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4-08-19

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共8篇)(共8篇)

1.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一

腾讯公司诉360公司不正当竞争案的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营者对市场资源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为争夺有 限的市场资源,不正当竞争行为屡见不鲜,极大地损害了广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通 过对腾讯公司诉 360 公司不正当竞争案的分析,对两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论证,并讨 论两者在侵犯竞争对手的同时侵犯了消费者哪些合法权益。最后,就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 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不正当竞争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不正当竞争;案件分析;保护消费者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述

1、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及特征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好公认的商业道德,以不正当手段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主要有通过一般性条款进行界定、列举式好具体化的补充规定、概括性的界定好列举式界定相结合这三种方法。

不正当竞争行为有以下三方面特征

1.行为主体为违反竞争经营者

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该法规则的对象为“经营者”,即以营利目的、从事商品的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其范围即包括具备法定资格的企业法人、非法人的经济组织、社会团体以及个体工商业者,也包括不具备法定经营资格,但却在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

2.行为具有竞争性

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市场竞争为目的,这是不正当竞争行为区别于一般侵权行为的重要标志。损害或排挤竞争对手这样一种发生在具有竞争关系之间的违法行为,实际上充分显示了该行为以市场竞争为主观目的。

3.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该行为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相抵触,与法治精神相违背;不正当竞争行为违背社会公德,冲击社会诚信体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严重障碍;不正当竞争行为扰乱社会经济运行秩序,破坏我国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并结合社会经济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表现为如下10个主要类型:假冒或仿冒行为;公用企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行政垄断行为;商业贿赂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搭售行为;有奖销售行为;商业诋毁行为。通过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类型的划分,可以看出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多样性,随着经济的发展,将会不断以新的形式呈现。

二、案例主体介绍

1、腾讯公司简介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腾讯多元化的服务包括:社交和通信服务QQ及微信/WeChat、社交网络平台QQ空间、腾讯游戏旗下QQ游戏平台、门户网站腾讯网、腾讯新闻客户端和网络视频服务腾讯视频等。

2、360公司简介

奇虎360是(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的简称,由周鸿祎于2005年9月创立,主营360杀毒为代表的免费网络安全平台和拥有360安全大脑等业务的公司。该公司主要依靠在线广告、游戏、互联网和增值业务创收。2015年2月4日,内部人士确认,奇虎360公司斥巨资收购国际顶级域名360.com,收购价格为17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亿元。

三、案件引入

1、案情发展过程

2010 年,腾讯公司推出了新版“QQ 医生”软件并随后升级为QQ电脑管家,以酷似360杀毒软件的功能与360公司抢夺安全软件的市场份额。对此,360公司先后发布软件“隐私保护器”和“360扣扣保镖”,对腾讯QQ聊天软件进行抵制。10月14日,腾讯公司以奇虎360不正当竞争为由,将其诉至法院,要求 360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作出赔偿。11月3日晚,腾讯公司对外致公开信,宣布将在所有安装360安全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即所谓的“二选一”。当晚9点360公司对此回应称将保证360与QQ同时运行, 此后不久将扣扣保镖软件悄悄地从官网下线。随后,国家工信部和公安部开始介入,在一系列探讨和问询后,通过行政命令要求双方放弃纷争并不得再发布煽动此事的新闻和讯息。

2、裁决结果

对此案的审理分两个阶段。2010 年4月26北京市朝阳区法院进行了一审宣判。法院认定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等三个被告不正当竞争,判令其停止发行使用涉案的“360 隐私保护器”软件,连续30日公开消除因侵权行为对原告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且赔偿损失40万元。因不满一审判决,360公司向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了上诉。2011年9月29日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本案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使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360对QQ软件涉嫌“偷窥用户隐私”的描述缺乏法律依据, 依法予以驳回,并维持原审判决。自此“3Q”大战告一段落。

四、案例问题分析

1、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本案中,腾讯公司与360在竞争中有明显的商业诋毁行为和附加不合理条件变相限制交易行为。360公司推出的隐私保护器称“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针对性较强地对QQ软件进行攻击,是明显的商业诋毁行为。接着推出的扣扣保镖,通过与腾讯QQ的谐音,破坏QQ软件的公认安全性,以达到排挤并独占市场的目的。与此相对,腾讯公司通过要求其所有用户对QQ软件和360安全软件进行“二选一”,与 360 公司展开竞争。据统计,腾讯公司自宣布此项措施后,360安全软件的卸载量高达 2000万,给360公司造成巨大损失。腾讯公司的行为属于明显的附加不合理条件和变相限制交易的行为。本案中腾讯公司和360公司通过利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直接和变相限制交易,都明显构成了不正当竞争。

2、不正当竞争对消费者的影响

通过分析本案中两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们可以看出,它们主要侵犯了消费者如下几方面权益。

1.选择权。本案中腾讯公司与360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如腾讯公司强迫用户进行“二选一”,通过附加不合理条件,强迫用户对服务对象进行选择,严重违背消费者自身意愿,明显地侵害了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此外,360公司通过对QQ软件进行诋毁,对消费者在选择服务时构成误导,这也是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表现。

2.公平交易权。案中,腾讯公司利用其支配地位,强迫用户“二选一”,实施不公平交易条件,严重违背消费者意愿,造成了强制交易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本案中,腾讯公司与360公司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扰乱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而且对广大消费者权益产生较大侵害,如何更好地保护消费群体的合法权益,这需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加以保障。

五、解决对策

1、提升消费者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律中的保护地位

市场经济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不仅会直接损害经营者的利益,还会在产品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如本文所引入的案例“3Q 之争”,腾讯与360所引发的的不正当竞争,不仅对双方产生侵害,而且对消费者的权益产生侵害,如强迫客户进行“二选一”,明显违背消费者自主选择服务的意愿。但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消费者的保护尚缺乏力度。

2、修改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消费者利益保护上存在的缺陷

按照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侵害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为不正当竞争,受法律制裁,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就不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不能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予以救济。这样,立法目的中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规定就无从实现。

3、完善我国现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

在遏制不正当竞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斗争中,法律是最好的武器,我国现有法律已不能完全满足并应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和新问题,如本案所涉及的网络不正当竞争,如有必要,可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专门对网络不正当竞争作出解释并提出法律规制。

六、总结

“3Q大战”的本质原因是追求利益的使然,作为商业主体的企业生存准则就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在逐利的同时必须坚持一个前提,那就是遵循法律,符合公平正义原则,正当有序竞争,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健康有序的发展。通过分析和讨论, 给我国反不正当竞争领域的立法司法等活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也是希望通过法律进一步的规范市场竞争环境。以期望我国在规范市场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2.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二

即时通讯指实时通信网络服务, 其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实时传递文字信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交流。现已发展成集交流、资讯、娱乐、搜索、电子商务、办公协作和企业客户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化信息平台。根据CNNIC第36次报告, 2015年6月我国即时通信网民规模达6.01亿, 即时通信使用率为90.8%, 使用率位居第一。

移动即时通讯国内外市场均出现多方混战局面, 欲在内忧外患的激烈角逐中坐稳一方霸主的位置, 微信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竞争战略。

二、微信环境分析

(一) 宏观环境

政治环境方面,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强调互联网传播信息规范有序、确保国家文化信息内容的安全, 但也致力为新型媒介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经济环境方面, 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基本平稳, 2015年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态势, 国内消费热点继续保持热度。[1]数码产品等竞争加剧, 价格持续走低。智能手机持续普及为微信发展更多用户成为可能。社会环境方面, 互联网愈发呈现本地化、移动化、社交化趋势, 催生了一系列应用程序, 强化了即时通讯软件的用户黏性及忠诚度。技术环境方面, 微信具有多终端登陆方式, 方便易用。但如何提供更方便的服务、更安全的信息保障、更成熟的盈利方式是微信将突破的技术及思考点。

