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艺术学概论

2024-09-20

基于艺术学概论(精选8篇)

1.基于艺术学概论 篇一

莱辛在《拉奥孔》中论述了“诗与画的界限”:

“在空间中并列的符号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空间中并列的事物,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符号也就只宜于表现那些全体或部分本来也是在时间中先后承继的事物”。

这里的两个事物分别指“物体”和“动作(情节)”。

他认为,语言永远不可能像绘画那样将对象的面貌展现在观者眼前,与其吃力不讨好地去直接描写对象,不如采取间接的方法去暗示对象。

(莱辛对诗与画界限的论述,抓住了艺术的符号性本质这一问题,并辐射开来,在同一与差异的交叉点上,对符号的工具性、象征性和自然符号与人为符号的差异性、互补性以及符号组合的自然性等问题,进行了解析和反思,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意义。)

莱辛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只是绘画、雕刻以色彩、线条为媒介,诉诸视觉,其擅长的题材是并列于空间中的全部或部分“物体及其属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于描绘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征;

诗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其擅长的题材是持续于时间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运动”,其特有的效果则是展示性格的变化与矛盾以及动作的过程。

作者还讨论了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刻和时间艺术的诗是可以突破各自的界限而相互补充。绘画和雕刻可寓动于静,选择物体在其运动中最富于暗示性的一刻,使观者想象这物体在过去和未来的状态。

诗可化静为动,赋予物体的某一部分或属性以生动如画的感性形象。

莱辛于是看到了文艺的共同要求,就是赋予描写对象以生动的、丰富的具体形象。就各类艺

“表达物体美是绘画的使命”,术所表现的美学理想看,美是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诗则不然,它所摹仿的对象不限于美,丑、悲、喜、崇高与滑稽皆可入诗。

2.基于艺术学概论 篇二

电影,也称映画。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艺术。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技术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象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过程在银幕上造成活动影象以表现一定内容的艺术形式.科学实验证明,人眼在某个视像消失后,仍可使该物象在视网膜上滞留0.1-0.4秒左右.我们目前看到的电影,正是根据这种"视觉暂留"理论,以每秒24格画面匀速转动,使一系列静态画面因视觉暂留作用而填没画面间的空隙,造成一种连续的视觉印象,产生逼真的动感.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这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电影分类、动作片、喜剧片、纪录片、科幻片、恐怖片、武侠片、动画片、战争片等。

二、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蒙太奇是电影最基本最独特的艺术表现方法。电影的蒙太奇,除了镜头内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关系外,还包括画面与音响、音响与音响之间的组合关系,由此形成各个有组织的片段、场面,直至一部完整的影片。银幕上的世界是一个特殊的时空复合体。电影是各类艺术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导演是影片摄制的中心,他必须以电影文学剧本为基础,进行全面设计、总体构思,充分调动各个艺术和技术门类的创造性,共同完成影片创作。

1)综合艺术。综合艺术的一种.利用现代摄影技术手段,融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在统一的创作意图下,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所特有的重要表现手段。

2)遗憾的艺术电影的重要属性之一,它是一次完成的艺术,不象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文学形式,写好乃至发表或演出之后,还有修改甚至再创造的可能.电影只能将终极成果发行放映,才能被观众认识接受,才能判定优劣成败,而此时电影的制作创造已经完成定型,它已通过特殊制作手段,将一切凝固在胶片上,几乎无法修改.如要修改就得重新演出,重返外景地,重新摄制,重新洗印,而同样,再补正的过程中的效果也只能在洗印出来后通过放映才能知道.从这个意义上看,电影艺术往往与遗憾同在.故此,人们把电影称为"遗憾的艺术".

3)第七艺术。电影艺术的同义语,语出于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1911年,乔托·卡努杜发表了名为<<第七艺术宣言>>的著名论著,第一次宣称电影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综合建筑音乐绘画雕塑诗和舞蹈这六种艺术的"第七艺术".

三、电影语言

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它以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其演进与电影技术的进步有密切联系。与一般语言不同,电影语言是一种直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以直观的、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传达含义的艺术语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银幕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参与画面形象创造的表演、场景、照明、色彩、化装、服装等都在构成特殊的电影语汇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由摄影机的运动和不同镜头的组接(剪辑)所产生的蒙太奇不仅形成了银幕形象的构成法则,也完善了电影语言的独特语法修辞规律。说白、音响、音乐以其自身并以新的蒙太奇方法——“音响蒙太奇”和“声画蒙太奇”——丰富了电影语言。电影语言的章法,是影片内容的组织和构造的特殊法则,一般由若干场面和段落按照蒙太奇规则相互交织构成,按其时间空间关系安排可分为客观现实结构和主观心理结构两种类型,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时空顺序、时空交错、单线结构、复线或多线对比结构、多侧面多视角立体网络式结构等。

四、电影中的全景、中景、近景

全景是摄取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电影画面。全景具有较为广阔的空间,可以充分展示人物的整个动作和人物的相互关系。在全景中,人物与环境常常融为一体,能创造出有人有景的生动画面。全景和特写相比,视距离差别悬殊。如果两者直接组接,会造成视觉上和情绪上大幅度的跳跃,常能收到特有的艺术效果。

中景是摄取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电影画面。视距比近景稍远,能为演员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不仅能使观众看清人物表情,而且有利于显示人物的形体动作。由于取景范围较宽,可以在同一画面中拍摄几个人物及其活动,因此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景在影片中占较大比例,大部分用于需识别背景或交代出动作路线的场合。中景的运用,不但可以加深画面的纵深感,表现出一定的环境、气氛,而且通过镜头的组接,还能把某一冲突的经过叙述得有条不紊,因此常用以叙述剧情。

近景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的电影画面。视距比特写稍远。近景中,人物上半身活动占据画面显著地位,成为主要表现对象,能使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或某种形体动作。近景和特写的作用有相似之处,即视觉效果比较鲜明,有利于对人物的容貌、神态、衣着、仪表做细致的刻画。在表现人物的感情交流,揭示特定的人物关系方面,近景有其独到的艺术功能。近景有时也用于摄取景物的某一局部。有些摄取人物腰部以上的镜头,一般称为“中近景”。

五、结论

电影艺术博大精深,学习和研究电影艺术概论可以丰富内涵,促进电影艺术在形式方面、内容方面、手法方面、技术方面等的创新,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验证。笔者在此简要浅谈电影理论,是对电影概论的一种初步探索,也意在带动其他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人学习理论,加强对理论的积累和研究,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摘要:电影艺术博大精深,学习和研究电影艺术概论可以丰富内涵,促进电影艺术在形式方面、内容方面、手法方面、技术方面等的创新,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是理论的验证。笔者在此简要浅谈电影理论,是对电影概论的一种初步探索,也意在带动其他电影爱好者和电影人学习理论,加强对理论的积累和研究,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电影艺术,艺术设计,电影概论

参考文献

[1]张智华.影视文化概论.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3.大提琴演奏艺术概论探讨 篇三

关键词:大提琴发展;音色;演奏;地位

中图分类号:J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1-0120-02

一、大提琴的发展

大提琴是一种西洋弦乐器,他的起源至是哪里今还未确定,但是主流的说法是大提琴是由维奥尔琴演变而来的。据相关资料显示,大提琴在15至16世纪期间就在欧洲国家风靡起来。大提琴是提亲中的一种,隶属于弓弦乐器。谈及到它的起源,如果单从体积上来分析,小提琴、中音提琴、大提琴、倍低音提琴,都有可能是由古代维奥拉演变而成。维奥拉是是一种六弦提亲,兴起于15世纪,消失于18世纪。从形状上来对比,维奥拉相比于大提琴要平一些;从音量上对比,维奥拉声音甜美醇厚,但音量相比大提前要小。

大提琴属于大型乐器,所以他不可能向小提琴和中提琴一样放在肩膀上演奏。大提琴的演奏时放在地上靠在肩上的。并且由于琴身的弧度比较大,弦与弦的距离较远,所以无法快速转移到其他音阶处,只能用左手按弦来调节音,但这使得它可以发出其他提亲发不出的音色。

最早的大提琴具有柔和浑厚的音色,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到了17世纪,由于广场演奏对音量的要求要增大,所以便需要对大提琴加以改善,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整改,便产生了如今的大提琴。改良后的大提琴在音色上更具有张力,在体积上也适合合奏。随后,以巴哈为首的作曲家,创造出了很多用大提琴演奏的名曲,使得大提琴在18世纪非常受人们的青睐,在同类型乐器中成为主流。此后,大提琴的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演出目录中,成为担任独奏最多的乐器。

二、大提琴音色特点

大提琴共有4根琴弦,每一根琴弦都有不同的音色。A弦,大提琴的第一弦,它具有明亮的音色,给人一种热情广阔的的感觉。它能发出类似于男高音的音色,真挚、激奋,表现力十足,能够将动人心弦的音乐表现的淋漓尽致; D 弦,大提琴的第二弦,它的音色相对柔和温馨,所以更适合于婉转忧伤的旋律;G 弦,大提琴的第三弦,相比于第二弦,它的音色更深沉浑厚些,适合于中低音区旋律的演奏; C 弦,大提琴的第四弦,有些类似于男低音的音色,深沉凝重,能够将神秘或者富有戏剧性的旋律演奏的惟妙惟肖。

