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教学案例(共10篇)
1.小学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教学案例 篇一
欣赏《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并用打击乐器伴奏。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背唱 《瑶族舞曲》主题,并能随着音乐做声势练习。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欣赏能力。通过课前、课堂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教学设计思路:欣赏围绕:看——听——想——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瑶族舞曲》的两段主题,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回顾这两段旋律吧。
生:第一遍演唱《瑶族舞曲》主题一,第二遍演唱时加入声势练习。
师:主题一的旋律优美抒情同学们是用慢速演唱的,那么要演唱欢快、热烈的情绪应该用怎样的速度? 生:回答用快速。
生:演唱主题二,唱完一遍后在加速唱一唱,和主题一的演唱速度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遍加声势练习。
师:小结:同学们唱的都很好,把两段不同的情绪基本演唱出来了。那么你们想不想听听由葫芦丝演奏的这两段旋律呢? 今天老师就请同学们欣赏葫芦丝演奏的《瑶族舞曲》。
师:欣赏视频并介绍有关瑶族的人文风貌。(瑶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瑶族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和刺绣,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 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瑶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阳节、干巴节、新米节、目莲节等,盘王节(又叫达努节或瑶年)是最大的节日。瑶族人民喜爱唱歌,每逢节日或 喜庆,都要唱起嘹亮动人的歌谣。)
二、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一)完整欣赏
1、师:瑶族舞曲的旋律富于歌唱性、抒情委婉、热情欢快,极具欣赏性。今天老师请同学们欣赏由我国著名的指挥家彭佳鹏指挥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在欣赏前教师提问“同学们都知道管弦乐其有哪些?”
2、生:小提琴、大提琴、小号、大管、圆号、长笛、双簧管、等等。
3、接下来就让我们来欣赏这些乐器组合成乐队演奏的《瑶族舞曲》,在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以下的问题: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 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
4、完整欣赏《瑶族舞曲》
教师讲解:这里是维也纳金色大厅,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圣殿。很多知名的音乐家都在这里演出过,他们都觉得能在这里演出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位指挥家叫彭佳鹏,他指挥的乐队是维也纳国家民族歌剧院交响乐团。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简单提问和介绍管弦乐器。要求同学生一边欣赏画面,一边聆听各种乐器不同的音色以及演奏出的效果。
5、同学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根据老师的提示将乐曲分为了三个部分,并用手势表示出来。
6、师:欣赏完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同学们说一说这首乐曲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7、生:描写了瑶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场面。
8、教师小结: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这首乐曲描绘了瑶寨人在节日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
(二)分乐段欣赏:
师:刚才我们为乐曲分了三段,请同学们和老师再次欣赏音乐片段,我们今天着重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联想一下瑶族人民在节日里载歌载舞的情景。在欣赏过程中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学生展开联想,畅所欲言。
1、引子:乐曲模仿优雅的长鼓节奏轻轻奏响,描写月光下瑶寨的男女老少从各自家中纷纷进入寨中的旷地的情景。逐渐带起第一部分。
2、第一部分(A段)
师:一边欣赏一边启发学生联想:瑶族人们在夜幕降临后来到空地上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的情景。小提琴奏出柔和委婉的主题似见一位窈窕的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美轮美奂。随着主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姑娘纷纷加入舞蹈行列。气氛逐渐热烈,管乐奏出活泼欢快的主题,恰似一群小伙子情不自禁地闯入姑娘们的行列,欢腾舞跃起来,尽情抒发了兴奋的心情。
生:一起唱主题一的旋律,女生随音乐舞蹈,男生用打击乐器伴奏。演奏到主题二时男生加进来很女生一起拍手跺脚。体会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乐、热烈的场面。同时也体会音乐中速度与情绪的关系。
教师小结:速度在音乐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各个音乐形象的特点都是或多或少与进行的一定速度相关,为了表现不同的情感和场面,需要配合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才能完整地塑出准确的音乐形象。
三、欣赏民乐合奏《瑶族舞曲》
1、师:今天老师还要请同学们欣赏一段由我国名族乐器演奏的《瑶族舞曲》同学们知道的名族乐器有哪些?
