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图

2024-06-09

教学反思图(精选6篇)

1.教学反思图 篇一

周末,在家观看了一堂全国第六届小语青年教师阅读课教学录像《瑞雪图》。该获得一等奖,是由北京教师马敬执教的。

《瑞雪图》这一篇课文,节选自有名作家峻青的散文《瑞雪图》。原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文。而这一课的内容则是出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七册。课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勾画出漂亮的布满生气的瑞雪图,抒发了作者对这场预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之情。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感悟雪中、雪后漂亮的景色的同时,渗透按一定顺序观察,有条理的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啊,好一幅北国寒冬瑞雪丰年的图画!”这句话的含义。

这一课以理解瑞雪图的三层含义贯穿始终,抓住“瑞雪”对学生进行三个层次的教学。

首先由字词教学引入,课题为“瑞雪”,先让学生查一查“瑞”在瑞雪中的意思,让学生理解到“瑞雪是应时的好雪”后,再带着“为什么是应时的好雪?”来学习课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了雪大而漂亮,进一步了解瑞雪的意思,并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说一说雪的好处,并适时的补充当时的资料和原文的文字。让学生了解到人们对这场雪的期盼,对好年景的期盼。让学生理解这是一声给人们带来憧憬和希望的雪。从而更加深刻的感受到了瑞雪的意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课文中丰富的语言资源,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练习。在帮助学生体会语言、积累语言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如:写雪大,抓住文本中描写雪大的词语,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祖国语言的丰富。然后再换词理解,在琢磨语言文字的同时感受用词的正确。同时,教师还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思,读中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品味语言之美,在读中感悟作者深厚情感。

我认为,本堂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教师把学生的感悟理解放在重要的位置,尊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学生是武汉的`学生,对雪的熟悉有限。在教学中,教师运用雪的录像,将一幅幅漂亮的雪景图,在舒缓的音乐声中,交替呈现,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创设了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情境。这些多媒体的运用,让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身心愉快,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也就不费吹灰之力了。同时,在教学漂亮的雪景时,教师积极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行动表现对雪景的喜爱,体会作者对这一场大雪的期盼。最后,让学生再一次走进白雪皑皑的境界里,达到情感上的升华。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学生诵读课文的语言文字自然有了很多独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

同时,教师引导的语言生动,循循善诱,使生学不知不觉中走进教师所设的教学意境中。

2.教学反思图 篇二

一、复习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1. 注重基本概念的复习

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 相比较其他学科, 其基本概念较多, 而新课程的“7+4”的高考模式也使得考题更倾向于考查基本概念的综合运用, 淡化了技巧性考查。所以在高考备考总复习阶段, 应加强基本概念的复习, 对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培养基本技能,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理清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各种化学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 也不断发生着转化, 这是学生感觉元素化合物知识难复习的原因之一。所以在复习时, 应帮助学生对物质进行合理分类, 并在此基础上理清不同类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 建构富有实效且易于操作的复习模式

元素化合物知识繁琐庞杂, 学生复习起来往往是上课“一听就会”, 但课后“一用就错”, 陷入“越复习越糊涂”的尴尬境地。若能建构起一种富有实效且易于操作的复习模式, 让学生在复习时能自然、合理地套用该模式, 并迁移到高中化学所有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中, 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复习目标和复习策略

1. 复习目标———以考试说明为向导

(1) 了解常见的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3) 熟悉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4) 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 复习策略———以价类图为策略

价类图即元素的化合价和种类图。横坐标标出的是该元素所能形成的物质种类, 纵坐标标出的是该元素所具有的化合价, 坐标系的象限中标出的是元素某价态和种类共同对应的物质化学式。价类图具有直观、清晰等特点, 可以培养学生的统摄思维。

三、价类图复习模式的实践 (以铝及其化合物的复习为例)

师:铝是地壳中含量居首位的金属元素, 生活中含铝化合物也非常多, 大家想一下铝的化合价有哪些?

生: (讨论后回答) 铝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0价和+3价。

师: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化合物常见的有哪些?分别属于哪类物质?请同学们写在草稿纸上。

师: (根据学生基本回答的情况, 教师小结) 铝———属于单质, 氧化铝———属于氧化物, 氢氧化铝———属于氢氧化物, 氯化铝、明矾、偏铝酸钠———属于盐。

师:如果我们以横坐标为物质种类, 纵坐标为铝元素化合价作直角坐标系, 请同学们将刚才所举例物质填在坐标系中合适的位置。

(学生各自作图, 老师巡视并在黑板上画出铝元素的价类图, 见图1。)

师:在这张价类图上, 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铝元素能形成多种类别的物质, 那么这些类别物质之间是如何实现转化的?分别属于什么反应类型?请同学们写在草稿纸上。

(老师评价、矫正, 并根据学生基本回答的情况, 小结出铝及其化合物知识脉络, 见图2。对于铝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 我们只要掌握脉络图上这些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即可。)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体现了价类图对铝及其化合物知识复习的引导作用, 作用是让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对物质进行分类, 促进学生形成元素观、转化观, 建立有序的思维模型, 为学生提供整合知识的思路, 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转化效率。当然, 这节课是价类图模式在元素及其化合物复习中一个例子, 若要推广到高中其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复习, 笔者认为应抓住以下几点。

