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项目投资评估案例(共5篇)
1.农业项目投资评估案例 篇一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项目论证与评估》
实践报告
题
目: 案例一:彩铃广告业务
案例二:新增年产1000吨粘结钦铁硼稀土磁体技术改造项目 考生姓名:
岳鹏飞
准考证号:
293811100115
考核号:
K170
考核教师:
目录
案例一:彩铃广告项目
1.请分析决定用户对电信彩铃的广告态度的因素有哪些?„„„„„3 2.对该项目的电信用户情景进行分析。„„„„„„„„4 3.彩铃广告对彩铃广告运营商的价值? „„„„„„„„4
参考文献 „„„„„„„„„„„„„„„„„„„„„5
案例二:新增年产1000吨粘结钦铁硼稀土磁体技术改造项目 1.从敏感性分析结果来评估该项目的风险能力。„„„„„„6 2.根据经济分析的结果对项目进行财务(评价行业基准折线率15%,行业基准回收期10年,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10%,行业平均投资利税率12%)„„„„„„„„„„„„„„„„„„„„„„8 参考文献„„„„„„„„„„„„„„„„„„„„„„„10
案例一:彩铃广告业务
问题1答:
分为良性因素与不良因素(1)良性因素:
1,电信用户不用支付彩铃基本使用费,也能享受彩铃业务的精彩。彩铃广告运营商将用广告收入为确认型的协议用户补贴彩铃业务基本使用费。
2,彩铃用户不用支付彩铃基本使用费,也可以保持彩铃足够新鲜。彩铃广告运营商的广告彩铃全部免费,而且彩铃广告运营商可以在广告的制作上尽量使彩铃广告幽默化,娱乐化,艺术化,给用户一种美的享受,接听电话获赠话费或积分。
3,彩铃广告运营商将按照接听次数为所有将彩铃设为彩铃广告运营商的广告的用户提供话费或积分。广告运营商把所有有价值的信息设为彩铃,为朋友们搭建了一个免费的信息传递平台。(2)不良因素:
1,强制收听,用户每拨打一个电话在不明确对方会在何时接听电话的前提下,用户必须倾听铃声等待应答。
2,彩铃广告让电话拨打者接受其不需要的广告信息,浪费拨打人的时间,有人会认为是在传播声讯垃圾。
3,有用户很可能还会质疑,为什么开通电信彩铃前非得每月花5元钱的申请费是传媒强制性手段。
4,框框太多,譬如必须在电话铃声响过15秒后才能接电话,否则,就不给返还话费。熟人的电话会产生抱怨,甚至会因为几分钱而影响感情。5,现在部分城市对彩铃乱收费现象比较严重,用户抱怨纷纷。未证得用户同意。擅自为用户固定电话开通彩铃业务。
问题2答:
分析用户是彩铃广告的使用者,他们是广告运营商在彩铃研发时,需要长期考虑的群体。电信用户可能存在一下几方面的情况值得彩铃广告运营商注意。
(1)初期电信用户对彩铃持观望态度,这需要广告运营商及广告主全面系统介绍彩铃对用户的价值。对用户越深入平实的介绍,用户越认可此产品和行为。这就有效的缩减的用户观望态度的时间。
(2)一些不良经营商和不良媒体对用户产生负担,许多用户通过手机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不良经营者和不良媒体通过不法途径将不良信息,图片传递给用户。产生严重的不良社会风气,浪费用户时间降低了通讯行业的诚信度。因此,要严厉打击不法行为,建立良好的信息传输纽带。使用户在彩铃时代感受到新鲜,快乐。能在繁忙的学习生活工作当中体验到娱乐,幽默,给他们精神上的安慰。
(3)彩铃广告的认同程度降低了彩铃广告的广告单价,降低了潜在的市场容量,因此,在初期要争取示范性广告主加盟:任何媒介都有自己的细分市场,彩铃广告运营商要瞄准目标出击:降低投放门槛,采用智能管理平台,以量取胜:坚持按效果付费的营销原则。按点付费的在线直销模式侵害了广大代理商的利益,失去了直接作者的支持,输在行业文化上。对策,彩铃广告累计量给以用户一定的返点折扣,管理好折扣体系。为广告业务代理商提供一定的空间。彩铃广告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使广告主谈判能力提高,影响业务利润,对策,以品牌取胜,不断升级服务水平,改善广告效果,重视销售队伍的建设:争取从加盟用户手上入手,提高网络的回铃点数,以量取胜。
(4)彩铃广告间的竞争,不但影响行业间的利益,而且也对用户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彩铃日新月异的变化,用户选择性比较大来满足不同的品味和需要。对策,以品牌取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改善广告效果,重视营销队伍的建设,以质量取信与用户。
问题3答:
1.彩铃广告业务固定成本主要是彩铃广告运营平台建设费的摊销和基础人力资源成本,办公成本,平台运营成本。彩铃广告业务的变动成本主要主要是用于支付给基础运营商和协议用户的费用。由于彩铃广告的运营模式为广告主预存广告费的方式,而我国电信业务运营的特征使基础运营商,协议用户与彩铃广告运营商的结算要滞后2个月。因此彩铃广告运营商不需要垫付彩铃广告的变动成本。
2.迅速提高彩铃业务的普及率,持续开发彩铃业务的价值彩铃业务是近年来诞生的最成功的电信增值业务之一,电信运营商获得高额的回报。按当前的资费,电信运营商收取5元每月的彩铃业务使用费。目前彩铃用户的增长有明显的放缓趋势,运营商希望出现更高的彩铃普及率。而彩
铃广告业务能有效的提高彩铃业务的普及率,并能通过广告收益的补贴长期维持彩铃业务的生命力,深度开发彩铃业务的投资回报。3.彩铃广告业务迎合了几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概念业界都知道几大基础电信运营商面临市场不断下降的经营压力和电信业务开放的竞争压力,以及不断创新的互联网业务的替代性冲击,他们都纷纷提出了转型战略举措。他们不约而同的把自己的用户资源和品牌资源视为宝贵的财富,他们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网络和用户聚集能力,把自己打造为综合业务和信息提供商。彩铃广告业务正是利用了基础电信运营商强大约为支撑能力和巨大的用户资源。因此提供彩铃广告业务能够十分准确地体现基础电信运营商的战略转型理念。
4.彩铃广告运营商投资彩铃广告业务能得到多方面的收益,与中国具有垄断优势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开发巨大的电信用户综合服务资源,增值整合市场。通过彩铃广告业务的销售获得广告发布差价,赚取广告收益。成立专业的彩铃广告质询团队,为广告主提供彩铃广告发布和制作方面的质询,获得部分利益。彩铃广告项目是典型的新传媒业务,迎合了新传媒投资价值,符合风险投资的TMT概念,具有很好的融资前景。
参考文献:
项目论证与评估(21世纪项目管理系列规划教材)(作者:戚安邦主编)[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项目采购管理林平林龙赵玉梅机械工程出版社
案例二:新增年产1000吨粘结钦铁硼稀土磁体技术改造项
目
问题1答:
一、投资机构主要分析和预测项目的以下潜在风险:
1.政治与法律的风险预测和分析
项目上马后,国家若干年内是否会有政治动荡的可能?战争的可能?中国现时的法律政策和税务政策近期是否有变化,能否保障投资商的权益和投入的资金?
