的国务院的相关部门进行管。在一个流域内, 那些跨省的主要水利工程只由流域的相关机构来进行管理。

在同一个省份之内, 对于跨区域的水利工程要由其上一级的相关水利管理部门来进行管理和负责。同一个区域内的相关工程都要由当地的相关主管部门来管理。各级之间的行政管理部分都要依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 加强管理模式改善、职能转变、提高整体管理水平。相关水管单位要对想、水利管理、维护、运行负责, 以保证该工程能够安全并且发挥预计的效益。水行政主管部门若是出现安全问题们都要对水行政实际主管部门以及当地政府、水管单位等追究法律责任。除此之外, 其他的单位的水利工程如果出现安全事故, 就要依法追究水行政以及业主的相关管理责任。

2.2 根据有关水管单位的特点以及性质, 分类推进工资、劳动、人事等内部的相关制度改革

水管单位要依照高效、精简的原则, 并且对于不合理的管制机构进行撤除, 控制相关人员编制;要实行全面的聘用制, 按照所需岗位实行竞争上岗, 并且要建立起严格的责任制度。水管各单位的相关负责人都要以部门竞争方式进行选定, 并定期对其进行开平, 确保管理人员的质量。企业性质的相关水管单位一定要按照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清晰、科学管理的原则来建立起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创造法人治理体制进行有效管理, 能够让企业做到自我发展、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水管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要通过董事会按照规定进行聘用, 其他的相关职工要通过水管单位进行择优上岗, 并且对所有工作人员均要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要积极推行基本工资制度, 以岗定薪。明确各个岗位的相关职责, 对于各类职务的员工要进行合理的工薪分层, 努力实现水利工程多样化的管理模式, 并渐渐实行市场化和社会化。

2.3 降低运行成本, 推行管养分离

精简企业管理机构, 提高实际的养护水平, 实行管养分离来降低相关运行成本。在对水管单位核定管理人员和科学定岗的基础上将其养护人员和维修养护业务剥离出来, 联合或者独立的创建专业性质的养护企业, 并渐渐通过一些招标等竞争形势来择优选取专门的养护企业。为了能够保证工程管养能够顺利实行分离, 各个级别的财政部门都要对于水利工程的相关维护费用确保足额到位。国家国务院的相关水行政主管要制定相关维护企业标准资质。各级地方政府以及相关水行政主管还有相关的其他部门都要尽力创造条件来维护养护维修市场主体, 稳定维修养护在市场上的位置。

3 结论

目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中, 存在着诸如权责不清, 管理体制不顺、水价机制不够合理、内部管理粗放、运营机制不够灵活等多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探讨, 提出了对于企业管理进行规范、明确相关权责、推进各项内部制度改革、实行管养分离等多项改善管理制度的建议, 以确保水利工程管理的不断优化和发展。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一直都受到国家的重视, 在不断的努力之下已经基本上完成由原本的粗放型向着现今集约型的转变, 以及从之前的计划经济的适应到现在对于市场经济的适应转化, 实现了两个转化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使得我国先进的水利管理更加的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但是, 这些转化只是初步的, 对于实现“四化”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王怀庆, 张洪石, 刘强.浅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重点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7 (2) .[1]王怀庆, 张洪石, 刘强.浅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体制改革重点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7 (2) .

[2]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改办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关于我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江苏政报, 2008 (4) .[2]山东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体改办省水利厅省财政厅关于我省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江苏政报, 2008 (4) .

[3]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洛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7 (6) .[3]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洛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07 (6) .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三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状;改善

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水利工程建筑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及完整性,且在工程设备操作时要依据规程标准规范操作,避免造成设备损伤。随着现代管理和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然而因人为和管理体制缺陷的影响,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中仍面临较多的问题,如何改善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整体质量成为当前水利部门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1)工程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现阶段的大部分的水利工程部门仍沿用传统的工程管理体制和模式,造成工程管理整体水平较低;部分水利工程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人员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存在较多的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等现象,导致水利工程损坏严重,时常发生乱挖、乱扒等问题;另外权力责任不明确、产权不清晰是工程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当前部分水利工程权属在于国家还是集体仍未明确,这就很容易导致管理权、责、利不清、管理风险过高的问题;

(2)水利工程管理手段落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因水利工程维修资金缺口较大,造成大量水利工程长期得不到维修和养护,尤其是一些病险工程未能得到有效的除险加固处理,工程效益大幅度降低;在管理手段及技术方面,当前的工程安全监测范围及水平与工程安全调度运行不相匹配,且缺少统一的工程安全监测及评价的管理信息系统,难以对除险加固处理、工程安全管理和工程资金管理等方面做出有效风险评估及分析;[1]

(3)水利工程管理意识淡薄,管理观念传统;在水利工程部门,部分管理领导仍坚持“重建设、轻管理”的管理观念,行政管理模式仍大量存在;

(4)水利工程整理质量水平低,管理难度大:当前部分水利工程建设初期设计标准较低,工程质量不高,很难符合防洪兴利的标准,如一些大堤堤防工程普遍存在地基渗涌、堤顶高程不足、涵管断裂、堤身断面单薄、堵塞严重等问题,此类问题给工程除险加固管理带来了较多的技术性难题;水利工程配套不全,部分工程建设仅灌注枢纽工程建设,而忽视配套灌溉工程等,导致水利工程受益范围较窄,难以发挥工程整体效益。

二、水利工程管理改善策略

1、健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1)构建运行管理单位考核制度:运行管理单位的考核,主要是指对工程防洪安全及保护、组织管理、经济管理、运行管理等工程运行状况进行考核;考核过程中应将管理手段及方法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工程设施完整性、项目审查、工程标准保持、水土资源利用内容等进行综合分析统计,确保工程考核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改革劳动、人事、工资等内部制度:要在工程管理内部全面实行聘任制,依照岗位聘人,职工竞争上岗,且应构建合理的目标责任制度,将职工工资同工作绩效、岗位职能进行挂钩;不断引入竞争机制,依照高效精简原则建立管理机构,适当控制员工数量,以不断改善管理效率。[2]

2、推动工程管理模式创新

恰当的工程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发挥专业分工及协作的优势,且利于工程运行水平及效益的提高。水利工程管理中应以市场化、社会化及专业化作为主要导向,依据水利工程各项特性,与当地实际社会环境状况相结合,不断拓展多样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在工程项目组织中,可拓展采用CM方式、BOT方式等;工程运行中,可采用委托专业单位开展水利工程管理的方式,同时推进工程运行管理与养护维修的分离,以改善工程整体养护加固水平,提高工程效益。

3、转变管理理念,实现科学水利工程管理

在实际水利工程管理中,应不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健全执业资格制度,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水利管理队伍;树立系统管理的观念,对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实现一体化管理,利用高质量工程建筑设计运行设施完善改善工程运行效率;树立注重技术观念,不断引进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及技术,以推动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

4、完善公共财政制度

作为现代公共管理的基本职能,政府可通过财政方式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提高社会资源服务效率。在水里工程管理中,各基层政府部门都应建立水利建设管理专项基金,用于水利工程修建维护及运行管理;建立水利工程维修定额动态管理制度,保证合理的投资水平及定额水平,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责任,做到权责利分明。

5、健全水利工程运行机制

(1)加強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强化监管及材料管控,在工程建设初期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方法运用,以不断提高水利工程、配套工程质量水平;创新水利工程建设方式,扩大水利工程受益范围;(2)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工程建设及运行等重大决策事项应召开听证会,让工程建设运行单位、水利工程影响及受益人员共同参与,并将听证会结果意见作为项目运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于工程运行管理的定期考核结果,应对工程范围内的全体人群进行公示,且管理部门应及时提供咨询与建议服务,广泛听取工程影响及受益人群的建议;(3)强化监督,建立相应处罚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监督机制,明确工程检查程序、监督对象及处理手段,建立专业监督机构,确保工程运行监督的规范化发展;运行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网络完成信息资源共享,并加强信息分析对比,对于工程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制止,并依照相关法律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处罚。[3]

结束语:

水利工程管理的质量将直接关系着水利工程运行的整体质量和经济效益,因此,相关技术与管理人员应加强有关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对策的研究,总结工程管理要点及关键管理技术措施,以逐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及水利工程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 侯艳萍.加强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调查与思考[J].治淮.2011,13(14):74-75.

[2] 刘柏顺,王玉国.小型水利工程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2,06(10):61-62

[3] 郑海明,郑本荣.关于水利工程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35):57-58.

