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父亲的魅力

2024-07-07

生活随笔:父亲的魅力(15篇)

1.生活随笔:父亲的魅力 篇一

生活随笔:对父亲的愧疚

解放初期的1951年,母亲过早地离开我们,留下我和弟弟妹妹。当时,最大的我11岁,最小的妹妹才6岁。刚刚40出头的父亲,从此既当爹、又当妈,将我们拉扯长大。为了我们,他省吃俭用,从不舍得多花一分钱。袜子都缝补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其实,母亲去后,想同父亲好的人不少。因为当时他在河南信阳市明港镇人委会工作。大家都将他看成政府部门的干部,尊敬他,崇拜他。有些阿姨多方接近、示好,为他洗衣服、钉纽扣,不计较父亲带着三个“拖油瓶”,仍然想和他好……

一次,父亲用试探的`口气问我们:“我给你们找个妈,好吗?这样好照顾你们的生活。”我们姐妹三人,毫不思索、异口同声地蹦起来:“不要,不要,后妈喜欢打人。”父亲张了张嘴,没再往下说了……

一直到1971年,父亲去世,他都没再提起给我们找个妈的事。而那时,我们已长大成人,组成了家庭,理解了父亲的孤独和寂寞。儿时的幼稚,让我们不愿去理解他的生活和需要。我们真是愧对父亲啊。

2.生活随笔:父亲的魅力 篇二

一、游戏情境, 让课堂充满乐趣

在教学中, 如果总是按照我们常人的思维去教授学生, 他们就会觉得数学学习非常枯燥, 就会对数学产生厌烦心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教师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利用糖果、玩具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例如, 在讲解加减法运算的时候, 可以用一些糖果做游戏。先分给学生不同的糖果, 然后老师提出问题:“求一共有多少个糖果, 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这样小朋友就很容易知道用加法计算。这样的游戏是学生最高兴做的, 我们通过游戏的方式既能让学生们从游戏中学到知识, 又能让学生有紧张感, 还培养了学生努力进取的精神。当教师将游戏环节融入到具体的教学中, 不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知识, 也让学生学会了团队合作和掌握了与人交流的技能。

二、生活情境, 让课堂亲切自然

我们知道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可是很多学生由于数学太难开始排斥数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老师要把数学中的基本理论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表现出来, 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表达出来, 这样学生们就觉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有用, 就会对数学产生兴趣, 就能够更好地学习数学。例如, 在认识事物形状的时候, 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圆的, 哪些事物是长方形, 哪些事物是正方形, 哪些事物是椭圆形等, 这样就把数学知识跟生活密切结合在一起, 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所以, 在数学学习中, 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体, 这样就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简单化。当学生在数学中找到了突破口, 就自然懂得了该如何学好数学。教师要创造有趣且生动的生活情景,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思考、体验。教师不光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相关知识, 更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 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让学生愿意学数学, 并且学好数学。

三、故事情境, 让课堂充满想象

一位教育家对故事曾经这样的描述: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我们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 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组织成一个又一个好玩的故事, 让那些知识像孩子的好朋友一样亲密无间, 这种方法可以取得更有效的结果。例如, 小学一年级课本下册, 在学习加法和减法时, 老师就可以用编故事的方法出题:在亚马逊森林中, 生活着很多可爱的动物, 他们过着幸福而快乐的生活, 今天是兔子皮特的生日, 她邀请了她的好朋友来她家做客, 小熊带了3 桶蜂蜜, 小猴子带来8 个桃子, 小象带来20 个苹果, 最后贪吃的小猪汤姆来了, 他不光没有带礼物, 反而偷吃掉皮特的3 个苹果, 故事讲完了你能算一下皮特一共有多少水果吗?最后还剩几个苹果?通过动听的小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在听故事之余积极动脑思考, 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故事的同时, 也要鼓励学生自己编出类似的故事, 比一比看谁的故事更有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故事的方法对数学进行讲解, 不但生动活泼, 而且学生们更容易掌握, 使抽象的数学像故事一样生动有趣, 使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活动情境, 让课堂充满活力

对于当代教学来说, 教师不能再使用传统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 需要将游戏环节融入到学习中来, 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他们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教师在游戏设计的时候, 要争取使游戏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 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嘴到。例如, 在讲解圆角分的时候, 可以让学生们带一些硬币, 通过眼睛的观察, 手的触摸, 让他们感受硬币的特征, 充分调动他们的各个器官, 让他们多方面地感触硬币, 这样就会对硬币加深印象。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观察能力。要鼓励学生亲自去摸一摸, 体会一下这些物体的特征。在游戏结束时, 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物体的特点。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只要我们在课堂上掌握好教学的机会, 创造合理、良好的教学环境, 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还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能力。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创设生活情境尤为重要。在教学中, 要注意创设游戏情境、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情境运用

参考文献

[1]郑俊选.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梁秋莲.小学数学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05 (04) .

3.生活美文随笔-写父亲,太沉重 篇三

我一直想为父亲写点什么,可在执笔之后,却又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总觉得,写父亲,太沉重。请问有谁能用短短的几句话就能将那份厚重的父爱说得清、道得明呢。

夕阳下,柏油马路升腾起黄色的烟尘,似乎要被烤化了一般。独自走在林荫道上,享受着阵阵凉风对我絮乱的大脑进行梳理的惬意,希望能在这惬意中思索到一些可写的内容。

走着走着,我突然被一阵特别而又熟悉的“音乐”吸引住。我驻足细细的倾听“音乐”的来源,最后在分辨方向后,脚似乎被某种力量牵引着,不自觉地向那边走去。不久,一幢正在施工的大楼出现在我眼前。十多位工人正在当当的敲着,犹如一曲激昂的交响曲。这熟悉的音乐让我想到了父亲。我想,父亲想在也是在家乡里坐着这类工作吧。

远在家乡的父亲,与这里的工人是一样的,都要在烈日寒风中站在每幢新建筑的最高层,都在演奏着令我感动、令我怀念,又令我心痛的交响曲。但远在家乡的父亲,与这里的工人又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工人完工后,便会立即得到他们应有的报酬,而我的父亲,却在别人搬入新居后,仍然“讨”不到那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常常要为儿女们的学费而忧愁。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声声刺耳,声声刺心。我的心在隐隐作痛。

总是比朝阳早出,比日落迟归,这便是父亲的工作时间表。我知道,父亲的肩膀总是很沉重,因为父亲肩上杠着的是一个家。我也知道,父亲不会埋怨老天的不公,因为他拥有年迈的父母、贤惠的妻子、心爱的几个儿女。虽然老天夺走了第一个儿子,但父亲仍然感谢它赐给了现在的四个孩子。父亲,是痛苦着,也是幸福着。

而我对父亲的劳碌半生,对这份沉重的父爱,早已刻在心上,掏不出来了。

4.关于父亲的故事随笔:父亲的乐事 篇四

那天,乡下的老父亲又乐呵呵地打来电话,说是老家种下的油桃已经成熟,让我周末带着老婆和女儿回去摘桃子,不然就要被鸟儿吃光了。

父亲退休多年,离开三尺讲台后这么些年来,他没有放弃家中耕种的承包田,还见缝插针地在老家房前和屋后的空地上开辟了竹园、果园和菜园,一直沉醉其间,享受着身处世外桃源般的悠然和清闲。

我家的祖辈都是农民,世代以种田为生,而父亲是家族中靠读书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一人。父亲是个遗腹子,生下来就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亲。继父嗜赌如命,去赌场时还把当时年幼的父亲拖在身边,赢钱时胡吃海喝,输了钱就骂人,还找出家里值钱的东西去变卖。所以父亲从小就痛恨赌博,一生没有上过麻将桌。父亲想读书,希望将来走出家门,远离这个令他伤心的家庭,但是继父不给钱,他只好去河滩边捡废铜烂铁,到野田坟头拾瓦片换钱,这才给自己凑够了学费。

父亲在村里念完初小,继父就不想让他再读书了,这让还是小孩子的父亲十分地委屈,他流着眼泪跑到乡政府,找人武部的部长告状,继父害怕了,勉强答应让他读完高小。父亲念完了小学,正逢全国解放初期,国家需要招录青年学生充实教师队伍。父亲通过了考试,被嘉兴初等师范学校录取。毕业后,他就去了离家近百里的乌镇永兴小学,在那里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 ““””是一场大浩劫,知识贬值是非不分。1971年3月,心直口快的父亲被造反派以“叛国投敌”、“包庇四类分子”等莫须有的罪名,从当时任教的天凝蒋村小学押解到县城,隔离审查了三个多月。出来后,父亲被下放到老家的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这是父亲人生中最为阴暗、最为苦涩的一段经历。

