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理论(共8篇)(共8篇)
1.新课程教学理论 篇一
新课程理论下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心得
作者:彭伯华 作者单位:隆回县周旺镇中心学校
【摘要】: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综合学科。小学科学学习要以探究活动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而科学实验活动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功能和作用,启发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实验,达到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的目的。科学实验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能激起学生的创新潜能。
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实验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正文】:
一、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验材料
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例如,笔者在教学“油菜花开了”时选择了黄瓜花,原因是学生了解和熟悉这花而且容易收集。
二、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材料
笔者在教学“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时选择木头、纸、塑料等几种玩具型的材料,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材料 代表性的材料不仅决定了学生实验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提高教师教学的目的性。如笔者在教学“种子的萌发”时选择玉米种子作为研究对象。
三、要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教学中有些内容不便于直观讲解,特别是一些抽象的知识,需要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学生课堂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为此,在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时,笔者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讲清楚实验的目的和研究的问题,交代仪器的名称以及使用方法,并提供材料超市供学生自由选材,为学生分组实验创造良好的条件。经过一阶段实验,各小组推选代表汇报实验结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完成实验报告。
当学生获得了许多实验信息和直接经验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交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和分析数据,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并将实验结果与实验猜测作综合比较,努力寻求实验结论的最佳答案,着重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各种实验结论进行评论,从而懂得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教学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具备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资源和能力。
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在教学中把许多宏观和微观的、瞬间的和漫长的、简单和复杂的事物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的认知活动从感性向理性飞跃。有条件的学校像中心学校现在已经具备多媒体教室,可以把以前只凭借教师借助几幅挂图做口头介绍的乏味过程变成声画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
五、发挥农村实验课的优势,开展除课堂实验以外的多种形式的科学实验
农村学校的周围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能为科学实验提供很好的学习资源;农村学生的家庭周围一般比较开阔,能为养殖动物、种植植物提供合适的场所;农村的空气清新、天空清朗,能为学生观察天文和气象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农
村学校的周围一般是山川、田野或河流,教师可以非常方便地取到一些土壤材料,可随时带领学生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各种地貌,等等。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实验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学生的合作,更加需要教师的合作与创新,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农村小学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
2009年9月14日星期一
2.新课程教学理论 篇二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新课程探索
1. 新课程目标与多元智能理论同质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避免以前的“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象。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的个性发展, 注重潜能开发和创新实践能力,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营造多样性的教育空间。由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看出, 注重每个人的8种智能, 发扬优势智能、弥补劣势智能, 智能具有发展性, 这正符合了素质教育中的“实施和弘扬主体性教育”的方针, 由此得出, 多元智能理论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相通。
2. 新课程改革与多元智能理论相互关联
多元智能理论可以阐释新课程改革的某些理念, 为教师掌握新课程理念提供理论支撑。如新课程倡导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 可以用多元智能理论对此阐释, 即每个人至少具有8种智能, 在适当的情况下都可以达到全面发展;每个人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 要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 即个性发展;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基础上, 可以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 亦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间是可以取得平衡、和谐发展的。
反过来, 新课程改革可以为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实践场所。多元智能理论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风格, 并根据每种智能的特点提出了适应性的教学方法, 方法必须被实践, 必须有应用的场所, 才能证明它存在的价值, 加德纳本人强调学校教育应当为每个孩子提供发展、展示和强化优势智能的平台, 使孩子得到最优化的发展。
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原则探索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的法则或标准, 我国学者李森教授在《现代教学论》中提出“教学原则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原则, 就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制定的对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 打破了智能单一化局面, 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很广泛。它的内涵是:智能是一种潜能, 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发展能力, 这种潜能的激活率依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个人至少具有8项智能 (如言语—语言智能, 数理—逻辑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 音乐—韵律智能, 人际关系智能, 自我认知智能, 自然观察智能) , 只是智能的发展存在差异性;智能是一组能力, 并非与生俱来就固定不变, 是可以学习、教导和提升的, 随着人的一生持续扩展与改变能得到适度的发展。
