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

2024-08-07

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精选8篇)

1.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 篇一

“写字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研究”

阶段总结

一、实验的基本情况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汉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小学生写一手好字,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小学生写字草草了事,写不出一手令人满意的字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与我们平时的写字教学不甚得法有很大关系。首先教师本身写字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比较喜爱书法,对书法较有研究的教师在写字指导方面也觉得难以直观地高效地得心应手地指导学生写字,一些本身对书法了解甚少,个人书法水平不是很高的教师,在指导上就更难更不容易到位。其次教师对写字教学认识和研究不够,有时仅把写字教学作为识字教学的延续,作为巩固识字的一个手段,只求写正确,不求写得好。对于如何使学生写好字,如何突破写字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没有很好地思考,传统的写字教学模式停留在枯燥的、周而复始的教师一笔一划地讲解,这使学生提不起劲来,往往把写字看作负担。由于学生对写字兴趣不浓,方法掌握得不够扎实往往到了中高年级作业中的写字质量甚至比低年级有所下降。

写字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字如其人,在古代人们就非常重视写字,出名的书法家有王羲之、欧阳修、柳公权、颜真卿、怀素等,近代有毛泽东等,好字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你在看好字,其实也在进行一次美的熏陶,而糟糕的字使人看了很累。练字也练人,先练姿势后练字,姿势不对不练字,一手好字能与人终身相伴,能使人终身受益,作为语文教学课改一部分的写字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形成学生的文化内涵,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呢?我们在写字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让学生为写字而写字,而要从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四有新人”的高度出发,通过写字来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也就是说,写字教学首先要立足于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应按教学生明白学习写字是长期的艰苦的劳动,是对毅力的磨练。没有惜时守信、讲求质量的认真态度,没有不怕困难、积极进取的坚强意志,没有坚忍不拔、善始善终的持之以恒的决心,是写不好字的,将来也不可能做好工作。第三是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教育。学习写字,当然是离不开文字内容的,特别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要接触到许多字帖,有相当多的字帖,他们其实都是我们古代的文化精髓,都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小,能从中汲取文学营养,提高文化修养。它们所涉及到的中国的历史、古典哲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写字是艺术的创造,学会写字是本领,欣赏好的字是享受,教会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字更是让他们终身受益。

所以传统的写字教学呼唤新的高效的变革,如何在写字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写字的水平,同时又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呢?在2011年我们提出了变革传统的写字教学,开始进行“写字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的研究”的课题实验,加强写字教育,从小培养训练,面向师生,以生为本,逐步达到写字育人的目的。我校课题组老师通力协作,求实创新,带领学生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写字教学研究活动,达到了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实验班的学生,写字水平比对比班有较大增长,综合素质普遍增强,受到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当前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写字教学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

1.现代教育理论依据

从教育论角度看,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写字教育中重在学生自主习字能力的培养。

(1)人本需要原理。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主动行为,都有其积极的基本心理需要为依据。小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包括:爱和接纳、自主和责任、尊重和肯定、取得成功、获得多种新的体验等等需要。因此,写字教育应努力唤起学生积极的需要,并创造各种既能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又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自我教育原理。即通过诱发学生的自我意识,唤起学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指导学生通过自我认识、自定目标、自我要求、自主行为、自我评价等自我教育过程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3)赞科夫一般发展理论。所谓一般发展,就是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情感、意志品质、性格、集体主义思想。

2.从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看写字教学

《标准》在“课程性质与地位”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现代汉语词典》吕叔湘主编)。汉字作为—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人文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先辈前贤智慧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是孕育和发展人的一切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的起点。字是人们的—个重要交际工具,俗话说:“字是打门锤”,在人们的书信往来中,一手漂亮的字能赢得朋友的青睐;在单位上,一手漂亮的字能博得领导的赏识:甚至在国际上,一手漂亮的字能增进外宾对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认识;学生在对写字重要性的认识中,有助于教师的语文教学。

3.从语文“课程目标”看写字教学

课程标准在各段写字教学的要求上坚持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摩正楷字贴。”第三学段“能用毛笔、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第四学段“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临写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4.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国家总督学柳斌同志曾指出:“中国人从小就要注意写好规范字。小学阶段,除了打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素质的基础外,还要打好写规范字的基础。”可见,小学写字教学是何等的重要。小学阶段正是打基础的阶段,写字基础打不好,学生将来长大了,要想写出一手好字就特别难。因此,小学阶段一定要加强写字教学,培养学生写出一手好字,使学生终身受益。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电子时代高科技产品电脑的出现,有人认为,写字完全可以由电脑代替,写字教学也可以束之高阁了。我们认为时代的发展和弘扬民族文化是不矛盾,方块字是我们的国粹,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应该掌握的最起码的基本功。民族文化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是永远也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写字教学是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直接功能;对学生意志的磨练、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坚强品格的培养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字如其人”、“字正人正”,写字的过程,其实就是育人的过程。而这一切,电脑是无法取代的。

未来社会需要素质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本课题的提出也顺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6.写字教学有关经验

(1)、我们尝到了写字育人的甜头。我们通过对部分勤练书法并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进行跟踪研究,发现大部分都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具有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尊重他人的品格,做事专一的精神。

(2)、郭立剑教授的“三度四适法”使孩子们爱上了写字,爱上课书法,这是目前最为快捷学好、写好中国汉字的主要方法之一。郭沫若同志说:“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得把字写得合乎规范,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横,最容易误事,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

三、实验的主要做法: 1.研究遵循的原则:

在写字教学研究中,以现代主体性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识事物的规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创造良好的习字环境,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制订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准确处理好三组关系(写字课和语文课的关系、硬笔和软笔的关系、点与面的关系),把写字教育真正落实到每一个班级,每一门学科,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习字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写字与育人相结合,在坚持正确的练字过程中,培养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主要遵循的教学原则有:

(1)教师要不断学习新课程的一些教育理念,并将其不断地运用到写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字的兴趣。比如我们通过说、讲、谈、赛等多种形式进行学生兴趣的培养。说“书史”,以引学生崇敬之感:讲“书美”以激学生钦慕之情:谈实用,以动学生向往之心:搞竞赛,以助学生成功之望。

(2)识字与写字相结合。识字应该是“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理解字义。”要能把每个字写对、写好并运用,才算真正掌握了,认识了这个字。要实现这一目标,写,是切实有效的途径;俗话说:“眼看十遍,不如手写一遍。”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如果让学生学什么就写什么,将学习与写字紧密结合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讲练结合,注意示范。写字教学就是写字知识、方法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在这一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书写姿势、运笔方法、笔画特点、结构要求等先要讲解清楚,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示范,准确扎实地讲清写运笔要领,这是引导学生有效地把字写好的基础和前提。同样,要形成一定的写字技能,不练不行,要以学生为主体,边讲边练、讲练结合,注重实效,不要贪多求快,要一步一步学扎实。

(4)因材施教,具体指导。智能有高低,学生书写水平也会参差不齐。因此在写字教学中,要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对进步快者,要提出更高要求:对进步慢者,要具体指出其症结所在并为之示范,让其有所悟。

(5)要以毛笔字为基础写好硬笔字。课程目标在二、三、四段中都明确的提出了对硬笔书写的要求,并多次用到了规范、端正、整洁等词语。在写字教学中就要处理好毛笔和硬笔的关系。就笔者多年练习写字的经验证明,毛笔字的基础好,学习硬笔也就快。

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让老师们在毛笔字的教学中多下一些工夫,达到以毛笔促进硬笔的作用。在练习毛笔字的过程中要运用好“四个先后”,处理好循序渐进的原则。

①先楷后草。目前写字课的培养目标,学习写字必须先从楷书入手,在具有了深厚的楷法基础后,然后才可以涉及其它书体;楷书运笔结体规矩森严,笔笔皆断,不可随意添加,不但不与学生的识字教学矛盾,而且学生还可以从中受得到严格的基小功训练。所以楷书学好了,运笔与结体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再学行、草书就容易收到事半功备的效果。

②先大后小。初学写字,一般应先写大字,后写小字,不过大字小字都要有一定的限度,教师在这一方面就要把好关。一方面,字写得太大,结体不容易把握,尤其是写大字要悬腕悬肘,这对刚刚接触毛笔的学生来说,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另一方面,如果一开始就练蝇头小楷,字写得过小,难以体现用笔方法,而且小字写久了再写大字,写出的字就比较拘谨,很难放得开。用什么帖,小字又用什么帖问题(即教材的选用问题)。通过我近年来的实践,除了写字教材提供的一些范本外,教师可以选择——写古帖来练。比如小字可以选用《灵飞经》,大字可选《玄秘塔》或欧阳询的《九成宫》、《化度寺》,我个人认为,最好是选欧阳询的。

③先点画后结体。要写好字必须掌握两个方面的技巧,一是基本笔画的运用方法:二是字形的间架结构。因此,写字首先应练习好“轨道”,即基本笔画。笔画好比零件,结字好比装配。笔画写得笔笔过硬了,装配起来就容易,写的字才能合格。

④先慢后快。开始写字书写一定要慢。可以看一笔写一笔,以后过度到看一半写一半,达到看—字写一字。坚持慢写,久而久之,不但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而且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是一种很好的规范。

(6)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目标中特别指出要让学生“体会汉字的优美,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那么究竟怎样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呢?首先是多看。因为学会审美的过程实际也是—种中实践的过程。“见多则识广”,看,尤其是多那些优秀的书法精品,不论是古人的还是今人的,引导学生多看是没有坏处的。特别是运用一些现代教学媒体如录像机、影碟机、视频展示台、电脑等,让学生对书法创作过程、书法作品进行观摩和学习。其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不仅从感性而且从理性上去帮助他们,如通过作品展评、参观展览、观看书法家示范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讲评、介绍,讲述欣赏方法和原则,并辅之以诸如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入帖与出帖”等专题讲座,在知识的传授中,让学生从中体会美、发现美、形成美、升华美,从而感受到书法美的存在和魅力所在。这不但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学书兴趣,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为教师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扫清了障碍。同时也丰富了写字课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写字课教学的容量,这与新课程的教学观、教材观可说是不谋而合了。

2.实验达到总体要求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面向全体师生,练字与练人相结合为目的。使学生掌握汉字的书写法则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养成循序渐进的学习态度和持之以恒、勤学苦练的精神,加强学生文化艺术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使学生接受美的感染和艺术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简而言之,“一笔一划练好字,一生一世做真人。” 主要目标要求是:

(1)通过全员参与练字活动,提高师生认识,统一思想,增强集体荣誉感、责任感,逐步形成团结协作氛围。

(2)通过加强写字教学,使师生练字的兴趣越来越浓,教师的课堂板书逐渐工整、规范,能使全校教师坚持认真书写教案,使练字能较快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3)通过加强练习学生的书写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能按写字要求去做,如:坐姿正确率达90%以上,执笔正确率在95%以上,近视率明显得到控制等。

