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

2025-01-16

营养(共16篇)

1.营养 篇一

论营养与肥胖

***班* ***

2012-5-18

论营养与肥胖

摘 要:我国国家现如今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随之而来也带来了一些饮食上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正走上肥胖的趋势,青少年中这一情况也是日益加重。如何控制合理饮食,合理安排膳食结构日加重要。这是关系到国民整体健康与国家未来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更加注意合理膳食。

关键词:肥胖 健康 营养 膳食

一、肥胖介绍

肥胖病是长期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程度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一)肥胖的类型

苹果型肥胖、鸭梨型肥胖。考虑了身高和体重两个因素,常用来对成人体重过低、体重超重和肥胖进行分类,且不受性别影响,BMI简单、实用、可反映全身性超重和肥胖。在测量身体因超重而面临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时,比单纯的以体重来认定,更具准确性。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为:

1、BMI:18.5~23.9为正常。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2、腰围(WC):判断标准:男性 >94cm 女性>80cm

3、臀腰比(WHR)①测量方法臀部最隆起的部位测得的身体水平周径为臀围,腰围与臀围之比称腰臀比。②评价标准男性>0.9或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但其分界值随年龄、性别、人种不同而不同。

4、标准体重 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理想体重±10%为正常,±10%~20%为超重或瘦弱,±20%为肥胖或极瘦弱。

5、皮肤皱褶厚度 对均匀性肥胖者来说,以皮下脂肪厚度判断的肥胖程度与用BMI判断的肥胖程度大致相同。测量皮下脂肪厚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内的脂肪含量。

(二)肥胖的原因

内在因素遗传因素、瘦素、胰岛素抵抗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使食欲旺盛,进食量大,促进脂肪的合成和积蓄、脂肪组织的变化:

二、肥胖与膳食营养

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摄食过多摄食过多又称过食。由于摄取的食物过多,即摄入的能量过剩,在体内,多余的能量则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导致体内脂肪的增加。长期进食高能量高脂肪食物。不良的进食行为,饮食行为在肥胖病因中的作用近年来已备受关注。调查研究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进餐次数较少的人发生肥胖的机会和程度高于进餐次数稍多的人。另—个容易致人肥胖的不良习惯是晚上进食,有人称之为“夜食综合征”。生活安定、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强度低、运动减少、生活压力大等环境因素均是肥胖不可忽视的因素。

临床表现气喘、关节痛、内分泌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与肥胖者有关,尤其是腹部脂肪量增加明显的患者,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特定器官或组织的抗胰岛素性不同,可能是造成局部脂肪堆积的原因中心性脂肪堆积的原因。对生殖激素分泌的影响,体脂过多尤其是腹部肥胖与排卵功能障碍、雄性激素过多有关。中度肥胖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生亦有关,肥胖者常伴有月经紊乱。消化系统的表现,反流性食管炎、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是肥胖人群中的高发病。

肥胖并发症,肥胖性心肺功能不全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胆囊疾病。

三、膳食与肥胖的治疗

1.控制总能量的摄入量次开发: 每天摄入的能量=理想体重X(20-25)(kcal/kg)2.适当的营养素分配比例(1)供能营养素的能量分配比例:肥胖治疗膳食的三大营养素分配原则是蛋白质占总热能的20%,脂肪占20%,碳水化合物占60%。限制低分子糖、饱和脂肪酸和酒精性饮料摄入:低分子糖类食品(如蔗糖、麦芽糖、糖果、蜜饯等)、饱和脂肪类食品(如肥肉、猪牛羊油、椰子油、可可油等)和酒精饮料,往往都是一些能量密度高而营养成分含量少的食品,它们给机体提供的只是些“空白能量”,而这恰恰正是肥胖者所最为忌讳的。(2)保证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为了防止维生素和无机盐缺乏病,在进行膳食治疗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合理的食物选择和搭配。可以选择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牛奶等。另外,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当服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制剂。(3)增加膳食纤维的供给:每天30g膳食纤维,相当于500-700g绿叶蔬菜和100g粗杂粮中的膳食纤维。(4)戒烟酒。

3.膳食习惯和行为的改变纠正不良的膳食习惯是减肥成功的关键之一。肥胖者常见的不良膳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而午餐和晚餐特别是晚餐进食过量;爱吃零食、甜食;进餐速度过快等。

4亨调方法的选择,应选择拌、炖、蒸、焖等方法,忌煎、炸、烧、烤以及熏等方法。

参考文献

[1] 赵章忠.食品的营养与食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 徐斌,王效道.心身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3] 王银瑞.食品营养学[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营养 篇二

1 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

1.1 食物摄入不足:

肝硬化患者多数食欲欠佳,由于肝脏代谢功能减退,常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导致食物摄入量明显减少;此外,中晚期肝硬化患者为防治肝性脑病,人为限制蛋白质摄入,也会导致食物的摄入不足。

1.2 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肝硬化进展至中晚期常并发门静脉高压,其发生率达70%~80%[2],门脉高压致胃肠道黏膜淤血水肿、肠蠕动减弱,致使营养物质吸收障碍。

1.3 营养物质的丢失:

肝脏可合成人体所有血浆蛋白(免疫球蛋白除外),肝硬化时肝功能下降导致血浆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加重了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丢失,并可能引起腹水、感染等并发症。

1.4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nsulin growth facor-1,IGF-1)水平的变化:

肝硬化时GH水平增高,IGF-1水平降低,抑制肝脏蛋白质的合成,加重机体的营养不良。

1.5 能量、营养物质代谢异常:

肝硬化患者的能量、营养物质的氧化代谢发生了变化,机体无法正常调节,能量、营养物质分解增加,导致营养进一步恶化。

1.6 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的代谢障碍:

摄入不足导致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乏,加重肝脏损害,如缺锌可促进肝纤维化,诱发肝性脑病,缺硒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加重肝细胞损伤、坏死。

2 营养状况的评估

2.1 机体测定:

评估内容包括体重、身高、上臂围、肱三头肌皮皱厚度(皮下脂肪)、上臂肌围(肌肉储存)及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此方法经济、操作简单,广泛应用于营养状况评估。

2.2 人体组成分析:

人体组成定量分析:(1)两分法,把人体组成分为脂肪和非脂肪含量;(2)四分法,将人体组成分为体内水分、脂肪含量、蛋白含量和骨骼重量,测量脂肪含量和骨骼重量可用双重线吸收法[3]。人体组成分析可敏感、客观地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

2.3 生化指标测定:

生化指标检测主要有以下三个指标:(1)白蛋白,反映肝脏蛋白质代谢水平的客观指标;(2)转铁蛋白,反映肝脏蛋白质代谢能力;(3)前白蛋白,较白蛋白反映肝功能更敏感。临床上,可结合肝功能分析,评估患者蛋白质营养缺乏程度。此外,血液和尿液肌酐含量可反映机体的氮平衡状况,是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的参数之一[4]。

3 肝硬化患者营养支持的实施要点及方法

3.1 营养支持的实施要点

3.1.1 能量:

肝硬化患者每日推荐供应1.0~1.5g/kg蛋白质和104.60~167.36kJ/kg的热量,若口服营养不能满足需求,可使用鼻饲或造口管饲。患者能量需要量应在能量消耗的基础上计算,常用HarrisBenedict公式计算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5]:男性REE (kJ/d)=66+13.7×W+5×H-6.8×A;女性REE (kJ/d)=65.5+9.6×W+1.7×H-4.7×A。式中,W为体重(kg),H为身高(cm),A为年龄。所得的REE值再乘以1.2~1.4的矫正参数,一般为104.6~125.5kJ (25~30kcal)/kg。

3.1.2 糖类:

由于肝硬化时糖代谢异常,静脉输注过多的糖会引起血糖升高、高渗性并发症等后果,葡萄糖输注量建议<(150~180) g/d,余能量由脂肪乳剂供给。

3.1.3 脂肪:

脂肪乳剂推荐<1g/(kg·d),以中链或长链脂肪乳乳剂更为理想,不可输注过多过快,以防脂肪肝。

3.1.4 蛋白质:

建议选择性地个体化使用支链氨基酸补充剂。支链氨基酸不仅有利于肝性脑病恢复,还可促进血浆蛋白质合成,倍受临床医生青睐。但是,其只含有异亮氨酸、异丙氨酸和缬氨酸,不适宜长期单独使用,需补充芳香族氨基酸。植物蛋白更有利于改善氮平衡,患者应以补充植物蛋白为主。

3.1.5 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与酯类:

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及凝血酶原复合物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结节性肝硬化可出现脂类代谢紊乱,补充核苷酸聚合酶可促进细胞增殖、减少纤维隔形成。

3.1.6 补充外源性GH和IGF2-1:

GH具有促进蛋白质合成的作用,IGF2-1可抑制蛋白质分解,增加氨基酸摄取和促进肝细胞增生。据有关报道,失代偿期肝硬化补充外源性rhGH治疗,对纠正低蛋白血症的远期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5]。

3.2 营养支持的方法:

营养支持的方法主要有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可经口进食,提倡尽量口服补充所需营养,不能口服或术后需禁食水可行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不仅保留了肠道功能的完整性,增强肠道黏膜的免疫,而且可预防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患者常有胃肠道黏膜病变,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差,摄入过多蛋白质诱发或加重肝性脑病,此类患者早期可行肠外营养。全肠外营养适应于无法进食或肠内营养不能耐受的患者。长期肠外营养可致肠黏膜萎缩,破坏肠黏膜屏障,增加菌群移位,导致静脉炎或菌血症。临床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结合、互取优点,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营养支持方案。

4 肝硬化患者行营养支持的意义

恰当的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提高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力,也能减轻肝损害,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临床上应重视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加大营养治疗力度。

参考文献

[1]Campillo B,Richardel JP,Scherman E,et al.Evaluation of nutritional practice in hospitalized cirrhotic patients:results of aprospective study[J].Nutrition,2003,19(6):515-521.

