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苏轼的诗词(精选5篇)
1.浣溪沙 苏轼的诗词 篇一
关键词:苏轼,文化传播,传播学,网络传播,传播方式
一、前言:
在苏轼诗词传播的发展史上, 经历了由最初的较为古老的传播方式, 如石刻传播、题壁传播、歌舞传播等到近现代的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再到当代数字媒体时代的网络传播, 在每一个阶段, 随着传播媒介的变化, 苏轼诗词的传播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正如麦克卢汉指出的那样:“每一种文化, 每一个时代, 都有它喜欢的感知模式和认知模式”。[1]本文就以苏轼诗词与当下新媒体网络的结合作为出发点, 重点探讨苏轼诗词在网络传播中所产生的新特色。
二、网络对苏轼诗词传播方式的重构
1、苏轼诗词在网络上的群体传播特色
群体传播是指为将共同的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而进行的传播, 群体传播的过程能够形成群体意识和群体解构, 而这种意识一旦形成, 又反过来成为群体活动的框架, 对个人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2]
通过对百度“苏轼吧”的研究, 可以归纳出苏轼诗词在网络群体传播中所有的一些新的特色:
(1) 资料性
“苏轼吧”中通过文字将许多人留下来的信息和知识汇总起来, 包括关于苏轼的各种历史资料、作品书籍的电子版本、无法成为书本面市的各类野史资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信息更新及时、知识准确度高。
(2) 高度自由性
与苏轼诗词传统的群体传播方式相比较, “苏轼吧”可以成为社会各届对苏轼及其作品感兴趣的个人发表自己意见和看法的渠道, 在现实生活中, 受社会环境和个人权利、知名度等的限制, 这类人可能无法自由的表达对苏轼诗词及其人生、政治生涯等的看法, 而在“苏轼吧”里面, 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由, 即使持有与大多数意见相左的看法, 也是可以表达出来的。
2、苏轼诗词在web2.0时代的传播
苏轼诗词在web2.0时代最为典型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博客和播客。例如网络有收集苏轼全部诗词作品的播客, 有收集从古至今对苏轼诗词作品评论的博客, 还有对苏轼生平介绍的博客。可以说, 在播客上, 每个人可以畅所欲言, 对苏东坡感兴趣的人可以通过博客, 形成一个对苏轼诗词理解的自我花园, 可以不需要太专业, 仅仅是个人情感或想法的集散地, 而播客则是将这种集散地更为立体地、动态地呈现出来, 拥有相同爱好苏轼诗词的人可以通过博客、播客交流并进行传播。
三、苏轼诗词网络传播传者与受众关系的演进
1、传者与受众身份的二重性
在以往苏轼诗词传统形式的的传播过程中, 传播者处于传播的起点, 居主导地位, 例如口头传播者, 受众处在被动接受信息的位置, 并且传受双方的结构基本上是稳定的, 传者就是传者, 受众就是受众, 不会轻易互换“身份”。
但是, 在苏轼诗词的网络传播中, 尽管传播的5W基本结构没有改变, 但是结构的内部联系发生了变化, 环节的互动性明显加强了。
传受双方易位频繁。以“苏轼吧”为例, 有的用户是纯粹为了欣赏苏轼的诗词, 有的用户是需要苏轼诗词作为资料, 还有出于收藏的目的等等, “吧主”或曰管理员十分注重根据不同目的用户的不同需求, 有选择的采用“置顶”、“加精”或发起投票等方法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而受方则能够就信息迅速做出反馈、发表意见。
2、去中心化特色
尼葛洛庞帝说过:“我们处在一个沙皇退位, 个人抬头, 消解中心主义的时代”。[3]苏东坡诗词在网络上的传播也展现出鲜明的去中心化趋势。
传统的传播主体的消解与多元化。网络使传统传播主体“把关人”的权利瓦解, 无数个体化的传播主体浮出水面。以网络上各种类型的苏轼为主体的博客为例, 每一个博客都是个体化思想的彰显, 每一个苏轼诗词主题的博客都是传播的中心, 例如“东坡趣事”博客、“东坡词个人剖析”博客、“东坡政治思想解读”博客等等, 绝对的传播主体已不复存在, 多元化的新传播主体蕴含着更为丰富而多向度的文化内涵。
四、苏轼诗词在网络传播中产生的新问题
1、大量无用甚至是误导的信息
由于互联网传播对传者身份的限制较低, 导致了苏东坡诗词在网络传播中产生了很多被称之为“垃圾信息”的东西, 例如在“百度吧”里面, 一位成员哗众取宠, 发表了一篇题为“我要和苏轼叫板, 我写的江城子比他好”的帖子;还有一成员在解答贴吧中“一门父子三词客, 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三、四分别指哪些人“的问题中, 将“四大家”中的韩愈说成了黄庭坚。类似的无用及误导的“垃圾信息”影响了苏轼诗词在网路中的正常高效的传播。
