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参考(共10篇)
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参考 篇一
新课程背景下一个物理教学论研究生向中学物理教师角色转变的成长经历与思考
建构主义教学论与高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研究
在线合作学习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探究基于叙事研究的英语教学论课程:在职教师培训的个案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研究
高师院校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构建化学教师教育学科课程群的研究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方法分类研究
论柏林教学论模式与德国汉语教学
基于SNS的高师生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新课程下的高师物理中教法实验课程改革探究
教学论视阈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低效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体育教学论内容体系优化与完善
化学教学中教师角色转换研究
网络教学平台支持下知能课程实施的学生学习评价的宏观设计 高师微格课程效能的实证分析
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沿革
基于生态学视角的教学资源库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中职专业课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物理学专业师范生PCK研究
基于网络课程评价规范(CELTS-22.1)的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生成性网络课程的设计研究
基于知能课程的“小论文写作”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在高师理论教学中的尝试
职前化学教师实验技能评价研究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中的情感教育
我国物理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状况及发展研究
我国高师物理师范专业教育类教材的调查研究
科学创造的教学论意义与教学对科学创造的素质关怀
物理教学论教材中教育测量与评价部分的比较研究
初中任务型英语教学模式的建构及应用
中学世界史“融汇”整合教学论析
论语文知识
知识经济时代思想政治课活动课程探索
德国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专业教学论”研究
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参考 篇二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以下简称“小语论”) 学科课程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它以小学语文学科的课程形态与教学形态为主要研究对象。课程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对小学语文学科课程的认识与理解, 提高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 奠定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并使其具有较为深厚的发展潜能。
但从现有课程的实施来看, 带有以往浓重的教学法课痕迹: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下, 学生们的学习大多还处于“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试忆笔记, 考后丢笔记”的不良状态。这种教学方式完全漠视学生个体内部因素的唤醒与发展, 仅注重对学生进行外在的灌输与塑造, 淡化了学习者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情境的感悟和实践环节, 影响了职前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我们试图从改变课程实施方式的角度, 以“问题驱动”为基本教学策略, 采取“研究性学习”等活动方式, 使“小语论”教学由教师的行为转化为学生的行为,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 唤醒主体的需求内驱力, 激发其潜能与创造力, 以实现“小语论”的课程目标。
二、“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 “问题驱动”策略基本内涵
“问题驱动”策略或曰“基于问题的学习” (Problem-BasedLearning, 简称PBL) , 这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思路, 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 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 (authentic) 问题, 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 并形成自主学习 (self - directed learning) 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 (real—world) 问题, PBL旨在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发展有效的问题解决技能;发展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技能;成为有效的合作者;并培养学习的内部动机。
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越来越热, 是因为它切实能够有助于促进学生打下灵活的知识基础, 发展解决实际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这与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是完全一致的。这种学习模式对我国当前大学生以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是很有启迪意义的。
毫无疑问, 基于问题学习方法不仅能够克服医学教育的困境, 而且反映了当今社会的共同需要。基于问题的学习能够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自我指导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 而这些都是作为未来小学语文教师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因此, 通过“问题驱动”教学实验与验证以及施教者教学行为与学生能力形成发展相关因素的考量, 探索提高《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是本课题研究的最终目标。
(二)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实施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特点就是情境促问题, 问题带情境, 通过“问题驱动”开展教学。它的内在联系是:创设问题情境是前提, 提出问题是核心, 解决问题是目标, 实践反思是归宿。
1.问题呈现:
在这个流程中, 将教学问题置于“候诊”状态,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以此激发学习的内驱力。发现问题并给予准确表征是重点。学习活动通过“自主阅读”“亲身感悟”“案例分析”几个环节展开。即, 首先阅读“小语论”教材相关部分的材料, 以获得对学习内容的初步感知;其次, 进入小学课堂见习, 听取相关类型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 一如医学教学的“临床”经验, 以“获取问题”;第三, 搜集典型案例, 结合“临床”问题加以比照分析, 将问题呈现出来。比如, 在阅读教学中, 朗读的状况很不理想, 小学生 (包括部分教师) 的普通话不够标准, 方音明显;课堂朗读时间不够充分, 往往匆匆而过;或者有较多的朗读时间, 但又缺乏层次性的要求;课堂朗读指导的效果不明显, 与“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想去甚远。因此, “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怎样恰当地指导朗读”等就成为课程学习中应当“破解”问题。
当然, 仅仅发现这些问题还不够, 同时要求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 并对其给予准确表征。这一方面是提高他们对问题的概括能力;另一方面, 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 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对上述问题的准确表征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朗读指导不够到位”。
与PBL由教师设计问题并提出给学生讨论所不同是在于问题的定义与解决。笔者认为, 问题驱动价值的实现, 不能仅仅依赖教师对问题的呈现, 还有一个学习者自己发现问题的环节。如何发现问题并能准确表征, 是学习者学力的重要标志, 也是本研究试图突破的难题所在。这也是通常所说的,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2.设法求解:
当问题得到了准确的表征和呈现, 就进入了“设法求解”的程序。在这个程序中, 主要是采取小组内部分工, 通过小组讨论、查阅工具书、上网浏览资料等方式寻求解决方案。这个程序结束时, 学习小组的每个成员必须有个人的求解备选方案, 以及在此基础上经过小组共同研究、探讨而形成的集体成果, 并向全班展示和汇报成果 (包括个人收集的资料、个人的研究结果及小组讨论记录等) 。
“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查找资料, 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通过阅读查找、比较分析、梳理整合, 自己建构、抽象、概括出相关知识, 经过这一过程, 学生们可以大大丰富自己对某一研究领域的了解, 对自己已经掌握的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知识作了很好的补充, 视野也得到开阔, 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深刻多了, 尤其是通过大量案例的搜索研究, 学生们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3.实践反思:
“反思实践”让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教学情境中, 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兴奋度, 促进教育理论、教学技能的建构与生成。在这个程序中, 主要是组织学生带着相关问题, 并就其提出的方案尝试上一堂朗读指导课, 来具体落实, 并深刻体会问题的解决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小组集体备课, 共同进行教学设计, 在反复研磨的基础上, 形成课堂实施方案, 再由一名同学上堂授课, 其余同学一同听课, 最后评析、总结, 从而达成对问题解决的共识。
三、效果分析
1.使学生树立了真正的“问题意识”。思维产生于问题情境, 又以解决问题为其目的, 思维的问题性正是人的认识的基本特征。“问题驱动”教学策略立足于“小语论”课堂教学, 始终把“发现提问”“表征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从而可以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猎获知识, 掌握技能方法, 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能力。
2.“问题驱动”的教学以问题为主线, 带着问题去探求解决问题, 打破了课堂封闭沉闷的传统格局, 打造了开放兼容, 各抒己见, 合作探究的交流平台, 有助于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积极性得到增强, 密切了师生关系, 生生关系。更重要的是, 强调学生在情境问题中积极思考, 自主探究, 通过释疑生疑, 生疑释疑的往返过程,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与思维潜能, 提高了自己的高层次思维能力, 如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学会了合作、探究。通过“问题驱动”教学策略, 以教材内容为主线以问题作向导, 采取以探究式为中心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探究中, 小组共同分担任务, 有明确的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很好地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 正确认识自我。尤其是在小组交流探讨中, 大家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可以大胆争论, 甚至产生激烈的思想碰撞。此间, 大家不仅学习到相关的教学内容, 还充分地交换了彼此的观点, 学会了向别人的想法质疑, 学会了向大家表述自己的观点, 学会了学习知识的方法。有利于相互学习、启发和促进, 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哈佛大学流传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更是一语道破天机:“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的应用, 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在不断地思考问题, 不断的解决问题及反思实践中磨炼及享受成功, 另一方面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勇于批判以及勤于动手的良好习惯, 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甚至可以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儒德.问题式学习:一条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5) :53-56.