作者简介:叶沛洪(1983-),男,广东东莞人,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水利工程

4.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四

摘要:鉴于地区特有的南方喀斯特岩溶地质和地貌特征,区域内缺水问题极为严重,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工程成为了地方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全县有效灌溉面积28900hm2,占保有耕地量55006.7hm2的52.53%,能够满足人畜饮水、田间节水灌溉、农业综合开发等需要。重点论述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科学的管理方法,以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投资渠道;配套资金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三农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构建旱涝保收的农田灌溉系统能够提高单位面积内农田的产量,推动农业快速发展。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会影响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应逐渐加大对这项工程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结构,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石林彝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昆明市辖区内,此处为喀斯特岩溶地貌,水资源总量为7.44×108m,其中,地下水3.94×108m,地表水3.5×108m,人均地表水所有量1443m,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贫水区域。虽然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力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其建设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需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推动其快速发展。

1、管理现状

1.1投资渠道多,统筹规划不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明显增强。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且其发展也离不开水利工程的支持。因此,在水利、农业开发、国土等投资渠道较多的大背景下,如果职能部门不能遵循自身发展需要规划和建设农田水利,就会导致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而且统筹规划不明显,普遍缺乏系统性和合理性,建设重复,使得资金被浪费,影响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2缺少资金

现阶段,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时,政府需要提供配套的资金,以用于工程勘测、建设管理和青苗补偿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地方财政支出的限制,配套资金没有及时到位,部分地方项目违规操作,将中央资金用于支付工程占地费用、工程勘测设计费用等,导致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分配不均,影响其施工建设。

1.3缺乏节水意识,节水灌溉未推广

鉴于地区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采用节水措施有利于解决农垦区干旱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普遍缺乏节水意识,而在节水措施实施的过程中,受灌溉运行管理费用高、维修费用高等因素的影响,人们排斥喷灌、管灌、滴灌等节水模式,节水灌溉的推广难度比较大。

1.4缺乏管理主体

除了农田水利工程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产工具和资料均需分产到户,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实际情况是,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分割到户,只能由村小组集体管理和使用。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田水利建设与分散经营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水利设施有明显的公益性,无法明确管理责任和运行责任,而且经济效益差,导致人们对农田水利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差,出现了无人管理农田水利设施的情况。

2、实施对策

2.1整合项目,加大建设管理力度

以县区为单位整合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并由县区政府划分区域,实现规划的统一性、实施的统一性和验收的统一性。在此过程中,还应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防止重复投资的情况发生。另外,水利部门专门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并由其他部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提高其利用率,为日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2.2部门协作,做好前期规划

受农业性质的影响,农田水利建设面积大,所以,要科学规划农田水利工程,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保证农田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工期和工程质量。调研和前期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能够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防止重复投资的情况发生。在具体工作中,各部门要协调发展,聘用专业水平较高的设计人员,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布局的合理性和规划的科学性。在设计时,要重点关注农田水利基础薄弱的区域,提高人们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防两极化问题,从而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3提高透明度和参与的主动性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保证项目的透明度,实时公示相关成本支出,尊重人们的知情权,严格把握国家投资与众筹之间的比例。这表明,在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人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受益者。在工作过程中,可采取投劳和筹资2种方式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可实行公开竞争制度,选取工作能力强、积极性高、参与度高的村组加入,以激发人们的参与热情;可实施激励机制,对于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社会资本,要给予极大的鼓励和肯定,从而扩展资金筹措渠道,并在收益中规划出其建设管理所需的费用。另外,还要不断加大节水工作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缺水危机意识,节水灌溉新技术的应用为节水措施的落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构建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农村水利服务体系的构建极为重要,它的`存在为实现农业和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在具体工作中,要构建县、乡、村为一体的服务体系,完善人员、经费、设备等基础建设,提高服务能力,保证相关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多培养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专业人才,有效缓解人才短缺的局面。另外,可以根据岗位需求实施定岗培训,提高人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改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队伍的结构。

2.5重视维护管理,开创经费新渠道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水利部门要重视产权改革,确定农田水利工程队的所有权和管理权,以满足水利工程的管理需要。与此同时,要制订完善的农田水利工程用水与管理责任制,让人们意识到这项工程是集体资产,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以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当地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完善、有效的补贴制度,将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等纳入补贴范围。另外,要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避免人为破坏农田水利工程的事情发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高度重视其建设管理,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与本地相符的措施,加大投资力度,推动工程的建设速度,满足多方面的用水需求,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秋月,黄琳煜,赵越,等.浦东新区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探索[J].中国水利,(7):38-40.

[2]张海英,高兆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典型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农业信息,2014(10):24-26.

[3]吴琼慧.浅谈漳州芗城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J].水利发展研究,2014,14(3):76-77,81.

[4]柴家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2):291-291.

[5]钦章俊.浅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5):151,154.

5.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五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以下简称《招投标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下列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有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近几年来,水利系统各级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招投标法》,在招投标工作中,作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就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提出看法:

一、水利工程招投标的现状和问题

水利工程是公益性工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实施是在国家计划控制下进行的。各类工程项目,特别是大中型项目都要经主管部门和计划部门审批,并接受主管部门、计划部门、纪检监察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水利工程建设的承包单位,必须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资信良好、专业技术水平较强。

《招投标法》实施以来,水利系统各级领导和纪检监察干部都十分重视,把贯彻落实《招投标法》放到了重要位置,纳入了议事日程,进一步加大了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积极采取措施,规范了招投标活动程序,坚持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控制了建设成本,强化了业主责任,保证了工程质量,维护了市场秩序,从源头上预防、遏制了腐败行为。目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正向纵深发展。但是,尽管招投标取得了以上成效,仍然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一)行政干预太多,招标主体错位

个别地方政府的领导人独断专行,无视国家法律法规,严重违反《招投标法》和《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错误认为自己是一级政府,是理所当然的“法人代表”。所以,在招投标工作中违反操作程序,一手包揽整个工程,混淆招标主体。如某市的全民水库和七一水库枢纽除险加固工程招投标,区上个别领导无视国家规定,蓄意变更招标人,主观决断招投标事项。公然说“招标是区委说了算,”使招标主体错位。在预审组名单中,竟然把招标代理机构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人员排斥在外,使得本应对招投标全权负责的代理机构人员却成了列席代表。在预审会上,当代理机构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人员反复讲明国家对招投标有明确规定,严肃指出违反了程序时,该领导仍然我行我素,说:“列席就是列席,意见只能参考,民主还要集中”。迫使市级有关部门的参会人员退场,造成招标代理机构因无法履行职责而被迫中止合同,严重地扰乱了水利建筑市场秩序。

(二)编制标底不规范,评标标准不统一

一是标底编制不规范。一些地区和单位由于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在招投标过程中,不按国家规定的预算定额编制标底,标底价大大降低于初设批准投资额,从表面看来,地方上的困难似乎解决了,但造成了施工企业、监理、设计单位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的经济效益逐年下降,造成恶性循环。

报名咨询电话:010-82326699 免费热线:4008105999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周六、周日及节假日不休息)

二是编标人不符合要求。一些地方的业主出于各种原因,在标底的编制中,既不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来编写,也不找有能力的专家来编写,预先设框框,编套套,致使编制出来的标底无参考价值。如浓洄堤防工程就是如此,编制的一期工程的标底大大高出施工单位的平均值,而二期工程的标底又大大低于施工单位的平均值,很不规范。

三是评标标准不统一。目前,水利工程招标项目很多,但是,没有统一的评标标准,每个工程的业主或代理机构都按自己的想法制定评标标准,人为因素太多,很难做到公平和公正。

(三)资质审查不严,排斥潜在投标人

一些地方或单位,严重违反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财政部、水利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和七部委颁布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办法》的规定。存在:

一是自行确定预审资格条件。有的地方不但自己确定预审资格条件,而且预审资格条件、标准和方法又不在招标公告中载明;

二是未按规定进行资格审查。将符合条件的、不符合条件的施工队伍全部同意报名、购标书、参加竞标,致使一些不具备水利水电资质的施工队伍被清除投标队伍,引起索赔纠纷;

三是排斥外地企业。有的地方实行地域限制,搞地方保护主义,排斥外地企业,人为限制投标人的数量。在预审前,就预定中标单位,其余的通通视为不合格,导致一些符合投标资质的施工队伍被排斥在外,不符合投标资质的施工队伍反而中了标,给工程质量埋下了隐患。

(四)、评委组成不规范,评标严重违反规定

第一、评委组成严重违反规定。如某区的一堤防工程招投标,评委不是从专家库中抽取的,而是指定部分专家或无技术职称的党政领导人和监督人员参加评委,区委书记既是招标负责人,又是评标委员,其余区委副书记、区长、副区长全部是评委,人数超过评委的一半。

在评标分组中,也未按招标文件要求分成三个专业组评标。而是把商务组的评委安排到技术组,而资信组、商务组不安排专家评委参加评标,该区的区委书记说:“商务、资信是硬杠子,又简单,不需要安排专家”。而当有关人员把商务、资信分打出来后,该书记又要求专家评委签字认可。

第二、《评标办法》不科学。在浓洄堤防工程评标中。按照区上制定的《评标办法》打出来的分值,在13家投标单位中就有12家基本分为0,只有一家独得12分。显然,这是很不科学的。

第三、评委违规评标。有的评委评标不坚持原则,评标带有倾向性,对有意向性的投标人评分偏高。有的评委为了满足业主的要求,评标分统计出来后,如果意向性的投标人分数不够,重新调整分值,直到中标为止。