因此, 在教学方面,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产品的能力, 要求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孩子辨别和发展多种智能, 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多样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 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或展示作品;强调教学中要遵循个性化的因材施教, 遵循多元化、过程性的评价观, 目的是培养全面的多样化的人才。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新课程教学原则探索
1. 从教学主体出发, 遵循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指示“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培养良好品德,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新课程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潜能, 潜能是否被激活, 有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天才, 至少具有8项智能, 只是每项智能的发展个体存在差异性。所以新课程教学中要遵循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关爱全体学生在课堂的主动参与性, 关爱全体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 关爱学生智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关爱学生的幸福成长。
2. 从教学过程出发, 遵循贯通性和活动性原则
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强调要重视师生作为主体个性化创造过程, 要重视师生、教材、环境的多元互动, 要重视新知探究, 要重视运用信息技术在各门学科的整合, 要重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融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重视和发展人的智能, 为理解而教, 智能是一组能力, 不是固定不变的, 是可以学习、教导和提升的。因此, 新课程教学中要始终贯通多元智能理念, 促进教学的最优化;发展学生多元智能的同时, 要贯通于实际的学科教学中。由于学科教学和各项智能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 因此, 贯通性还体现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可以贯通其他智能的现象, 例如学习数学, 可以利用数理逻辑智能做练习题目, 也可以利用人际交往智能做游戏学数学, 还可以利用视觉空间智能和音乐旋律智能通过艺术熏陶来扩展思维等等。
新课程教学中还要尊重个性, 因此要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才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无论是潜能的激发, 还是智能的逐步发展, 都离不开活动, 可以说活动是“多元智能的灵魂”。所以, 教学过程要遵循“活动性”的原则, 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学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 而且又能发展学生智能的活动, 例如:讲故事、玩词汇、演小品、猜谜语、演讲比赛、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学习, 在例中学、做中学、探中学和评中学这4种活动类型中学习, 目的是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3. 从教学方式出发, 遵循互动性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采取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 并且教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学关系、要为不同差异的学生提供服务。多元智能理论的个人智能包括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就强调人与人之间和人们内部自我对话的互动。
多元智能理论倡导要实现平等的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中, 学生和教师教学相长, 参与对方的角色中, 寻找双方交流的共同体达到“真正的理解”, 即为理解而教。另外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多项智能存在差异, 那么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就能互相取长补短, 弥补彼此智能的不足和发展优势智能, 所以也倡导生生互动, 就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教师多设置活动提供生生的互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是信息时代发展的两大杠杆, 所以, 教学中还有采取人机互动, 就是教学中要借助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发展智能的机会并能得到反馈, 促进学生的成长。
4. 从教学评价出发, 遵循发展性、真实性、多元性评价原则
新课程的评价观强调重视发展、综合、过程、多元等评价观。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一种潜能, 是否被激活, 关键是有赖于特定文化下的环境和教育, 也就是强调真实性环境中的学习和真实性的评价的重要性。所以新课程教学中应遵循发展性、真实性、多元性评价原则, 就是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评价主体、评价形式等, 在多种不同的真实性学习情境下进行评价, 而且要用发展性的眼光来评价学生, 评价的目的是,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造产品的能力, 促进其潜能的最优化发展。
四、结束语
教育要实现真正改革, 需要4个方面:相应的评价——相应的课程改革——相应的教师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学校。所以尽管新课程改革中存在很多问题, 但是我们相信课程改革对我国的教育发展是一个强大的推动, 这需要所有老师都参与其中, 文章尝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新课程教学原则, 以供同行共勉。
参考文献
[1]Gardner Howard (著) .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2]祝智庭, 钟志贤.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多元智能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张玲.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3, 3:44~52
3.新课程教学理论 篇三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模式;情境教学;语言环境;文化差异
一、互动性教学模式能很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一个平等、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同观点能够在课堂上相互交融碰撞,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例如,在学习“Body Language”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在课堂上做了一个有效的小游戏: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several different groups, and let the students smiling, waving hands, and even give a hug or kiss to each other. Students may not only feel the friendship and closeness from other people, but also full of curiosity about the class. Then, I can easily show the content of the class: 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different culture, thus they also have different ways of greeting. As English learner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o know and understand this. Now, let’s learn some different ways of greeting in other countries.
