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下翻译总结(10篇)
1.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下翻译总结 篇一
Minh Pham was born in Vienam.1.learn 2.ask 3.Fitting 4.holding hands 5.avoid
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international sport creates goodwill
1.led 2.Hockey 3.too much 4.that competitiveness 5.The
We have saved as a final set of emotions,1.hate 2.Because love is very complex 3.A strong positive 4.anger,jealousy 5.depend other One of the strongest reasons for the raising of the school
1.To provide children 2.misses 3.many of 4.they have 5.has not
Life really should be one long journey of joy for children who ……
1.are not 2.He is known 3.Money can give 4.wealth 5.rich parents
What you give your relatives,1.gifts can tell 2.a gift that agrees 3.gifts made by hand 4.A supportive one 5.you are more Every two weeks,a group of……
1.groups of men 2.things that could be bought 3.Fighting 4.The fighters 5.By asking The smart job-seeker needs to get rid of several standard myths,1.to get the job 2.two sides 3.it is unlikely 4.be free 5.the way
As we consider what makes one man better than the other,1.chose things 2.taking care 3.good sense 4.put good 5.applying thought
Throughout July 1945,the Japanese mainlang,1.The birth 2.The danger 3.To develop 4.Between 105,000 and 120,000 people 5.Around 40,000
2.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下翻译总结 篇二
关键词:后现代翻译理论,翻译教学改革,四六级考试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外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需要具有扎实外语语言基 本技能、较 强外语交 际能力和 英汉互译 能力的应 用型人才。“翻译能力是学生外语语言和知识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 [1]P44。《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做出了具体要求, 它的最低要求即一般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译汉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文单词,汉译英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2]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学生的英语能力水平也不断提高,特别是听说能力得到长足进步, 摆脱了原来语法教学为主带来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但翻译能力的培养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大一部分学生在经过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后, 依然无法达到《教学要求》的最低标准 , 他们能理解一些基本的语言点 , 但是就语篇而言,他们往往词不达意、逻辑混乱。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必要针对问题在教学上做必要的调整。
一、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 翻译课程重视程度不足
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主要开设听说课程和读写课程多数院校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翻译课程, 翻译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后的几道习题和四六级翻译题的操练。课后习题往往更关注课文中所学词汇、词组搭配及语法知识的掌握,以往四六级翻译练习仅仅是对某些语言点和词汇掌握程度的测试课堂教学缺乏翻译理论的引入、翻译技巧的讲解和翻译技能的培养。
(二 )教学缺乏理论指导
一些学生把翻译简单地定义为英译汉、汉译英,是用一种语言代替目的语的一种简单机械过程, 没有充分认识到翻译是一门科学。他们在翻译过程中过于重实践、轻理论,导致望文生义、胡译乱译的现象频繁出现。多数教师受到自身学习经历、课时、精力等各方面的限制,虽然学了多年英语,有一定的翻译实践,但对翻译理论缺乏比较系统的把握,在教学过程多以经验式为主,缺乏理论的指导,学生学到的只是碎片化的翻译知识。因此,有必要先从教师入手,转变教师长期以来的落后的翻译教学观, 使他们把握翻译理论及其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指导意义。
(三 )翻译课程规划和设置不完善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首先,其课时严重不足,基本没有开设专门的翻译理论和实践课程。其次,没有具体的翻译课程要求和衡量标准。再次,翻译内容与社会发展脱节。目前大学英语的翻译内容还是以文学翻译模块为主,科技翻译、商贸英语翻译、政论英文翻译、医药卫生英语、旅游英语翻译等模块设置严重不足。
(四 ) 翻译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一些教师的翻译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技巧讲授层面,依旧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讲授,对翻译的原则、方法及标准缺乏相应的指导。偏重英语语法和句法结构,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英汉语言对比知识、背景、文化因素的学习分析不够,也没能采取有效方法把他们融入到教学中。虽然采取了多媒体手段,但教学的方式和内容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五 ) 评估手段滞后
目前大学英语翻译的评估手段比较单一, 主要是平时的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没能将过程性评估融入整个评估体系。一直有着“大学英语教学指挥棒”之称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1996年之前并不设置翻译考题。1996至2013年间,翻译题的分值所占比例极低,仅5%,且采用补充完整句子的形式,考查的是对语言点的掌握,所以没能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起到应有的反拨作用, 其权重与社会对翻译能力的现实要求不符。从2013年12月开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翻译考题做了较大的改革,增加了翻译分值,改革了翻译的考题题型, 开始以篇章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篇章段落的把握和上下文的理解。这次调整重新定义了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虽然它对整个翻译教学的反拨作用还需一段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但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二、后现代翻译理论为翻译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传统翻译理论研究一般包含语文学翻译理论和语言学翻译理论。语文学翻译理论主要源于文艺美学,研究方式比较主观;语言学翻译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指导,将语言视为单纯的符号,将翻译过程程式化,忽视了话语活动的社会因素。后现代主义翻译研究受后现代主义哲社思潮的影响, 从描述的角度研究翻译,不仅研究翻译的“本位观照”,而且研究翻译的“外位参照”。它“摆脱了专注于语码转换的分析模式 ,有助于重新探讨翻译研究中等级喻说、读者作用、意义的生成,以及阐释的效度等问题”[3]P57。它改变了原来语文学翻译的感悟本质,克服了语言学翻译的程式化特征和封闭静态的结构,研究的焦点向文本外转向, 越来越重视译本写作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影响[4]P154。后现代翻译理论一方面承认先前的语言学理论强调的语言框架、语言结构等语言现实的重要性,它们就像盖房子所需的砖头。这些个别语言现实往往是现今翻译教学和考试尤其强调的, 即教授个别的语言知识和结构。另一方面更注重译者的主体性和跨文化翻译能力、两种语言的文化价值体系等一系列“外位”因素。这种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不再是词与词、句与句的简单对应,而是学生对两种语言符号及它们所携带的文化社会因素的感知和应用,培养的是综合性的翻译应用能力。这种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 自2013年12月后的四六级翻译题型改革正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所要求的注重文化、语境的翻译精神。
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为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英汉语言特质,更要研究伴随语言的“外位因素”,包括文化、背景、双语的对比、译者的主体性等因素。以后现代主义翻译理论为指导,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可做以下几点尝试:
(一 ) 转变教师长期以来落后的翻译教学观。要改变师生对翻译教学不够重视的现状, 就需要从理论入手改变师生的观念,使其认识到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及特殊性。首先从教师入手把握翻译理论, 由以往的经验式教学逐渐提升到有理论指导的科学把握。鉴于理论的滞后,教师对翻译的专门学习和专门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建议以科学研讨会或教研会议的方式组织教师列出书单,会后学习、会上研讨的方式加强理论学习,明确理论对教学的指导意义。有了理论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运用, 学生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把握翻译的实质。
(二 )调整大学英语课程规划和设置。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时长一般为每周四节,也有一些院校少于四节,教师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长里完成听说读写译的教学内容。在无法增加教学时长的情况下, 在不大范围压缩和挤占其他教学内容教学时长的情况下,对教学内容所占比例进行重新规划。每周根据翻译规律选出各种主题的翻译素材, 让学生课后独立或合作互助完成,课堂上每周只需20分钟左右做一些理论的疏导,翻译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解决,等等。这样既能让学生对翻译理论和规律有直观的把握,又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翻译实践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 )采用任务型和合作性教学方法。任务型学习方法主要体现在教师给学生一定的翻译任务, 需要学生课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翻译任务可以自主完成,也可以互助完成,完成后需要学生组成讨论组对同学的翻译进行讨论打分,找出问题,最后反馈给教师。
(四 )调整评估手段。把翻译的内容融入每一次的考试中 ,包括平时的考查、期末考试及四六级考试,避免单纯的课后练习或课本上知识点的简单重复。期末的成绩结合每次练习中学生的打分和教师的评分,加大翻译所占的比重,使学生充分重视起来。适当引入四六级考试的翻译题,并在教学中引入四六级考试翻译模拟测试, 充分发挥四六级考试中篇章翻译的反拨作用。
(五 )采用合适的教材 ,编写具有针对性的翻译教学资料所选教材在选材上应丰富且更注重文化因素,适合翻译教学而不是单纯的语言点和篇章阅读。在教材学习的基础上,从课外选取比较贴近现实的素材,可以涵盖经济、文化、政治、历史、科技等不同的体裁,并参考学生兴趣选择素材,鼓励学生自主选材。段落和篇章翻译的难易程度,应与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相当。
3.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下翻译总结 篇三
【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翻译策略
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对四、六级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作局部调整,四级考试中翻译题型从原来的句子补充翻译演变为段落翻译。最新颁布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明确规定:翻译题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从这两年的翻译真题看,汉语内容均属介绍型。介绍型文本的翻译该如何进行呢,根据文本类型理论,在特定文本中所强调的重点不同,那其语言功能、特点、焦点、翻译目的与方法都会不尽相同。
一、文本类型理论
文本类型理论起源于语言功能论,包括布勒的语言工具模式与雅可布逊的语言功能模式。[3] 历经莱思(Reiss)与纽马克(Newmark)两位翻译家的发展。莱思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论,把文本类型分为三种:信息型(informative)、表情型(expressive)、操作型(operative)。根据莱思的文本类型论,翻译的功能应该优先于对等论的标准。(张美芳,2005:70)。信息型文本语言逻辑性强,翻译时侧重内容,做到简介明了;而表情型文本言语中充满美感,其形式上的需求较高,翻译时要忠实于原作者;操作型文本重感染读者,翻译仿佛是译者与读者的对话,凸显等效功能。莱思在文本类型理论中提到翻译文本类型对翻译方法的限制,但并未对翻译方法进行具体阐释。后来纽马克(Peter Newmark)对经由雅可布逊修改的布勒的功能语言理论,语言的三大功能: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感染功能(vocative function),提出了具体的翻译方法:忠于作者、充分表达作者原意称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忠于读者,便于读者接受的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语义翻译的目的是“在目标语言结构和语义许可的范围内,把原作者在原文中表达的意思准确再现出来”[1],而交际翻译目的是“努力使译文对目的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和原文对源语读者所产生的效果相同”[1]。
文本类型与文本功能对翻译方法提出了要求。在纽马克的翻译方法中,对重源语的文本采用语义翻译,强调逐字翻译,直译文本,追求忠实效果,包括原句的长度,语义与结构等。结合目前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翻译题型要求,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情况,均属于信息型文本,故而在翻译过程中采用语义翻译,侧重信息传递。
二、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策略
(一)词句形式对等
自2013年12月来近三次考试的翻译真题试卷一分别是关于信息技术、核能开发、旅游等话题展开的文本。如2013年12月翻译题:“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正在飛速发展,中国公民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有些学校甚至将信息技术作为必修课程,对这一现象大家持不同观点。”可直接翻译成 “With full 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Chinese citizens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it. Some schools even take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s a required course. For this phenomenon,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 ” 从用词、语序和句子之间的关系看,译文就是原文的完全再现。专有名词 “信息技术”对应 “Information Technology”,“必修课程”对应 “required course”,语序上也与原文一致,未做调整,但直译不代表就是死译,译文在处理句子关系时充分考虑到英语句子的逻辑性,将形式分散的中文表达用一定的英文技巧组合,如首句“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中国公民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形式上是两套主谓宾,但实际上有着因果关系,所以在译文中用介词短语“with.....”充当原因状语。
(二)转换
2014年12月翻译考题:“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英文“More and more Chinese young people are getting interested in traveling,which is a new trend recently.”语序未变,但英文重逻辑思维,转换成定语从句完成完全避免了翻译的汉语干扰。
2014年6月翻译:“2011年3月日本核电站事故后,中国的核能开发停了下来,终止审批新的核电站,并开展全国性的核安全检查。”其对应英文翻译 “In March 2011,after the accident of Japanese nuclear power station,China stopped its nuclear energy development,with approvals for new nuclear power plants suspended,and national nuclear safety inspection carried out.” 用主动态stop替代原文中核能被开发的被动之意,原文“审批”是动词,转换成名词“approvals”更加服务于整句的需要,后面动词“开展”在英语中则转换了定语身份。
显然这些转换都是在忠实基础上不断将原文信息传递,英语表达着重信息的完整再现,句式整齐,内容详实,是语义翻译的真实写照。
结语
翻译本身是件费力不太好的事,尤其对于翻译工作者而言,翻译方法也绝不是单一的。但是目前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试对学生的要求侧重词汇和基本英语表达习惯。语义翻译对于四级考试的翻译策略有一定提示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力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但最终成效的好坏需要老师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Newmark,P.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Prentice Hall. 1988a:22
[2] 陈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新思路—从四级翻译新题型要求得到的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125
4.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下翻译总结 篇四
Mr.Doherty and his family are currently engaged in getting the autumn harvest in on the farm.2.我们不能低估敌人,他们装备了最先进的武器。
We must not underestimate the enemy.They are equipped with the most sophisticated weapons.3.菲儿已三个月没有找到工作了,正变得越来越绝望。
Having being cut of a job for 3 months, Phil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desperate.4.作为项目经理,山姆办事果断,工作效率高,且判断准确。Sam as the project manager, is decisive efficient, and accurate in his judgment.5.既然已经证实这家化工厂是污染源,村委会决定将其关闭,为此损失了一百个工作岗位。
Since the chemical plant was identified as the source of solution, the village neighborhood committee decided to close it down at the cost of 100 jobs.1.空气中有一种不寻常的寂静,只有远处响着大炮的声音。There was an unusual quietness in the air, except for the sound of artillery in the distance.2.在某些非洲国家城市的扩展已引起生活水平相当大的下降和社会问题的增多。
The expansion of urban areas in some African countries has been causing a significant fall in living standards and an increase in social problem.3.研究表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与全球温度密切相关。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levels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global temperatures.4.最近公共汽车的车辆行驶频率已有改善,从15分钟缩短到12分钟一班。
The frequency of the bus service has been improved from 15 to 12 minutes recently.5.那位跳水运动员立在跳水板边沿,只等教练发出信号便会立刻跳下。
The diver stood on the edge of diving board, poised to jump the signal from the coach.1.尽管在此次紧急迫降中,飞机跑道不够长,但经验老道的飞行员
还是让飞机滑行了很短一段时间后就停了下来。
Despite the inadequate length of the airstrip in this emergency landing, the veteran pilot managed to stop the plane after taxiing for only a short while.2.在记者反复追问下,该影星终于说漏了嘴,承认自己做过两次整容、手术。
Grilled by the reporters, the movie star eventually blurted(out)that she had undergone two plastic surgeries.3.我们有技术,我们的合作伙伴有资金。一起干,我们就掌握了未来。
We have the technology and our partner has the capital.Working together, we’ll have the future in our hands.4.要是我实现知道你会带这么多朋友回家,我会好好准备的。你看,我现有的食品和饮料连小吃一顿都不大够。
If I had known beforehand that you would bring so many friends home, I would have made better preparations.You see, I have barely enough food and drinks for a snack.5.当人们得知地震灾区将要建造结构更牢固的校舍时,纷纷慷慨解囊。
People gave generously upon learning that new school rooms with stronger structures were to be built in the earthquake-stricken area.1.因为约翰不看好欧洲经济,所以把资产转移到了欧洲以外的其他地方。Due to his pessimistic outlook on the European economy, John has moved his assets from Europe to elsewhere.2.我喜欢雇佣年轻人。他们愿意学习,而且忠于职守。
I like hiring young people.They are earnest learners and committed to work.3.玛丽和她那些以自己孩子为中心的女友们不同,更在意个人成长。Unlike her girl friends who center their lives on their children, Mary cares more about her personal growth.4.有一大批同事和你意见不和,这是怎么回事?
