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习题及答案(9篇)
1.八年级物理习题及答案 篇一
第二章
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1.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音叉紧贴用细绳悬挂的乒乓球,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取一根长铁管,同学A轻敲铁管一端,使在另一端的同学B刚好听不到敲击声,同学B把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发现同学B能够听到敲击声。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塑料袋密封浸没在水槽中,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答:让一同学在对面敲鼓,发现自己能够听到敲鼓省。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5.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小。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章
熔化现象;凝固现象;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化现象;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6. 设计实验说明熔化现象的存在。
在试管中加入碎冰,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内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说明固体可以熔化。
7. 设计实验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答:用酒精灯给海波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发现海波逐渐变成液态,且从出现液态海波开始,到海波熔化结束的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熔化过程中撤掉酒精灯,发现熔化立刻停止)。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8. 设计实验说明液体可以凝固。
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发现一段时间后,烧杯内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说明液体可以凝固。
9. 设计实验证明: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且温度降低。
将蜡油放在小烧杯中并一起放到冰块上,在装有蜡油的烧杯中放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发现蜡油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计示数一直在降低且烧杯底部的冰块熔化,证明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且温度降低。
10. 设计实验证明:气体遇冷可以发生液化。
将一块冰冷的玻璃片放到沸水的上方,发现玻璃片上出现小水珠。证明气体遇冷可以发生液化。
11. 设计实验证明液体可以汽化。
在一块玻璃板上滴上一滴酒精,发现过一段时间后酒精消失了。证明液体可以汽化。
12. 设计实验证明:液化放热。
将一个盛有碎冰的试管放到沸水的上方,发现一段时间后碎冰熔化,同时试管外壁出现小水珠。(将冷手放到开水上方,发现手上出现小水珠,同时手感觉到烫。)证明液化放热。
13. 设计实验证明:蒸发吸热致冷。
将蘸过酒精的棉花球包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发现一段时间后棉花上的酒精减少且温度计示数下降,说明蒸发吸热致冷。
14. 设计实验证明: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在两块玻璃板A、B上分别滴两滴等质量的酒精,把两块玻璃板放到同一窗台的阳光下,用纸板给A玻璃板挡住阳光,保证两滴酒精的表面积和上方空气流速相同。发现用接受阳光照射的B玻璃板上的酒精先变干。证明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速一定时,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15. 设计实验证明: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将两滴质量相同的酒精滴在玻璃片上,一滴摊开,另一滴不做处理,放在温度和表面附近空气流速相同的地方,发现一段时间后,摊开的那滴酒精先变干,证明在液体温度和表面附近空气流速一定时,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16. 设计实验证明:液体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用滴管在两片玻璃片上各滴上一滴表面积(形状)相同的等质量的酒精,放在温度相同的环境下。在一滴水上方用电风扇(不要用吹风机,为什么?)吹,另一滴水不作任何处理。发现用电风扇吹的那滴酒精先变干,证明液体温度和表面积一定时,液体上方空气流速越大,液体蒸发越快。
17. 设计实验证明固体可以升华。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烧杯顶部用玻璃片盖住,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发现不一会儿烧杯内就出现了紫色的气体。证明固体可以升华。
18. 设计实验证明气体可以凝华。
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碘颗粒,烧杯顶部用玻璃片盖住,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待烧杯内出现大量紫色气体后,停止加热。发现冷却后的烧杯壁和顶部玻璃片上出现了黑紫色的碘颗粒。证明气体可以凝华。
第四章
光的直线传播;
19. 设计实验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在水槽中加几滴牛奶并搅拌均匀,用激光照射水槽,发现水槽内激光的传播路径是一条直线,证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第五章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0. 设计实验证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在暗室中,用三个激光手电沿着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凸透镜,发现三束激光向主光轴方向靠拢,并能会聚到一个点上,证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1. 设计实验证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在暗室中,用三个激光手电沿着平行于主光轴的方向照射凹透镜,发现三束激光经过凹透镜后向远离主光轴的方向发散开来。证明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人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练习题 篇二
1. 用洗衣机洗涤衣服时,洗衣机有进水、清洗、排水、脱水四个连续的过程,其中进水、清洗、排水时洗衣机中的水量 (升)与时间 (分钟)之间满足某种函数关系,其函数图象大致为( ).
2.已知四点(1,1)、(2,8)、(2,4)、(3,11),其中在一次函数 =+ 2的图象上的点有().
A.1个B.2个C.3个 D. 4个
3.设点P1(1,1)、点P2(2,2)是一次函数 =+ 3图象上的两个点,且 1<2,则1与2的大小关系是( ).
A. 1>2 B. 1>2 >0 C. 1< 2 D. 1 = 2
4.一次函数1 =+ 与2 =+ 的图象如图1所示,下列结论①<0;② >0;③当<3时,1< 2中,正确的个数是( ).
5. 某市统计局公布了“十五”时期该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的增长率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03年该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低于2002年
B.该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每年比上年增长率低于9%的有2年
C.该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最多的是2004年
D.该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每年比上年的增长率有大有小,但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在持续增加
6. 如图3是某班全体学生外出时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条形图和扇形图(两图都不完整),那么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该班总人数为50人 B.骑车人数占总人数的20%
C.步行人数为30人 D.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的2.5倍
7. 某校测量了八<1>班学生的身高(精确到1厘米),按10厘米为一段进行分组,得到图4.
根据图4,小聪得到的信息为“该班人数最多的身高段范围为160.5厘米至170.5厘米” ;小明得到的信息为“该班共有48名学生”; 小伶得到的信息为“该班有8人的身高在170厘米以上” ;小俐得到的信息为“该班身高低于161厘米的学生数为15人”,其中,正确信息的个数为( ).
A.1 B.2 C.3D.4
8. 在△ABC和△A′B′C′中,①AB = A′B′;②BC = B′C′;③AC = A′C′; ④∠A = ∠A′;⑤∠B =∠B′;⑥∠C = ∠C′,则不能保证△ABC≌△A′B′C′成立的条件是().
A.①②③B.②③⑥ C.①③⑤D.②④⑥
9. 如图5,△ABD与△ACE都是等边三角形,且AB<AC,则BE与CD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A. BE = CDB. BE>CD
C.三处D.四处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图7,一次函数 =+ 5的图象经过点P(,)和Q(,) ,则()()的值为_____.
那么不等式 + <0的解集是______.
13.若直线 =+ 和直线 =+ 的交点为(,8),则 + 的值为_____.
14.某校为了了解初三<3>班50名学生在升学考试中的数学成绩,对这50名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所得数据整理成下表:
那么表格中的 =________,= ________.
15.如图8是甲、乙两家汽车销售公司根据近几年的销售量,制作的统计图:
从2002年到2006年,这两家公司中销售量增加较快的是______.
16.如图9,点D、E分别在线段AB、AC上,BE、CD相交于点O,AE = AD,要使△ABE≌△ACD,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只要写一个条件).
17.如图10,D、E是BC上的两点,且BE = CD,若AD = AE, ∠1 =∠2 = 110O,∠B = 50O,那么∠CAE的度数为______.
18.如图11,∠ACB = 90O,AC = BC,BE⊥CE,AD⊥CE于D,AD = 24,DE = 18,则BE的长为______.
三、解答题(第19题和第20题各6分,第21题至第23题各8分,第24题10分,共46分)
19.小华已存有62元零用钱,打算从现在起每个月再存12元;小华的同学小丽以前没有存过零用钱,听说小华在存零用钱,表示从现在起每个月存20元,争取超过小华.
(1)试写出小华的存款总数 1与从现在开始的月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小丽存款数2与月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从第几个月开始小丽的存款数可以超过小华?
20.如图12,已知BE⊥AD,CF⊥AD,且BE = CF. 请你判断AD是△ABC的中线还是角平分线?请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21.某中学对参加期末考试的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抽样调查,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试题满分120分,成绩都是整数)进行统计,绘制图13.若图中每组分数含最低分,不含最高分,且从左到右6个小组的频数之比是3∶4∶9∶8∶6∶2,第3小组的频数是9.
(1)本次调查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的数学成绩?
(2)这次考试成绩哪个分数段内的人数最多?有多少人?