2.宏观经济风险预测和分析
分析和评估中国3年内、5年内、10年内是否会出现经济微缩和通货膨胀等经济危机的可能?因为这直接危及到投资资产净值的递增与减少。直接危及到能否实现对华项目投资的经济战略目标。3.产业风险预测和分析
美欧对所投资项目的产业进行评估,分析它在中国行业中的地位,分析随着时代前进该产业是否有可能被淘汰?产业的生命周期有多长?是否会因为项目本身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给人类和社会带来危害,而引起搬迁、索赔、勒令停产、被起诉的风险。4.市场风险预测和分析
美欧投资商将根据专业机构提供的市场可行性分析报告,对其作出全面的评估。评估该分析报告的真实性、合理性、逻辑性、科学性。并针对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和不可预测的风险,制定调整不同时期的营销管理策略,并作出各种风险防范性措施的假设方案。5.投资环境风险的预测和分析
美欧投资商将对投资地区人文、地理、水质、电力交通、治安、进行统筹的分析和评估。6.资源的风险预测和分析
评估项目地区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可供期?周边地区是否有同类资源?其运输条件和成本都列在评估的范围之内。
二、风险投资项目评价中必须考虑的其他因素: 6
风险投资操作实务中,风险投资公司并不一定完全按照理论方法来评价项目,而且也不能仅仅依赖这些量化的指标。他们必须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这里列举其中一部分。
1)投资周期长短与风险企业的实力强弱。实力强的风险企业开发一种产品的时间一般较短,而实力弱的风险企业也许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取得一样的结果。如甲乙两个项目,它们的初始投资额、期望净现值指数和标准离差率均相同,但是投资周期长短不一。这种情况下,当然投资时间短的项目相对更可取。所以投资者不得不考虑这些情况。
2)科技发展的趋势。如果科技更新快,那么风险必然很大,相对就不是很可取。等投资初见成效时,技术已经过时,那么就谈不上收回投资了。
3)政策取向和发展要求。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保环保要求。要求也会变高。所以,必须考虑该方案是否符合投资收回时期的。
三、解决好项目管理的难度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单位项目抗风险管理能力。1.提高项目风险识别和分析能力
只有有效的识别风险,并研究透彻风险因素,才能有效的抗风险对策,在这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提高广大职工的风险意识;(2)要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力来开展风险识别和分析工作,为项目提供决策;(3)要及时总结风险事件,并通过内部宣讲。2.抓好源头防范工作,提高抗拒风险能力
要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前期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的各种报批工作,这阶段工作确定项目规模,选址等重大事件,对项目质量,进度,费用都有重大影响,特别是由于承担认务的人员由于受“可批性”指导思想影响对存在的问题,风险,因素不做全面介绍,有时候甚至隐瞒项目难以成立的依据,人为的计算出或指导出项目可行的结论,这都会对各级领导和专家做出科学决策产生错误,从而给直接管理项目的人员带来诸多问题。
① 要抓好设计工作。目前的设计工作。存在生搬硬套模式,现场调查不足,设计人员经验不足,主观意识过强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给项目带来很大风险。我们都知道若设计方案不科学,在施工阶段无论如何下功夫,也难免不出问题。
3.抓好招标和履行合同。在应对风险和责任方面,业主有一个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那就是招标文件是业主编写的,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把应对各种风险的对策写进去,法律,法规是允许的,也是合情合理的,项目 7
各方即是利益相关方也是利益纷争方,不把风险明确和不规范好彼此之间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就可能出现纠纷,项目就会大受影响。
4.建立和及时实施风险事件预案。近年来,建设办,建设办附件的政府机关被冲击的案件不断增加,建设办人员特别是建设办领导的人身安全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政府部门处理这些案件的方法基本也是让建设办用经济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项目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很好的去思考。
问题2答:
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一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①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②投资风险③通货膨胀
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单位资金成本和单位投资的机会成本,表达式为:ic≥i1=max{单位资金成本,单位投资机会成本}确定基准收益率基础是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而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是必须考虑因素.静态投资回收期(简称回收期),是指以投资项目经营净现金流量抵偿原始总投资所需要的全部时间。它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和“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两种形式。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的方法
1、公式法
如果某一项目的投资均集中发生在建设期内,投产后一定期间内每年经营净现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计大于或等于原始投资额,可按以下简化公式直接求出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原始投资合计/投产后前若干年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建设期
2、列表法
所谓列表法,是指通过列表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的方式,来确定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进而再推算出不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的方法。因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确定静态投资回收期,所以此法又称为一般方法。该法的原理是:按照回收期的定义,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满足以下关系式,即:
这表明在财务现金流量表的“累计净现金流量”一栏中,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恰好是累计净现金流量为零的年限。
无法在“累计净现金流量”栏上找到零,必须按下式计算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
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PP)=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或:=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次出现正值的年份-1+该年初尚未回收的投资÷该年净现金流量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缺点
静态投资回收期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反映原始总投资的返本期限,便于理解,计算也比较简单,可以直接利用回收期之前的净现金流量信息。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因素和回收期满后继续发生的现金流量,不能正确反映投资方式不同对项目的影响。只有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小于或等于基准投资回收期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的年利润总额与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总投资*100% 式中:年利润总额通常为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能力的年利润总额,也可以是生产期平均年利润总额,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计算出的投资利润率应与行业的标准投资利润率或行业的平均投资利润率进行比较,若大于(或等于)标准投资利润率或平均投资利润率,则认为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否则不可行。
投资利润率一般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如下:
投资利润率是指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它是考察项目盈利能力的静态指标。投资利润率=年利润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项目总投资×100 式中,年利润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年总成本费用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年增值税+年营业税+年特别消费税+年资源税 +年城乡维护建设税+年教育费附加 项目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
在财务评价中,将投资利润率与行业平均投资利润率对比,以判别项目单位投资盈利能力是否达到本行业的平均水平。
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税率是指项目的年利税总额与总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9
式中:年利税总额可以是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之和,也可以是生产期平均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之和,年利税总额=年产品销售收入—年总成本费用;总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利息及流动资金。
计算出的投资利税率应与行业的平均投资利税率进行比较,若大于(或等于)行业的平均投资利税率,则认为项目是可以考虑接受的,否则不可行。
参考文献:
肖云辉:政府投资项目的投资控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3 高福春:项目管理九大知识体系——风险管理[J].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2 孙永玲:中国房地产金融战略实施[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吴念鲁:轮现代商业银行房地产信贷的发展趋势[J].国际金融实施 2004 肖崎
:新经济下商业银行营销策略的思想[J].新金融 2003
2.农业项目投资评估案例 篇二
(一) 我国财政支出项目的制度变迁
回顾我国公共支出绩效评估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 伴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经历了一系列的探索, 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效绩评估制度。特别是在国外先进管理经验传入后, 我国便开始借鉴世界银行的做法, 着手开展国家重点投资项目的评估工作。投资项目后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全面总结投资项目的决策、实施和运营情况, 分析项目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影响, 为投资决策和项目管理提供经验教训, 改进并完善建成项目, 提高其可持续性。项目后评估的主要内容有项目目标、项目实施过程、项目效益、项目影响、项目持续性五类评估。