2、生:二胡、琵琶、扬琴、柳琴、阮、古筝、笛子等
3、师:播放视频。并在播放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民族乐器。
4、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随音乐做声势练习或轻轻哼唱或自由表现。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三个不同版本的《瑶族舞曲》,乐曲形象生动的向我们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让我们也身临其中。音乐神奇的,它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相信这一优美的旋律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心中。
2.小学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教学案例 篇二
1、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友好、快乐的情绪。
2、学唱歌曲、尝试唱准附点和休止附。
过程:
(一)理解歌曲内容
1、欣赏歌曲一遍
你听了感觉怎样?
2、第二次欣赏(边拍手边听)
你听到了什么/
3、我们听了这么多遍,那我们再来听是不是有刚才我们说到的?
4、第三次欣赏
5、念歌词两遍,你说说里面有哪些果娃娃?
幼儿说出后教师出示相应的果娃娃
6、再完整欣赏一遍
二、学唱歌曲
1、老师弹唱一遍
2、跟老师的琴来唱一遍
提问:
(1)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幼儿说教师唱)
(2)出示休止附节奏和幼儿一起打节奏
3、完整唱一遍,要求唱出休止附。
4、分形式唱(男女唱、一起唱)
3.八年级音乐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篇三
钱伟裕
课题:欣赏课《瑶族舞曲》 重难点:在欣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
一、引入教学:
1.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记;
2.让学生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采用《瑶族舞曲》里的三个主题旋律); 3.引入并提出问题:刚才欣赏的三个音乐片段是我们今天准备欣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里的三个音乐主题,同学们是否能在乐曲中听到这三个主题并分别用手势指出它是我们刚才听辨的第几个音乐片段呢?
二、初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 1.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乐)?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2.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细听三个主题
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
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1)先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如果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 2)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2.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
1)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主题共出现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犷豪放)的情绪和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如果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那么,第二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加入了舞蹈的行列,尽情欢舞)? 2)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3.第二部分主题
1)第二部分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2)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五、再次复听全曲
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复了第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部分最优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
4.《瑶族舞曲》教学反思 篇四
在欣赏课《瑶族舞曲》中,进行到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时,我第一次是这样设计问题: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完成以下三个问题:拍子(3/4);速度(中速);力度(较弱)。学生听后,老师按顺序逐个引导回答。实践后,教学任务基本完成,但由于受到关闭式问题的局限,学生的表现为两种:一是根据提问都不会的学生干脆不说;二是知道个别答案但顺序不对的也静止不动。由于没有空间让学生去畅谈,所以整个课堂陷入了冻结阶段。轻松、愉快的情绪一时被紧张、恐惧取而代之,结果以失败告终。之后,本人经过请教别人与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把这个问题设计为:请同学们认真感受第二部分的主题,并说说你的感受。欣赏音乐后,课堂真是像炸开了花,精彩不断,想说的同学非常多,既分别答出了以上的答案,又增添了很多个性化的见解。如:“这一部分主题速度较慢,力度较弱,旋律悠扬,让人听后的感觉是悠闲自如,心情舒畅,所以我很喜欢。”我给予肯定鼓励说:“谈得真好!掌声谢谢他的精彩回答!”又如另一位同学说:“这一部分是以木管乐器独奏为主,音调统一,音色清晰、悦耳,让人陶醉其中。”我也及时给予表扬说:“听得真仔细,说得也很完整,掌声表扬!”??虽然这些说法有时会出现大同小异,但是它是学生自己独立感受的结果,是开放课堂产生的效果。学生高兴、自由,老师轻松、自如,何乐而不为呢?