(3)数学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同学所占的比例是多少?
22.如图14,在△ABC中,D是BC的中点,直线EF过点D交AC于点E,交AC的平行线BF于点F,DG⊥EF交AB于点G,连结FG.
(1)求证:BF = CE;
(2)请探索BG + CE与EG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3.某文具店销售的水笔只有A、B、C三种型号,下表和图15分别给出了上月这三种型号水笔每枝的利润和销售量.
(1)分别计算该店上月这三种型号水笔的利润,并将利润分布情况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2)若该店计划下月共进这三种型号水笔600枝,结合上月销售情况,你认为A、B、C三种型号的水笔各进多少枝总利润较高?此时所获得的总利润是多少?
24.某化妆公司每月付给销售人员的工资有两种方案:方案一,没有底薪,只拿销售提成;方案二,底薪加销售提成.设(件)是销售商品的数量, (元)是销售人员的月工资.如图16所示,1为方案一的函数图象,2为方案二的函数图象.
已知每件商品的销售提成方案二比方案一少7元.根据图中信息解答如下问题(注:销售提成是指从销售每件商品得到的销售费中提取一定数量的费用):
(1)求1的函数解析式;
(2)请问方案二中每月付给销售人员的底薪是多少元?
(3)如果该公司销售人员小丽的月工资要超过1000元,那么小丽选用哪种方案最好,至少要销售商品多少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进水时,随的增大而增大;清洗时, 增大,不变;排水时, 随的增大而减少);
2. D(把各点的横坐标当作,纵坐标当作,代入=+ 2 中,使等式成立的就在图象上,否则,就不在);
3. A(由 = <0,得一次函数=+ 3的值随的增大而减小.因为 1<2,所以1>2);
4. B(注意到在一次函数1=+ 的图象中随的增大而减少,所以<0;一次函数2 =+ 与轴的交点在的负半轴,所以<0;当 <3时,一次函数1=+ 的对应图象在一次函数2 =+ 的对应图象的上方,所以<3时,1>2);
5. D(只要增长率不是负数或零,那么该市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都比上一年高);
6. C(该班总人数为25÷50% = 50人,骑车人数占总人数的(150%30%) = 20%,步行人数为50×30% = 15人,乘车人数是骑车人数的25÷10 = 2.5倍);
7.C(人数最多的身高段范围为160.5厘米至170.5厘米,该班共有学生5 + 15 + 20 + 8=48名,身高在170厘米以上的人数为8人,身高低于161厘米的人数为5 + 15 = 20人);
8.C(①②③的条件即为边边边的条件,②③⑥的条件即为边角边的条件,①③⑤的条件即为边边角的条件,②④⑥即为角角边的条件);
9. A(由AB = AD,∠BAE = ∠DAC = 60O+ ∠DAE,AE = AC,得 △BAE≌△DAC);
10. D(直线1、2、3所围成的三角形内存在一处,这个三角形外有三处).
二、填空题
11. 25(依题意, =+ 5, =+ 5,将其代入所求式子中,结果为25);
12. >1(这个表格,从左往右看, 的值越来越大,对应的的值越来越小,所以随的增大而减小.又 = 1时, = 0,所以 >1时,<0,即有 >1时,+ <0);
13. 16 (将交点的坐标代入两条直线的解析式中,有 = 8 + , = 8);
14. 6,10(% = 3÷50×100%=6%, = 50×20% = 10);
15. 甲公司(甲公司从2002年到2006年销售量增加300多辆,而乙公司从2002年到2006年销售量增加不到300辆);
16. AB = AC或BD = CE或∠B =∠C或∠AEB =∠ADC(在△ABE和△ACD中,由于AE = AD且∠BAE = ∠CAD,要使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还差一个条件,应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来添加);
17. 20O(可以推出△ABD≌△ACE,那么∠C =∠B = 50O);
18. 6(可以推出△ACD≌△CBE,那么CE = AD = 24,BE = CD = CEDE = 6).
三、解答题
19. (1)1 = 62+12,2 = 20;(2)由2>1,得20>62+12.解之,>7.75.因为为正整数,所以的最小值为8.从而从第8个月开始小丽的存款数可以超过小华.
20. AD是△ABC的中线.理由如下:在Rt△BDE和Rt△CDF中,因为BE = CF,∠BDE =∠CDF,∠BED =∠CFD = 90O,所以 △BDE ≌ △CDF. 所以BD = CD, 即AD是△ABC的中线.
21. 从左到右6个小组的频数之比是3∶4∶9∶8∶6∶2,第3小组的频数是9,得这6个小组的频数分别为3、4、9、8、6、2.(1)本次调查共抽取的学生人数为(3 + 4 + 9 + 8 + 6 + 2) = 32名;(2)这次考试成绩人数最多的分数段为80~90分,有9人;(3)数学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学生人数为(8 + 6 + 2) = 16人,所以数学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同学所占的比例是16÷32×100% = 50%.
22. (1)由BF∥AC,得∠FBD =∠ECD.在△BDF和△CDE中,因为 ∠FBD =∠ECD,BD = CD,∠FDB =∠EDC,所以△BDF≌△CDE.所以BF = CE.(2)在△GDF和△GDE中,因为GD = GD,∠GDF =∠GDE,DF = DE,所以△GDF≌△GDE.所以FG = EG.因为BG + BF>FG,所以BG + CE>EG.
23. (1)由图16知,上月该文具店共销售A型水笔300枝、B型水笔600枝、C型水笔100枝. 那么A型水笔的利润为0.6×300 = 180元, B型水笔的利润为0.5×600=300元,C型水笔的利润为1.2×100 = 120元.A型水笔的利润占这三种水笔总利润的百分比为180÷(180 + 300 + 120)×100% = 30%,B型水笔的利润占这三种水笔总利润的百分比为300÷(180 + 300 + 120)×100% = 50%,C型水笔的利润占这三种水笔总利润的百分比为120÷(18 0+ 300 + 120)×100% = 20%,所以利润公布情况的扇形统计图容易画出,如图所示;(2)注意到每销售一枝C型水笔的利润最大,每销售一枝B型水笔的利润最小,那么若该店计划下月共进这三种型号水笔600枝,应尽可能多地进C型水笔,尽可能少地进B型水笔. 根据上月的销售情况,要使总利润较高,应进A型水笔300枝,B型水笔200枝, C型水笔100枝, 此时所获得的总利润为0.6×300 + 0.5×200 + 1.2×100 = 400(元).
24. (1)设1的函数解析式为1 = (≥0).因为1经过点(30,420),所以30 = 420.解得, = 14.所以 1 的函数解析式为1 = 14(≥0);(2)设2的函数解析式为2 =+ (≥0).因为2经过点(30,560),所以560 =+ .因为每件商品的销售提成方案二比方案一少7元,所以 = 147 = 7, = 350. 所以 = 7 + 350 (≥0).显然方案二中每月付给销售人员的底薪为350元;(3)当1>1000,得14>1000.解之, >.所以按方案一,小丽至少要销售72件商品月工资才能超过1000元.当 2>1000时,得7 + 350>1000.解之,>92.所以按方案二,小丽至少要销售93件商品,月工资才能超过1000元.综上,小丽选择方案一最好,至少要销售商品72件.
3.八年级物理习题及答案 篇三
一、积累与运用
1、问君何能尔?。《饮酒》(其五)
2、,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3、自经丧乱少睡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举杯销愁愁更愁。《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5、初中即将毕业,分别在即,互相赠言,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固然能表达美好的祝愿之意,不如用李白《行路难》中
“,” 更能激励同学的奋发之情。
6、丛飞把爱无私奉献给了贫困地区需要帮助的孩子,至死不渝,真是。(用李商隐诗句填空)
7、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连续两句描绘田园风光的诗句。。
二、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8、本文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字。此文选自《 》。
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蒙络摇缀()(2)斗折蛇行()(3)佁然不动()(4)悄怆幽邃()
10、“伐竹取道”说明了哪些内容?
11、作者要表现潭水的清澈,除了直接描写“水尤清洌”,还运用了什么写法?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1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这一句,作者可能有何寄寓?
