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读后感(共11篇)
1.《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读后感 篇一
《走进教学殿堂—教师专业技能修炼》观后感
刘小娥
一、学习后的总的感受及收获
《走进教学殿堂——教师专业技能修炼》引导我全面学习和实践与教师职业能力相关的各项技能,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班级管理、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教育教学全过程,学会授课、研课、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方法、策略和技巧,初步形成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管理和研究能力,为将来能够胜任中小学教师奠定坚实的教学能力基础。课程授课中既注重理论引导,也重视案例教学和学生自主实践,做到理论引导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同时本课程借助网络平台,将传统的教室授课与网络衔接,形成网上在线课堂,采用“教师引导,课堂讲授,自主实践,网上答疑”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形成“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实现“给课能上好,给班能带好”的能力目标。
二、对每一章学习和收获
(一)第一章绪论
通过第一章 绪论 教师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化的表现的学习。知道了重视教师专业技能适应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技能分为基础技能、核心技能、发展技能三个模块,教师专业技能的形成需要专门的途径。
(二)第二章教学语言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二章 教学语言技能的学习,深刻理解了教师语言是一种艺术活动,需要了解有声语言分类,明确教师有声语言的要求,掌握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教师在使用无声语言时,发解常用的几种态势语,并加以熟练运用,特别要注意教师不宜使用的态势语。
1.教师有声语言 语言的分类,有声语言的要求、表达技巧、授课时教师不宜使用的语言。
2.教师无声语言 无声语言的概念,常用的五种态势语,包括其使用要点和不宜用不用内容。
(三)第三章教学演示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三章 教学演示技能的学习,进一步明白了 教师需要熟悉教案写作的步骤,掌握教案写作的方法;教师在备课时要做好板书设计,明确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掌握课件开发的基本工具,熟悉课件制作的 步骤和技巧。
1.教案写作 教案写作的意义、教案写作的基本招式以及教案写作中的新做法。2.板书设计 板书的功能、形式和板书设计的技巧。
3.课件开发 多媒体课件的主要特点、制作工具,以及课件开发的步骤和技巧。
(四)第四章教学设计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四章 教学设计技能的学习,清楚了本章由“教学设计”的含义切入,依照当代教学设计的逆向思路,同时借鉴当代前沿理论在学习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教学目标、评价任务、学习内容以及活动过程等四个教学设计核心技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使学习者体会到所有的“教学技能修炼”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更是其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的练兵场。
1.教学设计技能概述 教学设计的含义、传统教学设计与现代教学的区别以及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2.四种教学设计技能 四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目标构成体系、教学目标的设计和编写策略以及教学目标设计存在的常见误区;
2、评价任务与学习目标的区别与联系、评价任务的类型以及设计程序;
3、基于变易理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及学习内容的设计策略;
4、活动过程的构成要素、组成环节、策略以及存在的常见误区
(五)第五章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五章 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深刻懂得了 课堂教学技能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核心位置的技能。在学生对教学语言技能、演示技能、设计技能方面有所学习后,对于课堂教学技能有全面的掌握。明确导入技能、提问技能、讲授技能、结课技能的特点和原则,掌握其方法及技巧,并在实际操作中能熟练加以运用。
1.导入技能 课堂导入技能的概念、功能、原则及在课堂导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案例。2.提问技能 本节介绍课堂提问技能的内涵、功能、类型及提问技能训练的基本要求
3.讲授技能 本节介绍课堂讲授技能的概念、特点、适用范围及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的技能训练。
4.结课技能 课堂讲授技能的内涵、功能、一般过程、结课方法及“结课”欠缺的完善设计。
(六)第六章研课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六章 研课技能的学习,清楚了什么是研课,就是帮助教师从合格走向优秀的必经之途。本章选取了说课、观课、评课三种最基本的教研形式,分别从含义切入,对三种活动的核心技能及常见误区进行讲解。学习本章后,还可使学习者对三种教研活动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大致的了解。
1.说课技能 说课的含义以及说课的基本内容,以及说课的核心技能以及说课中存在的常见误区
