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爱惜生活用品》优秀教案

2024-06-15

小学品德与社会《爱惜生活用品》优秀教案(精选8篇)

1.小学品德与社会《爱惜生活用品》优秀教案 篇一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优秀教案

教材分析:

《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穿越时空的生活》中的第三个主题《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中的内容。在《怎样看电视》、《屏荧前后》两个主题的铺垫下,进入到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多姿多彩的传媒世界,体会报刊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习利用传媒平安有效地获取信息。

教学对象分析:

读书看报对于四年级的小朋友而言并不陌生,但因现在的物质丰富了,电视、电脑游戏、网络游戏等填满了同学平时的课余时间,以至于他们只在学习需要查阅资料时才去翻翻书报,平时很少会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力求让同学在互有联系的活动串中唤起同学读书看报的.心理需求,激发起同学读书看报的兴趣。四年级同学的已经具有一定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他们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本节课就努力让同学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合作中参与活动。

优秀教案理念: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要达到课程的总目标,就得屏弃保守的教学方法,紧密联系同学的生活实际,通过开展一系列有目的的活动,让同学在活动中得到感受、体验、探究和感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交流、良好习惯的培养和能力的发展,即以活动促教学实效,以活动促自主发展。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知道书籍、报刊和杂志是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2、在活动中体验阅读书报的好处,成为一个爱读书报,有健康的阅读兴趣的好小朋友。

3、通过做剪报等活动,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学会在书报杂志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同学读书报的兴趣。

难点:养成读书报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1、同学准备:

课前调查了解,在生活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法;准备他人读书的证明物件(可以是摘抄本、剪报、读书笔记、有批注的书、还可以是照片等);准备制作剪报用的剪刀、胶水、彩笔、书报;了解名人读书的故事。

2、教师准备:

毛泽东读书故事;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2.小学品德与社会《爱惜生活用品》优秀教案 篇二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学,综合课程

自流井区作为自贡市首批新课程实验区,自2002年9月起,全区16所小学全面进入新课程实验。通过八年的努力,小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深化阶段。相比原先的思想品德课而言,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下文简称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是两门全新的德育综合课程。整体而言,其根据新课程理念开展的教学活动得到实施并向纵深推广,新旧课程的转型初步完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现对这些现状作简单分析。

一、在实验中取得的成绩

(一)教研部门取得的成绩。

1. 培训形式多样。

培训是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推动课改实验顺利实施的一个关键因素。为此,我区每学期培训一次,先后举办了各个层面的培训,如通识培训、课程培训、教材培训、专题培训;培训形式有案例讲座式、观摩研讨式、参与互动式等。每次培训努力做到能带给教师“理论的提高”“经验的分享”。通过每学期不同形式的培训,我区大多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2. 调研及时到位。

下学校调研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价值导向、提炼经验、发现问题、共同研讨。这几年我作为品德学科的教研员到过所有的中心校和村小,听老师上课,与老师、学生座谈,体现教研部门研究、服务的职能。其间,感受到老师投身课改的热情,看到他们成长的足迹,从不知所措的茫然到略有所悟的惊喜。

3. 教研活动辐射到面。

(1)发挥区级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请他们上研究课,作专题发言。如育英小学的何丽老师在2007年春我区举办的城乡教师教学教法研讨会上的研究课《我和动物交朋友》,得到到会所有老师的肯定。此课在2007年4月27日全市城区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还获得一等奖,并在2008年11月获四川省思品优质课三等奖。(2)要求参与实验的教师能写好相关的实验笔记、教学案例,撰写与课程相关的论文。目前,我区教师的论文已有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3)教研员利用培训、下乡的机会,将某个学校好的做法宣传推广,以星星之火造就燎原之势。如多次搞城乡教学经验交流、送教下乡等活动,使我区品德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很大,教学实效性也初步显现。

(二)学校及教师方面。

1. 许多学校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开展学生主体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课堂内外的学习活动,为学生营造在生活体验中、活动探究中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教学的生活性、开放性更强。

2. 许多教师摆脱了过去知识化、成人化、教条化的教学模式,自觉整合多维教学目标,教学追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注重通过各种富有意义的活动开展教学,初步形成了以“自主活动、动手实践、合作探究、体验感悟”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受到学生的喜爱。当然,随着新课程的推进,许多深层次的难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值得研究。

