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

2024-09-19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精选14篇)

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 篇一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阶段性总结

赵中铺小学课题研究小组 执笔者:刘晓闯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是唐河县2015课题,本课题共分三个阶段,即:

一、准备阶段(2015.3----2015.4)

1、申报课题,完成课题研究设计

《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唐河县教育科学规划2015课题。

2、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

在校领导的组织和带领下,成立课题小组,选取毛秋旭为组长,刘晓闯,邓洪娟,司万生为组员进行课题研究。

3、学习文献,组织学习文献资料

在组长的带领下,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学习《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通过阅读图书,网上查询等多种途径,查阅相关资料,为研究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参考经验。

4、选取实验群体

在我校150余名学生当中,基本全部是农村孩子,我们课题组确定了我校每个班级10名孩子作为实验群体,进行调查研究。

5、拟定研究方案

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下一步对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研究方案,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统计我校学生的学习、生活、品德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形成共识,找出规律,并且与城镇小学生各方面进行比对。此次调查为以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提供依据,为全面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基础。

二、实施阶段(2015.5----2015.10)

1、调查我校小学生的基本情况。

四个年级40名学生抽样调查,留守儿童占总数的40%,孩子父母大多外出务工,由爷奶照顾,而爷爷奶奶能够对孩子学习严格要求的占37.5%,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状况的家庭仅占12.5%,并且在这被调查的40名学生中,学习成绩优秀的有8人,中等的12人,较差的20人。

2、组织实施研究,在课堂教学和校外活动中进行综合试验、分析和论证。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业是非常重要的。而农村孩子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的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性格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与城镇孩子。

3、分学期制定计划并具体实施。

主要任务是:培训实验教师,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发动宣传动员,在学校和村上张贴宣传标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设立爱心电话和师生谈心薄,走访被调查孩子家庭,了解孩子在家心理状况,在各科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召开课题工作研究会和参会人员经验交流会,组织撰写研究论文、实验小结和阶段性总结报告。

4、收集、整理资料。

收集、整理个案的评价材料(班主任、科任教师、家长、同学的评价)、实物材料、档案材料。

5、进行阶段性总结,接受阶段性验收。

三、结题阶段(2015.11----2015.12)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有:

1、进行经验总结,对原始材料、案例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类;

2、在梳理、归纳、提高的基础上,完成结题报告,并推广成果。召开课题结题工作会,对课题研究过程及有关情况进行简要回顾,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统一安排课题结题准备工作日程和具体分工,在此基础上,课题组成员共同协作,由课题组长执笔完成课题结题报告的撰写。

3、邀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对所完成的关于课题研究和实验的有关资料和数据进行全面检查和核对,之后,邀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通过研究,我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该课题的研究带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具体如下:①孩子的心理更健康了,我们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及班主任和家长的反映中了解到: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有所增强,成绩有所提高,与人交往的态度明显好转,能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学习态度好转。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 篇二

一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平台

(一)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美丽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积极、健康、美丽、和谐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建设一个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使学校的建筑设施无形中都散发一种和谐的气息。学校的各行政部门、图书馆、食堂以及后勤部门的人员都应努力做到微笑待人、热情服务,尽量满足同学们的需要。学校中应充分利用学报、报栏、校园广播、校园网等途径来大力宣传国家和学校关于心理健康的最新知识,使同学们在健康的心理氛围中建设民主和谐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二)发挥课堂教学作用

课堂教学作为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的渠道之一,一方面应针对学生当前存在主要问题和心理困惑,加强关于心理健康与学习、择业、人际交往、恋爱等方面知识教育。针对不同年级存在的不同问题,课堂内容应具体改变。大一主要教他们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大二、大三课堂上主要传授给关于恋爱、人际交往等方面心理知识;大四主要教给他们关于择业、考研方面心理知识。另一方面课堂可通过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更好地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如学习儒家思想“以和为贵”、“中庸”、“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健康思想。

二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环节

(一)选择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中父母应从小为孩子提供一种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教育子女面对困难时如何解决,而不应主观回避。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鼓励他们勇于承担,而不是责骂。家长也不该过度溺爱孩子,让他们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独立自主的品格。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应由于工作繁忙只在物质、金钱方面满足子女所需,而很少在感情上投入,父母应保持与孩子沟通交流,也应多采取表扬式教育,让孩子充满自信。

(二)家长应树立榜样形象

家庭中父母行为会对孩子行为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为使孩子们从小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父母必须以身示范:平时应做到与邻里和睦相处、与人为善、尊老爱幼、积极乐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努力充实完善自我。解决家庭问题时态度谦虚,与家人讨论,不武断处理。家长也应关注学习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自觉承担起对国家的公民社会责任。在父母健康行为的影响下,孩子们自小将会形成健全人格。

三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体系

(一)弘扬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风气

心理学角度看,人的行为大多是模仿学习。每年国家都会选出十大感动中国人物、全国道德模范,先进的榜样可以教育到学生,唤醒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想潮流,增强抵御社会负面影响能力,培养正确对待社会发展存在不公平现象的态度,使有正确的人生追求。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一个美丽中国。生活中学生应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治理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网络环境及场所

随社会发展,互联网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很大挑战。网络世界中人们自由随便制造信息,一些关于暴力、色情、金钱的信息影响大学生心灵。使一些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区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总想回到网络世界中找些慰藉,消极逃避现实。国家和政府应加强对一些不良网站的治理,开辟建设一批绿色网站,在网上进行生动活泼的健康教育,同时要坚决打击、取缔一些违法、违规经营的网吧和网站。

四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

(一)自我学习与教育

平日学习要通过专业课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不断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丰富自己心理健康知识获取的途径,不断加强自律意识,正确使用网络。当我们感觉自己不能够坦然面对压力,不能恰当处理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时:首先自己借阅一些关于如何释放压力、如何为人处事的书籍,矫正自己行为。使自己热爱生活、乐于学习,控制好自己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其次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努力克服自身缺点,不但要完善自我,更要主动积极地与人为善,正视社会现实。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所感兴趣的方向,也可弥补学生专业领域的不足。学校中可以积极参加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心理健康教育社团、学生宿舍社区管理等学生社团组织锻炼自己。实践中学会善待他人,理解他人。每年重阳节可去敬老院义务打扫卫生,通过与老人交流,感受生命可贵。每年六一节前后可去留守儿童学校或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感受一种无法表达的善与美。

五班级心理委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力量

(一)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必要技巧

虽然高校里非常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落实以及学生平时心理变化都有懒于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心理委员每天和同学生活在一起,对同学们的情况有比较全面清晰的了解。每年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及平常生活中,心理委员要在班里多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电影赏析、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剧情表演等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引导同学正确认识心理问题。

(二)察言观色,防患未然,提高心理委员工作的预见性

“谋于未发”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方法。班级心理委员在平时生活工作中也应该察言观色、谋于未发。—般来说同学们的思想总是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任何一种行为都是思想的外在表现。虽然说同学的思想复杂纷繁、变化多样不好把握,但是心理委员只要善于察言观色,从同学们的行为中去观察了解,也是能够发现隐藏在学生行为之后的思想。在实际生活中,心理委员要具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做一个有心人。

六班级辅导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支撑

(一)不断改善班级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辅导员应协同学生努力创造一个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班级氛围,学生受到班级氛围感染,将会不断树立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一个班级内部可以从每个同学的特长、兴趣出发,周六周日双休日组织一些娱乐活动,如接力跑步比赛、各项球类比赛等,使同学们不断激发潜能,启迪思想,充分认识班集体的群体凝聚力,产生集体荣誉感。从而不断加强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交流,培养健康愉悦的心理。

(二)主动咨询,知学生所需

作为班级辅导员应时常保持与同学交流,对学生基本状况如个性特征、家庭、学习、健康状况和人际关系等各方面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通过与学生交流,知道学生有什么心理困扰和苦恼。当辅导员知道某同学因家庭困难而面对生活压力时,应主动帮助他申请助学金、困难补助或者帮忙找一个勤工助学工作岗位。对于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要不断加强他们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沟通,增强他们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七时代诉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培养新财富观

当前社会发展,我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马克思曾指:“财富的本质就在于财富的主体存在。”这个观点精辟点出财富是满足主体需要,财富在于主体人的感知判断。一个人所有财富不是别人所能衡量的。需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独立自强精神、勤俭节约作风、尊老爱幼美德以及对事业追求、对工作热情、对父母孝顺、对朋友真诚都是终极财富体现。应加强对学生公民社会责任感培育,每一公民都在自己岗位上努力工作,只有创造出极大丰富物质财富,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才能不断避免“仇富”,杜绝邪恶。

(二)形成新幸福观

校园里同学每天抱怨作业太多、老师上课内容无聊、每天生活没有意义,觉得内心空虚无聊,认为自己生活一点也不幸福。学校应通过加强教育使学生们意识到能够生活在这样美好的时代,本身都是一种幸运。要学会懂得感恩,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身边每一个人。要用亮色的认知图式看世界,要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应选择乐观向上的视角看待问题,为人处世乐观豁达,以乐观主义精神积极应对困难与挫折。

参考文献

[1]李桂林.新课标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J].校园之声,2009(9).

