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作文_初二作文

2024-08-24

陪伴作文_初二作文(精选5篇)

1.陪伴作文_初二作文 篇一

漫步于茫茫人生旅途,身旁弥漫着花的芳香,两旁是丛林暮霭,野谷清洌??仰头凝望着瞬息万变的白云,沉浸在生的幸福中,与姥姥的爱相伴而行。

幸福氤氲在黄瓜汁的清凉中,与姥姥的爱相伴而行。

小时候的我体弱多病,常年咳嗽,也不知道姥姥从哪得知的偏方,夏日每天一杯黄瓜汁不仅可以解暑,还可以治咳嗽,于是那个夏天,每个清晨我都跪在沙发上看姥姥为我做黄瓜汁,姥姥先将黄瓜洗净,苍老布满皱纹的手,不断在同样粗糙的黄瓜皮上磨挲着,生怕留下一点泥污。接着就是去皮,切片,姥姥左手轻轻按在黄瓜上,右手持刀,将翠绿的黄瓜小心翼翼地片成很薄的薄片,晨抹一束阳光入窗,映射在姥姥脸上,细细密密的汗珠布满额头,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辉,银白色的发丝在夏日的清风中微微浮动??她时不时抬头看我一眼,冲我一笑,眼睛中充斥着怜爱与活泼,顿时,一股暖流流过心上,幸福之感如同花香弥漫开来,我沉浸在姥姥的爱中,陶醉在相伴而行的幸福中。

黄瓜汁扎好了,姥姥清凉的眸中多了一份期待,透明的玻璃杯,翠丽新鲜的黄瓜汁一丝淡淡的清芬在屋中氤氲,轻啜一口,清凉之感沁人心脾,彻人肺腑,去除了夏日的烦闷,抚平了内心的浮躁,清凉笼罩着我,幸福笼罩着我??幸福与姥姥地爱相伴而行。

幸福沉浸在上学路程中,与姥姥的爱相伴而行。

小学离家很近,然而每天上学,欢声笑语的路上,总少不了姥姥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爱,使我每天都有一个幸福的开始。

“今天早晚温差大,记着多穿衣服,要及时,放学早些回家??”姥姥有力地大手包着我的手,一边走一边叮嘱我,是不是还缕一缕我那被风吹散的头发??就这样冬去春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姥姥领着去我上学了,带我过那个走过千百次的十字路口,目送着我进学校,再冲我挥挥手??小学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与姥姥大步走在上学的路上,因为这条路上,满是姥姥爱的足迹,满是姥姥叮咛的话语??幸福与牢牢地爱相伴而行春季的我是幸福的,因为有姥姥用爱编织的花环,戴在乌黑的头发上??

冬日的我也是幸福的,因为有姥姥的拥抱与爱环绕着我,使我不再感到寒冷使我不再感到恐慌??大自然每天都在放生着变化,然而不变的是幸福的我,因为幸福与姥姥的爱相伴而行。

2.陪伴作文_初二作文 篇二

一、悟得遗憾, 修改需求的激发

著名特级教师薛发根大声疾呼:“作文被搞得越来越复杂, 我们应该回到儿童的需要上来谈问题。”是呀, 往常的作后修改都是由教师要求, 是强制性的被动修改, 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 效果欠佳。只有当自己有需求时, 才会有动力, 才会自觉地参与到修改中来。因此, 笔者觉得, 作后指导, 首先应该激发学生们的需求感, 引导学生发现作文中的遗憾。

(一) 素材来源于学生

例如, 在写《______的眼睛》这篇作文时, 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写了《妈妈的眼睛》, 但有的只写了眼睛的外形, 有的只是略有点到, 没在最能体现母爱的“眼神”上停留, 没有形成叙事的高潮, 文章的感染力不是很强。笔者详细地阅读了学生的文章后, 选用了其中一名学生写的一个典型片段来作为教学时指导的素材, 以此激发学生们修改的需求感。

作文片段如下:

可我能够感受到妈妈并没有出去, 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似乎能听到妈妈平和温柔的呼吸声。我微微睁开眼, 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 她就那么站着, 手里抱着毛毯,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世界上任何形容母亲的好词都加到上面也不为过……

教学中的素材来源于学生自己的作文, 学生会更感兴趣, 就像是大家在讨论自己, 能不仔细聆听, 能不参与其中吗?

