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10篇)
1.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 篇一
对新型师生关系的一点思考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起来,通过改革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课改的推进,关系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我国教育的未来。这种新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教学方式的变革,而新的教学方式必然要求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因此在普通初级中学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广大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九年义务教育取得良好成果都具有现实意义。
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一种最基、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它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影响着教学活动的进程、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教育效果。因此,长期以来对师生关系的探讨一直是教育工作者研究的焦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不仅满足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校园的具体体现和要求。新型师生关系可以让教育教学活动在容器的氛围中进行,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利于学生的身心成长。师生关系作为一种人际关系,其存在和发展手多种因素的印象和之余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必须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交往问题,优化师生关系。
本次演讲对《新课改100问》中就新型师生关系的中如何定位师生角色,怎样转变师生关系两方面提出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还望在座的各位同行对我的想法进行批评否正。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何为师,韩文公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的教师角色仅停留在“传递知识”阶段,即韩文公所言“解惑”阶段。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不仅仅是“知道”,更要学会“何如知道”,从单纯的由教师灌输知识向自己自主学习迈进,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即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从“解惑”转向“授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何如“授业”?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他们不仅必须开发或发现这些问题,而且必须认识到复杂问题有多种答案,激励学生对问题解决的多重观点,这显然是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宗旨紧密相吻合的。教师必须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实验、独立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来展开他们的学习。教师必须保证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教师必须提供学生元认知工具和心理测量工具,培养学生评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教师应认识教学目标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是逐步减少外部控制、增加学生自我控制学习的过程。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即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何如思考,如何适应社会。
古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般认为这是要求学生对教师言听必行。但什么是父母,父母是孩子最好,也是最早的老师,父母是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领路人,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越发的觉得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性格决定命运,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性格孩子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而畸形的性格则会使其误入歧途。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心理教育尤为重要。而目前就我们柏乡县的的形式来看是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时间远远多于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教师对孩子的心理影响远大于父母。初中生是正在走向成长的人,他们的价值观、情感观、世界观正在建立,这时,我们教师要发挥作用,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其健康的性格,而一些误入歧途的学生更要及时对其行为进行纠正,学习首先是要学会做人这便是“传道”也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在新课改中我们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
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应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因而,学生需要采取一种新的学习风格、新的认识加工策略,形成自己是知识与理解的建构者的心理模式。新课程教学比传统教学要求学生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教师应当注意使机会永远处于维果斯基提出的学生“最近发展区”,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辅导。
三、如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上面我们谈到了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接下来就是在转变角色之后如何构建关系,我从各大家之中总结了几点与各位分享:
1、热爱学生,对待学生要有爱心,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以为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学生,右旗要关心、爱护、帮助那些家庭有空男、有问题、学习落后的学生,教师还要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关灯,要有向学生学习的勇气,教师向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发掘学生优先的过程也是进行情感交流的途径,不少教师非常注意用谈话、周几、书信等形式,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身上的特长,激励学生的自尊心,融洽师生关系。
2、尊重学生,消除偏见,尊重学生要做到不体罚、辱骂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给学生应有的权利:不强迫学生服从,勇于向学生承认错误,改善自身,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学生包邮积极的期望,其实是学习成就不良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与教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也样糖他们呢从教师的眼镜中读到“爱”,从教师的行动、付出中感受到爱。
3、变“单向型”为“双向性”。
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双向型”,新课程以发挥认得潜能,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己任,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自我发展的权利。
综上,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更多的有赖于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有赖于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
张 程
2.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 篇二
在《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中, 明确了海洋产业的定位、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 提出海洋经济要立足于深圳海洋城市的城市特色和自然属性, 科学地把握海洋产业的协调发展, 积极推动亚太物流枢纽城市的建设和形成[1]。但海洋环境日益恶化、海域发展空间有限、海洋产业发展面临资源紧缺和区域竞争加剧等问题在深圳海洋建设中越发凸显, 在深圳开展数字海洋建设, 合理规划开发海洋资源有着突出的现实意义。统计数据显示, 2011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4.557 0万亿元, 比上年增长10.4%。同年, 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山东、浙江和广东3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规划, 标志着海洋事业在深圳经济建设中越加重要的地位。
1建设目标与思路
开展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总体目标是推进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海洋信息化管理。建立覆盖深圳“三湾一口”近岸海域的集海、陆、空于一体的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网络;全面整合深圳市海洋信息资源, 建立深圳市海洋信息基础服务平台;针对深圳海洋实际业务管理需要, 研发海洋综合应用管理系统, 形成深圳市各类海洋信息的快速处理、应用、共享与服务能力。以数字海洋的建设带动和推进深圳市海洋信息化水平和海洋产业的全面发展, 为实现深圳市海洋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 为实现深圳发展“海洋强市”的目标提供保障与全方位服务。