[2]李幼生,黎介寿.器官移植患者的营养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10(1):110-113.

[3]Figueiredo FA,De melio perez R,Kondo M.Effect of liver cirrhosis on body composition:evidence of significant depletion even in mild disease[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5,20(2):209-216.

[4]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402 449.

3.营养麦片不营养 篇三

如果仔细看看“营养麦片”的原料,就会发现其中可以分为两类:一部分以小麦、大米、玉米等为主要谷物,另一部分以燕麦片为主要谷物。

有媒体在某超市调查了15种声称为“营养麦片”或“早餐谷物”的食品,结果其中声称以燕麦片为主要谷物来源者占4种,其他均以小麦等为主要谷物,包括玉米、全小麦、麦麸、大米、糯米、麦芽等。这些原料的营养价值,总体而言大大低于燕麦片。有3种提到里面添加了燕麦。所谓的“营养麦片”当中,没有一种以燕麦为主要原料。

除了谷物之外,“营养麦片”或“早餐谷物”中还添加了一些看起来类似奶的成分,在15种产品中,添加奶精的有4种,添加植脂末的有5种,添加奶粉的只有1种,1种添加了乳清粉,还有1种添加了大豆蛋白粉。所谓“植脂末”,就是粉末状“奶精”的另一种说法而已。这些配料,和“营养”二字真是不甚相配。但从价格来说,它们要比奶粉廉价得多,而且添加香精之后,口味更为诱人。

此外,甜味的产品中大多添加了糖,只有一种号称“无糖”,以“蛋白糖”作为替代。另有1种添加了红糖作为甜味剂。

“营养麦片”含有多少营养素?

国产品牌大多没有标注营养素,国外的牌子则列出了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纤维。

热量的高低是大同小异的,均在350~390千卡/100克之间。也就是说,和大米、白面大同小异,看不出品种之间的差别所在。

脂肪含量在1%~8%之间。与脂肪含量仅有1%的大米白面相比,脂肪含量还是高了一些,主要差别来自于添加的奶精、植物油一类成分,以及燕麦片。燕麦是谷物中油脂含量最高的一种,纯燕麦片的脂肪含量均高达7%以上。

蛋白质的含量却是最能揭穿谜底的指标。在15种产品当中,蛋白质含量高于7%的只有5种,高于10%的只有3种,其中两种的主要成分都是纯燕麦片,另一种添加了奶粉。其中有6种产品标明蛋白质含量只有4%,只相当于大米蛋白质含量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其中所含的奶粉、燕麦片、核桃、杏仁、芝麻等高营养成分都很少,而白砂糖、麦芽糖糊精和奶精等才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成分。某产品标明第一位成分是燕麦片(燕麦片的蛋白质含量高达15%),并将核桃、芝麻等高蛋白配料作为主要成分,而蛋白质含量却如此之低,实在令人费解。

也就是说,吃一小包(40克)蛋白质含量5%的“营养麦片”,只能得到2克蛋白质,仅相当于1个鸡蛋的1/3!那么,这样的1袋“营养麦片”的营养价值,远不如半个馒头加上1个鸡蛋(蛋白质含量12克),或者单独的1杯牛奶(蛋白质含量7.5克)。

其中有部分产品添加了维生素,但究竟价值几何,就要细细地看其具体含量了。大部分产品的维生素含量比全麦面包加牛奶,或紫米粥加鸡蛋的早餐配合要低。

早餐谷物类产品的选购建议

1.“营养麦片”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白糖+奶精,营养价值甚低。如果希望提高早餐质量,特别是为儿童准备早餐,只能把这类产品当成甜味饮料,而不能当成营养来源。

2.“早餐谷物”蛋白质含量中等,但可提供较多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食用时必须配合牛奶,方能满足早餐的营养要求。

3.最好选购纯燕麦片作为早餐的粮食来源。燕麦片的蛋白质、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甚高,是“营养麦片”所不能比拟的。而只有那些商品名称为“纯燕麦片”或“素食燕麦片”的食品,其主要原料才真正是燕麦。从形态上就可以看出,它们是压碎的燕麦片,基本上没有添加其他成分。

4.由于很多人吃不惯纯燕麦片的口感,建议用它与大米混在一起煮粥,可以很方便地配合牛奶、鸡蛋或豆制品一起食用,提高早餐的营养价值。

4.全国学生营养日作文:营养与健康 篇四

时光如梭,转眼就到了2070年,中国高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我国第一批“营养饰品”诞生了,科学家们决定在全国挑选10个人参加体验。而我呢,作为一个最讨厌吃饭的人,自然而然就被选中了!登上超声波飞机,一眨眼的工夫我们就到了目的地。安全着陆后,一个机器人工作人员乘着飞行滑板来接我们,我跟随工作人员“咻”的一声就到达了实验室。

走进实验室,琳琅满目的`饰品顿时吸引了我的目光。我一边参观一边听着机器人介绍:“这些饰品里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能量,你可以在顾不上吃饭的时候启动它,它就会把你平时所需的营养直接输送到你的身体里。而且在它输送完养分之后,你还会有饱腹感和满足感哦!你看它们样式丰富,项链、手镯、耳环、戒指、手链、吊坠等等,款式新颖,造型独特。男士们则可以选择手表、领带之类的,女士的选择就更多了。好了,它的神奇之处你慢慢体验吧!”

看着实验室里摆满的花花绿绿的饰品,样样精致美丽。我充满好奇,戴戴这个发饰,又摸摸那条手链。不知不觉就过了很久,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来了,我已经饥肠辘辘,赶紧拿了一个漂亮的发夹戴在头上并按了启动按钮,眼前马上呈现一个虚拟屏幕,有各种菜品和营养品供我选择。划动屏幕,我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牛排。瞬间,牛排的鲜美马上冲击着我的味蕾,我感觉身体充满能量,仿佛已经饱餐了一顿,满足感油然而生。

5.营养 篇五

首先,饮食中的谷物,也就是米、面等主食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可以给孩子的大脑活动提供足够的能量,如若不足,就会造成大脑能量供给不足,影响反应能力。

其次,乳制品中富含的蛋白质不仅是大脑组织细胞的构成成分;它还能分解为氨基酸,作为神经递质参与大脑活动中神经信号的传输。需要提醒的是,脱脂奶和低脂奶只适用于肥胖和高血脂的孩子;对一般孩子,还是要喝全脂奶。

再次,果蔬中含有的维生素会参与大脑的代谢,一旦出现维生素摄入不足,极易影响大脑活动。

6.营养 篇六

自2011年改善计划实施以来,针对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调查研究屡见报道,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分析实施地区的学生营养知识状况。

学生营养知识状况研究进展

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徐海泉等人调查了计划中的50个重点监控县的学生营养知识,调查范围覆盖较广,采用随机整体抽样方式,学生年级从小学到初中不等。结果表明学生的营养知识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县城学生和乡镇学生掌握营养知识水平高于农村学校学生,对健康的理解、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来源知晓度较高,对于促进长高的营养知识知晓度较低,50%以上的知识来源于学校的宣传和课本知识。同时发现,小学三年级及以上和初中生中,有7.1%的学生未做到每天吃3顿饭,38.2%的学生未做到每天吃早餐。有79.7%的学生“每天吃1次以上”零食,30.9%的学生“每天花费2元及以上”购买零食;他们常吃的零食(大于40%)主要为“蔬菜水果”“饼干面包”“方便面”“膨化食品”和“坚果”。有48.9%的学生“每天喝1杯及以上”的饮料,最常喝的饮料是“碳酸饮料”,占42.9%。