2、充斥着较多低俗的东西
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网络文化中一些东西, “对民族文化经典的拆解、拼贴、戏说或者改写, 使之平面化、商品化, 消解了其原本的意义深度, 张扬了感官刺激和情绪宣泄。颠覆经典者在冒犯常规、调侃正经、亵渎传统, 希望由此获得一时快感, 往往不过是‘愤青’泄愤, 网民玩乐, 痞子把玩, 而某些商家传媒正好乘机而入, 吹捧炒作, 于是颠覆或者‘恶搞’经典的风气就酿成了文化领域的沙尘暴, 越刮越凶。”[4]
百度“苏轼吧”上就不乏这些低俗的内容, 例如曾有网友发“苏小妹的情感生活”一贴, 引发热议。这类就属于纯粹噱头的东西。
五、总结:
以上是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分析了苏轼诗词在当前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新的特色和产生的新问题。可以说, 无人能阻挡技术前进的步伐, 苏轼诗词在网络传播中出现的新的特色是需要我们去接受与适应的, 产生的一些问题也亟需引起我们注意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样我们才能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大背景下,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环境下, 将苏轼诗词中所包含的我国古典文学及文化的精髓代代传承。
参考文献
[1]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 商务印书馆, 2000年出版, 第23页。
[2]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4年出版。
[3]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 胡泳等译, 海南出版社, 1997年出版
2.论品茗对苏轼诗词创作的影响 篇二
关键词:茶文化;苏轼;品茗;茶道精神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古今诸多文人在钟情于茶的品鉴中诗兴大发,创作很多茶诗流传至今。苏轼一生也嗜茶如命,本文可体现出茶文化对于苏轼本人的思想与创作等方面的影响,可更多了解苏轼的人生和创作。
一、苏轼品茶中的以茶养生的鉴赏体现
宋代大文豪苏轼一生创作了四千三百多首诗词,近百首与茶有关,苏轼嗜茶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一)苏轼品茶时注重泡茶的用水与火候
1.水乃茶之母,水质直接影响茶汤质量,品茶至高境界就是精茶与真水的结合。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讲到了沏茶的用水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苏轼的《西江月》中也同样记录:“龙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口汤发雪腴酽白,盞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描绘了茶水的形态及煎茶时注重使用山泉水,泡茶时茶叶伴随着煮沸的清泉水而上下翻腾,像神仙在山谷里飘游。苏轼常把茶喻成美丽的女子,认为饮茶品茗是件享受又值得深入感受的。
2.陆羽在其著作中还详细阐述了用水火候,原文是“其沸如鱼目,微有声者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一沸、二沸至多三沸的水可以品味,四沸水沏泡无茶味不可再品。苏轼的诗词里也记录了用水火候的内容,《试院煎茶》中写道的“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就是沏茶用水火候的最佳时刻。苏轼的茶艺确实非比一般,他创作的茶诗充满了无以名状的美感。
(二)苏轼品茶时注重茶具的使用
中国的茶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且制作精湛,茶具材料最佳为陶瓷,既不会夺茶香又不会有熟汤气,苏轼也讲究茶具的使用与煎茶品尝的效果,苏轼在《次韵周穜惠石铫》中写“铜腥铁涩不宜泉,爱此苍然深且宽。”写出了铜壶烧水有水腥味,用铁壶会使水变得涩口,用石器烧水才会保留水质本原。后来苏轼任职于盛产紫砂壶的宜兴,苏轼对其十分钟爱,他还用紫砂泥亲自设计了一种提梁壶,并题诗“松风竹炉,提壶相呼。”后人又将这款壶命名为“东坡壶”。
二、苏轼鉴茶对他的具体影响
(一)内心修养
1.心境更浪漫