1. 落实基本概念

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价类图的两大核心, 也是高中化学的两大基本概念。化合价的价值功能是为氧化还原反应做铺垫, 据此判断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和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学生在高中前两年的学习中已经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有了全面认识, 所以在价类图的建构中, 先让学生回忆该元素所有的化合价及对应的物质类别, 教师对超要求、超难度的进行说明, 最后形成一幅常见化合价、常见类别的价类图。物质类别的价值功能是为建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做铺垫, 有些物质类别已经在初中进行介绍, 有些是高中教材中新增的, 如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等, 新增的物质类别使得学生原先建立起的物质间转化模型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复习时还是应从基本概念出发, 对原先转化模型进行拓展, 建立起新的模型。

2. 建构知识网络体系

价类图的作用之一是让学生在明确元素所能形成的价态和物质类别后, 建立起该元素的知识网络体系, 即完成图1向图2的建构。如果图1只是基本概念的展示, 那么图2的作用是将这些基本概念进行串联, 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网络, 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而且有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

3. 坚持“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元素化学的复杂难学在于它内容繁多, 而简便之处在于它有规律可寻。在元素复习时, 教师可以运用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把握元素性质 (包括元素化合价) 的相似性, 让学生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 最外层电子相同的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类似, 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把握递变性, 既能使学生轻车熟路地运用一般规律去认识问题, 又能在递变中灵活把握认识问题的不同角度, 元素化学的复习不再是无从下手的, 而是有的放矢。对于一些性质较为特殊的元素, 往往是在递变过程中所形成的突变, 例如氧化铝和氢氧化铝的两性等, 这些知识点也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重点提出加以巩固。

3.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篇三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1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单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会根据单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也曾学习过复式统计表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因为统计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而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应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能自发的去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较复杂的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统计观念,我在教统计这一单元时是这样进行处理教材的:

一、引入

教材提供了青岛、昆明两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数据,并分别用折线统计图进行表示。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在获取信息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提问:你能很快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吗?学生发现问题答案很难从图上看出来,激发学生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心理需求。由此我鼓励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怎样把两张折线统计图放在一起,得到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上找到问题的答案:7月份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最接近,4月份的降水量相差最多。

二、说一说

鼓励学生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回答问题,体会复式折线图的特点。

(1)表示青岛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一条折线?

(2)看图说说这两城市月那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

(3)青岛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是从3月到8月呈现上升趋势,其中3至5月上升平缓,自5月起快速上升,9月到10月急剧下降,之后呈现平缓下降趋势一直到12月;昆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是1至4月呈现平缓下降趋势,4月开始急剧上升达到最高值,从6月到7月有所下降,8月略有上升,自8月起到12月持续下降。

(4)从总体上看,青岛、昆明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青岛市只有一个“峰”,而昆明市有两个“峰”。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关注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不同。

三、试一试

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然后说一说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周中,哪天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

(2)这几天的最高气瘟是怎么样变化的?最低气温又是怎么样变化的呢?

(3)从统计图中看出20xx年4月4—10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

(4)从上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你还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5)回答上面的问题时,教师问学生,你们喜欢看统计表还是看统计图呢?为什么?

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掌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学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2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折线统计图的认识以后的一个学习内容,学生在本课时内将初步了解画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体会所画的坐标点及折线应该具备正确性、合理性、简明性、美观性。基于新课标中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设计教学,本课主要用“活动—参与”法、“讨论—交流”法作为主要方法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并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交流,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中掌握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这样就有效地突破了难点,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创设和生活相关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教材,以上海气温变化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画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并总结怎样的折线统计图是合理的、美观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积极交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尝试,然后进行全班交流学习,我给学生留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积极的参与研究与学习,我也以学生的身份和学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学生有疑问的时候,帮助学生排除障碍,合作学习体现的比较充分。在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反馈,让学生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了解画单式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对折线统计图的范围与结构进行把握。

3、以学生为本,追求教学过程的活。

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创设了让学生自主绘制2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这一环节,由于这个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上的设计给出了波浪线和最下限的刻度。但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如何的折线统计图才是合理的、美观的,因此在课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通过对出现的不同画法的比较、优化,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纵轴刻度如何选择才是合理的,理解当数据较接近时,确定最大刻度和最小刻度的方法,学会了对折线统计图的范围与结构进行把握。

4、培养思维,追求课堂教学的深。

折线统计图的画法主要以技能操作为主,传统的教学以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模仿为主,缺少思维方面的培养,但画法这一内容在这个时代显然不是仅仅在追求学生如何精确、细致地画出完整的折线统计图,更注重于学生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思维上的层层深入。在教学时,通过让学生根据要求画完整、当1点上没有数据说明什么、纵轴刻度如何根据数据进行选择、出现怎样一组数据需要用