目前, 我国数字海洋建设模式采用的是信息基础框架建设, 而深圳数字海洋建设思路将基于国家数字海洋建设模式基础上采用新的建设模式。深圳由于具有较强的经济基础, 海洋信息化工作领域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 海洋领域的技术实力、人才储备等各方面都比较突出, 迫切需要开展数字海洋建设, 以进一步提升海洋开发管理的能力, 服务于深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基于上述考虑, 深圳市委市政府及市海洋局的有关领导专家提出了全面开展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 即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海洋立体监测、海洋信息平台建设、数字海洋管理与保障能力建设全面同时进行。这是一种新的、全面的数字海洋建设模式, 不仅为我国全面开展数字海洋建设提供了探索和参考, 也为我国数字海洋建设在市、县级的推广提供了思路与模式。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的成果将直接为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建设数字海洋提供有益的经验, 并将成为我国数字海洋建设的前沿[2]。
2建设内容
针对深圳市海洋信息资源现状与海洋工作的实际需求,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如下几方面。
2.1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
海洋综合调查是正确认识海洋、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和有效地管理与保护海洋的基础性工作。全面系统地开展深圳湾、大亚湾、大鹏湾和珠江口在内的深圳管辖海域及外围部分海域的物理海洋与海洋气象、海洋底质、海洋地球物理、海底地形地貌、海洋生物与生态、海洋化学等调查, 查清深圳市海岸线的类型、长度和海岛 (岛礁) 位置、类型、数量和面积等基本情况, 掌握深圳市海洋环境容量、滨海湿地和珊瑚礁等特色生态系统现状、海洋灾害防治、海域使用和沿海社会经济等分布状况, 为查明深圳近海海洋环境的基本状况和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进一步深化对海洋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形成机制和制约因素等的认识, 为海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综合评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提供基本依据。
在综合调查获取的海洋基础资料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及广东、香港相关的综合评价成果, 开展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对深圳沿海环境和社会发展影响评价、海岛海岸带开发活动的环境效应评价、海洋灾害研究与对深圳海域影响评价、滨海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与修复技术研究、滨海旅游区评价与选划、海洋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开发研究、深圳沿海区域经济与产业布局发展研究、海湾环境质量评价及保护研究等8个专题的海洋环境研究与资源潜力评价工作, 取得与海洋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一批科研成果, 为制定海洋保护规划、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2.2海洋立体监测体系
海洋监测是获取海洋环境要素信息的重要手段, 能够实现对海洋水文、气象、水质和生物等环境要素进行实时、在线和有效的监测预报, 具有功能强大、响应及时以及稳定可靠等优点。海洋立体监测体系是指从天基、空基、船基、岸基、平台基等构成的从天空到水下的全方位多角度对海洋环境的立体监测。由于基于不同平台所能搭载的仪器不同, 获取数据的种类、数据量、数据精度和数据格式等都不相同, 所能开展的研究与应用目标也不同, 因此必须同时采用多种平台和互相补充开展监测观测, 单一采用一种平台或手段无法实现对海洋环境的整体监测观测。建设包括海洋综合观测平台、浮标监测系统、地波雷达监测系统、远程视频智能监视监控系统、移动应急监测系统、空基遥感监测地面应用系统等多系统的立体监测观测体系, 旨在收集处理海洋环境监测信息, 为数字海洋提供连续的各类型的监测数据支持, 并为深圳市海洋环境整治、海洋利用规划和海洋开发等方面提供决策依据。
2.3数据与信息处理平台
数据和信息是数字海洋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与信息处理平台, 确保数据来源的正确性、信息处理的规范性和维护更新的及时性。数据与信息平台建设采用信息资源规划的方法, 按照信息资源统筹管理思想, 分别从概念、逻辑和物理等3个层次上对海洋信息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搭建完整的数据处理、管理与应用信息平台。在全面梳理现有海洋数据资源的基础上, 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规范开展数据整合、处理、建库与信息产品开发工作, 开展多个专题的元数据库建设、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录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以数据库和数据录入管理系统的方式对数据进行管理和查询检索, 提高数据使用和管理效率。保障海洋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2.4开展六大专题综合信息系统建设
信息系统是目前管理各种专题业务应用的最有效方式。通过建设信息系统, 不仅能实现各种业务流转及业务数据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管理, 显著提高办公效率, 而且能将各种分析模型与手段以算法和程序开发的方式集成到信息系统中, 将以往只能靠人脑和手工方式进行的分析处理以计算机处理代替, 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的准确性。针对目前深圳市海洋工作的具体内容和业务特色, 初步设计了6个专题信息系统建设:海域排污总量监控与环境监测系统、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系统、海域利用规划与三维模拟验证系统、海洋实时监察与快速执法系统、海洋灾害监测预警与灾情模拟系统、海洋公众信息服务系统。这些信息系统建设不仅能提高海洋业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而且能为深圳市海洋开发管理提供决策信息。
2.5开展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共享建设
开展信息共享与应用服务建设, 首先要开展网络与交换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畅通的数据交换渠道, 实现与国家及广东省的数字海洋专用网络互连。在网络畅通无阻的情况下, 开展信息系统集成整合, 利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 集成整合深圳市目前已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和新开发的系统成果, 并实现与广东省和国家的信息集成, 从而达到与广东省和国家数字海洋系统的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服务集成。目前采用SOA技术架构的系统集成技术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3]。
2.6开展数字海洋管理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按照国家的统一规划和部署, 我国的数字海洋建设已从单纯的科研项目建设, 转化为一项常态化和业务化的工作, 也就是说数字海洋已不再只是作为科学研究或试验型的项目, 而更加注重建设成果在海洋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这就需要开展数字海洋管理服务保障能力建设, 从办公基础设施、软硬件设备、组织机构和人才队伍等几个方面全方位开展建设, 为数字海洋的建设保驾护航。
3展望
项目的构想与规划高屋建瓴地体现了“谋海济国”的理念, 开展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是深圳市响应国家海洋战略号召的有力举措和大胆实践, 对深圳市、其他地方乃至全国的数字海洋事业发展均有着建设性的意义。
2011年国家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构建项目在天津通过验收, 随着数字海洋系统工程建设的逐步启动, 深圳市数字海洋工程建设作为“数字海洋”系统工程建设的先行者, 有着重要的标志性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现今深圳市数字海洋工程已经进入建设阶段, 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海洋信息化的核心平台建设, 全面支撑深圳市海洋的业务化工作, 实现深圳“海洋强市”的预期目标。
摘要:根据深圳市海洋信息资源现状与海洋工作实际需求, 提出深圳市“数字海洋”建设思路与内容, 明确深圳市海洋发展方向, 合理规划利用海洋资源, 建立面向海洋执法监察、经济资源、环境保护、综合管理、防灾减灾等方向的应用信息系统, 实现对海洋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与利用, 增强深圳市海洋管理和决策支持服务能力, 以期达到深圳市“海洋强市”的宏伟目标。
关键词:深圳,数字海洋,信息
参考文献
[1]梁俊乾, 周凯.深圳海洋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J].海洋开发与利用, 2010, 27 (8) :50-51.
[2]国家海洋信息中心.深圳市数字海洋系统工程项目建议书[Z].2011.
3.永不缺席深圳文化建设 篇三
现任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社长、深圳创新型城市促进会执行会长的李维福深情地说:“我是深圳人啊,理应为深圳做点事情。虽然目前我呆在北京的时间更多,但我一直很关心第二家乡的文化建设。”李维福认为,深圳从文化立市到文化强市,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是给予高度重视的政府、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热心的文化建设者三方共同努力得来的。
灾难面前献爱心,默默无闻作贡献
2008年“5·12”汶川地震,使无数同胞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中国人民用各种形式给同胞送来温暖。一首名为《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的诗歌经网络广为流传,令无数人潸然泪下。这首著名的网络诗歌,就是出自李维福之手。他坚持不肯透露自己的姓名,并把这首诗歌的版权在地震后第一时间,捐献给了深圳市文联,以此表达对灾区同胞的鼓励和支持。
记者了解到,这首诗歌曾被多名作曲家谱成歌曲。值得一提的是,一首由深圳词作家田地改写歌词、深圳作曲家姚峰谱曲的《孩子,来生我们还要一起走》曾一度在深圳卫视每天的黄金时段播出,以此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中的受难同胞。后来,此首歌曲被凤凰卫视等国内多家知名媒体转播,诗歌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灾区人民的质朴亲情,曾让无数国人为之动容。
讴歌主旋律,写出人们心中的歌
十年直辖,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重庆市委宣传部的邀请,李维福曾到重庆基层去采风。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他发现重庆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在于重庆市各级党委、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特别是重庆市广大党员干部正在深入开展的“三进三同”活动(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和“三项制度”建设(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周一次接待群众、党组织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实践证明,“三进三同”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善了群众生活,促进了城乡统筹。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李维福与曲作家方石联手,共同创作了歌曲《小康路上一起走》。