2.观课技能 观课的含义,以及依照不同分类标准所区分的五种不同的观课(记录)类型;在结构不良知识学科课堂中的观课技能;在结构良好知识学科课堂中的观课技能。
3.评课技能 评课的含义、形式、内容、要领、方法以及存在的常见误区。
(七)第七章教学管理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七章 教学管理技能的学习,清楚知道了课堂教学组织是课堂教学的支点,教师要熟悉课堂组织的内容,学会课堂教学组织方法。对于课堂不良行为,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及时予以处理。
1.课堂教学组织技能 课堂教学组织的概念、方法及内容。
2.课堂不良行为的控制与处理 课堂问题行为的概念、分类、原因及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和管理。
(八)第八章班级管理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八章 班级管理技能的学习,进一步明白做班主任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教师要学会班级管理,成为一名好班主任。班主任要熟悉班级常规管理、班集体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学会开好主题班会和开展心理辅导活动。
1.班级常规管理 班主任的角色,以及班主任如何开展每日常规和阶段性常规管理。
2.班集体建设 班集体建设的意义、班级形成的阶段,以及班集体的目标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
3.班级活动组织 开展班级活动的意义和作用,班主任组织主题活动和心理辅导活动的方法和技巧。
(九)第九章教学研究技能的学习
通过第九章 教学研究技能的学习,清楚明白了教师要心怀向学之心,寻找教研之趣。教师做教学研究要遵循教研的基本原则,立足教学选好研究题目,要学会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叙事研究来开展教学研究
1.走进教学科研 教师在做教学科研时遇到的困境以及解决对策,带领大家走进教学科研。
2.教学研究选题 教学研究选题的原则、问题、方法以及对选题的论证。3.教学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个案研究、叙事研究等五种教学研究方法。
2.《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读后感 篇二
一、深入理解学科本质
学科本质并非课程标准上对各学科内涵的界定,而是教师个人对于自己所教学科内涵的解读。
那么,语文课的实质是什么?是语言教学、文字教学、文学阅读的简单叠加,还是知识背后所蕴涵的语文思维及素养?数学课的实质是什么?是学会解一道道具体的数学题,还是题目背后所蕴涵的数学思维及素养……这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少优秀教师在学科教学的第一课中,并不急于教授学科知识或提出学习要求,而是与学生交流对所授学科本质属性的理解。很难说哪一种对学科本质的理解是唯一的标准答案,但我们要有自己对本学科的理解与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充实、修正与完善。这些思考,最终决定了教师教学的深度与厚度。
二、积极探索有效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它既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提升教师素养的修炼场。因此,积极探索教学的有效性,应该成为所有教师的自觉追求。它一方面提升了教师教学的效益,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教师的学科素养,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探索教学的有效性,应在学科教学的棘手问题上动脑筋、下工夫。就语文学科而言,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仍然存在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教师常常较多地关注文言文字、词、句的积累和主旨、写作手法的掌握,而较少关注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针对这样的现状,我曾尝试从学生“学”的视角出发,结合“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两条传统的解读路径,做教学研究。
例如,对于范仲淹抒发个人政治理想的名篇《岳阳楼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大多能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先忧后乐”的政治情怀,但对于文章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是不够的。有的学生会追问:“在范仲淹眼里滕子京属于‘古仁人’还是‘迁客骚人’?”“课文首段提到‘(滕子京)属予作文以记之’,结尾说‘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其中到底在暗示什么?”学生在“以意逆志”的过程中会产生种种猜测,但都缺乏足够的依据来说服彼此。此时,“知人论世”成了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据范公偁所写的《过庭录》所载:滕子京恃才傲物,被贬谪巴陵后,颇有不满之词。范仲淹与之交好,因此,趁着滕子京邀他写文的机会,在文中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劝勉友人。
以这段背景为支撑,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仅在于抒发个人的政治情怀,还在于规劝故人滕子京不要因个人得失而迷失自己,同时也可以解决此前的问题,范仲淹认为滕子京目前还属于“迁客骚人”。此时再读作品,文中的一些蛛丝马迹,又能印证我们的判断——“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因此滕子京着手“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并让范仲淹撰文记录这件事。由此可见,滕子京虽才能出众,但毕竟还未达到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反思课堂推进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不是单向的思维过程。我们在“以意逆志”的过程中得出的猜测或推论,通过“知人论世”得以印证,在“知人论世”的辅助下再次“以意逆志”,又从文本中读出了新的内涵。教师将文本和背景作为彼此的印证,带着学生在“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之间反复“钩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也使教师在文本解读、教学设计、阅读积累等领域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