(五)制度不键全,监督不到位

第一、制度不完善。《招投标法》虽然出台几年了,但是,相关的配套措施是在探索中逐步建立的,比较粗,欠完善,不好操作。所以,有的地方和单位在运作过程中就按照自己的需求来制定,很不规范。有的制度即使建立了,也是有章不循、违章不究。

第二、监督乏力。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不愿接受别人的监督,把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视为束缚。在招投标中,根本不通知纪检监察部门人员参加。有的纪检监察人员参加了,也只是参加开标会,对招投标工作没有进行全过程监督。有的纪检监察人员对招投标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听之任之,不提出,不制止,不纠正。有的即使纠正了,也是纠而不力,制约无效。

第三、惩处不严。由于法规监督机制相对滞后,许多相应的配套规定只讲了“不准”,而没有讲违反了怎么办。特别是对行政领导干预招投标的究竟怎么追究不具体。有的地方存在执纪不严,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由于监督乏力,惩处不严,致使在招投标中出现的问题屡禁不止。这些问题严重地违反了《招投标法》,阻碍了招投标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强化水利工程招投标监督工作的对策

为了规范招投标活动,确保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招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针对水利行业出现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改革招投标管理体制,实行“一条龙”服务。

第一、建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按照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对招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督管理是由多个部门负责的。这种多部门的管理格局,虽然有利于发挥有关部门在专业管理方面的长处,但也造成了多头管理难以避免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基层单位难以适从,也容易造成部门垄断的现象。因此,需要对招投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精干高效的省、市、县三级“管理中心”,把所有水利建设工程招投标行为都纳入这个中心来管理。在服务形式上:要有服务场所、固定地点、设施条件。在服务内容上:对工程的项目报建、招投标、合同审查、质量监督委托、开工报告实行全方位服务。在服务性质上:既是信息咨询,又是集中办公和监督管理。为承包双方提供“一条龙”服务,使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和条件下进行。

第二、实行政企分开、机构分设、职能分离。勘察设计、施工单位和工程咨询、工程监理、招标代理等中介服务机构,都要实行政企分开,与行政管理部门脱钩,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的法人实体。使各级行政领导无权垄断,无法干预,彻底改变目前这种多部门管理格局和行政垄断、行政干预的现象。

第三、完善健全招投标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议修定《招投标法》和《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条例》,尽快制定《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中心管理办法》,为实施招投标行为进入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中心提供法律依据,真正使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从隐蔽走向公开,从无序进

入有序,从无形变为有形。

(二)推广无标底招标,实行低价中标

第一、借鉴先进经验。采取走出去,引近来的办法,借鉴国外、沿海部分城市的经验以及个别地方的经验,在工程项目总承包中推行无标底招标,实行低价中标。业主在招标前做好市场调查,掌握各种工程材料、设备的市场价格,作好低价成本核算,防止报价低于成本价中标。这种评标方法,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杜绝暗箱操作,防止泄漏标底,遏制编标、评标中的违纪违规行为,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第二、编制依据必须符合要求。在目前没有实行无标底之前,也必须严格标底编制依据。凡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标底的编制,必须按照水利厅《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预算规定》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反规定编制标底。

第三、标底不能作为是否中标的直接依据。评招标人如编制有标底的,其标底既不能作为决定中标的直接依据,也不能作为决定废标的直接依据。只能依法作为防止串通投标、哄抬标价和分析保价是否合理等情况的参考。

(三)、强化招投标管理,严格依法招投标

第一、要增强法律意识。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招投标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依法招投标的思想,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招投标工作放到重要位置,真正做到:知法懂法、自觉守法、严格执法。

第二、严格依法招投标。水利工程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和主要设备、材料采购都必须按照《招投标法》实行公开招标,确需采取邀请招标和议标形式的,也必须经过项目主管部门或主管地区批准。水利工程的招标活动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法》和水利部令14号令、30号令规定的原则、程序、范围等依法进行招标。在招标中,要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未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标、未经批准擅自采取邀请招标和议标形式的,不得批准开工。工程监理单位也应通过竞争择优确定。

第三、把好市场准入关。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行业特点,通过制定规章制度、颁布资质等级标准、执法检查,依法加强对水利建设市场的监管。有关部门对参加建设各单位的资质认定和市场准入,必须严格把关。同时,还要对咨询、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执业人员的素质等从严要求。因把关不严造成损失的,应该追究有关部门、领导人、监督人员的责任。

(四)、加大监督力度,严惩违纪违规行为

第一、建立监督网络。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与有关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健全招投标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形成严密的监督网络。把招投标工作置于整个监督网络之中。使违纪者不能违,不想违,不敢违。

第二,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按照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监督,依规监督,主动监督,自觉监督。根据《招投标法》和七部委第30号令等法律法规,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便于操作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监督条规及实施办法,明确监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具体范围和标准、主要内容、权限、工作方式、重点环节、责任追究等,使监督人员知道怎么监督、监督什么、从什么环节入手。

6.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六

(1)政府在建筑行业质量监督管理中的作业不断加强,政府监督力度也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各地政府都加大了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力度,并严格的执行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体制,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各级质监部门在实际进行监督和管理时,正在对各种高效监督模式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以便保证工程的质量和具体建设的安全。近些年,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内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其中出现的安全问题也不断减少。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制已经初步形成,建筑业在逐渐发展历程中,政府的监督,社会方面的监理和用户的评价等不断深入,对其进行个监督管理的体制已经初步形成。在整个工程进行建设时,监理部门对整个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并有效的控制工程的进度。建筑单位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政府部门需要切实发挥出作用,对整个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这就形成多样化监督与管理的现象,有助于提高建筑质量。

7.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七

关键词:农村水利工程,问题,策略

1 探析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

探析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 才能找到可行性高的管理方法, 不会偏离应有的方向, 切实提高管理水平。

1.1 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不深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 人们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有所降低, 很多人将精力放到了工业和服务业上, 但是, 农业始终是我国发展的根本。农村水利工程作为农业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 不仅仅在减灾防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还在农田灌溉、水产养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所以, 其管理工作理应受到更多地关注, 然而, 许多人对此认识不到位。在我国大部分农村, 政府建造了许多水利工程, 可是很多地区对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地认识, 管理意识弱, 阻碍了管理水平的提高。

1.2 缺乏对基础设施的管理

我国某些农村地区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时应当考虑自然灾害这个因素, 结合水利工程所在位置的自然地理环境进行管理, 增强水利工程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然而, 实际情况是目前我国仍然有很多农村并未形成对基础设施管理的完善体系, 更没有根据自然地理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3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才严重匮乏

高水平的管理人才是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根本保障。社会对农村水利工程的重要性缺乏深刻地认识, 加之农村水利管理单位的工作条件较差以及工资待遇不高, 使得许多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不愿意到农村工作, 与此相反, 很多在基层成长起来的人才会选择离开水利工程管理岗位, 这种情况导致现有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导致人才外流, 使得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严重缺乏高素质人才。

1.4 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

专业化的管理体制是推动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新形势下, 多数农村还未建立能够适应各种新情况和新挑战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比较普遍。

1.5 资金投入不足

如果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我国每一个农村建设水利工程的投资不算大, 但是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 将对各个农村水利工程的投资加起来, 数额非常大。在很多农村地区, 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依然缺乏, 其管理所需的资金更是存在严重缺口。农村水利工程的投资机制仍然不完善, 具体表现为: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有限, 大幅度增加对农村水利工程投资的可能性并不大;农村水利工程很少能够在短期内盈利, 社会各阶层对它的投资热情并不高。这种情况加剧了农村水利工程筹集资金的难度。充足的资金是引进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人才的保障, 资金的缺乏会使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寸步难行。

2 探析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

针对我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应当探析行之有效的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策略, 使其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1 转变管理理念, 加强管理意识

我国是农业大国, 这一国情在短时期内不会发生改变。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所以, 做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加强人民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意义的认识, 具体的做法是, 国家应当向相关部门宣传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价值, 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政府要向人民宣传使用以及维护水利工程的方法, 杜绝人为破坏。各级政府还应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 认真学习他国管理理念的长处, 不断创新。

2.2 加强对农村水利工程的论证工作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之所以开展的难度较大, 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工程的建设不符合规范。因而, 农村水利基层单位要了解国家有关的水利工程标准以及规范, 认真做好农村水利工程的论证工作, 论证水平提高了, 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不安全因素就会减少, 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进而会降低管理难度。

2.3 不断创新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

农村水利工程落后的体制和管理模式早已无法适应新时期的要求, 只有大胆创新, 改革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 才能真正提高管理水平。具体的方法为:从整体的角度规划农业水利工程, 定期检修现行的农村水利工程, 明确水利工程管理部门的职责, 正确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人员;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 向外承包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项目, 运用多种不同的经营形式;科技正在不断进步,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应当使用先进的管理技术, 依靠科技的力量推动水利工程逐步走向集约型管理之路。