13、作者听到水声“心乐之”,看到鱼儿感到它们“似与游者相乐”,但到后来竟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你怎样理解作者这样的情感变化?
14、根据本文内容,创作一副对联,每句不少于五言。。(乙)阅读文言短文,回答问题。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早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5、解释加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贰过()(2)今也则亡()
16、颜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7、本段中孔子对颜回的态度给了你什么启示?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水色 美蓝
①冬天里与几位朋友在一家菜馆吃饭,看到墙上挂着很大一幅老照片,是典型的20年前江南水乡的画境,黑白的,微微泛黄。一定是冬季,但也到尾声了。中间一条河,河中水位很高,上有一桥,称西高木桥,横跨河的曲岸。桥洞里一条水泥驳船正经过,船尾的水波荡漾开去,直延伸到照片的底部边缘。两边河岸上都为低矮狭小的老式民屋,一侧屋檐斜斜向河面低落,屋顶上有残留的积雪。靠河的左边,桥洞下方,下着一张网,半截露出水面。
②画面很怀旧。眼下已是深秋,偶然想起那幅画面,一些细节片段悄然冒出记忆的河面,水淋淋地呈现在耀眼的阳光下。
③起先几十年茶馆都是在桥堍,后门便是河了。河面上一天到晚会有大小很多船经过,有机动的,更多是单桨划的,来来往往,俨然如现时的马路那么热闹,④茶馆里头的老虎灶吃煤,每日吐出来很多煤渣。父亲将这些煤渣掏出来后倾倒在后门的岸边,久而久之,煤渣不断往河内积淀,便形成了一个小栈头,可供划桨的小船停靠。往往都是这些最粗糙鄙陋的东两,被许多人喜欢并使用:大概是那份随意与不需要多讲究什么的态度较符合劳作的人们,因此茶馆后门口的栈头上时常会同时歇着四五条船,令原本宽敞的河面显得稍微有些拥挤。
⑤那些划着船想要靠岸的人,大都是四乡五里装了自家田头种的菜去集市卖、卖完来吃茶谈天的。他们从船上站起身,一步跨上岸,将船绳系在后门的门槛上,直接就从后门进了父亲的茶馆。他们会大声喊“某某”,边挤过几张桌子,找到空位坐下。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与父亲认识,或交好。
⑥若干年后,当父亲已然安睡在青翠的山坡上,我的容貌不再稚嫩纯真,某一日他们中的一些人与我在小镇上相遇,在低矮的房屋檐下,在陈旧的刷着黑漆的木门槛,他们身形枯槁,面容模糊,眼神昏暗却温暖。他们早已弃船上岸,用蹒跚的脚步代替了船橹的摇动他们认出我来:“阿是菜某笃个小三三。”这样的时刻我总是忍不住流起泪来。我听见老茶馆后门河里的水在哗哗地响,吱嘎吱嘎的船橹声在河中央向四面扩散。⑦父亲经常需要摇船进城采购茶叶,偶尔也会允许我搭上他的船沿水路进城去玩。天未完全亮的时候,父亲与我从老茶馆后门动身出发,一路经过一些村庄和空旷的田野,穿过几座身形单薄的单孔小桥,当青灰的天光变得明亮耀眼,父亲的船已经拐过弯入了梅塘河。从窄小的河道进
入宽阔的梅塘河,父亲的船显得更小,原先热闹的顺溜的船橹吱嘎声也听不真切了。一些外埠船只目中无人的汽笛响彻了整条河道,排起的水浪将小船漾得上下左右地颠簸。
⑧父亲的船钻出大虹桥桥洞的时候,我兴奋地尖叫起来。从那里开始似乎有了小镇与城里的区别,河面越发开阔,河水不那么清冽了,停靠在右岸的船只也更多了,岸上汽车喇叭声也渐渐密集了起来。进城了,对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来说,那是件值得盼望与炫耀的事情。⑨直要到傍晚日落时分,父亲和我才能回到小镇,将船靠上老茶馆后门的栈头。此时茶馆早已没了茶客,临街的木排门紧闭着,老虎灶也没了热气,在昏暗的光线里头缩成一只昏睡的煨灶猫。父亲将一包包茶叶拎进去,我就站在后门口,向东望着对岸自家屋顶上的烟囱正冒出长长的青烟。夕阳落在身后,一些金色的亮光在河面闪耀着,跳跃着,一直爬升上母亲敞开的屋门前。
⑩又过了好几年,我从北方返回到小镇上的时候,老茶馆的原址上建起了一排平房,一些外乡人拖家带口地住在里面。他们在临街的房门前扯了几根包着塑料皮的电线,上面晒满了衣服和被子。
(11)很多时候,我一个人端坐在屋里,什么也不做,耳边播放着父亲生前最爱的评弹俞调唱腔,三回九转,缠绵而婉转。眼前便是一片水色,旧年光景就隐现在其中。
18、给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
狭小()粗糙()门槛()炫耀()
19、结合语境,解释画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他们身形枯槁,面容模糊,眼神昏暗却温暖。
(2)很多时候,我一个人端坐在屋里,什么也不做,耳边播放着父亲生前最爱的评弹俞调唱腔,三回九转,缠绵而婉转。
20、作者以“水色”为题,在文中也用了大量笔墨描写了水色。你认为作者真正要表现的是什么?
21、第二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2、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夕阳落在身后,一些金色的亮光在河面闪耀着,跳跃着,一直爬升上母亲敞开的屋门前”一句进行评析。
23、为什么作者在镇上人认出自己时“总是忍不住流起泪来”?
2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眼前便是一片水色,旧年光景就隐现在其中”的含义?
25、“水”留给人间许多的故事,你在哪部文学名著中读到了与水有关的情节,请把它概括出来,并谈谈这个故事留给你的印象。
三、作文
四、下列文题中任选一题,写出600字左右的作文。
1、回忆我成长中的一件事(自拟题目)
2、啊,我的老师
参考答案
一、1、心远地自偏
2、闲来垂钓碧溪上
3、长夜沾湿何由彻
4、抽刀断水水更流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符合题意即可。如:(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等。
二、8、柳宗元子厚《柳河东集》
9、(1)下垂(2)向北斗七星那样(3)呆呆的样子(4)忧伤的样子
10、说明这里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少有人来。说明了作者所听到悦耳水声时心情愉悦,游兴大增。
11、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描写潭中的石头、游鱼、影子、日光表现了水的清澈。
12、对自己前途的迷茫和担忧。
13、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柳宗元被贬,内心抑郁,因而寄情山水,排遣郁闷,但快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的情绪又会流露出来。
14、幽静小石潭,凄寒柳宗元或:溪身曲折蜿蜒,岸势参差不齐
15、译文:颜回二十九岁,头发全白了,过早地死了。孔子哭得十分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学生们(以颜回为榜样)更加亲近我。”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最好学,(他)从不把脾气发到别人的身上,也不重犯同样的错误。不幸年纪轻轻死了,现在没有(像颜回那样好学的人)了。”(1)再,重复(2)通“无”没有
16、有亲和力,自制力强,好学。
17、与他人相处要具有良好的品质,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18、(xia2)(cao1)(kan3)(xuan4)
19、(1)不明亮。这里形容人的年纪大。(2)形容曲调哀伤。这里也包含着作者对父亲哀伤的、深切的怀念之情。
20、围绕“对生活在水边的父亲、对以往闲适的生活的怀念之情”回答即可。
21、描写了画面上的水色,也引起了下文中作者对父亲的回忆。
2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阳晚归的美景,表现出作者当时闲适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以前一家人的生活的怀念。
23、镇上人的话语使我想起了已逝的父亲,怀念之情油然而生。
24、旧年的光景总与父亲有关,作者对水的记忆中就有了父亲,对父亲的怀念中又少不了水,这里包含着对往日生活、对父亲的怀念。
25、示例:《三国演义》中刘备携民渡江的情节,表现了刘备爱民的特点。
4.八年级下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篇四
1.小红放学回家后,看到妈妈正在给奶奶拔火罐,想到了拔火罐的原理是利用了_____ ;她去给妈妈倒了一杯茶,手拿起茶壶时又想到了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了____。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为某款扫地机器人,其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转动使内部气流速度__ ,压强__ ,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均选填“变大”或“变小”)。
3.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
4.小明玩轮滑时,用力向后蹬地,身体加速向前运动,该现象既能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的,也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
5.用一个滑轮组(不计滑轮和绳重,不考虑摩擦)提升重物,当拉力F将绳子自由端拉下2 m时,物体才上升0.5 m,由此可知,该滑轮组是一个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机械;如果物重是400 N,则拉力F=____N。
6.如图是国产月球车首次登月工作时的照片,月球车整体构成相当于一个100 kg的“公交车”,同时搭载了20 kg的仪器在工作。已知物体在月球表面附近受到的重力仅为在地球表面附近所受重力的六分之一,月球车轮与月面的接触面积约为250 cm2,则月球车工作时对月面产生的压强为_____Pa(g=10 N/kg)
7.如图所示,物体A在60 N压力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压力减小为30 N时,物体A恰好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静止时所受的摩擦力。
8.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2 s,则小车从位置A到位置B通过的总路程为____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m/s。
9.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的长度315 m、宽度75 m、高约10.5 m,5月13日离港海试。航母静止在海面上时所受海水的浮力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重力,其水下部分距海面深9 m处承受海水产生的压强为____Pa(ρ海水=1.03×103 kg/m3,g=10 N/kg)。