据了解,《小康路上一起走》全面展示了重庆市广大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开展“三进三同”活动和“三项制度”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深刻再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齐心致富奔小康的豪迈激情和生动场景。此歌曲后被重庆市委宣传部列为重庆市四大红歌之一,广受重庆市民的喜爱,并被列为“五个一工程”的候选名单。
生命在奉献中闪光,价值在奉献中实现
“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这首振奋人心,洋溢着爱国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及乐观主义精神的歌曲,字里行间传递出的是中华民族渴求民族复兴、期盼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更为可喜的是,这首表达了亿万人民永远跟着中国共产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奋进的《走向复兴》的歌词,同样出自李维福之手。
接到为共和国90周年进行创作的任务后,李维福在深圳市委的具体指导下进行创作。据李维福回忆,《走向复兴》整首歌曲时长虽不过两分多钟,歌词仅有24行、232个字,但却是历经了上百次的调整、修改和润色后才最终完成的。
据悉,《走向复兴》后来还有幸成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压轴节目;2009年10月1日,在国庆群众大游行的队伍中嘹亮唱响;同年10月2日,在首都各界群众联欢晚会中再次亮相;12月30日晚,这首歌又以京剧歌曲的形式登上新年京剧晚会的舞台;12月31日晚,在中国新年音乐会上它又通过央视一套向全球播出。紧接着,全球亿万华人观众又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再一次听到这首熟悉的旋律;这首歌还在2010年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上作为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的歌曲播放;2011年被选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的压轴曲目播出……
李维福告诉记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在由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征集评选中,《走向复兴》再次荣登本次评选十佳歌曲的榜首。
4.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 篇四
一、深圳市公租房建设和运营发展历史和现状
2006年9月, 深圳市政府发布了《深圳市住房建设规划 (2006-2010) 》, 正式开启了深圳市公租房的建设和运营, 居于全国先行先试之列。此规划突出的创新思想是提出了住房保障由“以售为主”向“租售并举”的政策转变, 并以解决深圳市中低收入户籍人口和符合规定条件的非户籍常住人口的住房保障为目标。2007年12月, 深圳市政府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若干意见》 (深府[2007]262号) , 进一步明确了公租房的保障对象、保障标准和建设标准等。2008年1月, 深圳市政府又发布了《深圳市公共租赁住房管理暂行办法》 (深国房[2008]36号) , 对公租房的建设规划、计划、房源筹集、配租、准入、退出、监督管理等活动进行了明确规定。至此, 正式确立了深圳市的公租房制度。2010年6月, 深圳市政府颁布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 首次以地方立法的方式明确公租房的相关问题。其中, 将公租房定义为由政府提供政策优惠, 限定套型面积和出租价格, 按照合理标准筹集, 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或单身居民出租的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
深圳市公租房经过几年的发展, 已逐渐成为深圳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公租房类型主要包括: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公租房、人才公租房、产业配套住房四大类型。住房保障对象涉及到深圳市低保和中低收入家庭、深圳市各级人才、产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等, 体现了深圳市保障性住房的“广覆盖”特点。
在公租房建设方面, 深圳市目前主要是采取政府直接建设和基于政府优惠政策的企业参与 (投资和参建) 两种模式, 而发展趋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公租房定价方面, 目前深圳市的公租房租金定价准则主要有两个核心依据。一个是201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1号公布的《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办法》第19条:市、县级人民政府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 按照略低于同地段住房市场租金水平的原则, 确定本地区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另一个是2011年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三十七号) 公布的《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 (修改稿) 》第18条:保障性住房的租金, 应当与住房困难群体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 在适当考虑建设成本、公共配套设施、房屋折旧等因素的基础上, 按照同期同区域同类型普通商品住房市场指导租金标准的一定比例下浮确定。保障性住房的租金应当根据住房困难群体的收入水平分层次确定。
然而, 复杂的公租房系统在公租房建设可持续性和公租房租金定价等方面面临许多挑战。分析表明, 公租房的建设和分配直接关系到政府的财政负担、参建机构 (社会投资者和房地产开发商) 的合理收益和保障对象的可支付性等问题。对于政府, 公租房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社会住房保障;而对于投资者, 公租房建设是为了合理的投资回报;对于租房者, 则必须考虑其支付能力以及获得的基本居住权保障。因此, 需要分析现有公租房建设和运营制度存在的不足, 探索公租房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策略以及公租房租金定价政策。
二、深圳市公租房建设和运营存在的不足
如前所述, 深圳公租房经过几年的探索性发展, 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运行体系, 为全国全面推广公租房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但是, 深圳现有公租房政策仍存在一些不足。
1. 公租房建设资金来源单一
深圳市公租房建设大部分由政府主导开发新建, 存在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社会参与不足的问题, 难以保证公租房持续发展。随着“十一五”和“十二五”住房保障建设规划中继续扩大公租房建设规模目标的提出, 公租房建设的资金压力将更大, 亟待拓宽融资渠道, 保证资金供给。以前依靠出售经适房回收资金以实现住房资金滚动循环的做法, 将随着经适房的淡出和公租房的扩大而退出历史舞台。公租房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其资金筹措过程中, 需要考虑多方面的问题, 包括公租房建设资金筹集、公租房运营费用 (包括长期的房屋维修资金等) 、社会参与公租房运营的整体制度设计, 以及政府地价、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落实。上述特点, 使得在实际操作中有众多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因素和风险, 难以吸引资信良好、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参建公租房。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公租房建设资金仅依靠政府投入, 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
2. 公租房定价体系不完善
现行深圳公租房定价方式不够科学, 定价系统不完善, 主要体现在缺乏充分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定价理论上。在制定公租房租金的实际操作层面, 是按照公租房项目附近普通住房市场租金平均价格的一定比例下浮来确定其租金的。因此, 深圳市每一个公租房项目产生一个租金标准。这种方式在执行上简单, 但缺乏公平性以及未考虑不同群体的收入水平。在深圳受公租房保障的群体其收入差异是较大的 (例如各级人才和低收入保障对象) , 采用一刀切的公租房定价方式反映了深圳市公租房租金价格体系的粗糙和不完善。总体上来说, 公租房定价政策由政府主导, 现行的公租房准入条件和租金定价模式制定中参考的客观因素不足, 过多考虑了公租房项目附近的市场平均房租以及租户的平均收入, 仅从均量上反映了公租房租金水平和被保障家庭经济水平, 使得制定的租金定价模式不尽完善;另外, 由于各个政策部门缺乏统一协调的途径, 没有实时互相沟通的平台, 缺乏被保障者的信息交换机制, 无法权衡和掌握居民实际的资产净值状况。这种定价方式导致主观因素成分偏多, 客观分析结果支撑的政策依据较为欠缺。
3. 公租房建设标准欠缺理性依据
根据不同被保障对象群体和家庭规模, 深圳市初期公租房每户面积一般在50、60、70平方米, 目前修订为35、55、85平方米户型为主。若以四口之家的标准, 按照香港公共屋邨 (简称公屋) 人均居住面积7平方米计算, 最小户型可以容纳下4人甚至更多。深圳尚未制定住房保障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 从目前的保障水平看, 在深圳土地资源极其紧缺的现实条件下 (852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着1400万左右的人口) , 现行公租房户型面积标准显得不合理。同时, 公租房内最小户型多由2人结婚夫妇居住, 4人家庭均申请60、70平方米或以上的户型居多。与发达国家公租房建设标准相比, 深圳市公租房标准户型过大, 这直接浪费了有限的政府资源, 也增加了公租房承租人的每月租金负担。另外, 由于地方政府在公租房的建设过程中具有较大自由度, 保障对象较为宽泛, 对公租房的保障性认识不充分, 在实际操作中公租房建设标准更是趋向超标。例如2011年5月, 国土资源部规定公租房面积“控制在60平方米以内, 以40平方米为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包括北京和重庆在内的很多城市公租房建设项目都超过了此标准。由于公租房的问题涉及到保障性居住这一基本需求的实现, 而公租房面积标准的公平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因此在公租房户型面积标准上, 一个地区应该尽量保持一致性和稳定性, 可参考香港的公屋标准, 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深圳标准。
4. 公租房规划选址科学性不足
公租房选址是公租房建设中的关键要素。公租房选址受到土地价格、交通便利性等因素影响。目前新建公租房的选址大多过于偏远, 且采用集中建设模式, 周围交通、学校、医疗等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不足。这样的公租房建设思想会导致不少弊端产生。首先, 偏远的地址会增加低收入家庭的交通和生活成本, 增加其就业难度, 降低其生活质量;其次, 由于偏远的地址产生较为低价的公租房租金, 有可能加剧弱势群体的空间聚集, 强化居住分异, 带来各种社会问题。由于住房的耐久性特征, 住房建设一旦实施, 就有很强的不可逆性, 会对住房存量的空间布局和城市社会的空间结构形成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影响。例如, 香港天水围的贫民窟化就与大规模建设公屋初期政府未充分考虑配建必要的基础设施有关。
