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我喜欢》(共15篇)
1.中班语言《我喜欢》 篇一
活动目的:
1、 体验故事所表现的夏天的美好意境。
2、 认识夏天常见的动植物。
活动准备:
1、 自制向日葵花,故事角色棒偶。
2、 故事:快乐的夏天一、 讲述故事:快乐的夏天,根据故事的情节出示向日葵和棒偶。鼓励幼儿表达出对夏天的感受和联想。
活动过程:
1)师:“蟋蟀要去找朋友,猜猜看它的好朋友是谁?”
2) 师:“蟋蟀在什么天气出去找朋友?它可以带什么出门,才不会让自己很热?”
3)师:青蛙请蟋蟀吃冰棒,夏天还可以吃什么冰凉凉的东西?
4)师:夏天的晚上可以干什么?
5)师:你听过蝉的叫声吗?它是怎样叫的?
6)师:很热的夏天,大雨下下来的时候感觉是什么样的?你看过荷花吗?在那里看过?
故事结束后,让幼儿拿棒偶,进行角色对话,讲述故事。
师:“小朋友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现在请小朋友自己也来讲一讲,演一演。”
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蟋蟀在夏天感受到的快乐的夏天和自己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说说自己的快乐夏天,并在美工区画下来。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2.中班语言《我喜欢》 篇二
幼儿姓名:朵朵(化名)年龄:5岁班级:中(1)
镜头一:语言活动《大狮子和小老鼠》开始了,老师出示图片大狮子和小老鼠,并提问:“大狮子是个什么的动物,小老鼠呢?”朵朵就她的位置上表演起来。老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表演狮子抓住老鼠时的情景,朵朵伸出手,牢牢抓住,眼睛紧紧地盯着!
镜头二:老师提问:“小老鼠被大狮子抓住了,他会怎样求饶呢?”朵朵说:“狮子大王,你放了我吧,也许以后你也会遇到困难的,到时我也可以帮助你!”
镜头三:老师提问“:小老鼠会不会救大狮子呢?”请了其他幼儿回答,于是朵朵弯下身子听旁边的小朋友回答问题。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当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来支持。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自由、宽松、有趣的语言情境,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朵朵的这个回答着实让在场的听课老师惊讶,她能主动融入故事的情境中,设身处地从小老鼠的角度并结合自身的社会经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她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述自己的想法,可见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是相当出色的。
倾听是感知语言的行为表现,也是理解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是从学前阶段开始的,因此在幼儿口语发展阶段,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为幼儿终身学习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当其他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朵朵并没有表现出不耐烦,或者抢着说,可见她能够集中精力去听,并参与到讲话者的思想里去。她的这种良好倾听习惯将促进她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案例二】
幼儿姓名:毛奕涵(化名)年龄:5岁班级:中(3)
镜头一:语言活动《小蚂蚁和蒲公英》开始了,老师的提问,毛奕涵小朋友一直在小朋友的后面附和,并没有自己主动举手来回答。
镜头二:活动还在继续,可毛奕涵一会儿把腿伸直了摸摸脚,一会儿摸摸裤管,还把手塞到嘴巴里!
幼儿的注意力在其心理的发展中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试想,如果幼儿在游戏、教学活动中,他要感知事物、回忆往事、思考问题,而注意力却不能指向、集中在所要感知、回忆、思考的对象上,他肯定就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回忆不起来,什么问题也得不到解决。许多观察和实验都表明,幼儿智力的发展与他们的注意力的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注意力集中、稳定的孩子,智力发展较好;而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的孩子,则智力发展较差。同时,幼儿注意力的发展不仅影响幼儿智力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幼儿对新知识的接受效果。
3.中班语言活动:一面小花鼓 篇三
“一面小花鼓”是个非常有趣的绕口令,是幼儿语言训练的好素材,非常适合中班幼儿的学习。本次活动中,教师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引导幼儿主动学习,采用“难点前置”的方法,把四个相似发音的字,通过个别说单字、合作排序说单字的游戏形式来练习。然后通过视频和图片,帮助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层层递进,再通过不断地增加朗诵难度,过关挑战,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练习发清“鼓、”“虎、”“补”、“布”四个相似音,并能念诵整首绕口令。
2.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
3.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绕口令图谱。
2.绕口令的视频课件。
3.幼儿分为四组,每组一套操作图片,分别是“鼓、”“虎、”“补”、“布”的4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玩图片,相似单字练习
1.看图自由说单字。
师:我为你们每组准备了四张图片,请每人选一张图片,看一看,想一想,然后用一个字说出图片上的东西。
幼儿观察图片,思考、交流,个别交流。
2.集体进行单字练习。
教师在幼儿自由练习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归纳出“鼓、”“虎、”“补”、“布”四个字,然后出示哪张卡片,同样卡片的幼儿就一起大声用一个字说出。然后请幼儿交换字卡,再次练习。
3.组内合作排序练习。
师:现在请你们同组四个人给卡片排排队,看哪一组排的方法多。
鼓励同组内的四个人合作排序并快速念出来,再次交换卡片顺序后再次练习几次,教师巡回指导。
4.组间竞赛说字练习。
师:现在请你们每组以最快的速度排好字的位置说说,四组比一比,看看哪个组说得对、说得快。
然后交换卡片顺序后再次进行比赛。
(评析:绕口令的难点是念准发音相似的字音,本次活动一开始就把难点前置,通过幼儿自由说单字、集体说单字、组内合作排序说单字、组间竞赛说单字的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人到合作,充分调动了幼儿对相似字音练习的积极性,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理解、学习绕口令的内容
1.观看视频故事。
师:你们看到了发生了什么事情?