《记梦二首》(一)酡颜玉碗捧纤纤,乱点余花吐碧衫。歌咽水云凝静院,梦惊松雪落空岩。(二)空花落尽酒倾缸,日上山融雪涨江。红培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诗中描述苏轼在一个下大雪的早晨梦到人们用纯洁的雪水烹煮小团茶,伴着温婉女子动听的歌声,苏轼沉浸在这个美妙的情境中。他在梦中写下两首回文诗,但清醒后只依稀记得两句,便续写了两首绝句。这充分体现了苏轼是非常深入的茶迷,饮茶不仅贯穿于苏轼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睡梦中都在饮茶。
2.处事更坦然
苏轼在年轻的时候对茶的要求很是严格,但他久经波折的人生,晚年时期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曾经追求典雅精细但现在一切很顺其自然。他在《和蒋夔寄茶》中写道“我生百事常随缘,四方水陆无不便。扁舟渡江适吴越,三年饮食穷芳鲜。死生祸福久不择,更论甘苦争蚩妍。知君穷旅不自释,因诗寄谢聊相镌。”苏轼的心境更加宽大,以淡然的心看待世界及周遭万物,更多的包容生活的种种。
(二)为人品质
1.正直
苏轼曾将茶比作君子,也借茶品质的好坏来比喻君子与小人。《和钱安道寄惠建茶》中写到“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苏轼用建茶来比喻品行端正的君子,也将朝廷中奸诈的小人比喻成劣质的茶,“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体轻虽复强浮沉,性滞偏工呕酸冷。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用惠建茶的苦味比喻汲黯和盖宽的品性,批评茶的美中不足来喻说张禹不失贤相但苟且保住自己官位的人生。
2.通达
孔子的学生颜回曾经受到过老师的赞赏,孔子写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这种观点则不被韩愈认同,他觉得这没有什么思想价值和文化意义,苏轼《颜乐亭诗并叙》的“我求至乐,千载无偶,执瓢从之,忽焉在后”则体现出他不赞同韩愈的观点,韩愈有严肃的文学态度,但他也是游戏诗文之人,其创作认真又险怪。苏轼较之更通达且有很大调和性,他的诗词多元且游刃自如。
(三)仕途交往
1.皇室赐茶
宋代皇帝精于茶道,多次赐茶于大臣。王巩的《随手杂录》中记载了苏轼从杭州归程中受到皇帝赐茶的经历。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常在陪酒后饮大量浓茶冲减酒力,于是爱上品茗。苏轼在当翰林学士的时候,太后赏赐给他一种名为“密云龙”的名茶,是只供皇帝和皇太后饮用的福建特产。苏轼的《行香子》中记录:“看分香饼,黄金缕,密云龙。斗赢一水,功敌千钟,觉凉生,两腋清风。”描写饮此茶后觉全身凉爽,两腋生风,进入仙境一般闲庭漫步,飘然欲仙的清爽感觉。饮茶既解酒又助诗兴怡情,促使苏轼拥有了豁达开放的豪放派诗词风。
2.友人赠茶
宋元四年,杭州怡然和尚将宝严院垂云亭的新茶赠送给苏轼,苏轼回赠其御赐大龙团,并写诗纪念:“妙供来香积,珍烹具大官。拣芽分雀舌,赐茗出龙团。晓日云庵暖,春风浴殿寒。聊将试道眼,莫作两般看。”垂云亭的新茶是香积厨的精致贡品,大龙团是皇帝饮用的珍品,通过互相分享精致的茶来体现怡然和苏轼深挚的友谊,品茶过程加深了朋友间心灵的沟通。
3.乐观心态
苏轼在《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中写了“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苏轼在品茗过程中变得更乐观地看待荣辱生活。他任杭州官时,一天中他游历诸多佛寺,又饮七盏浓茶,茶醉之时比自己为维摩菩萨,又比作谢康乐,说自己喝完茶后药都不用吃了。
三、结论
中国是茶的故乡又是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孕育了中国丰富深厚的茶文化,从古至今茶诗一直不绝如缕,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珍贵的遗产,在中国文化长廊中也熠熠生辉。苏轼亦是爱茶痴茶之人,著有大量茶诗,茶文化融入其仕途与价值观,他品茶注重亲近自然,喜欢田园安居,一生追寻安谧静美的生活状态及安贫乐道的人生情趣。从他的茶诗中可体现在品茗中融进人生思考和高尚人格,使普通的饮茶变得更高雅,甚至可以励志的精神享受与感悟,茶道精神对苏轼的诗词创作有着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陆羽.茶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 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孔凡礼点校,2007.
