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校园阵地建设管理

2024-06-15

文明校园阵地建设管理(共14篇)

1.文明校园阵地建设管理 篇一

“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地方文明社会风气的主阵地”

心得体会

学校是培养社会经济建设人才的地方,也是一个地方文明社会风气的缩影和镜子。学校学生来自于各个家庭,联系和辐射整个社会,学校是地方文明风气的最佳传播地方,学生在校园内外的言行举止,都反映出学校文明建设的水平和功能。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牢牢掌握地方社会文明风气引领者的主导地位,狠抓常规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导学生文明学习,博学践行;文明守法,诚实守信;文明举止,言行得体;文明卫生,科学消费,努力把学校建成干净、美丽、有文化氛围的好地方,让校园充满读书声、歌声、笑声,把学校建成学园、花园、乐园。以此同时,要主动敞开校门,让当地社区群众感受到学校的文明气息,扩大校园文化建设的辐射效应,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地方文明社会风气的主阵地。

一 美化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我校在开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地方文明社会风气主阵地”活动中,结合“城乡清洁工程”,做好校园的清洁保洁工作,让校园变得更加清洁干净,成为师生们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注重优秀文化的引领作用,搞好宣传专栏、阅报栏、文化长廊、黑板报,突出校园文化内涵,大力颂扬文明新风尚。

二 常抓常规教学管理,培养学生的文明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要求各个班要举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如何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地方文明社会风气的主阵地”的大讨论,每人

写一篇心得体会,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加强德育教育,教育学生文明学习,博学践行;文明守法,诚实守信;文明举止,言行得体;文明卫生,科学消费。通过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评比活动,对学生的劳动习惯、卫生习惯、纪律意识、文明礼貌习惯、节约意识,反复地进行强化,让学生的行为由被动性行为、自发性行为向自觉性行为乃至自主性行为提升,人人争做文明校园建设的宣传者、维护者,争做文明风气的传播者,把在校养成的文明行为,带回家庭,带出社会,让群众感受到学校的文明气息,扩大校园文化建设的相互效应。

三 各个班制订了班规,张贴了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安全小册子 各个班有了班规、行为规范、小册子的约束,而且还经常不定时的评比和比赛,学生文明意识得到充分提高,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学习成绩也得到了很大进步。

四 把学校建设成引领地方文明社会风气主阵地 教师要做好教好书育好人这份工作,要立志做好文明社会风气的引导者和施教者。校长要做老师的表率,要善于做好文明社会风气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传播校园文明。学校要组织师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从身边做起,把校园建设成为最美丽、最文明校园,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地方文明社会风气主阵地而努力奋斗。

电白县第二中学 杨树祥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日

2.文明校园阵地建设管理 篇二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整合 导众型媒体 分众型媒体 新媒体 传统媒体

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要倡导和谐理念,培养和谐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就意味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载体,营造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氛围。《2011年中国传媒创新报告》中指出了未来传媒业发展的特点和趋势,其中之一就是传媒融合趋势更加明显,媒体间应积极进行并购与重组,加强媒体间的合作,巩固校园文化阵地。校园媒体作为高校中最重要的传播和建构载体,不论传统纸媒体,还是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如何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发挥综合联动作用,立体地、分层次地引导学生思想,凝练大学精神,宣扬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值得深入和讨论的重要问题。

高校校园媒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传播系统,一般由校报、广播、电视、新闻网、宣传栏、学生社团自办刊物和网站等组成。按媒体性质分为:导众型和从众型[1]。按媒体传播形式基本分为:文字印刷形式与电子传播形式。

一、 不同性质媒体的资源整合

1.导众型媒体与从众型媒体的区别和作用

导众型媒体,顾名思义,是一种将思想理论作为优先考虑,由媒体“把关人”,将主要思想理论经过筛选、整合后,形成作品传达给受众的媒体。如新闻网、宣传栏、广播、电视、校报等是由党政负责部门负责制作、出版、发行、播出。

从众型媒体,则为以读者兴趣爱好优先、传达针对性思想理论,形成作品再由“把关人”审核后发布消息的媒体。如各个社团自发刊物、校园BBS等。

导众型媒体处于整个媒体宣传的上游,具有官方公信力的特点、担负着提高学校声誉、对外宣传的责任,但往往由于宣传色彩过浓,理论基调过高,失去了广大学生读者的兴趣;从众型媒体站在受众立场,从下游出发,具备广泛的读者群体和大量的基层信息,同时也存在基层信息不符合各自社团刊物的特点,不予以报道和重视而导致的忽略某种信息的现象,或者是出现刊物与上游主流思想不协调等问题。因此,校园主流媒体如何从自说自话的单一“导众”模式中走向同商共议的“从众”模式,促使媒体更加接近读者,同时将自办媒体信息集中合成,形成统一的主流文化,是两者整合的重点。

2.利用导众型媒体引导从众型媒体,再通过从众型媒体支持导众的主流思想

以校报与学生社团自发刊物结合为例。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关注校园大事记、主推校园文化重点和特色的同时更加要关注新闻的热点和读者的兴趣点,提高宣传效果,加强互动,通过读者反馈改进思想引导模式。[2]学生社团自办刊物与网站因各自社团性质不同、管理人员思想政治觉悟不同,针对不同的群体产生分散式引导。

在学校、教育大方向指引下,从报道“我”的关注、“我”认为重要的关注转为报道读者关注的、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深受学生喜欢的新闻,因为在主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受众的文化关注点就是学校的热点,学校的热点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

深入推进“走转改”,联合学生自办刊物和网站记者,作为校报通讯员,使其在校报主流思想引导下,有意识地经营学生自办刊物,整合资源和消息。充分发挥纸质媒体的作用,将深度报道的焦点对准基层,注重服务,通过学生自办刊物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心理诉求,有针对性的“分众”报道。通过提高发行量和阅读率巩固舆论阵地,从而达到引导受众、引导舆论的良好效果。

从分众中搜索符合导众精神的内容和形式,以“接受”的角度出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导众精神融入到分众的方式中。学生自发形成的社团,尤其是新闻、文学、心理类社团多数拥有自发报纸、期刊、宣传册。学生社团的成员都有共同的爱好和特点,代表了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学生社团的刊物具有显现针对这该群体特性的功能。如民航大学学生刊物中新闻性质的刊物《新视线》,从形式和内容上着重在学生活动中,80%-90%的版面都是学生新闻;校心协刊物《心语心译》,内容侧重于心灵故事,从心理层面引导读者;故事型的《身边》,注重用读者熟悉的散文、故事等形式感动和引导受众;《实用英语》、《经管团委》等按照专业、学院分类的媒体则以专业角度、基层受众出发;学生自办网站易航网,从受众娱乐化出发,寓教于乐……从这些分众媒体中,可以发现学生更加关注的会议、活动和更喜欢的引导形式。结合导众型载体的“官方”特点(由于官方,所以是受众在乎的、关注的),可以从宣传、管理、教学、科研、学生生活、校园文化、心理、娱乐等多方面、多维度地扩大受众面,从而引导读者,并且对诸多分众型媒体起到了舆论传播的监督作用。