在这种活泼、生动、积极的课堂氛围下,师生相互沟通、交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强烈兴趣及求知欲望,自然而然老师也就非常容易向学生讲授新课的知识点。
二、重视课堂氛围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由于高考的压力,学生在学习上经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学到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由老师灌输而来,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死气沉沉,学习效率也不高。现代教学观点认为: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充分交往、良好互动、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教学组织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兴趣去主动了解和获取新知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如,在学习“What is a healthy diet?”时,我会问学生“what is healthy diet?Do you think your food is clean and health?And what should we eat if we want to keep healthy?Did you have ever eat too much food before you go to bed?”……
在提出这些问题后,我会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派代表讲台上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马上就会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一扫课堂上死气沉沉、一片烦闷的不良气氛。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于是,我会趁热打铁,利用这个活泼、融洽的课堂环境向学生讲解这节课的新知识。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容易就能使学生变得生机勃勃,注意力集中,思维开阔,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得到好的学习效果。
三、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學生还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普遍感到困难,很多学生在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仍然不能熟练地与外国人交流,阅读英文原版书籍及杂志也感到困难、吃力……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关键在于学生缺乏一个良好的、犹如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
英语课堂作为实施英语学习的主要根据地,教师应该用语言、教案及各种多媒体辅助设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实际水平及综合运用能力,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我会经常组织学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书上的小对话;也会排演小段的英语话剧或者观看经典电影的精彩片段,让学生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中,通过实际的语言场景加深他们对英语语感的把握和运用。
四、师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文化差异下语言的表达方式也不相同
东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有所不同,这也不足为奇。在强调这个问题时,我会向学生讲这么一个小笑话:An American woman met a Chinese young girl, the girl is beautiful and full of energy. The American woman praise the girl “You are so beautiful”. According her view, the girl may express “thanks” to her. But, to her great surprise, the young girl ask her “Where?” “Your nose, your hair, your eyes …” She feels so curious and doubtful. 这就是不同文化下,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在学习英语时,应该要着重注意这一点,切莫在交流中闹了笑话。
英语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来源于生活,并且最终的目的还是要确保使用者在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达到与人沟通、交流的效果。因此老师应该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参与课堂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我们的课堂才会生机勃勃,富有活力。
4.新课程教学理论 篇四
1.自己接触到某一课程目标编制的实例。
答:我所接触的学科是数学,数学具有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背景材料,以及数学进展中的成就。数学教学要善于发现一些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传统名题、趣题、生活中问题。用好这些有趣的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和获得成功的感受。培养学生贴近数学的情感。如果这些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期待,一种目标。那么,学生就有了学习动力,学习就不是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过程了。而是一个生动、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例如:一元一次方程应用的教学,可以用下面的“农夫和鸡蛋”问题作为学习的一个目标,引导学生先学好本节课,为解决这个问题打好基础。
2.个人对此实例的认识,提出讨论的要点。同时,学习者还须提交经小组讨论后自己形成的总结
答:我对此实例“农夫和鸡蛋”问题:有个农夫到街上卖鸡蛋,第一个人买去了全部鸡蛋的一半多一个,第二个人也买去了剩下的一半还多一个,第三个人也买去了剩下的一半还多一个,这时框里剩下的鸡蛋正好是10个,问这个农夫原先有多少个鸡蛋?这个问题如果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就是一个很高的水平。如果用逆推法解决,就是逆向思维。这样教学活动就具有活力和创新。再如:“九点四线”问题,体现一种突破思维框框的思想(你能一笔画出4条线段,使这4条线段穿过如图所示的9个点吗?)总结:利用游戏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数学内容丰富多彩,连贯性极强,是一门影响人的艺术。数学教学应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必要的训练,使学生的学习在时间、质量等方面得到一定保障。而各种学习习惯的养成,又体现了学生不同的学习品格。3.说明讨论的情况
答:互动、合作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课堂上要发挥互动合作的功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每节课前5-9分钟,安排不同学习小组,上台表演讲解上节课的内容,并举出实例加以说明,比一比看谁讲得好,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主动参与的精神。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4.自己吸收到的观点
答:数学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基础和个性差异,教学中难免存在不同层次的发展水平和不同层次的知识缺漏。发挥合作学习的互助作用,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5.自己对讨论中焦点问题的认识
5.新课程理论复习提纲 篇五
序:新课程理论(一)新课程与教师
(二)新课程与学生
(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四)新课程与评价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八)新课程本身
序:新课程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在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如何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2)各门课程渗透德育。(3)设置综合课程为必修课。对新课程改革要坚持哪几项推进策略?(1)从调查研究入手,做好理论准备。
(2)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建立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5)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课程运行机制。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如何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一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
(1)学生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具有补决定的一面;要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具有丰富的潜能。
(2)发展观。各科课程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三维目标
(3)知识观。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致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4)课程观。课程必须与生活世界匹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学习过程,把学习当做生活的一种需要。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这是区别于以前的课程结构的三条基本特征。
(1)均衡性。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适当、合理的比重。
(2)综合性。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来的,它是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的? “整体”是指将种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心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一贯”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的特点?(1)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发展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
(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收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努力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新课程设置了哪些综合课?(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实施综合课要注意的问题?(1)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综合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
(2)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教师要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3)管理问题。要在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虑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的内容?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哪些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6)把信息技术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地整合起来。研究性学习?