2000年以后, 财政部开展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试点, 财政部统计评估司开始着手财政支出绩效评估的研究。2001年, 湖北省财政厅根据财政部的安排, 率先在该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选择了5个行政事业单位, 进行了评估试点。2002年, 湖北省又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了扩大试点, 湖南、河北、福建等地也进行了小规模试点。通过试点, 摸索了一些经验, 取得了初步成效。
从2005年开始,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步入正轨。由于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政府投资权利与责任不对称, 容易造成一定的职能错位, 从而导致财政支出的越位, 财政部于2009年6月颁布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以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强化支出责任,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体现政府公共服务目标, 完善绩效评价基本框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 (单位) 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 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对财政支出产出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绩效评价要遵循科学规范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分级分类原则和绩效相关原则。绩效评价的对象包括部门 (单位) 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以现有中央和部分地方考评办法为基础, 结合近年绩效评价试点情况, 在评价框架体系上作了进一步完善, 与原有中央和地方绩效考评办法相比, 增加了“绩效目标”、“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两个部分, 内容上以绩效目标的设立为逻辑起点, 各部分之间在工作程序和概念关联方面的逻辑性较强, 引入更为合理, 体系更为完整。此外,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还明确绩效评价的主题是开展绩效评价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落实绩效评价责任的基本要求;突出了绩效目标的重要性和操作性, 确认了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的核心和依据, 设立绩效目标是绩效评价工作的基础和起点;强调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以项目支出为重点, 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 以享受资金数额较多的地区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支出为评价重点。此外,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指出绩效评价指标由财政部门和部门 (单位) 分别或共同制定, 明确了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规范了绩效评价的工作程序和报告内容。
2011年4月, 财政部在2009年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上又颁布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财预[2011]285号) , 包括总则、绩效评价的对象和内容、绩效目标、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方法、绩效评价的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绩效报告和绩效评价报告、绩效评价结果及其应用、附则8章37条, 标志着我国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步入了与改革步伐相一致, 更合理、更科学的新阶段。
(二) 财政部关于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的意见和制度
十六大以来, 中央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并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策略, 中央连续九年发布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 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支农惠农政策。伴随着强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 财政支农投人的力度也不断加大, 给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从总体上看, 各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规范预算管理、探索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加强监督检查等, 在强化支农资金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取得了一定效果, 也探索了一些新思路、新举措。但是, 对支农资金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 违规违纪的现象时有发生, 部分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部门预算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项目交叉安排、分散使用的现象。
在上述背景下, 2007年财政部农业司开展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年活动, 并对部分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重点抽查。2008年2月, 财政部就加强支农资金管理问题下发《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意见》, 以切实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意见》明确了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支农资金管理十个方面的任务和要求。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牢固树立“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投人、抓资金管理就是抓使用效益、抓资金管理就是抓资金安全”的理财观念, 把强化支农资金监管与扩大支农资金投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进一步突出支农投人重点, 增强各项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规范项目申报程序、积极创新项目立项机制、统筹研究建立支农工程项目建设与管护机制。四是加强对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 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运行。完善分配办法、规范支出行为、加快支出进度。五是继续抓好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 进一步扩大支农资金整合的范围、完善支农资金整合引导和激励机制、推行项目审批权限下放改革。六是进一步规范部门预算支出管理, 严格编制部门预算、严格控制设立专项, 强化预算约束力、合理解决支出进度慢和结余资金较多等问题。七是加强制度建设和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 加强绩效考评, 创新财政支农资金规范监管机制, 将支农资金管理纳人法制化轨道。八是充分发挥基层财政部门的监管作用, 让基层财政更多地参与支农项目调研、评估、实施及监督检查等工作, 支持建立中央财政与基层财政信息对接和信息沟通机制。九是建立奖惩制度, 进一步严格监管奖惩措施和责任追究制度。十是明确责任, 加强配合, 积极研究中央和地方支农投人责任, 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社会中介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监督作用。
2011年4月财政部颁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后,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项目管理, 建立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财政部于2011年9月14日印发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办法》, 明确了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评价办法。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 是指财政 (务) 部门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 对中央财政安排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综合性的衡量和评价。绩效评价工作由财政部统一组织, 分级实施。财政部负责制定评价规则和标准, 落实奖惩措施, 并对省级财政 (务) 部门进行绩效评价。财政部的主要工作职责有: (1) 制定中央财政绩效评价办法; (2) 统一组织实施绩效评价工作; (3) 对省级财政 (务) 部门工作层面进行绩效评价; (4) 根据绩效评价结果, 落实相关奖惩措施; (5) 加强对省级财政 (务) 部门绩效评价工作指导。省级财政 (务) 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是: (1) 制定省级绩效评价实施细则; (2) 组织实施省级自评工作和对项目县的绩效评价工作; (3) 指导和督促项目县做好绩效评价相关工作; (4) 向财政部报送省级自评报告和对项目县的绩效评价结果; (5) 对绩效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并及时整改; (6) 及时向财政部反馈绩效评价经验总结等相关信息。
(三) 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有关具体实践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后, 各地财政部门大力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方式的改革,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项目范围和数量不断拓展, 项目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增强了预算单位的支出责任意识和绩效观念, 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1、江西:从整合、制度、考评三方面综合提高财政支农绩效评价水平
江西省把抓资金绩效管理摆在财政支农工作的突出位置, 彻底摒弃重分配、轻管理、轻绩效的观念,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 从整合、制度、考评三个方面形成合力, 全方位构建资金绩效管理体系, 确保支农资金充分发挥效益。
一是以整合求绩效。针对部分支农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使用绩效不高的问题, 江西省财政依托规划, 加大支农资金清理归并力度, 搭建整合平台, 逐步建立按规划统筹项目, 按项目安排资金的机制, 积极推进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在组织上, 切实坚持“四个必须”, 即党政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项目平台必须选定, 发展规划必须制定, 支持政策必须稳定;在机制保障上, 着力构建“五项机制”, 即上下联动机制、协调管理机制、绩效考评机制、资金监管机制、长效发展机制。在实际工作中, 围绕产业发展规划, 从区域产业、县域产业和乡村产业三个层面, 初步构建整合支农资金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成效显著。