二、 不同形式媒体的资源整合

校园的媒体环境伴随着学校办学理念的改变,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以及社会信息通讯技术对媒体的改造,信息资源高度开放等变迁。校园内的信息交往活动不仅仅局限于某一种形式的媒体传播。校园媒体的网络化,促使舆论更加分散,人们获取信息的“门槛”降低,选择信息的行为自主性更强。

1.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与作用

就内容倾向、报道形式而言。传统媒体中,校报作为高校党政机关报,承担记载学校发展历程、具有较强公信力的特点;宣传栏作为一种传统的新闻媒体形式,以其直观、主题鲜明的特点深入人心;学生社团自办刊物则具有特色鲜明、内容针对性强的优势吸引读者。新媒体中,校园广播、电视能够将视听结合,发挥强制覆盖作用;新闻网以及学生自办校园网站则具备明显的时效性、并逐步发展为加强对外宣传、扩大学校影响力的最潜力媒体形式之一。

nlc202309012253

就思想政治、舆论导向作用而言。宣传栏、新闻网作为最直观的载体承担着最重要的引导任务;校报将公信力与易于阅读和保存相结合,体现出“长线式”引导和潜移默化式教育;广播、电视则为集中式、针对性宣传模式。

通过对形式和导向作用的分析与对比,可以发现传统纸媒体,具有对校园内部长期引导的功能,新媒体具备将校园内部文化建设成果即时对外传播、展示的作用。因此将两者结合,利用传统媒体,深入长远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之利用新媒体,将校园内对主流观点的反映情况呈现给社会,从而达到“由外深入灌输主流思想,由内及时反映引导成效”的文化建设效果。

2.受众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中的参与效果

从信息传播速度来看,新媒体具有较强的时间优势,只要拥有相应的网络、音响、影像等设施设备,便可以做到及时传递信息,传统媒体则需要通过一个制作周期再进行信息传播。

从信息传播的持久度来看,传统媒体具有固定版面和固定展台的优势,报纸的保存价值和橱窗的展示功能使得信息在较长时间内保留,可供长期报道、深度报道,进一步将传递的信息深入化,而新媒体由于不具备健全的收录平台或更新过快,倒是信息的作用停滞在表面不能深入分析。

从参与度来看,新媒体依赖于电子时代的数字化技术,传统媒体依然依赖于印刷技术,两者更新周期不同,参与平台也不同。

(1) 新兴媒体的信息传播大大提高了群众参与

新兴媒体中涌现出大量自媒体,参与信息的公共传播起到了二次传播乃至N次传播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传播都会由各种获取信息的终端渠道,每个渠道背后都有大量的大众传播、人际传播过程。整个庞大的传播过程如一颗茂盛的古树,主流媒体好比树根,信息是养料,通过各个作为树枝的流媒体,最终供给到作为受众的树叶,但是每个树叶上都有叶脉循环养料,叶脉的循环便是最常见的人际传播。不仅是叶脉的养料循环,整个树干、树枝都有循环,这个循环的反馈作用就是常说的受众参与度。

(2) 传统媒体的信息挖掘增强了群众对信息的思考和分析程度

新媒体提高了受众参与度的同时,也存在着在流媒体产生的舆论场与主流媒体制造的舆论场之间拉锯式的叠合、分离、交互的影响问题。什么是最原始的信息,如何在拟态环境[3](人们的行为与“现实”的三种联系,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地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三是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找到贴近真实的声音,把握时代的脉搏,切合社会热点、校园热点,迎合受众的目光,引导他们的主观现实贴近客观现实等问题,便成为传统媒体深度挖掘和分析的出发点。

传统媒体的长期性和固定性,为发挥信息的潜在作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主流媒体的引导下,将主流思想细化,将提升受众的辨析能力。

3.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结合的作用

为了避免新媒体参与度过大,和传统媒体信息不及时的现象出现,有效利用“沉默的螺旋”4在校园媒体中运用,使主流思想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必须有效结合,及时做到“信息传播——深度解析——信息反馈”的新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发展模式。

(1)新媒体牵头,传统媒体知行合一

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可以从过“组合宣传”的方式,有新媒体牵头,视觉、听觉全方位大范围、及时传递消息;随后,传统媒体要有预见性和时效性,及时进行长期深度报道,从而达到深度剖析信息的内涵,为读者搭建思考的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当经过一轮信息传递、信息分析之后,再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将受众的信息接收情况反馈、呈现出来,即将所传播的信息的教育作用呈现出来。

以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选拔活动为例。2011年10月在校园新闻网发布了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消息,2012年3月,航空工程学院在校园网上发布了本学院关于该计划筹备的汇报会,2012年4月初,航空工程学院的“卓越班”遴选活动的报道出现在新闻网上。

根据以上事例,按照“新媒体——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过程分析: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之间,校报刊登了5篇,平均2500字的深度报道,从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航空工程学院负责人等多方面解析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校报发行量6000份,下发到各个宿舍和科室,使负责老师对学生有正确的、明确的报名指导,同时,学生根据对政策的深度解析,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出选择。随后,参加2012年4月的报名。由此可见,前期利用新媒体——网络,对政策进行宣传,传达消息;中期传统媒体——校报,随即进行一系列深度分析;最终再将受众在得知消息,了解消息之后,如何反馈的情况利用新媒体——网络,呈现出来。

如此一来,整个消息的发布、引导和反馈形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并得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2) 从众型传统媒体挖掘,新媒体提供平台,进行反刍

众所周知,网络媒体以及广播电视的及时性和更新速度远超过传统媒体,但根据以上“导众型媒体”与“从众型媒体”的分析,许多学生社团的媒体形式都是“从众型的传统媒体”。所以,这些媒体更加“接地气”,但无奈于其所属性质为自发型,传播产生的效果覆盖面小,甚至仅仅局限于其社团内部。因此,在之前“导众型媒体”与“分众型媒体”结合的理论分析上,加以细化,使之成为:校园新闻网、广播、电视等“导众型新媒体”与各个社团的纸媒等“分众型传统媒体”的结合。