Why is that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colleagues are at odds with you? 5.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introduced a variety of policies to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1.他们正在探索医学研究的心领域,试图治疗那些目前还无药可治的疾病。
They are exploring the new frontiers of medical science in an attempt to find remedies for incurable diseases/ cures for diseases that are beyond remedy so far.2.我的数学老师威尔逊女士不仅教学方法独特,而且她从不试图往我脑子里硬塞知识。
Her unique teaching methods apart, Ms Wilson, my math teacher, never tried to cram knowledge into my head.3.中央电视台的定时天气预报使得我们旅行时不管走到哪儿都能知道天启的变化。
The regular weather forecast by the Central TV Station keeps us up with the changes of weather wherever we go on a trip.4.可怕的爆炸引起了一场大火,并造成这栋大楼部分倒塌。The appalling explosion started a big fire and caused the partial collapse of the building.5.在现代社会里,浪费时间的方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各种各样的娱乐消遣正在吞噬我们宝贵的时间。
5.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下翻译总结 篇五
【摘要】商务英语作为两国经贸往来的一种载体,其地位日渐显现。增强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为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文章主要对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进行了研究,以便对我国商务英语翻译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商务英语;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是武汉商学院2015校级科研立项项目“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的商务英语翻译研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KY023。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和功能翻译理论
(一)商务英语的特点
商务英语不同于其他专业语言,它有其自身的特点。
1.用词简单。国际商务活动非常讲究效率,使用简单的词语有助于人们进行交流,而复杂生僻的词不易于理解,会给双方的沟通增加障碍。
2.普通词汇,特殊意义。商务英语词汇中使用了大量的普通词汇,这些普通词汇在商务英语中有其特殊的含义,只有了解这些词汇的专业意义才能应用自如。
因此,了解商务英语的主要特征,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商务英语,为中国的国际商贸活动搭好语言桥梁。
(二)功能翻译理论
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翻译理论家创立的功能目的论,大胆摆脱了当时盛行的“等效论”的束缚,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的框架中进行考查,给实用文体翻译找到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原则。该理论突破了传统思维模式,坚持翻译是一项跨语言、跨文化的人际活动,以翻译目的为总原则,将翻译的焦点从对原语文本的再现转移到更富挑战性的译语文本的创作,认为翻译是一种基于原语文本的有意图、人际间、部分的通过语言媒介的跨文化的行为。译者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译文要充分满足翻译要求,在目的语交际环境中充分实现其译文功能。
二、商务英语翻译的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商务英语和汉语翻译两者之间的困难
我国的母语是汉语。从我们日常的学习来说,英语可能已经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可是作为商务英语来说,它的内容更加全面、系?y。就好比地方方言和官方语言,因为从小耳濡目染,我们更多的是和班级里的同学交谈;长大后,我们需要和我们的上级直接进行交流,那我们需要学习的不只是言语的交谈,还有各个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把一份工作做得更好、更突出。
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的区别也就在这里,因为在对外经贸活动中,我们不仅需要把英语翻译成汉语,同时也需要把汉语翻译成商务英语,而不是一般的常规英语,这样才可以准确地体现我们交流的内容。此时商务英语翻译的难点就体现在如何保证翻译的准确性上。
(二)商务英语翻译发展的现状分析
伴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各国之间都在加强沟通和交流。商务英语的翻译也在不断进步,但是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我国与他国民间经贸交流沟通的不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的翻译不够准确。因为中西方文化之间有着一定的区别和差异,因此在词汇的翻译上也有着相对的差异,比如中方的表达更加含蓄,而西方就比较直接等。我们经常在翻译的时候由于对词汇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导致翻译出来的内容与原文存在一定的偏差,这样就会对两国的交流沟通造成一定的障碍。而且商务英语更加专业,因此我们翻译的时候,要把它和普通英语区分对待,注意它们之间的细小差别,否则就会翻译得不够准确。如果差异较大,就会使两者表达的意思相差较远。
2.句式的表达不符合西方的表达习惯。西方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有着较大的区别,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发明创造,而中国人擅长的是发现。因此西方人可能更加偏向于逻辑性的思考和表达方式,而中国人更加擅长问题的总结。由于中西方之间的表达差异,导致我们对于句子、句式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我们在英汉互译的时候尽量用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尽可能地减少翻译的偏差性,以更好地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沟通,用语言去搭建一座属于两国沟通的桥梁。
三、从功能翻译视角研究商务英语的翻译方法
(一)用词准确,翻译完整
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我们首先应该做到的就是用词准确,翻译完整。就拿商务英语中最常见的商务合同来说,由于每一项条款都是精确的,也是规范双方行为的一个条件。因此在对商务合同进行翻译时,我们必须用词严谨,做到翻译完整,保证合同的全面性、严谨性。在翻译的时候,清楚地了解双方的要求,才能使翻译出来的文章更符合企业的要求。例如鸳鸯在中国代表的是夫妻和睦,但是在英语中翻译为“mandarin in duck”就缺少了中文所表达的含义。“You should advise you to get in touch with them for you requirements.”如果此句话翻译成“建议你联系他们为了你的要求”就会造成翻译文意的欠缺。应该结合上下文翻译成:建议你应该和他们取得联系,就你所需要的商品进行沟通。因此,在表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词准确。
(二)重视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中西方之间的地域差异,中西方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因此,对于商务英语的翻译者来说,必须明确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从而保证商务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比如“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而在西方国家,它仅仅是一种顽强的动物,因此把“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更加准确;我国的减肥产品翻译成为“Obesity-Reducing Tablets”,在美国就被翻译为“专门为肥胖者使用”,导致产品一直很难销售,但是翻译成为“Slimming Pills”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再就是“coke”翻译成“公鸡”,但是在西方又代表着人体的器官。因此我们在进行中西方文化翻译的时候,要注重词汇的引申含义。对于翻译来说,只有清楚地了解文化差异,才可能使商务英语翻译更加精确。
(三)重视词语的意译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有时候英语的词汇在中文意思中找不到相应的翻译词语,这样就会导致翻译的不完整。比如:美国文献中的“red”指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果在翻译的时候我们仅仅翻译成“红色”,就无法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又如把中文里的“此时此刻,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们在做不同的事”翻译成为“At this moment,people worldwide are doing different things.At the moment,people are doing various this around the word”。在这个翻译中,我们要重视“不同”,要找出两个“不同”所包含具体含义的词语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翻?g的时候必须要重视译文的调整,重视中西方词语的意译。
(四)避免出现错误
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对于比较难以理解、不常见的词汇,切不可运用中文语言的特点进行英语的翻译,这样会出现错误,同时也会因为翻译工作者的粗心造成比较简单的错误。这就要求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不仅要有技术,同时也要具备责任心。只有灵活掌握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明确客户的要求,才可以成为一名优秀的商务英语工作者。例如中文中比较喜欢使用比较级,如“越来越……”。关于“Never China made bet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an now.”的翻译,我们根据中文的语言特点经常会使用比较级,或者持否定的态度,所以比较好的翻译为:中国从来没有取得这样好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如今,英语成为全世界交流的通用语言,在当今世界的交流中,主要是用英语去沟通。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的经济支柱之一,在国际舞台上,也越来越有发言权,因此商务英语也越来越重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商务英语,才可以更好地在国际上进行沟通和交流。学习好商务英语,对于国家来说,可以更好地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同时也可以促进两国经济的友好往来;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提高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企业来说,可以更好地了解西方企业的管理模式,促进两个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因此,商务英语是我国走向世界的一个载体,不可缺少。
伴随着商务英语重要性的凸显,商务英语的翻译也要求更加精确。功能理论给商务英语的翻译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基础,给我们在翻译的时候提供了极大的帮助,确保商务英语的翻译更加严谨和准确;功能翻译理论给商务英语的翻译带来了一定的突破,让翻译更加连贯,忠于原文,最重要的是有了一定的目的性,这样才使翻译的内容更加具有价值。
【参考文献】
6.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下翻译总结 篇六
1.Many traditional Chinese believe that high forehead is of great mental power.A.objectiveB.indicativeC.directiveD.decisive
2.Our country is in great danger;we mustthe whole nation to prepare themselves to fight.A.mechanizeB.paralyzeC.monopolizeD.mobilize
3.the bad weather has delayed the flight, so it would be several hours before they could arrive.A.PresumablyB.RespectivelyC.ImaginablyD.Plausibly
4.A speech could inspire the audience and achieve the goal the speaker desired.A.productiveB.provocativeC.instructiveD.ingenious
5.he is a very serious and strict scholar, but actually he is not that kind of person at all.A.VirtuallyB.SeeminglyC.DecisivelyD.Likely
6.It’s difficult tosomeone politely, but we should try to learn to do so.A.remarkB.flatterC.conflictD.contradict
7.A newspaper reader can select what he is interested in and what he thinks is boring or irrelevant.A.scanB.skipC.scrutinizeD.dash
8.Party congresses at all levels are by Party committees at their respective levels.A.accumulatedB.convenedC.attendedD.participated
9.An experienced politician who knew better than to launch a campaign in troubled political waters, she intended to wait for a more occasion before she announced her plans.A.propitiousB.provocativeC.questionableD.theoretical
10.No matter howthe revelations of the coming years may be, they will be hard put to match those of the past decade, which have transformed our view of the emergence of Mayan civilization.A.minordramaticallyB.profoundnegligibly
C.strikingradicallyD.bizarrenominally
Unit 12
1.He is innocent of the crime and we will him anyway.A.stand up toB.stand up forC.stand in forD.stand out for
2.A good education is an you can fall back on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A.indoctrinationB.inventoryC.obligationD.asset
3.This poema vision of a future world where human being and animals live in peace and harmony.A.conjures upB.impartsC.nurturesD.disdains
4.Two rakish-but-sweet men in pursuit of her made her feel.A.repellentB.palatableC.insidiousD.ambivalent
5.Building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has become athing for China in the era.A.prophylacticB.paramountC.permanentD.persistent
6.Don’t worry about the stain, it will if you use this brand of washing powder.A.brush offB.flush offC.break upD.lay off
7.He is not trustworthy.His behavior is no for his words.A.contradictionB.compromiseC.matchD.paradox
8.You’ve since we last met.You were a clerk then, and now you own your own factory.A.come a long wayB.come roundC.come throughD.come over
9.He is a basketball player, and leads all rookies in points, assists, steals and minutes in the playoffs.A.talentB.agileC.versatileD.buddingHe is a versatile actor, one who is able to himself in all roles and is able to bring the audience into a world of fantasy, filled with dreams, laughter and sadness.A.immerseB.soakC.plungeD.empower
Unit 13