[2]方留.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

3.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篇三

一、研究背景

桂花岗小学始建于1981年,是越秀区辖内省一级学校。早在1997年起已经开展了《小学生(后进生)心理辅导对策研究》。在积极心理学新思想的推动下,我们意识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原本的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从面向个别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开发心理潜能、心理素质的方向转型;从专职教师的专门服务向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的方向转型。

本研究在学校现有研究基础上,整合优势的资源,逐步过渡为以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要载体,确立“全员参与 助人自助 立体渗透 互动成长”的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朝着“培养师生积极人格,开发师生身心潜能”的目标迈进。

二、“全员参与 助人自助 立体渗透 互动成长”学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

(一)全员参与 立体渗透

1.健全的管理机制 强而有力的保障

(1)管理机构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直接领导。每年一次全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普查,及时进行科学的数据处理、分析。

(2)管理制度

做到四个保证:保证人员、保证教材、保证场室、保证经费。

2历经成长的洗礼 练就精干的团队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在指向问题学生和学生问题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并且还将教师、家长包含在内。新时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掌握学生心理辅导技术,不再是心理老师的专利。从教师团体入手,先后组织了全体教师团体心理辅导训练营和深造营。从结构严谨的辅导训练中,教师细细品味心灵成长的过程,体味辅导的目的和意义,释放工作的压力,强大自己的内心。

从营地培训回到学校工作中,坚持每学期三到四次的学生心理辅导技术培训,深化对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认识。

(二)助人自助 互动促成长

培养孩子不是盯着他身上的短处,而是认识并塑造他身上的最强,这些最优秀的品质变成促进他们幸福、健康生活的动力。新模式研究尝试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包括积极的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和人格品质、积极的社会制度系统。利用这些积极的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和控制自我,促进心理和谐,培养积极人格,改善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并辐射到社会。

教育手法借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先进的辅导理念,通过助人自助的辅导过程,引领学生自我成长。辅导工作尝试打破“知、情、意、行”的传统德育认知模式,建立“行、情、知、意”的新认知模式,透过体验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由直接的经验建立知识、技巧和价值观。

在坚实的理论支持下,借助先进的学生辅导技术,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扎实地开展。

1.家园处处见精神 环境育人细无声

温馨的话语充斥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没有丝毫说教的味道,给学生如朋友般亲切的鼓励。同时,我们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给教学楼每层教室赋予公共空间相应的心理色彩体验,低年级的活泼、高年级的冷静、温馨。和谐的色彩给孩子们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环境。

2.发展性教育主导 多样的体验课程

在此模式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原则是“发展为主,矫正为辅”,立足于课堂对学生普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全体教职员参与,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1-6年级除完成市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材外,借鉴外来的经验,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学生辅导策略,已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团体心理辅导教材,内容如下:

★低年级:游戏辅导,认识自我。

★中年级:自尊感训练,树立自信。

★高年级:责任感培养,积极心理。

3.难忘的辅导活动 快乐的成长印记

桂花园是个快乐园,每天我们都看见自己在成长,也不断在见证着他人的成长。

★新生适应营

在每年的6—12月,都安排有系列的适应辅导活动。引领一年级的家长和孩子良好地过渡小学生活。家长们对此也极为欣赏,认为通过活动既掌握了辅导孩子的方法,也能够走进学校、走近老师,建立起彼此的信任。

★“成长的天空”辅导计划

透过全新的户外营地辅导活动,为一群对自己学习缺失信心、迷失责任感的学生的成长开辟了另一片天空。

★“领袖训练”计划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其中一个层面是群体层面,研究公民美德,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职业道德的公民。从服务中成长,学生领袖的训练应运而生。

历经辅导老师专业的培训,孩子们掌握了沟通交往的技巧,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责任心,尽情地发挥个人的领袖才能。

4.适度的个别介入 静听学子的心声

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辅导活动,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平台,孩子们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积极地投入。越来越多的老师也参与其中,老师和学生从惯常的课堂及作业的对立关系中一同跳了出来,学生在丰富的课程和活动中学习面对困难和挑战,老师既从旁鼓励支持,也可以投入活动协助解决问题,更能够自然地过渡个案的追踪辅导。

5.和谐的亲子辅导 营造温馨的港湾

孩子的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问题,和家长们共享心理辅导的快乐。除了举办定期的讲座外,我们还设计了“快乐5+2”辅导系列活动,从《养子成龙讲座》到《新生亲子工作坊》再到《亲子沟通工作坊》等,一同成长的除了老师,还有我们的家长。

三、研究成果

探索发展的步伐一直坚毅向前,不仅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了实处,而且效果明显,取得可喜成绩。

(一)健全的心育网络 享誉同行成表率

历经多年的实践和积累,学校形成了特色的心育网络,自上而下,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立体渗透,融入素质教育体系。完善的架构,精心编排的活动,成功的运作,引领着教师和孩子迈向积极、幸福的人生。

(二)精干的心育团队 播撒理想的种子

经过规范的辅导培训,加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工作操练,学生成长了多支能够独立承担培训任务的心育教师团队。参与策划、组织省内外教师团队培训多达三十多人次。

(三)务实的科研实践 培育出硕果累累

4.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 篇四

由于处于社会逐步转型、竞争不断加剧的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会适应诸方面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心理问题现象频繁发生,心理障碍人数不断增长,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引起了高校以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加强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现代心理学思想,采用符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规律的原则,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不仅具有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指导价值,而且具有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实践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1.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兼顾知识、能力、人格三者的和谐发展,是当代社会提倡的全面成才观,也是当代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帮助大学生构筑起以物质支撑、精神支撑、社会支撑作为重要支柱的人生大厦,将会成为当代高校的历史使命。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既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又展现了现代化教育的特色。因此,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举措。思想作为行动的先导而存在,大学生的所有活动均建立在心理活动的基础之上。假如大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没能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就会影响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大学生思想问题常常与心理因素相互交织地反映出来,比如,缺乏学习动力、产生人际矛盾、稍遇挫折立即退却、情绪容易失控等通常与承受力、控制力、协调力不强等心理因素直接相关。对于此类心理问题最好采用心理方法进行处理“心病还需心药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

2.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和谐发展的现实需求

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大学生心理的和谐发展是其整体素质的核心部分。大学生只有心理健康,才可能正确认识现实状况,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勇于克服困难。大学生心理健康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关系到智力活动的效率,有助于身体健康与美育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大学生和谐发展的人格,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当代大学生具有当今时代的独特印迹。崇尚科学精神、追求独立意志、思想推陈出新、个性比较张扬,是大学生的优点所在;同时,容易偏激、逆反心理较重,也是大学生必须正视的不足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和谐发展而实施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对他人的包容之心,学会接纳他人,理解他人,使彼此融洽相处。大学生应该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接触社会,主动关注社会,与社会相适应。大学生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努力做到“天人合一”。大学生应该做到自我认知,只有完全了解自我,才可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接纳自我。高校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为己任,理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位大学生都接受心理健康的教育与训练,以培养健康的心理个性和较好的心理能力,促进人才的全面和谐发展。

3.实施高校心理教育是开发潜能的必要途径

人的潜能开发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积淀:一方面是亿万年来人类生命演化的遗传素质,另一方面是千百万年来人类社会实践的精神财富。遗传素质是先天产生,生而具有的;而精神财富是后天学习才可能拥有的。教育使得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无法简而化之地内含于普通教学之中。根据当代智力观点,人的智力由多种智力因素组合而成,每个人的.智力之所以不同是多种智力因素组合方式不同所造成的。人与人之间重要的不是谁比谁更聪明而是每个人如何聪明以及何处聪明。大学生的潜能都有待进一步开发,关键在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提供必要的指导方式,使大学生认识自我的智力结构和掌握对应的开发手段2。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理论诉求

1.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美国,随后迅速发展,影响国际心理学界。人本主义心理学实现了西方心理学史上的重大突破,无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活动都做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反对自然主义主张的生物医学模式和机械决定论坚持的行为主义模式,提倡心理学研究与实践实现从物化到人化的革新,将人性放在第一位,关注人性的乐观阐释和人的潜能与价值开发,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一贯所坚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创新,应该突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以大学生的经验作为其出发点,创建立足于来访者的关系,提供给来访者积极关注、真诚相待的心理环境与氛围。

2.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

20世纪90年代,在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影响下,西方兴起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潮。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反映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下,从产业商品向消费商品过渡时期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兴起丰富了创新大学生心理教育模式的精神资源。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不重视唯一性与普适性,而关注具体性与历史性,主张差异性与多元性,认为心理学研究应该将确定的二元对立理性思维转化为不确定的多元共存非理性思维。具体而言,教育理念提倡基于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来创建多元开放的体系;教育目标秉承异质性标准,主张塑造创新能力与批判能力;教育内容强调开放性、多元性、批判性和不确定性;关于师生关系,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认为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

3.积极心理学思想

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了研究积极心理学的思潮。一改百余年来传统心理学偏向于心理障碍的研究模式,积极心理学提倡从消极心理学向积极心理学的转换。自产生之日起,积极心理学就以全人类的发展和幸福为其关注点,以全人类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为心理学研究的重心。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将传统只关注生命问题的修复转向为同时建立美好的生命品质,充分开发人类潜在的幸福能力。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对大学生健康积极的性格、气质与能力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大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与承受挫折的能力,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在能力与创新能力。基于积极心理学思想视野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当然应该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功能,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意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在于促进大学生尽可能地发展自己,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谐发展。