2.4 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既要求人才具有管理才能, 又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它对人才的要求相当严格。针对农村地区留不住人才这一状况, 相关管理部门应当着力改变工作环境, 恰当提高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针对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这一状况, 相关管理部门不仅要开发人力资源, 还要通过定期培训教育的方式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 从而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储备人才。

2.5 加大资金投入

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 政府、社会各界和基层人民都应该为此贡献力量。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是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工作, 所以, 各级政府应当给予财政支持, 对农村水利工程进行拨款;用商业化的手段进行农业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可以大大增强它的吸引力, 农村水利工程调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 吸纳他们的资金;农民是农村水利工程的直接受益者, 因而, 农民应当团结起来采取各种方式筹集资金。

3 总结

8.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 篇八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2-71-2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时期。近年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对于建筑项目施工进度、施工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然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一步完善,从而切实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可靠保障。

1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1.1 缺乏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缺乏全面的管理机制。在实际工作中具体表现在:有些建筑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只重视项目竣工后的结算,而忽视了项目施工前的预算,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为了尽量节约成本而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还有一些建筑单位认为只有规模庞大的建筑项目才需要进行造价管理,因而轻视了对小项目的造价管理,导致小的建筑项目在施工进度和质量上出现问题[1]。总之,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都是由于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机制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使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相互脱节,其中包括的单位有: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各单位之间又没有建立相互沟通、协调的平台,在工程造价管理上每个单位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实施,那么必然导致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无法实现。

1.2 缺乏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监管机制

目前,虽然很多建筑单位都意识到了工程造价管理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也将工程造价管理纳入了工作范畴,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是否真正保证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这些问题都没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证实,也就是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缺乏监管机制,无法保证其规范性和可靠性。近年来我国因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引发的事件时有发生,而在这些建筑单位中也确实设立了专门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然而,工程质量问题依旧发生了,不仅如此还有诸如一些建筑项目无法按期交工、施工过程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都曾出现,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都是没有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致使工程造价工作中出现违规、违法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3 缺乏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各大城市的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建筑项目的规模也越来越大,然而,真正具有高水平的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才却相对较少。众所周知,想要从事工程造价工作必须具备从业资格证,而对于工程造价专项性人才的要求更高,其必须具有高级造价工程师的职称。当然,如果真正具备了高级造价工程师职称的人员在单位中的工资待遇也是很高的。也正是在金钱的诱惑下,有很多人甚至没有从事过造价的相关工作,但是却盲目的考取职称证书,更有甚者不惜花高价购买假证书,这也导致了工程造价市场秩序的混乱,有些具备高级职称证书的人却完全没有真实的专业技能,给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2]。此外,还有一些真正具备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而是受到利益的诱惑利用自己的职权做出违背道德、甚至违反法律的事情,使工程造价管理完全没有发挥真正的效用,反而给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对策

2.1 将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

在过去,很多建筑单位只重视项目竣工后的造价管理,这样不仅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不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建筑单位要将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从项目的投资、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整个环节所涉及的造价管理都要高度重视[3]。在项目投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非常重要,它需要对项目建设的成本、收益做出准确的估算,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项目建设地点、项目规模、资金来源、施工方案等,同时,还要对项目建设做出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急预案;在确定了项目的建设后,就要开始设计阶段。设计阶段会涉及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施工人员的数量和施工周期的确定,这些都与工程造价息息相关,因而,负责设计工作的人员必须与施工单位相互沟通、协调,确定建筑材料的使用量、材料规格以及型号,机械设备使用台数和种类,还有所需施工人员的数量等,确保工程造价的科学、合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建筑项目施工阶段要严格按照项目设计要求进行,合理控制建筑材料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保证项目按期完工,同时,还要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或者人员伤亡问题导致的资金赔偿,因而,提高建筑施工技术、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2.2 建设并落实工程造价管理监管机制

建筑工程需要的原材料、机械设备等数量和种类均较多,受市场价格波动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非常大,所以建立并落实工程造价管理监管机制具有必要性,现阶段应结合有效的造价监理、限额设计、行政监督等经验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等积极构建监管机制,推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4]。

2.3 提高工程造价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内容和作用决定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财务预算技能和建筑施工经验,而且要对工程造价管理相关的法规、经济市场运行规律与趋势以及工程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的知识有较全面的了解,可结合管理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相关的知识、技能等。另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在工作中要严于律己,杜绝以权谋私等行为的发生,这要求相关单位注重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 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统一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缺乏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同时,缺乏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型人才,要想进一步完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使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实施并且按期完工,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就必须将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建筑工程建设全过程,同时建设并落实工程造价管理监管机制,还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使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迈向一个新的高度,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董守凯,王一同.试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06:160-161.

[2] 刘彦麟,刘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15:78.

[3] 黄敬然.谈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6,10:114+137.

9.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九

在对不同水利工程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定的监控措施,并构建长效工程检测与管理机制,从而实现对不同工程总体情况以及应用情况的全面把握,更好的保证工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在很多地区,农村地区的基层水利部门都没有能够构建系统的水利工程监控与检测体系。对于不同水利工程的日常应用情况,没有定期进行巡视和检查以及记录。在检测过程中,也大多较为笼统,且缺少对各种新型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对于存在问题的工程,也无法及时发现。

1.2管理相关资金投入不足

在一些农村地区,各种水利工程建设完毕投入使用之后,当地的政府部门以及水利部门等便大多不再对工程予以足够的重视,存在十分突出的“重建设”而“轻管理”的现象。很多地区还受到自身财力水平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监测和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很多地区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以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等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开展举步维艰,进而影响到相应的工程管理效果。

1.3工程管理效率低下

当前,很多农村地区的水利工程管理方面都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在管理过程中对各种科技手段的应用也较少,进而影响到实际的管理效率。很多地区都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管理组织不健全,工作人员的责任不明,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也大多采用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缺少对各种新型技术手段的`应用。

2进一步提高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实施科学管理完善工程监控与检测

水利工程监控措施与检测不到位会对各种水利工程的管理效果产生直接的不利影响,为此,对不同地区而言,还要注意结合当地实情,积极的构建系统的水利工程监控与检测体系。对于相关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加强日常的教育和培训,引导其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对待工作,做好日常的各项工程管理工作。同时,制定科学的工程管理方案。对于不同水利工程的日常巡视、检查的内容和频率以及方法等予以明确,确保管理的常态化。除此之外,及时的引入各种新型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设备,提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技术水平,以更好的发现各种问题和病险等。

2.2加大工程管理资金投入

对不同的地区而言,在完成本地区相关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之后,要继续对相应的工程予以充分的重视,实现建设与管理并重。结合本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以及财政水平,合理的进行资金投入方案设计和规划。尽可能的增加资金投入,保障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更好的进行现有工程应用情况的监测和管理。并及时发现存在的病险和问题,予以相应的维护和改造等。另外,加大在水利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合理的进行资金发放,并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和应用制度,保证各项资金应用到位。以更好的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作用来,造福当地农民。

2.3完善管理体系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针对的当前在对农村水利工程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管理效率低下问题,有必要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注重对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要注意结合不同地区、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应用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于不同的管理工作任务和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保证责任到人,以更好的开展各项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外,注意充分结合当前网络与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现实情况,结合管理工作需求,积极的引入各种新型的科技手段,以更好的提高日常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在有效减轻工作人员负担、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可以有效促使工程管理的集约化、精细化发展,更好的促进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改革。

3结束语

总之,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有关部门及时予以充分的重视,并积极的完善工作方案,强化工程管理。以获得更好的管理效果,有效促进农村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更好的造福广大农民。

10.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十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涉及着多个部门,其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尤其是在质量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安全与质量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众多问题,需要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进行健全,保证各参建主体及管理主体能够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工作,严格执行相应法规制度,以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关键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模式创新

引言

水利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生活、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水利工程建设的根本。因此,做好水利工程监督管理工作将对工程建设起到关键的作用。目前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制度方面还有着很多不足,基于此,本文就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模式进行了探讨,旨在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体系,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1、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现状分析

1.1质量监督执行力差

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其项目法人通常指的是工程所在地的乡镇,因此,管理人员岗位配置通常交给乡镇地区的水利工作者或者技术人员兼职开展。在水利工程建设工作中,各方人员都相对较少,在前期阶段、建设阶段以及质量安全管理环节的人员配备更为不足,无法严格执行合同内容,导致相当一部分工作程序及建设资料无法满足相关技术标准[1]。此外,缺乏良好的质量监督执行能力,有相关资料表明,2013年县级质量监督机构需要给予质量监督的小型水利工程数目超过120个,每个质监人员需要负责的工程数量多达20~30个,工作任务和工作量都严重超标,导致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1.2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现阶段我国的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在规模上相对较小,建设主体单位和相关单位在技术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项目法人质量第一的观念不明确,对工程管理的重视度较低,未能真正贯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在招投标过程中,有些工程缺乏规范性,有些工程没有实现公开化,这都不利于提高招投标工作的质量。负责工程设计的企业没有针对小型水利工程开展全面的前期勘测,导致设计出来的方案不够科学和完善。负责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人员在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上存在较大差异,部分施工人员缺乏足够的施工经验,不利于保证良好的施工质量。

