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7篇)
1.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篇一
淮安实验小学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讲稿2012-2013学第一学期 主备人:年级:六年级学科:语文时间:2012-11-0
5第十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研读。
1.体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2.教材地位:
教材不惜版面,开篇安排了养成两个良好习惯的教学内容,正是凸显了“习惯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语文即生活。脱离生活的语文学习,不但缩小了语文学习的空间,而且限制了语文实践,是毫无生机的僵死学习。随着年级的升高,苏教版(国标本)小语六年级教材特别注重对生活语文资源的开发,着意引导教师落实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特别重视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六年级教材从几个方面体现了这个特点。
3.编写意图:
(1)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风民俗”,编写的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本语言文字,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2)第三学段特别是六年级两册教材,在结构形式和选文的难度上,都注意向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靠拢。
4.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学生人只注重收集,只是为收集而收集。学生手中有各种制作精美的资料笔记,但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收集、摘抄的,都没有对所收集的资料认真阅读。教师更没有引导学生运用所收集的资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后,引导学生学会取舍,帮助学生通过资料的阅读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案,使收集和运用资料有始有终,为学习、为教学服务。
(2)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多揣摩,多品味一些重点词句,按照“读——评——说”步骤将课文介绍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本领。
二、教学目标。
安塞腰鼓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3.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4.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用中华民族生命律动的厚重阳刚之美熏陶感染学生。
习作4
1.仔细观察一幅剪纸作品,看懂作品的内容。
2.展开丰富的想象,便宜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3.要求内容具体,叙事祥略得当。题目自拟。
练习4
1.认识、了解俗语,懂得具体俗语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发现和搜集俗语。
2.诵读积累十二个和中国传统戏剧有关的词语。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在遇到被别人误会的时候、冷静、诚恳地解释。
五、课时划分。
安塞腰鼓:二课时
习作4:二课时
练习4:二课时
六、作业安排。
安塞腰鼓
1.课后练习。
2.补充练习。
习作4
完成一篇作文。
练习4
老师各自补充练习。
七、教学流程。
第二课时
传承诵读。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高粱骤然枣子搏击战栗陌生
震撼飞溅烧灼渺远亢奋
二、学习新课
第一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内容。
2.明结构。
说明: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3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别从四个角度来展示腰鼓的艺术魅力,且这四个角度的分水岭都是一句话(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预设:体会“好一个安塞腰鼓”重复出现的好处?---生:敬佩、赞赏
3.寻美点。
布置分组朗读,分组进行寻找美点比赛。用“美,你看(听)„„”的句式叙述出来。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出示幻灯片,播放例句。学生与之对照,进一步体会文章的美妙之处)
第二板块:精读文章,品味语言
1.学生采取“替换式品读”,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所谓替换式品读,就是将文章形式变为别的形式再读,比较、品味其中的美。)
学生齐读第6段,教师奖大家刚才读的内容改成了另一种样式。(出示幻灯)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身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对比朗读: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要求学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并反复朗读。
2.指导学生采取“评点式品读”,理解文章语言的意蕴美,情味美。
学生可任意寻找自己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朗读3遍,要求用“好,好在„„”这一句式进行评点。可从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进行评点,说得越多越好。
分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第三板块:品读文章,学用语言
1.学生再读文章,学用课文句式、段式。
2.学生写好后,小组互评,选出好的作品,课堂展示,师生共议,评出好作品若干,并给予奖励。
3.总结。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安塞腰鼓的火烈场面,见识了击鼓的后生,欣赏了奇丽的舞姿,还为它写了广告词。你能用一个字概括表演中的安塞腰鼓吗?(闹、烈、火„„)
四:布置作业: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安塞腰鼓
一、知内容:“„„的安塞腰鼓”
二、明结构:“好一个安塞腰鼓”核心句
三、寻美点:(根据
八、教学资料。
名家教学设计
(一):
安塞腰鼓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
1、提问:看完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回答)
你知道安塞腰鼓是一种怎样的艺术形式吗?
2、交流查阅的有关资料;安塞腰鼓的资料。附资料: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 今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看表演片断,听全文朗读(配乐,配画面)。注意朗读者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2、思考问题:
⑴安塞腰鼓总体上给你什么感受?它有什么特点?
壮阔,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粗犷,雄浑,动力十足的安塞腰鼓。宣泄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热烈的舞姿,有巨大的力量,有沉重的鼓声,有深厚的土壤。⑵这篇文章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什么?你觉得有何效果?
排比,有句子内部词语的排比,有句子的排比,有段落的排比。这些排比使文章气势恢弘。语气连贯,节奏明快,感情强烈。
三、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有气势的朗读
1、过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伟大,粗犷,豪迈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我们重点朗读读其中一个片断,感受作者是怎样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排山倒海的气势,来与所要歌颂的生命的力量相辅相承的。
2、以第五节来示范朗读:
⑴播放范读片断(配乐,配画面)。注意听清朗读者处理的语音轻重,语调的抑扬,语速的快慢。
你觉得他读的怎样?哪些语句读的好?指导朗读,读准重音,读出节奏,气势: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增强气势)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节奏感强,渲染动感形象)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⑵小结:本文段使用排比,将安塞腰鼓的力与美推到极致。
⑶配合音乐,画面齐声朗读。
⑷小结: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再现“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现在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其他部分,读出节奏,气势,品味精彩语句,说说自己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四、学生品读,体验感悟
1、学生选择自己认为精彩的语段进行散读并作点评。
2、小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3、抽读,结合语境谈理解与感受。
五、总结文章主题
通过刚才大家的品读,你觉得本文除了赞美安塞腰鼓的壮阔,豪迈和火烈,还赞美了什么?