those of their families.A.other thanB.rather thanC.better thanD.more than
2.Air and the sun’s rays create much distortion, and whatever tends toinfluence is useful to the astronomer.A.excludeB.eliminateC.extinguishD.impose
3.The young painter had the example of Picasso toand guide him.A.respireB.inspireC.expireD.induce
4.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rave on unemployment.A.relationB.connectionC.implicationsD.associate
5.Casey founded a company tothe mineral resource in the area.A.cultivateB.employC.capitalizeD.exploit
6.The manager said that they had anplan if what they had submitted was not accepted.A.alternateB.alternativeC.absoluteD.appreciable
7.As is generally believed, young people nowadays ideals that are far superior to their parents.A.summonB.overtakeC.cherishD.overhaul
8.I can’t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vegetables, for they were freshly picked this morning.A.figure outB.draw outC.look outD.work out
9.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in living in the country, but, we like it.A.by any chanceB.by choiceC.by designD.by and large 10 John wanted to make his kite go higher, but his father told him to because it was too windy.A.leave the fieldB.leave it in the coldC.leave well enough aloneD.leave over
Unit 14
1.The prince hoped to the crown with the help of a foreign army.A.claimB.proclaimC.exclaimD.assert
2.Your excuses for not studying during the holidays may be many and but I still have to keep you busy.A.variationB.varietyC.variantD.various
3.The captain of the shipthe passengers that there was no danger.A.insuredB.assuredC.ensuredD.secured
4.The wild life in Africa is extremely and therefore two wildlife research institutes have been established there.A.colorfulB.complicatedC.diverseD.abundant
5.His speech was careful and, but his words seemed to make no sense.A.distinguishedB.distinctC.distinctiveD.distinguishable
6.Rumors are everywhere, spreading fear, damaging reputations, and turning calm situations intoones.A.tragicB.versatileC.turbulentD.suspicious
7.He couldn’t his curiosity to see what was in the box.A.retainB.restrainC.restrictD.represent
8.Not having a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can be a serious preventing you from achieve your goals.A.barrierB.faultC.offencesD.distress
9.No one really knows who composed this piece of music, but it has been to Bach.A.referredB.associatedC.identifiedD.attributed
10.These classroom activities are intended to children’s language skills.A.fosterB.evolveC.cultivateD.inspire
Unit 15
1.Don’tit, but I think she has won a lottery of 500,000 Yuan.A.spreadaboutB.spreadoutC.layoutD.disseminateout
2.Hethe man to disobey orders the central government.A.inspiredB.instigatedC.instilledD.instructed
3.The new car has many added such as a radio, a video, a phone and so on.A.referentsB.refinersC.refinementsD.refillments
4.Statistics show one of the principal problems which exists in food processing is the worry about its.A.hygienicB.hymnalC.cleannessD.hygiene
5.The of the colored light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banks forms splendid scenery of Wuhan city.A.interplayB.interplayingC.interactD.interacting
6.More rioting in Franc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hasthe government’s lack of control.A.underlinedB.shownC.underscoredD.emphasize
7.Instead of making people more equal, the British education systemthe differences between rich and poor.A.points upB.accentuatesC.stressD.shows
8.Youme!I didn’t hear you come in.A.startlingB.surprisedC.startledD.starved
9.The company launched a publicity campaign tothe newspaper’s circulation.A.accelerateB.urgeC.boostD.put up
7.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下翻译总结 篇七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1988年, 加拿大学者Delisle Jean曾经对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进行过对比区分, 他认为教学翻译目的在于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基本要点, 进而提高语言水平, 翻译教学是真正的传授翻译技能, 培养职业翻译。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各行各业对翻译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为缺乏专业领域的知识, 外语专业的学生不能完全符合条件, 而不同专业的人才又因为外语能力的欠缺无法胜任。2002年, 罗选民曾经撰文指出“专业翻译教学”和“大学翻译教学”是翻译教学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地位平等, 缺一不可, 前者针对外语专业的学生, 而后者则面向非外语专业学生。在大学本科阶段为非外语专业学生开设翻译课程, 培养学生的翻译观念, 能为培养高层次的翻译专才打下基础, 达到优化教育资源的目的。
二、跨文化交际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应用
1.地理环境
英国是一个岛国, 位于北温带, 四面环海, 所以英国人喜欢航海, 渔业、造船业、海运业是其主要的经济命脉, 在英语中自然有很多与海有关的表达法。例如, “A good sailor is not known when the sea is calm and water fair.” (在天气晴朗和大海平静时看不出好水手) , 此句用来形容在严峻考验下才能辨识出出谁是最勇敢的人。而在汉语中相对应的表达却是“疾风知劲草”, 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内陆国, 由于中国人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主要依靠土地, 所以在汉语中有很多和陆地相关的表达法。再如, 汉语中我们用“未雨绸缪”来表达在未下雨之前就把门窗修理好, 形容凡事要先做打算;而英语的对应表达法却是“ when it is fine weather, mend your sail ” (修帆趁天晴) 来表示凡事应在平时作好准备, 等到需要的时候再去做就有些为时已晚。
2.宗教信仰
英汉两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宗教信仰, 在语言表达法上也反映出明显的差异。基督教是以英语为母语的大多数西方人信奉的主要宗教, 《圣经》是他们必读之书, 基督教中的人和事经常出现在英语表达当中, 而其中的很多词句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警句格言。例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上帝帮助自助的人) ,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 成事在天) 。相比之下, 中国是一个多神教国家, 其中佛教对中国的文化影响较大, 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因此汉语的很多表达法都与菩萨、神佛、和尚、庙宇等有关。例如“菩萨心肠”, “借花献佛”,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等都源自中国的佛教用语。
3.思维模式
世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冲突不仅是由于语言形式的复杂多样, 某种程度上来说更是由于思维模式的差异。注重实证、追求精确的分析型思维方式决定了英语语言更强调科学性和逻辑性, 因此, 英语也被称为形合语言。中国人则偏好综合型思维, 倾向把事物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来看待;而汉语也被称为意合语言。例如, 汉语的句子多是一个短句接一个短句的线形延伸, 而英语的句子则像参天大树一样枝繁叶茂。因此在翻译中, 汉语一个意群中的数个短句可以合译为英语的一个长句, 而英语的一个长句有时要转译为汉语的几个短句。
三、教学策略
1.教师素质的提高
想要培养出优秀的翻译人才,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作为承担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双语的精通者, 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 也不忘提高自己的母语水平。作为一名英语教师, 并不是只需掌握英语就够了, 还必须对母语文化有所涉猎, 研究其精华。在翻译教学中注意文化知识的渗透, 从文化的角度讲述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别, 让学生在提高翻译能力的同时, 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得到提高, 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
2.实用文体的介绍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实用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从实际出发, 顺应时代发展, 才能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需要。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 应用英语的能力, 翻译训练应从句子、段落、篇章到实际应用翻译, 最后再到应试翻译逐步展开, 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抓住实用文体翻译的要领, 从根本上解决翻译问题、应用问题和应试问题。翻译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帮助学生提高双语表达以及转换能力, 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懂得如何进行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应用文文体的翻译表达, 如简历、求职信、摘要等, 以改变长期以来学生所学的英语学术性翻译与实际运用脱节的状况。
3.专业知识的渗透
多注意英语与其他专业的融合, 了解专业领域的国内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异, 两者在很多方面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扎实的英语功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国外专业文献, 同时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有效的展示出来, 方便国际交流合作。在翻译训练过程中更多引入学生各自专业领域的知识, 让学生主动把英语学习和专业课学习有机的联系起来, 达到双赢的目的。同时翻译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渗透,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学习中不可忽视的技能, 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母语与目标语的文化渗透,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自身能力的提高, 以及对学生实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引导, 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Delisle, Jean.Translation:An Interpretive Approach[M].Ottawa:Uni-versity of Ottawa Press, 1988.25-30.
[2]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 2002, (4) :56-58.
[3]曹瑞明.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差异与融合[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 (3) :45-47.
8.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下翻译总结 篇八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各行各业对外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各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翻译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07年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此后,201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委员会又对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题型做出了一些调整,其中翻译部分调整较大,将原单句汉译英题型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分值由原来的5分增加到15分。翻译的内容主要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因此,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根据大学生的专业属性,清华大学的罗选民教授把翻译的教学分为专业翻译教学和大学翻译教学两类。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对翻译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翻译教学方面,对大学英语翻译的研究不够深入,而专门针对“艺体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研究则更加匮乏,笔者拟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艺体生”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的构建做一些研究和探索。
一 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Educational Ecology)是一门交叉的边缘科学,这一术语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克雷鸣(Lawrence Cremin)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书中最早提出来的,并且用了一章篇幅来论述[1]。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学科[2]。教育生态学从生态学的视角去看待和研究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同自然界的事物一样,教育教学也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其与各种教育生态环境之间,以及其内部的各种因子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最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各种环境和因子必须要和谐共存和发展。在生态学的视角下,理想的“艺体生”大学英语课堂应该是由课堂生态主体(教师与学生)和课堂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翻译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难点之一。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原理及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可以为“艺体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思维模式。