当然,积极探索有效教学,并不是在“故纸堆”中“闭门造车”。教学展示前的反复磨课,教研活动中的探讨交流,学科论坛中的思维碰撞等,都是提升专业素养的良好途径。
三、发展学科科研能力
如果说,教学实践是散点的尝试,那么在一定的散点尝试后,需要的是对经验的抽象,将之提升为理论,也就是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研究。
学科科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但也正因其专业,它对于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其实,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科研不是教学理论的实践化,而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
学科科研的关键在于选题。宏观而言,可以从教育发展的需求出发进行思考;微观而言,可以就教学实践中反映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我在入职的第一年,就曾申报过区级一般课题并成功立项,而选题的来源就是自己的一次文言文教学实践。
教材中《<吕氏春秋>二则》是节选,而要了解这两则寓言(“引婴投江”与“刻舟求剑”)所传递出的内涵,就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因此我以作品的背景与内涵为两大关键词,申报了“初中文言散文中‘架构多元背景·挖掘多维内涵’的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研究。
隔年,该课题又申报了上海市基础教育“三项评比”中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并成功立项。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文献研究、教学实践(上文中《岳阳楼记》一课即为该课题的一个课例)、交流探讨、撰写文章,我的研究能力得到了提升。该课题最终获得了2014年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成果鉴定二等奖。
当然,无论是探索教学有效性还是发展学科科研能力,都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既是教学探索和学科科研所倚仗的重要方式,其本身也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阅读大量与教学实践、科学研究相关的专业书籍。就语文学科而言,文史哲的经典著作、学科专家的个人文集、课程改革和科学研究的通识性作品等,这些都奠定并拓宽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底座。除专业类书籍外,那些滋养心灵的文学作品,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而言,也具有极高的价值。毕竟,教师的教学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活”,它需要人文性与艺术性。
其实,教师的学科研究不一定要以立项课题的方式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现问题、尝试探索、总结经验、反复验证……在这些过程背后,本身就渗透着科研意识。积跬步以致千里,教学中的一个小小思考,经反复推敲、总结提升后,就可能成为教师的“看家本领”。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迸发出独具匠心的教学灵感,但如何将莫可名状的“灵感”可视化、路径化,在教学中能够推进,在同行中能够推广并产生一定的辐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四、形成独特个人风格
我们常常对学生“千人一面”的现状发出喟叹。对于学生,我们希望他们有全面、个性的发展。而对于教师自身,也是如此。教师的教学风格背后,反映着他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学科功底、思维方式等,是教师在教学艺术上趋于成熟的标志。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摸索并逐渐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是不可忽视的。这是一个“博观而约取”的过程。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这一点上,青年教师不妨从“模仿”开始。博观本学科领域内的名家课堂,选择与自己“意气相投”者予以深入学习研究。随着个人教学实践的不断开展、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科本质的不断明晰……所有这些与教师本人的个性特质、语言体系、思维方式相融合,最终形成了自身的教学风格。
我们发现理解学科本质、提升教学成效、发展科研能力、形成个人风格这四者不是线性发展的。它们是一个彼此渗透、互相促进的螺旋型上升的过程。对于学科本质的理解是“本元”,教师个人的风格是它的“表征”,而教学探索和科研发展则是具体“路径”,这些最终成为教师过硬的专业素养。
3.魅力教师的修炼读后感 篇三
《魅力教师的修炼》中把热情、负责、幽默归为教师健全人格的基点。我则理解为有魅力的教师,必定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必定具有热情、负责、幽默的品格。大凡优秀的教师必定具有热情与负责的品格,但它并不一定幽默,所以并不一定是个有魅力的教师。在第1期的《教师博览》上就读到一篇文章,一个让人恨的优秀的高中教师。当我也身为人师后,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优秀教师,但绝不是一个让人恨的优秀教师,我希望自己是一个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对学生有着十足的吸引力,做一个真正的有魅力的优秀教师。