三、公租房建设和运营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公租房建设发展历史尚短, 政府和保障性对象对公租房的保障性特性和实施难度认识不足。政府在其指导性意见和相关规定中都只能给出大致的框架, 缺乏系统性的统筹和具体指导细则。
1. 建立公租房定价数据库
分析表明, 现行公租房规划建设政策和公租房租金定价研究上的不足主要来自于对公租房“非市场化”属性认识的缺失以及缺少相应的统计数据分析支持。目前全国尚无公租房相关数据库, 无法对公租房租金、户型布置、小区规划布局、配套设施和公共交通条件等重要因素开展分析和研究。鉴于公租房是政府保障性住房的发展方向, 有必要率先在深圳建设公租房数据库, 以真实的数据为基础, 制定科学的公租房建设规划和公租房租金定价系统。
2. 推动社会资金参与公租房建设和运营
由于公租房产品的复杂和多样性, 政府应高度重视公租房政策的顶层设计和统一协调的公租房建设运营政策。其中在公租房参建制度中, 需要有明确的制度和规定来约束政府和参建机构的责权利以推动社会投资机构参建公租房。目前, 房地产开发商在和地方政府合作的过程中, 由于公租房保障对象、准入条件和租金定价等关键环节是政府主导, 参建机构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他们对于地方政府的信誉和公租房政策稳定性存疑。公租房建成之后, 有可能出现公租房租金无法及时收回, 给公租房参建开发商带来较大的资金压力。这一问题使得社会投资者对投资公租房参建一直处于观望态度。因此, 政府对于参建公租房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土地、财政和税收优惠政策、公租房租金定价意见、租金回收利益等具体的指导性规定和制度, 并通过制订示范合同文本的方式给社会机构明确的指引和预期。此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公租房建设经验的积累, 政府也可以考虑建立全国性的招投标和采购系统, 加强对于公租房建设和运营的管理, 进一步节约成本, 提高有限政府资源的利用效率。
3. 设计合理的公租房户型
当前, 需要检讨公租房建设标准单一和建设面积不合理的现状。针对不同类型的公租房定位, 提出适合于该定位的公租房户型的合理空间和面积标准, 以提高有限政府资源的住房保障效率。在这方面, 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日本公租房建设采用有效的公租房户型设计来减少公租房土地占用成本, 达到资源有效利用。日本的公租房主要为框架结构, 基本形式以外廊板式为主, 住宅户型面宽较小, 户型平面多为瘦长型, 总面宽较小, 进深相对较大。其设计重视空间的流动和视线的贯通。因此, 日本住宅户内面积虽小, 但通过门窗洞口及住户活动流线的巧妙设计, 使得室内空间实用并灵活变化, 做到了小中见大;再加上卫生间的合理分布、储藏空间的有效设置, 使住宅空间的利用率高、舒适性强。这种设计既适宜人居, 又节约了土地, 获得较高的容积率, 对中国公租房设计非常有借鉴价值。此外, 香港公屋和新加坡组屋的建设经验表明, 租赁类居住空间设计为大空间较受住户欢迎, 深圳2011年提供的松坪村三期项目采取一房一厅或两房一厅等模式, 很难满足不同的居住需要。给住户多留些可以自主临时分割的空间, 既可以增加公租房使用的方便性, 又可提高公租房的空间使用效率。2012年竣工的由万科房地产公司给深圳市政府代建的大型公租房项目龙悦居三期工程, 借鉴了日本、新加坡的经验, 在室内空间设计布局上有很大提升。最后, 针对深圳市公租房入住群体的多元化特点, 可考虑在公租房建筑公共区域配套一些经济实惠的洗衣、会客、餐厅等公共功能用房, 提高公租房使用的人性化设计。
4. 关联型公租房选址模式
我国城镇化进程在继续快速推进, 公租房建设应该和国家、省市城镇化的战略相结合, 针对不同类型产业的集聚区, 实施具有明确定位的公租房项目建设以及相应的配套基础设施, 并与区域内其他类型的保障性住房相互配合, 将可更大程度地满足被保障对象的居住需求并实现政府保障性住房资源的最优配置。经济条件方面, 公租房应该考虑特定对象未来收入现金流的特点, 重点解决夹心层人员的住房需求。政府主导的公租房特性与商品房不同, 须考虑公租房承租人的经济条件及其交通成本和时间, 公租房选址与规划应该与整个城市的产业布局相符。
此外, 借鉴国际上中心城市公租房的建设经验, 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 深圳市在保障性公租房的选址上要更加科学合理, 不能单一考虑地价和拆迁难度等问题, 而将公租房选址在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配套不便的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附近的“飞地”上。伴随深圳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和旧城旧村改造的大力实施, 应该重点研究结合公共轨道交通建设和高强度的公租房规划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曹丽娟.关于我国城市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制定的思考.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11
[2].强真.我国住宅供应模式优化及价格形成机制的研究——基于公共租赁房的启示.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10
[3].孟卫东柳歆.城市公共租赁房租金定价机制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12
5.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 篇五
关键词:工程地质 预测评估 防治措施
1 深圳地区地质环境
深圳地区跨越多个地貌单元,岩土体类型较多.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较为复杂;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运动活动轻微,人类工程活动改造和破坏地质环境程度强烈,本文主要针对深圳地区具有代表性龙岗区碧新路、丹平快速路、南坪快速路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2 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包括地质灾害、地质环境条件规模及变形活动特征、引发因素和形成机制,初步评估其稳定性,然后对稳定性和对威胁对象危害程度做出评估。灾害类型如下。
2.1边坡滑塌 评估区域存在多处边坡滑塌,其中最为严重的是2008年6月中旬,深圳地区遭受百年未遇的强降雨,龙岗区布吉街道木棉湾沿河九巷6号楼西南侧边坡发生滑坡灾害,滑坡体将6号楼整栋剪切破坏,造成18人受伤,5人死亡的大型地质灾害事件.
2.2 地面不均匀沉降 评估区域发生地面不均匀沉降22处,由于地面不均匀沉降导致了道路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直接或间接造成经济损失达到数几百万元,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3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根据项目重要性和地质环境统计复杂程度,按《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的标准进行划分,确定上述道路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分析与评估采用半定量模糊综合评判法。
3.1 评估因子的确定 影响滑坡和崩塌因素很多,一般来说,其稳定性(通常可用安全系数Fs表示)是由一系列影响参数的函数,即:Fs=f(x1、x2、x3、x4、………)。
Fs=f(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岩体结构类型、结构面产状与坡向关系、地形坡度、边坡高度……)。
由于不同因素对边坡失稳地质灾害产生不同的影响,在选择评估因子时,要结合当地的地质条件选取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作为评价因子。
3.2 评价因子对地质灾害的权重分析 评价因子对地质灾害影响的权重是指各因子对地质灾害影响的重要程度,本文采用两因子之间相对重要性来确定,即对二个因子相比较,取相对重要因子为1,次要因子的权重为0,当二个因子同等重要时,各取0.5,见表1
由表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影响因子的权重向量可知,岩体结构类型最大,地形坡度最小,与实际已发生的斜坡变形类地质灾害成因分析一致。
3.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方法与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因素之间关系复杂,评价因素具有不确定因素,因此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来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其基本模型是:B=W·R
式中B—隶属度向量
W—模糊权矩阵,按照层次分析
R—模糊关系矩阵
考虑到资料精度和综合评价实际价值,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析,将评估结果分为三个等级,即: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根据等级划分标准,评估因素的指标界限即可按其质量状况分为三个等级,其划分标准见表2。
4 防治措施
4.1 防治措施 崩塌地质灾害防治包括对崩塌体进行必要处理和对崩塌后壁陡边坡进行边坡治理.崩塌体结构疏松,承载力值低,一般多分布在坡脚缓缓地带,崩塌后壁边坡由于地势高、坡度陡、施工处理难度较大,与线路相平行的崩塌陡壁如危险性大难以处理者,应尽可能避让;不能避让的可采取设置截拦工程。对于地面沉降导致路面下沉,设计时应根据地面沉降发展趋势预测预留地面沉降所损失的高程,对于土质边坡,坡高宜采取每隔5-10m设置一级平台,坡面防护可采用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格构锚护坡或植被护坡等支挡。
4.2 防治分级 根据预测灾害危险性大小,应重点防治潜在危险性中等的路堑路堤边坡、隧道进出口边坡等,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进行防治。评估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分级区段划分以对应危险性分区为宜,危险性中等区为次重点防治区,危险性小区为一般防治区。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地段、不同地质灾害类型采用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应重点防冶潜在危险性中等的路堑边坡、隧道进出口边坡失稳等。
5 结论
5.1 深圳地区地质环境条件为复杂程度,评估区域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地面沉降两种,综合确定深圳市公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
5.2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综合分析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进行综合评估,评估区评估涉及环境地质条件、存在的地质灾害、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承灾对象、危险性等级等内容。
5.3 由于深圳地区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为复杂,以后的工作应做更为详细的勘察,特别是针对不良地质发育区及危险性中等区,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为有效和经济的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2004.10.12.