波浪线、选择哪些数据进行统计等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思维明晰化、条理化。

在教学中,通过自主探究,有效促进对数学本身的感受、领悟和欣赏,从而促进学生的整体性发展。但如何让学生感受到数据应用的广泛性、体会学习统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excel软件在绘图中的作用和优越性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3

我在教学中先由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入手,回顾了学生以前学过统计知识,各种统计方法的特点,再出示信息窗内容,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纵向比较,然后让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发现比较的不方便,在此基础上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从中得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另一特点:便于比较。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分析统计图的发展趋势,从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我采取了小组讨论、同位交流、自己的静思等多种教学形式,但在汇报交流时,形式仍然非常单一,一个学生在前面汇报,其他学生只能做忠实的听众。但是班里学生很多,不可能让每位同学都上前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怎样处理这种矛盾,是今后教学中应思考的问题。例如今天这节课中,教师就可以适当的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小老师,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课堂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学生对于通过观察获得信息掌握得不错,只是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出现了以下问题:1、不认真看图例,全部画成了实线。2、数据没标。3、在找点时没发现没弄清单位长度的多少,在找点时发生了错误。4忘记写统计日期。所以在教学中,我一方面注意突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还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结合有关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谈体会、说感受、提建议。

课后,多次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感触最深的是:要培养学生合作后正确交流的习惯,实现合作需要。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探索真理,但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交流呢?

1、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见解,就是“说”,这种“说”的能力包括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组织能力等,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甚至生活中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练习的机会。

2、学会倾听他人的习惯。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不仅要让学生肯听,更要让学生会听,能够听出别人说的重点和问题,才能重视并采纳他人意见,达到优势互补,共同提高。本课中,有个同学的统计方法用起来较麻烦易出错,但是她并没有在交流中吸取他人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取人之长为己用,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4

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运用,学好统计的初步知识非常重要,生活已先于数学课程将统计推到学生的面前。新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而统计知识的教学重在激发学生对数据的兴趣,熟悉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从复杂的情况中收集、处理数据,并作出的恰当的选择和判断的能力,本节课教学中我追求让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更重要的是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

一、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往的统计知识的教学,我总有这样一种感觉,统计要好教,就要选择学生熟悉的事例,所以我将例题改成和学生密切相关的体重变化的练习二十五的第3题,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指导,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通过观察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提出要怎么比较呢?让学生讨论,合作完成制作复式统计图,分析并解决有关问题。这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亲身的经历、动脑、动手、动口的活动中感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新知。

三、理性分析,恰当预测,提高统计意识。

如果说统计仅停留在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那是浅层次的;我认为分析数据以及根据分析的结果做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才是最为重要的。而这一环节对于增强学生的统计观念、发展学生的统计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5

今天我讲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这节统计课的内容,感觉有许多应该改进的地方。

在设计课的时候,我通过对单式折现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基础上,体会到二者的局限体会复式折现统计图的优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便于比较两组数量的变化趋势

本着这样的设计理念,我尽量将课堂设计的内容丰满一些,训练点广泛一些,同时在发现中获取学习数学的乐趣。

但是在设计课的时候我没有备透学生。

首先,同学们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绘制的方法有问题,应巩固技巧。即:

1、标题

2、图例

3、横纵轴的单位

4、描点、标数、连线。

其次,对于此类统计学的数学知识,应该给学生准确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例如:某一数量总体呈现何种趋势;某一阶段呈现什么趋势;波动较大;平稳发展等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如果教师能够相机真确引导,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中感到无话可说了。

第三,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根据我国人口老龄化,所以国家提倡生二胎计划。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又一次清楚的认识到备课更应备好学生,不能单凭自己的“一厢情愿”设计课。要知道,再好的预设,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这样的生成才会精彩。一堂课可以不完成教学任务,但必须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毕竟我们的课堂不是作秀。平时中求发展才是真正为学生着想。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6

统计教学是数学课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这是因为统计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密切相关。《折线统计图》是北师大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统计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对基本的统计过程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有一定体验的基础上对统计的进一步学习,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画折线统计图,并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得信息,获得分析数据和进行合理推测的初步经验。那么,如何引导孩子学会画折线统计图,掌握折线和条形统计图的异同,并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呢?围绕这些问题,我在教学中凸显以下几点:

一、注重迁移和对比

有效落实学习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迁移是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在这节课中,我十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和迁移。比如,在导入阶段,把前面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学生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知道了各部分名称,明确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一次把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折线统计图的优势,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通过这一手段的运用,学习目标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二、注重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的,思维也是由浅如深。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了解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教学难点是能根据分析的需要,正确选择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效能,将书本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内容,为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本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比如,在看线段升降的几种不同情况变化看出统计图的变化情况,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将升降中的5种不同情况突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折线越陡,变化越大”,突出了教学难点,化解了教学重点,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为了让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业,必须让学生运用真实的材料,从具体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我从学生感兴趣的奥运引入,再用孩子们熟悉的身高以及体温最后分析学习成绩的折线统计图,整节课采用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让孩子们经历统计活动,体会数学的价值,并从中有机的渗透思想教育。