六、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民间大型舞蹈形式(舞龙,舞狮,滚灯,扭秧歌等)
七、布置作业
1、自由选择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读,背诵。
2、选你最喜欢的两个句子抄下来,模仿它们的表达方式,再仿写两句。式,再仿写两句。
2.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篇二
第二周集体备课
一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取了四个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故事。《让我们荡起起双桨》、《古诗两首》中流露出对生活的赞美,而《学会查无字词典》、《做一片最美的叶子》则是对生活的所思、所感、所得。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引导他们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儿歌等方法熟记生字。
2本单元篇幅短小,文字精美,读来朗朗上口。对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大有裨益。
3先叙述具体事实,后引出结论或揭示题旨是本单元的写作特点,但由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学习时不易体会。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会认读写本单元36个生字以及14个新 词。
3学会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体会古诗的语言特点,了解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4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感情。
5把自己做过的,看见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又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习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词语,体会字里行间反映的感情
3学写作文。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感情,通过朗读把自己感情表达出来。
2掌握查“无字词典”的方法,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3学写作文
四、课时划分:
第一课让我们荡起双桨2课时
第二课学会查无字词典2课时
第三课古诗两首2课时
第四课做一片美的叶子3课时
习作1学写作文。1课时
练习13课时
五、说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学生的识字能力,让他们借助字典、课后生字表开展自主识字活动。在理解词义上,可充分运用学会查无字词典中所揭示的方法活学活用。
2设置情境,在多种诵读形式中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同时有效地提高学生
六、教学流程:
学会查无字词典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2.能凭借语言材料,懂得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什么是无字词典”“怎样查无字词典”„„
二、初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划出不懂得词语,同学之间交流。
三、精读课文
1.自由读1---5自然段,想想爸爸问了什么问题,聪聪又是怎么回答的。
2.角色朗读,交流评议后再读读。
3.爸爸怎样解释“骄阳似火”的?把有关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4.交流:
(1)你画了哪句?
“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3)你能不改变意思,换一种说法吗?再读好反问句。
(4)爸爸的解释和聪聪的答案有什么不同?
(聪聪是背词典上的解释,照本宣科,没有实际的理解,而爸爸的理解来自生活,比聪聪的直接、具体。)
(5)迁移:看看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解释“骄阳似火”?
(烈日下的人们浑身冒汗;小狗趴在地上伸出舌头直喘气;小草耷拉着脑袋;马路上烫脚„„)
5.小结:除了查词典了解词语的意思,通过观察身边事物来加深对词义的理解和感受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
6.学习6-8自然段
聪聪和爸爸来到大海边,眼前见到什么情景?他们又是怎么对话的,你能读好这几个自然段吗?
(1)从这几个自然段中,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惊涛拍岸”的意思吗?
听老师说一种现象,看看你能用什么词语来概括。
(1)天空中闪电一个接一个,雷声一声紧一声。(雷电交加、电闪雷鸣)
(2)课间,操场上一片欢腾景象。(生龙活虎、你追我赶、尽情欢乐)
四、学习最后一段
1.指读第9自然段,交流爸爸说的 “无字词典”指的是什么?
2.爸爸的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语文不光要从书本上学,还要从生活实践中学。)
3.什么时候,你爸爸、妈妈或老师也“意味深长”跟你说过话?能举个例子吗?
4.指导朗读,你能像聪聪的爸爸那样意味深长地说一回吗?
四总结全文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又有哪些收获呢?你学会怎样查无字词典了吗?
五、作业设计
自己找两个词语,用查无字词典的方式解释一下。
六、板书设计
2.学会查“无字词典”
骄阳似火晒蔫
3.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篇三
3第十三周集体备课
今天,我主讲的内容是练习5和第13课《学棋》
一、教材分析:
练习5安排了5个板块,内容包括认清笔顺、学用字词句、写好铅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其中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是练习的重点。
《学棋》是苏教版小语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的一篇故事。《学棋》这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心不在焉,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年龄小,容易被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所吸引。因此,学习起来并不难,语言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而且学生朗读的欲望很强,二年级的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但语言表达能力还处于不断提高中,教学时要着眼于激发想象,并通过教师在文本与学生能力之间架设桥梁,使学生能够完整地进行语言表达,培养学生“我口述我心”的能力。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总之,学生应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及新课程标准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制定以下的教学目标:
1.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方法,学会两课中的2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手、棋艺、布子 专心致志、远近闻名。聚精会神。”
2.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图文对照来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和提高学生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朗读能力。
3.通过感悟,引导学生感受故事的内涵,懂得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就会阻碍自己进步,看事物不能只看表面而要看到事物的本质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其中目标1、2是教学的重点,目标3既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五、课时划分: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想练习5用两课时,《学棋》也用两课时进行教学。
六、教学流程
《学棋》教学流程
1.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游戏激趣法和旧知迁移法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达到兴奋点,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将旧知成语与新知文言文成语故事相结合,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2.读通,整体感悟文章大意。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悟交流法。让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感受教师的范读,从而领悟文言文的特点,进行体会交流,为下面的理解和朗读奠定基础。
3.读懂,根据注释自主合作探究,自悟句意文意。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在质疑之后下位寻找伙伴,自由组合,分工合作解决疑难,从而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在汇报合作成果的过程中学生们团结协作以简驱繁,突破难点,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这也打破了传统,形成了开放式课堂。
4.吟诵,创设情境,体情悟道,熟读成诵。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创设情境法,共创设了“学弈经验总结会”“孟子讲学”两个情境,前者的创设主要意图在明理,其中创造性问题――――在经验总结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你们作为嘉宾能联系实际说说吗?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体情悟道自然不刻意。后者的创设为学生的诵读提供了空间,将学生带入情境中,身临其境,熟读成诵,改变了传统的评读僵局,促进了朗读、诵读指导的效率,积累了语言。
5.拓展,课内外延伸积累。
本层次的教学采用总结法和课外延伸法,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通过推荐文言文成语故事以及搜索文言文的网址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提高语文综合素养,这样首尾呼应,成语贯穿始末,体现了“大语文”观。
6.板书
七、教学过程
13.学棋 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读,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鸟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在积极主动地探究阅读中读懂课文内容,明白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教学重点:
结合文中两个学生学棋时对比鲜明的表现,抓住重点词语、句子,通过看图比较,对比朗读等方法,理解课文内。懂得学习要专心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连个学生学棋的不同表现,懂得学习要专心的道理。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课时划分:二课时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有感情地读课文,理解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出示课文片段。
A、古时候,有一位下围棋的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远近闻名。有两个学生拜秋为师,跟他学下棋。
B、后来,一个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的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学习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棋”)
介绍围棋,谈话:你还知道哪些棋?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答案。
2.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他们一个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却一直没有多大长进了吗?说一说。
3.自读课文
4.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要求:①边读边圈出生字,画出生字词。
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5..课文其它段再读一读。
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语句,不添字,不漏字。了解课文内容。
6.学生自读,教师巡回指导。
7.交流自学情况:
棋艺天鹅出色走神儿独一无二
动作听讲长进专心致志拉弓射箭
指读、指名领读、齐读。
8指名分段读
难读的句子: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
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他想,要是用弓箭把他射下来/该有多好哇!