10.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水中的确只露“一角”,那么这露出的“一角”占整个冰山大小的____(已知ρ冰=0.9×103 kg/m3)。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11.放学后,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饭菜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12.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D.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13.在体育测试过程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跳远测试时,必须选用分度值为1 mm的刻度尺进行测量
B.小明在50 m测试中看到旁边的看台向后运动,选取的参照物是跑道
C.小明50 m测试的成绩是7 s,则他的平均速度为6.25 m/s
D.1000 m测试,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 m/s,小亮的成绩是240 s,则小明更快
14.如图所示,弹簧和细绳a、b的质量不计,下列关于平衡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块对细绳b的拉力和物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弹簧对细绳b的拉力和细绳b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细绳a对弹簧的拉力和弹簧对细绳b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细绳a对弹簧的拉力和细绳b对弹簧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5.一重力为G的热气球竖直匀速上升时,它所受到的浮力为F,受到的空力阻力为f,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F>G+f
B.F=G+f
C.F
D.F=G-f
16.如图,轻质杠杆AB可以绕O点转动,在A点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若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
A.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
B.动力臂增大,动力减小
C.动力臂减小,动力减小
D.动力臂增大,动力增大
17.三个实心球甲、乙、丙体积相等,在液体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球的密度小于丙球的密度
B.甲、乙两球的重力相等
C.三个球所受浮力一样大
D.甲球的质量大于丙球的质量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8分,共22分)
18.小王同学用下列器材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粗糙程度均匀的长木板一块,质量相等的木块和铝块各一个,弹簧测力计一只。如图所示,4次实验中他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拉动物块,使其在水平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1)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N;
(2)分析____两次实验,可得出: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图乙与图丁中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_____(选填“相等”“不相等”或“不确定”)。
19.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如图甲所示,小华将透明塑料瓶底部剪去,蒙上橡皮膜并扎紧。
(1)将瓶压入水中,橡皮膜向内凹,如图乙所示,说明水对橡皮膜有压强;将瓶向下压,橡皮膜内凹的程度变大,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2)接着将某液体缓慢倒入瓶中,当内外液面相平时,橡皮膜仍向内凹,如图丙所示,说明倒入液体的密度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水的密度;
(3)将图甲中装置倒置,然后在瓶口紧密连接一根无色透明胶管,并灌注红墨水,如图丁所示。使胶管内液面高于橡皮膜,将塑料瓶蒙橡皮膜的一端朝各个方向放置,橡皮膜都向外凸,说明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_____;
(4)使装置保持图丁所示位置不变,在橡皮膜上戳个洞,会有部分液体从洞口流出,最后稳定时,塑料瓶和胶管里的液面相平,此时塑料瓶与胶管构成一个____。
20.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观察图片并分析比较图中有关数据可知:
(1)当物体逐渐浸入水中,物体底面所受压强将逐渐____;
(2)当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N;
(3)比较b、c两图,可以得出_____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4)比较_____两图可知,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5分)
21.合肥共享单车以其快捷、环保的优势,备受市民欢迎。下表是某共享单车的主要技术参数(g=10 N/kg)。
(1)若小张骑着该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3km用了10 min,求他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若小张重500 N,他骑该自行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22.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物体A与B,分别挂在杠杆的两端,且GA>GB,此时杠杆平衡,如图a所示。若将两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如图b所示,试问杠杆是否还能平衡。请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判断,并写出必要的公式和推导过程,已知材料的密度ρ0大于水的密度ρ水。
23.如图所示,体积为10-4 m3、密度为2×103 kg/m3的实心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占小船满载时排开水的体积的三分之二(ρ水=1.0×103 kg/m3,g=10 N/kg)。求:
(1)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2)当不断向橡皮泥小船中放入物体时,小船将逐渐下沉,要使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最多放入物体的重力。
初中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1.大气压 连通器 。
2. 变大 , 变小 ,
3 惯性 ,。
4.相互 运动状态 。
5.省力 100
6.8×103
7.等于
8.80.0 0.4
9.等于 9.27×104
10.10%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填入下列表格内,答案未填入表格内的不能得分)
11-17 BCDDBAA
三、实验题(第18小题6分,第19小题8分,第20小题8分,共22分)
18.
(1)3.2(2分)
(2)甲、丙 相等
19.
(1)深度
(2)小于
(3) 压强
(4)连通器
20.
(1)变大
(2)1
(3)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4)c、d
四、计算与推导题(第21小题8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9分,共25分)
21.解:
(1)小张骑车的平均速度
v=S/t=3×10-3m/(10×60s)=5 m/s
(2)车的重力
G车=m车g=20 kg×10N/kg=200 N
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力
F=G人+G车=500 N+200 N=700 N
骑行时对地面的压强
p=F/S=700N/(2×50×10-4m2)=7×104Pa
22.解:
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体积不同的两个实心物体A、B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有
GA×LA=GB×LB
mAg×LA=mBg×LB
ρ0VAg×LA=ρ0VBg×LB
即VA×LA=VB×LB
若将两物体同时浸没在水中,则
左端=(ρ0VAg-ρ水VAg)×LA
=ρ0VAg×LA-ρ水VAg×LA
右端=(ρ0VBg-ρ水VBg)×LB
=ρ0VBg×LB-ρ水VBg×LB
又因为VA×LA=VB×LB
所以
ρ水VAg×LA=ρ水VBg×LB
即:
ρ0VAg×LA-ρ水VAg×LA=ρ0VBg×LB-ρ水VBg×LB
因此杠杆仍然平衡
23.解:
(1)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故排开水的体积:
V排=V=10-4 m3
浸没在水中的实心橡皮泥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 N/kg×10-4m3=1 N
(2)根据G=mg和ρ=可得,小船自身重力
G=ρ泥Vg=2×103kg/m3×10-4 m3×10N/kg=2 N
空船受到的浮力
F船=G=2 N
因为空船时浸入水中的体积是满载时体积的三分之二,则小船受到的最大浮力:
F最大=3F船/2=3×2 N/2=3 N
最多放入物体的重力
5.八年级物理习题及答案 篇五
第八单元提升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wén huà shì jiè zá zhì gōng jù
( ) () ( ) ( )
yì wù zuò zhě jiǎn chá fù zǐ
( )() () ( )
二、选字填空。
木 目 录 路
报 抱 画 化
志 质 月 阅
三、根据解释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序号。
①新华书店 ②报刊亭 ③工具书
④图书馆 ⑤封面⑥教科书⑦阅览室
1.书本最外面的包装。( )
2.供人们集中阅读的地方。( )
3.专门用于查字、词或资料、数据的书籍。 ( )
4.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为学生上课和复习用的书。( )
5.专门零售书报杂志的街头小建筑场所。 ( )
6.专门销售图书的地方。( )
7.专门藏书、借书的地方。( )
四、给词语分类,填序号。
①新华书店 ②小王子 ③三国演义
④木偶奇遇记 ⑤西游记 ⑥图书室
⑦伊索寓言 ⑧丑小鸭 ⑨阅览室
红楼梦 文化站 水浒传
1.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2.童话故事:
3.书的世界:
五、看封面、查目录,填空
1.封面上的书名是。这本书是出版社出版的。
2.通过查目录我知道:
(1)《两只笨狗熊》在第 页,是第 个故事。
(2)《东郭先生和狼》在第 页,是第 个故事。
(3)第2个故事是,在第 页。
(4)第47页是,这是第 个故事。
六、补充句子。
1.我爸爸在 工作。
2.我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 。
3.你喜欢看 吗?