二是以制度保绩效。为提高项目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江西省建立健全了现代农业、小农水重点县、扶贫等项目管理制度, 将项目的立项、实施、竣工、后续管理等各环节纳入有效监管, 大力推行“项目公示制、项目法人负责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招投标制、项目建设监理制”等管理模式, 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同时, 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认真执行县级报账制, 对资金运行的全过程实施监控, 确保项目资金落实及时、安全、有效, 实现财政支农资金管理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有效遏制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是以考评促绩效。按照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工作的意见》 (财农[2009]425号) 要求, 江西省全面构建了重点专项资金的绩效考评体系, 把各项资金的安排分配、使用管理、项目效益、建后管护等情况纳入考评内容, 量化指标;提高考评工作的透明度, 努力做到考核结果公开、公平、公正;将考评结果与资金分配直接挂钩, 对资金管理到位、使用绩效高的地方多安排资金, 对资金管理不到位、使用绩效低的地方少安排或不安排资金。
2、江苏:按照“四位一体”理念加强支农绩效考评力度
江苏财政按照“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监督检查、绩效评价”四位一体的理念,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
一是健全支农财政预算体系。不断加大投入力度, 落实财政支农投入政策。细化预算编制, 减少代编预算。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有进有退、突出重点”的要求, 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注重运用监督检查及绩效考评的结果, 体现“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编制原则。
二是规范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执行批复的专项资金预算, 按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资金。科学拨款、用款, 加快支出进度。健全预算执行管理制度, 完善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管理办法, 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健全项目后续管理制度。
三是完善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 政府审计与中介审计相结合, 加强事前和事中监督, 促进监督与管理有机融合。主动运用监督检查的结果, 作为分配资金和编制预算的重要依据。
四是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继续做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脱贫攻坚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等支农专项资金绩效考评的工作。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绩效考评的制度建设, 完善绩效考评方式, 健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机制, 将考评结果与资金分配、部门预算挂钩, 奖优罚劣, 实现“问责”与“问效”有机结合。
3、云南: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四结合”应用机制
首先,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预算资金安排相结合。对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 预算部门 (单位) 要主动进行整改, 根据整改结果建立专项预算资金安排退出机制, 做到政策有进有退;对整改不到位或不按要求整改的, 将缓拨或停拨专项资金。
其次,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与是与完善制度规范管理相结合。对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导致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存在问题的, 应进行认真地分析、研究, 及时采取措施, 健全或完善相关制度、办法, 规范项目实施, 加强资金管理, 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
最后,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通报和公开、报告和公开相结合。财政部门依据绩效评价结果, 对取得的绩效、成功经验和做法、存在问题、意见建议, 向被评价部门进行通报, 并上报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及相关领导, 供上级领导及时了解掌握财政支出项目实施的情况, 作为决策时的参考依据;按政务公开的相关规定, 绩效评价结果将在政府电子门户网站等媒体上向社会公开, 以提高绩效评价结果透明度, 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4、天津:财政支出注重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
天津市2012年颁布的《天津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规定, 财政支出不仅需要公开透明, 还要实现支出的效果, 注重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如果某项财政支出达不到绩效目标或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 可能根据情况调整或调减预算, 甚至取消该项财政支出。
根据《天津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绩效评价的对象是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资金和市对区县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以项目支出为重点, 重点评价财政预算安排金额达到500万元以上、与本部门职能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的项目。为使绩效评价客观公正, 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可以根据需要委托专家、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实施绩效评价。
绩效评价内容包括:1、绩效目标与全市及本部门发展规划的适应性;2、财政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财务管理状况和资产配置、使用、处置及其收益管理情况;3、为实现绩效目标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4、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和效果;5、需要评价的其他内容。绩效评价一般以预算年度为周期。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应在预算年度结束后2个月内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并于项目结束后的6个月月底前完成。
办法对绩效评价的指标、标准和方法都进行了相关规定。绩效评价指标主要类型包括产出指标、效果指标、成本指标等, 其中也包括服务对象对财政支出的满意程度的指标。产出指标则细化为:数量指标, 反映根据既定绩效目标完成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数量;质量指标, 反映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达到的标准、水平和效果;时效指标, 反映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及时程度和效率情况。绩效评价将对项目的数量成果、质量情况和完成速度都进行考评。绩效评价指标实际数据的获取渠道除政府统计数据、部门工作记录外, 还有服务对象的跟踪调查、直接勘察、测验数据等。
天津市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要求必须依法在一定范围内公开。绩效评价的重要效力在于其评价结果将作为改进预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天津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明确, 对绩效评价结果良好的, 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予以表扬或继续支持;对绩效评价发现问题、达不到绩效目标或绩效评价结果较差的, 财政部门和各预算单位主管部门予以通报批评, 并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 根据情况调整或调减预算, 直到取消该项财政支出。而且财政部门应将重大支出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定期向政府报告, 同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5、广西:规范程序内容增强可操作性
为加强预算绩效管理, 明确职责分工, 规范自治区本级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程序及内容, 增强试点工作的可操作性, 参考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程 (试行) 的通知》 (财办预[2011]47号) , 广西自治区财政厅印发了《自治区本级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规程 (试行) 》。
根据《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整个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过程分为三个部分:以20XX年预算年度为基准, 对20XX-1年绩效评价实施、20XX年绩效评价开展、20XX+1年绩效评价确认工作。同时, 分别明确了在开展工作过程中, 厅内有关处室和自治区本级预算单位应该履行的职责。
财政部门负责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协调、指导和实施工作。具体包括:负责制订预算绩效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应的技术规范;组织、指导本级预算单位、下级财政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试点工作;统一制定绩效评价共性指标, 并指导预算单位制定个性指标;下达试点通知;审核、批复预算单位提出的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运行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督促检查;对绩效报告进行审核;负责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应用和宣传工作等。
预算单位负责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试点项目的实施工作。具体包括:报送试点项目绩效目标;组织项目实施;对项目执行进行监控, 采取措施促进绩效目标的实现;编制项目绩效评价方案, 设计评价指标, 确定评价方法;对项目执行结果进行自评, 提交预算绩效报告;根据财政部门反馈的绩效评价结果改进管理措施等。
此外, 《工作规程》还对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节点要求, 印制了时间节点图, 严格规定了各项绩效评价工作的完成时限。
(四) 我国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特点
随着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级各部门逐步完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 主动研究事业发展经费的决策分配机制, 推进“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等资金拨付方式, 探索财政资金绩效考评试点, 在规范资金管理的同时, 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但同时在改革和完善过程中, 仍存在一些问题, 资金到项目, 核算到项目等有待进一步完善, 对项目资金的使用如何跟踪如何问效等方法相对缺乏, 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国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有关实践归纳有如下一些特点: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缺乏规范性