父亲抽上了烟,还经常到代销店里去买散装的白酒回家喝。我们家粗茶淡饭,平日里吃的都是自家地上种的青菜、小白菜、盐齑菜,以素为主,难得才会裹几次馄饨、吃几回肉。每当父亲去买酒的时候,母亲就抓几把已经晒干的春蚕豆,撒在铁锅里炒制“盐津豆”。大姐在灶膛里生火添柴,母亲边炒边尝,母女合作着给父亲做好了下酒菜。

为了改善家里的伙食,父亲用竹竿和尼龙网做了一架长条形的“棺材网”,一有时间就下河去捉鱼捕虾。水稻种下后,父亲还会在夜间打着马灯,带上鳝夹到水田里去捉黄鳝。有好几年,为了多挣几个工分,父亲常常晚上一个人睡在杂草丛生、荒无人烟的荡滩上,为生产队里看守瓜地。

经过整整九年的劳动改造,父亲磨练得皮肤黝黑、筋骨强壮,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这时,国家开始拨乱反正,父亲的冤屈终于得到了彻底平反,他领到了补发的工资,重拾教鞭走上了讲坛。

那时候,附近小学的教师都已满员,迫不及待要求恢复工作的父亲,放弃了去县城高中当图书管理员的美差,竟宁愿到全镇最偏远的南熟小学去任教。那所学校被河港水网所包围,交通极为不便,外地的老师都不愿意去那里教书,父亲就成了这所学校唯一的住校老师,每隔一、二个星期方能回一趟家。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父亲在学校里教起了“复式班”,他在同一间教室的同一堂课上,轮流地为不同年级的学生上课,合理地安排学生听课和作业。

后来,父亲调回了近家的学校,我曾经去听了一次他的讲课,亲眼目睹了父亲当老师的风采。那是父亲在给一年级的新生上开学第一堂数学课,耐心地讲解1、2、3三个数字的意义和用法。父亲带了许多自制的教具,一件件地呈现在稚气未脱的学生面前。他不厌其烦、反复地做着演示,让大家说说身边哪些事物是由这些数字组成的,又如何进行加减,直到孩子们充分理解并融会贯通。

父亲的普通话说得不算标准,但整堂课却上得生动有趣。讲台上的父亲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学生们则举手不断,发言踊跃。我被父亲的讲课深深震憾,我明白了:父亲就是属于该上讲台的人。

父亲六十岁那年,已经是小学高级教师的他退休了。他依依不舍地揣着“光荣退休证”回到了乡下的老家,重操旧业地当起了农民。

在那些年里,父亲一直耕种着家里的承包田,寒来暑往,不觉辛劳。他还有个爱好,就是爱听评弹。有次他为了赶上一档新书的开场时间,吃过中饭撂下碗,就背上喷雾器匆匆跑去田间喷药水,结果农药在高温下加速蒸发,父亲一下子中毒失去了知觉,跌倒在水田里。幸亏他最后自己醒了过来,否则那天真的就要酿下大祸。

对于父亲的这次历险,我们几个子女十分内疚,纷纷要求他不要再种田了。父亲却宽慰我们说:现在种田,拖拉机和收割机都可以开进田间地头,插秧也改成抛秧,已经没有先前那么辛苦了,所以还要坚持再种上几年。

父亲躬耕陇亩之余,还在老家的空地上种满了蔬菜、果树和花卉。那东南角的小竹林一年比一年茂密,西南片的菜园中,青菜碧绿,大蒜肥硕,丝瓜挂满了藤,南瓜爬上了房,桃树、枇杷、石榴树在屋后的果园里竞相开花,果实累累。我家乡下这个小小的庭院,在父亲的把持下,常年姹紫嫣红、鸟语花香,引来了不少的观光者。

在祖辈传下来的这片土地上,在不知疲倦地劳碌中,年迈的老父亲给自己找到了无限的满足和快乐。

作者|戴红伟

5.生活随笔:父亲的魅力 篇五

我辈兄弟多人,小时候,除去大哥二哥,几乎不谙农桑,不仅帮不上父亲什么忙,反而还少不了添乱。为了糊口度日,供养一家老小,父亲终年在附近村庄出卖苦力替人打井。每遇严冬,凛冽寒风犹如支支利箭直袭在水里挥动铁锨的父亲。方圆数十里人家从此享用了井水的甘甜,而父亲除了得到微薄的工钱,便是落下了一生难以安睡的顽疾——风湿性关节炎。

面对生活的艰难,刚强的父亲,有时嘴角竟还挂着微笑;那微笑的深处似乎潜藏着某种信念和力量,招引家人不断跨越岁月的沟沟坎坎。

真不知从何年何月起,也不知出于何种缘故,父亲每每劳动回来,少不了要有滋有味儿地吼上几句秦腔。一次去渭河对岸的新丰镇赶集,我有幸聆听父亲高亢醇厚的“秦之声”。路旁行人或倾听或惊诧。偶尔间,有熟人同他照面打招呼,他也只颔首作答。那突凸的血管、通红的脸庞和顺畅的气流,塑造着周秦汉唐史诗般的铮铮铁汉。他专注,更投入。唱着秦腔,那沉重的脚步不知不觉地迈得轻松起来。

不久,父亲走进了由几位志趣相投者组成的秦腔“自乐班”行列。农闲或过节时,难得的几天时间,便成了父亲及其伙伴们的欢乐的日子。农村的婚丧嫁娶、老人祝寿、孩子满月,自然少不了父亲及伙伴的一番忙活。面对红白喜事的主人的盛情邀请,父亲风里来雨里去;傍晚出发,拂晓归来,几乎是家常便饭。有时连片刻地打盹时间也没有,又匆匆去田间劳作。

父亲对秦腔的一往情深,融化着他对生活的执着与理解,然而他对秦腔的一腔热情似乎有悖于世间情理。那一年,区政府选派他去距家十里地的雨金镇工作,他二话没说答应了,然而不足六个月,他又一声不响辞去了这份差事,鬼使神差地又回到了让他牵肠挂肚的“自乐班”。为此,我们兄弟几个还对此埋怨过父亲这种草率的决定。要不然,我们兄弟中的某一个兴许真能沾光接班吃了“皇粮”呢!

为了他所钟爱的“自乐班”,断然辞去一份足以让当时的乡亲眼热的“公差”,父亲从不后悔!在父亲的心目中,“自乐班”简直就是生活和精神的全部。

只可惜,那时的家里连一台小小的收音机也没有。酷爱秦腔的父亲,有时就蹲在邻居家的窗棂下,一边品尝着粗淡的茶水,一边收听省广播电台播出的名家新秀演唱的秦腔节目。兴致极佳时,一蹲就是半夜!

十多年的日子就这样一晃而过。我辈兄弟或成家或立业或求学,家境有所好转。然而父亲苍老了,银丝渐多,人更消瘦。硬朗的身躯已不再挺拔。但他对秦腔的钟情与迷恋依旧不改,他的醇厚高亢的秦凤秦韵,依旧荡气回肠。

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夏天,排行最小的我即将告别大学校园走上工作岗位时,不料父亲竟患上了心肌梗塞溘然长逝。

听说他连续干了三天农活;听说他三天前还参加了“自乐班”的一项活动;听说他临走前,面对草棚内灰暗的煤油灯,又把台词和唱腔温习了数遍……

父亲辛劳一生,钟爱秦腔一生。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似乎没有照过像。后来,大哥根据“自乐班”一位老艺人提供的线索,奔波了数日,才找到了父亲同“自乐班”全体同仁的一张合影。画面灰黄的照片,经过照相馆师傅的翻拍放大冲洗等处理,终于框出了父亲的唯一一张照片,然而框不掉的是父亲跟秦腔“自乐班”的情愫和缘分。

凝视父亲的遗像,父亲的音容相貌仿佛就活在眼前,父亲那醇厚高亢的秦风秦韵似乎又在耳畔回响……

如今,在父亲的熏陶下,我也成了一名准“秦腔迷”。端坐在彩色电视机前聆听着同我父亲一样钟爱着秦腔的人们的慷慨激昂如痴如醉如泣如诉的大秦之声。

此时此刻的我,常常陷于沉思:父亲这辈子同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日子苦时不忘吟秦腔,劳作累时少不了吼秦腔,为秦腔索性辞掉一份“公差”,为秦腔而忘情陶醉于窗棂下。秦腔啊秦腔,你不正是父亲的精神支柱、生命之魂么?