二、《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

(一)学校重视不够,教师工作负担较重。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学校没有设立品德学科教研组,除参加区里的教研活动外,在学校基本无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也不足。另外,《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大多由语文教师或者班主任兼任,专任教师很少,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研究比较难以开展。而且这两门综合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学习领域多,并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教师在了解学生情况、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教学活动等方面工作量相当大,而客观上兼任老师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精心准备品德课的教学,因此,他们的心理压力很大,工作负担比较重。

(二)教师对课程的认识还需提高。

一些教师对《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综合性特征和要求认识还不够全面,对教学目标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容易以原来分科课程的眼光来看综合课程教学。有的老师眼里只有“品德”,把综合课当作原先单纯的思想品德课来上;有的老师眼里只见“生活”、“社会”,按照生活、科学、历史、地理等内容进行纯粹的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有的只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因此,就难以有机地融合品德、生活、社会等学习领域的教育要求和价值,全面达成课程目标。

(三)课程实施需要更多的外部环境支持。

品德课程仍然被一些学校置于“副课”地位,不同程度存在随意削减课时、频繁更换教师、不重视教学检查与评价等现象。许多乡镇及学校没有设立学科教研组,也很少开展教研活动。家长对这两门课程的学习支持不足。需要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由于安全因素考虑和社会联系渠道不畅,常常无法实施。这些现实的外部环境,使得课程的有效实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

三、对本课程教学的思考及建议

尽管《品德与生活(社会)》综合课程实施遇到了各种现实的困难,但教研部门和广大老师仍然在进行不懈而有益的探索。为了推进综合课程教学,我在此提出一些建议。

(一)希望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

为保证综合课程的实验稳步推进,希望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能给予更多的关心,无论是资金投入、师资配备、教师培训、教学管理改革,还是教学设施的配备、教学评价等都应当给予关注和支持。对本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考评、岗位编制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二)学校要切实重视教研活动。

教师对于综合课程教学有一个实践探索和不断提升认识的过程。教师和教研人员应进一步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加强对全局性、普遍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通过课例教学、问题研讨等方式,集中研究和探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三)教研部门多提供相关课程资源支持。

各级教研部门应通过组织开展教学案例评比、教学课件征集等活动,逐步建设《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网络平台和汇集文本等方式,实现教师对课程和教学资源的交流和共享。广大教师也应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开发多种形式的课程资源,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四)学校要稳定师资队伍,加强校本教研活动。

鉴于目前学校教师配备的客观情况,建议学校在教师配备上尽量做到“相对集中,人员稳定”。如做到同一年级相对集中,或一位老师教2—3个班级。在具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配备专任教师。同时,城区学校成立单独的教研组,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时间和质量。在农村学校设立单独的教研组有一定困难,可以组织开展联校、联片的教研活动等。

(五)专家能多与一线教师对话。

基层教研员和一线教师渴望有与专家对话的机会,以便经验得到肯定,困惑得到指点。如评价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希望除了纲领性的要求外,还提供一些操作性较强的评价意见或方案。

参考文献

[1]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刊登于《人民教育》2002年增刊.

3.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 篇三

一、让学生在学习当中学会生活,热爱生活

小学生的世界充满精彩,也充满纯真。但是,他们往往会因为课外事物与课内知识之间的矛盾而困惑。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会使教学过程变得自然而有效。

在新课程看来,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其任务不仅仅是教教材,而应该成为儿童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参与者和指导者,应该引导儿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手脑并用,听做结合,在多彩的活动当中不断成长。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据儿童的生活,合理地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将目光延伸到课本之外,让学生学会生活、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形成良好的品德。如《秋天在哪里》一课,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一天与父母一同寻找秋天。一开始上课,则播放散文《秋》的录音,让优美的语言激起他们的共鸣,而后提出问题:“你发现秋天了吗?你在哪里发现秋天的?”这样一来,就会点燃学生的激情,激活他们的思维,他们会给出各种各样的答案。最后,我们再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秋天玩,让他们在玩耍当中感受秋的气息,感受秋的快乐,感受自然之美。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不自觉当中产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让学生在学习当中丰富情感,丰富内心

品德与社会教学贵在让学生用心去体验生活,用心经历生活,感悟生活的酸甜苦辣,在此过程中,他们不断充实内心,不断丰富情感,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他们的情感变得细腻。如在《我和小伙伴》一课,可以安排学生先自我介绍,然后带领他们到校园中做“找朋友”的游戏,一边唱儿歌,一边学习,而后再讨论与小伙伴相处的乐趣,学生自然就会感悟到谦和有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道理了。