我国目前处于转轨经济时期, 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共财政框架, 政府的职能界定不清晰、不全面, 既表现在政府与企业之间, 也表现在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财政支出的“缺位”与“越位”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 使公共性支出不足, 支出结构调整缓慢。
西方许多国家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设有公共支出绩效评价机构, 制定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在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出台的有关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办法中, 不仅对绩效评价的要求不尽相同, 而且评价对象和内容、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设置、绩效评价工作的操作步骤等方面都没有详细规定, 影响了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方法和工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各地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当地实际, 自行组织开展评价工作, 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造成绩效评价制度不科学、标准不统一、工作不规范的困境。从评价主体上看, 缺乏一个权威的明确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综合管理机构, 绩效评价工作主要分散在各管理部门, 其采用的指标、方法和组织程序差异大, 难以形成统一、全面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从评价的对象和内容上, 评价对象主要局限在项目本身, 较少涉及项目内外因素的综合分析, 更忽视对经常性支出绩效和部门绩效的评价;从评价的手段上看, 由于财政支出的范围非常广泛, 而财政支出的性质、领域和层级也非常复杂, 很难形成规范、统一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一个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综合、客观的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公平性, 然而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绩效指标缺乏综合性。按照设计原则, 绩效指标体系应该是由绩效指标组成的多纬度的综合系统, 但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中, 比较关注的是投入类指标, 对其他方面的指标较少涉及。
二是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结构不合理。绩效评价理论和实践都比较发达的OECD国家, 许多都在绩效指标体系当中大力推广定量指标, 而我国现在的指标体系中定性分析过多, 定量分析较少。过多的定性指标和投入指标很容易使绩效评价工作流于形式, 绩效评价很难反应评价对象真实的绩效水平。
三是投入指标过多, 产出或成果指标少, 没有突出最终要达到的结果, 而是更多地关注投入或者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中间产出。
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缺乏有效运用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绩效评价体系得以存在和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 也是绩效评价制度的重要运行机制之一。建立绩效评价体系的目的不是简单地持续生成绩效信息, 而是要为绩效信息寻找合适的运用渠道, 否则绩效信息就不能对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产生激励效果。在维持绩效评价体系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情况下, 该体系必将失去可持续性。我国刚刚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 其评价结果还缺乏足够的可信度, 也使其运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部门内部可根据评价结果改善管理或支持决策, 但部门外部就很难使用, 特别是绩效评价信息共享机制的缺失, 更加剧了这种困难。
财政支农资金是财政支出的一部分, 我国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监管精细化、规范化程度还不够深入。一方面由于有关部门在专项资金使用过程中, 因自身财力有限, 存在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以及与自有资金相互调剂使用的情况, 专项资金管理相对比较混乱, 使用单位没有形成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体制;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资金以及商贸、支农等财政专项资金由各职能处 (科) 室分散管理时, 账户管理缺少统一的监管部门, 从表面看, 专款专户、管理方便, 但实际上财政专项资金从国库拨出后, 脱离了国库监督, 因此各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存在银行账户开设随意性较大、支票管理与资金拨付环节管理薄弱、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不利于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管理和控制, 资金监管不力也制约了财政支农项目的绩效评价的有效性。
二、我国利用国际金融贷款农业项目绩效评估的现状
国际金融贷款农业项目指财政部经国务院批准代表国家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欧洲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统一筹借并形成政府外债的贷款, 以及与上述贷款搭配使用的联合融资。我国主要是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来筹措国际金融机构的农业贷款。
(一) 国际金融机构对我国农业项目贷款历史及现状
世界银行由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开发协会组成, 是联合国属下负责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 根据1944年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成立的。其主要业务活动是:对发展中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 对成员国政府或经政府担保的私人企业提供贷款和技术援助, 资助他们兴建某些建设周期长、利润率偏低, 但又为该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建设项目。
亚洲开发银行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性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1966年11月正式成立, 总部设在马尼拉。建立亚行的宗旨是通过向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 (地区) 提供项目贷款和技术援助, 促进和加速本区域的经济合作。亚行有来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区域成员, 以及来自欧洲和北美洲的非区域成员。
我国农业利用国际金融机构, 主要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关于1982年世行华北平原农业贷款项目。回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与世行、亚行的合作, 可以划分为五个时期:起步期、全面展开期、快速增长期、回落及转型期和新的历史时期。
1、起步期 (80年代中期之前)
在这一阶段, 世行与我国签约4个项目, 年贷款额低于1亿美元。这一阶段我国利用世行贷款额度小的主要原因是1980年我国刚刚恢复在世行的成员席位, 准备成熟的项目不多。此时也正值改革开放初期, 许多部门和单位对利用外资, 特别是对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认知度非常有限。这一时期我国农业尚未开始与亚行的合作, 具体如表2-1所示。
资料来源:世行银行官方网站
2、全面发展期 (1985-1992年)
这一阶段世行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开发项目、农村信贷项目等全面展开, 年签约2-5个项目, 年均贷款额3.95亿美元, 其中1988年和1991年贷款额都超过了7亿美元。这期间农业利用世行贷款总的趋势是稳步上升、全面开展。这一时期我国与亚行签约了三个农业项目, 贷款额度达到1.55亿美元, 开始了全面合作时期, 如表2-2所示。
资料来源:世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官方网站
3、快速增长期 (1993-1999年)
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大, 农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步伐也随之大大加快。期间我国与世行的年签约项目4-6个, 年均贷款额8.2亿美元, 其中1994和1997年为两个高峰年, 年贷款额分别达到了12.75亿美元和11.3亿美元。与亚行的合作也快速发展, 这一期间共签约项目7个, 其中1999年签约项目3个, 贷款额3.3亿美元, 是迄今为止年贷款额最高的年份, 见表2-3所示。
资料来源:世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官方网站
4、回落及转型期 (2000-2003年)
1999年后农业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规模下降。从1999年的年贷款承诺额5.3亿美元, 下降到2000年3亿美元, 2001、2002年萎缩到不足1亿美元。这一期间农业利用亚行贷款的总额仅与1999年一年的水平相当。2003年世行、亚行均无在华的农业项目。此间农业贷款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资本紧缺状况有所缓解, 国内贷款利率降低, 与此同时, 世行、亚行贷款成本则有所提高;二是到达还款高峰期, 项目省面临巨大还款压力, 如表2-4所示。
资料来源:世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官方网站
5、新的历史时期 (2004年-2012年)
在经历了回落和转型期之后, 从2004年开始至今, 我国农业利用世行、亚行贷款趋于正常, 并且在世行、亚行新的贷款政策下, 农业利用世行、亚行贷款也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 如表2-5所示。
资料来源:世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官方网站
(二) 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绩效评估方法
世界银行在项目贷款绩效评估方面有系统科学的一套管理体系。为了在评价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和教训, 完善所执行的项目, 世界银行在总部成立了业务评价局 (Operations Evaluation Department, OED) , 后改名为独立评估局 (Independent Evaluation Group, IEG) , 负责包括项目绩效评估在内的绩效评估的组织实施。IEG (OED) 是世界银行集团的一个独立部门, 下设三个处, 是直接向世界银行董事会负责的独立评估机构。
自1998年实施《综合发展框架》以来, 世界银行进一步重视从其贷款项目对人群及其需求产生的影响角度对这些项目进行绩效评估。为此, 世界银行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制度, 规定采取多种方式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估。目前IEG (OED) 开展的绩效评估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单个项目绩效评价, 针对的是世界银行开展的各个项目的绩效;二是国家援助评价 (Country Assistance Evaluations, CAEs) , 其目的是评价世界银行在过去的四到五年时间里, 在某特定国家的工作绩效;三是部门与专题回顾 (Sector and Thematic Reviews) , 考察世界银行在过去的五到十年时间里, 在某个贷款部门 (如农业、交通等) 或专题领域 (如减贫、性别等) 中开展工作的绩效和经验;四是程序性回顾 (Process Reviews) , 每年对两到三个正在开展的项目过程的总体效率和成效以及是否符合既定目标进行考察。IEG (OED) 所进行的独立评估, 其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 为评估世界银行的工作业绩提供客观的依据, 在实现世界银行目标方面进行问责。此外, IEG (OED) 还总结交流经验教训, 根据评估结论提出建议, 从而改进世界银行集团的工作。