大提琴的音色十分丰富,可以优美,可以沉重又可以悲凉。它与小提琴虽然都是提琴家族重的一员,但在表达的效果上却大相径庭。它没有小提琴的张扬外向,有的是稳重坚韧。也正是這种音色的醇厚,让它像似一颗珍珠,总会在不经意间夺走人的眼目。他拥有委婉蜿蜒的音色,凄美动人的声音,苍凉如雪的旋律,他就像是一位来自远方的绅士,将他的神秘故事深情款款地向你娓娓道来。大提琴的倾述就是这么的自然,好像繁华喧嚣与它无关。它的音色好比潺潺流水,时而欢快,时而凝重汹涌,脱俗却不失典雅,高贵却不失亲和,它的音色之美真的很难用语言去完美诠释,只有当你的耳朵触碰到它时,你才能真正感受到它的魅力。

三、大提琴的演奏

如果一件乐器离开了演奏,那便等于它失去了生命和核心。大提琴亦是如此,大提琴的演奏艺术赐予了他本身鲜活生动的生命力。总的来说大提琴的演奏有以下几大要素:

(一)记谱。记谱是大提琴演奏中重要的一部分。演奏中谱表的记录都是按照实际音高来标记的,这其中主要有高音、次中音、低音等。低音谱号是大提琴树妖采用的记谱方式,高音区可以用中音谱号或高音谱号记谱。

(二)指法。由于在体积上大提琴与小提琴有很大差别,所以在指法上也有所不同。在大提琴指法中,不仅有左手的2、3、4、5这四个指法,还需要用到拇指(用q符号表示)。拇指有其特殊的把位,就是第六把位以上的高把位。此外,在演奏八度音程时,拇指还会用于低音把位。除了以上的不同之处,在指法上大提琴还有一些独特之处:在大提琴演奏中,指间之间的关系都是小二度,拇指到四指之间又是一个小三度音程,因此在大二度音程演奏时中间必须要隔一个手指。大提琴的弦长越接近高把位越短,因此指间距离也越来越短。

(三)和弦。在和弦上大提琴与小提琴没有太大差别,基本相同。大提琴在演奏中可以发出三音和弦、四音和弦,还可以同时发出三个或四个音。大提琴的和弦演奏和双音演奏基本要领大致相同,但是由于大提琴在体积上有些偏大,所以在运弓上要复杂一些。例如在演奏三音和弦时,可以有两种方法进行演奏。一是可以同时拉动三个弦,定好弓位,运弓时加大弓压便可以三根弦同时发音。二是可以先奏两根低音弦,发音后迅速转为高音弦,而当中那根线在于高音弦同时发一次音,二者相比之下,后者较为常用。

(四)泛音。泛音是弦乐器中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奏方式,具有优美细腻的音色,就好像笛声一般,清脆高亮。泛音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泛音,另一种是人工泛音。泛音可以帮助初学者校音和定弦,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初学者解决对五度音和八度音不敏感的问题。

四、大提琴的地位

在管弦乐队中,大提琴是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弦乐器。它能够把旋律性很强的乐句完美的表现出来,还可以在和声的低音声部与低音提琴共同配合完成演奏。因此,现如今大提琴已经成为音乐家非常钟爱的一种独奏乐器。

作为低音乐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大提琴在在西洋音乐中是占有非常重要的艺术地位的。它可以独奏,可以协奏,是交响乐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乐器。其在音色上的特点,使得它能够适应各种风格的演奏,尤其是在中音部分的演奏中最为人们所喜爱。

五、结语

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如今的大提琴已然是中低音乐器的代表乐器。它那沉重、委婉的音色具有其他乐器没有的魅力和美妙,我想当时光在大提琴的琴音中悄悄流逝时,我们所能感受到的它的美,是永恒的,经久不衰的。

参考文献:

[1]严莉.大提琴演奏技巧探析[J].大众文艺,2014, (4):138-138.

[2]孙少平. 大提琴演奏艺术概论[J].戏剧之家,2014,(14).

作者简介:

张百童,女(1992-5-19),汉族,河北省邯郸市,大四学生,本科,音乐表演(大提琴方向)。

4.基于艺术学概论 篇四

(一)名词解释

1、“客观精神说”——所谓“客观精神说”,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拍拉图之“本质论美字”理论。认为在美的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终极的美的本质——“美本身”。而这个“美本身”拍拉图将其规定为“美的理念”,或者是客观“宇宙精神”。艺术只是这种美的理念,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而已。这是柏拉图基于他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对艺术本质的一种界定,即艺术作为对“理式世界”基本的现实世界的摹仿,是第三位的。

2、“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源于人的主观精神,而并非是某种概念——“美的理念”。艺术是审美的表现,而审美的根据是主观的。所以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持这种艺术“主观精神说”的代表人物如德国古典美字的开山祖康德更认为“艺术纯粹是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有着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特征。

3、“摹仿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的古希腊美学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真实的“摹仿”。此说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摹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还进一步认为,艺术的这种“摹仿”功能使艺术甚至比它所“摹仿”的现实世界更真实。

4、形象性——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相对于哲字、社会科学的总是以抽象的概念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另一种样式。即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形象来反映作品的社会生活和体现于其中的作家、艺术家之思想情感。任何文艺作品,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艺术形象。这就是艺术的形象性。

(二)简答题

1、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答:所谓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即是马克思所明确提出的“艺术生产”的概念之说,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从生产活动实践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人们满足审美的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答: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即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但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即揭示了艺术作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答:所谓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们意义首先是指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并且总是以一定的形式来体现、表现内容。是两者的有机统一。其次,在艺术欣赏中,直接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的形式,例如一首乐曲的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或者一幅油画的丰富而和谐的色彩等。然后由这种形式或生动而鲜明地展示出或含蓄而微妙地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

(三)论述题

1、艺术的审美性。

答:艺术的审美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作为人类艺术精神本质的具体现的艺术创作及其作品,即所谓的人类艺术生产产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换言之必须符合或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此即是艺术的审美性。若分而论之则其一,艺术的审美性总是要表现为人类审美意识所指向之艺术品美,艺术表演美,从而给欣赏者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获得审美享受。

其二,艺术的审美性又总是色含着人类对“善”的向往和对“真”的追求,也就是说尽管艺术的欣赏是一种直感的感受,而关注由艺术作品的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所引起的“美感”。但也离不开艺术家的人生价值和道德评价在艺术形象中的体现。其三,艺术的审美性要求内容美和形式美的高度统一,尽管作为人类精神产品之一的艺术或艺术作品,相对于其它精神产品,艺术美更注要形式,甚而形式美可以是衡量艺术美的一个独立的方面。但艺术家们在其创作中仍然在寻找,选择最能表现作品内容的美的形式,以加强艺术表现力。

2、结合自身的艺术实践经验来理解和认识艺术的基本特征。

答题要点:

1、一般而言:“自身的艺术实践”对大多数没有受过艺术专业训练或不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来说。可以用作“艺术实践经验”的经验,应该是指欣赏艺术作品或欣赏艺术表演的经验,这个说法是依据于“欣赏艺术作品是对艺术作品的再创造”。这句名言。

2、参加一次大型(小型也可)文艺晚会和艺术特征的诸如形象性;歌手在演唱歌曲时,以自己优美的声音与演唱技术结合打动了你的什么样心情从而引发了什么联想,从而你理介了艺术的形象性。

3、诸如主体性,即个性,譬如流行歌坛新秀辈出与老的田震,那英等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她们和年青的刘若英等有什么不同。

4、审美性:一幅画它好看在哪里?一幅风景照片它为什么吸引你的视线。找出其审美价值——给你带来了哪些赏心悦目的东西。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美育——美育即审美教育,首先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美学名著——《美育书简》中提出。在该书中,美育的概念已不局限为一种道德教育的特定方式之义。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情与理性等基本人生哲学命题出发,从而成为人的重新认识自我并获得自由、和谐之发展。最终实现人性的复归的更为寓义广阔的审美教育。由此美育便被提升到了一个全面培养、发展人的即社会普遍教化的意义高度。以席勒为代表的这一西方近代美育理论,对20世纪初叶的中国影响很大,如清末学者王国维,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蔡元培等都一致认为美育是使人达到新的精神境界的最好途经。

2、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若从和美育的关系而言,可视为美育的核心,同时又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并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在现代社会中狭义的“艺术教育”可理解为培养各类专业艺术人才或艺术家所进行的理论和技法的教育和训练;广义的艺术教育则是强调一般意义上的艺术知识原理的普及和提高,且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的展示,评论让人们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得以提高,培育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从而对人的道德的完善,智力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3、雕塑艺术——是造型艺术基本大类之一,是立体的,即以三维空间形式出现的空间艺术、视觉艺术样式。就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进行制作并具有真实空间存在形态的艺术品——实体艺术品。由于造型手法主要是雕刻和塑造,故称雕塑。雕塑也有许多分类,从体裁分;有纪念性雕塑,如名人塑像;建筑性雕塑,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宗教雕塑、如著名的敦煌石窟里的佛像。从款式来分,又有头像、胸像、全身像等;从表现手法的形式来分,一般又可分为园雕(或称之为“浑雕”),浮雕(又称“凸雕”),透雕三大种。