范彦娜等人研究了2012-2014年宁夏中南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的中小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态度和了解情况。结果显示“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就餐行为,提高了就餐地点与按时就餐的比例,不吃早餐和不按时就餐的情况大有好转。85.28%的学生能正确回答“多吃蔬菜就没有必要再吃水果”等问题,营养知识的回答准确率有显著提升;但中小学生营养态度的得分率仅有75%,“你认为早餐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重要吗”等问题的积极回答均不足10%。同时发现,2013年学生营养知识平均得分高于2012年,且初中生高于小学生,营养知识得分女生高于男生。

王莹在研究中发现,西北地区农村学校老师和学生对营养餐营养品质的评价不同:60%的学生认为营养餐很丰富,不到2%的学生认为不够营养;而只有40%的老师认为营养餐很有营养,14%的老师认为营养餐不够营养。

广西农村地区在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范围内,刘玄华研究发现初中生的营养知识得分由2012年(4.4±2.1)分提升到2013年(4.7±2.3)分,其中男生得分的提升有显著差异,女生得分无显著性差异。

学生的日常零食和饮料消费情况从侧面反映其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多项研究发现,初中生选择饮料种类前3位依次为碳酸饮料(42.9%)、含乳饮料(36.7%)、茶饮料(36.0%),48.9%的学生每天喝1杯以上的饮料。79.7%的学生每天吃1种以上的零食,选择零食的前3位依次是蔬菜水果、饼干面包和方便面。贫困地区学生零食和饮料消费现象普遍且不合理。

嵩县开展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位于洛阳西南部,山区面积占95%以上。自从2012年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以来,当地按照“大部分按课间加餐进行,同时积极推行食堂供餐试点”的思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搭配,保证学生营养供给,将每人每天3元的营养补助费直接体现在餐桌上。目前,嵩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涉及学校407所(含教学点),惠及学生72808名。有学者对嵩县6个乡镇(城关镇,车村镇,旧县镇,九店乡,田湖镇,大坪乡)的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做过调查,调查对象包括这六个乡镇的1 200名初中生和1 200名小学生,营养知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嵩县6个乡镇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分别在40%和25%以下。这组数据直接说明严重缺乏学生健康营养知识。在嵩县开展学生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结语

7.“营养麦片”都有营养吗? 篇七

1原料最好为纯燕麦

如果仔细看看“营养麦片”的原料,就会发现其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小麦、大米、玉米等为主要谷物;另一类以燕麦片为主要谷物。

在某超市调查的15种麦片食品中。以燕麦片为主要谷物来源者只有4种,其他均以玉米、全小麦、麦麸、大米、糯米、麦芽等为主要谷物。其中3种标注添加了燕麦,但到底加了多少就不得而知了。总体而言。这些原料的营养价值都大大低于纯燕麦片。

2加奶精的最好别选

除了谷物之外,“营养麦片”或“早餐谷物”中还添加了一些看起来类似于奶的成分。在15种产品中。添加奶精的有4种。添加植脂末的有5种。那么,奶精和植脂末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奶精就是氢化植物油、糊精(淀粉水解物)、酪蛋白酸钠、奶油香精、乳化剂、抗结剂等成分的混合物,其脂肪含量达20%-75%,热量比淀粉还要高。别看它颜色白白的,奶香浓浓的,其实和牛奶没什么关系。营养价值更是差之万里。它不仅不能增加营养。还会提供大量的热量和对心血管危害很大的反式脂肪酸。而植脂末。就是粉末状奶精的另一种说法。

3蛋白质含量普遍不高

在所调查的麦片产品中,国产品牌只有一部分标注了营养素,进口品牌则都列出了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热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纤维。

蛋白质含量是大家在选购麦片时应该关注的指标之一。在被调查的15种产品中。标注蛋白质含量高于7%的只有5种,其中3种高于10%,它们中的两种主要成分是纯燕麦片,另一种添加了奶粉。另有6种产品标明蛋白质含量只有4%。只相当于大米蛋白质含量的一半。根据蛋白质含量推测,这类麦片产品中所含的奶粉、燕麦片、核桃、杏仁、芝麻等高营养成分很少。而白沙糖、麦芽糖、糊精和奶精等才是这些产品的主要成分。

8.营养 篇八

学龄前儿童营养需要及膳食参考摄入量:

3~6岁儿童生长速度减慢,脂肪供能比例逐渐下降,至7岁时接近成人推荐值。3~6岁儿童基础代谢耗能每日每千克体重约44kcal,每增加1kg体重约需160g蛋白质积累,建议其蛋白质参考推荐摄入量为45~60g/日,每日每千克体重需总脂肪为4~6g,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0%~60%,注意合理安排膳食,保证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平衡膳食的原则:

多样食物合理搭配;专门烹调,易于消化;制定合理膳食制度;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幼儿园膳食管理:

建立合理的幼儿园膳食管理制度;制定合理食谱;促进儿童健康。

第六节——学龄儿童与青少年营养

学龄儿童与青少年营养需要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儿童少年的能量处于正平衡状态。少年时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能量的需要也达到了高峰,因此一般不过度限制儿童少年的膳食脂肪摄入,但不能因过量而导致肥胖。注意避免摄入过多的单糖。青春前期及青春期正值生长突增高峰期,应保证钙的供应。同时注意铁的摄入量,尤其是女童更易发生缺铁性贫血。青春期甲状腺发病率

较高,注意预防。(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

儿童少年维生素A缺乏发病率高于成人,注意膳食补充。儿童青少年学习紧张,因此应预防维生素B2的缺乏。学龄儿童膳食指南: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除了“第7条饮酒应限量”外,其余原则也适用于儿童。保证吃好早餐;少吃零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重视户外活动。

青少年膳食指南:(下载鸭题榜手机APP更多真题免费做,历年真题海量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除了“第7条饮酒应限量”外,其余原则也适用于青少年。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参加体力活动,避免盲目节食。

第七节——老年人营养

老年人膳食指南:

饮食多样化;主食多粗粮;每天饮用牛奶或食用奶制品;食用大豆或其制品;适量食用动物性食品;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清淡、少盐。骨质疏松的营养防治:

选用钙强化食品和钙补充剂;适度体力活动,同时户外活动;适量摄入大豆或大豆制品;补充维生素D;摒弃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

公共营养师真题免费做!!

9.营养 篇九

为了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区有关“营养餐工程”文件精神,切实实施好我校的营养改善工作,提高学生营养水平和身体素质,有效防止食物中毒或其它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更为了让学生吃上放心安全的营养餐,保障广大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生营养午餐工程顺利实施,特制订本安全责任书:

一、学生在家长、老师的教育下,应养成进餐前先洗手习惯。

二、家长心须以身作则,并且督促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应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即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澡、不戴任何首饰。

三、营养餐由陪餐家长或班级同学领到各班教室进行分配,领取饭菜时,按管理人员要求,排好队,分班顺序领取。上下楼梯时靠右行,眼睛看清道路以及四周行人;抬菜时应做到“三慢”:慢抬、慢走、慢放。学生应安静坐在座位上等侍分配营养餐,不得喧哗,打闹,起哄。若因学生个人原因出现安全事故,由相关责任学生及其家长承担事故后果。

四、进餐必须在各班教室进行,学生不得私自离开教室进餐。

五、学生要养成自我保护意识,若发现营养餐有异味、霉变,或其它异常现象,立即报告陪餐老师或陪餐家长,以得到及时的控制解决。进餐以后,若发觉自己或他人出现身体不适,如头晕、呕吐、腹痛等,应立即报告班主任老师或科任老师或遇到的任何一位老师。

六、学生不得将营养餐私自藏匿或带回家,更不得食用其他同学剩下的营养餐。

七、家长应教育、要求学生在校期间不得购买零食或小吃,若私自购买食用出现不良反应由学生及其家长自己负责。

八、学生进餐完毕,应在教室内休息几分钟,再进行其它活动,便于饭菜的合理消化。学生若有事须向班主任老师请假,批准后方可离开校园,家长若强行要求学生离开学校的出现安全事故由家长负责。

九、家长应教育学生就餐时吃多少打多少,打多少吃多少,肉类菜、蔬菜都要吃,配合学校教育,使学生养成节约粮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十、家长应积极维护学校声誉、利益。不说道听途说的话,不说没有事实依据的话,不说有损学校利益、声誉的话;不做有损学校利益、声誉的事,不做影响学校发展的事。

十一、家长若发现社会上有对学校营养餐工作有危害的人或事,情节严重的应立即报当地派出所或人民政府,以支持学校营养餐工作顺利开展。

十二、家长若对营养餐工作有任何好的建议或其它意见,首先应与校方相关人员沟通,以利于营养餐工作能正常、和谐开展,使营养餐工作真正成为为中河村学生、家长、社会谋福利的民心工程。