作者|尉英善

6.挖掘生活数学彰显课堂魅力 篇六

一、挖掘生活数学需关注学生合作

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教授是新教育的倡导人之一, 新教育的理念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 所阐明的理论有其深刻的涵义。新教育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合作学习,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 需要进行理想的合作, 合作可以使得我们学生的探究兴趣浓厚, 也比较能够容易获取探究的效果。因为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而集体智慧所体现出来的力量则是无穷的。现在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应当是丰富多彩的, 但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不一样, 接受现代生活的气息也不尽相

理0 00同, 那学生的生活阅历则完全有可能是迥异的。从这样的意科0 0 0 0义上去说数学课堂教学乃至数学课程的实践, 我们所挖掘讲0 0的学生生活必须要在能够让学生创新创造探究的基础上体000 0堂现学生之间合作的必需。如果没有这样的颇具原则性更多的学生在课堂上根本就不能体现出活力, 那么整个的数学0

课堂也就会毫无魅力。因此, 平时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高度合作, 所挖掘的学生生活都力求做到普遍性, 大家都能接触到的生活, 学生探究起来才有意味儿和劲头。譬如我们和学生一起学习数据分析, 做有关的统计图时, 笔者引导学生去挖掘这样的生活数学, 人们都说我们的一个个家庭就是一条条垃圾生产线, 回家后做这样的调查, 你家每天使用多少塑料袋, 用多少洗洁精洗涤衣服和鞋袜, 用多少洗洁净去洗涤餐具, 洗餐具和衣服时共使用了多少水?到了课堂上, 学生们将自己所调查的数据以小组进行了统计, 并对统计数据进行讨论分析, 学生们不但通过合作掌握到一定的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的方法, 更加深了家庭平时生活对自己生活环境影响的认识, 使得学生在一定意义上增强了自觉使用绿色环保实物的良好习惯。

二、挖掘学生生活需关注学生发展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比较具有深刻意义地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数学其内容严重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那么学生即使也在做着探究的事情, 对学生的发展益处肯定不大或者就是说不会是很大的。所以, 从一定层面上讲, 数学源于生活也寓于生活, 而且用于生活。这所谓的用于生活应当从这样的层面去理解, 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涉及数学方面的问题, 我们解决了数学上的问题, 那生活上的问题则可以就立马迎刃而解。学生不但头脑显得更为灵活, 而且身心也比以往要健康得多, 更为主要的是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要灵敏得多, 解决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想要快速的多。因此, 我们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并不能不加选择地随手拈来, 一些生活数学对学生的发展往往可以说是有害而无益的。我们所挖掘来的数学生活一定要是对学生的身心、智能等都有很大益处的。譬如教学对称这个内容时, 一般意义上只要学生能够从诸多事物中看到对称的现象, 再由普遍的现象去归纳出对称的原理, 应当说教学的目标即已达成。但笔者并没有完全这样去比较简单地应付这教学, 而是从学生的德和智上考虑生活数学内容的挖掘。先是让学生去共同寻找生活中出现的对称性事物, 学生能够说出的应当是相对的多。绿油油的树叶, 一片片都是对称的;一只只蜻蜓, 它们的翅膀也是对称的;光让学生去找对称的事物还不行, 起不了多少意义上的教育效果。而让学生去寻找对称的事情, 应当说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就显得比较深刻了。譬如我们对同学说需要一碗水端平, 这一碗水端平其中蕴含怎样的含义,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我们对待同学的心也要怎么样———对称。平时你对父母亲做到这点了吗?这时学生便豁然开朗, 原来数学不仅仅就是知识更是做人的真谛;数学也不仅仅就是解决数学题目, 而是要形成一定意义上的数学思想。

三、挖掘学生生活需关注学生创造

7.我的父亲随笔 篇七

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父亲前期的职业,直到长大后了解到“赤脚医生”这个词,才觉得这个词适合概括父亲那几年的职业。印象中,父亲总是外出治病,家里也总是有人来看病。那时候觉得家里像店铺一样热闹,每天都有人来。只是,赤脚医生终于告别了医生的职业。

父亲曾经明确表示希望我们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当医生,那时我以满足父亲的愿望而答应,却对父亲那句希望是男孩而失望。敏感倔强的我就此说再也不想当一个医生,即使那时看到《初中生之友》上关于林巧稚的医学梦而热情高涨,我也暗自决定绝不当一个医生。后来怕针扎的场景,这颗做医生的心彻底死了。

一直到现在,父亲都想做医生,每次去药店,他都对我说想自己开个药店,可在外七八年,这个梦始终没有实现。暑假时去父亲那里,偶然发现他的电动车箱里放了一本书,用早餐袋子装着,破旧不堪,还有些泛黄。那是一本本厚厚的医学方面的书,在家他经常在睡前翻看。我想,是不是在那窄小的工厂,趁着休息的间隙,他会坐在一堆工厂原料上翻看那本书,想着他的梦。他是一位还用着按键手机,喜欢阅读的父亲。曾经他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梦想。翻看他从前装书的箱子,他的奖状、书本、作文都还在,所有的.东西父亲都能保存完好,那是他的细腻。

我生病从来不是去医院,而是咨询父亲,这成了一种习惯,我信任他。记得小时候经常生病,喝药就会吐,打针就会大吵大闹,那时我很任性。父亲总是安慰我说:“是爸爸给你打针,爸爸会很轻很轻的。”说着说着就完成了。后来父亲不做医生了,我去别的地方治病,因为手上血管细,扎了五次都没有成功,都出血了。强忍着痛没说话,因为明白这里没有父亲的温柔。人大概就是这样长大的。今年问父亲关于一些病该吃什么药,父亲说你自己去查查。我说你不是医生吗,他轻轻的说,这么多年都快忘记了,很多不记得了。我听后特别心酸。

童年的记忆,就是在各种药水的味道中度过,活在药水充斥的空气中,形成了一种免疫力。所以在父母去往外地的第一年,在伯伯家住,手上就突然长了很多极大的脓包,一夜醒来就出现了。双手近乎溃烂,到现在都记得治愈双手打了45针。手上没有留下痕迹,但我却记得清晰。后来各种环境的生活,我反而对环境的适应力特别强,常常比喻自己是棵野草,在哪都能生长。这也算是另一种成长。

在我眼里,父亲一直是个医生,一个令曾经的我和现在的我都敬佩的医生。充满药水味的童年,五彩缤纷。所以,对于医院的各种味道会觉得安心。可惜我们这两个任性的孩子从来都是自由选择生长。父亲不会强求,但他会叹息。

8.父亲的梦想随笔 篇八

父亲是一位厨师,在餐厅打了半辈子的工,却没有换来丰厚的财富。父亲心想:以后老了怎么维持生计?总要有个一技之长吧。他决定去学开车。因此,他郑重向家人宣布了自己的梦想。

有了梦想,他立马就动身了。他先去了解驾车的基本知识。每天,他一下班回来就翻开书本,即使当天工作很累,他也要学习一会。

要想考驾照,还要去做视力健康证明。父亲去了医院,医生亮出一排排整齐的字母E,每个E的方向大小各不相同。医生在视力表这边指着字母,父亲在两米开外说出方向。当医生指着最上排的那一个字母E时,父亲答不上来。医生要父亲去配副眼镜,父亲向旁边的小青年借来一副四百度的眼镜,却依旧看不清,看来,他近视得严重啊。

去了眼镜店,在测试眼睛度数时,一个问题难倒了店员:无论怎么样操控机器,他都找不准父亲的视力度数。店員拿来视力测试表,测试了一下,就断定这是老花弱视。他还指了指不远处的一个清晰的大字招牌,问父亲是否看得清,父亲说看得模糊。店员抱歉地说:“您这是弱视,配不了眼镜,更不适合开车了。”父亲突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惶恐涌上心头,手微微颤抖起来,就像学生知道考试考砸了一般。

原来父亲得了弱视,我却浑然不知。父亲也不曾向我们透露过。

我陪他默默地穿梭在人群中,又跑了几家眼镜店,结果都是一样。父亲皱起眉来,微微叹了一口气,依旧沉默着。

父亲骑自行车,我坐在车后面。他使劲地蹬着车。台风刚过,到处乱成一团,商铺的招牌掉了下来,破伞被遗弃在路边,满地是树枝叶子。看着这般景象,心里又念叨:父亲是什么时候患了眼疾呢?

父亲是一位厨师,每天工作在油烟中,一年到头只有春节才能休假。我曾经去过他平日工作的餐厅,那里滚烫的油汁四溅,油烟充满了整个厨房,呼吸间尽是各类调料的气味。要是遇上客人多的晚上,他可就几乎整晚都没得休息了。父亲的手臂上常常烫出一个个泡,眼睛也常常被辛辣的油烟刺痛,再加上他没有保护眼睛的习惯,才害了眼病啊!