4、摄影艺术——是一门现代造型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依照自己的创作构思,和摄影技巧,将人或景物等拍摄下来,再经过一般暗房工艺处理或特殊暗房技术处理,以此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从而表达作者一定的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一般来说,摄影艺术不可能去表现已经发生过的和尚未发生的事物,更不能去表现客观生活中没有的东西。杰出的摄影作品是艺术性和真实性的完美统一。

(二)简答题

1、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

答: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所自有的一种独特的认知功能。艺术以其所特有的艺术形象为载体,在充分地表现出艺术家的对社会、人生敏锐的观察、深刻的评判、揭示对象的本质特征时,让审美主体——欣赏者以及广大受众,在潜移默化的认同中与作者、作品因审美互动而形成了共识。

另外,艺术作品的真实,又因它的高于生活真实,超越生活真实而表示出人们的对更为美好的未来的憧景和热爱。展现了人的思想、灵魂的纯化和升华,从而使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加深了对美好的事物、高尚的道德、诚真的情感的响往和追求。

有鉴于此,艺术的认知作用中的审美认知作用是艺术审美所特有的一种功能,是与人通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去认识客观事物,所不同的一种认知功能作用。

2、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艺术的审美娱乐作用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的审美需要得以满足,并由此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快。如通过阅读作品和观看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艺术作为一特殊的精神产品,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快感,是其审美娱乐的功能的体观。

3、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答:“美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一说,首先是指相对于实施美育教育之不同途径而言的。其次是指由于一般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而艺术美又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以及艺术教育又总是以艺术美为基础,从而艺术教育便被赋于了更为不广泛的内涵而言的。

尽管“艺术教育”的一种狭义理解是培养各种艺术家以及艺术专业的艺术专门教育,但艺术教育的更为广泛的自然的意义总是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为一般特点,以此培养、造就人的审美理想、鉴赏能力,乃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陶冶高尚情操、熔铸完美人格等。从而使艺术教育在这个层面上,具有了与美育同质之意义。也就是说在这个层面上,艺术教育的这种广义的功能,可视为美育的核心。(答案可参阅教材63、64、65页。由韩修乾老师重新组织、整理、册改、补充)。

(三)论述题

1、举例说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

答:由于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升华、人格的完善,认识的提高。所以我们无论是阅读一部精美的文艺小说,还是观看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我们都会为之振奋为之感动,并从而影响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的甚至能改变你的生活态度,改变你的世界观。学员答题可顺着如下思路,自己举例展开论述。

(1)、例举一部小说(请记住、不能举诸如《卡耐基的成功这路》这一类的生活指导,青年修养用书,这是议论文不是小说)对你的触动。

(2)、你由此发生了哪些改变?对你起到了什么审美教育作用。

2、艺术与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如何理解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题要点:

1、如引用前苏联当代美字家卡岗之说“艺术是它所属的文化的反映和代表”,“艺术起到了„文化自然意识‟的作用”。则可知艺术和文化的关系是表现和被表现的关系,归属和被归属的关系。就是说艺术是一民族文化底蕴的反映物。一民族的文化又总是为它的艺术所反映出来。举例中国文化里的阴阳学说反映在中国绘画——国画作品里阴面——暗面、阳面——亮面的程式化的墨分五色,石分三面的画法里。中国民间文化里的吉祥,如意,喜庆等意念表现在中国的剪纸艺术的图案花纹里。如喜鹊与梅花枝的组合图案,“表示”“喜上眉(梅谐音)稍”的喜庆意。

2、首先,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表现在艺术参与和推动,并体现和反映着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举例;今天在全球化消费文化的冲击下,大量的商品广告的具有艺术品位档次的精美制作便是艺术参与和推动、体现和反映着当代人类文化的变化与发展的明证。同时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独特的组成部分,它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只是整个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并受到制约和影响(中国的第一部动画片“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造型设计全是用的中国民间剪纸的艺术形式制作的)。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三

一 名词解释

1.建筑艺术――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应当是“建筑”与“艺术”二者的和谐统一.由于建筑是一种艺术立体作品,所以它又是空间造型艺术.其艺术审美特点主要表现为造型美.即以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造型艺术元素为语言,构成建筑物整体完美的艺术形象。

2.园林艺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但更注重观赏性.通过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从而将自然美的精华融入自然美与建筑美的组合之中.成为具有审美价值的园林风光和游憩景点.

3.工艺美术――工艺美术,一般又称为实用工艺美术,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一类含有美术意趣和实用性物品的设计制造技艺.具体来讲主要有三大类别:其一是带有艺术处理,美术性较强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绣花床套,枕套等,其二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如竹编器物,蜡

染织物等,其三是特种工艺品如玉雕﹑景泰蓝器皿等。

4.现代设计――从狭义上讲也称作工业设计或工业美术,是从传统的工艺美术行业中发展而来的。它是工业革命后,从包豪斯到当代国际上广泛兴起的一门现代工业设计与产品造型设计交叉重合的设计学科。大致包括:一,产品外形设计;二,环境设计:诸如室内装潢设计,庭院设计,城市设计等。三是视觉设计,包括装帧设计,印刷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

二 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

答:艺术的瞬间性与永固性是造型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所谓艺术的瞬间性是指造型艺术在客观现实生活的动和静的交叉点上将其发展变化的一瞬间形象抓住,以物质材料艺术语言固定下来。于是如何选取客观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最精彩的瞬间一直是画家雕塑家等造型艺术家们至关重要十分关注的课题。至于艺术的永固性就是指造型艺术的瞬间性形象一旦创作出来就同时受一定的物质材料所固定,可以供人们长期反复欣赏甚至千百年地流传下去。相比之于舞蹈戏剧曲艺等舞台表演艺术综合艺术无法将艺术形象物化固定而只能通过一次次重演来供人欣赏而言,造型艺术的永固性更得以彰显。

2.艺术的造型性与直观性

答:造型性与直观性是指蕴含于空间艺术和视觉艺术中的审美意义所在。同时二者又都是造型艺术基本的重要的特征。就造型性而言,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出可供观众欣赏的艺术形象,并以此形象的造型性为中介,传播艺术家赋予作品中的情感与思想;直观性也称视觉性,是造型性的派生。即无论是造型艺术的绘画作品还是雕塑摄影书法作品无一例外地都必须先诉诸于人眼的直接观赏和感受。这一直观性特征也成为造型空间艺术与也具有塑造艺术形象功能的文学,音乐乃至部分表情艺术区分开来的界限。

3.艺术的再现性与表现性

答:首先再现性和表现性都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的审美特征,且基于造型艺术的再现空间这一本质特征。另外,造型艺术更要表现形象的内在意蕴,倾注艺术家特有的情感,体现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因此表现性也是造型艺术特质之一而成为其审美特征。只是再现性与表现性两者相比,对于造型艺术而言,前者更有所侧重而已。如造型艺术之摄影艺术,其作品中的影像与被摄对象之外表形貌几乎完全一致。又如绘画的运用透视﹑色彩﹑光影﹑比例等手段,达到在二维平面上塑造非常逼真的三维空间立体效果。无疑的,这是造型艺术第一要实现的目的。

三 论述题

1.几个方面说中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

答: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叙说:

一.首先表现在工具材料上,中国画为主的工具材料是毛笔,国画颜料,墨,宣纸或绢帛。国画又因墨色的单独使用作画或和颜色结合一起作画的不同,又有水墨画和彩墨画的不同的两个名称。又由于讲究毛笔作画时的诸多笔法技巧和墨的“墨分五色”。使得“笔墨”二字几乎成为中国画技法和欣赏性的总称和主要术语。

二.其次表现在构图方法上,不受焦点透视西洋画原理的制约,多采用散点透视,从而表现中国画的视野开阔构图灵活画面景物可以随意安置的特点。其中主要的又有全景式,分段式和分层式三种空间形式。全景式如《清明上河图》,分段式如《韩熙载夜宴图》,分层式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

三.其次,中国画的还有一个特点是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其它姐妹艺术结合在统一画面上,相互补充交相辉映。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文本和审美语境,即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民族审美意趣。

四.后从根本上讲,中国画的内在特质是源于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思想精神。相对于重视客观对象逼真再现的西方绘画,中国画更加重视对象的内在精神和画家的主观情怀。非常强调作品的“立意”和“传神”,就是面对无生命山水云石和无意识的花鸟鱼虫画家也可以赋予他们人格化的精神品质和灵动的气韵情致。正所谓:“一草一木岂无情乎”。

2.指出标志中外雕塑艺术辉煌成就的几个高峰期

答:中国雕塑在秦汉时期是雕塑艺术达到第一高峰时代。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空前,气势磅礴,陶俑陶马总计有6000余件,组成了威武雄壮的军阵。汉代大型石雕除著名的霍去病墓

前石刻外,还有鲁王墓前的石人,陕西城固张骞墓前的石兽等,这些大型石雕多在陵前起纪念和仪卫作用。陵墓雕塑在秦汉时期堪称盛况空前。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宗教雕塑发展迅速,堪称我国雕塑的第二高峰期。从魏晋开始,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等相继繁荣起来。石窟造像艺术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仅现存的龙门石窟就有10万余座佛像,敦煌莫高窟490多个洞窟里,遗存至今的彩塑作品就有3000多件,云岗石窟现存大小雕像5万多个,麦积山石窟也有造像7000余尊。虽然这些地方的雕塑并非一朝一代的作品,但从整体风格和艺术水平来看,当推魏晋隋唐时期的石窟雕刻艺术成就最为显著。元明清时期,大规模的石窟雕刻艺术走向衰落。然而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又一大类型小型玩赏性雕塑却日趋繁荣,可视为第三高峰期。这个时期各种案头陈列雕塑,工艺装饰雕刻和民间雕刻工艺迅速发展,广东石湾的陶塑,福建德化窟的瓷塑,无锡,天津的泥塑,嘉定竹刻,潮州木雕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雕塑艺术更有长足发展。我国雕塑艺术正朝向新的高峰期迈进。