后来,那个专心听讲的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那个老是走神儿的 学生,棋艺一直没有多大的长进。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课文中的两个向秋学棋的学生,你喜欢谁?说说理由
2.出示句子: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
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3.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进行感悟。(如专心致志、听、看、问)
学生朗读体会,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4.另一个学生是怎样学的呢?读读课文中的句子。
.引导学生画出关键词,再重点练习朗读感悟。
(四)学习生字
1.学生齐读生字并书写:棋 盘 鹅 弓 箭 能
2.教师范写:箭、鹅、能
3.学生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2.听写词语
专心致志远近闻名出色能手长进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一段
默读第一段,画出描写秋下围棋本领高强的词语。
什么叫“能手”“远近闻名”什么意思?
(1)谁来介绍一下秋?
(2)一提起秋,人们会说什么?
(3)谁来夸夸他?(指导朗读)提醒用赞叹语气读。
(投影图片)他们是怎么学习的呢?看看图,读读课文,想想你喜欢哪个学生?
2.学习第二、三段
(1)看图提问:图上有什么人哪个认真听,哪个不认真?
(2)自由朗读第二段。用喜欢的符号划出他们的不同表现。
一个学生是怎么学的?指名读。
出示:一个学生专心致志,一边听一边看老师在棋盘上布子,有不明白的地方还要问上几句。
哪个词最能概括出这位学生的学习态度?
(板书:专心致志)
(3)另一个学生又是怎么学习的呢?你们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学生? 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他学得很不专心的?
(4)后来,这两个学生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一个学生因为(),所以后来成了()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因为()所以棋艺()。看来,学习、读书时都要(),不能()。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读出赞扬和惋惜(含批评)两种不同的语气。
(三)小结全课.(四)作业设计
1.练习用一边„„一边„„造句
2,朗读课文,熟记二、三自然段内容
(五)板书设计
13.学棋
秋能手远近闻名
专心致志走神
(听 看 问)(想 做 想)
出色棋手没多大长进
八、作业:
熟读课文。
九、教学资源:
备课手册配套光盘、课件。
十、有待解决的问题:
1.象形字、形近字的构字方法是否要讲?
4.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篇四
计集体备课
课题:石头书(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与难点: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⒈书是我们常见的学习用品,从书中我们能汲取营养,获取丰富的知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与书有关,题目是:石头书⒉看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想法?回答:一般书都是纸做的,这本书怎么会是石头的呢/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和价值呢?揭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请学生打开书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2、提出自学要求:①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②会读生字。交流:
1、出示词语:勘探、叔叔奇怪、一册、足迹、矿物刨根问底、煤炭、地壳、好奇、不禁
2、指名逐个读,指名理解词语。
1、齐读生字词。
2、指导书写生字,说说怎么记住这些生字。
3、指导朗读课文。2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读准字音。
2、解释词语,勘探:测定矿物体的位置、形状大小等情况。足迹:脚印。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3、齐读生字词。
4、重点练习写好左右结构的字。
5、读通顺课文。
1、各自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语:好奇、奇怪高兴
2、回答:他看到一位叔叔在聚精会神地看一块石头。朗读课文,理解词语。
三、学习第1、2小节
1、主要写了谁?让学生画出他们在整个事情过程中感情变化的词语。
2、“好奇”是什么意思?川川为什么好奇呢?
3、指导朗读。
4、小结:好奇的川川和磊磊一连串提出了哪些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根据下面的意思,对照课文想一想,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说了这些意思。⑴川川和磊磊发现一位勘探队员趴在石头上看着什么,感到好奇。⑵勘探队员叔叔的介绍使川川和磊磊理解了“石头书”的含义,了解了有关化石的知识。⑶川川和磊磊很高兴,也想读这本书。在朗读中读出这种好奇的心情。在朗读中读出好奇的心情。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石头书(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石头书的含义,了解有关化石的知识。(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科学的热情。(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导入
1、两个好奇的孩子向叔叔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是哪些?请学生把它们画出来。
2、根据学生提出的四个问题,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圈画画。提出了四个问题哪里有书哇?这书上有字吗?看懂了这些又有什么用呢?
2、用“刨根问底”来形容。把向叔叔提出的一连串问题画出来。
二、细读课文
1、书、字、画分别是什么呢?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这些角度考虑⑴川川和磊磊听了勘探叔叔的话,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不禁是”什么意思?⑵石头上的字指的字是什么?画指的是什么?⑶读第12自然段,联系第8、10自然段,想想勘探队员叔叔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这里曾经是海洋和密林?⑷“刨根问底”是什么意思?这个词说明了什么?这本书究竟有什么用?只是根据什么来推断的?⒊朗读第14段。川川和磊磊为什么高兴?石头书里的学问可真多?这里的“读”字应怎样理解?
1、边听边思考回答。
2、书是指那一块的石头。书上的字是指各种痕迹和矿物,书上的画是植物和动物的矿物。
3、读出勘探队员的自豪感。
4、思考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从石头的外形,石头的字画,及石头的价值和作用方面理解石头书上的书、字、画。
三、练习说话
1、请学生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结构连起来说一说石头哪儿像书。
2、能不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为什么说石头像书?
3、出示句子: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就像一册厚厚的书。
4、让学生比较一下,上面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1、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
2、同桌互说。
3、全班交流,因为石头一层一层的,上面还有“字”有“画”所以像一本书朗读比较。把了解的内容结合起来,练习说话。作业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
18、小稻秧脱险记(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知道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读准音,认清形,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知道除草剂、喷雾器的作用。(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重点与难点: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揭题,引导质疑
1、板书课题:小稻秧脱险记。
2、领读,“险”是什么意思?那“脱险”呢?看到这个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3、读课题,质疑
1、读课题
2、质疑:(1)、小稻秧遇到了什么危险?(2)、小稻秧是怎么脱险?……揭题质疑
二、指导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尝试理解。
2、检查自读情况(1)、出示生字词脱险、争吵、杂草、一拥而上、拼命、除草剂、欺负、喘气、纷纷、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2)、检查读课文情况按自然段逐段指名朗读可分为遇险——脱险——脱险以后三部分,自己试试。哪一部分着墨较对,重点在写?(3)、指导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课文理解字词
2、汇报自读情况(1)、认读、理解生字词拼读(开火车读、齐读)说说自己理解的词语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词语(2)、读课文个别分自然段读课文,理清脉络。(3)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词语。
三、指导写字出示生字:险、吵、杂、拥、拼、剂、欺、负、喘、纷
1、读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字形及在书上田字格中的位置
3、用钢笔描红正确书写。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书写生字各两遍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
18、小稻秧脱险记(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对课文朗读感悟的基础上知道除草剂、喷雾器能保护稻秧不受杂草侵害,培养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2、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重点与难点: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科学志趣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
2、初读了课文,你知道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
一、复习
1、认读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学习第一、二自然段过渡:一天,水稻田里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1、请大家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
2、指导理解课文内容(1)
指名读课文(2)
指导表演
3、指导朗读
二、学习第一部分(遇险)
1、自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画出“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脸色蜡黄”等词语,反复读课文,理解这几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2、朗读、表演(1)、个别读课文(2)、练习表演“遇险”画出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词语,体会它们的意思。
三、指导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要求: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
2、指导朗读
3、指导理解课文出示图片,认识“喷雾器”,资料介绍“除草剂”小稻秧这时候是怎样的心情?找出书上的句子读一读?向上挺了挺身子实际上是指什么?