我坐在父亲背后,偶尔几滴雨水落在他背后的衣服上。路上的`风很大,但是他微微弯曲后背,坚实得像一堵墙,为我挡住了前行路上的寒风。我想,我真是幸运,还能有父亲的陪伴;父亲像我这么大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从此,就只留下他母子俩相依为命。想到这,心忽然揪了一下,我把父亲抱得更紧了,生怕失去他似的。

9.让数学回归生活,展现自身魅力 篇九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

很多人对于数学的认识就是“计算”,学生也觉得数学就是做题。但是经过了新教材的熟悉和使用,笔者对数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其实,从数学本身来讲,它并不是简单的“数字符号”,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思考和应用,目的是要将数与形的规律挖掘出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一)生活是数学的根源

在现实世界中,数学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如果脱离了生活,数学就会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丧失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与魅力。同时,人类的生活是与数学无法分割的,否则人类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为了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关系,笔者就经常督促学生写一些数学日记或周记,让他们记录下在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问题。在日记中,学生记录下了自己的认识和发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数学具有文化价值

和其他学科一样,数学也是客观世界规律的一种反映,它也是人们用来探究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种有效的工具。教师不能以各种习题来误导学生对于数学的体会,而是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通过生活去对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行体会。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将数学这一改造自然的工具进行有效的运用。

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现实化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些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情境和机会,使学生感到数学是很亲切的,它与生活是相互融合的,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数学,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以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银行利率、促销优惠、依法纳税等词出现在了六年级的教材上。有些学生对于生活常识比较缺乏,很难理解这些题目:利率是什么?打几折的东西才是便宜的?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需要通过生活才能了解的。有人曾说,现在的学生,如果闭门读书,就很难学好数学。确实如此,现在的数学问题都与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教师要从思维模式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引导,使他们能够了解生活常识,逐步学会建立数学模型,将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二)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生活价值

数学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他们创设一些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进行六年级上册“圆”的学习时,笔者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都见过自己家的自来水管,你们知道为什么自来水管是圆形的吗?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其他形状的自来水管?这一问题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一经提出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议论纷纷,都想要说出自己的看法。本课的教学内容就很轻松地融入到了趣味浓厚的生活情境之中,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促进学生的多感官参与

课堂教学要想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就要努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开口说、仔细听、认真做、开动脑筋对知识进行探索,这一要求不仅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相符,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提高他们对于知识探究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应用意识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学习时,我从家里带来了一包饼干,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分饼干的情境:一天,猪妈妈拿出三块饼干来给三只小猪分。猪妈妈先分给猪大哥一块,猪二哥说:我要两块,一块不够我吃的。于是,猪妈妈就将第二块饼干分成四份,给了猪二哥两块。猪小弟不干了,嚷嚷着说:我要3块。于是,猪妈妈把第三块饼干分成了6份,给了猪小弟三块。三只小猪都觉得妈妈给自己的才是最多的,于是很开心地吃了起来。同学们,你们觉得哪只小猪吃的最多,哪只小猪吃的最少呢?老师这里有一些饼干,你们来自己动手分一分好不好?

三、鼓励学生自编习题

数学知识的应用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抽象的概括,使他们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生活,促使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能得到逐步提高,进而有一个质的飞跃。笔者经常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去将生活中的问改编为数学习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如学习“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小林同学就自己编了一道习题:今天姑妈一家三口要来我家吃饭,我家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一共5个人,吃饭的时候应该摆几幅碗筷呢?这样,将生活中鲜活的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上,让学生在知识中去体验、去理解,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随之得到有效的提高。

总之,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乐园,到处都能看到美的元素存在,我们要通过生活将数学的魅力展示到学生面前,引导他们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和感悟,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摘要: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虽然有人会觉得数学很枯燥,但是如果能够全身心投入地对数学进行钻研,就能体会到数学自身所具备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数学,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生活现实化,并鼓励学生自编习题。这样,学生就能对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感悟和认识,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魅力所在,进而爱上数学,爱上数学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魅力,生活实际

参考文献

[1]吴小燕.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上海教育科研,2005(12).

10.父亲的心结随笔散文 篇十

父亲走后已经九年,可我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生活得好吗?我常常这样想。这样想的时候,心情总是沉重的,就想写点什么东西出来,但总是未成曲调先有情,悲痛挡在那里,文笔就成了没有翅膀的鸟,似乎怎么努力都无法跃过那悲痛的情感沼泽。从这一点上来讲,我是懦弱的,与父亲离开的日子越久,就越是无力再端起这杯思念的苦酒,倒宁愿这样麻木地活着。然而,今天是父亲的祭日。在这个清冷的日子里,我很想走近我的老父亲,为他捧一束鲜花,燃一炷清香——

父亲的祖籍在会宁那个河边边,那是一个贫穷而干涸的地方。在我的记忆中,那条街道狭窄而颠簸,记录着岁月留下的沧桑和无奈。通过那条极不平整的街道一直走下去,走向赤黄色的土路,走过残垣断壁的土墙,便可以走进父亲的家里。

父亲的家里盛着一个苦难的结,这个结打在爷爷的身上。

我的爷爷是一个胆小忠厚的老实人,但这个老实人却没有逃脱命运的愚弄。爷爷死在一个寒冬的早晨,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爷爷整天被游街批斗。说是因为参加了什么组织。说是那个组织积善行德,爷爷就糊里糊涂地参加了,后来怎么性质就变了呢?因此,噩运也就这样落在了爷爷的头上,落在了父亲后来的生命里。

父亲说村里连着爷爷共牵扯着五个人,爷爷受不了那种惊吓和折磨,大冬天光着身子坐在院子里,一坐就是大半夜,爷爷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逃避那种羞辱,可就算怎样费尽心机也照样一个感冒都没有。那是一个没有星星的夜晚,爷爷回来的时候精疲力竭。那一夜爷爷早早地睡下了,一声叹息都没有地睡下了。次日早晨,村里人发现爷爷吊在了沙地里的那一棵枣树上。那沙地曾是爷爷的骄傲,那一坡洼的沙石硬是他一篓篓从河湾里背上来的,那沙地里种着西瓜,爷爷种的西瓜沙甜沙甜的,但他的命运却是苦涩的。爷爷就这样走完了他的一生,之后其他的四个人,也先后走上了这样的一条路。

父亲说爷爷临死前上过老坟,然后直直向沙地深处走去。父亲是寻着爷爷的脚印追忆着在那个寒冷的早晨,爷爷是怎样告别这个让他眷恋而伤痛的世界啊。

父亲说爷爷留在沙地上的步子很大,没有犹豫没有停留,直直地朝着那棵枣树走去。死了的爷爷被家人大气都不敢出地草草掩埋了。后来的多少年当父亲跳下墓坑,整理好那一堆白骨装在红绸袋里的时候,父亲才真正地悲痛了一回。我第一次听到了父亲的哭声,那声音像一声惊雷,沉重地跌进我少年的记忆里,回荡在家乡赤黄色的岁月里,想来也回荡在爷爷的耳边,想来那个世界的爷爷算是可以安息了。

但父亲总归活得如履薄冰,说起这些往事的时候,眼里总是闪动着郁伤而恐惧的目光。

父亲默默地看着我,眼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泪星。

父亲在家族里排行十三,在家里排行老三。父亲有两个哥哥一个弟弟。我分别叫他们九爸、十二爸和尕爸爸,这当然是家族里的称呼。我的九爸是一个识文通理的人,他对父亲的一生影响很深。

每当父亲说起他这位哥哥的时候,眼睛总是望着一个地方像是望着岁月的某个黑洞。父亲说九爸长得英俊洒脱,一个很有作为的年轻干部,曾是乡村四野一度的骄傲。九爸的灾难来源于他的才华,那是因为一本书的出版,说书中的一句话违背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农民的双手沾满了牛粪。九爸因此受到牵连,被送到一个什么地方的煤矿接受改造,这种来自精神的突然跌落和身体的严重透支,九爸很快病倒了。

父亲说最后一次见到九爸是在他的工棚里,那个工棚简陋得无风不入。九爸躺在脏兮兮的被子里不能自理,苍蝇的嗡嗡声在四周此起彼伏,父亲半天都没有认出他的兄长,直到九爸用他微弱的声音呼唤弟弟乳名的时候,父亲才颓然倒下,那是一个怎么的场面!那个时候,我的父亲不过是一个懵懂少年。

父亲无依而悲痛,悲痛的父亲背着九爸上了火车。

窗外是沥沥的雨声,是列车冲破夜空的撕裂声。父亲的怀里是奄奄一息的九爸。那个时候,父亲完全陷入了对过去的回忆中。过去的某个时刻父亲总是跟在九爸的身后,挑一个木头做的小油灯,晃悠晃悠地行进在夜间的土路上,那是陪九爸上晚自习回家时的情景,沿着这条路走了很久之后,父亲走出了乡野走向了外面世界。