二 生态化“艺体生”大学英语翻译课堂的构建
目前在大学英语的翻译课堂教学这一生态系统中,其内部的各种因子之间并不和谐,而是普遍存在着失衡的现象。首先,生态主体即学生和教师与课堂生态环境不和谐,主要体现在目前大学英语的教学班额过大,不利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和效果的不和谐也是显而易见的,课程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然而从目前几本常用的大学英语教材来看,没有讲授基本翻译理论和方法的部分,只是在练习部分设置几道翻译题而已,这样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作为一门需要很多实践经验的科目,翻译的课堂教学与外部生态环境也存在失衡,学生缺少真实环境下的学习机会,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大学英语的教学对象中有一群特殊且常被忽略的群体,艺术专业和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经过了术科考试,文化课分数较低,英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高。与其他专业学生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些学生普遍活泼外向,如果有合适的课堂活动参与度是很高的。针对以上这些特点,结合教育生态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艺体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1 提高生态主体——教师的翻译教学水平
教师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生态系统中的主体之一,穆雷曾指出,“虽然目前翻译教师的职称结构等较之十年前以及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已经渐趋于合理,但是多数翻译教师还是缺乏严格的职业训练和学术训练” [3]。不是所有大学英语教师都是翻译专业毕业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翻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具体来讲,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主要分为英译中教学和中译英教学。英译中要求首先要理解英文原文的意思,再用准确、优美的中文表述出来。而中译英则相对难度更大,看懂中文原文轻而易举,但是把意思用相对应的英文表达出来则不容易。对于基础薄弱、词汇量不够、语法知识不扎实的“艺体生”来说,翻译一直是他们的软肋。为了构建和谐的教学生态系统,作为主体的教师在掌握了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的基础之上,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而要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精心制作一些颜色精美、富有动感、内容充实有趣的课件来吸引学习兴致不高的“艺体生”。学生们有了兴趣,教师就可以进一步在教学内容上多花些心思。教授了基本的翻译技巧后,练习的句子要找与学生的专业相关的材料,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应当注意所选材料的难易度要比普通的大学英语学生简单一些。根据生态因子的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只有任务的难易度适中,才能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学内容过难或者进度过快,“艺体生”便会丧失信心,干脆放弃学习或者抵制学习,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注意观察他们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和变化,并根据这些变化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力争使课堂充实而有趣。
2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化翻译课堂
大学英语翻译课堂生态系统中的另外一个生态主体是学生。自然界中存在生物节律,又称为生物钟,比如老鼠的生物节律是白天休息,晚上出来活动。而人的生态节律就复杂得多,因为要受到内外部生态因子的影响。在教育生态学中,教育教学同样存在着教育节律,例如我们都知道“一日之计在于晨”,究其原因是与人的节律相关,早晨起床大脑的细胞比较活跃,可以思考很多问题并且效率较高。为了构建生态化的“艺体生”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师要充分理解并善于运用教育节律来安排教学内容和任务。“艺体生”注意的稳定性较差,很难在同一活动上维持长时间的注意。教师应尽量在课堂的前半部分讲解有关翻译理论和技巧等需要要高度注意力的内容以保证学习效果。在练习的部分要尽量营造和谐的教学生态环境,不要给学生一种单向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信息的感觉。以笔者所教授的班级为例,全班57人,以学生自愿为原则分成6~8人一组的8个学习小组,在做翻译练习时以小组为单位,给一段时间让学生们翻译一小段与课文或者本专业相关的内容,每小组选派一名学生给出小组译文,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译文中的亮点和不足,学生们在分析别人译文的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教育的生态节律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并按照教育节律来安排教学活动才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协调各种生态因子构建生态化翻译课堂
要构建生态化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还应协调各种生态因子,使它们和谐运作为课堂服务。市面上的大学英语教材很多,但是专门为“艺体生”编写的却很少,而专门为“艺体生”编写的翻译教材更是几乎没有。教师应尽量找到适合的教材去讲授,如果直接使用为其他大学英语学生编写的教材,很容易因难度太大超过“艺体生”的耐受度而导致厌学。以我校“艺体生”使用的教材为例,《新起点大学英语》是一套专门为他们编写的教材,难度适中,学生们能够接受,但是不足之处在于教材全部是黑白印刷,全书没有一张图片,有时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翻译基本理论的讲解,因此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除了增加基本的翻译理论外,还应着力寻找一些新颖、实用的与他们专业相关翻译素材作为补充。翻译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学科,因此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一直是花盆式的,生态主体的教与学都被限制在教室里,再加上书本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往往导致与现实生活的真实语境脱节。对于“艺体生”来说,由于他们的专业属性容易获得与外界交往和接触真实语境的机会,这时如果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并有教师在旁指导,学生们的英语水平和翻译水平会有很大提升。即使没有这样的机会,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能使我们有太多的机会接触大量真实的语料。慕课、TED演讲的资源网络上面很多且更新速度很快,教师可以根据“艺体生”的专业在其中选择合适的材料,并且这种声、图、文、像多维感官刺激的真实语料能够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并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总之,教育生态学关注的是教育教学体系内部生态主体和各生态因子之间的和谐发展,为“艺体生”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方法和理论指导。在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下,提高教师的翻译教学水平,协调各种生态因子,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态化大学英语翻译课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翻译教学效果,达到课堂的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2]吴鼎福, 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9.大学精品英语翻译 篇九
1.I think we should encourage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find temporary jobs in summer vacation.我认为我们应该鼓励中学生在暑假找临时工作。2.The attorney/lawyer tried to convince the jury of his client’ s innocence 律师试图说服陪审团他的当事人是无辜的。3.No one who does not intend to work hard stands a chance of success.不打算努力工作的人就没有可能取得成功。4.Watch how he operates the machine and then do likewise.瞧他是如何操作台机器的,如何照着做。5.Some of the old fantasies about the space age have come true.过去有关太空时代的某些幻想已经成为现实。6.Given the chance, John might have become an outstanding painter.如 果 有 机 会 ,约 翰 也 许 已 成 为 一 位 杰 出 的 画 家。7.As far as ability is concerned , I am sure he will qualify for the job.就能力而言,我肯定他能胜任这份工作 8.We came to the meeting full of expectations, yet we left very disappointed.我满怀期望地来参加会议,离开时却又大失所望。9.We didn’ t like his attitude that he deserved special treatment.我们不赞成他认为自己应该得到特殊待遇的态度。10.Even if you are one of the best students in class, in order to maintain your grades you must review your lessons often.即使你是班上最好的学生之一,保住成绩也得常常温习要 功课。11.Some of the old fantasie s about the space age have come true.过去有关太空时代的某些幻想已经成为现实。12.it is true that some people achieve success very early in life, while others must work along time before attaining their goals.情 况 确 实 如 此,有 些 人 一 生 很 早 就 获 得 成 功,而 另 一 些 人 则要工作很长时间才能实现。13.He maintained that the failure of the experiment was largely due to inadequate preparation.他坚持认为这次试验的失败主要由于准备不足 14.My sister felt miserable for weeks after she had her pet dog stolen.我妹妹的爱犬被偷走后,她心里难受了好几个星期。15.As far as I know, they have been emotionally detached from each other for some time.就我所知,他们互相感情上疏远已有一些时间了。16.In general, prices may be brought down by increasing supply or decreasing demand.一般来说,通过增加供给或减少需求可以降低物价。17.There are a lot of papers to sign, but the only urgent one is this contract.许多文件要签,但紧急的只有这份合同。18.In those days I would read everything I could get my hands on as long as it was written in English.在那些日子里,能弄到什么就看什么,要是英文写的。我 只 19.In fact, there are different accounts of the shipwreck in the newspapers.事实上,对于这次海滩报纸上说的不一样。20.Kong Fansen embodies a ll the fine qualities of a communist.孔繁森体现了一位共产
10.大学商贸英语经贸专业翻译 篇十
当我们认识到稀缺这个概念是一个常常包含选择的经济问題时,另外还有一点就显而易见了;我们需要这些不同的商品,但我们不能同时生产它们。因此我们必须选择——不是这个商品就是那个,但不能都选。稀缺性强迫我们选择,并且大量的经济学问題在关心着一个社会所必须作的选择:我们应生产哪种商品?在生产这种或那种商品时,我们应使用哪种稀缺资源? 稀缺性强迫社会选择,而且做经济选择所使用的机制对社会而言是重要的现实,这种重要性等同于社会的政治结构或者其家庭生活组织方式。亊实上,非常明显的一点是,这些经济、政治、社会内容的相互关联程度很高。
选择的问題可以通过一张简单的图表来描述,也许我们应该在这里停下来指出一点,经济学家们经常用这些图片和表格来向别人解释他们的学科和帮助自己理解问題。实际上,在图1-1上多花点时间是很值得的。它不仅非常简洁地描述了选择问題,而且展示了如何运用图形来组织和扩展我们对经济问題的想法。
这张图表被称作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变换曲线。为了绘制它,让我们想象一个假定的社会,只能生产两种产品:粮食和钢铁。这个社会的技术水平给了我们如下信息,包含在表1—1中。它们已经指出,在每个可能的粮食产出量下钢铁的最大产量。我们从生产零单位的粮食开始,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资源都用来生产钢铁。然后我们开始把资源从钢铁逐渐转移到粮食生产,直到最后, 我们生产出一亿七千五百万蒲式耳的粮食,用尽了所有资源,而钢铁产量为零。该表格从理论上描述了社会能生产出来的粮食和钢铁的所有可能的组合——它的生产可能性——此时它所有的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和机器都被完全使用。
表1-1的数字已被形象地表示在图1-1中,首先,这些数据被以点形式标在图上,然后用一条平滑的线来把这些点连接起来,这样就形成了图1-1中的曲线
现在这张图就代表着表1-1所包含的内容,它基本上没有给我们提供新的信息——但是它确实向我们展示了无法从表中明确得知的内容: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我们特別注意到这曲线向外弯曲或者术语称之为“凹向原点“; 它并不是一条从X轴(纵轴)到Y轴(横轴)的直线。
向外弯的含义是什么呢?为什么这是一个相当典型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呢?曲线这种形状的含义其实很容易明白。它说明了当我们増加一种商品的生产时,就越来越难得到更多单位的这种商品,难在哪里呢?难在我们必须放弃更多的其他商品.来增加第一种商品;換句话说,当増加粮食生产时,我们就必须放弃越来越多的钢铁,以使粮食产出増加一单位。
图1-2描述了上段最后一句的含义在标有罗马数字I的曲线部分,我们生产相对较少的粮食和很多的钢铁。为了増加给定量为a的粮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我们只需放弃b1数量的钢铁——現在与区城II的情况进行比较。这里粮食生产量高很多:为了增加同样数量(为a)的粮食生产,我们必须放弃更多的钢铁;也就是说,bII比b1要大得多;当然,如果是钢铁生产增加,情况也是相同的。
这就是曲线形状的含义,但是现在我们要问:为什么它会有这个形状呢? 这个问題最根本的答案来自于一个事实,即不是所有的生产方法和资源——经济学家经常称之为生产要素——对于不同的商品生产来说是恰好合适的。如果所有商品是一种生产要素的产品(比如,同质劳动)那么这曲线就没有必要像现在这样弯曲着。但亊实显然不是这样。在我们这个案例中,钢铁生产需要铁矿石,而粮食生产需要肥沃可耕种的土壤。我们不会期望最好的农场也拥有最丰富的铁矿——亊实往往与之相反。那么我们持续增加产品生产会发生什么呢?
图1-2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说明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述:当我们生产更多的某种产品,我们通常必放弃更多的其他商品来支持这种商品的进一步生产。
刚开始,在我们生产很多钢铁而几乎不生产粮食的时候,我们把最好的耕地用来寻觅它可能有的哪怕一点点的铁矿石、放弃一点钢铁生产,我们把这富饶的土地让给农夫,因而在损失相对少(b1)的钢铁之后,我们得到很多的粮食.然而当我们持续增加粮食产量时,情况政变了。现在所有真正好的农地都已被利用,如果我们希望再增加粮食产量,就必须接管富含铁矿而不适合农作物的土地,这意味着为了得到同样的粮食增产量,我们在钢铁产量上必须作重大的牺牲(数量为b11)
因此,当我们已经拥有越来越多的某种产品,为了生产得更多,我们的花费也越来越大。从经验上看(尽管不是普遍或必然)这是正确的。当我们在任何一条生产线上发展得越来越深入的时候,机会成本——我们为了得到更多的粮食而必须放弃的钢铁——通常会上升。
二、在主要经济学问題上的应用
现在我们用这个图表来具体说明所有社会都会遇到的一些基本的经济学问題。
图2-1说明了一个权衡取舍的问題,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已经多次强调过。社会应该将自己的生产定位在A点(较多的钢铁,较少的粮食还是应该安排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B点(较少的钢铁,较多的粮食)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必须做出的选择,由于经济学问题往往是相互联系的,所以这种选择也反映了许多其他选择问題的解决方法。图2-1(选择问题)
在一系列的社会应该做出取舍的经济问题中,其中一个是决定自己的产出(A或B或者其他的产出点)这个选择的结果不仅反应这个经济体所处的发展阶段,而旦可以反映出经济系统本身是什么样的是地方分散,中央集权.混合.还是其他类型的?