以上要求学生务必遵守,家长务必以身作则,并督促教育子女,如不遵守出现事故,责任自负。家长签字:学生签字:班主任签字:XXXX小学

10.营养型化妆品能营养吗? 篇十

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了解皮肤是怎样获得营养的。皮肤分为两层,表面为表皮层,深部为真皮层。其中,表皮层最上面的一层是由死细胞构成的角质层。角质层坚实、紧密,能有效地防止细菌、有害化学物质、射线等的侵入。在角质层表面,又有一层由深层细胞分泌的脂肪酸、氨基酸及其它物质构成的薄膜。因此,皮肤具有不透水性,它既可使人体长时间在水中而不会被浸透,也防止了体内水分的丧失,使皮肤内水分维持在一定的范围而不会干枯。至于汗液的排出,是通过皮肤上的特殊腺体——汗腺分泌的,而不是水分自然透过皮肤渗出体表的。只有当皮肤过分干燥,或因某种外部不良因素影响而出现屏障功能降低的,体内及皮肤中的水分才会遗失。

表皮的生长、新陈代谢主要是靠表皮层下的另一层结构——真皮层来提供营养的。真皮层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性结构,其中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这些毛细血管的管壁非常薄,并具有一定的通透性。表皮层细胞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这些毛细血管渗出的各种氨基酸、糖类等等。所以说,皮肤细胞是靠真皮层从血液中摄取营养的。也就是说,皮肤的健康主要靠内部的营养。

那么,从外部向皮肤提供营养的可行性又怎样呢?如前所述,皮肤的最表面是致密、坚实的角质层以及由分泌物组成的薄膜。它作为人体对外部环境的有效屏障,可以防止各种液态、气态及固態的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组织。因此,尽管在营养型化妆品中加入了各式各样的营养添加剂,但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是不能进入皮肤的。任何一种面霜类护肤用品,主要是通过在皮肤表面涂上一层油膜,使皮肤变软并减缓水分的损失,而那些营养成分,由于不能渗入角质层,通常是不能被皮肤吸收的。也许有人认为医疗用外敷药品能渗入皮肤,因而化妆品中的营养成分自然也能渗进去。实际情况是医疗用皮肤药品中含有一些特殊的被称作“角质松解剂”的物质,如4%的水杨酸、雷锁辛等,能使角质变得疏松,增加了通透性,有助于药品中有效成分的渗入。而一般的护肤用品、化妆品中有许多并不含有角质松解剂,因此通透性差;但如果含有这类物质,则角质层松解之后,化妆品中的各种过敏原、细菌及对人体有害的化学防腐剂,便会同时“乘虚而入”,导致过敏反应、感染及慢性中毒等。

当我们知道皮肤主要靠内部获得营养,而护肤中五花八门的添加物实际上不能透过皮肤,至多也仅仅是有些成分可引起一定的“浅层效应”,我们在选择各种营养化妆品时就应取慎重态度。营养皮肤的方法应该是:“经常洗浴或使用面膜——清除死亡的细胞和附着的污垢;使用普通的护肤油脂类物质(符合卫生标准的无毒品)——使皮肤柔软并减少水分的丢失;均衡的饮食——使皮肤能从血液中获取各种必要的营养物质;体育锻炼和不吸烟——使血液循环加快以及真皮层中的血管扩张,从而增加营养物质向皮肤的输送。最后还要强调一条并不花钱,却是维持健康皮肤所必不可少的要素——保持愉快的心情。

11.营养 篇十一

一、矿物质

1. 钙。

钙是青少年生长发育阶段必不可少的, 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之中, 剩下的1%的钙存在于血液、肌肉和神经组织中。此外, 钙能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如, 维持神经、肌肉、血液以及细胞膜正常功能。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在《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中提出我国4~18岁青少年每日钙适宜摄入量为800~1200m g。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结果显示, 人体的骨峰值大约出现在30岁左右, 而青春期是为骨峰值打基础的关键阶段, 若钙的摄入不足, 则有可能影响骨峰值, 从而增加晚年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富含钙的食物包括豆制品 (豆干、豆皮等) 、乳制品 (牛奶、酸奶等) 以及虾米等。青少年在补充钙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体育锻炼, 增加骨骼内钙盐的沉积, 从而促进生长;每天晒20min太阳, 维生素D能够帮助钙的吸收。

2. 铁。

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血红蛋白在氧的转运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铁元素的缺乏在青少年中较为普遍, 特别是在耐力项目上, 并且男女运动员缺铁的原因不太一样。有研究显示, 女性耐力运动员缺乏铁的主要原因有铁利用率低下, 由训练导致的铁需求量增加和血液流失。而男性耐力运动员主要是由于膳食中的铁无法满足日常训练要求所造成的。缺铁最主要的症状包括头晕、眼花、乏力、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等。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11~13岁青少年男性铁推荐摄入量为15mg/天, 14~17岁为16mg/天, 而青少年女性在11~17岁这个年龄段需求量均为18mg/每天, 因为女性在生理周期中会每天流失约2mg铁。

饮食中铁的来源主要分为两大类:血基质铁 (heme-iron) 和非血基质铁 (non-heme i ron) 。血基质铁主要的来源是红色肉类食物, 其含铁量较高 (如, 每100g瘦猪肉中含铁3m g, 而猪肝中更是达到25mg/100g) , 且吸收相对较好, 而非血基质铁主要存在于深绿色蔬菜和坚果中。在补充铁的过程中可以同时补充维生素B12和维生素C, 增加铁的利用率, 与此同时应当避免铁吸收抑制剂, 包括茶、咖啡等。而作为素食主义者来说, 豆腐、糙米饭、南瓜子等都是很好的补充食物, 但是考虑到非血基质铁的吸收相对较差, 素食主义者可以适当服用膳食补充剂。

3. 锌。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在人体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免疫以及内分泌等重要的生理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人体内的锌主要分布在头发、皮肤、骨骼、睾丸、肝、肾、肌肉、胰、脾、胃肠道和红细胞中, 血液中75%~85%的锌分布在红细胞中, 主要以碳酸酐酶及其他含锌金属酶的形式存在, 人体内的锌含量约为1.5~2.5g, 需要每天摄入约5mg来维持体内储存。

2008年对江苏省居民锌摄入情况的调查中, 17岁以下的受访者中锌摄入量不达标的占到了2/3。根据中国营养学会2013年制订的标准, 11岁~13岁青年的膳食锌每日参考摄入量为11mg (男) 和10mg (女) , 14~17岁为11.5mg (男) 和8.5mg (女) 。缺锌会引起儿童青少年体内一系列代谢障碍, 影响骨骼钙化, 最终导致儿童青少年生长缓慢、身高体重不达标的问题。锌主要来自于坚果与海产品, 在水果和蔬菜中含量相对较低。

二、维生素

1. 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 属于固醇类衍生物, 主要由维生素D2 (麦角钙化醇) 和D3 (胆骨化醇) 构成, 能够促进胃肠道钙和磷的吸收, 增加全身各部位的骨密度, 同时稳定血清中钙磷。

青年运动员同样存在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的情况, 特别是在高纬度地区 (南北纬35°) 和长时间从事室内运动 (如, 室内足球、体操) 。缺乏维生素D也对青少年运动表现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一个针对英国12~14岁中学女运动员开展的实验中发现, 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引起肌肉力量的下降。

研究显示, 只要每天确保半个小时的光照, 身体就能自身合成所需的维生素D。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深海鱼、红肉、豆制品、维生素D强化麦片。2013年中国营养学会提出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人量》中, 建议我国1~18岁儿童青少年每日维生素D摄人量为10μg/天。