(二) 行业环境

服务供应商:以个人应用为主的即时通讯软件, 往往采用自主研发方式, 因而有可控性更高。用户:随着智能手机普及, 即时通讯软件被更多用户视为基础服务以满足沟通需求, 其及时性及便利性优势突出。微信应不断调整以迎合用户需求的变化, 增强用户黏性, 防止用户流失。潜在新进入者:即时通讯软件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 拥有庞大的用户群、高媒体价值及无限潜力, 许多服务供应商均想分一杯羹。这些兴起者在用户体验的侧重上各有不同, 或对微信市场份额造成一定影响, 以电信、联通为代表的运营商与OTT运营商的跨界合作成为主要趋势。替代品威胁: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等纷纷在其应用中加入了即时通讯功能, 或会对即时通讯的使用时间造成影响。

(三) 微观环境

2011年1月腾讯正式推出微信应用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该软件支持多种语言, 能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操作, 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信息, 包括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 具有多种功能及插件如朋友圈、实时对讲、微信支付、公众平台等, 是目前亚洲地区拥有用户数最多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2012年5月腾讯就内部结构进行重组, 将微信与QQ提到并重的位置。手机QQ和微信采取差异化发展。游戏平台功能的推出使微信成功形成自有商业化模式;微信支付功能的逐步完善增强了其生活服务平台属性。[2]至2015年6月, 微信月活跃用户达5.49亿, 微信支付用户达4亿, 用户覆盖200个国家。

三、腾讯微信竞争战略的解读

(一) 竞争战略目标

微信的竞争战略目标可归纳为:最大化转移互联网用户, 使其依赖微信软件;取代门户、搜索、社交媒体、支付平台, 使微信成为互联网各种应用的最大入口。

(二) 微信主要竞争战略

“内部结构调整”腾讯内部曾有三个部门为微信共同努力, 掌舵人马化腾意识到该问题, 并于2012年5月优化调整公司内部结构, 由大化小, 使决策效率提升。

“整合企业优势, 内部资源共享”腾讯凭借微信引发了明显的上下游效应, 微信先天拥有QQ所带来的庞大的用户基础。此外, 微信几乎涵盖了电商、游戏、媒体等所有应用领域, 与公司原有业务实现良好衔接, 拉长产品线, 与国内其他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相比, 功能更具综合性。其游戏平台提高了用户黏性, 成为微信盈利模式的一个突破点。QQ邮箱及离线消息接收等服务既实现业务衔接, 又很好地与其他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实现差异化。

“类似应用战略注资”腾讯于2012年4月投资Kakao Talk总计360万股的新优先股, 占其已发行股本约13.84%。腾讯战略入股能更好地了解其他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的运营情况, 为自身发展做铺垫, 借鉴其付费表情和游戏平台的盈利模式。

“不同商家战略合作, 多元业务组合”2014年1月, 腾讯注资嘀嘀打车, 微信添加嘀嘀打车插件使其移动支付进程又前进一大步。为了加强宣传效果, 腾讯对嘀嘀打车又加投10亿元。2012年2月腾讯战略投资大众点评网20%的股份。大众点评在餐饮领域的优势地位将弥补微信服务品类过少的不足, 而微信庞大用户群则可提供入口;两家企业战略合作, 可达成“微信流量入口+大众点评线下资源”模式。

这些战略合作使微信成为多元服务的提供平台, 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使用传统方式结算的用户行为, 将为微信带来巨大的利益, 扩展其盈利模式。

“技术壁垒巩固及提升”除电脑与移动端的文件传输功能、微信支付安全性等功能性技术上开发, 微信也在用户体验优化上下功夫, 截至目前已推出微信6.2版本, 技术壁垒能有效预防同质化竞争。

“稳固本土市”场微信在本土优势明显, 但在海外扩张上落后于竞争对手。其于2012年4月就进军全球市场, 但目前海外用户增长缓慢, 扩张后劲不足。

(三) 竞争对手战略对比

(1) 国际竞争对手。美国Whats App2009年由雅虎前员工创立, 已被Facebook收购。[3]截至2014年底月活跃用户突破7亿大关。盈利模式为收取0.99美元的年费, 年费整体收入约为3.96亿美元。该公司尚未考虑商业化问题。

Line系韩国互联网集团NHN日本子公司研发, 2011年正式推向市场, 全球范围内月活跃用户达1.81亿人, 通过聊天表情贴图、社交游戏等盈利。目前, 新增如移动支付、叫车以及电子商务服务。2014年营收达7.2亿美元, 较上一年增长超过两倍, 游戏营收是其主要支柱。Line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2012年底和奇虎360达成合作, 借船进入中国。在亚洲和欧洲开拓市场后, line于13年7月份采用名人战略开始进军美国市场。

kakao.Talk韩国排名前两位、亚洲三大移动即时通讯软件之一, 由韩国企业研发。kakao.Talk的用户量过1亿, 93%的韩国智能手机用户使用kakao。现为230个国家的13种语言人士提供消息平台。通过电子商务、付费表情、Plus.Friend广告及游戏平台实现盈利, 最大盈利平台当属游戏平台, 其手游平台用户数量超5亿。在本土市场几近饱和的情况下, Kakao Talk于2012年11月开始海外扩张步伐。日本的应用商业化平台metals和韩国kakao集团战略合作, 共同开发游戏平台。2013上半年其游戏平台营收达3.11亿美元。

(2) 国内竞争对手。微信在即时通信市场独占鳌头, 目前, 主要国内竞争对手为易信和来往。“易信”为网易和中国电信联合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件, 与微信的差异体现在技术方面:即使对方未登录或非易信用户, 也可以收到免费短信;易信还可以与固话免费“通话”, 固话会以来电提示的方式让对方收听这条语音留言。

“来往”由阿里巴巴集团推出的来往也是微信的潜在竞争对手, 其正在探讨使用阿里庞大的数据资源和处理能力。未来发展策略将坚持做一款有个性的移动社交平台, 持续进行产品创新和场景渗透:阅后即焚, 语音消息转文字显示等进行创新、深入延展和拓宽。

(四) 竞争战略优化

与竞争对手相比, 微信在以下方面应该进一步优化:

差异化战略无论是针对本土竞争对手还是国际竞争对手, 均需避免软件功能同质化, 需从用户体验出发, 明确产品定位, 创新个性差异化产品。其海外竞争对手用户体验上更具特色:支持主题更换, 特色贴图, 功能更专更精。微信应开发符合自身特色的典型形象, 在服务和功能上体现差异化。提供更安全稳定、更具特色的服务, 方能在移动即时通信市场中立足并发展。

海外扩张战略微信在国内市场能独占鳌头, 占有大量的市场比重, 但其海外市场份额远低于竞争对手。应在巩固本土市场的基础上, 积极拓展版图, 增强国际竞争力。

积极战略联盟, 拓展盈利模式类似嘀嘀打车和大众点评类的战略联盟应当加强, 拓宽微信的盈利渠道及服务方式的多元化。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即时通讯软件的发展及现状, 试通过运用战略理论、PEST模型和波特五力模型等方法对即时通讯市场环境及腾讯微信既有战略作出分析, 通过与其主要竞争对手的战略对比, 为提出微信竞争战略优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得出以差异化战略为主战略, 使其能国内外即时通讯市场的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 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即时通讯,竞争战略,腾讯,微信

参考文献

[1]《经济日报》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内经济形势分析与跟踪课题组.2014年经济形势分析与2015年展望[DB/OL].中国经济网, 2014.

[2]易观智库Enfo Desk.2013年第3季度中国移动IM市场季度监测[R].2013.

[3]戴姣.腾讯公司竞争环境及其发展和竞争战略研究——基于波特五力模型[J].中外企业家, 2012 (11) .

[4]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自由出版社, 1980.

[5]涂锐.腾讯差异化竞争战略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10.

[6]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5.

