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作文写作技巧

2024-08-20

小升初作文写作技巧(精选6篇)

1.小升初作文写作技巧 篇一

2012小升初满分作文写作技巧在小升初语文考试中,有这么一道题目是让所有的考生都头疼——作文。因为在作文这一道题目上面几乎就是很少有人可以拿到满分。虽然说只有少数人可以拿到满分,但是这也说明了作文还是可以得到满分的!下面就是满分作文的一个写作技巧,大家可以参考下!第一招式:眉目传神

文题是文章的眉目,“文好题一半”,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的内容,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可以蕴涵全文的主旨,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能给人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起仔细阅读的兴趣,能使文章起到眉目传神的妙用。如《扬长避短,成功之道》、《“英雄”偏到“无用武之地》,这些文题巧用成语,新颖别致。又如《“钦差大臣”请下岗》、《“李鬼”打假》,这些文题巧用名人名字,耐人寻味。再如《千里马变成推磨驴》、《岂可回族街头卖猪肉》等活用修辞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第二招式:凤头引蝶

古人写文章很讲究开头,称之“凤头”,西方的谚语也这样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头的方法有很多,如比喻开头法(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我的空中楼阁》)、引言开头法(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议论开头法(生命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有人“利”字为先,好处抢尽;有人“荣”字当前,虚实兼收;亦有人“德”字为重,铁肩道义。)、入物开头法(很久很久以前,也许在我的生命之树发芽的时候,我的生命之神就告诉我,我是一只火凤凰。那时幼稚的心灵无法参透凤凰的含义,长大了也是。)、写人开头法(夏日炎炎。鲁林从省城公安大学放假回家,来到A城地面,此地距离其老家梁山泊尚有一段路程,须乘班车,方可上路。)、叙事开头法(一年夏天,我和妻坐着海轮到了一个有名的岛上。——鲁彦《听潮》)、描景开头法(陌生的山花已有无数的开了。冷月下,却只见一犁春水,蓦然回首,总是充盈着泪水的双眼遥望寂灭的星空,总是随风飘动的思绪感叹树叶的凋零。——一考生《美丽一次》)、绘境开头法(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定情开头法(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其实作文要怎么去开头,是没有一个规范的模板,就看大家自己想怎么写。只要能够使阅卷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且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就是成功的文章开头。

2.小升初作文写作技巧 篇二

一、预先立题:一词立骨, 先入为主

1. 标题扣题

俗言道“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标题中嵌入话题, 不但一目了然, 造就先入为主的声势, 而且也会使阅读者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不自觉的受到吸引, 将文章扣到话题上, 这样在阅读者眼中, 就不会出现偏离话题的现象了。拟作文题时, 可以将话题或材料的主题词置于其中, 以彰显立意, 统领全文。请看小考作文话题:

在生活中我们时时演绎着爱的故事, 有父母之爱, 有同学老师的爱, 有对灾区人民的爱……或许是不经意的一句话, 或许是细腻的一个动作, 或许是让人回味的一个眼神……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爱”。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一些让你觉得特别温暖、特别感动、特别幸福的事, 选择其中的人或事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语言要通顺流畅, 把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写具体写生动。

A同学将作文标题拟为《流年匆匆, 母爱相随》。母爱, 这一永恒的话题被小作者定格于文题, 彰显了对母亲的思念, 更凸显了母爱的魅力, 统领全文。B同学的标题是《有爱, 就有幸福》, 小作者将话题中的关键词“爱”、“幸福”嵌入题中, 一语中的, 点化了主题。

2. 题记扣题

题记犹如锦上添花, 或是阐释题目内涵, 或是映衬主旨精神, 或是昭示文章走向, 或是标志整体内容……恰当地运用题记扣题, 不仅可增添文采, 激发兴趣, 更可吸引读者、先声夺人。请看A同学的题记:

让我们记住和母亲共同走过的岁月, 记住爱, 记住时光。题记

(正文为作者由校返家, 忆起被母爱过的镜头:幼时被母搂抱——考试失利母亲安慰、为我拭去泪水——上学母亲为我推车、叮咛——思绪回到现实, 向家飞奔) 题记既概括全文, 又引领读者。