(1)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导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昌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习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快信息技术一其他课程的整合。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首次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在结构上大致包括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
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及其20个学科的49种课程实验教材首次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课程进入实验阶段。2002年秋季,将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启动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入实验阶段。全国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至15%。
2003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将达到同年级的35%左右。
2004年秋季,新课程改革的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将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至70%左右。
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新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任务?
(1)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1)儿童是课程的主体。(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的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4)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3)教学要关注人,以人为本。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包括建立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和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1)建立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2)关心爱护学生。3)展示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4)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哪些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1)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为什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2)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生直接接受书本知识、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的状态,把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学习方式的主动性。(2)学习方式的独立性。(3)学习方式的独特性。(4)学习方式的体验性。(5)学习方式的问题性。如何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如何进行学生评价?
(1)评价目标全面化。(2)评价主体多元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4)评价结果个性化。如何进行教师评价?
摒弃传统的教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观其在课改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尤其是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时,即要坚持德才兼备,又要注意个性差异;既要加强教师自评,又要发挥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评价作用,努力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何进行课程评价?
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对新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方式、操作途径等提出泛的意见和建议。平时做到课课反思,周周回顾,月月小结,期末做好总结。鼓励广大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善于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导处、教科室及时收集处理教师、学生的反馈信息,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一)新课程与教师
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9.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及家长等)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二)新课程与学生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如艺术,综合实践等。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
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5.均衡科目结构。
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棵。
7.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8.开放活动课程:观念开放(体验课程观,平等师生观,三维目标观,生成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教材开放,主体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
9.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民主科学的教管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特点:整体性,实际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新课程与评价
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课程不段改进提高,面向多元。(对话,开放,反思)
3.(1)对学生评价: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
(2)对教师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的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段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发展;
(4)考试改革: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上考虑综合素质。4.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2)对教师评价: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匠”向“教育家”的跨越。
(3)对课堂者学的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1)提前进入情境的“ 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
(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4.创新型课堂教学: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动学习(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习
发展性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3.探究教学观念:(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
(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
4.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因:
(1)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倡导自主学习。
(2)接受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强调发现,探究,研究学习.(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1.校本教研:
(1)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3)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指导;(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研的身体力行者;(5)要有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心。
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转变校长的观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校长是培训的设计着和负责人。转变教师观念,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
(2)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
(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让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八)新课程本身 1.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5)树立终身学习观;(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2.新课程的“新”:(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5)改革课堂教学;(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1.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内容繁难偏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基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具体如下:(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陈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4)生成性。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3.课程目标陈述技术:
(1)课程目标是分层次陈述的,以语文为例:
教育(或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
1-2年级学段目标
阅读目标 教学目标
(2)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知识与技能”);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动词,条件和表现程度。