幼儿回答后,教师用相应的图片按顺序贴在旁边的黑板上,帮助幼儿把故事提炼成绕口令的句子。
2.幼儿欣赏诗歌。
师:老师把这个小花鼓的故事编成了一首有趣的绕口令,名字叫“一面小花鼓”,你们听听。
教师边指图谱边朗诵绕口令。
(评析:此环节是教师借助视频,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直接导入了绕口令的故事,并结合图片,把幼儿理解的故事内容,梳理成绕口令的语言,让幼儿非常轻松就理解了绕口令的内容,在这里,多媒体的运用非常恰当和有效。)
3.幼儿学习绕口令。
①幼儿看图谱跟随教师轻轻朗诵绕口令。
要求幼儿把绕口令里相近的字的发音要念得准确和清楚。
②幼儿边看图谱,边自由尝试着朗诵绕口令。
教师巡回指导,同时注意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发音。
③幼儿集体看图谱大声朗诵。
教师找出幼儿不太熟悉的地方,加强练习。
4.记忆巩固绕口令。
①接龙朗诵,巩固绕口令。
②教师逐次抽去图谱,让幼儿不断熟悉绕口令的内容。
(评析:在幼儿学绕口令的时候,让幼儿看着图片自由尝试朗诵,给了幼儿一个自己消化的时间,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正确理念。教师在幼儿朗诵的过程中,能时刻观察到孩子的情况,发现幼儿哪句念得不清楚,教师随机进行纠正。幼儿学会了以后,教师运用了接龙、抽图谱朗诵的游戏方法,让幼儿来回忆,巩固绕口令,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学习。)
三、引导幼儿有节奏的朗诵绕口令
1.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拍手按节奏进行朗诵。
2.变换拍手节奏,幼儿跟节奏朗诵。
提醒幼儿念快了也要把绕口令的每个字都要念得清楚。
3.播放课件中的RP节奏,幼儿进行过关挑战。
课件中分别有慢速、中速、快速的节奏,分为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幼儿自己选星数进行挑战,挑战成功点个赞进行表扬。
(评析:绕口令的另一个特点是“节奏感强”,教师运用拍手变换节奏,让幼儿跟随节奏朗诵绕口令,最后加上过关挑战,让幼儿自由选择挑战的难度,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结束延伸部分
延伸:继续在区角内进行过关挑战游戏,也可以在音乐区角里加上小乐器伴奏来朗诵绕口令。
附绕口令:
一面小花鼓
一面小花鼓,鼓上画老虎,
宝宝敲破鼓,妈妈拿布补,
不知是布补鼓,还是布补虎。
活动反思:
一、合作互动,让每个幼儿都主动学习
相似字的发音是绕口令学习的难点,教师通过幼儿多种的互动形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幼儿在合作互动中积极主动学习。在新授儿歌时,教师鼓励幼儿看着图片自由尝试朗诵,充分给了幼儿学习的空间和时间,体现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教学理念。
二、游戏激趣,让每个幼儿都快乐学习
本次活动中,从开始的合作排字练习的游戏,到活动中的撤图游戏进行绕口令的巩固,最后是幼儿的闯关挑战游戏,整个活动都以各种游戏的形式贯穿,在游戏中不断激发幼儿新的学习热情,让每个孩子都在快乐中学习。
三、支持鼓励,让每个幼儿都得到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水平,教师利用闯关挑战游戏,支持鼓励幼儿自选难度,不断挑战自我,让每个幼儿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
4.中班语言《我喜欢》 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用简短的语句表达自己与妈妈的幸福与甜蜜的感情。
2.鼓励幼儿养成倾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
活动准备:
自制图画书、课件《我喜欢》
活动过程:
一、我的妈妈
师:能告诉我,你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吗?
她的头发是怎么样的?
她的眼睛是怎么样的?
她的嘴巴是怎么样的?
她的鼻子是怎么样的?
她的手是怎么样的?
教师小结:每个妈妈都不一样,但是一定都很爱自己的宝宝。
二、我喜欢妈妈
师:你喜欢妈妈吗?因为什么?
1.完整欣赏诗歌:
师:我也喜欢我的妈妈,因为(播放课件)
你听到了什么?
2.尝试理解诗歌内容
师:妈妈喜欢宝宝,宝宝喜欢妈妈,这是一首充满爱的诗歌。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随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教师小结:跟妈妈在一起,妈妈总会给我们很多爱,让我们的心理暖暖的。
2.分段仔细阅读
师:额头在哪里?“顶牛牛”你们会玩儿吗?我们一起来试试.师:你们说被妈妈拥抱是什么感觉呀?
妈妈不在,找身边的小伙伴试试
3.自制图书
师:我想把对妈妈的爱记录下来,所以我想了个好办法,制作一本图书,我需要你们帮我把诗歌整理一遍,一起做一本充满爱的图书好吗?
三、想给妈妈的爱
1.创编诗歌
学习用简单的语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感情。
师:我喜欢妈妈……因为……
2.大胆的表达对妈妈的爱
师:放学回到家,你看到妈妈,想对妈妈说什么?
教学反思:
研修中解决难点 反思中提高认识
诗歌《我喜欢》是我园胡玲教师的获奖作品,诗歌虽短,但温暖美好、意蕴深刻,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当我们了解到胡玲老师的创作过程时,更觉得源于生活的作品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诗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胡玲老师和他们班保育员女儿贝贝的一段对话。孩子说::“我最喜欢妈妈了。”胡老师追问:“你喜欢妈妈哪里呢?”“我喜欢妈妈的手”胡老师又问:“为什么喜欢妈妈的手呢?” “妈妈抱着我。”胡老师又问:“那你还喜欢妈妈哪里呢?”孩子天真无邪的具有童真童趣的回答,经过整理加工就成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儿歌。
“我喜欢妈妈的××,因为××”是个倒装因果句。这个儿歌如果单纯朗诵学习,小班幼儿也是可以掌握的。如果要安排仿编句子,在小班就有难度了,于是经过研修团队的分析,我们决定在中班试教。目标定位在:帮助幼儿理解学习诗歌的基础上,能够仿编其中的句式。经过几个班的试讲,总结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证明我们的选题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孩子们最熟悉的是妈妈,最喜欢的是妈妈,所以他们也最爱谈论妈妈。但是幼儿对妈妈爱的表达是漫无天际的,中班幼儿也很难表达的很完整,为了让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能够把爱妈妈的原因进行联想并表述清楚,我们借助这首诗歌的句式给孩子提供了表达爱的支架--我喜欢妈妈的××、因为妈妈的××可以……。
一、身体部位与幼儿经验的链接是这节活动的难点。
如果你问孩子:“你喜欢妈妈吗?”相信回答是一致的。如果你再问:“你喜欢妈妈的什么地方呢?”相信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这样就会给活动的展开带来困难。
策略:
1.首先执教老师以贝贝小木偶与孩子们玩的语言游戏开始,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自然引出,帮助幼儿巩固了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了解,增加了知识的储备,为孩子们的“敢说”提供帮助,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
2.下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倾听儿歌,在听之前老师把一个问题抛给幼儿:“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一方面从游戏转为倾听,加上一个任务意识会让幼儿更专注。另外让幼儿谈论诗歌中的内容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做了很好的铺垫。