通过这节课前前后后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通过不断地反思和努力学习的态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因此,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自由的课堂,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最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是最容易的环节。
5.瑶族舞曲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 识: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
乐风格特点。
技 能: 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力度、速度、情绪等)听赏音乐,进一步培养其音乐感受、欣赏能力。通过课前、课堂实践活动,培养主动学习音兴趣。思 想: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课 型:本课是一节以“欣赏为主的综合课”。课 时: 一课时。
难 点: 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情绪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重 点: 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
教 法: 音乐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 音乐导入:欣赏《爱我中华》问: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个成员,你都知道哪些?听乐曲片段(瑶族舞曲)问:这么美妙的音乐来自哪个民族? 导入新课。二 进入新课
(一)人文介绍。瑶族风情、文化艺术铺垫(学生结合屏幕简介“盘王节”由来,介绍“长鼓舞”等极具“瑶族”特点的“瑶族文化”),教师补充。
1、瑶寨简介(屏幕出现瑶寨风情并配以文字介绍)(盘王节和长鼓舞)
2、《瑶族舞曲》(作品背景介绍略)
(二)初听全曲,了解全貌
1、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全曲可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讨论
3、教师总结:全曲描绘了瑶寨人在节日的夜晚,围坐在篝火旁,载歌载舞的热烈场景。结构为:A +B+A’三大部分
(三)分段欣赏
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1)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思考:音乐给你怎样的感受,构成音乐的主要音符为?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 2)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教师结合欣赏简单介绍
羽调式 3)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思考:主题二与主题一比较有何异同(四)学生讨论,教师小结(主题二由主题衍化而来,在速度、力度方面同
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2).第二部分主题
3)欣赏第二部分主题,提问:与第一部分比较,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它令你想到了怎样的情景? 4)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6.《瑶族舞曲》说课稿 篇六
一、说教材
它 是一首欢快、热情洋溢的民族管弦乐曲。欣赏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民族学校,结合我校的校本课程的学习研究,在音乐课总更应该让孩子们更深地去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民族文化。通过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加深同学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小学四年级的 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音乐的一些基础知识,对音乐情绪也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确定的:
1、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启发学生体会瑶族人民在欢庆节日的热烈歌舞场面中欢乐幸福的心情。
2、使学生初步感受民族管弦乐队的表现特点,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
3、从民族音乐出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瑶族的民族生活,民族文化。
从学习目标可以看出,本节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充分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本节课的难点是在音乐去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是一堂欣赏课,所以我将选用“情境法”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了虚拟的“瑶乡之旅”。以多媒体为辅助教学手段,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之中,这样既陶冶了情操,也不知不觉地体验到音乐表现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对 音乐的感受、欣赏、理解能力。另外,我将遵循由感知――理解――想象――实践的欣赏教学模式,进行循序渐进的深入教学。使学生感受音乐的情感表达,并展开丰富的联想,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又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三、说学法
在学生学习方法上,我选择“欣赏法”。音乐欣赏是发展听觉才能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通过欣赏,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和审美经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首先营造出舒适、富有乐趣的情境,教师只做简单的引导,给学生尽可能大的空间,让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为了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①创设情境、营造氛围②初听乐曲,获得感知③分段理解,想象创作
④整体欣赏,参与实践⑤课堂的延伸和拓展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播放歌曲《爱我中华》的主题音乐,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有多少个民族?你都知道哪些?