2. 维生素B12。

12.营养 篇十二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疗效比较

[摘要] 目的 比较胃癌患者在术后早期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和肠外营养支持在疗效上的差别。 方法 将浙江绍兴第二医院于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支持方法之间的临床效果。 结果 实验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17±1.67)d,首次经口进食时间为(3.34±1.42)d,拔除胃管时间为(1.12±0.98)d,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2.67±0.93)d,拔除尿管时间为(4.65±1.75)d,白蛋白值为(39.7±3.7)g/L,前白蛋白值为(228±19)mg/L,血红蛋白值为(125.21±29.15)g/L,实验组各项指标均大幅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胃癌;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 [中图分类号] R73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9(a)-0028-03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和人们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胃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胃癌是一种易发多发的恶性肿瘤,它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也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1]。相当部分的胃癌患者由于消化道系统受损和胃癌根治术的影响,极有可能存在营养流失的风险。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实施营养支持,将会给患者的恢复带来严重威胁。对于胃癌根治术后的营养支持,临床上有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选择[2-3]。为了比较两种不同营养支持方式之间的疗效差异,本研究将浙江绍兴第二医院收治的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进行治疗。贡献愚智,以兹学界讨论。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正确的选择研究对象是进行实验研究的先决条件。选取了浙江绍兴第二医院2009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22~76岁,平均(49.35±10.13)岁。其中男34例,年龄22~71岁,平均(42.87±11.53)岁;女26例,年龄28~76岁,平均(52.74±10.84)岁。 所有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研究须符合以下要求[4]:①确诊为胃癌患者;②心脑血管、神经系统和肝肾功能没有异常;③患者所罹患胃癌为原发性胃癌,并非其他肿瘤疾病转移所致;④没有其他影响本次试验研究的疾病或因素;⑤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加实验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不得纳入本次实验研究:①新陈代谢紊乱或免疫系统有异常者;②体温和血压有异常者;③胸腔和腹腔明显积水或者胃部有穿孔迹象者;④有其他可能影响本次实验的因素者[5]。 1.2 研究方法 将参与实验的胃癌患者按照1∶1的比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种不同阴阳支持方法之间的临床效果差异。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 偏倚控制 偏倚控制是确保实验结果准确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严格依据制定的实验筛选和排除标准选择胃癌患者纳入试验范围。对于入选的胃癌患者,利用电脑软件随机生成数字表,并利用密封信封随机隐藏分组。实验期间内,所有胃癌患者的根治手术均有同一医师主导,手术前后的护理操作均由同一医疗小组进行处理,手术方案和护理方案均依照统一蓝本制定。实验期间的整个治疗和护理流程均按统一标准进行,由于身体和病情的变化不能够继续适用治疗蓝本的患者将被剔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数据均由同一人员采集,数据提取和处理人员与临床治疗人员分离,不参与临床治疗[6]。 1.2.2 营养支持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式治疗,实施胃癌根治术后1周内每日按照25~30 kcal/kg的剂量实施肠道内营养支持。术后半天先运用肠内营养支持通道给予250 mL生理盐水进行试餐,如无腹痛和腹胀等不良反应,则进行肠内营养剂的灌注工作。营养液在无菌条件下配制,2000 mL营养液为自制混合奶,成分为米汤、奶粉、鸡蛋、胡萝卜、盐、白糖、植物油,内含有葡萄糖、复方氨基酸、电解质、微量元素及多种维生素。通过营养液每天每公斤体重提供1.2 g蛋白质,105~126 kJ的热量,同时监测各项参数以保证输入液的质量适合患者的需要。术后第1、2、3天的计量分别为人体需求总能量的30%、50%和100%[7]。如果肠道出现消化吸收不良等紊乱情况则根据具体需求调整支持剂量,剂量不足时又静脉推注补充。对照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采取肠外营养支持进行治疗,自术后首日起静脉滴注肠外营养支持液,剂量为每日25~30 kcal/kg。 1.3 治疗标准 科学的评判标准是正确评估实验结果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收集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胃癌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拔除胃管时间、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和拔除尿管时间作为判断患者康复速度的指标。还收集了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后的白蛋白、前蛋白和血红蛋白指标,作为评价患者恢复情况好坏的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实验期结束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发现,实验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比对照组早,首次经口进食时间比对照组提前,拔除胃管时间较对照组缩短,拔出腹腔引流管时间和拔除尿管时间也较对照组大幅提前。可见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实验组胃癌患者术后各项康复指标所需时间明显短语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术后营养指标比较 实验期结束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发现,实验组白蛋白值为(39.7±3.7)g/L,前白蛋白值为(228±19)mg/L,血红蛋白值为(125.21±29.15)g/L。而对照组白蛋白值为(36.1±4.4)g/L,前白蛋白值为(238±20)mg/L,血红蛋白值为(122.12±16.98)g/L。可见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胃癌患者术后的各项阴阳指标也明显好于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P 3 讨论 随着人们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和人们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胃癌等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胃癌是一种易发多发的恶性肿瘤,它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也会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8-9]。相当部分的胃癌患者由于消化道系统受损和胃癌根治术的影响,极有可能存在营养流失的风险。如果不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实施营养支持,将会给患者的恢复带来严重威胁。对于胃癌根治术后的营养支持,临床上有肠外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可以选择。经过临床的长期实践,人们逐渐意识到,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的成本非常高,而且长期实施容易造成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胃癌患者消化道,特别是肠道功能的康复。有的研究还指出,肠外营养支持还有可能会对胃癌患者的肝肾功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肠胃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恢复,所以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是完全可行的[10-11]。 实验期结束后,笔者统计了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进行对比发现,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实验组胃癌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3.17±1.67)d,首次经口进食时间为(3.34±1.42)d,拔除胃管时间为(1.12±0.98)d,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2.67±0.93)d,拔除尿管时间为(4.65±1.75)d。而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的对照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4.86±2.54)d,首次经口进食时间为(5.01±2.14)d,拔除胃管时间为(2.89±1.42)d,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5.42±2.86)d,拔除尿管时间为(5.84±1.56)d。可见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实验组胃癌患者术后各项康复指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实验期结束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营养指标发现,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实验组胃癌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的白蛋白值为(39.7±3.7)g/L,前白蛋白值为(228±19)mg/L,血红蛋白值为(125.21±29.15)g/L。而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的对照组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的白蛋白值为(36.1±4.4)g/L,前白蛋白值为(238±20)mg/L,血红蛋白值为(122.12±16.98)g/L。可见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胃癌患者术后的各项阴阳指标也明显好于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的患者。 综上所述,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胃癌患者相较于实施肠外营养支持的胃癌患者在实施胃癌根治术后,身体功能康复的速度更快,各项营养指标也更好,可见肠内营养支持对于实施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临床效果更好,更经济安全。 [参考文献] [1] 徐正平,陈海军.胃肠癌术后肠内营养治疗54例疗效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2):230. [2] 李月春,王东霞,胡夏荣,等.结直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体会[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8):607-610. [3] Liang B,Wang S,Ye YJ,et al. Impact of postoperative omega-3 fatty acid-supplemented parenteral nutrition on clinical outcomes and immunomodulations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8,14(15):2434-2439. [4] 秦环龙,杨俊.外科手术后肠内营养的时机途径和制剂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791. [5] Leyva-Martinez S,Fernandez-Lloret S,Martin-Ruiz JL. Massive intestinal resection. Nutritional adaptation process [J]. Nutr Hosp,2007,22(5):616-620. [6]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1. [7] Braga M,Gianatti T,Gentiliaj O,et al. Feeding the gut early after digestive surgery: results of a nine-year experience [J]. Clin Nate,2002,21(1):59-65. [8] 江志伟,李宁,黎介寿.术后肠麻痹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机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9):682-683. [9] 邓鑫,赵毅,崔钊,等.早期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9):76. [10] 曹景玉,吴力群,郭卫东,等.早期肠内营养对肝切除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9,18(1):103-105. [11] 陈荣.谷氨酰胺增强的胃肠外营养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9):112-113. [12] 陶玲玲,谢诚,郑晓娴.我院2008-2011年肠内外营养药应用分析[J].中国药房,2012,23(42):3948-3950. [13] 杨锐,方玉,辛晓伟,等.肿瘤患者肠内、外营养及围术期营养支持用药现状分析[J].中国药房,2011,22(42):3955-3959. [14] 文菲,李宇明,林小红,等.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术后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51. [15] 欧启宏.75例胃肠肿瘤术前、术后肠外营养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127-128. [16] 刘翔.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59-60. [17] 张斌,杨铁军,陈小兵,等.早期免疫型肠内营养对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术后康复的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35-37. (收稿日期:2013-05-09 本文编辑:张瑜杰)

13.营养 篇十三

第二步:过一遍教材,一门看好再看下一门,前后秩序无所谓,按每小时15页的速度,看完一章做一章配套练习,这时的简答和论述题就省掉算了,光做选择和判断。一定记住要全做完了,再对答案,做错的用红色的水笔写上正确答案,再回到课本,找出相应的正确答案,在练习题里标上所在课本的页数。以便下次复习时加强记忆。

此阶段要制订学习计划,看看离考试还有多少天,一本书一共有多少页,每15页需要1小时,算算自己一天该看上多少个小时。简单吧?只需::每天看**小时,**月**日看完《*****》就算是学习计划了。没完成目标,看到凌晨2点也得看哦。

还有,最好弄4个漂亮的小书签,夹到今天的目标页里。

第三步:再次看一遍教材,要先看后考的,还是看完一门看另一门,

备考资料

14.营养 篇十四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以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的学生为调查对象, 每个县抽取4所学校 (小学、初中各2所) , 以班为单位抽取四年级至六年级和初一至初三年级的学生共2 233名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 233份, 收回有效问卷2 12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5.0%。其中小学生1 068名, 占50.3%, 初中生1 054名, 占49.7%。