4.连环画里 ,真有趣!
5. 在阅览室里 。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
“快来吃饭了!”妈妈的`叫声把我从书海中拉了出来。我不情愿地回答道:“等一会儿!”随即,我又完全投入到书中,被书中的科学奥秘吸引走了,对妈妈的话根本没过脑子。又过了一会儿,爸爸说:“快点儿来吃饭,饭菜都凉了!”此时,我的肚子“咕噜咕噜”地叫,正唱着“空城计”呢!于是,我快步跑向饭桌,三两下扒完饭,又回去看书了。直到电视里演我最喜欢看的节目时,我还被书迷着。看着看着,我突然感觉肚子一阵痛,不管三七二十一,抄起书就往卫生间里跑,坐在那里又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
1.短文写出了“我”爱看书的 件事。分别是 。
2. “空城计”的意思是 。
3. “抄起书”的“抄”意思是( )。
①拿 ②抄写
4.你最爱做什么?把你入迷的过程写出来。
八、收集乐园。
关于书的名言警句有很多,收集几个,把它写在精美的积累卡上,多么有趣!快快行动吧。
第八单元提升练习参考答案
一、文化 世界 杂志 工具 义务 作者 检查 父子
二、木 目 路 录 报 抱 化 画 质 志 月 阅
三、1. ⑤ 2. ⑦ 3. ③ 4. ⑥ 5. ② 6. ① 7. ④
四、1. ③⑤ 2. ②④⑦⑧ 3. ①⑥⑨
五、1.镜中的狗 江西教育
2. (1)20 4 (2)37 6 (3)拔萝卜 6 (4)老虎外婆 7
六、1.图书馆 2. 《一千零一夜》 3. 《西游记》
4.有好多图片 5.姐姐 看书
七、1. 三 吃饭时“我”被书吸引不想吃饭、看电视的时间“我”被书吸引不看电视、上厕所时也要看书
2.肚子里空空的,已经很饿了
3. ① 4.提示:结合自己的实际写。
八、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
6.八年级物理习题及答案 篇六
按照八年级物理人教版教材的章节顺序对教材进行全方位剖析,力求对每一个概念和每一个知识点都能够讲透,并刊发有专门介绍物理思想方法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探究的文章,既能满足老师备课需要,又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
二、主要栏目
名师导学:分四块内容:①针对课本中的“想想议议”或“想想做做”中的问题,引导学生预习新课,或者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导学生预习新课;②约请名校名师围绕新课标对本节的重点、考点进行讲解,或对概念作深入浅出的讲解;③对本节的易错点进行辨析;④对本节涉及的物理思想方法进行讲解(如理想推理法、控制变量法等),为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前预习作参考.
撰稿建议:名师导学栏目中的每一块是一篇文章,一篇文章最好能讲透一个问题,切忌面面俱到,注意语言生动活泼.其中预习新课的文章不超过800字,其他文章尽量控制在1 500字以内.7-8月号、9月号文章中的例题可选用2008年的中招试题,10月号以后的文章例题请选用2009年的中招试题,中招试题要注明出处.每篇文章有2-3道例题,例题有详细分析解答过程,文章最后要对本文的思路方法作一总结,并附1-2道练习题.
学会探究:针对每一节中有代表性的实验插图,或针对当节实验进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实验内容.
撰稿建议:每篇文章1 000字左右,要讲透探究方法,对实验中的易错点要专门强调,教会学生实验探究方法,使学生掌握探究的七个要素中的几个.
习题精讲:选讲有代表性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知识点.注意方法点评与总结.
撰稿建议:每篇文章约1 000字,注意语言生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中考链接:向学生介绍中招新题型,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处理,归纳出简单的解题规律.
撰稿建议:主要选讲近两年的中招试题,让八年级的学生提前接触中招新题,开拓学生的视野.每篇文章2-3道例题,例题有详细分析解答过程.要求例题紧扣本章内容,可以涉及以前学过的知识,所选例题尽量与当今科技及现实生活相联系.文章最后附2-3道练习题.每篇文章不超过2 000字.
以上内容是以后面具体发稿内容中的一节为一个板块的,不一定每一节都有这么多栏目,视具体情况定.
随堂测试:针对每一节的知识点出练习题,有答案,较难题有提示或详细解答.注意控制时间(15分钟).
名校试题:每一章的测试题.按照中招题型出题,有答案,较难题要有提示或详解.注意控制时间(45分钟).
竞赛之窗:分两个部分①物理潜能知识竞赛;②应用物理知识竞赛例题分析及练习题.
答疑沙龙:约请相应的专家、学者、教研人员、特级教师、名校一线有经营的老师或同年级优秀学生回答学生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撰稿建议:每篇文章不超过1 500字.
趣眼看物理:学生或老师在学习、生活、旅行中发现的有趣的物理现象.
撰稿建议:每期三四幅图片或照片,在图片或照片下附100字以内的文字介绍,介绍图片或照片中的现象所反应的物理知识.
物理广角镜:①介绍与本章知识有关的物理概念、知识的形成过程,每一节知识点的课外延伸,可涉及其他学科内容或与自然现象、现实生活有联系;②与现代高科技有关的内容(如太空行走、探月工程等);③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及其主要成就.
撰稿建议:每篇文章不超过2 000字.
三、具体发稿内容及截止日期
2009年7-8月号:(4月10日截稿)科学之旅 声现象(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及我们怎样听到声音②声音的特性③噪声的危害和控制④声的利用)
2009年9月号:(6月10日截稿)光现象(①光的传播②光的反射③平面镜成像 ④光的折射⑤光的色散和看不见的光)
2009年10月号:(7月10日截稿)透镜及其应用(①透镜与生活中的透镜 ②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③眼睛和眼镜以及显微镜和望远镜) 本学期期中测试题A、B卷(60分钟),内容包括“声现象”、“光现象”、“透镜及其应用”
2009年11月号:(8月10日截稿)物态变化(①温度计②熔化和凝固③汽化和液化以及升华和凝华)
2009年12月号:(9月10日截稿)电流和电路(①电荷②电流和电路 ③串联和并联及电流的强弱④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八年级上学期总复习内容及期末测试题A、B卷(60分钟).
2010年1月号:(10月10日截稿)电压与电阻(①电压②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③电阻④变阻器)
2010年2月号:(10月10日截稿)欧姆定律(①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④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2010年3月号:(12月10日截稿)电功率(①电能②电功率③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④电与热⑤电功率和安全用电以及生活用的常识) 本学期期中测试题A、B卷(60分钟),内容包括“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率”
2010年4月号:(2010年1月10日截稿)电与磁(①磁现象以及磁场②电生磁③电磁铁以及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④电动机⑤磁生电)
2010年5-6月号:(2010年2月10日截稿)信息的传递(①电话电磁波的海洋②广播、电视、移动通信和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内容
括电学与磁学)及期末测试题A、B卷(60分钟).