那我们怎样或者说应该如何在A和B之间做出选择呢?很明显,社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取决于众多不同因素。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国家人口众多,那么它可能会需要相当大的粮食产量。如果国家很富裕,則可能会消费更高比例的工业品(钢铁)而不是农产品(粮食)。即使是一个贫穷的国家,它也有可能决定现在牺牲粮食生产去生产机器(钢铁),从而能够在将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钢铁。
在许许多多能影响社会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AB点之间做出决定的因素中,这些只是一小部分。并且,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选择的还将取决于一个更深层次的变量:在特定社会运行的经济系统的类型。是传统经济?市场经济?计划或指令经济?还是混合经济?这些不同的经济系统如何影响 经济选择将是我们要涉及的主要内容
但是,在进一步讨论这些内容之前^我们还要使用图表来说明另外两个 主要经济学问超、这两个问題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受到了经济学家们的广 泛关注^
第一个问題被我们称为短期总体经济领城的问題。这个闪趙是:在短 期,哪些因素决定了总体经济的健康状态。这个问題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与失 业问超有关。在生产中我们利用了所有我们可利用的人力和其他资源了吗? 还是有部分人力和产能处于闲直状态,进而导致阗民收入低于本应该有的水平?根据图2-2,这两种状态分別位于印点〖充分桄业产出)和点〈失业 或非充分就业产出)。生产可能性曲线并没有告诉我们社会将处在哪个位 里,但它告诉了我们从技术免度上能达到的范围。实际上,在任何一个指定 的时间要知道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经济总体上处于该位里都需要大量细致的分析。
另外一个可以用我们的图表来解释的问題是长期经济增长。我们从图2-3中可以看到,生产可能性曲线的边界随着时间在不断向外移动。这一系列的曲线告诉我们,与1950年相比,1970年我们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钢铁,而到了1990年,我们如设想中的一样,实现了更进一步的增长。图2-2失业问題
总产量将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吗?还是成为位于曲线内的某一点,代表失业?注意,只要能使找们的人力资源和工厂产能回到充分运转状态,在FE 点我们就能拥有更多的粮食和钢铁
图2-3增长问题
一个现代经济体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会向前发展的,正如这些边界不断向外扩展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一样
但这种增长的进程——表现为生生产可能性曲线的不断扩展——并不是随着时间流逝就能自动发生的。亊实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18世纪末19 世纪初的英国工业革命发生之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过现代意义上所谓的经济增长。甚至于在今天,世界上很多地区,尤其是亚非地区,经济増长还没有完全确立。但在许多发达工业国家里,増长已经作为经济生活的一个特征持续了一个世纪或更长。在持续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現代国家借助了一系列因素,包括人口増长,工业资本和其他生产资本的积累,而且最重要的是,对发明和技术创新(包括生产中的新产品、新发现和新技术)一贯的重視,所以今天这些国家创造出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移动速度。
我们经济的未来:富足还是越来越短缺
现代经济的快速増长曾经一度使20世紀60年代的一些现察家们感到,即使我们还没有达到一个所有基本经济问题都被解决的阶段,那么至少离这 一天也不远了。人们开始大量地谈论起“富足社会”。他们认为如果富足被看作是短缺的对立面,而短缺是经济学面临的中心问題,那么可能现在这个 问題已经成为过去,或者在仅仅几十年的快速增长之后也将成为过去。
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和其他物资的短缺打击了这类推论。至少,大部分观察家们开始敏锐地意识到以下3个问题:
第一,“摆脱短缺”从未跟占世界人口多数的不发达地区有过太多关系。在埃塞俄比亚或布基纳法索,谈论“富足社会”不仅仅不恰当,甚至很残忍。由于贫困国家人口的巨大増长,今天在这些地方饥民的数量比一个世纪以前还要多。
第二,有证据表明美国经济仍然处境困难,甚至在远远高出贫困线的经济阶层中也如此。今天关于失业、通货膨胀、税收、养老金、老龄化和健康的担忧似乎并不比10年前緩和。尽管与大萧条时期相比我们还是非常富裕,但高昂的生活成本和能源的短缺引起了大家认真的思考。
最后——这个问題在近些年来已经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在经济増长带来好处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代价。有些人认为到如今,在实际边际效用上,经济増长的成本已经超出了收益。部分人甚至认为经济増长正在引领我们走上通往灾难的道路,这一过程可能是无法挽回的,如果将这些直接和间接的代价罗列出来,可以发現就它像是一部現代工业社会病的目录——也许 称后工业社会病的目录更恰当一些。经济增长已经造成了人口数量爆炸、城市过度拥挤和交通堵塞、空气和水污染、自然风景破坏以及资源浪费。同时导致了工人、年轻人、老人之间疏远,错误的价值观現和空虚的生活方式也随之产生。
四、亚当·斯密和古典经济学家
博兰尼在他的《大转变》和其他著作中强调了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不人道与种种难題。然而,那一历史时期最主要的经济学家们却不这么认为。18 世纪,人们普遍认为,要想解决一个社会基本的经济问题,价格——市场机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亊实上,这也是最好的方式。在18世纪五六十年代,许 法国经济学家(他们有时也被称为重农主义者)开始强调,个人决策与社会福利之间存在天然的和谐关系。重农主义宣扬“自然法則”。个人私利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不应被视为相互冲突。从根本上说,它们是统一的,或多或少都是遵循“自然法则”的。
然而,这一观念最重要的发展是在英国。早期的英国经济学家对于分析市场经济的内在实质饶有兴致。他们对于试图证明政府待在幕后时,价格——市场机制可以相当令人满意的解决问題也很有兴趣。由于这些早期的英国经济学家为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经济学做出了很多贡献,因此值得一提。
最关键的年份大约是1776年。这一年不但是美国解放运动的开端,最璀璨的经济学传世瑰宝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于这一年问世。斯密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尽管在他的一生中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亊。他一生未婚。除了一次主要的洲际旅行外,他再也没怎么旅行过。然而,正是在那次旅行中,他结识了一些最重要的法国重农主义者。他不仅是一个哲学家、一个自然史学家,更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国富论》是一部博大精深的著作,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读起来也頗有兴致:尽管书中充满了18世纪式的晦涩长句,但其中也包含不少精练的短语,一两句话就把握住了长达数页的论点。斯密在论述“看不见的手”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达到和谐统一时,他并不仅仅在作形象描述,而是深入洞察了整个经济生活的哲学大麾。
密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著作本身,还体现在对他人的影响。整个古典经济学流派都将《国富论》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石。在亚当·斯密之后的几十年里,涌现出了一批极具影响力的古典经济学家。例如,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这个英国牧师对人口的看法不但使19世纪的思潮蒙上了 一层悲观的色彩,也深深地影响了进化论者查理·达尔文。还有大卫·李嘉图,继生意场上春风得意后,他于1817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及賦税原理》一书。他是为数不多的在股票市场上经营出色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经济理 论方面的著作是严谨和系统的尽管他并不为大多数公众所知,他对技术经济学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甚至到了 19世纪中叶,斯密仍然具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力。连曾经是李嘉图的学生的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也通常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家。当然穆勒是一个多方面的天才,他在哲学和政治学方面的著作与他在经济学方面的贡献不相伯仲.斯密的信条不仅衫响着同时代的经济学家,他的思想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信条的实质是,除了某些不可避免的职责),政府应对经济袖手旁現,放任主义的箴言:经济自行其道,政府请勿干扰、在我们这一章的讨论中,也可以表述为,让社会主要通过市场经济的作用来解决经济问題。
那么,斯密提供了哪些证据来支持这一现点呢?在随后的文章中——包括对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论述原文——斯密反驳了重商主义,尤其反驳了认为奖出限入是对国家有益的看法在这一反驳过程中,他列举了大量描述放任主义哲学的原理,读者应注意到,斯密并不认为个人是大慈善家,或愿意为提高公共福利而奉献自己的利益,他对那些自诩“为公共利益而经商”的人深表怀疑,他认为只有在个人通过市场机制追逐私利时,公众利益才可能实现。为什么这样能产生公众利益呢?斯密指出,个人在追逐私利时将更有效率,比任何其他的政治家更了解自身所处的状况,而在他试图为自身创造最大价值的同时,也将有效地为社会创造出最大的价值。相反,政府对个人市场的千预将是有害的,例如贸易壁垒,它迫使我们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 国内生产的商品,而如果我们买进口商品,价格将便宜一些。
六、资本的积聚
资本的増加源于节俭,资本的减少源于奢侈与不当行为.个人从其收入中节省了多少,就增加了多少资本,他可用节省下来的资本亲自雇佣額外的生产者,或者可以借钱给别人做同样的亊以获取利息即分 享利润。因为个人资本的増加仅可通过其以年收入或年利得的方式而增加,所以由全部个体所组成的社会的资本也仅仅以类似的方式得以増大。
大国固然不会因私人的奢侈与不当行为而变得贫困,然而,这样的国家 有时却会因政府的奢侈与不当行为而变得贫困。大多数国家全部或几乎全 部的財政收入,均被用来供养非生产者。例如朝廷的大臣,教会机构中的相 关人负,以及在和平时期无所产出,在战争时期又无法获取以补偿军费的海 军和陆军。正因他们本身并不生产,所以才不得不仰仗于其他人的劳动产出 而得以生存。因此,当这些人的人数成倍増加至冗余时,在一定的他们 将会消耗掉产出中相当大的部分,以至于剩下的部分不足以供养那些来年继 续进行生产的生产者。这样的话,来年的产出将少于往年,并且如果这种混 乱状态持续下去的话,第三年的产出一定又会少于第二年。本来只应当用人 民的一部分剩余收入来供养那些非生产者,然而现在的情况是,这些非生产 者可能会消耗掉所有人全部收入中如此大的份額,结果就是蚕食了全民的资 本。对于维持生产性劳动的资金,所有个人的节俭和善行都不足以补偿此种严重蚕食所造成的浪费和退化。
然而.就经验来看,节俭和善行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仅足以补偿个人的奢侈和不当行为,而且可以补偿政府的铺张行为。公众和国家以及私人的富裕 源于每个人为改善生淥所付出的一致持续不断的努力,这种努力常常强大到足以战胜政府的铺张并拯救行政上的重大错误.以推进自然的演进过程。尽管人们总有疾病和乱开药方的庸医,但是人生中总有一种未知的法則,使人 们搀除万难.促使人们恢复健康和活力,因此,亚当·斯密将以下两方面结合起来,一方面是相信个人的节俭与勤奋,另一方面是对市场常常会在此种方式下起作用深信不疑,即那些追逐利润并怀着利己主义的个人往往会趋向于公共利益。两者结合之后的推论是:如果私营郜门能将亊情处理好,那么国家除了在某些专门和受限制的 能之外就不必对其加以干涉,通过市场进行选择
现今我们注意到很多“古典”经济学家对于世界的現点存在种种条件和限定,但是我们仍可以比他们本身更好地诠释其观点,这是因为我们已经发展出他们当 时所没有的特定的分析工具。现在让我们更加系统地说明这个问題;:
市场经济所要完成的任务可谓汗牛充栋。首先,市场经济必须以一种或 另一种方式决定如何分配社会收入。某人一年挣了一万美元,另一个人一年 挣两千羑元,还有一个人一年挣七万五千美元,不论人们赞同还是反对这样 特定的安棑,各个经济体系必须拥有某些确定的方法在其成员当中分配商品和服务。缺少任何分配方法都将导致社会**。
同样,各个经济体系也必须对该社会中商品和服务如何生产提供某种确定的方法。你可能会认为诸如如何生产马铃薯、汽车或台灯这样的问題是纯技术性问越而非经济学问題。但亊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生产任何给定的产品存在很多不同的方法;从物理或工程的角度来看这些方法都是可行的,但是从经济学用度表看其中一些问題会比另一些更好,对于拥有大型杌器并缺乏劳动力的社会来说实施自动控制将是很好的,但是对于非熟练工泛滥并且连最碁本的工具和器械都无法提供的社会,自动控制就完全没有意义:如何生产不同的商品这样的问题最终就会受不同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性所影响.因此,这样的问题理应由经济学家来解决,并且正如收入分配问题一样,这是市场经济需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最终,我们已经花了 一些时间在这样的问题上:生产什么商品?根据我们前几年的图表(再次表示于图6-1中〕,我们应各在A点(钢铁多;粮食少)进行生产还是在B点(钢铁少:稂食多)送行生产?在本章的剩余部分,我们 将着重于这方面的选择问题,因为这方面的问题可使我们非常清晰地呈现出 市场经济在全部运作方而的本质特征。
全局性解决方案一园形流程图
现在让我们以非常宽广的视角,通过圆形流程图6-2展示一下市场经济 如何解决其各种各样的选择问题,为了体现我们现在正专门处理私有市场经济,我们对这张图作了些更改因此,我们引入私营厂商这个术语以代 替非常一般意义的术语工厂;同样,以私人经济代替家庭。
但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在这个图的两边加上了两个标有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方框我们的市场经济正是通过这些市场的运作来解决我们交给它的各种选择问題。在产品市场上,家庭是买方,厂商是卖方。需要决定各行业输送至市场的各种生活消费品的价格买卖这些商品的数量也要定下来。
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买卖关系与产品市场正相反——现在厂商是买主。他们设法购买劳动者提供的劳务,以及在本经济循环中私有的其他生产要素。换句话说,卖主是家庭。在这个市场上,需要决定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价格;这些价格也当然会影响家庭的社会收入。在私有市场经济中,最有趣(也是最有争议的)特征之一是社会的收入分配由生产要素市场中的价格决定方式来决定。劳动力的高价即是高工资——并且,如果不太走运的话,劳动力的低价意味着低工资。
本单元中我们着重于产品市场。因为正是通过这个市场中生产和售出 的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经济如何进行钢铁与粮食的生产抉择(图6-1中的A点和B点)。
七、需求曲线
在此,我们需要介绍经济学的著名工具之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起,这些工具有助于我们解释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特征。需求曲线的定义如下:
需求曲线是一种假设性的解铎,它可以告诉我们在一定时期、任何可能的价格水平处,消费者愿意购买该商品的单位数,假定女他商品的价格以及 消费者貨币收入均不变。
上述定义的最后一句很重要。这一假定常常称作“别无其他情况”或“任何其他商品均等”。这也表明,我们将经济生活的某一特殊部分孤立起来做 封闭式的考察,同时保持其他领域不变。显然,这一点很重要。在不知晓消费者的收入,不了解羊肉、鸡肉的价格的情况下,我们怎样測算出他将买多少 1美元1磅的牛排呢?因此,这需要我们逐一去解决。
在表7-1中,我们已经整理出了关于苹果需求曲线的原始数据。(我们在 后文中将回到粮食与钢铁的选择问超,苹果则作为我们的“粮食”。)我们向消费者询问,在某一给定的月份,苹果每打的价格在1羑元与1e之间浮动时,他们愿意购买的苹果的数量是多少。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必须将考察的时期 具体化,因为在某一个给定的价格水平,苹果的年购买量可能会是月购买量 的12倍,等等诸如此类情况。
图7-1将表7-1中的资料用平滑的曲线来表示出来。这一步驟同第一单 元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一样。首先将表7-1中的点在图形上标好,然后再用一 条连续的线将他们连起来。(通过上述方法,我们似乎精确地获得了在其他 价格水平下,诸如每打31e,32e,33e等,苹果销售量的信息。)这条曲线也 就是苹果的消费者需求曲线。
注意,该曲线是从左到右向下傾斜的。为什么是这种特殊的形状呢?实际 上,这也不难理解。当苹果价格很高时,消费者会发现,购买太多的苹果会大大减 少他的预算,这使得他不得不减少购买量。再者,当苹果价格昂责时,即使那些酷爱吃水果的消费者,他们也会去选择梨、桃子或橙子,来代替苹果。这也就意味着,苹果的购买量下降。因此,虽然,我们希望可以想象出一些非常奇特的例外情况,但是消费者需求曲线的形状将如图所示:向右下方傾斜。
图7-1消费者需求曲线
DD表示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曲线:它足在假设消费者货 币收人和其他商品(如:橙子)的价格均不变的基础上画出的需求弹性
有时候,经济学家希望能超越需求曲线的一般形状,以便测量消费者意 愿购买的商品,在发生价格波动的时候,消费者购买量的变化情况。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那么消费者的需求会下降多少,是10%、5%还是30% 呢?根据上述问題的答案,我们可以从数量上得出某一特殊商品需求的价格 弹性)具体地来说:
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定义成: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与其价格变化的 百分数的比值。
图7-2需求的弹性和总收益
^当需求是缺乏弹性的时候,数量的增加和价格的降低将会使得苹果生产商的收益更低
比如,苹果价格上涨10%,需求量下降10%,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苹果需 求的价格弹性是1。又比如,当上述条件不变时,需求量下降了 30%我们可 以说价格弹性为3,且需求曲线在该点是相当有弹性的。如果需求量仅仅下 降了5%那么价格弹性为0,5,且需求曲线在该点是缺乏弹性的。
就总销售收入而言,描述弹性的另一种方法是考察某一产业的销售情况 例如,倘若需求曲线在某一点上足缺乏弹性的.那么价格下降仅仅会产生需求数量小幅度的上升,因此,整体朱看,总销售收入(价格乘以教量)将随价格下降而下降反之.如果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总销售收八会随价格的下降而上升试着自己绘出:在弹性精确为1时,价格下降导致的总销售收入变化情况
图7-2所描述的是这些概念,为苹果的需求曲线提供了另一个透視图 由价格从每打60。下降到3(4时,苹果的需求量将发生怎样的变化?从 表7-1中.我们可以得知,在苹果每打6e时,需求量为278000打,每打30e时,需求量是465打价格减半但数量則少于先前的两倍。由此可见,在 价格为30 e处,需求曲线是缺乏弹性的。反过来,这也意味着,价格的下降将 关系到苹果生产者总收入的下降。这也可以表示为,在较高的价格时,总销 售收入为$ 166 800 =(.60 X 278 000),在较低价格时,总收入跌为$139 500 =(.30 x 465 000)
注意,图7-2中各种各样的矩形可以用朱对弹性作大致的描述,当价格下 降时,苹果生产者将失去如矩形A面积大小的收入,而获得如矩形B面积大小的收入。如果A的面积大于矩形B,说明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反之,如果 矩形A的面积小于矩形B,则说明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矩形A、B面积 完全相等,此时弹性等于1,当然,在最后一种情况下,价格或数量上的增减,总的来说,不会影响生产者的总销售收入 尽管现实争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并不总是可以简单的測量出,但是它往往对实际问題有很重要的应用性。诸如,1974年,美国政府试图了解汽油价格上涨多少,才能使其销售量减少20%。研究表明,消费者对汽油的需求的弹性系数较低,可以说,是缺乏弹性的,这也就意味着,价格大幅度的上涨才能使得销量回落到預期水平:显然,这一消息对一个非常担心价格通货膨胀的国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在本书后文中,我们还将经常用到需求曲线。然而,在结束这部分之前, 读者应该測试一下自己对概念的理解。譬如,问问自己:如果“任何其他条件均等“(別无其他情况)中的一些条件发生了变化,那么结果又会怎样呢?假设所有的消费者收入上涨50%,情况又会怎样?或者香蕉价格上升,或橙的价格下降,结果又如何呢?在上述每一种情况中,整个需求曲线都会移动位置你能指出它移动的方向,并说明原因吗?