三、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

坚持一定的原则而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才可能收到较为良好的效果。大体而言,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遵循全方位的系统原则、理论结合实践原则、以学生为中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1.全方位的系统原则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多个层次、多个侧面出发,全方位创新与本校实际情况相适合的、与自身要求相符合的模式。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紧密协同自身系统的诸要素,发挥其不可或缺的独特功能;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紧密协同高校其他教育系统以及相关社会支持系统,形成彼此合作、优势互补的关系。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高校管理、专业教学、院系工作等诸方面相互协同,同时还需要相关社会支持系统的协同作用。

2.理论结合实践原则

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单纯的理论不会产生实际成效,理论只有依附于实践才可能见到成效;同样的道理,实践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才可能避免盲目性,具有明确的目标。坚持理论结合实践原则,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分析具体的教学过程,总结心理辅导的过程,运用相关的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积极发现问题,不断分析问题,勇于解决问题,通过实践活动检验相关的理论,并进一步完善指导理论5。

3.以学生为中心原则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推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建设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途径。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能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高校教师应该尊重大学生的想法,理解大学生的理念,维护大学生对教学的自由发言权,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主动关心大学生,同大学生平等对话,以实现彼此的交流与沟通。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目标的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为最终目标,而且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的规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念的规定是以大学生为中心,采取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措施。为了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和谐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统筹兼顾大学生不同方面的心理发展。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发展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升大学生的情感品质、完善大学生的个体性和社会性诸方面为其基本内容。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有效路径

1.转变高校心理教育理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指高校教育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认识以及基本态度,是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理想性和稳定性的范型,通常具备导向性与前瞻性的特性。高校教育者秉持何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直接决定其教育价值取向与追求,影响其选择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探索,并制约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转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颇为重要。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咨询,却忽略健康教育,而心理咨询又多为障碍性咨询,至于发展性咨询则较为少见。一般认为,只有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才有必要成为心理咨询对象,至于因学业、就业等而面临困惑的大学生则与心理咨询无关。诚然,治疗性咨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预防性和发展性同样不容忽视,而且从长远来看尤为重要。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将重心从治疗性向预防性转变,扩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接受对象,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充分体现出来。

2.健全高校心理教育队伍

按照系统论的思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纳入高校整体人才培养体系当中,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建设应该纳入高校师资建设与师德建设当中。教育部和卫生部曾联合发文指出,高校应该加强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吸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校自身实际,高校应该建设由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学院、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教育队伍,既可以实现自上而下的联系和互动,又能够实现学院相互之间以及学生彼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从而消除以往队伍建设模式单一的不足。由“四位一体”的高校心理教育队伍建设的内容具体而言,就是成立高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督导组从事督导工作,聘请相关专家提供心理咨询与培训,设立以院系辅导员为主的专员负责具体工作的落实,从大学生当中遴选心理素质佳的“心灵使者”发挥朋辈互助作用&]。

3.创新高校心理教育载体

大学生宿舍区不断丰富和定期更新板报或报栏内容,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而且有助于及时发现心理健康异常的大学生,以便及时治疗。通过图片或文字的形式介绍克服心理障碍的心得体会,鼓励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大学生敢于面对现实,主动配合治疗,从而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感。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院系辅导员应该积极采取多种途径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比如,通过校园广播或校报进行专访;通过发放心理健康教育手册进行引导;通过校园网络开设专栏评论、讨论互动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或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可以有计划地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营造高校心理教育环境

人的行为通常是由自身的心理因素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校心理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影响巨大。以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习惯于着眼大学生的学习空间,较少甚至从不考虑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当前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力争营造全方位的心理教育环境。在大学生活动的任何领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要涉足,力争扫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盲区,使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感受来自心灵的关爱,获得有益的咨询与援助。

5.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 篇五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总结(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XX]16号)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XX]1号)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必要的心理调适方法,形成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我院于XX年5月21日—6月6日举办长治医学院“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本次活动各有关单位分工明确,组织得力,在同学中取得了很好的反响,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的目的。

一、本次活动有强有力组织领导

为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确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根据《关于调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建设领导组的通知》(长医党字[XX]8号)文件要求,成立XX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活动团队。

xxx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拥有高素质的专业心理测评人员和心理咨询人员,我们的咨询团队由12位硕士以上学历、具备多年临床经验、具有丰富个案积累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组成,助理咨询师团队由20多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组成,为您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心理服务。并且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测评软件、沙盘游戏等设备,为您提供悉心周到的心理帮助。

二、活动紧扣主题开展,教育宣传目的性突出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是我校的传统项目,旨在为同学们营造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环境。此次心理健康宣传月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中国梦·校园情·快乐心”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养成关爱自我、关爱他人的个性品格和自信务实的人生观。

引导广大学生关爱自我的心理成长和健康,体验自己存在的价值,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乐观自信,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给予爱和友谊,能与他人同心协力,营造更加健康向上、积极主动的和谐校园。

三、具体安排

1、活动由学生处牵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负责实施。

2、本次活动分工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老师和院团委、学社联心灵驿站、交谊舞协会、社科部、人文艺术传媒学院密切配合。

四、活动对象

xxx医学院全院学生

五、活动项目

1、心理漫画征集大赛

(1)内容:“漫画征集大赛优秀作品展,需要你宝贵的一票!”

(2)报名时间:5月10日至5月17日

(3)地点:xx岛

(4)人员分配:纪xx

(5)报名方式:

①现场报名:北区四号楼109室,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②电话报名:0355-315xxxxx;

③网络报名:email至xxxx.com

(6)活动要求:

①参与者可以个人或团体的方式报名,报名需提供姓名、班级、联系方式,团体报名需提供团体名称与代表信息;

②漫画主题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能够反映活动主题;

③选择健康的人物形象,原创或者现有漫画人物的二次创作;

④漫画篇幅三格至五格,内容完整,标明顺序;

⑤作品每格以a4纸尺寸为标准,可以打印或手绘,打印版要提交电子稿至邮箱:xxx

⑥要求尊重知识产权,不能抄袭。

(7)交稿时间、地点:5月17日至5月22日,北区四号楼109室,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8)奖项设置:“最具人气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名;“最佳原创奖”一名;“最佳内容奖”一名。

2、心情颜色

(1)内容:心情是可以用颜色表达的,你知道吗?

(2)时间:5月21日—5月28日

(3)地点:xx岛、南区篮球场

(4)人员分配:

传单6人:大一咨询室部分成员

现场解答:xxx、xxx

心情是可以用颜色表达的,哈迈特博士、乐嘉的性格色彩学,将人的性格赋予不同的色彩,用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表示。每个人的性格都或多或少包涵这四种颜色,但是以其中一种颜色为主导。本次的活动不仅是要大家知道自己的心情颜色,也皆在大家关注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心情,做自己心情的主人。

3、心理漫画展

(1)内容:心理漫画展

(2)时间:5月25日—5月28日

(3)人员分配:xxx、xxx

从心理漫画征集大赛里征集的漫画在“5·25”活动当天展示,并进行现场投票。活动当天,广大同学们为自己喜欢的漫画投了一票。

4、心理健康日大型展示活动

为了全面普及我院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我们开展了心理健康日大型展示活动,此活动包括四大块:心理测试、现场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知识展、心理沙盘展示。

a、心理测试:

(1)内容:九型人格测试

(2)时间:5月25日—5月28日

(3)地点:xx岛

(4)人员分配:

问卷:xxx

展板解答:xxx、xxx

生命是一趟旅行,我在扮演着什么角色,为什么我用这种方式演绎着生命?我是谁?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有必要为大家提供一个了解自我的平台,我们使用了九型人格测试。九型人格测试主要用于帮助你有效地掌握个人的行为习惯,测试中所回答的问题答案没有好与坏之分、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别,它仅是反映你自己的个性和你的世界观。

测评问卷将有助于你更好地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并知道在何种情形下你的行动将更为有效。同时,你还可以通过测评结论知道他人是如何看待他们自己的,以及相互间又是如何相处影响的。九型人格测试得到了很多学生的亲睐,大家纷纷前来测试。

b、现场心理咨询

(1)内容:现场心理咨询

(2)时间:5月25日

(3)地点:xx岛

(4)人员分配:

预约:xxx、xxx

为了使我院学生能敞开心扉,对自身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和感悟,正视自己在大学生活中存在的缺点,并了解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进行了现场心理咨询,现场心理咨询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开阔的环境,不用受特殊地点的限制,不用感到压抑,让大家更轻松的应对自己的内心。

c、心理健康知识展

(1)内容:心理健康知识展

(2)时间:5月25日—5月31日

(3)地点:xx岛、南区篮球场

本次心理健康知识展以“中国梦·校园情·快乐心”为主题,通过宣传板、海报、等形式,展示了和认知、情绪等方面有关的图片,列举了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并对大学生如何面对大学生活、实现自我价值、正确定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解决情感困难等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意见和建议。本次知识宣传展将心理学有关知识和同学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受到了同学们的普遍关注。

d、心理沙盘展示

(1)内容:心理沙盘展示

(1)时间:5月25日—5月28

(2)地点:xx岛

(3)人员分配:

指导老师:xxx

助手:xxx、xxx

本次虽然是展示,但是在“5·25”活动当天,我们还请来了心理专业的老师为摆沙盘的学生们进行了讲解,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的一些想法。在活动中还发现了一些问题同学,让其进行了现场预约。心理沙盘又称箱庭游戏。沙盘游戏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诊所,它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所以同学们在摆自己的沙盘时也是在进行自我调适。

5、三级网络人员培训

(1)内容:三级网络人员分配

(2)时间:5月27日

(3)地点:北区一教

(4)人员分配:

主讲人:xxx

主持人:xxx

为了让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人员进一步了解心理健康,提高危机干预意识,逐步掌握危机干预方法,更好地调整自我,服务学生,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危机干预”为主题进行培训。

6、心理电影赏析

(1)内容:“在电影中成长”

(2)时间:5月28日、5月30日

(3)地点:北区一教

(4)人员分配:

讲解老师:xxx

主持人:xxx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给同学们带来对生活的启发和感悟,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从而以和谐健康的心态面对美丽的人生,决定放映两部心理学电影《雨人》、《心灵捕手》。

心理电影赏析是一种通过品评电影,分析心理现象的方式来给予同学们心理学知识的方式。在观看《雨人》时,同学们不仅可以感受到雨人对亲人的挚爱,不仅仅只是看到“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的简单感受,还可以看到智力障碍人士渴望与人沟通的愿望,这启示我们,要放慢自己的脚步,耐心的去理解他人,感受别人的感受,倾听来自他人的爱。

而《心灵捕手》则是天才人士不愿与人亲近的例子,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他的不愿与人亲近并不是天生,而是他内心的恐惧,害怕再次遭遇童年的伤害,在经历了8次心理咨询之后,他终于敞开心扉,找到了自己心灵的伙伴和情感伴侣。同学们可以从中学到人与人交往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放下你的戒心,勇敢的敞开自己的心扉,你将会收获另一番天地。

7、心理健康讲座

(1)内容:“心理营养大餐,等你品尝!”

(2)时间:5月29日

(3)地点:北区一教

(4)人员分配:

主讲人:xxx

主持人:xxx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我,关注心灵,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向上的心态,提高应对各种心理困惑和障碍的能力。

8、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1)内容:“趣味心理活动竞技赛,从团体中收获快乐!”

(1)时间:6月1日

(2)地点:南区文化广场

(3)人员分配:

主持:xxx

裁判:xxx

拓展报名:xxx

秩序:xxx、xxx

计分与物品:xxx

心理游戏可以让参加者以团队形式解决问题,使受训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适应社会的的能力,在轻松愉悦、相互依赖的团队气氛中实现团队合作,达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适应环境、积极应变、控制情绪、心境良好、锻炼意志品质、体验成长的目的。

本次活动分为红、黄、蓝、绿四队,每一对各六个成员,进行了四个项目的竞赛:“链接加速”、“拥挤公交车”、“珠行万里”、“盲人足球”。竞赛开始前,进行了一个名叫“人椅”的小游戏。四队成员将他的手放在前面的成员的肩上;在主持人的指挥下,徐徐坐在他后面了成员的大腿上;并喊出口号如:“团结协作”、“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等。通过本游戏,令每组成员体验团队精神,要求在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充分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能存在任何偷懒、滥竽充数的思想。另外作为热身游戏,增加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创造和谐气氛。

活动现场热火朝天,每个队伍都齐心协力攻克“难关”,大家都真正认识到了自己是团体中的一分子,积极踊跃的参加游戏。其中,“盲人足球”锻炼了大家的沟通能力,“拥挤公交车” “信任摔背”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让同学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会到每个人都在团体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此次活动充分体现了主题内容:同学们在这个创新的游戏方式中通过团结在一起的协力合作,认识到了自己在团体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而在今后的人生中乐观、自信的成长。

9、和谐人际心灵舞会

(1)内容:“适合每个人的社交舞会,你值得参加!”

(2)时间:6月1日

(3)地点:南区文化广场

(4)人员分配:

主持人:xxx

舞蹈指导:xxx

合作对象:交谊舞协会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的是一种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此本届“5·25”举办了“舞动心灵,和谐人际”的舞会。提供一个让我院各班同学之间相互认识的平台,增强同学们的社交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同学们在这个准社会里就能充分锻炼自己。通过此次活动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使之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真正的放飞青春的梦想。为大家带来一个快乐难忘的夜晚。

青春是一场优雅的交谊舞,在这场舞蹈里,我们炫出自己的风采,用自己的自信跳出最美的舞姿,每一个旋转都是我们真心的流露。在与别人的舞蹈中,你会体验到快乐与放松,当然这就是我们的目的,为大家交朋友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环境,让你更勇敢和愉快的与他人互动。本次活动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与关注,学生们都融入了舞蹈中,欢笑、跳跃。

10、5·25表彰大会

(1)内容:心理漫画、素质拓展训练

(2)时间:6月5日

(3)地点:北区一教

(4)人员分配:

主持人:xxx

颁奖嘉宾:xxx

主持人:xxx

素质拓展训练产生了三个团队奖项:最给力团队奖,最默契团队奖,最活力团队奖。每个参与成员都得到了自己的奖项,大家都为自己参与活动感到开心。心理漫画奖更是让人为之一振。最佳原创奖、最佳情节奖、最具人气奖等,奖金从200元到80元不等。参与心理漫画大赛的所有选手们都得到了我们精心为他们制作的心理漫画杯。我们的颁奖嘉宾xx老师为我们的参赛获奖选手颁上了他们的大奖。(获奖名单见附录一)

至此,我们的“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圆满结束,感谢我们的王院长对本活动的大力支持。院学生不仅了解到了心理健康知识而且还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会了如何敞开心扉与他人互动。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促进同学们能造就健康的自我,陶冶情操,建立自信,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六、经验教训

1、经验

(1)领导支持是基础。本次活动组建了强有力的领导班子,由我院以王院长为首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本次活动的指导。在领导的重视与关怀下,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2)明确活动分工与职责,是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做了详细的分工安排。各部门、各单位分工协作。本各项活动都具体落实到了个人头上,以一个部门为主,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共同完成。

(3)活动宣传的重要性。本次活动前我们做了周密的、大范围的宣传,采取广播、海报、版面、传单等各种形式,引起了全校师生的注意。大型的知识展示活动,在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也为活动进行了良好的宣传。

(4)形式多样、活动效果好。本次活动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节”,要达到教育与宣传的目的,但是又不能是枯燥的说教。本次活动形式多样,电影、讲座、游戏、展览、话剧、签名等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的参加。

(5)心理学的专业性与娱乐性有机结合。本次活动不同以往活动的亮点在于心理漫画大赛与和谐人际心灵舞会,将娱乐与专业性很强的讲座、培训结合起来,在活跃的气氛中,大家收获知识与快乐。

(6)老师们积极参与、学生团队扛起大梁。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既需要学校、老师的努力工作,也需要同学们的配合与参与。本次活动中,既可以看到专业老师们的指导,也可以看到学生团队辛勤的身影。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团队认真、辛勤的工作确保了本次活动的成功。

(7)充分收集活动资料,为活动总结与进一步宣传提供支持。本次5·25活动最宝贵的经验是收集了活动的视频资料,为活动存档,今后的活动宣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相信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能够越来越好。

2、教训

(1)今年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系列活动,受到心理健康普测影响,活动策划定稿较晚,致使活动方案没有及时获得领导审批,活动通知没有及时落实各年级。

(2)活动中学院领导、学生处、老师、学生之间沟通不充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各年级沟通不充分,没有像往年由各年级出素质拓展活动队伍,造成素质拓展活动现场较乱,人员不足等现象。

(3)5·25大型展示活动没有考虑到场地、音响的问题,临时借音响设备,虽然没有影响活动正常开展,给活动现场造成忙乱。

(4)5月25日当天的展示活动受到下雨天的影响,使活动没能按计划展示全天,由此导致活动期延长,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影响了后期的活动宣传。

(5)心理素质拓展训练的参加人员组织比较仓促,活动时间与学校其他大型活动冲突,导致现场参与人员较少,活动影响力不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总结(2)

1x年5月27日,机械工程系机自xx班在第二教学楼204教室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

开展的这个班会是以知识竞答的形式来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心理方面的知识。这个活动开展之前,我班已经写了非常缜密的策划书,而且提前购买好了各种有关的奖品。而且为了体现这个活动的民主化,这个策划书写好以后我班就马上召集班干开了班干会议,集体商讨修改。经过一个晚上的会议,我们又更加完善了这个策划。

但是,我们没有贸然展开这个班会,为了更加的吸引同学们的兴趣,我班还开展了一个班会。班会的内容就是把策划书读给每一个同学听,让同学们集体讨论,有什么不妥的或者不完善的,所有同学都可以提出,如果提的好,就可以修改。

班会非常顺利,达到了前期的目的,基本上把策划书完善到了可以吸引每一个同学积极参与的地步。

所以,这个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开展之时,同学们非常积极参加。根据策划书的内容,这个主题班会我们分成了4组,每组7到8个人,主持人2名,裁判3名。相关的工作人员早早就到了竞赛的教室,布置好现场。而且安排好了各队人员的座位,之后,他们又准备好了草稿纸,笔,计算器,把黑板写好了字。万事俱备,只欠同学们的到来。

班会开始前十分钟,同学们就陆陆续续的赶来了,而且大家脸上都是面带笑容,都是非常期待这个班会尽早开始。

等主持人上台享受完同学们一阵持久的掌声之后,两个主持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开始宣读比赛的规则以及比赛的流程,同学们非常认真的听,生怕错过了每一个细节。等同学们都了解了比赛的规则以及流程以后,裁判一声令下,主题班会就这样开始了。

竞赛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非常投入的参与其中,相当踊跃。每当某一个同学答对题目的时候,都有一阵掌声袭来。答错之后,同学们都可以认真听主持人的讲解,让同学们进一步的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

第一个环节结束后,分数领先的小组高声庆祝,分数落后的小组不气不馁,继续准备奋起直追!