3.紧接着,在教师温柔优美的完整朗诵中,表达爱的“支架”出现在孩子面前:“喜欢妈妈的××,因为妈妈的××可以……。”;.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让幼儿理解,妈妈的每个部位都能给我们温暖和爱护,进而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也渗透给孩子,让孩子想要表达的对妈妈的爱不再漫无天际、摸不着头脑。然而我们在试教过程中,孩子们很难把已有经验与妈妈爱自己的方式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于是我们采取的解决策略是让幼儿先学习理解,再进行模仿改编。在感受诗歌情感时,通过老师问、孩子答;男孩问,女孩答;在音乐伴奏下齐诵的形式,反复练习句式“我喜欢妈妈的XX,因为妈妈的XX可以……”,形式多样的朗诵形式突出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
4.在分析诗歌时,我们选择了“妈妈的额头和我玩顶牛牛”的游戏,通过让幼儿重温这个游戏,唤起幼儿联想与妈妈互动的经验,为幼儿改编句子做了铺垫。
有了对身体部位的了解加上对诗歌的模仿学习,孩子们知道可以仿照诗歌中的句式,并结合身体部位与妈妈的互动的经验可以表达出喜欢妈妈的原因了,这个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一节活动中有机会表达是所有语言教学活动的难点。
策略:
1.选图讲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老师提供给孩子一些妈妈身体部位的卡片,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讲述。采取自己练习、同伴讲述的讲述让每个孩子得到练习的机会。
2.我们运用了第二个游戏“开火车”,让自由讲述好的幼儿和老师的火车头连接,组成一列完整的小火车进行集体讲述,展开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阵势,这样幼儿就有了参与完整仿编诗歌的机会,我们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研修磨课,在反思中提高认识,效果显著。
这次教学展评活动给了我们学习、提高的契机,通过团队研修,集体的智慧加上执教老师的创意,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各样的思维进行碰撞,所提出的策略我们都在试教中看成效。结果发现,我们的有些策略既繁琐又偏离了语言活动的主线。
1.由繁到简:比如我们刚开始的火车游戏是让幼儿自己选择粘贴好几个身体部位,结果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粘贴这个活动上,而用诗歌的句式进行表达就被冲淡甚至给冲走了,无论老师怎么引导,幼儿还是沉浸在黏贴的过程中很难自拔。也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就换了几次学具,终于可以把幼儿的选择和自由表达给连接上了。
2.由次到主:教师有趣的引导更能试幼儿把自己创编的句子与诗歌连起来:“小朋友我们编的这首我喜欢的诗歌可真长呀,就像一列火车,你们愿意上火车吗,那就选一选,编一编吧”但是每次老师在把握这个环节时都怕时间拉长而草草收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反复讨论,这个环节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主体部分,不能简单的当成一个结束环节。
5.中班科学教案 我喜欢的树 篇五
目标:
1、通过对园区内各种树木的观察、探索、发现和了解,使幼儿产生保护树的欲望,说出为何喜欢它。
2、学会主动关心照顾小树或大树。
3、学会做观察记录。
4、复习12以内的点数。
5、认读树名。活动准备:
1、课前对园区树木进行观察,不同树上都挂有树牌(树的名称、树龄及生活习性)及编号(以便幼儿记录)。
2、彩笔、图画纸、铅笔。
3、幼儿卡(幼儿姓名、性别、年龄)。
4、小桶。
活动过程:
1、在观察了解园区不同树种的情况下,开展自由讨论:你看到哪些树?它是什么样子的?叫什么名字?提问:用幼儿已有的经验描述不同树的外形特征,你喜欢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
2、通过老师的提问和讨论再次带幼儿去室外观察,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从下到上,从树根到树冠、树叶及不同部位的粗细高矮、大小、长短、形状、颜色等。讨论提问:你喜欢哪些树?为什么喜欢?你如何对待它?
3、领养小树或大树活动,让细儿把自己的卡片挂到自己喜欢的树上,与大树拥抱感知粗细,与小树牵手,给小树浇水。
4、观察记录:用不同方式记录所观察到的树种(根据树叶的不同形状、高矮、粗细、是否开花);记录小树家的路线图。
5、让幼儿说出树的种类,老师用图表示出数量,让幼儿学习点数。
6、把自己喜欢的树画下来,并画上它的邻居,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放在展区展览。
总结分享:请幼儿谈谈对园区春天树木千姿百态的感受。
活动评价:通过对本土资源的优势利用,让幼儿对树的了解更深更广,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更培养了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物体的能力,让幼儿学会关心、照顾喜欢的树,还能增强幼儿的责任意识。
中班科学《磨豆浆》
活动准备:
(1)了解磨豆浆的过程,感受制作豆浆工具的改进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2)对磨豆浆活动有兴趣,具有初步的观察.分析思考的能力。活动准备:
(1)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有初步的使用石磨的经验。(2)石磨.电磨若干,豆浆.茶杯.泡好的黄豆。活动过程:
1.品尝豆浆,了解豆浆的作用。
提问:你们喝的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出来的?喝豆浆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好处? 2.幼儿操作石磨,学习磨豆浆。
(1)教师示范磨豆浆的方法,强调石磨的旋转方向和加豆加水交替进行的操作方法。(2)幼儿两人一组用石磨磨豆浆。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会两人合作。(3)请幼儿表述磨豆浆的过程。
提问;磨出豆浆来了吗?你们是怎样磨的?
小结:一个小朋友推磨,一个小朋友一边加黄豆.一边不断加水,相互配合,才能磨出豆浆。3.操作比较石磨与电磨,感受新制浆工具的优点。
(1)出示电动磨豆浆机,请幼儿比一比它与石磨有什么不同?(着重从外形上区分。)(2)幼儿观察两位教师分别用石磨与电磨磨豆浆的过程。并表述观察结果。(3)请幼儿分别操作石磨与电磨(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开关),并相互交流操作结果。
小结:石磨在没有电的时候可以磨出豆浆,但它速度慢,费力,很不方便。电磨更快捷.更卫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用电磨做豆浆又快又省力。4.教师挤豆渣,幼儿进一步了解做豆浆的过程。
总结:我们可以用石磨磨豆浆,也可以用电磨磨豆浆,磨的时候先要把黄豆泡好,在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水,磨好后还要滤渣,豆浆经过煮沸就可以食用了。活动延伸:
(1)在科学室(或区角)里,提供石磨.电磨供幼儿操作。
(2)请幼儿带一些小的新产品到幼儿园,开辟“我们身边的新产品”展览角,激发幼儿对科技新产品关注的兴趣。活动建议:
6.幼儿园中班教案:我喜欢灰太郎 篇六
今天早上和小朋友的早间谈话,突然想起周日灰太狼和喜洋洋的音乐剧的情况,便问宝宝们,你们周日有没有去看灰太狼和喜洋洋,孩子们都说没有去,我想是他们的父母为生活去奔波没时间顾及他们吧!但是孩子们在电视上都看过的,我便问,你们喜欢喜洋洋还是灰太狼呀?我这一个话题才说出来,孩子们就七嘴八舌的说起来了,突然一个响亮的声音钻入我的耳朵,我喜欢灰太郎,我说,你为什么喜欢灰太狼呢?他一本正经的说,喜洋洋把灰太狼一脚踢到一边去了!我说,那 你不是应该喜欢喜洋洋吗?他根本没有跟着我的思路走,说,灰太狼的老婆也要吃喜洋洋的,我很惊讶,问,灰太狼的老婆叫什么?那个宝宝很干脆的告诉我,红太郎。我说,我喜欢喜洋洋和美洋洋,一个班里穿着很洋气的女孩子也说喜欢美洋洋,我说你们为什么喜欢他们呢?一个孩子说,因为他们很勇敢和聪明,和灰太狼打架,把灰太狼打跑了,接着是一阵阵的笑声。
我看着孩子们兴致勃勃的谈论着自己心中的“英雄们”,感慨到电视上塑造的卡通人物也好还是实际的人物也好,对幼儿的影响总是有一点了,而且还是也会在自己的脑袋里留下美好的一面,还是喜欢美好的,智慧的形象。
所以家人多抽出一些时间陪你的孩子,让他们的童年都是美好的,你们也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白费!!