二、开篇破题:首句标目, 行文线索

1. 段首标明中心句扣题

或是概括全文大意, 或是揭示文章中心, 或是点明阅读的“路标”, 阅卷老师立马能抓住大意, 顺势而读。

如A同学:《流年匆匆, 母爱相随》的开头段:

天空依旧蔚蓝, 河水依旧清澈。踏着绿色的羊肠小道, 我已经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 加快了脚步……哦, 我日夜想念的慈母, 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母爱, 又何止会在短暂的分别后凸显。当记忆中的涓涓细流静静的淌过, 我发现, 原来它一直与我相随。

B同学:《有爱, 就有幸福》的开头:

幸福, 或许是瞬间顿悟的一种感觉, 或许是记忆中的许多往事, 或许是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几句问候, 或许是月光下全家人在一起惬意的小憩……幸福总是甜蜜的, 对每一个人来说, 生活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关键看你能否捕捉它。

A同学的开头扣上了文题和主旨, 牵引着读者顺势而读。B同学的开头是对标题的具体阐释和剖析, 昭示了下文的内容, 紧扣主题。

2. 小标题扣题

寥寥数语, 层次分明, 提纲挈领, 点明逻辑关系。一看之下, 便粗知文意, 让人怦然心动, 爱不释手。

例如:《有爱, 就有幸福》

小标题一:无籽西瓜 (小时候妈妈让我吃剔籽西瓜, 上学后我将西瓜剔掉籽端给家人吃, 全家人都被感动)

小标题二:do re mi (月光下幼年的我被搂在妈妈的怀里拍着小手唱着)

小标题三:妈妈爱吃鱼头

小作者捕捉了生活中的平凡琐事, 聚焦了家人间的酽酽亲情, 读来感人至深。三个小标题简单明了, 新颖别致, 更是将文章的感情层层推进, 直到水到渠成地总结出“有爱, 就有幸福”的中心, 回扣题目。

三、文中含题:反复铺陈, 环环相扣

在行文过程中, 利用反复、排比和过渡, 醒目扣题, 彼此呼应, 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 牢牢切题, 强调主旨, 形成一唱三叹的韵律美, 产生形散神聚的严谨美, 从而对视觉和心理都产生较大冲击。

例如在《流年匆匆, 母爱相随》一文中:

“小时候, 母爱是那温馨的小屋”——

“后来啊, 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而现在, 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母爱, 这一永恒的话题, 被小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演绎得淋漓尽致。“小时候”、后来啊”、“而现在”三个片段深受余光中《乡愁》的启发, 把母爱深情的分别寄托在“温馨的小屋”、“拭泪的手”、“幸福的叮咛”中。小作者间断地运用三个具反复、排比于一体的句子, 既作过渡句, 又作下段中心句, 牢牢地把全文融为一个整体, 又步步深入, 处处扣题。

四、豹尾应题:首尾圆合, 妙手回春

结尾可归纳、可概括、可深化、可卒章显志, 但最重要的还是扣题。

A同学的开头:

天空依旧蔚蓝, 河水依旧清澈。踏着绿色的羊肠小道, 我已经按捺不住满溢的思念之情, 加快了脚步……, 哦, 我日夜想念的慈母, 一定在焦急地倚门而望……

结尾:思绪从记忆回到现实, 猛然发现, 我离家更近了!离母亲更近了!我不由得加快步伐, 想一下子飞到家中, 偎依着母亲, 继续让那爱包围着我, 永随着我……

结尾呼应开头, 对母亲的思念更凸显母爱的魅力, 深化了主题。

3.小升初作文写作技巧 篇三

一、生活与生活模型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以此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特别是写作需要“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生活对写作的价值不言而喻,也正因如此,联系现实生活,运用丰富的生活资源来改善小升初衔接段的现状无疑是一种合理尝试。

可是当前涉及到“生活”的写作教学,大多只是停留在宏观层面的理念倡导,在微观实践上缺少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法。诸如“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感受生活、思考生活”之类的说法屡见不鲜,可是怎样做一个有心人,又如何观察和思考,始终缺乏具体而直白的指导。因此回到教学和写作中,学生还是局限于狭隘的“主观小世界”,以一些陈旧而俗套的内容为写作对象,缺乏创造性,生活对写作的直接帮助仍微乎其微。

