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13篇)
1.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 篇一
沈阳大学科技工程学院
课程:管理科学与艺术
论文:
姓名:解明忠
班级:
所在院(系):机电学院
学号:
完成时间:2012-10-18
目 录
摘要…………………………………………………………………………………
2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2二、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2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2四、提高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的措施…………………………………………
3五、个人结语……………………………………………………………………… 3 参考文献……………………………………………………………………………
4摘要
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动,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当今时代,竞争已经扩大到了文化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要依托于成功的文化,但是成功的企业文化需要长期努力才可以实现,并且需要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上下一心,才可以实现对新文化的推广和弘扬。本文分析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有效结合的方法。
【关键字】: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知识经济 竞争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一个组织的特有的文化形象,需要主要领导和员工来共同打造。在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生产管理的过程中以及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中,企业文化发挥着灵魂的作用,也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成分。因此,企业要树立“诚信立本,质量优先,务实为基,创新为辅”的理念,将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调动企业内部的积极性,既能够带动企业的发展,并且还可以关注到个人的价值,推动员工的个人发展,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存共赢,同时可以升华企业文化,变企业的强制性管理为员工的自觉性行为,真正将企业是为自己的家
二、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建构起合理的对企业文化的管理机构,这是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只有将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才会让文化服务于企业管理发展,在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他们能够互敬互爱,并且有竞争上进的趋势,只有真正将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让每个人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样才会让企业更有发展前途,才会有更强势的企业。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激活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第二,不断发展完善企业的制度,使得企业文化的管理有明确的制度保障。第三,彰显个性,不断增强企业的文化管理。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管理分为“管”和“理”。科学技术和企业文化分别负责“管”和“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容易出现两个明显的缺口:政治思想工作僵化,陷入误区;生产经营人文管理导向和支撑的缺损。企业政治工作负责“管”,在行为方式上有明显的强制性,抑制了人的思维创造性,容易引起员工反感。企业文化负责“理”,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都必须围绕企业文化来开展,以创建企业文化为核心。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文文化在管理上的体现,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凝聚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管理目标方面,企业文化始终指向企业生产力;在管理原则方面,企业文化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在管理内容方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在管理形态方面,企业文化有企业环境、企业标识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寻求和维持自身竞争优势而做出的全局性规划,具有整体性、发展性、长期性和计谋性。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战略制定成功的重要条件。首先,企业文化体现了全体员工的价值观,有利于企业制定特色鲜明,符合企业共同信念的企业战略。其次,企业文化的激励、凝聚、导向、示范作用,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为企业战略制定和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文化支持。
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管理。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诠释并实施企业各种制度。企业制造出一种氛围,并将其融入企业管理之中,这种氛围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管理相互交融,能达到企业管理的最佳效果。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有明显的不同,但是二者都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企业有形的制度渗透着企业文化精神,企业无形的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得以表现和发挥。当企业员工不接受制度管理的时候,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只有员工自觉接受并遵守企业制度的时候,企业制度才是全体员工的文化。实现企业文化和制度管理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管理的效果。
四、提高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的措施
第一, 完善企业文化参与能力。
第二, 推动企业文化示范能力。
第三, 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
第四, 增强企业文化提升能力
五、个人结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内容的重要一环,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管理、企业制度管理关系密切。要提高企业文化管理的能力,需要综合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文化仪式、文化网络等五大要素,并从企业文化参与、企业文化示范、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文化提升等方面开展。企业文化是一个长期建设的过程,需要企业全员参与。
参考文献
[1]许援朝。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几个环节[J].党政干部学刊,2006,10
[2]杜宏波。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J].企业文化,2010,11
[3]赵亮。浅析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J].经济研究导刊,2011,20
[1]贺毅。试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几个作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2]姚元武。构建企业文化,实施人本管理[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 篇二
1 领导者与企业文化概述
1.1 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 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 企业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1.2 领导的内涵
领导, 是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而运用权力向其下属施加影响力的一种行为或行为过程。领导工作包括四个必不可少的要素, 领导者、被领导者、职权和领导行为。
2 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
2.1 创造者
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 居于主导地位。领导者通过身体力行, 将自己的理论观念, 逐步融入企业发展之中, 渗透进企业运转过程以及企业员工的思想理念中, 使企业全体上下形成共同的企业意识, 让大家行动一致, 形成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作用下, 企业员工通过实践, 促进企业共同意识、企业规章的完善, 企业文化才能不断发展并形成。在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中, 领导者的思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 企业领导者必须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创新自我意识, 与时俱进, 为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元素, 促进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2.2 推动者
企业领导者要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建设的核心, 不能简单的将工作分工于各个部门。实践证明, 企业领导者必须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 必须亲身力行, 使得企业文化建设保持高度的集中性, 避免企业文化的分散。如果丧失了企业领导的主导, 企业文化建设多变成一盘散沙的“豆腐渣工程”。
2.3 激励者
企业领导者在领导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 必须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使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建设的项目, 扩大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同时, 员工积极参加文化建设的过程, 也是企业文化渗透的过程, 从而使得企业文化深入每个员工的思想理念之中。所以, 企业领导者必须不断鼓励企业员工, 调动企业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巨大的力量。
3 把握企业文化时代特性, 形成企业文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之后, 企业的自主发展得到社会的保证。同时,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作用也日渐重要。现代企业必须注重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核心作用, 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运用于企业的日常管理之中。所以, 企业领导者必须深刻认识和理解企业文化的时代特性, 从而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3.1 企业文化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轨道
随着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取代计划经济, 企业文化在市场提供的平台上有了更多的发展空间, 获得了更多的便利条件。但是, 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利益化带来了更多的诱惑, 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必须引导企业在社会主义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法制和道德, 让企业和员工养成良好的社会法制和道德意识, 使企业合法经营, 从而为企业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任何企业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 更应注重为社会和客户提供服务的社会效益, 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文化在这一点, 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持一致。
3.2 企业文化渗透于现在企业制度建立之中
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 企业以“产权清晰。政企分开、科学管理”为企业制度。现代企业通过建立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模式, 使得企业给予企业管理人员充分的自主创造性, 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基于企业独立自主性这个前提, 企业通过建立先进的企业文化, 对企业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这就建构了企业文化与现代企业制度间的联系, 并将企业文化融入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之中。
3.3 企业文化凸显市场竞争无情中的“人性化”
改革开放后, 市场经济引入中国, 企业竞争变得愈加激烈, 现实要求企业在制度和规范上实行严格的措施, 强化管理模式, 市场竞争的无情性使得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但是, 企业文化的建设应以“以人为本”为核心, 充分体现企业的人性化所在。领导者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人物,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领导者为企业文化的建设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组织员工齐心协力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并通过企业经营过程传播企业文化。同时, 企业领导者在企业内部应大力宣传企业文化, 是企业文化融入于每个员工的思想理念中, 从而使得企业文化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推动企业的高效发展, 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4 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及变革的作用
4.1 领导者对于企业文化的分析作用
在长期的经营发展过程中, 企业精神和理念不断积累, 并经过领导者和企业员工的实践, 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但是, 这些文化中既存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文化, 也存在阻碍企业发展的文化元素, 例如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等理念。作为企业的领导者, 必须及时发现企业文化中落后的元素, 并变革这些落后的文化元素。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具有过硬的文化底蕴, 敏锐的洞察力, 通过运用自己的辨别力对企业文化进行分析, 进而促进企业文化的良好发展。
4.2 领导者对于企业文化的构思作用
作为企业的最高管理人员, 领导者引导着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市场竞争策略, 通过对市场情况进行科学分析, 为企业制定后期发展战略, 避免企业陷入迷茫境地。同时, 企业领导者根据对当前企业文化的科学分析, 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 为企业构筑文化的发展方向。在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引导过程中, 领导者必须着重把握文化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社会形象的影响。
4.3 领导者在企业战略制定中的作用
企业文化构建和改革的成功与否, 与企业所处的环境以及对环境的应对策略密切相关。而企业对于环境的分析与应对策略的制定, 又归于企业的领导者, 当然, 企业领导者并不可能准确制定企业发展规划的每个细节步骤, 但是, 企业领导者必须把握企业发展的大方向, 引导企业在正确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前进。只有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企业才能在面对各种外部环境制定科学的应对策略, 从而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发展基础。
4.4 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立和变革过程中的管理作用
在企业文化变革过程中, 领导者面临着企业员工对旧有文化的守护和对新文化的抵触情绪。企业领导者应根据不同员工不同的表现, 制定人性化的变革方案, 让员工在内心中接受新的企业文化。同时, 领导者应当对变革后的企业文化进行详细解释, 让员工更好的理解现有企业文化, 使企业内部人员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从而构筑企业和谐的文化氛围。
5 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 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5.1 企业领导者从自我做起才能更好的发扬本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领导者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 在言行、信仰方面对下属和员工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首先, 企业领导者应当自觉的遵守企业基本价值准则, 让企业文化在自身充分的体现出来, 成为企业文化的化身。同时, 企业领导者还应该提升自身的素质, 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提高自己的理想信念。另外, 企业领导者还应该具备对本企业付出、牺牲的精神, 并时刻将自己的人身价值的实现同企业的欣荣紧密的联在一起, 一切为了企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只有这样, 企业的员工才能被企业领导者的行动、行为所影响, 促使自己努力的做到领导者那样。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的把企业文化的发展落到实处, 把企业的员工团结成一股绳, 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的欣欣向荣。
5.2 企业文化应该具有特殊性和可实施性
所谓企业文化的特殊性就是企业文化要代表着本企业独特的发展路程和发展特点。要做到一切从企业出发, 一切为了企业的发展。不应因看到某个企业发展的比较好而照抄照搬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这样只会陷入经验主义, 不能站在本企业的立场上建设企业文化, 只会将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所谓企业文化的可实施性是企业领导者在制定企业基本制度时要考虑到员工能否承受的问题。如果员工不能承受就说明该企业文化不具有可实施性, 只有员工能够适应并能够践行基本制度才能促进该制度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因此, 企业领导者在制定基本制度时要考虑到本企业的基本特征, 包括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经营规模、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的服务理念。
5.3 企业文化建设要抓住核心和根本点
企业文化的核心, 是企业内部最基本的价值观, 企业员工内心中最基本的思想意识。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将这种最基本的企业意识进行确立, 并在企业内部员工中普遍化。首先企业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企业基本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建设的每一个细节都应在把握核心价值观念的前提下进行, 这样, 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才会形成内部统一紧密的联系, 企业文化才会形成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其次, 价值观念最基本的载体是人, 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得到企业广大员工的一致认同和接受, 而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就是进行员工培训和教育, 不断提高员工素质, 减少员工意志之间的差异, 从而使员工对企业文化形成自尊感, 使员工自觉为企业文化建设做奉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5.4 企业领导者应使价值观念通俗易懂, 使其有效的实践
企业的价值观念不应只注重华丽的词藻, 抽象性的价值观念在实践中是不能更好的落到实处、落到具体点的。一些企业的价值观念被本本主义化, 根本不考虑企业的基本情况, 这样的价值观念便束缚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所以, 企业的价值观念应该包含着感情和具体的事物, 这样能够使价值观念更加具体, 更加便于理解和实现。同时, 价值观念在考虑了通俗易懂和具体的情况下还应该具有创造性, 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不要生搬硬套的模仿或学习个别成功企业的文化, 而是要在借鉴别人优秀经验的同时站在自己企业的立场上去创新, 去开创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也不要一层不变的实施本企业很久之前制定的基本制度, 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企业也是不断发展的, 企业领导者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紧跟企业发展的步伐, 继往开来, 开拓创新。
6 结语
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 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身兼重任, 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是企业文化建设成败的核心点。企业领导者必须积极抓住企业文化的时代特性, 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 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 提高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 促进企业品牌和形象的良好宣传, 企业必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走向成功。
摘要:“企业文化就是企业领导者的文化”, 这句话反映出企业的领导者作为企业领头人物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中举足轻重。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企业领导者必须深刻认识企业文化的内涵, 从中领悟构建企业文化之道, 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进而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通过介绍企业文化的时代特性以及企业领导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 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企业领导者,企业文化,建设,引导
参考文献
[1]邵耀平.企业领导者是增强凝聚力的关键[J].焦作大学学报, 2007 (4)
[2]曲涛.“以人为本”在创建科研院所企业文化中的意义[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 (6) .