实验范围:小学一至五年级各班。

3.积极准备,确保课题顺利启动

2011年末,我们开始进入课题研究的启动阶段,大量而繁重地准备工作摆在了面前。在学校校长室的领导下,我们迅速组成了一个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课题组,积极而又认真地投入到各项准备工作之中。

(1)精选实验教师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教师的挑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研究课题本身的艰巨性和创造性,决定了实验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水平,且能吃苦耐劳,富有创新精神,于是,我们选择了学历层次较高,业务素质强的青年骨干教师担此重任。1年多的实践证明,当初我们的精挑细选是完全必要的。

(2)确定实验班级

新学期伊始,我们在每年级新生中确定了一个实验班,该班学生未经任何选拔,完全是在自然状态下组建的,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我们的实验成果具有一定的广泛性、真实性。

(3)认真做好写字教学研究前的调查分析。

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和测试,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写字能力较低,达到大纲“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要求的仅占一小部分。部分学生书写字体欠端正,结构不均,笔画松散,无章法可循,错别字连篇。究其原因:

①主要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师偏重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写字能力。过重的作业负担使学生无暇顾及书写的质量,教师批改也只注重字写的对错,忽视对字写得美观、规范的评价。其他学科的教师认为写字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对于学生的书写情况关注得就更少了。学校所设的写字课流于形式,写字课时常被其他学科挤掉或并入语文课,就算上写字课教师随意安排的多,教师布置完作业就完事,学生任意写,置写字教学于可有可无的境地。

②《写字》教材的不够完善。我校低年级使用的是江苏省的教材,该教材比较重视写字教育,但实践表明写字内容的安排不尽合理,范字选择也不够恰当。

③学生身心的局限。

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手掌肌肉尚未发育健全,力量较弱,对笔的控制能力较差,且姿势也不够端正,另外小孩子对写字兴趣爱好程度相对于其他较为直观形象的学习内容来说要低得多,性格特点的影响使有些孩子难以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所以本课题的提出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4)进行课程调整

为了使课题研究的时间得以保证,实验班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从每周的语文课时中专门辟出一课时作为写字活动,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如何科学的写字。这样,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发展。

4.积极实践,探索课题研究途径

通过制定写字教学计划,成立写字教研课题组并把研讨写字教学的工作列为工作重点之一。学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实验。

(1)教师基本功训练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教师要想学生写好字,必须提高自身的写字水平。为此,学校将每年投资几百元为教师配备“文房四宝”,按规定进行练字。使全校教师逐步形成了自觉写字的风气。

(2)加强写字教学环境的布置

一个良好的写字环境能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诱发孩子创造的动机,提高孩子写字的水平。因而我校将重视写字教学环境的布置,在校内设立书法长廊、书法室,展示全校师生每周练字情况,并将校书法提高班的学生,按时集中在书法室练习,以给学生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每个教室都有“写字专栏”,展示学生作品,以激励和鞭策全校学生刻苦练字,并逐步达到“练字、练人”的目的。

加强校园写字氛围的营造。用不同字体书写了校风、班风、学风,悬挂于教学楼上、过道两旁。楼梯道口也分别书写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宣传标语,校园里的也将设计其他标语牌。在这样的环境中,让孩子们既受到美的教育,又能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3)把写字教学深入到课堂教学领域

加强对学生进行严格的写字训练,我校将研究写字课的课堂结构,并逐步尝试:“讲析—练习—反馈”新授课教学结构;“温故—巩固—迁移”复习课教学结构;“展示—评析—练习”反馈课教学结构,以及“展示—欣赏—内化”欣赏课教学结构等四种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将举行写字教学方面的研究课,邀请市局、教研室领导老师来我校指导帮助,以促进写字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小学阶段的各科教学都离不开老师教字、学生写字,因此,我们将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写字教学。渗透内容:一是写字的常规要求;二是写字能力的培养;三是写字技巧的训练。渗透原则:分清主次、适时、适量。

(4)开展写字竞赛

为激发师生写字兴趣,形成勤于习字的风气和竞争局面。将开展中青年教师三字比赛、学生优秀作品展览。

(5)加强写字教学经验总结

教师每学期上报一份写字教学方面的的经验总结;通过课题的研究,逐步向全镇辐射,以达到大面积提高农村小学学生写字水平。学校将组织中坚力量研究,力争在二、三年内,摸索出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成功经验。

四、实验取得的成效与体会

我校课题组为搞好写字教学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领导、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

写字教育领导要重视,教师同样要重视,特别是语文教师更要重视,其它各学科的老师也应积极配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在全体教师思想有了保证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业务研讨,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全体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用现代的教育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在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较大的成绩。

由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能定期开展写字教育的研讨活动; 学校想办法拨出专项经费,完善教育设备,建立学校科研的奖励制度;学校还加强师资培训工作,请我镇有名的书法人士作书法辅导讲座;每位教师每周交一页毛笔字、钢笔字由专人批阅并及时反馈;每学期结束评出优胜奖给予奖励,不定期举行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比赛。

搞好阵地建设:充分利用橱窗、走廊、陈列室、红领巾广播,加强宣传力度。班班设有“优秀作业栏”,张贴班内优秀习作及有进步作品,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习字的积极性;学校书法橱窗每月更换,张贴低、中、高年级学生的优秀作品及老师的作品,师生同乐,教学相长;红领巾广播每周制作一期写字专题节目——《大书法家和小书法家》,使学生在生动的事例中受到教育,了解我国的书法艺术,立志弘扬民族文化,在欣赏作品中陶冶性情,提高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定期更换学校走廊书法作品,不断丰富学校书法陈列室的收藏量。

(二)始终要面向全体学生。

指导全体学生认真练字,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写出一手正确、规范、美观的汉字;

1-5年级学生每周安排一节书法课;每天安排20分钟时间练字;每周末各班评出优胜若干名,布置在优秀作业栏里;每月底各班交5篇佳作参加校级评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书法兴趣组的学习,每天练字5页,每周交一幅书法作品,每月选出一幅作品参加校级评比;鼓励实验班学生创作佳品,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活动。

(三)抓教学的全程管理。从备课到上课,从课内到课外,从写字课到其它各学科、各环节都要扎扎实实地渗透书写训练,时时都应有较强的书写意识;写字教学要突出一个“导”字在小学低、中、高年级的写字教学中,老师、学校领导四处聘请高手和名流,专门组织培训,然而收效还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指导较少。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解决好写字教学中的“导”的问题,即“开导”、“指导”和“导向”。

(1)开导。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从一年级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这就给广大的语文教师在写字教学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一入校门,就要对学生进行开导。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要导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在开导过程中,教师可搜集古今书法大师如三国的钟繇,晋代的王羲之,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元代的赵孟等少年时代练字的传说故事,由浅入深地讲给他们听。还可以带领学生们参观书法展览,借以激发每个儿童热爱写字的情感。

(2)指导。指导是指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常规性指导。常规性指导包括坐姿要领、执笔姿势、运笔技巧以及汉字的笔顺、间架结构等。②、总体性指导。指导学生写字,大多数以方格田字格或米字格的练习本进行习作。③、规律性指导。学生一批批入校,都难免带有一种普遍性的、类似的书写毛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毛病又不断重复出现,教师要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这些规律,随着学生换届,重复进行指导。这称之为规律性指导。(3)、导向。导向,也是写字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正确的导向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在小学阶段,应重点指导写好正楷字。在相当熟练的基础上,再练写行楷、行书,以适应今后继续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既而,从书法艺术要求方面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再进行一些个别的指导,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书法比赛,培养书法兴趣。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要帮助学生学会写字方法、掌握书写技能,同时还要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感悟做人的道理,从而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

小学写字教学改革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一样,正经历着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阶段。改革的方法应始终不偏离以促进人的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为宗旨的素质教育轨道。应突出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爱好特长,使人的整体素质得以和谐优化的发展。改革写字教学,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写好字,对学生识字,记忆字形,理解字义,掌握词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认真工整地书写,不但有利于扎实地学好写汉字,也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写字教学对学生情感的培养、意志的磨练、情操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1.多媒体感知的写字训练

①、创设想象。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我们探索了一条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构想能力为宗旨,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以电化教学为手段,变汉字形体的抽象性为形象性,变苦学为乐学的汉字书写教学的新路子。我们这里所说的汉字的形象性,指的是其外部的形象性。如“亻 ”、“彳”,我们在激发学生想象时,不从“亻”这个意思着眼,而是引导学生想象。“亻”象什么呢?可以想象为一根竹杆上停落一只回首远眺的小鸟,也可以想象为一个人上面斜支撑一个人。我们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这只小鸟停落在直直的竹杆上,显得这么稳健;其停落后回首远眺,显得那么有情趣;那稍长的尾巴微微向上翘,显得那么有精神;小鸟双爪轻落枝头,似接非接,杆尖与双爪相触,体现了其体态轻盈,富有情致。一个汉字,学生能想象出有情有景的生动画面,观察力和想象力得以充分展示,这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们应力求汉字的结构美与情趣美相统一。

②、幻灯展示。我们通过幻灯片的抽拉,重叠,使汉字中的部首、点画的书写难点、重点部分和图画指示的部分同步展现,利于引导观察、联想,使学生乐于接受。在幻灯投影书写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对字形的观察、分析、比较,促进了观察、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③、实物演示。把这一手段,引用到写字教学中也别有趣味。例如,为了让学生理解“武、威、栽”等,以“弋”为部首的字,主笔应强化认识,我们运用力学中的杠杆原理,演示一长一短的两杠杆,分别把一个“凵”型缸的重物撬起。演示结果:木杠长的用力轻,省力,易把重物撬起;木杠短的用力重,费力,难把重物撬起。通过演示,让学生明白,木杠就应稍长而以“弋”为部首所组合的字,“弋”应适当加长。

④、模型制作。模型制作是小学生喜爱的手工劳动,把这一活动溶入小学生对汉字结构的认识中,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认识和体会汉字的笔画特点和结构特点。

⑤、动作表演。人体的动作是最丰富、最富有美感的。人体的美妙动作姿态,往往和汉字美妙的组合规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认识、理解汉字笔画部首的组合特点过程中,用动作表演这一形式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我们在教写以撇捺为主笔的字形结构特点时,让学生看图后边念口诀,边做动作表演:春天到,大雁归,展开翅膀飞呀飞。(理解”春“字,带出同类字“寒、冬、交、文”等)学生尽量展开双手,把双手当大雁的翅膀,同样也比作字体中的撇和捺,收缩身体其他部分。

⑥、儿歌诵读。儿歌朗朗爽口,易读易记,对学生正确理解所学的字,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写字教学中,无论是在开始对汉字笔画、结构的感知理解,还是在书写能力训练中,儿歌诵读应当作一项有效的手段。有时在强化写字方法的掌握和理解时,用儿歌作归纳性的总结,会更鲜明、更深刻促使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练字前,为了尽快进入状态,可心中默念儿歌:除杂念,静凝神。在感知理解字体时,也可以让学生读儿歌训练。