(二) 遗憾来源于自悟

平时, 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事:当孩子有点懂时, 他就会推开你的手, 说:“我知道, 我知道!我自己会弄!”因为孩子总希望自己独立弄懂, 这样就觉得很自豪。自己种的瓜甜, 自己悟得的成就感强。因此, 笔者就创设情境, 让学生自己悟得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或者说, 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 感到最需要的时候教师才适当点拨, 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例如, 在本课的教学中, 笔者先出示作文片段, 请一学生响亮有感情地读一读, 然后师生讨论:小作者捕捉到了一个怎样的动情点?小作者是怎么写妈妈的眼神的?用了一个什么词?“愣愣”是什么意思?“愣愣”一词的表达效果怎样?

在师生充分地讨论后, 教师再小结自己的看法:我也认为用“愣愣”一词来摹画妈妈的眼神, 总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他没在最能体现母爱的“眼神”上停留, 没有形成叙事的高潮, 文章的感染力就不是很强。真遗憾!这也是我们班这次作文中存在的一个共同的遗憾。我们写这篇文章, 不光是要写眼睛, 更要对眼神浓墨重彩地描写, 因为最生动的就是细节描写。只有让细节亮起来, 才能让我们的作文更加丰满。

学生本来觉得自己还写得不错, 经教师这么一点拨, 都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二、突显一得, 修改方法的指导

学生发现了作文的遗憾, 有了修改的需求, 这就够了吗?摊开作文本修改, 学生们常常咬着笔头发呆, 其实不是他们没有思想感情要抒发, 而是缺少从生活中提炼素材的意识和能力, 对微小却真挚的感情视而不见。如果此时给以学生适当的写作技巧, 能让他们的作文瞬间变得“光彩照人”, 让学生发现技巧的有用之处, 他们就会积极地学习、使用, 因为自己需要。

那么, 如何教给学生适当的写作技巧呢?一篇文章, 遗憾的地方肯定很多。在一堂课中, 如果面面俱到地教, 肯定收效甚微, 与其“眉毛胡子一把抓”, 不如突显“一课一得”, 让学生的文章在修改后实现质的提高。因此, 在本堂作文指导课中, 笔者引导学生发现作文中的遗憾, 然后带领学生从细节“眼神”入手, 学用“运用修辞, 细化动作, 变换角度, 类比联想”四种方法把细节描写得具体细致, 再现动情点, 从而去学会表达真情, 达到以“我手写我心”的目的。

(一) 学用“运用修辞”

对于高段学生来说,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已比较熟悉, 很多学生也会熟练运用, 学生们只是熟视无睹, 不会想到运用这些修辞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这个时候, 教师适当地加以示范, 学生就会恍然大悟了。

出示片段1:

我微微睁开眼, 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 她就那么站着, 手里抱着毛毯,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师范读:我微微睁开眼, 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 她就那么站着, 手里抱着毛毯,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师 (自言自语再现思考过程) :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呢?当我读到这里时, 我想到了我的母亲, 脑海中浮现了她那温馨的眼神, 我感觉那眼神就好像三月里的春风, 就像夏日的晚霞, 就像秋夜的月光……

师:于是, 我就写下了———

出示修改的片段1:

我微微睁开眼, 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 她就那么站着, 手里抱着毛毯,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 那是夏日的晚霞对翠柳的辉映, 那是秋夜的月光对修竹的依恋……

师:你们觉得, 老师改得好吗?