父亲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那是因为九爸以一棵树的姿态站立在父亲身后,让父亲也学会了以一棵树的姿态面对今后的生活。

九爸是在回到家后的次日早晨离开了这个世界。

九爸走了。

父亲心痛欲碎,后悔自己当初替他抄写了书稿,不然那本书就不会太快问世。从此,父亲有了一个心结,决不留下任何手稿啊什么的东西在身边。也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影响到了母亲,我的母亲曾悄无声息地将我的一本爱情诗稿化为灰烬。这,是历史烙在人心里的阴影,我不能一味地埋怨我的母亲。

那么多年以后,当我的小说一部部放在父亲坟头的时候,我想父亲一定在看着我。

父亲默默地看着我,眼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泪星。

父亲考上中专的那年,家里依然家徒四壁。就是在那年的秋天父亲成家了。他的新娘娶回家的时候父亲才赶着羊群进了家门。父亲说母亲是她家里的小女儿,是在哥嫂们的呵护下长大。自从嫁到宋家那个河边边便受尽了磨难。

那个穷啊,让人性中许多的恶和恨都暴露了出来。

亲情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可能因为父亲是公家人,端着铁饭碗。端着铁饭碗的父亲想来是无力满足家人的各种奢望便招来嫉妒之恨。母亲说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那个情景,当她在某一天的下午突然推开院门的时候,我的姐姐一脸煞白地躲进了她的怀里。从此,大伯子鞭子飞扬的尴尬形象在母亲眼里定格成了一个永恒。多年来每当母亲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声音立时哽咽。还有母亲唯一的小叔子,每年都不误时的将他侄儿侄女的口粮提前领走。在那样一个困难的日子里,极好面子的母亲只能暗自流泪。母亲说那十年她是靠街坊四邻的帮助和娘家的救济度日,那十年的日子让她过了几辈子一样的漫长。

父亲决定带我们离开是在弟弟出生不久,那次的探亲让父亲的心情彻底落败。父亲说当时母亲住的那个破窑洞雪花都能飘进来,而他的大女儿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为了伺候月子里的母亲给热水瓶烫伤,父亲再也无法放心地走。父亲带着他的家眷离开老家的那一天,没有给家里任何人打声招呼,没有带走家里的一双筷子一只碗,带走的仅仅是母亲陪嫁过来的一床旧被子,和一颗破败的心。但是母亲不这样认为,母亲说当她拖儿带女跟着男人离开的那一天,她看到天空里棉花团似的云朵飘啊飘的,带着她的心情飘向了一个明朗朗的未来。

之后的许多年父亲几乎没有回过家,几过家门而不入的父亲精神该是怎样的一种颓败?带着对父亲人生的一次回访心情,在许多年后的某一天下午,我沿着那条不平整的街道一直走下去,走向赤黄色的土路,走过残垣断壁的土墙,我走进了父亲的家里,走向父亲生活过的每一个角落,那种感觉是亲近而酸楚的。亲近来源于那片土地的浓浓乡情,酸楚来源于那些星星点点的模糊记忆。但过去的总归是过去了,时空可以淡化一切的伤痛。可当我面对尕爸爸这位老人的时候,我的眼泪依然在心里奔涌而过,那是对上辈人之间恩怨的一次祭奠,是对父亲的一种深刻怀念。

毕竟,这是活着的亲人,是跟父亲有着直接血缘关系的唯一的亲人。

坐在尕爸爸家的饭桌上,听他说爷爷奶奶的事情,听他说十二爸去世前的事情,听他说有关父亲的一些往事的时候,我感觉父亲正在家里的某个地方看着我。

父亲默默地看着我,眼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泪星。

父亲的单位在一个叫庆阳西峰的小地方,那是一个四季分明的城市,城市的街道两旁有着枝繁叶茂的梧桐树,沿着梧桐街一直走下去,就可以看到庆阳农机一厂的大铁门。庆阳农机一厂又名庆丰农机厂,再名庆阳通用机器厂。这是一个上万人的大企业,父亲一直身居领导岗位,可身居领导岗位的父亲,每月的口粮只有二十七斤半,拖家带口没有一点点根基的父亲那些年过得很拮据,但他却像一棵树一样挺拔。

穿过时空的隧道回到几十年前的日子里,我依稀可以看到那个肩扛钢管走在工人中的亲切身影,那个身影里透着精骨之气,但这种精神并不能阻挡现实本身的坚硬。

在父母忙于生存奔波的那些年,渐渐长大的姐姐自然成了小大人,得为每一天的日子仔细打点,整日里抱着弟弟护着妹妹,还要去锅炉房后面的空地上拾煤渣。可这仍然避免不了生活的捉襟见肘。

父亲说他记忆最深的一件事是在某一年的春节前后,邻居的一家上海人竟然杀掉了一只羊,能够杀掉一只羊过年的人家就这样优越地活在我们的视线中。那一天,当姐姐无意听到关于那只羊头的下落时,竟不失时机地把它要回了家。那个时候姐姐也许不知道自尊是个什么东西,但她知道一只要被人家扔掉的羊头在我们家里的分量。

姐姐进家属工厂的时候,不过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让这么小的孩子放弃学业来面对生活的沉重,让一个女孩子整天干着男孩子的体力活,父亲从此心存愧疚。

父亲的这份愧疚直到姐夫的出现。

姐夫像一道阳光照在了我们家里,照在了姐姐以后的生活里。

那个时候父亲当然觉得他的大女儿有了依靠,有了一堵可以遮风蔽雨的`墙,父亲的眼里从此有了阳光的碎片。可那个时候的父亲怎么可能想到,就算一堵墙也有可能会突然坍塌,父亲当然无法相信他的这个孩子身上怎么会突然扯出一个白血病的符号?

至今,我都不忍回想那些日子,父亲的无奈和心碎。

那么多年以后,当不到四十岁的姐夫也无奈躺进那片黄土地里,躺在与父亲不足百米的那个山坡上的时候,另一个世界的父亲该如何面对随后而来的他的这个半子呢?我常常这样想,这样想的时候我就会走向那个山沟,那个槐树花盛开的山沟里,当我一次次跪倒在父亲坟头点燃那些纸片片时,纸灰飞扬中我总能感觉到父亲在风中看着我。

父亲默默地看着我,眼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泪星。

在我们家里我排行老二,没有受过姐姐那样的辛苦,在父亲的四个孩子中,我总是像一丛冰草那样在野地里尽情绽放。

那个时候,母亲还在老家街道的那个缝纫部上班,每月可以拿出五块钱来送我到村里的李家奶奶那里。李家奶奶家里除了没有孩子,日子相对过得丰衣足食,我在那个家里如鱼得水般的畅游。父亲后来常常会说起一件事,父亲说那个时候,我就锋芒毕露,时常坐在炕沿上吃野辣辣,就那样一根一根地吃,眼见给辣得眼泪花乱转就是不肯放弃,父亲夺下我拿起,父亲夺下我拿起,不成便溜下炕来头也不回地走了。那个时候已夜深人静,村庄早已进入了梦里,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能去哪里?父亲喊我不住便跟在身后一路地走,一直把我跟到李家奶奶的大门前。父亲说我站在那里一点犹豫都没有,小手拍着门环奶奶奶奶地叫,然后就看见人家狗狗蛋蛋地给抱了进去。父亲说我就这样优越地过了两年,直到后来去了舅舅家里,寄于舅舅篱下的我本该乖巧懂事才对,可几家人的宠爱造就了我的理直气壮。

父亲说妹妹出生的那年,我站在楼下点着脚尖骂邻家女孩,邻家女孩哭着来找母亲告状,母亲点着我的额头说,她偷偷瞪你一下又不疼,你装着看不见不就行了。可我不那么认为,我说我不喜欢软弱地躲来躲去,我就喜欢这样走自己的路。

我的这份倔强在随后的日子里,跟父亲总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父亲说那个男孩不可靠,我说我喜欢放风筝的浪漫;父亲说那个男人心思太重,我说没有重量的日子很苍白。我跟父亲这样的对白一直延伸到那一天。

那一天父亲的笑容很勉强,仿佛他的女儿从此跌入了烦恼。

那是一个大雪飞扬的寒冬,我嫁衣裹身走向自己婚礼的时候,父亲站在雪地里目送着我渐渐远去的身影,我不回头也知道父亲眼里的神情,那是一种不安和无奈的光芒。

那个时候的我啊太年轻,满眼都是爱情的风花雪月,哪里知道生活的沉重已经向我徐徐拉开了帏幕。那一刻我倔犟地认为父亲的担心是多余的。但在以后的许多日子里,我总是会看到父亲站在雪地里的那个姿态,那个姿态像生活浓缩出来的一个鲜亮印章,印证了我爱情的道路并不平坦。那么,多年以后在一个个无奈的日子里,我总是能感觉到父亲依然站在雪地里看着我。