3.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 篇三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個组织的特有的文化形象,需要全体干部员工来共同打造。电信企业也是一样,在宽带、3G手机等通信产品销售和服务的过程中,以及企业长期的发展战略中,企业文化发挥着灵魂的作用,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要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将企业文化真正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调动企业内部的积极性,既能够带动企业的发展,并且提升个人的价值,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同时可以升华企业文化,变企业的强制性管理为员工的自觉性行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企业的主人。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企业文化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由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共同意识、职业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制度准则。企业文化是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企业特色的独特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具有传承性、延续性、习惯性。企业文化主要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目标、企业行为规范等。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积淀,电信企业文化已经集成体系,具备相当的完整性。但是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若干问题,表现为:(1)企业文化在理论与实践上有失偏颇,重理论轻实践;(2)企业文化还没有被真正纳入管理的行列,它应有的作用尚未发挥;(3)很多人认识不到文化发展建设的长久性和艰难性;(4)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也并没有制定详细的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措施;(5)企业文化只是听起来的重要,做起来就可以忽略;(6)企业文化只是领导的事,而且只是在单纯的制作形象。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中的东西,是我们所看不见的,很难进行操作。即使有企业文化也只是很简单的组织活动。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于,我们并没有对企业文化形成一个明确的认识,确切说不知道企业文化所谓何指,也就不能明确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关系。
二、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管理分为“管”和“理”。“管”在行为方式上有明显的强制性,由企业政治工作负责。企业文化负责“理”,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服务创新都必须围绕企业文化来开展,以创建企业文化为核心。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文文化在管理上的体现,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凝聚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管理目标方面,企业文化始终指向企业生产力;在管理原则方面,企业文化的原则是以人为本;在管理内容方面,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在管理形态方面,企业文化有企业环境、企业标识等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
三、 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建构合理的企业文化的管理机构,将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才会让文化服务于企业管理发展,在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一方面互敬互爱,另一方面竞争上进,真正将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让每个人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样才会让企业真正基业长青。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激活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当今时代,人的价值和力量得到彰显,企业竞争不仅仅是市场的竞争,更重要的核心人才的竞争。企业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尊重劳动和人的价值,满足员工的正当的基本要求,把人的价值的实现放在首位,这样便于激发员工的活力和竞争力、创造力,也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突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凸显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群体智慧和个体能力的发挥,在现代科技武装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手段中真正贯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突出精神和文化的作用,让企业的文化更形象,更加突出。
第二,不断发展完善企业的制度,使得企业文化的管理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的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和经营制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有可能派生出不同的企业文化,还引导着企业文化向不同方向发展。因此,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制度的差异。企业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各级领导和各类员工不断地奉献,按照企业文化的指导方针,不断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让文化在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切合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协调统一,使得员工既有个人的价值,又可以有企业的集体价值。
第三,彰显个性,不断增强企业的文化管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能将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经营理念和经营环境、策略等各种因素集合而生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发展管理模式。各个企业它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经营目标和员工成员组成,因此,他们的个性就互有异同。因此,企业文化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强调个性,将企业的文化个性突出出来,并且让这种充分个性色彩的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发展管理过程中,让其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样一个企业才会在个性明显的文化管理的推动下,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立柱脚跟,赢得自己应有的实力。
4.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 篇四
摘要:通常认为企业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企业现在是什么?第二企业将会是什么?第三企业应该是什么?同时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三个基点。企业文化就是从这三个基点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式的企业文化,每少一个基点,文化就会有三维立体到二维平面,再到一条线,即回到企业的各种硬性枯燥的规章制度,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就不复存在。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的贡献就会越来越小。本文就新阶段企业文化作用和企业竞争力关系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企业文化; 发展新趋势;企业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
一、企业文化简述
企业文化——是一种心理认同,是一种群体氛围,它具有监督力,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文化的重要地位得到更有效的体现。企业文化理论问世以来,已成为许多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动力。新经济时代数字和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信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时代新经济浪潮的冲击中,企业面对的竞争正发生根本性变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在总结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上,由企业群体认可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奖惩规则,并由企业领导者提炼和发展起来的一种适合于本企业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措施的凝结和升华。以有形的、无形的方式弥漫于企业特有的氛围中,使员工为自己所接受的信仰而自觉努力工作,产生强烈的使命感,激发最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工作中实现人生理想和体现人生价值。因此,准确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高度重视企业的文化建设和管理,才能为企业注入汩汩活力,确保企业在竞争中走向成功的有力保障。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新趋势
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间沟通、交流和合作的普遍话语和重要基础。新经济环境一面为企业文化增加新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为企业文化赋予以新的形式,呈现新的发展新趋势:1 以人为本得到更好的体现。现代企业文化的特征就是提倡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管理,倡导将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为企业管理的导向环节,这样,与此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战略,也必然将会更加重视人本的思想。品牌文化形成并得到发展。品牌服务是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有出色品牌就意味着拥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利润。因为企业的品牌象征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价值观、信誉、企业形象等文化的认同和接受,当产品的价格、质量都接近的时候,那些服务较好、文化含量比较高、美誉度好的产品便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品牌。未来企业文化的重点无疑会围绕创建品牌开展,这种企业文化建设既强调增强内在的凝聚力,也更加注重提高企业外在的知名度、美誉度及顾客忠诚度。
3诚信服务文化趋势。企业的诚信是一种无形资产,反映了企业的信用和形象,是企业立足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最大的危机莫过于诚信危机,企业出现诚信危机,将直接危机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倡导企业诚信经营,推广诚信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三、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通常认为企业要思考三个问题:第一企业现在是什么?第二企业将会是什么?第三企业应该是什么?同时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三个基点。企业文化就是从这三个基点发展起来的,从而形成一个立体式的企业文化,每少一个基点,文化就会有三维立体到二维平面,再到一条线,即回到企业的各种硬性枯燥的规章制度,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就不复存在。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对企业的贡献就会越来越小。
企业文化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引导企业员工树立市场、竞争、效益观念,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努力实现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的双赢,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目标具有一致性,对企业管理的有保证作用和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在精神层面和意识层面上反映着人们的气质和风格。企业文化并不是简单的“企业”+“文化”,也不是衬托的一种虚有装饰企业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信念、价值观、理想、目标、准则、风格等内容的融合体;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力量,它用于调动、激发企业员工作出贡献;企业文化是企业的重要精神支柱,从深层次上影响着每一个员工的生活态度、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个性特征,对企业的影响,对组织成员的培养,对组织运行秩序的维护,对组织协作、创造能力的巩固和提升,其作用都是很大的。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生产力的推动者。
四、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表现形式
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企业可持续竞争的核心能力,其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本特别是人才资本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毋庸置疑。它对企业的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两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和深刻的交互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是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和执行的重要保障。在很大程度上企业文化的形成要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才能将抽象的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价值观念通过与具体的管理行为相接洽,真正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支持,并由员工的具体行为传达到外界,形成在企业内部和外部都获得广泛认同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树立公司良好外部形象。
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结合能形成和谐的组织氛围以及提高员工满意度,利于吸引人才前来和留住人才。良好的企业文化能构建出和谐、融洽的组织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这样的外在条件,必然会对保持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注重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让员工切身感受到在本组织中工作是愉快的、收益的。培养和提升员工的创新精神和适应能力,构建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氛围,为人力资源的进一步改革创造有利条件,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规范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并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优秀的企业文化更容易被员工认同和接纳,由于自身的认同,员工就会自觉的运用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来规范和约束自己,更是由于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制度的相互交融,员工运用企业文化来规范了自己的行为,就是在自觉顺应企业制度文化,有于发挥主人翁责任感,从而更积极地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人力资源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将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体系化、层次化,形成新的管理机制、合体的文化氛围和和谐的分配体系,改善人力资本投资、管理战略,提升人力资源运行效率。