实际上,立足生活写作的理念并无不当,写作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也都和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关键问题在于,对小升初的孩子而言,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的衔接期,其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且抽象思维发展还未成熟,想要让他们像成年人乃至有经验的作家那样,透过外在的事物看到内在的本质,从实际生活中提炼出相关信息用于写作,未免过于苛刻。所以,将希望寄托在学生无法把握的“生活”上,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换一个角度来看,教师如果能对“生活”加以提炼,呈现可以直接感知到的具体内容,为学生搭建一个教学支架,那么前文所述的问题或许能够迎刃而解。这种教学支架就是笔者所说的“生活模型”:它是简练地标记出的某种生活经历的思维过程。具体来说,就是从真实生活中的某件事里提炼出的一个流程,这个流程涵盖的内容起于事件开始之初,止于结束之时,包括整件事的思考过程和实践过程,但又不是事无巨细地照搬,而是结合相应学情和写作教学需要之后的筛选和提炼出的结果。

以拍照为例,整个过程可能包括“选择相机→看中景物→打开镜盖→取景构图→对焦调整→按动快门→查看图片→重新取景→对焦构图→……”而当我们将这一过程与“细节描写”指导联系起来之后,筛选和提炼出的“生活模型”就变成了“寻找目标→构图对焦→按动快门→挑选照片”。②

二、“生活模型”对小升初衔接段写作教学的改变

和较为宽泛的“生活”相比,“生活模型”经过选择、提炼和构建,更为具体清晰,也更加贴近教学本身,减少了与学生思维发展不对称的诸多干扰信息,因此“生活模型”能够给予学生更为现实而有效的帮助,避免出现写作教学中模棱两可的“体悟式”教学。也正因为如此,“生活模型”的引入必然会对当前的小升初衔接段写作教学带来诸多改变。

1.增加隐性层面的教学

写作是一个隐性思考与显性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从写作动机的产生,到立意构思,再到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以及写作之后的修改完善等,这其中既有隐藏在内、无法直接观测到的思维活动,又有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的遣词造句、成篇作文等内容。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照理应当在教学中齐头并进,但由于隐性过程的难以观察,使得教师不能对隐性层面的进展给予及时而有效的指导和评价。久而久之,教师常常会感慨写作教学“教不会、不能教”。

“生活模型”最大的优点就是关注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当教师将开发的“生活模型”付诸于教学之后,学生就能够依托这种支架进行思维训练。以细节描写的“生活模型”(表1)为例:

左边一列是教师为学生开发的“生活模型”,在上课以前可以让学生借助手机、相机、摄像机等工作进行体验;右边一列则是与“生活模型”相关联的写作过程,学生可以参照左边的生活经验对应细节描写进行思考,然后对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尝试。如此一来,原本隐藏在学生大脑中的思维过程就被显性地展现了出来,教师能够明确地观察到学生隐性的思维操作过程,从而提高教学指导和评价的针对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不需要等学生将成篇的结果呈现出来时,再依靠主观的推测去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生活模型”开发得越具体科学,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会呈现得越细致明确,这样学生在写作学习过程中隐性层面的欠缺就越具体清晰。然后,教师就能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如此一来,以往被忽视的隐性层面的教学,尤其是写作思维的训练就能有所突破。

2.缓解衔接教学的矛盾

在写作教学中,“衔接”是十分重要的,每一次教学都是一次前后相连的衔接,所以如何做好承上启下的衔接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最大难题就是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教师的教学要求之间产生的矛盾。

从当前的教学实际来看,虽说义务教育是九年一贯,但是从六年级到七年级,学生面临着学段、教师、内容、难度等方面的改变,而诸多变化夹杂在一起又极容易使思维能力发展欠缺的学生无法适应新的学习。加之这个衔接段的教师大部分都刚刚结束九年级的教学工作,他们常年与抽象思维有所发展的初中生打交道,再次遇到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起步发展的学生,在思维定势的影响下,又难免会对学生提出高于其思维发展水平的要求,如此一来,学生或多或少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后续的学习动机。而“生活模型”首先将学生与生活勾连起来,从可见可感知的形象入手,适应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继而再由生活向学习进行迁移,引导学生逐步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思考,适应新学习的要求;其次,“生活模型”经由教师开发,也在无形中引导教师“弯下腰”来聆听学生的实际,促使教师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关注具体的学情,开展真实有效的教学;最后,“生活模型”的出示,除了应用于课堂教学以外,还在课前和课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支架,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依据自己的掌握情况进行自主学习,避免由于一时不懂出现急躁放弃的现象。“生活模型”一方面帮助学生“撑一撑”,另一方面又带着教师“弯弯腰”,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思维发展和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