[2]深圳市勘察测绘院有限公司.深圳市边坡普查总结报告.2006.
6.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 篇六
为推进电子政务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2013年工信部确定首批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应用试点示范地区名单,深圳市福田区和罗湖区同时入选首批试点名单。
罗湖,是广东深圳的一个市辖区,地处深圳中部,面积78.36平方公里。目前下辖10个街道,115个社区,常住人口为92.45万人。罗湖是深圳主要的金融区之一和商业中心区,著名的罗湖口岸,是中国目前客流量最大的旅客入出境陆路口岸,也是联结香港和内地的“第一口岸”,对外交往的窗口。据深圳市罗湖区电子政务中心主任乐知介绍,2013年罗湖区出台了《罗湖区电子政务总体规划(2013-2015年)》,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明确了全区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时间进度和部门职责。总体规划明确了基础设施统一建设、七大应用平台,作为全区各类业务支撑和服务,解决当前电子政务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和困难,并对罗湖区未来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定位云计算
罗湖区打造电子政府的战略定位高举高打,提出基于云计算技术建设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和应用。罗湖区虚拟化项目从全区资源应用的角度考虑,依托专业化、本地化的企业产品,建设全区统一管理和技术支撑的虚拟化平台,改变以往以单个项目为主的建设模式,采用场地授权形式,全面提升已有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乐知表示,罗湖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总体思路是:以深化应用和注重成效为主线,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积极推动政府管理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坚持整合政务信息资源,创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模式,充分发挥云计算在全区资源共享、支撑能力、创新建设和服务模式等方面的特点。
在建设过程中,罗湖电子政务平台重点突出三大创新:流程创新、提升工作效率和实现精细化管理,用乐知的话说就是“流程走起来、业务串起来、过程记下来”。
“以罗湖区协同办公平台为枢纽,整合全区重要应用平台资源;以罗湖区协同办公平台工作流程为总引擎,整合全区各业务应用。”乐知表示,该项目的实施是罗湖区基于云计算的区电子政务大平台、大应用、大协同的一次宝贵尝试,能够极大提升罗湖区协同办公平台云应用核心支撑能力。
在乐知看来,原先的政务外网规划建设时都按照峰值业务进行采购配置,硬件资源利用率低、重复建设、无法实现资源和数据的集中共享。此外,业务连续性可靠性低,安全防护措施不足;硬件依赖性强,系统上线部署时间长,统一监控管理难度大,运维管理成本高。
为此,罗湖区政府电子政务中心找到华为,希望华为能够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华为与客户多次沟通后,提出利用FusionSphere云计算平台,实现政务外网30多套业务的集中部署、资源共享的思路,即可实现罗湖区云计算IAAS平台全区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资源集中共享,按需申请、弹性分配、统一运营监管。
以云促资源整合
乐知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全面解决了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几个突出问题,比如彻底消除了“信息孤岛”,信息地流动更为顺畅;比如强化了业务协同,从重建设轻应用向深化应用和突出成效转变;突出资源共享,从分散重复建设向集约节约建设转变等等。
对于云计算的作用,乐知也有他的思考。“云平台的建设表面看起来是实行技术路线,但本质上是电子政务资源整合的重要抓手。”乐知表示,云计算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和应用模式。
电子政务历来有“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一说,电子政务建设的好与坏,推进得健康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推进的体制机制。同时能否建立适应电子政务应用的管理体制,还直接影响到电子政务效益发挥的高低。
从信息化主管部门来看,为适应信息技术创新与发展需求,要求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以往我们是‘物业管理处’,现在相当于‘酒店’,要成为系统运行的责任单位,因此对我们提出更高的责任要求。”
乐知强调,在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探索进行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通过建立适应电子政务应用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以电子政务平台推广和应用为基础,推动流程优化和再造,全面梳理现行制度,将制度与现有的工作流程紧密结合起来,使两者的关系固化,才能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可持续发展。
7.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 篇七
一、智慧坪山推进战略是建设智慧生态坪山
1 、 时 代 呼 唤 智 慧 生 态 坪 山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深刻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十多年来,从国外传入的“数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在我国兴起,其试点示范数百个,远超国外的规模和热度;政府审批,各局推动。
传统城市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是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染型经济,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获取、产品加工、消耗废弃的利用模式与生产方式获得发展。而智慧生态坪山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把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作为基本动力,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把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作为工作方式,使坪山和谐地融入到自然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坪山新区拥有后发优势,自然资源丰富。马峦山的天然瀑布群、金龟山的野生生物群、客家民居等资源使坪山新区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发展“智慧生态”产业和人文社会生态系统,吸引高端要素集聚坪山。
智慧生态坪山建设方针是以人为本,生态为基,智慧发展。坪山的主体不是建筑,而是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坪山的发展融合经济、产业、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有生态机制,使坪山的生态形象与生态功能相统一、相协调;还有自己的特性、风格和传统。
2 、 智 慧 生 态 坪 山 总 体 规 划
智慧生态坪山层次分明: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五位一体建设、五化协同发展和智能生态城乡;涵盖政府、企业、社会、社区 村和家庭,生产、生活和生态。
3 、 智 慧 生 态 坪 山 顶 层 设 计
智慧坪山重在应用,生态坪山重在基础;目前有关方面抓的智慧坪山、生态坪山的顶层设计仅是坪山发展的中层设计。城乡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地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
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坚持走以人为本、五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发展规律,积极稳妥推进,着力提升质量。
二、智慧生态坪山推进策略概括为 12355
发展是硬道理,第一要务;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生产、生活与生态,三生协调平衡;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1 、 发 展 是 硬 道 理 第 一 要 务
将互联网、物联网产业与现代科技、金融服务等多元融入新型的跨产业、跨行业的综合业态,培育全社会的智慧生态产业体系。立足区情,科学谋划,把握关键,着眼发展需要,顺应人民期盼,认真研究一批对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补短板、增后劲、促均衡、上水平。
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极引导和推进传统产业信息化,运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运用信息资源,建立行业和大型企业信息数据库,健全行业信息发布制度。使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广泛应用于设计研发、生产装备、生产过程和经营管理等全过程,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更有效地提高生产和经济效益;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变增长方式,从要素投入增长向创新增值和服务增值转变,将新区发展成为区域的创新中心、制造中心、营运中心和服务中心。
2 、 新 型 工 业 化 与 信 息 化 两 化 深 度 融 合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我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时期,国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核心竞争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要素成本上升等矛盾日益突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分工调整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既有挑战,也是机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智能化,制造精准化,破解发展瓶颈。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企业研发提供优质的测试 环境和产品推广服务,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建设企业运营公共服务平台,组织社会资本、商业力量,为企业提供商务、人才、资本等服务。
3、生产 、生 活 、生态三生协调平衡
以中华文明 的天人合 一生态观为主干,探索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解决方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快构建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优化能源供应与利用,实现能源清洁高效化;遵造循环经济理念,实现产业体系现代化、资源利用持续化;加强生态保护与环境整治,践行低冲击开发,实现生态功能最优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空间紧凑化;构建高效公共交通体系,实现交通绿色人性化;大力推广绿色建设,实现建筑低碳减碳化。
优化调整基本生态控制线,以马峦山及大面积生态绿地为生态基质,加强对马峦山、聚龙山、坪山河、坑子水库等生态资源的保护,清退基本生态控制线内违法建设,优化旅游开发。以公园绿地、水库、农田等为生态斑块,构建新区良好的生态格局,保护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和河湖水系网络。沿城市主干道、坪山河、生态廊道及山谷预留城市通风廊道,通过建筑、绿化、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气候环境,降低新区的城市热岛效应。
4 、 五 化 协 同 推 进
世界由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正确处理他们的关系,维护动态平衡。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均在信息化范畴,而解决当地的问题必须进入实体世界,即物质、能量领域,重视城市实体建设,促进五化协同发展。
建设坪山新区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各种主要信息的采集与加工分析,支持区领导的重要决策,实现智慧决策支撑功能。实行信息公开,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组合,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通过智慧化系统及时掌握经济环境变化、密切跟踪经济发展指标、科学分析经济形势,及时做出响应,加强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经济运行和发展规律研究,做出战略安排。智慧系统包括经济发展环境监测与分析系统、经济发展绩效监测和决策支撑系统等。
5 、 五 位 一 体 建 设
倡导创新思维,弘扬生态文明,调整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稳增长,调结构,发展生态文明自愿者组织。
打造“十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构建教育、医疗、社会福利、文化和体育等设施均等、高效、综合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实现覆盖率和服务功能全面提升。抓住特区一体化的契机,充分利用全市的教育、医疗等各种社会资源,统筹协调,加大对新区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力度,推进社会事业均衡优质发展。