【艺术学概论】形考作业四

名词解释:

1、音乐艺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在时间上的流动来创造艺术形象,传达思想感情,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时间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艺术种类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喜爱的艺术种类之一。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时间的艺术,也是表现的艺术、再创造的艺术。“旋律”,音乐最主要的表现手段,它把高低、长短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的节奏、节拍以至调式、调性关系等组织起来,塑造音乐形象,表现特定的内容和情感。

2、舞蹈艺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它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

3、戏剧艺术:从广义上讲,戏剧包括话剧、中国戏曲、歌剧、舞剧、乃至目前欧美各国影响广泛的音乐剧等。从狭义上讲,戏剧主要是指话剧。这里所讲的戏剧即指话剧,是从狭义理解的。话剧在欧美各国通常被称为戏剧。戏剧是在舞台上由演员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当场表演故事情节的一门综合艺术。

4、戏曲艺术: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的总称。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有三百多个剧种,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剧种如京剧,也包括地方戏如川剧、秦腔、河北梆子等。在世界上,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和中国戏曲,被称为三种古老的戏剧艺术。

简答题:

1、艺术的抒情性和表现性。

答:所谓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当是音乐、舞蹈艺术的共同审美特征。其中抒情性又可视为音乐、舞蹈艺术的基本属性。诸如“歌以叙志、舞以宣情以及“音乐是心情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情”等说法都说明着这一点。尽管,作为表情艺术的音乐、舞蹈艺术,难以摸拟和再现客观对象,但却长于表现或传达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故而它们可以直接表现人类的各种细微复杂的情思心绪,甚而还可以触及人的心灵意识深处,激发、升华人们的崇高精神。表现出人类的理想追求。贝多芬的一曲《欢乐女神》,当它以庄严慈爱的合唱唱响时无论是歌者还是闻者,都会激荡于、感化于、忘情于乐曲之中。

2、艺术的表演性与形象性。

答:表演性,形象性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且二者又都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之中。就表演性而言,无论是音乐还是舞蹈都先须有作曲、作词、配器和编舞的所谓一度创作。然后又须有指挥家、演奏家、歌唱家和舞蹈家的指挥、演奏、演唱和舞蹈表演的二度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首乐曲,一场舞蹈只有通过这些表演,才能作为艺术作品而存在,才能显示其审美意义和审美价值。至于形象性除了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的又一特征以外,又各有其不同,如舞蹈形象的塑造,完全依靠舞蹈演员的形体动作,即肢体语言来完成。具有直观性、动态性和表情性等特点。而音乐艺术的形象塑造除了和舞蹈艺术一样也必须由演唱演奏来表演外,它的音乐的非表演的艺术形象是非直观的。是看不见的,它需要欣赏者用全部身心去体验、去感悟。在人的内心产生丰富的意象联想,从而完成音乐形象的创造。

3、艺术的节奏性与韵律美。

答:节奏性与韵律美。在艺术领域里,节奏是最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所有的艺术种类中,对于音乐和舞蹈这一类表情艺术来讲,节奏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把节奏看作是表情艺术的生命。

在音乐中,节奏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表现手段。音乐节奏具体指乐音的长短、高低、强弱等变化组合的形式,它是旋律的骨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构成因素。

在舞蹈中,节奏同样是舞蹈艺术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和表现手段。舞蹈节奏一般表现为人体的律动,即人体动作的力度强弱、速度快慢,以及动作幅度能量的大小等,因此,舞蹈节奏常常体现为人体动作的韵律美。在舞蹈作品中,音乐与舞蹈紧密结合,没有成功的韵就没有完美的舞蹈,而节奏正是它们结合的纽带。富有韵律美的舞蹈动作,建立在节奏的基础之上;而音乐的节奏,又需要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来形象地展现。所以说,正是节奏将舞蹈音乐与舞蹈动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美的舞蹈作品。显然,对于音乐、舞蹈这两种表情艺术来讲,节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述题:

1、如何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理解音乐舞蹈的抒情性与表现性,从而加深对表情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2、如何理解形象思维的三个特点。

5.艺术概论考试复习 篇五

一.名词解释题

1、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艺术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原理、范畴、原则和方法等。

2、“艺术学之父”:19世纪末德国人康拉德·费德勒首次提出“美=艺术”的公式不能成立,强调艺术研究的独立性,因而人们称其为“艺术学之父”。

3、游戏发生说:这种说法是由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来的,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艺术与游戏之间有共同点:它们都是超功利的,不能满足人们实际的物质需要;都具有假定性;都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该说法对艺术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4、书法艺术:是以线条的组合、变化来表现文字之美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

5、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6、实用艺术:所谓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它具有物质生产与艺术创作相统一的特征,实用的、材料的、结构的特点与装饰的、美化的、观赏的特点交融在一起,既具有物质的实用功能,又具有精神的愉悦功能。

7、净化:是指接受者通过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和共鸣的产生,使情感得到陶冶、精神得到调节、人格得到提升的状态。

8、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鉴赏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艺术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以称作共鸣。

9、艺术作品的格调: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10、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

11、意识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的心理活动。无意识指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分为:误差无意识、病患无意识、梦幻无意识、本能无意识、习惯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12、艺术的创作方法: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也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

13、典型: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本质概括性的个性化了的艺术形象或形象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

14、艺术风格: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这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部作品达到较高水准的标志。

15、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

16、艺术流派: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17、艺术思潮: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

潮的影响,艺术领域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18、艺术传播:艺术传播指的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艺术传播具有公共化与个人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它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传播方式,使艺术信息和作品得到扩展及蔓延,并传递给接受者。

19、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包括鲜明生动的人物,也包括其他富有审美特征的情境、画面或意境。

20、艺术构思:是指艺术家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以各种心理活动和艺术表现方式为中介,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艺术构思的方式主要包括整合,变形,移情和意蕴的凝结。

21、蒙太奇:本义源于法语montage,是建筑学上装配、组合的意思。后来,电影借用这个概念,使其逐渐成为影视制作的一个专用术语。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狭义的蒙太奇是指影视作品的组接技巧。即在影视制作时期,将前期采集的画面和声音素材按照主题要求所设计的顺序组合在一起,形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

22、意境: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

23、艺术鉴赏内涵:是指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24、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句话,出自唐朝的画家张璪,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不朽名句。简单的说,“造化”是指大自然,“心源”指的是内心的感悟。意指画家应以大自然为师,再结合内心的感悟,然后才可创作出好的作品。

二、简答题

(1)艺术起源的五个主要理论观点:

①模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模仿。这是一种最为古老的观点。代表人物,古希腊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②游戏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代表人物,德国的席勒、英国的斯宾塞、德国的谷鲁斯。③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科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④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西方近代影响比较大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英国人爱德华·泰勒、英国人詹姆斯·弗雷泽。⑤劳动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代表人物,俄国人普列汉诺夫。

(2)说出艺术的几种划分方法:

①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将艺术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绘画、雕塑)、时空艺术(戏剧、影视)。②以对作品的感知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音乐)、视觉艺术(绘画、雕塑)、视听艺术(戏剧、影视)。③以艺术作品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再现艺术(绘画、雕塑)、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再现表现艺术(戏剧、影视)。④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⑤从本质上讲分为五大类别:造型艺术(绘画、雕塑等)、实用艺术(建筑、园林等)、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等)、文学艺术(诗歌、散文等)、综合艺术(戏剧、电影等)

(3)简述悲剧及其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所分的类型。

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思想内涵一般表现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败,以美好理想的破灭,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悲剧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①英雄悲剧。表现英雄人物,歌颂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②性格悲剧。由于人物内在性格的矛盾或弱点,所导致的悲剧。③命运悲剧。恶劣的命运所产生的悲剧。④社会悲剧。由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所造成的悲剧。

(4)艺术体验: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具体而言,包括三个方面:A、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B、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C、创造欲望的调动及动机的生成。

(5)简述艺术家的修养及其包括的方面。

艺术修养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提高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创作技巧,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艺术家修养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②广博的知识③深邃的思想④ 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

③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6)请简述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及其特征:

包括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现实主义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基本特征:①艺术描绘的客观性②艺术形象的典型性③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浪漫主义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活的创作方法。基本特征①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②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③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

(7)简述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

艺术接受是一个无限的创造过程,根据:①艺术作品在空间上、时间上都能面对不同地域的接受者。②作品本身结构的召唤性特征。③不同历史中的接受主体对同一件作品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而有所创造。④人类社会文化的历史性;主体存在的历史性;艺术作品结构的召唤性构成了艺术接受的无限创造性和评价性的客观依据。

(8)简述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现当代社会中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修养,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

②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有着特殊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③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由于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因而,艺术教育对于人的情感的培养与提高,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历来的思想家、艺术家们,都十分重视艺术对于人的情感的陶冶和净化作用,强调通过艺术教育来培养人们美好、和谐的情感和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