又如《我的一家人》一课,可以先给学生留作业,让其当一天“家长”,洗洗碗、扫扫房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而后再让他们交流感受,想想家长在做家务劳动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这样一来,课外活动就成了儿童学习的平台,课堂则成了学习成果展示交流的中心,教学变得简单而有意义了。

三、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

体验被视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可以有效地增强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效果。学生只有亲自参与了活动,在活动中获得了直接体验,才能在自主学习中感悟和创造。例如,《秋游去》一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之中体验秋天的美好,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动手扎风筝、放风筝,在游玩之中体会风和风筝、风和风车的关系,学会和懂得利用风的力量。又如《交通问题带来的思考》一课,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与交警队取得联系,与交警同志一起带领学生到社会大课堂之中获得真实体验。学生边走边听、连听边看沿途标志,在经过繁华的十字路口时,让学生观察行人过马路的情况,并思考怎样过马路更加安全。回到学校之后,还可以安排学生做“交通知识大家谈”活动,就自己的所知、所闻、所感做汇报。这样一来,整个学习过程就变得轻松愉快、内容翔实了,教学效果自然也远远胜过教师的侃侃而谈。

四、让学生在生活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真理必须付诸实践才有意义、有价值。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儿童固有的善良与纯真往往难以得到社会现实生活的认同,于是学生就会对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所学的知识、理念产生怀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品德与社会的教育功能。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个结论,而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采用相反的做法,人们会的什么样的评价?从而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具有开放性,面向生活、面向现实,让学生在生活实践当中去思考、去认识,而不只是搞纯粹的文字游戏、空洞说教。如《学会和睦相处》一课之前,学生在课间自由活动,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上课之后,我们可以随机问学生:“你课间玩什么了?玩得开心吗?为什么?以后一直这样玩行吗?”这样一来,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心中各有一套行为准则,生活之中的不良行为、不正之风往往会是学生认识遭受挫折的导火索。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遵守社会公德,要尊老爱友,但是现实生活之中却并不鲜见争抢座位、不赡养老人的现象。对此,我们可以由学生课间玩耍时友爱和睦带来的快乐,延伸到社会大家庭之中人与人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上,让学生展开讨论,正确认识社会上的不良行为和不良现象,建立起强大的道德防火墙。

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以儿童现实生活为依据,引导儿童在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中辩证地认识生活,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最为显著的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以活动为主线、以辨析为主要方法,引导儿童对生活事例展开分析、讨论、交流、合作,最好能以游戏的形式来强化学生的体验。

4.小学品德与社会《爱惜生活用品》优秀教案 篇四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对照我国以前在小学开设思想品德课的经验,谈谈小学低年级在新课程下开设“品德与生活”的意义?

答:在小学低年级设立“品德与生活”课的实际意义:首先,克服了过去小学低年级的课脱离儿童生活、枯燥说教的弊端,使课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让儿童在欢快地享受生活的同时受到道德品质教育。这样不但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也会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得到满足和升华。其次,由于改变了原来死记硬灌的教学方式,实施自主探索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学生创新的科学精神,对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习惯和能力都会打下好的基础。品德和生活课程的开设,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引导儿童“学会生活”,形成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推进素质教育都是十分有意义的。、“品德与生活”课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上有什么特点?

答:“品德与生活”课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开发性,课程内容来源于儿童的现实生活,目的是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内容具有开放性,只有广阔的空间才能丰富儿童的体验和发展儿童的个性;(3)“品德与生活”课具有活动性,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

在课程的设计思路上有以下特点 “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本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定位,另一个是课程结构框架。

(1)“品德与生活”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位置

“品德与生活”课在课程目标、内容、形式、实施方式等方面与幼儿园课程衔接,同时又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品德与社会”、“科学”及“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打好基础。

(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结构框架

“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并以此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指标,使儿童在生活中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在与自然、社会互动中发展自己,建构自己与外部的联系。、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实现怎样的角色转换?进行这种角色转换的意义是什么?