父亲默默地看着我,眼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泪星。

父亲当副厂长的那一年,我们家搬进了一个小独院。

当然,那个所谓的小院子不过是用拾来的破砖烂瓦围了个半人高的院墙,以便秋风扫落叶的季节里房门前可以干净一点。院子里的两棵梧桐树枝繁叶茂,每年春天梧桐花淡淡的清香弥漫于院落,很有一种世外桃源的浪漫气息。又有树枝间架着的两只鸽子窝,八只洁白的鸽子整天在头顶飞来飞去,使得家里尽显一种花草的妩媚灵动。

那花园自然是母亲精心打理出来的,父亲说母亲喜欢这样的院子,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致。

但在父亲早年的记忆里,母亲似乎跟花草没有什么关系,母亲总是忙于奔波。白天来回于单位的路上,晚上置身于那成堆成堆的衣服卷里。那些年,缝纫机成了母亲行走的另一个姿态,一直跟在我们的生活里前行。母亲当然是想以自己的一技之长,给家里营造出一个相对宽松的氛围。父亲说那些年街坊四邻总是雪中送炭,一篮子白菜也好,一两件毛衣也罢,对于我们家里都是一种厚重的宽慰。好在那些年家家户户几乎都是一样,贫穷并不是自卑的标签。母亲喜欢帮助别人也接受别人的帮助,那种姿态在现实生活中岩石一样的坚固踏实,那是一种值得怀念的人间真情呢。

每当父亲说起这些小事的时候,神情中总是充满着对一个女人温存的赞赏。

父亲说那个时候的母亲乐观而温柔。但是乐观的母亲总是在几片药粒面前愁眉不展,好像哪怕仅仅是几个感冒片也时常不能顺利地吞咽,需得父亲擀了放在小勺里才行。父亲倒也乐意做这些小事情,并且几十年就这样做了下去。除此之外,母亲似乎不知道什么是矫情。在我们的记忆里,母亲几乎没有穿过一件漂亮衣服,母亲身上看不出女人应有的娇艳。但母亲似乎总是满足的,在一个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在缝纫机永不停息的枯燥声响里,总是伴着母亲轻柔的歌声。父亲说母亲不会唱歌只会哼哼,哼哼得什么也不大能听出来,但那个声调却是温暖而淡定的,透着一个女人内心的安逸和幸福。

然而这样的歌声在某一天的清晨突然消失了。

在父亲离开的那些日子里,母亲总是喜欢翻找父亲的衣物,我从母亲手里接过了那件淡灰色夹克衫,我是想从那里闻到父亲留在这个世上最后一点点余温。然而,当我重新抬起头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母亲的悲伤,突然意识到其实最伤心的应该是母亲,几天之内爬上她额头的皱纹告诉了我她的心痛和思念,我突然意识到不该常常把伤悲留在她的眼前。然而,每当我带着悲伤心情去望母亲,望着母亲突然间孤独起来的背影时,我总能感觉到父亲在远处看着我。

父亲默默地看着我,眼里有一丝不能释怀的牵挂,那牵挂悬在母亲的身影里——自从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如同挣扎在崖边上的老榆树,飘逸的黄叶是她的头发,摇曳的枝干是她的身躯,深深的根系是她的思念,这思念扎在父亲的土壤里……

尾声

父亲退休两年之后,庆阳通用机器厂前所未有的萧条,那里曾是怎样热闹场景啊。父亲背着手在空荡荡的厂区里走来走去,那是一个透着点点空落的背影。

那个背影无数次潮湿了我的心情。

就是在那年的春天,我有了一家自己的酒店,开始像一条大船在商海里迎风荡漾。在那条船上,我觉得父亲应该是舵手。但,父亲不这样认为,他一定认为自己不过一位垂垂老者。那么多年后,当我一次次回想到父亲走后的那天早晨,落在他衣兜里的仅仅是几张皱皱巴巴毛钱的时候。那个时候我啊太粗心,仅仅看到了父亲面色慈祥形态饱满,矫健步子下面踏出的自信节拍,哪里知道他内心的孤寂和空落呢。父亲当然不愿意委身于儿女的圈子里生存。老年的父亲依然情系工厂,那个他奋斗了一生终是灰飞烟灭的基地。但父亲总归是欣慰的,面对他四个孩子的安居乐业。这个,我从他稳健的步子中可以看出来。是的,那些年我总是喜欢看父亲走路的样子,依然像一棵树那样挺拔。

然而,父亲却像一棵树那样倒了下去。

那是四月一个阴云密布的早晨,当我不顾一切奔向弟弟家院落奔向父亲身边的时候。那个时候,我正挺立于强胜者之列,我以为有力量让父亲重新站起来。然而,父亲终是走了,在我的眼皮下走了,我没能抓住他的手,尽管那个时候,我死活不肯放开他的手,直到他的手在我的手里凉了,凉了下去……

父亲,因心肌梗塞突发而去,命运在一瞬间无情地把他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因此,我惧怕四月,四月在我的眼里只有一种颜色。

父亲走后的那些日子,我奔波于西峰的大街小巷想找到他支离破碎的身影。那是在一个个大雪飞扬的寒冬里,我一次次伫立于梧桐街口,在那里,我依稀看见父亲戴着鸭舌帽挥毫泼墨的样子,他身后的对联在雪中绽放洒脱风情。那一条条红色的大对联,预示着又一个春节就在眼前。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喜欢在春节前几天摆布他的书法。父亲的毛体书法行如流水,一直伴着我们在困难日子里快乐成长,那是父亲在现实面前的唯一精神寄托,就像今天的我寄托于文字一样的飘逸。然而,在许多年后,当我家里堆放起一卷卷名人字画的时候,我手里竟没有留下父亲一张墨迹。

我,没有把他的另一种生命传承下去,心存愧疚啊!

然而,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我很想带着心底的潮湿和柔软,用我无限的怀念去抚摸父亲饱满的天庭,浓密的眉毛,挺拔的鼻梁,墩厚的嘴唇,和面部透着沧桑劲儿的淡淡的小麻窝,以及他眼里那丝不易察觉的泪星的时候,我看见父亲在遗像里看着我。

父亲静静地看着我,在这个夜晚来临的时刻,我凝于窗口望着苍穹里那一弯明月,很想以自己的方式走近我的老父亲,为他提笔唱一首童年的歌谣——

微风是你的笑脸

青草是你的胡须

河流是你的肢体

黑夜是你的头发

父亲

我是你的女儿

手里藏着月亮的镜子

月亮晃眼

请你刮掉胡子

月亮如门

请你回到家中

11.父亲的散文随笔 篇十一

北国的雪花就是这么任性而倔强,突如其来的给你一场惊喜,天气也如同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前几日还20多度空气也非常燥热,山林里也天干物燥。可如今的雨雪化解了多少人的忧愁,虽然如此但是雪花你来的有些晚了。前几日朋友圈里发来故乡发生了几十年没发生的森林大火几乎把一座山烧得面目全非,不由心中一阵难过,那些山留下过我儿时的记忆,留下过少年时的足迹。而且这场山火无情的间接夺走了一位父亲的生命,当看到那位父亲的儿子在微信中用伤感的文字诉说着对父亲的思念和不舍时的悲痛。让很多人落泪。我的心中也有一种同样的悲鸣!