3.实现图式理论的效能

图式理论近年来备受重视,许多研究者和实践者都积极地将其引入日常教学中,事实证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理解是利用图式从客观事物中抽取出特点、本质或基本的东西,并构建起他们的联系。”③所以立足图式理论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往往能取得较为高效的结果。“从认知角度看,作文教学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正确选择图式、灵活运用图式、不断构建图式的过程。”④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对图式要么从纯理论的角度宏观建构;要么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抽象指导。但有老师用点、线、面三种部件来构建内容图式:“点,表示某个具体的对象或情境,可以用较小的圆圈呈现;线,表示一定的过程,可以用线条呈现;面,表述一定的范围,可以用相对较大的圆圈呈现。”⑤这样的呈现方式对于小升初的学生而言,无疑太过抽象。反观“生活模型”立足于具体的生活情境,以简明的文字表述,也可以象思维导图那样配上关键性的图画,这样构建出的是一个直观具体的图式。一来容易理解,二来容易接受,三来也便于操作。加之它源于生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能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图式体系。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只要指导得当,这种图式的建构对学生而言也不是难事,学生完全可以在熟悉的基础上自主构建“生活模型”,进而在不断的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实现写作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内隐学习的效率。

三、“生活模型”的建构和应用

“生活模型”在小升初衔接段的写作教学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果能够将它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那么对于写作教学的改变和影响无疑是有裨益的。从便于一线教学实践操作的立场出发,综合前文所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和使用。

1.双向选择经历

“生活模型”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建构时必须从生活中挑选和提炼案例。这个过程可以双向选择,如图1所示:其一,从写作教学的需要出发,寻找与某一个教学点对应的生活实例;其二,从生活经验出发,积极积累生活中能够和写作过程相对应的实例。具体来说,我们既可以从“细节描写”的需要出发,去生活中寻找与之相似的经历,如拍照、择菜等;也可以在某一次生活经历(例如拍照)中提炼其与“细节描写”的共通之处。

2.模型细化

经过双向选择提炼出能与写作教学相适应的“生活模型”之后,紧接着要做的就是对这个模型的过程进行充分细化,使它的操作步骤能够充分详细地展现出来,惟其如此,在后续的建构中,可供比较和选择的内容才能丰富,建构出的“生活模型”才越发有效。例如在教授“如何选材”这一内容时,可以如上所述,从生活经历中挑选出“生日送礼物”这一模型,继而对之加以细化,将其划分为:“确定生日对象——思考对方喜欢什么——衡量自己的购买能力——寻找收集礼物——思考别人会送什么礼物——确定礼物——赠送礼物——观察别人对礼物的喜爱程度……”经过细化的模型并非所有环节都适用于教学,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从中加以挑选。

3.类比对接

“生活模型”最终的着眼点还是为教学服务,所以将其与写作过程进行类比对接,促使生活情境中的图式与写作图式相配套就显得格外重要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对写作过程加以审视,划分出若干个环节,然后从“生活模型”中挑选出与之相似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对写作过程的划分无需太过细琐,关键在于完整流程的呈现。仍以“选材”为例,在写作中我们至少需要经历这样四个环节:“读者想看什么——搜集材料——别人会选什么材料——确定题材”。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从之前细化的“生活模型”中进行挑选和对接,形成下图的对应关系:

4.教学互用

“生活模型”最初是教师开发建构的,但是一旦投入教学活动,它就不应再是教师的专属资源了。它必须在教学实践中检验、调整和完善,可以调换某个步骤环节,也可以改换具体的生活经历,唯一的标准就是是否符合教学实践的需要。

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努力帮助学生形成两方面的能力:一是运用“生活模型”自学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建构“生活模型”的能力。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生活模型”时,教和学才能真正融为一体,那么时间和地点对写作教学的限制也就大大降低了。

参考文献

①江跃:《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写作衔接教学研究情况综述》,《中学语文》,2015年第4期(上旬刊)。