3.中国邮政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三

国家邮政局软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刘 虹

上个世纪!“ 年代以来,随 着核心 竞争力理论的提出,核心竞争力被视 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如今,中国邮 政 也 认 识 到 了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性,开始审视自身的多元化经营,思考企 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只有深入分析 自身的资源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将有 限的资源运用到培育、提升核心竞争 力方面,实 施 “归 核 ”战 略,立 足于核心 竞争力大力发展核心业务,才能使邮 政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深入研 究中国邮政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有 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邮政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究竟何谓核心竞争力? 定义并不 重要,关键在于认识其内涵。核心竞争 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它不是一 种 单 一 的 研 究 开 发 能 力 或 生 产 技 术,也不依附于具体的产品或业务,而是 一种集合的能力,其内涵体现在以下 五个方面 :#$%价 值性 :核 心竞 争 力 首 先是能够创造价值的 ;#&% 独特性 :核 心 竞 争 力 是 企 业 所 独 有 的 核 心 专 长,是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 ;#’% 延展性 :核 心竞争力是一种 “能 力源 ”,为 企 业 打 开 多 种 产 品 市 场 提 供 支 持,对企业的一系列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都有促进作用 ;#(%不 可分离性 :核 心 竞争力是企业在实践中逐渐培育起来 的,是组织中的不同部分有效整合而 成的,与 实物资产不同,核 心竞争力与 特定的企业是不可分离出的 ;#)%不 可 交易性: 核心竞争力不能像其他生产 要素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

本文认为,邮政的核心竞争力就 是全程全网的实物传递能力(“实 物” 包括信息实物载体以及实物本身)。以 下结合核心竞争力内涵的五个方面来 逐一分析:

势; 再加上邮政的品牌具有较高的信 誉度,也构成了邮政的独特优势。

有 人 认 为 邮 政 的 核 心 竞 争 力 是 “网 点 ”。邮政确实网点众多、遍布城 乡,这 保证了基本的邮政服务,也 使邮 政发挥点多的优势开办了代办类业务 等。但其他服务业如银行、连锁超市等 都有网点众多的特点。从根本上来说,邮 政 网 点 不 具 有 独 特 性 和 不 可 替 代 性,网 点只是邮政通信网的终端,它 的 价值是通过整个通信网来体现的。因 此,视网点为中国邮政的核心竞争力 是片面的。$*价值性

社会公众对于邮政的最普遍的传 统认知就是简单的三个字 :“送 信的 ”。邮政的网络就是为完成通信而建设起 来 的,点 多、线 长、面 广 的 通 信 网 络 使 得邮政具备了全程全网的实物信息的 传递能力,能够为社会提供邮政通信 普遍服务,维 护国家主权、保 证公民通 信权利、保 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 正是邮政的价值所在。基于这一能力,邮政也开办了其他业务,这是社会需 求的拓展和邮政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 配置,邮 政为社会提供了多种服务,也 实现了企业的自身价值。

’*延展性

邮政的本质是通信,是 “传 递以实 物为载体的信息 ”的 通信服务业,在 完 成通信的过程中培育起了其核心竞争 力——— 全程全网的实物传递能力。随 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邮政也从事 实 物 本 身 的 传 递 以 及 其 他 延 伸 业 务,邮政业务的内涵发生变化,外延也不 断扩大,信函业务从以个人书信为主 转变为以商业信函为主,包裹业务也 从 民 用 小 包 转 变 为 大 量 的 商 品 包 裹,进而向现代物流领域发展,这些都是 邮政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结 果。

邮政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一种 “能 力源 ”,邮 政拓展经营空间不是进入不 相关的领域,盲 目多元化,而 是基于其 全程全网的实物传递能力,实行相关 多元化,积 极参与市场竞争,形 成一个 面 向 市 场、面 向 客 户、全 方 位、多 层 次 的邮政经营服务体系,成为满足社会 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现代服务企业。&*独特性

邮政的实物传递与铁路、民 航、货 运公司的实物传递有所不同。首要一 点,邮政为完成通信而形成的全程全 网、联合作业的实物信息的传递能力 是其所独有的能力,这也是那些在一 定区域范围内从事实物信息传递的企 业所无法相比的; 在传递信息实物载 体的基础上,邮政也从事实物本身的 传递,邮政实物传递的关键是依托于 庞大的、统 一调度的邮政网络,是 全网 性协作,特别是末端投递能深入千家 万户,这是邮政有别于一般运输类企 业的独特能力。并且,邮 政信息网络、金融网络的建设,使邮政的实物传递 过 程 增 加 了 信 息 交 流 和 资 金 结 算 功 能,邮政的实物传递能力因而更有优!

!”不可分离性

关于核心竞争力,邮政内部也有 人 认 为 是 “邮 运 网 ”,结 合 核 心 竞 争 力 的内涵分析,“邮 运网” 论有其片面之 处 :邮 政 网 络 遍 及 全 国、规 模 庞 大,包 括局所、处 理场地、车 辆、设 施、设 备等 大量实物资产,但 这不是最重要的,邮 政网在本质上是全网联合作业、统一 指挥调度的复杂而规范有序的邮件传 递关系。邮政网络的优势不是网络本 身,而 是对庞大、复 杂网络的组织和管 理能力,是基于网络的一种无形的能 力。这种能力是邮政在长期的实践中 逐渐培育起来的,是一种整合而成的 能力,可以把网络的实物资产分离出 去,但邮政独有的全程全网的实物传 递能力是不可分离的。$“ 实 物 传 递 网 与 信 息 网、金 融 网 三网融合

成了多个利益主体,全网利益难以实 现。为了真正发挥全网优势,必须彻底 改 革 当 前 的 财 务 管 理 和 考 核 办 法,减 少利益主体,加 强全网管理,提 高系统 效益。要加强国家邮政局、省(市)邮政 局两级管理,将 财务管理由地(市)、县(市)为 中 心 逐 步 向 国 家 局、省 局 两 级 集 中,最 终 在 总 体 上 建 立 “统 收 统 支、预 算 拨 款、局 所 等 级、人 员 等 级、考 核 晋等、视察监督”的运行机制。%”中国邮政品牌

这 一 环 形 层 次 结 构 模 型 中,$、%、&、’ 是 构 成 核 心 竞 争 力 的 四 个 要 素,它们层层延伸,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 体。

$ 是“内核”部分,指的是邮 政的各

环节、各 部分紧密衔接所组成的、复 杂 有序的邮件传递关系;

% 基 于 $,而 高 于 $,是 指 邮 政 在

长期从事实物信息传递中所形成的对 复杂系统的管理和控制能力;

*“加 强 信 息 化 建 设,促 进 三 网 融

加强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改造 传统邮政,促 进产业升级,是 信息化时 代邮政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信息化 是为了增强企业的资源优势,而不是 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建设不 能偏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信息化是 “兴 邮 ”、“强 邮 ”的 一种手段,借 助信息 技 术 手 段 科 学 整 合 邮 政 现 有 资 源,实 现邮政生产和管理的现代化,同时也 能推进传统邮政业务的创新,为新业 务的开发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信息化 能够增强邮政的核心竞争力,但信息 化要防止惟技术倾向,应当更多地与 企业的管理资源相结合,促进信息交 流和资源整合,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邮政拥有的实物网、信 息网、金 融 网这 “三 网 ”中,实 物网是最核心的、最 根本的。虽然邮政的信息网、金融网与 其他相关企业相比,都 不具有优势,但 是,以实物网为核心,实物网与信息 网、金 融 网 相 结 合,就 具 有 了 优 势,三 网的融合构成了邮政核心竞争力的要 素之一。当前要加强信息网与金融网 的建设,促 使 “三 网 ”真 正融合,使 这一 优势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是指邮政的实物流动过程 伴 随

信 息 流 和 资 金 流,& 是 % 的 丰 富 和 扩 展;

’ 是 $、%、& 的综合体现,也是核

心竞争力的最终外在表现。

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根 据 上 述 的 环 形 层 次 结 构 模 型,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就是由里及外的层 层推进的完整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 个方面的工作。#”不可交易性

因为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性、不可 分离性,所以不可能像其他生产要素 一样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企业可 以通过收购、兼 并、联 盟获得资产或业 务上的扩张,但是核心竞争力只有在 自己内部培育。因此,邮政的核心竞争 力 是 在 长 期 的 经 营 中 形 成 的 独 特 优 势,也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不断 提升它。

二、中国邮政核心竞争力的构成 要素分析

在明确了邮政的核心竞争力并分 析其内涵特点之后,本文建立了一个 环形层次结构模型,对核心竞争力的 构成要素作进一步分析。(“加强网络建设和网络组织管理

离开一个完整、高效的邮政通信 网络,核 心竞争力就是无源之水、无 本 之木。因此,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首要工 作 就 是 加 强 网 络 建 设 和 网 络 组 织 管 理。