以民航大学关于“探秘校男篮‘星连心’基金会”为例。其报道形式体现在新闻网上,但最初的发掘点是学校一个名为“心蕊”的爱心社团。最初是这个社团联系校男篮,在他们取得第十三届CUBA亚军凯旋之时进行了庆祝活动,并成立“星连心”基金会。那时的宣传报道仅限于社团内部和男篮内部以及辐射范围很少的周边师生。在时过一年后,随着不断的人际传播,被校宣传部了解,随即进行采访、报道,最终反映在新闻网这个平台,并被社会各媒体如中国民航网、新华网、《滨海时报》、天津网、北方网等新媒体再次转载传播。此报道为学习雷锋50周年纪念之时,起到了支撑主流思想的作用。

三、 媒体整合的队伍建设

不论是校园内“导众型媒体”与“从众型媒体”的整合还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整合,都离不开“人”的因素,如何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媒体队伍,是促进整合、发挥作用的关键。这就需要健全的制度和管理。应参考社会媒体记者与通讯员机制,建立各个校内媒体间互为通讯员机制;同时建立各个校园媒体记者与全校师生间的通讯机制。从而从信息传播和精神引导上打通渠道,为全校文化阵地建设搭建畅通平台。

参考文献:

[1] 江曙曜.新时期党报“从众”与“导众”,《中国记者》 2012年第3期,P13.

[2] 张琳.高校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11月,第28卷第6期,P14.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P219-222,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文明校园阵地建设管理 篇三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大乌江小学开展了“五微三阵地”校园消防安全活动,现就本次活动的开展作一个总结:

一、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陈关林

成员:杨飞叶容何海陈雪梅周昌敏陈丽以及各位班主任

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二、具体活动:

微读本:全校每个班级都发放了一本《中小学消防安全知识读本》,并且在全班让每个学生都去读,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同学们都踊跃地去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微辅导:各班消防微辅导员都结合校园火灾特点,就火灾分类、发生、日常防火灭火、火场逃生自救、灭火器的使用、如何报警、应急疏散等应注意的问题向同学们进行了讲解示范。

微角落:在每个班级都设置了一个消防安全角,张贴了消防安全知识挂图,消防科普读本,让同学们更好更详细地了解消防安全知识。

微整治;全校开展了“我的通道我畅通、我的隐患我排查”校园消防安全隐患自查自纠活动。

4.如何建设校园文明 篇四

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有利于推动校园文明的建设,所以建设校园文明应当从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着手:首先应该强化校园文化的管理;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再此要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教育。具体的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开展“建设校园文明”主题演讲,弘扬优秀的校园文化同时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于建设校园文明的看法、见解和期望,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提高学生对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的理解,由此推动校园文明的建设;

(2)拓展和保持校园沟通渠道的畅通,增强学校和学生的交流,使好的建议和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反应,同时有利于学生对学校关于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指导思想理解,从而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推动校园文明的发展;

(3)组织开展自愿者活动,通过参与各种活动让学生亲身感悟校园文化、了解校园文化、宣扬校园文化,推动校园文明的建设;

(4)利用校园内的校广播电台、校报、社区生活版等宣传媒介,宣扬先进的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为学生提供行为模范,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为学生指明前进方向,推动良好的校风建设;

(5)开办“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赴爱国主义基地学习,宣扬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 发展优秀的校园文化,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建设校园文明需要你、我的共同

5.文明校园建设巡礼 篇五

XXXX中学文明校园建设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宗旨,将创新思维与扎实行动相结合,切实体现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创建和谐校园,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1.XXXX中学文明校园建设实行党支部书记(校长)负责制,突出政治引领、道德规范和环境育人功能。学校成立了专门领导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压实主体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监督检查,把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并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考核。

2.突出展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内容,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育人氛围,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积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校园文化环境,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3.明确文明校园建设的奋斗目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学校的思想文化;培养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形成学校的精神文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形成学校的行为文化;统筹安排,精准施策,提升团队的凝聚力、执行力、创新力,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二、守住舆论阵地,优化思政教育

1.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语文、思想政治、历史等各学科教学中,融入各类思政、文体、科普和社会实践活动中。

2.按照“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六方面要求,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3.继续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历史,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自觉将个人的理想抱负与祖国发展、民族振兴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4.充分利用好“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以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入学、军训、毕业、入团仪式、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集中开展理想信念、革命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团结、热爱家乡、爱护环境等主题活动。

三、设计视觉形象,美化教育设施

1.抓好硬件建设,整体规划学校的文化环境,整治了校容校貌,以充分体现学校文化特质。在主教学楼走廊墙壁设置了四个宣传展示专栏。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微信群、LED屏、校园广播等设施载体,突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宣传。

2使用积极健康的文化符号,“求真、扬善、尚美”,规范学校标识设置。加强学校“三风一训”(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规范教室、功能室、学生宿舍装饰设置,各类学习、运动、休息场所的环境景观达到了内容健康、布局合理、科学规范的要求。

3.加强对国旗(国徽)、党旗(党徽)、团旗(团徽)相关法规的教育,严格遵守国旗(国徽)、党旗(党徽)、团旗(团徽)的使用规范和礼仪。每日升挂国旗,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宣誓、国旗下讲话等活动。重大节日和大型活动都举行庄重严肃的升旗仪式,并奏唱国歌。

4.严格管理学校室内外悬挂、张贴、设置的各类标语、标识、标牌和其他宣传载体,严禁悬挂、张贴、展示带有封建色彩和宗教元素的图文信息,严禁商业活动进入中小学校,严禁张贴、悬挂商业广告。

5.结合学校实际,科学开展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将校园文化景观建设与校园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栽植花草树木,营造良好教育环境,引导学生勤奋学习、健康生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开展丰富活动,提升育人品位

1.继续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建设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全体师生的文化素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文明生活习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目前我校

已有五位教师入选市级、县级“博雅教师”,十几名学生被评为市级“阅读之星”。

2.入学军训、毕业典礼、爱心助学、校园运动会和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寓教于乐,启智怡情,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对构建立体化育人环境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坚持不懈抓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积极开展“传承红色经典、庆祝建党百年”主题读书月活动。把劳动教育融入立德树人教育全程,促进形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好风尚。办好一年一度的全校跑操比赛,高三毕业生“示范跑操、礼别母校”活动已形成惯例,给基础年级学生巨大的精神激励和鼓舞。

3.开设了“助力高考,让梦想起航”、体验式家长学校、体验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等心理辅导课程,广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继续发挥“心理工作室”良师益友作用,做好学生和家长的个体咨询辅导,“学生课程——家长课程——亲子课程”三位一体特色课程效果显著,获得广泛好评。

4.贯彻大德育理念,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协调发展,进一步发挥关工委、家长学校作用,加强家校教育互动,充分拓展育人渠道。

