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基层接地气不够

2024-09-22

下基层接地气不够(精选14篇)

1.下基层接地气不够 篇一

根据局党委80后年轻干部“下基层、到田头、进大棚”活动的部署安排,我于7月5日至7日,在位于新埭镇姚浜村的平湖市三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劳动。三天来,我与第二小组的各成员一起,历经酷暑考验,与农民同劳动、同生活,切实体验了农村基层的劳作,感受到了农民的勤劳朴实,也给我今后的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启发。

一:干一行就要爱一行

平湖市三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面积1600多亩,主要经营芦笋、生姜、毛豆等各类蔬菜和西瓜、葡萄等水果种植、销售。得益于该合作社经营业务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三天里,我们亲身体验了采芦笋、捆扎芦笋、拔生姜、剪生姜、采毛豆节、摘葡萄、除草等各项农事,深刻了解了基层的生产实际。期间,我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克服高温酷热,兢兢业业地完成每一项劳作。虽说我们做的都是简单的农活,但要将其做好、做快并持续保持这份“战斗力”也并非是件容易的事。从起初的一窍不通到随后的驾轻就熟直到最后的熟能生巧,需要的是“干一行爱一行”的热情和专注。工作上亦如此,可能现在从事的业务并不是我们自己喜欢的,但年轻干部就应该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以从“零”开始的勇气和魄力,接受新岗位新职责的考验,主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从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团结才是取胜之匙

三天里,我所在的第二小组每天都要捆扎、装箱1000多斤芦笋,采数百斤的毛豆节,剪几百斤的生姜……,这无不是集体的劳动成果。本文由IcaNjob.cOm职场 范 文网 整理从流水线完成芦笋分拣、捆扎,到团团坐平定“姜山”,都体现了我们第二小组团结协作的良好风貌。劳动时,大家分工明确、相互帮助,并不时说笑解闷,共同营造了和睦的劳动氛围,给单调枯燥的农活平添了许多欢乐。协调有序的团队劳作,加之轻松愉快的氛围,不仅提高了我们的劳动效率,还缓解了疲劳,增进了感情,增强了团队意识。农经局是个大家庭,每个科站是小集体。近年来,农经局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这离不开每个科站的努力,更是广大农经干部团结协作的成果。就单个科站来讲,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分工,发扬民主,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切实增强干部职工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提升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单个干部职工来说,要充分认同个体的差异性,少一些计较,多一份担当,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共同打造“和而不同”的工作环境,同时要提升执行力,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2.下基层接地气不够 篇二

一、深入基层实践对新闻的本质追求

新闻的活力在基层, 新闻的本质在真实。提高新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亲合力和感染力, 是此次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俄两国经贸合作迎来了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历史新时期。我省作为全国对俄贸易第一大省, 作为“桥头堡”和“枢纽站”, 建设境外园区是新时期促进中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和实施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我省企业在俄罗斯建设的园区, 不仅是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

2012年3月, 《黑龙江经济报》首次创办了《黑龙江经济报·对俄经贸周刊》, 以每周一期四个专版的篇幅报道我省对俄经贸相关信息动态及解读相关对俄政策, 搭建了一个政府与我省涉俄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8月初, 《黑龙江经济报》依托《黑龙江经济报·对俄经贸周刊》, 充分发挥自身经济媒体优势和特点, 大胆创意和策划, 联合相关部门, 进行周密组织、积极沟通, 开展了“走基层·境外园区行”跨境大型新闻报道活动。该活动得到了孙尧副省长的肯定和批示, 并希望把这项活动落实好。

《黑龙江经济报》依靠自身力量, 克服各种困难, 运用市场化手段, 筹集此次活动的经费, 以保障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和开展。

9月24日, 该活动在省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了启动仪式, 省政府副秘书长康翰卿代表孙尧副省长出席并讲话, 对此次活动给予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他在讲话中说, “《黑龙江经济报》‘走基层·境外园区行’跨境大型新闻报道活动, 是对我省改革开放以来对俄合作成果的总结, 也是为十八大献礼, 是对境外办企业人员的巨大鼓舞。是我省新闻文化部门参与我省经济建设、服务我省经济建设的有益载体和方式, 必将进一步推进我省对俄经贸的发展”。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段文斌总编辑在启动仪式上说:“这是《黑龙江经济报》一个富有创意的大型新闻策划活动。他们发挥自身媒体优势, 在新时期结合经济发展要求, 创新媒体宣传方式,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是落实‘走转改’活动的一次有益尝试。”

我省在俄园区共有15个, 该次大型跨境采访活动分阶段和区域展开。第一阶段活动自2012年9月至12月, 报社成立四个新闻报道团队, 分赴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乌苏里斯克经济贸易合作区、华宇经济贸易合作区、绥芬河跃进工业园区和俄罗斯犹太州耐力木业园区等几个重点和特色园区进行采访。每组报道团队一行5人, 由文字、摄影、摄像精兵强将组成, 并分别由黑龙江经济报社一名社领导带队。为增强报道的深度和高度, 创新报道方式, 还特别邀请研究俄罗斯经济与法律的专家作为新闻报道团队成员, 共同参与采访和调研, 以“新闻+图片 (影像) +专家点评”的报道形式, 在《黑龙江经济报》和黑龙江新闻网同步推出。截止到2012年12月底, 在《黑龙江经济报》和黑龙江新闻网发表系列稿件60多篇。

二、用脑用心完成独具特色的新闻报道

接足地气, 用脑用心, 才能成就新闻精品。

《黑龙江经济报》“走基层·境外园区行”跨境报道团队, 脚踏实地深入企业, 与境外园区的员工们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 躬身接地气, 真实写文章。随行的省社科院和黑龙江大学对俄专家还对境外园区的发展定位、国内及俄罗斯经济政策和境外园区企业发展方向等问题进行了现场分析和问诊把脉, 深受园区企业家和员工们的欢迎。

在这次持续时间长、地域跨度大、采访难度高的大型跨境采访活动中, 采访团队克服了大量困难, 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了资金、交通、政策方面的很多问题, 辗转上万公里, 在遇到口岸封关、遇暴雪、遇车祸、遇家人重病住院等困难时, 采访团队的人员都能够做到保大局、保整体, 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记者们住在园区, 与企业职工零距离接触, 运用不同角度, 不同侧面, 多种体裁, 全面、直观、深入地反映出我省在俄建设园区的构想与实践, 有效地宣传了我省对俄合作的优势和政策, 进一步扩大了我省开展对俄经贸活动的影响力。

这次“走基层·境外园区行”跨境大型新闻报道活动刊发的系列稿件, 是我省新闻媒体首次专程赴俄罗斯进行的专题采访, 对我省境外园区建设和我省在俄罗斯经贸发展成就的第一次全景式扫描, 如《“龙企”的俄罗斯式“生存”》、《“吉信模式”的马太效应》、《“中国制造”变身“俄罗斯制造”》、《“抱团取暖”的互利模式》、《一咏三叹的森林协奏曲》等, 开创了新闻报道的新视角, 创新出了新闻与专家点评的报道新形式, 开辟了文化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也带动和引领了我省专家学者研究中俄经贸的兴趣。

崭新的报道领域, 独特的写作视角, 精辟的专家点评, 富有冲击力的版式效应,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效果。

三、对俄观察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窗口

确切地说, 俄罗斯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邻居”。

自上世纪90年代初, 中俄边贸兴起至今, 黑龙江的部分敢闯敢干的个体户经过20年的血泪打拼, 成为如今我省以至我国对俄经贸合作领域的知名企业家, 他们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 也成就了我省以至我国对俄经贸事业的发展壮大。

但是, 这些企业家今天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史?他们又要引领中俄经贸走向何方?黑龙江省作为对俄经贸大省, 在新的形势下未来怎样发展?目前俄罗斯经济发展环境的真实状态如何?国人知道的并不多。

该活动是国内媒体第一次走出国门, 走进俄罗斯, 对黑龙江的中资园区企业进行专题采访, 也为国人了解华商真正的生存状态, 认识真实的俄罗斯打开了一扇窗。华宇集团董事长纪文楠在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代表了在俄罗斯企业家们的心声:“在俄罗斯用血和汗奋斗了20年, 还是第一次见到家乡的记者, 组团专程来采访我们, 用心来专注了解我们在国外的生存状态, 这让我们很温暖也很感动!”。