任何形式的企业文化都有着制度的承载和支撑,如果没有制度的支撑,先进的企业理
念就会悬在半空中,将难以贯彻实施在企业复杂更为管理的过程中。建设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的企业文化,并利用企业文化通过落实有效途径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有效结合,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最优经济效益,并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
五、结束语
企业建设符合自己的企业文化至关重要,在新阶段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建设优秀的人本文化。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新阶段旧的管理模式已经被逐渐淘汰了,效率,创新,计划,运作,目标实现,已经成为现在企业管理及发展的方向,就需要现代化的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及其核心文化与此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时期对企业产生深刻的积极影响,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5.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篇五
加强和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是企业面临的一项新课题。企业文化为切入点,在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树立企业形象,锤炼企业精神之中贯穿思想政治工作,是一条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而且有利于振奋斗志,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群众素质,具有导向、凝聚、协调、规范、鼓励功能,对发展企业,造福职工有重大作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指企业在技术因素之外所独具有的价值体系、行为方式、文化积累、文化传统,包括企业价值观念、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行为规范和思想方法等。企业文化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我国一些企业中兴起的,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已经成为我国企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一道,通过文化活动方式,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内容以更易为职工群众接受,更易得到企业行政部门实施的方式,融入企业发展各项工作中,使职工把自己对生活目标的追求和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崭新的时代风貌和高度的主人翁精神,为企业文化发展做贡献。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措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保证企业发展目标实现上起着相辅相成的作用,但二者性质有所区别。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企业内部员工为对象,以解决思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活动;企业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与企业经营活动有机融合在一起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包含着极丰富的文化内容,不仅对内有粘合作用,对外也具备一种争取公众对企业认同的社会功能。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是:企业文化可以更大的领域里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观念、价值、精神表现的形式与载体;思想政治工作借助企业文化方式,可以不断丰富内容、深化工作效果。企业文化通过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手段的综合运用,把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内容转化为企业的价值观,进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发挥职工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为企业和国家多作贡献。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更不能互相取代。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依照党的纲领和不同阶级政治、经济的中心任务,通过有组织、有意识的教育,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党员和广大人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它具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本质上属于政治工作范畴。企业文化是产生于西方资本发达国家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是通过培育企业职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职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追求企业整体优势,具有明显的管理性、经济性,本质上是经济管理问题。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据党在企业的中心任务与职工的思想和行为规律,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着重对人的思想政治观念、世界观、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施加影响,以便调动其积极性,服务于生产建设,因此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理性概念,又是进行思想教育活动的实践性概念。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全体成员共识共守的行为规范、传统作风和价值观念,主要是理性文化概念。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对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及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同时,对职工在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情绪问题和行为问题进行疏导,及时予以解决。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选择经营哲学、确定管理信条、培养企业精神、确立企业目标、建设企业道德、树立企业形象等。因此,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是立足于全党的思想政治上高度统一,具有较高的共性特征;而企业文化是在宏观的大政方针指导下,主要是依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长期铸就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四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运作方式不同。这是因为二者的活动主体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在党委集体政治核心领导下,专职兼职相结合,领导群人体相结合,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其运行方式是在党委统一领导下,主要是系统教育、正面灌输。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职工,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是在社会主义文化大背景下,通过企业领导人的倡导,靠全体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体验,逐步养成,一旦企业职工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就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职工就会自觉自愿地、齐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奋斗。它的运行特点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形成,通过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是两项不同的工作,但在实际操作中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相通和相融的。
——对象相同。企业文化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两门科学,其研究对象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都是做人的工作。它们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都强调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都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把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企业文化从研究人的共同的价值取向出发,注重焕发人的精神,塑造人的灵魂,倡导群众的优良作风和好的传统,强调自我激励的作用,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实行人性化管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思想认识、观点、立场问题,以育人为主,以转变人的世界观为本,旨在用共产主义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总之,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在培养人的良好品质、塑造人的美好灵魂方面是完全一致的。
——方向一致。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属于意识形态范畴,要为经济基础服务。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中国的企业文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企业文化,它必然受社会主义思想原则、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集体主义价值观指导,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不仅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方向是完全一致的,而且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又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思想动力。任何排斥、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企业文化都会背离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
——目的相近。企业文化的功能之一就是效益功能。建设企业文化或企业精神的目的,就是通过强化软管理,激发人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经济效益,进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调动人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应服从于服务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可靠保证。可见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共同终极目的都是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展企业生产力,为经济建设服务。
——途径相通。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为达到目的的途径或手段是相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常采取的一些途径,对企业文化建设也适用。例如,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树立典型,学习榜样等等。这些途径和手段都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共同使用的,几乎完全可以通用的。
——环境相似。无论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一个特定企业环境中进行的,企业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包括生产经营状况、规章制度、产品结构、员工素质、技术水平、领导能力、公共关系、经济效益和分配方式等因素;外部环境是指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包括国家的产业政策、宏观调控、市场情况、社会责任等。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是在这种既确定又多变的环境中进行的,必然受到内外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有的因素可能起积极的作用,有的因素可能起消极作用,要认真分析研究这些有利和不利因素,为企业文化建设或思想政治工作找好基点和提供条件。在同一环境中,在相似的影响因素的作用下,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起点和程序,选择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突破点,以求两项工作同步获取成果。
当前思想领域面临着复杂的形势,当今社会是一个以科学为先导,以经济竞争为主题的崭新世界,无论是政治和经济领域,还是科学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都呈现出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并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问题和难题。
从国际政治斗争上看,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实施“西化”、“战略”,通过各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和文化渗透,其害是动摇人民的理想信念。外国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和生活方式以及资产阶级的某些政治观点和社会学说,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作风产生不良影响也必然会有所增强,能否及时而有效地抵制和战胜这些东西,是对外开放后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难题和新考验。
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看,面临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小生产意识以及唯心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广泛影响,思想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同时,改革是极其复杂的群众性的探索和创新事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将在相当广阔的领域内和相当深刻的程度上展开,不仅会引起人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重大变化,而且会引起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状态的巨大变化,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消极现象。因此教育人们正确认识改革,澄清各种糊涂认识和错误观点,变革思想观念,适应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任务。
从当前社会变革的形势看,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完善,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带来了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复杂性和艰巨性。
从企业的实际看,经过改革与发展,企业利益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和体制的进一步转换,给职工带来一些实际问题和思想困惑。同时,又面临国际跨国公司的严峻挑战和参与国内黄金珠宝首饰市场的激烈竞争。这种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必将给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表明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下大力度把思想工作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抓好。
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是独立的,但相通相融是客观存在的,两者之间的联系是明显的,结合点是很多的,因此,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彼此互补,达到共同发展。