7.中班语言《我喜欢》 篇七
一、教学手段多种多样, 让幼儿学得轻松
为了更好地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是必不可少的杀手锏, 现如今, 幼儿园教学设备多种多样, 除了以往通用的图片、幻灯片、动画课件之外, 近几年又有了更为先进的电子白板等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不仅体现了就地取材的原则, 而且幼儿也更熟悉这些东西, 也就能够更好地配合老师。如:在一次语言教学活动中, 一开始我只是出示了几张图片, 与幼儿一起讲故事, 说说演演, 虽然整个过程比较完整, 但是幼儿的兴趣点不是很高涨, 他们往往讲述了几幅图片后便没有了表达和交流的欲望, 剩下的内容当然只能由我来“灌输”给孩子。这样一来, 幼儿获得的知识只有少部分是由他们自主观察学习得来的, 大部分是老师在牵着孩子的“鼻子”走, 这与《纲要》中“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相违背了。
于是, 在第二次的语言活动中, 我尝试运用图谱和动画课件相结合的方式, 让幼儿在看看、说说、做做、演演的过程中去学习本领, 不仅动静结合, 同时教师也能够更好地兼顾群体和个别差异。就如我班一个孩子, 总是不自信, 在分组的情境表演中, 她不能够很好地放开自己, 我看到后, 就加入到他们的小组, 同她一起来表演语言故事中的情境, 而在巩固知识的时候, 我也采用了分组学习的方式, 以强带弱, 共同进步。活动过后, 我也感受到了小朋友的快乐, 在之后的几次类似活动中, 我班孩子也越来越能够放开自己。很多孩子在过了几天之后, 一看到图谱, 自己就能够讲述学过的内容。
二、身段表情丰富多样, 让幼儿学得快乐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一次语言教学活动《云彩和风儿》中, 为了更好地让幼儿感受诗歌中“大狮子、胖娃娃、小帆船”的形象, 我亲身模仿, 不仅真得弓着身子, 而且张大嘴巴, 十分凶狠的样子。有个孩子忍不住说:“哇, 大狮子真的来了呀。”在胖娃娃的表演中, 我请我班的孩子在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后, 自己来表演, 可以看出, 幼儿都十分投入。
丰富多样的身段表情 (手、嘴、眼、脚) 等, 能够让幼儿感受到课堂的轻松快乐, 他们也能够更放开, 更自主地表现自己的内心想法, 这样的课堂, 幼儿的自主性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由于中班的孩子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所以老师丰富的身段表情一定也能够让他们感受到诗歌或其他语言活动中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他们也会试着去模仿学习, 那这样的方式, 他们学得也更轻松。
三、教师要适当介入, 多为幼儿提供互动的机会
教师的正确介入是十分重要的, 语言教学也不例外。在活动中, 教师要找准时机, 恰当介入。如:在幼儿交流出现分歧时, 或在幼儿不知如何与同伴去交流、讲述画面内容时, 教师此时可以作为引导者适时介入, 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就要留给幼儿。过了几个星期, 我发现, 当孩子一直处于这样的交流氛围中,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而且与同伴之间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也有了进步。这样, 幼儿的学习就更加自主了。
在一次语言活动《秋天的画报》角色扮演的环节, 我为每组孩子准备了数量相同的头饰, 让他们分组进行角色表演。表演开始了,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观察孩子们, 只见有的小组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 有的小组在井然有序地分配着角色, 唯独有一个小组, 他们不知道如何进行表演, 既不讨论也不分配角色, 只是在那边看着别的组的孩子热闹地表演, 眼看着时间已过去了一小半, 为了让他们也能体验到语言活动表演的快乐, 我以一个自由人的身份加入了他们:“哇, 这么多好看的头饰呀, 我真想表演苹果娃娃, 红彤彤的, 真好看……”这个组的孩子们见状, 马上也选择起来, “我要表演梨宝宝”“我要表演枣子……”于是, 整个组的气氛被调动了起来。孩子们都快乐地表演起来, 情绪十分高涨。
通过这次语言活动, 孩子们也越来越喜欢表演, 每到看到头饰或者各种各样创设的情境, 他们都非常开心, 在如此自由的氛围中, 他们的主动学习也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8.浅谈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八
【关键词】中班幼儿 语言表达 事业成败
【中图分类号】G61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1-0127-02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流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的交际工具。现代社会激烈的职场竞争让我们知道:专业知识很重要,而在有了过硬专业技能的同时,能更好的表达则会让人刮目相看。著名演讲家邵守义说过:“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的人却一定是人才。”由此可见,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关系着孩子的一生,关系着他们事业的成败。
意大利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能力。”婴幼儿一出生就获得了语言,他们开始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喜恶、来认知和探索周边的世界、来和他人沟通。
中班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能听懂并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但部分幼儿不会与同伴交流,缺乏主动性,一些幼儿表达不完整,连贯性语言尚处在发展阶段。中班时段正是幼儿学习口语的飞跃期,如果能把握这段时间,施以适当的教育,将会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如何培养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
一、创设环境,鼓励幼儿想说、敢说、会说
环境是学习语言的物质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因此,成人要努力为幼儿营造宽松和谐的谈话氛围,将幼儿看作单独的个体,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也要以身作则,多读多写,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并坚持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与幼儿交流,培养他们学习语言的兴趣。在教幼儿学习语言时,应做到扬长避短,比如家庭里妈妈的普通话好,就让妈妈来纠正孩子的读音,给他念儿歌、讲故事,幼儿园老师要坚持说普通话,并鼓励幼儿也坚持使用普通话,当幼儿发音不准确时,老师要教幼儿正确的发音。