当前,邮政应当充分重视对实物 网的基础投入和管理。首先要加强网 点建设,根 据需要合理设点,提 高服务 水平,并且适当增加对局房维护的投 入 ;其 次,下 大力气切实抓好投递网络 的建设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投 递 能 力 和 服 务 水平,真 正 解 决 “最 后 一公里” 的问题; 第三,进一步完善 中心局体制,努力使邮政网路做到层 次 清 晰、结 构 合 理、运 行 规 范、管 理 科 学 ; 第 四,加 强 干 线 运 输 的 组 织 管 理,合 理利用运能,推 行邮件运输容器 化。

!”提升中国邮政品牌

中国邮政品牌是其核心竞争力的 外在体现。邮政的品牌是在漫长的过 程中积累起来的,具有极高的公众认 知度和信誉度,其 价值是难以估量的。因而,应 当珍视和保护好邮政品牌,通 过提升邮政品牌来培育和提升邮政的 核心竞争力。当前要致力于企业 &+ 策 划设计,开 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培 养品 牌忠诚度 ;更 重要的是开展 “服 务形象 工 程 ”,抓 好 服 务 标 准 建 设,通 过 全 网 各环节协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 满意度。)“改革运行机制,发挥全网优势

以实物网为基础形成的,全程全 网、联 合作业、统 一指挥调度的管理和 控制能力是邮政的宝贵财富,为了保 持和提升这种能力,还必须建立科学 合理的运行机制。

邮政当前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财 务管理和考核办法使得在邮政全网形

!” 由 营 业 网 点、投 递 网 络、处 理 中

干线运输网组成的实物传递网

4.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四

●高立辉

摘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取得持续竞争优势之根源。长期以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我国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在系统分析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的基础上,并借鉴了发达国家知名企业的先进经验,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文化的构建、核心技术的培植扣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等四个方面对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作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存在问题分析

在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进入

九十年代以后曾在八十年代辉煌一时的许多企业发生了经营危机,巨人集团的崩溃,沈阳飞龙的停滞与反省,i珠的销声匿迹,一大批彩电生产厂家的倒闭⋯ ⋯,我国的企业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通过对这些企业衰败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中国企业的竞争弱势,在于企业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正如陈惠湘在为《研究失败》作序时所说的:“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由成功到失败的情况却是一致的。那就是他们的优秀只是昙花一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这主要是我国企业长期不注意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所导致的。那么为什么我国的企业长期不注意,其原因是:

1.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建立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形成。

首先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未完全建立。我国在1949年~1978年期间实行的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企业是国家行政的附属物,不是一个真正意义有经济利益和责任的微观主体。企业是根据国家计划来组织生产,不须关心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由于当时的市场是以短缺为特征的卖方市场,企业追求的是产品量的扩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这种经济体制和市场结构特征是企业没有被淘汰和破产的威胁,没有从内部培植核心竞争力以形成 竞争优势的压力。在8O年代,由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完善和不配套,使我国许多企业靠它们所拥有的社会关系或对转型期市场较深的洞察力赚钱,这类公司能把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的机遇。如,利用僵化体制的变革,有计划地利用改革政策空隙策划某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或利用官员的“腐败”进行权钱交易,赚取超额利润;或纯粹进行倒卖批文等官方文件获取收益。在这种环境下,企业即使没有核心竞争力,却能获得很多利润。其次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市场机制还不够成熟。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资本市场、人才市场、中介市场、企业家市场等发展不够完善,各类市场之间良好的匹配关系未建立,有利于企业按照市场规则自主发展、健康成长的机制还不成熟。绝大多数中同企业没有真正地在国际市场上与竞争对手进行正面交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企业成长常常是跳跃式的、不稳定的,通常出现发展速度与资源的不匹配。因此,很难在此基础上形成核心竞争力。

2.中国传统文化及落后观念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前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在1996年上海召开的贸易研讨会上说:“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是文化观念的变革。不少人情愿忍受传统国有企业运作方式所产生的浪费、低效率与低工资,而不愿意采用新的节约资源、最终可以导致就业增加与社会福利提高的生产方式,这是个悲剧”。尽管近年中国企业的观念有较大的变化,但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方式、封闭的社会文化和相对落后的教育 体系的影响足根深蒂同的。具体表现在: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时,整个企业文化常常也必须作出相应改变,但由于职工对既定文化存在着偏好,常常不愿意加以改变,而使

得企业文化的转变存在着刚性,这就造成原有的企业文化与现行的管理机制和市场机制不适

应,从而消弱了企业应付市场竞争挑战的能力,往往对企业造成致命的伤害。很明显。一个颓废、毫无活力的企业文化是不可能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它只能将企业推向绝境。

3.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足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冈。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国外的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都是靠创新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仍很薄弱,严重地制约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地形成。首先是企业的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不强。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应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力源。但从中国企业情况看,现行企业制度给国有企业提供丁安全保护和行政壁垒。因此,企业对市场竞争的敏感程度较低.即现行企业制度使得市场对企业的压力发生扭曲.从而导致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忽视市场需求,使技术创新不能很好地与市场需求结合。因而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其次,企业还未成为R&D的主体,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在以知识、信息为特征经济社会中.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研究与开

发。企业R&D是企业成长的内动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优势的基本保证。但由于我国经济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受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还没有完全成为R&D投资主体。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统计资料看。到2000年仅有33.6%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设置了R&D机构;同时.我国企业对R&D的认识和投入严重不足,1990年~20oo年间,全球500强R&D赞用占销售收入的5%~1O%,而我国大中型企业仅为1.1%~1.38%。

4.管理能力缺乏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能形成的关键。企业管理能力是企业资源状况与增长能力之间的转换环节,主要体现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与能力的增氐性。中国许多企业没有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凭经验进行管理:管理的方式方法对环境反应迟缓,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需要。可以说.我国大部分企业正面临着二次创业的管理规范化以及创新问题。具体反映在没有企业战略的指导、组织管理僵化、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传统的营销手段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落后的管理方式产生 低效率等。另外。管理人员缺乏国际企业的管理理论与经验,尤其高层管理人员没有国际化经验、知识和能力,企业在国际市场运作中不能按国际惯例进行,使企业在跨国竞争处于被动地位。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1.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培育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制度保证。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这就要求政府要给自己进行准确定位。首先是政府要处理好自己与企业间的关系。在现阶段。各级政府既要帮助和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政府行为。在产权制度上要有进一步的创新,必须界定、明确企业的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主体结构,落实企业的法人资本所有权,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在政企分开有新的突破的同时,政府职能必须彻底转变,应从管理控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其次是为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一是国家要加强经济立法和完善工作,尽快形成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强化执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防止各级政府出于地方保护主义而对知识产权的践踏.因为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核心技术若得不到有效的法律保护。也就失去刺激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二是国家要组织和动员各种力量做好经济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和市场需求变化规律的调查与预测工作,建立和健全市场信息反馈系统,以降低企业培育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风险。

2.创新经营理念造就独特企业文化。形成企业核心组织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特有的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因此。构成核心竞争力的技术要素还要在企业内部与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行有效整合,并与企业的组织文化融为一体,才能形成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正如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创始人哈伯所说:“文化无处不在,你的一切,竞争对手明天就可以模仿。但他们不能模仿我们公司的文化”。因为,以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个性化、深层次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强烈地影响着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

与偏好,并通过经营决策过程和行为习惯等体现在企业的技术实践和管理实践中企业文化不仅强化了传统管理的一些功能,而且还具有很多管理不能替代的功能,它们包括凝聚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维持功能、教化功能、优化功能、增誉功能等,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进企业的整体发展。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企业文化构建,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加快培育为全体员工认可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增强凝聚力、向心力,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结构。促使企业员工自觉学习,增强适应、创新能力;要向用户奉献最好的产品与服务,与供应商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最大限度拓展生存空间,使企业形成有利于核心竞争力增长的文化氛嗣。