7.八年级物理习题及答案 篇七
第一课我的父亲母亲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他一直讨厌他的母亲。多年来,她除了向他要钱,没有别的事,而且常常打来电话对他破口大骂。
后来母亲死了,她的遗物里面有一本存折和一封信,存折上的数字高达数千万日元。母亲的遗信写道:“孩子,你从小乱花钱,我担心你会变成一个落魄的穷光蛋,因此才那样去做,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赚更多的钱,另一方面也为了替你储蓄。你大哥一家对我很好,你的钱我一分都没花,现在你拿去好好地使用它吧!”看完信,他哭倒在地。
他,就是日本著名影星北野武。
据此完成1——4题
1、对于北野武的母亲,网民各抒己见。下面的看法,你赞成的是 A、一个视财如命的人,不值得尊重和孝敬 B、和天底下其他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C、爱钱胜过爱自己的儿子,把儿子当成摇钱树 D、偏爱北野武,让北野武的哥哥一个人承担赡养义务
2、北野武原来一直讨厌他的母亲,是因为 A、他母亲一直不爱他,一点也不关心他 B、北野武长期没有跟母亲生活在一起 C、他母亲厚此薄彼,偏爱北野武的哥哥
D、母亲打他、骂他并不停地问他要钱的方式掩盖了母亲对他的深爱
3、看完信,北野武哭倒在地,这是因为
A、母亲留下数达千万的巨额遗产,北野武激动不已 B、北野武为自己忙于拍戏,没有见上母亲最后一面而懊悔
C、母亲过世了,再没有人打骂北野武了,更没有人再向北野武要钱了 D、北野武过去一直没有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爱,现在终于收到了母亲的爱
4、北野武在母亲过世后才收到母亲“迟来的爱”,这告诉我们,要感知父母的爱,要求我们:①仔细领会父母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的良苦用心②要懂得父母对我们的爱不只是体现在百般呵护上,也包含在严厉的要求中③要懂得父母为子女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④只要是父母的要求,我们都要服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山高水长不如父母的恩情长。我们应该记住父母之爱的每一个细节。据此完成5——6题
5、动画片《宝莲灯》的插曲《天地在我心》用这样几句歌词来表达主人公沉香对母亲的感情:“天上的星星多么美丽,可是没有你,一切都没生气。”在沉香的心里
A、世界上只有亲情才是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 B、在家庭生活中,只有母亲才爱孩子 C、母爱、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美好的感情 D、只要亲情,只要母爱,其他人的关爱无关重要
6、子女生病,最牵挂的人是谁?看右图,并指出正确的看法:①父母对我们的关怀更多 地表现在关心我们生活和学习的琐事上②只有 在生病的时候,才能体现父母对子女的爱③父 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 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④病床边父母整天守护,嘘 寒问暖是爱,平时父母的唠叨嘱咐也是爱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亮眼辨是非(请判断下列的说话与做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7、看见父亲穿铁道,爬月台,为自己买橘子,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
8、父母在家庭中无悔奉献是他们的义务,我们不需要感恩。()
9、父母对子女的爱只体现在危难时刻,日常生活中则没有。()
10、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爱我们的不只是父母。()
11、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三、学做好公民(下列情况可能是你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
12、“那是我小时侯/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
一首《父亲》在多少人的心灵深处激起了阵阵涟漪。赏析亲情歌曲,感知亲情温馨,请用“心”回答下列问题
(1)感知亲情,应该记住父母之爱的每个细节。歌曲《父亲》记录了这位父亲疼爱子女的哪些细节?
(2)你的父爱母爱一定也是温馨的。请写出几件你最难忘的关于父爱母爱的往事。
(3)“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这是歌词作者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请说说你打算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实话实说】
13、小明期终考试考了全年级第一名老师想请他妈妈来学校参加家长会,并向其他同学的家长介绍教育经验。对此小明很犹豫,因为她妈妈是一名清洁工,每天都在清扫学校门前的那条马路,他怕同学们知道他妈妈是清洁工而瞧不起他。
⑪ 你会因为小明的妈妈是清洁工而瞧不起他吗?为什么?
⑫、如果你是小明的好朋友,你会帮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成长记录】
一天凌晨,长沙市洞井商贸城兴盛超市发生了一桩命案,一对中年夫妇双双被砍死在超市内,母亲严民华的后背身中多刀,却把刚满6个月的儿子压倒在身下,至死还用手臂把孩子捆在怀里。刚满6个月的儿子被死去的妈妈抱着,一直哭。妈妈舍身为儿挡刀,终于保住了这个孩子。
凶手是丧心病狂的,母爱是坚不可摧的。阅读材料,结合实际,请你谈谈对母爱的体会。
.---------------------------第一课我的父亲母亲参考答案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B
2、D
3、D
4、A
5、C
6、A
二、亮眼辨是非(请判断下列的说话与做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7、(√)
8、(×)
9、(×)
10、(√)
11、(√)
三、学做好公民(下列情况可能是你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
12、(1)感知亲情,应该记住父母之爱的每个细节。歌曲《父亲》记录了这位父亲疼爱子女的哪些细节?
主要细节有:常坐在父亲肩头;粗茶淡饭将我养大;一声长叹半壶老酒;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循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再苦再累不张口。
(2)你的父爱母爱一定也是温馨的。请写出几件你最难忘的关于父爱母爱的往事。言之有理即可
(3)“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渡春秋”,这是歌词作者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请说说你打算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听从父母的教诲,体贴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给父母写爱心卡、献爱心礼物等.================ 第二课 家庭剧场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我爱我的家/爱是不吵架/爱就是忍耐/爱就是感谢/让爱永远住我们的家„„”一首《让爱住我家》唱出了人们渴望家庭和谐的美好愿望。据此完成1——4题
1、“爱是不吵架”,但是,在生活中,处于青春期的子女常常会因为(①结交朋友尤其是结交异性朋友②穿着打扮③学习与玩耍④追“星”其他兴趣爱好)等事情与与父母吵架。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小明就经常与父亲吵架。同学每次来电话,小明的父亲都会追根问底,小明每次都会大发雷霆,与父亲吵个不欢而散。在这件事上,导致小明与父亲发生争吵的主要原因是①小明长大了,真正开始懂事了②小明的父亲不放心小明,想知道小明的一切,小明却渴望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独立而自由的天空③小明和小明的父亲都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必要的换位思考④小明长大了,觉得自己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利,小明的父亲却还不适应小明追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和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家庭里的吵架是一把双刃剑。经常与父母发生吵架①会伤害父母和子女的感情②锻炼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③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④影响家庭和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时,为了避免与父母吵架,我们可以这样做①小人不记大人过,多找自己的原因,学会忍耐②完全不搭理父母③多想父母的爱,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学会感恩④说话不尖刻,心平气和地与父母沟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创建和谐家庭,子女责无旁贷。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同学的话语中,体现了对父母的理解的是 A、“只要学习好,其他都无关紧要。” B、“只要是妈妈说的话,我都听从照办”
C、“抚养我是父母的义务。只要我想做的,他们就应该满足。” D、“放学后我们应该尽快回家,不让父母担心。”
6、为了化解与父母的矛盾,我们要与父母进行沟通,其实就是是辨明是非、寻求最佳结果。有效沟通要掌握基本的要领。其中理解父母的有效方法是
A、换位思考 B、求同存异 C、尊重理解 D、彼此理解
二、亮眼辨是非(请判断下列的说话与做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7、子女长大了,有了独立自主的权利,父母亲再没有任何管我们的权利。()
8、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监护人,有权知道未成年子女的一切。()
9、小城每次和父亲发生矛盾时,总是先避开发生矛盾的话题,等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和父亲就发生争吵的问题进行交谈。()
10、芬芬的母亲总是反对芬芬听流行音乐,芬芬在母亲生日时特意送母亲几盘最新潮的流行音乐,芬芬的母亲从此改变了对流行音乐的偏见。()
11、只要我们尊重父母亲,我们和父母亲之间就没有任何矛盾。()
三、学做好公民(下列情况可能是你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
12、【起因】一个星期六的下午,几个八年级学生在各自的家里做完了家庭作业,相约一起去打篮球。
【事情回放】
聪聪的母亲:“再复习一下功课吧!”聪聪:“妈妈,毛主席说过,读书是学习,打球也是学习,而且是更好的学习(聪聪改编了毛泽东的话)。我出去锻炼一下,保证晚上有更好的精神,学习效果会更好。”聪聪的母亲:
曼曼的父亲:“打球!打球能打出好成绩来吗?去复习功课!”曼曼:“学习!学习!学习!你除了一天到晚要我学习以外,你还知道要我干什么?”曼曼的父亲:
体验当时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你的想象,你觉得聪聪的母亲和曼曼的父亲会怎么回答聪聪和曼曼的话。聪聪的母亲: 理由:
曼曼的父亲: 理由:
(2)请你根据当时的情境,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故事的结尾。
(3)小故事,大智慧。通过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实话实说】
张晓的父亲最近特别烦,自己刚刚下岗,丢掉了工作;妻子因患肠癌住院治疗,治疗费数以万计;儿子张晓学习又不努力,考试成绩有一半的科目不及格,还经常上网。张晓的父亲大骂了张晓一顿,张晓一气之下便离家出走。
(1)张晓和父亲之间为什么会发生矛盾?