1.2 方法

营养KAP调查问卷依据中小学生营养教育手册自行设计, 经过预调查后修改而成, 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营养知识及其来源途径、营养态度、饮食行为等。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 统一调查方法。调查时调查对象由教师组织, 经调查员详细讲解, 统一填写问卷, 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统一回收。回收问卷时调查员及时检查问卷的应答情况, 发现遗漏和错误及时补答。质控员对每个调查点的问卷按5%的比例抽查。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 Data3.1进行资料录入, 使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检验水准α=0.05, 主要采用统计描述、χ2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情况

调查发现,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 其中中学生知晓率为60.1%, 高于小学生的42.0% (P<0.05) 。在中小学生中, 对中国居民日常膳食以粮谷类食物为主的知晓率为75.3%, 对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的知晓率为87.7%, 对鸡蛋是含蛋白质最丰富的食物的知晓率为81.9%, 对蛋奶类是富含钙的食物的知晓率为54.3%, 对橘子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的知晓率为56.4%, 对海带可以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的知晓率为58.2%, 对一日三餐中能量的合理分配是3:4:3的知晓率为50.9%, 对蒸煮烹调方式营养素相对流失较少的知晓率为63.7%, 对精米、面的营养价值比粗米、面要低的知晓率为54.1%, 对发芽土豆、未做熟的扁豆和豆浆、新鲜黄花菜有毒的知晓率为70.5%。仅有24.7%的中小学生知道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能量, 45.2%的中小学生知道猪肝含锌和铁最丰富, 17.6%的中小学生知道谷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 15.8%的中小学生知道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 38.4%的中小学生知道脚气病和神经炎是缺乏维生素B1, 41.8%的中小学生知道铁缺乏与贫血发生有关, 30.2%的中小学生知道食盐适宜摄入量为每人每天不超过6 g。该地中学生除了“食盐适宜摄入量为每人每天不超过6 g”的知晓率与小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外, 其他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小学生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1。

2.2 中小学生营养态度情况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中, 89.0%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 其中90.9%的中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 高于小学生的87.2% (P<0.05) 。在中小学生中, 95.3%的学生认为科学配餐对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重要, 89.4%的学生重视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 92.7%的学生想知道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 79.7%的学生愿意放弃爱吃的不健康食品, 89.0%的学生认为三餐有必要定时定量, 90.1%的学生认为进餐有必要细嚼慢咽, 95.2%的学生认为早餐对健康重要, 84.9%的学生对营养学知识感兴趣, 89.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学知识, 80.3%的学生愿意参加营养知识讲座, 92.4%的学生愿意通过提高营养水平改善健康状况, 89.4%的学生愿意将营养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饮食。该地中学生除了“重视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愿意放弃爱吃的不健康食品”、“三餐有必要定时定量”、“进餐有必要细嚼慢咽”4项的营养态度与小学生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外, 其他项的营养态度都比小学生好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2。

注:K1:中国居民日常膳食以粮谷类食物为主;K2: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能够提供能量;K3:新鲜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K4:鸡蛋是含蛋白质最丰富的食物;K5:蛋奶类是富含钙的食物;K6:橘子是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K7:猪肝含锌和铁最丰富;K8:谷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K9:晒太阳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K10:海带可以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K11:脚气病和神经炎是缺乏维生素B1;K12:铁缺乏与贫血发生有关;K13:食盐适宜摄入量为每人每天不超过6 g;K14:一日三餐中能量的合理分配是3:4:3;K15:蒸煮烹调方式营养素相对流失较少;K16:精米、面的营养价值比粗米、面要低;K17:发芽土豆、未做熟的扁豆和豆浆、新鲜黄花菜有毒

注:A1:科学配餐对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重要;A2:重视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A3:想知道自己的饮食和营养状况;A4:愿意放弃爱吃的不健康食品;A5:三餐有必要定时定量;A6:进餐有必要细嚼慢咽;A7:早餐对健康重要;A8:对营养学知识感兴趣;A9: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学知识;A10:愿意参加营养知识讲座;A11:愿意通过提高营养水平改善健康状况;A12:愿意将营养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饮食

2.3 中小学生营养行为情况

(1)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中, 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 其中中学生的健康行为发生率为55.9%, 低于小学生的61.3% (P<0.05) 。在中小学生中, 74.2%的学生购买食物时注意看保质期, 57.7%的学生购买食物时注意看配料表, 44.4%的学生早餐种类丰富, 79.6%的学生经常喝白开水或矿泉水, 18.9%的学生为保持身材会控制饮食, 76.7%的学生平时进餐规律。该地中学生“购买食物时注意看保质期”和“平时进餐规律”的行为发生率与小学生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经常喝白开水或矿泉水”的行为发生率高于小学生 (P<0.05) , 而“购买食物时注意看配料表”、“早餐种类丰富”和“为保持身材会控制饮食”的行为发生率则低于小学生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3。

注:P1:购买食物时注意看保质期;P2:购买食物时注意看配料表;P8:早餐种类丰富;P9:经常喝白开水或矿泉水;P10:为保持身材会控制饮食;P11:平时进餐规律

(2)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中, 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 其中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发生率为16.6%, 与小学生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在中小学生中, 17.2%的学生有睡前吃东西的习惯, 18.5%的学生有挑食的习惯, 30.4%的学生经常吃零食, 10.3%的学生有节约餐费购买零食或其他东西的习惯, 9.0%的学生经常不吃早餐。该地中学生“有挑食习惯”的行为发生率与小学生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有睡前吃东西的习惯”和“经常吃零食”的行为发生率高于小学生 (P<0.05) , 而“有节约餐费购买零食或其他东西的习惯”和“经常不吃早餐”的行为发生率则低于小学生 (P<0.05) , 具体结果见表4。

注:P3:有睡前吃东西的习惯;P4:有挑食的习惯;P5:经常吃零食;P6:有节约餐费购买零食或其他东西的习惯;P7:经常不吃早餐

3 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 周口市贫困县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 中学生高于小学生 (P<0.05) ;所有营养知识中, 中学生除了“食盐适宜摄入量为每人每天不超过6 g”的知晓率与小学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外, 其他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均高于小学生 (P<0.05) 。这与文献报道的中学生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小学生一致[2,3,4,5]。

中小学生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一直良好[3]。结果显示, 该地89.0%的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 中学生的营养态度好于小学生 (P<0.05)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中, 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 中学生低于小学生 (P<0.05) ;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 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具体来说, 中学生“经常喝白开水或矿泉水”的行为比小学生多 (P<0.05) , “购买食物时注意看配料表”、“早餐种类丰富”和“为保持身材会控制饮食”的行为则比小学生少 (P<0.05) ;“有睡前吃东西的习惯”和“经常吃零食”的行为比小学生多 (P<0.05) , 而“有节约餐费购买零食或其他东西的习惯”和“经常不吃早餐”的行为则比小学生少 (P<0.05) 。与文献报道的中小学生营养行为差异一致[6,7]。

尽管中学生的营养知识知晓情况和营养态度都比小学生好 (P<0.05) , 但是中学生的健康行为发生率却低于小学生 (P<0.05) , 提示营养改善计划除了营养餐的供应外, 还需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营养教育。另外, 在开展营养教育时, 不仅要做好营养知识的传授和良好态度的培养工作, 更应该注重中小学生行为的改变。健康的营养行为不仅关系着青少年儿童目前的健康, 对其成年后甚至一生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 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 但营养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需要继续培养他们的健康营养行为, 使他们改变不良营养行为,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摘要:目的 了解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 为更好地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周口市试点县8所中小学的部分学生, 对其进行营养知信行问卷调查。结果 该地2 122名中小学生中, 营养知识知晓率为51.0%, 中学生高于小学生 (P<0.05) ;89.0%的中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 中学生好于小学生 (P<0.05) ;健康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58.6%, 中学生低于小学生 (P<0.05) ;不良营养行为的总发生率为17.1%, 中学生与小学生比较, 没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后, 贫困县中小学生具备良好的营养态度, 但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 仍需培养其健康营养行为, 改变不良营养行为。

关键词:营养改善计划,营养知识,营养行为,营养态度,中小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帆, 胡小琪, 马冠生.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出台及实施[J].营养健康新观察, 2013 (1) :141-142.

[2]史金端, 陈丽珠, 肖立波, 等.海南黎族地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2, 33 (4) :457-458.

[3]谢燕妮, 刘小凤, 冯翔.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7, 23 (11) :842-844.

[4]陈玲.北海市农村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广西医学, 2011, 33 (6) :755-756.