四、一次媒体服务经济活动的有益尝试

《黑龙江经济报》牵头组织的“走基层·境外园区行”跨境大型新闻报道活动, 是媒体在新时期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 紧扣我省经济发展主旋律, 主动谋划, 服务和参与我省经济建设的有效尝试,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系列稿件刊发后, 得到了省里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园区企业、读者的强烈反响。孙尧副省长给予批示并多次关心活动进展情况, 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经济网、新浪网、搜狐网、南方网、和讯网、中国产业经济网、中国企业家网、黑龙江政府网、东北网等20多家媒体网站纷纷转载, 《黑龙江日报》分上中下三篇在一版重要位置给予综述报道。

2012年12月25日, 省委宣传部发出专题阅评———《〈黑龙江经济报〉“走基层·境外园区行”大型跨境报道活动赢得良好社会效果》, 称此次活动“是新闻媒体‘走转改’活动的一次拓展和延伸, 赢得了广泛而良好的反响, 此项活动具有创新意义, 值得借鉴。”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在10月24日《黑龙江出版物审读》第五期中写道“《黑龙江经济报》结合自身特点, 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在迎接十八大主题宣传上另辟蹊径, 其‘走基层境外园区行’系列报道, 创意新颖, 内容充分, 可读性强, 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我省企业在俄罗斯的发展历程。”

很多政府部门读者和企业家来电话, 提出要收集成套报道作为资料保存。有一位读者来电话说:“这组报道, 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发展的真实状态, 也学到了在俄罗斯做企业的很多做法和经验, 这对我们想到俄罗斯发展的中国人来说非常有益。”

2012年12月28日,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效廉对此活动作出批示:“很好!谨向《黑龙江经济报》编采人员表示祝贺。‘走基层·境外园区行’大型跨境新闻报道活动富有创意, 全面、深入扫描了我省在俄建设园区的实践历程, 生动、有效地宣传了我省对俄合作的比较优势。是‘走转改’活动的成功范例, 值得各省直媒体学习借鉴。”■

3.下基层接地气不够 篇三

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医联体模式引起了包括政府主管部门、专家学者、央视新闻联播及各类媒体的广泛关注。《当代县域经济》记者了解到,四川省人民医院作为省级医疗中心,切实履行大型公立医院的责任使命,弘扬公益办院,以医联体为依托,通过不同形式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医联体成员单位需求为导向,帮扶基层求实效、接地气,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赞誉。

6年实现全覆盖

提高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既是政府的期盼,更是基层群众的呼声,如何探索大型医院帮扶基层的长效机制?如何进一步体现公益性定位?如何担当责任使命?四川省人民医院围绕医联体建设探索帮扶基层已长达6年。

早在2009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就开始探索医联体帮扶基层的长效机制,围绕医联体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截至目前,该院已形成全覆盖、多层次、相对完善的医联体服务模式。

四川省人民医院事业发展部部长杨莉梅在接受《当代县域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院本着全域医疗的理念,医联体帮扶包含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县级医院、市级综合性医院以及区域性合作帮扶,在构建形式上,既有紧密型的医联体,也有松散型的医联体。

具体来讲,紧密型的医联体由该院对县级医院进行托管,县级医院享有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品牌使用权,被托管医院成为四川省人民医院分院。松散型医联体由各层级医院与该院组建松散性医院集团,各层级医疗机构使用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集团)医院称号。

区域性合作则是该院与地方政府或者医疗卫生主管部门签订区域合作协议,通过医联体形式对区域内不同医疗机构开展帮扶合作。

相对于其他医联体单一而言,四川省人民医院不局限于医联体建设的某一方面,更强调了帮扶基层的可及性,大手牵小手,层层传帮带,多层次的帮扶形式彰显了该院全域医疗的理念,更好地体现了全覆盖帮扶模式。

医联体体现科学性

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医联体被寄予厚望,只有基层强了,分级诊疗才能更好地实施。

但医联体模式的背后,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更需要相关配套措施的及时跟进,医联体模式在人、财、物互通上受到诸多限制。人、财、物难以协同,帮扶有过程、内部配合既有硬件也有软件,如何更好规避体制机制的约束,四川省人民医院医联体在人、财、物上并没有统一。

比如托管模式,首轮托管采取的是“七不变”原则,即被托管医院行政隶属关系不变、资产性质和所有权不变、政府拨款渠道和方式不变、医院执业范围和经营性质不变、医疗责任的主体不变、在职职工身份不变、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方式不变。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由省医院提名,报当地党委、政府同意并任命,代表四川省人民医院对被托管医院行使管理经营权。

如果一开始就采取相对完善的医联体托管模式,显然难以达到帮扶效果,这牵涉到很复杂的问题,把复杂的模式简单化,这样更有利于托管的执行。在体制机制无法突破的情况下,四川省人民医院在医联体建设上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推动医联体建设更强调稳妥推进,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根据基层医疗机构需求,门诊量、住院量、病种变化情况、费用情况,分阶段地提高托管医院能力建设。

托管阶段性工作主要在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水平,改善医疗体系服务效率,而派驻管理人员则是为了更好整合资源,加强管理达到帮扶基层目的。四川省人民医院在托管县、区级医院的同时,考虑的不只是被托管医院的发展,而是打造和带动”1+1+N”的区域内三级医疗体系建设。该院明确要求被托管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省医院负责培养县级医院的全科师资力量,由县医院承担区域内所有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的继续教育。这种接地气的全域理念更体现了科学性。初期托管时间设定为三年,给予大家充分的磨合时间,也赋予大家充分选择的权利。

医联体建设需要大家协调配合才能融合发展,该院特别注重配合当地政府开展帮扶工作,尊重政府的决策和主管部门的意见,这样可以多方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合力推动医联体建设。

尊重成员单位的自主性是该院医联体建设的另外一个特点,四川省人民医院搭建的是一个具有开放、包容、不排他的医疗联合体,其他医院也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医联体。

记者了解到,该院搭建的医联体并不是医院真正的联合体,更应该是分享的联合体,是医疗技术、人才、管理、品牌等资源的分享,通过医联体内部的合理流动,达到共赢效果。应该说,在当前医院管理体制受到多方约束的情况下,尤其在成都这样的特大城市,被托管的二、三圈层三家医院陆续签约进行二期更为紧密的托管,并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认可是难能可贵的。

医联体强调公益性

目前,围绕医联体建设争论较多的是利益问题,大家的共同观点是医联体无利益走不远,在选择公益性与利益性方面,四川省人民医院构建的医联体并非是利益共同体,更应该说是责任共同体。

作为责任共同体,该院强调的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所有的医联体都是以帮扶为基础,以提高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为目的,共同形成合力保障和维护群众的身心健康,四川省人民医院并没有从医联体成员单位分享利益。

就拿首轮托管来说,该院不向被托管医院收取任何形式的管理费用和收入提成,被托管医院新增的固定资产、收支结余资金全部用于可持续发展,用于提升被托管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在导师培训制上,该院每年还专门投入30万元,专项用于专业导师制培训工作,不收取学员单位任何管理费和培训费。

不可否认,过于物化医联体建设,或许能够更好地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若医生、医院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就医联体建设当前政策背景来讲,难免会出现很多问题。相反,医联体成员单位没有较多的利益藩篱,大家彼此更能接受,弘扬医生的职业操守和责任担当,弘扬公益办院,医联体更能健康发展。

事实上,当前国家要求大型公立医院将更多优质资源下沉,下沉总应该有一个平台来推动,四川省人民医院设立医院集团,就是起到帮扶基层的平台作用,而不强调利益,较好地契合了医改精神,就能更好践行大型公立医院的责任使命。

医联体注重帮扶效果

无论是松散型医联体还是紧密型医联体,能不能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关键是看效果。

围绕医联体建设,该院特别注重内涵建设,专门组建了医联体事业部,由院长负总责来协调推动,对成员医疗机构开展以技术、人员、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帮扶业务。成立医疗集团专家委员会提供技术支持,由在职专家团、退休专家团,应各成员单位的要求,分批组织专家参加各个地区的学术会议、集团成员单位的活动,指导工作和讲学。

开展导师培训定向为基层医院培养学术带头人,各成员单位推荐本单位需要重点发展的1-2个专业技术骨干作为学员,专门为每名学员配备导师,对学员实行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完成“三个一”(一篇文章、一项科研课题立项、一项新技术)的目标任务。配套制定了《专业导师制管理办法》《专业导师制教学管理规定》《专业导师制新技术开展和进修管理的规定》《专业导师制科研及论文的具体规定》《专业导师制护理专业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展帮扶工作。