(4)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5)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6)必要的,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7)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决不能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4.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集体化,高密度,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教学是多重的网状关系,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5.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6.有效教学的策略:(1)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制定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2)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3)教学评价策略。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分为学生成就的评价和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评价=/考试、测验。
7.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创造了条件。(1)了解学生:收集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学校建立学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库(“档案袋”),有共同的学习方式或有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合作学习;(2)从事项目学习或研究:智力展示、专题作业。(学生智力特征,作品质量、交流、师生一同反思),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心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思路。8.理解“教育与生活”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生活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人的生活,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致力于完整人的发展;(4)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也不能还原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9.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10.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有两个基本观点:
(1)价值引导:教育具有方向和目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教育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
(2)自主建构: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通过活动与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通过活动又丰富、发展个体的潜能、素质、素养。
总之,这样的教育,学生得到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教师学生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
11.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2.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3)确定新的教学观。
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 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13.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14.教师的关注:(1)考试科目成绩与考试外的学习(2)知识与技能(3)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4)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5)学生的需要(6)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7)学生学习的自主性(8)学生的尊严 1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道,旨在促进发展;(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具体的理念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自评互评)、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关注成绩,而且关注创新实践能力等)、评价过程动态化(关注结果,尤其是过程,成长记录袋)
6.新课程理论学习提要 篇六
1、青少年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学习等。
2、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3、未来国民素质的培养目标。(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八个具有”,即要使学生:①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②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③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④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⑤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⑥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⑦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⑧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4、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恰恰是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新观念。
5、(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高度负责)。
6、最有价值的知识是那些(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是(基础)的、必须的、(恰当)的。
7、“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这一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第一,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效益,面对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通过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保证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如果我们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违背了教育的原则和国家的利益。
第二,教师要正确把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没有全面发展就没有教育方向,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新能力。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8、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怎样的学习方式?
第一、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第二、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学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发现为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
第三、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出来的,新课程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写作能力搭建舞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让学生通过参与式的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9、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10、如何理解“读书是学习,实践更是重要的学习”。
1)课程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而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那种把课堂看作是唯一的受教育场所,把书本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来源,把教师看作是唯一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的观念已经过时,取而代之的是更加重视生活中工作中和实践中的学习。
2)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只是才变得丰满、深刻。一项研究任务、一次汇报演出、一个主题绘画、一套摄影作品等等,都是锻炼学生设计、分析、思考、行等诸方面能力的好机会。实践证明:酸甜苦辣咸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体验生活、体验社会,即使是失败,也可能成为学生受益无穷的财富。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1、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1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3、(1)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时比例的6%—8%
(2)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
(3)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4)按照课程计划,地方、学校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12%。
14、新课程新在哪里?
一是确立了新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
二是着力精选学生终身发展所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三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体现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的素质教育观念。
四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
五是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六是调整了现行的课程管理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人生机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七是强调合作与对话。
15、为什么说新课程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加强了课程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课程综合化的发展,富有时代感;关注学生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充分体现了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的素质教育观念。
16、新课程倡导的重要观念有哪些?