4、指导分角色读、演
三、学习第三部分(脱险)
1、自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2、读课文同桌互读,个别读
3、说说各自读懂了什么
4、读、演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或表演体会人物对话提示语中的某些词语,读出相应的语气来。
四、复述课文
1、朗读课文
2、演一演课文内容演一演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
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
1、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
2、自由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默读课文,回忆故事情节。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
19、航天飞机(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学习生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读懂语言,拓展知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
1、激趣:谁知道我国的第一位航天英雄是谁?他乘坐的是哪一艘航天飞船?
2、介绍“神州五号”了解有关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情况。交流收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激趣导入
二、初读指导
1、谈话导入:在国际上,只有美国,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能够发射航天飞机,那么航天飞机是怎样的呢?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想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航天飞机的?画出有关词句。
3、归纳总结:课文从三方面介绍了航天飞机。交流:
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
中的有关词句。
2、小组交流讨论。
3、各组上台交流讨论情况。
1、朗读词语,读出对词语的解释。
2、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呼啸
庞然大物抖擞
智慧老人无影无踪帕米尔高原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纠正读音。一架番盘头翅膀智慧老人手臂抖擞捞回舱中,帕米尔高原无影无踪。
2、指导识记词语并加以解释。
3、指导书写。说说自己识记字形字叉的方法。
1、描红。抄写生字2个。正确书写。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19航天飞机(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航天飞机和飞机的区别,知道航天飞机的一般知识和基本特点。(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与难点: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复习旧知出示词语
1、认读词语。
2、课文介绍了航天飞机的哪些特点。说说航天飞机的特点。
二、理解课文内容第一节:
1、默读第1节
2、第二小节: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用笔画出有关的词语。自由朗读智慧老人说的话,画出航天飞机比普通飞机飞得更高,更快,作用更大的词语,填写表格。画出老人离开普通飞机的句子。讨论:(1)“替代不了”是什么意思?(2)这里指谁不能代替谁?引导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指导朗读全文。
1、默读课文,思考:一架普通飞机在没有见到航天飞机前是什么样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2、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1、默读思考航天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看了它是怎么想的?
2、从哪些词语可看出飞机一定要把他弄明白?
3、用“究竟”练习说话。
4、完成填空:航天飞机翅膀是(),脑袋()机尾()
自由朗读,完成填空:飞行高度: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从车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行时: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作用:普通飞机()
航天飞机()默读并理解相关词语练习朗读,读出语气。朗读全文,理解词语,想象普通飞机向着高高的蓝天飞去,去干什么呢?
三、指导自人介绍。假如你是航天飞机该怎样介绍自己呢?可从三方面来介绍同桌练说。个别上台介绍。介绍航天飞机。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习作6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按习作要求仔细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弄清它的特点和用途,写下来。(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心。)
2、培养学生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足以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重点与难点:按顺序,写得生动逼真。新课标第一网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练习说话,激发兴趣。
1、要求:夸一夸自己的一种学习用品。
2、出示说话句式:我的------真棒,因为它--------。
3、小结过渡:老师真想不到同学们的文具那么美,用途那么广,真是各有所长,难分高下呀!这样吧,我们来把它写成再比一比。怎么写呢?
1、自由练习。
2、集体交流。
3、产生写的兴趣,并思考应该怎样去写。
练习说话,激发兴趣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导读例文,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怎样写。
2、请学生继续读文,说说读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
3、小结例文的写法:例文
用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来介绍铅笔刨刀,抓住质地、形状、颜色、用途写。写得很有条理。
4、出示图画:指导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有顺序,你想按什么顺序观察铅笔刨刀。
5、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
1、轻读例文,想想:作者描写了铅笔刨刀的哪些方面?
2、读后交流:质地、形状、颜色、用途。
3、读后感到很亲切,因为中的我就是铅笔刨刀。
4、按顺序观察。
5、口头交流自己观察的方法。小结例文的写法,让学生口头交流观察的方法。
三、运用写法,集体口述
1、出示轿车文具盒。
2、提问:你想先介绍文具盒的哪些方面?
3、指导描述内部特征及用途。
1、观察轿车。
2、练习口头表述并交流。
3、个别口述。
练习口头表述轿车文具盒的内部特征及用途。
四、个人说写,运用写法。
1、提出话题要求: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文具,用第一人称介绍。介绍时注意要有条理。2、个别说。
1、各自按顺序,抓特点练说。
2、同桌交流,集体交流。有条理地介绍一种文具。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1)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好有关多音字,写好左高右低的钢笔字。读读背背成语和古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读准多音字。重点与难点:积累成语,理解成语意思。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会字词句。
1、指明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指导多音字在句子中的读音规律。
3、巡视、纠正。
4、分组读句子。
5、让学生练习读“称”和“兴”的另外读音。并组词。
1、同桌交流:你是怎么读的?
2、小组合作查字典,看读得对不对,并大体了解这个字在词语的意思。
3、互相交流自己是怎样读好多音字的。
4、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句子,特别注意加点字的字音。
5、说说“称”和“兴”另外的读音并组词。读准字音,并能组词。
二、写好钢笔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写,提出明确的要求。
3、巡视,个别辅导。
1、说一说这三个字都是什么结构。
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比较每个字左右两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描红,仿影。正确书写
三、读读背背。
1、指名读题目,弄清本题要求。
2、出示八条成语。
3、小结:八个成语都带有“风、雨”其中有些是描写天气的,但有些我们主要理解它的引申意。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吗?给予适时讲解。
4、指导理解意思。“和风细雨、斜风细雨、暴风骤雨”主要写天气。
5、出示《竹石》
6、质疑
1、自由读,想想学会了哪个成语?