——同企业文化相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企业精神,包括竞争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主人翁精神、群众精神、奉献精神、民主精神、服务精神等,不仅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而且给思想政治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同时,在培育企业群众整体意识、倡导企业道德、规范员工行为、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中,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广泛的活动舞台。
近年来,中国金都黄金珠宝首饰城加大投入,积极改善软硬件设施,建设优美的职工工作、生活环境,营造舒适的营业环境,先后荣获“山东省旅游购物六真店”、“山东省消费者协会嘉奖单位”、“烟台市价格诚信单位”、“招远市十佳文明窗口单位”、“招远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是经济与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它的主体虽属观念形态,但它更贴近企业经营管理,更容易为各层次职工所认同和接受,为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单向灌输和一个方子包治百病的僵化模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形式。它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企业管理轨道,较好地解决了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两张皮”问题。
——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企业文化建设使思想下政治工作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扩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便于与经济工作融合在一起去做,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力量。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正是在于它的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职工的、能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能够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弊端,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实处。
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仅是停留在理论灌输,口头说服上,形式比较单一,载体东西少。企业文化建设所倡导的企业精神,由企业员工群众所共同价值观念,是企业之魂,把思想政治工作所注重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具体化了、企业化了。中国金都黄金珠宝首饰城一直致力于建设一种既体现社会方向,又有企业个性,融职工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生活情趣、职业技能于一体的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由于黄金珠宝首饰经营特征的特殊性,其生产过程即是商户和顾客的买卖过程,经营和消费同时发生。企业一切活动最终目的都是向社会和商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其经营的好坏体现在服务质量和水平上。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都应围绕服务而开展,服务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落脚点。企业的企业文化所包含的服务核心内容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最直接的目标,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企业文化建设所运用的各载体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法,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时性和有效性。
6.浅谈企业文化建设创新与发展 篇六
企业文化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企业文化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之中,有些积极向上的文化促进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但有些消极落后的文化却极大地阻碍着企业的发展。
近年来,万合集团以“企业做强、员工富裕”和建设“百年万合、现代万合”为愿景目标,秉承“追求卓越”的企业理念,弘扬“真诚、执着、创新”的企业精神,不断创新发展战略,创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2013年是万合集团《企业倍增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为构建集团战略发展体系,以集团发展战略为导向,推进全年任务目标顺利实现应围绕企业文化建设与发展进行创新。
一、实施有效企业文化管理
企业的核心理念只有从倡导到践行再到形成习惯,最后溶入到员工的血液以至成为信仰,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建立起来。从企业文化实践看,领导的身体力行尤为重要。领导的带头作用体现在带头灌输企业理念和带头执行企业
制度。
二、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推动剂,优秀的企业文化造就优秀的企业。万合集团从建立至今,不断发展壮大,同时企业文化也随之发展,逐渐地形成一个独特的体系。集团所面临市场经济形势不断的变化,要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也要随之而变,否则企业文化就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市场形势,也就随之失去应有的作用。
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只有创新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使企业文化出现活力,在企业文化创新方面要注意不断吸收容纳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新的文化要素,不断融合现代科学与教育的新质内涵形成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知识、现代内容的新企业文化。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致力于企业价值观的创新、二是要确定企业文化创新的机制,并以企业精神为统帅,指导企业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所在。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在核心,它与时代的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思想。也就是没有技术的创新,管理的创新,服务的创新等。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把创新的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面融入企业文化的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员工的创新精神,使之转化成为一种动力和依托,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创新企业文化体系,建立品牌服务意识
我们要以客户满意的服务理念为宗旨,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品质,积极成为这一意识的传播者,使之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并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体现创新服务品牌的重要地位,让优质的服务体现企业文化,让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引导员工有品牌服务意识。
但是,仅仅在企业文化层面上提升服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结合当前物流企业的行业特点,制定出有效的企业文化宗旨和可行性计划,明确物流企业的品牌创建目标,目标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妥善处理长期与短期目标的关系,以长期目标为指南,依靠短期目标把长期目标落实到实处,为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把工作落实到企业的具体部门乃至个人,同时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措施。
四、完善员工的绩效考核是提高企业的良性发展有力保障
企业实行激励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新性,让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求,增加其满意度和认知度,从而使他们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应结合企业的用工机制及运营模式,建立起有效灵活的晋升、奖励等激励机制,并做到公正与公平原则,通过奖励、晋升来激励员工勤奋工作,尽可能的降低其负面影响。以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合理运用,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体现对员工的尊重,才能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同时在给予员工充分肯定与尊重之余,也要给予员工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和公平发展的竞争平台,要在事业上留得住人才,留下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是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要根据企业的运营模式、发展特性并结合员工的需求,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有效的结合起来,充分激励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和优化,这样建立起来的激励机制才能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运营服务,同时满足员工的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需求,真正做到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7.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篇七
一、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辨析
1. 企业文化
在组织理论中, 很少有概念像企业文化一样有众多不同和竞争性的定义。在大量的文献研究中, 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管理其经营行为的一个复杂的价值、信仰、假设和象征体系。通常我们认为,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为全体成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是企业的个性、素质、目标和氛围, 体现企业对价值的认知。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在其指导思想、管理风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反映。
2. 核心竞争力
目前理论界对核心竞争力存在多种不同的认识, 表现为: (1) 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为代表的技术或技能观, “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Prahalad C K&Hamel G, 1990) 。”该观点认为技术与技能是企业发展的最终动力, 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源泉。 (2) 基于资源观的定义, 认为企业拥有其他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资源, 包括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等, 而且企业能以独特方式运用和配置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是指企业依据自己独特的资源 (资本资源、技术资源或其他方面的资源以及各种资源的总和) , 培育创造本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最关键的竞争能力与优势。” (3) 基于能力观的定义, 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以整合企业所拥有的能力为基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力的一个特定组合, 是使企业、市场与技术相互作用的特定经验、技术、组织能力的积累 (Coombas R, 1996) 。”综上所述,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整合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上, 形成的一种能帮助企业超越竞争对手, 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的文化必然具有三个基本的条件, 即有价值、杰出和难以模仿。有价值的企业文化, 能在制度和经营流程上使企业以高销售、低成本和高收益的方式运行, 或者以其他方式实现企业价值和增值。关于企业文化的许多文献都认为, 文化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积极的经济价值, 一定的企业文化能促使企业按照其员工、顾客、供应商和其他组织期望的方式进行经营, 而没有这样文化的企业则很难做到或者不能获取相应的价值与经济地位。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使竞争对手不能实施改变其自身文化的行为从而具有被模仿企业的文化特征, 或者即使能尝试模仿, 这些竞争者相对于被模仿的企业也将处于某种不利状态 (如企业声誉、经验等) 。
判断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能否构成核心竞争力, 可以从有价值、稀少、难以模仿、不可替代和具有延展性五个标准来着手 (如下表所示) 。有价值这意味着企业能通过利用其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消除外部环境中的威胁来创造价值, 形成和实施能创造特定客户价值或客户感知价值的战略。稀少和独特意味着企业拥有的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和能力在竞争对手中是差异化的、稀缺的和非普遍存在的。而难以模仿则强调, 不同的企业有其不同的成长路径, 能不断积累反映其独特历史的能力和资源;同时, 这些能力和资源形成的原因与具体在企业中的运用是比较模糊的, 其中许多也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资源的产物, 包括企业长久形成的公众关系、声誉等, 都是竞争对手难以清晰辨别加以模仿的。不可替代指企业拥有其他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战略对等资源, 资源和能力越不可替代, 而且越不可见, 竞争对手就越难以超越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和地位。资源和能力的延展性要求其能拓展到企业其它产品和服务中, 形成资源和能力的规模经济效应。
三、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根本途径
1. 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构建团队合作, 获得人力资源竞争力
企业文化由以企业精神文化为内核的企业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三个层次构成, 其核心是价值观, 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经营管理活动和员工的具体行为中。杰出的企业文化能依托其价值观吸引到企业所需的优秀员工, 构建团队合作精神, 形成人才聚合效应。而员工的不同个性、观念、态度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良性互动, 又能不断锤炼和提升企业核心价值观, 并最终形成企业人力资源能力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差异和优势。
优秀的员工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专业素质、能动性和创新性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企业要想获得人力资源竞争力除了满足员工对薪金、福利等物质需求外, 具有积极的、能为员工所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 员工尤其是优秀的人才更注重企业价值观与自身的价值观念是否一致, 企业的文化能否提供给其以发展的空间, 能否通过实现企业价值而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一旦自我价值观念与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相吻合, 则更容易释放自身的才能, 帮助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的实现。