生:比之前更细腻了。

师:对, 我们可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 将细节写具体, 写生动。这就是第一招———运用修辞。想不想试试?请大家仿照前面几句的写法, 也来说一句。大家思考一下, 等会儿交流。

学生思考后交流。

在此教学环节中, 笔者自言自语地再现自己的思考过程, 告诉了学生为什么要把眼神比作“三月里的春风”“夏日的晚霞”“秋夜的月光”, 给了学生一个示范引领。在此基础上, 学生的仿写就水到渠成了。

(二) 学用“细化动作”

一伙人出去旅游。风景实在是迷人, 而我们通常只能听到游人说“真漂亮, 真是太美了”之类的评价, 却不能具体地把眼前的美景表达出来, 真所谓“眼前有景道不得”。学生在写作时, 也有同样的经历。在作文中常出现“妈妈真好”“这真的太感人了”等等, 却不能具体地表达出来。就像在例文中, 学生从妈妈的眼神中感受到了那浓浓的爱, 却没在最能体现母爱的“眼神”上停留。于是, 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出示修改片段2: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我分明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 她是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 漫上了我的眼, 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 轻轻地抚摸着我的眼。我知道她想让我好好睡觉。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如果能读得整齐响亮、有感情, 那就是对老师最大的鼓励。

学生整齐响亮、有感情地朗读。

师:王老师将妈妈看我的眼神做了怎样的修改?

如果学生一时答不上来, 将“在我的头发上抚摸”“抚上了我的眉, 漫上了我的眼”“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处变红提示学生。

学生交流。

师小结:是呀, 作者将妈妈看我那一动作进行了细细的分解, 用一个慢镜头将妈妈看我的那一瞬间延长, 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细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让妈妈的目光从我的头发上移向我的眉毛, 我的眼, 并用细腻的心去揣摩妈妈的心理。这样更把母爱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种方法就是细化动作。同学们不想试试吗?妈妈的目光正往下移呢, 接着, 她可能会把目光移向哪里呢?心里又在想些什么?拿出练习纸, 试用这种方法接着写一两句。

学生练写。

学生交流, 师生评价。

师:真不错, 老师从你们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母亲的那份浓浓的爱。老师也写了几句, 看看有没有你们写得好。

在这一环节中, 学生悟得方法后, 笔者引导学生跟着妈妈的目光继续往下移, 想象还可能会移到哪里?妈妈心里会想些什么?学生自然想到了还会移到鼻子上、嘴巴上、下巴上等等, 妈妈的心里话也就自然而涌。这时让学生及时进行了练写, 效果甚佳。

(三) 学用“变换角度”

任何一件事情总要涉及多个层面的关系, 小作者主要写母亲的眼神, 让学生变换角度, 从“我”的角度看妈妈炽热的眼神, 这样就能开拓一个新的层次。于是, 笔者又这样设计:

师:任何一件事情总要涉及多个层面的关系, 小作者主要写母亲的眼神, 能不能从“我”的角度, 再开拓一个新的层次呢?从妈妈那炽热的眼神中, 我有什么感觉呢?

出示修改片段3:

我微微睁睁眼, 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 她就那么站着, 手里抱着毛毯,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 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 在酣然入眠, 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 我好像又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 我好像又变成了!

师:变换角度, 从“我”的感觉来写, 试试吧。

学生练写。

这样, 引导学生变换角度, 从“我”的角度着笔, 会使妈妈眼神的叙述更丰富, 更生动, 这可是又一种方法。

(四) 学用“类比联想”

罗·勃朗宁有句话说:“故事永远是旧的, 也永远是新的。”我们所遇到的故事可能早已存在, 因为类似的情节一定在这个世界上演着。如果我们把这些能够印证我们故事的故事放在一起, 那么我们的故事也便具有了更多的内涵。于是, 笔者又将愣愣的眼神做了这样的修改。

出示修改片段4:

我微微睁睁眼, 妈妈果然站在我床前, 她就那么站着, 手里抱着毛毯,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是什么样的眼神啊!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 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 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详;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 母亲的眼神里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学生自由读。

此处, 笔者运用联想, 进行类比粘连, 故事的内涵就丰富了。不过, 使用这种方法有个前提, 那就是要拓宽自己的阅读面, 丰富积累。因此, 笔者鼓励学生们多读书, 多积累一些写作素材。