(9)简述艺术批评的形态和作用:

艺术批评的形态主要包括社会历史批评、伦理道德批评、心理批评等。

艺术批评的作用:一,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二,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三,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三、综合论述题:

(1)运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原理来分析你所熟知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音乐、影视等

等皆可)。

①作品的内容是指经过艺术家体验、加工和创造的人类活动。其中包括客体世界和人的主观精神。内容主要指题材、主题、人物、环境、情节诸多要素的总和。②作品的形式是指艺术作品内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态。其内部联系表现为内部形式,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态呈现为外部形式,即表现内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③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在艺术创作中,内容常常起到主导的作用,形式的选择应当以是否适应内容的需要为原则;但同时,形式又呈现出相对的独立性,它不仅可以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而且由于形式的变化,可以直接影响和制约内容的审美价值的实现。(此题要求结合具体艺术事实,切合理论,论述充分)

(2)试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

①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②世界艺术: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特征是:

Ⅰ)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

Ⅱ)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

Ⅲ)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③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Ⅰ)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Ⅱ)差别在于: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④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

该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Ⅰ)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

Ⅱ)坚持社会主义艺术的开放性。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艺术并与本民族的艺术传统结合起来,洋为中用,创造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主义艺术,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此题要求结合具体艺术事实,切合理论,论述充分)

(3)联系你对所熟知的艺术作品(文学、绘画、音乐、影视等等皆可)的鉴赏过程,谈谈艺术鉴赏的内涵及提高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的途径。

①艺术鉴赏内涵:是指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②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的途径:

第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

第二、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不断积累社会、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化科学知识

第四、在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中积累审美体验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此题要求必须结合具体艺术事实,切合理论,论述充分)

(4)结合具体的艺术史实谈谈艺术思潮、艺术流派、创作方法的关系,并论述研究艺术思潮、艺术流派和创作方法的现实意义。

①艺术流派、艺术思潮与创作方法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区别:艺术流派是艺术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等相近或相似的创作主体的群体化,艺术风格成于个人,是艺术家独特艺术个性的集中表现。一个大的艺术思潮中包含着多个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是互为前提条件而具统一性的。

②艺术创作方法与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特定的创作方法体现了特定的艺术思潮、流派的审美文化精神;某一艺术流派、艺术思潮往往要推崇与之相应的一定的创作方法;而创作方法也因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而得以迅速发展;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现象,创作方法则是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创作方法具有普适性。各艺术流派、艺术思潮的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用创作方法;各创作方法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是相互渗透,互为作用的。③研究艺术流派、思潮与创作方法有现实意义:

Ⅰ)有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的蓬勃发展。

Ⅱ)有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内在意义。

Ⅲ)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明相统一是艺术自身的规律之一。

④从近代艺术思潮、流派和创作方法的发展经验、教训,艺术的创作方法需要把握两点: Ⅰ)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吸取新的时代的社会生活养料和时代精神的乳汁;

Ⅱ)要善于不断吸取其他诸流派艺术创作原则和表现手法中之精华来充实自己,使自己的本体和原则变得更充实、更有活力、更优化。

(此题要求必须结合具体艺术事实,切合理论,论述充分.)答题须知:

1、填空题要求准确,设计人名、专有名词要求字音、字形皆准确。

2、简答题要求列出要点。

3、论述题要求结合具体艺术史实,同时也要答出相关理论,否则不能得分。

6.影视艺术概论 篇六

《美丽心灵》影评

氤氲的氛围,暖色调的环境,自己生存的世界交织着真正的成就与爱情,压力与理想,幻觉与现实,天才与木讷,完美理论与分裂人格。约翰·纳什的一生,最贴切的代名词就是天才的头脑、弱智的情商、难以言喻的孤独,甚至孤独到精神的缺陷。《美丽心灵》讲述的是根据真事改编的著名数学家约翰·纳什的一生,一个天才是怎样成功 又怎样一步步走出自己的幻觉与孤独,超越自己的“创意”与木讷,最终博得世人认可的过程。从中我们体会到那句“天才与疯子只有一步之遥”的俗话,每一个天才都是疯子,但却不是每一个都“疯”的这样明显,孤独的这样典型。本片意指不会只是或赞颂或粉饰真正的原型人物,它的意指在于通过这样一个典型的曲折坎坷的伟人形象,揭示一个更深刻的人生人性的主题,自己与“自己”斗争的主题,人的内心有多强大多坚强的主题,及爱情与心灵是拯救一切的主题。看完影片好多人说,纳什教授是一个奇迹,有人说他是天才,有人说他伟大,但我却想说,在他背后,有一个女人一直在他身边,对他不离不弃。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的妻子艾利西亚的支持,只怕纳什的下半生都会在精神病院缠绵,会在现实与幻想里终结人生吧!在他身边,还有一个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密友。

爱情,是谁说过,人类因为有了爱情才能不孤独的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天赋的才情,天纵的傲骨,一个倔强而又孤独的天才。天才在现实得到不了的友谊,于是他变寻求在幻想中得到,幻想了三个人来完成自己心中那疯狂的渴求。至此,精神分裂的种子已经在他脑海中深深的种下。也许是上天同情他,为他派来一个美丽的妻子来爱他,来照顾他,用爱情的种子来支撑起这个天才即将倒塌的生命大厦。可是太迟了,现实和幻想已经合而为一,他已经分辨不清楚了……

回想起两人最开始的相遇,课堂上的老师略显拘谨,课堂上的女孩活泼大方。也许当艾利西亚站起身开启窗户之时也已经打开了纳什心中的那扇门,也许当纳什走进教室关上窗户是,尤利西亚就已经暗自把这个人藏进心里最柔软的的地方。影片中他们约会的场景并不多,第一次约会时,纳什似乎是心不在焉,宴会结束后,纳什与尤利西亚站在美丽的星空之下勾勒出雨伞,勾勒出两人的爱情。第二次约会,尤利西亚用自己充满感情的吻,来回答纳什的问题。“我很喜欢你,而你对我这么主动,也证明你喜欢我。然而照规矩,在我们发生性关系之前,仍要来上一段柏拉图式的爱情。而我正在进行那种活动。然而就事实而言:我只是想尽快的和你上床而已!你是不是该掴我耳光了”,当纳什说出这句话时我不禁想起了当纳什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去酒吧追求女生的事,他对那个女孩子说“我知道我应该说一些话说服你和我性交,但是我们可不可以假装我已经说过了。”在中国文化里,纳什已经不是一个小流氓了,用古人的话他简直就是荒淫,但是,就是在这样的话里面,在这样的一种对比里面我们才更加能体会到尤利西亚的爱与真诚。影片中的整体色调都比较灰暗,甚至纳什幻想中的小女孩玛希也只是穿着暗红的格子外套。但尤利西亚却穿过大红色裙子,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直至纳什终于鼓起勇气向艾利西亚求婚时

约翰纳什:艾莉西娅,我们之间的关系,是否能保证长远的承诺呢?我需要一点证明,一些可以作为依据的资料。

艾莉西娅:你等等,给我一点时间,让我为自己,对爱情的见解下个定义,你要证明,和能做为依据的资料,那么,告诉我宇宙有多大?

约翰纳什:无限大。

艾莉西娅:你怎么知道?

约翰纳什: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这么指示的。

艾莉西娅:可是它被证实了吗?

约翰纳什:没有。

艾莉西娅:有人亲眼见到吗?

约翰纳什:没有。

艾莉西娅:那你怎能确定呢?

约翰纳什:不知道,我只是相信。

艾莉西娅:恩,我想这和爱一样。其实你所不知道的部分,是我愿不愿意嫁给你。多么感人的对白,两人的爱情不算轰轰烈烈不算唯美浪漫,也许他们之间最浪漫的事就是对着天空画下自己喜欢的事物了吧。但是当纳什这位不正常的天才在幻想的生活与现实世界游走时,艾西莉亚的出现终于给这位人际关系坏到几乎无法挽回的自傲的天才带来了新“创意”,到来了后来挽救落魄精神的希望。艾西莉亚一出场就给人女主角非她莫属的感觉,在课堂上与纳什pk创意,后来主动接近纳什,还记得她穿了件红裙子,在整部影片里唯一的有人穿红色裙子,给观众深深的印象,她的美丽机智勇敢,让纳什从一开始就注意到她,并喜欢上她。当他们站在星空下画“伞”的时候,场景美丽安宁,真实安静,让观众听到有爱情在悄悄生长,开花结果。爱情的每次出现会赢得赞叹,这也多亏了女主角的纯熟演出,不亏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奖项,她将艾西莉亚演得多么美好,机智美丽,善解人意,勇敢坚强。纳什站在领奖台上说的话没有错,艾西莉亚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记忆犹新的是艾西莉亚在厨房歇斯底里的尖叫摔东西的场景,黑黑的夜色,艾西莉亚近乎疯狂的举动,玻璃清脆的破碎就像看不到深爱的纳什痊愈的绝望,就像破碎的心脏。爱情是片中最让人无法忘怀的元素之一,她从女性的方面一点点的突出了影片要从纳什身上折射出的主题,感性的爱情与心灵拯救了一生都在理性思考的脑袋,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精神的缺陷。