2.多途径科学训练的写字教学新模式

①、执笔运笔新认识。

硬笔书写正确的执笔法应具备三个条件:①掌力通过指力作用于笔杆到达笔尖,必须是合力;②掌内侧肌肉必须松弛,掌背的肌肉相对紧张点,而且掌背肌肉控制手指肌肉一伸一缩。③掌内必须尽量空虚。我们用三个有趣的歌诀让学生理解和操作:(1)四指并拢形成“金鱼摆尾”运动状态作八个八拍;(2)五指相聚拢,掌心空虚形成五指齐伸齐缩的“松鼠出洞”的运动状态作八个八拍;(3)五指相聚,掌心空虚,形成五指作轻微的一提一顿的“小虫蠕动”运动状态,作八个八拍。学生做这样的运指操,妙趣横生。达到运动五指各关节,各指肌肉协调的目的。

②、先练长体字新方法。

为了让学生能写出结构平正的字,写好横和竖的笔划是关键。首先,它能纠正小学生作业书写的不良姿势。许多小学生在作业书写时往往歪着头,斜放本子。这种不良姿势是很难把字写工整的。歪头,本子不平正,书写出来的字也必然不平正。其次,它能迫使学生有正确的坐姿,有了头正、肩平、腰直、足安的坐姿,才能有平静的心态,才能创设凝神静思,心平气和的书写心境。再次,竖画是否写得好,是汉字书写是否工整、规范的关键。抓住书写中的主要矛盾,突出写好以竖画组成的汉字这个教学难点,能让学生尽快尝到写好字的甜头,增强学生写好字的信心。最后,强化竖画,把竖画适当拉长,淡化横画、接撇、捺画趋向纵式,写成与仿宋体相似的条形体字,使修长的字体显得更工整,更有精神。

3.以乐激趣,强化基本功训练

图示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运用到写字教学中,有着独到的地方。在教学中,运用图示和儿歌诵读、动作表演等综合手段进行写字训练增添了趣味性,强化了写字技能训练。以便从笔画样式,独体结式,合体结式进行综合训练。

①笔画样式

基本笔画是汉字构成的基本单位。写好基本笔画是写好汉字的第一步。要使笔画书写有趣味,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采用形象化手法进行训练是个好方法。

如“横”,横有长短仰卧之分,短横一般情况向上,稍微向上挺,如一片秋叶,如一扁舟,如一飞鸟。长横如一个小山坡,如一个担夫负重时的扁担,两头稍向下弯。如:

②独体结式

学生在基本掌握了笔画的书写方法以后,便可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点画之间是如何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对独体字的认识和掌握是写好合体字的基础。

如主笔穿过字体的中心线。要求写得不偏不倚,如“巾、个、甲、羊”,用儿歌帮助理解:两只小猴杆上玩,一边一只不会掉,原来事情这么妙。

各种次要笔画按一定规律结合。如点画,钩画,一般而言,都应该靠近中心线,才能使字体平稳。如“字”、“立”、“文”、“为”。用儿歌诵读为:小不点,弯钩处,靠中线,字才正。

③合体字结式

合体字在汉字书写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掌握了独体字的书写方法以后,再来学习合体字就容易得多了。合体字的各部分的组合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字体的美丑。有三项要求:平稳、匀称、平静中求动态变化。

4.以美导练,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汉字笔画结构书写规律认识较为困难。据此,我在给小学生上写字课时,让他们在美的熏陶中进行硬笔书写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①激发兴趣,唤起美感

小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越浓,发现汉字美感的可能性越大。依据汉字的象形特点,把抽象的文字符号变为形象生动的图画,以利于唤起学生对文字书写美的感受。如,老师出示一匹昂起头,神采飞扬的千里马,再出示几个不同形状的马字。通过对比,唤起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美好感受。并以此进行知识的迁移,得出:(马

局、鸟、岛、乌„„)

②强化感知,捕捉美感

小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美好感受,只有通过多种生动形象的感知手段,才能获得。

通过人体的动态美和儿歌诵读的韵律美去感受字体的动态美。如在学生通过图示认识了以撇捺主笔的书写方法后,如“春”、“察”“香”等字,出示“春”字图,师生伸开双臂上下舞动,诵读儿歌:“春天到,大雁归,伸翅膀,飞呀飞。”同时,我让学生边进行动作表演边诵读儿歌。齐念儿歌:“长撇捺,要伸长”,然后双手屈臂贴胸,双手掌摸肩,齐念儿歌:“其它笔,要缩短。”通过一伸一展,体会汉字的动态美。

观察对比,辨别汉字书写的美与丑。通过对比,学生便能及时捕捉住汉字形体的美。对书写的汉字美丑的辨别能力越强,则对字体美的感受就越深。好看的字和不好看的字放在一起对比,一目了然。为此,我设计每小块黑板上写有一美一丑的两个字,分别向学生展示,学生观察后,认为好看的字就拍掌三声,认为丑的字,不拍掌并说明什么地方丑,应怎样改。对这项活动学生有较高主动性,学得活,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热烈而紧张的气氛中发现、捕捉、评价字体的线条美和结构美。

训练技能,体验美感。小学生书写技能的形成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熟练地进行人体肌肉特别是手腕及手指肌肉、关节作用于笔尖上的运动。为此,要求学生在每次习字前进行运指意念操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操作歌诀是:我的手指真有力,一二三四五六七,合拢五指一伸缩,一二三四五六七;夹起笔杆一伸缩,一二三四五六七;点点横横竖竖竖,撇撇捺捺提提提。二是培养学生对书写字体的鉴别能力和审美能力,以及良好的书写习惯。

激发审美情趣,培养爱美情感。在写字教学中,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陶冶他们爱美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是进行美育的有效途径。本节课,用运动变化着的有生命的事物(人体)比作汉字的笔画和结构。优美的线条,生动的形象,有利于学生对汉字笔画线条美及结构美产生共鸣与内化。这节课,自始至终都以美的发现,美的评价,美的鉴别,美的欣赏为主旨。“伸”和“缩”这一对立统一的体态美,得到展示与强化。最后,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声中进行约23分钟的书写练习。习字后,学生自评互评,由于他们有了对汉字结构“伸缩”知识的深入理解,善观察,能品评,会欣赏,书写技能得到训练,对汉字书写美的体验不断加深,爱美的情感得到陶冶。

(五)、完善评价,确立写字教学新标准。

没有评价的教育是不完备的教育,写字水平考核评价在写字教学研究中起着检测、反馈、矫正、激励与驱动的功能。如何比较科学地评价写字教学与学生的写字成绩,这是一个开创性的工作。为此我们一方面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写字的要求和国家教委基教司《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指导纲要》,联系学生的写字实际,制订出了《各年级写字能力检测办法和评价体系》。按照综合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学以致用的原则,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教师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结合的原则,对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行比较客观、合理的评价。评价包括三个方面:写字评价,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评价,作业书写习惯评价。写字评价标准分为“笔画正确、端正整洁、大小适中、结构匀称、字体美观”五项,采用等级制总体把握、分组打分。执笔方法评价标准有“指法、手法、笔姿”三项,写字姿势评价标准有“仪态、簿本、胸距、眼距”四项,作业书写习惯评价标准有“端正整洁、格式正确、大小适中,字距标点、字体美观”五项。分项评价后再总评等第,起到了导向与激励作用。

因此一方面我们以建设一支合格的写字教学教师队伍为保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切实提高教师的写字技能水平,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即学:学写字教学相关的理论及各地写字教学研究成功经验,了解中国传统写字教学的精华,各类书体的特征,以及书法家的故事等;练:每天坚持练字20分钟,每周上交一页钢笔字、一页毛笔字;比:每学年举行一次青年教师“三字一画“基本功大赛,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书法比赛。在学、练、比中奠定教师扎实的写字教学基本功,从而形成“教师提笔即是导字时”,使之成为示范的窗口。

以育人为归宿,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写好字是我校开展写字教学所追求的目的之一,但我们更期望的是学生能从写字中学会更多,领悟更深。学生在写字的过程中,从一笔一画的基本训练到每个字合理结构的辨识与动手书写,从按仿影描摹到对名家碑帖临摹,直到写好字,到个人风格的形成,既是细心观察正确行笔的过程,也是文化认知形成的过程,还是审美思想感情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而这也正是同人的身心发展、知识积累、个性形成趋于一种双线同轨发展相一致的过程。同时,写好字的过程,也是培养人的观察力、注意力、意志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培养一个人的严谨、细心、认真、一丝不苟、专心致志精神的过程。小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形成一系列良好的心理品质后,无论是对所有学科的学习还是个人的未来发展,都能起到正面迁移作用。也正如此,我校写字教学的影响力已向学校各个层面铺开,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且在多项活动比赛中学生整体素质提高都得以体现,有力地保证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学校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写字教学已成为学生获取成功,发展自我,自我完善,人格升华的催化剂。

2.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 篇二

国外大学高度重视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服务, 很多大学设有专业化的学业或学习指导机构, 或者设立专门的学业辅导项目, 比如哈佛大学设立了学业与个人发展中心, 斯坦福设有本科生学术生涯项目与研究生领导力和学术能力培养项目等。美国还成立了全美学术指导协会, 英国也有由16所大学联合成立的学习指导中心, 促进各高校学术指导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提升学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但国内大学的学习发展指导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指导手段较为单一, 多采用学习经验交流、讲座形式, 少数学校开设了学习指导课程;组织活动的部门各异, 很多依靠学生组织的力量, 少有学校有专门的机构统筹相关工作[2]。因此, 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校学习发展指导体系, 切实提高学习发展辅导的成效, 还需要广泛、深入的探索和实践。

清华大学于2009年在中国高校中率先成立专门机构为学生提供学习发展指导。目前, 该校已经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展指导体系, 尝试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专业而切实的帮助, 为各方面有专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支持, 探索因材施教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并取得了初步的育人成效。本文将以清华大学的学习发展指导体系为研究对象, 从育人理念、组织架构、运行模式以及育人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以期对我国大学开展学习发展指导有所裨益。

一、深化育人理念, 依托专业机构支持学生个性发展

新时代的高校学生对个性化、专业化的学习发展指导提出更高的需求。目前, 大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日趋多元化、个性化。部分低年级本科生由于基础较弱或未能及时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等原因,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 自信心受到打击。个别学生因自制力较差、学习方法不当, 难以凭借自身力量克服困难, 同时由于缺乏自信心羞于向教师和其他学生寻求帮助, 使得问题越积越多, 造成严重的学业问题, 甚至演化为心理问题。以清华大学为例, 据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统计数据, 2010年到访的本科新生中约有14%因为学习问题, 19%因为自我发展问题, 44%因为适应问题。而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则更多地面临对未来人生发展的困惑与焦虑, 以及时间管理、人际沟通、公共演讲、学术写作等可迁移能力的缺乏。因此, 提高学习能力和可迁移能力,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逐渐成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群体的重要发展需要。据清华大学2010年对学生需求调研显示, 87%的本科生和76%的研究生认为开展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学习指导工作很有必要。