5.通过养成教育专题活动,使学生理解“习惯就是素质”的内涵,努力使学生养成言行规范,文明自律的良好习惯,培育活跃而不失庄重、严谨而落落大方的良好气质。

6.规范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积极打造融思想性、知识性、服

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打造清朗的校园网络文化,杜绝各种违法有害信息的发布和传播。

6.文明校园阵地建设管理 篇六

现代网络文明教育离不开学校教育,网络文明是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成果结晶,电脑互联网、网吧和游戏机硬件是没有任何过失过错的,错的是我们的网络文明教育远远没有紧跟上去,导致全国上下、家庭内外都在深恶痛绝网络的“危害”,没有看到其害源于人而非物质。学生有能力使用网络,就应遵守网络道德。网络教育的“本”在于日常的道德教育,网络教育不应仅仅作为针对网络行为的应时之举,而应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更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职责。

我们班级在实施网络文明教育方面,作了一些具体的探索,收到很好的效果。

1.班级德育渗透

利用开学第一课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结合本班级学生自身特点签订承诺书。在此基础上发动班级学生展开诚信讨论,开展主题班会,重视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渗透,通过规范校园网络办好班级主页和QQ群,在班级主页特设德育专栏。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同时相互监督,也同时制定各种制度,不得使用不文明用语,不得做不道德的事等等。

2.学科教学渗透

通过教师各科教学渗透网络文明教育,应用它来为教学服务,比如在校园网上布置网络作业(习题库),让学生阅读有效信息,完成家庭作业运用网络兴趣,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同时在班主页上或QQ群上,推荐科学常识、名人立志读物,或综合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博学、健体、尚美素质。通过网上学习,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适当游戏开拓智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另外要规范学生的上网(与家长联系共同监督)时间控制和内容控制行为,真正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3.网络管理方面

就是网络教育实施“教、管、堵、巡、导”与管思想、管纪律、管安全、管生活、管学习“五管齐下”。通过教育,让学生明确什么是有益、正确、健康的,什么是封建、黄色、反动的,提高上网的是非判断能力,校正学生鼠标点击行为,不链接与自己身份有别的网页;并和学生家长联系,管好学生上网时间和内容,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查堵学生违纪行为,对不正确的上网行为进行必要的纪律处分,家长带回教育;通过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和家长的巡访,特别是网络监控(发起群聊组控、适当公开学生上网方式方法)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及时了解学生上网动态,调控教育方法和手段,弥补不足;教育重在引导、疏导,对学生不良上网行为,要实行特别教育引导,罚该生禁止上网或禁止联络时间,阻止(冷落)入群等办法,收到及时制止其不良行为发展的效果。

4.与家长联系教育

作为班主任,要定期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学习的情况如:学生的学习看书时间,学生在家上网时间、内容等,学生的手机话费等,一是在经济上适当限制,二是防控手机上网;同时告知学生家长近期学生的在校表现。

5.班主任要加强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

班主任作为一个网络道德的教育者,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网络道德行为。首先要了解学生使用网络的心理特征,才能有针对地对他们进行网德教育。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要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班主任应首先熟悉网络,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培养自身的网络道德素养,不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7.建设文明校园活动总结 篇七

我部门于2012年5月6日下午成功举办了“净化校园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校园文明建设活动。现将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活动目标:

1、使我校的学生更多的了解和重视“校园文明”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文明意识。

2、通过张贴一些警示性公益性的标语,达到提醒警示的作用,促进校园文明的传播

3、在整个活动中,使队员和志愿者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体验这个活动的快乐,并从这些活动中得到感悟。

活动流程:

准备工作:

1、在学校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至各班级进行活动宣传,积极与其他各部门进行沟通与交流;

2、对校园教室、食堂、水房、自修室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记录需要的标语,并实地测量标语的尺寸;

3、为更好更有效的提高标语的影响力,我们精心策划选定了标语的内容与风格,制作标语;

4、选定区域,将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小组分配,以便活动有序的进行;

5、为使活动顺利举行,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工作规划,做了详细

而高效的活动流程安排。

举办工作:

1、将参与此次活动的同学分为八个小组,各小组安排一位负责人,给个小组做了详细的工作区域划分。

2、详细向大家说明本次活动的意义以及活动中需要的注意事项。

3、各小组工作完成后,在图书馆门前集合进行横幅签名活动并合影留念。

小结:本次活动具有较强的公益性,通过张贴一些警示性公益性的标语从而达到提醒警示的作用,加强校园同学们的思想道德建设,构建和谐校园。在活动的过程中,参与的同学们始终都保持着高涨的热情和轻松的笑容。工作虽然辛苦,但它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可轻易估量的。本次举办的活动既提高了我们的素质,又为我们文明校园的建设多贡献了一份力量,使我们的文明校园又多了些许更显魅力的地方。

为建设文明校园,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本身在奉献的同时也收获了更多。就请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文明校园!

管理工程系学生会青年实践部

8.弘扬雷锋精神,建设文明校园 篇八

43年前的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从那天起,一个亿万人民参与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蓬勃兴起。四十多年来,雷锋以他对待生活、对待学习、对待工作所表现出的主人翁精神;对待他人所表现出来互助友爱、乐于帮助他人高尚的做人品质;对待社会所表现出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道德情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健康成长。“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用这些最朴实的语言和他自身的实际行动,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四十余年来,正是这种雷锋精神,对于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雷锋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的“神话”!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有的只是一个普通人对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他人的高度责任感,只是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在平凡的生活中的体现。他是平凡的,但又是伟大的。

雷锋1940年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七岁

雷锋纪念日雷锋纪念日由来雷锋故事雷锋精神雷锋名言语录雷锋纪念日活动策划

时便成了孤儿。是党和人民政府把他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安排他上学读书、参加工作、参军入伍,使他从一个苦孩子成长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先后当过农业社的记工员、县乡政府的通信员、农场的拖拉机手、工厂的推土机手、人民解放军的汽车兵。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以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刻苦学习,忘我工作,服务人民,报效祖国,出色地完成组织交给的每一项任务。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把爱心撒到哪里,把温暖送到哪里。1962年8月15日,雷锋因公殉职,年仅22岁。他的生命是短暂的,但却用他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无比辉煌的人生赞歌。

青少年健康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摇篮,肩负着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合格公民的重任。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唯我主义”、“拜金主义”等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弘扬雷锋精神,建设文明校园,不但是全社会和家长们的迫切愿望,也是学校进一步壮大和发展的需要。雷锋精神之所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就在于雷锋精神贴近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反映了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一种期待。当人们遇到困难,或看到困难需要帮助时,仍然会想到雷锋;当人们对社会风气中尔虞我诈的现象深恶痛绝,呼唤诚实守信的时候,仍然会想到雷锋;当人们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向往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时候,仍然会想到雷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始终寄托着人们对崇高精神境界的向往,对美好道德风尚的追求。