做不成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至少我要做一个不让人生恨的老师,至少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我的课堂,喜欢的所教的学科。我不缺乏热情与负责,我也有上进心,虽然没有博览群书,满腹经纶,但我还算是比较好学的人;虽然我不是个幽默的人,但我学着有时说话风趣一点。只要我努力,相信自己可以做到这一点。希望若干年后,当学生回忆起他们的老师时,名单中有我的一份,我想那真的是一种幸福。
4.《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篇四
《教师的20项修炼》这本书,真好!每天抽时间小读一阵,都让人爱不释手,每天捧着它读的时候,内心快乐而兴奋。这本书主要通过“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三大方面阐述了教师应该不断完善的20项修炼。所谓修炼是一种对完美的追求,是一种对卓越境界的追求;修炼是一种自我提升的策略,是教育之真、之善、之美的内在的要求,是领悟“教育人生”的必由之路。这本书有很多的细节,很多的感动,很多的魅力,很多的艺术,需要我们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
在 “修炼教师形象中的‘教师的微笑’”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何不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对同事多一点微笑,对家长多一点微笑呢?笑一笑吧!让太阳冲破阴霾,让温暖取代严寒。笑,是语言的礼貌,教师的一个微笑能够让自己赢得学生,也能够让学生赢得整个世界!”
作为一个教师,我深有体会。
教师是个劳心劳力的职业,每天的工作就像是打仗,神经每时每刻都是紧绷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课堂上紧张的四十分钟,课后批改成堆的作业,还要钻研教材、辅导学困生、接待来访的家长,处理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学生的问题等等,殚精竭力,身心疲惫,脾气与压力成正比,于是,很多老师与微笑这一自然的表情愈行愈远!然而,微笑是每个教师必不可少的一种表情,它是让学生倍感亲切,倍感温馨的良好的教育方式。
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我惊喜发现:微笑拉近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孩子们不再看到我就远远地躲开,而是笑着或者跳着甚至调皮地蹦到我面前喊“老师好”;下课了,很多孩子也不出去玩,而是围绕在我身边七嘴八舌;下课了,她们喜欢找我闲聊,聊自己,聊他人,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课时我不再用怒发冲冠,课堂也能专注安静了。每个孩子都那么可爱,即使是平时那些最令我头疼的调皮学生,也不那么让人厌烦啦!
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
和自律;微笑更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活跃学生思维,活跃学生的情绪。
如郭教授所言:微笑是关注,使人觉得在你心中有地位;微笑是赞许,能给人以不夸张的肯定;微笑是友好,预示着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距离;微笑是激励,表达着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微笑是关心,表达着问候:你好吗?微笑是宽容,好像在对人说,没关系„„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
5.《年轻教师的五项修炼》读后感 篇五
——《年轻教师的五项修炼》读后感
现代教育需要职业化的教师,现代的教师也更职业化。在各种讲座中总是听到专家们强调教师首先要将其当作职业而后再将其发展成事业,所以每一个教师需要有个人规划、需要不断学习并充实自我。就像一个武林豪侠要振兴门派、匡扶正义,需要有过硬的本领,大侠们在与人比武争斗中获取实战经验。教林如同武林,教师如同江湖人物,同样需要内外兼修、文武兼得,于外我们在每一节课堂实践、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与每一位同事的学习都是获取实战经验。但于内呢?仔细想想的确是欠缺的,可哪个大侠不是在年少时获得了震慑古今的秘籍,练就了一身扎实过人的内功,才一鸣惊人的呢?所以一本本好书对于教师学习成长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只有读好书才能做好事。
初翻开《年轻教师的五项修炼》就如同它的名字感觉真像一本武林秘籍,它没有就教师发展中一点大谈特谈,没有过多的修饰和花巧的语言,没有成段的理论宣讲,而是从五个部分都以清单的方式列出一些建议、想法与诀窍,突出了学习的重点。看了一遍后感觉这本书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它甚至可以成为工具书,在你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翻一翻、看一看、找一找,在书上总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想要有效的奖励表扬学生,翻开书到84-85页就会发现,奖励学生也是有许多细节需要注意:如不要奖励食物、不能将不用做功课作为奖励;可以有小小的物质奖励,但同时也可以有一些被忽视的奖励,如可以在黑板上作画、可以与朋友同桌、给学生和他的作业拍照、甚至是任何时间都可以自由地削铅笔。
在这本书中对于教学活动中各种细节、各种易遇到的问题都有着一系列的建议和解决方案。大到如何规划职业生涯;小到与同事、家长建立关系;具体到如何指导学生;详细到如何营造班级文化。可以说包含了我们教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仅在专业上指导了教学的技巧方法、更在为人处事上、环境创造上也给予了建议。
读好书才能做好事,好书和好事都各有两层意思,“读好书”可以是读好的书,也可以是把书读好;而“做好事”可以是做好的事,也可以是把事做好。
这样将其配对组合,就可以组成四组内涵:读好的书才能做好的事;把书读
好才能做好的事;读好的书才能把事做好;把书读好才能把事做好。这四个内涵分别可以对应读书的几个层次。最基本的层次也是绝大多数读书人停留在点第一个层次:读好的书做好的事。