围绕专科建设,在加强基层医院学科建设的同时,采取“送上来、走下去”的方式,定向帮扶为基层医院打造临床特色专科,提升帮扶医院的竞争力。

在提高基层管理水平方面,以“培养学习型的医院管理职业经理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医药卫生行业管理专家”为宗旨,开展MBA培训,培养基层复合型的管理专业人才。

加强信息化建设,成立远程中心,开展智慧医疗服务,通过远程会诊、远程教学、双向转诊、远程定制教学等多途径帮扶基层,更强调帮扶基层的便捷性。

通过定向帮扶被托管医院建设重点学科、联合申报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加强行政部门指导,不断完善托管帮扶的体系建设,增强被托管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水平。

针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该院专门成立了社区医疗科,负责与成都市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开展医疗业务指导、医护人员培训,为病人提供预约挂号、预约检查、预约住院等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院班子看来,医联体能不能真正落实帮扶基层目的,制定各项措施关键是要看能不能站在成员单位来考虑。

医联体建设成绩斐然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按照医联体成员单位需求来进行适宜帮扶,在前后两任院长的强力推动下,四川省人民医院帮扶效果成效明显。

数据显示,被托管的崇州市人民医院、新津县人民医院、温江区人民医院及医联体成员单位在第一周期都取得了较快发展。

崇州市人民医院(崇州市妇幼保健院)通过了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三级乙等妇幼保健院评审,该院床位2013年较2010年增加55.3%,开展新技术、新业务182项,新增学科10个。门诊病人增加了28.8%,急诊病人增加了140.88%,住院病人增加了49.16%,手术台次增加44.60%,药占比下降5.24%,病人外转率由2012年的0.92%下降到2013年的0.74%。净资产增长了13.79%,新增设备2952.29万元。科研课题从无到有,省部级科研课题从无到有,省级继续教育项目从无到有。截止到2013年,科研共立项10项,先后获得成都市、崇州市等科技奖7项,发表文章385篇,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9次,实现了二级甲等医院向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质的跨越。

新津县人民医院2014年门诊病人达62.02万人次,比2011年增长42.3%;住院病人增长27.07%;手术病人增长27.07%。开展了脊柱、肝门胆管癌根治、胰十二指肠吻合切除等多项新的三、四级手术,病人就近得到了有效治疗。在2013、2014年医疗服务与质量评价中,该院位列成都市98家市县医疗机构第16名、二甲综合医院第1名。

温江区人民医院2014年门诊病人比2011年增长27.25%;出院病人增长31.3%;手术病人增长122.46%;平均住院日8.8天。立项厅级课题4项、县级课题1项,其中1项科研成果达国内先进,1项科研课题达省内领先;4项科研成果分别获得市医学会、区科技局科技奖,“基层医院创伤骨科微创技术”被四川省卫生厅确定为适宜技术推广全省。

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李海波通过专业导师制培训,在医院独立开展了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颈椎前路动态稳定术、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术、经前路单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治疗DenisB型骨折等多项新技术,获得省市卫生厅局、县科技局科研课题各一项, 2011年以来每年公开发表A类期刊论文两篇。作为科室负责人,在科室管理和学科发展方面逐步实现了专业分组,该科于2013年被批准为四川省医学重点甲级专科建设单位,该同志被聘为双流县十大优秀人物。

茂县人民医院内科医师董宇选派到该院学习,回当地医院后独立开展了冠心病、风心病、常见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衰、顽固性心衰规范治疗、临床常见心内科急重症治疗等。提升了当地医院内科心血管病专业的诊疗能力,改变了医院以往畏惧收治心脏疾患的状况,取得了心血管病人占内科住院病人50%-60%以上的可喜成绩。

值得注意的是,各帮扶医院行政主管部门纷纷向记者反映,四川省人民医院医联体不仅提高了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更多的是带来了开放性办院的氛围,增强了医院内部的发展活力,更好地促进了医院依靠内生动力快速发展。

契合医改精神推向深入

认可只是某一阶段,未来发展更关键。在采访中杨莉梅谈道,通过不同形式的医联体建设,医院已经累积了较多的经验,非常了解医联体存在的困惑与发展途径,随着分级诊疗的实施,各级政府对医联体建设更加重视,也对医联体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将按照深化医改的精神,抓紧完善医联体服务体系建设,更好地推动医联体健康发展。

四川省人民医院院长邓绍平表示,作为全省医疗卫生行业的龙头医院,该院将以医疗联合体为纽带,强化内外资源的整合力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团结和带领基层医疗机构,努力履行公益责任,认真践行为民服务宗旨,通过优质医疗资源的延伸发展,促进上下联动,把双边和多边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不断提升医疗联合体整体医疗服务效率,在托管模式上寻求更大的突破,力争实现医院之间人通、医通,逐步实现与院本部的技术、管理、文化融合。

4.下基层接地气不够 篇四

古语有云:水能载船,亦能覆船。历史证明,只有执政者真正聆听民声,顺***,才能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戴。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机遇期,国家显现政治安定、经济富足的局面,这一局面的首创是全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同时也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面临这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劳动就业难、贫富差距社会治安堪忧等突出题目。这些矛盾和困难不解决,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走基层活动的展开,重在化解矛盾,做好维护稳定工作。走基层,就要为基层和老百姓办实事、解困难,为群众排难解纷。惠民生是根本目的。切实做好关心帮助群众的工作,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走基层活动才算获得成效。走基层、解困难、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的这四点,走基层是条件、解困难是重点、办实事是基础、惠民生是目的,四者构成辩证同一,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走基层活动的目的就是要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转念,主动走下往,弯腰深进基层。在很多人的观念里,干部就是坐在办公室的,对民生、民情了解甚少,更是由于政府内外的那扇门把干部和群众遮挡住了,群众进不往或畏惧进往,那末干部就应当有主动走出衙门,把干部和群众之间的那层阻隔消灭与无形。

走基层活动的重点是解群众的困难,基础就是要为群众真正做实事,不弄情势主义,深入理解党员干部下基层不是一场秀,而是一场真心为民的行动,要深进到群众中往,用眼睛往官场民情,用耳朵往聆听民声,专心往感受***,这样才能了解群众的情况,才能为找准源头为民解难事、办实事,才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更多惠及民生的好事。只有真真地为群众,把群众放在心上,才能赢得百姓的掌声和信任。

5.梦想需要接地气美文 篇五

同那个15岁的少年一样,这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心中始终都埋藏着一个瑰丽的音乐梦。所不同的是,这一路走来,他的音乐梦融化成血液,流淌在琐碎平凡的日子里。而那个少年的音乐梦,却很可能要被个人的固执和莽撞所毁灭。

更大的不同还在于,中年男人的音乐梦只是为歌而歌。而那个少年,他的终极目的怕不是音乐,而是舞台上炫目的灯光、舞台下沸腾的粉丝和无边的名利。

一个15岁的少年尚有机会从白日梦中醒过来,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人,因为中白日梦的毒太深,等到迷途知返的时候才知道,积重已然难返。

我认识一个流浪歌手,年过三十,一直矢志不渝地在皇城根下做着北漂,全部的生活来源皆出自女友拮据的工资和寡居妈妈那点可怜的退休金。女友想结婚,哪怕裸婚,只要他有个正常的职业即可。妈妈想看到儿孙绕膝,哪怕他一事无成,只要他能够懂得脚踏实地是幸福。女友与母亲的这几点最简单、最基本的要求,流浪歌手都不能满足。他一再叫嚣:“我距离成功只有半步之遥了,为什么你们就没有耐心等待?”