记得那时刚上初中,大概也是四五月份的时候。由于连日下雨引起巨大山石滚落砸断了一段森林铁路,引起了当时特大森运事故。恰巧父亲是当时那列运材车的当班司机,当时由于通讯不方便,电话线路又被冲断一时联系不上,可附近大人们的议论声和各种猜测不断进入我和幼小的弟弟妹妹耳中虽然人们尽量避开我们。但我们感到了事情的严重,那天夜晚妈妈尽量安慰着一直嘟囔着重复“爸爸会没事的”弟弟睡着,妹妹也非常乖巧地含泪躲在角尽量不让自己哭出来,妈妈心中的痛更不用说。只有我静静地装着没事样子,用去等消息的借口跑到附近的小溪边撕心裂肺地大哭一场发泄着自己的悲伤。回到家时母亲似乎也哭过,我和母亲俩尽量不让对方看出自己的无助和悲伤。就这样母子俩静静地等待着消息,不知何时我睡着了当醒来时第一眼看到了父亲那熟悉的背影!我的眼泪流下来“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发泄着委屈和喜悦,这种心情没有亲身经历无法感受。当时我望着父亲转过身来看向我慈爱而坚定地目光,感觉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后来父亲对我说过“你们不长大我怎么敢偷懒的去天国”父亲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心中,这句话道出了中年男人的责任和对家人的爱,那次事故由于父亲靠着过硬的技术和幸运避免了人员伤亡和损失单位通报表扬了父亲,可我认为父亲的平安比什么都重要。虽然父亲已经走了有几年,但这件事深深地埋在记忆中难以忘怀。

12.生活化,让初中德育魅力绽放 篇十二

一开展初中德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 德育内容要从学生思想实际出发

在选择德育内容时, 应考虑初中生处于青少年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 能满足其心理, 贴合实际情况, 坚决抵制运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行为, 审视他们的思想。随着社会步入信息时代, 也必定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多层次、多方面的变革。在面对鱼龙混杂的复杂的社会环境, 初中德育教育就应该坚持正面教育, 通过社会上的先进事迹、新鲜的事物、光辉的人物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让学生能够在看待问题上懂得一分为二, 引导他们对社会上的行贿受贿、贪污等消极现象有正确的认识与看法。另外, 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 同时也要深入了解学生特殊的思想, 只有根据不同的思想现状, 才能够找准德育结合点, 以提高初中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2. 德育方法要具备创新性

德育不是简单的转移或传递道德知识与技能, 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去构建德性。开展初中生活化德育, 应考虑到前中后三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之前, 要懂得站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 走进学生的个人生活, 懂得激活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课堂教学之中, 要将学生的生活作为基础, 通过活动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和体验;在课堂教学之后, 可以安排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创新社会公德意识。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对德育有一个系统化的认识, 进而认识到初中德育的魅力所在。

二为初中学生缔造情感陶冶生活的情境

1. 社会德育情境

第一, 打造学生服务阵地。为学生打造服务阵地, 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 同时, 也是学生主人翁意识的集中表现。 (1) 组织街道团组织力量, 做好组织管理, 为学生提供一个体育、娱乐、教育、维权的中心, 确保中心能够成为提供学生服务的主要阵地, 并且争取在每一个街道都能建立一个服务性阵地; (2) 建立社区学生服务中心机制和体制的建设力度, 探索筹资渠道、经营途径。每一个中心都应具备固定的设施与场所, 能做到权责分明、责任到人, 确保社区能真正地做好学生的社会德育教育和服务工作。

第二, 缔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学生缔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离不开教育部门的合作。所以: (1) 相关部门要做好娱乐场所的管理, 坚决抵制各种垃圾文化、各类黄色书刊的发布, 做好初中学校周边文化设施与文化环境的快速整治, 开展大型的扫黄打非, 对初中学生的各种犯罪行为要严厉打击, 对于有犯罪倾向的要予以解决, 维护学生的合法利益; (2) 开展维权服务、法律咨询服务以及心理咨询服务, 以此来提高初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我教育, 确保每一位初中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2. 学校德育情境

从相关的学校数据统计来看, 部分学校的德育情境只是针对某一个方面, 但是真正能将开放式的德育教育建立起来的学校却没有。想要保证德育教育各个渠道畅通无阻, 就必须将生活化德育教育致力于开放的环境之中, 这也是社会走向开放性的必然结果, 所以, 学校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 组织初中学生参加各类型的社会性活动, 如清洁活动、孝顺活动、礼貌活动等, 让学生在活动中迎接挑战、接受教育。同时, 也可以提倡初中学生多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 为老弱病残献出一份关爱, 让初中学生树立为他人服务意识的同时, 也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服务活动, 从而强化学生为了社会的发展而努力的学习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 (2) 学校应合理地借鉴与吸收他校的校园文化, 同本校的校园文化相互融合, 从而建立满足本校发展的特有风格文化。很多学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 出现最多的是“创新”“积极”“进取”“拼搏”等, 但是却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德育, 缺少德育应有的功能, 使学校自身独有的风格难以形成, 导致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漏洞。所以, 学校就应懂得站在本校的风格之上, 兼顾学校的优良传统和现实发展, 细致地挖掘学校文化因素, 不断积累, 为学生打造出德育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结束语

初中德育教育离不开生活化, 离不开学生的实际生活, 只有将初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德育教育相互联系, 才能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感受德育魅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有道德地生活。

参考文献

[1]赵清淼.注重学生的“德育”[J].学周刊, 2011 (9) :56~57

13.阅读的魅力散文随笔 篇十三

小的时候和小伙伴玩游戏的时候,总是笨手笨脚,慢慢的就成了旁观者,也就失去了兴趣,在偶然的机会,夏天的中午翻出了画龛后面的藏书,这些书有些古旧的线装书,也有些当时的装订精美的故事书,最初喜欢翻看书里的插图,认字不多,跳着看也能大概看明白一点意思,大量的时间还是在于看小人书,那种类似于连环画的东西,买,借,收藏起来反复的看,假期的时候,带上几本图画书到河渠边柳树下翻看,是最为惬意的事情了。

认字多的时候也就是三四年级,开始看《西游记》《聊斋》中午还要听评书连播,小说连播之类的,因为听着收音机写作业,没少挨骂,可是就是因为喜欢,偷偷地也要听,和小时候的玩伴小景一起听相声,听曹灿讲故事,笑的前仰后合的……在文化的熏陶里得到了很多欢乐,看书听书里尝到了乐趣,养成了兴趣,并且乐此不疲,每年秋天城里有庙会,家里给几块钱买东西,舍不得买吃的.,舍不得买头绳儿,就跑到书店里看书,买书,徜徉在书香里,游弋在作者描绘的世界里流连忘返,直到书店下班关门才离开。

喜欢阅读,喜欢听各种形式的读书。每到年关看村子里唱大戏,对历史的认识就是从那个时候,从熟悉的乡人京剧表演里开始的,慢慢的懂得咿咿呀呀的唱词里的故事,文化和艺术在贫瘠的乡村,在质朴的却是有着悠久历史的燕赵大地以这种形式传播,为年幼的孩童启蒙,那个时候没有追星的说法,却也迷恋邻家的姐姐扮上装之后的飒爽英姿,这种阅读持续了十几年,浪漫的戏曲舞台,夸张的化妆扮相演绎了无数古时人物传奇的人生故事,后来看历史小说,因为曾经反复看过戏文,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在读书的过程中喜欢的一些诗词歌赋,优美的词句会用小本子记下来,在闲暇的时候翻看欣赏,背诵模仿不亦乐乎。

喜欢阅读,在安静的书本里看惊涛骇浪的各种人生故事,?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的时候,当你看不清楚当今的世界的时候,就可以看看历史,以史鉴今是最简单的方法;当看不清楚身边的人和事的时候,也可以从书本里找到答案,阅读在短时间内貌似在占用时间,可是在人的一生中,至少会帮助你在是非以及人生的走向上少走弯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可以帮到人们取舍判断,在自我的成长方面,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目标。

?阅读的水平和习惯,如同一把金钥匙,帮阅读者打开一扇阿里巴巴的神奇大门,在色彩斑斓的变换莫测的世界里收获满满,能让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善良,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处理得了突发事件,把平淡的人生过得有滋有味,透过一个人的气质把书香的味道散发出来,“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之后,常年阅读之后,你就变成了智者,大智若愚,聪明伶俐,事业有成。

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就如同吃饭喝水日日不能少,在纷繁的世界里,在清静自在的一隅,打开书本,香茶袅袅,秋风习习,这是怎样的一种幸福啊,无论天涯,无论海角书山有径,通往阳光灿烂,鸟语花香的所在,通往财富功德的所在,通往修身养性之后智慧的所在,有书相伴,一路欢歌。

阅读的时候内心是安静的,思维是敏捷的,在书本的喂养之下心灵变得纯净,心志变得高远,在阅读中找到人生的方向,做人的准则,生活的方式方法,古今中外,男女老少有成就的,有罪恶的,有善良的,有懦弱的,林林总总之间感悟人性的特点,不孤芳自赏,不闭门造车,完善自己的性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成就一种能顺畅的和自己和他人和世界交流的性情,成为一个于家人于朋友于社会有价值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之后把握一个圆满的人生,用智慧,用包容,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切遇到的人和事儿,不矫揉造作,不颐指气使,不恃才狂傲目中无人,在平淡之中完成一个又一个心愿,无论顺境逆境淡然处之,就奔着心中的方向,一路前行,有书相伴就有克服任何困难的力量。

14.关于父亲的故事随笔:老父亲和船 篇十四

没有风的海,落日的余晖紧紧的拽住天空的一角,余威犹存。而远处的海鸟唯有在黄昏时刻,才能肆意的飞翔。叫嚣着,由远而近,划破天幕。眼前的小舟,孤零零的泊在岸边,那漆面已然剥落,斑驳不堪。而小船就随着红尘往事,在海面上一浮一沉,随波逐流。可锚定死死的扣住崖缝,使得在这动态之中,在晚霞的承托下又有一种悲凉的龙钟老态的安详。