2、个别读,领读。交流:
3、说说知道的成语意思。
4、练习读,同学相互背诵。
3、自由读,提出不懂的词。会读会背并理解成语。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3、教学反思在“活动目标及达成情况”栏填写。课题:练习6(2)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能用普通话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意见与人商讨。)重点与难点:有次序地讲清小制作的制作过程。课前准备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
一、学好毛笔字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折”的写法。
2、指导:折有“横折”和
“竖折”。
3、书写横折,指导运笔方法。
4、书写竖折,指导运笔方法。
5、练习描红。
1、练习书写横折。
2、写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3、练习书写竖折。
4、定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5、练习描红。
二、介绍小制作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2、提供一些表示先后次序的词语:先--------然后---------接着------最后--------
3、巡回指导,个别辅导练说。-
4、总结全班练说情况,共同评选“最佳制作奖”和“最佳介绍奖”。
1、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介绍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设想等等。要说具体,有条理。
2、制作展示:分组练说,组员间互相评议、指正。
3、产品推销会:每组派代表上讲台说,本组可以纠正、补充。
4、听老师总结。激发学生交际的欲望,使其有话可说。说明:
1、重点突出板块设计;
2、备课时重点突出教学设计(包括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
5.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篇五
学科 语 文
班级 四班
--第二学期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走,我们去植树》、《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习作一》、《练习一》
教材简析: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本课共有五页图画。第一页三幅小图;第二、三页通版图,有两幅小图和一位学生的三篇日记。这三页图的主题是“坚持写日记”。第四、五页也是通版,其中第四页有两幅图,第五页有三幅图,这两页图的主题是“爱护图书”。
《走,我们去植树》这是一首诗歌。着重讲了植树的重要,表达了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投入到植树造林活动中去的决心。全诗可分三部分。第一、二节交代植树的季节、心情、地点,开篇点题。第三至五节讲植树的重要。第六节表明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的决心。诗歌内容浅显,首尾呼应,语言富有感染力,读来朗朗上口,适合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第一朵杏花》本课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课文人物形象生动鲜明,语言清新流畅,适合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
《燕子》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课文插图意境优美,有利于配合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江南春》系唐代诗人杜牧所作,描绘了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满眼春光,同时慨叹南朝覆灭,流露兴亡之感,寄托了讽喻之意。统观全诗,写今和吊古既有同属写景的外在联系,更有借古讽今的内在联系。
《春日偶成》是宋代诗人程颢的作品,描写了风和日丽的春日景色,抒发了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从结构上看,写景与抒情密切结合,融为一体。
《习作一》这是一篇关于春游“建议”的习作。它分为三部分:“例文”《我的建议》是两位小作者写的关于到“村南头的池塘”去春游的建议;“习作要点讨论”简要地分析了小作者的习作,扼要地概括了“建议”的写法;“作业”要求仿造“例文”的写法,写一篇关于春游的“建议”,并在班级互相交流一下,看谁的建议能被老师和同学们采纳。
《练习一》本练习共安排无五个板块,包括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与口语交际是训练重点。
教学建议:
1、《走,我们去植树》:
(1)教学时,可以结合上下文,在具体语言环境里悟出诗歌中的一些形象语言,如“绿色工厂”、“叫风沙乖乖低头”、“让鸟儿翩翩起舞”等等。(2)学生在春天的季节里学了这首诗,如果趁着春天,真的栽下一株植物,把诗文里的感动化为长久的期盼,生命的绿色将更为葱茏,生机盎然。(3)凭借学生的经验、知识背景,结合诗句,让学生说说树木的环保作用。(4)循着插图,读懂诗歌。(5)可以让孩子先读一读《沙漠中的绿洲》和《云雀的心愿》,让孩子用语文的眼光看待树木的重要作用。把资料拓展与诗句的赏析有机联系在一起,那么孩子就能读出诗歌背后的呼唤--植下一棵树,种下一份希望。
2、《第一朵杏花》:
教学的切入口在哪里?杏花导入,对话朗读,读中感悟;补充资料,深入感受。教学过程可简单一些,需要点拨的地方两处:一是竺爷爷为什么这么高兴,这件事与竺爷爷的一段话有什么关系。学习第六至第十五自然段。文章第六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指导学生体会,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放在竺可桢与小女孩儿的对话朗读 上。让学生自由读,想想这是谁说的,每-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帮它加个提示语。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填提示语读出语气.指导朗读。除了对话部分,可以朗读体会重点词语的作用。
3、《燕子》:
针对本文语言、意境、形象方面的特色,教学本文时可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引孩子体悟浓浓的“情”
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精妙,构成生动、迷人的意境,教学时要把学生引入情境,从而更好地体会感受文本对燕子的喜爱和春天之美的赞赏之情。可以结合课文插图,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对春天的了解;也可以用媒体等其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所描绘的情境;还可以通过教师富于感染力的语言展现情境,轻松优美的音乐渲染情境,入情入境的范读,带入情境。
(2)、赏读语言--引孩子美美地“品”中积累
课文描绘的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如诗如画的美景和作者的赞美之情都融入于文本之中,隐藏于文字之下。为让孩子欣赏到这里的生机勃勃的春景,感悟到作者的赞美之情,教者要引导孩子欣赏语言,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读,再背诵下来。指导背诵要指点背诵方法。
(3)、自读探究--让孩子真正地“动”中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本课教学,应该充分灵活地利用教材,多渠道营造情境,从而多层面唤起学生的体验,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相信孩子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孩子。
4、《古诗两首》:
指导古诗学习时,可以充分抓住这些相似点,进行有效地阅读、感悟与朗诵。具体做法可以是:
(1)、联系现实,感知春景。现在正值春季,学生通过具体认知、亲身实践对春天的气息感受很深。再加上刚刚学过的《燕子》一文,使得学生对春天的形象认识有了一定的积淀。因此在引导学生感知诗文意境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从能看得到的、摸得到的等方面与古诗形成连接点,有效地实现情境感知。
(2)、拓展思路,丰富画面。插上想象的翅膀,对于理解文字精炼的古诗而言,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合理的想象可以调动学生情感,让学生体验快乐,从而为寥寥数笔的画面增添色泽,增添生趣。
(3)、拨动情弦,促使美读。这两首古诗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因此在品读过程中要适时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扣住诗中的“四百八十”“多少”“乐”字感受诗人当时的情绪,这样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更便于学生有方向的投入情感,进行有效地朗读。
5、《习作一》:
(1)、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出示两个例文的重要指导思想。
(2)、表达形式多样,但核心问题是什么?一定要围绕核心写详细。
(3)、这样的作文3年级曾经尝试让学生写,同样也是春游,是一次口语交际。学生比较喜欢第二种的表达方式。个人综合凭价认为第二篇例文比较适合大众,可以面向全体学生。第一篇例文可以介绍给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
(4)、第二篇例文的表达方式上最关键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同时又不要彼此包容得太多。
6、《练习一》:
(1)处处留心: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地交流,初步感悟“拟人”句式表达的生动,同时,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提高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2)口语交际:把口语交际教学与班级生活融在一起,在“实战”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口语交际的行为问题,不能只顾单纯的推荐和讨论的结果。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了解写日记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插图及挂图,使学生懂得爱护图书的意义和要求,养成爱护图书的好习惯。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
4、理解诗歌的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性,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5、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6、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7、了解两首古诗的诗句的意思。了解诗的作者的相关知识。理解诗句所蕴含的道理。
8、指导学生按要求写一篇关于春游的建议。
9、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写好钢笔字。
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学写毛笔字。
课时安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课时、《走,我们去植树》2课时、《第一朵杏花》3课时、《燕子》2课时、《古诗两首》2课时、《习作一》2课时、《练习一》4课时
6.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篇六
元集体备课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课