1.3缺少质量评定意见

质量评定通常需要在综合分析SL176-200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相关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开展质量评定工作,该规程通常是应用于大中型工程质量评定工作中,虽也可以应用于小部分小型水利工程的质量评定,但毕竟没有针对小型水利工程的相应条款,只能作为参照。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常见的执行标准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实施办法》,该办法主要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而言,目前也没有针对小型水利工程的实际质量检测工作提出的执行标准,以上现状均造成小型水利工程无法开展科学的质量评定工作,很难保证准确地质量评价结果。

2、建立健全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模式

2.1有针对性的监督管理

小型水利工程通常包括小型防洪工程、小型发电工程等。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综合分析各种小型水利工程的特征,不断创新质量监督模式。

①核定制质监模式。通常应用在刚刚建设完毕的小型水库或者其他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采用立项的方式针对工程进行科学审批,进行全方位整治,同时对河道、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及其周边构筑物进行科学的质量监督[2]。操作流程是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作为参考规程,针对项目法人、水利工程设计图纸以及工程施工企业的质量监督申请条件进行审核和评价,选择核定制方式开展质量监督工作,详细审核相关报告和资料,同时,针对工程整体质量进行评价,确定具体的质量等级。

②核备制质监模式。一般应用在建设管理相对比较集中的小型水利工程质监过程中。操作流程为项目法人负责召集有关方面,按照相应的规范对水利工程具体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科学制定。在实际建设工作中,质量监督部门负责检查工作,给予指导建议,并发现项目质量监督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督促其及时整改。小型水利工程正式完工并接受验收之前,项目法人召集监理方、设计方及施工方等接受质量监督,确定相关质量控制是否符合相应要求,同时将评定结果上报相关质监部门核实备份。

③现场监察模式。对那些不符合核定制及核备制模式的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可以综合分析工程建设现状,针对关键节点进行现场监察,同时结合相关部门和科室的力量,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顺利开展完工验收。该模式一般应用在河道清淤工程、喷滴灌农业工程以及其他由村民负责组织建设的小型农用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中。这种模式的应用能够大大减少完工验收时间和精力,此外,针对部分应急工程还可以在第一时间完成验收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2.2采用联合监督和巡查制度

目前相当一部分县级质监部门在人力资源上相对比较匮乏,而小型水利工程的数目又相对较多,工作量大[3]。在小型水利工程质监中采用联合监督制度,能够针对不同乡镇的小型水利工程开展有效质量监督,充分调动县级质量监督人员的力量,同时结合乡镇技术工作人员的力量,更好地开展质监工作。县级质量监督人员在质量监督小组中担任组长,乡镇技术工作人员担任普通组员,为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贡献力量。联合监督制度的应用不但能够促进县级质量监督人员以及乡镇方面的有效交流,而且可以充分发挥质量监督工作者的带动作用,充实乡镇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水平。

2.3选择差异化的质量检测手段

工程质量检测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对小型水利工程,开展质量检测工作时应综合分析《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实施办法》中具体内容,明确具体的质量检测要求。针对那些选择核定制进行质监的小型水利工程,应严格遵循《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实施办法》中的具体内容进行执行。而针对那些选择备案制开展质监工作的水利工程项目,应合理放宽具体检测项目,科学调整检测数量。针对那些选择联合验收方式开展质监工作的水利工程,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由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其进行质量确定。

3、结语

水利工程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充分保证其质量安全,还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综合性监管网络的建设以及全过程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实现对水利工程的有效管理,为工程建设提供充分质量安全保障,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1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十一

【摘要】 本文介绍了基层水利部门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与后期管理阶段的现状;分析了工程质量形成的因素;阐明了质量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与规定在工程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基层水利部门的质量控制的任务、程序和方法,改进质量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等工作;培养基层水利人才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对基层水利部门工作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小型工程建设 质量管理现状 分析

1.引言

市、县、区以下的基层水利主管部门组织建设的工程多以小型为主,诸如:电灌站、小型水库、小农水塘坝、倒虹吸、渠系、堤防建设等。参与建设的各方施工单位资质较低或根本无资质,许多工程由村或农民自营,设计以单一工程为主,没有总体规划,工程质量管理常常不被重视,其施工方法多数为土方法,质量无法保证。虽然这类工程单项规模小,但总体数量多,造成的经济损失与质量事故不可忽视。

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的稳定性,“适用”是指工程满足使用功能,“经济”是指工程投入的费用较少,工程发挥的效益显著,“美观”是指工程形象符合美学要求,进而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2.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与规定

为了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控制工程质量、工期、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国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措施,已显示出较强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

2.1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工负责

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部门监督。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

2.2采用新技术、注重科技进步和质量管理

有关工程建设的单位都推行全面质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工艺,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采用新技术提高了施工进度,努力创建优质工程。

2.3工程建设规范化、实行招标投标制

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及配套和附属工程,要按水利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管理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地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也参照招投标的方式执行,由基层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具体施工与管理办法。

3. 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常见的问题

3.1技术力量单薄、业务水平偏低

设计或监理工作多由县、区级以上相应单位负责,有时与实际脱节,而基层水利人员从思想上有了靠山并产生了惰性,致使整体技术水平徘徊不前,有的还出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基层水利技术人员从事上传下达等工作较多,没有或很少有时间进行深造,技术水平提高的速度慢,更缺乏深层次的实践经验,难以承担有一定深度的工作。

3.2基层部门技术资质不具备、多种职能融一身

按要求:设计单位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勘测设计任务,监理单位依照核定的业务范围承担相应的监理任务。但基层水利部门直接面向农村,管理范围窄、级别低,其职能不单纯是行政管理,技术服务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兼有设计、监理、施工管理、政府监督等多种职能,但一般不具备相应资质。

3.3设计无总体规划、施工不规范、因陋就简意识浓

小型水利工程立项很少组织可行性论证,工程建设常常没有总体规划,出现很多不合理或不规范设计,造成很大的浪费与损失。国家或水利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但很多水利基层单位和技术人员并没有掌握并付诸实施。小型水利工程多以民办公助为主,建设资金较为紧张,存在能省则省、因陋就简的意识。

3.4质量监控措施不完善、检测手段太落后

县、区以下多数基层水利部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也没有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思想意识,出现工程质量问题也就在所难免了。对小型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多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印象下结论,很少有先进的监测设备、仪器,更缺乏监测人才,在实施质量监控活动时没有强有力的说服力。

4.分析与建议

4.1开发水利人材、重视培养实用人材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并对其进行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基层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村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施工过程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挡一面。

4.2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加强对全体水利职工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和合理化建议活动。国家兴建大中型水利工程前要组织专家审查论证,我们在小型工程立项时也应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及时弥补设计中的不足,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质量管理决不能因是小型水利工程而不为。如果因陋就简,虽然一次投入较少,但将来的运行费用高,使用寿命短,结果不但没有节省投资,反而有可能劳民伤财。

基层水利部门起到了质量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管理等多种职能,必须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规范,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4.3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

首先,严把材料、设备的进货关。批量购置的材料、设备等,要根据国家、部颁技术标准先检测后使用,不合格的不使用。

其次,加强施工质量监测。对重点工序、重要部位与隐蔽工程,设置质量监控重点;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监督监理,严格监控施工质量;监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现场要做到“腿勤、手勤、眼勤、嘴勤”。

4.4注重美学研究、营造景观工程

水利工程与其他建筑工程一样,要注重美学研究与景观设计,这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人类已经从原始水利阶段、工程经济水利阶段进入生态经济水利阶段,水工建筑物的建设必须与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相协调。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各种建筑越来越多地开始注意视角效果,水利建筑也不应该例外,其外表形态应成为供人们欣赏人类美学的载体,同时也能产生经济价值。

4.5进行科学管理确保永续利用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5.结语

不论大、中型水利工程质量要顾及“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四个方面,就是县域的小型水利工程也必须遵照执行,只有四者全优,这样的工程才是真正的优质工程。

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规定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细致严格,而基层水利技术现状远远不适应形势的发展与变化,这就要抓紧水利人才的培养来适应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的要求。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即从始至终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横向”即全面覆盖包括大、中、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小型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更不能例外。

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可行性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

基层水利部门多数集质量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管理等职能于一体,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质量教育、提高检测水平、搞好建后管护等,建立、健全适合基层自身情况的质量保证体系。

郭飞(1966.8—),男 ,满族,工程师, 学历:本科,2009年考取水利部造价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工建筑物。

12.县级城市水利工程管理现状及建议 篇十二

水利工程的运用操作、维修及保护工作是水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工程建成后, 必须通过有效的管理, 才能实现预期的效果和验证原来规划和设计的正确性。工程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保持工程建筑物和设备的完整、安全, 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正确运用工程设备, 以控制、调节、分配和使用水源, 充分发挥其防洪、灌溉、供水、排水、发电、航运、水产以及环境保护等效益;正确操作闸门启闭和各类机械、电机设备, 提高效率, 防止事故;改善经营管理, 不断更新改造工程设备和提高管理水平。