② 有没有谁到过某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地旅游,请到过的同学对这个民族作简要解说。这一个教学环节首先就创设出一个民族大家园的情景,为接下来的音乐欣赏的学习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并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们根据音乐来讲述自己所收集到的,所了解到的有关民族知识,这也给了师生、生生一个交流的机会。
二、初听乐曲,获得感知
在 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师:看来,同学们对少数民族了解的还真不少,下面,我要放一段根据少数民族音乐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听后请大家告诉我: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些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们听完后,可能会说出乐曲的情绪、有很多种乐器在演奏或者说好象很多人在跳舞等 等)然后,我继续引导学生:这么美妙的音乐来自哪个民族?这个民族又具有什么特点呢?师介绍瑶族的有关知识。大家想不想了解瑶族并和能歌善舞的瑶族人民交个朋友呢?学生们一定会说:想。
三、分段理解,想象创作
下 面,就让我们乘上民族小快车,我来做导游,在《瑶族舞曲》的音乐中去瑶乡旅游一圈怎么样?(板书课题)这时,学生们一定会兴趣大增,这样既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形象具体了。(接下来,老师展示课件,有关瑶族的分布、生活、文化、服饰、饮食、等等,用图片、音 乐、老师富有吸引力的语言来进行描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们浓厚的兴趣,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对瑶族也有了更深的了解,对瑶族音乐的理解也打好了基础。)师:我们旅游了一圈,天色已晚,同学们也累了,看!热情的瑶族朋友正在为我们准备篝火晚会呢,看来,我们又可以欣赏一台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晚会了。不过, 在晚会开始前,我们的瑶族朋友有一道题目要考考大家:听下面几段音乐,说说每一段的感受,并想办法把你听后的感想表达出来,把你的所感用画笔描绘出来。(分段欣赏,老师带领学生欣赏音乐并进行简单的乐曲分析,帮助学生从音乐的基本要素上去理解掌握民族音乐的特点。)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黑格尔曾说 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通过学生们的个人想象和创作,把对音乐的理解以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既实现了资源共享,课程的整合,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相信在落实本环节的同时,学生们已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乐曲的内容和情感,本节课的难点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整体欣赏,参与实践
在 这个环节,我将引导学生积极学跳瑶族朋友长鼓舞的几个简单动作,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培养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音乐实践能力。所以,我将这样对学生们说:孩子们刚才创作得都非常好,画出了你们心中的瑶乡和瑶乡人民,我们在瑶乡旅游一天了,对瑶族也有了很多了解,我们还了解到瑶族的长鼓舞是很有特色的。 现在,晚会正式开始,就让我们在篝火旁,和我们的瑶族朋友一起,尽情地唱起来、跳起来吧!接着,我和同学们一起,跟着《瑶族舞曲》的音乐,跳起了欢快的瑶族长鼓舞,这时的课堂,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老师和学生融为一体,一起唱歌,一起跳舞,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
五、实现课堂的延伸和拓展
7.小学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教学案例 篇七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对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感兴趣,愿意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并积极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2、能够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清晰的咬字吐字,明朗活泼的亲情绪演唱《青春舞
3、能够用合唱来表现歌曲,并为歌曲伴奏。
二、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所学歌曲,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
三、教学难点:合唱《青春舞曲》。
四、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大阪城的姑娘》热身。
师:动听的歌声又把我们带进了轻松的音乐课堂,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听,老师刚才播放的歌曲来自于我国的哪个地区呢? 生:新疆
师:没错,看来同学们对新疆的民歌还是有所了解的。我们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拥有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新疆就是一个居住着多个民族的地区,同学们知不知道在新疆居住着哪些少数民族呢? 生: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满足、汉族等等 师:居住在新疆的哪个少数民族人口最多? 生:维吾尔族
师: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所以新疆又有“歌舞之乡”的美称,提到新疆,同学们马上能想到哪些特产? 生:葡萄、羊肉串、哈密瓜、奶茶等
师:说了这么多有特色的食物,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新疆? 生:没有
师:没有没关系,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到新疆去旅游一圈。幻灯片展示
1、羊肉串
2、烤全羊
3、馕
4、手抓饭奶茶
5、葡萄、哈密瓜、香梨 说了这么多好吃的,同学们知不知道新疆 “阿凡提”和“古丽”是什么意思?