3.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培育出核心技术,并进而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现代企业制度体现的是企业资源配置的高效率,而这种高效率能否充分发挥,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和技术创新。一个企业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可以说核心技术足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在打造核心竞争力过程中,一是要选好技术创新的方向。企业要善于挖掘自身潜力,对自身优势要有清楚、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这是企业建 立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企业竞争战略的本质在于确立自身优势。即要求企业对自己的资源能力和创新实力有正确的估计,在进行决策时,不能冒然进入在当时看来是有盈利但自己对之陌生的领域,而应寻找自己的潜在能力。分析

这种能力与其它同行的差异性.从竞争对手和市场空缺中

寻找机会,构筑自己的比较优势,建立和培养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有持续不断的R&D投入。打造核心技术以提升核

心竞争力。和世界上其它事物一样,企业也有其产生、发

展、衰退、消亡的生命周期。但不同企业的什么周期却有很

大差别.有的昙花一现;有的却经久不衰。世界知名的大企

业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行业中站住脚,很关键的一点便是他

们不仅有核心技术,而且能保证其核心技术的更新换代,这是竞争和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过程巾,研发工

作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研发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技术创新成功的先导,也是企业生存发

展的推动力。飞利浦公司近一个世纪的持续技术创新,精

确的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使其在光学器材生产领域具有

极强的竞争力。现在,飞利浦公司“创新不止”的精神已成为其核心竞争力的精髓。所以,企业的研发能力实质上是

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检验,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4.加强管理。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提高企业管

理能力的研究著述已经非常丰富,概括起来为:真正地实

施管理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分权化、教育化、实实在在地提高管理能力。当中国企业的管理能力得到发展,也就

是企业能够实施科学管理,并以这种能力(下转第84页)

一63 —

维普资讯 http://

■管理创新 一现代管理科学 一2006年第4期

Solut ione. Feb 2001:33,2.

7. Don Tapping,Tom Luyster,Tom Shuker. Value

Stream Management:Eight Steps to Planning,Mapping

and Sustaining Lean Improvement,Productivny

Press,2002.

8. Don Tapping and Tom Shuker. Va lue Stream

Management for the Lean Office. Productivity

Press,2003.

9. Richard Normann. Refea1 Ramirez,From Va1ue Chain to Value Constellation:Designing Interactive

St rategy.Harvard Bus iness Rev Jew,1993,(7/8).

10. Jorge E Fernandez,Robert T Hogan。The

Character of Organizat ions. The Journal of Bus i—

ness Strategy,Jan/Feb 2003,24(1).1. Phi 1 iP P Andrews,Jerome Hahn. Transforming Supply Chains into Value Webs. Strategy & Leader— shiP,Jul/Aug 1998,26(3).

12. Slack,N.,Chambers,S.,Harland,C.,Harri— son,A. and Johnston,R. . Operatione Management. London,Pitman,1998,(7).3. Carliss Y. Baldwin,Kim B. Clark,Managing in an Age of Modular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9/1 0).

14. Carliss Y. Baldwin,Kim B. C1ark,ModuIarn y in the Des ign of Complex Engintering Systems.

Working paper,2004,(1).5. W¨ 1ie Sea1,John CulIen,AIec Dunlop,Tony Berry and Mirghani Ahmed. 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1999,(1 0):303-322.6. Gietzmann,M. B. . Incomp1ete Centracts and the Make-or-buy Decis ion:Governance Des ign and At— tainable Flexibi1ity,Accounting,Organizations and

Society,1996,21(6):611-626.7. Henri C. Dekker,Va1ue Chain Ana1ysls in

Interfirm Relat ionships:A Field Study,Management

Account ing Research,2003,(14):1-23.

作者简介:龚艳萍,中南大学商学院教授;隋月红,中 南大学商学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06-03-09.

(上接第6 3页)

为纽带,整合企业核心资源的时候,即可形成中国企业的 核心竞争力。目前,在提高中国企业管理能力时应做到:一 要实施科学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企业最高层对企业活 动进行决策管理、它要求站在企业整体的高度.分析企业 面对的外部环境,找出企业发展的机会和威胁,同时,分析 企业内部的竞争实力和本身的弱点,提纲挈领地制定企业 战略并实施管理。在每个行业中,总是有好几个位置可供

企业选择。因而,战略的重点在于要选择一个该企业能够 为自己所独有的位置。只有当企业选择了一个富有特色的 战略定位时,才可能取得成功。战略定位是战略目标的基 础,企业要想最终获得成功或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就要实 行严格的战略管理。企业的战略管理包括战略制定、战略 实施育战略控制(P.120—122)。企业战略管理决定了企业 采用何种方式获取和组织企业的资源,从而也就决定了企 业如何从战略管理的角度形成核心竞争力。二要提高企业 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世界经济论坛》(WEF)与瑞士洛桑 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都把企业管理水平作为企业核 心力的测定指标,已充分说明企业管理水平与企业运行效 率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意义。针对我国企业整体 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应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方法与手段,克服经验管理、“人制”管理,建立科学管理体 系,创新管理方式与模式,按国际惯例管理企业.加强成本 管理、质量管理及企业组织管理的基础工作。实践证明.企 业活动效益和竞争优势并不与对资源占有的多少成正比,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利用资源,也就是要善用资源。因此,要适时进行组织创新、管理创新.使企业各种资源得 到充分利用,最终赢得竞争优势。

— — 84 ——

参考文献:

1. C. K. Prahalad and G. Hame1. The core tompetency of the corporat ion. Harvard Bus iness Re—

v Jew,May—June,1990:45—46.

2.胡恩华.企业核心竞争力及其识别.科技进步与 对策,2002,(8):86-87.

3.张炜.核心竞争力辨析.经济管理,2002,(12): 36-37.

4.史东明.核心能力一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 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5.安德鲁·坎贝尔.核心能力战略.大连:东北财经 大学出版社,1999.

6.王毅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溯源与逻辑结构剖 析.管理科学学报,2003,(3):45—46.

7.管益忻.论企业核心竞争力.北京:中国经济出 版社,2000.

8.周朝琦.企业创新经营战略.北京:经济管理出 版社,2001.

9.金占明.战略管理一超竞争环境下的选择.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O.康荣平,柯银斌.海尔与长虹:中图企业核心能 力剖析. 中国工业经济,2000,(3).

1i.张红.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00,(4).

作者简介:高立辉,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06-03-20。

5.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五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逐渐加强。中小企业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 是缓解就业压力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根据最新调查表明。中小企业占中国企业数量的99.6%以上, 为中国新增就业岗位贡献是85%, 占据新产品的75%, 发明专利的65%, GDP的60%, 税收的50%, 相对大企业而言, 中小企业创业和管理成本低, 市场应变能力强, 就业弹性高, 操作便利, 社会震荡小, 新机制引用快等优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方向, 成为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和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因此, 稳定中小企业就是稳定社会就业, 稳定地方财政的基础。

二、我国中小企业存在问题

在中国大多数企业的发展历史都不算长久, 而且规模小, 且大多数以家族式企业为主, 在南方有很多的小作坊式的企业, 这种企业的模式也就意味着中国中小企业所存在的问题。

1. 家族式企业为主

家族式企业是中国最传统的企业组织形态, 我国的企业更是有严重的家族式继承观念, 而家族式企业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和程序, 家族企业继承问题影响企业的发展, 甚至于生死存亡的关键, 中国几乎所有的优秀企业都是由优秀的企业家依靠个人素养和创业能力, 而不是依靠体制结构等一些外在因素取得成功, 而后备的继承者虽然在文化知识水平上有很好的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社会外在因素经验的缺乏, 严重的实践不足, 或是一些富裕环境下产生的“富二代”, 这也就对于企业交班之后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2. 企业的战略意识不强和管理模式落后

中小企业作为大企业的补充和辅助, 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市场经济变得更活跃, 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是, 随着中小企业的发展, 它所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中小企业缺乏战略意识, 缺少经营理念, 没有明确的企业发展目标, 只是本着企业利润最大化, 随行就市, 企业的生产原则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而变化, 忽视长远利益, 会使企业发展受限, 甚至导致企业走向破产;在管理方式上也存在很严重的弊端, 管理观念陈旧, 缺乏创新意识, 墨守成规, 有些中小企业是家族继承式的, 子辈不仅继承了父辈的企业, 也继承了企业的传承理念, 认为企业的发展与良好的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 所以不会轻易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 但传统的企业发展理念不一定可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 只会固步自封, 难以突破, 不能适应现在得市场经济, 可能就会组织企业发展规模。