3.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参考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程 学科建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96-02
现如今,在我国的教学系统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已经成为各大高等师范学校中小学教育专业中的核心教学课程,同时也是能够表现出小学教育特色重要课程。而小学语文课程的创建与发展质量的高低,都能够影响到师范学校毕业生走上教育岗位后表现出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与教育能力,并且能够直接影响到毕业生在教育工作领域中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内容系统的改革
1.主干课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技能的培训”就是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针对不同学生发展情况、教学内容等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的能力。然后通过进行微格训练,进一步的提升师范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其中训练的主要内容有:第一的,分析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成功案例[1]。第二,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编写出相应的教材分析报告以及教学设计。
2.选修课
开设小学语文教学心理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调研方法课程、小学生师资教学研究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与教案研究课程等。通过上述选修课程,能够进一步的帮助学生了解并扩展与小学语文课程以及教学等方面相关的知识。
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就是针对相关小课题进行研究,然后撰写论文,最后开展学术讲座。这些小学语文方面的教学研究与学术活动能够深入的发掘学生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动力与潜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专业的教学技能,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师范学生巩固知识,为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1.结合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情况,促进教学课程开放性的发展
进行“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增强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力度。根据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很多师范学生采用的都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法,无法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以这一课程的建立就是为了增强书本中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2]。具体来说,就是丰富知识的存在形态,从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的知识,从而达到激发师范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与此同时,鼓励师范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学到的知识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2.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培训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育体验为教学基础,以传授知识理论为教学目的,将教学实践与分析经验作为教学方式,从而深化小学语文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促使师范学生形成现代化的语文教学观念。另外,教师需要确立学生为教学主体,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鼓励师范学生将知识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可以分析其他学校成功经验,展开教学调查与实践,引进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总结、感悟与学习,构建更为全面与整体的知识结构[3]。
3.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就职前的专业教育
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第一,进行模拟教学。收集国内外教师比赛获奖资料,鼓励学生进行分析与模仿。在分析与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师范学生明确这一设计的意义与目的,吸取他人成功经验,改善自身的不足之处,将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思考分析与解决中,进一步的促进了师生、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第二,进行微格培训。要求师范学生独立的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分析,然后依照自身的理解、调查以及相应的知识理论等设计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相关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让师范学生仔细的观察教师的教学模式,找出教师教学的优点与不足之处。这样做能够进一步的提升师范学生的理解、观察、模仿以及总结能力,同时这一过程也是促使师范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中的过程。第三,进行试讲。这一过程是学生进行实际教学之前必须进行的步骤。目的就是检查师范学生设计、考核师范学生对于教学的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教学科目,将这一科目看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一整体重点强调的就是:全面培养以整体方法构成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师,并且培养小学语文教师优异的教学理念、专业的教学知识以及具有一定特色的教学技能,同时培养小学教师进行适应的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知识掌握能力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因此,一方面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巩固教师自身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引导教师进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灿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2:215-216.
[2]辛涛.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体系的改革构想[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39-42.
4.《课程与教学论》前测题答题参考 篇四
1.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
(1)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2)制定教学计划的主要依据是:
1、内容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2、与社会现实的一致性
3、广度与深度的平衡
4、使用广泛的学习目标
5、考虑学习的可能性和适应性
6、适应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2.举例说明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
(1)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是指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物质条件,可以是视听,也可以是实践活动,现在以多媒体居多。(2)教师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和学校的物质条件。
(3)例如:讲解基本概念和理论如物质的量,主要采用讲述法;引入摩尔质量的概念,可以在讲述法的基础上采用类比物理中速率的类比法;讲解元素化合物知识很多可以采用实验教学(实验法),还可让学生根据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进行讨论(讨论法);讲解《环境保护》和工业相关知识可用多媒体放映相关的图片和录像(演示法);讲解有机反应历程和原电池可用动画模拟微观物质变化等(演示法)。
3.简述中学化学课程学习特点。
答:
化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取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学化学课程学习有以下特点:
(1)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它是以化学教材为媒介,以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化学教学目的要求为目标的学习。学习的基本进程是由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所规定,具体的进度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掌握,不能由学生自由决定。因此有 着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效率。
(2)学生的化学学习有明显的受控性。除了学习内容和进度受国家教育行政机构控制外,学生化学学习的过程也受教师教学的程序和方法的制约。
(3)中学化学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前人经验的总结,间接的知识,而且其中最主要的是化学基础和基本技能。
4.简述高中生学习化学的心理特点。
答:
(1)高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高度发展。他们能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自我反省和监控,以提高思维的效率和品质。同时高中学生的思维更具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2)高中生的辨证思维也发展迅速,渐渐能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就高中学生的整体来说,辨证思维的发展也还没有完全成熟,因而高中学生看问题时的偏激倾向等在所难免。高中生在良好的教育下,具有了运用理论进行假设的思维能力,也就有了较强的思维预见性和内在性。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高中二年级是抽象逻辑思维趋于发展成熟的时期。
(3)高中生的词汇量继续增大,并且对词汇量的理解更接近它的本质特征和属性。他们已摆脱了对词汇掌握的零散、片断的状态,日益构成有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一切都为他们学习更为抽象的科学知识奠定了心理基础。(4)高中生的情绪发展有如下特点:
1、延续性。高中学生的情绪暴发的时间延长,稳定性提高。
2、丰富性。高中生正处在多梦的年龄阶段,几乎人类所具有的情绪种类都可能在高中生身上体现出来,并且各类情绪的强度不一,有层次的不同。如哀伤,有遗憾、失望、难过、悲伤、哀痛、绝望之分。另外,情绪体验在内容上,也表现的千头万绪、丰富多彩。
3、特异性。高中生的情绪体验有个人的独特的“光环”,有个性的差异、自我感知的差异。
5.举例说明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答:
第一类化学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适用于“物质的量”、“摩尔”等基本概念教学。
(2)谈话法和讨论法:例如浓硫酸和碳的反应产物的成分判断,可让学生讨论有哪些方法,哪些方法是不对的,哪些是有缺陷的,哪些方法是合理的。
(3)演示法:展示元素周期表、合成氨工厂的挂图、硫酸工业的模拟装置等。
(4)实验法:物质的性质,如氯气和氢气混合气体在强光条件下爆炸;钠单质与水反 应探讨等。
(5)练习法:化学计算等。
(6)读书指导法:课后阅读资料,如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第二类化学教学法:
(1)发现法:如钠单质与硫酸铜溶液的实验探究等。
(2)局部探求法和引导发现法:元素周期律的教学,从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找规律。(3)“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教学法:如多步讨论计算、守恒法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等。
(4)单元结构教学法:律后元素的教学,如氧族元素的教学等。
6.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各有什么特点?
答:
(一)接受学习
1、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
2、接受学习有以下一些特点。
(1)从学习内容上说,事物的意义是由语言和符号来表达的。代表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都是现成的、已有定论的、科学的基础理论材料。
(2)从学习内容呈现的方式说,一般是用定义的方式,或通过上下文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接受事物的意义,即反映事物的符号、概念和命题的意义。(4)从学习过程说,是将新的符号、概念和命题整合于已有的认知结构之中,使新旧学习材料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信息内化,融为一体而储存下来,以便日后可以再现并运用。
(5)从发生上说,它较发现学习为晚。因为学龄前儿童知识贫乏,缺少应有的适当观念,所以它不能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但在入学后,知识日益丰富,同化逐渐可能,才逐渐取代发现学习而转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二)发现学习
1、发现学习是教师启发学生独立发现事物意义的学习。作为启发式教学,日本学者大桥正夫把它概括为“以培养探究性思维的方法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的学习。”
2、与接受学习比较,发现学习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发生较早。学龄前儿童就有,而且也是他们获得初级概念的主要手段,是概念形成的典型方式。到学龄期则降为次要地位,虽然在任何年龄的人中都有它。
(2)学习内容,多少是以未有定论的实际性材料为主,不是现成的结论。所以,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3)教师呈现学习材料,采取的是间接提供方式,让学生依据提供的事实或线索去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从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4)学习过程较为复杂。首先要将提供的材料或既定的信息序列进行重新组织或转换,使之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统一,并发现其中的隐蔽关系。然后,将它们整合,并纳入认知结构之中,将发现的内容加以内化,从而获得新的意义。必须先独立发现,而后整合内化。作为概念的形成,包括有序的八个心理过程:辨别、抽象、假设、验证、选择、整合、分化、表述。(5)它适合学前儿童和低年级学生的初级概念的学习,适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虽然,时间较长,模式又不固定,但各种问题的解决要通过发现学习。
7.简述学习化学概念的两种类型及应注意的问题。
答:
(1)化学概念可以分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个方面的概念。属于基础知识方面的概念大致可以分为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化学量、化学用语等几类;属于基本技能方面的概念,主要包括实验技术和化学计算等。
(2)概念具有逻辑性、概括性和抽象性三个明显特征。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概念的特征,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概念,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学中应注意:
1、日常概念对学习化学概念的影响;
2、充分而正确地运用变式和对比;
3、讲授概念应突出概念的关键;
4、沟通联系、对比异同、形成概念体系;
5、结合基本概念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8.简述化学概念教学的两种形式及特点。
答:化学概念教学的两种形式:同化和顺应。
(1)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也就是指学习新知识时,找出与原有知识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利用相同或相似处来进行学习。
(2)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也就是学习新知识时有所创新,与旧知识无关系。
9.简述中学化学中技能学习过程的四个阶段及特点。
答:(1)技能是通过反复练习,进而巩固熟练,达到自动化了的动作或智力活动的方式。中学化学技能的学习可分为智力(心智)技能的学习(如化学用语的学习,化学计算的学习,规范书写实验报告等)和操作(动作)技能的学习(如化学实验中化学仪器的洗涤、使用、组装,分子模型的装配等)两大类。
化学技能的学习,必须首先力求正确,然后给予多次练习的机会,直至达到自动化的地步而形成化学技能。
(2)化学操作技能学习的过程分认知、分解、定位和自动化四个阶段:
1、认知阶段 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使学生了解和技能有关的知识和
动作的要领,而学生则要通过观察、记忆和想象来初步掌握这些知识和动作要领。
2、分解阶段 化学实验操作对于刚学化学的初三学生来说,是有相当难度的。因为在这个阶段,他们的注意范围狭小,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动作紧张,顾此失彼,难以连贯地完成实验操作。这个阶段教师应逐项示范,学生要逐项练习,直到初步学会。
3、定位阶段 实验基本操作初步学会以后,就把它们连贯起来应用到具体实验之中,并不断得到练习,从而使动作固定下来,达到“动作定位”。在这个阶段要特别注意操作的规范化,使动作“定位于规范”。否则形成错误操作,以后就难改正了。
4、自动化阶段 学生经过多次做实验,它们的实验操作逐步熟练(基本操作规范,基本操作之间的连贯顺利、流畅),最后达到自动化水平。这时某些简单的实验操作,不需要十分专注的视觉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只靠动觉控制就可以了。
10.简述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类型及编排特点。
答:
(1)高中化学知识结构类型: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无机化合物和化工知识、有机化合物、化学计算、化学实验几大类型;
(2)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特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知识网络化、系统化。
1、基础理论部分
例如高一基础理论部分包括《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三章,分别为高
二、高三的反应热、晶体结构等相关学习打好基础。
2、元素化合物部分
先系统讲解ⅠA族和ⅦA族,为讲物质结构和周期律铺路搭桥,在物质结构和周期律之后讲ⅥA、ⅣA、ⅤA族,这样便于应用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理论指导这些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每个主族中先介绍最常见、最典型的元素单质,接着再以这种元素为基础介绍该主族中其他的元素及其化合物。在族内元素性质比较时又以物质结构知识为根基,体现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并印证了“量变引起质变”“结构决定性质”这些唯物主义观点,将知识点由点串成线,最终形成知识面,形成知识网,有利于 加深对化学反应规律的了解。