[3] 王新龙.苏轼文集东坡居士[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4] 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M].北京:北大出版社,1998.
[5] 余悦,周春兰.中国宋代茶文化的繁荣与特色[J].农业考古,2007(2):22~23.
3.苏轼《浣溪沙》赏析 篇三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原是此中人。
赏析:
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上片首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不仅写出“草 ”之“软”、“沙”之“轻”,而且写出作者在这种清新宜人的环境之中舒适轻松的感受。久旱逢雨,如沐甘霖,经雨之后的道上,“ 软草平莎”,油绿水灵,格外清新;路面上,一层薄沙,经雨之后,净而无尘,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作者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耦耕”,指二人并耜而耕,典出《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长沮、桀溺是春秋末年的两个隐者。二人因见世道衰微,遂隐居不仕。此处“收拾耦耕身”,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在政治上不得意的情况下,仕途坎坷、思想矛盾的`一种反映。
下片“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宕开,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在春日的照耀之下,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诱人的绿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艾的薰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光似泼”则用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亦用点染之法,先点明“风来蒿艾”之景,再渲染其香气“如薰”。“光似泼”用实笔 ,“气如薰”用虚写。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 。“使君元是此中人”给句,画龙点睛,为升华之笔。它既道出了作者“收拾耦耕身”的思想本源,又将作者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
作者身为“使君 ”,却能不忘他“元是此中人 ”,且乐于如此,确实难能可贵。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 。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
上片首二句写作者于道中所见之景 ,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作者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照应“何时收拾耦耕身”而想到自己“元是此中人 ”。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软草平莎过雨新”二句、“ 日暖桑麻光似泼”二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拓展知识:
4.浣溪沙 苏轼的诗词 篇四
实际上, 字词解释或翻译, 不是解读;没有对字词句进行认真的涵泳咀嚼, 游离在文本之外, 给学生一些诗词的抽象的含义或主旨, 也不是解读;解读是要于明显的意义里展开隐蔽的意义层次, 解读的过程, 始终要涵泳在“这一篇”“这一句”“这一词”里, 含义或主旨一定要从涵泳中感到觉出。按“于近言中探远旨”的策略, 以苏轼《定风波》为例, 可以按以下思路进行教学。在复习作者相关知识, 介绍写作背景后, 进入以下训练:
训练一:背诵默写
对古诗词, 我们应该反复地以诵读的方式“演唱”。古诗词教学, 首先, 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吟诵;其次, 让学生都基本能够背诵默写词作。学习古诗词, 基本能够背诵默写, 是一起讨论的前提。
背诵默写及作者作品知识复习, 要求在预习时完成。
训练二:整体感知
请以“这是一首……的词”的句式, 写几句话, 表述你对这首词的感知。
教师拟参与交流预设:
这是一首借写自然风雨以写人生风雨的词。
这是一首通过写眼前景当下事, 含蓄表达人生感悟的词。
这是一首苏轼自己劝解自己的词。
这是一首透露出苏轼随缘自适、旷达乐观胸襟的词。
这是一首写出了苏轼自我疏解烦恼的心理过程的词。
这, 既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词作, 又是对学生进行概括能力和抽象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