虽然现实生活中的纳什多多少少让人有些失望——他与一名护士发生关系,并育有一子,但是现实中的尤利西亚却还是如影片中一样美好,在与纳什离婚后她仍然对他不离不弃悉心照顾,而后两人又复婚。如果不看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个巨大的光环,也许Nash的妻子对他这份执着以及坚忍的爱才令人更加的赞同,就算没有诺贝尔奖,他已经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

影片中另外一个很重要的人就是查尔斯,这个人一直生活在纳什的幻想之中,纳什幻想出来的密友,总是在他困难的时候站出来鼓励他激励他,幸亏有查尔斯,让他不至于内心太孤独无助。纳什没有任何朋友,影片中也没有出现过他的父母,他孤单,不善与人沟通,他唯一的朋友就是他的葡萄牙籍室友。如果没有他的支持,他的鼓励,他的开导,他的欣赏,他的陪伴,也许纳什连第一篇论文也无法完成。更不用说被推荐去著名大学的研究小组。虽然后来这个完美的葡萄牙室友被纳什过度依赖,也最终被抛弃。因此纳什给他创造了葡萄牙籍,让他英俊,睿智,还能到哈佛去教书,他也怕他会孤单,还给他安排了个侄女。不过幸好有个永远长不大的侄女让纳什能够承认自己的幻象。不愧为得了诺贝尔奖数学家,自己设的局,自己还能解得开。

整部影片精彩细节有很多,有一处细节不得不提,就是纳什被幻想的人逼得要杀艾西莉亚时,那场挣扎,这是主人公开始拯救自己正视自己的转折点,当幻想的人物打破了原本幻想与现实平衡的状态时,纳什一只活在混沌中,观众也在猜测中品读这个曲折的人生旅程,纳什冲到车前,观众为艾西莉亚捏了把汗,然而在大雨中我们看到了纳什唯一的不闪躲坚定的恍然的眼神,大雨就像一场洗礼,就像《肖申克……》里主人公的成功逃出也安排了大雨,雨是会洗涤心灵的,纳什在雨中终于看到了真相,开始了拯救自己的转折。还有两处,一是还是研究生的纳什得出博弈论时的演算过程,镜头从纳什的努力样子向外拉,渐渐的是窗棂,在然后是更大的背景,音乐美丽舒畅,整个场景充满了满足的感觉,人们看到纳什早一步步走向成功;二是纳什意识到自己患病与艾西莉亚坐在桌前,镜头依旧由二人向外拉,一点点看到他们的生存环境,这时是爱情决战精神的转折点,人们从艾西莉亚坚定的爱情中看到了希望,音乐依旧舒缓,感情超越了理性,人们看到了一点点开始变正常的纳什。

7.基于艺术学概论 篇七

艺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基础理论作为支撑, 《艺术原理》应当是艺术学学科最基础的理论, 但笔者在检寻过程中发现2 0世纪的《艺术原理》著作不到1 0本, 可见我们国家长期以来艺术学基础理论建设还处于非常薄弱的水平。非常有趣的是, 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著述在2 0世纪大多冠以“艺术概论”的名称, 于是, 《艺术概论》便担任起了艺术学基础理论的角色;而且, 《艺术概论》还被作为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 尤其是近些年, 《艺术概论》还被很多普通高校作为通识教育的选修或必修课。由此可见, 对于2 0世纪《艺术概论》进行整理、回顾不仅对于艺术学学科建设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而且对于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也相当重要。

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国际上确立, 一般以1 9 0 6年德苏瓦尔著述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1作为标志, 但是艺术学传入我国已经是2 0世纪2 0年代之后的事情。笔者通过对《全国总书目》及国家图书馆、六所重点大学图书馆2及山西省内图书馆馆藏图书进行电子检寻发现, 2 0世纪国内共有《艺术概论》著作 (不包括港澳台学者著述) 3 3本, 且各时期的出版发行情况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 经历了由译介探索——停滞断裂——复苏繁荣的艰难发展历程。

一、早期 (20年代-40年代末) :译介探索

2 0世纪早期, 随着国门被迫打开, 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及其理论涌入中国。“艺术学”这个对于中国人来说陌生的新名词开始逐渐被国人了解、知晓。这对于中国传统的艺术理论来说, 无疑是极大的冲击, 预示着中国的艺术理论研究即将发生大的变革。作为学科的“艺术学”在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曲折坎坷、摸索前行之路。

2 0世纪早期《艺术概论》共检索到4本著作, 包括国外译著和国人著作各两本。2 0世纪出现在我国的第一本《艺术概论》著作是由日本学者黑田鹏信著述、国人丰子恺翻译的一本译著, 于1 9 2 8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发行, 此书涉及了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分类、艺术的材料、艺术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制作和艺术的鉴赏及艺术的效果等多方面的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在2 0世纪早期, 国人对具有现代意义的艺术理论还不了解的情况下, 该书的译介无疑为国人了解“艺术学”, 提供了最早的样本。该书从1 9 2 8年初版, 之后曾被多次再版, 到1 9 4 8年已印刷至第九版, 可见该书对2 0世纪早期国内的艺术学理论研究所产生的影响之大。该书的“译者序言”中说:“此稿原为立达学园西洋画科一年生译述, 予因其

论坛

书论艺术全般, 以简明为旨, 适于通俗人观览;又念中国似未有此类书籍出版, 遂以讲义稿付印。”3由此可知, 黑田氏的这本作为艺术学基础理论的“艺术概论”被引入国内学术界, 而且被纳入了中国高等院校艺术教育体系。可以说, 该书所确立的《艺术概论》的任务、性质及其理论框架, 为2 0世纪艺术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和在中国高校作为课程开设, 起了奠基性的作用。

2 0世纪早期另一本译著《新兴的艺术概论》4, 是由日本学者青野季吉等四人编著, 国人王集叢和冯宪章都曾翻译过该著作。此书包含四个“大主题”, 从不同角度阐发了“新兴的”艺术观点, 分别是:“普罗列塔利亚艺术概论” (青野季吉) 、“观念形态论” (藏原惟人) 、“艺术与科学” (田口宪一) 、“艺术与哲学·伦理” (本庄可宗) 。仅从主题来看, 该书贵在体现“新兴”二字, 对于四个“艺术问题”的关注, 恰好与2 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革命文学”等热点论题相吻合, 因此它的译介无疑给予中国学者以新的启示, 同时为刚刚起步的中国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带来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但是, 尽管这本书的书名为《新兴艺术概论》, 其实该书并没有给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与其说这是一本《艺术概论》著作, 不如说是一本“论文集”, 完全不同于黑田氏的《艺术概论》具有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冠以“艺术概论”名称的著作是俞寄凡编著的《艺术概论》5, 全书包括四个部分, 依次是“总论”、“艺术之独立性”、“艺术之社会性”和“结论”, 较为细致地探讨了一些与艺术相关的重要问题, 如艺术之不可解、艺术的表现与再现、艺术个性、艺术样式、艺术起源、艺术的创造、艺术的民族、时代、阶级差别、艺术的鉴赏与批评等问题。作者将这些问题归属为四个“板块”进行讨论, 这是国人探索研究《艺术概论》的最早尝试, 体现出我国学者对国际上“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所作出的积极回应和大胆探索。

另一部国人著作是著名的新闻工作者萨空了著述的《科学的艺术概论》, 作者于3 0年代左右曾任《世界日报》画刊编辑, 《世界画报》总编辑, 天津《大公报》艺术半月刊主编等工作, 1 9 3 1年还被聘为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教授艺术理论课。因此, 他对于2 0世纪早期的中国艺术理论研究的现状深为了解, 深感我国艺术理论, 尤其是《艺术概论》的研究相当匮乏, 于是在1948年编写了《科学的艺术概论》, 该书主要探讨了建立艺术哲学之必要、艺术的定义、什么决定着人类的美的概念、艺术与社会的关联、新艺术建设的启示、艺术遗产的批判接受、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等几个问题, 该书以“述”为主, “论”为辅的方式, 在理论阐述上不够深入和系统。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它对我国“五四”以来的革命文艺运动的基本经验作了科学的总结, 也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文艺运动的基本经验作了科学的总结, 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理论结晶, 是国家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导性文件, 虽非《艺术概论》, 但由于它对我国文艺认识影响重大, 应予以关注6。其理论阐述中涉及了诸如:革命与文艺、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工作对象、继承与借鉴、文艺为什么人、如何去服务、文学艺术与社会生活、文艺工作的普及与提高、文艺与政治、文艺界的统一战线、文艺批评及其标准问题等丰富的内容, 《讲话》提出的系列问题曾对艺术学基础理论及《艺术概论》著作, 影响时间较长, 直到7 0年代末8 0年代初新时期到来。

二、中期 (50年代-70年代末) :停滞断裂

2 0世纪的5 0年代—7 0年代末, 由于特殊历史原因, 我国艺术基础理论研究陷入停滞、断裂状态, 期间没有产生系统的《艺术概论》专著, 仅能检寻到《艺术概论》著作2本, 其一是《艺术概论讲义》, 由湖北省武昌艺术师范学校编写的, 只知道是1 9 5 (?) , 具体出版年月不详, 由于条件所限, 无法找到文本资料。但是可以推断, “艺术概论”在5 0年代曾编写用于学校艺术教育课程。其二是苏联学者涅陀希文著的《艺术概论》, 在“全面学习苏联”的社会大潮之下, 大量的苏联理论成果被引进, 这本著作在当时颇具有影响。该书包括四章内容, 分别探讨了“艺术是反映现实的形式”、“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外加一个附录, 是苏联两位知名学者对本书的评价。该书关注于社会主义时期艺术理论建设, 但其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仅仅从现实主义, 特别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来作为“艺术概论”的研究, 视角过于单一、狭窄。