在所有梦想狂人的眼里,只要他愿意等,梦想总有一天会施予怜悯和恩宠。可梦想不是慈善家,永远不会因为哪个表现得过分可怜就悲天悯人地给予关怀,它需要的是板上钉钉的成功份额,比如才华,比如勤奋。

在奢谈梦想的同时,首先应该区分梦想和渴望的不同。世间很多人都渴望名利,可名利并不是梦想。真正的梦想是无关名利的美好,当事人从中能得到的,不只是形式上的愉悦,更有灵魂上的满足。

还记得多年以前,央视报道过一个来自西安某山区的女人的故事。那个30岁的女人从小到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大山,像个职业女子那样生活。可当时的她,有需要照顾的老公,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有大片需要打理的农田。走出大山的梦,对于一个没有受过很多教育的山里女人来说,不仅遥不可及,而且不现实。

10年之后,我再次看到了这个女人。此刻的她,满脸都是满足。她没有走出大山,却在距离村子几十公里远的县城做了一名售货员。成为都市白领的梦醒了,取而代之的,是更贴近生活的现状——她终于看到了与大山不同的风景,也终于有了自强自立的平台。

6.电视新闻采编怎样接地气 篇六

[摘要]本文基于接地气内涵,探讨了电视新闻接地气重要性,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对提升电视新闻节目形象,优化采编水平,使其更加贴近受众,赢得全面认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电视新闻 ;采编 ;接地气

1、接地气内涵

由表面层次来讲,接地气也就是应广泛联系群众,同他们打成一片,进而反应百姓人民诉求与愿望,体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不应高高在上,这样只会与群众渐行渐远。同时也不应停留在表面形式,而应踏实细致,全面深入人心,把握自然规律,避免盲从进行。

接地气始终是衡量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是否优秀的核心标志,为获取受众的全面认可,其中一个重要标准便是接地气。如果电视节目没有接地气,而是与现实距离较远,则会备受观众指责。这只能说明采编人员没有深入生活,而是闭门造车,报道的节目毫无生气,将无法体现人文关怀,势必无法受到观众的喜爱。

2、新闻采编接地气必要性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积极下基层才能做到接地气,并快速的找到灵感。当前,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均积极鼓励采编工作人员脱离演播台,同百姓人民进行深入交流,参与至现场采访之中,这样不但可提升节目亲和力,还利于采编人员以及自身节目能够接上线,成为真正的新闻人。接地气也就是应走进生活生产的第一线,方能够增加感受,不断的学习实践,把握新闻源头,了解百姓日常的困苦以及艰辛,使得节目反映出真实的生活,最终赢得受众的全面认可。

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新闻节目,同新闻人对于整个事件的了解程度息息相关,因而,采编工作人员应以新闻眼看待周遭事物、把握社会习惯以及时代脉搏,形成战略意识,方能够夯实基础。众多优秀的电视节目无一不对我们形成了深刻的启示,即创作节目应脱离虚假以及戏谑,摆脱空中楼阁,踏实从现实生活入手,通过独特的观点视角、热点话题对受众形成有效引导,同他们共同面对日常生活之中的课题,并积极探讨如何解决困难。应通过亲情、充满爱情、建立友情真正的温暖受众内心,构成大众传播以及同观众公平对话的良好环境,进而真正的拉拢人心、争取到更多的观众。

3、新闻采编怎样接地气3、1积极发觉真善美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积极深入群众之中发觉真善美。例如,一位工作人员在采访精神病院这一较易被大众忽视的特殊环境时,体会到了医护人员这一特殊工种在常年点滴工作之中付出的辛苦。其对病人进行细心照顾,经常被病人抓伤。而他们朴实的话语却深深感染了我们。完成采访,此工作人员感慨万千,倘若并非亲身采访,将永远无法体会这些常年工作医护人员的艰辛,他们所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坚守着何其重要的责任。

一些新闻采编的新人,在负责纪实栏目的过程中,深入大山深处对普通工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天天暴露在尘土飞扬之中,空气中充斥着机器轰鸣的声音。这些场景无一不说明,只有真正的走基层、接地气,方能令新闻采编人员全面打开思路,真正的在群众之中体会到他们的感受、想法以及生活体验,并快速的察觉问题。在该过程之中,新闻采编人员不仅应转变身份,还应更新审视的角度以及具体的思维方法。在接地气之后,新闻采编人员在剪辑中心进行工作时,将明显的体会到对自身带来的变化,即我到达这里、我看见了并知道了要怎样说、具体说什么、还要进行什么工作等。通过接地气,将真正的挖掘出来那些不同行业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人们在经历着怎样默默付出的过程。只有在路途之中用勇于发掘真善美,方能使节目展现新的亮点、体现勃勃生机,进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效果。

3、2与百姓闲话家常

家常话始终为百姓熟悉并喜爱的用语,这是由于寻常话语通常能渗透出最真实的情感。与百姓闲话家常,便不会高高在上,渐渐变成百姓心目之中的朋友、兄弟。而受众在与你成为朋友之时,其观看的早已不是节目本身,而是同新闻采编人员实现了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该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方能够成为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最终制胜的法宝。当然,该过程之中,我们应把握的问题是,并非单纯的唠家常磕。我们所说的家常话,通常应是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源自真实生活之中的鲜活词语。该类话语凸显百姓心中情、充满了爱意、反映了现实生活。虽然词语并不华丽亦不做做,却能够反映出活泼生动的一面,真正的体现朴实无华性,因此渗透着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针对受众?o予的全面理解以及真诚挚爱。

目前,新型媒体环境之中,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积极尝试创建家常社群。利用同百姓深入的情感交流,使他们对于电视新闻节目?o予更多的情感投入。该层面之上,传统电视新闻树立的品牌形象以及具备的传播理念均需要不断更新升级。也就是应承担更高的价值信誉度,还应确保节目的质量,方能令电视新闻节目适应新型环境,体现新媒体时代特征,在激烈的环境之中长久生存。这不但是灵魂、同时也是一类品牌与信誉,承担着较大的责任,架设起了受众同电视媒体之间的稳固桥梁,形成了电视新闻节目贴近民生的良好形象。3、3体会百姓情

当前,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并非简单的在制作中心之中从事粘贴以及复制任务,而是应掌握更为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争取成为一名记者型采编人员,真正的深入生活、靠近百姓。该过程之中应体会百姓人民的情与爱。采编工作人员就好比浸润于现实生活内的海绵,仅有持续的由生活之中吸满水分,方能确保自身有足够的弹性以及强大的实力。走进生活之中绝非单纯的停留在表面形式或是走过场,而应持久的坚持,做到同百姓交心、成为他们的朋友,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表达百姓意愿,这样才能使老百姓更有盼头。针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来讲,在负责党与政府单位口舌工作的基础之上应深入生活之中,通过镜头更好的对准百姓群众,贴近他们。通过多维度的思维、大众接受的语言、他们习惯的视角编辑制作新闻节目,报道采访相关人物、播出有关事迹,进而映射百姓人群心声,对他们的期盼与需求进行有效的回应。只有如此,电视新闻节目才能更具真实性、提升影响力,充满吸引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明显的亲和力,凸显核心价值。

4、结语

总之,众多新闻采编人员之中,一些人虽然外表并不华丽、且没有通过夸张的言论搏出位,却能够令大众深刻的记住其制作的新闻节目。例如,白岩松、杨澜等。从中不难看出,其节目接地气、充满了爱与情感,才是成功的关键。只有真正接地气方能使受众产生愉悦之感,并心怀感动,内心愉悦。因此,电视新闻采编应合理的接地气、回归大众、体现本真、深入生活,积极发觉真善美、与百姓闲话家常、体会百姓情,方能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7.接地气舞未央 篇七

增设排舞项目

全国健身交谊舞锦标赛举办了10届, 今年第一次将排舞纳入大赛的集体舞项目。排舞从字面上理解就知道, 这是一种排成一排排跳的舞蹈, 它源于70年代的美国西部乡村舞曲, 也叫牛仔舞。起先用吉他和拍手的方式起舞, 后来融合了很多社交舞的舞步, 如恰恰、伦巴、曼波、牛仔和摇滚等舞步。

排舞的每一支舞曲都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舞码。新舞曲的编制必须经过国际排舞协会的认证才能够在全球发行推广。所以, 同一支舞曲, 全世界的跳法都是统一的。在这个一致的舞蹈标准下, 排舞舞者可以在世界各地享受以舞会友的乐趣。每当有新的舞曲时, 经过排舞协会认证的专业排舞教练可以根据新的舞码来传授给学员。排舞在世界各国掀起热潮, 受到各个年龄层的欢迎, 可锻炼身心, 老少皆宜。

在本届大赛上, 有5个代表队参与了排舞项目。每个代表队都要展现一个规定组合和一个自编组合, 各个代表队的风格都各不相同, 既有神秘的印度舞风格, 又有活力十足的健美操风格, 舞者跳得开心, 观众也看得快乐。不过所有的比赛作品展现完以后, 第一次观看排舞的观众颇有疑惑, 为什么每个代表队跳的规定组合都是不一样, 按讲规定组合不是应该跳同样的音乐和做同样的动作吗?原来由国际排舞协会认证的规定组合有很多个, 参赛队伍只要自选其中一个规定组合来展示就可以。