训练三:辨识结构
1. 请先指出词上下片的起句、承句、转句、合句
古人写诗作文, 都讲究起、承、转、合的技巧, 读懂了这些技巧, 对我们的写作, 就会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所以, 叶圣陶先生指出, 诗文“怎样说起, 怎样接说下去”“到末了又怎样收场”的行文技巧, 是需要着力关注的。
2.写出你所感到的作者起、承、转、合的思路或技巧
上片的“起”, 用了一个选择式语句, “何妨”是要选择的, “莫听”是要舍去的;承句紧接起句中的“行”字而写;转句“谁怕”以强调的方式转进, 鼓励自己不要怀疑自己的选择, 不要怕像现在这样!合句在转句做了强调, 但到底不要怕怎么样又未明的情况下, 结之以“一蓑烟雨任平生”, 既让悬念得解又与前面的“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起勾勒出自己现在和此去将随缘自适的生活。
让学生充分准备并交流后明确: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起) 。竹杖芒鞋轻胜马 (承) , 谁怕 (转) ?一蓑烟雨任平生 (合) 。料峭春风吹酒醒 (起) , 微冷 (承) , 山头斜照却相迎 (转)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合) 。
下片起句直写“风”, 交代自己当时喝了酒而且有点醉;承句紧接“料峭”“醒”而写, 既写出了酒醒后微寒的真实感觉, 又为下句写阳光起到了铺垫作用;转句为“反转”———由春风的微冷而转写暖和的阳光;合句回扣开篇, 点明风雨已歇, 其中又暗含自己已经看开了之前所遭遇的人生挫折之意。
训练四:披文入情
引导语———古诗词讲究言近而旨远, 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蕴或主旨, 往往藏在浅近文字的言外之意中, 诗人所描写的眼前的景或事, 往往只是用来表达真正意蕴的“象” (这种隐含着作者要表达的含蓄情意的景物或情境, 就是所谓“意象”) 。所以, 要想了解诗词的主旨, 就需要把浅近文字背后的深层意蕴探究出来。下面, 我们就尝试对此词主旨进行探究 (让学生充分思考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 :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言外之意
刚才已经说到, 上片起句, 作者劝自己要选择“吟啸且徐行”, 而不选择总是听着“穿林打叶声”, 那么,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有什么言外之意呢?试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人生际遇猜猜看。这里在写雨的同时写到风, 但不着“风”字, 风是大是小?你从哪里看出? (风较大, 从“穿”“打”看出, 如果是微风, 就只用“抚”,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的是更大的狂风, 用了“卷”“折”:“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明确:“穿林打叶声”喻指所遭受挫折被贬之事, “莫听穿林打叶声”就是劝自己不要耿耿于怀心里总想着被贬之事;明白了这一句, “何妨吟啸且徐行”一句也就好理解———不如自适于现在这种清闲自在、自由潇洒、近乎归隐的生活。
2.“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象意义
从“竹杖芒鞋”中你读出什么言外之意? (“竹杖”:扣序言中“沙湖道中遇雨”。林中路定是崎岖不平, 下雨路又会更滑, 故需“竹杖”;“芒鞋”:备有草鞋供出游时应对山路的崎岖与湿滑, 可见诗人当时比较清闲, 可以经常游览山水, 才会有此经验作此准备。)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指被贬到僻远之地, 清闲自在、自由潇洒、近乎归隐的生活。“轻”是轻快、轻松之意, “马”可以联系陶渊明“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一句理解, 因为古代官员一般骑马或乘马车出行, 以示身份地位, 所以这里“竹杖芒鞋轻胜马”是说自己现在清闲自在的生活比在京为官自由潇洒, 不能仅理解为“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走路比骑马还轻松”。“一蓑烟雨”, 用“一蓑”作修饰“烟雨”的数量词, 极为新奇而富有诗意!这里的“蓑”就是“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中“蓑笠翁”的“蓑”, 因而, “一蓑烟雨”就有近乎归隐的生活之意;“烟雨”则是代表一种朦胧迷离之美, 将“蓑笠翁”安排在这样一种环境中, 有一种使得“蓑笠翁”宛若神人的效果。当然, 也有一丝丝孤寂之感在其中。
3.“酒醒”的深层意蕴
下片需仔细品析的首先是“料峭春风吹酒醒”, 如果认为这里的“酒醒”就仅是酒力过了清醒了, 就读得太实。这里的“醒”, 更是指自己明白了应如何面对挫折与应对世事人生!