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

一般而言, 研发费用对一个企业提升自身的技术优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而技术优势对一些企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凭借着较强的研发能力, 企业可以创造出新的产品, , 或是通过对原有技术和原有产品的改进, 来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从而扩大企业规模, 使企业迅速壮大和发展, 但由于中小企业本身规模较小、资金有限, 对研发费用的的投入会加重企业的运营成本, 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三、中小企业如何突破阻碍, 扩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 中小企业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促进技术革新、繁荣市场供给的重要力量, 但对于中小企业如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从而扩大企业规模, 提升企业实力, 首要的问题就是扩大企业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相较于竞争对手而言所具备的竞争优势与核心能力差异,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特有的, 其他企业所不具备的, 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支撑企业发展的竞争优势的能力, 企业一旦拥有核心竞争力, 就会使企业发展更为有优势, 推动企业的发展, 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

四、企业应该通过各个方面扩大核心竞争力

1. 创新能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 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 而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 拥有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 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发展的好坏, 而这里指的创新不单单指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创新, 同样也包括公司经营理念、战略方针、管理方法、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创新。

2. 技术能力

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充分条件。关键是拥有持久保持和获得核心技术的能力, 而据调查, 我国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水平不到0.4%, 研发经费占销售额的5%以上, 企业才有竞争力;占2%仅够维持, 不足1%的企业则难以生存, 而我国中小企业在研发商投入的不足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削弱了企业的持续竞争力, 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3. 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

经营理念就是系统的、根本的管理思想, 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都需要一套经营理念, 事实证明, 一套明确的、始终如一的、精确的经营理念, 可以再组织中发挥极大的效能。企业核心竞争的的提升, 更离不开管理的创新, 明确的经营理念和正确的管理方法会使管理过程顺畅、高效, 创造一种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氛围。

4. 以人为本的思想

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 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作用, 人是一个企业的核心部分, 人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造者和维护者, 任何高效的管理思想必须以人为基础, 依靠人的行为或思想, 从而获得发展, 现代企业管理中, 企业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信念, 这样才能发挥每个人的才能,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 进行怎样的机制设计将人力资本与企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使特殊人才竭尽全力为企业奉献才能, 反之,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不会得到强化。

5. 企业文化

好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成功的企业文化可以成就一个企业, 失败的企业文化也可能毁灭一个企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要求在员工价值理念上的反应, 反之, 企业文化也会对企业制度的安排及经营战略选择的一种反作用, 因为人的价值观念支配了人, 所以, 企业文化的创新也会带来员工价值观念的创新, 而价值观念的创新也同样会推动企业制度和经营战略的创新。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甚至于决定了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6. 品牌效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品牌的追求, 品牌作为高质量、高文化的象征, 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品牌的实质就是代表着销售者对交付给购买者的产品特征、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 好的品牌意味着好的质量, 企业的品牌效应是消费者对企业的肯定, 而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对品牌效应没有更高的认识, 品牌的建立和发展都存在着不足, 没有形成品牌效应也是致使企业没有让消费者的信任感, 从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 是企业运行和发展的动力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它蕴含于企业的内质, 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中小企业的头等任务, 企业核心竞争力决定着企业是生死存亡, 企业想要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正确认识企业的竞争力, 尤其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它通过提升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 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使企业在市场的浪潮下可以更加稳健的发展, 在中国甚至世界更有竞争优势, 实现企业由中小企业到大企业甚至于更高层次的跨越。

摘要:本文围绕着中小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 分析现代中小企业在管理方式、经营理念、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方面发展的不足, 而致使企业发展受限, 并且探讨中小企业如何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而扩大企业的规模和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济,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帕拉哈拉德, 哈默尔.哈弗商业评论.第一期

[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6.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六

一、实践调查内容

(一)引言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那么,驱动技术、资源、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它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从动态的经济理论来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企业能够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发展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其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使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使企业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来改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

(二)公司概况

江苏建设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建设)成立于1992年12月,2003年9月经江苏省财政厅批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经建设部核准现具有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建筑装饰专项设计甲级,建筑幕墙专业承包一级,建筑幕墙专项工程设计甲级,机电设备安装专业承包一级和建筑智能化专业承包二级、钢结构,消防工程专业承包三级资质。并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认证。现为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理事单位,江苏省装饰装修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常州装饰装修行业协会会长单位、常州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公司现任董事长,总经理杨大伟,现为中国装饰协会会员,江苏省装饰协会副会长和常州装饰装修协会(商会)会长,常州市工商联执行委员,全国建筑装饰行业优秀企业家。

江苏建设自创办至今,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集设计、施工、安装、生产制作于一体,具有较强经济、技术和施工实力的装饰骨干企业。随着市场经济和装饰行业深入发展,公司奉行“创新经营机制,励精图治做强”的方针,扎扎实实走“多元经营、诚信经营、品牌经营”之路,通过不断深化企业内部管理,加大科技装备和固定资产的投入,努力培养和提高全员整体素质,促进了企业持续、稳健、和谐发展。

公司的经营业务和施工足迹遍布全国,走出国门,承接了一大批种类繁多,规模各异的建筑装饰、建筑幕墙等工程项目及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和援藏、援外和外经工程项目,以精湛的工艺,优良的质量、合理的价格,真诚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和客户的认可和信任,在国内外创出了一批优质工程,到目前为止,先后获得一项鲁班奖、十三项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二十七项江苏省紫金杯奖,多次获得江苏省扬子杯优质工程奖、江苏省装饰优质工程银奖与紫金杯奖和多项市级优质工程奖。

公司自1996年以来,连续被评为江苏省建筑装饰优秀企业,连续多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AAA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被常州工商局命名为免检企业。先后多次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施工企业、常州市优秀建筑装饰企业、常州市建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先进单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和常州市文明单位以及常州市建设系统文明单位。2008年-2010年,公司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企业。并被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为2005-2009、2006-2010全国建筑装饰明星企业。

江苏建设在十多年的创业发展中,培养造就了一支经过专业培训、理念先进,素质优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团队,拥有多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施工队伍并在北京、西安、南京、苏州、无锡、新疆、山东、安徽,东北等地区和海外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做为对开拓的窗口。

二公司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具有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功能、作用,但能否真正发挥这种作用,还要看企业文化是否正确反映企业的性质和内外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企业文化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逐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中国企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中国企业只有培养、塑造企业核心能力,才能够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核心竞争力是竞争对手无法模仿的竞争能力,是相对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等重要特征。能力、资源、人才、技术、知识、制度、流程无论如何先进,具有竞争优势,只是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反映或表现,而非核心竞争力本身和动力源。那么,驱动技术、资源、人才等的力量源泉就是企业文化的创新或优秀的灵活适应的企业文化。

企业核心的竞争力是建立于企业文化创新力之上的一种“合力”。它来源于企业独有的创新力(包括:管理创新力、组织创新力、制度创新力、知识创新力、技术创新力、产品创新力、营销创新力等)。

从动态的经济理论来看,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企业能够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平衡发展的同时提升竞争力,其关键的解决方法是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一个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所体现出的市场竞争力是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因为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塑造和丰富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而且还能极大地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企业的凝聚力,使员工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方面,在企业文化中弘扬创新精神,使全体员工在极强的创新精神的鼓舞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使企业各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效用得到最好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自然会发挥到最强。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地学习借鉴,来改善和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实现企业文化的创新,使企业更具活力和竞争力企业管理理论有三座里程碑式的理论: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和现代管理科学。企业文化理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座里程碑,它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层次。企业文化理论的产生是人们自觉地研究企业文化现象和企业文化管理方式的本质、特征以及运行规律的结果,它所实现的由自发到自觉、由实践到理论的飞跃,标志着管理上的一场革命。以研究企业文化的产生、发展规律为对象的企业文化理论不仅是企业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也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座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新层次。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作用,反对单纯的强调管理,注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思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最佳结合和动态平衡。