件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小数乘整数
教
学
目
标、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初步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进行计算。
2、能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
内容分析
重点
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难点
探究并学会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谈话:在炎热的夏天,你喜欢吃西瓜吗?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的人们不仅能在夏天吃到西瓜,在寒冷的冬天也能吃到西瓜。
2、出示例题的场景图,提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
3、引导:根据图中的信息,要求“夏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0.8×3”是求几个0.8相加的和?这个乘法算式和我们以前学习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探索计算方法、启发:你能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算出“0.8×3”的得数吗?先想一想,再算一算。学生各自思考、计算,师巡视,了解学生用什么方法。
2、交流:谁先来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算出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回答后继续提问:谁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3、指出:“0.8×3”也可以用乘法竖式计算.讨论:看着竖式,说说用竖式计算“0.8×3”的过程?
比较:0.8是几位小数?2.4呢?
4、提出要求:冬天买3千克西瓜要多少元?先列加法竖式计算,再列乘法竖式计算。
学生按要求独立进行计算。
5、交流:列出的加法计算式是求几个2.35相加的和?列出的乘法算式呢?谁来说说用乘法竖式计算的过程?
2.35是几位小数?2.35×3的积是几位小数?
6、猜想:如果用一个三位小数乘3,积会是几位小数?如果用一个四位小数乘3呢?
三、教学“试一试”归纳计算方法。、出示4.76×12,2.8×53,103×0.25,要求先猜一猜积是几位小数,再用计算器验证。
2、讨论: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认为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可以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3、小结:计算小数乘整数时,一般可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再看因数里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并点上小数点。
四、指导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
集体交流、纠正。
提问:刚才计算的四道题中,有哪些题目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的?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教科书上填一填,指名交流。
3、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完成练习十第1题。
4、完成练习十第2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5、完成练习十第3题。
提问:这道题中雷声在空气中传播了几秒钟?每秒的速度是多少千米?想一想,要求打闪的地方离小华有多远,就是求什么?
6、完成练习十第4题。
学生列式计算后,组织交流。
六、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计算小数乘整数时要注意什么?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
学
目
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内容分析
重点
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乘10、100、1000……的积
难点
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新、口算。
5×10
50×10
5×100
50×100
2、比较每组两个小数的大小。
4.53○45.3
0.7○0.07
3、导入新课:比较一下,刚才每组的两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为什么每组里的数字相同,数字排列顺序也相同,而组成的数的大小却不同呢?
揭示课题: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2
(1)出示例2:5.04乘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3)引导观察比较:50.4和50.4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504和5.04比,小数点像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乘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乘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乘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2、教学例3
(1)出示例3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结合学生的交流是适当介绍“蛋白质”的含义。
(2)提出“每千颗黄豆中蛋白质的含量是多少千克”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
(3)提问:你会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0.351千克改写成以“克”做单位的数。可以把0.351乘1000,可以直接把0.35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3、教学试一试和练一练
(1)完成第57页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0.0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可它的小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完成第57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36乘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如果把36看成小数,小数点应该在什么位置?
把3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时要先做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第57页练一练第2题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第5-7题。
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
学
目
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内容分析
重点
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引入课题。、同学们,在买东西时顾客经常讨价还价,下面讲一个关于还价的真实的事情:
商贩在卖苹果,一个人问:“老板,多少钱一斤?”
“一块五一斤”
“太贵了,这样吧,5块钱3斤卖不卖?”
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
类似这样的购物问题,既可以用小数乘法解决问题,也可以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除法。
二、教学例题。
、创设情境。
(1)出示:例4情境及表格,师:从表格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这三种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你能求出妈妈买的这苹果的单价吗?
列式:9.6÷3
(2)能算出是多少元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探索计算方法,尝试计算。小组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方法说给大家听?
竖式计算时,追问:为什么要把上的小数电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香蕉和橘子的单价会求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2÷5得出商2后,组织讨论:除的余数2以后要不要继续往下除?为什么可以在余数2后面添0再除?
提示:商的小数点应点在哪里?
5.7÷6个位不够商1怎么办?
2、你能根据“单价×数量=总价”验算上面各题吗?
3、总结法则,小数除以整数可以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去除,求出商,再对齐被除数的小数点,点上商的小数点。
三、课堂练习。
、完成第60页练一练。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重点说说:商的小数点是如何确定的?
2、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
比较每组两题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计算小数除以整数,应注意什么,你有什么想提醒大家的?
4、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
学
目
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应用规律正确口算一个数除以10、100、1000……的商。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归纳、概括的能力和主动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内容分析
重点
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难点
理解并掌握由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引新
、口算。
90÷10
900÷10
900÷10
900÷100
2、前面我们学过小数点向右移动能能]引起小数大小变化,那么向左移动是否也可以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5
(1)出示例5:21.5除以10、100、1000各是多少?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指名说说计算结果,并板书:
(3)引导观察比较:21.5和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21.5和50.215比,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位?
猜想:把一个小数除以10,就是把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几位?把一个小数除以100、1000呢?
(4)验证: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任意找一个小数,分别把它除以10、100、100,看看小数点位置的变化情况于我们猜想得是否一样。
(5)归纳:通过计算,你认为我们的猜想对不对?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换一种说法,这个规律还可以怎么说?