答: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课程实施,面对新课程的实施,不但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也要面对角色的转换。

(1)教师由教学的主宰者变为指导者

中国的传统教育环境下,教师一直是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如何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方法,如何教学生学习,这一切都由教师决定。教师很少听取学生的意见,只是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教学过程的一切活动。整个教学都是由教师操纵,学生按教师的指挥来学习,学习得非常被动。学生由于是被动学习,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探索性、创造性都没有被调动起来,这样的学习效果只能停留在背条条、记概念的水平上,学生对知识的情感、价值观、态度也不会产生,不会形成学习的能力,不能掌握学习的方法。没有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面对新课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转换角色,由教学主宰者转换为教学指导者。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指导作用。因为学生没有学习过教育理论,对生活的接触面也窄,所以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是教师不可推卸和必须承担的责任。

(2)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在课堂上教师讲知识,学生记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关系是教者和被教者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生是学,二者没有互动的过程,教是教师的单边活动,学是学生的单边活动,没有形成一种教学的合力。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师生共同设计活动,共同参加活动,共同在活动中体会情感,领悟知识,积累经验,掌握本领,在师生共同融入活动、学习的氛围以后,达到共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长进,共同创造,共同构建知识的目的。

(3)教师要由教学活动的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过去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以管理者自居,学生只是在教师的管理下完全按教师的支配来活动。在这种管和被管的情况下,学生活动起来受拘束,个性得不到张扬,学习兴趣也受到影响。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从发号施令的管理者变成一个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一个活动如果没有组织者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只有很好地组织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集体。在组织学生学习的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想法、创造精神,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活动的小主人,让他们的个性、情趣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他们通过活动在知识、道德、心理、情感、个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收益。、评价“品德与生活”课可以通过哪些方法?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评价的方法有多种,每位施教者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评价,但是主要的方法有:

(1)观察

教师要观察并记录儿童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作为对儿童评价的一部分。观察法即可以观察儿童的外表,也可以观察他们的思想变化。

(2)访谈

访谈法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了解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发展变化和状态。教师对学生进行访谈之后要做详细记录。访谈可以个别进行,也可召开座谈会。

(3)问卷法

为了考评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对某件事物的看法,教师可以设计问卷并组织儿童回答。问卷法的过程可分为问卷设计、组织问卷和分析问卷结果。

(4)成长资料袋评价 成长资料袋评价就是用记录的方法收集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包括学生学习成果、活动记录、学生心得体会、学生表现记录等。

(5)儿童作品分析

儿童作品分析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分析儿童作品,了解并掌握儿童的兴趣、特长、做事态度等,从而根据儿童的差别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和基础是什么?

答:“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儿童在参与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人;

基础是儿童的生活。、在进行“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设计时应主意哪些因素? 答:(1)教学设计准备阶段

教学设计准备阶段需要了解以下与教学设计有关的内容: ① 对材料的分析。对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进行分析,了解教材的结构、知识点和教学意图等。

② 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要调查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对本学科学习的态度、情感和学习能力的情况等。这一课将要帮助学生解决什么问题,学生有什么学习需要,学生有什么学习特点等,这些教师都要在设计前掌握。

③ 教学标准的分析。分析标准中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的要求,准备好教师教什么,怎么教。④ 教学设计理念。教师在对学情和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应该提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就是在教学设计中贯彻什么样的教学理论观念,用什么样的教学理论指导这个教学设计。

(2)制定教学设计方案

① 预定教学目标。根据对教学内容的课程标准和学生情况的分析,以及自己对教学水平的掌握情况,预测一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后,学生在情感、思想意识、能力和知识方面将发生哪些变化,将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② 确定教学方法。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确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③ 设计学法。要根据教材内容的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掌握的教学方法,为学生选择一个合适的学习方法或模式。

④ 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⑤ 选择教学辅助资源。教学工具,如幻灯、摄影仪、录音机、录像机、多媒体计算机等。

⑥ 教学流程的设计。其中包括:全班组织形式、小组组织形式、教学环节的链接程序、教学情境的制造等。教师要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巧妙地掌握教学进程,并随时调整教学环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情绪。

(3)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进行完之后,要进行反思,进行评价,目的是为了总结、积累教学经验。领导、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参加评价。7、欣赏本课第二部分“秋天的收获”这一教学设计及案例,你认为其有什么特点和不足,对你有什么启示?

特点是:

1、体现了课程的核心:儿童在生活中学会做人。

2、教学目的明确:在几个维度上都比较成功地照顾了小学二年级学生的生活与体验。

3、运用了多种方法让学生进行体验。

5.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

3.掌握报警的方法。

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30~131页。

教学准备

教师走访交通部门,了解教学所需要的情况。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上节课,大家就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了讨论,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课下同学们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有哪些发现?”