②江跃:《小升初衔接段写作教学评价工具初构》,《中学语文》,2016年第1期。

③缴润凯,华炜:《图式与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9期。

④贺克春:《运用图式理论指导作文教学》,《中学语文》,2013年第12期(上旬刊)。

⑤胡家曙:《建构记叙文写作的内容图式》,《中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3期。

4.小升初作文写作技巧 篇四

6、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过渡和照应。常见的开头有:(1)开门见山,直入正题;(2)概括全文,揭示中心;(3)提出问题,引起注意;(4)环境描写,渲染气氛;(5)说明情况,介绍背景;(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结尾的方法有:(1)自然方式结尾;(2)总结式结尾;(3)含蓄式结尾;(4)启发式结尾。文章的过渡,应力求自然。照应,指的是文章中前后内容的关照呼应。最常见的是文章的首尾照应。

写事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2、一般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3、要突出重点,不要平铺直叙,重点的场面或过程要详写,写具体;

4、环境描写对反映文章的中心很有作用,所以在叙事时,有时也要注意写清楚环境。

写人文章应请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并把人物所做的事具体地写出来,用最能反映人物精神风貌的典型事例去刻画人物;

2、注意写好人物的外貌(包括容貌、衣着、神情等),语言,动作,特别是能反映人物特点的语言和行动,更要准确、细致的描写;

3、心理活动是指一个人的思想活动。恰当的心理、活动,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突出中心思想;

4、如果是通过几件事写人的,可以采用详写一件事,略写另几件事的写法,几件事需并列写的,则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

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抓住景和物的特征写。所谓特征就是同其他物体有区别的地方,抓住特征描写,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写景、状物要言之有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从中间到两边等。不能一下子说这,一下子说那,东拉西扯,没有顺序;

3、写景、状物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联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还要恰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描写的景物写生动,写形象;

4、状物要描写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做到写什么,像什么。写活动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写活动一般是命题作文。

1、可以按活动的过程写,但也可先写结果,再写活动过程,总之要有顺序;

2、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特别要注意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

5.小升初作文写作技巧 篇五

【写作技巧之1】

删除诸如”who is”或“that is”之类的关系代词,变从句为短语,例:

句:The novel, which is written in three parts, told a story that took place in the Middle Ages.

修改后:The three-part novel told a story set in the Middle Ages.

注:把句中的“three parts”改用形容词来表达,节省了四个不必要的单词“which is written in”。我们经常可以将关系代词如“that”去掉,这只会引起最少的`变动。

【写作技巧之2】

剔除你不需要的单词,例:

Two joint partners will present their views over a long-distance telephone call.

写完这样的句子后,你自己再读一遍,挑出单词“joint”和“telephone”,注意删去不必要的词。

【写作技巧之3】

用介词短语替代从句,例:

原句:While they were playing tennis, she started an argument that lasted all morning.

修改后:During tennis she started an argument that lasted all morning.

原句:When you come to the second traffic light, turn right.

6.对山区农村小升初择校的思考 篇六

我校地处綦江区南大门的石壕镇, 平均海拔800米, 属九年一贯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近几年, 小学毕业年级学生数均在一百三十余人左右。除由于外出务工人数的增多和投亲靠友方便就读等原因导致学生人数减少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进行了择校。如有的学生到县城初中就读, 更有的学生到市属重点中学就读。近三年每年都有二十人左右进行择校。因此, 初中一年级的招生锐减, 编班成了问题。再加上教师缺编, 所以, 我校七年级就成了大班额。不仅教师压力大, 学校办学也陷入了困境。就我校而言, 造成这一现状,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学校的办学条件。我校没有学生宿舍。有的小学毕业生到校本部上课两头黑, 即早上天不亮就出发, 单面路程要走一个半小时的路程, 更远的要两个小时, 晚上家长到路上接。因此, 这部分学生就只有投靠亲友外出方便就读了。

二是有经济地位的家长, 千方百计把子女送到条件好的学校就读。据了解, 有的家长在县城或市区买了房子, 就交了择校费, 让孩子在更好的学校上学。如有的学校需要交一至二万元, 而市属重点中学则一次性要交择校费三至四万元不等, 并需要找关系。这一部分学生大都成绩比较优秀, 个别学生成绩一般。