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当然,课堂是动态的,教师事先预设并不能完全反映课堂的变化。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不断提高课堂掌控和应变能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7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是条形统计图的最大特点是:它可以清晰地呈现不同类别中统计量的数量,不同的类别之间没有次序关系,即使改变不同类别在条形统计图中的次序,也不改变其本质。条形统计图适用于不同类别中统计量大小的比较。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晰呈现数量的多少,还清晰地表现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它关键在于描述时间或次序关系及统计量数量的变化情况,并用来预测。它的横轴通常是依时间或次序的先后排列的,若改变其顺序则往往会失去原来的意义。折线统计图适用于表示随着时间或次序逐渐变化的统计量。

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时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这是我的第一想法,我觉得如果选择学生身边熟知的例子,他们会更乐于接受。因此我就把教材中的例题进行了处理,选取了学校体育比赛中的踢毽子比赛,聪聪和明明两位同学的训练成绩。另一方面两位同学的统计图有利于新课中对比预测,用一个事例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且出示两位同学的条形统计图后,出示一位学生跳绳成绩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猜一猜,这一环节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认识了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特点,在相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同样可以体现,只是它更清楚而已。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这一特点?比较重视让学生经历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演化过程,且采取加强对比的策略解决它。通过出示两幅图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整体的发挥,而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我又不急于给予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思维空间。如在案例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充分相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去探索,去讲解,最后,在各方面的反馈中,让其他学生在感悟、选择、反思、纠正中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共性的发展,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人性的张扬搭建了舞台。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8

带着学生去光盘播放室上完了复式统计图,谈谈一下几点感受: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建立在学生学完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产生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需求,让学生体会它的优越性。

所以在教学一开始,为了照顾基础比较弱的同学,分别出示了青岛市和昆明市20xx年降水量统计图,然后让这些基础比较弱的同学说说两个统计图中的数据,并问你获得了哪些数据?基本上钱皖、王波能说出图中的信息。

接着出示问题:你能看快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个月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的降水量相差最多?学生思考,我下去巡视,这时我看出有的学生把昆明市的每月降水量写在青岛市的统计图每月的下面;有的学生则观察两个表中的每个月,然后记下他们每月的差;还有几个学生没有思路,青岛市统计图看一下,昆明市统计图看一下,找起来很困难。

这时我让比较典型的学生汇报结果,然后追问:解决这个问题要看两个统计图,你觉得怎么样?有的学生回答要细心、仔细,有的预习同学则说:看起来不方便,可以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这样看起来直观方便。水到渠成,自然引出了复式折线统计图。但这是我并没有直接出示复式折线统计图,而是追问:如果你来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在一起,你会怎样合起来?这是学生引出了两条折线不能一样,可以用实线和虚线区别开来,然后我在追问横轴和纵轴分别是什么,改变吗?学生很清楚地回答后,我觉得学生对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个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时我再出示统计图。学生很快判断出前两个问题。效果还不错,特别在第三个问题,从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更是积极。朱详甚至把这个月的降水量是另一个月降水量的几倍给找出来。

整节课下来感觉还不错,但出现了不足:一是整节课的容量不大,在照顾后进生复习以前的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时候花的时间多了,还有在让学生回答“从图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时,很多学生想说,花的时间稍多了。二是本节课我只是局限于让学生产生复式折线统计图的需求以及去认识和分析统计图,没有意识到学生统计观念的情感培养,本节课可以让学生很把统计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的眼界更开阔。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9

一、在感知折线统计图特点上运用了比较策略

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特点,在相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同样可以体现,只是它更清楚而已。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这一特点?比较重视让学生经历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演化过程,且采取加强对比的策略解决它。通过出示两幅图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

当然,从数学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条形统计图都可以用折线表示,所以老师在通过练习初步建立折线统计图的表象后,安排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统计图的讨论与练习,使学生在思辩中明晰两种形式的统计图各自的作用,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更明确的认识。

二、注重在分析与预测中体会统计意义和作用

新课标提出,统计教学应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能根据统计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本课中的例题预测两位同学最后比赛的成绩,练习中预测第30届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枚数等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不但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做出合理的推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了学生描述、分析数据和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学生整体的发挥,而对于每个学生独特的思想和做法,我又不急于给予评价孰优孰劣,而是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判断、比较的思维空间。如在案例中,我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充分相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去探索,去讲解,最后,在各方面的反馈中,让其他学生在感悟、选择、反思、纠正中学到了知识,这样的课堂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共性的发展,还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为学生人性的张扬搭建了舞台。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10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该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对基本的统计过程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有一定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学习折线统计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稍复杂的统计图奠定基础。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成功之处:

1、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德育渗透潜移默化。

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改变了教材的预设,播放了“上海世博会宣传片”和“某地年汛情报道”两个视频,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认识折线统计图,会根据折线统计图上的数据去分析、预测事件的发展,并且使学生初步体会到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和作用。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并服务与生活”的课标理念。在教学中,结合具体情境,我还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上海世博会的举行及抗洪抢险取得胜利,潜移默化的培养了学生们的爱国情操,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强大。