弘扬雷锋精神,建设文明校园,全体师生应该具有高度的主人翁精神和对待生活、学习、工作的责任感。同学们在写作文时总喜欢赞美花的美丽、云的悠闲、太阳的灿烂,也许从来没有人想到过:花有结果的责任,云有下雨的责任,太阳有光明的责任。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着自己的责任。其实,作为学生,我们都能从爸爸妈妈逐渐增加的皱纹里认识责任,你也能从老师期待的眼神中读懂责任,你还能从自己不短知识积累中回忆责任,你能从获得的张张奖状中理解责任。因为家长和老师在平凡的生活中和岗位上担负起了他们的责任。那么作为学生,你们责任又是什么呢?同学们曾经得到了那么多来自他人的关爱、教养、帮助。所以,大家应该一样地把这种责任回赠给社会,回赠给身边的人。在学校里,应该努力学习,不断地积累和充实自己,这就是你们的责任;见到老师,热情的叫一声:老师好!就是学生的责任;遇到同学一个甜美的微笑,就是你的责任;遵守学校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讲脏话、文明礼貌,就是你们的责任;爱护校园环境卫生,不随地乱扔脏物,就是你们的责任。在家里,为自己的父母长辈削上一个苹果、承担一些家务,这是你的责任;走出家门,无意中损坏了公共财务,主动得承认过失并积极的补救,这是你们的责任。懂得了责任,就懂得了雷锋精神的含义。

弘扬雷锋精神,建设文明校园,就要发奋学习科学文化。当今世界,信息交流日益广泛,知识更新大大加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

不穷,我们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不断增多。谁不勤奋学习、刻苦学习,谁就会落伍,谁就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一定要像雷锋那样,在学习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大力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以那么一种钻劲和挤劲,抓紧学习,追求新知。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弘扬雷锋精神,建设文明校园,要立足于本职岗位,贵在坚持,重在实效。每一位同学应从自我做起,从生活学习中的一点一滴的平凡小事做起。对待同学“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学习“要像夏天

9.文明校园阵地建设管理 篇九

关键词:高校;网络安全建设;安全隐患;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08

当前,高校网络运行的主要特点是:用户数量和类型众多,信息资源分散,网络应用方式等。但是,由于校园网保护和防御等方面措施的不完善,导致高校网络中存放着大量科研成果、论文、教案等重要的信息资源被非法盗用,使得高校网络面临着众多不同的安全隐患。

1 高校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校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诸多,包括主观和客观的,显现和潜在的,自身问题和外在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病毒感染

计算机病毒可在计算机之间进行传播,利用多种手段破坏计算机中的数据,或是通过对屏幕显示内容的篡改来干扰用户。网络技术被广泛应用的同时,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速度更加快,破坏性更加大。高校网络中,诸如U盘、移动硬盘、各种数码存储卡等移动存储设备的广泛使用,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更多渠道,使高校网络更易感染病毒。一旦高校网络中的计算机感染病毒,除了会造成文件损坏和数据丢失,甚至还会造成系统崩溃、无法运行,进而使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无法正常进行。

1.2 遭受黑客的网络攻击

黑客利用网络工具,除了有选择的破坏网络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或是冒充合法用户进入网络,以最大限度占有资源、篡改网络数据、窃取重要文件和毁坏网络系统为目的。以上网络攻击行为会阻碍高校工作的正常化,破坏高校形象。

尤其遭受黑客入侵后,高校信息网络极易被其破坏,甚至造成高校信息网络无法运行。学生的对网页的浏览或是资料的下载等都会造成一系列问题,对网络安全产生威胁。在这种环境下一些有病毒或木马的资料通过被学生下载而使计算机感染病毒并快速传播,严重威胁高校信息网络安全。

1.3 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

安全漏洞在很大程度上给包括系统自身和其支撑软件、网络客户和服务器软件、网络路由器和安全防火墙等在内的软硬件设备造成影响。换句话说,以上软硬件设备都存在不同的安全漏洞问题。这些漏洞问题会给计算机产生严重威胁,黑客通常利用漏洞扫描工具侦探计算机,从而毫不费力的获取整个计算机的信息。

1.4 人为因素造成的网络安全问题

在高校网络中,因人为因素造成的网络安全问题以客户端和管理层两方面较为集中。一方面,高校校园网络建设的客户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学生大多思想活跃,使校园网络运行具有复杂性,一些不正确的操作都有可能威胁高校网络的安全。另一方面,高校网络建设管理中,现存的对服务器和数据接收设备不科学的管理都会造成校园网络数据管理不全面,存在遗漏的现象。通常情况下,高校校园网络不是对所有人开放的,有使用权限的人才能进入,然而,校园网络的管理者对权限设置不够完善,存在缺陷,使网络病毒有侵入的机会,给高校校园网络的安全造成威胁。

2 加强高校网络安全建设,构建文明平安校园的对策

2.1 严格控制网络权限,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第一,严格控制网络权限。校园网络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尤其需要在登陆控制上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和密码验证等方面的审核,使审核更加有效。高校网络中每个使用账号都应通过更改安全级别的设置来提高安全性,切不可随意使用任意软件和随意登陆没有安全性的网站,通过设置密码来防止自己电脑中的重要文件及账号不被泄露,在共享高校公共资源时,还要注意完善个人身份认证体系;第二,加强网络安全体系的构建。相对脆弱的校园网络运行,因此在构建安全防范体系时,要通过设计多层防范系统使网络保护的覆盖面更加广泛。第三,加强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高校需要从自身做起,通过组织与网络安全知识相关的讲座和交流会等,提高学校每个网络用户自身预防的能力,从根源上切断那些对高校网络安全存在威胁因素的侵入。

2.2 安装防病毒软件,阻止木马和病毒入侵

安装防病毒软件对木马和病毒的入侵有较好的阻止作用,这是防止病毒和木马入侵计算机的最好方式之一。良好的杀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都应当被安装在高校电脑中,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阻止病毒和木马侵入计算机,还可以防止一些不明程序或软件自动运行,从而使系统承担较低的风险。

有条件的高校可以摆放一台高配置服务器在学校网络中心处,并安装一个网络版本的杀毒软件在服务器中,用服务器来管理所有使用校园网络的电脑,然后各个电脑中都要安装相对应的杀毒软件。安装完成后,高校管理人员可通过控制服务器监测校园网络中所有的电脑,并定时杀毒,这就保证了高校网络即使是在没联网时也能研究和分析网络信息是否安全,而且不影响杀毒与升级操作的正常进行。