同时,成人也要了解幼儿的性格特点,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培养,让他们想说、敢说、会说。
(一)让幼儿想说
依据幼儿爱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用鼓励的语言激发他们产生说的愿望。内向的幼儿,不能急于要求他积极讲话,要一步一步地来,首先让他与亲近的家人讲,与朋友讲,慢慢地与亲戚讲,到外面与陌生小朋友讲,再到班级或亲朋友好友的宴会上大胆地讲。
(二)让幼儿敢说
要为幼儿提供说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地说,不管他们说得好与否,都饶有兴致地仔细聆听,不打断幼儿说话,为了表达自己对他们谈话内容的关注,还应经常在幼儿说话时使用“噢”“是吗”“后来呢”等词语,鼓励他们继续说下去,有时还进一步询问有关细节。等幼儿说完以后,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并针对他们的话题适当地讲述自己的看法。
(三)让幼儿会说
要积极引导幼儿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连贯性和完整性,要求他们把话说清楚、讲完整,并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在幼儿表述不清楚时,可以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幼儿理清思路,纠正他们的一些不连贯、不通顺的说法,引导他们慢慢地表达清楚。
二、多听、多说、多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一)多听,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随时随机与幼儿交谈,让他们多听,帮助他们学习新字、新词、新句。要抓住一切和幼儿说话的机会,多与他们交流,洗澡的时候、玩游戏的时候、坐车的时候,看到事物就可以给幼儿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等。还可以有表情、有动作地给他们讲故事,让他们了解故事中的人和事,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主题,运用学到的字、词、句说话。
如在讲述《黑猫警长》时,可用轻柔的语气讲“森林的夜静悄悄的,小动物们都早早地进入了梦乡。”讲到“静悄悄”时,要压低声音让幼儿感受到真的很静,讲到“进入了梦乡”时,做睡觉的动作。接着讲故事时,可以边讲故事边提问,可以让幼儿有意识地记忆并复述故事中精彩的句子,也可以让幼儿续编故事,引导他们自由想象,大胆讲述。
(二)多说,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要让幼儿运用字、词说话时,成人要先做示范,告诉幼儿怎么把词用到句子里,再让他们尝试说。
还要多带幼儿到户外去观察,让他们有目的地观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在观察讲述时,可以教幼儿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动词等词汇。如看到花朵时,引导幼儿说说是什么样的花朵,鼓励幼儿说出“美丽”“漂亮”“鲜艳”“五颜六色”等形容词,这样不但丰富了词汇,还能培养幼儿丰富的情感。
日常生活中也要引导幼儿学会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每天要尽量多与幼儿说话,引导他们正确地使用词语及语序、语法。例如,每天吃饭前后,可以让幼儿把一天的所见所闻讲来听听,当幼儿讲话过程中出现错误时,一定不要为了纠正而打断他的讲话,要耐心听完,再给予回应。
(三)多读,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成人首先要意识到幼儿的“读”与成人的读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读”是用眼看,再用嘴说出来。通常,他们的读物多是主题明确、形象突出、色彩鲜艳、画面简单的图书。其次是教给他们正确翻阅图书的方法:身体坐端正,图书放在桌子上,眼睛离桌面一尺,再用右手大拇指从右往左有顺序地翻图书。指导他们读的时候,开始让他们观察画面,看看画面上有些什么,然后提出问题:图上有什么?是在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看,去“读”图书,再积极引导,让他们把图书的内容讲出来。幼儿在成人的引领下,会逐步喜欢阅读,养成看书的好习惯,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三、参与游戏,激发幼儿使用语言表达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期主要的活动方式,哥斯达黎加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家加夫列拉·马德里斯指出,玩耍是儿童学会说话的最佳“工具”,成人可以通过游戏,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玩耍中得到提高。
如“开商店”游戏,可以问:“你的商店里都有些什么,多少钱,可不可以先拿走等等?”让幼儿一一回答,多次的表达过程中,幼儿就会发现一些技巧,在与其他人交流时,就会自信,有条不紊。
四、参与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学习语言的一个重要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与人交往。所以,成人要为幼儿创设条件,让他们多参与社会活动,鼓励他们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如给大家讲故事、念儿歌等,让幼儿在别人的赞扬声中更爱主动与人交往,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干家务事时,家长可以让幼儿参与,边干边问他:“你能帮我做什么?怎么做?”引导幼儿说出来,家长对他们说的话及时给予回应,“哦,宝宝,你真乖,想帮妈妈做事了。”“宝贝真能干,能扫地了。”这样肯定的语言会让幼儿感到快乐,他会乐意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告诉家人。带幼儿走亲访友时,家长要引导他们主动向他人打招呼、问好、交谈。在他人表扬幼儿热情有礼貌时,家长在欣然接受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用完整、礼貌的语言向他人表示感谢。
总之,中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还应抓住他们一日生活动中的有利时机,不断发掘潜力,逐步培养他们大胆表述、主动交流,让他们的人生通过流利的表达显得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李 纯.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初探[J].安徽教育,2009,(5).
[2]康燕玲.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策略[J].文理导航,
2011,(5).
[3]如何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EB/OL].