三是师资问题。我校年轻教师居多, 教师流动性特强。虽然每年都有部分大学生到我校, 但不够稳定。如有的大学生报到一个月, 就辞职不来了;有的大学生工作一年, 就到另一个地方报考。此外还有个别教师随时思迁。

二、我的思考

1.教育的均衡化, 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虽然国家非常重视教育, 每年投资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特别是校安工程的逐步落实, 使得很多学校的办学条件确实有了较大的改变, 城乡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但是, 我们也应清醒看到, 由于前些年的普六、普九所遗留的问题,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完全解决, 农村的校舍、设备陈旧老化也未能及时更新补充, 特别是c、d级房子的修缮, 举步维艰。如我校食堂, 2008年建委就立项, 但至今都没有开工, 教师和学生就餐就成为了头等大事。

2.学校的发展滞后于家长的要求。现在独生子女较多, 人皆有望子成龙的心理。谁不愿子女接受良好的教育?这说明家长在重视教育, 干预教育, 理念在发生变化。大多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抱负寄予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因此再苦再累, 甚至借债也要让孩子到条件更好的学校就读。这说明家长在选择学校, 选择教师。因此, 山区农村学校的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

3.人才的选拔维度。比较关心教育的老百姓认为:国家在选拔人才上, 通过高考指挥棒选拔。比如, 北大、清华每年投放一定比例的招生指标到省、市, 有的是直接投放到校。而这些校又多是当地的一些名校, 生源自然就比乡下的好得多, 学生升学的机会就相对较多。换一句话说, 北大、清华每年的招生比例到省, 省又是否下达到市, 是否到县?如果市、县也把高考、中考的比例下放到学校, 特别是农村边远的学校, 那么, 家长有盼头, 学生有奔头, 择校的热度会在一定程度降温, 均衡教育就离老百姓不远了。

三、我的建议

(一) 家长应理智择校

1.充分考虑孩子的成绩和意愿。孩子是学习的主人, 家长虽然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 但是也要从实际出发。一是要考虑孩子的学习成绩, 是否能跟上重点学校的进度;二是要考虑孩子的愿望, 是否愿意到离家较远的学校学习。

2.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择校的前提是家长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如果为了择校给家里的经济带来负担, 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小的压力, 反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 家长应理智择校, 量力而行。

3.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孩子择校后会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 如果孩子的自理能力不错, 能够自己照顾自己, 生活琐事都能打理好, 同时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用家长监督就能自觉地学习, 那么, 择校就有利无害。否则, 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学习习惯都很差, 就有可能得不偿失。

4.平常心。不管能不能成功择校, 家长都要有一颗平常心, 要相信“是金子在哪都发光”, 一如既往地支持、鼓励孩子学习。

(二) 校长要反思择校

1.管理内功的修炼。山区农村小学的资源有限, 怎么能让有效的资源发挥无穷的潜力呢?这就需要校长在管理上下工夫。首先是加强教学管理。校长要带头搞教研, 以管理者的眼光去课堂听课, 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工作, 以便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其次, 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把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去, 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生源不外流, 不断地提升学校的社会形象。

2.校本资源的开发。学校要重视校本资源的开发, 形成有特色、有影响的校本资源, 以便吸引到更多的学生。

3.教师能动性的激发。学校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科学管理, 和教师进行有效、合理的沟通与交流, 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更好地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去。

4.政策舆论的导向。国家对中小学教育非常重视, 在政策上也多有扶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校长要利用政策的杠杆争取生源, 尽力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舆论支持, 提升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整体素质。

5.各级领导的支持。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 尤其是县和乡镇领导的支持。因此, 校长要和县、乡镇政府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互动, 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取得各级领导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有效整合各方面的力量, 提升办学水平。

(三) 教师要接受择校

1.爱心不分贫穷。教师的爱是工作的“活水源泉”。教师只有全心全意地爱学生, 才能点亮学生的心灵, 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教师要理智地对待学生的择校, 用满满的爱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2.修炼自己。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时刻给自己“充电”, 用专业素养和人格魅力征服学生、吸引学生, 让学生主动团结在教师的周围。

3.相信学生能行。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肯定学生的优点, 赞扬学生的长处, 相信学生, 鼓励学生,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感觉“我能行”, 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上一篇:汽车涂装车间实习心得体会下一篇: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力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