在教师岗位上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缺少的不是热情不是积极性,不是工作的态度,不是拼搏的精神,最缺少的应该是正确的指导,所以社会上也包括学校都会给刚进社会的年青人配备一个师傅,教导他们哪些是正确的可以做的应该做的,而哪些又是禁忌的是不能碰的。但与此同时年轻教师也不能产生万事依赖师傅的心理,要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于是好的书就成了年轻教师的第二师傅,前辈们的智慧经验凝结成一篇篇的文字,这些都是做好的事的标准。
要想从书本中获取好事的行为标准,就对书本提出了要求,所以第二个层次,就需要年轻教师读的书是真正将书读好,而不能浮于表面,一览而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的读书是很难有效果的。
有了做好的事标准后,我就需要更进一步将这些好事尽可能做好,两年的教师经验,虽然很短,但是我时常反省,为什么有些事明明应该是正确的,但结果却让人很失望呢?关键一点,没有将这些好事真正的做好,将好事做好这是我们处理事物时更深层的需求。
要真正的想将好事最好,那一定对于读书学习就有很高的要求,不仅仅是看一些好书就可以了,需要能够专心钻研书本,从书本中体会感悟如何能够将好事成真,甚至对于书中一些不赞同出提出异议,进行讨论分析,最后获取最佳的解决方案。如果能做到这一步,那真的是做大了“读好书做好事”的最好境界了。
6.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读后感 篇六
——有效教学之研究有感
牟剑金
新课程实施以来,中小学的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程改革倡导的新理念、新方式、新方法逐渐深入人心,初步建立了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特点。但是,由于一些老师没有吃透课改的精神,或没有很好地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基本功,课堂教学出现了一些误区,形式主义、效率低下的课随处可见。暑期读了蒋宗尧的《优秀教师的修炼之道》这本书,对我感触很大。其中的有效教学之研究——九条教学建议更是使我对新课程的理解更深一步,下面是我对体育课中有效教学的实施的理解与感想。
1.学生与教学内容的适应程度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要上好体育课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技能水平有所了解。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技能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虽然教学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但新的模块教学赋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选择和自主性,教师掌握着教学的方向、进度和内容。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学生以前没学过的技术或以前学过的但现在又有所提高的;对他们的学习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要求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提供更多的师生、生生互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享受参与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策略得当与否
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每节课周而复始地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原本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会一点一点地消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是在不断地彼此交流、相互竞争中巩固技能,获得参与的乐趣。好的课堂参与气氛不是简单形成的,它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在长期和谐的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它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在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下,学生一般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而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和平共处。另一方面,它取决于学生之间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每个参与的个体来说,他们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如身体条件、技能水平)我们可以把这些差异视为教学活动的新资源,让学生主体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经验,团结协作。总之,在这样的课堂参与氛围中,学生主体更加易于克服参与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自信心不足、害羞等,大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地提高自己参与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些要求的机会。在课堂中真正做到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表扬。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更在乎的是深层次的评价,如人品、态度等;批评是每个学生都很在意的,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一视同仁。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始终贯穿于课堂,因此,一切评价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给予评价;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评价。