[5]朱淑萍, 丁越江, 鲁向锋, 等.北京海淀区中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11, 38 (21) :4378-4380.

[6]郑晶泉, 邹淑蓉, 杜尉英, 等.上海浦东新区部分小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 2009, 30 (6) :555-556.

15.营养 篇十五

五大功能构建人类新的健康宝库

植物性食物在人们的膳食构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人们每天由食物中摄取的植物化学物就多达数百种以上。研究发现,如果摄入脂肪量过高、蔬菜水果不足或者食品种类较少,无法满足身体对多种营养素的需求,就会导致癌症、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而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可以降低多种癌症的发生率。

植物化学物质是人类新的健康宝库,除了抗癌的作用,还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调血脂等功能。

抗癌 在癌症的发病机制中,有1/3与营养因素有关。欧洲一些国家坚持推荐食用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谷类食品,结果明显降低了胃癌的发生率。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过程,水果、蔬菜、粗粮等植物性食物中数以万计的植物化学物质,大多具有较好的防癌和抑癌作用,几乎可以在每一个阶段抑制肿瘤的发生。因此,若每日膳食中适当摄入一些富含植物化学物的食物,建立食物抗癌屏障,加固抗癌防线,对预防癌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抗氧化 植物化学物如类胡萝卜素、植物雌激素、蛋白酶抑制剂和硫化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某些类胡萝卜素(如番茄红素)对单线态氧和氧自由基具有更有效的保护作用。另外,茶、坚果等食物中的多酚类是植物化学物中抗氧化活性最高的一类物质,具有抗炎、抗过敏的特性。

调节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体对抗各种外界病毒和有害细菌入侵的关键防线,如果免疫力低下,人就容易受感染并得病。植物中的多糖是一种广泛的免疫调节剂,另有多项研究结果表明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对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此外,皂甙、硫化物等也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降胆固醇 血清中“坏胆固醇”的降低程度与食物中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有关,以皂甙、植物固醇、硫化物等为代表的植物化学物质有降低血胆固醇血清水平的作用。

抗微生物 自古以来,某些食用性植物和调料植物就被用来处理感染。现代研究已证实,球根状植物中的硫化物具有抗微生物作用,例如蒜素是大蒜中的硫化物,具有很强的抗微生物作用。在日常生活经常食用一些大蒜、酸梅和黑莓类浆果等食物,可起到抗微生物作用,能用来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

多种果蔬含有植物化学物

植物化学物质作为近年来一大重要发现,其重要意义可与抗生素、维生素的发现相媲美。既然它对人体健康有这么强大的保护作用,那么从哪些食物中可以摄取到植物化学物质呢?其实很简单,从天然蔬果中就可以获得这些有益于健康的物质,例如富含叶绿素的绿藻,富含β胡萝卜素的深绿、红、黄色蔬果,含儿茶酚的茶叶等。其中,以下几种常见的水果蔬菜含植物化学物质较多——

番茄 番茄中的番茄红素是一种天然的类胡萝卜素色素,是很强的抗氧化物,抗氧化作用为维生素E的100倍。番茄红素还有保护血脂蛋白的效果,能减少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发生。每天摄取30毫克番茄红素,就能达到预防前列腺癌、消化道癌等的效果。但人体不能合成番茄红素,必须从膳食中摄取,最好的食物来源当然非西红柿莫属。不过,生吃1个西红柿只能吸收0.05毫克的番茄红素,所以西红柿最好煮过或用开水烫一下,其中的番茄红素才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

大豆 大豆除了含有我们熟知的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和优质蛋白外,还含有大豆皂甙、大豆异黄酮等植物化学物质。大豆皂甙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调血脂等多种功效。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的萃取物,又被称为“植物雌激素”,这是因为它能与女性体内的雌激素受体相结合,可以改善女性生理期不适,预防乳腺癌的发生。

针叶樱桃 针叶樱桃是目前已知的植物中维生素C含量仅次于剌梨的水果,每100克中含有1800~4000毫克维生素C。另外,针叶樱桃还富含类黄酮等植物化学物质,可促进维生素C更好地吸收利用。

葱蒜类 除洋葱外,这类食物通常被作为调味品,它们的特色是含有刺激的气味,主要的成分来源是含硫与硒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具有抗突变及抗癌变的的功效,并且可以阻断细菌所产生毒物的毒性。此外,蒜头中的蒜素可以降低肝脏中胆固醇的合成,还可以防止消化道的细菌感染。

柑橘类 此类水果包括橘子、柳丁、柳橙(香吉士)、柠檬、葡萄柚、文旦(柚子)等。它们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膳食纤维,同时也有一些其他的抗癌成分:柠檬素和帖烯类,可以阻止乳腺癌的扩大。

茶 茶叶具有抗癌和调节血脂的作用。多喝茶的人,其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会降低,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会上升。

16.营养 篇十六

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膳食

摘要:糖尿病是指体内胰岛素缺乏,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效用差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引起的糖代谢紊乱,并同时伴有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全身多种并发症。糖尿病类型中有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一些特殊类型糖尿病。本文就糖尿病患者日常饮食安排进行概述。目的是让广大糖尿病患者及其家人对糖尿病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结合自身病理需要的情况下能做到合理调节膳食营养。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血糖,营养

糖尿病是指体内胰岛素缺乏,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效用差导致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内分泌、代谢紊乱综合症。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体力下降,体重减轻。以及各种并发症引起的症状,如:心慌气短,间歇性跛行,脑卒中,视力下降,皮肤瘙痒,手足麻木,腹泻便秘,阳痿,反复感染等。I型糖尿病患者多出都有以上的典型症状,且常会出现酮症中毒。Ⅱ型糖尿病多数无典型症状,而是以并发症为主。妊娠糖尿病一般发生在妊娠后期,占妊娠妇女的2%—3%。其他类型糖尿病是指一些少见的遗传,免疫综合症所以得糖尿病。糖尿病是一个终身疾病,虽然我们不需要过分顾虑,加重心理负担,但是正确的了解病情和合适的治疗非常必要,健康教育,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和自我检测是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极为重要。

一、糖尿病患病率升高的原因

糖尿病作为现代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无法治愈的疾病之一,给全球的经济和人类健康带来沉重的负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目前有2亿糖尿病患者,而中国就有4千万左右,其中90%为Ⅱ型糖尿病。糖尿病已成为人类四大致死疾病之一。糖尿病患者的胰腺功能减退,胰岛素分泌不足,不能再饮食后有效的降低血糖,导致糖尿病患者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食。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是“富贵病”,对糖尿病的认识也一直停留在不敢吃,不能吃,少吃甚至不吃才能控制糖尿病。在这种错误的观念的引导下,许多患者都出现营养不良,血糖难以控制,病情恶化等现象。而糖尿病患者数量在日渐增多,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人口老龄化。随着社会发展,老年居民年龄比例增加。过了50岁许多慢性病相应出现。

(2)高热量饮食,喜欢吃油炸食品,甜食,长期酗酒、饮酒过量。(3)肥胖,调查表明肥胖(内脏性)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4)遗传,具有糖尿病家族史。

(5)活动少,缺乏体力活动是Ⅱ型糖尿病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那些坚持中度体力活动的人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明显降低。

(6)焦虑、生气是引发糖尿病的危险因子。我们生活在物质横流,充满竞争的时代。竞争能设的进步和发展。竞争让人们满怀希望,朝气蓬勃。但是,过度激烈的竞争也容易使人在长期紧张的状态中产生焦虑,出现心理失衡,情绪紊乱,身心疲惫等问题。这无形中也增加了糖尿病发生的危险。

二、糖尿病的诊断

(一)糖尿病诊断标准(静脉血浆糖值)

空腹血糖(mmol/l)餐后2小时血糖(mmol/l)正常

<6.1 <7.8 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 <7.8 糖耐量受损)(IGT)<6.1 7.8-<11.1 以上两者都有 6.1-<7.0 7.8-<11.1 糖尿病 ≥7.0 ≥11.1

血糖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它们来自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健康人每日血糖虽有波动,但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血糖的来源有三条途径。第一,来自食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通过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糖的只要来源,尤其是餐后血糖。第二,来自肝脏,肝脏储有肝糖原,空腹时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第三,来自饮食汇总的蛋白质脂肪等含糖食物。这些食物可通过糖异生变成葡萄糖。血糖的去路有五条途径,第一,为全身各组织细胞提供大量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之需。第二,近期肝脏变成肝糖原储存起来。第三,进入肌肉细胞变成肌糖原贮存起来,第四,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第五,转为细胞的组成部分。

IGT是指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水平介于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代谢状态。其诊断标准为口服75G葡萄糖的糖耐量实验中,2小时血浆糖在7.8—11.0mmol/L,目前一般认为IGT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是发展成糖尿病的一个过渡阶段。所以IGT的治疗是预防Ⅱ型糖尿病的关键。