团队精神是促进企业凝聚力、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精神力量。要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形成强有力的团队力量, 首先, 要明确能把企业员工和各部门凝聚在一起的奋斗方向;其次, 建立系统科学的管理制度, 是管理工作和企业员工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协调、有序和高效进行;最后, 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机制。而这些都在企业文化的制度文化层和精神文化层中得到了具体体现和实施。
2. 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品牌和形象的塑造
企业品牌和形象既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又是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体现。企业和企业产品在目标消费者中形成的良好品牌口碑和形象不仅能帮助企业保留老顾客、增加顾客让渡价值、获得持续购买忠诚, 而且能帮助企业形成竞争壁垒, 提高竞争对手获取企业顾客的成本。能获得顾客认同的企业品牌和形象, 必定是吻合顾客价值认知和态度的。而企业文化就通过其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文化层三个不同层次明确了其顾客的特征、价值构成, 以及如何满足其价值, 亦即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服务于其顾客的思维、理念和态度, 也决定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表现。上世纪70年代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企业对环境的影响, 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应对这种消费心理和态度的变化, 许多企业开始在其企业价值观和企业使命中增加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并在其产品设计、制造和营销中加以贯彻, 以一种对消费者和社会负责的态度进行市场的竞争, 也相应地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竞争优势。
3. 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与积累
当前的企业竞争已不再局限于特定产品或技术的竞争, 而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整体知识和能力的构成、发展与整合应用的能力的竞争。这种竞争能力的获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学习型的企业文化, 把企业转化为能持续学习、有效积累知识和能力、避免知识流失的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指出, 学习型组织是这么一种组织, “在其中, 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 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 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 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因此, 组织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是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 不断地获取知识、在组织内传递知识并创造出新知识, 以增强组织自身能力, 带来行为或绩效的改善的过程。企业要构建这样的学习过程,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在物质条件、工作流程和制度以及价值理念上予以支持, 也取决于企业领导人对知识与能力获得和积累方式的认可。而且以员工个人拥有的技能和知识为体现的企业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与持续拥有, 也依赖于企业完善的培训、知识传递和保留机制。
4. 企业文化有助于形成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要求。管理大师熊彼特曾说过, 企业创新能力表现在五个基本方面:开发新产品、研制新工艺、拓展新市场、提供原材料的新供给来源和实施新生产管理方式。可见, 企业创新能力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和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 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而从事的以产品及其生产经营过程为中心的包括构思、开发、商业化等环节的一系列创新活动。要实施这些创新活动, 需要在企业建立相应的创新机制和制度, 也需要形成企业的创新价值观念, 以此来将创新形成为企业的一种理念和思维, 并长期坚持和贯彻。能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积极的和柔性的企业文化则有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时代的来临, 企业间的竞争日益表现为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竞争。本文通过界定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着力检视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核心能力,组织能力,组织资源
参考文献
[1]Jay B.Barney.Organizational Culture:Can It Be a Source of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86 (3) , 656-665
[2]盛小平孙琳: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透视[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11) :81-87
8.浅谈企业文化与意识建设 篇八
1企业文化和意识建设的含义
1)企业文化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心理和行为方式,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内容。①表层的企业文化。指的是那些视之有形、闻之有声、触之有觉的文化形象。②中层的企业文化。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人际交往等方面以及企业对于效率、效益、时间等等问题的价值观念。③深层的企业文化。深层的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职工心灵之中的意识形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取向、经营思想等,即共同持有的价值观。这部分内容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灵魂。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和精神支柱。
2)意识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法宝,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意识建设的基本内容:一是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是党的基本路线教育:“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二是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国内和国际形势教育;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教育;厂规厂纪教育等。
企业文化与意识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两个相交的圆,既有互相渗透影响的相同部分,也有本质不同独特互补的不同之处。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意识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2.1意识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互结合
有人形象地将思想政治工作比喻为风筝的线,将企业文化比喻为风筝,也就是说,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引导和配合,企业文化建设就会迷失方向。由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基础性政治保证作用,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开拓了新的领域,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现代企业管理相结合的好形式,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彼此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
1)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观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在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上加以创新和改进。企业文化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延伸了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丰富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外延,并贯穿到企业管理工作的各个部位,成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现代的企业管理之间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2)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必然需求。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把握企业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也有利于充分发掘思想政治工作的资源优势。企业文化作为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产物,以其特有的贴近企业、贴近管理、贴近职工的特定优势,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现代企业所认同和接受,并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规范管理为纽带,将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融为一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切入點和结合部。企业精神始终是企业立足不败、长盛不衰的精髓所在和精神支柱,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培育企业精神、弘扬企业作风、倡树企业道德和塑造企业形象等密切结合起来,不断为国有企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注入时代特色的新鲜气息和丰富内涵,是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共同任务。
3)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优良传统和制胜法宝,是一切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在多年的实践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在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中起着巨大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仍是企业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企业文化作为当今最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已被世界优秀企业证实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是我国企业中两项不同范畴的都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
2.2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互相推动,共同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企业文化相结合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形式,起着基础性政治保证作用。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企业中心工作开拓了新的领域,是搞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是彼此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内在要求,应当有机地融合、统一起来,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和新的途径。
企业文化是经济和文化的产物,是企业管理从经济层面向文化层面拓展的结果,已经成为企业现代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建设强调以人为本,以规范管理为纽带,融思想教育、制度约束和激励机制于一体,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的切入点。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保证,并以企业文化建设为载体,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方向,为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挥作用提供落脚点。二者在“企业”这个舞台中应该是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2.3企业文化建设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
企业文化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一个新天地,企业文化建设使思想下政治工作的内涵更深刻、外延更扩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便于与经济工作融合在一起去做,从而增强思想政治工作转化为物质生产力的力量。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正是在于它的内涵大大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造出能够团结和凝聚职工的、能够增强企业向心力和竞争力的新形式、新方法,能够克服思想政治工作某些弊端,改变在旧体制下形成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更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实处。
2.4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大政治优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从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保障企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才能解决好价值观这一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3结束语
9.浅谈企业文化与内部审计文化建设 篇九
内容摘要:内部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进步发展的集中反映,对审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的作用。内部审计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已经越来越体现出其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二者相辅相成,又对现代企业制度发挥着不同的制约和促进作用,二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到企业内部,而最终则归入使现代企业制度更符合市场经济、信息化经济的发展规律,使企业的运行实现高效益、高效率,以完善的监督体系和员工内在素质的提高,重塑信息时代企业发展的新形象。
关键词:企业文化、内部审计文化、内审人员
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信仰、道德、理念、规则和行为不断强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的,它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和沉淀所凝聚的力量。
内部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内部审计在新形势下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内部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进步发展的集中反映,是完善和改进审计工作机制,由粗放式审计向集约化审计,由外延审计向内涵审计转变的重要途径。
一般认为,企业内部能否产生审计文化,取决于两个基本条件:首先是该企业的文化建设开展得较好,其次是审计工作确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是在不同类型、不同目标、不同规模与结构的企业组织内部进行的,各个企业的传统、习惯和文化都不尽相同,对内部审计文化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内
部审计文化必然受该企业文化的影响,必须融入该企业的文化体系之中。