第二环节是抢答,开始后,教室里面都是一片紧张的气氛。主持人一声开始,每队的代表的手就像离弦之箭的举了上去。裁判都是经过仔细的商量才能选出反应比较快的一队人员。同学们答的也很谨慎,每组队员的讨论都是非常认真仔细,即使已经知道了答案也不敢马上回答。前两阶段结束之后,各组之间的分数都咬的非常紧,几乎是不分上下,所以最后一个阶段非常关键,同学们都是捏了一把汗,当情绪稍微平静了一点之后,就进入了最后一个决胜阶段。

第三阶段一开始,计分员,裁判,主持人,队员都是没有丝毫懈怠,专心的准备着。决胜阶段是pk赛,分组是暂居第一名的与暂居第二名的pk。一开始,双方都不敢贸然答题,求稳的心态使得两组队员都出现了一旦没有完全确定的题目都弃权掉了。

最后的时刻,夺胜心切的第二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答题,怎料这道题比较生疏,回答的队员没有对这道题做有充分的准备,但是这个队员没有心慌,他稳定了情绪之后,在对方的组员的嘘声干扰之下,他顶住压力,灵机一动,居然回答正确了!一阵猛烈的掌声送给了他!压力给了暂居第一名的这组。只见他不慌不忙,站起来以后,丝毫没有一点紧张,主持人故意拉慢了语气宣读题目的语气,旁边的人也给了他很多的起哄声音,但是他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准确而又迅速的答对了题目!这也让他们成为第一个pk的决胜者,也进一步巩固了第一名的优势。

第二组的pk非常关键,但是也需要两组队员都不能弃权,必须要准确答出每一道题目!一开始,暂处落后的一组就丝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答题,主持人读完题目,这一组的代表就胸有成竹的回答了,毫无疑问,回答正确了!在这个背景下,倒数第二名的压力显得无比巨大,在他听完题目之后,在毫无退路的情况下,他选择了答题,但是很遗憾,由于准备不足,他答错了,倒数第一名完成了第一步的反超!于是,他们像是打了兴奋剂似的,一路过关斩将,就在离反超第二名还差最后一步的时候,他们出现了莽撞的心理。很遗憾的答错了最后一道关键题目,饮恨排名第三。另外一组虽然后面也有强势表现,可为时已晚,只能排在最后一名。

最后的颁奖阶段,同学们都非常开心的拿着奖品拍照,在一阵热闹声中,完成了颁奖。同学们意犹未尽的回到了宿舍。

本次活动总体上来说是成功的,这个活动让同学们学到了不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充分拓展了同学们的课外知识,同学们对这次活动的反应也非常好。根据调查,如果还开展类似这样的活动,同学们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积极参加。

但是,这个活动还是存在某些不足。比如说,我们准备的不够充分,致使班会延迟了十分钟才能开,而且由于时间较紧,没能让每一个同学们都能参与其中,有些同学的参加的比较少。所以我们班干还召开了会议,认真吸取了这个班会的优点,改正其不足之处,以便下次开展类似的班会的时候能比这次更加完美!

以上就是机自xxx班心理健康主题班会的总结,以后我们开展这样的班会一定能做的更加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总结(3)

1x年3月8日下午5时20分,xx大学xx栋朋辈心理辅导室的新学期第一次内部专业培训活动在xx栋辅导室举行。这一次内部活动的主题是“微表情心理学”,由辅导室成员xxx与xxx共同主持。

活动的主旨:增加楼栋辅导室成员的心理知识与技能,开拓成员们的思维与意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知识,与此同时也锻炼成员的能力,也增加了咨询室的凝聚力。

活动流程:xxx主持,介绍了读心术与微表情。微表情收入类作为一种生物的实现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反应,是人类收到有效刺激后不受思维与意识控制的真实反应,最能体现人的真实想法。

接着主持人展示了一些面部情绪图,主要包括了微表请的六大种类:愉悦,愤怒,厌恶,轻蔑,恐惧和惊讶。然后又看了一段关于微表情实际运用的视频,让我们了解了微表情的作用与重要性。

最后本次内部活动由xxx做总结,具体的谈到了本次活动的优缺点,并给予两位主持中肯的建议。又谈到了开展楼栋内部活动的意义与必要性。

一是锻炼新人,而是丰富楼栋成员的心理学知识,三是增强楼栋成员的凝聚力。

下午6时40分,xx栋朋辈心理辅导室内部活动结束。

6.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六

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治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

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讲,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

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个别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诚然,个别学生在心理健康发展方面需要得到特别的教育和帮助。但是,如前所说,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

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

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健康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学校里出现的学生自杀现象便是最好的例证。这些学生走上自杀、轻生的道路来面对失败和挫折的压力。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只是个别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还有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归属德育工作,是学生工作者和班主任教师的任务。

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重新认识和看待自己的学生以及学生出现的行为问题,可以有效的帮助学校教师改善师生交往状况。

以往教师容易只注意到学生表面的那些行为问题,并将之很快上升德育的高度,做出品行不良的判断,而忽略了这些行为问题背后掩藏着的原因,包括学生的心理需求。如,一个小学生最初在课上捣乱,可能就是为了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只是他在用不恰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了。

如果教师重视并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他就会觉察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进而调整自己和班上同学与这位学生的交往方式,更多地给这位学生积极的关注,并不失时机地向他指出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的合理方式是什么,很快这位学生课上捣乱的那些行为问题不见了,而变成一个守纪律,爱学习的好孩子。相反,如果以传统的眼光和方式去看待这位学生课上表现出来的捣乱行为,这位学生很容易被纳入坏孩子的行列,而且由于这位学生行为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没有被觉察和得到满足,他将免不了还会继续捣乱。

久而久之,由于长期被当成坏孩子,这位学生也就会自认为是坏孩子,并真的捣乱起来。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教师以一种更宽松、更接纳和理解的态度来认识看待学生和学生的行为,不仅注意到行为本身,更注重去发现并合理满足这些行为背后的基本的心理需要;不简单地进行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的角度起理解和教育学生。

7.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 篇七

关键词:合作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代教育教学

合作学习 (cooperative learning) 是20世纪70年代初于美国兴起的一种富有实效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策略, 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

我以合作学习为题名, 在中国期刊网进行检索, 共检索出4585条。我又以“大学生”为题名在其结果中进行检索, 仅仅有47条, 也就是说, 虽然目前关于合作学习的研究国内研究比较丰富, 而且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 但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合作学习的研究依然很少, 国内研究往往以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而忽略了大学生这个群体。因此, 针对大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发研究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我将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教学内容, 展开对大学生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发研究和探讨, 以丰富关于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

一、合作学习模式

从本质上讲,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 它要求学生在二到六个人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 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1]。它是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 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 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2]。因此, 合作学习强调并具有以下特征: (1) 是以小组为主体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2) 主要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 (3) 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4) 强调集体受奖励, 同时也重视个体责任的划分; (5) 学生的主体地位比较突出[3]。

合作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其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大学生作为身心发展日趋完善的群体, 较之于中小学生来说, 表现出更好更强的人格的独立性、思维的逻辑性、自我意识的完整性、情绪情感的丰富性、沟通表达能力的准确性、知识的系统性、社会生活经历的感悟力等。因此, 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更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竞争能力、交往技巧、平等性、积极性、承受力及知识的提升和内化。

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科性质和特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一文中明确指出: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对其它素质 (如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 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因此, 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正是基于此, 心理学专业适应社会和学校教育的要求, 开设了专业必修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以期为从业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心理学知识 (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 的基础上, 所设立的一门教法课。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把握, 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设计和流程, 从而进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讲授, 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因此, 本课程重在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真正学会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理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它一般学科课程不同, 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依据团体动力学、心理学、教育学的有关原理, 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全体学生自主参与一系列活动, 在其自身的体验与感悟中提高心理素质, 增进心理健康, 开发心理潜能的一种新型课程[4]。该课程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 注重过程经验, 以学生活动为主, 主动探究, 以学生为中心, 评价方法以主体综合评价为主, 心理机制注重对学生情绪的唤起和情感的激发[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和活动性决定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 在经验分享和情感体验中得到心灵的洗礼, 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于是, 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 我在进行了传统模式的有关理论知识的课堂讲授后, 在教学实践环节, 以合作学习为教学模式, 进行了有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发研究。

三、基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发研究和实践探讨

基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色及性质, 以及合作学习的理论, 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关于大学生合作模式的开发研究和探讨, 具体步骤和过程如下:

1. 分组。

根据班级规模, 对学生进行分组 (4—6人) 。在进行分组时, 考虑以下因素:能否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能否使学生在合作中既能发挥所长, 又能促进所短, 能够发展;能否实现课程目标, 完成学习任务;能否符合学生的意愿和建议……

2. 明确小组学习目标和任务。

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题的选择, 进行该主题的教学流程设计及一系列的课前准备 (资料的搜集、课件的准备、活动的实施、教学的试讲、教案的撰写等) , 较好地顺利完成课堂教学实践,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目标。

3. 及时沟通、了解小组合作学习情况, 并予以指导。

小组在课堂外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 其实就是相互协作沟通、共同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会产生观念的碰撞、知识的外化及内化、个性的融合冲突, 等等。正如任何一个工作团队的形成一样, 会出现由试探、冲突到凝聚、整合的各个阶段。因此, 教师在了解小组学习内容进展情况的同时, 重要的是洞悉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成员角色及协作、沟通、冲突解决的情况, 从而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顺畅开展。

4. 小组合作学习成果的课堂展现。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上, 每个小组依次呈现其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即进行一节完整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授课者进行整个课程的操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融入听课者中, 也可以做辅助工作。讲完后, 小组成员同时上台, 对本次课的整个准备过程及其中的分工或者是合作情况予以说明, 并进行教学反思。然后全班同学进行评课环节, 可以针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气氛、教学效果等各个方面从多角度予以建议, 允许小组人员予以解释或辩解。最后教师予以总结和启迪。

5. 教案撰写, 并突出笔墨于教学反思和对整个小组合作过程的总结。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案的撰写, 反映了学生掌握这门课程教学技术的情况。而教学反思和总结, 则从感知和领悟方面让学生有所提升, 由单纯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上升为合作学习的过程的感悟。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学生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此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几乎都持肯定态度, 尤其是课堂下的小组合作过程, 对他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促进了人际关系的交往, 很多同学由不认识到认识, 从熟悉走向朋友, 开始了解对方的优点, 开始审视自己, 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了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认识。

(2) 学会理解、学会沟通和宽容。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合作的过程中, 大家由于个体差异等, 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冲突和矛盾及消极的负面的情绪, 但共同的目标和相互的宽容和理解使他们凝聚力越来越强, 最后大家已经习惯了为一个问题头脑风暴群策群力, 能够客观地认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观点。

(3) 信息共享、积极参与。由于合作的过程比较长, 所有小组成员由开始的被动和消极、不了解转变为之后的积极主动、热火朝天, 每个人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4) 知识技能的深化及提升。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大家起初仅仅是泛泛的理论上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实践操作, 切实内化为自己的技能。同时, 在此过程中, 开始回过头去翻阅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操作, 从而真正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让学生掌握此门课程的教学方法。

(5) 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产生, 内心的提升。为了完成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共同行动, 甚至有些小组为了合作的方便, 一起到餐厅吃饭, 一起到图书馆学习, ……就是为了能及时沟通,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灵感有火花尽快抓住。大家都具有了团队意识, 同时内心都变得日趋强大, 成为一个奋进的团体。

然而, 不容忽视的是, 基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发研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授课者, 而是引导者、启发者、主持者, 要求教师潜移默化地施以影响, 掌控全局, 保障小组成员合作学习的顺畅开展。

总之,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分组学习, 也非简单地完成学习任务即可, 学生不仅仅在知识技能方面得到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情感、经验上得到一种分享和共鸣, 为适应当今社会的团队协作、和谐共创奠定基础。因此, 其合作过程中每个成员的成长、发展及人性的提升为今后的研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关注点, 希望我们的学生在合作中成长, 在和谐中共创美好。

参考文献

[1]Hulubec E.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Classroom[M].FirstEdition.Edina MN:InteractionBook Com-pany, 1993:65-67.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 (第一版) .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2:152-153.

[3]丁桂凤.合作学习研究的基本走势[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7, (4) :111.

[4]裴丽华.心理教育活动课程——原理与实施[M].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6.5:39-40.

8.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 篇八

【关键词】工学结合 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C-

0073-02

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需要,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调整提出了新的挑战。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看,传统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如何面对开放性的社会大环境,在工学结合模式背景下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和延伸,目前无论在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都非常薄弱,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加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完善整个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目前,随着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教育体制与机制日趋于完善,我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这项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在校内学习期间的学生,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却显得比较薄弱,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可以说,缺失这部分内容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很不完整的。因而,探索和总结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探索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可以丰富我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促进高职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心理健康,更好地完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

(二)加强和完善工学结合模式下实习学生管理的必然要求

在工学结合背景下,各高职院校逐渐形成了订单培养人才模式、“2+1、2+0.5+0.5、1+1+1”的分段培养模式和顶岗实习模式等人才培养模式。《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切实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管理及教育等工作。因此,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建立健全制度,避免学生在生产、服务中受到身心伤害,并加强对学生的劳动纪律、生产安全、自救、自护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加强和完善工学结合模式下实习学生管理的必然要求。

(三)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由于刚进入新的工作环境和扮演着新的角色,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遇到复杂的矛盾和深深的困惑,从而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和心理困扰。如果没有给予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适,就有可能成为自身发展的心理障碍,严重困扰学生的学习、生活及工作。加强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调适职业心理,正确面对困难,把自己真正培养成为一个既具有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又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职业人才。

二、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为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采用“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有效措施,大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良好健康地发展。评估对院校而言是一种无形的指挥棒,而在诸多评估指标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内容本身就不多,高职学生实习心理问题更是基本没有关注,即使是心理健康教育评估也很少关注到这方面的内容,这必然会引导高职院校将主要精力放在专业设置、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上,而难以涉及实习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所以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二)缺乏完善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体制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都能认识到作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首先应该具备健全的心理素质。因此,高职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理应处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开展个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到组织各类有益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活动,都应比较重视。然而,从全过程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在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和机制是不完善的,总体上是零碎的、趋易性的,所以才会出现“重校内、轻校外”的情况,学生在外较长实习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组织、人员、经费、制度等都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影响了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校企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实习学生半年或一年在生产、管理、服务单位实习,分散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工作岗位,学校的教育与管理往往是宏观的,不能像校内一样具体的班级、宿舍、个人。具体的管理与教育主要依赖于实习单位,而企业与学校的发展目标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除了像员工一样要求学生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外,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深层次思想教育问题缺乏全方位的考虑。此外,企业也不可能像学校一样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即使学校聘用了企业的兼职辅导员,更多的也是在工作和生活上的指导。因此,目前校企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形成,当前的管理机制难以保证高职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解决与调适。

三、构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举措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促进教育力量整合

目前,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很零碎,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育途径分散单一,很难形成合力。因此,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责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教育、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相结合的组织保障体系和运行机制,以有效地保障高职院校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地系统而科学地开展。

(二)建立适合实习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工学模式下高职学生的实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学校比较成熟的心理教育机制也必然相应地延伸,才能覆盖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因此,首先,应该加强实习学生心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来开展这项工作。其次,应该制定相应的教育制度,把实习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使工作的开展具有制度的保障。再次,工作经费的必要保证,学生分散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工作岗位,管理难度加大及管理层次的复杂性决定着实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本势必会增加,没有相应的经费就很难施行。最后,要有完善的工作监控、评估体系,信息的沟通、工作的过程、教育的效果都需要得到合理的监控和评估,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

(三)加强合作,形成校企齐抓共管的局面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实习学生由于分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工作岗位,每个人所遇到的问题和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困扰也不尽相同。学校要重视发挥原有心理教育队伍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同时,要求从企业选配一些有一定工作条件的兼职辅导员,学校采取灵活的方式对兼职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的培训,发挥其一般性问题咨询引导的作用,并利用这支队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及时快速地反馈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情况,并协助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与调适工作,从而实现校企“融通、共赢”,进而提高工学结合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廖克玲,廖艳平.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体系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7)

[2]胡利.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思想工作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企业技术开发,2009(10)

[3]韦林.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06(4)

【作者简介】樊永生(1978- ),男,壮族,广西上林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讲师;莫秋树(1979- ),男,壮族,广西贵港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责编 黄斯佳)

9.疫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篇九

为全面了解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加强学生心理疏导。12月3日-6日,南阳市第三十三小学组织各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线上主题班会。班会旨在指导孩子们正确认识自身不良情绪并及时调试,做好心理防护,帮助孩子们适应变化,学会保持心理平衡,塑造良好的心理状态。

各位班主任与每一位学生、家长沟通联系,细致摸排全体学生心理状况,详细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生活状况、情绪变化,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动态。指导学生正确看待和接纳自已在疫情中的心理状态,学习如何在疫情中提高心理免疫力,增加心理韧性,进行自我心理保健。教育学生多喝水、多运动、多读书,保持乐观的心态,如有不良情绪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宣泄。教育学生遇到问题及时寻求家长、老师帮助。建议家长合理安排孩子生活起居,检点孩子合理自学,适当开展室内体育锻炼,健康娱乐,放松自我。安排家长遇到家庭教育困难时及时与老师联系,做好家校沟通,凝聚家校合力。