为更方便地管理高校网络,保证其安全性,网络中的系统会定期到杀毒软件的网站自行下载全新的升级补丁,包括程序文件、病毒定义码、扫描引擎等,而后再由网络中心把升级补丁派发到高校网络中其他的计算机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中,并对计算机中的杀毒软件进行更新。通过进行以上操作能够防止高校网络中心被病毒侵入,保证高校网络的安全。

2.3 建立对校园网用户的内部网络监控机制

高校校园网络逐步发展和完善,这就使得校园网重的信息数据更加重要,与此同时,由高校校园内部用户引发的校园网络攻击问题日益严重,由此,对校园网络用户日益严密的监控是十分有必要的。

网络能够平稳运行时,可通过内部监控措施保证网络安全运行,包括IDS入侵检测系统,IPS入侵防御系统,安全侦测与监听系统等。通过对这些内监控系统的应用,不仅能使网络防御水平更高,还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保障网络正常运行。另外,还可使用网络管理软件、日记录软件等分析工具,对网络安全情况进行分析,使内部监控机制更加完善,提升网络管理水平。

2.4 构建网络安全综合告警系统

为提升网络管理人员分析检测不安全因素的准确性,辅助管理人员及时有效地进行针对校园网络进行监控,可在校园网内构建网络安全综合告警系统。网络安全综合告警系统设计遵循模块化的设计思路,由监视模块、网络传输模块、信息管理模块、Web管理模块、数据库模块构成。

具体而言:(1)监视模块监视计算機系统的各类实用信息;(2)通过数据库模块,存储监视所得相关告警信息、状态数据、用户信息以及存储系统日志等,供系统管理和使用者进行查询与分析。(3)通过信息管理模块,保证信息传递的通畅性和安全型,协调Web管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以及数据库模块。(4)通过网络传输模块搭建客户监视子系统和中心服务端子系统二者之间的信息传输桥梁。(5)通过Web管理模块为管理者访问信息安全综合告警系统的管理操作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张学.浅谈影响校园网安全的因素及其对策[J].信息系统工程,2014(03):75.

[2]张杨娟.试论网络安全技术在校园网建设中的应用[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3):145+147.

作者简介:曹旭(1975.07-),男,湖南长沙人,在职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和计算机;刘运祥(1972.11-),男,湖南长沙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和思想政治教育。

10.校园文明建设评估验收 篇十

市校园文化建设检查组莅临我校评估验收

——蒲城县第三高级中学 11月13日下午,渭南市教育局人秘科张云峰带领评估组一行三人在县教育局工委主席苏耀峰的陪同下莅临我校,对我校创建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学校进行评估验收。评估组通过实地察看、查阅资料、座谈交流等形式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进行指导。随后听取了校党支部书记张化林所做的题为《彰显魅力品味内涵精心构筑“创新学、育新人”三中文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主题报告,详细了解了学校的核心理念、制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行为文化建设等相关内容。最后,评估组充分肯定了我校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各项工作,对学校能准确把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精髓等方面给予了较高评价,并对我校建校以来的发展及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同时也对验收工作中发现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意见,希望学校站在更高的角度统筹规划,多与先进单位交流,让这所新生而又具有潜力的学校散发出浓浓的文化魅力。

11.文明校园阵地建设管理 篇十一

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精神文明建设组织的悉心指导下,始终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学校的各项工作,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两年来,办学效益明显,学校声誉鹊起,赢得了社会泛好评。现在,我们将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工作汇报如下:

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具体做法

学校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来抓,开创精神文明新局面,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深化认识,落实责任,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 学校把“二个文明”的建设工作作为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的重要途径,作为建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载体,摆到重要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1、健全机构,狠抓落实。为经常性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成立了工作领导机构,组成了由学校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挂帅、党支部副书记负责,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活动的具体工作。

2、制定措施,全员参与。一是制定工作计划。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工作目标,研究制定了“文明单位”建设规划,并下发到学校各部门实施。二是把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狠抓督促检查。

二、以人为本,育人兴校,建设高素质的干部、教职员工队伍

建设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我校“二个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按照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根据本校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

1、加强班子建设,发挥带头作用。按照“班子建设好、发展业务好、群众评价好”的“三好”要求,班子成员认真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政治坚定,工作勤奋,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团结协作。学校公开办事程序,做出廉政承诺。

2、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学校党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首先要做到。学校党支部定期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广泛收集教职工意见。学校实行校务公开制,充分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做到作风民主,实事求是,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全体教职工为学校的长足发展献计献策

3、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⑴重道尚德,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工作。以“三讲三爱”为主线,继续实践“奉献爱、感受爱、回报爱”的师德建设工作思路,以“上好每一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为主要载体,开展了一系列师德活动。一是加强教育法律法规学习,制定教师行为规范。我校一方面组织教师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延吉市教育局《规范义务教育收费八条禁令》和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加强师德建设的各种文件等。二是与全体教职工签定行风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切实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大力开展我校特色的教师“每日一谈”活动。

⑵加大校本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新形势的需要,校内统一开展了骨干教师、班主任、师德等各种培训;校外则是启动“名师工程”活动,每学期都有教师到长春、哈尔滨、沈阳、上海、北京等城市进行听课与培训。以此来提高教师们的整体素质。

三、德育为首,狠抓常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坚持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德育工作为突破口,成立了以党支部挂帅,校长负责,政教处主任、年级组长、政治课教师、班主任、为骨干的德育工作队伍。二是大力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学校大力开展“三讲三爱”教育活动和创建“文明礼仪学校、无垃圾校园”活动,每年都开展大型的教育活动,如重大节日的庆典、开学典礼、法制教育报告会等,同时用《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采取经常抓,抓经常的教育方式,真正把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受到实效。三是深入开展学科渗透思想道德建设活动和开展专题活动结合起来。四是加强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

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呈现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一贯重视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同时,通过大力开展研讨课活动,把课堂教学引向了深入。我们大胆开展了各项教学改革,重点抓了一、二年级的“小班化”活动、“三清”活动(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将研究性学习延伸到常规课堂教学中的尝试。

五、认真开展“五五”普法工作

加强法制和纪律教育。通过开展法制讲座、警示教育等活动推动“五五”普法工作。在已有基础上继续进行以宪法、基本法律及教育专业法等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同时,把法制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结合起来,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建立依法治校工作责任制,全面提高依法治校水平.六、环境整洁优美,环保工作达标

认真落实环境达标工作。首先,以严格的制度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其次,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奖惩和责任追究制。开展创建“文明礼仪学校、无垃圾校园”、周末卫生日活动。近年来,我们投入大量资金完成了学校的净化、亮化、美化、绿化工作,优美的自然环境和高雅的人文环境正在逐步凸现出来。