一、新集精神是新集核心价值观在内部审计领域中的体现。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审计工作在经过二十多年的审计实践发展,开创了新集审计事业发展新局面。新集精神是新集创业者在矿井建设阶段逐步融筑的企业精神,是激励新集二十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的精神力量源泉。以新集精神为动力的审计文化凝练出其区别于其他管理文化、行政文化的精神内涵;新集的内部审计人员恪守独立和谨慎,追求能力和修养,崇尚理性和证据,主张证明和公开,服务企业和员工,并具体表现出精神独立、坚持原则、勤勉尽职、严谨细致、廉洁自律、客观公正、无私无畏、敢于碰硬的职业特征。
新集精神是新集人所认同的一种企业文化、价值取向和思想境界,审计人员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事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集中表现形态,新集精神为审计事业提供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审计人员在弘扬新集精神的同时积极倡导“真诚、信心、责任、沟通、激情”的企业文化新内涵,以务实创新的作风,提升审计与个人的价值。
真诚。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就是。内部审计工作要从宏观上把握企业经济形势和发展要求,要从实际出发,加强审前调查,明确审计工作重点,把握好共性与个性、全局与局部、长远与当前的关系,处理好经济活动活跃易变与政策法规相对滞后的矛盾,使内部审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得到有效发挥。
信心。信心是一种精神,是对新集文化新内涵的认同,有信心在促进和加强内部管理、当好各管理部门的咨询顾问、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方面,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从根本上防止和减少各种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发生,并进一步规避各种经济风险。
责任。审计精神的实质是一种法治精神,就是要树立对企业的责任意识,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切实维护企业利益,敢于揭漏和处理各种损害企业利益问题。审计人员应强烈的责任感,秉公审计,积极稳健,扎实工作,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沟通。掌握沟通艺术,提升审计质量。沟通艺术既是内部审计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也是做好内部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掌握沟通艺术,主要应坚持以下四项原则:一是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二是知己知彼,准确切入;三是精通业务,以理服人;四是讲究技巧,注意语言。
激情。激情是一种工作态度,是一种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培养先进的审计理念,培养优良的机关作风,增强审计机关凝聚力,提高审计人员工作效率,推进审计工作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潜移默化中对审计事业的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投新集的审计工作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审计工作始终坚持以新集文化为导向,立足于审计工作的开展,总结出一套具有新集精神内涵的审计工作思路、基本方针,挖掘出审计活动的基本规律。从审计的目标取向上,由发现、揭漏问题到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再到形成审计问责、督促整改,致力于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做好与被审计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工作,认真听取和研究被审计单位意见,做到既敢于坚持原则,又善于沟通,以诚待人,以理服人,减少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的抵触情绪。服务于企业的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秩序,改进经营管理,促进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强化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不断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审计工作,在企业内部形成“尊重审计、支持审计、自觉接受审计”的良好审计环境,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l、内部审计文化使审计群体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拥有共同理想和目标的审计群体中,人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为实现审计组织的目标而奋斗。
2、内部审计文化将审计组织的组织目标、宗旨和社会责任,内化为审计人员的审计精神、审计心理、审计道德、社会责任感,并规范化为审计行为准则,形成“内控”机制。
3、内部审计文化将科学技术知识、人文社会知识凝结为审计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又通过审计人员发挥着知识、科技和智能的机能。内部审计文化的机能正在于将知识等因素和审计人员融为一体,从而造就出一批适应时代进步要求、高素质的审计人员。
4、内部审计文化以其自成体系的组织目标、宗旨和原则等本质内容和特征,给外界以完整、深刻的印象,具有塑造审计组织形象的功能。内部审计文化通过审计组织及其成员的行动,发散和辐射其影响。
5、内部审计文化将发挥组织“调节器”的机能,将审计组织内部
依法审计,客观公正,文明审计,加强沟通,监督与服务相结合,促进整改和规范,促使被审计单位更加理解和配合审计工作。
2、加大宣传,积极地形成全体员工的思想共识
内部审计文化只有转化为全体员工的共同意识,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紧紧抓住审计文化的基本内涵和核心价值,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审计文化为广大员工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从而形成广泛的共识。
3、以人为本,注重审计人员地位和作用的发挥
内部审计人员是内部审计文化建设的主体。内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审计文化建设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审计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重视人的因素,在审计文化建设中,要尊重审计人员的地位,发挥他们的首创作用。通过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审计人员的活力和战斗力,使审计以一种忠于职守,求真务实、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投入地做好审计工作,把个人发展与审计事业发展统一起来。
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审计,一流的审计需要一流的审计人员。而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成长、进步的快慢,与企业形成的内部审计文化息息相关。先进的内部审计文化促使审计人员加强学习,完善自我,自觉地融入良好的审计团队,建设和谐的审计组织。
10.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篇十
一、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统一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它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规章制度、精神风貌等主要内容。作为一种文化思想,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职工感受到很深的归属感,并对其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使个体通过对群体事务的参与,利用各种方式释放出自身的能量,发挥聪明才智,为群体做出贡献。
2、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
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它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教育人、说服人、转变人的思想,引导人的行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实践活动。但就本质而言,都是做人的工作,其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
二、建设企业文化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的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培植、塑造和强化,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加强和改进来保证。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既
1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又要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要求。同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不但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而且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既要有理论的灌输,又要有形象的感染;既要有政策的疏导,又要有榜样的示范;既要有知识的启迪,又要有物质的激励,这样才能拓宽忑想政治工作的渠道,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形成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政治思想环境。
三、建设企业文化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可行性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都是以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为共同的出发点,都强调协调好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重视培养人的集体意识和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都主张通过改变企业中最活跃的成分“人”来达到改变企业物质产品、行为、制度和精神状态的目的。正是由于企业文化脱离了物质、行为和制度的表象,具有和思想政治工作相同的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作用,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理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
四、建设企业文化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企业管理逐步向以人为本过渡,企业发展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经济行政与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已相互揉和在一起,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一是深入基层,加强交流。通过与基层干部职工的深入交流,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对企业改革的认识,加强他们对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
观的认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二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向干部职工宣传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企业改革的思想认识,从容应对企业改制所带来的挑战和困难,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企业的改革发展事业上来,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
2、完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实践、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一系列制度的总和,比如企业领导制度、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民主制度以及现场管理、生产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对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起到了评判和制约的作用。制度文化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产物,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有能力包办的。所以,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从保障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企业、员工三者和谐的角度,用敏锐的政治视角和大局意识对现行的规章制度的进行审视,对制度体系提出科学合理性的建议。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可通过行之有效的工作,为优化后制度的贯彻落实营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3、加强现代人才价值观的教育
随着社会转型,社会价值越来越多样化,价值观念的激烈冲突和深刻变革是当代人类文明进程的突出表现。很多企业职工的人生价值观也出现了微妙变化:一是价值主体的自我化,二是价值取向的功利化,三是价值目标的短期化。对于这些新的价值取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工作,坚持对现代人才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在教育引导过程中,将定量分析的科学方法引入价
值观研究,逐步建立一套价值冲突预警机制,紧跟时代脉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偏激思想主动进行调控,使现代人才的价值观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4、打造优秀企业团队
企业文化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就是团队理论,团队指的是处于同一环境中,彼此能够建立起共同的价值观、志同道合的人生观,容易形成坦诚沟通,共同激荡创意,相互鼓励及启发事业的成就感的员工群体,这样的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能够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巨大的创造力量。在开展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机构和组织形式,如“职代会”、“QC小组”、“青年文明号”、“职工之家” 等,将职工较好地吸引到企业的周围;要在企业内部进行良好的沟通,构筑自上而下的畅通的信息传递渠道,让职工及时全面地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政策制度、管理措施,形成“上下同欲”的理想氛围。
5、促进企业道德建设
企业道德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企业文化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企业道德通过道德规范、道德教育、道德评价、道德行为等来调节企业内外的各种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为企业形成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从各个方面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见成效。企业可以利用报告、培训、广播、座谈等典型的思想政治形式,对员工进行企业道德的基本原理、基本规范、基本内容的宣传
11.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 篇十一
【关键词】舞蹈;企业文化
引言
舞蹈是用感性化的身体语言,表现出形体艺术的美感。在现代企业文化下,职工舞蹈艺术成为了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内心情感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随着大众对文化艺术生活有了越来越高的精神追求和艺术能力,更多人非常愿意在工作之余参与到文化艺术生活中来。因此,企业中越来越多人参与到了职工舞蹈创编中,不仅带来了许多创新思维理念,而且为展示企业文化、拓展舞蹈艺术美感,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让健康、高格调的企业文化活动成为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主旋律,以增强企业内容凝聚力,企业舞蹈是企业文化活动的内容,二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而企业舞蹈的创编是至关重要的。
一、企业舞蹈创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以及行为规范。它是一个企业的“隐形名片”。企业舞蹈创编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舞蹈创编的思路和源泉
众所周知,创编一台优秀舞蹈离不开创造性的思维和独到的见解。而舞蹈编排过程中的思路和灵感不仅来源于日常生活的积累,更来源于长期生活、工作环境的影响。企业舞蹈根植于企业实际,是对企业生活和企业精神面貌的全面反映,是提升职工干劲的“助力器”。透过企业文化,能够窥见一个企业的发展思路、成长历程和未来走向,这也就为企业舞蹈的创编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二)企业舞蹈创编和企业文化相互促进