本次班会课通过全校同学的积极参与和感悟,教会大家做好疫情期间的心理防护工作,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线上学习生活,增强心理应对能力,守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10.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 篇十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愈发宽泛,不再仅仅依靠传统的媒体平台来浏览信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但是网络上的信息驳杂,充斥着大量的负面信息,由于中小学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极易被这些信息所误导,进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中小学校应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畏挫折和挑战,从而成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1课程模式建立的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应试学科,是以情感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学生可以信赖教师,将心中的烦恼倾诉出来,教师也会竭尽所能的帮助学生摆脱烦恼的困扰,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优良品格,能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用较为温和的态度来对待学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构建多种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学生的言谈举止之间发掘学生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解决策略,确保学生能够发自内心的接受教师的教导和帮助,并且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有效的控制个人情绪,与同学保持友善的交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会真正的发挥实效。

11.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 篇十一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职教育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机构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市场为导向,以技能大众化教育为宗旨,以就业为目的是高职教育的育人理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随着时代的推进而变得更为复杂,心理问题逐渐受到了民众的关注。对于高职大学生而言,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学习、生活、行为方式和价值观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应用模式存在的缺陷

1.1 教学观念的滞后

毫不夸张地说,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施效果不佳与教学观念的滞后有着直接关系,以技能培养为主的高职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生个人素质提升的重要作用,因此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技能传授和理论知识的教授占比较大。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滞后的教学观念导致其考评方式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并没有正确且系统的认识和研究,规律、概念的了解和掌握以及课堂纪律和个人考勤还是心理健康教育考评的重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学理论的应用程度、学习行动过程、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等关键因素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样的教学模式和考评方式忽略了知识与能力的兼容性,与心理课程体系改革的趋势和要求不相适应。

1.2 教学方式的落后

就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的配备数量和专业程度而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需求根本无法得到满足。在心理课程教学期间,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照本宣科仍然是教师的“首选”,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本没有考虑在内。理念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参与其中,高职心理健康教学的效率也得不到提升。

1.3 课程设置局限性太强

课程设置受到局限也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缺陷,由于学科类别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性较强的特性,教材的编制却又缺乏教学特色,课程设置也不够合理。要想解决实际问题,高职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知识讲解,否则学生无法完成知识的理解和同化。据笔者所知,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只开设了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的心理教育课程,并没有开设一些与其相关的课程内容,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遗漏,必须要对其课程设置进行合理安排才能达到心理引导的教学目的。

1.4 教学实践指导的缺乏

规范性、科学性和操作性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三大特质,然而教学实践指导的缺乏却成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现象在高职大学生心理教学的课堂上十分常见,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反而让学生变成了知识教学的一种工具,心理学学科知识的讲授并不具备实践性,在教学内容组织的过程中也没有与高职院校的技能培养特征紧密结合,与心理概念和原理操作性相关的阐述内容过少,心理健康指导的实践活动更是凤毛麟角。正是因为教学实践指导的缺乏,才致使学生在实际生活遇到心理问题时无法应用心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情况普遍存在。

2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实施的建议

2.1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意识的增强

整个高职教学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纳入是十分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意识的增强是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要想达成教学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革成功的最终目标,教师们应该提高重视,让心理健康教学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增强。高职学生生源情况和专业特点是教学意识增强的两大重点,只有在社会发展变化需求和学生接受能力受到关注的前提下,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技能型学生培养目标才能够得以实现。除了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选修或必修课程的教学计划以外,在高职大学生心理教育实施的过程中,不同教学板块的合理设置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心理健康知识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才能够有所突出,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实现心理服务技能培养的准确把握。

2.2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的提升

这一教学模式改革的实施,对于高职大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状态能够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学习心理教育、生活心理教育和职业心理教育是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要想使得心理健康教学的实效得到提升,教师必须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让学生学习、生活和职业的心理状态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从日常生活的心理辅导到学习方法的掌握到职业兴趣、分析、定向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辅导,都是教师应该加以重视的心理教学重点。

2.3 教学课程的优化

选用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注重其实践性,在心理指导教学的操作性提升的同时,对心理健康教学课程进行优化,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质编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革汇总,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优化时,应该以体验学习和实践教学为主,重视心理指导的操作性。对于课堂内实践教学,教师可以针对性地教授一些心理实用技术,以达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优化的改革目的。像紧张放松训练、人际交往训练、自合理认知训练、自信心训练、挫折压力训练以及就业指导训练等等都是很好的教学项目,凡是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有关的心理训练内容,教师都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规划,保证心理健康教学能够更为全面。

下转138页

上接136页

2.4 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完善

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心理健康服务机构的完善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构成部分,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促进服务机构的完善。1.心理咨询机构的完善。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坚持普及,开展心理辅导咨询工作,让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渠道得到完善;2.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像心灵俱乐部、心理健康协会和班级心理委员会的成立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而言都能够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3.心理健康宣传“阵地”的开辟。在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时,应该充分利用学校论坛、广播、橱窗等多种信息资源,对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普及教育。让学生体会到保持心理健康状态的重要性,并能够采取一些有效的调整措施来让自己维持在最佳状态。

综上所述,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十分艰巨,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高职院校积极面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革,增强健康教育教学意识,通过有效措施来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优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课程,满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让其能够在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尹小梅. 重视和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 网络财富,2009(02).

[2]潘虹. 浅谈职业学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会[J]. 安庆医学,2009(01).

1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总结 篇十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校2013级入学大一本科新生4975人, 其中男2683人, 女2292人, 年龄16~27岁, 平均19.7岁。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分组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我校21个专业学院中, 随机抽取2个学院2013级大一新生参与研究, 选定机械学院461人作为健康促进组 (促进组) ;经济管理学院602人作为常规教育组 (常规组) , 比较分析两组调查结果。

1.2.2 研究方案

健康教育活动开始前, 先对促进组及常规组同学进行了健康知识技能摸底测试。健康教育活动开始后, 常规组仅采取常规课堂授课模式, 未施加其他任何健康促进干预。促进组则在常规教学基础上, 采取了如下健康促进干预: (1) 争取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支持, 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 改善大学生的饮食起居、运动锻炼、娱乐学习、医疗保健等方面的环境状况。 (2) 安排校医院专职医生定期走访促进组学生宿舍, 开展健康咨询及心理咨询服务, 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3) 促进组各班选取学生代表利用课余时间来校医院观摩学习, 以便充分发挥同伴教育效果。 (4) 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宣传栏、校园网络、报刊杂志及宣传资料等媒介, 开展多元化的健康教育促进活动。 (5) 加大促进组学生主要学习生活环境区域及周围社区的餐饮服务行业卫生监管力度, 以加强社区支持。健康教育活动结束后, 再一次对两组大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技能测试。记录两组学生两次测试成绩, 分析比较。

1.2.3 评价指标

健康知识技能测试成绩等级:优秀, 90~100分;良好, 80~89分;中等, 70~79分;及格, 60~69分;不及格<60分。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2000录入所有数据并初步统计, 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健康促进组和常规教学组两组学生在健康教育活动前后健康知识技能测试成绩比较结果显示:健康教育活动前, 两组学生健康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无明显差异,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健康教育活动后 (χ2=1.429, P>0.05) , 两组学生成绩均有显著提高, 促进组学生成绩优秀率 (40.6%) 明显高于常规组学生 (10.8%) ,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96.336, P<0.05) 。见表1。

3 讨论

目前我国大学生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大学生的亚健康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健康问题[1]。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重任的大学生群体, 其身心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探索大学生健康教育佳径, 培养大学生树立现代科学的健康理念, 共同创建和谐健康学校环境, 以有效促进、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健康素养, 是目前高校健康教育工作人员重要的研究课题。"健康促进学校"的理念是指在学校社区内的所有成员为促进学生健康而共同奋斗, 给学生创造健康安全的校园环境, 积极提供适当的健康服务, 支持鼓励更广泛的社区成员参与, 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只有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 才能构建和谐社会[2]。大学生健康教育要求, 不仅向学生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培养学生树立健康意识, 养成科学健康行为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使大学生健康教育基础上长久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呢?这是"健康促进"要解决的问题。“健康促进”在健康教育基础上, 解决健康行为保持的问题。行为学家认为:行为的出现和保持与环境支持分不开[3]。健康环境可以促进健康行为养成、巩固、发展;反之, 不健康环境将诱发各种危险因素滋生[4]。本研究结果也说明环境支持明显改善了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效果, 将健康促进策略整合到健康教育教学模式中, 是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提升。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 必将严重影响他们发展与成长, 因此在高校卓有成效地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 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将传统健康教育课程模式与领导支持、健康及心理咨询、同伴教育及社区环境支持等多渠道健康促进策略有机融合, 体现了高校现代健康教育模式多元化特色, 全面改善了大学生健康教育教学效果, 为探索高校大学生健康教育佳径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黄晓婷.大学生亚健康成因及健康促进对策[J].科技信息, 2009, 13:164

[2]范存欣, 马绍斌, 王惠苏, 等.广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 2005, 21 (4) :390-391