2、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体现。

在“议一议”这个环节,把前面学过的条形统计图和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异同点,使学生在比较中认识了折线统计图,知道了各部分的名称,明确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让学生在体会到了折线统计图的优势:不仅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多少,而且能更好地看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既培养了学生的统计意识,又巩固了所学的新知。本节课,通过电脑媒体提供大量的能主动探索的、能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的、能体验感悟的素材,使学生在用眼观察、动口交流、动脑思考的主动性的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中,掌握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展了他们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的能力。

3、注重学生思维的层次性,使他们能可持续发展。

学生认识事物是由表及里认识,培养学生的思维也应是由浅入深。在读“某地年8月1日至8月6日水位变化统计图”时,先让学生认真读图,交流从这张折线统计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学生一般都能获得一些直接信息,能看出图上各点所显示的数据及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这是表面的信息。紧接着让学生思考:从这些数据组成的折线统计图中,我们还能获得什么信息呢?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后,思考根据这些数据组织起来的有联系的信息。如:水位是在变化着的,水位从几日到几日是上升的?水位从几日开始下降?这些信息是需要学生根据数据观察、分析、思考才能得出的,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11

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初步掌握了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条形统计图侧重于几个具体数量的多少和比较,而折线统计图则能直观地看出某一事物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变化,展示的是事物发展的趋势。在学习时,我注重了以下两点:

一、利用生活实例,在生活中学习折线统计图。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只有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才有兴趣。因此,在教学时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学生身边熟知的例子,由此展开教学。我借助前段时间的体检结果,把其中一个同学的身高制成统计表,引领学生根据统计表制作折线统计图,掌握制作方法:描点、标数、连线。因为学习的材料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兴致较高。

二、注重在分析数据与预测中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新课标提出,统计教学应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能根据统计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这节课中有很多题目需要进行预测,比如说预测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枚数、预测下一年的身高等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使学生不但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数据变化的趋势做出合理的推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了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了学生描述、分析数据和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12

新的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生的统计观念。因为统计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而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就应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能自发的去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较复杂的数据的能力,我在教统计这一单元时是这样进行处理教材的`,总体分四个教学阶段:

一,引入

教材提供了甲、乙两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数据,并分别用折线统计图进行表示。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读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在获取信息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3)的答案很难从图上看出来,由此我鼓励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思考怎样把两张折线统计图放在一起,得到一幅复式折线统计图,并从图上找到问题(3)的答案:12月份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最接近

二,说一说

鼓励学生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回答问题,体会复式折线图的特点。

(1)表示青岛市,昆明市各月降水量的分别是哪一条折线?

(2)看图说说这两城市月那个月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降水量相差最多?

(3)青岛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是从1月到8月呈现上升趋势,其中1至5月上升平缓,自5月起快速上升,9月到10月急剧下降,之后呈现平缓下降趋势一直到12月;昆明市月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是1至4月呈现平缓下降趋势,4月开始急剧上升达到最高值,从6月到7月有所下降,8月略有上升,自8月起到12月持续下降。

(4)从总体上看,青岛、昆明两城市的月平均降水量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青岛市只有一个“峰”,而昆明市有两个“峰”。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关注两个城市月平均降水量分布的不同。

三,试一试

先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然后说一说能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周中,哪天的温差最大,哪天的温差最小?

(2)这几天的最高气瘟是怎么样变化的?最低气温又是怎么样变化的呢?

(3)从统计图中看出20xx年4月4—10日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

(4)从上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你还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5)回答上面的问题时,教师问学生,你们喜欢看统计表还是看统计图呢?为什么?

四,实践活动

一般来说,学生每年都要测量身高,这为学习统计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资源,因此测量身高的活动可以贯穿整个小学学习阶段,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要求有所不同。希望学生把每年测量身高的数据都保留下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本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运用学习的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

(1)课前布置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上课时首先指导学生将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汇总,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以及统计图的特点,选择用复式条形图来描述数据。

(3)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汇总后的数据和统计图发现信息,比较男女生身高分布的不同。比如,男女生分别在哪个身高段的人数最多;男女生最高最矮分别相差了多少(这实际上就是中学所学的“极差”)。教材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身高位于全班身高的哪个位置,学生可以回答位于哪个身高段,也可以从图中直观看到,自己的身高是位于男生(或女生)的平均水平之下还是之上。

(4)教材提供了我国6-12岁小学男,女生平均身高的统计图。让学生比较,交流,使他们知道自己所处的阶段身高的平均值。

(5)使学生体会到数据统计的作用,学生的回答只要合理都应肯定。比如身高的范围可以帮助设计者确定设计哪些尺码的衣服;不同身高段的人数比例可以帮助设计者确定不同尺码衣服的数量的比例等。

这节课中,我从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动一动”这几个步骤中让学生即强化了思维,锻炼了能力,又增强了统计意识。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13

整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结合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课堂上利用同一内容两种统计图来表示发现各自的特点,在学生发现了折线统计图实力用点来表示数量多少的时候,就擦去折线,让学生看看折线统计图的折线能起到什么作用,从而明确折线统计图的折线是用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并且折线上升是增加下降是减少,折线越陡变得越凶,这举世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所在。