3.时间、场地、器材的保障
每个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都会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形成一定的努力方向,然后才开始对新内容进行探索,进行相互交流合作,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但也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完全把时间交给学生,形成“放羊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虽然表面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但却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当与否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有时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致使某些活动不再产生良好效果时,应及时调整练习条件。要充分利用活动场地和辅助器材,用新异刺激手段和安排适宜练习环境,尽快排除干扰,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又要关注
7.《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读后感 篇七
——《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读后感虽然我也是一名从教十几年的“老”教师了,可我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学生是越来越很难教,给学生上课好像都要斗智斗勇,不但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地听讲,还要让学生在课后也能随着老师的思维去思考、去领悟。要做到这一点可是真不容易,那要求老师必须是极富智慧的。所以在过去的这个寒假里,我仔细拜读了欧阳明老师的《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一书。希望自己尝试着做个有智慧的青年教师。
在没有阅读《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一书前,我本来以为,只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上起课来又轻轻松松的就是有智慧,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好像也具备了。可为什么在实际教学中却不是这样呢?我想,这本书也许能够帮我解开心中的疑惑。当我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智慧型教师的真谛。
书中围绕概括教育智慧内涵的智识、智能、智谋、慧眼、慧心、慧情这六个方面来阐述教师教育智慧修炼的问题。笔者在撰述中摒弃了以往同类书籍从理论到理论阐述、空对空说教、语言呆板艰涩而使教师读起来费劲的弊端。《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注重案例的开发和利用,用典型的案例阐明深刻的道理,注重用清新流畅活泼的语言简明地论说事理,把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结合起来,从而也唤起我们教师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对教师智慧的关注、对教学实效的关注、对自身发展的关注、对教学创新的关注,搭建一个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学细节、教师智慧、教学实效、自身发展、教学创新的操作性理论诠释与实践案例。细细地看完了这本书,我真的是受益匪浅。有点启发,有点怀想,也有点感悟。我想:今后我一定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要丰富自己的智识
众所周知,智慧来自学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生命如树,学习就是生命的根须,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是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的一个信息源,更要具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能让自己原有的 “一桶水”变为“奔流不息的长流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游刃有余的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地陶醉。智慧型教师具有智慧,离不开原有的知识积累,更离不开长期的不断学习。
二、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智能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卓越的教师,就要有比别人高出一筹的本领,具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因为中小学教师,这管你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者,都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结合工作实际需要,不断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学历只代表过去,只有学习力才代表将来。学习力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大小、人才质量高低的真正尺度。只有提高了自己的智能,才能使自己在学校成为不可或缺的人。想一想自己的周围,的确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些老教师可能只有中专学历,可他们的教学水平往往比一些有本科学历的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要高的多。别的也不多说了,还是抓紧时间提高自己的教学智能吧。