企业文化的发展和积累能够为企业舞蹈创编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更广的平台,促使企业舞蹈的艺术形式更加多样,舞蹈效果更加丰富。同样,企业舞蹈的生机与活力也是企业文化发展向前的重大推力。作为艺术形式,企业舞蹈为企业文化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血液和力量,给予企业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动力,推动企业文化体系的壮大。可见,企业舞蹈编排与企业文化是两个相互促进的部分,二者共同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向前。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舞蹈创编中体现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企业文化是职工舞蹈的根源和灵魂,职工舞蹈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企业文化现象。实践中,企业文化在企业舞蹈创编上随处可见,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舞蹈的内在精髓。
(一)舞蹈创编扎根于企业文化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企业文化的一方水土也养育出一种独特的人文环境,这种人文环境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团队的和谐、面对任务的表现等等方面。职工舞蹈创作就是要将这些散落的人文环境的表现形式结合起来,总结分析其背后的寓意,用舞蹈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由于每个企业文化人文环境各具特色,就形成了体裁形式多样、风格色彩各异、表现手法灵活、语汇朴实完整、成熟的艺术形式 。每一种舞蹈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企业文化环境,并通过舞蹈体现出这种不同的企业文化昂扬向上的积极能量。
(二)音乐选择立足企业文化
音乐最能直接拨动人的情感心弦,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不受语言文字的局限,从音乐的角度入手,通过整体氛围的建立,让整个舞蹈的立体性再现出来,才能达到既定的艺术效果。企业舞蹈创编在音乐选择上,也大多以弘扬企业主旋律,体现企业正能量的音乐为主,能够从音乐中感悟和找寻企业的内在精神,进而通过舞蹈形式表现出来。
(三)舞蹈形式紧密联系企业实际
舞蹈的创新发展是由灵感串连而成的。好的“灵感”必须和社会因素相结合,才能从大众审美观角度,产生一个舞蹈作品的雏形,并把这个成为雏形的舞蹈作品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企业舞蹈是为职工服务的艺术,善于观察,走进生活,就能更好的抓住灵感,创作出更动人心的作品。现代社会,崇尚个性、追求独立,在职工舞蹈创作中把握住形象个性化及色彩鲜明性,把职工从社会生活中所思所想提炼凝聚成为舞蹈灵感,实现个性化体现,反映出舞蹈的中心思想。“灵感”是舞蹈创编的“源”,个性化的展示则是如何把“源”鲜活表现出来的方式和渠道。注重从社会角度挖掘舞蹈素材,将能够影响和促进企业发展的社会事件融入舞蹈编排中,真正实现企业舞蹈编排与企业文化的有机契合 。
三、如何实现企业舞蹈创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结合
企业舞蹈是企业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企业舞蹈的创作首先是形式的选择,企业舞蹈形式以群舞为主。企业舞蹈题材来源于企业,结合企业的生产流程、劳动的本身选材。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去选材。舞蹈动作要因人而异,因企而异,形象要积极向上。舞蹈编导要给企业职工演员启发指导动作,既要站演员角度也要站观众角度审视舞蹈。
(一)培养挖掘素材的感知力
企业中职工舞蹈是对于现实工作、生活环境,经过人的头脑经过加工后的再现,是对于客观生活的反映,但比真实生活更美、更集中,也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对企业职工舞蹈进行编创时,不仅需要舞蹈创编能力,更应当掌握创编舞蹈的方法。要培养挖掘素材的感知力,从实际工作生活中汲取养料,遵守艺术创作的共性规律,又从企业文化中挖掘出舞蹈创作的个性特点。这样创作出来的舞蹈才能更好地为职工们所接受。
初次进行职工舞蹈创编可以从模仿其他优秀创编事例开始,然后再是团体创编、个人创编,最后才是运用创新思维进行独立创编。实践证明,只有舞蹈创编者懂得企业文化,才能让生活实际转变成为艺术表现形式,才能把知识转化为创编能力。同时,职工舞蹈的艺术编创者们,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结合当前时代特点和职工文娱需求,保持较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来不断创作出职工喜闻乐见的舞蹈。
舞蹈形象既是舞蹈美的物质外化和体现,又是人们感知舞蹈美的主要媒介。舞蹈形象包括动态形象和静态的人物形象。在企业舞蹈创作过程中,编导者确定舞蹈题材后,就要初步用舞蹈动作姿态塑造舞蹈形象,抓住这个形象进行创作,就不会偏离主题。 企业舞蹈创编要从企业文化出发,譬如在编排男子群舞时,可以通过群体演员整齐有力的动作,场面情景交融的不断变化,道具手电的巧妙运用来表现忙碌的石油工人形象,取得很好的舞台效果。
(二)注重舞蹈环境和空间氛围
因为在企业舞蹈中表演者都是业余职工演员, 注定她们的表演水平有限,而作为舞蹈编导者来说,又想在舞台上呈现出成功的舞蹈美的舞台效果,就很需要注意营造舞蹈空间氛围。企业舞蹈中反对一般化,在舞台调度上寻求突破和创新,通过美感的队形传达一种情绪,增加舞蹈效果。通过色调的运用、布景道具等的运用给舞蹈增添气氛,增添效果。方形、圆形、三角形的队形空间,给人以端庄、平稳、庄重的气氛;不规则的队形形式,给人以活泼、流畅、无拘无束的气氛。红橙黄使人感到温暖,气氛热烈;蓝白绿使人感到冷,气氛安静;景观环境的运用更能突出表现某段舞蹈的意图。
企业舞蹈在编排过程中,必须准备定位舞蹈主体动作,将主题与企业文化紧密结合,寻求二者的契合之处。舞蹈题材确定后,就要找对象进行观察、体验,构思出主题动作。编主题动作时也要“因人而异”,在企业中的业余演员,不具备专业演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技巧,作为舞蹈编导要充分考虑这一点的,在编动作时注重量体裁衣,选择适宜业余演员易舞的动作,正确寻找出舞蹈的主题动作,并把主题动作经过变化、换位、调整顺序等方式发展下去,忌用高难度的动作语汇。倘若舞蹈结束时要有造型感时,也是三个扛一个,切不可赶鸭子上架,确保安全第一。舞蹈的主题动作还要易理解易掌握,利用假设性手法虚拟性手法。兰花手指既是工作着的物在的身体部位,也是虚拟的一朵绽放的花朵,不断变换的手像不断在机器上操作着,像不断争香的花朵。 这样在辅导企业职工演员练习动作时,她们就容易接受和掌握。
(三)升华舞蹈形象的想象力
对于企业职工舞蹈来说,想象力犹如童话中的魔杖,引领着舞蹈创造者的去奔向企业发展的美好愿景。通过从企业工作生活中采集来的正能量,通过舞蹈创造者的想象,才能转化为艺术真实和艺术创造的成果,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炼形”,“炼意”和“形象互炼”。正是由于这种想象舞蹈的创造提炼,把从工作生活中采集来的元素,和艺术美感集合在一起,结合各种艺术题材、生活题材、生活经验这样的题材都是鲜活的,具有创造力,能够激发职工内心情感共鸣,想象力对舞蹈题材可以说是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创造题材的一扇扇大门,使创作变得精彩纷呈,使企业文化通过职工舞蹈形式更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和创新活力。
12.浅谈企业文化与和谐 篇十二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 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 从管理的角度看, 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 因此, 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 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 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其次, 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 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最后, 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 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 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 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的四个层面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 并体现在企业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可以从四个层面理解企业文化, 表层是企业物质文化, 包括企业的产品风格、技术与装备特色、厂容厂貌等, 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浅层是企业制度文化, 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中层部分是企业的行为文化, 从内容上看, 行为文化既包括企业的生产行为、分配行为、交换行为和消费行为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同时包括企业形象、企业风尚和企业礼仪等行为文化因素;内层是企业精神文化, 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 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也就是企业精神。
三、企业文化与和谐
1 协调功能
企业文化能够协调企业与社会的关系, 使社会和企业和谐一致。因为, 无论中国或外国的企业文化, 其精神内容都是要求企业自觉地为社会服务。具体地说, 通过文化建设, 企业尽可能调整自己, 以便适应公众的情绪, 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着的要求, 跟上政府新法规的实施, 因而企业和社会之间就不会发生裂痕, 发生了也会很快弥合。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 企业之间存在着极其激烈的竞争关系, 这是肯定无疑的。但是, 不管竞争怎样激烈, 客观上企业之间总还有或多或少的依赖关系。这种又竞争又依存的关系, 随着条件的变化, 有的时候竞争显得很突出, 另一些时候相互依存显得很突出。这种情况, 不会因为企业文化的发展而消失, 但是企业文化的发展, 却给竞争加上了必须“文明”的限制。这样, 即使两个竞争关系特别突出的企业, 也不至于发生“过火的”、“越轨的”行为。这也是企业文化协调功能的一种表现。
2 振兴功能
通过抓企业文化,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摆脱困境, 走出低谷, 持续发展, 在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这是企业文化具有振兴功能的表现。企业文化之所以具备振兴功能, 在于文化对于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 即文化不仅反映经济, 而且反作用于经济, 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但是, 企业文化的振兴功能, 首先表现为振兴企业的教育、科学以及整个企业的文明总体状态, 并通过振兴企业的文明状态进行影响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行为, 进而达到振兴企业的经济。所有这些振兴功能, 是在企业文化系统与其他系统发生复杂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 共同显示出来的效果。
3 凝聚功能
从形式上看, 同一个企业内的职工, 企业与本企业的职工, 总是凝聚在一起的。但是传统的管理理论, 把企业和职工的相互利用关系, 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例如行为科学研究职工的各种需要, 要企业千方百计去满足这些需要, 条件是职工必须为企业卖力干活, 至于职工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是否一致, 是不太过问的, 至少不认为它是一个主要的问题。企业文化理论则不然, 它把个人目标同化于企业目标, 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当成管理上的首要任务, 从而坚持对职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 是企业不再是一个相互利用需要而凝聚起来的群体, 而是一个由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理想追求的人凝聚起来的组织。
4 激励功能
13.浅谈企业文化的功能与作用 篇十三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个有机生命体,有思想品质、有价值追求、有精神理念、有伦理道德、有奋斗目标、有管理风格,它对企业、对企业员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会产生影响和发挥作用,这种影响与作用就是企业的文化力。
企业文化的作用,有的学者称它为企业文化效应,也有的也叫企业文化的功能,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贾春峰教授则称之为文化力,并将其作用力归纳为六个方面。
1、导向功能——导向力
导向就是引导方向、指导行为,使其向着某一方向发展。企业文化以其价值取向,规定着企业所追求的目标,引导着企业和企业员工,怎样想问题?如何做工作?用“无声的命令”和心灵的呼唤,引导着员工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主动地适应健康的、先进的和有发展前途的社会需求,进而引导员工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提高,实现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这种以“人心”的教化与引导为主的管理,更有持久性,而且管理成本低而富有成效。
企业文化的导向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⑴、明确企业的奋斗目标;⑵、规定企业的价值取向;⑶、建立企业的规章制度;⑷、实现企业与人的全面发展。
2、激励功能——激励力
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使人朝着某一方向努力与发展。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它通过文化的教育与感化作用,不断激活人们的“心智模式”,开发员工的潜在智慧,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追求卓越的目标,实现和成就自我。企业价值观所形成的导向和文化氛围就是一种良好的精神激励。它通过信任、关心、奖励等多种鼓励方式,使员工不仅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而且了解自身工作的意义与目的,并能够统御企业管理,引导员工树立追求卓越的群体意识,激发员工忘我工作的激情和精神,以不断提升员工的精神境界与道德素养。
3、约束功能——约束力
在企业行为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那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规则、制度规范、厂风厂纪、道德约束等,用一种无形和有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员工,启迪心灵,规范行为,使员工不断从他律控 制转变为自律控制,由外部约束转变为自我约束,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实现道德升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员工,一个道德高尚的员工,一个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员工。
4、凝聚功能——凝聚力
企业是由不同年龄、不同素质、不同奋斗目标、不同理想追求、不同价值观念、不同精神状态、不同群体和个人组成的经济联合体。企业文化的凝聚力,主要是通过改变员工的思想和态度,把企业的宗旨、理念、目标、价值观纳入到员工的思想体系中,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并把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融于企业的发展中,与企业同舟共济,在实现企业目标的同时,发展自身,成就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与理想。
5、协调功能——协调力
企业是不同利益的人们观念、情感、意志和愿望的聚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企业与企业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企业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必然存在着各种矛盾、冲突和极其激烈的竞争关系。如何解决这种矛盾冲突,就需要企业文化这只无形的手,协调企业中的各种要素与关系,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信念、理想和价值取向。只有目标一致,步调统一,才有利于克服矛盾,减少摩擦,才能做到互通信息、互相信任、密切合作、互谅互让,才能使企业的管理更加协调,企业才能团结、和谐、健康地发展。
6、辐射功能——辐射力
企业文化就像一颗精神原子弹,具有强大的威力和辐射功能,它不仅能在企业内部的各组织之间和员工之间发挥作用,而且能够通过产品和服务影响顾客、影响社会,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与愿望。同时,通过员工的思想行为、企业的哲学、精神、理念、价值和品牌形象的传播与扩散,进而引导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从上述六方面的功能与作用力来看,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改变人们固有的观念,协调员工与组织的行为,融洽人际关系,改善经营管理,塑造企业形象,增长经营业绩。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六大管理体系