(2)如果你是张晓,你会怎么做?
(3)现在,请你以张晓的好友的身份写封信给张晓,劝张晓早日回到他父亲身边。
【成长记录】
《未上锁的门》
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一个小女孩因为与父母吵架,离家出走了。许多年过去了,她的父亲死了,母亲也老了,可她仍在泥沼中醉生梦死。
在这期间,母亲不辞辛苦地找遍全城的每个街区,每条街道。她每到一个收容所,都停下脚步,哀求道:“请让我把这幅画贴在这儿,好吗?”画上是一位面带微笑、满头白发的母亲,下面有一行手写的字:“我仍然爱着你„„快回家!”
一天,桀骜不驯的女儿突然看到这张寻人启事,便不顾一切地向家奔去。当她赶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了。女儿轻轻一推,门自己开了,怎么没锁?!不好!一定有贼闯了进去。她三步并作两步冲进卧室,却发现母亲就守候在家里。娘儿俩紧紧抱在一起,女儿问母亲:“门怎么没锁?我还以为有贼闯了进来。”
母亲柔柔地说:“自打你离家后,这扇门就再也没有上锁。”
(原载《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上海文艺出版社)
学习《家庭剧场》,阅读感人故事,对于亲情、亲子矛盾,你有哪些体会?
.-----
第二课家庭剧场参考答案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D
2、B
3、D
4、D
5、D
6、A、二、亮眼辨是非(请判断下列的说话与做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7、(×)
8、(×)
9、(√)
10、(√)
11、(×)
三、学做好公民(下列情况可能是你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
12、(1)只要学生的补充符合情理即可。理由主要是要学会沟通。(2)请你根据当时的情境,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续写故事的结尾。学生的续写言之有理即可
(3)小故事,大智慧。通过这个故事,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主要是让学生知道,在解决与父母的冲突时,我们应做到认真倾听、善于体谅、不使用恶毒刻薄的语言、不做出过激的行为,要学会与父母进行积极的沟通、友好的对话
.====================== 第三课
闲话“家”常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表现的题材范围
包括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如学习、交友、早恋、诚信、爱心、兴趣、习惯等引起社会、家庭关注的问题,以及与父母的观念冲突等等,在国内一度引起轰动。据此完成1——4题
1、《家有儿女》这个大家庭包括父亲夏东海,母亲刘梅,7岁的儿子夏雨,14岁的儿子刘星,17岁的女儿夏雪,偶尔还有孩子们的爷爷、姥姥、生父、生母时常介入相聚。这个家庭结构属于
A、核心家庭中的重组家庭
B、主干家庭的重组家庭
C、单亲家庭的重组家庭
D、联合家庭的重组家庭
2、在这个家庭里,五个人,两大姓。其中,刘星随母亲刘梅姓刘。刘姓中曾经有一人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任国家主席,他是
A、刘亚楼
B、刘伯承
C、刘志丹
D、刘少奇
3、在这个重新组合的家庭中:夏东海和刘梅分别离异过,并各自带有小孩。共同的心愿使他们生活在了一起,期望“整合”两人的爱心和智慧,培养出出类拔萃的后代。在这一点上,两人都继承了中国人传统家庭文化的
A、重视家庭教育
B、按姓氏的辈分给每个孩子取名 C、讲究家庭秩序
D、为孩子们营造温馨的传统节日
4、从美国回国的夏东海对孩子注重平等、尊重、理解,是整个家庭的精神支柱,既是孩子的好父亲,又是孩子的好朋友,不论是养子还是亲子,都很喜欢他;母亲刘梅思想传统,对子女“望子成龙”,也是一个可亲、可敬又可笑的老妈,是维系这个家庭的情感纽带。这说明
A、只有西方的家庭教育方法才是正确的 B、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都是过时的
C、要借鉴外国家庭教育所有观念和方法
D、要将中国和外国优秀的家庭文化结合起来
时代变化,家庭模式和节日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下面的节日中,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有①元旦节②元宵节③端午节④圣诞节⑤中秋节⑥父亲节⑦寒食节⑧劳动节⑨国庆节⑩情人节
A、①②③⑤⑦⑧⑨⑩
B、②③⑤⑥⑨
C、①②④⑥⑦⑧⑨⑩
D、②③⑤⑦
6、现在,中国的小家庭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其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的是 A、夫妻家庭
B、丁克家庭
C、单身家庭
D、核心家庭
二、亮眼辨是非(请判断下列的说话与做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7、家是我们成长的“根据地”,是我们的第一所学校。
()
8、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家”的观念根深蒂固。
()
9、只有家庭这个社会小细胞安定了,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
()
10、“儿孙满堂”是中国人看重的一种家庭幸福,今天,仍然要努力继承。
()
11、中国的养老模式是“接力式”的,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是“反哺式”的()
三、学做好公民(下列情况可能是你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
“家庭公约”诞生记
“都十来岁的女孩了,什么事都不做,一天换下来的衣服,到处乱放,像堆咸菜。”妈妈经常一边忙着整理家务,一边数落我。“自己书桌上的东西,像市场上卖旧书的地摊。”老爸有时也要乘机“赠”给我几句。
可这周星期天晚上,我正在房间里做作业,爸爸和妈妈在客厅里一边看电视,一边议论我。“这段时间,孩子好像变了,一放学回家就主动做作业,吃饭也不拣挑四的。”妈妈说。“是呀,这还不是我的功劳!”爸爸开始与妈妈争功了。我忍不住笑出声来:“爸爸,妈妈,你们别争了,你们都有功劳,但真正的'军功章'属于它。”我从书包里拿出粉红色的争章手册,在爸爸妈妈眼前一晃,“我正在向合格‘小公民’进军呢!瞧,我已经争到了阅读章、礼仪章、手拉手章、器乐章,现在我要力争家政章。”我得意地说着。爸爸妈妈一下子被我吸引住了,“抢”过争章手册仔细地看了起来。“好!我们坚决支持女儿!”妈妈看看老爸点头说道。“不如我们把它改成家庭公约!让我们一起来执行!”老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好!好!这主意不错!”我在一旁拍手叫好!我们一家三口围在书桌前,由我执笔,开始起草方案。你一句,我一句,一份“家庭公约”终于诞生了。阅读上面的材料,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生活的实际,说说订立家庭公约有什么作用?
(2)对照材料中的女生以前在家里的表现,联系自己在家里的表现,说说你做得如何?
(3)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和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请你为自己家里写一份家庭公约。
【实话实说】
“家是什么,是一盏灯,一个屋檐,一张柔软的床。
有了灯,不再害怕夜晚没有星星和月亮。有了屋檐,不再担心风吹和雨打。有了床,累了,困了,可以睡上甜甜的觉,做个美美的梦。
家是什么?
家,是一轮太阳。爸爸妈妈欢乐的笑容,合成一缕缕和暖的阳光。” 家的温馨陶醉每个人。请你用自己的笔描绘出你的温馨的家。
【成长记录】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
一首首古诗记录了家书让我们与亲人心贴心,情牵情。家书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轨迹,诉说着曾经发生的故事,寄托着你我曾经的梦想,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亲和力的体现。
但是,现在,电话和互联网闯进我们的生活,传统家书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请你用自己对父母最真挚的情感,给你最亲最爱的父母写一封家信。
…………………………………………… 第三课闲话“家”常参考答案
一、慧眼识珠(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正确答案选出并将其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A2、D
3、A4、D
5、D
6、D
二、亮眼辨是非(请判断下列的说话与做法正确与否。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7、(√)
8、(√)
9、(√)
10、(×)
11、(×)
三、学做好公民(下列情况可能是你日常生活或学习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这些问题。)
(1)结合生活的实际,说说订立家庭公约有什么作用?