4. 说说“山头斜照却相迎”中“却”“迎”之妙
“山头斜照却相迎”有两个词用得很妙:一是“却”写出诗人在酒醒正觉微冷时被阳光照到的惊奇之感;二是“迎”, “迎”的言外之意是什么?首先, 将阳光拟人化, 好像阳光也知道“我”此时微冷;其次, 不是“送”而是“迎”, 是说, “我”将去的方向充满阳光, 表现出对未来的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 有历尽艰难之意, 但从一个“迎”字与“到”的不同, 即可感受到苏轼的更为豁达超然。
5.“回首向来萧瑟处”的深层意蕴
“萧瑟”, 这里是拟声词, 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风声常用“萧瑟”或“萧萧”来摹写, 另如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流”。“向来萧瑟处”表层意思是来时正吹风下雨之处, 但深层意蕴是指以往的人生挫折, 因而“回首向来萧瑟处”的深层意蕴, 是对人生挫折的回首。所以, “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写回首往事的感受, 言外之意是, 自己已经看开了之前所遭遇的人生挫折。此句连用两个“也”字极妙, 读来音韵很美, 背后含蓄的意蕴也引人思索。写晴雨的诗词名句, 如果列出两句, 一句是刘禹锡的“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另一句就是苏轼的这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 表达都极为清新。
训练五:主旨概括
用“通过写……表现出作者……启示我们:……”的形式概括词的主旨。
明确:通过写沙湖道中遇雨之事, 与被贬自适的心理过程及对世事人生的感悟, 表现出作者旷达超然、随缘自适的乐观胸襟, 启示我们:遇到挫折或不幸, 不要总是沉迷在其中, 而要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去发现当下和未来的美好!
以上训练的目的, 主要是以《定风波》的解读与赏析为例子, 让学生感知古诗词理解与鉴赏的基本方法, 训练学生独立理解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小结与拓展:
由上述探究可知, 表面看, 作者在写眼前景当下事, 但透过浅近文字的言外之意, 实则处处在劝解自己:不要耿耿于怀心里总想着被贬之事, 应该自适于现在这种悠闲自在、自由潇洒、近乎归隐的生活。写“沙湖道中遇雨”之事不是作者的目的, 作者的目的是借“沙湖道中遇雨”之事, 写自己对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人生的思考。为何“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 同行皆狼狈”而“余独不觉”并“故作此词”, 也就不言自明了———正是因为“沙湖道中遇雨”之事让自己对人生有了如此感悟!
教师分享预设:用自己写的《我的森林公园》《一肩松涛》及其感受与学生分享。
5.苏轼诗词中的正能量 篇五
【关键词】苏轼 诗词 情感 正能量
苏轼的一生,几度沉浮,坎坷不平,但是这不妨碍他潇洒达观,创作出大量非常优秀的作品。正能量在其作品中有非常直接、细致的反映,尤其是在他的诗词作品中,反映得更为深刻、透彻。本文尝试由他的词入手,从词作品中情感的反映、抒发的表现角度,对苏轼的文学情怀作一番审美观照,来对他的心境、情感作一个探寻与追究。
一、通过写景和咏物来传递正能量
在许多情况下,词者的情感都不是直接披露的,而是借助外物来加以表达抒发的。写景和咏物自然成了表达情感的一个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苏轼前期作品中,尤以杭州为代表,苏轼留下了不少描绘山水景物的作品,如“湖山信是东南美”“墙头红杏暗如倾”“槛内群芳芽未吐”(《浪淘沙·昨日出东城》),如“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听闻弹筝》),如“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等等。在这些山水景物描写的词作中,有的是对春情的试探,有的是对美景的观赏,有的是对清景的流连,有的是对自然的沉醉……
这时的景物描写与词人的情感相照应,是平静的,开朗的。但是,从此中后人也可读出词者的些许寂寞,些许的郁郁不得志。因为,此时的苏轼,是因与王安石的政见不合而离开朝廷的。故而在杭州,此处的山水美景不仅是他赏心悦目的对象,更是他抒发一己情感的对象,这些山水美景是他心目中的知音,情感的依托。所以,当别离杭州时,是“别来相忆,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边柳,陇头云”(《行香子·丹阳寄述古》)的深情忆念,是“幽花香涧谷”“寒藻舞沦漪”(《临江仙·风水洞作》)的执着探寻。