中国高校传统的育人理念认为, 学生的学习发展问题是学风问题或者思想问题, 可以通过思想教育工作解决。然而, 当高校教育者秉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理念, 重新审视、深入分析上述问题, 就会发现并不是所有遭遇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是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或者学习目标缺失, 有些确实是因为学习基础较弱、没有掌握适应大学学习的方法, 这些学生需要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而学习能力和可迁移能力的提升同样需要专业技能的指导[3]。

清华大学正是基于“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育人理念, 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与发展能力的可塑性及学习发展指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于2009年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 (简称学习发展中心) 。该中心经过3年的发展, 已经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卓有成效的学习发展指导体系。

二、创新教育机制,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发展指导体系

大学学习发展指导起源于欧美一流大学, 其文化传统、法律制度、机构设置均与中国大学有较大的差异[4]。因此, 如何根据中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本土化国外先进经验, 有效地开展学习发展指导工作, 是需要大学教育者们共同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以清华大学的实践探索为例, 从组织架构设计、工作团队建设和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 提出创新教育机制, 构建符合中国本土文化的高校学习发展指导体系的建议。

1. 依靠组织制度与队伍建设, 为工作开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障

有效的组织制度是高校学习发展专业机构顺利开展工作的有力保障。学生的学习发展指导工作涉及学生培养的多方面, 因此, 必须有适当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保证学习发展指导机构具备协调调动所需教育资源的能力。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与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心理咨询中心同样隶属于校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5], 定期向学校领导汇报工作。中心挂靠校党委学生部, 由学生部部长担任中心主任, 学生部、研究生部、校团委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主任, 统筹协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指导工作。中心与教务处等部门在困难学生帮辅、优秀学生培养等方面密切合作, 定期开展工作研讨, 合作开展课题研究, 有力促进了工作的开展。这样的组织制度设计和工作实践打破了高校传统的教务部门与学生工作部门, 本科生与研究生人才培养各自为政的格局, 促进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调发展。

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高校学习发展专业机构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成效的重要基础。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采用聘请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 建立了专职教师、辅导员, 兼职教师、辅导员, 学生志愿者、校友导师等分工协作的工作团队, 形成了以指导教师为核心, 以朋辈志愿者为主体, 以班主任、辅导员为保障, 以校友为支撑的指导服务队伍组织架构和工作模式。目前, 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有教育学、心理学背景的专职教师、研究生辅导员10名承担咨询、辅导工作, 同时聘请了来自文、理、工多个学科, 具有一线丰富教学经验的50余位院系教师、研究生辅导员开展一对一咨询、开设讲座工作坊。品学兼优、热心公益的学生志愿者是开展经常性指导服务工作的主体力量, 他们往往与工作对象之间有着共同的经历和情感体验, 更容易互相理解, 便于沟通交流, 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招募了40余位优秀的高年级同学作为一对一辅导、答疑志愿者, 其中不仅有校特等奖学金获得者, 也有战胜了家庭经济、学业等各方面困难的“自强之星”。除此以外, 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特别重视引入校友资源, 聘请校友导师近30名, 通过校友的成功经验和人生感悟指导在校学生做好学业和人生规划。中心已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选拔培训体系, 为志愿者提供面试选拔、岗前培训、日常交流培训和定期专业技能培训等完善的培训环节;为指导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 定期组织交流研讨;为校友导师搭建交流互动平台, 持续激发他们参与工作的热情。

2. 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特性, 构建全覆盖学习发展指导体系

随着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 其个性化、多元化的整体特性也日趋明显。因此需要中国高校提高育人工作的精细化程度, 针对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群体开展学习发展指导工作。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建立起了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帮辅、优秀学生因材施教和学习发展能力提升三个系统的全覆盖学习发展指导体系, 所有服务模块和资源面向全校学生开放。

学习困难学生帮辅系统以“分级分类、个性化指导”为原则, 根据学习困难等级评估模型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困难, 在此基础上灵活组合一对一咨询、小班辅导、基础课程答疑坊、学习方法与能力培养工作坊和学习资料提供五个功能模块, 帮助学生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个人学习提升计划, 提供从学习目标规划指导到具体的学习问题解答的不同层次的学习支持。

优秀学生因材施教系统遵循“全过程累进支持、全方位匹配教育资源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针对学生在科研创新、领导力等方面的潜质和发展需求, 通过系统培训、导师指导、国内外学术机构和政府机构实习实践、跨文化交流等环节, 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订单式服务。

学生学习发展能力提升系统则本着“重点培养和普遍提升相结合”的原则, 着力于普遍提升全体同学的学习能力和可迁移能力, 通过经常性的调研不断跟踪和把握同学的实际需求, 推出大学学习方法、时间管理、课程论文写作、为考试做准备、提高学习效率、团队协作、公共演讲等系列工作坊。学生在面临转系、发展路径选择、对未来发展迷茫等个人发展问题时, 均可预约一对一发展咨询, 与校内名师或者与自己有类似成长途径的高年级学长共同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6]。

目前, 清华大学学习发展指导体系已经取得初步成效。2011年重点帮辅的学生中有94%自我感觉学习状态提高, 34%感觉学习状态有明显提高;重修课程的学生中有90%顺利通过;其中的大一学生有89%所有课程都顺利通过。中心平均每学期为1000余名学生提供学习帮辅服务, 开设的全校性学习方法讲座覆盖近2000人次, 平均满意度96.35%, 引进和自主编写高效学习手册12册, 每学期发放5000余册。

三、深入开展中国高校学习发展指导的经验与思考

中国大学学生学习发展指导工作是高等教育界的新探索, 需要全国更多的大学根据各校的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相关的工作。本文通过梳理清华大学学习发展指导体系构建思路与经验, 针对目前大学人才培养面临的突出问题, 建议各高校开展学习发展指导工作时, 尝试从如何促进高校师生互动、同辈互动和专业化发展三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 从而获得更大的工作成效。

1. 搭建师生互动平台, 促进教师深度指导

促进师生互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促使广大一线教师对学生开展深入指导, 才能为学习发展指导工作注入持续的动力。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为了促进师生互动, 定期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学习困难学生情况, 邀请任课教师开设互动性较强的系列学习方法工作坊, 为学习困难学生开设小班辅导, 努力提高师生互动频率, 探索出了一套能切实促进任课教师深度指导的个性化学习发展指导模式。但是要动员更多教师参加到学习发展指导工作中, 并持续葆有工作热情, 还需要有适当的制度保障。

2. 重视同辈辅导计划设计, 发展朋辈互助文化

开展同辈辅导是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有效途径。为了给学生营造友好温暖的支持氛围, 发展朋辈互助的校园文化, 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精心设计了一对一同辈咨询项目, 不断扩大基础课答疑坊同辈辅导志愿活动规模, 并开设了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同辈小班学习辅导。在助人的过程中, 同辈辅导志愿者也通过合作、分享和竞争不断加强了自身的学习。然而, 如何维持同辈辅导志愿者的积极性, 提高服务的专业性, 还有待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规范选拔培训机制。

3. 坚持专业化发展方向, 深化个性化分类指导

随着未来高等教育学生来源日趋多元化、国际化, 高校不可避免地面临为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学生群体提供专业指导的需求。国外大学学习分类指导策略已经细分为新生、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二学位学生、学生运动员、少数民族学生、留学生等。国内高校如何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方向, 不断积累经验, 探索针对不同学生开展分类指导的有效策略, 才能不断提高学习发展辅导水平, 逐渐建立学习能力和可迁移能力培养课程体系, 并为不断提高学校教育水平提供专业化建议。

摘要:面对中国高校扩招导致人才培养过程中日益凸显的对学生个性尊重不足、教师对学生培养投入不足、学生对未来发展考虑不足等问题, 成立专业机构指导学生提升学习发展能力已经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为研究案例, 分析其育人理念、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和组织经验, 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建议, 以期对我国大学学习指导工作开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人才培养,学习发展指导,体系构建,大学生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网[EB/OL].http:www.edu.cn/zong_he_news_465/2007/1009/t20071009_257743.

[2]楼延常.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教学研究, 2002, 25 (3) :204-206.

[3]杨平.学习指导的意义与功能[J].教育管理, 1997, (2) :30-31.

[4]杨直, 高厚礼.大学生学习指导探索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2, 73 (6) :73-74.

[5]杜智敏.学习指导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 (2) .

3.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 篇三

最近网络上不断转载着一篇“张二狗和我”的博文,基本情节是:“十几年前,老师感叹,要是所有学生都像我一样该有多好。十几年后,老师感叹,要是所有学生都像张二狗一样该有多好。我曾经是他的梦魇,现在他却是我的梦魇。”言辞颇显犀利和幽默,文中两个截然不同性格的同学,其中“张二狗”没上大学也实现了人生价值,而读了大学的“我”却在步入社会后迷惘不已。被众人转载无数次的这篇文章引起了众多有类似经历者的共鸣,也是现实生活诙谐的投射。但笔者认为,是生涯规划教育的不足导致这位读了大学的“我”的迷惘现状。究竟求学时期的孩子该如何看待自己的成长,教师该如何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孩子,学校应如何开展生涯规划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二、小学生性格发展特点及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

(一)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

关于生涯规划一词的解释,笔者引用华东师范大学沈烈民、王玉凤两位老师的观点:生涯(career),指个人一生的道路或发展途径,他不仅止于工作或职业,还包括事业、前程、生计、爱情、家庭,休闲等方面,它包含一个人在其一生中所从事的一系列与个人工作生涯有关的所有活动。生涯是一个人选择并透过他的工作或专业或生命去追求人生价值的课题。生涯的发展是个人终其一生所扮演角色的整个过程,通常被视为与工作有关的个人成长、学习和发展过程。而生涯规划是个人以人生命历程中的事业生涯发展为核心,关心个体一生当中的教育、职业,并涉及与教育、职业有关的生存角色的选择与发展。而生涯规划教育正是……

(二)小学生性格发展特点

我国学者发现,在小学阶段,儿童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态度特征,但还不够稳定,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如对学习的态度,低年级的儿童会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到高年级阶段,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部分儿童对自我言行统一性要求增强,这种稳定性可以大大提高,并逐步成为稳定的性格特征,但仍有不少儿童的态度上不够稳定、统一,还不能形成明确的性格特征。因此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总趋势是:性格发展水平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提高;二年级到四年级发展较慢,表现出发展的相对稳定性;四年级至六年级发展较快,表现出发展的快速增长性。