3、有机化学部分
课本有机化学部分每一章中,首先介绍一种该类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体现“官能团”的性质,然后再介绍几种该类其他化合物,进一步体现官能团的性质。学习的时候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化学实验部分
高一:基本实验 高二:基本实验 高三:物质的检验和实验方案的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及深。
11.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联系和区别。
答: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现代教学设计的操作系统是在传统备课的原型上发展起来的,所不同的是现代教学设计把传统的内容作为操作原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把这原型系统化、科学化、变为更具操作性和可控性的模型和流程。
(1)从教学理念上看,传统备课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它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如何从教学中提高考虑较少。而现代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在先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设计教师如何教。
(2)对教学资源的处理上看,传统备课对教材、练习等强调智能发展的有形教学资源考虑较多,而对教学方法、以及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德能的一些资源考虑较少。而现代教学设计做到了智能与德能,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既重视有形的教学资源,更重视无形的教学资源。
(3)从科学性与操作性上看,传统备课往往凭教学经验行事,没有把教学过程当成一个系统进行全面和深刻的分析,因此科学性与操作性都不强,而现代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对教学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教学措施具有针对性,因此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
(4)从对待教学媒体上看,传统的备课不重视媒体的运用,媒体选择较为单调,而现代教学设计十分强调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功能,注重多媒体的组合设计。
12.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
高中新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有以下几方面:
(1)促进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
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不仅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的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以学习能力为重点的学习素质和以情感为重点的社会素质)的形成;
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地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2)促进教师成长 根据新课程评价目的的要求,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课堂教学的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的问题,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的目标,满足教师个人发展的需求。(3)以学论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的质量。
5.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参考 篇五
方法类
1、【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手册》(第八版),华夏出版社,2004年。
2、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美】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乔伊斯·P·高尔著,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思想类
1、【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华夏出版社,2001年。
2、【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
4、【法】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学方法的规则》,华夏出版社,1999年。
5、李亦园著:《文化的视野》,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教育类
1、【德】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2、【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本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4、【巴西】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赵友华、何曙荣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5、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6、胡德海著:《教育学院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课程与教学论类
1、【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
2、拉尔夫·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3、【美】加里·D·鲍里奇著,易东平译,吴康宁校:《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4、Thomas L.Good and Jere E,Brophy 著,陶志琼、王凤、邓晓芳等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50页。
5、【日】佐藤学著,忠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前苏联】赞科夫著,俞翔辉、杜殿坤译:《教学论与生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7、【日】佐藤正夫著,钟启泉译:《教学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8、【英】丹尼尔·劳顿著,张渭城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9、【加】马克斯·范梅南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10、【美】埃金、考切克、哈德著,王维城等译:《课堂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
11、【日】佐藤学著,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长春出版社,2003年。
12、【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帕特里克·斯莱特里、彼得M·陶伯曼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上、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13、李秉德主编、李定仁副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
14、王策三著,《教学论著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
15、王策三著:《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16、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
17、李定仁、徐继存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18、张楚廷著:《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19、施良方等著:《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9年。20、石中英著:《只是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
21、李定仁主编:《教学思想发展史略》,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
22、吴也显主编:《教学理论新编》,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年。
23、徐继存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版社,1996年。
25、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26、陈瑶著:《课堂管擦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27、瞿葆奎主编:《教育学问文集·课程教材卷》(上下),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
28、董远骞著:《中国教学论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29、吕达著:《中国近代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30、吴文侃主编:《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
31、张华著:《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33、李吉林著:《情境教育的诗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4、石欧著:《教学别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5、杨启亮著:《困惑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36、张楚廷著:《教学论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37、江山野主编译:《建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年。
38、刘良华著:《校本教学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
6.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篇六
1.课程论是依据对社会需要,学生心理特征,学科系统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2.语文科自1904年单独设科。
3.我国古代课程与教学论的著作有《学记》,(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学论专著)、《读书作文谱》。西方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4.孔子的教育内容根据《论语》概括出来:文、行、忠、信;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教学的主要科目;《诗经》《尚书》《礼记》《乐经》《易经》《春秋》是孔子教学的主要教材。5.课程论成熟的标志就是1918年博比特出版的《课程论》。6.课程是为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他的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合,包括为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而营造的学校环境的全部内容。
7.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三大课程流派:(1)学科中心课程论(2)人本主义课程论(3)社会再造主义课程论。
8.现代课程论的基本概念是:课程论是依据对学科系统、学生心理特征、社会需要的不同认识和价值取向而建立起来的关于课程编定的理论和方法体系。9.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最早的一部教育学。
10.教学论包括:(1)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来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理论传统,代表作有苏联教学论专家达尼罗夫编著的《教学论》(2)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斯金纳的程序教学代表了行为主义的教学理论。代表作《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3)认知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专家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布鲁纳的“发现法”是认知教学的代表。(4)非指导性教学。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是情感教学的代表。1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包括语文课程与教学发展的历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践问题等。基本任务是:认识语文课程与教学现象,揭示语文课程与教学规律,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12.语文课程现象,是指语文课程在发展、变化中所表现的外部形态和连系,是语文课程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变现为三个方面(1)物质性的(2)活动性的(3)关系性的 13.语文教学现象,是指语文教学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外部形态和联系,是语文教学外在的、活动易变的方面。变现为三个层面:一是环境性的,二是活动性的,三是关系性的。14.语文课程规律,是指语文课程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而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15.语文教学规律,是指语文教学及其构成要素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16.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管理、研制、应用三种类型。(1)语文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行政组织领导,二是对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的行政管理,三是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2)语文课程研制实践(3)语文教学应用实践。
1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
一、孕育于教育学时期(1902—1918),1902年,钦定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
二、国文教授法时期(1918—1924)
三、国文教学法和国语教学法时期(1924—1939),黎锦熙于1924年出版了《新著国语教学法》
四、语文教材教法时期(1939—1978)
五、语文教学法和语文教学论时期(1978—1989)
六、语文教育学时期(1989—1997)
七、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时期(1997—)。18.教学法的特点是实践性和操作性,侧重于研究教学的实践技能;教学论的特点是理论性和指导性,侧重于研究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追求的是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教育学的基本特点是教育性和方向性,是运用学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从特定的侧面用特定的方法,来完成促进学生个性完美发展的育人任务。19.从“语文教育学”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本质的回归。“语
文教育学”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学科教育学—语文教育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名称产生的逻辑是: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这两个不同的逻辑顺序显示:“语文教育学”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个性完美发展的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学。终极目标是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的,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它的实践过程。从强调终极目标到强调实践过程,是自身本质的回归。
2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既要研究教又要研究学,既要研究具体操作问题又要研究基本理论问题,既要研究教学又要研究课程,既要研究现实又要研究历史和预测未来。第二章
1.中国古代教育有三种表现: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2.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然后学习以“五经”“四书”为主体的儒家经典;以文选作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3.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历时最久、最具代表性的蒙学读物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合称“三百千”。主要作用是用韵语化的方式集中写字。《千字文》相传为南朝(梁)周兴嗣所著。《百家姓》相传为北宋人所编。《三字经》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4.“五经”即经过孔子整理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加上失传的《乐经》也称“六经”;“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作《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四部著作的合称。
5.文选读本是我国古代用来进行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材。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南朝(梁)太子萧统编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6.我国传统语文教育有三大经验:一是建立了成套的、行之有效的汉字教学体系;二是建立了成套的文章之学的教学体系;三是建立了以大量的读、写实践为主的语文教学法体系。7.识字教学的经验:1)集中识字,为读写打基础。集中识字阶段的识字量以2000字左右为宜,“
三、百、千”三本书结合起来,单字在2000字左右。2)韵文化,便于朗读和朗诵。3)正确处理“文”与“道”的关系。《三字经》是把伦理教育与识字教学结合的最成功的例子,最能显示语文的独立社会价值的是《百家姓》。4)联系日常生活。5)激发儿童的兴趣。8.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四大弊端:脱离语言实践,脱离应用实际,忽视文学教育,忽视知识教育;古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三大问题:1)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目的的问题。2)教学内容问题。3)教学方法问题。
9.近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历史时期的语文教育。又以1919年的五四运动为分界线,划分为近代语文课程与教学和现代语文课程与教学。最突出的有语文单独社科、“国文”名称出现和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这三件大事。