三、教师要合理运用智谋
看到这里,有的人也许会说,难道说教学真的要和学生斗智斗勇。其实这里说的“智谋”指的是教育的机智和谋略。教育学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处处留心,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根据不同的问题
选择和运用最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恰当好处的运用教育谋略,不管是正向的,还是反向的,都要把握好“度”,教师要自用自己的影响力,抓住有得时机,巧妙地设置激励的氛围,在学生身上产生有效的教育效果。就像我们所知道的:有很多的学生都是在老师采用“罗森塔尔效应”下,走上了自己的成功之路。多少学生的成功都离不开老师的各种各样的“谋略”。
四、教师要独具一双慧眼
正像那英唱的那首《雾里看花》中的歌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纪莫测的世界,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是的,要把的人、事、物看得清楚、明白,我们就得有一双慧眼。我们教师就更要炼就一双敏锐的慧眼,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潜能。教师慧眼识才的敏锐力并非先天而来的,它是老师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在教育实践中学习、不断培养起来的。教师有了慧眼识才的敏锐力,就能多发现一个学生的“亮点”,多造就一个有所成就的人才。第一个教师都应确定一个教育信念就是:没有不可造就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爱学习的学生。
五、教师要增强自己的慧心
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真诚而无私的爱,也是一种大爱。教师对学生的大爱,不是唠叨,不是广告,不是摸得着的物件,而是心灵交流影响的震撼。教师一张真诚的笑脸,一个信任的眼神,一句鼓动的话语,一个出自师者本能的动作,都是一种真诚而动人的交流,都会在心灵深处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站在三尺讲台这上,面对着学生,我们的责任更多的是爱。正因为责任,教师关爱学生的成长,时刻用爱召唤着学生,带着
学生走向明天。
六、教师要充满智情
热情是实现愿望最有效的工作方式。只有那些对自己的愿望有真正热情的人,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愿望变成美好的现实。充满热情的教师在上课时非常投入到进入到教学内容的情境中。热情是有感染力的,它能使课堂活跃,还能促进理解。热情的教师生气勃勃,善于运用有效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的智情,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讲台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要用智情激发潜能,使自己的生命在课堂上焕发出亮丽的光彩。
总之,智慧型教师是要不断学习,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独特的智慧,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和爱戴,创造出教育人生更高附加性价值的优秀教师。
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师
——《教师教育智慧的修炼》读后感
童金芳
8.《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读后感 篇八
作为年轻人我们要有一种不怕苦的精神,工作中认真负责,踏实肯干。多像其他的老师学习,尽量多的去听有经验的老师的课。但是也不能一味的模仿,年轻就要有一种活力,有一种创新精神。我相信只要有目标,然后为这个目标去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书上说“反思是成为一名成功教师的关键。将自我反省培养成日常习惯,经验老到的教师常常会主动空出时间思考自己的教学质量。每天都要留出时间进行反思。
9.《小学数学教师五项修炼》读后感 篇九
厦门康乐小学陈杏娟
生完孩子读书的兴趣就慢慢的降低,拿到书本,一般情况下趁着热情走马观花的看个大概,自以为弄清楚主要意思了,书就被束之高阁,除非等到某个时候需要才会重新拿起来看。因此手头上的书一般很少能够完整从头看到尾,李玲玲老师这本《小学数学教师五项修炼》是个例外。有天下午没课,在所有事情都完成了情况下,巧不然眼睛扫到了这本书,想说买来了都还没开始阅读,于是乎拿起翻开开始读之。本以为很简单看几个小章节就会盖上书本,没想到,一看下去欲罢不能休,看了第一修炼后,又续看第二修炼。后来我整整花了一个下午都在看这本书,一口气看了真本书的前三个修炼,我配班的班主任都不可思议的我坐了一下午,看了一下午的书。
为啥这本书这么吸引我,我无法从很专业很理论的角度分析,我只能从我内心最简单的想法分析。这本书看似讲述了数学,但我的理解是讲述了什么是教育的真谛,这个内容不但含有数学教育,含有德育教育,更含有做一名合格人民的教育。
李老师的努力践行,用自己行为感染了学生,引导学生,甚至影响了学生家长。因为爱有了“有难同当”的故事;因为爱有了调皮孩子主要帮助别人送还课本;因为爱有了李老师不断的提醒自己也告诫孩子“别急,慢慢来。”李老师的努力践行,用生动的故事还原了“四基”“四能”的本真面目。在真情叙述中,我也逐步和李老师的思维融合起来。比如李老师谈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我们习惯了短除法。但通过李老师的深度分析,我了解到了数学和技巧是两回事,课标把列举法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通过浅显的例子加以呈现。长远来看对学生培养数学素养比教会学生单纯的一种基本数学技巧作用要大得多。李老师在对乘法分配律能移多补少吗?佩服李老师让学生在假设推测验证总结中锻炼提升,更佩服李老师在课堂上关注和捕捉学生生成宝贵资源的意思和回应能力。
一个个小故事,一段段精彩的教学经验,李老师的书来自教学第一线,书中的五项修炼不像是在叙述教师的修炼,倒是在和教师交流自己从教以来工作中的一些花絮,字里行间吐露着李老师对工作的诚心,对教学的潜心,对学生的爱心。
