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神经功能紊乱

2024-11-19

中医怎么治疗神经功能紊乱(精选4篇)

1.中医怎么治疗神经功能紊乱 篇一

第一个就是一些具体的症状,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就是郁证、百合病、梅核气、嗳气、呕吐、胃脘痛、纳呆、腹胀、腹痛、泄泻、便秘等疾病。这些也就是中医传统的一个记载,但至今十分有用。

第二个就是肠胃疾病绝大部分都是日积月累的慢性疾病,有多个方面的因素。通俗的一个典型就是吃饭饥一顿饱一顿,对胃不好。吃饭的内容不好,对肠道吸收不利。那久而久之就会出现一些小小不然的疾病。

及时把肠胃功能紊乱的初期一些苗头扼杀比较好。比如消化不良、胃炎、溃疡病、急性胃肠炎、便秘等等都说明肠胃出现了紊乱,疾病值得留心。因为疾病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的,尤其肠胃功能方面的疾病。

注意事项:这个肠胃功能紊乱需要注意中医调理比较养胃。有许多养胃的中医方子,都是有些效果的。西医对肠胃功能紊乱有一些表浅症状的缓解作用。中医对治疗肠胃功能紊乱还是比较有长远效果的。

2.中医怎么治疗神经功能紊乱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本院治疗的100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2]诊断为糖尿病,符合WHO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入院时均不同程度上存在胃肠功能障碍、腹痛,部分患者夜间症状有所加重。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观察组女18例,男32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56.9岁,病程1.5~12.5年;对照组女20例,男30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59.2岁,病程1.5~14.5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以胰岛素疗法为常规治疗,并具体询问每例患者的病史及临床症状,应用血常规、生化检查以及胃肠镜检查,排除有原发性胃肠病患者及非糖尿病所致的胃肠功能病变患者。患者服药期间护理人员要严密观察其生命体征,定期地检查患者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给予对照组患者枸橼酸莫沙必利片(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药物治疗,5 mg/次,3次/d。对部分病情严重患者给予维生素B1肌内注射。30 d为1个疗程。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设中医治疗,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诊断患者具体的病症类型,并相应给予葛根黄连汤加减、柴胡疏肝散、济川煎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对部分病情严重患者,给予多组配用。3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3]

患者临床胃肠功能症状显著改善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偶有不适感为有效;患者病症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36例显效、11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25例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辨证理论认为,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肠功能紊乱主要是由脾虚胃强引起,并且随着病情慢性迁延,致使五脏受损。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周期较长,且按照中医学“久病必虚”的观点,可解释久治不愈的糖尿病对患者全身系统都会造成损害。其中,中气虚衰,升降失调是导致脾胃虚弱的主要原因。现代中医的诊治临床经验认为,对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需要按照患者不同地域、饮食习惯和体质的差异及疾病展开针对性的治疗,其治疗手段也不尽相同。本研究中,结合患者的实际临床,相应给予葛根黄连汤加减、柴胡疏肝散、济川煎加减、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胃肠功能紊乱的本质原因在于脾胃虚弱,因而在治疗上需要以健脾益胃为主要临床路径,并对脏腑加以调理巩固,清除病理代谢物,使得血气通顺,升降得行[4]。此外,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搭配好患者饮食,嘱咐患者可尽量多食富含高维生素、高蛋白质的食物,实施针对性的营养补充,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国内外其他临床文献报道基本一致[4]。

综上所述,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肠胃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可靠,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临床治疗,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设中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0%)优于对照组(82.0%)(P<0.05)。结论 对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设中医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中医

参考文献

[1]王凤丽.中医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临床探讨.糖尿病新世界,2015,11(7):112.

[2]董世旭.自拟方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临床体会//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2011:115.

[3]李伟,王巧云.莫沙比利治疗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分析.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5,8(4):430-431.

3.中医怎么治疗神经功能紊乱 篇三

关键词 心脏神经症;中医;辩证治疗

神经症原称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综合征,是神经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精神因素在本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焦虑、情绪激动、精神创伤等,劳累过度亦为常发诱因。本病大多发生于青年和壮年,女性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1] 。症状多种多样,时好时坏,严重者影响劳动力。心脏神经症属中医的“惊悸征忡”、“胸痹”、“郁证”等范畴。。201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22例,总结临床治疗资料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22例,患者临床采用中医疗法治疗,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14例,22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0岁,年龄最大者45岁,患者平均年龄35岁,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心前区痛、气短或过度换气[2] 。