七、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认真抓好综合治理工作,加大安全保卫工作的力度。建立校园警务室,学校每都与全校各部门的治安负责人签定责任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实行综合治理工作一票否决制;坚持与学校中心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加强纪律、责任和监督。几年来,每年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经过街道检查验收,都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并获得市“平安学校”、街道“平安校园”标兵等称号。

八、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 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教职工计划生育档案和育龄妇女婚育健康情况档案,定期组织育龄妇女孕检和健康检查,监督检查计划生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顺利实施。

几年来,学校先后多次获得各级奖励。荣获州级“师德建设先进单位”荣获市级“平安学校”称号。“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卫生先进单位、2009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督导评估中被评为先进集体;2009年评为州、市继续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9被评为“平安校园”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督导评估情况的通报中全市我校开展的“每日一谈”和双语教学展示课受到了肯定和认可。成绩说明我们过去做了许多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继续推向深入,为延吉市的教育再创辉煌,再立新功。

申报州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工作经验材料

12.文明校园阵地建设管理 篇十二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道家释家

文化的定义很广,人类的一切行为,活动,思想都可以叫做文化。今天中国传统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同时有道家释家,等多种思想的综合体。

1.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1.1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绵延不断,之所以博大精深是应为它相较于世界其他文化的包容性,中国传统文化很随和,很少排外,任何文化只要他有益处,中国传统文化都会吸收它,运用它,在最后自成一派。中国传统文化非常理性,有着很强的现实主义,强调人在社会中的生活,尤其是强调伦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文化对政治的稳定,物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从周公旦的礼乐,到孔子的《论语》,到二程朱熹的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不断的发展不断完善,带领着中国人不断的富强。这是任何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在3世纪到16世纪中国进入了让世界都羡慕的黄金时期。在汉代中国的文化刚刚成熟,中国就成功赶上了欧亚大陆的其他文明。到了中世纪随着中国的文化进一步成熟,文化带动着发展,中国更是突飞猛进,成为世界上最富饶,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千三百年里中国社会为数量众多的国人提供了比世界上其他社会更多的物质保障和心理安全感。

1.2中国文化是统一连续的文化,没有明显的突然停顿,不仅遗迹处处,而且构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从神话传说开始,到周公时代有了体系,到诸子百家时代进入黄金期。公元前5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人类的軸心时代,孔子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几乎同时出现。这个时代人类用理智,道德来思考社会,轴心时代影响一直到了今天,也就在那时形成了今天文化的基本形态。也在那时中国产生了两位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和孔子。《道德经》虽然总计5000言,但是微言大义,道本身就是一个客观唯心的概念,同时其辩证法与黑格尔类似,正因为如此西方人把老子当做东方哲学代表,而儒道互补的思想也始终渗透在中国文化中,但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始终是儒家主导。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是《五经》,它是由诗歌社会,礼仪,和历史文献构成,而他的集大成者就是孔子。他的影响是如此深远恒久,以至于2000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都可以用“儒家学徒”来形容,儒家要求人们正直,诚实,忠诚,仁爱(未知生,焉知死)。

佛教距今三千多年,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即后世尊称佛祖释迦牟尼。东汉明帝时经丝绸之路正式传入我国,一经传入立即结合国情不久以后形成“汉传佛教”。中国当时以皇室官方组织高僧,严谨制度下进行了书面系统的翻译,达到翻译收藏的佛教典藏是最全面、系统和完整的。“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大乘佛法广为流传,学会放下个人一切名闻利养,去利益众生,达到明心见性,开启智慧法门。

2.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借鉴

2.1引用儒家的治学之道,强化校风、学风建设。儒家学派是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注重教育是儒家思想也是华人的基本价值观之一。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因而总结出很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发愤忘食,乐而忘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丝不苟,认真严谨,学习是艰苦而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融会贯通的过程。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之;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 》)孔子告诫学生,只有志向坚定、毅力坚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在孔子看来每个人都有进行学习的能力,只要经过孜孜不倦的学习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他对仲由说: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习知识必须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虚假,每个人根据自身需要去寻求所欠缺的知识,进行自我规划和自我管理,从而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不是装点门面,炫耀于人。当前大学生在喧嚣的现实生活学习中持这种治学态度,一定能做到求真务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这样不偷懒,不作假,不傲慢的良好学术氛围不仅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更加强化校园奋发积极的学风建设。

2.2借鉴老子的成功之道,宽和处世。道家代表人老子著作《道德经》,因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下篇《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遵循自然规律,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两方面的对立之中,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人们对事物的两端都应当观察,无论难事与易事,都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大学生正值青年,血气方刚做事易冲动,来自全国四面八方,不同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日积月累会产生摩擦,使友情产生隔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学习生活进而产生心理隐患。通晓先人著作中哲学精华,用以退为进、以弱胜强的辩证策略,学会处无为之事,效法自然,保持谦恭、温和的气度,减少过分主观欲望和物质利益追求,营造清静安定的环境,使人际关系和谐有序。所谓人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理智对待个人喜怒哀乐,平衡心态,不断增强文化修养,于生活起居、待人处事少私寡欲,达到恬淡处世的和谐人际环境。

2.3借鉴佛学慈悲心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志向。真正的慈悲来自于内心对生命的尊重和感悟,人们之所以困惑,之所以烦苦,根源不是外界的原因,而是内心因欲望而失去自由。大学是学子们立志求学将来创业报国的精神知识发源地,是形成价值观念、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人一生当中的际遇,有顺境,有逆境,一切都是磨练意志、考验心性,要守住道德界限,境随心转,学会放下名利、虚荣,学会感恩,以一颗包容智慧的清净心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志向,专心致志学好知识技能,全心全意付出劳动,孝养父母,帮助同学,珍惜今生与我们相遇、同行的人,老老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为人处世纯粹高尚,为社会、国家做出贡献,尽到自己相应的社会责任。

13.加强文明建设 共建和谐校园 篇十三

——应城市实验小学文明创建结硕果

吴春清

应城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多年来,学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不断加大德育力度,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文明建设,共塑时代风范,共建和谐校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所采取的举措是落实“五个结合”:

一、把文明单位建设与树立学校形象相结合

学校号召全校教师广泛树立“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文明形象,明确提出了“实践‘三个代表’,实施和谐管理,打造阳光教师,培育君子少年”的奋斗目标。以市教育局提出的《教师行为规范“八不准”》为准绳,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公仆意识,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落实德育首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跨世纪“四有”新人。努力擦亮“窗口”,展示教职员工良好精神面貌和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为学校文明单位创建打基础。