在课堂上就曾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在第一堂课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没有把学生的重点环节放在读图的练习上,特别是点和折线的差异,就如例1的两个小题,第一个小题就是问具体的数量利用点来回答,而第二个小题就是问数量的变化情况,需要用折线来回答,这就点和折线的不同。所以在以后的备课中,还要进一步的加强对教材的认识,更好的明确课堂的教学重点难点,并在课堂上利用多个环节进行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14

本节课内容是在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的知识点是在同一个图中要表示两种不同的数。

首先,要用两种不同的线来表示不同的数量,然后再正确画图的基础上,要从图中发现一些正确的信息,并加以分析,得出有用的结论。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从纷繁复杂的情况中搜集、处理数据和作出适当的选择与判断的能力。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会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中,我首先回顾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点有利于后面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单式折线统计图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过程,了解复式图的优势。在研究完画法和特点后再进行看图分析数据的训练体现统计图的应用功能。

这节课有两个重点设计,一是单式折线统计图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变化过程,中间我加入了很多元素来帮助学生一步步自主画出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两条实线的复式折线统计图,为了区分两组数据,从而引出图例,然后再让学生展示的环节,利用展台只能显示黑白两色的特点,让学生自然想到不但可以用两种颜色区分,还可以用不同的线表示,如最常用的实线和虚线。二是在分析图的过程中,设计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发现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15

折线统计图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之后进行教学的,但是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有着明显的区别,而且两种统计图在生活中也有着不同的用处,虽然从两种统计图中,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出所需要的信息。但是条形统计图的最大特点是:

它可以清晰地呈现不同类别中统计量的数量,不同的类别之间没有次序关系,即使改变不同类别在条形统计图中的次序,也不改变其本质。条形统计图适用于不同类别中统计量大小的比较。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晰呈现数量的多少,还清晰地表现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它关键在于描述时间或次序关系及统计量数量的变化情况,并用来预测。它的横轴通常是依时间或次序的先后排列的,若改变其顺序则往往会失去原来的意义。

折线统计图适用于表示随着时间或次序逐渐变化的统计量。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一、从手势比划中引出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猜一猜,能不能绘制成另外一种统计图。这一环节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在比划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并且强调读统计对象和项目,读点、读线和读整体趋势四个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读点又从直观读与坐标读两个层次进行;读线不仅从线读出数量的增减,而且从线的平陡读出数量增减的快慢;不仅关注线的局部,而且关注线的整体发展趋势,这样完整的解读了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

二、在感知折线统计图特点上运用了比较策略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特点,在相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同样可以体现,只是它更清楚而已。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这一特点?比较重视让学生经历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演化过程,且采取加强对比的策略解决它。通过手势比划进行比较,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当然,从数学现实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条形统计图都可以用折线表示,所以老师在通过练习初步建立折线统计图的表象后,安排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统计图的讨论与练习,使学生在思辩中明晰两种形式的统计图各自的作用,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更明确的认识。

4.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篇四

1、给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在感兴趣且较熟悉的生活问题中,复习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选取、呈现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较密切的扇形统计图,要求学生说说从这些扇形统计图中各获得什么信息,使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特点有着丰富的感知。

2、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教学时我通过提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根据获取的信息你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看图能力,进一步巩固了百分数的应用。

3、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教学。

课标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基于这样的理念,我注重让学生与已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在对比中理解和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和掌握,而且,通过对比,学生还会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独特的作用。

不足之处

1、从统计图获取的信息中,所提出的有些问题难度较大,将简单知识复杂化了,不利于差生的学习。

2、有一部分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导致一些解决问题的环节上耽误了一定的时间,今后在练习中要继续加强计算方面的训练。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扇形统计图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之后,在小学阶段学习的最后一种统计图。它的特点和作用是本节课的重点。

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统计方法。然后,出示例题透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之后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

最后,我出示自学讨论题:

1、从图中你明白了哪些数学信息?

2、图中的整个圆表示什么?每个扇形分别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交流和讨论中,使学生真正地读懂扇形统计图。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透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之几。如果要更清楚的了解个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用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能够让一些杂乱无章的数据变得清晰透彻,使人看上去一目了然,便于观察。学生在落实知识目标的同时,潜力目标也得到提升。

在巩固运用阶段,我设计了三道练习题。是思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

透过调整后的课堂实践,我最大感受是:

1、本堂课力争做到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由“传授知识”转向“引导探索”,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将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参与知识的构建。

2、“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从创设情境、探究学习一向到布置作业等环节,处处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

3、运用探究法。探究的方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探究学习的资料以问题的形式出此刻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活动、多思考,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合作交流。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生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教学流程的再设计上实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的目的,在本节课多次实践中力求实现关注活动中的每个细节,让学生成功的亲历知识构成、发展、应用的过程,创造性实现预期目标。

扇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资料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透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成功之处:

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把握新知识的生成点。在教学中,透过与所学的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的比较,使学生明确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仅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够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从而自然构成新知识的生成点。透过比较提出:如果要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由此引出扇形统计图,并个性说明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

使学生看到:在表示全班人数的圆中,用扇形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最喜欢的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比,从而认识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每个扇形的具体含义,能够告诉学生如果把代替全班人数的圆平均分成100个小扇形,那么其中这样的20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足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20%,30个小扇形就表示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也就是30%,这样既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总数与部分量之间的关系,明白总数求部分量用乘法计算,明白部分量求总数用除法计算,还不能正确理解。

再教设计:

5.折线统计图教学反思 篇五

它可以清晰地呈现不同类别中统计量的数量,不同的类别之间没有次序关系,即使改变不同类别在条形统计图中的次序,也不改变其本质。条形统计图适用于不同类别中统计量大小的比较。而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清晰呈现数量的多少,还清晰地表现数量增减的变化情况,它关键在于描述时间或次序关系及统计量数量的变化情况,并用来预测。它的横轴通常是依时间或次序的先后排列的,若改变其顺序则往往会失去原来的意义。

折线统计图适用于表示随着时间或次序逐渐变化的统计量。数学依赖于生活,并从生活中抽象和升华,让学生学习大众的数学,学习生活的数学,这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观。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过程。

一、从手势比划中引出折线统计图让学生猜一猜,能不能绘制成另外一种统计图。这一环节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让学生在比划中不知不觉的认识了折线统计图。并且强调读统计对象和项目,读点、读线和读整体趋势四个方面,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读点又从直观读与坐标读两个层次进行;读线不仅从线读出数量的增减,而且从线的平陡读出数量增减的快慢;不仅关注线的局部,而且关注线的整体发展趋势,这样完整的解读了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数据。

二、在感知折线统计图特点上运用了比较策略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这一特点,在相应的条形统计图中同样可以体现,只是它更清楚而已。如何让学生有效地感知这一特点?比较重视让学生经历从条形统计图到折线统计图的演化过程,且采取加强对比的策略解决它。通过手势比划进行比较,让学生很清楚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这样不仅沟通了两者在反映数量变化趋势上的不同,更彰显了折线统计图的直观性与便捷性。当然,从数学现实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条形统计图都可以用折线表示,所以老师在通过练习初步建立折线统计图的表象后,安排了在不同情况下选择统计图的讨论与练习,使学生在思辩中明晰两种形式的统计图各自的作用,使学生对折线统计图有更明确的认识。

6.教学反思图 篇六

在数学复习教学中, 因为概念构图是以图解空间呈现概念间的联结关系, 可以形象地用简洁明了的图形表现复杂的“数学认知结构”, 在这个认知结构图里, 数学知识不再是无序的堆积, 而是一个条理化、排列有序、知识之间关系清晰分明的体系。这样可以帮助学习者组织、整理、记忆和联结所学知识的任何组织结构。因此, 合理运用概念图,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整合新旧知识, 建立知识网络, 还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数学知识的纵横关系, 理清知识的脉络结构, 从而形成有条理的、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整体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运用概念图, 整合新旧知识, 构建知识网络

复习课中, 借助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复习以前的知识, 统整和连贯新旧知识, 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作为专题复习的导引、框架和成果展示方式, 构建知识网络, 使复习内容系统化, 学习效果往往较好。

1. 提供梳理线索, 帮助学生整理加工信息

在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 可使用概念图将多个零散的知识点集中在一起, 帮助学生从纷繁的信息中找到信息间的联系, 建立新旧知识间的关系。

例如, 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时, 师生一起回忆了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 并在黑板上贴出相对应形状的纸。在汇报阶段, 老师以思维含金量颇高的问题组织讨论:“在小学阶段, 我们首先学习的是长方形的面积计算, 这是为什么呢?”这一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把各个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与长方形联系起来, 让学生体验他们学过的平面图形是转化成长方形、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基础推导出来的。在活动中, 学生把六种平面图形重新移动位置, 建立起内在联系着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的整体图式。在学生回忆、交流各概念的意义及其间的关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将相关概念整理成概念图 (如下图) 。

2. 多种呈现方式, 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概念图反映出教师对知识体系的形象解读, 呈现学生的知识体系。因此, 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整理与归纳联结, 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 可以形成形态各异的概念图样式。教育教学中概念图也不是老师们感到陌生的, 我们经常要画一些知识结构图、事件发展变化图等, 都属于概念图的表现形式。从概念图的呈现方式来看, 有表格式、聚变式、韦恩图式等等。

比如四年级的《四边形的整理和复习》, 可以用聚变的呈现方式, 整理成如下的概念图 (如图甲) , 又可以用韦恩图式来表现不同四边形概念的种属关系 (如图乙) 。

二、利用概念图, 优化认知策略,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复习不是简单的复习, 复习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因此, 教师应善于从知识的整理入手, 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突出思维方法的统一性, 促进认知策略的发展。