2.发表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都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

3.全班讨论。

“对比教科书中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65页后予以回答。(教科书中所采用的照片有一些反映的是比较先进的交通设施,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这里出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

4.阅读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例如:在有些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外出的人们都难以忍耐,可交通警察在地面温度高达摄氏40多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岗位。

教师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要尽可能简要地讲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车辆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等。)

5.交流与建议。

“在调查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缺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就此可以让学生提出建议。书写时可参考教科书第65页“给交通管理部门的建议”一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1)写出地点。(2)写出目前的交通状况。(3)写出具体的建议。并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交到交通管理部门。(寄信或托人带去等。)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对于交通设施和交通警察的工作,许多学生往往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不以为然。教师应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提升原有的认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课程理念。

2.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如果对于提出具体的建议有困难,也可以写有关行人或车辆安全方面的建议。

3.如果可能,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到交通部门去递交自己的建议,或者请交通警察来学校接受建议,并进行安全教育。

家庭作业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评价建议

1.对于学生开展的有关交通设施、交通警察等方面的调查和采访情况进行评定。

6.小学品德与社会《爱惜生活用品》优秀教案 篇六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我的家乡》的内容。《我的家乡在哪里》由如何在地图上寻找自己的家乡这一问题展开教学主题,学生通过在地图上寻找家乡的过程,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认识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2、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

3、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地图,知道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四、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江西省地图,宜黄县地图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爱听歌曲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动听的歌曲:《江西是个好地方》,请大家认真地听一听,仔细的想一想:歌中所唱的是什么地方?

2、听歌曲,交流对江西的个人感受。

4、教师小结: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地图乐园,到那儿去找找“我的家乡在哪里”。(板书课题:略)

<二>、家乡探寻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63页的内容,请学生说说书上的同学们是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的。他们对家乡有怎样的感情?

2、学生讨论:

⑴、你们打算从哪些方面了解家乡呢?

⑵、用什么方式来了解自己的家乡?

⑶、学生分组交流、汇报。

⑷、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在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三>、地图上找家乡

1、看地图,找家乡。

⑴、出示中国地图,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给家乡家乡涂上颜色。

⑵、看一看中国地图,看到它让你想到了什么?要是别人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你怎么说?

强调:引导学生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镇”的形式来回答。

⑶、请学生在小组内说说。

⑷、全班交流。

2、出示江西省地图,小组合作找家乡。

⑴、过度:我们江西省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风景优美。A说名人:王安石、曾巩„;B说风景地:庐山、三清山„;C说历史:“八一”起义、井冈山革命;D说特产:茶叶、莲..⑵、小组合作,找家乡。

我们家乡的省会在那呢?我们家乡的具体位置在哪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找找吧。

⑶、全班交流。

⑷、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学生相互说自己的家庭地址:略)

⑸、教师小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的内陆,在长江的中下游。

3、认识地图图例、方位。

⑴、出示中国地图,请学生指出地图上的方位。教师介绍地图的简单图例、方位。(多媒体演示:略)

⑵、开展“我们的邻居是谁”的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家乡江西与哪些省份相邻?它们在家乡的哪个方位?

⑶、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⑷、班级抢答赛:师提问学生抢答,巩固复习地图方位及家乡的邻省有哪些。

⑸、完成39页填空,请学生独立在政区图上找到自己生活的地方。

⑹、教师介绍《小资料》,学生自主谈一谈,提出不明白的地方。教师集体指导。

<四>、全课总结

1、宜黄县是抚州市的一部分,抚州市是江西省的一部分,江西省又是祖国的一部分,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只是祖国版图上一小块地方。这就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是我们心中最美丽、富饶、最可爱的地方。让我们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家乡吧——祝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2、假设20年后,同学们长大成人,如何来建设好家乡?