(三)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任务

生涯规划教育理论认为,人的生涯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终身发展的过程,绝不是到了从学校毕业或选择工作时才有这个需要。因此,从小开始,建立学生适当的生涯观念,才能实现生涯发展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的生涯辅导与教育应从小学到大学持续地进行,贯穿在一个持续的过程中。通过实践研究,笔者发现:学生自我概念的建立、失败或成功的体验与经验、家庭中的亲子关系等是影响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重要成长因素,培养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也涉及到认知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心理因素,因此,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视角不能偏离综合性的心理教育。根据小学生性格发展的特点,笔者认为,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自我价值感,逐步形成自信、统一的性格特点。

三、小学生性格发展特点及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通过班级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爱心、自律、责任感等基础的生涯规划能力。

爱心、自律、责任感等是每个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中不可或缺的心理品质,因此爱心、自律、责任感教育应贯穿于学生每日生活中,应是持续的、反复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工作。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础组成单位,学校的大多数教育教学活动都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因此班级硬件环境和心理环境是相对稳定的,最适合开展养成教育。

例如,在学校养成教育评比工作中,每周都会从“自律习惯”和“卫生环保”两大方面对学生的习惯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价。为了达到强化好习惯的目的,每周学校推出专项重点关注工作,从“按时上学”、“带齐学习用品”、“文明课间”、“文明午餐”、“专时专用”、“基本礼仪”等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好习惯。如新学期开学初,每天都有孩子迟到,每天都有家长来学校通过传达室转交孩子忘带的书本、学习用品等,给班级教学和传达室工友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基于此,学校就将重点关注工作着眼于“按时上学”和“带齐学习用具”两项,每日学校总体评价,有检查、有反馈。各班级内通过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策略推动此项工作,教育学生“按时上学”和“带齐学习用具”是对自己的责任,也是对他人的责任;按时走进教室不影响其他人上课也是爱心的表现;坚持每天不迟到,更是自律的好习惯。两周以后,由于各班教育、管理工作的到位,学生的自律意识、责任心被激发,迟到和家长送物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实,以上所讲只是班级养成教育工作中冰山的一小角而已,孩子大部分的好习惯和心理品质都是在班级生活中养成的,因此,重视班风建设和班级文化建设对孩子生涯规划基础能力的培养是必须的、久远的。

(二)通过生涯档案、生涯咨询,关注和肯定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每学期初,笔者都会在第一节课给孩子充分的时间讲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学生也总是乐此不疲地表达自己的规划和志向,许多学生还描述得有声有色,他们的规划和志向往往就是本人的兴趣和特长所在。我会记下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并告诉他们已经将每个人的期待装进袋子,这就是理想的“种子”,然后根据每个人平时的成长给“种子”施土浇肥,看谁的“种子”生长发育的好,谁的“种子”还只是种子,这样就给学生初步建立了生涯档案。对孩子有了感性的认识和基本的了解后,就可以针对有需求的孩子开展生涯咨询了。

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如何开展生涯咨询辅导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倾听和鼓励。

曾经有一位六年级的男生,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很好,内向,在班中男生大多表示要成为律师、政治家、成功商人等显赫形象的时候,他坦言自己将来要做一位旱冰教练,于是我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认真去体会他对旱冰运动倾注的爱,并鼓励他、肯定他。直到现在,南湖公园的广场上,每天都能看到他练习旱冰的潇洒英姿,我相信这样一个对自己的智能和爱好有如此清楚认识的孩子,将来一定能够在这个领域创造属于他的成功。

另外一位女孩子,经常苦恼于自己处在及格边缘的数学成绩。当她走进阳光小屋的时候,虽然低垂着眼睛,但还能感受到她所散发的艺术气质。果然这个女孩子对学数学实在头疼,但她喜欢舞蹈。只要有音乐她就可以跳出曼妙的舞姿来,而且说起舞蹈她有讲不完的话。毫无疑问,舞蹈就是这个女孩子的天赋,她是那么热爱它。于是我说,那就尽情地跳舞好了,至于数学学习,我想在你成为舞蹈家的路上,也一定会对你有帮助,尽力学就可以了,不要当成是负担。后来,她经常为学校的活动编排舞蹈,受到老师同学的喜欢,她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三)通过宣传阵地向学生传播生涯信息。

学生的个性千姿百态,如何向他们提供可参考的生涯信息呢?广播和电视台是学生校内生活中了解各种资讯的重要途径,因此利用电视台、广播等宣传阵地向学生宣传生涯信息对学生的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我校每周安排一期电视台节目和五期广播节目。目前主要通过广播向学生宣传生涯信息。俗话说“360行,行行出状元”,每周三的“生活广播”特别开设了“趣味360”专栏,生活广播的小编辑每期都会选择一类职业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需具备的素养、趣闻轶事等,最后还会介绍在这个领域具有突出贡献的人物及生平。这个小栏目深受学生的欢迎,不仅帮助学生了解了生涯信息,也在潜移默化地引导着不同性格的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价值取向。

(四)通过自我评量让学生了解和审视当下的自己、完善自己。

小学生有个特点,他们喜欢有趣并带有神秘感的事物,因此各种心理测试正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除了心理学领域一些权威的测试外,网站上、书籍上一些比较科学的小测试也可拿来用,比如:选图片看性格、适合的职业、你的自制力有多强测试等等,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激发他们探索自己内心的欲望。

在笔者给中、高年级做测试的时候,他们对测试结果相符表现出的惊异,对问题提示表现出的接受,和对他人测试结果的认同无不让我感受到:每个人都有探索自己内心的需求和能力,而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是完善自己的前提。

笔者还有一些建议:使用这些测试的教师需注意的是,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心理测试,测试结果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符合某一个人,它只是表明一种倾向性,我们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尽信。而且测试的结果只代表当下的自己,如果发现有什么问题,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完善的。

(五)通过各种生涯探索活动彰显学生性格,给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

小学生喜欢游戏和活动,游戏和活动是锻炼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很好的载体,任何能力脱离了实践都是空谈。

笔者觉得,在行动之前,应让孩子把探索、想象的阀门打开。在一次艺术进校园活动中,我和学生一起观看了话剧《想飞的孩子》,演绎的是中国飞天第一人万户的故事,当故事临近尾声,万户飞天之前对儿子说:“你要常抬起头,仰望天空……”意思是告诉儿子人生不能没有梦想,使我深受启发。

现阶段,在质量工程的压力下,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倾注到了语数英等考试学科,孩子在课堂上自由探索的机会少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一方面可以通过主题班会来弥补;一方面可以发挥校外资源的作用,比如:北京地区有两家职业体验基地——欢乐之都和比如世界,一家成长营式体验基地——生存岛,还有众多辅助孩子了解职业知识的科技馆、天文馆、电力馆、博物馆等,这些都是很好的资源,学校可以循环组织学生到这些体验基地参与实践互动。

(六)通过工作经验交流,促进孩子生涯规划能力发展。

孩子的一日生活事物中就有很多生涯规划能力的锻炼机会,比如晨午检、养花、值日、收发作业本、值周、发放杂志、走路队等。我校几乎每位学生在学校或班级内都有负责的一项生活事务,有的学生工作认真负责、有的学生做事又快又好、有的孩子深受同学喜爱和拥护、有的孩子总与众不同表现出创新才能,在他们身上展现出了不同的职业所需的特质。这些就是学生身边最好的学习资源,因此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经验交流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身边榜样、提高生涯规划能力。比如:生活委员交流会,值周生专题交流活动,维权委员辩论赛、养花小技能培训、广播员沙龙等等。可以请工作做得出色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向大家介绍经验,也可以事先搜集工作中的问题,大家一起来出谋划策,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更给了学生展示和提高的平台。

在做值周生工作经验介绍时,一位学生简述了自己从不愿做值周生到引以为荣的心理历程和工作经验。他告诉同学们,每件小事都是有价值的,要用心去做才能慢慢享受成长的过程,在场的所有学生深受感动和启发。

(七)通过心理教育活动渗透生涯规划教育。

心理教育活动主要解决的是学生成长的问题,生涯规划教育不能偏离心理教育,所以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应多采用交互式的游戏、利用生成的情境让学生来经历、体验、感受、分享,最终解决成长的需求。

在一次考试压力辅导活动中,一位女生痛哭流涕地讲述了她内心的孤寂和想死的想法。笔者请她和同学一起做个活动,首先请她从同学选出象征她内心负面心情的代表,陪她一起走向她向往的生活,结果她受到了很多阻碍。然后和之前一样请她选出象征她内心积极心情的代表,陪她一起走向她向往的生活。当仅有的一个友谊陪伴她往前走的时候,她的脚像灌了铅一样走得十分艰难,她的表情告诉大家:她难以置信这次走向目标这么容易……。结果那次活动使她收获了很多,同学们对她的关心也多了很多。像这样,通过交互式活动获得心理能量的事例还有很多。每次心理辅导活动,不同的个体总能从集体中收获自己的成长感受。

四、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通过开展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研究活动,教师用发展性眼光看待孩子的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个性差异都能够得到老师、同学的接纳;每位学生在校内都有锻炼的岗位和成长的平台;每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生涯教育实践活动;80%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清楚实现目标应具备的条件和掌握的知识。家长理解和支持学校工作,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100%。

通过研究,笔者发现在实施小学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中,形式应多样化,应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各口工作要相互沟通协调,结合校内外活动与计划一起进行,以达到资源共享、计划完整的目的。

(一)实施小学生涯规划教育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勿盲目开展。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杠子”间断式的开展,应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渗透生涯规划教育,勿与学校其他工作脱节。

(二)实施小学生涯规划教育应以尊重学生性格差异为前提,通过多样化形式开展。不同性格的学生受用的教育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应立足于课堂、活动等主渠道,充分了解学生,体会学生的需求,陪伴学生成长,找到突破策略,实现生涯规划教育目标。

4.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 篇四

我校遵循儿童身心特点,坚持“识字写字教学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研究,积极探索识字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的结合点,构建识字写字教学与书法教育和谐发展的课堂模式,融“导、练、讲、评”于一体,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启心智,编创字谜激情趣

小学生猜字谜的兴致与生俱来,可谓情有独钟。我们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指导生字识写时,编创字谜,将“猜字谜”活动有机融入识字、写字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1.字谜是游戏,设谜寓情趣。字谜,是利用汉字结构、造字特点,编创的一种情智游戏。精妙的字谜不仅能使学生领悟汉字笔画、结构的特点,还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发顿悟。比如,“春秋开头,战国收尾”――秦。“春秋开头”采用了字谜创作中的离合手法,将“春”的字头和“秋”的禾木旁分离出来,再组合成“秦”字;“战国收尾”则采用会意手法,秦国是战国的终结者。

2.字谜是文化,语言诗意化。好的字谜不仅要文从字顺,还要琅琅上口,富有音韵美。如“西天新月挂枝头,悄落心乡缓缓流”――稍(苏教版四上《说勤奋》生字)。“西天新月挂枝头”中的新月指禾木旁的起笔平撇,采用的是象形和离合手法,“悄落心乡缓缓流”则采用的是增损手法。“西天新月挂枝头/悄落心乡缓缓流”。“头”和“流”韵母都为ou,押侯韵。我们依据汉字造形,用诗的语言,营造与字义相应的优美意境。又如,“头顶彩云月更明”――育(苏教版二下《鸟岛》生字)。“育”字谜,以字中的字符“月”为主体创作:月亮是美的,有彩云的妆饰更美;月光多彩,沐浴大地,呵护生命,是为“育”。教育又何尝不是像月亮折射阳光,润泽万物,传承文明,启迪童蒙呢?