10.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历史上由政府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1904年清政府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政府正式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现代学制。
11.蔡元培199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就将这一学科临时称为“国文”。12.语文教学中的变化,是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合法地位,并逐步占据了主要地位。1920年该国文科为国语科,白话文进入语文课程,标志着具有现代意义的语文课程的确立。13.现代文进入语文教学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是区别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根本标志,代表了语文教育发展的真确方向。
14.“国语”的基本性质就是标准的口头语言和用标准的口头语言写成的现代文。
15.现代文教学逐步取代文言文教学,是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形式上的变化;以“传道”为主变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是现代语文教育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本质上的变化。16.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接受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等人的建议,决定取消“国语”和“国文”这两个名称,统称“语文”。所谓语文,应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的普通话和照普通话写出的语体文。
第三章(全日制义务教育)
1.课程性质与地位: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他在几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2.课程的基本要求: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初中》 3.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4.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5.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6.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1)人是3500个左右常用的汉字2)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二、阶段目标: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二)阅读:背诵优秀的诗文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写话:学会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1)背诵优秀诗文50篇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使用冒号、引号。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2)背诵优秀诗文60篇3)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四学段(7—9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二)阅读1)背诵优秀诗文80篇2)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三)写作: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四)口语交际
(五)综合性学习第四章(普通高中)
1.课程性质: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课程基本要求: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3.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学生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选修课程也应该体现基础性,但更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4.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
5.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第五章
1.语文教学设计是以教育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等作为理论基础,分析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和客观需要,制订语文教学规划。《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集中体现了当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2.语文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造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3.确定教学目标:1)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语文课程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与教学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4.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2)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3)适应社会需要。
5.语文教学目标的表述: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的,可理解的。3)行为目标陈述有两类基本方式: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4)必要时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条件。5)要有具体表现程度。6)语文教学目标表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表现程度)。
6.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2)语文教学中发展治智力的原则。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各种语文能力协调发展的原则。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7.自主学习,是同“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相对而言的。特征:1)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2)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3)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8.合作学习是同“个体学习”相对而言的,而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要素:1)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2)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4)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
9.探究学习,就是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景,通过学习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10.单元教学的基本特点:传统语文的基本特点是文章选编,现代语文教材的基本特点是单元组合。随着语文教材编写体例的变化,单元教学逐步成为最基本的教学结构形式。单元教学就是把体裁、题材或表达方式等方面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若干篇课文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阶段。
11.板书图示的基本功能是用简明、醒目的板书、图表和形象,勾勒出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完整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进行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的训练,完成各项教学任务。板书主要内容有文章结构提纲,人物形象提纲,情节发展提纲,写作方法提
纲,景物描写提纲,知识讲解提纲,训练要求。板书图示的主要形式有书写、表姐、图示等。12.板书图示的能力要素:1)硬笔书法能力,书写必须符合硬笔书法的基本规则。首先要做到字体规范化,工整、流利、醒目、美观等。2)一定的制图能力和绘画能力,并逐步形成系统的教育工艺。3)版面设计的能力。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难点、疑点等,来设计版面的形式、结构、顺序等。要做到简明扼要、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结构完整。4)文明的书写习惯。
13.板书图示的美感要素:1)简洁美。能够对课文的内容特别是复杂课文的内容作高度概括,做到语约义丰,以简驭繁。2)含蓄美。简练和概括,使一切板书形式中都具有很多“空白”,能给学生以思考和想象的余地,产生一种回味无穷的含蓄美。3)缜密美。能够展示课文内容特别是繁杂课文内容的内部结构和逻辑关系,显示出一种谨严、缜密的总体美。4)映衬美。板书常用位置排列,色彩区别等方法,将具有对比或类比性质的方法显示出来,相映成趣。
14.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第七章
1.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至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阅读习惯态度,指向知识与能力目标的阅读能力,指向过程和方法目标的阅读方法。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能力。一)阅读感受力 二)阅读理解力 三)阅读欣赏力 四)阅读评价力 五)阅读迁移力 六)阅读创造力。
3.写作教学的任务:
一、育人训练
二、积累训练 一)观察与感受生活 二)广泛涉猎读物
三、思维训练 一)善于想象与联想 二)深入地思考问题 三)全面、辩证地看问题
四、语言训练 一)准确生动 二)简明得体
五、简明训练 一)审题的能力训练 1.准确理解文题含义 2.弄清写作的要求 二)立意能力的训练 1.正确2.深刻3.新颖 三)选材能力的训练 1.真实2.典型3.新颖 四)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 五)运用表达方式能力的训练 六)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七)修改文章能力的训练
六、文体训练
七、写作速度训练。
4.写作训练方式:一)单项作文训练 二)命题作文训练 三)供材料作文训练 四)想象作文训练 五)话题作文训练 六)研究性作文训练 七)自主作文训练。
第九章
1.口头语言主要特点是有声化和情景化,书面语言的主要特点是符号化和规范化,书面语言较之口头语言是更为高级的发展形式。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基础和背景,能够不断丰富和促进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书面语言的学习和发展是学习和发展口头语言的继续和提高,能够规范和指导口头语言的学习和发展。
2.口语交际教学的主要内容:1.口语交际的态度 1)耐心专注地倾听 2)自信负责地表达 2.语音识别力 3.话语记忆力 4.话语理解力 5.话语评判力 6.口语表达力。
3.口语交际教学的基本方法:一)听讲 二)诵读 三)复述 四)答问 五)讲述故事和见闻 六)专题演讲 七)即席发言 八)讨论或辩论 九)创设生活场景。
4.综合学习的主要特点:一)整体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综合,是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是最基本的层次。较高层次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各个学科的综合。最高层次是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是实践性和社会性的综合。综合性学习立足于学生个性的整体发展,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二)自主性。语文教学的其他四个领域即识字与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三)开放性。学习目标不以获得知识为唯一目标,而以语文素养和人格力量的整体发展为目标。
5.综合性学习目标的特点:一)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与体
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二)在综合性活动中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三)让学生体验成功。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一大亮点就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由过去“一把尺子”的评价变为“多把尺子的评价”。四)强调过程和方法。五)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6.实施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方式:一)与综合性学习相适应的基本方式是探究性学习。二)利用教材资源进行综合性学习。三)充分利用和广泛开发教学资源。1)从当地文化中选取资源。2)从时事材料中选取资源。3)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源。四)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五)面向全体学生,承认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学生,是顺应未来教育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必然体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唯一途径。
7.综合性学习一般有三种形式:1)综合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2)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整合。3)学校与家庭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7.语文教师的转换:
一、教师角色的隐喻与教师角色的转换。
二、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
三、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
四、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1)与学生的合作 2)与其他教师合作 3)与家长合作 4)与教育管理者合作 5)学会合作的三大技巧(倾听、交谈、沟通)
五、从呆板的经验者转换为教学的创新者。1)语文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的精神 2)新课程为语文教师的创新提供了良好得条件 3)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自身的创新潜能 4)语文教师的创新体现于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8.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方式:1)单相交流方式 2)双向交流方式 3)多向交流方式 4)综合交流方式。
9.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升:
一、语文教师应提升处理教材与设计教学的能力。1)确定教学目标的能力 2)确定教学结构的能力,教学结构分为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指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内容的相互联系。纵向结构指教学环节的教学结构,包括学生的预习、导入讲解或讨论,作业布置、小结等各个环节,也就是主体的呈现,主题的展开、主题的完成。3)选择教学策略的能力。
二、语文教师应提升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1)教学语言能力—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规范、正确、得体。2)课堂组织能力—班级教学的组织形式,小组学习的正确形式。
三、语文教师应提升评价学生学习的评价能力。1)设计练习的能力 2)处理作业的能力 3)综合评价的能力。
四、语文教师应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五、语文教师应提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1)是它的物质形式,它的基础设施等 2)是它蕴含着的人类高级智慧。
10.导入方法:1)释题入手,步步深入(释名物、释题意、释结构)2)联系旧课,以故引新 3)制造悬念,引起注意 4)故事引入,激发情趣 5)描绘形象,引入联想 6)演示练习,激荡思维 7)精于设问,循之善诱 8)比较异同,变换角色。
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参考 篇七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不少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被公认为枯燥、乏味的课程,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门没有用处的课程。学生对它的喜欢程度也往往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这门课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方法不当,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应用理论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并举是它的特点。这门学科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和其他理论不同,它是直接指导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门应用理论科学。教师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才有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才是有用的理论。
然而,《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与文学类课程相比,其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本来就差之甚远,也就不太容易吸引学生。再加上有些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变革,一味地满堂灌,一味地用讲授法单纯地讲授抽象、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很少联系新课程语文教学的实际,很少运用案例教学、观摩教学、学生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这就极易导致这门课的理论教学严重脱离实际,使学生对它产生空洞、抽象、无味、无用的认识,因而没有多少兴趣听讲,更不可能有主动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学生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后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各种新理念、新理论、新变化缺乏深刻、充分的认识甚至是最基本的了解。那么,还何谈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呢?还何谈培养学生必备的语文新课程教学能力呢?又何谈这门课程的价值呢?