糖尿病危险人群是指血糖正常或略高。但患糖尿病危险性较大的一些人,这类人群比其他人更容易患糖尿病。应当引起高度警惕。同时定期到医院检查。以相关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措施,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避免或延缓发展为糖尿病。为了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和在患病后能的到及时的治疗,以下人群应当定期的做糖尿病检查:

(1)年龄在45岁以上,若空腹血糖≥5.6或随机血糖≥6.5,需做糖耐量试验。若正常,应每隔2~3年进行复查。(2)食用大量的甜食、高油脂食品、动物性食品、和主食者。(3)缺少体力活动。

(4)肥胖者,包括体重正常但有腹型肥胖者。(5)亲属中有患糖尿病者

(6)妊娠(尤其是高龄妊娠)、有巨大胎儿分娩史者。(7)高血压及高脂血症患者。

(8)空腹血糖受损(IFG)及葡萄糖耐量低减(IGT)经常发生低血糖者。

以上人群应当每年检测血糖,最好测餐后2小时血糖。

(二)糖尿病的临床表现

如果不重视疾病的治疗,那么很容易会因为血糖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脏病,肾病,视力下降,感染,下肢坏疽等,甚至导致残废或死亡。

典型的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体减轻。其他症状如:疲乏无力、伤口愈合不良、久病不愈、眼部不适、视力下降、白内障、外阴瘙痒、阴茎龟头炎、常出现低血糖、下肢麻木、疼痛等。如果不重视疾病的治疗,那么很容易会因为血糖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如:心脏病,肾病,视力下降,感染,下肢坏疽等,甚至导致残废或死亡。

三、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治疗

(一)糖尿病治疗的目标

1、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2、保护胰岛B细胞,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3、维持或达到理想体重;儿童保证正常生长发育。

4、使血脂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血压达到正常。

5、预防和治疗急、慢性并发症。

6、保证机体良好的营养状态。

7、防止低血糖。

8、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信心,减少费用。

(二)糖尿病的饮食治疗原则

单纯的饮食控制不能称之为食疗。虽然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控制的基本手段。但饮食控制效果不好的根本原因就是大多数患者仅仅把简单的饮食控制和饥饿疗法当做治疗手段。总是认为饭吃的越少越好,对病情控制越有利。其实不然,如果热量摄入不足又缺乏合理的营养搭配,必然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所需的基本代谢供应。而糖尿病患者本身代谢功能障碍,消耗的营养素远高于正常人。特别是对蛋白质,脂肪以及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不合理的限制饮食,会造成患者体内的营养素不足,导致糖尿病营养不良。反而会加重病情。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结合医嘱和自身饮食习惯的前提下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总热量摄入。总热量不只包括主食,而且包括副食、烹饪油和零食。控制总热量是糖尿病饮食治疗的首要原则。摄入的热量要以能够维持或略微低于理想体重为适宜。

体质指数(BMI)= 体重(kg)/身高的平方(m)

体重评价:

消瘦 <18 超重 23~25

正常 18.5~23 肥胖 >25 标准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105 评价:① 正常体重:标准体重的±10% ② 超重: >标准体重 10% ③ 肥胖: >标准体重 20% ④ 消瘦:小于标准体重的20%

糖尿病人每日热能供给量(千卡/公斤.标准体重)体形 卧床休息 轻体力劳动 中体力劳动 重体力劳动 肥胖 15 20—25 30 35 正常 15—20 30 35 40 消瘦 20—25 35 40 45—50 注:(1)50岁以上,每增加10岁,热能相应减少10%。

(2)女子热能相应减少一些。

2、合理配餐,科学合理的制定饮食治疗方案。在保证所需热能为基础的前提下保证营养供给,进行合理的膳食安排。首先计算出患者的标准体重,根据其工作强度和活动量计算其每天所需要的总热量,再以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者的能量比例关系,一般是蛋白质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计算出各自的每日需要量。同时分析各种食物成分所含营养素及热量的多少,最后再选择和搭配主食和副食的品种与种类,并计算出其供给量。

常见食物的热能含量 含热量 常 见 食 物(千卡/100克)

>500 植物油、麻酱、花生、坚果类

300-500 谷类、猪肉(略带肥肉)、粉丝、干豆类、糖、奶粉 100-300 甜薯、肉类(纯瘦)、蛋类、豆制品、鱼虾、50-100 鲜枣、红果、荸荠、香蕉、荔枝、桃、苹果、橘子、菠萝、柿子、土豆、藕、山药、芋头、莲子、鱿鱼、贝类、牛奶 30-50 豆浆、葡萄、草莓、杏、李子、梨、哈密瓜、甜瓜、葱头、胡萝卜、南瓜

<30 海带、海参、豆角、佛手、西瓜、莴笋菜花、西红柿、黄瓜、辣椒、芹菜、洋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西葫、茄子、菜瓜、苦瓜

3、少食多餐。定时定量、合理安排餐次、少量多餐,每日3~6餐。合理选择食物,食物多样、主食适量、多吃蔬菜及粗粮、少吃油脂、清淡少盐。改变不良的进食习惯,细嚼慢咽,尽量延长进餐时间、先吃蔬菜,喝汤再吃主食,交替进食。

4、高纤维饮食。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能够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以及改善糖耐量。蔬菜,麦麸,豆类及谷类均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非淀粉多糖。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黏胶等。膳食纤维不能被胃肠消化酶分解,而在大肠中可被细菌分解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为肠道菌群提供营养,同时也有少量短链脂肪酸被人体吸收。果胶和黏胶能够保持水分,膨胀肠内容物,使粪便容积增加,从而能够减少食物在肠道的传送时间,因而机体只需分泌较少的胰岛素就能维持代谢。减少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膳食纤维还可以降低胆固醇,防止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及冠心病。

5、控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减少油脂总摄入量。限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肥肉、禽类皮、黄油、棕榈油、椰子油等)。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应为1:1:1。

每日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能的20~30%,折合脂肪总量约40~60克/日,其中食用油约为20~30克/日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每日<300mg /日;高脂血症者<200mg /日。控制脂肪能够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四、糖尿病的心理三大忌

忌“听之任之”。得了糖尿病不要害怕,过分的忧郁,应该快速的了解病情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控制糖尿病首先要掌握糖尿病治疗的“五驾马车”,第一架马车—教育与心理治疗。了解糖尿病知识。保持战胜糖尿病的信心和平和的心态。第二架马车—饮食治疗,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最基础,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合理的饮食可有效地控制糖尿病。第三架马车—运动治疗,糖尿病病人的适宜运动:轻,中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做操,打拳,慢跑等。运动治疗应注意做好运动前的准备和运动后的放松活动,量力而行,随身携带含糖食物。第四驾马车—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治疗。第五驾马车—糖尿病自我检测,对血糖等指标的控制情况进行自我检测,是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更是糖尿病良好控制的保证。良好的自我管理也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尤其应注意足部,皮肤,牙齿的护理,了解基本的糖尿病知识。学会如何在患病后能同正常人一样快乐的生活,享受健康人生。

忌“过分焦虑”。心理的调节对糖尿病人非常的重要,过分的焦虑会引起病情波动,病情波动又会加重焦虑,导致恶性循环。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我们应该更多了解自己的病情,学会与糖尿病和平共处,听从医生的指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样病友们同样可以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忌“病急乱投医”。糖尿病目前尚无法根治,因此病友们必须有和糖尿病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我们应该相信科学,切不可轻信所谓“治愈说”,从而耽误治疗。

五、糖尿病的预防

运动可以预防糖尿病。临床研究证实,运动时葡萄糖代谢加速,糖耐量得到改善,在持续运动30分钟后血糖开始下降,大量的葡萄糖转化为糖原,以补充运动中消耗的糖原,使血糖持续下降。一般认为,中等量的运动其降糖作用可以持续。

运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其他代谢性指标,尤其对于肥胖患者,可通过运动减轻体重,促进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运动能增加酶的活性,是肌肉更多的利用脂肪酸,降低血脂。运动可增强心,肺,消化,骨骼,肌肉等功能,长期运动,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减少急、慢性感染的发生。运动能消除大脑疲劳,尤其是对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运动可以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增加自信心。提高工作效率。总之,生命在于运动。想要远离疾病就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的口号是:吃出健康,动出乐趣,活出精彩!

参考文献

[1].《不得糖尿病的中医养生法》,科学出版社 [2].《糖尿病实战—方略与细节》,人民军医出版社 [3].《糖尿病诊疗调养》,中国工人出版社

上一篇:小学五年级我的愿望作文下一篇:语文六上古诗词情境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