一、企业文化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企业文化具有异质性和难以模仿性,具体表现在:首先,是在发展中形成的。存在决定意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企业图生存、求发展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其次,发端于少数人的倡导与示范。文化总是先有少数人提出反映客观需要的文化主张,倡导改变旧的观念及行为方式,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驱者。少数领袖人物和先进分子的示范,启发和带动了企业的其他人,形成了企业新的文化模式。三是坚持规范管理的结果,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个以新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战胜旧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过程,因此,新的思想观念必须经过广泛宣传、反复灌输才能逐步被员工所接受。因此,不同企业由于其面临的经营环境、所处行业、发展历史等因素的差异,其企业文化必然不同。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和精神力量,企业文化是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消长的长期性、基础性和战略性要素,是企业管理的一面镜子。核心竞争力是在独特的企业文化基础之上形成和累积起来的,人才、文化和过程是其载体。通过长期学习培育积累企业文化才会与产品、品牌、专利等一起逐渐形成,并演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有机构成部分。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缺乏优良文化的企业不会铸造出持久一流的核心竞争能力,反过来,企业一流竞争力的拥有和维系往往根植于优秀的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成功的最高、最集中体现。同时,建立在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挥作用为企业文化的培养和弘扬提供扎实而充沛的物质保证。

二、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提炼企业精神。优秀的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企业只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提炼出本企业的优秀理念,然后才能从核心上体现出企业的个性。因此要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企业实际、催人向上、开拓创新、勇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企业精神指的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生长培育起来的,并成为全体职工的一种群体意识。树立强大的精神支柱,统一员工的要求,激发员工的创业热情,形成企业自身特色的企业精神,才能为企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并以一种无形的方式沉淀下来形成企业的一种行为规范。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确保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活动,陶冶员工的思想情操,鼓舞员工士气,集中全体员工的集体智慧,形成全体员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增强团队的生机和活力。

3.构建制度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一定要有制度保证,而在这种制度保证中要做到制度文化的创新,企业要根据自己的理念,不断推出适应新的竞争形势的管理制度,例如成本管理的模式、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和流程再造等等,用优秀的制度来保证文化建设的实施。

4.倡导行为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家要积极倡导优秀的行为文化,并且身体力行。行为文化的倡导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企业家要有全新的管理行为,在自己的管理行为中处处体现出本企业的文化特点,体现出企业的文化品位;而员工要有全新的工作行为,要用爱岗敬业、勤奋工作、遵章守纪、诚实守信、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甘于奉献的行为,来具体实践企业的文化,使社会公众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更好地认识该企业的文化内涵。企业的物质形态,往往也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文化特点。这种物质形态表现在整洁的厂容厂貌、现代化的工作设施和环境、具有先进理念的办公环境和优质的产品等等,在企业的“硬件”中反映出企业的文化追求,使员工处于良好的文化氛围之中。

5.坚持“以人为本”。企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经济组织,人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一个企业的命运最终肯定是由作为生产力要素中最具活力的人的因素来决定的。作为企业主体的广大职工群众,不仅仅是企业物质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企业精神的创造者,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员工在企业中的主体作用,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满足员工要求,发挥每个员工的积极因素,以求得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发展。要使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保持一致性。员工的切身利益能否得到保证,是员工主体利益能否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志。市场经济是人才的经济,实践证明,谁拥有足够的优秀人才,谁就拥有竞争的决定性优势。“以人为本”重在提高人的素质,重在尊重人,要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劳动,要满足人的生存欲望,满足人的发展欲望。

6.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一方面要通过管理模式建立包括识别、规划、培育、部署和维护在内的企业形象管理维护体系,便于员工公众对企业形象、独特文化了解和认同。另一方面要考虑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注重用企业的良好行为来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伦理的建设,促进社会健康、平衡的发展。企业要注重自己的社会形象,实际上是一种企业和社会双赢的行为,是企业运用自己的优秀文化来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最后要注重品牌效应。

三、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1.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注重的是人的因素,它的重要功能是把每位员工的个人目标统一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来。企业文化建设为员工创造了最适宜的发展条件,为员工的自我发展提供了一个宽阔的舞台,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它像一根纽带把员工个人利益追求与企业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使员工认识到,只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才有个人目标和经济利益的实现。用共同的目标把员工紧紧团结在一起,为企业实现总体目标凝聚最大的动力。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巨大动力,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2.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激励作用。企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强调尊重人、关心人、激发人。通过企业文化建设,鼓励员工发挥内在动力,朝着预期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发挥最大的潜力已达到个人心理需求的更高层次。企业内先进的评比、技术职称的晋升、各种竞赛活动、技术比武、演讲比赛活动的开展等等,以有效的精神和物质激励的方式,为实现个人价值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把企业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得依靠企业文化建设,通过企业内外的专业学习和业务培训,激励员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以提高员工的个人素质,不断提升企业的总体水平,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规范作用。规范化操作是制约企业兴衰的一种非技术因素。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行为具有有形和无形的约束力,这不仅来源于企业内一整套先进的科学的管理制度,还来自于经过潜移默化形成的一种企业群体道德意识、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

4.企业文化建设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具有协调作用。为使企业建设达到更高的目标,必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塑造企业员工的团队意识。俗话说:“管理管理:一要理顺程序,二要理顺心态。”如在每年的职代会前后发动员工积极参加“我为企业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活动,让员工在企业发展、企业建设等问题上提出有益的建议,使企业领导和员工获得认识上的认同感。企业文化建设还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关心人,爱护人,尊重员工的劳动成果,使每位员工在团队内心情舒畅,从而在行动上更加协调。

7.腾讯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七

首先我们说说360和腾讯的商战

360说腾讯在做的一个市场是在扼杀互联网创业者的梦想,因为他不断的在做项目。而这些项目毕竟在侵蚀着互联网的市场,从而导致竞争格局进入了一种不公平时代,而很多有梦想的创业者可能因为发展过程中,甚至有些起色。导致市场丢失。到底为什么?是弱肉强食时代吗? 大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进行捆绑形式的市场扩张,扼杀中小企业的成长空间,这些都有前车之鉴。

当然腾讯这两年的发展,例如全国各地的门户网扩张、以及游戏方面这样的成长是很快的发展起来了。但是也无形中扼杀了很多中小型公司、甚至不具备优势的企业。导致公司倒闭都有可能。我们不由的反思,中小企业该怎么应对。

再说说360和百度的。

我们看到了一个市场的发展。360以百度作为互联网搜索引擎的龙头老大,为了更好的创造良好的生态圈子。所以周鸿t提出了搜索引擎的理念。结合360安全卫士。迅速间取得很大的优势。互联网的格局一下就拉开了。而互联网中最新的搜索引擎市场份额,已经得到了转机。360搜索市场份额有所提升,而百度有所下降。同比之下百度迅速间推出了百度杀毒。而我们看到了互联网中真正给用户带来良好体验的是杀毒是360,这是公认的。从江民到瑞星到金山无不体现的淋漓尽致。本身作为一个电脑安装两个杀毒软件就是不正常的。但是看看这个市场。现在百度推出这个。无疑就是破坏了用户体验,为了一个市场份额。为了维护一个市场。但是为什么没有合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那。别老是拿用户开刀。

再单独说说百度

百度曾经在移动互联网中试水,在移动互联网并没有很好的优势。而中小型企业做移动互联网比较好的,可以控制局面的就是手机卫士和手机软件商城等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就是360手机助手,下来就是91,

互联网中我想说如果百度发展起来了移动互联网。做好了手机助手,他还会收购91吗?所以无疑也给我们一个思考。中小企业应该学会和91助手一样有一定防御体系,建立自己的圈子。以免被抢占市场。即使被收购。也可以让自己有足够的收获。