师:对了,是阿凡提,我们来看一下阿凡提(图片展示)。阿凡提其实并不是一个人名,阿凡提在维语中的意思是先生、老师、有知识的人,是尊称子男同学都是聪明的阿凡提。那看看女孩子叫什么呢?“古丽”,古丽的意思是花朵,我们班在座的女孩都是古丽, 我们再看看新疆还有什么有特色的东西。这个叫朵帕,这个是新疆的四棱小花帽,非常精致、漂亮。这个在维语中称为朵帕。维吾尔人无论男女老幼春夏秋冬都喜欢带着这顶小花帽。这已经成了他们的生活必需品。让我们再来看看新疆的服饰有什么特点(展示)。新疆的服饰色彩艳丽、种类繁多。
新疆还是个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他又很多的名山,北边有阿尔泰山,南边有昆仑山,还有天山,天山是新疆的一个象征。还有一个地方是齐天大圣去过的地方,火焰山。《西游记》里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的故事也使新疆的火焰山文明天下,大家以后有机会可以去感受一下。我们说了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同学们想想,什么最能够代表这个民族的特色文化? 生:歌舞
(二)新课教学
刚才老师说过新疆有歌舞之乡的美称。而新疆的音乐、舞蹈最能表现这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在美丽的新疆,到处都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新疆的音乐也是以维吾尔族的民间音乐最为盛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疆维吾尔族民歌《青春舞曲》 1.聆听歌曲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歌曲回答两个问题,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生:中速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 欢快活泼
师:非常优美的旋律,哪位阿凡提或者古丽来回答问题? 生回答 3.学唱歌曲(1)拍子: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这首优美的歌曲。请看大屏幕 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4/4拍。44拍的含义是什么?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4拍。
(2)请同学们跟着歌曲哼唱一遍,在哼唱的时候用双手打节拍(3)下面我们来学唱歌曲,这首歌曲节奏欢快活泼,我们在学唱的时候要用跳跃的声音来演唱。下面我们先用啦来学唱。注意唱歌的姿势,上身坐直,用自然圆润的声音来演唱,大胆的唱出来
(4)下面我们看一下这首歌曲的节奏型。先听老师打一遍。请同学们跟我一块打一遍。同学们拍的非常好,如果能加上我们动听美妙 的歌声那就更美了。下面,同学们边打节奏边跟着音乐大声唱出来。(5)下面我们加上歌词试一下。
(6)师:唱了这么多遍,同学们有没有体会到这首歌曲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光,努力认真学习、积极进取,因为只有在充实的人生 中,你的青春才会显得流光溢彩,这么深刻的意义,这么动听的旋律,下面我
们就带着欢快的情绪,一起来再唱一下这首歌曲。
4、聆听不同版本的《青春舞曲》
这首歌曲曾经被很多人翻唱,并且改编了很多的版本。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器乐合奏版本的青春舞曲,请同学们在欣赏的时候注意听他的伴奏节奏。这是一首非常动感的乐曲,同学们有没有听出它的节奏型呢? 师领生拍节奏。同学们一学就会,这是我们新疆音乐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节奏型,下面老师给同学们看一样乐器(手鼓)。师拍打节奏,请一位同学来打一下。
下面我们要增加一点难度,看看同学们的合作能力(屏幕展示节奏型)5.分小组:
我们现在要分成3组,每一组完成一个节奏型,大家共同合作,找一下多声部
合奏的效果是怎样的。我们先来试一下。下面我们跟着音乐来合作一下。6.学习简单新疆舞蹈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师:我们除了用歌声和节奏表现音乐以外,还可以用舞蹈来表现音乐。新疆有歌舞之乡的美称。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维吾尔族的舞蹈《天山姑娘》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新疆舞蹈中有一个代表性的动作是什么?(移颈)。