就像岸边的老父亲,纵然那海风与热浪,黝黑了他的皮囊,粗糙了他的双手,却怎么也弯曲不了他的背梁。双手附在身后,傲然立于岸头,眼神满含深情的对视着小船,透着深邃和沉稳。大概只有见惯大风大浪的汉子,心底才会如此的柔软,才愈发的珍惜这般宁静的一刻。

02

渔船对于老父亲而言,是命根,是爱人,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同血脉相连,十指连心。

渔船,它承载了父亲的童年,又见证了父亲的青春。当村里同龄小孩还穿着开裆裤在田里玩泥巴时,父亲就光着身子在海里扑腾赶潮;当别人家的小孩吃鱼还要大人挑刺,父亲在船上就能说出好几种鱼的生活习性,捕鱼时节;当其他小屁孩坐上船吐得一塌糊涂,父亲就能在捕鱼时帮着搭把手,撒钩拉网。所以,海上生活对于其他人而言,是新鲜,是好玩,是儿时记忆中的小插曲,美好而天真。可对父亲来说,是生活,是生存,是青春回忆的习以为常,现实而无奈。

渔船,它陪伴父亲风雨里一路走来,载着父亲劈风斩浪,共渡难关。出海捕鱼真的是苦,风餐露宿,看天赏饭。所以,很多和父亲差不多年纪的叔叔伯伯都放下祖辈传下的手艺,外出谋生。可那时候,家里实在穷,长辈的身体也不太好,需要人照顾。父亲,便早早的揽过养家糊口的责任。自此,一艘船,一位少年,一段风雨相伴的日子。在我的心里,父亲就是个无所不能的英雄,在家的那会,我从来没有见过父亲任何一丝负面、消极的情绪。在我们面前,他永远是那么坚强、乐观。可我知道,要是哪天碰到一些无能为力的事,他准会躲到他的小船,躺在甲板上,看看蓝天,一晃一晃的,和老家伙说说心头话。

渔船,它给予了父亲生活的希望,让父亲有了心灵的寄托。父亲靠着捕鱼的手艺,勤勤恳恳。这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踏实。慢慢地有了余钱,爷爷便去亲戚家再周转点,将家里的一层小平房推至两层楼房。奶奶也开始可是张罗父亲的婚事,托媒人去母亲家说亲。渐渐地,那个无拘无束的毛头小伙,开始组建起自己的小家庭。这责任越来越重,可这生活不也越来越有盼头嘛!每一次出海都满怀柔情,每一次归航都满载幸福。辛苦中夹杂着甜蜜,汗水既是咸的,也能解渴。那上船时轻盈的脚步和撒网时浑身的激情,旁人不懂,可小船懂。

03

后来,我外出上学工作,父亲便常常告诫我,出海捕鱼就像对待人生一样,要懂得知足和感恩。一网下去,无论收成好坏、多少,都是大自然的恩赐。要懂得遵循大自然的规律,就像月有阴晴圆缺,切勿贪婪。所以,当国家颁布禁渔期禁止捕鱼的条令时,父亲举双手赞成。作为一个老渔民,明白只有反哺与海洋,才能与大自然更和谐的相处,才不会发生涸泽而渔的人为悲剧。

到了休渔期,父亲便给老家伙好好地做一次全面检查。这船和人一样,都是有脾气的,如果不好好对它,到时候就会给你使坏,让你吃苦头。所以,每次保养,父亲都会认认真真,事无巨细的完成。船体哪里有破损,就得好好敲敲补补;电动机的声音不大对,那就拆下来盘盘轴承,加加润滑油;船舱和甲板也要好好打理一遍,因为海边又潮又咸;那些绳索网布,就带回家让母亲缝补。完成后,便把船安置在一个内凹的小滩,用油布盖结实,再打几个木桩子,用绳子系好固定,最后搬几块大石头压压好。如此大费周章,才能让父亲心安。

04

如今,父亲岁数渐渐大了,开始到领养老金的年纪了,身体也大不如从前。在我们的干预下,他和老家伙出海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可父亲有空没空,还是会来海边,哪怕不出海,也要去看看老家伙,就像探望老友一般。摸摸这,拍拍那,然后双手扒在船沿,双脚使劲一蹬,翻到船内,虽然动作没以前利索,可是身影依旧,如同那十八九岁的模样,于船,于少年。

忽然,起风了。父亲躺在甲板上,指间的香烟早已燃到尽头,那烟雾也已随风而散。浪头开始翻涌,是退潮了吧。那潮水一浪接着一浪拍打着礁石,激起浪花,又转瞬间破没。似生命的叹息,连绵不绝,转眼又止。又如生命的传承,奔流不息,薪火相传。

夜慢慢将至,我对父亲说,我们该回家了。

父亲起身拍了拍小船,喃喃道:老家伙,如今我们出海,是有一次,少一次了啊。

15.联系生活尽显数学教学不竭魅力 篇十五

一、导入生活, 解惑数学学习缘由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 因此在课时安排上较其他学科更多一些, 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 且由于数学知识的枯燥性, 使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很难集中精力进行学习。究其原因, 是学生将数学看成了一项学习任务, 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缺乏有效的认识。针对此现象, 我在数学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 通过新奇有趣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在思想上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例如,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直线、射线、线段》一课是数学知识的基础, 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但学生如果只是凭教师讲课的内容来学习, 那么他们只能肤浅地了解到课本的内容, 对于生活中此项知识的应用就会缺乏足够的认识。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 将生活中的直线、射线、线段的应用利用图片进行了展示, 继而导入新课:“同学们, 我们在刚才的视频里看见了关于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应用, 大家想一想:本节课的内容是不是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呢?同学们, 谁还能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这三点的应用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并举出了很多例子。此时, 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了数学重要性的教育:“同学们, 我们学习数学知识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提高成绩, 而是要将它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 大家要努力学好数学, 将来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效的引导语, 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降低了学生思想上的惰性, 提高了课堂效率。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 思想上还处于懵懂阶段, 有效的引导使其向理想的方向发展。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学习成绩的提高。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融入生活, 提高数学分析能力

数学知识的难度随着年级的增长在逐渐加深, 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虽然认真听了教师讲课的内容, 但是在做题时还会因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 而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这既是学生强迫记忆的表现, 同时又与课本知识的枯燥性具有直接的关系。针对此现象, 我将数学知识与生活情境相融合,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解析题目, 这样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为掌握数学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如,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一元二次方程》, 本课的内容很重要, 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次数较多的知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分量。但是学生普遍缺乏分析、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意义, 并且提高其数学分析能力, 我将一元二次方程与生活相连接。例如, 请求出 (44-x) (20+5) =1600 (x  10) 中x的解。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一元二次方程, 目的是考查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和求出答案。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其性格中还存有贪玩好动的特点, 枯燥的式子计算, 会让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倦感并且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活动。我将此题融入生活中, 转换为:一超市甩货, 平均每24 小时便可以甩掉商品20件, 假设每个商品的降价额度在10 元以内, 如果每件商品降价1 元钱, 那么其在原有的基础上可以多卖出5 件/天。那么如果超市每天想盈利1600 元, 请问, 商品每件降价多少元?通过生活中相关例子, 以及对等式两边计算关系的详解,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分析能力。

数学生活化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在教学中我们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对症下药, 利用与学生相接近的生活知识进行数学习题的创设, 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联想生活, 培养数学解题思路

新课改下要求数学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以学生的成绩提高为主, 而是要培养学生真正认识数学知识的作用并且有效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现在一部分教师的思想还保留传统的教学理念, 认为只要将学生的成绩提高就可以, 因此, 在课堂上教师喜欢使用“满堂灌”的方法进行知识的传授。这对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 培养数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我在数学的教学中喜欢将数学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 让学生随时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习惯。

例如,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的性质》一课中的平行线是数学知识中的基础, 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假如课堂上我只是单纯地使用教学语言讲解平行线的内容, 这就平添了数学知识的枯燥性。我将平行线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联系:“同学们, 大家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事物是平行线呢?”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举出了很多的例子, 学生通过对生活知识的联想加深了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及记忆。我又进行了有效的引导:“同学们, 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 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例如, 如果我们发现了课本是歪歪扭扭的, 那么我们怎样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呢?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所学——平行线的知识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学习数学并不是要求我们为了考上理想的高中和大学, 是为了让我们能够真正的运用好它们, 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难题。”通过我的引导语言, 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对数学的重要性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们由“不想学”“很难学”转化为“我要学好它”, 并培养了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习惯。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生活化的应用, 将生活化的知识与课本上的知识相结合, 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上一篇:五级书记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孕妇照发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