三、任选方法, 改后评价的多元

学生学了“选用修辞、细化动作、变换角度、类比联想”四种方法, 再修改作文《_____眼睛》, 把眼神写具体, 写生动, 写出真情实感, 就容易多了。

(一) 任选方法, 修改作文

此环节, 让学生恰当地运用所学的“选用修辞、细化动作、变换角度、类比联想”四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修改作文《_____眼睛》中写眼睛的片段, 把眼神写具体, 写生动, 写出真情实感。教师在学生修改时巡视指导。

(二) 交流欣赏, 评价多元

学生修改完片段后, 当堂评价非常重要, 既是对片段再度修改的指导, 又是对自己修改的成果的展示。本堂课学生修改后, 笔者采用了多元评价的方法。

1. 自我评价, 自读自赏

每个父母都喜欢自己的孩子, 因为他们爱孩子。自己写的文章, 就像是自己生的孩子一样, 总认为是最好的。故此, 笔者先让学生们学会自我评价, 自读自赏, 在欣赏中修改, 在欣赏中自信。

2. 同桌合作, 互读互赏

同桌合作, 笔者要求学生拿起笔边欣赏, 边修改, 看到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 用自己喜欢的线条画出来, 发现写错的词或写得不正确的句子, 在旁边做好批注。这样互读互赏, 既是学习的机会, 又是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 效果肯定甚佳。

3. 全班交流, 众读众赏

全班交流的片段, 可以是学生自己推荐的, 也可以是教师选用的典型片段。这将是又一次的学习机会。例如, 在本堂课的“众读众赏”环节, 一名学生用了四种方法写了妈妈的眼神, 虽然读起来显得很详细, 但大家都觉得他有点堆积的感觉, 故此引出选用方法要注意“恰当”;一名孩子选用了修辞的方法, 把妈妈的眼神写具体了, 得到了大家的肯定;还有一名学生, 选用不同的方法, 把妈妈不同时候的眼神表达得惟妙惟肖, 得到了师生的掌声。故此, “众读众赏”环节, 是一个总结的过程, 是一个提炼的过程, 也是一个再度修改的起点。

4. 课外拓展, 家长欣赏

学生有了自己的作品, 除了同学、教师欣赏, 还渴望有更多的读者, 给爸爸、妈妈欣赏。于是, 布置了回家作业, 请家长欣赏, 并提出宝贵意见。

3.陪伴作文初二作文 篇三

我刚出生的时候,又黑又瘦,性子却和其他孩子一样古怪,甚至更加能折磨人。我没有婴儿床,只能跟你睡在一起,深更半夜,我不是饿了,就是尿湿了裤子。一成不变却又嘹亮的哭声让你失去了耐心,你口里不停地念叨着,骂骂咧咧地为我冲牛奶、换尿布。你在黑暗中的声音就模模糊糊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再长大一些了,你我之间,就满是战争。我从来不喜欢吃饭,你就逼着我,越逼越急,于是你拿着扫帚,把它掉个头,用帚柄对着我,气势汹汹地冲着我来。我东躲西藏,你东追西赶,每一次都像在打一场游击战,每一次我都冲出家门,向原野奔去,背后只有随风传来的你的叫骂声。

有时候,我缩在草垛的影子里,看你在滚烫的阳光里把稻谷一板车一板车地拖到门前的空地上,把它们扬起,晒在地上。那时,我觉得你是一个粗鲁、彪悍的人,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因为,你的汗水和谷粒一起,洒得满天都是。

后来,我离开了你,你淡在我的记忆里。

再一次看到你,是在医院里,你即将被推进手术室,做一个修复心脏的手术。你的脸因恐惧而略有些扭曲,握着妈妈的手不肯松开。我看着,感觉又回到了从前,只是,我是多年前的你,你是多年前的我。