9.中班语言《我喜欢》 篇九
【活动目标】
1、讲述自己喜欢玩的游戏。
2、获得合作游戏的经验。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正确对待输赢,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活动准备】
气球、篮子、小球或沙包,秒表、布条。
【活动过程】
1、请幼儿自由谈论自己喜欢的游戏。
2、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场地。
介绍游戏规则:
(1)小蚂蚁搬豆:
两位幼儿为一组,发给一个气球,将气球夹在两人胸前,抱着对方将气球送到指定的篮子里。
(2)同心协力投沙包:两位幼儿一组,两人手勾手一起走。在篮子前画一红线,准备小球或沙包。请幼儿用没有勾在一起的手将沙包丢入蓝中。
3、评出游戏中最快一组,全班给完成最快的小组一些鼓励。
游戏玩2——3次。
4、请幼儿说说游戏中有趣的事。
【活动延伸】
晨间活动中可让幼儿继续玩此游戏。
10.中班音乐活动:太阳喜欢颜色 篇十
教材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艺术领域中明确提到:幼儿在艺术活动中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本次活动的——太阳,对于幼儿来说是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神秘的物体,孩子们对它充满了好奇和渴望。针对幼儿的这一兴趣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我选择了《太阳喜欢颜色》这首歌曲,希望幼儿尝试用简单图谱来理解歌词的内容,并结合生活经验创编歌词,从中体验快乐和成功。目标:1.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2. 理解歌曲内容,尝试歌曲创编。重点:理解歌曲内容,用抒情愉悦的声音唱出歌曲中美好的情感。难点: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创编歌曲。准备:1. 经验准备:活动前幼儿已和家长仔细观察过太阳及周围常见的事物。2. 物质准备:音乐图谱一张、创编操作纸若干张(以小组为单位,与幼儿人数相等)。过程:一.太阳喜欢谁1.(出示太阳)太阳会把七色光芒送给自己喜欢的东西,太阳喜欢谁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吧!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2.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太阳喜欢谁,给它什么颜色?请你说完整,好吗!你还听带了什么?太阳还喜欢谁,给它什么颜色?(苹果——红色 橘子——橙色 田野——金色 彩虹——七色)(师: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幼: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简单图谱了解歌词。)二.学唱歌曲1.幼儿跟着教师学唱歌曲2遍(师:带领幼儿看图谱学唱.幼: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熟悉歌曲的旋律,轻声跟唱)2.师幼合作演唱(师:用小指挥的方式引导孩子和老师合作演唱,帮助孩子记忆歌词.(幼:幼儿在音乐声中感受音乐,在和老师的合作中提高对歌词的记忆。)3.有表情地演唱歌曲4.脱离图谱演唱歌曲我把图谱藏起来,你们会唱吗?一起来试试吧!(师:先拿掉部分图片演唱,逐步撤掉支架引导幼儿学会完整演唱歌曲.)三.创编歌曲1.太阳还喜欢很多东西,如果你是太阳,你会喜欢谁,给它什么颜色?(师:记录幼儿讲述的内容,引导幼儿模仿歌曲的句式创编歌词.幼:结合生活经验尝试创编歌曲。)2.瞧,把他们连起来就变成了一首新的歌,一起来唱唱!3.我给大家准备了很多太阳喜欢的东西,请你们四个人一组给它们送上漂亮的颜色,编成一首新的《太阳喜欢》吧!4.幼儿分组创编5.幼儿集体演唱创编的歌曲(幼:唱出自己创编的歌曲,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延伸:我们把自己编的歌带回教室和大家一起分享,再到大自然中找找还有哪些太阳喜欢的朋友,用画笔把它记录下来活动建议:班级里布置主题墙“红黄蓝绿”,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讲述,提取生活素材进行创编演唱歌曲,进一步提升经验。
11.中班语言《我喜欢》 篇十一
【关键词】游戏性元素 语言 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8.193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幼儿时期是孩子迅速发展的时期,而游戏在幼儿成长中起着特殊的教育作用。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有趣又易于接受的活动,这是因为游戏活动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游戏活动比较生动具体,适合幼儿感知动作、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特点;游戏是一种自由自愿的活动,幼儿在游戏时可以根据自己意愿、体力和能力进行各种活动,可以自然的表达思想感情,还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发挥想象力,因而游戏能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可以借助游戏了解周围事物。在日常语言教学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往往把想说的话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常常把说话当作在游戏。因此,在中班语言活动中,我注入了“游戏性元素”,尝试把孩子所要表达的内容或主题,转化为具体的游戏内容、规则,目标使游戏和语言融合成一种活动,一个过程。通过游戏和语言的相互结合来满足他们的愿望和需要。体验语言活动的快乐的同时激发幼儿参与语言活动的兴趣。
一、游戏性设疑,促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
兴趣是孩子们参与语言活动获得成功的催化剂,有了表现的兴趣就会激发创作激情。因此,在活动中我尝试从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兴趣入手,运用游戏形式导入,以促发幼儿参与语言表达活动的兴趣。例如平时孩子们在表达人物时,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是同样的身高、同样的发型。因此,我在语言活动中,让孩子带妈妈爸爸和宝宝的照片来,为了让孩子们留下深刻的记忆,并把这些照片让孩子们在活动引入时观察,初步感知照片中妈妈爸爸和宝宝身高、发型上的不同并用语言表达出来。有了这一情感体验,孩子们对妈妈爸爸的外形、身高、发型上的不同有了认识。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高矮不同的表现形式,我让孩子们自由组合,用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体验到游戏的乐趣,为接下来的语言表现埋下伏笔。由于孩子在活动前有了亲身体验,就会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来了。
又如:中班语言活动《梨子小提琴》,我将目的定位在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和表达梨子故事上。为了让孩子们能更进一步理解梨子提琴故事,我将此活动分为两课时,先带孩子们玩梨子的游戏,把梨子从中间切两半,孩子们在玩梨子时感受到诙谐有趣的梨子的形状。在孩子们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我又引导孩子们欣赏了梨子提琴的故事,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故事内容。
二、游戏性操作,引发幼儿有意观察
观察是语言活动的基础条件。中班年龄的幼儿无意注意占主体地位,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他们的观察往往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这就需要老师的有效指导,为大胆想象、语言表达打下基础。如:在表达“小鸭”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表达正面和侧面等不同形状的鸭子,我先以游戏“小鸭模仿秀”引入,孩子们有的学小鸭在地上走、有的学小鸭子叫、还有的学小鸭子在水里游……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初步感知小鸭子的外形特征——由脚、长嘴巴、翅膀等组成。接着,我再以启发性的语言、问题提示孩子:小鸭子翅膀扎开了,这是正面还是侧面的小鸭形象?小鸭子要游泳了,这是正面还是侧面的小鸭形象?为什么?由于孩子有了语言表达的经历,很快就有孩子用语言描述小鸭子的不同形状。在老师有目的引导下,我发现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再是单子单词,比较完整能成句话了。
12.中班音乐教案月亮婆婆喜欢我 篇十二
1.感受歌曲温柔、优美的旋律,学习用连贯和跳跃的方法唱歌。
2.会看懂图谱,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受歌曲内容带给我们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月亮婆婆头饰。
2.幼儿用书:《月亮婆婆喜欢我》。
3.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教师头戴月亮婆婆头饰,与幼儿共同做游戏,帮助幼儿熟悉歌曲和歌词)
1.教师:晚上,天上有什么呀?
2.教师:月亮婆婆会洒下月光,和小朋友玩游戏。现在,我来当月亮婆婆,我们一起来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吧!
3.教师:这个好玩的游戏老师还把它变成了一首很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吧!
4.教师:好听的儿歌如果能唱出来就更好听了,你们听!(教师清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5.教师:歌曲里的月亮婆婆喜欢谁呀?她是怎么喜欢小朋友的?
6.教师一边带幼儿学唱前两句歌词,一边带幼儿做与歌词相应的动作。
7.教师完整地范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幼儿欣赏,再一次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歌词内容。
(二)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1.教师带领幼儿随歌曲伴奏唱歌。
教师:演唱歌曲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听前奏。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脚印图谱。根据图谱的.暗示,选择不同的演唱方法。
教师:小朋友看,图谱上有什么?这些脚印一样吗?代表什么意思?