下面就让我们用歌声和舞姿一起来表现这首歌曲 7.欣赏两首音乐,总结新疆歌曲的音乐风格(1)载歌载舞,歌舞结合(2)节奏轻快,活泼 六.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青春舞曲》这首歌,也欣赏了维吾尔族姑娘热情的舞蹈, 还欣赏了王洛宾先生的优秀歌曲,对美丽的新疆有了一些了解,希望同学们在
今后的学习和人生中能够珍惜青春、珍惜时间,有一个美好与精彩的人生。也
8.小学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教学案例 篇八
1教学目标
《查尔达斯舞曲》原是意大利作曲家维里奥?蒙蒂的一首带有吉普赛风格的小提琴曲,包括“慢—快—慢—快”4个主题,乐曲慢板主题悠扬而舒缓,快板主题急促欢快,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后来该曲被改编成多种乐器的独奏曲目并广为流传。通过对这首歌曲的欣赏,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大号、小号、长号、圆号这4种乐器的认识,提高聆听不同乐器音色、辨认乐器名称的能力。2学情分析
孩子们对欣赏教材上的古典音乐不感兴趣,这是许多教中、高年级的音乐教师头疼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乐于参与敢于表现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本课教学设计以管弦乐队演奏为切入点,用激动人心的演奏会吸引孩子的眼球,从而知道乐曲的结构,四个主题段落分别用四种乐器演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去表现音乐,将他们不喜欢的古典音乐变成这么动感有魅力的。本课通过聆听乐段找出演奏乐器、用舞蹈表现音乐来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性,让孩子在舞蹈中感受音乐旋律与节奏,从而熟悉音乐主题,进一步感受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对音乐主题有更深层的理解。
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能够关注古典音乐,辨认乐器,为进一步认识更多乐器打好基础。3重点难点
辨认乐器,感受不同乐器演奏出不同的情绪、速度,能够主动参与律动,熟悉音乐主题,并能感受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一、热情导入
师用西洋乐器—萨克斯演奏所学歌曲《土风舞》,带领学生一起唱起来、跳起来,激起课堂气氛。
活动2【讲授】
二、听赏视频
1、邀请学生欣赏管弦乐演奏会,提出疑问,引出课题《查尔达斯舞曲》。(播放管弦乐队演奏视频《查尔达斯舞曲》(完整版)。)
2、提问:这段乐曲的速度有没有变化?根据速度的变化,你觉得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学生自由回答后请几个学生来贴一贴速度术语)
3、师介绍曲名:这首乐曲是意大利作曲家蒙蒂所创作的——查尔达斯舞曲。设计意图: 大部分学生对古典音乐不感兴趣,以学生感兴趣的音乐会版本《查尔达什舞曲》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古感受古典+流行完美结合的新音乐模式带给人们的震撼,并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慢-快-慢-快的结构特点,为下面的欣赏学习做铺垫。活动3【活动】
三、走进乐曲
(一)1、听A部分主题,听辨乐器音色特点
①提问:四位演奏家藏在了乐曲当中,聆听第一段,看是谁演奏的?(第一段音乐是大号演奏,大号的音色是低沉的,乐段速度慢,旋律有忧郁感。)②提问:乐曲速度有什么变化?(慢—快—慢—快)
2、低沉的音乐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现?(学生聆听完自由发言:唱歌、跳舞的方式去表现乐曲。)A第一遍: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段,引导学生从速度、情绪、节奏等方面来比较
B第二遍教师在聆听过程中用手势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师生用双手握球的感觉向前拉伸体验吹长泡泡,提示学生感受乐句。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音乐活动来让学生熟悉慢板音乐主题。设计“泡泡手之舞” 老师双手划小圈与大圈,引导学生发现在长音处划大圈,是让学生将听到的音乐通过内心的感知再用肢体动作表达旋律的高低起伏、力度的强弱以及句式的呼吸感,体验“音乐即动作”,对乐段进行图谱制作,视听结合,对熟悉主题节奏很有用处。(二)听B部分主题,听辨乐器音色特点
1、聆听第二段,看是谁演奏的?音色是怎么样的?(第二段音乐是圆号演奏,圆号的音色是圆润的,乐段速度很快,节奏感强,奔放、欢快。)
2、引导学生用想到的方式去变现这段热情欢快的音乐。
3、观察老师表现乐段的方式,看有什么特点。