只要学生懂得从为家庭成员明确家庭建设的共同方向、目标,约束家庭成员共同进步等方面回答即可。
(2)对照材料中的女生以前在家里的表现,联系自己在家里的表现,说说你做得如何? 学生回答时一要练习材料,二要具体列举自己在家里的行为。
8.八年级物理习题及答案 篇八
物理是初二年级我们新增加的一门课程,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分重要。物理的学习,第一要学会预习,并且有意识地培养预习习惯。预习要达到的目的有:知道要学习的内容;明确将要学习的知识中,哪些部分已基本明白,哪些知识要在上课时聆听老师的讲解。第二要学会有目标、有重点的听课,这一点是跟预习密不可分的,只有预习的目的真正达到了,才能使听课时做到有目标、有重点。第三要学会独立完成作业,这里所讲的独立完成作业,不单纯指不抄他人的作业,而且是指做作业时不对照课本、不对照课堂笔记写作业。是指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把握好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作业的三个环节,每周将所学习知识进行小结。
加强训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在物理课的学习中,要掌握的基本技能有两方面,一是用物理用语表述问题和规范书写物理公式、解题格式的能力;物理公式的书写、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都要做到规范和熟练。它们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二是物理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物理实验操作技能必须通过大量的亲自动手做实验才能熟练掌握,在掌握的基础上才能找到操作技巧。实验操作时要手脑并用,要多向自己提问题,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学会观察物理现象,学会依据物理现象,结合已有的物理知识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重视基础,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在物理课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学习是重要的。在学习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时,不能只是机械记忆,要有想象力和正确的思维能力,做到融会贯通,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本质。因此,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各章节中物理概念的学习,要注重理解每一个物理概念,每一条物理规律。在做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基础,从基础题做起,打好基础,再做难题。在做题的过程中,要多动脑,多思考,对问题能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学会变通,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感觉非常简单。老师辛辛苦苦一节课,其实也就真正地讲了一两句切中要害的话。我不仅对所普知识掌握得十分迅速,还特别牢固。做起题来也非常地得心应手。因此,虽然做题不多,可能力却提升得很大很快。
第二、学习物理应以书本上的知识为主,抓住知识点,学透、学活,掌握其精髓。这要胜过做许多的相应的试题。试题,是帮助我们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的,做得越多,便越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如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知识点反复、深入地学习而达到掌握的目的,那自然可以省下许多做练习题的时间了。
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及时归纳总结,特别是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以后,经验和教训都要一起总结,总结经验主要就是把一些好的经典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在过一过目,看自己是否真正的掌握了。而总结教训则是把自己平时总喜欢犯的一些错误归结到一起,看看它们的共同点,并找出症结,这样对症下药才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是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牢固,那么就加强基础的学习,而如果是计算上的问题,那么就要注意计算能力的提高。
9.八年级物理习题及答案 篇九
下面我谈谈在八年级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做法。
一、上好第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刚开始学习物理知识,总是存有好奇心,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必须上好第一堂物理课,要精心准备,设置一些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究的问题,去吸引学生主动地学习。学习认识物理学这课,我不是照本宣科的做法,而是一开始就做几个有趣的实验。①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七色光谱。同学们看到墙上出现美丽的七色光时高兴的叫起来,有的学生不由自主主动喊起来:“哪来这么颜色?”②用一只玻璃杯装满水,盖上塑料片问同学:我如果把玻璃杯倒过来,杯中的水会怎样?让学生猜想。同学们毫不思考地回答:流出来!结果我把玻璃杯口倒向下,水没有流出来,塑料片也没有掉下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新奇。③用滚摆做能量的转化的实验,滚摆下降又能上升,为什么呢?④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如你能用手抓住空中飞行的子弹吗?学生肯定说不能,可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位飞行员就能像抓昆虫一样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这是为什呢?通过设疑恰当地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发思维,让学生在无尽的问题中产生求知欲,最后告诉学生这些问题都将在我们的物理课中得到解答,把学生真正带入学习物理这门课的热情中。
二、上好实验课,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无论是基本概念的建立还是物理规律和公式的推导以及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我都是用实验来完成的,因陋 就简。因为实验最具有直观性,也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实验前总是作好充分的准备,使课堂实验现象明显,色彩醒目,可见度大,启发引导入胜。当现象出现精彩处,学生会欢呼雀跃,兴趣盎然。这样使学生既观察到明显的物理现象,又得到实验美的享受。
1. 演示实验如果单纯由教师一人操作,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那末他们对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尤其对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兴趣作用不大。因此,近来我都采用边引导、边分析、边实验的方法。有时也由他们自己准备实验,自己演示实验,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成了学习的主人。在讲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压强知识时,让学自带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块海绵、矿泉水瓶和水,利用它们能很好探究压力产生的效果〈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讲蒸发吸热时,让学生自己在手臂上涂上酒精亲身体验蒸发吸热的感觉,让他们身临其境。再每个小组发两支温度计给学生,将其中的一支涂上酒精,待一会后,对比两去温度计的示数,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验证蒸发是一个吸热的过程。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通过实验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通过演示实验,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而富有刺激性,可以使学生感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学习,增加“实用时间”,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2. 分组实验更应当重视,让他们亲自参与、亲自动手,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让学生自己设计表格和自己选择器材〈是选平面镜还是平板玻璃以及用完全相同还是不相同的两支蜡烛〉去探究它的特点,从实验中碰到问题,平面镜所成的像的位置不便于找到和不便于比较大小,通过尝试,最后获取最合理的实验方法,这样得出的规律更便于记牢,印象深刻;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规律时,我也是让学生自己亲自去实验,学习气氛异常高涨,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在教学中还采取了课堂即席实验的方法。这种实验不要任何仪器,也不需要花多少时间准备。如讲惯性时,可让学生把铅笔盒放在两支铅笔上,盒上竖直放一钢笔套,当突然用力使笔盒运动时,钢笔套即向后倒,碰到障碍物时向前倾。又如讲压强时,可让每位同学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用相同的力将铅笔尖端及平端分别刺激手指,手指会有不同的感觉,从而使学生分清了压力与压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再如讲动能与势能的转化时,叫同学任意抛出一个物体,观察这物体在上升和下降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等等。这些即席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开动脑筋的好习惯以及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
三、教学中充分利用目标导学与程序设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从操作层面定义的一种教学模式,以落实三维教学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导向,以师生互动的活动建构为基本形态,以当堂达标为检验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价值追求:通过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采用目标性、自主性、开放性、合作性等教学策略,培养出习惯好、兴趣浓、思维活、眼界宽、能力强的学生。
首先教师在上课前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提纲用小黑板或幻灯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探究的一种学习方法。如学习〈什么是声音〉时,可以导出以下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初步认识声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声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声具有能量。
2. 了解在不同的介质中声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声在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快。
3. 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发声现象,能简单地描述所观察到的发声体的共性,培养学生的初步的观察、对比和概括能力。
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
① 动物都能发声吗?举例说出各种动物是怎么发出声的?
② 你是怎么听到声音的?声音是什么?声音有什么作用
学生通过自学初步感知目标,然后利用小组合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学具进行实验探究,最后交流分享得出它们的共同点是:发声体都在振动。至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探究也可让学生为他们演示,教师只是引导,这样学生人人有事可做,不是被迫的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共同参与,其乐无穷,这样不但得到的结论更为真实可信,而且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出了锻炼和提高。
师生互动,分层训练。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和内化知识。这里的练习一般是基础练习、变式练习和拓展练习。基础练习可在自主探索、交流分享这一环节穿插完成。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好检测题,检测题要尊重差异,分必做和选做,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达标情况要当堂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要辅导的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外辅导。
【八年级物理习题及答案】推荐阅读:
八年级上册物理计算题及答案08-08
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集07-16
八年级物理同步练习题07-31
八年级下物理答案01-20
八年级上册物理书答案09-02
八年级暑假作业答案(物理)2006-12
八年级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07-01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答案11-24
2023年八年级寒假作业答案初二上册物理07-12
练习2物理习题及答案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