2 水利工程管理原则

2.1 以满足为原则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要满足当代及后代的需求, 充分发挥工程的效益。水利工程是一项长远的服务人民的工程, 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还要为后代提供服务, 但实质性原则是以满足社会发展为主。

2.2 改善管理, 提高效益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的目的是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水利工程管理内容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改变。新时期, 水利工程管理要更加科学化, 只有科学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

2.3 实现科学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要摆脱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模式, 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 加速向现代化管理模式过渡。科学管理不论对于企业还是水利工程建设都是十分必要的, 只有一个科学的管理方式才能让水利工程健康发展。

2.4 保证设计安全

水利工程是一项重大的、责任性强的工程事业, 其在执行中安全性十分重要, 一旦安全性出现问题, 将波及到众多领域, 威胁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所以要从根本做起, 从源头上杜绝安全问题的出现, 所以水利工程在设计上就要做到安全。

3 县级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在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县级水利工程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所取得的效果显而易见, 为经济的发展的提供了有利保障。随着改革开放, 体制的变化, 水利的工程的工作重点也逐渐发生了转移, 不再一味地追求建设, 而是已经转移到水利工程的管理上。更加适应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实现对水利工程的科学管理。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基本上已经实现了集约化管理,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4 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虽然基本已经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 取得了重大成绩, 但是在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 尤其是县级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上还是存在一定不足。年久失修现象普遍, 水利工程建设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设计过于单一, 设备更显换代慢、设备陈旧, 设备流失非常严重等。

4.1 年久失修现象严重

在早期的水利工程建设中有的存在工程质量问题, 无法长期满足防洪兴利的有效作用。经调查县级的水利工程建设多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 距今已有40~50 a的历史, 工程标准难以满足现代的发展需求, 加之多年的失修, 一些工程出现渗漏、涵管爆裂和堵塞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 使水库的存水量降低, 水位运行不达标, 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同时, 失修工程也会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危害。有关水利工程年久失修问题一直存在的, 尤其是县级水利工程, 由于维修资金不足, 失修现象极为严重, 及时进行修补, 也无法达到预防的目的。在水利工程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的漏洞, 巡检次数少、检查不到位等。

4.2 水利工程配套不健全

在水里工程的建设过程中, 人们更重视对枢纽工程的建设, 而水利工程配套设施是建设中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 导致受益范围狭小, 降低了对农田的灌溉面积, 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 影响了农田以及其他作物的经济效益。

4.3 设计不够完善

在我国, 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是不存在设计缺陷的, 能够最大限度符合当地的需求。但在一些小的县城在水利工程规划和设计方面不足, 不能让所建设的工程发挥最大价值。

4.4 机械设备流失设备陈旧

机械流失以及设备陈旧在县城是一种普遍现象,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不当所致。机械设备流失导致工程无法正常运行, 设备更新换代速度慢、设备陈旧, 零部件丢失等都会限制水利工程作用的发挥。待旱季或者雨季水利工程建设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制约了农业及工业的发展。

5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建议

5.1 创新观念解放思想

实践证明, 先进的思想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水利事业的助推力, 要用于创新、敢于创新, 抓住发展的时机, 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思想和观念创新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 但是个别地方还是遵循陈旧的思想, 自我创新意识不强, 在管理方面同样是利用陈旧的手段和管理模式, 影响了水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步入了成熟阶段, 需要成熟的思想与之匹配, 陈旧的思想观念已经满意满足现代改革的需要, 若不做出改变, 势必会措施众多发展良机, 所以转变思想观念势在必行。首先要意识到水利工程事业是公益性事业、福利性工程;同时, 要树立水利工程师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次, 要树立自我维持的观念。最后, 转变单一的服务观念, 树立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观念, 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模式。

5.2 加强工程管理

水利工程是农业发展关键,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因此, 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各个相关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管理结构, 做到有规章制度、办公设备以及有相对稳定的管理队伍。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管理单位财务自主权, 实行对立核算, 并且对财务进行设计, 对不当花销或者违反财经纪律的一律给予清退处理。

摘要:水利工程是农业及工业发展的有利保障,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近些年, 水利工程得到了快速发展, 管理更加现代化、科学化。但部分县级城市仍然存在管理不善等现象。针对县级城市水利工程的管理现状及建议进行阐述, 希望对后续的水利管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十三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人员安全、工程质量的保障。应该足够的重视。施工管理者应该本着一个具有职业素质的心态,对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进度负责。在施工中要把每一步的实施工作细化到每一个人的头上,加大监督的力度,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达到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要求。

4.2 加强水利工程原材料的监督

保证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的`基础就是原材料。原材料的达标才能使得工程质量得到基本的保障。但是水利施工原材料种类比较多,大部分施工管理人员采用的是随机抽样检查。这种检测的数据不一定准确。应该讲采样的范围扩大,采取平均值,看是否达到工程要求。对于不能达到要求的原材料禁止使用。还有就是管理方要确保原材料供应方的供货量能够跟上工程建设的进度,使用新型材料的时候要将材料提交质检,检验合格才能使用。在检测原材料上面应该加强力度,保证基本的质量。

4.3 科学的管理施工现场

施工现场的管理主要是工作的安排和协调还有质量的检测等。首要的是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其次是在人员的调配和工作的安排上面要合理。对于每一个环节的施工做好监督,每天做好工作记录,包括工程进度、需要完善的地方、注意事项、各项数据记录等。

4.4 成本控制

保障施工顺利的关键因素是建设资金是否到位,这与核算人员的能力息息相关。必须强化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核算人员的能力,保证工程的预算能达到工程的要求。在资金的管理上面尽可能的减低成本,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在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同时对资金合理使用。

4.5 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和检测一定要严格。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也要不断的对机械的安全性、功能性做检测,以来保证机械设备导致的质量问题,二来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

4.6 重视后期检测

在整个工程完工后,施工管理方应该尽快的安排检测人员进行全方面的质检。最重要是的地基质量、抗水压质量的检测。力求每一个细节点的质量把控。

5 结语

14.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十四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且随着世界人口的高速增长,我们居住的环境遭到了破坏,一些能源出现短缺的现象,生态环境也出现了恶化的现象,文章主要针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进行探究,下面我们就对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和造价工作展开深入的探究。

1.水利工程维护的工作要点

因为水利工程是涉及到国家民生的一项重要工程,水利工程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水利设施所处的气候和环境的特点,建立一套系统性、全面性的水利工程维护设备和解决方案措施,这项工作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对水利工程的维护设计进行准确的地下水资源勘测工作,对该地区的水文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以及用水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确保周围环境的合理性,在保障灌溉的同时,有效的降低地下水位。其次,要在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做到对水利工程的常规性维护工作,比如对水利结构的上部分、下部分、以及附属部分进行维护,做好从整体到局部的维护工作,不断的对维护方案进行优化,在取得最优成本的控制工作的同时降低维护工作中所用的成本。其三,对水利工程中所用的设施和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工作,这项工作包括对水利建筑的清洁和养护,对已经受损的设施和设备进行性能状态的评估工作,促进水利工程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2.水利工程维护中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

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技术一直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是关于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下面我们就对水利工程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水资源和水利工程方面的管理工作缺乏协调性

在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方面出现不协调的情况,其中水利防治水灾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并没有完全的结合,也正是由于水利工程在环境改善方面和水资源的合理化应用方面存在着不协调的现象,导致了水利工程在后期的维护工作中面临着开销较大、成本较高的情况,影响了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性。

2.2 水利工程维护的管理机制并不健全

在水利工程维护工作中还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管理机制的不健全问题,就目前水利工程维护管理机制的现状来看,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很难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由此看来,建立一个严格的管理机制和规范性的技术实施工作具有很大的必要性,提高对水利工程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2.3 水利工程维护工作中有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维护工作中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对水利工程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维护设备和相关设施逐渐的.老化,在水的侵蚀下慢慢的出现腐蚀和脱落的现象,引发螺丝松动和钢铁生锈的情况。另外,在水利维护工作中,工作人员进行设备作业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可能相对较低,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维修工作时,很难做到随机应变,这样就会引发一些工作人员出现伤亡的现象。这些问题都接客观存在的,导致水利工程面临着无法避免的安全隐患,需要后期管理工作的有效调节。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和技术指导工作,降低水利维护工作中的成本和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4 水利工程的维护技术相对落后

水利工程在维护技术方面存在着相对落后的情况,阻碍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与时俱进,水利工程在维护工作方面不仅技术相对落后,在经验方面也是有着不足的,比如在水利工程中的渠道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中,如果采用传统的衬砌和混凝土砼分块浇筑的方式,可能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还会造成浪费资源、浪费成本的不良后果。由此可见,在水利工程的维护工作中,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及时的更新,有效的提高水利工程中维护管理的高效性和高质量性。