4、师生一起跳起来!感受快板的节奏。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观察老师舞蹈动作,发现切分节奏,而切分音与舞步有关,从而培养学生欣赏舞蹈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感受音乐与动作之间的联系。(三)听C部分主题,听辨乐器音色特点
1、热情的舞蹈过后,慢板的音乐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又是谁演奏的?(第二段音乐是长号演奏,长号音色是壮丽的,乐段速度很慢,旋律舒展优美。)
2、学生当长号演奏家,随乐用bong模唱音乐主题,熟悉主题旋律。(四)听C部分主题,听辨乐器音色特点
1、第四段音乐是小号演奏,小号的音色是嘹亮的,乐段速度很快,节奏感强,热情欢快。
2、引导学生随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乐段。
3、分组表演(小号演奏组、舞蹈表演组、伴奏配乐组)。活动4【练习】
四、一起表演
回顾乐段。巩固四种乐器涵盖的知识,回忆四段乐段的表示方式,师生一起随乐参与表现。① 慢板 泡泡手之舞
② 快板 拍手、踏步,感受快板 ③ 慢板 长号演奏,随乐模唱
④ 快板 舞蹈、小号手自由参与,感受越来越快的快板 设计意图: 在熟悉四段音乐主题的基础上再完整表演一遍《查尔达斯舞曲》,这个时候学生对乐曲的结构是很明了的,所以本环节重点是如何将聆听音乐后的感受随乐用肢体、模唱等形式,主动参与并开心表现出来。
活动5【讲授】
五、课堂小结
9.小学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教学案例 篇九
活动目标:
1、通过语音、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 |×× ×|。
2、会正确使用乐器,学习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3、体验参与打击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整体图一幅。动物图片、节奏图。
2、以录好的音乐。铃鼓、圆舞板、小铃。
活动过程:
1、教师以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森林要开联欢会,请你们一起去参加,你们愿意吗?让我们听着音乐出发吧!
幼儿听音乐有节奏地学小鸟飞进教室。
2、出示单幅的动物图片,在游戏中用语音和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型:|× × |×× ×|。
(1)观察节奏图,引导幼儿看懂图谱,了解不同的叉表示不同长短的音值。
师:小朋友看,谁来欢迎我们了?你们知道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小兔子又是怎么走的呢?小动物要和我们玩个问答游戏,它们还给我们带来了一张节奏图。你们看,节奏图上有什么?这些叉都一样吗?表示什么意思呢?该怎样拍手?
(2)与幼儿玩问答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幼儿表现节奏型:|× × |×× ×|。
师:现在我来问,你们来回答。回答的时候一定要跟着图片上的节奏回答哦!我们拉来比一比,能按节奏玩游戏的小朋友等会才能参加联欢会呢!
教师与幼儿按节奏玩游戏,鼓励幼儿大胆表现。教师用圆舞板提示幼儿按节奏回答,掌握节奏型。
3、播放歌曲《欢乐舞曲》,幼儿感受音乐的旋律及拍子特点,并随歌曲拍手。
师:联欢会马上要开始了,让我们准备一下听首音乐吧!请小朋友听听这首音乐是优美抒情的,还是活泼欢快的?我们可以边听边拍手。
幼儿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特点,初步了解乐曲的节奏。
师:你们觉得这首曲子是怎样的?对了,小动物们的联欢会也在这活泼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始了。让我们的小手也跟着动物们一起拍起来吧!
4、出示图谱,幼儿通过语音、身体动作进一步表现节奏型|× × |×× ×|。
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用语音表现节奏型。
师:老师把小动物跳舞的情景,画成了一张图。我们来看看谁先出来表演?接着呢?小鸭、小兔、小熊跳舞的快慢都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谁来学学看。
引导幼儿用各种动物的声音说出|× × |×× ×|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用拍手、拍腿等身体动作巩固表现节奏型:|× × |×× ×|。
师:那让我们一起来为动物们拍手加油,好吗?
师:除了用拍手为它们加油,还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示呢?