八、供给曲线
我们分析市场经济的第二种工具是供给曲线。这条曲线针对的不是苹果消费者,而是苹果生产者。此时,我们不再需 要询问消费者“这个月你会买多少某种价格的苹果?”而是询问生产者“这个 月在某种价格下你将会生产和销售多少苹果?”
给定其他条件不变,供给曲线是一种告诉我们某一阶段在可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销售某一特定商品数量的假设性结构。
这条曲线是根据表8-1绘制的,除了询问的对象由消费者变为生产者外, 表7-1和表8-1基本相同。当苹果的市场价格为70美分一打时,由表8-1可 知,生产者愿意向市场提供631千打。将(0.70,631)这一点和其他点绘制在 图表中,可以得到如图8-1所示的55曲线,即苹果的供给曲线。
从某方面来说,供给曲线比需求曲线稍难获得,至少初看之下如此。那 么,在什么假设前提下供给曲线将被最终决定?还有,怎样解释供给曲线向 上傾斜的趋势呢?图8-1 供给曲线
SS表示苹果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它告诉我们,只有在苹果价格走高离的时傩.生产者才愿意供给更多的苹果。相反,价格走低会导致供给数量下降。
供给曲线的假设条件
一个严格的假设是苹果生产者必须遵循节场给定的苹果价格,而个人无法控制价格。生产者是价格承受者,而不是价格制定者,用经济学术语来 说,他们是完全竞爭者在后文中我们将看到完全竞争不是現实生活中市场 结构的唯一形式,也正是这个原因,本章对市场经济的分析只是一个开端。完全竞争的含义如下:
当在讨论行业中的企业生产同质产品并且和同类行业相比,单个企业非常规模小,因此只能采取给定的产品阶格时.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
我们将在后文中详细阐述这一定义的含义;但现在只需理解实际上是在 这一假设条件下,我们才可以看出供給曲线。这也可以从我们对苹果生产者的提问一“在这种价格下,你愿意提供多少苹果出售?”中看出,这个问題要 求生产者对既定的价格作出反应。如果不是这样,相关问題将变为“这个月你计划制定的苹果销售价格是多少?“但这并不是我们所提出的问題:.前一个问题基于生产者是价格承担者和市场完全竞争这两个假设,才可以用来推导出供给曲线,后一个則不能。
这条曲线也建立在其他假设之上,很明显,每条供给曲线(如同每条需求曲线)具有其他条件不变的规定,但是在对供给曲线的定义中,这条規定似乎更复杂一些,因为它明显受到时期因素的影响,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9世纪末指出时期因素对分析生产者行为和供给曲线的重要性。实际上,短期内除了苹果价格变动以外,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苹果生产者除了存货以外没有其他货物可以提供。此时供給曲线可能就是一条垂直的直线,即生产者会在任何价格下供給苹果。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他将有时间调整不同价格下的生产水平。当苹果的价格上升并且在几个月内保持不变时,他可能会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采摘和包装苹果以完成订单。在一个更长的时期里,这种调整可能可以更加灵活,因为他可以种植更多的果树,购买更多的土地,以及配置更多的设备等等、因此,对任何給定的供給曲线,我们必须仔细区分需要考虑的时期因素,以及什么因素限定不变,什么因素可以变化。
供给曲线的形状
我们所考虑的第二个问題,即为什么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傾斜也和时期因 素有重要联系,因为供给曲线的形状也会被不变因素和时期因素所影响,现在我们知道,供給曲线向右傾斜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特定商品的生产 增加时,成本趋向于上升,这种情况在短期中很容易发现短期内,每个农夫可以通过增加劳动力,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扩大生产,但是基本上他所能支配的土地,果树,厂房和其他资产的數量保持不变。因此,增加苹果生产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即最后成本将开始上升:
实际上,我们这里描述的是经济学家应用的另一种著名工具:报酬递减規律。
报酬递减規律的意思是,在任何商品的生产中,相对于生产中投入量不变的要素(“不变”要素).当我们增加兰产中某种要素(“可变”要素)投入量时,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总产出增加终将会下降〃
就短期苹果生产来看,给定果园土地面积,如果通过增加劳动力數量来 提高苹果产量,那么由額外增加的劳动力导致的苹果增加量最后会下降〃如 果工人的工资不变,就意味生产的苹果越多,生产苹果所增加的成本将越高
以上所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短期内当企业扩大生产时成本大致上升:.但是这种现象是怎么和供给曲线的形状相联系的呢?从本质上说,如果成本 随着产出増加,只有当价格更高时商业企业才会愿意扩大生产,他们会发现 扩大生产的成本比它所带来的收益更大,只有当价袼更高时,扩大生产才被 证明是有利可图的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亚当斯密著作中的例子,其中提到了人的自利原 則。商人在较高的价格下扩大生产,因为这么做符合他的利益-当行业中所 有的商人都采取这一行动时,就会产生如图8-1所示向上倾斜的曲线。
当然,这些论述都基于短期来说。长期供給曲线的形状更难解释,尽管 长期正常供给曲线仍然向右上方倾斜。长短期的主要区别在于长期成本的 増加没有短期那么陡峭:.这反过来反映了从长期来看,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 扩大生产,比如购买更多的土地,种植更多的果树,配置更多的设备,以及建 造更多的厂房、总之,相同企业或者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比短期供给曲线更为平坦。
九、供给和需求规律
我们已经解释过了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及它们的形状。现在,我 们能够把它们结合起来:.如图9-1所示,苹果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被合并在一个图中。有了这张图,我们就能够决定苹果的均衡市场价格和买卖的数量。这种某个特定商品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就是所谓的供给和需求规律
毫无疑问,这里的关键问題是这两条曲线在何处相交。实际上,恰恰就是这个交点决定了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如图9-1所示,均衡价格是每打46C,而均衡产量会是365千打。
更深一步的问題是:为什么这个交点是重要的?为什么价格水平不会在 其他地方?
这个问题的答案本质上就是,只有在这个特定价格水平(460)上,消费者的苹果需求量和苹果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正好相等;也就是说供给等于需求。在其他的任何价格水平上,要么是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要么是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在前一种情况下,苹果生产者会堆积大量的因为没有 需求而卖不出去的苹果;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苹果消费者会强烈要求购买生 产者提供根本不存在的苹果。很显然,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持续太长的时间。如果生产者堆积了没有需求的苹果,迟早他们会减少苹果生产。相反,如果消费者坚持要去购买不存在的苹果,生产者迟早会意识到应该提高价格和扩大生产。
e点是需求和供给曲线相交的均衡点,在这点上,均衡价袼为46元.而交易量为365千打
只有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才不会发生这些问題.在这一点上,既没有卖 不出去的苹果,也没有排队购买不存在的苹果的消费者:我们就得到了一个 均衡价格,在这个价格水平上,供给等于需求,除非发生了新的根本性的变 化,否则这个价格会保持不变:
消费者至上 ——个简单的例子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分析是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在市场经济 中,某种特定商品的价格和数量是如何确定的。这对理解权力分散的私有经济如何运行是很重要的一步
我们可以进一步使用这些工具来说明所有社会都要面临的市场经济是怎样作出基本经济决策的问題在这些重要的选择问題中,有一个你能想起 来的就是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在A点(多生产钢铁,少生产粮食)还是B点生产的问題(少生产钢铁,多生产粮食)
正如亚当·斯密所理解的那样,在市场经济中,生产的本质过程是生产厂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生产社会所需要的商品在特殊情况下,他们会根据消 费者的需求来调整不同商品的生产这就是所谓的消费者至上的概念。如 果经济是在A点生产,但是消费者偏好于B,那么市场的力量就会使生产向 B点移动,結合刚刚学到的供給和需求曲线,我们可以对这个过程-进行更详细一些的说明,假设我们要生产两种商品,粮食类的商品是苹果;钢铁类的商品不妨假定是洗衣机。
現在让我们假设,由于某种原因,消费者的偏好从洗衣机向苹果转移: 这个例子虽然有些牵钱,但是原理还是很清晰的: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怎样 通过市场机制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中反映出来呢?
这个问題的答案可以从图9-2的两个图中看出来.苹果需求的増加导致苹果的需求曲线向上移动,而洗衣机需求的减少使得洗衣机的需求曲线向下 移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移动的结果是: 1.在更高的价格水平上,苹果的产量增加: 1.在较低的价格水平上,洗衣机的产量降低:
随着消费者的偏好从洗衣机向苹果转移.苹果的产量増加,而洗衣机的 产量降低。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计划和政府的千预,完全是通过市场的供给 和需求規律来实现的:.这个例子只是一个近似的估计,我们右该把它当作一种启发,而不是定义。实际上,直到19世纪末,在正当·斯密写完这些一百年后.经济学家们才能够清楚说明市场经济的全部内涵。如果我们想想第六单元中的流程图,我们很快就可以意识到不可能把商品市场(苹果、洗衣机、食物、钢铁等)与要素市场(劳动力、果园土地、铁矿、机器等)分离而在这个流程困中任何一个市场发生变化都会对其他市场产生影响。换句句说,我们要想彻底弄清楚在经济中任何一个重要的变化,即使足偏好的转移如苹果和洗衣机,我们最终都要观察整个系统
这两张表是用来说明怎么样通过市场供绐和需求机制实现消费者至上.这种机制能改变 市场经济中的产品结构和产出特别是当市场需求供给发生从洗衣机到苹果的转移,苹果的产量会上升.而洗衣机的产量则会下降.这个新的均衡点对应着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新的一点。
尽管要到后面单元中我们才能实现这个更大的目标,但是目前的分析已经告诉我们很多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尤其是我们已经说明了生产商和消 费者之间的关鍵联系,为什么在纯粹的市场经济中,生产商要生产消费者需 要的商品呢?答案是:通过市场中的供给和需求机制作用,厂商(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这样做能够获得利润
市场与公共利益
市场经济是一种可能的制度安排。但是,它是否如正当斯密相信的那 样也是最好的制度呢?