3.水利工程维护中的造价问题探究

以上我们对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探究,下面我们就水利工程的造价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工作。

3.1 水利工程维护中造价问题的现状

由于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可能在各种不定因素的影响下,造成水利工程设施的损耗问题出现,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维护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其中对水利工程维护造价问题的探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建设的运行成本,提高水利工程的收益,同时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加强对水利工程中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确保水利工程的有序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水利工程维护造价中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多,下面我们对水利工程中维护造价的有效措施进行讨论。

3.2 水利工程维护造价的有效措施

(1)加强水利工程维护的监管机制加强水利工程维护的监管机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氛围,另外由于我国水利工程中维护工作方面的造价管理工作有一定的落后性,尚未形成一个完备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划制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维护造价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工作,提高,造价人员的自律性,形成一种相对诚信的水利工程维护造价管理制度,促进水利工程维护造价管理体系的有效开展。

(2)提高水利工程维护造价项目的管理水利工程的维护造价涉及的范围较广,需要进行维护的项目有很多,在维护项目的周期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以及维护项目的落实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加强对水利工程维护造价项目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要立足当前水利工程维护工作的现状,细化工程中的维护项目,制定具有合理性、规范性的标准,促进维护项目的有序开展,为维护造价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3)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开展造价管理工作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是由市场经济作为导向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虽然是一项国有资产的投资项目,但是这并不妨碍其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在水利工程维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也要坚持市场的导向作用,建立一个以市场为基准的工程价格机制,促进水利工程维护工作的细化,切实的提高维护工作的质量。

4.结束语

15.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 篇十五

1 造价管理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1.1 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情况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情况不是绝对的良好, 存在不少问题。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对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更不容忽视。但往往这就是比较忽视的地方, 我国对于工程项目造价的管理制度不够成熟, 还存在一些漏洞, 不够高的管理水平容易使得工程的资金投入过多, 造成浪费, 使得经济获益减少。因此只有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重点落实, 对于不同的工程项目制定科学合理的造价, 在保证施工项目顺利完成的情况下, 将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发展。但目前的行情并没有深刻体会到这一点, 不少建筑企业忽视了工程造价存在的必要性, 亦或是还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管理。因此, 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这一概念, 需要得到更全面的推广, 这一建筑行业的前景才会更加明朗。

1.2 工程造价管理理念落伍

我国建筑业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这一概念还不是特别理解重视。现在的市场材料行情并不平稳, 时常会有价格巨大的波动。市场管理出于稳定市场考虑, 各地方会制定相适应的收费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随意定价等情况的出现。但是仍有很多问题存在于我国的市场管理当中, 再加上自身的监控不到位, 很难将市场的资源很合理的分配利用起来。这就需要建筑企业做出一定的改变, 汲取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 帮助建筑市场的发展走向正轨。并且要限制房产项目制定过高的价格,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的前进。

1.3 建筑工程造价师素质偏低

我国目前的高水准建筑工程造价师的数量比较少, 因此大多数建筑企业不容易把握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尺度方法。作为一项复杂的、涉及多方领域的专业,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易掌握, 因而很多工程造价师只是浅显掌握些技能, 优秀的人才较为紧缺, 专业素养也是普遍不高。我国现在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要求还未成型, 也很难进行规定。因为相对而言, 建筑行业的工程造价人员太过复杂, 种类繁多, 并且很大一部分缺少实战的管理经验, 需要进一步的锻炼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此外, 不少人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知识匮乏, 并没有系统的掌握这一项技术, 在法律方面也缺少相关知识的了解, 很那管理好建筑工程造价这一艰巨的任务。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完善对策

2.1 更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观念

在这个特殊的阶段, 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去除老旧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理念, 将新式科学的观念引进, 只有跟进时代的发展, 才能够在日渐残酷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实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利益最大化, 这就需要造价管理人员作出切实合理的判断, 将建筑工程的资源进行科学配置进行充分利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工程造价减到最低。因此, 建筑企业对项目的投入要有大大致的估算, 认真研究施工所需要的花费以及设计需要的开销, 制作出真实科学的研究报表, 使得建筑工程的资金能够真真切切的落到实处, 发挥它们的最大价值, 帮助建筑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2.2 建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点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根据市场的行情审时度势, 做出正确的判断。这里材料的价格以及人工的选用为控制点, 以此展开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内容。建筑企业的相关部门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场监控系统, 及时观测市场的行情, 物价的上涨下浮情况, 人工费用的大致费用, 以及器械消耗的资金都是需要考虑分析的部分, 需要有及时的分析, 才能够对造价有十足的把握, 有更加有效的管理。此外, 根据现场施工人员的作业水平需要及时的调整, 这个过程是动态的并不是一成不变, 价格是需要及时改变的, 这样才能够在合适的时间节点减少资金的投入, 但又达到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的目的。对于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环节更是需要准确的分析, 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或者投入过剩, 如此一来, 能够在很大程度达到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的目标。

2.3 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员工专业素质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 有许多不同类别的员工, 这同时也是加大了造价管理的工作。很多操作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 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匮乏, 并且缺少实战的经验, 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影响了造价管理的最终效果。因此提高造价管理相关人员的专业素质显得格外重要, 建筑企业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 进行技能的训练, 帮助他们提高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并且可以采取不定时的考核, 检测他们的专业水平, 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他们提高自身的素养, 不被社会淘汰。此外建筑企业需要招贤纳士, 采用高水平的造价管理师, 同时也可以带动造价管理整个团队的工作能力。并且对于法律这一方面的知识普及也是十分必要的, 加强员工对于相关法律条规的认识, 帮助建筑企业发展前进一步。

3 结束语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下, 建筑工程造价需要发现自身的问题, 并针对发现的问题采取解决措施。对于文章中提到的问题, 如落后的工程造价管理理念, 就需应对改进, 汲取积极先进的管理方法, 对于造价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则需要建筑企业提供适当的培训机会以及员工自身的改变。只有将动态的工程造价管理落到实处, 以安全的施工为大前提, 才能将建筑企业的利益得到保障。

摘要:建筑公司如何在保证工程施工正常的情况下, 取得更多的利益是目前的关键研究方向, 因此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显得格外重要。文章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为切入点, 主要分析存在的问题, 并且就此提出一些完善的解决对策, 在降低工程造价的同时可以更好的管理工程质量问题, 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完善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彦麟, 刘勇.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 2016, (15) :78.

[2]李泓泽, 郎斌.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在电力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 :7-11.

[3]董士波.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J].经济师, 2003, (12) :136-138.

16.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十六

摘要:水利工程管理既包括施工建设期间的管理,也包括竣工之后的管理,但是参与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往往都只关注施工建设期间的管理,却忽视了工程后期管理,这就导致水利工程性能下降,工作效率降低。除此之外,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现本文就重点对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优化策略,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由于我国的供水、发电等生产需求量不断增加,因此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也随之增大,建设类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水利工程前期建设与后期使用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若不加强工程管理,可能会降低水利工程的运行效率。因此无论是前期建设,还是后期使用都需要做好管理工作,以此保证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内都保持良好的状态。

1、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单位性质不明确

正常情况下,机构性质直接关系到机构职能的确定,如果机构性质不确定,则机构职能就无法确定,这就会直接导致机构职能混乱。然而一直以来,负责管理水利工程的单位性质都未有明确的定位,可以将其看作是行政主管单位,也可以将其看作是水管单位。由于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性质不明确,职能分工出现了明显的问题,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时常出现超负荷工作情况,管理单位既要负责管理,又要负责保养与运营。可以说,目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个角色间缺乏有效制约机制,使其一直都未受到良好的监督。

1.2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现阶段,我国的水利行业所应用的管理机制并不完善,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管理方法较为落后,无法适应现有管理状态。水利工程竣工之后,由于后期保养的经费缺乏,维护工作做不到位,使得水利工程的运营寿命大大缩短,并且运行工作效率一直都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无法充分发挥出水利工程的价值。尽管各级相关单位都在努力改变现有的水利工程运营状态,也采取了很多解决对策,但是由于管理机制一直无法科学完善,所以解决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1.3重建设轻管理

这是我国水利工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时,各个部门会全力配合。但是工程竣工之后,各个部门却对后期管理比较漠视。比如水利设施并未进行有效管理,乱堆、乱放问题常见;另外,水利工程中的安全隐患都未得到有效解决,导致重大事故的出现。之所以会出现此种问题,重要是因为水利工程产权不明确,具体应由哪个单位进行后期维护管理的问题也不明确,最终导致竣工之后的水利工程处于无人管的状态。

1.4施工期间管理不到位

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期间,管理人员管理不到位,甚至是应付了事。由于一些管理人员并未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看作是重要的管理内容,因此质量把关比较随意。原材料、机械设备进入场地之后,管理人员未能进行抽查检验,使得质量不佳、性能不好的原材料与机械设备混入到水利工程施工场地,使得工程质量一直存在着隐患。