从战略高 度保护和 开发文化 资源 ,开展社区 和企事业单 位群众文 体活动 ,弘扬新区 文化特色 ;充分挖掘 现有旅游资 源内涵 ,塑造文化 品牌。重点 包装马峦 山影视文化 与生态休 闲游、大万 世居客家 建筑与民 俗风情游 、近代革命 红色文化 游、地下 矿山工业 文化游4大旅游文化 品牌。把 坪山建设 成为粤港 澳的休闲 旅游的重 要目的地。
在尊重、顺应和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发展智慧生态产业、智慧生态建筑、智慧生态交通、抓好智慧服务、智慧城管、智慧生态规划;保护生态环境,延续农业生产,工业智慧发展,服务全面发展。
8.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 篇八
关键词:中小学,装备,专业化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技术装备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 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笔者所在的深圳市宝安区是教育技术装备较为现代化区域之一, 目前全区已建成宝安教育宽带城域网, 高标准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 公办中小学教室100% 装备了电子白板, 在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服务与应用方面, 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建成了“宝安教育信息化综合应用云服务平台”, 形成电子政务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数字校园、课堂教学信息化、网络教研、优质资源普及共享, 为全区师生、学生家长和广大市民全区提供公共的教育信息化云服务。作为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主管部门, 在对学校进行教育技术装备建设进行调研和分析时发现, 现行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 存在如下三个问题:
1. 实验室、功能室建设“建、配、管、用”各个环节存在脱节的现象。一些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主管人员不了解教师的需求, 只是根据功能室的功能制订采购方案, 实验室、功能室建成投入使用时, 教师才发现实验室、功能室不符合自身的教学实际需求。
2. 实验室、功能室建设情况标准不统一, 有的学校功能室、实验室建成甚至有一定的随意性。
3. 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参差不齐。由于实验室管理体制以及待遇、设备等诸因素的影响, 致使实验室人员业务水平不高, 难以较好地配合教学完成实验任务。
为探索提升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水平和使用效益的模式和策略, 笔者所在团队申报了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区域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专业化研究》, 从教育服务的本质出发, 通过区域化的应用与实践, 研究教育装备的专业化建设模式与应用。
二、研究目标
1. 通过国内外文献分析、调查研究, 在教育技术装备经费投入、教育装备技术人员队伍保障、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等方面形成经验总结和决策建议, 为政府教育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提供理论依据。
2. 研究制定《宝安区普通中小学学校选配功能室装备标准》、《宝安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标准》、《宝安区实验室、功能室管理人员配置标准》、《宝安区实验室、功能室管理制度》等, 规范我区教育装备管理与应用工作。
3. 开展以提升区域教育技术装备层次为目标的区域教育装备发展模式探索, 鼓励和支持全区学校、相关管理人员走进课题大家庭, 开展教育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案例的研究, 形成一批具有宝安教育技术装备特色的学校, 全面推进教育技术装备建设进程。
为了达成以上的研究目标, 课题组从软件与硬件结合、培训与应用两手抓等方面入手, 多管齐下, 努力达成课题研究的目标。
三、研究内容
1. 功能室装备标准研究
按照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和《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 (试行) 》等文件, 结合本区的实际, 研究制订《宝安区普通中小学学校选配功能室装备标准》、《宝安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标准》等区域学校相关的各类学校配置标准, 促进区域学校教育技术装备规范化发展。
2. 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研究如何优化“宝安教育云服务平台”, 促进与公有云服务系统对接融合, 为师生及公众提供各类教育资源、终身学习平台和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形成体系较完整、整体质量较高、覆盖面较全、内容较丰富的区域优质教育网络资源应用服务体系, 建立开放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共建与共享的保障机制, 提高对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提升的支撑能力。
3. 新技术新媒体应用与推广研究
日新月异的计算机科技的发展, 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新技术、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和成熟, 已对课堂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促进教学内容、方式等发生根本性变革。宝安区教育局已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力量, 通过开展未来教室、未来教师乃至未来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等新技术手段, 努力将宝安区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示范区。
另外, 无线教育城域网、移动式学习、电子书包与智慧校园等新技术应用, 已逐渐走进校园, 如何构建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实现全区学校无线宽带网络覆盖, 基本实现移动办公、教学和学习等, 进入研究阶段。
4. 案例及特色项目研究
“校校有特色”, 是我区所有学校提出的一个口号。课题组通过设立与教育技术装备有关各种特色项目, 让学校以子课题的形式, 参与课题的研究工作, 形成研究案例。
5. 队伍专业化发展研究
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重要区别。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 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 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目前在学校从事教育装备配备、采购与管理的各类人员中, 由于缺乏课题科研的引领, 无论是学校对这类工作人员的定位和他们工作管理, 都停留在机械式的应付与服务之中。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 我们将组织与课题相关的区域内和区域间校际交流、外出考察学习等活动, 为这些目前在学校中处于边缘化状态的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使教师在彼此的交流中得到启示, 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和新的理念,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四、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开展以来, 通过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和相关培训, 逐步改变了过去人们对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研究停留在“建、配、管、用”的观点, 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开始走上科学、系统、专业化的研究的道路, 课题研究初见成效。
1. 制定出具有区域特色的教育技术装备标准
过去宝安区教育技术装备配置标准参照《深圳市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深圳市普通高中学校设备设施配置标准 (试行) 》 (简称《配置标准》) 执行, 但由于市级标准是普通中小学通用的配置标准, 有一部分配置标准与宝安区学校实际有偏差, 并且缺乏“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动漫室”、“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等选配功能室配置标准, 为了规范教育技术装备配置工作, 课题组组织部分学校骨干教师对原市级标准进行修订, 形成具有宝安特色的《宝安区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置标准》和《宝安区普通中小学校装备标准选配功能室配置标准》, 这两个标准主要框架如下:
(1) 《宝安区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配置标准》, 其中包含中小学校实验室、功能室装备规范、设备设施配置要求、项目经费等。
(2) 《宝安区普通中小学校装备标准选配功能室配置标准》, 其中包含中小学校智能机器人实验室、动漫室、随班就读资源教室装备规范、设备设施配置要求、项目经费等。
以上两个标准经专家认证会认证, 进一步完善了配置标准, 已应用于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工作中, 达到了规范学校配置标准的目的。
2. 区域内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升
课题研究为教师搭建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使教师在彼此的交流与碰撞中得到启示, 产生新的思想火花和新的理念, 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总课题组要求课题组的每位成员都要选好课题研究的突破口, 注意收集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分类与归纳, 撰写与自己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同时, 课题组还鼓励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人员对实验教学以及自制教具等方面工作的探索, 每年都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 在全国多媒体软件大奖赛、全国实验教学论文评比以及自制教具评比活动, 都取得可喜成绩, 特别是在最近三年深圳市教育局组织的“深圳市中小学优质课例视频资源建设”评比活动中, 我区都是最佳组织奖获得者, 无论是获奖数量还是获奖级别, 在全市各区都名列前茅。
五、研究成果应用
课题自开题以来, 各课题组学校都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效果初现。
1. 目前“无线教育城域网”设计工程招标已完成, 项目将在课题研究期间完成建设工作。该项目建成以后, 宝安区将形成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体系, 为移动式学习、电子书包与智慧校园等新技术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宝安区教育局与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依托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力量, 通过开展未来教室、未来教师乃至未来教育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等新技术手段, 努力将宝安区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示范区。
3. 课题研究为教师搭建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通过开展撰写“实验教学论文评比活动”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评比”等专业化学术研讨活动, 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
六、下一步研究设想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课题组通过召开研讨会、到学校进行实地检查等方式了解各子课题学校课题研究的情况, 并根据情况调整课题研究的节奏, 并根据需要, 开展相关的活动。
1. 进一步修改完善区域装备标准
技术的进步永不停歇, 装备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为了适应新技术、新理念的发展, 课题中期研究制定的各项装备标准需要不断的补充和完善, 课题组将根据研究内容和各项指标的设计, 组织区内子课题学校进行课题研究中期检查, 发现和解决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
2. 继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组织部分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考察与参观活动, 学习外地教育技术装备工作先进地区的经验, 扩展课题组人员的视野。
3. 强化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组织与课题有关的培训工作, 请专家来宝安讲课, 提高课题组人员的专业水平。
4. 推动课题成果与国家平台对接
装备的建设需要国家、省、市区各级部门的指导与支持,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我们将完善“区域教育资源高度共享云服务体系构建工作”, 充实全区的教育教学资源, 大力推进区域内“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
参考文献
[1]余胜泉、马宁.区域性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推进.中国电化教育, 2005, (11) .