正如大家所料,答案是很复杂的,经济学家们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们可以介绍其中两种对这种理论很有影响力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实际上源自我们在本单元中的分析.这种現点强调了市场机制本身的有效性。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会说:“想想供给和需求机制是怎样完 美运作的吧,在没有政府干預、计划和安排的条件下,成千上万个人的决策 仍然能够带来如此理想的社会結果,这是多么的令人感到惊奇!”这种观点与 古典经济学思想的传统是完全一致的.另外一种观点则是沿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的,这种观点强调了在经济生活的很多重要领域,党争和市场并没有形成我们想要的结果。例如,本 单元的分析还没有涉及失业问題。实际上,在洗衣机和苹果的例子中,我们 假设市场是充分就业的但是,我们的确知道失业是存在的::市场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很多批评家对此感到很悲观。他们对市场解决其他很多问题的 能力也没有信心,如通货膨胀、贫困、收入分配、污染和浪费等问超:他们指出亞当斯密过分低估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分歧。
在不同时期,历史对这两种现点都予以了证实我们已经表明,18世纪 早期和19世纪强有力的工业革命是在市场体制战胜了其他早期经济组织的 时期得到发展的。在下一单元中,我们还会介绍市场是怎样滲透到那些实行 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中的。另一方面.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今天,亊实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从来没有成为过现实,世界各国的人民都曾经通过 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要求政府干预价格和市场机制的运行。在今天,这种要求 也绝没有减少过,因此,从公众的利益来说,重要的问题不是是否应该有政府的任何干预(历史早已回答了这个问題)而是应该允许有多大的政府程度府干预,这个问 题不是那么容易回答的。
十、美国政府投资增长
经常有报道称最近几年羑国政府投资增长迅速。亊实是这样的吗?如 果是,增长方式又是怎么样的呢?
估计美国经济中公共部门增长作用的一种方法,就是考虑所有的政府支出——联邦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将这些支出加总,并考察这些支出是 如何花费的。在表10-1中,我们将1929年以来某些特定年份的数据进行了 上述处理,以此得到了图10-1。图中,最上面的一条曲线代表1929—1976年 间所有政府支出的总和。该图使用的是半对数标度,即一条直线代表一个连 续的百分比上升。曲线明显上升的形状说明羑国公共部门支出实际上一直 持续増长^从1929年的总共100亿上升到现在接近6 000亿。
但是,为了理解这一增长的程度,我们必须更准确地检查这些数字。首 先,它们是用当前的物价水平表示的,意味着它们反映的是当期价格水平的 上升趋势以及政府不动产和物品购买的增加。1929—1976年,零售和批发价 格都上升了 3.5倍。
表10-1特定年份政府总支出、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支出(单位:10亿类元〉
1929——1976政府总支出增长广50倍。请注意联邦政府、州和各地政府的支出总和大了政府总 支出,这足因为发放给各州和、地政府的联疼扑助金(1976年大约是602亿美元》也包含在毎个分类 屮,重复进人了总的数字中
州和地方政府政府总计
图10—1政府总支出、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支出
其次,我们要注意到,在最后的30年间,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有明显 的増加。通常,人们在考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时,习慣于只考虑“大政 府"^联邦政府的作用,但是自从1929年到二战期闻的经济相对萧条,州 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支出増加非常迅速。1949一 1976年,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増加了12倍,同期联邦政府的支出増加了 9.5倍。如果考虑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造成这些増长的一个原因是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几乎40咮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投向了学校和大学。这种类型的政府支出尤其值得注意,因为这并不代表政府对经济一种新的干预方式,而只是长 期来看,公共部门的某一领域内一种适当扩张。
第三,这些数字包括了至少两种完全不同的政府支出。除了在商品和服 务方面一般性的政府支出他们也包括转移支付。这种区别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性的政府支出,包括政府支付工资给在国防部服务的一名职员,向私人 公司购买一辆卡车或者其他商品。但是,转移支付既不牵涉到商品的接收,也不牵涉到提供的服务。在最一般的例子中,它只是代表了购买力从一个纳 税人转移到了另一个接受者。社会保障支付是转移支出。失业补偿金支付 也是转移支付。很多农北項目中对农户的支付也是转移支付。在这些例子 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政府本身并不生产商品,也没有通过它的商品采购让私人生产进入某些渠道。社会保陣体系中的老年人并不需要向政府提供任 何劳务,他们可以随意地花费他们的保障金,只要他们自己认为这些方式是 合理的。
在我们目前的讨论中,这些差别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1)尽管转移支付造成了政府对于经济一定程度的干預,但是这种干预程度小于一般性政府 支出带来的干预,后者代表了政府对于国家的产品和版务产出总量的一种干预。0最近几十年,转移支付增长非常迅速。1949一 1976年,联邦政府因内 的转移支付增加了17倍,几乎是全部联邦政府支出的两倍。实际上,这种转移支付代表了政府对于美国经济一些非常重要的新作用。但是,这也意味着 表10—1和困10-1中,政府支出増长的数据可能高估了这一时期内政府对于 经济持续増加的影响。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注意到,尽管过去三四十年中政府 投资有所増长,但是整个因家的经济也増长了。我们最直接感兴趣的不是单纯的政府支出,而是与这些支出相联系的国家总产品和服务的增加。图10-2 表示了所有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在美国国民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这张图也说明从所有相对重要的方面来看,美国经济中政府支出的 増长比预期的要复杂。这条曲线最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政府支出在二战期间所达到的令人惊奇的水乎。1943和1944年,政府支出几乎等于整个31家 总产出的一半!战后马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降,接着开始缓慢的、持续的 上升。总之,考虑到转移支付和一般性支付,总的是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从19世纪30年代占国民总收入的15%——20%上升到目前的1/3— 但是从相对意义的层面上来看不如绝对数字所表现的那么强烈。
图10——2
当然,政府支出只是体现政府在总体经济中作用的众多指标中的一个。实际上,政府的很多功能可能会非常隐秘地影响私人部门,但是没有在这些 图表中表现出来。例如,司法部门试图执行很多与美国经济有关的反托拉斯法。考虑到其占国家产出的百分比,执行反托拉斯法的花费是徵不足道的。但是反托拉斯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政府在这方面致力于构造市场经 济。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于政府的其他调整性功效和法規中,例如,瓦格纳法和塔夫脱·哈特利法就影响了工会。无论他们是以何种形式执行,如推行純净食品和药品法規,或者是規划航线,或强制实施针对摩托车的某些安全 功能。政府参与经济的很多,并没有在我们的支出图表中体现出来。
没有办法去量化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尽管一般认为他们几乎表現出相同的形态,从我们的支出图表中也可以看出这点。也就是说,从19世纪30年 代到70年代,调整性活动和其他活动出现了一个緩慢的增长。伴随着支出增加,在存在价格和租金控制、食品配给和战争导致的经济总体波动的情况 下,这些其他活动在二战中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战后,这些控制开始松 动,接着,随着政府支出上升,相对战前出现了緩慢但是持续的增长。
十一、政府膨胀的原因
经济因素是公共部门膨胀的原因之一是显而易见的,而政治因素,尤其 是国际政治因素是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例如,国防费用开支是政治因素 上的重要表现之一。尽管近年来,政治相关项目的开支有所降低,但是,在 1976年,联邦政府花在国防、太空和国防亊务上的费用仍然髙达上1000亿美 元)
由此,从根本上看,联邦政府的支出大多数是由非经济因素引起的而且,非经济因素正是政府的传统职能.如前所述,这也可以解释我们的增长费 用大部分发生在教育上的原因。因此,现代美国政府的膨胀或者出于非经济 因素,或者发生在政府职责任的传统領域,或者二者兼有。(亚当“斯密曾经 将国防和公共教育的某些职责归为国家职能。)
然而,由于经济的原因,政府活动开始扩展至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新领 城。最近几年,这类活动的扩张速度快于政府在教育上的扩张速度,并远远 快于国防上的扩张速度(我们已经指出,国防上的开支已经在百分比上有所下降)。随着公共部门作用的不断増钱,这些活动试图你补市场经济运行的 不足(或者更精确地说,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的不足)
诸如此类的新活动很多。但是,某些领城座该得到特别关注―以下三方 面尤其需要注意:
(1)经济稳定自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和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已经认识到,不加规則的市场机制既无法保证充分就业,也无法保持价格稳定。可以认为,政府在过去40年的行为都旨在解决这一问超。总之,政 府并用財政政策及货币政策,双管齐下以保持经济稳定。所谓的《1946年充 分就业法案》旨在促进美国髙就业率,和维持失元在美国经济中的恒定购买 力。1964年减税政策的首要目标就是降低失业率和促进经济增长1966 年.联邦储當委负会使用“紧缩货币”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1971一 1974年出台的控制工资一价格指數政策同样出于这一目的,即使进行有力的干涉,这 些经济稳定问題也不易处理,但是,目前普遍认为经济稳定是政府关注的合 理领域。
(2)規范特定市场的功能:过去40年里,政府制定规则的能力大大增 译。许多不同的目标可能导致政府干預市场进程:降低垄断,促进竞争以保护某些“弱势”经济部门的价格和收入,确保消费者安全,影响女性、少数民族 等群体的雇佣过程,有效使用能源,保护环境,减少水和空气污染等。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在经济的某些領域,一項亊业的利益和成本在私人与社会间 存在着很大的差别7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有些商品从自然属性上看具有公共 性,而不是私人物品。因为即使公民不对公共物品支付任何费用,也很难阻止他拥有或使用这一公共品。(例如,因防保护我们所有人,即使个人不对其 成本支付任何资用)更一般地说,市场机制可能低估某种生产行为的利益或 成本。如果我是私人团体,我可以在河上絝了一个大坝,但却发现大坝所带 来的许多利益流向下游的其他公司。现在,对于我来说,修建大坝也许不能 盈利,因为我必须承担所有成本,却只得到了部分利益。但总的来说,大坝之 于社会的好处可能比它的总成本大“类似地,私人公司或消费者也沒有支付一些重要的社会成本——私人工厂或骑學托车者对空气的污染就是一个显著案例。政府对价格和产量的千预成为当今美国混合经济的主要内容。
(3)对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扩张最显著的领域要数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领域1950年至1976年间,联邦、州和地方政府花在社会福利上面的开支从23.5亿长上升到约331.4亿美元 如图11-1所示.无论是从相对数看还是从绝对数上看.这种扩张都非常显著,从1960-1976年,社会福利支出占GNP的百分比几乎翻了一番。当然,这一分类的内容非 常广泛且不同,其中也包括教育,尽管教育对收入分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影响收入变化,但是,这一分类的许多项目通常都是 出于改变社会收入分配、改善社会贫困群体经济地位的目的,尽管不必然如此人们普遍认为,市场机制不能保证国家收入分配的“公平性”它将使老人、病人、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全体以及残疾人失去保护。在总支出中,表 大的单项支出是社会保陣项目(1976年超过900亿美元、正如我们马上要 知道的,这个項目基本上是收入在工作一代人和退休一代人之间的代际分配。公共部门雇员退休金(1976年接近250亿美元)同样涉及不同代价之间 的收入转移问題。其他大项目——失业金、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医疗救助、退休军人计划等——都具有再分配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現代社会,影响收入分配已成为政府扩张的主要元素。
由此可见,上述三方面内容决不是相互排斥的。例如,政府从总体上稳定经济的行为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收入再分配,和经济某部门規范问題。然而,没有系统地就亊论亊,我们从政府政策的三个实例出发,借此说明在当今 混合经济中,公共郜门和私人部门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十二、经济稳定:货币政策
关于政府干预的第一个例子和稳定整体经济有关,这个重要的例子就 是: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涉及货币、信用和银行,以及这些经济因素如何影响经济本身,使得它走向通张或紧缩。这还是一个存在争论的领域,因为虽然和经济中的 其他领域相比,研究货币的历史最为久远,但是经济学家们还没有在货币如 何影响总体经济健康的机制上达成共识。