2. 忽视实践教学,学生缺乏充分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人们习惯的一种错误观念是把《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单纯定位为一门理论课程。而且,在高校教学中,所谓的“理论性”往往被过于强调且达到了一个极端的境地。因而,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才会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而轻技能训练、重教师讲授而轻学生实践的现象。因而,不可避免的,整个实践教学往往处于被严重忽视的境地。
因为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大多数高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一直存在着“理论讲授多,实践训练少”的问题。这门课的理论授课时间一般占3/4以上,实践训练时间不到1/4。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学生每周的课内教学技能训练时间常常只有甚至不足1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大部分项目不能正常开展,仓促进行的一些训练如设计教案、模拟试讲等也只是走走形式,收效甚微。缺乏充分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学生如何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呢?学生最基本的语文教学能力又从何而来呢?也就难怪不少学生在教育实习时甚至毕业后仍连最基本的口语表达、导入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等能力都严重缺乏。
3. 实践教学科学性不强,教学技能训练不够系统、细致、扎实。
近年来,有部分高校开始重视《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教学,专门安排每周1—2课时来进行语文教学技能训练。但是,因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至今只有理论教材,没有规范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材,所以,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方法、项目、组织形式、程序、重点、评价等完全靠任课老师来设计、操作。这就很难保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实践教学的科学性。一些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来组织学生进行有计划的系统、细致、扎实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比如,不让学生站上讲台进行朗读、自由演讲、讲导入语、设计板书、提问等基础训练就直接开展说课训练、试讲课文训练;不让学生观看语文新课程教学录像、讨论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就让学生设计教案;训练中缺乏教师必要的指导点评及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应付训练而教师不作严格要求,等等。显然,即使实践教学有较充裕的时间,如果组织、实施不够科学、扎实、严密,也会导致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使学生的语文教学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二、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使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
针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积极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把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这样做可以一举两得:首先,能够使抽象的理论显得更加具体、生动、易懂、有用,使学生乐于学习,促进学生学好理论;其次,因为课程与教学理论对中小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指引作用,搞好理论教学又能够为学生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奠定必要的基础,所以,改革《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理论教学,也恰恰是搞好其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前提。我们在理论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改革策略。
1. 让学生先感受、体会中小学新课程教学实际,再学习课程与教学理论。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没有经历小学、中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他们对语文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模糊记忆中。在他们对语文新课程的教学实际没有任何具体感受和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就直接让他们去学习语文新课程方方面面抽象的新理念、新理论,理论就会显得枯燥、空洞而难以消化,从而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所以,先让学生对语文新课程课堂教学实际有一定的具体感受、体会,再开始学习理论,是最好的做法。而各高校传统的做法都是在学期中段或末段理论学习过半时才安排学生观看教学录像或到中小学课堂现场观摩语文教学。这就需要我们改革理论课的教学计划,在第1至3周先安排学生观摩语文新课程教学录像或者到附近的小学、中学现场观摩优秀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第4周才开始启动理论教学。当然,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一定要认真、投入地观看,写出比较详尽的课堂实录并保存好,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料,要求学生以后随时把这些课堂实录带到理论课的课堂上。带着观看课堂教学实况的感受和经验开始后面的理论学习,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热情和动力。而且,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以随时举出那些观摩教学中的实例来阐述抽象的理论,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讨论一些实例,以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理论将不再空洞、抽象,不再枯燥无味。
当然,根据理论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学期中段或末段,教师还可以再安排一定的观摩教学录像或观摩现场教学的活动,并把观摩和理论讲授、探讨紧密结合在一起。
2. 突出理论重点,强调其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教学要突出两大重点。一是语文新课程中最重要的一些新理论、新变化,例如,反映语文新课程总体指导思想的四点课程基本理念,全新的语文课程性质观,全新的语文课程目标观,语文教学对话理念,个性化写作理念,综合性学习理论,语文新教材的巨大变化,等等。二是操作性较强的语文教学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因为前者对于学生从事语文新课程教学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不掌握这些新理论,了解这些新变化,无论学生具备多么优秀的教学基本功,他们都无法成长为合格的新课程语文教师;而后者具备突出的实用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包括教学过程的总体设计以及一些教学环节的具体设计如教学导入设计、提问设计、板书设计等)能力至关重要,而较强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正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重要教学能力之一。所以,教师要把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这两大重点方面来精讲细讲,对其它内容则可以少讲或略讲。
3. 运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一词,英文中称“case”,也叫个案、事例、事件,是指与教学有关的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典型事件的内容、情节、过程和处理方法所进行的客观描述,它不能用“摇椅上杜撰的事实”来代替,也不能用“从抽象的、概括化理论中演义出的事实”来代替,它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者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为相互脱节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1]在《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理论教学中,教师合理地利用案例教学,能给学生提供真实、具体、生动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并能帮助他们用理性思维去解决课堂教学的一些问题或者认识课堂教学的一些规律。通过分析案例,学生能够学会提取案例中的理论成分来对照自己学到的相关的教学理论,有助于深化他们的理论修养,而且能让他们学会在设计教学过程的同时思考其合理性,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培养他们教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广义的案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用文字记述的反映教学中一些具体情况包括经验、疑惑、感悟、反思等的教学案例,如方智范、赵志伟主编的《新课程语文教学案例评析》中的许多案例,文字记述的详细的教学实录,教学录像,现场教学,教案,教师所了解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例,等等。这几种案例都可以具体运用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案例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常见策略有:(1)呈现案例,解剖麻雀,内化理论(主要用于系统理论讲授中);(2)呈现案例,展开讨论,把握理论 (主要用于个别理论探讨中) ;(3)案例观察,做听课记录,写评课报告(主要用于观摩教学中);(4)案例开路,启发引导,学生学习设计(主要用于中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教学中);(5)案例呈现,系统学习(主要用于学生试讲前)。
我们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不仅非常适合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而且能够为这门课的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是真正把这门课的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最好的纽带。
4.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活动。
为改革学生总是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学习,教师可从这门课的理论中精选出一些重点专题,如“语文素养”观、语文课程三维度目标、语文课程性质观、对话教学理念等,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自主学习,按学习小组分工、合作地去研究、探讨,最后在理论课的课堂上分小组汇报他们的研究成果,并且展开小组间的交流、讨论。教师只做一个引导者、旁听者、评点者。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是相互合作的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究者,也是实践者。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那些重点理论,又有利于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实践能力、教学理论研究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乐于合作等多种优良品质。这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效果。
为了使活动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师一定要精心组织、引导。而且,理论教学中要保证至少开展两次这样的活动,所占的理论课课时应在6课时左右。
三、转变观念,大力改革,强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
为了解决《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还必须转变观念,大力改革,强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的主要措施如下。
1. 重视实践教学,安排充足的教学技能训练课时。
要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观念,充分重视实践教学,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安排充足的课时。只有课时充足,学生才有时间进行多个项目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多次登上讲台,反复进行训练,教学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才有保证。要专门安排每周至少两课时一共不少于36课时的实践教学课时。同时在理论课的54个课时中,还要抽出约18个课时安排教学观摩、案例分析、合作探究学习汇报和讨论等活动,使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实践。
2. 加强实践教学的教材建设。
要改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现在只有单本理论性教材的现状,各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编写一套实践教学教材,可将其定名为“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程”。当然也可以组织多所高校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联合编写。两套教材在内容上互补,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两者结合,相得益彰。如理论性教材阐述的课程基本理念、语文课程性质、语文课程目标、语文教学设计、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知识,训练操作教程就可以有相对应的具体案例分析或技能操作训练内容。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就会较易理解,在进行技能训练时也会因有案可依而就较易上手,既能保证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能够促进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顺利实施。
3. 制定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科学安排教学技能训练项目和程序。
在实践教学没有教材无所凭依的情况下,教师自己要制定实践教学的教学大纲,明确其地位、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特别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系统、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训练项目要全面、充分,包含各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单项教学技能训练及综合性的模拟试讲训练;训练程序安排要合理,循序渐进,从易到难,从单项训练到综合训练。例如,我们近几年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是这样安排的:(1)学生课外练习普通话、粉笔字等教学基本功;(2)课文朗读技能训练;(3)自由演讲训练;(4)教学观摩及评课;(5)语文课导入技能训练;(6)语文课板书技能训练;(7)语文课提问技能训练;(8)语文课讲解技能训练;(9)学生课外进行教学设计训练(编写教案);(10)说课技能训练;(11)模拟试讲课文训练(即教学实践技能综合训练,最好采用微格训练的形式)。其中的第二、三、五、六、七、八、十、十一项都是学生必须单独登上讲台训练的。这样,学生在最后模拟试讲时已经经历过多次包含读、写、说、讲的公开训练,语文教学综合技能的形成和提高就会水到渠成了。
4. 扎实、严谨地组织语文教学技能训练,将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
教师不仅要系统、科学地安排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项目和程序,而且要扎实、严谨地组织每一次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把技能训练的各个环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证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