3.字谜促识写,激情又生趣。字谜是促进识字、写字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谜面表述的内容辨字形,晓字义,明要点。如“九木不为杂,西天雨落春花发”――染(苏教版三下《狼和鹿》生字)。即便是成人写“染”字,也往往会多上一点,将右上角的“九”写成“丸”;也有人把下面“木”的竖写成竖钩,撇捺写成撇点和捺点。“九木不为杂”予以强调,提醒学生写正确、写规范。字谜不仅能形象地导写,还能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如“领头人,像把伞,空口才干要收敛”――舍(苏教版三下《花瓣飘香》生字)提醒学生要将人字头写得舒展,“干”和“口”写得收敛,有放有收,字才漂亮。“舍”谜告诉学生做人要“舍”掉“空口才”,注重“实干”,做别人遮风挡雨的“伞”。

二、养心性,毛笔书写求“整洁”

毛笔字教学,我们既重视写法指导,也关注书写过程的“整洁”要求。精心准备,精心组织,精心实施,务求养成良好的书写行为习惯。

1.未曾动笔,“物我”先备。毛笔字要求“整洁地书写”,既要有“文房四宝”及相关材料的准备,更要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准备。从要求整洁角度出发,除“文房四宝”外,毡子、笔架、帖架以及字帖、习字本等的配置和摆放都要符合规定要求。墨汁在课前调配,浓淡适度。动笔前,有序铺毡,摆放用具、用品;调好墨,掭好笔,置笔于架,调息静坐。

2.关注过程,精心导练。课堂练写,老师轻声慢步,巡视行间,适时指点,把“写字技法”与“整洁书写”有机结合起来。比如,书写过程的掭笔,蘸墨宜少,笔杆适度倾斜,沿砚边内侧由低往高慢慢掭,勿使墨汁回流砚内,以免外溢。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必先搁笔,笔头根部搁于砚边,若用笔架,则搁笔杆,切勿搁置笔头,以免弄脏笔架污及笔身。初学楷书的小学生,强调从左到右横写,谨防手臂衣袖拖涂、刮墨。练写结束,轻快有序地清理用品。首先,将毛笔掭干,用笔帘卷好;接着,清理砚台,若有余墨,则倒入备用杯中,废纸擦拭包裹;最后,将所有书写用具、用品有条理地装入“手提袋”中。

三、陶心境,提笔练字育人时

1.一笔一画皆入心。一个汉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即使一个偏旁也充满着文化的韵味。不论是写字课,还是“每日随堂10分钟练写”,凡动笔皆应留有足够时间、空间,导、练、讲、评,让学生感悟汉字的神韵。我们来看许兵老师教学毛笔字“单人旁”的教学片段:

首先,出示《军姿图》(一位解放军叔叔,漫天风雪,手握钢枪,昂首挺胸,屹立岗位),学生齐诵:一军人,守边防;抬头望,挺胸膛。接着,出示米字格中“单人旁”字帖,观帖、导写、仿练。而后,品评书写:单人旁,挺而高;垂露竖,直又长;撇起笔,竖中央。同学们用眼看,用心想,用手书;动态书空、静态观帖、比较鉴别、细心揣摩。生活情境,铺垫情感;把握特点,渗透要领;字写入格,意韵入心。

2.提笔心中有他人。字是写给人看的,一纸墨香是对他人的敬重。日常书写,不仅关注每一笔是否平稳,每一字是否端正,每一页是否整洁;更关注学生书写过程对汉字神韵的感悟。结合“平、正、齐、净”书写要求,点评学生对汉字的敬重之情,感悟汉字“方正、平实、稳重、谦让、和谐、有度”的为人之道,陶冶锤炼书写过程“静心、静气、专注、严谨”的勤勉作风。

3.练字时时入佳境。我们从“敬意、静气、净洁、劲力、境界”五个方面,进行了“毛笔字书写发展性评价要素研究”,创设五分“敬意”、五分“静气”、五分“净洁”、五分“劲力”、五分“境界”的五级竞阶,编写了《小学生毛笔字“三字经”竞阶篇》,呈现于后,供大家研究。

敬意篇

汉文字,世无双;六法造,四声朗;结字巧,造型方。

能表意,绘物状;炎黄孙,应承扬;写正确,为最上。

书法艺,天下赏;文四宝,世珍藏;永八法,书华章。

篆隶工,行草畅;学楷书,效钟王;写规范,不能忘。

墨与纸,皆不易;智慧凝,汗水制;墨适量,练相宜。

纸足珍,不中弃;笔与砚,勤护理;诸文具,倍爱惜。

提起笔,即练字;不分时,不分地;纸无损,笔无刺。

墨不臭,令心怡;予君香,认读易;为敬人,要牢记。

品与评,有诚意;不挖苦,多鼓励;有看法,提建议。

取人长,补自己;背后论,是大忌;纳诤言,诚改之。

静气篇

上课前,必先静;纸与毡,先铺平;倒好墨,笔掭匀。

不发声,双目凝;气息和,心入定;悬执管,缓缓行。

静心听,潜心习;细揣摩,多看帖;屏口气,万毫逆。

笔离纸,方调息;一字成,要复帖;寻不足,求晋级。

技欲长,需坚持;择时间,很关键;午餐后,宜临砚。

不叨扰,不遭嫌;会古意,谒先贤;益身心,能延年。

处闹场,能静心;若秋水,波不兴:车马喧,若无音。

飞鸟过,不转睛;人闲语,耳不听;有人观,心神宁。

净度篇

书袋装,诸物件;裹毛笔,须笔帘;墨汁瓶,防破裂。

羊毛毡,作铺垫;三?嫉?,可代砚;一袋清,靓而便。

二人座,要兼顾;桌面窄,闲物除;交界处,避碰触。

自倒墨,自铺毡;笔着墨,莫甩点;地板净,墙无斑。

四季练,奏墨歌;墨新鲜,莫生臭;砚常洗,防生垢。

洗毛笔,有步骤;清水淋,顺毫收;避曝晒,清风候。

作业净,一朵花;无蝌蚪,无墨洒;无涂画,无蛤蟆。

无糊胀,无烂疤;无臭味,清香发;沁心脾,为最佳。

劲力篇

逢写字,兴致浓;不缺课,不误钟;劲头足,练真功。

若运动,汗淋漓;粘躁痒,要清洗;身体爽,心神怡。

书法艺,求真技;有难度,练意志;有耐心,求精细。

有恒心,志不移;有信心,定成器;三心聚,长技艺。

坐如钟,足安宁;头不歪,腰板挺;两臂开,双肩平。

五指实,掌虚空;三个一,记心中;手中笔,若游龙。

管垂直,运中锋;逆锋起,藏画中;裹笔行,如逆风。

收笔前,提顿重;回到位,方收工;藏头尾,善始终。

境界篇

字有肉,因墨生;墨鲜亮,味芳芬;点画细,肌肤丽。

点画粗,骨铮铮;起收笔,不露刺;转折处,圆而润。

字有骨,担千钧;不疲弱,点画劲;字有筋,不僵硬。

手腕活,显空灵;巧避插,布白均;结构稳,能扛鼎。

字有气,经络意;诸笔画,分主次;主粗长,次短细。

行笔畅,无描迹;上笔呼,应下笔;一气成,不停息。

花有神,因阳光;人有神,靠食粮;字有神,缘修养。

谒古意,韵味长;生活力,如朝阳;诸气充,神采扬。

实验的过程,是“启智、育德、审美和养心”的熏陶习练,是浸润内化的行为自觉。一本本习字册、学书心得、案例评析、精品教案、教学反思,印刻着师生成长的足迹;一张张奖状,一份份证书,一篇篇论文,凝结着师生的智慧和汗水;研究资料、成果展示、佳课汇报,现场习书,深得市内外同行的一致赞誉。

5.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与检测实验研究 篇五

离石区西崖底小学冯泉林

“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它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自觉地进行自我评价。直观地看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将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心理学家林格伦都十分重视自我评价,并把它看成鼓励独立,促进学习质量提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实践中发现,教师的指导行为,与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并不存在清晰的一一对应关系,而是以弥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一、小学阶段是个性开始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迅速发展,大脑对各种刺激都很敏感,模仿性,可塑性很强。针对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要注意抓住契机,创设情景,相机诱导,萌动儿童自我意识,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1、客观评价学生的行为,为学生自我评价做好示范。

小学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起步的阶段。他们的进步是从依赖成人对自己的评价逐渐形成自我评价能力。他们从成人的评价中获得对自我的肯定与否定。因此恰当的评价,对小学生自我评价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学生的表现,不要做笼统的评价,笼统的评价很容易扼杀他们努力的火花。这样的评价就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教师对学生的客观评价还应表现在他能看到每个人的进步和闪光点,对每个学生不同程度的进步,都能给予恰当及时的评价。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小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个体,他们各方面的能力还不够成熟,特别是还不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这时就需要教师们的正确指导,培养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小学生之所以在评价过程中,最容易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及少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就是因为他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过高和过低的自我评价对小

学生的成长都是不利的。所以说,在帮助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

导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只有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前提下,才能给予自己恰当的自我评价。

3、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启迪学生树立良好自我评价的意识。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对于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意见。但并不是每个个

体都会认同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大多数都会顺从别人的评价,所以,这时就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由于种种原因,老师可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不正确甚至是

错误的评价,这样就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使之对自己产生怀疑,从而阻碍学生的发展,同时老师还要敢于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失误与不足。在一节语文课上,刘老师把生字

“鬼”写成“龟”。即使有些学生看到了老师已经写错,但他们都没吭声。下课后,我们告诉刘老师课堂上发生的错误。刘老师就叫同学们认真观察黑板上的字,并问同学们

有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在老师的提问下,同学们才说出“鬼”字写成“龟”字。刘老

师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并鼓励学生要敢于指出老师犯错误的地

方。

二、以往评价学生,基本上是由老师说了算,而老师对学生得了解是有局限的,所

以只能凭借学生的考试分数和课堂表现来做出评定,这样的评价难免会产生片面性。为

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就应该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因此,要改

革传统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评价活动,方能发挥评价的作用,激

励学生不断进步。具体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有:

1、学生自评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自

觉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反思和自我控制。学生们的自我约束力差,需要老师以足够的耐心和有效的方法来引导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评价。我深知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并