7.小学品德与社会《爱惜生活用品》优秀教案 篇七

关键词:品德,教学生活化,内容,情境,活动

小学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品德教育回归生活, 要求以小学儿童的现实生活为学习背景, 这是儿童生活的特点与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内在统一。因此, 在品德教育中, 教学的内容, 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体现儿童生活并展现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使儿童在品德教育的过程中逐步丰富生活经验, 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为他们人格的和谐发展, 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内容回归儿童生活

小学儿童是在感受、体会、领悟具体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自身的品德的, 而小学品德与生活 (社会) 教材内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源泉, 这为教育回归儿童生活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和素材基础。因此, 将品德教学的目标内容转化为儿童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使课堂文本内容与儿童生活构成一种互补关系, 是培养他们学习的愿望能力和适应未来生活的需要。

1. 课程内容的广泛性、开放性决定了教学实施的场所不是封闭在教室里、局限在文本上。

教学要走进小学儿童生活的各个空间, 向儿童自身开放, 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 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教学内容联系儿童生活实际, 使品德教育体现儿童与成人不同的生活需要与特点, 这样的教育才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

2.

课程教学的内容联系小学儿童生活, 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调整补充教材内容, 不断丰富和充实教学资源;善于从小学儿童的生活中敏感捕捉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在教学中引入儿童自己的事、身边的事、学校里的事、家庭里的事;将小学儿童有意义的生活生成教育主题, 使小学儿童品德情感得到熏陶并内化为行为。

3. 课程教学的内容需从小学儿童的生活领域来充实, 重视儿童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形成对儿童有意义、有兴趣的题材。

在教学中, 教师应让小学儿童在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 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 而是引导他们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良好的品质, 把儿童品德的培养与他们的生活形成内在的联系, 从而达到“通过生活学习生活”的目的。

4. 课程教学内容要体现小学儿童的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所承担的与角色相关的教育价值。

小学儿童带着自己生活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走进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应使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形成整合、多角度的沟通态势, 并围绕着一致的教育目标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教授, 而是引导儿童在发现、体验、感悟中培养自己爱生活、会生活的情感与能力, 并展现和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二、教学情景再现儿童生活

小学儿童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 因此他们的道德认识水平低, 对一些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肤浅和表面化。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 决定了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只能从他们的生活实际出发, 告诉他们多少道理, 使他们记住规则。在品德教育中, 教师最重要的是结合教学内容为小学儿童努力创设富有童心、童趣的生活情境, 将儿童课堂学习的间接经验与他们生活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 让心灵上有触动, 情绪上有感染, 情感上有体验, 使小学儿童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协调发展。

1.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体现师生双方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人文情境。

小学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和满足感, 就在这种融洽的师生情感关系中生成。在这种完全开放的新型的师生人文环境中, 教师亲切地与学生交流、探讨、沟通, 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他们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践行的能力。

2.

教学情景的创设应让教学置于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还原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 让儿童走进社会、家庭和大自然, 使他们在现实的情景中,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世界的认识。

3.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将教学内容的呈现与情境融为一体, 达到“内容情境化, 情境内容化”的效果。

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创设具有明显操作性的自主学习的活动情境, 在充分的思维碰撞中, 在愉快的合作沟通中, 在切身的体验探究中, 使儿童以外显的活动促内在的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

4. 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再现儿童生活, 其方法具有多样性, 内容具有丰富性。

教师要根据小学儿童实际、教材的不同内容和具体情况及条件, 把握好创设情境的时机, 给儿童提供多种表现自我发展的平台, 使儿童在情景交融之中愉快地掌握知识, 明白道理, 指导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生活

活动是教育的载体, 品德教育生活化的活动和实践是小学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教学的生活化必须依据不同教育内容的特点, 灵活设计成儿童喜闻乐见的能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活动的方式使儿童关注现实生活, 让儿童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明理, 在活动中导行, 在活动中发展个性特长。这就要求活动设计的“质” (知识与能力) 、“形” (过程与方法) 和“神” (情感与价值观的体验) 俱佳, 使儿童道德认识深化, 形成较为稳固的道德观点与信念, 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1. 教学中创设活动必须主题明确、思想性强、时代信息浓, 具有儿童的生活性。

所以,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 结合教学实际, 设计安排小而具体的活动, 贴近小学儿童生活, 符合儿童的志趣和愿望。

2. 教学的活动化要求教师的主要作用并非单纯地讲教科书, 而是指导儿童直接参与生活的实践活动。

由于活动主体是儿童自己, 因而教学活动有自主性的特点;由于儿童充分参与活动, 生动活泼地学习, 所以教学活动又强调实践性。

3. 教学中呈现的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

活动要求教学内容关注小学儿童的生活, 它不限于课堂, 在课内课外, 校内校外, 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都有活动的天地。活动使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变成儿童生活的情感与价值观的实践体验, 这正是小学儿童道德认知得以发展而转化成行为的动力。

4.