[3]韩杰主编.大学生健康教育[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19-20

13.2010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篇十三

——XX中学青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

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中学生面临双重的压力,不仅快速的社会变革给中学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的需求也会成为压力源。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新的价值观念和传统观念的冲突,使原来一元化的价值体系向多元化演变,处于价值观成形期的青少年往往容易陷入迷茫。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一些副产品例如社会两极分化的加聚、失业的威协、个人保障社会化等各种社会因素,都使青少年处于无形的压力之下。青春期自身生理、心理、社会性的发展需求,如第二性征的发展。与异性朋友的交往、与父母关系的重新审视、社交圈子的扩大等,都是中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压力的积极面在于,适当强度的压力可以转化为个体前进的动力,但压力的消极面在于处于高压力环境下的个体容易产生健康问题,包括生理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困扰。关于家庭压力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指出,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如家庭成员不和、内部争执等,已成为青少年情绪困扰的主要原因;来自学业方面的压力更成为中学生心理适应不良的关键诱因。甚至于有中学生不堪生活重负而选择了轻生的道路。

压力与青少年发展,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关系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虽然很多研究都指出压力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很大,但就压力源本身的关系研究还不多见。青少年压力源研究多集中在某一方面的压力,例如家庭矛盾、学业负担及人际关系,但缺乏系统的全面研究。再者,研究多选用国外的生活事件量表作为压力指标,虽然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关,但它忽略了个体对压力源的认知功能,以及有脱离日常生活情境等不足。有研究指出,日常生活的烦恼是比生活事件更有效的指标,且日常生活中的烦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

从认知评价的角度来说,压力是人和环境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在这种关系下,人感到的环境的需求已经超出了自身可以应付的能力,或者已经威胁到自身的心理健康。在此基础上,源自环境的任何物理的和心理的需求就称为压力源。

有专家研究发现高中生压力感受的总体情况是男生和女生在总体压力感受上有显著差异,女性所感受的压力高于男性。对不同年级的高中生来说,似乎高三学生所感受到的总体压力反而低于高一和高二 高中生的压力源:从个别压力源上的感受来看,最高的五个压力源依次为: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在学习上落后于其他同学,能否考上大学,考试要争取好名次,父亲或母亲的期望。最低的五个压力源依次为:青春期生理变化,自己的外貌,目前自身的家庭经济状况,生病,没有钱买自己想买的东西

压力源方面看,学习和学业无疑是中学生最大的压力来源。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高中生学业上的压力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对别人期望和要求的认知,以及和别人比较的压力。专家认为,这与中国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取向有关。杨国枢先生曾指出,中国人在人和环境的互动中,表现出一种社会取向,具体体现在注重家族、权威、关系和他人。这些互为影响的因素使中国人较为关注别人如何看待自己,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期望,特别是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在成年人可以是父母、配偶、领导或朋友,在青少年则主要是父母、朋友、老师和同学。所以青少年对这些重要关系人员要求、期望、态度的感知成为他们重要的压力来源。

高中生压力源的因素分析: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压力显著增加,而在与父母交往方面、社会人际关系及性发展方面的压力有所减少。就与父母交往、社会人际关系及性发展方面的压力有所减少的现象来看,高中生在生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正在不断走向成熟,而经济方面的压力显著增加可以看成是青少年要求独立和承担责任的一种表现。

压力和心理健康:从各个不同的压力源来说,与心理健康关系最密切的是社会人际关系及性发展方面的压力,其次为学习和学业方面以及健康方面的压力,最不密切的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这一结果使我们看到高中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独立,经济方面的压力不是很严重地影响心理健康。但在社会人际关系及性发展方面,虽然感受到的压力不比学习和学业方面大,但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更为密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生理和社会性发展对高中生的要求和挑战。处于青春期后朝的高中生面临人际关系的重组,他们正从原来的家庭保护伞中走出来,在学校和社会这些更广阔的天地里建立自我;同时,中国社会对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关注,也使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更敏感;再者,青春期所带来的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使高中生重新审视自我以及重新认识与异性朋友的关系,这和人际关系是有密切相关的。

如果说学习和学业是老师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那么生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源自这些方面的压力所引起的情绪、睡眠等心理健康问题,将会间接影响高中生的学习,如此恶性循环,对青少年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在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上,男女在学习和学业方面,以及未来前途方面有显著差异;女性在这两方面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显著高于男性,一方面女性在学习和学业方面感受到的压力高于男性,另一方面这可能和女性比男性更多使用消极应付方式有关。研究指出,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个体的应付方式的影响,消极的应付方式不仅无法舒缓压力,还会加重应激,进一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有研究指出,男女青年在选择和使用应付方式时有不同的偏好,女性更多用自责、求助和退避等应付方式,而男性多用解决问题的方式。虽然求助从表面看似乎是积极的应付方式,但求助本身与依赖性有一定关系,再者求助时的自我暴露对自尊也有一定影响。

14.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篇十四

“博大、包容、智慧、和美”为培育目标的“海莲花”文化是我校近年来打造的特色教育品牌。为传承百年校园文化底蕴,整合校园文化时代精华,构建健康和谐文化氛围。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准确定位是:树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员参与意识,把心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之中。

一、认识到位组织全

学校领导非常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校长亲自挂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副教导主任直接负责,心理健康兼职教师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健全组织机构,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良好保证。

组 长:**副组长:**成 员:**及各班班主任 具体成员的工作职责: 组长:** 负总责。

副组长:** 负责分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兼职老师:** 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图书管理员:** 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及读书指导活动。大队辅导员:** 负责学生外出心理健康拓展活动的组织。

总务主任:** 负责心育设备的添置,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后勤保障。各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与实施。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规划中,不论是学年还是学期工作计划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例为学校重点工作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学期要制定单独计划,进行总结。

二、重点工作——载体多样特色鲜明 充分发挥。

文明也影响校园美观,而有了“涂鸦墙”则给孩子们留出了一个宣泄的空间,每当学生有情绪、压力、烦恼的时候,就会去那里进行有效的绘画及涂鸦形式,释放心中的不良情绪。而当他取得成功时也会在上面留下他们的快乐。有的学生写到:“我这次考试100,当我不能骄傲,要继续保持;”还有的学生写着:“我与x x x同学吵架了,是我做得不好,我应该主动向他道歉。“„„ 也有的学生把它命名为心愿墙。学生有什么心愿,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在上面,“我希望生日时收到想要的礼物,„„”“涂鸦墙”已成为校园里的独特一景,3、“一卡”——赏识卡

赏识卡它的最大功能就是在儿童最需要的时候把教师的情感态度、是非标准明确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是用无声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心理感染,实现教育的心理默契。

“你在运动场上顽强拼搏、勇夺冠军的表现赢得了大家的普遍赞誉。感谢你为学校、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这是我校老师给自己班一个学生“赏识卡”上的留言。在定海小学,学生有出色的表现或明显的进步,就能得到“赏识卡”,卡片上是老师亲笔写下的赞誉之词。如今,这些小小的“赏识卡”已经成为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学生为了得到“赏识卡”,在课堂上和各种活动中争相积极表现。与此同时,“赏识卡”也拉近了师生的关系,在师生之间架起了一座温馨、和谐、进取的桥梁。学生家长则通过“赏识卡”了解了孩子的闪光点,部分家长减少了对孩子苛责有余而鼓励不足的状况,增强了孩子的自信,也促进了家校沟通。“赏识卡”除了“学生卡”外还有“教师卡”,教师们互相赠与,起到了鼓励先进、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作用。

4、“一活动”——素质拓展活动 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对个体的意义是能释放生活学习压力,调节心理平衡。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我校从2012年开始开展了“动感周三”素质拓展活动,主要是利用自主课后空余时间,对一、二年级部分学生进行素质拓展活动。平时在每周二、四也不定期的根据学生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拓展活动。

三、主要工作——常规落实效果佳 1.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教育环境

积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从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如利用学校宣传栏宣传心理知识,组织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小报比赛。通过校园电视台宣讲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开展班级黑板报评比工作等。2.注重全员培训,树立先进育人理念

本着“欲予学生健康的心理,为师者必先心理健康”的观点,我们十分重视并努力做到让每位教师都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常识。一是采用请进来的方式,聘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向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组织教师观看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录像;开展心理健康研讨课活动;教师们撰写的优秀个案分析展示活动;每学期进行一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论文或教案评比等活动。二是采用走出去的方法组织教师参加市、区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提高教师心理教育水平,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惠及全体学生健康成长的各个方面。三是组织班主任及青年教师做好心理健康证书的换证和上岗培训,目前持有b证证书2位,c证教师19位教师。四是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校长开设校长聊天室,平等对待、尊重每一位教师,与每一位教师交换思想、沟通心灵,对教师实行人文管理和关怀,增加老师们的职业幸福感。

3.探索多渠道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1)团体辅导

利用班级每月一次的心理健康课,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是为塑造班集体良好的氛围和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班主任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五(5)班开展“培养好心情”;四(5)班开展“快乐就在身边”团体辅导活动。(2)个案教育

班主任、任课老师、兼职心理健康老师通过日常行为的观察和学生的自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建立学生个案资料,通过“心语信箱”“热线电话”等帮助个别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

(3)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家庭中得到延伸。我们将家长请到学校,请有关专家向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2012年邀请史兵兵老师为一年级家长学校讲课。2013年校长亲自做“做一个智慧家长”等专题讲座。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活动教给家长一些常用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心理,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4)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上一篇:幸福小学2月份创卫工作小结下一篇:话题作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