1.优化认知策略,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中很多知识表面上看起来毫不相干, 其实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把它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数学思想与方法”。融入了概念图的教学让学生从零碎、片断的机械式学习提升为注重关系、脉络并充满探究活力的有意义学习。掌握使用概念图学习的策略, 可以培养学生对概念的分析、比较、理解等思维能力, 从而加强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剖析, 优化学生的认知策略。

例如, 六年级的《立体图形的整理和复习》, 运用概念图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并能联结、拓展、延伸, 架起立体图形之间的桥梁, 通过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明白立体图形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总结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 (如下图) 。

通过概念图, 学生找到了这几种图形体积推导的共性方法, 就深入到了具体的思路、程序等认知策略的层面, 从而帮助学生在复习中超越简单的知识强化, 达到为未来的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策略储备”的目的, 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经历概念构图的过程

运用概念图能方便有效地辅助复习教学, 但怎样引进概念图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呢?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自主编绘概念图的方式去教学, 显然难度太大, 反而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认知负荷。但如果是直接呈现教师的概念图, 就会使概念图沦为教师整理的“标准图”, 概念图仅仅是教师的思想, 学生没有经历概念构图的过程, 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也没有融入学生思考的过程, “标准”概念图带给学生被动地学习。

笔者认为, 教学概念图作为教师课前思考的结晶, 可以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轴。但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由师生通过讨论、交流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等方式建构出来。课前可先让学生自己复习, 把平时相对独立的知识, 围绕主题, 进行梳理, 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再根据各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构建一个较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课中再组织学生交流评议, 展开联系, 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例如, 复习三年级《年月日》这一部分知识时, 课前让学生尝试整理要点, 并用概念图表示这部分知识的内容。然后在课中交流评议, 师生课堂再构, 可以选择一幅概念图展开教学, 然后适时修改生成新图。最后看成图复习, 并举例练习, 教师总结, 完善概念图 (如下图) 。课尾学生修改自己的主题构图, 并相互交流。

在以上关于年月日的概念图中, 既有年月日知识的信息构图, 又有判断大小月、平年、闰年的方法构图, 各种构图方法互相交叉, 有机融合, 形象地展示出“年月日”这一部分知识的结构, 把原来杂乱零散的概念, 变得有序, 整个过程都是师生一起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建构出来的。学生在经历构图的过程中, 加深了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同时记忆也变得更加灵活、深刻。师生通过对概念图的制作、修改、反思和再设计的循环往复, 可以不断完善概念图, 使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使数学知识连成线、串成面、结成网, 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三、借助概念图, 总结反思检测, 丰富学生的评价工具

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构建的概念图, 并从中挖掘教学资源, 由于学生经历和认识主题角度的不同, 学生之间的概念图肯定有差异, 概念图的差异本身就是很好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梳理检测, 对概念图进行反思评价。

1. 自我反思梳理, 完善认知结构

概念构图可以作为一种学习工具,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在上完一课、一节、一章或整本书后, 可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 描画知识网络, 自我总结规律性方法, 自己将易于混淆的知识进行比较区分, 这样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集中精力进行有的放矢的复习。在构思概念图时需要对知识融会贯通, 能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的整体联系, 还能增强对概念的理解及对整体意义的把握, 是帮助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有意义学习的有效工具。

例如, “正、反比例的判断”一直是教学的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复习时, 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所学内容, 学生在分析比较后总结出下面的表格:

学生同时还根据自己的经验积累, 总结出判断正、反比例的“三步判断法”:一看关联:看看给我们的两个量是否是相关联的量;二估方向:判断这两个量的变化方向, 是相同还是相反, 从而初步确定可能成正比例关系还是成反比例关系;三定关系:根据估计的结果, 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的数量关系式。学生在这样的总结比较、抽象概括的过程中, 更有助于建立前后知识的联系, 促进理解。

2. 师生评价检测, 矫正思维偏差

传统的评价方法只能考查学生的离散知识, 而概念图却可以检测出学生的知识结构及对知识间相互关系的理解。引导学生利用概念图进行评价和自我评价, 不仅能反映学生对概念本身的理解, 而且能反映对概念知识结构的理解。学生画的概念图表达了他们对概念正确的或错误的理解, 教师把握住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水平, 有助于教师诊断被学生误解的概念, 从而对症下药, 具体的方法有填空法、创作法等。此外, 在利用概念图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可以对同学制作的概念图进行评价, 帮助同学发现问题, 而且能发现自己在概念理解上的不足, 从而完善自己的概念结构。

可以运用填空法进行评价检测。比如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或当学生进步后, 教师可以呈现留有部分空格的概念图, 学生的学习水平越高, 对知识间的整体联系越清晰, 空格就越多, 需要连接的概念就越多。针对高水平的尖子生, 教师可以不提供任何暗示。或者, 教师可以给出包含部分错误信息的完整概念图, 让学生在改错中总结反思, 可以避免学生自己构图带来的认知负担。学生要发现和改正概念图中的错误, 就必须认真分析整个概念图, 找出错误的同时也矫正了思维偏差。概念图作为辅助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反思检测的工具, 避免了直接呈现“标准”概念图带来的被动学习。

上一篇:it职务名称中英对照下一篇:下雨了_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