1.2方法 辨证治疗:(1)心血不足证: [治法]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处方]归脾汤加减。党参15 g,茯神10 g,柴胡9 g、自芍12 g、枳壳9 g、川芎9 g、香附9 g、淮小麦30 g酸枣仁15 g,龙眼肉10 g,木香5 g,炙甘草10 g,当归10 g,远志6 g,大枣3~5枚。(2)心虚胆怯证: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 安神。[处方]安神定 志丸加减。黄芪20 g、党参15 g、白术12 g、茯神12 g、远志6 g、酸枣仁9 g龙眼肉9 g、当归9 g、炙甘草6 g、大枣5枚,石菖蒲10 g,茯苓10 g,龙齿(先煎)15 g,党参 10 g,茯神10 g,琥珀3 g,丹参15 g,炙甘草10 g。若心气郁结,心悸烦闷,加柴胡、合欢花、郁金疏肝解郁。(3)阴虚火旺证: [治法]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处方]天王补心丹加减。 生地9 g、麦冬9 g、天冬9 g、玄参9 g、丹参15 g、当归9 g、黄柏9 g、知母9 g,柏子仁10 g,、茯神10 g,五味子6 g,远志6 g,桔梗6 g。烦热不眠较剧者,加黄连3 g,焦栀子9 g,龙骨、牡蛎各30 g,以清热除烦,镇静宁神(4)心阳不振证: [治法]温补心阳,安神定悸。[处方]桂枝 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桂枝10 g,炙甘草10 g,龙骨15 g,牡蛎15 g,酸枣仁15 g,薤白10 g。若手足 厥冷,汗出脉微者加入参、附片以 温阳益气;如病情严重,加入参、黑锡丹、附 片以回阳救逆[2] 。 (5)血 瘀阻络证: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处方]桃仁红花煎加减。桃仁10 g,红花5 g,赤芍10 g,香附10 g,青皮10 g,延胡索 10 g,当归10 g,丹参15 g,川芎10 g,生地黄15 g,乳香6 g,瓜蒌10 g。兼形寒肢冷者,加桂枝、甘草以温通心阳;心烦不寐者加龙骨、牡蛎以镇静安神。

1.3统计分析 利用spss18.0软件包对临床数据进行处理,临床所有采集数据均用u检验,数据资料均用均值与标准差方式表示,对比治疗前后结果,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评估分值满分50分,评估计划采用我院自行拟定的评估计划表进行分析,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前患者心悸头晕评估分为35.75-3.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后患者心悸头晕评估分为22.75-2.75,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后患者心悸头晕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前患者头晕目眩评估分为36.85-4.55,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后患者头晕目眩评估分为26.85-2.55,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后患者头晕目眩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3讨论 结合本病的临床表现,中医可将其归属于“心悸”、“怔忡”、“胸痹”等范畴。多因七情思虑太过,或劳倦伤脾,心脾气血亏虚以致心神失养所致。心脏神经症的病因,多与情志因素有关。平素心虚胆怯之人,易惊恐为患。或怒伤肝气,肝火上逆;或情怀不悦,肝气郁结,痰火内扰;或气郁血滞,均致心脉受损,神失安守。此外,大病久病之后,或劳欲过度,损及心脾肾,耗伤气血(阴),也使心失濡养,神失潜藏。病理变化为心胆气虚,突受惊恐,神失所主,而发惊悸心慌不已。若大怒伤肝,肝火上炎,或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虚痰生,痰火内扰,均可动撼心神,而为惊悸,烦躁,胸闷,不寐。气郁血滞,胸脉不利,心脉失畅测见胸闷胸痛[3] 。此外,心脾两伤,气血虚报,或心肾阴虚,虚火上扰,均使心失儒养,神失潜藏,亦见心悸、不寐之证。通过本组22例患者病例研究显示,22例患者经中医治疗后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3例。对比分析患者临床药物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对比评估,中医辨证论治疗心血不足证后患者心悸头晕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中医辨证论治疗阴虚火旺证后患者头晕目眩评估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意义。说明中医通过心血不足证,心虚胆怯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血瘀阻络证等方面的病症临床综合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各种症状引起的病症,效果显著,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余中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症87例 .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06: 525-525.

[2] 李春宏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神经症77例 . 中外健康文摘. 2014,04: 291-292.

4.中医怎么治疗神经性厌食症? 篇四

二、肝郁脾虚型。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和越鞠保和丸加减。方药: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陈皮10g、木香10g、砂仁12g、山楂15g、神曲20g、莱菔子12g、香附10g、连翘l0g。脾虚甚加太子参20 g、黄芪20g。

三、胃阴不足型。方用益胃汤加减。方药:石斛15g、乌梅12g、北沙参24g、玉竹24g、白芍12g、甘草9g、山药20g、茯苓15g。阴虚甚者加玄参30g、花粉12g加大滋阴益胃之力,心烦不安加胡黄连12g、莲子心6g。汗多者加小麦30g、大枣5~6个以止汗。

上一篇:感动你我,接力中国梦 发言稿下一篇:小学科学三年级和四年级下册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