首先,要做好学生训练前的指导工作。每一项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教师都要提前布置,给学生充分的课前准备、练习时间。并且,在布置训练项目及任务的同时,教师要认真地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指导,让学生练习时有路可循,有法可依。例如,语文课导入技能训练前,教师就要把导入设计的内涵、作用、要求与方法等要点进行指导,最好结合一定数量的优秀导入案例使学生加深体会与理解。这样,学生才可能设计出有吸引力、有创造力的导入语,导入训练才可能有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
其次,要做好学生训练的课堂组织工作。在训练课上,要求每一位训练的学生要真正进入角色,认真投入地训练。教师自己也要做一个全神贯注的观众,认真观看每个学生的训练。而且,教师还要组织好整个课堂,让所有学生认真观摩台上学生的训练,不能出现一人登台认真训练而其他学生在台下漫不经心、各行其是的现象。教师要严格要求和认真组织,使教学技能训练课堂成为一个气氛庄重、热烈、活跃的学生充分锻炼自我、表演自我的舞台。
再次,做好学生训练后的点拨与评价工作。每名学生训练之后,教师都要及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总结训练的得失。教师一定要首先肯定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鼓励、称赞学生训练中的优点,然后中肯地指出学生训练中的不足。教师不能以过高的要求对待还未正式踏入讲坛的学生,只有充分地肯定,才能让每个学生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充满信心,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才会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及时总结自己的训练体会,并组织其他学生参与评价。每个学生训练完之后,自己的体会是最深刻的,如果能让他们及时对自己的训练进行评价,效果是真实、贴切的。而同学的评价往往更能从旁观者的角度准确地指出一些亮点、优点或缺点、问题,使训练者容易接受。教师如果营造出这种积极的氛围,用学生训练的范例去引导所有学生,就会对所有学生产生更好的教育实效。
最后,通过一些特殊的课外活动来促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实践教学。如举办学生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专项教学技能比赛、讲课大赛等。这些活动能够在学生中形成热烈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氛围,强化学生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开展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实践教学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面对基础教育语文新课程改革的热切呼唤,面对高校《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存在的弊端,只有对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大力改革,才能够开创《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的新局面,才能够完成为中小学语文新课程培养合格语文教师的光荣使命。
参考文献
8.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参考 篇八
关键词:语文教学;专业课程;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5-0385-5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5.011
中职语文教学属于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中职教育的专业学习有着重要帮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和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中职教育语文教学也面临着重大变革,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有效整合是中职语文教学发展的方向。
一、传统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技术代表一切”的观点在中职教育中甚嚣尘上,使得中职语文教学处于不利境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教学受到冷落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技术型人才,专业课学习是教学的重点,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职员工对中职语文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大都认为中职语文对专业发展没有很大的帮助,这导致了中职语文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备受广大师生的冷落。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中职学生上学的主要目的是掌握一技之长,以便将来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学好技术是他们升学的主要目标,而语文教学内容对学生技术的提高没有直接的帮助,再加上中职学生经过长期的文化课学习,对语文学习也产生了严重的厌倦心理,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语文教学效率低下。
(三)教师教学效率低下
由于中职语文教学没有任何的升学压力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这造成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会积极主动地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教学缺乏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很多教师大讲特讲与语文教学毫无关系的内容,教学的随意性较大,使得教师的教学深度不够、内容不全、效率不高。
二、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中职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已经认识到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课程整合有助于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中职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技术过硬、能力出众的人才,虽然他们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但是语文学习绝对不可忽视,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知识,就不可能写出真实可信、文情并茂的简历,更不可能在以后激烈的应聘竞争中将自己“推销”出去。因此,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能够提高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二)课程整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能够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中职生大都是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他们的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初中语文教学的形式进行,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厌倦,影响课堂效率。通过将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对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能够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策略
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机整合,能够让语文知识有效地渗入专业课程中,实现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互补,使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有效增长专业知识。
(一)突出专业特点
中职语文教学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能够很好地为专业课教学提供服务功能,成为提高专业知识的重要工具。由于中职教育教学中设有诸多不同的专业,不同专业对于语文能力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应该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努力开发教学资源,以此来适应不同专业课程的具体要求。例如,在语文的听说教学,由于中职教育具有特殊性,其目标是培养社会各行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他们大多要在企业基层从事技术应用工作,这就不可避免要涉及“介绍”“解说”或“交流”等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并结合不同专业的特征,在语文听说教学中有效地补充和侧重相关内容的教学。
(二)巧借专业兴趣
中职学生大多是经过中考分流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是厌学。这部分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语文学习已经对其产生了厌倦心理,这在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但是,这部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强,对于专业课程具有较大的学习热情,教师就要根据这一实际状况,把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专业知识,让学生实现兴趣转移。
(三)衔接专业教学
中职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而且要把语文教材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与专业教师相互沟通,把语文教学内容延伸到相关的专业知识中,让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语文知识对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由于中职语文教学内容具有多元化,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一些优美的文学作品,教师在讲授文学作品时,可以与不同专业的教师有效沟通,把语文知识融入专业教学,把语文知识作为专业教学的重要资源。
(四)积极进行实践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而学生要想不断提高自身应用技能,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语文能力,从而实现了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整合。
总之,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的整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中职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师要在坚持改革创新的基础上,突出专业特点、巧借专业兴趣、衔接专业教学和积极进行实践,从而不断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秀丽.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课程整合的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2] 刘彩凤.中职语文教学应与专业相结合[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
Abstract:The purpos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to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technical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Chinese teaching, which acts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content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need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build a close integration with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interest of learning,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rofessional ability. Thereby, Chinese teaching can further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serving for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this paper, the integration strategy of Chinese teaching and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s explored actively from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Chinese teaching;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integration strategy
9.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篇九
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学习到的非预期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
隐性课程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为了谋求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和谐统一,需要创设宽松、自由、真实、富有创造性的教育环境和教学情境,以尽可能减少隐性课程的负面影响,发挥隐性课程的积极作用。学校中的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的“实际课程”。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范畴。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的话,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显性课程(有计划的学习经验)与隐性课程(非预期性学习经验)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实际课程”。 隐性课程特点: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隐性课程的影响无处不在,只要存在教育,就必然存在隐性课程的影响。隐性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许多隐性课程都是通过心理的无意识层面对入产生影响的,都是潜移默化的。这些影响一经确立,就持久地影响人的心理与行为,难以改变,隐性课程的教育影响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隐性课程的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的。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
综合课程: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科知识,就是“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社会生活现实,就是“社会本位综合课程”;如果这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源于学生自身的需要、动机、兴趣、经验,就是“经验本位综合课程”(或“综合经验课程”、“儿童本位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逻辑体系的完整性。
关系:这是两类不同的课程。单从学科本身的发展来看,它们各有其存在价值,存在着内在联系。
首先,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区分是相对的。分科课程总包含着知识之间某种程度的综合;而开发出一门综合课程并作为课程计划的一部分之后,综合课程总是呈现出某种分科的形式。
其次,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不同分科课程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但总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新学科不断涌现出来,这些学科的支持者不断要求将新学科纳入学校(中小学和大学)课程体系之中。然而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将所有学科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中,那么,所有学习者都应该学习的共同知识核心是什么? 泰勒曾指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学校课程体系开始被视为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共同核心课程”,是所有学习者都必须学习的课程;另一部分为“边缘课程”,是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环境条件的差异以及教育目标的差异而设置的有针对性的课程。