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的完整性是一般系统论的核心要求,企业文化只有建立在系统的完整性之上时,才能产生创造性作用,否则企业文化建设就会流于形式。
企业文化作为一门科学的管理理论,可以划分为企业文化的理念体系、企业文化的规范体系、企业文化的形象体系、企业文化的论证体系、企业文化的执行体系和企业文化的跟进体系。其中,理念体系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我们称之为精神文化;规范体系是将核心理念加以具体化,并以制度化的方式成为支撑企业文化的骨骼,我们称之为制度文化或行为文化;形象体系是企业文化的识别系统,成为企业文化的肌肤和表象,我们称之为物质文化或视觉文化;论证体系是企业文化合理性的分析诊断机制,维持着企业文化的动态平衡,成为企业文化的免疫系统,主要指企业文化的调研审计与分析诊断体系;执行体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运作机制,犹如企业文化的手和脚,主要指企业文化运营管理与考核评价体系;跟进体系随时检测企业文化的发展,并根据内部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反映,成为企业文化的神经系统,主要指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体制保障机制建设。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一个有创造力的有机体必定是一个 “活”的机体,而一个活的肌体必定是功能齐全的,才可能是健康的。通过对企业文化六大体系的完整程度可以求证出企业文化的健康程度。
中国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是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社会文化在企业的影射、积淀与发展。我国的企业文化萌芽于春秋时期以儒商文化为主的商业理论,历经唐、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我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中迅速发展,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古代商业文化理论的形成
我国工商业的形成起源于夏商。当时以官办官营为主的工商会官促进了西周商业活动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士大夫不杂于商”的状况出现了重大改变,士人遵循孔子“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的训导,“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爱财而取之有道”,经商多以礼义为行动规范,在礼义的基 3 础上求利而不贪夺。其时,管仲“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成就了万世霸业;范蠡,“经营农盐,雄霸商海”,成为世代商人效法的商圣;政客吕不韦善用“奇货可居”术,做成了天下最大的一笔买卖,他不仅自己当了宰相,还使自己的儿子嬴政坐上秦王的宝座,成为中国的始皇帝。在商业活动中,孔子之后,孟子周游列国,提倡“以德王天下”,一方面宣扬仁义,另一方面经商“以羡补不足”,他反对“重征商税”,主张“取消关市之征,开放山泽之利”,义利结合,充分体现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之后,墨子主张“交相利”、“财货让”,要求商人在给别人带来利益的同时,自己也从中获利。他不仅言商,而且积极参与商业活动,深切体会了商业经营的辛劳艰苦,并从中意识到了供求与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先秦时期士人经商,说明了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士人商业文化意识的觉醒。其时儒商盛行,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经营讲求信义,以诚信为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经营之道。据历史记载,子产“为相二年,市不豫价;三年,门不闭户,道不拾遗”,实现了政通人和、社会安定的繁荣景象;范蠡善经营之道,“陶朱事来,端木生涯”,“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中三致千金”,一跃而成巨富,其积著之理成了商人世代相传的法宝;白圭在总结先秦士人经商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弃我取,人取我与”、“能知取与,是为行仁”和“智、勇、仁、强”经商四德的“治生之学”,为古代商业经营提供了有效的管理方法与考核标准,同时为中国工商企业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近代商业文化理论的发展
先秦以后,司马迁对秦汉儒商文化进行了总结,认为“富者,人之情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求富趋利不仅是整个社会与人生追求的目标,而且是仁义道德的基础。到唐宋时期,经济繁荣,人心思富,儒商队伍不断壮大;明清阶段,儒商思想进一步升华,商人地位逐步提高,商业经营迅猛发展,其中晋商、徽商、鲁商等几个比较大的商业集团,雄视海内,阔步天下,历时二、三百年而不衰,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时,经商者恪守“凡人存心存世,务在中和,不可因势凌人,因财压人,因能侮人,因仇害人”和“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诚 4 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以及“财之道生,利缘义取”等经营信条,诚信忠厚,童叟无欺,提倡中庸,讲求礼义,信奉“生财有大道,义而资益巨”,主张“财自道生,利缘义取”、“以礼接人,以义应事”,并“察天时之顺逆,格物理之精微”,掌握市场供求关系,顺应商品发展规律,在复杂的社会与人际关系中学会了“仁中取利,义内求财”经商之道,以至“基业日隆,家道渐裕”,不少人成为近代中国“富可敌国的儒商资本家”。清末民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兴起,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与管理,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其时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中国新一代儒商,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管理经验,形成了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中国工商企业文化,如有“中国商父”之称的盛宣怀,引领洋务运动,缔造商业帝国,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有时代巨音之称的“学贾”郑观应,“弃举业而习商贾”,“齐价竞争,任人为贤”,强化管理,培育人才,撰写《盛世危言》,提出了著名的“商战论”,奠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学的基础;有民族工业先行者之称的“状元资本家”张謇,创办实业、兴办教育,造福于一方,影响于全国,开创了我国民族工商业资本集团的先河。在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方面,有“棉纱大王”之称的著名近代实业家穆藕初先生认为“凡百事业之成败,全视人才之优劣”,把重视人才、网罗和使用人才作为兴业之本;著名的四川民生实业公司的创始人卢作孚先生把“超个人成功”、“超赚钱主义”当作他经营事业的目的。为此,他给民生公司制定了“服务社会、便利人群、开发产业、富强国家”的“民生精神”;天津东亚毛纺公司设计“抵羊牌”(抵制洋货之意)商标,制作“你愿人家怎样待你,你就先怎样待人”的厂训,并制订《东亚铭》等企业精神来训练和强化员工的敬业爱厂意识;另外,像大成纺织公司的“忠信笃诚”,荣氏纺织工业集团的“和衷共济,力求进取”,上海冠生园的“三本主义”(本心、本领、本钱)以及久大盐业集团公司的企业信念“原则上绝对相信科学,事业上积极发展事业,精神上以能服务于社会为莫大光荣,行动上宁愿牺牲个人顾全团体”等,这些理念都充分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与民族意识。
纵观这一时期的商业理论发展,儒家以义制利、诚信为上的价值观,以和为贵、协调群体的和谐观,修身内省、反求诸己的自律观,以人为本、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和道家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自然观、兵家(孙武、孙膑)以退为进、以 5 进制动、刚柔相济的战略战术以及墨家、法家、轻重、货殖各家思想的综合,求同存异,兼容并蓄,使得近代工商企业文化异常丰富。这些文化理念,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民族自强、实业报国的企业宗旨;重商厚商、敬业乐业的经营思想;勤劳刻苦、奋发进取的高尚品格;精细计算、俭约朴实的经营作风;诚实不欺、信义为上的商业品德;执乎其中、和谐为贵的经营理念;出奇制胜、善于竞争的经营策略和精究本行、心志专一的敬业精神,以及山西票号创建的股份制、两权分离制度以及灵活运用的资金管理制度等,这些都是古人经商美德的继承与经验总结,也是优秀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以古为鉴,古为今用,这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华商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在这里,我们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世界各地的华人企业家,他们漂洋过海,背井离乡,身居异国他乡,以血缘、地缘、亲缘、业缘和相同的民族文化为纽带,组成了凝聚力很强的群体。他们在承受殖民统治、种族压迫等严酷的生存与竞争环境下,凭着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斗志和勤奋节俭、自强不息的精神,艰苦创业,以其精良的管理和杰出的经营业绩令世人所瞩目。如船王包玉刚,审时应变,白手起家,成为世界船运史上的商业巨头;香港著名企业家郑裕通,守信用、重诺言,做事勤奋,处事谨慎,以其巨大的经营业绩载入了香港经济史册;名震东南亚的糖业大王郭鹤年,勤勉刻苦,锐意进取,成为马来西亚的头号经济强人;霍英东诚信不欺、一诺千金,成为香港最有名的实业家;李嘉诚宏图大展,资产雄厚,位居香港十大富豪之首;王宽诚、邵逸夫、孙忠利、董浩云等人义以天下,实业报国,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立操仁义的项松茂、富达持节的林绍良、爱国华人陈嘉根、著名华商李延年等,他们发展实业,报效祖国,奋发有为,利益天下,业绩垂青史,精神励后人,成为中华民族的精英。他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身体力行儒商勤俭敬业、诚而有信的创业精神和惜时勤作、精明应变、刻苦自励、开拓进取的价值观念,经营实业,实现自我,使华人企业形成了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行业、跨地区的经济特区,在世界经济,特别是东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们非常重视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用优秀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来引导激励员工,把文化的手段引入到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善于运用精神理念来团结和凝聚企业力量,取得了骄人的业绩。6 在华人企业创立、成长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华商企业文化。
当代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当家做主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培养了像“大庆”、“鞍钢”、“石圪节煤矿”和石油工人王进喜、北京百货大楼张秉贵与太钢工人李双良等先进典型,创造了“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大庆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石圪节精神”等,在工商企业管理方面,形成了鲜明的政治意识、民主意识、主人翁意识、艰苦创业意识和科学管理意识,引起了世界企业管理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企业和学术界明确提出和开展企业文化研究,始于八十年代中期。1982年国内学术界首次介绍《Z理论》和《日本的管理艺术》两本世界企业文化名著(见1982年《世界经济》第10期,作者杨斌),随后国内引进和翻译了大量的企业文化文章与理论著作;1986年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讨论会上,理论家们首次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广泛的讨论;1987年9月,中国企业管理协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性的企业文化研讨会;1988年11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成立,创刊编辑《企业文化》杂志和《中国企业文化大辞典》等企业文化著作,举办企业文化讲学班和研讨会,交流企业文化经验,培训企业文化骨干,为中国企业文化建设铺路搭桥,散播火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1989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目标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活动在我国迅速发展,并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载体在中央文件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中不断出现;1992年,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1993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进一步提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敬业爱厂、遵法守信、开拓创新的精神”。至此,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正式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和各级政府的支持,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的一项基础工作;1994年,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挂牌成立,坚持为经济服务,为企业服务的方向,组织开展全国性的企业文化活动、企业文化建设成果评审与成功经验推广,举办企业文化讲座和企业文化管理师培 7 训,使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明确指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之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一起,共同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为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地位。
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三次热潮”。党的十六大把“以人为本”作为新世纪的重要理念,为企业文化建设开创了历史新纪元。在此期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等企业文化研究与管理机构和全国36个地区性企业文化社团组织与16个行业主管部委,为企业文化建设推波助澜,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积极、更主动、更理性、更成熟。与此同时,劳动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与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成立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师认证委员会,在北京、上海、青岛、天津、广州、西安等地设立常年培训点,开展了大规模的企业文化管理师培训,并于2004年3月2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首届CCO企业文化高峰论坛暨企业文化万里行启动仪式”,会上总结表彰了近年来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并由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总顾问、全国政协副主席布赫、周铁农、万国权等领导为全国44名首批“注册高级企业文化管理师CCO”颁发了资格证书;2005年,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又颁发了《2006-2020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对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和推进作用。
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21世纪是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的时代,也是“文化制胜”的时代。第九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布赫总顾问指出“国家的强盛源于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依托于民族产业的壮大,而民族产业的壮大依赖于企业发展动力的强劲和方向的明确,中国的优秀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中国未来的首席文化官就是帮助企业明晰发展方向的人”。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推荐阅读:
浅谈武士道精神与日本企业文化10-06
电力企业文化浅谈07-27
浅谈如何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管理12-01
浅谈企业文化的创新06-11
浅谈企业文化的作用10-27
浅谈传统电力企业文化11-16
李成-----浅谈煤炭企业文化建设07-17
浅谈深入推进企业廉洁文化建设10-05
浅谈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