3.在教师帮助下,个别幼儿指图,集体演唱。
4.学习用连贯和跳跃两种方法学唱歌曲。
5.游戏:月亮走我也走。
(三)幼儿欣赏视频傣族舞。
教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月亮婆婆喜欢我》,是一首有着傣族风格的歌曲。傣族人能歌善舞。现在请小朋友欣赏傣族舞。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家长可以与幼儿共同玩“月亮走我也走”的游戏,即家长跟着音乐的节奏向某个方向走,幼儿向同一个方向走,前后左右都可以,步伐也可以变化。
13.中班风喜欢和我玩教案 篇十三
活动目标:
1、知道空气流动可以形成风,风力有大有小,风具有方向性。
2、探索形成风的各种办法,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了解风的利弊,产生保护自然环境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先前冲》、动画《风喜欢和我玩》、吹画成品及视频
2、小旗、瓶子,扇子、报纸、毛巾、塑料袋、小盆、硬纸、画纸、颜料等。
活动过程:
1、入场:音乐《向前冲》
魔术导入:
师:今天有一个好朋友要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他到底是谁呢?下面老师就把他给请出来。这个朋友很神奇,他要给小朋友们变一个魔术。他会让老师手里的小球不落在地上。(教师操作:用吹风机吹乒乓球)他到底是谁呢?(风)对啦,这个朋友就是风。风非常的喜欢和我们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他都和我们玩过哪些游戏呢?
2、播放动画《风喜欢和我玩》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提问:
(1)风都和我们玩了哪些游戏?
幼儿:放风筝、风车、吹泡泡
(2)风是怎样告诉小男孩他在哪里的?
幼儿:用飞起来的树叶。
3、探索产生风的方法
师: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的好朋友,可是风在哪里呢?我们怎样才能找到风呢?
(1)教师出示小旗:请小朋友们用身体制造出风,使小旗动起来!
小结:身体的动作可以带动空气的流动,从而产生了风。
(2)我们刚才都是用身体动作制造出风让小旗动起来的,我在百宝箱里还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请小朋友们任意的拿一个。
你们试一试,能用你手上的东西造出来的风让小旗动起来吗?教师拉出一串小旗。(瓶子,扇子、报纸、毛巾、塑料袋、小盆、硬纸等)
提问幼儿:你是怎样用你手中的东西制造出风来的呢?
小结:任何东西都可以使空气流动,动起来都可以造出风。
(3)我还带来了更棒的礼物,你能用它造出风吗?你能用它造出大风和小风吗?
幼儿把手中的材料放到箱子里,拿纸板。
游戏:风很大了、风更大了、风小了、风停了。重复玩两次
总结:用的力气很大,造出来的风就很大了;力气小,造出的风就小。
(4)你能让风向后面吹吗?吹向我。找一个你喜欢的地方让风吹过来吧。幼儿玩一玩。
提问:能说一说你的风吹向哪了吗(幼儿说)
小结:风可以吹向很多地方,它是有方向的。
4、游戏:风吹树叶动
游戏规则:教师用纸板制造风,幼儿当树叶。教师造出小风,幼儿模仿树叶慢慢跑动;教师造出大风,幼儿模仿树叶快速跑动;教师向哪个方向扇动,幼儿就跑向那个方向。
5、风和人类的关系,保护自然
师:我们和风玩了这么多游戏,风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是为什么有的时候风也会给我们造成灾害呢?风是有大有小的,适当的风力可以利用来为人们做事,是有益的,(和我们玩、吹干衣服,吹干头发、发电,吹动帆船前进……)风力太大,产生危害,是有害的风。沙尘暴,龙卷风,台风,为了防止风给我们带来灾害,我们可以多种树木,绿化环境,因为树木可以挡风。当我们爱护自然环境的时候,大自然也会温和的对待我们。虽然风有时然人害怕,但他依然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他还是神奇的艺术家呢!
6、吹画
师:风喜欢和我们玩,是我们的好朋友,风还是一个神奇的艺术家呢!小朋友们看,这幅画就由风当画笔完成的。
(1)教师出示吹画作品图片
(2)视频播放制作方法:
(3)幼儿操作
活动结束
1、评价
14.中班语言《我喜欢》 篇十四
一、活动目标:
1、能围绕故事情节的发展,开展讨论,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让幼儿了解一些城市空气净化的初浅知识,并初步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1、引导幼儿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了解净化空气的初浅知识,激发环保意识。
三、材料与环境创设:
1、大森林与城市的背景图。
2、插入教具一套。
四、设计思路: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境教育”已走进中小学的课堂。作为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幼儿教育,也有必要尽早让幼儿——21世纪的主人从小接受环境保护的启蒙教育。故事“空气变新鲜了”通过形象地描述了一只猴子从森林来到大城市,由于大城市的空气污染,而出现了身体上的一系列的不舒服,从而让幼儿知道造成空气污染的一些原因,更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从小懂得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纲要》中也指出,要让幼儿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
五、流程设计: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讲述故事,启发设问,讨论——>完整欣赏故事——>迁移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城市背景图)有一只猴子,从森林来到大城市,小猴非常开心,它为什么很开心?)
(二)、讲述故事、启发设问、讨论:
1、师讲述第一、二段。提问:(1)、小猴为什么会得这种病?(辅:小猴在大森林里从来不生这种病)(2)、医生说最好的药是什么?
2、继续讲述。提问:(1)、小猴会想什么办法让城市里的那些人也吸到森林的空气?(2)、生病的那些人想怎么样让城里的空气也变新鲜?(启发幼儿讨论,想各种办法)(辅:大烟囱冒烟怎么办?汽车后面排出的尾气有毒怎么办?城里的人还是这么拥挤怎么办?)