教学活动化以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对小学儿童进行形象化的“说理”, 是把有目的教学放在“动”的环境中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而胜过在“静”中条件下的说教。但无论用何种活动形式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教育主题, 都要体现教学目标与内容, 体现一种主题精神和思想的导向作用。

小学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置于小学儿童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 从而激发儿童作为生活的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 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将教育的目的与要求转化为儿童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

参考文献

[1]邬冬星,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回归小学生生活的教学策略》[J], 《课程.教材.教法》, 2006 (9)

8.小学品德与社会《爱惜生活用品》优秀教案 篇八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新课程改革;品德与生活(社会);

中图分类号:G623.1

前言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要将不断更新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学习特征相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思考,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策略,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摒弃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了解社会,懂得自我,从而感恩社会,敬畏生命,创新生活,从而推动人类更加和平、和谐、健康的发展。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生活化教学提出一些思考与教学建议,共享读者。

一、将真实的生活带进课堂

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因此,在教育方式和手段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让孩子更加亲近自然,亲近生活,亲近社会。

(一)走进生活,开启真、善、美的视野

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因为儿童品德的形成是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觉悟开始的。只有将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才能唤起主体积极参与体验的欲望,通过体验感知大千世界的缤纷多彩,感知人类的伟大与智慧,给孩子开启一扇“真善美”的窗户,从而让自己愉快积极、健康安全地生活。比如,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家乡的特长多有多》,我充分利用社区宝贵的特产资源,让学生走进超市购买特产,走进文物店了解家乡物产。通过看、查、问等多种方式,调动听、闻、触、尝等感官加深对家乡物产特点的认识;通过开家乡特产展示会,让学生介绍特产,推销特产,品味特产,让学生充分感知家乡特产的丰富多彩,为家乡丰富的自然资源感到自豪,从而产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堂教学之后,我还让学生思考:如何让家乡更加美丽,为家乡的未来尽自己一份小小的力量。通过走进生活,进一步打开了学生视野,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过程更加立体化,真正实现了在生活中发展学生的美育水平。

(二)亲近学校,构筑“志、勤、礼”的天堂。

学校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乐园,一所好的学校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我充分挖掘本校校本资源,把学校中的真人、真事、真物提供给学生们作为重要的学习素材,丰富和完善了国家课程和教材的不足。例如,在执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我们班里故事多》一课中,我除了让孩子讲班上同学和同学之间发生的故事,同学和老师之间发生的故事,我还带学生走进“校园橱窗”认识了解学校的先进教师,还带领学生参观教学楼廊道定期张贴的“校园之星”,给他们讲述学校里感人的点滴故事,通过每天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浸染,促进每一位学生从小勤奋、立志,文明,做一位积极高尚受人喜爱的人。

二、将广阔的社会引进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寻找教育”。课堂上、教材上的内容毕竟是有限的,必须拓宽到社会上去,让学生去接触社会,学生才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我们教师要主动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走进社会、体验生活,在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中,进行自我教育。

(一)开展自主实践性学习,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生活世界是生动的,更是最鲜活的教科书,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世界紧急联系,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生活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乐趣和价值,增强《品德与生活(社会)》的信心和动力。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行路和问路》一课,课前,我安排学生将社区周围的生活环境做了认真细致的考查,走一走,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通过开展多种自主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行路的基本常识和常用交通标志,引导学生在对周边环境的认识中,学会人路和识路。经验证明,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二)開展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 让孩子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在学习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不和烟酒交朋友》一课的时候,我聘请当地看守所所长给学生讲酒后驾车给他人和家人带来的危害,通过血淋淋的教训告诉孩子们,远离烟酒;同样在教学六年级第二单元《不能忘记的屈辱》后,我请当地一位老红军为学生讲战争年代的真实故事,结合教材中的人物事迹,让学生了解到: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不怕牺牲,勇于献身,他们是令人尊敬的人民英雄,我们永远怀念他们。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就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自2011年以来,新课程改革再出发,促使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这门课程的不断进步与更新,我们的课堂教学活动只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更加深入融合,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充分挖掘生活实际以及社会生活热点,并将这些生活因素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我们的课堂才会焕发勃勃生机,学生主动发现、探究以及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以及人文素养才能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尚志.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研究[J].湖南教育,2010.11.

上一篇:婚礼给新郎新娘的祝词下一篇:新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