核心课程:人们主要在两种取向上使用这一概念。
第一种是把核心课程视为学科取向的组织模式。认为核心课程即是对所有学生都必要的,因而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学科领域。泰勒也指出核心课程包含5门主要科目:语言、文学、数学、历史与科学。
第二种是把核心课程视为混合取向的组织模式。认为核心课程是谋求学习者、社会、学科彼此间平衡与整合的课程组织模式,以学习者的需要以及社会生活的问题和领域为核心,融合必要的学科知识,以使学习者共同际遇人类经验的最重要的领域,由此达到平等与优异兼得的教育理想。而不是简单地规定一些必修科目。
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为什么有些学科被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有些却被排除于学校课程体系之外?为什么有些课程盘踞于课程体系的核心成为核心课程,而有些课程总是或隐或现、时有时无,作为边缘课程而存在?要理解这些问题,必须明确影响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确立的主要因素。 首先,新学科或已有学科的新分支不断涌现出来,当这些学科进入课程体系的时候,必然引起课程体系的重组。 其次,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是影响确立核心课程和边缘课程的重要因素。 第三,社会需要和期待是影响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确立的又一重要因素。
因此,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本身及彼此之间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存在确定不变的核心课程,也不存在惟一正确、永恒不变的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结构体系。中心与边缘并非对立的,也非主导与依附关系,而是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
近代学校的诞生与语文的单独设科
清朝末年,帝国主义的入侵,将其八股取土、科举选人的制度的弊病暴露无遗。于是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日趋激烈。革新教育已势在必行。 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规定设十二门课,其中有“读经”(即读《书经》、《周礼》、《仪礼》、《周易》,)和“词章”(即学习记事、说理、章奏传记诸文体及词赋诗歌等。) 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又改为“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字”、和“中国文学”。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许多封疆大臣,如袁世凯、张之洞、端方等人联名奏请立停科举。8月,慈禧太后下诏书,宣布自光绪三十二年开始“立停科举以广学校”,“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从隋朝开创的在中国实行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至此完全废除。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初小设“中国文字”一科,“其要义在使日用常见之字,解日用浅近之文理,以为听讲能领梧,读书能自解之助,并当使之以俗语叙事,及日用简短书信,以开他日自己作文之先路,供’谋生应世之要需。” 《奏定学堂章程》规定中学设“中国文学”一科:“其要义在使通四民常用之文理,解四民常用之词句,以备应世达意之用。读古文每日字数不宜多,止可百余字,篇幅长者分数日读之,即教以作文之法(详见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兼使学作日用浅近文字……并使习通行之官话,期于全国语言统一,民志之团结。”
10.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整理 篇十
1、我国古代语文教育基本上是与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伦理学等融为一体的极端混合型的,是集政治,历史,宗教,人伦等于一体的综合教育.2、1949年叶圣陶将”国语”和”国文”统称为”语文”.3、语文的本质:语文是以言语为根本质包含文字,文学,文章,文化等多元素在内的一个综合体.(张志刚对语文的理解,一语多文凝结为文化)
4、语文的特征:①符号性②工具性(思维的工具,交际的工具,信息的载体,文化的载体)③人文性(民族性,时代性,发展性,多元性,相对性)(论语中有一句话:质胜文则也,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为人文?《易经·》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文精神是一种基于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
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以及承载这些信息和理念的人文学科。
5、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教育的特点:民族性,时代性,复合性。
人文教育的内容: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一是借助语文本体的人文构成对学生进行“文化“的塑造,二是在文化塑造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选择与创造能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应该交互作用,和谐统一。具体表现为:①接受和理解语文本体所承载的各种民族历史文化信息。②体验和吸收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受。③开掘汉语汉字本身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④追求自由精神和独立意思。强调每个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尊重学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选择权“还给学生,精心呵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⑤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总之,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教师与学生双方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具体的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人文教育的重点。
6、语文课程的功能 细分起来包括:丰富科学文化和社会知识的功能;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功能;启迪思想开启智慧及人文教育的功能,即语文教育的功能和人文教育的功能。
语文课程复合功能的内部结构有两大要素组成:工具性和人文性。工具性要素主要内涵是:听说读写,知识,方法思维等。人文要素的主要内涵是:情思,审美,伦理,历史文化等。
汉语文教育的复合功能的特点:多维性和开放性,系统性和层次性,辐射性和延展性。
第二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
7、语文课程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8、语文课程四个学段阶段目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9、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高中语文总目标的基本思想主要体现在:①突出学生本位,强调形成个性 ②强调改变学习方式 ③重视培养审美能力 ④调语文实践
10、必修科目目标: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
11、选修课程目标: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和文化论著研读。
第三章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四条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必记)
13、语文素养:是对语文有长久的修养和训练,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
14、语文教育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二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三是母语学习和感性把握;四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重点)
15、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具体内涵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和互助性学习。(重点)
第四章语文课程的教材建设
16、语文教材 狭义是指语文教学所使用的教科书。中义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所使用的材料总和。广义是所有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信息材料的总和。
17、语文教材的文化品性 包括:民族化文化品性,时代化文化品性,生命化文化品性和典范化文化品性。
18、语文教材建设新理念:人本化,整合化,生活化,活动化。
19、语文教材建设新模型:综合型教材模型,语言鉴赏型教材模型,专题型教材模型,活动型教材模型。
综合型教材模型是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突出过程和方法,体现大语文教育观,强调能力培养的语文教材模型。
语言鉴赏型教材模型指语言能力培养与文学鉴赏相结合的语文教材模型。
专题型语文教材模型指以探究为核心,以人文话题为统领,构建研究性学习专题的语文教材模型。
活动性语文教材模型指以活动学习为线索,中心和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视角来叙述,编制教材结构体系,以求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的教材模型。第五章 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
20、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语感教学,体验教学,对话教学,审美教学,21、语感教学:是指以学生对言语作品积极主动的感悟自得为主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培植学生的精神人格为终极目的额一种教学方式。语感教学的策略:诵读吟咏,涵泳品味。
22、对话教学中的”对话“是与“独白”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独立的主体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交流,是双方视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与意识。
23、对话教学的特征:教学主体性,主体交互性,多元开放性,意义生成性。
24、对话教学的方式:师生对话,互动交流;生生对话,合作探究;与文本对话,视界融合;与自我对话,反思重构。
第六章语文课程的教学艺术
25、刘国正先生说:“语文教学既要有严谨的科学性,又要有感人的艺术性。“
26、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艺术包括:导入艺术,结课艺术。
27、语文课堂教学的表达艺术:教学口语艺术,教师体态语言艺术,(常用的体态语言有 面部语,眉目语,手势语),板书艺术(其审美要求:简约美,含蓄美,流动美,奇异美和形象美)。
28、课堂提问的类型: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和评价水平的提问。
29、语文课堂教学的调控艺术:课堂氛围的调控,课堂节奏的调控和课堂应变艺术。30、语文教学艺术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富有成效的一贯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独特结合和表现,是教学艺术的个性化的稳定状态之标志。
31、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
32、教学艺术风格形成的四个阶段:1 模仿性教学阶段 2 独立性教学阶段3 创造性教学阶段4 有风格教学阶段(必记)
33、语文教学艺术风格的类型:典雅型;新奇型;情感型;理智型;诱导型
第七章 语文课程的阅读教学
3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35、阅读的性质:阅读是吸收,是从书面语言符号中提取信息的学习活动过程;阅读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阅读是一种基本的智力活动,它是一系列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
36、写作教学的新理念:呼唤写作主体的回归;实现“人””文”的结合;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及创新意识;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
第九章语文课程的口语交际教学
37、口语交际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听说能力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它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
38、口语交际能力包括:听说能力,说话能力和听说礼仪。
第十章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
39、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综合性的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为凭借,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目的的一种课程形态。
40、语文课程综合性学习的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体验性;自主性。
41、语文审美教育的内容:自然美的教育;社会美的教育;艺术美的教育。
42、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
43、发展性语文学习评价:对话式评价,学习意义的共同建构;情境性评价,实现完满人格的塑造;多元化评价,多几把尺子衡量学生。
44、档案袋评价是指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第十四章 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师
45、优秀教师的专业要求: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
46、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包括:语言学知识;文字学知识;文章学知识;文艺学知识;美学知识等。
47、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备课的能力(1 处理教材的能力2 了解学生的能力 3 设计教学的能力 4 编写教案的能力);说课的能力;实施教学的能力(1 教学组织能力 2 语言表达能力 3 书写,写作能力 等);评课的能力。
简答论述类
1、生命化文化品性
生命化文化品性指把教材的功能定位为一个对话者,把教材放在与学习者平等的位置,具有某种人格化的特征以及某种活动力,主动走向学习者。
㈠ 语文教材应具有一种召唤力:教材应有一种内在美,召唤欣赏者的投入,趋向于人并能从精神深处打动人,教科书要适应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① 语文教育对全人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帮助学生体认中华文化;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具备读写能力和语文基础知识以及学会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
② 召唤性要求语文教材体现,展示使学会说呢过学会学习的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投入学习;在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学习策略。
㈡ 语文教材应具有一种主动走向学习者,向学习者靠近的姿态与倾向
教材应突出语文课程的特点,便于指导学生学习,内容确定和学习方法的选择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
① 语文能力的培养涉及到教科书的编写。语文教科书要重在引导,循循善诱,引而不发,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不能把太多的资料都塞在书中,要启发学生提出自己批判性的见解。
② 教材要主动走向学习者。1 全方位的开放性,拓展语文学习领域,启发学生保持开放的态度,对语文作品的阅读进行多向度的理解与体验。2 灵活的选择性,内容和活动设计应是多样化的,教师和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调整3 广泛的适应性,适用于本地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以及各种层次的教师。