2、教学例6
(1)出示例6中表格,让学生说说从表中能知道什么。
(2)提出“长颈鹿的体重是多少吨”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就是让我们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做单位的数。
板书:500千克=()吨
(3)提问:你会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做单位的数吗?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互相说说。
(4)组织交流,并明确:要把把500千克改写成以“吨”做单位的数,可以用500除以1000。计算500除以1000可以直接把5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
三、课堂练习
、完成第61页试一试
指名读题,明确解题要求。学生各自填空。
交流:你是怎么填的,又是怎样想的?把“4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可它的整数部分只有两位,你是怎么处理的?
2、完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填表。
讨论:0.8除以10、100、1000时,你是怎样想的?
把0.8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时要先做什么?
3、完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怎样想的。
4、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5、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说说表格中用到的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6、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练
习
教学内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练习
教
学
目
标、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分析
重点
进一步巩固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难点
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口算练习
完成练习十一第8题
学生先心算,在指名口算。
二、计算练习、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并验算。全班交流订正。
2、完成练习十一第10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帮助其分析原因,及时纠正。
3、完成练习十一第11题
指名回答,说说是如何进行比较的。
4、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
独立完成,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解决实际问题
、练习十一第13题
思考:“1千克小麦能加工成多少千克面粉”运用的数量关系是什么?1吨小麦呢?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一第14题。
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如何进行单位转换?
3、练习十一第15题
读题后指名说说算式以及每一步算式的意义。
两种方法:864÷12÷30
864÷30÷12
如果出现:864÷(12×30)也请学生说说想法。
指出:这种做法不妥当,还是用前面两种为好。
4、练习十一第16题
说说如何求平均体重?平均体重应该在哪个范围内?为什么?
5、练习十一思考题
说说读题后你有什么想法?
明确: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正好等于乙数,说明甲数和乙数是10倍的关系,一共是11倍。16.5÷11=1.5,甲数是1.5,乙数是15。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小数乘小数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内容分析
重点
正确运用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难点
理解小数乘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0.52+0.48=
0.17+0.33=
3.6+6.4=
0.8×3=
3.7×5=
46×0.3=
二、新授:
、教学例7。
(1)出示例7
下面是小明房间的平面图,.15米
3.6米
阳
房
间
3.2米
台
门
(2)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提问:如果要求小明房间的面积有多大?先估计一下。
3.6×3.2≈
()
让学生说一说估计的方法。
可能有三种情况。
(4)提出:列竖式计算怎样算呢?
把这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很快计结果。
3.8
×10
×3.2
×10
×3
2.1
÷100
相乘后怎样才能得到原来的积?
(4)师生讨论,得出:两个因数分别乘10,积就扩大1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倍,要除以100。原来的积是12.16。
2、第65页试一试。
提出:要求阳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计算3.2×1.15时,先把两个小数都看成整数,在积里应该怎样点上小数点?
学生尝试完成,展示学生作业。
解释算理,得出:一个因数分别乘10,另一个因数乘100,积就扩大1000倍,要想把积还原到原来,积就缩小1000倍,要除以1000。原来的积是3.68。
3、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1)引导: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来计算,两个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联系?
(2)同桌互说说小数乘小数应该怎样计算?
小结: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然后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完成第65页练一练第1题
说说你是如何点出积中的小数点的?
2、完成第65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完成练习十二第2题
指出:对的要打“√”,不能不打。不对的要打“×”,然后再订正。
4、完成练习十二第3题。
说说数量关系,列出算式后,指名回答估计得数,再计算。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小数乘小数
(二)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推理能力。
内容分析
重点
掌握确定积的小数位数时,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难点
积里小数点的位置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出示练习十二第4题
根据第一栏的积,写出其他各栏的积。
指名口答,说说是怎样想的?
二、教学例8。
出示例8。
(1)花架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
(2)学生试做。
0.28
×
0.28
提出:要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
上小数点?
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0.07
怎么办?
(3)强调:在积里点小数点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二、巩固练习、完成第66页练一练:独立完成,说说:要注意什么问题?
2、完成练习十二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完成练习十二第5题: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集体校对。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求积的近似值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内容分析
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难点
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计算下列各算式。
2.51x0.7
2.51x5
2.51x5.7
2、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指名学生回答,特别是位数不够怎么办?
3、准备题:练习十二第8题
指名回答结果,选取几个结果,说说是如何取近似值的?
二、、新授:教学例9。
(1)出示例题:王大伯前年收入3.18万元,去年的收入是前年的1.6倍。去年他家大约收入多少万元?(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说说计算方法,列出算式。
(3)板书:3.18×1.6≈
()
指名一人板书竖式,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
说一说:积怎样保留两位小数?
三、巩固练习、完成第66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十二第9、10题: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练
习
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的练习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学会比较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的大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容分析
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乘小数的乘法
难点
比较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的大小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练习十二
、第12题:
先让学生心算,再指名口答。
2、第6题:
指名说说长方形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第7题:
说说数量关系,再解答。
4、第11题: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5、第13题: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6、第14题:
先让学生计算每组中的三道题,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观察:把每题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
思考: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比大小,有什么规律?
小结:当一个因数乘比1小的数,积比这个因数小。
当一个因数乘比1大的数,积比这个因数大。
7、第15题:
观察题目的特征,问:能不能不计算,直接比较出大小关系呢?
用什么知识来解决此类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8、第16题:
指名回答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列式后,指名说说如何进行估算?
学生独立计算,说说是怎样保留近似值的?
9、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说:是怎样保留整数的?
0、第18题:
先让学生读读称盘上的刻度,知道每种水果的重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
交流时,说说数量关系和取近似值的方法?
指出:人民币通常保留两位小数,即使本题不要求保留两位小数,我们在计算出结果后,也要自动的保留两位小数。
1、课堂小结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小数除法的计算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通过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内容分析
重点
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
懂得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口算:
42÷21
20÷12
96÷48
250÷50
374÷34
92÷16
25÷25
050÷5
2、计算:2250÷18
说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要多看一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3、导入新课: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小数除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
妈妈买鸡蛋用去7.98元。买鸡蛋多少千克?
2、列式。
7.98÷4.2=
()
3、讨论。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小组讨论。
学生试做。
可以把除数变成整数来计算吗?
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同的倍数,商怎么样?(不变)怎样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把7.98和4.2都乘10,变成79.8÷42。
4、你能把这道题做完吗?