三、后期 (70年代末-世纪末) :复苏繁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变革, 学术文化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文化艺术事业蒸蒸日上, 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教育也被提到议事日程。此时迫切需要具有我国自己特点的, 并适合当前艺术教育实际情况的新的艺术理论教材。从7 0年代末到2 0世纪末, 涌现出了大量的艺术学理论成果, 共检寻到《艺术概论》著作2 7本, 且全部为国人著作。不论是在数量和质量上, 还是研究视角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显著提高, 从此中国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步入复苏、繁荣发展的新阶段。

1. 复苏期:70年代末—80年代末

复苏期第一本冠以“艺术概论”名称的著作是《艺术概论提纲》, 这是8 0年代初期, 为满足高等艺术院校艺术理论教学所需, 由文化部艺术教育管理局组织一些高等艺术院校成立《艺术概论》编写组, 率先编写的一部“提纲式”著作, 于1 9 8 0年文化部《艺术教育》杂志编辑部内部刊行, 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之后编写组在《提纲》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 于1 9 8 3年正式出版了《艺术概论》。该书包括十一个章节, 分别探讨了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艺术的种类、艺术的创作过程、艺术的创作方法、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的基础借鉴与革新创造、艺术的欣赏与艺术批评以及艺术家的职责与修养等一系列的基本问题。该书带有明显的8 0年代初期理论界“拨乱反正”的时代特点, 发挥了承前启后的作用。该书的理论结构和基本观点代表了8 0年代初期的艺术理论研究水平。编写说明中写道:“主观上力求做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的基本原理进行完整、系统、准确的阐述”7, 并且密切联系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和建筑等多种艺术现象,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争取与“文学概论”有所区别, 写出“艺术概论”的特色, 同时要做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具有特色的是该书还在卷首附有8 4幅涉及多个艺术门类的彩色及黑白图片。但是该书的理论框架并没有脱离“文学概论”的理论框架及其模式的影响。尽管说8 3版《艺术概论》在理论结构和基本观点上还存在某些陈旧的东西, 然而该书在新时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巨大的, 从1 9 8 3年初版5 0, 000册到1996年已经第8次印刷总计达到186, 000册, 是高校艺术基础理论教学使用面最广、发行最多的艺术概论教材, 在艺术教育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8 0年代后半期, 随着我国艺术事业的蓬勃发展, 艺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渐趋于浓厚, 国内有很多学者开始从事《艺术概论》著作的编写工作, 如1 9 8 6年金增和主编的《艺术概论》、1989年孙美兰主编的《艺术概论》、1989年顾永芝著《艺术概论》、1 9 9 0年哈九增主编的《艺术教程》等。这些不同版本的著作从不同角度对艺术学基础理论作了积极的研究分析, 体现了研究的多元化和丰富化。

2. 繁荣期:8 0年代末——2 0世纪末

9 0年代以来, 各种不同版本的《艺术概论》纷纷出版发行、数量倍增, 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十年间冠以“艺术概论”的著作有2 0本之多, 数量比例约占整个2 0世纪《艺术概论》著作的三分之二, 说明我国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正走向繁荣。如彭吉象著《艺术概论》、党伯明编著《艺术概论》、梁玖著《艺术概论》、李树榕著《艺术概论》、欧阳中石主编《艺术概论》、龚妮丽, 吴秋林编著《艺术概论》、高师《艺术概论》、钟文娟编著《艺术概论》、师言和主编《艺术概论》、郭青春主编《艺术概论》、王宏建主编《艺术概论》等。尤其是9 0年代中后期, 艺术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在我国得以确立, 《艺术概论》教材的出版更为频繁, 五年间出版发行“艺术概论”著作2 0本, 仅2 0 0 0年出版的“艺术概论”著作就有1 1本。这些《艺术概论》具有这样一些特色:理论框架结构多元并存、理论阐述多重角度、主题范围不断拓展, 理论研究不断深化。这一时期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逐步完善, 研究成果不断涌现, 促进了艺术学学科的确立。

四、结论

通过对2 0世纪不同时期《艺术概论》著作分析研究, 使我们对2 0世纪我国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状况和发展水平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2 0世纪《艺术概论》研究状况经历了一个由译介探索——停滞断裂——复苏繁荣的发展历程, 理论研究也逐步由简单零散向深化系统转变。目前对于2 0世纪《艺术概论》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整理、研究工作还未展开, 因此本文所作的研究工作将对2 1世纪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 提供直接的、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对艺术学的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不同时期《艺术概论》著作的研究分析, 阐释了作为艺术学基础理论的《艺术概论》经历一个由译介探索——停滞断裂——复苏繁荣的发展历程, 理论研究由简单零散逐渐转向深化系统。

关键词:20世纪,《艺术概论》,研究状况

参考文献

[1].汉译本为德索 (德苏瓦尔) .美学与艺术理论.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

[2].六所重点大学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艺术学院。

[3].黑田鹏信.艺术概论.丰子恺译.开明书店, 1928版前言页

[4].青野季吉等.新兴艺术概论.王集叢译.上海辛垦书店, 1930

[5].俞寄凡.艺术概论.上海, 世界书局, 1932

[6].李心峰.毛泽东的《讲话》与艺术科学——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60周年.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6辑

8.基于艺术学概论 篇八

摘要:“文学概论”课程教改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改的关键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关键在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关键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面对信息化的挑战,“文学概论”课堂教学改革要借助MOOC教学理念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同步进行。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思维工具将理论内容节点化,节点知识图像化、直观化;另一方面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将学习内容信息化,以便学习方式自主化、交互化。

关键词:“文学概论”教改;课堂教学设计;反思

“文学概论”课程教改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教改的关键在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关键在教学理念,教学理念的关键在于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面对信息化的挑战,“文学概论”课堂教学改革要借助MOOC教学理念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同步进行。本文以基于MOOC理念的课堂教改设计与反思为个案,试析之。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

一、双语解题,提出问题,导入课程(3分钟)

同学们好。今天开始我们学习“文学概论”课程教材第十一章读者与阅读。首先,让我们看看标题,想想它将给我们揭示一个什么核心问题?

从汉语方块文字形体来看,读者与阅读两个词,尽管都包含一个语素“读”字,但是两者的联系看起来还不是一目了然;如果对译为英文Reader and Reading,两者关系看上去是不是很紧密呢?它们是不是表述了一个阅读主体与阅读行为的关系问题?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问自己: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处于什么位置?充当什么作用?本章教材的宗旨就是为我们解决这一核心问题的。作为学习者,我们将把这个核心问题分解为6个节点,用6个学时来学习(推出PPT):(1)文学与读者,(2)接受美学的读者理论,(3)伊瑟尔论文本与读者的相互作用,(4)读者反应批评,(5)解构主义的读者与阅读理论,(6)文化研究的读者理论与阅读观。下面我们进入第一学时,文学与读者。

二、紧扣问题,追溯理论之源,分析理论之用(37分钟)

(一)追溯理论之源,引出读者在文学阅读活动中位置与功用的变迁(10分钟)

一提到文学与读者的关系,我们在文学理论上就会想到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的文学研究四要素说(推出“四要素”示意图PPT)。

艾氏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2015年4月去世,享年103岁。他1953年出版的《镜与灯》,被视为英美文学批评的“Bible”。《镜与灯》之所以被视为西方文学批评的“圣经”,是因为它提出的西方文学批评的四要素说,具有世界性影响力。它传播到中国后,一度刷新了中国《文学概论》的编排体系。在文学与读者关系上,艾氏指出“从贺拉斯到整个18世纪绝大部分批评理论”都认为,文学的功用是要给予读者“寓教于乐”,这种“实用主义的观点大致上可被认为是西方世界主要的审美态度”。其实,文学要“实用”于读者的这种理论观点,在我们中国文论中同样源远流长。从先秦儒家文论到梁启超小说论,可见一斑。然而,在上述“实用”文论中,读者都被视为一个被动的接受作家意图或文本意蕴的因素。距离艾布拉姆斯1953年出版《镜与灯》之后的1967年,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教授尧斯发表了著名的就职演说,这就是后来翻译为英文的论文Literary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ry theory(《向文学理论挑战的文学史》)。这里,姚斯所谓的挑战的“文学史”是什么概念呢?被挑战的对象“文学理论”又是针对什么文学理论来说的呢?作为一个“挑战”,姚斯所谓的文学史,不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和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建构出来的作家作品史,也不是文学事件与社会事件相对应的编年史,而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审美“视域融合”的接受效应史。姚斯关于文学史的这一新观念,标志着一种新的文学史模式在西方出现,这就是所谓的接受美学的诞生。

从此,读者之于文学,就从边缘的、被动的接受因素变为中心的、能动的再创造的因素。对于这种变化趋势,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说得非常清晰(推出PPT)。伊格尔顿如此描述近代以来文学理论格局的发展历程:“全神贯注于作者阶段(浪漫主义和19世纪),绝对关心作品阶段(新批评),以及近年来注意力显著转向读者的阶段。”

可见,从20世纪中期至80年代,西方文学理论向读者接受的转向赋予了读者的文学阅读活动以空前重要的地位。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传统读者观与现代读者观的差异(推出PPT)。

(二)案例-理论-理论之用,具体分析读者概念在文学阅读活动中的变化(27分钟)。

刚才我们从中外文论历史上梳理了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位置功用的变迁,下面我们将从文学与读者关系的三个案例入手,来具体理解读者概念的三个类型理论及其应用(推出PPT)。

1.案例:讨论文学与读者的三个案例(推出PPT)(10分钟)

请学生朗读下面三个案例,思考文字叙述中的读者问题。

案例一,《废都》扉页中的读者“人”:

“情节全然虚构,请勿对号入座,唯有心灵真实,任人笑骂评说。——作者1993年声明”

案例二,《红楼梦》第一回诗句中读者“谁”: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案例三,闻一多《口供》中读者“你”:

我不骗你,我不是什么诗人,

纵然我爱的是白石的坚贞,

青松和大海,鸦背驮着夕阳,

黄昏里织满了蝙蝠的翅膀.