世界银行对于项目绩效评估的流程、方式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对于单个项目的绩效评估包括项目人员的自评、IEG (OED) 所进行的项目回顾 (Project Reviews) 和影响评价 (Impact Evaluation) 三个部分。在每个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支付期末 (支付期为1-10年不等) , 项目人员撰写实施完工报告 (Implementation Completion Report, ICR) , 对项目的绩效进行自评, 其内容包括所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吸取的经验教训。IEG (OED) 并非对世界银行的所有项目都进行绩效评估。在实施完工报告的基础上, IEG (OED) 相关人员挑选出那些绩效特别好或特别不好的项目进行项目回顾。
项目回顾是IEG (OED) 最经常采用的一种绩效评估方式, 每年大约有25%左右的已完工项目 (大约70个) 是通过此种方式由IEG (OED) 进行绩效评估的。IEG (OED) 的项目评价人员撰写项目绩效评估报告 (Project Performance Assessment Reports, PPAs) 对项目成果、成果的可持续性以及机构发展影响等进行评价 (在评价项目成果时要考虑项目的相关性、有效性和效率) 。在报告编写过程中, 一般要进行实地考察, 报告耗时约为六周。项目检查是IEG (OED) 最基本、最重要的评估方式, 其为范围更广的总结评估提供了基础。影响评估属于对项目进行的“二次评价”, 一般是在贷款关账后5-8年进行, 影响评价报告 (Impact Evaluation Report, IER) 重点评估项目的经济价值以及对人与环境的长期影响。
项目绩效评估结果直接上报世界银行董事会, 用于系统全面地总结其开发援助经验, 弄清项目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以改进世界银行对未来项目援助的决策和执行。同时也为世界银行向其成员国汇报工作业绩服务。
IEG (OED) 对项目的绩效评估采取目标导向, 即关注一个项目的实际成果是否达到了其预期的目标。同时, 其对项目的评价指标并不固定, 一般视项目不同而不同。指标大体围绕项目目标相关性 (Relevance of Objectives) 、项目有效性 (Efficacy) 、效率 (Efficiency) 、成果的可持续性 (Sustainability) 、制度建设的影响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mpact) 、项目产出 (Outcome) 、银行绩效 (Bank Performance) 、借款方绩效 (Borrower Performance) 八个方面设计。
1、项目目标相关性
项目目标相关性是指项目目标与受援助国目前优先发展的领域、世界银行在该国和地区援助战略以及共同目标的相关性。对于该指标的评价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评价项目某一目标的相关性;二是评价项目整体上目标的相关性。
2、项目有效性
项目有效性是指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 或预期的实现程度, 在具体评价中要考虑到不同目标的相对重要性。对于该指标的评价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评价项目某一目标的实现情况;二是评价项目整体的有效性。
3、效率
项目效率评估是衡量项目的投入产出情况, 评价项目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得到预期的产出水平, 或以既定的投入水平得到最大的产出效果。
4、成果的可持续性
项目的成果是否在未来可以继续发挥作用, 即项目的净收益是否会随时间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是衡量项目绩效的重要内容。项目成果的可持续性是指项目净收益应对未来风险的恢复能力, 对于此方面的评估包括以下九个因素:技术恢复力;金融恢复力 (包括成本恢复政策) ;经济恢复力;社会支持 (包括受安全政策影响的条件) ;环境恢复力;政府所有权 (包括中央政府和机构, 获得运行维护基金的可能性) ;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权 (包括地方参与、受益者激励、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 ;制度支持 (包括提供相关支撑的法律规章框架, 组织管理成效) ;对外部影响的恢复力 (包括贸易、经济波动、地区政治和安全状况) 。
5、制度建设的影响
制度建设的影响是指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能力, 使其更有效、更公平和持续地利用人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以下两种方式都可以对制度产生影响:一是更加清晰、稳定、透明、可行并具有预见性的制度安排;二是合理安排计划任务, 增强机构管理能力, 根据规章制度提出各种要求。对于制度建设的影响可包括一个项目预期的和未预料到的影响效果。
6、项目产出
项目产出是指项目主要相关目标的已实现或预期实现情况。在评估产出标准时, 要考虑项目相关性, 对实施目标与受援助国目前优先发展的领域、世界银行在该国和地区援助战略以及共同目标的相关性进行考察。同时, 也要考虑项目有效性标准, 即考察项目的实施是否实现了其既定的目标。另外, 还要考虑项目的投入产出, 即效率情况。
7、银行绩效
对世界银行的绩效表现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在确保项目申报质量方面;二是在采取适当监管以支持项目顺利执行方面 (包括在项目日常实施过程中确保适当的安排上的变化) 。
8、借款方绩效
借款方绩效重点考察借款方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借款方为确保项目准备和执行质量所承担的责任情况;二是借款方遵守合同和协议的情况;三是为实现项目发展目标并保障成果的可持续性所做出的努力。
(三) 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绩效评估方法
以往亚洲开发银行对我国的贷款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行业, 但是近年亚行对中国农业项目的贷款额显著增加, 这些项目的绩效由亚行完备的项目绩效管理体系来进行评估。
项目绩效管理体系是发展结果导向管理在项目层面上的应用, 覆盖项目周期的各阶段。项目绩效管理体系为项目实施机构、亚行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对话工具和平台从项目设计, 实施和监测, 一直到项目完工后的评价。亚行项目绩效管理体系包含五个元素:项目设计与监测框架、项目绩效报告、项目执行机构/实施机构的监测和评价、项目完工报告、项目后评价报告。
1、项目设计与监测框架
设计与监测框架是项目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它主要在项目设计阶段完成, 是项目实施阶段的监测和评价的基础, 是项目完工后的评价依据。在专业技术人员对形势进行分析, 判处利害相关方和具体问题后选定项目, 对候选项目展开目标分析和替代方案选择分析, 最终制定出设计与检测框架。从形式上, 它是一包含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方向逻辑关系的表格, 内容上包含项目设计文件和用于项目检测和评价的主要数据源。设计概要包括项目将对行业/国家带来的中长期的影响、项目要完成的目标、完成项目目标所必需的实物和服务、实现产出必需的一系列任务和开展活动所需的主要资源。
2、项目绩效报告
项目绩效报告是用来监测实施进度和评估项目的产出和达到项目成果可能性的管理工具, 重点指出项目已完成的工作和对项目设计变更的必要性。它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是概要部分包含项目主要基本信息:基本数据, 财务计划, 贷款利用情况, 贷款协议遵守情况, 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行动。第二是补充部分提供详细信息:项目影响和成果, 项目实施进度, 贷款协议的遵守, 项目的评级。
在项目绩效报告中, 对于项目成果和影响的监测和评价是核心, 因为成果和影响的表述来自于设计和监测框架, 而这些内容又是监测成果层面的指标、目标、风险和假设, 因此需要对对每一指标的目标的实现情况, 假设的存在性, 和风险的防范进行评级 (四级制) , 然后得出综合评价。
另外, 项目实施进度的监测和评价也是项目绩效报告的重要内容, 主要有对产出和投入层面的监测和评价, 对设计和监测框架中的产出和投入的指标和目标进行监测, 用7个指标对实施进度进行评价:延误、范围、实施安排、成本、配套资金、贷款协议和审计。
3、项目绩效的监测和评价
项目绩效的监测和评价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能否达到设计目标进行监测和评价, 从而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此外也对完工项目进行评价和总结。
项目绩效的监测和评价需要从项目的设计与监测框架入手, 对设计与监测框架的内容进行回顾、细化和分解。回顾的内容包括:绩效目标与指标、数据来源与报告机制、风险与假设、活动的里程碑;细化和分解工作包括:分解项目产出 (活动) 、细化指标与目标 (重点影响和成果层面) 、确定数据来源与报告机制。
在项目绩效的监测和评价过程中, 指标的选定非常重要, 特别是项目执行机构现有那些指标、过去用过那些指标去衡量类似的问题、其他机构所用的相关的指标、亚行和咨询专家的建议等指标都成为监测和评价的重点
项目绩效的监测和评价包含的主要内容是:项目绩效总体介绍;数据来源和报告机制;影响层面的目标和指标的监测和评价;成果层面的目标和指标的监测和评价;子项目范围的变更和对项目的影响;分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项目的预算和成本;假设与风险的分析及风险管理;对项目范围和实施安排的建议。
4、项目完工报告
项目完工报告的目的是总结经验和教训, 以便对完工项目的绩效和成果进行评估。作用在于促进在建和将来项目的绩效, 衡量发展的效果, 为国别伙伴战略提供信息和反馈等。主要内容包括: (1) 项目的简要描述和基本数据; (2) 项目设计和实施的评价, 包括项目产出、成本、支付、进度、实施安排、合同和协议的履行、采购、咨询专家, 承包商和供应商的履约表现、借款人和执行机构的履约表现; (3) 执行绩效的评估; (4) 总体评价和建议。
项目完工报告一般在项目完工后的一年到两年内进行, 主要通过对完工项目进行抽样评估, 来对项目在影响层面做出评价, 完工报告由亚行执行评价局准备, 一般在项目完工后的三到五年内进行。
5、项目后评价报告
亚行在各国的项目, 项目所在国政府每年要写出项目执行情况综合评价报告, 由亚行当地办事处向亚行总部上报。亚行每年和项目所在国官员对项目评价报告进行评价。每一个项目都有专门的评估小组, 但政府只对总体项目做出评价报告。亚行对各国项目评价的重点要求是:首先要准备CPR背景资料, 主要是根据上一年度的CPR, 在新的年度哪些方面有所提高, 政府的评价报告与各项目评价报告执行情况的比较等。通过对政府项目评价报告的分析和比较, 能够及时了解所在国亚行项目建设的进展和投资使用情况, 从中发现问题并得到纠正。
(四) 财政部出台的关于利用国际金融贷款绩效评价的制度分析
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是改进公共支出管理的重要举措, 作为中国政府主权外债重要组成部分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由各级财政部门承担贷款担保或最终还款责任, 具有准公共财政资金的性质。不断强化项目全过程管理, 努力提高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的绩效, 是各级财政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重要职责。
2008年4月21日, 中国财政部发布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款项目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 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对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的实施和管理提出规范要求。《办法》明确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涉及各方的职责, 并对评价准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实施程序、报告撰写和评价结果应用等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财政部国际司委托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 开展国际金融组织 (IFI) 贷款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主要包括绩效评价框架、关键评价问题、具体操作程序、绩效评价方法、评价质量控制等;并选取典型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在上述研究和试点基础上, 编写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操作指南》 (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指南”) 。