二、把文明单位建设与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相结合

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之魂,制度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之本。学校成立有创建工作专班,把校园文明创建纳入学校工作首位,并制定了实施规划和激励机制,把两个文明建设一起纳入学校考评体系。参照湖北省《创建文明城市办法》和应城市《争创文明城市的规划目标》及《文明单位验收细则》进行对照检查,及时查漏补缺。学校与每位教职工鉴定了《文明创建责任书》,并定期检查。在加强领导的基础上,学校狠抓了制度的建设和实施。实行“三考一评”(考勤、考绩、考纪、评优)责任制,考核结果与个人的结构工资挂钩,增强了创建活动的激励机制。对班级文明管理,学校制定了“小学生日常行为习惯量化表”,组织专班考评,并把其作为文明班级、三好学生的评选条件之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文明程度的提高。学校还制定了教师文明执教系列标准——《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爱生条约》、《教师行为规范“八不准”》、《文明教学指南》等制度,用规范、制度、条约等规范教师的言行。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保证了创建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为学校文明单位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把文明单位建设与德育系列化活动相结合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养成教育。学校开展的系列革命传统教育,如邀请英模作报告,组织师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两史一情”教育,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系列活动。在重大节假日期间,组织大型歌咏、书法、绘画、作文比赛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在学生中开展系列评优活动,树立一批优秀典型。学校还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道德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如通过文明礼仪规范班、卫生达标班的评选,掀起“人人讲文明、生生讲礼仪”的热潮。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慰问演出,帮助老人打扫卫生,培养他们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良好风尚和热爱劳动的思想,为学会做人奠定关键的一步。组织学生开展雅行操比赛,培养学生感恩的美德。这样,让学生在德育系列活动中得到陶冶和教育,把学校文明建设落到了实处。

四、把文明单位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学校的体现,是每所学校独特的精神风貌。学校在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中,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突破口,积极搭建校园文化育人平台,促进创建工作。学校根据自身条件,建设走廊文化、墙文化、办公室文化、教室文化和功能室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通过建设校园文化,使楼道有画语、校园有歌声,力争“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努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目的,促进师生健康发展,为文明单位的创建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五、把文明单位建设与创造成绩相结合

14.文明校园阵地建设管理 篇十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充分表明党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视,对培养一代”四有”新人的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学校教育自身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表现形式,对实现学校育人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校在工作实践中,把校园文化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加以落实,注重学校文化的塑造,加强学校精神的挖掘,初步形成了具有亭兰特色的校园文化。下面,结合我校工作实际谈一谈对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

一、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我校把打造整洁优美的校园物质文化当作一种重要的管理手段,充分发挥其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通过物质文化教育和精神文化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套较为明确、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并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比如:营造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按照“文明、洁美、安全、有序”的目标,不断加大校园环境建设的力度,校园达到四季常绿、四季见花、景色宜人,使人一走进学校就有一种清新亮丽的感觉油然而生,尽享“绿色校园”的惬意;用名言警句、诗画雕塑及宣传警示牌等点缀于花坛之中,使花坛更富有育人的内涵,物在景中,情景交融;在校园多功能厅内或其他醒目位置,将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成果、办学特色以及学校标志进行展示、简介,既宣传了学校,又能引人注目,彰显学校文化底蕴,激发师生爱我校园的自豪感;教学区、运动区内,可适当设置错落有致、曲径通幽的绿化带,或气势恢宏的大型围墙宣传字画,已达到怡情励志的作用;形成极富特色的楼层文化,根据校舍特点,设置了“艺术街”、“文化街”、“安全街”等街道文化,使广大学生在名言警句的激励中不断增强自信、不断超越自我;设置内容丰富的专栏橱窗和功能完善的教育活动室,使之成为开展宣传教育、展示师生及学校办学成果的窗口,学校定期在专栏橱窗或活动室中公布师生参加各项比赛的成绩、荣誉,公布优秀学生名单,师生活动剪影,优秀教师事迹介绍等,以此让师生相互激励共同进步。

二、构建和谐进取的校园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高度概括,表现为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工作目标。突出表现在校风、教风和学风上。我们认真总结提炼本校优良传统,紧密结合时代精神,努力营造团结和谐、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

我校利用制作的系列标志来提炼和展现校园精神文化:如创办校报,制作校风、教风、学风宣传牌等等。在征集评选、制作和使用系列学校标志的活动过程中,必需要融入学校的办学思想和追求目标,融入教师的职业理想、信念、情感和准则,尤其通过坚持升国旗、唱国歌、穿校服等常规活动,激励师生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进而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全体师生中广泛开展“三项教育”,以整体提升教师师德、社会公德水平;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以德行政”教育,使本校各层管理者能够保持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用自己的言行发挥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在广大教师中开展“以德育人”、“以德兴校”的教育,通过开展德育案例分析与论文评比,座谈会、报告会、外出学习参观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在全校师生中大力开展“以德修身”的教育,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准则,自觉为人师表,作道德的表率。

三、健全民主规范的校园制度文化

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既是广大师生的行为准则,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通过它可以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谨规范、实用有效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合格的管理人员是保证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

我校多年来坚持突出安全教育特色,建立并完善了系列常规管理制度,不但抓好了学校的纪律秩序、清洁及校产公物爱护等常规管理工作,又提高了师生自己管理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在深化素质教育、凸现办学特色上,提出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教育全体学生,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理念。建立并实施班务公开制度,加强校园班级文化建设。学生对集体的归属感、凝聚力首先是表现在自己所在的班级里,因而我校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图书角”、“黑板报”、“班级日志”“学生成长档案”。班级的文化建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成才都起了重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追求高尚多彩的校园行为文化

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既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又能活跃思想、陶冶情操。在加深和拓宽课堂知识、开发潜能及学生个性心理方面都大有裨益,同时更能促进校园文化整体水准的提升。

我校成立并发挥好校园播音室的宣传导向作用;成立书法、合唱、田径、篮球等多个兴趣小组和《百草园》学生文学社团等;定期举办全校性的艺术、科技和体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陶冶性情,增强能力,提高素质,提升校园文化水准。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区、社会”共育机制,并与司法、检察、公安、团委、妇联、工商、环保及社区等单位积极实施共建活动,借助共建单位或部门的优势,走出单纯的聘任校外辅导、举办讲座的单一模式,变被动为主动,将共建机制生动地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促使学校各项工作环境不断优化,教育力量不断增强。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校真正形成了文明、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校风和班风良好,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连续六年获得平度市素质教育评估优秀等级单位,先后获得过青岛市文明单位、平度市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绿化先进单位、平度市节约型学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各种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在今年的中考中,学校获得平度市农村中学总评第一名的好成绩。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和谐文明校园

(学校管理论坛材料)

上一篇:设备维修车间职能职责下一篇:免费开放环境下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