你知道我爱英雄,还爱高山,

我爱一幅国旗在风中招展,

自从鹅黄到古铜色的菊花.

记着我的粮食是一壶苦茶!

可是还有一个我,你怕不怕?——

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

启发学生思考:上述三个案例中作家分别在对谁说话?对哪一层面的读者在说话?在三个案例中的“读者”各自指代谁?作为“读者”,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是什么?同学充分讨论后,教师引入德国接受美学文论家瑙曼的“三类读者”理论。

2.理论:讲解瑙曼关于文学读者的三个类型理论(推出PPT)(9分钟)

教师讲述:德国文论家瑙曼在《接受美学》一文中把读者分为现实的、假想的和隐形的三类。他认为,现实的读者是文学公众的组成部分和文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假想的读者是作者的读者期待,是心理学或意识形态意义上的读者,因为作者常把自己对这一读者的想象融入作品之中。但是,想象的读者和现实的读者很可能有距离。隐形的读者是为现实读者提供的标准读者,是阅读的指示楷模,这是一个审美的范畴。

教师提示学生们将上述理论与案例结合思考:请问同学们能把瑙曼的三类读者概念与上述三个案例一一对应吗?在对应中有什么困惑吗?学生讨论后,针对学生困惑教师小结如下:

第一,现实的读者、假想的读者和隐形的读者可以分别对应案例一、二、三,三者之间存在着指称对象和功用的差异,但可以共存于一个文本的解读中,叠加成为一个作品阅读接受的三个维度(推出PPT图示)。

第二,现实的读者、假想的读者和隐形的读者,三者之间尽管存在着指称对象和功用的差异,但是三者之间在文学阅读活动中存在着彼此联系(推出PPT示意图)。

如果我们从三类读者理论角度出发,对同一个文学文本进行阅读,可以彰显三类读者理论的联系与差异。例如,莫言获茅盾文学奖的小说《蛙》,我们可以从其封底所言的“现实读者”——本书献给经历过计划生育和在计划生育年代出生的千千万万读者,以及文本虚构的“假想的读者”——“杉谷义人”的角度来解读(推出PPT)。只是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我们上述三个案例分别凸显了三个作品中的三类读者概念。

3.理论之用(8分钟)

理论的价值在于解释现象,在于应用。下面,我们设置了三类读者的阐释方法案例(推出PPT),从应用角度凸显三类读者理论的应用价值,请同学们课后结合案例来体会。下面作课后学习的简单提示:

当我们从现实读者角度来解读文学时,我们解释的方法有传统的知人论世批评、本事批评(索隐批评)、外来的文学社会学批评。这方面的案例请参看何轩的论文《诗歌社会学批评的新探索》(见PPT超链接)。

当我们从假想读者角度来解读文学时,我们解释的方法有心理学批评、意识形态批评等,这一方面的案例请参看何轩的论文《论贾平凹美文中的禅味》(见PPT超链接)。

当我们从隐形读者(或者说隐含读者)角度来解释文学时,我们解释的方法往往是审美批评,审美批评一般由特殊人群进行,如作家、学者、批评家,他们是为现实读者提供专业化解释的标准读者。这方面案例可以参看何轩的论文“被遗忘的现代性:二三十年美文小品的重新评价”(见PPT超链接)。

三、课堂教学总结与课外学习指导(推出PPT)(5分钟)

现代接受美学视读者为文学阅读活动的一个能动的构成因素。

文学读者在接受美学看来,有现实读者、假想读者与隐形读者三类。

实践练习:试运用瑙曼三类读者理论分析莫言小说《蛙》。

课外MOOC学习: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北京师范大学公开课:“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哈姆莱特》”。

第二部分教学反思

在“90年后”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日益普及的信息时代,“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如何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适应大学生新的MOOC化学习环境的新需要?经过两学期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教改MOOC化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上,应该从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两方面同步进行教改。

一、教学内容改革:追溯理论之源,彰显理论之用

在教学内容改革方面,我们运用互联网节点思维方式,致力于将《文学概论》教材各个章节内容细化为不同的知识节点,一个节点设计一个学时来教学。例如对本教材(汪正龙等编《文学理论研究导引》)的第十一章读者与阅读的教学,我们就设计6个节点,用6学时来教学。对于每一个理论知识节点内容的处理,我们抓两个层面:一是理论之源,二是理论之用。

而对于“理论之源”,我们又抓两点:一是理论的文论史之源,二是理论的文学文本之源。比如上述“文学与读者”知识点教学教改,我们的设计策略即是紧扣核心问题,追溯理论之源,分析理论之用。在追溯理论之源时,先从中西方文论史梳理读者在文学阅读中位置与功用的历史变迁,引出传统读者观与接受美学读者观的差异性,彰显接受美学视读者为文学阅读活动中处于中心位置、具有能动性的功能因素。这些理论梳理是概念式的推演讲述,对于学生接受还很抽象,必须回到具体文学文本现象,使学生有具体的感知。于是,我们又设计了文学与读者关系的三个案例,通过学生课堂阅读,启发学生思考不同的文学文本案例中“读者”概念各自的所指,作为“读者”,它们之间的差异性与关联性。在此环节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主动性与个体性,教师予以适当赞扬肯定。通过具体文学文本中读者案例的讨论交流,学生对读者类型理论可能会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引出德国文论家瑙曼在《接受美学》中提出的三类读者理论:现实读者、假想读者、隐形读者。

对于理论“干货”,学生要真正领会把握,必须有一个使用理论阐释文学现象的实践环节。于是,我们又设计了一个“理论之用”的环节,设置了运用“三类读者”理论进行文学阐释的案例,从应用角度凸显三类读者理论的应用价值,让同学们课后结合案例来阅读体会。同时,布置一个学生动手实践作业,运用三类读者理论,阐释莫言小说《蛙》。

上述教学内容的改革处理,贯彻了“文学理论”MOOC化教学教改的三型教学理念,即c-MOOC的联通主义学习理念,x-MOOC的行为主义学习理念,t-MOOC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比如上述教学设计中关于文学读者的三个案例与瑙曼的三类读者概念的对应启发思考即是c-MOOC的联通主义学习理念的运用。关于传统读者观与现代接受美学读者观的讲授小结即是x-MOOC的行为主义学习理念的运用。关于运用三类读者理论,阐释莫言小说《蛙》的课外作业即是t-MOOC的建构主义学习理念的运用。

二、教学形式改革:图示理论之体

在教学形式改革方面,我们致力于将“MOOC”(慕课)与“微课”理念融入教学形式中,将课堂与课外融为一体进行教学形式设计。此抓手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匠心设计。其实施程序就是教师将设计好的多媒体课件提前发到班级QQ群和学校网站课程中心,供学生课外共享学习,课堂围绕多媒体课件内容师生讨论交流。

如何匠心设计“文学理论”课程多媒体课件呢?我们的设计理念是将理论图示化,以便学生学习直观化。我们所谓的理论图示化,在操作上,一是将文学理论家及其著作图像化,如上述教改案例中的美国文论家艾布拉姆斯及其《镜与灯》“四要素说”与德国文论家姚斯及其《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二是将文学理论知识节点化,如本次教改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将本章“读者与阅读”内容细分为6个节点,通过PPT展示,给学习者构成一个直观的知识链。三是将文学理论节点知识图表化,如本教改PPT中将传统读者观与现代读者观列表比较,在对比中彰显读者在文学阅读活动中的地位与功用的变迁。四是将文学理论观点案例化、对比化,如本教改PPT中列举的文学与读者的三个案例。五是将抽象概念关系图示化。比如对于本次课堂教学中的现实读者、假想读者、隐形读者,这三个抽象概念的区别与联系问题,我们分别从PPT在线幻灯片库上选择了两个三项概念关系逻辑示意图,加以直观化。总之,尽管理论之思想是抽象的,但对其来源、内涵,功用的表述是可以图示化、直观化的。文学理论之体可以借助多媒体图示化、直观化。

综上,“文学概论”课堂教学改革要借助MOOC教学理念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同步进行。一方面运用互联网思维工具将理论内容节点化,节点知识图像化、直观化;另一方面运用网络多媒体课件将学习内容信息化,以便学习方式自主化、交互化。“文学概论”课程教改,不仅是一门实践科学,而且是一门行为艺术,需要我们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先进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深厚的教学教育素养。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改无止境。

上一篇:员工消防安全常识下一篇:pe工程师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