从重症监护室中被移出来,我们又去看你。你躺在病床上,那张床和小时候我们俩睡的床大小差不多,那时,我经常被你挤下床去,但现在,就是两个我睡上去也稳稳当当的,搁在被子上的手青筋暴出,曾经的肌肉都消失不见,黑黝黝的皮皱巴巴地贴在骨上。你紧闭双目,呼吸缓慢而虚弱,一旦我们要离开,你脸上就满是害怕、无助,就像小时候的我害怕风的嚎叫一样。我突然发现,你也需要陪伴,因为你不再高大,不再魁梧,经历了波折之后,生活使你畏于单独相处。你贪恋我的安慰,就像那时我贪恋你的胸膛一样。

我从不知道深夜我熟睡后你的凝视,我从不知道我奔出家门后你的守望,每一次争吵不过是想给自己一点依靠:还有你在在意我,还有你在陪伴我。

外婆,我亲爱的外婆,感谢你六年多的滴滴关爱,感谢你的日日陪伴。

4.《陪伴》作文初二700字 篇四

长大后常听到电视上说到“陪伴”这个词,随着阅历的增长和逐渐成熟的心智,我终于平白了“陪伴”的真正意义。它是亲情友情以及爱情等世间多种真挚情感的代名词。有了它的存在,我们不再孤单,它是已悄然无声的方式存在的,看不见,听不到,也摸不着,

只等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感受它带给我们的温暖。它出现的方式有时可能是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引导你、推动你不断前进的手臂,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

然而又有多少人明白它的意义,知道它的存在,又有多少人总是也以这种方式对待身边的每一个值得帮助的人?

亲情的陪伴是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并且往往是最重要的。正是有了家人的关心和帮助,我们才会克服困难,但我们是不是都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呢?父母的陪伴是最使人感到幸福的,只有他们会无私地为我们奉献,却不求回报。

5.陪伴初二作文900字 篇五

你说天空中最亮的那颗星叫小诺,它会在你不在我身边时陪伴着我,它就像你一样懂我。――题记

那是一个淡漠的秋季,梧桐叶夹着风声萦绕在我耳畔,似雨入梦般告诉我,小考的失利伴随着梧桐叶的逝去而终将会过去。但是秋风中隐逸的凉意,却还是如影似幻地唤起我内心的伤感。或许我接下来的路都要在这如寸缕般伤感的失败中前行了,也许会失败,也许就在沉默中爆发了吧!

也正是在秋叶随风而落的季节里,我遇到了你。你就像一颗星星那么高冷,那么清寒,美得那么让我动彻心扉,于是我懂了。原来上天在我最失败的时候遇见你,就是让你和我谱写一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友情。

我与你相识是在那个军训休息的下午,那时天空正蓝,耳边时不时的还有几只不愿南去的鸟儿成歌。阳光的暴晒让周围的.人群都抱怨不止,我也是把绿头军帽拿在手上作扇风状,而你――我的仙女,你静静地坐在一侧,孤身一人,虽鼻头略有汗珠,但是身姿依然婷婷袅袅,卓约超然,让人心生向往。于是我们因此而结识了,并在以后日日夜夜里相互取暖。

那时我走读,你住校。我因为懒,所以早上老是被迫吃不了早点。后来你知道了这件事,自此以后,每天早上不管我起多晚,我的课桌上总是会有香气扑鼻的早点。

在那枯燥而又升学压力极大的中学时代,我每天都有诉不完的苦事,而处于同样情况下的你却是及其甘愿当我的笔友,与我一起在那么多笔记本上共同诉说着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友谊是那么的深厚,让旁人都艳羡不已。直到后来你告诉我你谈恋爱了。后来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独自苦闷中难过,每天看着你们十指相扣,一起去食堂,一起在宿舍楼下面告别……这些的每一件每一件都让我难过不已,也许我们的友谊再也回不去了?可是后来有一天你哭红着眼来找我,说你再也不相信男人了。然后我抱着你安慰了你很久,还告诉你什么都不用怕,不管怎样你还有我。也恰好是这时候,政教主任打着手电筒正好巡查过来,还问我你怎么了?我只好打呼呼说你语文没有考好。可是这些你都还记得吗?

上一篇:情侣间感人的话下一篇:致老师运动会加油稿最新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