(三)、完整讲述: 师:城里的人到底怎样让空气变新鲜呢?让我们来完整听一遍。
(四)、迁移: 师:大家让城里的空气变得清清的、香香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生活愉快,身体一定也
评析: 《纲要》中提出,要让幼儿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空气变新鲜了”这个故事。从环保的角度向幼儿展示了当今大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取材现实,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整个活动,以小猴生病为线索,把大城市的污染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使幼儿深深感受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性,从而一起为净化城市出谋划策。于是,“种树、种花、改制摩托车”等方法应蕴而生,充分寄托了孩子们的美好设想和愿望。有人说,环保教育对于幼儿来说较难渗入,而本活动,老师的成功在于以情激情,从而激发起幼儿真正的言行。
附故事:故事:空气变新鲜了有一只小猴从森林来到了大城市。“哇,城市真美呀。”小猴高兴地大叫起来。他看见大城市“嘀嘀嘀……”马路上开着各种各样的汽车。人们穿着各种漂亮的衣服来来往往,一座座高楼大厦真漂亮,商店里还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大城市真好!小猴决定在大城市住下来。可是在城里住了一文档仅供参考
段时间,小猴觉得身体很不舒服。鼻子痒痒的,嗓子干干的,呼吸也很困难。于是,小猴去医院看病,“哇,看病的人这么多。”医生说:“你们都是得了空气污染过敏症,最好的办法是呼吸新鲜空气。”小猴灵机一动,“我回老家去。”回到森林老家,小猴就觉得森林里的空气甜甜的、香香的,真的和城市不一样。没过几天,小猴的病就好了。小猴想:要是城里和自己生一样病的朋友们也能吸到新鲜空气,那该多好啊。对,我把空气带到城里去。小猴在城里开了一家空气供应站,病人一到这里呼吸新鲜空气,病就马上好了。于是,这些病人一起商量,要把我们大城市的空气也变得象森林里那么新鲜。他们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在空地上种上了许多绿草、红花、大树,还通过先进技术让城市的烟囱不再冒黑烟,让各种车辆排出的尾气不再污染空气。人们知道了不随便乱仍垃圾,要保护绿化爱护环境,终于大城市的空气也变得甜甜的,香香的。
幼儿园中班早期阅读:变色蜗牛
活动目标:
1、根据画面上实物的颜色以及人物身上的色彩猜测想象故事情节。
2、能关注画面中“第×天”的数字,并初步学习根据“第×天”的提示翻阅图书。
3、能注意倾听他人讲述,并在讲述过程中充分享受变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绿色、橙色、蓝色、红色、黄色、紫色的蜗牛图各一个,与蜗牛颜色相同的字卡各一个,分别写上“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树叶、桔子、喇叭花、草莓和辣椒、梨子和柠檬、葡萄和茄子各一份。白色蜗牛一个。大图书一本。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蜗牛图,导入活动。
1、请小朋友仔细听听,是谁来了?窸窣、窸窣、窸窣,谁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啦?
2、(出示小蜗牛图)看,原来是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你会象小蜗牛一样慢慢吞吞地爬吗?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引导幼儿一边学爬一边嘴里说:“窸窣、窸窣,一只小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了。”
二、引导幼儿根据字卡颜色猜测小蜗牛颜色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这只小蜗牛每天要吃许多的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蜗牛吃了好东西以后,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2、(分别出示字卡及彩色小蜗牛)第一天,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第二天,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第三天,它会变成什么颜色的小蜗牛呢?请你猜猜。你怎么知道是红色的蜗牛?从哪里看出来的?
3、用猜猜、找找、配对的方法,让幼儿感受蜗牛变化的乐趣。
三、引导幼儿观察大图书,并根据图书画面进行简单回忆,初步了解图书内容。
1、小蜗牛每天变来变去,真奇怪!妈妈到底给它吃了什么好吃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本大图书。
2、出示大图书封面,向幼儿介绍图书名称《变色蜗牛》。
3、教师用较慢的速度翻书,并用语言提醒幼儿注意观察食物。
4、提问:小蜗牛吃了好吃的东西就会变颜色了?
5、引导幼儿学说象声词。(采用个别与集体练习的形式,鼓励幼儿大声学一学。)
四、教师和幼儿共同阅读大书《变色蜗牛》。
五、发散思维:
小蜗牛每天都吃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多开心。如果让你给小蜗牛送好吃的东西,你会给它吃什么呢?它又会变成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鼓励幼儿用“第七天,它吃了……,变成了一只×色的蜗牛。”讲述)
附:故事:变色蜗牛
“蟋唆,蟋唆。”一只蜗牛慢慢吞吞地爬过来。
第一天,“沙沙,沙沙。”它吃了一片绿色的叶子,变成了一只绿色的蜗牛。
第二天,“嚓嚓,嚓嚓。”它吃了一片橙色的桔子,变成了一只橙色的蜗牛。
第三天,“咂咂,咂咂。”它吃了两朵蓝色的喇叭花,变成了一只蓝色的蜗牛。
第四天,“咕兹,咕兹。”它吃了一只红色的辣椒和一颗红色的草莓,变成了一只红色的蜗牛。
第五天,“咔嚓,咔嚓。”它吃了一黄色的梨子和一个黄色的柠檬,变成了一只黄色的蜗牛。
第六天,“啊呜,啊呜!”它吃了一串紫色的葡萄和一个紫色的大茄子。这回它会变成一只什么颜色的蜗牛呢?
15.中班语言《我喜欢》 篇十五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我喜欢和……一起做……”的句式表达。
2.愿意和同伴分享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亲密与美好。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培养幼儿清楚表述和大胆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和家人在一起玩或做某件事的照片,或者请家长提前把照片的电子档给教师。
2.一段舒缓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读幼儿用书,逐页观察画面,请幼儿尝试用“我喜欢和……一起……”的句式讲述。
——数一数,他们家有几口人?分别是谁?(引导幼儿观察第一幅图,幼儿回答后,教师完整讲述。)
——这上面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请幼儿欣赏其他图片,幼儿回答后,教师用“我喜欢和……一起……”的句式描述自己和家人在一起做的事。
——照片上是你和谁?你们在做什么?
——你最喜欢和谁一起做什么?
2.教师总结本活动的内容。
1.——刚才,每个小朋友都向我们介绍了自己喜欢和家人做的事情,有的声音很响亮,有的说话很完整,有的表现很大方,个个都很棒,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不仅知道了你们和家人一起做的好多事情,2.活动过程中,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可以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幼儿的能力水平确定不同的引导重点与表达要求,比如:对于性格内向,胆小的幼儿,教师重在引导其大胆表达;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幼儿,则重在引导其完整表达。
4.幼儿表达后,教师要及时给予具体的鼓励,如“你说的真完整”,避免空洞地表扬。
还感受到了你们和家人在一起的快乐,让我也感到很幸福,谢谢你们!
温馨提示
5.可以将幼儿用书《我喜欢和家人在一起》中每一幅图制作成PPT,以PPT的形式单张播放每幅画面。
【中班语言《我喜欢》】推荐阅读:
中班南瓜语言08-27
中班语言领域儿歌08-18
中班语言落叶教案08-18
中班语言改错教案08-30
中班语言《小象的心愿》06-09
中班语言捉迷藏06-09
中班语言蚂蚁和西瓜06-23
中班语言活动:树真好07-18
幼儿中班语言教案设计08-17
中班语言粗心的耗子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