读完李老师的五项修炼,我猜想:所谓的“智者”,更多意义上,是指引领我们思考的人,是指导我们前行的人。这些智者,往往用他们鲜活的经验启迪我们,用他们创新的思想唤醒我们。他们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着自己的智慧。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让生命诗意绽放。
10.教师专业素质的新要求 篇十
一、对幼儿和儿童的发展的承诺:
1、关心儿童热爱儿童;、平等对待与尊重儿童;要容忍和尊重儿童的差异、促进每个儿童富有个性的充分发展;
3、支持儿童的学习促进儿童认知和智力的发展;
4、促进儿童社会性、人格的积极和谐的发展;
5、对儿童一生的学习和发展负责。
二、全面正确地了解儿童的发展能力:
1、正确认识儿童的发展:儿童是独立积极主动的个体、儿童是完整的个体、儿童是正在发展中的个体、儿童在与周围环境他人积极交往、儿童具有个体差异;
2、掌握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规律;
3、在与儿童交往和教育过程中研究儿童发展观。
三、有效的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能力:
1、强化目标意识确立“儿童发展目标”为本的意识与实践行为明确儿童发展各方面目标和相互关系并以此指导全面分析儿童认知行为情感等方面发展状况特点问题需求确定全班幼儿和各幼儿的主要及重点教育需求领域;
2、要明确教育内容不等于“教材”教育内容需要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结合本班儿童的发展需要来确定;
3、教育内容要紧密结合儿童发展和生活经验;
四、创设发展支持性环境的能力:
1、为幼儿创设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
2、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合支持的 精神环境;
3、有效组织适合幼儿的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4、促进儿童间积极的互动与交往
5、教师自身要成为儿童学习和活动的支持者和作者和引导着
6、积极的评价儿童。
五、领导和组织能力:
1、明确认识自己的责任;
2、建立学习共同体;
3、积极与家长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4、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六、不断地专业化学习:
教师应具有不断地专业化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它具有突出的专业性、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和反思性等特点。
1、目的、内容——专业性;
2、主体、途径——教师主体性和合作性;
11.《教师的二十项修炼》读后感 篇十一
漳澎小学陈建色
我在这个学期里阅读了《教师的二十项修炼》一书。这本书是郭元祥用10年时间才写完的一本书,但却是教师值得用一生去“读”的一本好书。因为每个教师的“教育人生”本身就是需要细心品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有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需要我们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这本书共包含三篇:
一、修炼教师形象;
二、精炼教师生活;
三、锤炼教师专业。教师的形象主要是教师要修炼自己的服饰、微笑、语言、习惯、宽容、德行、智慧和情感;教师生活的修炼是教师的规划、阅读、研究、反思、写作和幸福;教师专业的锤炼是指以生为本,课程意识,跨越边界、教学艺术、寻找声音和教育之梦,共20项修炼。每一项修炼都让我受到启发和深思,书中有几处对我的感触很深:
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郭教授在第二篇修炼教师形象中谈到的 “教师的阅读——过一种阅读的生活。因为阅读不只是去读,更重要的是自我觉醒。”阅读让我明白了读书不只只是让眼睛去享受文字,更应该让我们用心灵去理解和体悟。通过阅读可以来拯救自己,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中茁壮成长,在课堂中,我们要应付学生形形色色的问题,如果不自己充电,我们也会落伍,经受不起学生的问。因此当我们在工作之余去阅读,既能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又能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修养。我一直认为,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学校为我们
创造了很多的机会,每一学期都会提供几本适合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书籍,而每一读完都有无限感慨。作为教师,应该把这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坚持下去,相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会有所用处。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离开了书籍人类不可能进步。那我们教师更不应该远离书本,因为这样会让我们面对学生时束手无策,没有足够的知识量如何来给予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所以看了本章节之后,我觉得自己真的应该像学生那样,好好地、认真地多读书。要从被动读书变成主动读书,而且正如书中所说,要读出自己,不仅要读出理解、体会、更要读出问题,让书籍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朋友”。
【《中国教师:专业素质的修炼》读后感】推荐阅读:
魅力教师的修炼读后感07-08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07-04
我的中国梦教师06-16
中国教师节的来历06-30
教师的二十项修炼读书笔记06-26
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年度工作计划06-26
2023“我的中国梦”青年教师演讲比赛07-19
中国梦教师征文10-09
我与中国教师报征文10-17
中国梦做最美教师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