学生做完后,集体交流。
5、小结:
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注意做题之前审题:除数有几位小数?被除数有几位小数?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
三、巩固练习、第69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自主完成。说说:是怎样想的?
2、第69页练一练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作业本上。
交流:结合例5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第一步应做什么?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最后怎样计算?
3、练习十三第1题
指名口答。说说上下两道题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4、练习十三第2题
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5、练习十三第3题
指出:对的要打“√”,不能不打。不对的要打“×”,然后再订正。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一个数除以小数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内容分析
重点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难点
被除数是整数时的小数除法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出示练习十三第4题。
想:用什么数量关系来解题?
自主完成,再集体交流。
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新授。
、出示例11
(1)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提出问题:妈妈买了多少千克萝卜?
(3)指名说说数量关系,再列式:1.5÷0.75=
(4)提出:要想把这道题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除数要乘几?被除数呢?
(5)将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的小数点怎样移动?怎样补“0”?
(6)学生尝试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第70页试一试。
学生自主完成,集体交流。
3、总结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时第一步应做什么?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最后怎样计算?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70页练一练
先让学生说说下面各题应该怎样移动小数点。
再让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2、练习十三第5题
学生自主填空,交流:你为什么这样填?
3、练习十三第6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交流:你是怎样移动小数点的?
4、练习十三第7题
学生读题后,想:已知长方形面积和长,求高的方法。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5、练习十三第8题
明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商的近似值
教
学
目
标
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较熟练地按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内容分析
重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难点
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
4.18
5.25
6.03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483
5.347
4.003
3.996
3、计算下面各题:
7.3×0.315(保留两位小数)
0.27×0.45(保留三位小数)
4、说说小数乘法取近似值的方法
(要先计算出整个积的值,然后看要求保留位数下一位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二、新授
(一)教学例12
下面是几种动物在水中的最高游速。
动物名称
海狮
海豚
飞鱼
速度(千米/时)
海狮的最高游速大约是多少千米/分?
学生读题后,帮助学生理解“千米/分”的意义。
指名列式,师板书:
40÷60=
学生尝试计算,遇到困难的时候相机提问:
如果继续除下去,余数和商有什么特点?
说明:像0.666……这样的小数是循环小数。根据需要,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这道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40÷60≈0.67(千米)
小结:求商的近似值,一般先算出比需要的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们的商,再按照“四舍五入”法写出结果。
(二)完成第71页试一试。
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大约各是多少千米/分?(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50÷60≈
64÷60≈
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交流:你是如何求出商的近似值的?
2、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先说说数量关系,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3、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一组一组地比较计算,比较每题商和被除数的大小,并思考其中的原因。
小结:除数大于1时,商小于被除数;
除数小于1时,商大于被除数;
4、练习十三第13题。
指导学生利用第12题发现的规律直接作出判断,再适当要求说明判断的理由。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教
学
反
思
五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
备课时间
课型
新
授
教学内容
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
教
学
目
标
能按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商的近似值,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内容分析
重点
按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商的近似值
难点
会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准备
、展台
教
学
过
程
师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出示练习十三第1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说说:如何取商的近似值的?
二、新授
学习例8、出示例8,学生读题。
2、学生列式,尝试计算。
3、问:最多可以买几个?商应该如何取近似值?
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适当进行辨别,取哪个近似值更合理?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根据生活实际,最多只能买到6个足球。
4、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并不是小数除法的商都是用“四舍五入”法进行取商的近似值的,有时候在实际生活或者具体情境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商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完成第72页练一练。
学生尝试计算,集体交流。
交流:如何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理?两道题的商的近似值,你是如何考虑的?
2、完成练习十三第14题。
学生读题,审题。
想一想:这两道题怎样取近似值比较合理?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交流:如何取商的近似值?除到商的小数点后面第几位就可以了?
3、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
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十三第16题。
(1)想一想:要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多少倍?应该如何解答?
思考:这题怎样取商的近似值?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
(2)你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指名回答后,分小组选择一个问题解答。
集体交流。
5、完成练习十三第17题
先让学生计算第(3)、(4)两小题。
观察第(1)-(4)小题,你有什么发现?
根据规律,完成(5)-(9)小题的结果。
四、课堂小结
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课
7.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 篇七
主备人:周鲜艳
参加人:孙维千 伍卫华 吉根华 张善聪 陆海水 陆楠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安排课文26篇,分为7单元,每一单元都是按照一定的主题进行组织,分别为“园丁之歌”、“自然的奥秘”、“故事集锦”、“无私奉献”、“祖国各地”、“百折不挠”、“走进名著”。所选课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体裁多样,不但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扩大视野。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进入了高年级,相对于中年级的教学来说,本阶段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2.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3.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4.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
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一次习作、一次练习,三篇课文分别为《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又朴实的记述文,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一位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我觉得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抓“难忘”二字,什么难忘?师恩。师恩为什么那么难忘呢?主要是老师编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来教育我,让“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要抓住田老师所编的故事对我的影响来引导学生体会田老师的教育对我的影响。课后作业第二、三题教师应该抓住,让学生细致体会。
《陶校长的演讲 》是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
掌握这篇课文的大意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要让学生明白有哪四问,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四问。重点之二就是学习陶行知的语言,他讲解得是多么的通俗易懂啊。用一些问句的形式,用一些假设,有深入透彻的说理,也有浅显易懂的比方
《古诗两首 》之《寻隐者不遇》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见这件事。《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虫图,描写出了孩童的天真。不过最有趣的应该是他闭口立之后在想什么呢?
《练习1》中的语文与生活安排了两个情节:写儿童诗和背诵描写风的古诗。写儿童诗因为是续写难度不是太大,但是,教师在此处不妨教学生写一写儿童诗。背诵带“风”的诗句,对学生来讲应该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教学在学生背诵之
前可以多补充一些含有“风”的诗句,让学生多积累一些。
诵读与欣赏中编者给学生编排了一首诗歌,这首诗歌的特色很是鲜明。诗后编者还附了一个问题,“诗中有画”,如何看出画来?这才是重点。
学会请教,这个口语交际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如何把话说得体,学生应该不存在问题。
《习作1》是描写人物的事迹。主要要求学生抓住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的一两件小事来写,要写得细腻感人。幸好,这里有课文作为范例。
【苏教版淮安实验小学六年级上册集体备课第5周中心发言稿】推荐阅读: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12-03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要点07-30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习作5范文徐州的09-18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5则范文12-18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船长》08-29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09-10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五单元教案11-08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06-27
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5教案(苏教版)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