1.5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跟不上形势发展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管理体制在当时曾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但仍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水利基建工程实行“事企分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开始转型,纷纷组建施工企业,原有的管理人员划归入施工队伍,结果导致管理力量捉襟见肘,管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削弱了管理能力。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

2.1明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性质

单位性质明确,单位职能才能够明确。本文认为依据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情况,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性质:第一类,公益性质管理单位。该类性质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主要负责防洪、防旱等公共事业,经济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给予支持,并未有任何收入来源;第二类是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此类性质的管理单位不仅要负责防洪、防旱等公共事业,同时还需要兼顾供水、发电等任务,除了國家财政支持外,发电与供水也可以获得一部分收益;第三类是经营性质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此种类型的管理单位主要负责供水、发电,国家财政不予支持,主要收入来源于供水与发电。单位性质明确之后,各类型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职能也能够明确。

2.2总结以往经验与问题,提高水利施工管理水平

针对我国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加快相关研究,积极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对施工企业以往完成工程管理问题的分析与总结,提出施工管理应对策略及相应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对以往工程施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解决措施,提高企业综合技术管理能力,降低新项目施工管理中管理问题的发生。

2.3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减少施工管理问题的发生

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发生的因素,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对现行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分析及评价工作的科学开展,确定施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以此完善相应工作。通过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降低施工管理问题的发生、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在完善施工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实施评测机制。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施工管理现状进行评测,了解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情况及不足之处,并进一步改进管理体系。

2.4水利工程建设要“重建重管”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一定要加强后期管理。一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水利工程管理的资金、人员、考核、验收等管理细则,使水利工程管理有法可依,凡事有章可循;二是加大对管理环节的资金投入,保障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建议建立资金专户,专账管理,做到专款专用,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三是落实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只有相关利益者参与监督,监管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本着“谁使用、谁监督”的原则,动员广大用水户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监督。

2.5提高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个工程顺利的完成必须有严谨的管理体制,而且还需要现场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配合。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学习,提高责任心,强化质量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3、结语

水利工程管理贯穿整个生命周期,持续时间长,因此相关单位必须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以此保证防洪、防旱事业有序进行,保证供水、发电生产不会受到影响。尽管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相信随着管理优化策略的实施,水利工程管理事业定会走向正规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 陈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3(18)

[2] 谢国喜.水利工程的全面施工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

[3] 孟盛国.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探讨[J].企业研究.2013(10)

17.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及完善策略论文 篇十七

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工程建设的规模程度大小应该符合总体流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目标,但工程的规模程度大小又对该工程影响环境的程度起了决定作用.因此,如果完成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开发规划,也就相当于对各个流段的开发目标进行了确定,这就无形地影响了这些地方的生态环境,并且对以后的规划实施阶段也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应该重视.

1.2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影响

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问题主要包括土地问题、水污染、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危害人体健康等.

(1)土地问题:料场开采和工程弃渣堆放会将大量土地占用,导致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损害了自然土壤和地貌景观.

(2)水污染:施工开挖、冲洗骨料、灌浆、填筑围堰等施工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并且这些生活污水和施工费水悬浮物的含量非常高,如果不处理直接将其排入河道,就会导致下游水质出现污染.

(3)空气的污染: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会污染周围空气质量,还有生活与生产燃煤废气和施工车辆尾气也会污染周围的空气质量.

(4)噪声污染:在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时期,会大量地使用大型施工机械,这些机械日以继夜会产生很多噪声,开挖山体的过程中使用爆破技术也会产生大量噪音.

(5)固体废弃物污染:修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堆放这些废弃物,容易导致泥石流和局部水土流失,不利于河道正常流通,若放任堆积不做清理,这些废渣会严重危害当地生态.

18.乡镇水利工程管理策略分析论文 篇十八

由于乡镇涉及的地域较广,地理位置不同,具体情况也较为复杂,这就导致在乡镇发展水利事业有一定的难度,导致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速度越来越慢。但是,新时期乡镇水利事业的发展给原本水利工程注入了一些新的思路,不仅提升了水利工程的发展,还很大程度地促进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提升。这种治水的新思路是当代比较适合的一种治水方式。为了保证乡镇水利事业能够健康、有序、顺利的发展,就应不断强化管理,才能很好地保证水利工程的进展,保证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村社会的发展。

1新时期乡镇水利工程面临的整体形势

目前,乡镇水利工程的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为了很好地提升乡镇各项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全面改善其经济结构,使得乡镇发展能够满足自身需求,更好地满足乡镇人民的生活需求。其中水利工程建设对乡镇经济的发展影响巨大,需要及时解决实际问题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水利工程实施好坏受多重因素影响,例如,乡镇农业生产中,种植结构不够合理,将会影响已有排灌系统的运作,导致相应的水利配套设备出现问题。日常工作中,对乡镇水利工程缺失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维护,造成水利系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使水利工程无法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无法发挥最理想的功效。目前,乡镇水利事业的相关制度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的工程体系也有有待进一步完善,保证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管理质量,控制并避免各类不安全因素的存在和发生,保证乡镇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农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乡镇水利工程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监督工作未能切实落实。监督水利工程的实施是乡镇水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保证水利工程能够很好地为人所用,为民服务,就应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但在实际监督管理工作中,却未能很好地实现管理到位。水利管理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建设质量、保证运行畅通、保证维护维修、保证功能的发挥,也就是说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才能有效防止水利工程出现问题,避免因管理不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相关部门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监督和管理,但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仍却缺少一定的力度,无法保证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严重影响乡镇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导致水利工程无法很好的为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提供服务,阻碍了乡镇经济的良好发展。2.2管理目标尚未明确。随着乡镇水利工作的不断发展,要想提高乡镇水利工程的管理质量,首先应该设立明确的管理目标、明确管理方向,才能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管理效率。在设立管理目标时,应该在管理工作中添加一定的现代化元素,这样才能符合时代要求,比如可以在管理工作中加入高科技技术用以增加管理工作的专业性,或在树立管理目标时增加科学意识,以保证管理工作不被时代所淘汰。借鉴乡镇水利工作发展较好地区的工作经验,进行交流、学习和互补,“取人所长、补己之短”,树立明确的管理目标,利用现代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管理,促进全市乡镇水利事业的良好发展。2.3缺少严格具体的规范。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讷河市各乡镇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具体操作中仍缺乏一定的规范性。众所周知,规范操作对于一项工程设施的正常运转、功能的发挥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无法保证正常合理的规范性,就无法为工程提供安全保障,不仅会影响水利设施的运行安全,还会影响相关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更会给企业、农户、社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在日常工作中,有的水利工程主管部门的负责人不重视水利管理工作,个别人为了谋取私利而没有严格按照规国家的相关规定加以管理和操作,使水利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危害了人民群众、企业和社会的利益,给水利事业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是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2.4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日常的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主要工作都是由管理人员执行、完成的,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专业技能、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因素,对管理工作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乡镇地区的水利管理工作人员多数并不具备专业管理资格,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技术水平等均有待提高。如果不能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就无法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开展,对工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无法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理和解决,甚至会造成新问题、新困难的发生,影响乡镇水利工作的顺利进行。

3新时期乡镇水利工程管理策略

3.1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责任制。为了保障水利管理工作质量,应在工作实施前,制定一套完整的质量责任制,利用专业知识和管理理念对目前的工作作出改进,明确管理方向和管理目标,保证后续工作的正常进行。健全的质量责任制是利用强制性规范监督工作,保证管理工作的一整套合理的规章制度,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切实按照责任制度来贯彻执行。健全的责任制就是将每一项工作都明确分配,每个员工各负其责,以落实质量监督为目的加以严格的管理。“没有制度、不成方圆”,这样的制度是每个工程所必需的,如果没有制度作为规范,就很难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很难保证工程质量。3.2制定明确具体的管理规划。强化管理规划,在管理工作中要保证管理方向的正确性,掌握完整的实施进度,对管理工作有较为明确的宏观把握。乡镇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已具有了较为系统的管理模式,但因地域广、覆盖面较大等实际情况,与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全市乡镇水利工程仍处于基础阶段,所以设定管理规划时应把握好目前所处的地位,利用并发挥这种基础性,充分利用乡镇现有的设备,再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和时代的要求,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规划,以保证能够对后续工作起到督促的作用。同时,为了保证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应该重视操作规范性,制定相关的规范措施,遏制操作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杜绝不良风气的滋生,保证乡镇水利工作的有序进行。3.3加强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保证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提升管理人员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对于整个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不仅包括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还包括整个团队的管理理念,要“请进来、走出去”,组织专职人员定期参加学习和培训,参加统一考核,以达到水利工作发展的新要求。以水利事业、人民利益、社会责任为出发点,保证水利工作整体水平的全面提升。

总之,新时期、新发展,给乡镇水利工程事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提升乡镇水利工程工作质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城镇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时代发展,利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为乡镇水利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从而促进乡镇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稿:《九一八,不容忘却的历史》下一篇:乐于助人的小乌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