9.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 篇九
【关键词】 航道疏浚;施工工艺;航行安全;作业安全;工艺优化
0 引 言
自航耙吸式挖泥船所参与的疏浚工程有两类,一是常年(或往年参与过的)维护性疏浚工程,二是基建性疏浚工程(从未参与过维护的疏浚工程)。
参与常年或往年参与过的维护性疏浚工程时,由于船舶施工人员对所在港口、航道的通航条件、施工工况、水文气象、土质等情况都比较了解,通常作业船船长只要按照项目部施工作业指导书上的各项施工要求,根据本船的特性和各工作人员的特长(尤其是各驾驶员的操船能力),把施工任务分摊给3个班,在施工作业中,时刻关心各班尤其是三副所带班的工作情况,确保本船的航行和作业安全;而对于从未参与过的基建性疏浚工程,船长所要考虑的问题就要复杂得多。
本文从安全航行和安全作业两方面阐述中港疏浚有限公司作业船参与深圳港铜鼓航道施工时制订的安全措施和实践经验。
1 前期准备工作
2013年8月,作业船“航浚4003”轮接到公司开赴深圳港铜鼓航道疏浚作业的调遣指令。作业船抵达珠江口岸,在办妥相关手续后,“航浚4003”轮终于正式加入深圳港铜鼓航道常年维护性疏浚工程。
开工前,深圳项目部相关领导,对“航浚4003”轮进行了工程技术和安全方面的交底,并交付“疏浚施工作业指导书”“技术交底”等资料。由于“航浚4003”轮从未参与过铜鼓航道的施工建设,而该项目的业主所提供的相关资料不够全面,这就要求船长在施工前,对船舶的安全航行和安全施工作出周密安排,并要充分考虑到以下施工难点。
1.1 安全施工的因素
在参加从未参与过的工程进行施工作业前,作业船船长必须查阅多方面资料,如施工区域主要海图、《中国港口指南》、《中国航路指南》、《中国沿海船舶定线制及VTS指南》、《深圳港进港指南》、航标表(南海)、潮汐表(南海)等,全面了解铜鼓航道周边海况,将自己掌握的对船舶安全航行和安全施工有用的信息与项目部提供的施工作业区资料进行仔细对照,全面完善施工作业区背景文件(图1)。利用施工软件的DIG编辑功能,把施工区到抛泥区途中航线上所有的有碍航行的岛屿、灯浮、灯桩、暗礁、锚地、浅水区域、警戒区以及分道通航区域、VTS报告线等进行标注,为船舶航行和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图1 深圳工程施工作业背景
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后,船长召集干部船员,对照完善过的施工背景文件进行施工前的安全和技术交底。
首先,把项目部发来的疏浚施工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资料给大家传阅,让大家对铜鼓航道的施工作业有一个总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所掌握的工程资料。
其次,分析介绍地理情况。“航浚4003”轮负责施工作业的深圳港铜鼓航道,位于深圳市蛇口区深圳港西部水域,毗邻香港西部。该航道与进出广州的伶仃航道交汇,交汇点附近还有龙鼓航道、龙鼓西航道、榕树头航道,港珠澳大桥也在交汇点附近施工,其基建工程接近航道交汇点。在这片狭小的水域内汇集了各类大大小小的进出港船舶和时不时穿越主航道的工程运输小船,在航道两侧甚至在航道里,还时常有小渔船撒网作业。在铜鼓航道与伶仃航道的交汇点向南不远处就是大屿山航道,这里有大量前往香港、深圳、广州、珠海、澳门的各类船舶,在航道两侧还有数个锚地、岛屿。这要求“航浚4003”轮当班驾驶员在航行经过该区域时,一定要加强瞭望以确保航行安全。
1.2 施工路线的选择
在前往抛泥区的路径上(图2),“航浚4003”轮选择的航线是出铜鼓航道后进伶仃主航道,过马友石礁灯船后转到榕树头航道南下,穿过赤滩岛西侧到黄茅岛,从黄茅岛水道南下到黄茅岛抛泥区。在这条航线上存在6个航路难点。
图2 “航浚4003”轮前往黄茅岛航道抛泥区的航线
(1)榕树头航道较窄,宽仅150 m,由于在榕树头航道南部是桂山引航锚地(18GS),沿着榕树头航道行驶的船舶较多。
(2)榕树头航道边上有两个锚地(大屿山Y1锚地和大屿山Y2锚地),榕树头航道南侧是桂山引航锚地,进出锚地的船舶较多。榕树头航道还与大屿山第六分隔带相交,此处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通道,快艇往来较频繁。
(3)赤滩岛西侧大片水域较浅,水深仅6.8~7 m,附近还有2个障碍物,使得可航水域较小。“航浚4003”轮在航经此浅水区时,必须减速慢行,避免船机因共振而受损。
(4)在到达榕树头航道南部时,要根据实际装载吃水,参考桂山岛的预报潮位,决定是否通过浅水区。如果潮位较低,吃水较大,可采用穿越桂山引航锚地(18GS)绕过浅水区的方案。在穿越桂山引航锚地时,要注意避开四尺岩礁灯塔。桂山引航锚地(18GS)内锚泊船舶较多,有时还有渔船作业,因此在穿越锚地前应注意观察锚地内情况,选择合理的穿越路线。若锚地内船舶过多而难以穿越,“航浚4003”轮须走外籍船舶上下引航员的航道,以确保安全。
(5)“航浚4003”轮遇较大风浪时,易产生横摇,有大风浪时应避免从赤滩岛西侧航行,以策安全。
(6)铜鼓航道施工区和抛泥区分属深圳和广州两个VTS管辖范围,在施工和航行时要格外注意守听深圳VTS的VHF69频道和桂山(广州)VTS的VHF09频道及VHF16频道。放耙施工和起耙抛泥时,须向深圳VTS报告,及时收听海事部门发布的安全信息,听从交管中心的指令。
此外,航道内有大型船舶进出港时,作业船不能进槽施工,应在槽外等候。对将干扰到作业船施工的船舶要主动与其取得联系,及时沟通,确保船舶安全。对无法通过高频取得联系的船舶可通过交管中心咨询该船船名等信息,并通过交管中心与之联系。
2 精确分析工程资料
为了安全施工、提高效率,施工前,作业船船长应根据项目部的施工计划、要求,对现场踏勘资料、施工图纸等有关文件进行仔细分析研究,并结合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具体步骤如下:
(1)对关系施工质量的关键仪表、仪器进行校验,如对GPS定位仪、吃水装载仪和耙头深度进行率定。
(2)根据航道浚前水深资料,通过施工软件把不同水深以不同色块标示,仔细分析研究槽内外水深区域情况,制定施工方案。
(3)铜鼓航道附近的潮流流向是接近航道走向的偏西南/东北向水流,涨潮时流向东北偏北,最大流速1.4 kn,落潮时流向西南偏南,最大流速2.3 kn。铜鼓航道轴向和最大涨落潮流向有一定的夹角,在疏浚作业中当船速较低时会产生较大的流压角;驾驶员在施工时要注意控制船位,避免船舶受水流影响压向边坡,流压较大时可适当提高船速以减小流压角。
(4)由于槽外水深不足4 m,船舶在北边线施工时,要严防压耙,并做好作业船压耙搁浅及挖到渔网或沉石、铁链等物时的应急预案。
(5)针对铜鼓航道底质为淤泥的情况,作业船应调整好波浪补偿器压力,并要求驾驶员在初始放耙时船速不能太快,开启耙头小天窗,并适当提高泵机转速,避免发生闷泵故障。在施工中,驾驶员、浚工员应及时提醒操耙手注意进舱泥浆流量和浓度,并根据进舱流量、浓度的变化,随时调整耙头下放深度,以达到施工效率最大化。
(6)由于作业现场北边坡较陡,容易压耙,要求操耙手在边坡施工时一定要认真、仔细,除了注意进舱泥浆的流量、浓度,还要时刻观察外侧耙头钢丝的情况。一旦外侧耙头钢丝向内倾斜,操耙手要及时收绞车并提醒驾驶员避免压耙。驾驶员在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好船位,避免船舶受水流的影响压到边坡。在施工顺序上,应先施工上水头部分,以有效避免压耙险情的发生,在驾驶员和操耙手都对航道和水流情况熟悉之后再挖下水头部分。
3 严密关注天气对施工的影响