而当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时,因其在政治上所受的打击更进一步,所以,此时的他少了一份早时的洒脱与疏狂,多了一份寂寞与哲思,这些,在他的词作中有了明显的反映。“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念奴娇·中秋》),“三分春色一分愁。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毬”(《临江仙·惠州改前韵》)等等。此中传出一种强烈的孤独感和寂寞感,让人感受到彻骨的寒冷,表达出惆怅的“愁情”。
二、通过幻想,在幻想中展开咏物抒情,表现正能量
在熙宁九年的中秋之夜,苏轼久仕而功业未就,兄弟久隔而无从相见,在大醉之后,他再也压不住内心深处寂寞情感的冲击,与“青天”展开了直接的对话。此时的他,幻想开始腾空了:“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因为在仕途上不得志而对现实的不满,所以他想效仿陶渊明去逃避现实。但是,他在“何日功成名遂了”的追求中与“老去君恩未报”的忠君报国思想中徘徊,犹豫:或出,或不出。然而,他的最终的选择还是表明:他对现实的人生还是非常热爱。故而,在苏轼的词作中,虽然有时有着受压抑的苦闷、徘徊、忧伤,但是,就总体而言,无论是在《念奴娇·凭高眺远》中,还是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都有着“长空万里,云台无迹”的豪情,有着“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的疏狂与潇洒。
三、继承并发扬光大自屈原开始的象征手法来展现正能量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自《诗经》以来,尤其是开浪漫主义之风气的屈原创造了“美人香草”一类的形象体系以来,象征手法便成了文学艺术中一个源远流长的创作传统。苏轼的词也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以此来传写作者的情感,并且这一传统在他这里更臻于艺术上的高妙境界,成为他抒发寂寞、挥写洒脱的最佳手法。例如下面的几组事例: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里以象征和想象之笔,表达了词人立功报国的愿望和舍身报国的壮志情怀。其实更深层次还有一种仕途不畅的苦闷与寂寞。然而,我们从字面上看到的却是一个“弯弓射大雕”的俊杰壮士,一个豪放洒脱的词人。
“月明多被云妨”(《西江月·黄州中秋》),是借愁云惨雾笼罩着词人光辉峻洁的心地的写照,透露出词人含冤未白,犹抱希望的矛盾难处的心情。
“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满庭芳 三十三年》)中,则以尘海与宦海言之,写尽风尘与风涛,表达出一种酸涩的人生况味。
上面的事例,都只是一首词中局部象征手法运用,借以抒发一己情感。另外还有一些是从总体上运用象征手法的词作,借以抒发情感的,如《瑶池燕》:“飞花成阵春心困。寸寸柔肠,多少愁闷!无人问,偷啼自愠残妆粉。抱瑶琴寻出新韵。玉纤趁,南风未幽雅愠。低云鬓,眉峰敛晕娇和恨。”此词是苏轼寄给黄州时期交往最密的好友陈季常的。他在信中对陈说:“此曲奇妙,勿妄与人。”原来他是“羁孤结念之怀至今未平也”,是因为谪居黄州,身为孤臣羁客,情怀抑郁难申,故而在此运用象征手法,借闺怨之意,陈臣子之情,抒一己之怀。
所以,东坡词中的“美人香草”,其实是他借以抒发自己心中寂寞惆怅与挥洒自由疏放豪情的寄托物,是反映当时自己处境的感应物。
因为苏词的与众不同,情感的复杂丰富,细腻多姿,所以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苏词成为一朵奇葩。他的词的艺术价值非常之高,这多少也与他诗词中表现出来的正能量是分不开的。
【参考文献】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徐季子.中国古代文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3]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4]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
[5]艺概[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5.
[6]宋四家词选序论[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7]东坡乐府笺[M].北京:中华书局,1982.
【浣溪沙 苏轼的诗词】推荐阅读:
浣溪沙咏橘苏轼07-19
《浣溪沙苏轼》阅读答案及赏析10-17
《摊破浣溪沙》诗词赏析12-03
纳兰容若诗词《浣溪沙》赏析12-31
浣溪沙的阅读答案10-19
关于荷花的诗句——《浣溪沙》12-25
《浣溪沙》李璟12-04
《浣溪沙》教学实录06-16
秦观的《浣溪沙》12-03
晏殊浣溪沙阅读答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