因为91助手没有因为很多大佬们的进入移动领域,而没有市场。而坚强的活下来了。这才是证明他后面的精彩。

阿里巴巴和腾讯

一个生态圈,不是靠一个企业做起来的。如果阿里提出了生态圈,那这样的方式就是打造自己的生态帝国了。现在大家都知道在互联网的一端。移动领域阿里在支付宝上推出了pc端收费体系,不再有块钱以下不收费转账的说法,如果你是选择移动端就可以免费。目的是维护市场。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腾讯的移动领域微信,即将布局到电商领域,推出微支付是直接威胁着阿里市场。阿里曾经用来往来进行去抢占一份市场。然而效果并没有太明显。阿里的来往在移动端用户体验并不是想象那么好。

我记得印象中例如手机和淘宝账号不能绑定。不能对接阿里旺旺去提供给淘宝卖家、买家在移动端更好的服务意味就是去抵抗去做微信的市场。微信是一个自媒体出身的,可以在移动领域建立很好的领域。但是微信一直是免费的。所以他要进行扩展出来盈利机制。而如果是布局到了电商、支付系统我觉得是对用户的一个扼杀。为何不为中小型企业做更好的微信媒体平台?但是为什么,是因为市场、利益……

这也不得不去让我们引发一个思考。互联网大佬们都是这么大的竞争力度。而针对一些有点创意的公司。那被发现了如果能够抄袭过去,就被复制了甚至大公司可以做的更好,这样小公司都没有机会了。而中小型企业在这个环境下。如果没有意识就会被扼杀。到底该怎么办。三个关键词,低调、建立碉堡、做最佳的用户体验应该是在这个互联网江湖下最好的生存方式!

8.中国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分析 篇八

“面向三农、整体改革、商业运作、择机上市”是国务院为中国农业银行改革制定的基本原则, 在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的条件下, 中国农业银行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目标, 制定稳健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总体性规划。

经营战略是指企业面对变化激烈的外部环境, 为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而做出的总体性规划。经营战略的制定可以对当前和长远的经营环境、经营方向及经营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能够全面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从而能积极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时能够获取超额利润。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在同行业中竞争力的评价, 进而选择和制定发展的总体目标, 同时制定每个战略阶段应该完成的战略目标, 以及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资源以及相应的政策和手段, 通过制定经营战略来维持巩固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地位。经营战略的制定包括整体战略、业务战略、产品战略、客户战略和区位战略。

1.1 整体战略

农行是具有现代一流服务的多元化的商业银行, 其在发展重点项目“三农”和小微企业外, 还致力于国际化业务的发展。农行始终坚持稳健的经营战略, 不断拓展县域的金融服务, 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现代农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的首选银行和主力银行, 成为肩负社会责任的担当银行。

1.2 业务战略

在业务战略上, 农行重点发展小微企业业务, 不断努力解决好小微企业业务市场定位、产品服务与激励机制等问题。同时, 在国家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契机下, 农行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不断推动县域金融业务发展, 巩固并壮大县域金融业务优势, 积极支持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 全面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流通市场体系金融服务, 不断扩大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

1.3 产品战略

农行不断加大对重点项目、“三农”、小微企业及低资本消耗领域的信贷投放, 做好新型城镇化金融服务模式设计, 持续提升产品服务的竞争力。发挥网点网络优势, 以分层服务改进客户体验, 持续保持稳定低成本的资金来源, 着力打造一流零售银行品牌。

1.4 客户战略

在客户战略选择上, 农行的信贷服务体系主要集中完善“三农”、小微企业、重点项目和个人客户, 坚持稳健创新的风险偏好, 加强信贷准入、经济资本、定价管理等政策的前瞻性调整, 着力提升市场拓展能力, 促进各项业务均衡协调平稳发展。

1.5 区位战略

在区位战略选择上, 农行在保障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 提升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契合度, 加快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分行发展, 促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农行在扎根本土做好境内业务的同时, 完善跨境贸易金融服务体系, 强化对国际合作的金融支持, 有序发展海外机构, 坚持用人民币国际化、企业客户国际化、金融资产国际化的经营理念, 逐步的走向海外市场, 建立起国际化的网络布局, 稳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农行注重对新产品的研发, 在业务创新的同时, 也同样重视信息技术的创新和企业文化的创新。

2.1 创新经营业务

在创新经营业务方面, 农行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及金融工具的创新三方面入手。资产业务的创新是有效巩固和提高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有效方法之一, 贷款是传统的资产业务。农行的业务重点是发展小微企业业务, 因此它将目标放在中小企业, 创新适合中小企业的贷款新品种。

2.2 创新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创新理论是由经济学家熊彼特创新理论演变而来的, 它已经在商业银行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商业银行的管理和经营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且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极大的经济价值。

目前商业银行的竞争表现是在多方面的, 除了传统的价格竞争之外, 还表现在信息技术的竞争, 农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 必须在传统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更新业务软件和网络技术水平, 最大限度的满足优质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的需求, 为社会全方位提供更加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2.3 创新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壮大的灵魂, 是企业制度和企业经营战略实现的基础和保障。农行在商业化模式运作的前提下, 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 应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不断创新企业精神, 培育独特的企业精神,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通过强化员工的企业文化和文化意识, 使全体员工参与进来, 调动全体员工的热情和激情, 统一员工的意志和行动,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为企业创造更大利润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银行风险管理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核心。只有在风险管理前提下, 银行才能以最低的成本取得最大利润, 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让公众有安全保障, 维护稳定的金融秩序, 最终保障银行正常的经营业务顺利进行, 获取最大收益。

3.1 加强信用风险的防范

信用风险是银行的最大风险, 要进一步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对银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农行对贷款的管理逐步加强, 对准入门槛予以提高, 不断降低不良贷款率, 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力度有所加强, 有效提高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来化解不良贷款带来的风险, 使得农行的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在不断上升, 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

农行积极应对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变化, 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 牢固守住风险底线, 适时调整和完善信用风险管理政策制度, 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管控, 开展风险排查, 积极化解潜在风险, 优化行业、区域、客户和产品结构。通过完善信贷政策制度体系, 加强对重点领域的风险排查, 强化新兴业务风险防控;完善信息系统建设, 加强个人信贷业务风险管理, 加强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 加强县域金融业务风险管理等手段, 全面提升了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3.2 加强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商业银行流动性是指银行为资产的增加以及在债务到期时履约的能力。流动性风险是在负债到期时缺乏资金还款的风险, 资产和负债的现金流或债券期限的不匹配, 均可能产生上述风险。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防范可以有:通过系统管理和动态管理加快产品创新;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和渠道建设来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加强内控和金融监管法律法规意识, 不盲目追求利润而忽视经营审慎性。农行通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保持稳定的存款基础, 预测未来的现金流量和评估流动资产水平, 保持高效的内部资金划拨机制, 定期执行压力测试, 对其流动性风险进行了有效管理。

4 加强人才工程建设

在商业银行日益激烈的经济全球化竞争中,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被提到议事日程上, 农行为落实中央“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为了更新先进的专业技术工程, 分批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建设, 定期对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 为培养和建设专业技术人才工程提供保障。

农行围绕“岗位、绩效、薪酬、培训、运行”五大体系,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创新领导人员选拔使用、激励约束、管理监督机制。加强人才发展“多通道”建设, 形成横向覆盖各专业, 纵向涵盖各层级的员工职业发展新格局。同时还加大专业序列岗位选聘力度, 实施县域青年英才开发工程和总行管理培训生计划,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严格控制各级行管理机构的人员规模, 新增用工主要投向业务一线, 推进培训模式转型, 成立“农银大学”并如期开学, 开展大规模专业岗位职业轮训, 继续开展“农行大讲堂”等特色培训项目。

5 总结

当前商业银行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经营管理将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近年来,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 中国农业银行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 深入推进结构调整和经营转型, 不断开发新产品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从战略选择, 自主创新, 风险防范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实现了业务的平稳增长, 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在当前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 各个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中国农业银行从战略选择、自主创新、风险防范和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提升自身实力, 实现了业务的平稳增长, 在行业中取得了竞争优势, 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经营战略,核心竞争力,中国农业银行

参考文献

[1]付淑芬.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 2008.

[2]雷艳, 李丰.专访张云:农行上市这半年[J].中国新闻周刊, 2011, 1:41-43.

上一篇:中学生读后感:简爱读后感下一篇:《三只虫草》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