施工期间,船长应每天关注天气变化,尤其是在热带气旋和寒潮频繁活动期间,更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事先选择好避风锚地,并配置好相应海图。由于作业船避风锚地一般选择在港池内或靠近港池,而随着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相应的港池发展变化也会很大,因此,要把锚地的周围情况掌握好,做到心中有数、临危不乱。
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前做好船员交接、各种补给及锚地的申请。申请过程中不确定因素较多,要提前与项目部沟通,配合项目部把各项后勤工作做好。
4 结 语
10.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 篇十
岭宏健康家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石芽岭地区, 总用地面积90787.7m2, 总建筑面积42.42万m2。西南侧一路之隔即为石芽岭生态公园, 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具有突出的景观优势。基地依山而立, 顺势而成, 环境资源优越。场地内为平整土地, 无任何建筑物, 无拆迁工作。场地呈较规则长方形状, 地势南高北低, 整个场地呈现西南角向东北角逐步下降的趋势, 整体形成一个斜坡, 西南侧香叶东路道路标高由西到东从68.86米到63.94米, 南角到北角从74.00米到64.61米, 高差约9.39米。
本小区区域构造稳定, 周围无不良水文地质现象。本小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注重生态的原则, 充分利用西南侧一路之隔石芽岭生态公园, 将南侧公园山体的绿色空间自然的引入内部庭院, 小区内大小庭院、各个建筑均能有效地产生与北面自然景观的空间视觉联系, 最大限度的利用了本地块的景观资源。
2、项目开发模式
1.总体规划设计
(1) 规划设计指标科学、超前, 在有限面宽的限制条件下, 创造出最大的景观、日照展开面, 在满足建筑退线、视线通廊和日照的基础上, 让建筑的体量、形态充满了立体构成的趣味感。绿地率≧40%, 建筑容积率3.2, 建筑密度38.09%, 主要技术指标均具有先进性。
(2) 建筑设计具有均好性、多样性和协调性。建筑朝向大部分为南北朝向, 房间阳光充足, 通风良好, 明厅、明厨、明卫, 干湿分区, 动静结合, 在保证了用地的紧凑合理的同时兼顾了舒适度和私密性。
(3) 规划总平面构思新颖, 功能分区明确, 实行完全的人车分流。地下停车泊位3100个, 地面临时停车泊位20个。
(4) 地面景观空间远离尘嚣、嘈杂。
(5) 幼儿园和社区中心营造特有的人文社区风格。
(6) 小区集经济、文化、体育、教育、健康、安全为一体示范小区。
2.严格按照标准化工程组织实施
设计是前提, 而组织实施才是关健。严格按照标准化工程组织实施, 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精心施工, 确保地基础、框架结构行各个环节符合设计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 确保工程质量。
3.广泛采用新型环保节能材料
广泛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 全面使用中空玻璃和铝合金 (断桥) 门窗等环保节能材料, 确保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装修将提供菜单式服务, 供业主选择, 确保房屋质量完好。
4.环境建设生态化力求有新的突破
小区绿化占地面积达36315平方米, 绿地率为40%。绿化设计与环境设计紧密结合, 功能上净化与调节基地内的空气质量、降低外界噪音, 改善小气候。形式上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 合理搭配树种, 与水景、小品、草坪、小径、建筑等形成优美整体的居住环境, 提供居民良好的活动、娱乐天地, 让家家户户都有良好的窗外景观。
小区内的大庭院按功能和使用要求上的不同, 合理的划分为休闲景观区和体育运动区两大区域。两区域则以水体、绿化和社区中心相分隔, 形成主题明确、使用针对性强、动静分区合理的两大活动区域。同时通过将庭院景观引入架空层, 将宅间共享大堂、连廓、公共入户空间与景观相结合, 更进一步营造出大量高品质的半室外灰空间, 形成了可供数人聚集的“泛会所”, 充分的延伸了居住空间。
通过景观的轴线转折和水景体系, 勾勒出整体景观的主空间, 定义出了个性鲜明、空间丰富、导向性明确的主景观轴。而在各二级庭院内部则强调私密的围合空间, 用自由形态的花木、灌木、藤架等, 形成亲切的人性空间尺度, 体现“无所不在的绿色体验”。
优先种植乡土植物, 采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的植物, 减少日常维护的费用;采用生态绿地、墙体绿化、屋顶绿化等多样化的绿化方式, 对乔木、灌木和攀缘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生态结构, 达到人工配置的植物群落自然和谐, 并起到遮阳、降低能耗的作用;绿地配置合理, 达到局部环境内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污染和隔绝噪音的目的。
5.营造数码社区平台
智能化技术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极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及安全性。
(1) 安全防范系统:采用了出入口管理、闭路电视监控、可视对讲与防盗门控、室内报警与燃所泄露监控、运用智能管理技术。
(2) 信息管理系统:采用远程抄表、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电梯运行实时监控、小区照明与灯光控制、紧急广播景音乐控制、小区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等技术。
(3) 信息网络系统:设置小区物业增值服务系统、小区宽带局或网接入综合布线系统及传输平台, 为区内居民实现信息网络服务提供了硬件基础。该项智能化系统是既具备先进性, 又兼备经济和实用性。
为确保康居工程的延续性, 物业管理将聘请著名物业公司作为管理顾问, 提高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整个小区还配有:不间断电源 (USP) 与防雷接地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设备监控系统。
3、项目拟采用的成套新技术
(见下表)
4、项目效果图
(一) 景观平面图 (见图1)
(二) 屋顶绿化示意图 (见图2)
(三) 植物净化及雨水回收利用 (见图3)
(四) 绿色停车场 (见图4)
【深圳市建设工程统表】推荐阅读:
深圳市地下铁道建设管理暂行规定12-29
关于深圳检验检疫局推进深圳港电子口岸建设实施的通知10-06
智慧深圳建设实施方案12-13
深圳市2010年来深建设者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补贴办法07-31
深圳大鹏半岛工程监理总结报告07-17
深圳图书馆台港澳文献资源的建设与利用08-13
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圳市干部培训暂行规定11-30
深圳办公装修及其他建筑工程的消防审批流程12-26
深圳市光明新区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