排舞在浙江省的普及程度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在浙江省嵊州市, 有句话叫“只要有一块空地, 就有跳排舞的人群”;2013年浙江省第二届体育大会有专门的健身排舞大赛;而今年3月28日, 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正式落户杭州,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授权杭州市体育局设立全国排舞运动推广中心。在本次大赛排舞项目中, 就有一支来自浙江嘉兴的队伍, 和其他集体舞以中年人为主的队员不同, 嘉兴市南湖区排舞队以年轻靓丽的女孩为主力, 一上场便惊艳全场, 拿相机和摄像师的帅哥工作人员热情变得更加高涨, 纷纷把“武器”对准她们。南湖区排舞队也是本次排舞比赛的冠军。南湖区排舞队在2010年组队, 在场上16个美丽的女子的本职工作都是嘉兴市中小学、幼儿园的老师。平时经常参加浙江省的排舞培训, 或者是邀请外地的教练给她们上课, 有排舞比赛她们就代表嘉兴市或者南湖区出征, 白天上班, 晚上训练, 队员的生活忙碌而充实。

集体舞项目热情高

排舞所在的集体舞项目分为三大项, 即广场舞、交谊舞团体舞和排舞。参赛队伍共38支, 光是抽签都要忙坏工作人员。集体舞项目参赛人数多, 队伍组织其实并不容易, 但许多中老年人都抱着极大的热情, 像参加交谊舞团体舞的成都高新贵溪老年大学代表队就有3对超过70岁的选手。

获得本届大赛交谊舞团体舞冠军的是武汉三步踩网站队, 当还未最终决出成绩时, 他们就已经靠娴熟的技术和精妙的编排得到高度关注。三步踩起源于武汉拉纤工人的劳动, 在武汉是非常受老百姓欢迎的舞种。武汉还有一个为三步踩爱好者开设的网站, 武汉三步踩网站队的命名也由此而来。该队队员来自各行各业, 有医生、个体户、公务员等。武汉三步踩网站队的教练叫蒲必林, 他同时也是武汉一队、武汉三步踩群队的教练。他说, 在两个月的训练时间里, 最大的困难就是把队员们凑齐了, 因为各自都有工作、家庭, 每天都有人缺席, 但他们都很不容易, 队员们从路途较远的汉阳、汉口到武昌去训练, 甚至还有从另外一个城市鄂州坚持每周到武汉训练4次的队员。训练的场地条件也很简单, 就是在露天的广场练习, 有时还要遭遇突然变冷的天气。两个月下来, 所有队员都变瘦了。但为了自己喜欢的舞蹈, 队员们想尽办法克服困难。

青春活力帅哥美女档

今年是增加高等院校组别的第二年, 有7所高校的学生选手参加了本届比赛。看他们跳交谊舞恐怕颠覆了不少人对交谊舞的认识, 原来交谊舞不是中老年的专属, 年轻人跳更是一番魅力, 尽显绅士淑女风范。尤其是晚场比赛, 四周灯光暗下, 以蓝灰色为主调, 彩色光束也随音乐流转, 他们如同在传统舞厅里共舞, 韵味十足。

沙龙/孙瑞阳是西安体育学院体育舞蹈专业大三的学生, 比赛前只学了一个月的交谊舞, 不过慢三、快四、慢四、探戈、快三、伦巴、吉特巴、莎尔莎8种舞全都学会了, 在场上一点也不显匠气, 还拿了精英全能公开组一等奖和体育院校精英全能A组第一名。这两个组别正是交谊舞比赛里最重量级的两项比赛。精英全能公开组是今年新设的组别, 去年社会成人和专业院校学生是分开比赛的, 新组别的设置打破分界, 两个群体得以同场竞技, 而且还新增了莎尔莎项目。新组、新项的设置使得比赛更有看头, 沙龙/孙瑞阳说交谊舞比赛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亚于体育舞蹈比赛, 压力不仅来自其他的专业院校, 还有优秀的中老年人选手。可不是, 精英全能公开组的冠军就被贵州代表队的社会成人选手董利强/包继红捧走。

细处暖人心创新求发展

本届大赛赛程顺利, 秩序井然, 没有往年的选手投诉的情况。赛后, 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交谊舞专项委员会主任顾自立对嘉兴市政府的工作大加赞赏。他们的许多措施都是为选手着想, 大大地便利了选手的出行:选手到嘉兴时有大巴接待, 而且每天都有4辆大巴接送住在不同方向酒店的选手;在体育馆外搭建能同时容纳几百人就餐的帐篷, 提供午餐服务等。选手对当地主办方的服务也非常满意。

裁判长吴东方对比赛中选手所展现的技术水平提高表示欣喜, 他看到有选手不只是跳固有的套路, 而是懂得创新, 在套路编排上下了不少功夫, “交谊舞有创新才有生命力”。

8.接地气,有力气 篇八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天地之机在于阴阳之升降,天为阳气,地为阴气,一升一降,太极相生。《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阳乖戾,疾病乃起;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明代名医刘纯在《短命条辩》里明确指出:“病家不接地气,故阴阳不通。是之阳气自行消长,而癥候随之消长。嘱病家每日赤足走路,半时辰即可。”可见,“接地气”关乎人体的阴阳平衡、身心健康。

农村人就可以很好地接地气,不易得病。而在城市里,人们住进楼房,离开地面,就接不到地气了。所以,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要经常到公园、田野走动一番,才能补充地气,保健身体。

接地气才能添生气。登过泰山的人都知道,要赶在天亮之前,跨过南天门,越过天街,最后到达开阔山顶。人们于寂静中昂首,看到一轮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染红天空与大地,最是心旷神怡。情不自禁伸出双臂,拥抱天地,再闭上双眼,做个深呼吸,吐出心中污浊,人会感觉清爽至极。下接地气,上接天气,与大地和苍天的沟通,会让人心地变纯洁,心胸变宽广。

接地气才能有人气。艺术必须接地气,脱离了土地和民间就是死路一条。赵本山把“二人转”最珍贵的特质总结为接地气,“二人转”产业的成功,“美在天然、贵在野生”;自然活泼的湖北民歌《龙船调》“妹娃儿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艄公你把舵扳,妹娃儿我上了船”,唱出了中国,唱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成了世界经典民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虽众说纷纭,但最终落实到一点,他的小说就是接地气的典型……

接地气才能有底气。“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一背”的军人,才配称作“最可爱的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政者,才能“仰不愧天,俯不怍地”;新闻工作者只有走进基层,亲吻泥土的芳香,才能担负起“民众喉舌”的重任;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底层,采撷露珠的光芒,才能成为时代的代言人……万事万物,无不如此。

9.哪些专业接地气容易就业 篇九

首先志愿填报三要素,地域,专业,院校。分别怎么来选择呢?

地 域

大学所在地,也意味着未来在哪个城市发展,北上广深,省会城市等等。大学所选专业是否有地域性质,如果有肯定选择最好的。

择校城市很重要。毕竟人生出远门四年的机会不多,为何不选一个有特色,或者比较大的城市呢,这样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也会社会实践中锻炼他们。千万不要为了远而求远,到时候回家会很辛苦。要是我家庭条件好的话,我肯定会选大城市,多经历一些美好。

专 业

大学专业,意味着未来的很多年会和它打交道,工作职业都离不开。可能就会问了,不是很多大学生毕业后都转行了吗,没做自己所学专业的人大有人在。这是一种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

原因在于,专业知识没学好,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既然这样怎么选择自己能学好又喜欢的专业呢?