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从我校申报实验课题之后,我便鼓励学生认真地大量阅读,积极

思考,然后对照表格中“评价内容”一栏,实事求是地将自己一周的阅读情况作好记录,最后从自己的阅读态度、方式、习惯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无论学生从钠哪方面评价都

以,不给太多的限制和苛求,否则会挫伤学生兴趣。学生自我评价时,有刚开始简单地

写一两个词语开始,到逐步地写一两句话,发展到写一段话。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在一

步步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剖析、自我监督,从

而不断提升和完善。

2、家长评价

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进行。可以说,家长是孩子课外阅读最忠实的见证人和督导者。教师要想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就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支持,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评价中。家长每天都要对孩子在家的阅读情况如实的作出评价。老师则根据家长的信息反馈及学生的课堂表现,进一步进行阅读小节和评

价。针对不同的阅读状况,对学生该表扬的要大力表扬,该提醒的要及时提醒,该辅导的要耐心辅导。要把阅读 落到实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老师很重视家长的评价,可以

借助老师 的威信慢慢地提升家长的威信。这样,学生对课外阅读才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3、老师评价

老师的评价目的是总结、发现、激励、导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

样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了比较准确的评价,以激起学生的反思与改进,激励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更主动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去。另外,老师可以

充分利用这种特别的交流方式,和家长沟通想法,指导家长如何对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督

导,大大提高家庭教育得力度。阅读能力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是激励,是为了更好的进

行教与学,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从而真正体现评价“导教”、“导学”的作用。

三、作文虚假问题。很多学生写作文多年,还有的补习作文多年,不但没有形成写

作习惯,反而怕写作文,厌烦写作。造成消极的背作文、抄作文写虚假作文。写了多年的作文,却不会写真人真事,不会用笔表达自我的情感和认识。造成写作为难情绪,制

约能力的形成。

我们常提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的写作兴趣被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便会迸发出来,不可遏制。如何培养小学生的作文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提高学生审美情趣教师批改作文,实际是教师对学生写作水平的评价过程,也应

该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小学作文教学实际中,教师所采用的还是“老师命题

一学生写作一教师批改”这样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评改能力、鉴赏能力的培养,“作文难教一作文难写一作文难改”困扰着老师和学生,导致高耗低效的教学现象。《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实施评价应该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结合。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应逐步确立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评价,形成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过去老师在学生习作上“动手术”,点、圈、增、删全由老师做主,边批、眉批、总批“费尽心机”,但是学生对老师的“辛苦劳动”似乎不太领情,大多看一下评语就塞进书包里,而讲评的效果也不理想。

2、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首先要鼓励学生写真话。让学生写真情实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把自己亲眼看到的、亲眼听到的,亲身经历的写出来,这样学生才高兴地去写。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和欲望。总之,小学生语文发展性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校在课题的实验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问题。不过我们坚信,根据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我们将在今后工作时间里,继续进行深入持久的研究。我们坚信,只要有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具体指导,有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多、更好、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成果。

联系电话:***

6.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 篇六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古今中外有成就的教育家都非常注重个性特长的发展,如孔子教学生,就很讲究因材施教,注重个性特长的发展;蔡元培先生曾坦言:“„„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清代的思想家、大诗人龚自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观念,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正因为如此,才能满足社会各种事业的发展。而人的素质,由于先天条件和后天发展的差异,也是各具特色的,有着各自特点和发展潜能,正因为如此,人才有自己的个性特长,才能满足社会各个领域发展的要求。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特长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其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和谐地、主动地发展,所以从这一意义上说,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现在,在农村和小城镇的中小学校日常教育中偏重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而家长也只重语文、数学、外语的分数,也忽视了对其子女的个性特长培养,从而,影响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以上情况,无论从当今社会的需要看,还是面向未来的竞争挑战,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小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的实践研究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这不仅对于充分发掘学生聪明才智,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发展个性特长有明显效果,而且对于发展潜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推进农村及小城镇学校素质教育有积极的突破作用。

应试教育中,视各具个性特长的学生为一律,把主要目标放在文化知识的传授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培养,无视学生的差异,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愿望和特长,而以升学为唯一目标,这种教育背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违背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的规律。虽然素质教育开展了多年,但依然是举步维艰,任重道远。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还是根深蒂固,积重难反。传统教育的积弊诸如学生负担过重,片面追求升学率,厌学,体质下降,放松学生个性特长的教育,严重地影响着小学生全面发展。面对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现状,仔细分析研究,还存在着好多弊端:(1)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2)片面追求升学率;(3)德、智、体、美、劳诸育割裂;(4)主、副科区别对待;(5)重学科课程,轻活动课程等。为此,我校提出“小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思想,树立促进农村小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的观念,使小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揭示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德、智、体及知、情、意、个性特长等方面得到比较全面、比较充分发展的教育途径。

中共中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我们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个性特长充分发展,为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实践性人才做好奠基性工作。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要全方位地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的不同角度,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天赋等,不但不能够压制、扼杀,还应该因势利导地加以控制,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本质得到充分的发展,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特长,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必须从新的人才观出发,不断地挖掘小学生的个性特长潜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素质,努力造就一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世纪之初,国际上出现了一股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发展个性特长为主的教育教**流。各国在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上,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瞄准了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的实践研究。

在国内,从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倡“因材施教”到当今素质教育的实施,举国上下也掀起了关于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热潮,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多层次多角度地广泛开展了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的实践研究与探索活动,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研究虽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都没能处理好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的矛盾关系。作为基层基础教育工作者,更应保护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引导他们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和天赋,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重视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特长,不能因为其某些学科的成绩不理想,扼杀了他们在其他方面的成就。而应把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的实践研究统一起来、协调发展,更应大胆实践勇于探索个性特长培养与全面发展积极整合的途径,给农村小学生创造自我选择的机会,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人才,以适应充满竞争的未来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二)课题研究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中小学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置上来考虑,要把着力点放在挖掘人的潜力,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发展人的能力上,要努力使学校教育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即学生的学习、生活、劳动的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特长及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开展“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研究”,就是要探索能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发展需要的途径、方法。使教育主动地适应社会、适应学生,这对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是十分有意义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持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全面发展。

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4.邓小平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发展个性特长。

三、课题的论证

(一)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是现代社会的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日益呈现出高度多样化、多元化趋势,同时也对人的主动性、创造性、竞争性、应变性等素质提出了多项要求。教育就必须尽最大的可能的满足社会的要求,然而传统教育模式,过分强调教学中的步调一致、整齐划一,严重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特长的形成,所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百人一腔,主体意识淡薄,不会用自己的头脑思考,用自己嘴巴说话,用自己的思想支配自己的行为,它与现代社会要求格格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性的发展提供最广泛多样的机会,它充分肯定人作为一个主体,存在于社会之中,凭自己的思想和意志生活、学习和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自身的社会功能,创设能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以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二)人的身心差异的客观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物质基础。

由于人的身心差异、性格特点等因素影响,便形成了形形色色、仪态万千的鲜明个性,每个人既有年龄特征、心里变化、知识结构等相仿的共性,又有兴趣爱好、智能差异等不同的个性。强调人的个性十分重要,因为人的个性的存在,是我们寻求培养学生个性特长教育的物质基础。目前,我们学校教育主要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整个班组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接受同一教师的教育,但如果教师能珍视学生身心的差异性,力求设法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入手,重视每个学生起步阶段的优势潜能,做到既赋予每个学生应有的整体素质水平,又发现每个人与众不同的个性特点,使每个人都得到全面发展,个性特点得到充分体现。那么学生的潜能就会得到挖掘,兴趣就会得到激发,特长就会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学生的个性特长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能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兴趣的需要、学习的需要的校园环境。

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个性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在一定的社会影响和教育下,通过心里过程的客观现实而逐渐定型化的结果,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学校是学生最基本的交往活动场所,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途径,教育、影响学生,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学生接受学校的教育影响是能动的,需要学校为其创设一个能满足学生交往需要、学习需要、兴趣需要的良好环境。如果通过我们的研究与实践使学校的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更贴近学生的身心特点,更能满足学生的交往、兴趣学习等方面的需要。那么学生就会自主能动的参与教学活动,各自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就会逐步形成。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

(1)培养小学生个性特长活动广泛持久地开展,构建学校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的实践研究为特色的教育模式。(2)在课改实践中促进学科教学面向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方向发展。

(3)通过开展特色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小学生的个性特长。2.具体内容

(1)小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2)对学校教师研究此课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的调查,并进行教师专业化成长对策研究。

(3)课改中的“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4)校本特色课程中的“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

(5)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功的个案研究。3.对课题实施保障条件的论证。

(1)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设有分管教科研的校长牵头,各科室倾力参与,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参加的研究体系,学校形成了浓郁的教科研氛围。

(2)我校有一支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科研水平优、精、高的领导班子和各科骨干教师队伍。这些教师不仅思想活跃,而且综合素质很好,参加教科研的积极性很高,有的教师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教科研成果,并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区获奖。(3)我校有两年实施课改的实践经验,有逐渐完善的校本特色课程活动经验。

(4)学校为完成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足够的资金保证。

五、研究方法

1.调查法:由课题组成员对小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培养的现状问卷调查,分析了解,设计活动,进行实验研究。2.文献研究法:学习有关教育论著,了解国内外相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为课题研究和方法指导提供理论参考。3.实践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适时研究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的关系研究,积累研究的具体资料,并在实施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4.经验总结法:由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在研究和实验过程中,对具体研究专题进行经验总结。

5.根据需要我们尽可能运用多种科研方法作为补充,如观察法、个案研究法等。

六、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1月)1.调查研究,写出有质量的调查报告。2.确定研究方案,组建课题组。3.对教师培训、学习有关论著。

4.搜集国内外与本研究相近的文献及他人的研究成果。

(二)实施阶段(2015年12月-2017年2月)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阶段性实验计划。2.按计划分阶段实施实验。

3.修改、完善研究方案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4.形成阶段性成果,并注意对阶段性成果的运用和推广。5.定期开展以“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研究” 为特征的课题研究活动。

(三)总结阶段(2017年2月-2018年2月)