引导幼儿想出各种不同的节奏动作。!出自:快思老.师!(如拍腿、叉腰、跺脚等)完整练习两遍。
(3)请幼儿听音乐分别扮小鸭、小兔、小熊表演动作一遍。
5、幼儿用乐器演奏乐曲,学习看指挥演奏。
(1)引导幼儿为动物选择相应的乐器。
师:刚才小动物告诉老师,想请你们用小乐器和它们一起表演。看,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乐器,看有什么乐器?
教师出示铃鼓、小铃、圆舞板,请幼儿讨论:如果用这三种乐器给小鸭、小兔、小熊伴奏的话,它们分别用哪种乐器呢?
(2)教师哼唱乐曲,幼儿看图谱分别徒手演奏一遍。
(3)幼儿分成三组,听音乐看指挥进行分奏、合奏。
师:今天,小朋友都是小演奏家,我是指挥员,小演奏家一定要看指挥员的指挥哦。
请幼儿看教师的手朝哪一组就请哪一组小朋友演奏。幼儿练习看着指挥拍手。
(4)幼儿用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师:小朋友们刚才演奏的不错,如果每个小演奏家都看着指挥员,咱们的演奏一定更出色。
(5)幼儿交换乐器看指挥演奏两遍。
6、结束部分。今天的联欢会可真精彩啊,不仅有小动物的表演,还有我们小朋友出色的演奏,真高兴啊。让我们回去给其他小朋友巡回演出怎么样啊?
教学反思:
音乐审美感受是使儿童在学习音乐过程中,通过感知音乐作品的艺术美,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获得美的感受。因此,音乐教育中无论是能力培养、思想认识提高,还是心灵陶冶都需要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连续不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
10.《瑶族舞曲》教学设计 篇十
学情分析:
我校从一年级开设音乐课,此时,学生接受过视唱、练耳、唱歌、律动、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的学习,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思维活跃,具有独特性.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音乐,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三个段落的不同速度、情绪,并说出自己联想到的画面,场景。
2、能够熟悉作品的A段主题,并用打击乐器、声势等方式参与表现。
3、能够用课堂器乐演奏作品的A段主题。
教学重点:了解瑶族地区音乐风格及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教学学法:音乐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谈论探究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问题探究(10分钟)
1、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也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我们今天要欣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民歌《瑶族长鼓舞歌》改编而成的。(大屏幕显示:瑶族的资料。教师补充:瑶族遍布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省区都有瑶族的身影,他们大多住在山区,因此,被称为山地民族。瑶族虽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不过,他们在与外人交往时,都使用汉语。瑶族以农业为主,精于织染和刺绣。他们本民族的节日也很多,瑶族人民特别尊敬祖先,吃饭前都要念祖先的名字数遍,表示祖先尝过后子孙才能受用。)让我们来看看瑶族的铜鼓、长鼓 、服饰、风景(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二、交流点拨(20分钟)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播放音乐,完整感受。
(2)了解瑶族。大屏幕显示:刘铁山,1951年到中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后写成合唱曲《瑶族长鼓舞曲》,1955年茅沅根据此曲改编成管弦组曲。
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旋律优美动听。教师介绍:《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3)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大屏幕显示第一部分旋律)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答)
师: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B、随琴唱。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4)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答)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B、随录音哼唱。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
(5)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A、播放音乐,想象描绘了怎样的场面。(生交流,简短回答)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B、随琴唱。
(6)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
三、巩固拓展(10分钟)
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摇手。
(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
(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小学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教学案例】推荐阅读:
音乐《瑶族舞曲》教学设计08-01
瑶族舞曲音乐活动策划书11-11
小学音乐杜鹃圆舞曲说课稿06-11
音乐《青春舞曲》教案06-13
初中音乐《青春舞曲》教案09-05
小学音乐教学如何弘扬民族音乐10-20
小学音乐教学案例评析11-18
大班音乐魔术师圆舞曲11-18
如何教学小学音乐欣赏课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