个人兴趣为第一主导。选专业要参考孩子的意见,要结合孩子的理想抱负。然后带他去深入了解一下相关专业。其实毕业很多都不是干本专业的活,所以不要过于迎合市场而放弃初心。很多专业的就业都在不断变化,所以不要过于纠结哪个好。而且最终很多都会走考公务员的路。莫不如选个感兴趣的。

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不适合,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都有自己所特有的优势兴趣职业性格等等。所以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就要根据个人来量身定做,如果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兴趣职业性格等等,可以通过测评帮助自己发现这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能学好又喜欢学的专业。

一般确定10到15个具体的专业或者3个大类。再对所选的专业进行一一了解,大学学什么课程,未来就业情况等等,做到心中有数。专业最好在学校属于优势专业。你总不能去一个理工科院校学新闻学吧,师资力量肯定跟不上。

院 校

没有高考成绩怎么来规划大学院校呢?可以拿一次大型考试的成绩,换算成上一年高考的高考成绩,再上下浮动一定的分值(多少分自定),带上自己的大学专业和地域赛选出一定分数范围的大学。后续再对院校进行逐一了解,所选专业在该校是否是优势专业等等。

怎么知道是否是优势专业呢。看学校的博士点,硕士点,重点建设专业,院士等等。根据规划有了专业目标,有了院校目标。最后高考成绩出来,一目了然,就不用再纠结怎么填报志愿了。

高考过后,每个考生都想最好的利用自己的成绩,考上一个最好的大学和最好的专业。这时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报考方法了,不会方法的话很容易造成高分低录,以及录取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去

关于报考志愿的一些基本道理分析

1. 以兴趣为主,热度为辅

现在很多学生报专业是什么热门报什么专业,录取以后发现自己不喜欢,要么就是继续下去,要么换专业。所以报专业的时候一定要以兴趣为主,如果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就可以报一些好找工作点的专业。目前像会计,市场营销等专业如果不喜欢就没有必要去报,虽然之前很火。

2. 本科以院校城市为主,专业为辅

一个好的城市,视野都不同,视野不同学到的也不同。同样的一个好的学校就是一个好的门面,能让你面试时高人一等,所以能去重点大学,不去一般大学。在考虑完城市和院校后,还能找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就最好,不能就找一个自己不讨厌的。确保自己能够在这个行业干下去

3.专科院校以专业为主,城市院校为辅

对于专科来说重视的技能的培养,一个好的技能是未来找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好的专业,未来找工作可能会比较困难。如果再满足专业需求后,还能满足院校和城市当然最好

4.给自己留好退路

高考报考时,很多人会采用历年分数线做参考,这自然是每错的,但录取分数线这个东西波动很大。所以再报考志愿时一定要留一些可以保底的院校或者专业,以免造成滑档,最后完成高分低录

一些比较容易找工作的专业推荐

1. 师范类专业

师范这个专业一般都是高考的热门专业,也容易找工作。特别是小学教育和学校教育较容易找工作,其他也还可以

2. 医学类专业

首先学医一定要自己喜欢,如果不喜欢会是一个煎熬的事情。医学类中护理专业,影像类专业,口腔医学,药学都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的

3. 铁路运输和运营方面

铁路行业人员需求量大,福利待遇也不错,工作强度也没有那么高。也是一个不错的行业

4. 通信技术行业

随着5G技术的到来,通信技术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热潮,值得考虑

5、人工智能

在现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智能化成为了将来生活的一个必然趋势,国家也逐渐对人工智能投入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同时,由此产生的人工智能也成为了最有发展潜力的一类专业,虽然在我国,人工智能专业才刚刚兴起,但是由于其紧贴社会发展的潮流,以及将来优秀的发展市场,它也成为了我国最受欢迎的专业之一。

教育部这次关于研究生和专升本扩招的这些专业未来必然会受到一定的扶持政策,诸如预防医学,公共卫生,电子商务等,都值得考虑

最 后

10.工作态度接地气的词语 篇十

2、百忙之中:指工作十分繁忙。

3、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点没有保留。

4、绸缪桑土:绸缪:紧密缠缚;土:同“杜”,树根。比喻事前做好准备工作。

5、材德兼备: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6、另行高就:指变换工作环境,找更好的工作。

7、力倍功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8、千斤重担:比喻重要的工作与任务。

9、玩忽职守:不认真、不负责地对待本职工作。

10、熟读深思:反复地阅读,认真地思考。

11、慎重其事:谓对某一事的态度严肃认真。

12、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

13、齐驱并进:多方面同时前进。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

14、脚踏实地: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15、量材录用:根据才能大小分配一定工作。同“量才录用”。

16、分工合作: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17、阪上走丸:阪:斜坡;丸:弹丸。象在斜坡上滚弹丸。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

18、冥行盲索:比喻不明情况而工作。

19、消极怠工:指用消极的方法不认真工作。

20、例行公事:按照惯例办理的公事。现在多指刻板的形式主义的工作。

21、积劳成病:积劳:长期劳累过度。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22、业业兢兢:犹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认真负责貌。

23、下马看花: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24、正经八百: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25、细针密缕:缕:线。针线细密。比喻工作细致或处理事情周到。

26、毛遂自荐: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

27、日有万机: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

28、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29、善始善终: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30、弃觚投笔:觚:竹简,古人用以作书。比喻抛弃文字工作。

31、燃膏继晷:燃: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点上灯烛,接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学习。

32、轻装上阵:指作战时不披盔甲,比喻放下思想包袱投入工作。

33、不安于位:指不喜欢自己的职业,不安心工作。

34、攻苦食啖: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35、吊儿郎当: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

36、忙而不乱:在繁忙的工作中或紧急情况下,有条有理,毫不慌乱。

37、呕心沥血:呕:吐;沥:一滴一滴。比喻用尽心思。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

38、日旰忘餐:旰:天色晚。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39、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40、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41、实事求是:求:研究。指从实际情况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与处理问题。

42、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恭敬勤谨,尽心竭力工作,一直到死为止。

43、磨杵成针: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44、骑驴觅驴:骑着驴去找别的驴。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的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45、雏鹰展翅:雏:幼鸟。幼鹰展开翅膀飞翔。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46、腼颜事敌:厚着脸皮替敌人工作,不知羞耻。

47、积劳成疾: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48、兢兢业业:兢兢:形容小心谨慎;业业:畏惧的样子。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49、妄言妄听: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

50、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51、精耕细作: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52、气喘汗流:因繁忙、劳累而呼吸急促,流汗很多。形容工作非常繁忙。

53、各安本业:本业:本职工作。各自安心从事自己的职业,过自己的生活。

54、草草收兵: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11.从小让孙子接地气 篇十一

自小接地气适应大自然

我退休第二年,孙子杰杰降生,仅一岁多便由我带了。为了改换环境,让孩子自小接地气,适应大自然,我带孩子去乡下老家住了一段时间。

说来也真够舒心的:小杰杰初到乡下,在半个多月时间里,从没哭闹过,也没尿过炕,这大大出乎我意料。一日三餐,我做什么饭菜,他都不挑食,爷俩生活得简简单单,开开心心。每天除了带他在老家院里玩,铲土和泥,在水瓮里“打扑通”洗澡外,还常常去村子里到处转,一般不抱他走。有一次去他三爷家,因为离得太远,又是晚上,杰杰说他走不动了,意思是想让我抱。为了锻炼他的耐力,我没有抱,他在地上蹲了一会儿,又开始走了。我爷俩在老家的这半个多月的生活,简直成了乡亲们眼里的奇迹。

接送路上教授原创儿歌

杰杰入园后,接送他基本上是我的“专业”。我看到幼教人员给孩子们背唐诗、《三字经》等,颇受启发。我想人生识字糊涂始,如能编创一些“乡土教材”,或许对孩子认识世界有帮助。于是,在接送路上,我便把自己原创的几首儿歌教给杰杰。譬如见到燕子在天上飞,我要他背诵,杰杰张口就来:“燕子燕子飞得高,尾巴张开像剪刀,东一遭,西一遭,剪得白云满天飘,剪得白云满天飘。”每天送他上园,我便问他当日是星期几,他回答正确后,我说背,杰杰又是张口就来:“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七天就是一星期。”

多吃苦少吃药大有好处

让孩子多吃苦,少吃药,是大有好处的。一次杰杰有点发烧,我不同意给他服退烧药,还引发了同儿子的意见不合。其实,古语就说过,“小儿要安然,要的是饥寒”,即不要吃得过饱,不要穿得太暖。我常对全家人讲,杰杰可以不吃饭(干粮等主食),但必须保证每顿一碗汤水。不愿吃饭是不饿的表现,饿了自然会食欲大开,饿一顿有饿一顿的好处。保证一碗汤水,人体不缺水便不得病。此外,我坚持让孩子少吃零食,特别是小摊的小吃。

多让孩子吃些苦,让他自小就懂得生活的艰难,只要学校放假,我就会带他回乡下去住,买馒头和油盐酱醋的事也要孙子来办。跟我生活久了,杰杰自小就养成精打细算的习惯。此外,接送孙子上学,我坚持步行接送,除非要误点了才骑车,在锻炼意志的同时,也强健了体质。一晃十来年过去了,杰杰从未生过病,更不用说吃药住院了,正如我为他编的儿歌:“俺姓程,叫森杰,结实得像个大铁橛!”