财政部国际司进行了绩效评价试点扩面, 组织27个省、市、自治区财政厅 (局) 开展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 提供反馈意见, 期间, 《指南》 (征求意见稿) 多次征求各国际金融组织的专家、国内指导委员会、地方十点财政部门和评价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在吸收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 2010年5月财政部最终公布了《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操作指南》 (以下简称“操作指南”) 。
《操作指南》从实际操作要求出发, 对绩效评价的基本框架、评价准则、核心内容、评价方法、实施程序、数据来源、报告格式、绩效评价评分系统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建立了以“相关性、效率、效果、可持续性”为评价准则、13个关键问题为基本评价内容的评价框架体系, 体现了以结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 已成为各地开展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要技术性指导文件, 《操作指南》框架如图2-1所示。
(五) 关于完善国际金融贷款项目绩效评估的政策建议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是中国政府主权外债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贷款由各级财政部门承担贷款担保或最终还款责任, 因此由其资助的项目具有公共项目的性质。公共项目是体现政府基本职能的重要方面, 世界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将执行和完成公共项目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公共项目绩效评估也成为政府绩效评估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 我国各级政府并未对公共项目绩效评估给予应有的重视, 这种类型的评估通常仅局限于项目验收, 而不是对公共项目的预期绩效目标和实际绩效结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估。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从以下三个方面完善国际金融贷款项目绩效评估体系。
首先, 构建国际金融贷款项目绩效评估的制度框架。虽然财政部和部分省市的财政部门出台了国际金融贷款项目绩效考评管理办法和规范, 但对绩效考评过程的监督检查及绩效信息管理等制度还处于缺失状态。世界银行对于项目绩效评估的流程、方式、标准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这为完善我国公共项目绩效评估的制度框架提供了借鉴。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 将使得国际金融贷款项目绩效评估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的道路。
其次, 成立独立的绩效评估机构。国际金融贷款项目绩效评估的主体对于绩效评估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只有保证评估主体的独立性, 评估主体才能客观、公正的对于项目最终绩效进行科学评价。借鉴世界银行IEG (OED) 在机构设置方面的经验, 可以根据项目类型、层次的不同, 成立包括各方面专家在内的独立绩效评估机构。为了保证评估机构可以独立地开展工作, 免受被评估部门的干扰, 保证评估结果真实客观, 评估机构直接向项目的投资主体负责, 评估机构的运行经费来自于投资主体, 即实行垂直管理。
3.纳税评估案例 篇三
1.案例分析
A市某区国税局利用计算机系统对2005年1至10月份辖区内纳税申报情况进行纳税评估筛选,系统提示发现该市某酒类销售有限公司2005年税收负担异常且应纳税额变动与销售变动配比变动率为“-1”,综合疑点系数较大,被列为当期评税对象。
在评税分析过程中发现该企业存在如下异常问题:
1.2005年8-10月企业实际税负率为8.91%,而参照税负率为1.96%,实际税负高于参照税负,且超过了偏差限制度;但通过测算2005年1-10月税收负担,发现该企业2005年1-10月税收负担为1.6%,仍低于参照税收负担率。
2.2005年10月份销售收入为444790.60元,应纳税额为17710.22元,2005年9月份销售收入为175235.04元,应纳税额为29789.96元。销售收入增长率为153.8%,而应纳税额减少40.55%。
评税人员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并对其报送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申报附列资料、发票领用存月报表、发票使用明细表及企业财务会计报表进行认真的分析。通过分析认为造成数据异常可能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10月份少记商品销售收入
2.2.商品已入库,货款未付清,进项税额已申报抵扣;
3.由于所经销的商品是日常消费品有可能赠送他人,未做销售收入;
4.由于货款暂未收讫,未做销售收入。针对上述疑点对该企业的财务人员及法人代表进行了约谈。
约谈中,评税人员通过对企业财务人员及法人代表宣传税法,并介绍评 1
税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使企业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积极配合评税工作。经财务人员的自查,确认由于资金周转困难有隐瞒销售收入滞后申报及视同销售货物的情况,具体违法事实如下:
1.2005年1-9月漏申报商品销售收入7113.54元,应缴增值税1209.30
元。
2.2005年10月1号凭证商品销售收入4634.16元,10月2号凭证商品
销售收入256002.85元,应缴增值税44308.29元。
3.库存商品用于赠送他人按零售价计5870.00元,应缴增值税997.90元。
4.库存商品用于集体福利按成本价计18601.88元,应作进项税额转出
3162.32元。
5.销售给某大酒店因货款暂未收讫未做销售收入计38260.00元(含税),应缴增值税5559.15元。
综合1-5点该企业共自查补申报税款55236.96元。
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进行纳税评估工作要对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充分了解,同时,要充分灵活地利用纳税评估中的各种指标,通过分析,发现税收疑点和问题,为后期工作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2.案例分析
某工艺品厂主要生产销售衔缝制品、工艺品等,产品绝大部分销售给外贸出口(进出口)公司,并开具6.8%的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2002年产品销售收入19204431.34元,2003年产品销售收入17457922.09元,但应纳增值税均为零。连续两年税收零负担的异常现象引起了当地国税机关的高度重视,被列入当期纳税评估重点对象。经评估分析,疑点不能排除,进行约谈举证环节。
针对连续两年零税负现象,企业总帐会计陈述如下:该企业主产品为衔缝
制品,每年上半年为生产、销售淡季,下半年才陆续组织生产,故前期组织生产用原材料购进大,进项税额留抵大,至2003年10月末尚有2.16万元留抵税额,尤其是受今年非典的严重影响,产品压库滞销较大,1—8月份仅实现销售收入304.6万元,影响应纳增值税额的实现。另外,近几年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工费等成本增大,而销售价格又提不上去,为拉住客户,亏本也做,故出现进销倒挂现象,几年来企业未有税金实现,税额的实现将体现在以后。
由于该企业的财会人员系从事财会工作多年的老会计,也较熟悉税收政
策,仅靠约谈、理论分析难以发掘其问题,评估人员要求其举证,并调阅了相关帐册及凭证。发现如下疑点:
一、产成品无明细帐。产品收、发、存财务上仅有汇总帐,无分品种的分类明细帐,而矛盾的是每笔出库凭证的附件却有详细品种,企业却无法提供分品种的结存明细帐。
二、无半成品帐。根据衔缝制品的工艺流程和特点,月度之间应该有已完工的半成品被子、垫等,但财务上未设半成品的明细帐,却有半成品购进和发外加工。
三、原材料大多为购进的半成品。查看其提供的进项发票,大多数是半成品被子、垫等品种,直接原材料很少,说明该企业自备工序简单,主要依赖外部协作。
四、原材料、半成品供应商主要系关联企业。通过举证检查,我们发现原材料、半成品主要由另一个企业提供,而另一企业的法人代表与该企业系同一人,也主要从事同类同品种衔缝被生产,相互之间存在价格上、供应上的关联关系。
五、另一关联企业系民政福利企业。另一福利企业与该企业经营品种相同,互为购销关系,该企业间接出口的大部分产品均系另一福利企业提供。
恰好当期该企业正在申请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多缴税款退税。针
对这一突破口,评估人员明确指出,该企业财务核不够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各环节缺乏相互制约措施。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分析,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投资与决策都必须保证资金的获得和有效使用,确保保值增值。尤其是作为一个有着多年财务工作年限的老会计,更应知晓该道理。在该企业存在的疑点问题调查清楚之前,不能给予退税。
面对退税申请难以被批准的现实和疑点无法合理解释的情况,在强大的政策攻势面前企业会计终于道出了“苦衷”:
一、内部管理各环节混乱,导致生产、仓库、供销、财务上衔接不畅,原始数据和资料难以准确及时采集和共享,各自为政而保其目标任务的完成现象较严重。因而造成财务核算被动,倒臵为以销为帐,原始明细资料不全而无法详细核算,故无产成品明细帐。
二、在产品、半成品合在一起核算。事实上,部分半成品还可以对外出售,但为了简化,人为与在产品混在一起核算,并将大量已发出未及时开票记收入的产成品挂在产品(生产成本借方余额)中。
三、该企业的设立是有隐情的。因为税法规定,民政福利自营出口或销售给外贸公司出口的货物不得享受增值税先征后返的优惠政策。为达到能享受优惠政策,便变通设立了该企业,基本上平价进出给该企业销售给外贸公司,达到了既变通享受了优惠政策,税负又为零的目的。
四、产成品实际上系福利企业所生产。两个关联企业实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仓库、工人、设备、场地共用,只是人为将产成品根据该企业开具发票量的多少分配到两个企业帐务上去。购进的应该是产成品而非半成品,违反了税收(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开具的规定。
五、人为调节购销而迟做、少做收入。由于间接出口的外贸产品,结算形式大多是货先发出,待外贸公司通知其开具专用发票、专用缴款书以及付款时方开具发票入帐反映收入。再加上发出产品须经外贸公司质量全检,方能确定
各品种的开票数量,故亦未能及时记收入,另外,设立的门市部少做收入现象也一定程度存在着。
据此,该企业因上述因素,未及时开票或少做收入,至评估时(11月底)共计178.63万元,少计增值税销项税额30.37万元,抵减上期留抵税额后,实际应纳28.21万多元,已限期入库。对其购进名为半成品实为产成品的非自产品部分的专用缴款书退税申请49万多元,不予审批退税,并按规定进行了
处罚;对其关联企业之间有意偷逃税行为依法移送稽查进一步作关联检查。
3.案例分析
XX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营面粉加工、小麦收购、饲料销售、兑
换,其主产品是面粉,副产品是饲料(麸皮和黄粉)。该企业近两年连续亏损,主营业务收入为8317950.39元,主营业务成本为8234607.47元,其主营成本利润率只有1.0%,但其实际运行状态正常。为此,主管国税机关将其列入当年纳税评估重点对象单位。
通过评估分析认为主营成本利润率明显偏低,企业经营状况应该是不容乐观的,但该企业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其新增应收帐款金额为839368.15元,占营业收入的10%,存货的周转状况较好,期末数为648220.03元,比期初数下降了27.56%。而该企业的应付帐款余额引起了评估分析人员的注意。其期初余额为251151.74元,期末余额为-155156.81元,增加借方发生额406308.55元。
鉴于以上疑点的存在,税务机关向纳税人下发了《纳税评估约谈说明建议书》。纳税人说明理由是:一是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小麦收购价格高,且工人工资又高,而面粉销售价格低,导致主营业务成本偏高,主营利润率偏低;二是企业虽然经营状况不佳,但农产品加工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企业通过举债,仍能维持正常运转;三是企业下半年为了增加效益,做到了少进多出,导致存货偏低。对于该企业的说明,明显存在理由过于笼统,缺乏足够的数据信息,未能完全排除其存在问题的可能。于是主管局决定对该企业实施实地核查。