货币是什么? 首先(尽管未必是最容易的)问題是:貨币是什么?在不同的文化和不同 的历史时期中很多不同种类的商品都曾经充当过货币,这其中包括纸张、黄 金以及其他金属、牛、贝壳和珍珠。在二战刚结束后发表的一篇文章中,一个 英国经济学家详细描述了香烟充当货币在一个战俘营中被广泛使用的故 亊①。经济学家通常把货币分为以下几种职能(1)价值尺度(用貨币来为商品标价)交易媒介(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3)贮藏手段(以货币形式储蓄財富用于未来的消费)。在上面所提到的战俘营中,香烟执行了以上所有的职能,例如价格就是用香烟来衡量的,而不是用其他可以进行相互交换的商品。但是把香烟货币当作貨乐我们也面临着许多困难。首先,就像在一个存在欺诈的社会中的金予一样,它们可能会被“削减”,更形象地说就是“用手指反复地捻它们使得里面的烟草掉出来,这样它们就被榨取一部分”。更加严崚的是香烟对他们朱说本身就是一种必需品。拉德福德 注意到当红十字会(香烟的主要提供者)装香烟的包裹没有按时到达时,那些烟鬼们就很有可能会掌控整个国家的貨币供給:
因此我们的经济是反复遭受经济紧缩和银根紧缩时段。当红十字会每个星期给每个人配给的50支或25支香烟按时到达,并且香烟的储备充足时, “香烟资币”极好地和它的目的相配。若是如果红十字会香烟的分发被打断时,储备很快就会被用光,这时价格就会下降,交易也会大量地减少,相应地 实物交易也会增加-这种邇资紧缩的趋势会周期性地被突然注入的新货币 所抵消。如果几十万支香烟在两个星期内到达的话,价格就会上升,接着又会下降,剛开始变化很慢.但是一旦储备用尽,会变化非常快,一直到下一次大的香烟的分发。绝大多数的经济问題都可以归因于这个基本的不稳定
这些关于香烟评论的要点在于虽然几乎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当成货币,但 是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可以同样好地执行货币的职能。历史上,黄金和其他 责金属被当成货币使用是因为他们本身具有价值,并且具有耐用性和相对的 可分性。在当今的羑国经济中,虽然美元还和黄金保持着模糊的挂钩(日益 消失)关系,在国内的经济中我们并不再把资金当成一种交易的中介,并且 硬币或钞票为表现形式的通货也不再是我们的“货币”的主要来源。这样的话.我们就得谈到我们的银行系统。
银行系统
当令美国经济中的大多数货币并不是以现金的形式存在而是以银行存 软的形式存在,银行存款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活期存款对于我们直接的用途 是最重要的。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支票存款账户,它是即需即取的。它前面所列举的货币的职能。这些活期存款不仅仅是“货币”,它们也是最重要 的货币形式。1976年9月,美国的总货币供给是3 063亿美元,公众手中的现 金在其中只占791亿美元,而在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中却有2 272亿羑元,占 到75%
学生们有时会觉得他们的支票存款账户并不完全等同于现金,例如有时 个人支票(比如在一个偏远的城镇)并不会像现金一样被接受。然而,反思以 后我们应该相信这里被怀疑的并不是支票背后活期存款的价值,亊实上是这 样的一个活期存款是否真的存在,一旦我们明确了“银行里有钱支持它”的话,也就是说开支票的人在银行中有活期存款时,接受支票的疑虑就会马上消失。
银行有时得让活期存款变现这是亊实。但是在实际中,现代的银行业并 不需要为活期存款准备等額的现金和通貨(或者是黄金、白银或其他东西),他们仅要储备一部分一这也是货币政策能奏效的原因。银行系统的运营 机制是部分准备金制度:.通常取软和存款会相互抵消,所以只需保留活期存 款的很小的一部分来满足特定时间上的超額取款。实际上,商业银行所持有 的大部分的储备只是法定准备金(这些现金也是除了备用现金之外用于满 足取款和存款起伏所必须保留的)
一旦加入政府干预,这里我们就到了本文的症结所在了,政府借助美联 储之手来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实现它的货币政策。下文中我们将着重讨论政府干预的传导机制。
十三、美国联邦储备体系的职能
1913年12月23日,成尔逊总统签署了美国联邦储备法案,建立了联邦 储备体系。正如它的创始人所说,联邦储备体系的最初目的是提供富有弹性 的通货,提供商业票据貼现手段,同时改善对银行的监管。
从建立之初,人们就意识到,联邦储备体系的初始目的实际上是更为广 泛的目标的一部分。包括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消除通货紧缩,共同为可持 续的、较髙的就业水平、稳定的羑元、国家实力的增长和不断上涨的消费水平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近年来,人们对广泛目标的接收程度日益加大。
近年来,社会公众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些国内目标实现与国家保持对外支 付处于合理的平衡的能力相关。今天,人们普遍认识到这个体系的主要作用 在高就业水平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内经济的货币稳定和国际支付 中的总体平衡。
联邦储备体系是如何影响生产、就业、生活水平和国际支付地位的呢? 实际上,它是通过影响信贷和货币间接影响着羑8每个层面的企业、商业机 构和美国的普通民众。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如何影响信贷和货币
实际上,人们所使用的所有货币均直接或者间接来自于银行。他们可能 以现金的形式获得报酬,但是这笔现金是其雇主在银行兑现支票或者从银行 借贷而获得的。因此,一个国家的货币流动主要依賴于商业银行借贷和投资的能力。
商业银行发放信贷、提供现金余額和支付服务的能力依赖于该银行所拥 有的储备金数量。储备金总量直接受到联储管理的影响。银行向消费者友 放的信贷和在证券市场的投资必須与存款准备金的总量保持一定比例。银 行的储备地位直接影响到其发放信貨的意愿和贷款的成本或者货款的利律。利息是指借款者为获得贷款而向行行付出的成本。
因为银行采用存款换银行占有的各种资产的办法发放信贷。银行资产 包括商业票据、实物资产抵押贷款、政府证券及其他证券,所以银行提供活期 存款业务,这些活期存款反过来又可用来开支票,或者提取现金使用。最终,如果公众偏好的话,也可以将活期存款变为定期存款或者储蓄存款。无论如何,通过影响成员银行的存款储备,联邦储备体系可以影响整个国家的全面的信息和货币供应。
就算联储能够直接影响資款的可^:获得性和成本,从而影响了贷款的总体流 动,在经济令,还有大量的其他因素也影响到貨款的流量。包括政府的消费、税 收、借债政策,收入分配,收入的消费和储蓄分釔比例,议价的能力,管理部门、劳动力部门、农业部门和其他经济郜门的政策,对外贸易和投资的方针、战争与 和平的前景,以及商人和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变化(包括价格变化)的预期。
因此,单靠联邦储备体系不可能确保有利的经济环境,也不可能引导银行贷款和其他类型的贷款流向特定的部门。但是它能够在经济条件变化时,通过影响银行贷款和貨币的总体流动,平衡由其他原因造成的不稳定“联邦 储备体系所要解决的最关键问題是,如何根据国内经济和支付平衡的目前和 未来发展趋势确定银行信资和貨币供应扩张的額度。
信贷和货币的变化如何影响普通民众
在一个有活力的且不断增长的经济中,足够的信资和货币供应要达到能 够有助于保持髙水平、稳定増长的生产、就业、收入和消费的數量,并且有利 于美元的穂定。当信资,包括银行信貨紧缩或者成本过高,厂商将削减生产,辞退员工,薪水降低使工人生活艰难,而不得不降低购买,批发商意识到贸 易的下降而减少对货物的定购。接着,生产商发现有必要进一步降低生产,辞退更多的员工,大衰退、失业和大萧条接踵而至。
当贷款相当充分且成本较低时,市场情况却恰恰相反,可能出现通货膨 胀繁荣。供应和信貨的增加导致货币总量和流量的增加。但货币总量和流 量的増加,信贷成本的下降本身不能増加国家的产出。如果消费者拥有充足 的货币或者能够获得足够的借款,他们将设法购买远远超过厂商生产能力数 量的商品,最终哄枱了物价。如果商人等想在价格增长中获利,他们将设法 増加存货,从而进一步造成物价上涨。为了生产更多的商品,生产商也会扩 建厂房,这将造成利率、工资、原材枓成本乃至自我成本的上涨。
国家作为一个整体不可能从价格膨胀中获利。当成品的价格过高使最 终消费者无力承担时,螺旋形上涨将破灭,随之而来的便是下降,尽管他们中 许多人由于价格上涨获得了更髙的工资。通货膨胀造成的价格上涨越多,下 降将会越突然且程度也会越剧烈。与之相联系的失业和萧条也会更加严重。(节选自联邦储备系统理亊会的《联邦储备系统一一目的和功能》,第五版。〉
十四、美联储货币政策
美联储货币政策的立场根据经济大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出相应的调 整一或紧缩或宽松:当出现通货膨胀倾向时,货币政策发挥紧缩限制的功 能;在其他经济环境下,货币政策或者发挥扩张的作用,或者采取一种介于刺激和限制之间的立场。为了防止出现经济衰退的危险,储备银行致力于防止 投机行为或其他不可维持的银行信货扩张:
下页中的图示简单解释了联邦储备系统是如何发挥作用影响总支出,进 而达到充分就业、最大产出和物价稳定这一终极目标的。
美联储对社会公共利益负责,通过影响自己成员银行的资金储备来履行这一义务。正如图中所示,这是联储货币政策最先发挥作用地方:而各个成 员银行則会根据储备金可获得性的变化相应改变各自的贷款和投资政策。因此,联邦储备银行得以影响到货币供给、信贷可获得性以及各种各样的信 货市场资金成本。
一些观察者钱调,联邦储备银行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另一些认为在于其对贷款的资金成本的影响;还有一些则认为应该是其 对成员银行整体流动性的影响。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令,每种影响模式都发挥 了作用,所以必须综合考虑。
正如上面最后一段所暗示的那样,人们对实际中联储对货币供給采取的 措施究竟如何影响到经济有不同看法。图14-1美联储彩晌流程
不管怎样,人们对于联储在货币领城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这一点没有 异议。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普遍认为政府有稳定物价、产出和就业的职责、这一在二战后基本形成的現点同许多別的因素一起,使得政府在过去25年 间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具体部门的管制:美国农业
我们关于政府干预的第二个例子与经济具体部门——美国农业——有关,这个例子值得我们关注的原因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政府有可能改变 供给需求“定律”所发挥的作用。
原则上,相对于那些由大型企业所主宰的工业部门,需求供给分析更适合农业部门。因为虽然大型合作农场2的出现使得问題变得有些复杂,美国 农业的产出依然主要是通过大量(超过200万个)相对较小(平均农场面积大 约400英亩)的农场实現的。总体来看,“回应”客現市场的条件在这里得到 了很好的满足。
然而,实际上几十年来,政府一直在影响农产品价格和农产品产量或市 场供应量。同时、政府更参与农业研究、制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销售的健康 安全标准。
这一干预背后的动机有许多,举例来说,有人认为农业产品价格易受供 需关系影响,这种不稳定性导致了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减緩价格的波动。也有 人认为农业部门的收入要低于其他生产部门,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拖增加农业 收入。在60年代,羑国农业人均收入大约为非农业生产部门人均收入的 60%到75%。而仅仅到了 1973年,农业人均收入实际上已经大于非农生产 部门I但是到了 1975年,农业人均收入又跌回到其他非农部门的90^。还 有一个近几年才提出来的政府干預的理由是要抅建国际食品储备。
政府的农业政策有一点比较特别: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政府的政策越来越傾向于依赖市场而不是更加强调政府管制。然而,值得怀疑的是,这种 政策的变化只是对70年代农业价格和收入髙于历史其他时期这一事实的反 映。1977年年初,卡特政府曾讨论过将农业收入补助加倍,国会也就此提出了更加实际的提案。
antitrust 反托拉斯法bank reserves 银行储备barter 实物交易 Charles Darwin 查理·达尔文 Checking accounts 支票存款账户classical economy古典经济学collective good公共物品consumer消费者consumer price index(cpi 消费物价指数credit 信用
decentralization 分权deflation 通货紧缩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demand deposit account;demand deposits 活期存款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弹性energy crisis 能源危机factor market 生产要素市场Federal Reserve Board联邦储备委员会Federal Reserve System美联储系统fiscal policy 财政政策fixed factor 不变要素fractional-reserve banking 部分准备金制度functions of money 货币职能 “Full Employment Act of 1946”《1946年充分就业法案》
Giffen paradox吉芬悖论governmental expenditure 政府支出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国民生产总值
inflation 通货膨胀interest 利率
invisible hand 看不见的手 laissez-faire 放任主义 law of supply and demand需求供给定律
market mechanism 市场机制market economy 市场经济market equilibrium 市场均衡mixed economy 混合经济monetary policy 货币政策money supply货币供给
opportunity cost 机会成本per capitalincome 人均收入physiocrats 重农主义者planned economy 计划经济 price elasticity 价格弹性price maker 价格制定者price taker 价格承受者private good 私人物品private sector 私人部门product market 产品市场production-possibility curve生产可能性曲线purchasing power 购买力
recession 工商业之衰退,不景气scarcity 稀缺性self-interest 利己主义;supply curve 供给曲线 the Great Depression 大萧条 the price-market mechanism;The wealth of Nations 《国富论》time deposits 定期存款time period 时期transfer payment 转移支付unemployment 失业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英语下翻译总结】推荐阅读:
2024年度武汉理工大学“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工作通知08-04
武汉理工期末试题11-19
武汉理工性能试验复试要点10-23
武汉理工大学能动学院复试题目09-19
武汉理工大学党员承诺书12-11
武汉理工大学学生会部长例会条例10-21
武汉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及要求09-06
主任常务会议纪要-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