12.电视新闻采编怎样接地气 篇十二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编,接地气

1 接地气内涵

由表面层次来讲, 接地气也就是应广泛联系群众, 同他们打成一片, 进而反映百姓人民诉求与愿望, 体现他们的切身利益。因此不应高高在上, 这样只会与群众渐行渐远。同时也不应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而应踏实细致, 全面深入人心, 把握自然规律, 避免盲从。

接地气始终是衡量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是否优秀的核心标志, 为获取受众的全面认可, 其中一个重要标准便是接地气。如果电视节目没有接地气, 而是与现实距离较远, 则会备受观众指责。这只能说明采编人员没有深入生活, 而是闭门造车, 报道的节目毫无生气, 将无法体现人文关怀, 势必无法受到观众的喜爱。

2 新闻采编接地气必要性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 应积极下基层才能做到接地气, 并快速地找到灵感。当前, 无论是中央台还是地方台, 均积极鼓励采编工作人员脱离演播台, 同百姓进行深入交流, 参与至现场采访之中, 这样不但可提升节目亲和力, 还利于采编人员以及自身节目能够接地气, 成为真正的新闻人。接地气也就是应走进生活生产的第一线, 方能够增加感受, 不断地学习实践, 把握新闻源头, 了解百姓日常的困苦以及艰辛, 使得节目反映出真实的生活, 最终赢得受众的全面认可。

一个具有感染力的新闻节目, 同新闻人对于整个事件的了解程度息息相关, 因而, 采编工作人员应以新闻眼看待周遭事物、把握社会习惯以及时代脉搏, 形成战略意识, 方能够夯实基础。众多优秀的电视节目无一不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即创作节目应脱离虚假以及戏谑, 摆脱空中楼阁, 踏实从现实生活入手, 通过独特的观点视角、热点话题对受众形成有效引导, 同他们共同面对日常生活之中的问题, 并积极探讨如何解决困难。应通过亲情, 充满感情, 建立友情真正地温暖受众内心, 构成大众传播以及同观众公平对话的良好环境, 进而真正的拉拢人心, 争取到更多的观众。

3 新闻采编怎样接地气

3.1 积极发觉真善美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积极深入群众之中发觉真善美。例如, 一位工作人员在采访到精神病院这一较易被大众忽视的特殊环境时, 体会到了医护人员这一特殊工种在常年点滴工作之中付出的辛苦, 其对病人进行细心照顾, 却经常被病人抓伤。而他们朴实的话语却深深感染了采访者。完成采访, 此工作人员感慨万千, 倘若并非亲身采访, 将永远无法体会这些常年工作医护人员的艰辛, 他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之中, 坚守着何其重要的责任。

一些新闻采编的新人, 在负责纪实栏目的过程中, 深入大山深处对普通工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 天天暴露在尘土飞扬之中, 空气中充斥着机器轰鸣的声音。这些场景无一不说明, 只有真正地走基层、接地气, 方能令新闻采编人员全面打开思路, 真正地在群众之中体会到他们的感受、想法以及生活, 并快速地察觉问题。在该过程之中, 新闻采编人员不仅应转变身份, 还应更新审视的角度以及具体的思维方法。在接地气之后, 新闻采编人员在剪辑中心进行工作时, 将明显地体会到对自身带来的变化, 即我到达这里、我看见了并知道了要怎样说、具体说什么、还要进行什么工作等。通过接地气, 将真正地挖掘出那些不同行业之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人们在经历着怎样默默付出的过程。只有在路途之中勇于发掘真善美, 方能使节目展现新的亮点, 体现勃勃生机, 进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效果。

3.2 与百姓闲话家常

家常话是始终为百姓熟悉并喜爱的用语, 这是由于寻常话语通常能渗透出最真实的情感。与百姓闲话家常, 便不会高高在上, 渐渐变成百姓心目之中的朋友、兄弟。而受众在与你成为朋友之时, 其观看的早已不是节目本身, 而是同新闻采编人员实现了心灵上的沟通与交流。该类表达情感的方式方能够成为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最终制胜的法宝。当然, 该过程之中, 应把握的问题是, 并非单纯的唠家常磕。我们所说的家常话, 通常应是受众喜闻乐见的话语, 源自真实生活之中的鲜活词语。该类话语凸显百姓心中情, 充满了爱意, 反映了现实生活。虽然词语并不华丽亦不做作, 却能够反映出活泼生动的一面, 真正的体现朴实无华性, 因此渗透着新闻采编工作人员针对受众给予的全面理解以及真诚挚爱。

目前, 新型媒体环境之中,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应积极尝试创建家常社群。利用同百姓深入的情感交流, 使他们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给予更多的情感投入。该层面之上, 传统电视新闻树立的品牌形象以及具备的传播理念均需要不断更新升级。也就是不仅承担更高的价值信誉度, 还应确保节目的质量, 方能令电视新闻节目适应新型环境, 体现新媒体时代特征, 在激烈的环境之中长久生存。这不但是灵魂、同时也是一类品牌与信誉, 承担着较大的责任, 架设起了受众同电视媒体之间的稳固桥梁, 形成了电视新闻节目贴近民生的良好形象。

3.3 体会百姓情

当前, 新闻采编工作人员并非简单的在制作中心之中从事粘贴以及复制任务, 而是应掌握更为扎实丰富的专业知识, 争取成为一名记者型采编人员, 真正地深入生活、靠近百姓。该过程之中应体会人民的情与爱。采编工作人员就好比浸润于现实生活内的海绵, 只有持续从生活之中吸满水分, 方能确保自身有足够的弹性以及强大的实力。走进生活之中绝非单纯的停留在表面形式或是走过场, 而应持久的坚持, 做到同百姓交心, 成为他们的朋友, 倾听他们内心的想法、表达百姓意愿, 这样才能使老百姓更有盼头。针对电视新闻采编工作人员来讲, 在负责党与政府单位喉舌工作的基础之上应深入生活之中, 通过镜头更好地对准百姓群众, 贴近他们。通过多维度的思维、大众接受的语言以及他们习惯的视角编辑制作新闻节目, 报道采访相关人物、播出有关事迹, 进而映射百姓人群心声, 对他们的期盼与需求进行有效的回应。只有如此, 电视新闻节目才能更具真实性, 并提升影响力, 充满吸引力,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及明显的亲和力, 凸显核心价值。

4 结语

总之, 众多新闻采编人员之中, 一些人虽然外表并不华丽, 且没有通过夸张的言论搏出位, 却能够令大众深刻地记住其制作的新闻节目。例如, 白岩松、杨澜等, 从中不难看出, 其节目接地气、充满了爱与情感, 才是成功的关键。只有真正接地气方能使受众产生愉悦之感, 并心怀感动, 内心愉悦。因此, 电视新闻采编应合理的接地气、回归大众、体现本真、深入生活, 积极发觉真善美, 与百姓闲话家常, 体会百姓情, 方能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康美权.“新闻富矿”在基层[J].声屏世界, 2012 (3) .

[2]孙蕾.“走转改”活动对新闻媒体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J].青春岁月, 2012 (4) .

[3]徐桢.当前媒体“走转改”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记者, 2011 (12) .

[4]高璐.浅谈节目新闻采编人员应具备的素质[J].价值工程, 2011 (30) .