㈢ 语文教材还应是境域化。立足于学习者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重新创造和恢复知识的活力,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从学习者的角度考虑,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
2、语感教学原则(大题)
是指语感教学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理,它是架通语感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座桥梁.㈠ 强化学生对言语作品的体验
① 消解权威魅力,为学生体验排除心理障碍。在语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自己与学生处于同一的地位,消除学生的盲目从师心里,敢于对教师的解读提出质疑。
② 寻找丢失的自我,唤起学生自主体验的热情。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自我,所以都有独特的前理解,也许不深刻,不完整,但是自我真实的体验 ③ 创设教学情境,唤起学生强烈的体验感。把学生当做主体,是主动积极的认知者。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感受器官和思维器官,创设生活现实场景。
④ 给予时间和自由,让学生在言语世界中体验。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的自由,使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和诗意想象力,从而达到与言语作品同化的境界。
㈡ 讲究教学言语的情感性传达
① 与言语作品展开倾情对话。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凭借自己的语感对言语作品进行体验,把言语作品当做认知对象,研究对象,平等的对话,解读文本,读出自己的心得。
② 善于捕捉言语作品的唤情点。教师要运用自己敏锐的语感和高超教学技巧,发觉作品中最具表现力的语言或表现手法,从而架设学生与言语作品进行情感交流的桥梁。
③ 讲究教学言语的情感性。教师的言语要充满魅力,热忱与隐喻,充满诗意。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控制自己的语速,语调等
3、语文教学艺术特征(大题,需再加)
①语文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而进行的富有审美价值的创造性教学活动。②语文教学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创造性;审美性;应变性
4、提问艺术的基本要求(大题)
①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典范性,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反映教学的重点,难点和要点。
② 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要以思考性问题为主。
③ 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提问的形式角度要新颖别致,使学生产生兴趣。④ 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问。⑤ 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
5、阅读教学的目标(大题、需详细)
㈠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动机是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教师要依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分别加以指导,主要途径有:从阅读的价值和目的入手激发阅读兴趣;利用读物的内容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唤起阅读兴趣;通过检测和检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阅读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阅读能力形成的条件。现代阅读理论认为良好的阅读习惯主要指阅读卫生,阅读速度,工具书的运用及参考资料等。㈡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一是参考和查阅的方法。包括文章的提示,注释,思考练习及前言和后记等 二是选择读物的方法。主要是判定读物版本类别及内容的基本方法。三是阅读具体文章和著作的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材料,要灵活的运用详读和略读,慢读和速读,精读和泛读等。㈢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① 认读能力。识别,辨认字与词的能力。坚持音形义为一体,根据具体语境揣摩语句含义
② 理解能力。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读物进行联想,想象,分析概括出文章的内容,整体把握文本。主要包括:理解词语的能力 ,关键词的理解和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理解词段的能力,除了理解句,段直观意义,还有段落内部结构的理解;理解篇章的能力,从文章整体出发,对题目,文体及某个局部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和概括从而体会作者的意图。
③ 鉴赏能力。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语文及其他各种知识,以正确的审美观点对读物进行全面的鉴赏,欣赏。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使他们具有积极地鉴赏态度,了解人类丰富的的情感世界、④ 活用能力。
认读,理解,鉴赏和活用四种能力,既是构成阅读能力结构的基本内容,又体现了阅读过程的不同阶段,在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既要保持各能力之间的独立性和阶段性,又要注意他们之间的交叉重叠,以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力的稳步形成。
6、口语教学的理念
(一)淡化知识教学,注重实践锻炼。
口语交际的实践性很强,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口语交际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较强的能力必须通过大量时间锻炼、体会才能习得。以贴近生活的话题或情景来展开口语交际活动。口语交际知识教学要简化精要,口语交际实践相结合,淡化知识的记诵背写,注重实践锻炼;采取多种形式,提供表达机会;提高语言表达的规范性、条理性、机敏性。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理念,具体体现在:首先,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用好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通过典型话题的实践训练,积累口语交际经验,同事,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口语交际教学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之中。
(二)引导多项互动,凸显交际功能。
口语交际必须要有交际对象,构成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才能进行,基于这一基本特点,教师和学生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就应当有双重的角色意识,注意角色的转换。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指导“劝阻一方“如何说话,也要指导”被劝阻一方“如何说话,这样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才会避免枯燥独白、单方冷场等不利局面,在教学时运用组织手段凸显其互动性特征,增强交际效果。还有一些看上去并不是能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师应在教学前,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训练方式、引导学生在交际时互动起来。
(三)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逼真的情境是增强学生生活体验、激发学生思维与口语表达的必要条件和动力来源。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就应当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践的交际情境,努力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研究表明,学习任务的真实性程度越高,学习者参与学习的情绪越高,兴趣越浓。当然,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手段和道具,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逼
真情境,形成良好交际氛围。创设口语交际情境的方式很多,如陈设相关的实物,绘制有关情景的图画,制作必要的道具,展播录像节目,动作表演等。口语交际的情景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有学习型情境、生活型情境、发展性情境三类,我们以往的口语交际教学往往能够较自觉地创设前两种交际情境,而不注意发展性情境的创设,其实,口语交际应当考虑培养学生未来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要为学生今后的社会交际需要做准备。
(四)加强指导示范,培养良好习惯
由于学生生活经历有限,社会交往的口语能力较弱,其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和语言形式相对来讲比较粗疏,也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因此需要教师加强示范指导。首先要求教师身体力行,谨言慎行,以自身规范的言语行为做学生的表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和个人表达,都有可能潜移默化成为学生口语交际的习惯和行为。因此,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处理好教学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使自身的教学语言既具有共同美感,又具有个人风范。其次,教师指导要结合具体交际语境,有针对性地指出学生在语言表达、听说习惯、交际方式与态度上的偏差和不足,使之受到正确的训练。在指导时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在不断的尝试中改善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7、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
(一)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把每一位学生都看做是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有尊严的人,去尊重关心他们。关注他们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关注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关注学生与自然世界、社会生活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个性及生存发展的需求。学科知识的增长过程也就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同他们的爱心、责任感、修养协同发展。
(二)语文教学过程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① 打破“权威”,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白过程,而是创造情境,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方式去解释信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创生的过程。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生成和开放。教学中用对话的方式形成主体间平等交流的人文情境,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地发展。
② 关心学生需求,提升语文能力。语文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积累语言材料,在语言实践中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掌握语言规范,提高语言能力。注重开展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通过合作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合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提高综合学习的能力。同时,语文教学还要注重学生具有个性色彩的发展问题,多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使不同个性、不同需要的学生得到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发展。
③ 拓展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合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一要打破教材是唯一课程资源的观念,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二要提升自身素质,增强课程意 8
识。教师需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和观念,结合现实条件和学生特点,对课程资源进行鉴别、开发和利用,切实保证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意义。
8、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的期待
(一)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① 关注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教师要了解、认识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水平与已有的发展状况,不断地调整教学设计与指导方式,在指导中通过倾听、交流、组织、反思、论证等研究学生的发展状况,他们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变为“研究式学习”和“在实践中学习”。把社会的需要作为语文学习的指导要求,学习活动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② 转变教学行为,实现平等交流互动合作。
首先,实现师生心灵上、感情上的交融。平等交流融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宽容的课堂气氛,在良好的情境中指导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要学会合作。教师以民主的精神、开放的态度和合作的方式去组织教学,焕发学生活力,促进学生成长。要与同事合作,教师之间的合作能为课程的综合化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化提供保障;与家长共商教育问题,取得家长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支持,是教育成功的总要保障;与管理者合作,客服来自管理者由于误解而产生的阻力和干扰。
(二)语文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教师从课程开发活动的外围逐渐参与到课程开发之中提高了课程适应性,对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课程开发包括两个层面:意识对现有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二是校本课程开发。对课程的“二次开发”,就是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境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妥善处理,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一般是指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而开发的课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在借鉴一般课程资源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突出语文特色。
(三)语文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论文选题参考】推荐阅读: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09-10
语文试题练习题教案学案课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习题1006-21
浅析中职语文雷雨课程教学设计论文07-04
论职业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论文5则范文08-11
高中语文教学语文素养与高考的结合论文06-27
语文与多媒体教学论文07-01
谈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论文09-09
语文教学非言语行为与减负课堂学科论文10-07
应用型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