评估分析人员首先深入该企业了解其生产工艺流程及产品结构,发现其每单位原料产出的主产品与副产品比大体是3:1。根据这一基本数据,对该企业的销售明细情况进行了核查,发现其主产品面粉与副产品饲料(麸皮和黄粉)比例偏离了正常的比例关系,副产品饲料(麸皮和黄粉)销售额占整个销售额的35%以上,于是把是否少报主产品营业收入作为主要核查目标。经查,该企业的销售对象均为外地客户,而没有本地客户,且该企业又存在着门市营业部。在对门市营业部进行核查时,从其销售凭证中查实该企业2004未申报销售。对未申报销售的收入进行核实后,发现其配比关系仍存在差距。与其法定代表人沟通,并告知,如果不能说明其中的疑点,根据其成本核算状况,税务机关将依据有关税收法律规定结合副产品饲料(麸皮和黄粉)销售额核定其主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该企业的法人代表及财务人员只得说明其中一部分副产品饲料(麸皮和黄粉)是从别的同行中购进的,尚未取得发票,款已付给对方,所以应付帐款为借方余额,且已进入了生产成本。至此,评估分析人员的疑问有了答案。
4.地税纳税评估案例 篇四
根据水利站报送的财务报表和征管信息系统中相关涉税信息资料分析,该单位存在以下疑点:
1、今年1-9月份收入为174519.09元,去年全年收入为455924.69元,今年与去年相比收入差距较大;
2、今年1-9月份申报地方税额为13320.12元,去年申报地方税总额72091.06元,今年与去年相比税额差距较大;
3、帐面利润仅914.38元,这与同行业的盈利水平明显不符。
5.资产评估报告案例 篇五
一、绪言
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接受××集团公司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资产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资产评估方法,对资产占有方××农庄因××项目扩建需拆迁的2,100亩经济林及其他苗木资产进行了评估工作,本公司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资产实施查验、市场调查与询证,对委估资产在二零零×年三月十八日所表现的拆迁补偿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并以此价值作为××集团公司对××农庄进行补偿的参考依据。现将资产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二、委托方及资产占有方
1、委托方:××集团公司
2、资产占有方:××农庄
3、资产占有方概况:××农庄于3月1日租用了××镇××村2,200亩(实测占地面积2,100亩)林地建设生态农庄,主要种植苹果、梨、桃、葡萄等鲜果类经济林,租用期限为35年,自193月1日起至2034年2月28日止。
农庄内主要种植经济林品种有果树(烟富1-6号)、梨树(大果水晶)、李子树(秋姬、京红)、杏树(意大利1号)、桃树(春雪)、葡萄(巨峰、早紫)等,均已达盛果期,另有刚栽植经济林幼苗,主要为苹果(红将军)、桃(巨蟠、红甘露)、樱桃(特早红、早红宝石)等,处于产前期,长势基本良好,但栽植极密。
三、评估目的
本次评估目的是对××农庄需拆迁范围内的经济林及苗木进行评估,为××集团公司依法进行拆迁补偿提供价值参考依据。
四、评估对象及范围
纳入本次资产评估范围的评估对象是××集团公司××项目扩建需拆迁××农庄2,100亩林地内种植的经济林及其他苗木资产。
五、评估价值类型及定义
参照评估有关的法规,遵循客观、独立、公正和科学的原则及其他一般的公认评估原则,我们对评估范围内的资产进行了必要的核查与鉴定,查阅了有关文件及资料,实施了我们认为必要的其他程序,在此基础上,根据评估目的及资产状况,确定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为:拆迁补偿价值。
拆迁补偿价值的内涵:是指评估对象根据有关城市规划、建设和房地产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关于拆迁补偿的具体规定和要求所具有的价值估计数额。
六、评估基准日
本项目资产评估基准日为二零零×年三月十八日。
七、评估原则
我们在对委托方指定的资产进行评估的过程中,依据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化要求,严格遵循资产评估的`以下原则:
(一)遵循了真实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工作原则;
(二)遵循合法原则,以待估资产的合法使用、合法处分为前提来确定其价值;
(三)遵循估价日期原则,以评估基准日的市场条件为基础来确定待估资产价值;
(四)评估操作恪守独立、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维护国家及其他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
八、评估依据
(一)行为依据
1、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
2、×政复[200×]58号《××人民政府关于对××项目拆迁占地的批复》。
(二)法律依据
1、1991年11月16日国务院发布的《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91号令);
2、1992年7月18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发布的36号《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3、国资办发[1996]23号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的通知》;
4、202月25日财政部印发,财企[2004]20号《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
5、12月16日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林业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 》的通知;
6、中国资产评估协会11月28日中评协[]189号关于印发《资产评估准则—评估报告》等7项资产评估准则的通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8、××省人民政府2004年1月1日颁布的《××省关于工程拆迁征占林地地上林木补偿标准》;
9、国家林业局编《全国森林培育技术标准汇编》经济林卷;
10、××市人民政府17号政府令关于《××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11、其他有关规定。
(三)经济林及苗木数量、质量核查及取价依据
1、资产占有方出具的评估资产清单;
2、×农庄林木资产调查报告;
3、公司外聘农艺专家出具的经济林及苗木木调查、分类、评估的意见;
4、评估人员收集的有关询价、参数资料记录。
九、评估方法
对委估资产拆迁补偿价值的评估,我们是依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 》、《××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省关于工程拆迁征占林地地上林木补偿标准》的规定,结合委估林木生长发育状况、近年来产果情况后,按如下规定公式进行:
(一)处于盛果期经济林
计算公式如下:
P = ? Ci ×L
P—评估值
Ci—各类树种实际占地面积×平均产量(公斤/亩)×调整系数×价格
L—补偿倍数,政府令规定鲜果按5~6倍赔偿
调整系数主要包括等级调整系数和株数调整系数,调整标准如下:
1、等级调整系数
为针对本次评估基准日经济林林分特点,按不同树种制定的。
2、株数调整系数
为针对本次评估基准日该经济林每亩现有存活株树、疏密程度与同种经济林标准株数进行比较调整。
(二)处于产前期的苗木
苗木计算公式如下:
P = ? 各苗木按品种、规格×单价×株数
十、评估过程
(一)接受委托及准备阶段
(二)资产核查阶段
(三)评定估算及报告提交阶段
十一、评估假设和限定条件
在评估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评估假设和限定条件:
1、除评估基准日政府已颁布和已颁布尚未实施的影响资产占有方经营的法律、法规外,假设收益期内与资产经营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发生重大变化。
2、对本次纳入评估范围内的森林资源资产不存在权属争议。
十二、评估结论
在实施了上述资产评估程序和方法后,委托方指定的资产在二零零×年三月十八日所表现的补偿价值反映如下:
资产评估结果:5,335.40万元 (详见评估明细表)
十三、特别事项说明
1、本报告所称“评估价值”系指我们对所评估资产在评估基准日之状况和外部经济环境前提下,为本报告书所列明的目的而提出的补偿估值意见,而不对其他用途负责。
2、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评估准则,对委托方提供的资料进行核查,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评估准则要求的其他必要评估程序,并最终出具委估资产在特定评估目的下在评估基准日的专业意见,是注册资产评估师的责任;提供必要的资料并保证所提供资料的可靠性、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恰当使用评估报告是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的责任。
3、在履行评估程序过程中,评估人员依据评估有关规定对资产占有方提供的评估对象的权属文件、资料进行了关注,并进行了必要的查验,但评估师不对评估对象的法律权属提供保证。
4、对纳入本次评估范围内的592亩的苗木资产,经我公司全面调查,苹果苗密度为351株/亩,桃树苗密度为253株/亩,樱桃苗密度为283株/亩,而××省人民政府2004年1月1日颁布的《××省关于工程拆迁征占林地地上林木补偿标准》中规定的以上三种苗木最高栽植密度分别为148株/亩、96株/亩、113株/亩,超出了规定的137%、163%、150%,经我公司聘请农艺专家现场对委估苗木品种、种植密度等情况的分析认定,依据××市人民政府17号政府令关于《××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第四条“关于工程拆迁占地补偿中抢栽抢种行为的界定”规定,以上苗木不能按实际株数计算补偿。
故我公司在对以上苗木补偿价值估算中,依据××市人民政府17号政府令关于《××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第八条“拆迁补偿计算办法”规定,对以上苗木补偿株数的计算,以文件中规定的的最高栽植密度为标准计算。
十四、评估报告使用限制说明
1、本次评估结论是反映评估对象在本次评估目的和基准日下的补偿价值,我们没有考虑将来可能承担的抵押、担保事宜,以及特殊的交易方可能追加付出的价格等对其评估价值的影响,也未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拆迁补偿政策的变化以及遇自然力或其他不可抗力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2、本报告之评估结论,系评估专业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出具的意见,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发生法律效力。
3、本评估结果是对二零零×年三月十八日这一基准日被评估资产补偿价值的客观反映,中林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这一基准日后资产发生的重大变化不承担发表意见的责任。
4、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评估结果有效期为一年,即从资产评估基准日二零零×年三月十八日起计算,至二零零×年三月十七日前有效。超过一年,需重新进行资产评估。
5、本报告专为委托方及报告所列明的报告使用方所使用,并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而作,未经本公司同意,不得向委托方和评估报告审查部门之外的单位和个人提供,任何机构不得或引用本报告部分或全部内容,除依据法律需公开的情形外,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发表于任何公开的媒体上。
6、本报告含有若干附件,附件与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五、评估报告的提出日期
本评估报告提出日期为二零零×年四月八日。
【农业项目投资评估案例】推荐阅读:
农业开发项目08-04
做好农业项目管理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11-01
农业项目拨款报告格式06-21
农业项目策划书07-13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范文08-04
农业旅游项目规划09-06
农业项目绩效评价报告11-14
完善农业项目投入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调研09-01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农业部专项项目统计报表11-15
农业局项目实施汇报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