13.为什么强调改革要接地气 篇十三

作者: 邓聿文 | 发表时间:2015.08.24 刊发于总2124期《中国经营报》[本周视点]版

日前,中央深改组召开了最新一次会议,一口气推出了七项改革举措。总书记在会上还就改革要接地气的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加强思想引导,注重研究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锲而不舍,坚韧不拔,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要在国企、财税、金融、司法、民生、党建等领域,集中推出一批力度大、措施实、接地气的改革方案,要在是否解决了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让实践来检验、让基层来评判、让群众来打分,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改革要接地气,这个提醒确有必要。事实上,这也不是总书记第一次这样提醒。盖源于在一个官本位社会,诸如改革之类东西,都是由行政权力一手主导的,改革如果不接地气,会出现很多问题,导致不应有的后果。

首先,改革不接地气,会造成改革的方案或措施出现偏差。所谓接地气,无非强调改革要切合实际,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影响公平和发展的问题。不接地气,就只能凭空想象,或者从第二手材料中来制定改革方案。虽然现在推出重大的改革措施前,一般都会有个调研论证过程,但若不接地气,这个过程极可能沦为表面功夫,作秀,或者抓不住重点、难点,百姓关心的焦点,从而推出的改革方案和举措失之偏颇,不是百姓需要的。

其次,改革不接地气,会造成改革得不到百姓支持,无法落地。改革是要解决问题的,而与百姓最关切的问题最容易得到他们的关注,从而,基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改革也最容易得到百姓的拥护与支持。改革不接地气,看似也要解决问题,但要么这些问题百姓关注度不大,要么现阶段不是很迫切,要么虽很迫切,但现阶段缺乏解决条件,强行推行反而会坏事,因此,不论出现哪种情况,改革都很难得到百姓的诚心支持,而没有民意支持的改革,是很难走远的,多半落实不了,成为一个半拉子工程。

再者,改革不接地气,甚至会出台损害百姓利益的改革方案,从而遭到他们的反对。最严重的此类改革,是借改革名义,出台损害百姓利益的改革方案或措施。这样的改革过去不是没有过,为什么在一个时期,人们谈改革色变,改革在民间有污名化趋势,以致现在还未恢复?根子就在于,一些改革,似乎专门与百姓过不去,百姓要朝东走,“改革”偏要往西去;百姓要吃粮,“改革”偏要抬高粮价。如此改革当然不会受民众欢迎,不但不欢迎,且很痛恨。因为它完全背离了百姓的需求,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样的改革就是不接地气的改革。

我们还可以列出改革不接地气的许多后果。但要指出的是,强调改革要接地气,不是简单地去讨好和迎合百姓。一些既与百姓利益切实相关,又于社会长远发展有利的改革,可能短期内不易得到百姓理解,不讨他们的欢心,但从社会的整体效应看,又必须推出,对于这类改革,就需要讲道理,反复地讲,同时做到在改革推进中,将对百姓的阵痛减到最低,相信民众并非不讲理的。

那么,改革为什么会出现不接地气的情况?究其根源,同利益和观念有关。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再分配,而且越到后来,帕累托改进的、多数人都得益的改革越少,利益博弈的色彩越浓,这样的改革摊到谁身上都不乐意,在这种情况下,制定改革方案的人,主导改革者如果不沉下心去进行艰苦的调研,或者调研走马观花,乃至屁股坐歪了,不从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出发,而只为了少数资本和权贵集团的利益,如此改革是不可能接地气的。

另一种情况是改革主导者的观念出了问题。他们也想为百姓谋福利,至少他们在制定改革方案时,不是从私心出发的,但他们头脑中没有群众观念,精英意识太强,认为在关系到国家和地方发展的改革方略的制定上,不能唯民是从,跟在群众的后头,去迎合民意,在他们看来,百姓多半是自私和目光短浅的,只着眼于眼前利益,如果听取百姓意见,以百姓意见来制定改革方案,改革就会沦为民粹主义。这种精英意识妨碍他们从群众中听取合理的意见,改革也就不可能接地气。

无论利益还是观念作怪,一个共同的背景是权力主导社会,这使得有权制定改革方案或措施的人天然地容易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其实,不仅是改革方案的出台,大凡政策、法律制定等一切公共事务,均由政府垄断,在所有这些方面,都存在一个如何接地气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的各级行政层级,从上到下,都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尤其对某些地方和基层政府来说,这一问题还很严重,原因在于,上面受到的约束和监督更多,基层就是土皇帝当家,实际无人监督和约束,这使得基层行政权力更为所欲为。

14.很接地气的优美早安心语 篇十四

有时候,爱你的人近在咫尺,而让你柔情深陷、牵肠挂肚的却是另一个人。你因他落泪、因他感伤,为他付出所有也在所不惜。你以为这便是爱情,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而咫尺的温暖,却不懂得珍惜。爱,本来就是一件百转千回的事,但愿某一日你能幡然醒悟,怜惜眼前人。

人生一个小小的变数,就可完全改变选择的方向。如果彼此出现早一点,也许就不会和另一个人十指紧扣。又或者相遇的再晚一点,晚到两个人在各自的爱情经历中慢慢地学会了包容与体谅,善待和妥协,也许走到一起的时候,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任性地转身,放走了爱情。

也许幸福就是,陪你走一条叫一辈子的路,跨一座叫奈何的桥,喝一种叫孟婆的汤。也许会累,会疲惫,却从没想过放弃;可能沿途风景迷人充满诱惑,却彼此保留住最初的感觉;也许会起争执,会有分歧,却依然会听从和默认;也许不能没分每秒在一起,却在心里始终留着位置。

结婚不等于幸福,单身也不意味着不幸,因为我们出生时就一个人,最终也不可能同时离去,一个人过,只要心态好,那就是一种幸福,就这么简单。

不要寄希望于爱情能够“重来”,而是要让自己长大,拓宽自己生命、生活的宽度和广度,让自己变成一个足够优秀的女子,如果那个男孩子也在成长,并且恰好你们有机会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再续前缘。

很多人都说,只要女人愿意将就,很多人都可以与之携手走过幸福的一生,,生活本来就是一场又一场的妥协,许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辛夷坞

生活没有模板,只需心灯一盏。如果笑能让你释然,那就开怀一笑;如果哭能让你减压,那就让泪水流下来;如果沉默是金,那就不用解释;如果放下能更好的`前行,为什么还执迷不悟的扛着。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许多人想行云流水过此一生,却总是**四起,劲浪不止。平和之人,纵是经历沧海桑田也会安然无恙。敏感之人,遭遇一点风声也会千疮百孔。命运给每个人同等的安排,而选择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活、酿造自己的情感,则在于自己的心性。

世界上,总会有那么一个人,让我不眠不夜;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拼凑我的无奈;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牵痛着我的心;总会有那么一个人,使我无法忘怀。我们要做的就是放慢脚步,享受并等待着。

死亡,只是不知它什么时候来临罢了。可能遥远,也可能近在门前,谁又能在前一刻就预知死亡?如果知道,想必会把握最后一点时间,做最应该做的事;如果早一年、早十年知道,也必定会改变现有行事的步骤,重新计划自己有限的生命吧。请不要为此而叹息,至少现在开始,还不算晚。

不要总是觉得自己长的很丑,智商太低,生活会一直穷困下去,因为如果你这样感觉,那么这些就会成为事实,跟你如影随形。相反,你应该对未来充满希望和自信,于是乎,你就会发现它真的如你期待的那样了。

年轻的时候,不该什么都不想,也不能想太多。想得太多会毁了你,我相信这话。,成功路上最心酸的是要耐得住寂寞、熬得住孤独,总有那么一段路是你一个人在走,一个人坚强和勇敢。也许这个过程要持续很久,但如果你挺过去了,最后的成功就属于你。——《中国合伙人》

如何证明爱情?一个人为你忽略了自我、牺牲了自由,习惯着你的习惯。世上没有哪个人,可以一边享有深爱、一边不放弃自由。爱如柔软而华美的绳索,让人心甘情愿被束缚。昔日的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终会放下,只要遇到那个让你甘愿束手就擒的“绑匪”。爱情注定是一场甜蜜的绑架。

走错了,能不能回到开始的那一点,重新开始?有的时候可以,大部分时候,不可以。因为你已经输掉了信任和时间。人不可能重新踏入同一条河流,更不要说同一个起点了。每一个变数都会影响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有时,需要放下的不仅是烦恼,更多的是你所珍爱的事物,甚至是所爱的人。正因为太重视也太珍爱,所以一得到手便抓得紧紧不肯放,反而让人举步维艰,身心不能轻松。深怕一个不小心,幸福便从手中溜走。

当一个人迫切的想要跟你分手,你就答应他吧。有些人总是不够清醒,看到对方那么迫切,却偏偏还想挽留,想叫对方想清楚。想得不够清楚,不够决绝,他才不会那么迫切。

爱情,像长不大的孩子,一旦一段爱情被称为成熟,事实上它已经不是爱情,而是由时间定位的一种习惯。爱情,又像是一颗萌芽的种子,经历风风雨雨变成了果实。没有最初的感动,没有最初的朦胧,没有最初的难舍难分,它以一种叫拥有的形式推远了那份珍贵。

人一生的成就有些靠天分,有些靠运气,有些靠努力,而人所能掌握的仅仅只是自己的那一分深情与用心。但是,这一分深情与用心才是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价值。至于成就,我们只能尽心而知命,毋须过分在意,更不需要急着在年轻的时候判断自己的天分与价值。

上一篇:绿色生活征文下一篇:财务管理-期末复习-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