对课题全面总结,收集整理研究成果,撰写实验报告,进行课题鉴定。

七、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2.个案研究报告。

3.教师优秀论文集和教学案例集。

4.学生优秀习作集、优秀书画集等,开辟科技制作优秀成果展、手抄报等。

八、课题组成员组 长:智慧强副组长:孙润记组 员:李桂兰

姚成

刘炎 高净及各班班主任

7.在项目研究中与学生一起发展 篇七

为了与高校接轨,我校非常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观。自2000年起,我们专门在高一年级开设了“高中生科学研究入门”必修课,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学生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获,也更加大了我们总结经验,改进不足,编写一本教学参考书的决心。2005年7月,侧重于学生科学素养过程性培育的研究性学习校本教材《高中生科学研究入门》上、下两册问世。2010年7月,我们进一步推出了《高中生科学研究入门(修订版)》。一方面对内容作了必要删减,由上下两册整合为一册,提升了该书的科学性和可读性,另一方面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进程,特别增加了“测量”和“知识产权与专利”等章节,使教材更实用,受到了师生的喜爱。2014年下半年,由我主持的,由20位骨干教师组成的编辑团队,选取了大量学生科学研究成果,在进行必要的点评和提升指导后,形成了《中学生科技创新学术论文指导——春在枝头已十分》一书,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综观全书,基于落实这样一个目标:让更多的学生规范科学探究过程,让更多的一线教师参与青少年科技创新指导。中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参与探究,能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能够锻炼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增强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能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该书的出版,也旨在提醒教师和资优生要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探索、体验,在愉快的生态中自主学习并提高能力。

8.学生发展与教育研究 篇八

关键词:心理发展节律 心理健康

一、研究目标:根据学生心理变化的规律,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尝试性地预测学生阶段性的心理波动情况,运用心理学知识与科学原理,正确评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根据高中学生的生理变化情况和环境变化,分析学生阶段性的心理发展趋势,并提前开展心理疏导和早期防范措施,将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化解在萌芽状态中。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实用性,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成绩相关的研究,努力提高老师课堂教学和科研能力,将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本校的办学特色。

二、研究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心理调查、心理咨询室学生档案分析、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学生心理成长日记、学校工作安排、家庭情况调查、气候变化等综合因素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及心理变化周期,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为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

三、关于心理节律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节律:是指物体运动的节奏和规律。在发展心理学中心理发展节律是指:人类个体从诞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生理与心理的变化规律,是指人的个体生理结构与心理变化的规律。

大自然的变化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无论是动物、植物、天体、分子、原子都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在运行,而这种运动的规律就是一种事物内部的自然法则,人类应该正确地认识这种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节律,这对其人类自身的发展和把握很有益处。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常常与大自然的变化同步,在中国古老的道家理论中就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动物和植物,都按照自己所特有的节奏变换,多彩世界的不同物种却有着自身的变化规律,例如:寒梅的开放,大雁的南飞,蝉的脱变,花开与花落,月缺与月圆,潮涨与潮落等等,无一不是按照“生物钟”即生物节律所特有的节奏规律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于是,就演绎出了世界的沧海桑田,人生的悲欢离合,朝代的兴盛衰败。历史的变迁看似千变万化,实际上也有其自身的变化规律。

就人类来说,一个人有时体力充沛,精神焕发,情绪高涨,才思敏捷,记忆力强,有时却浑身困乏,情绪消沉,思维迟钝,记忆力下降,这是什么原因呢?

20世纪初,德国柏林的医生威廉•弗里斯和奥地利维也纳的心理学家赫尔曼•斯沃博达,这两位互不相识的科学家,各自通过长期的观察,研究,最早提出了人体生物钟理论。他们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观察到的大量事实进行分析后惊奇地发现:人的体力存在着一个从出生日算起以23天为一周期的“体力盛衰周期”;人的感情和精神状况则存在着一个从出生日算起以28天为一周期的“情绪波动周期”。经过二十年后,奥地利的阿尔弗雷德特尔切尔教授发现了人的智力状况存在着一个从出生日算起以33天为一周期的“智力强弱周期”。

他们的发现揭开了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秘密。后来,人们把这三位科学家发现的三个生物节奏总结为“人体生物三节律”,因为这三个节律就象钟表一样循环往复,又被人们称作“人体生物钟”,简称“PSI”周期说。“PSI”是英文Physical(体力),Sensitive(情绪),Intellectual(智力)的缩写。

一个人从出生那天起,就存在着二十三天的“体力盛衰周期”,二十八天的“情绪波动周期”和三十三天的“智力强弱周期”。每个周期分为“高潮期”和“低潮期”两个阶段,在高潮期和低潮期交替的日子称为“临界日”。临界日及前后相邻的两天,称为“临界期”。高潮期和低潮期的天数是相等的,都是一个周期的一半。人体处于高潮期时,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思维敏捷;处于低潮期时,体力下降、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在“临界日”,人体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协调性差、容易染病、易出差错,判断力差。

其实,这些发现,在我国的《周易》中也早有研究,《周易》应用体系:四柱命理(人的出生时间即年、月、日、时晨)、八卦(问事或事发时间),例市中法院、区公安厅、相学(面相、手相、骨相,刑事侦查)、风水(阳宅、阴宅)例地质系教材、梅花易数、奇门遁甲、大六壬、铁板神数、祭祀、礼仪等等-。现代科学研究也认为《周易》是揭示和反应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一种理论,集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巨著。本实验试图把我国的道家、佛学、儒家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相整合,从中发现和研究人的心理发展节律,让人们了解自身心理变化的节律和周期,学会主动调控自身的情绪,能及时从情绪的低谷中走出,冲破黎明前的“心理黑暗期”,重新燃起希望的曙光!

四、心理发展节律研究的成效

研究发现,人一天的情绪都在变化,情绪也有高潮与低潮,人们心理的变化亦与自然界的变化相同步。有资科表明,一般“忧郁症”患者,都伴随着失眠现象,多数自杀者时间大约在凌晨3到5点钟,此时正是黎明时分,自然界处于黎明前的黑暗状态,人的心理与自然界相对应,此时也处于情绪低谷期,我把这称谓“心理黑暗期”。实践中,我曾先后对十多名有自杀心理的学生在“心理黑暗期”进行了预防性的情绪调控,有效预防了学生的自杀行为。

案例:向往天堂的女孩

学生晶是一位高二女生,刚从一所农村中学撤校合并后来我们学校。可是谁也不会想到,看上去性格比较开朗的晶,却有过几次自杀行为。她的手宛上留着用刀划过的道道伤痕,后来我了解到晶和班上的另一名女生梅是好朋友,她俩都有过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二年前也曾去南京找过心理专家咨询过,可是她的心理仍然没能消除,她的好友梅在几个月前已经自杀了。晶对我说:“我不知道人活在世界上有什么意义?希望早日去天堂,反正我早晚要自杀。”

我从心理节律上分折晶了心理特点,找出了她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制定了一整套心理辅导的方案,我跟她讲解了生命的意义,宗教的本质,最终改变了她自杀的念头。通过辅导的实践,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只有人的心理变化了,才能产生行为的变化。

开始的心理辅导让晶对自杀产生了动摇,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想法,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那还有一个心理与行为之间的冲突与协调期,要达到行为的改变就需要一个过程。在过后的又一次自残行为中,晶在关键时刻扔掉了手中的刀子,这样的选择,让晶从行为上迈进了一大步!从此,她将改变了原有的自杀行为。

本案例是对一名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有效预防的学生恶性事件的发生。当然,如果我们了解到心理变化节律就可以提前调控人的不良情绪,实施有效预防措施,从而避免恶性后果的产生,防止在这短暂的一刻演绎生命的不幸。每个人都想成功,都想避凶化吉,做事顺利,了解人体的“心理发展节律”,科学地安排人的各类活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心理解读:

由心理发展节律的理论知道,人的情绪也是呈周期性变化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如果能得到知心人的帮助,就会很快走出情绪的低谷,反之就会加重心理的负担。情绪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是人类对于周围各种物体和现象的一种内心感受。高中生正处在青年的人生起初阶段,情绪的变化对他们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他们在求知的心旅中不断地求索,情绪的两极化比较明显,情绪的变化节奏快,常常使心情难以平静。当然,好的情绪可以使人乐观向上,办事果断,富有创造性和灵感。不良的情绪则使人产生疲劳感甚至导致疾病。那么如何使情绪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中呢?人的情绪是多变的,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懂得如何调控情绪,以减少冲突,降低压力,转移对抗,达到新的心理平衡。

五、根据高中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开展生命观教育

近年来有不少中学生、大学生对人生没有目标,在生活上缺少动力。学生自杀的消息在媒体上常也有披露,面对这样的事实,如何根据高中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开展生命观教育,抚平那些失落孩子的心灵创伤?这带给了教育工作者深刻的思考……我校在校学生人数达三千人左右,是一所规模学校。面对众多的学生,各种心理问题都会产生,学校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经调查发现,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常常会对生命进行深层的思考,对前途重新认识,有不少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产生了悲观失望的情绪,一遇到困难就丧失信心,由心理因素造成的情绪波动、头痛、晚上睡眠不实,不少学生上床后不能及时入睡,梦多,严重者还会失眠。造成学习效率低下,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记忆力降低。然而有这种表现的学生占整个学生总人数的72.12%,数量之多,令我们始料不及。

教育学生学会不良情绪的自我调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学会认识痛苦,消除“悲观失望”的不良心理,培养学生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增强社会竞争意识,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于是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中的“生命”观,对学生进行了人生观教育。自编制学习材料“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痛苦”。庄子说: “天将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从庄子的生命观中,可以看到,吃苦耐劳是人生必修的一课,生活中的苦难是磨练自身意志的极好方法。将这句话成为学生的座右铭,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准则,也是学生道德修养成的方式。

心理活动课上,我根据人体生命节律设计了一整套心理按摩动作,作为心理学上称谓“行为疗法”的一部分,可起到调节学生心理,让学生达摆脱困境,集中精力认真学习。比如在夜自修前做个小动作,那就是深呼吸与摩耳,几分钟可以达到醒脑的效果。

有一位学生在谈体会时说:“晚自修前做一下深呼吸与摩耳的动作后,感觉头脑一下子清醒了许多,晚自修的学习效率提高了,这段时间的学习成绩也进步了。”另一位学生说:“以前只要上到晚自修,我总是打盹,似乎感觉脑袋不好使。自从心理老师教给我调节的方法,我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了。”

屏住呼吸来源于传统文化中的呼吸法,竟然有着如此神奇的效应,胜过了多少空洞的说教。通过人生观的教育,学生情绪稳定,对生活有了正确的认识。有一位从外地转进来的学生,曾有过二次自杀的经历,来我校后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在他第三次想自杀时终于醒悟了,放弃轻生,重新扬起了生命的风帆。还有有一位想自杀的学生来心理咨询室求助,这位女生对班上的一名男生感到厌恶和恐惧,一看到他就不舒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以至成绩下降,无心学习,对前途悲观失望,产生了自杀的念头。这位学生来心理咨询先后咨询3次后消除了自杀念头,重新找到了学习和生活的快乐。在以后该生学习成绩由原来班级的第22名上升到第2名。早期心理帮助使许多学生有了生活的勇气,增强了心理承受能力,找到了快乐,看到生活的希望。

几年中有过自抱自弃、失望、悲观、以及有自杀念头的学生不在少数,我通过人生观的教育,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小报,心育活动课等,让这些学生放弃了自杀念头,有效预防和制止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的发生。

六、心理发展节律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上一篇:邻居节领导发言稿下一篇:铁人三项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