(1)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这是解决“是谁学习”的问题)
(2)探究性学习的观念(这是解决怎样学习即学习方式的问题)。
(3)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的观念。(这是解决学习途径的问题)
(4)注重情感教育的观念(这是解决学习动力的问题)
(5)教学目标观念(这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6)遵循教学规律的观念(这是解决教的措施与途径问题)
(7)终生学习观念(这是解决学习目的的问题)
(8)扬长教育的观念(这是教育策略的重要调整)
17、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以增进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认知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探究性学习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申,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8、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
第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新课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教学任务服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民主、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运用热爱和尊重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促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学生“学”的能力。
19、新课程强调教学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总目标,为实现这个总目标,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立足人的(本性教育),着眼于学生(自身的潜能开发),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形成现代人的思想,掌握现代人的本领,使学生的(知识)、(人格)、(智力)、(能力)、(个性)等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0、针对学生的培养,新课程认为:“是铁矿可以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第一、扬长教育是成功的教育,包括扬长避短教育、扬长补短教育。人的智力结构通常有很大差异,学生不可能什么学科都学得很好;或长于文史,或长于数理,或长于制作,或长于艺术,这是正常的情况。
第二、每个人的创造潜能只能蕴藏在他的特长之中,教育者的任务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充分挖掘、发挥教育对象的优势,并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因势利导,发展并张扬这种优势,是泥土可以烧威砖瓦,是铁矿可以百炼成钢,是金子就应当放出光彩,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扬长可以激活学生的兴趣,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可似体验成功的喜悦,可以张扬个性,发挥潜在的智能。为学生将来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求全责备会导致平庸,如果只限于忙于“补短”,则必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扬长”,就会压制那些奇才、怪才、偏才。
第三、承认差异,承认智力结构多维性和多元性,以及学生作为生命体的多样性。扬长教育的本质是个性化教育,是对整齐划一传统教育的一种挑战,必须从教育观念、体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育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系列改革。
20、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是什么?
一是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同等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便所有的学生享受公平、乎等的教育;二是课程内容应该呈现多样性,应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三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智力水平、性格、兴趣、思维方式的学生的需要;四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必须公正。
21、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大力开展校本教研,对于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校发展、校长和教师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23、如何开展校本教研?
(1)自我反思。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自定个人教研学习、专业提高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自行学习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把日常教学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
(2)同伴互助。以学科组和学习型办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的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现。以教师提出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人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要引导教师正确处理自主研究和合作研究的关系,要注意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
人的作用,形成目标一致、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优秀教师群体。
(3)专业引领。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名刊和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要形成自己学校“优势专家群体”,聘请特级教师作为校本教研顾问。同时,将国家及本省市的教研专家请进学校,引进他们的新的理念和教学思想,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将“随堂听课、课后评课、评后叙课”作为新的教研常规,促进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立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建立学校之间,学校和教科研机构以及高等学校之间的合作关系,发挥教研机构对校本教研的管理、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构建新课程实施的合作教研氛围,逐步形成教学、教研和科研三位一体的支持网络。
24、新课程课堂教学应如何改革?
一、在教学任务上突出目标意识
二、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主体意识
三、在教学活动氛围上突出情感意识
25、评价一堂课在教学过程中是否真正发挥了学生主体性,标准是什么?
教学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生成发展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
(1)教学评价关注点应该放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自觉程度上。要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要看教师重点讨论、重点讲解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需要,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还要看学生与教师在提问、讨论、作业等活动中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
(2)要关注现代教学理念是否停留在宣言层面上,能否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能否转化成为师生具体的活动方式、活动特点与活动氛围。
(3)关注教学过程的组织程序与活动节奏,从整体上看是否有合理的顺序与秩序,是否能随时因人因事而灵活调整既定安排。
(4)关注活动的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与教育资源利用的适宜程度,要依据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的要求来评价活动程序和活动节奏的科学性、合理性。
(5)关注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情绪体验,要从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实际效果和长远影响去评价教学过程。
26、积极的教学环境应该是怎样的?
和谐(感到安全、温暖、亲切、相互接纳、有归属感);活跃(精力集中,思维活跃,提问、讨论、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民主(尊重学生,不搞一言堂,不让学生感到为难,);平等(朋友式 的关系,不是哄着学生去学习,而是让学生看到教师在关心他们每一个人)。
27、课堂教学的主要要素有教学内容的要素(量)、课堂教学形式的要素(度、序、法、情、时)以及课堂教学效率要素(率)。
28、新课程课堂教学理念的理解,我市提出了“十个不等式”是什么?
第一、满堂问答不等于主动参与
第二、小组讨论不等于合作学习
第三、开展活动不等于探究学习
第四、重视能力培养不等于淡化双基
第五、课堂活跃不等于教学设计科学合理
第六、提倡教学民主不等于不要教学秩序
第七、提倡鼓励不等于表扬越多越好
第八、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不等于每节课都用课件
第九、教学评价不等于只评价教师的教
第十、用教材教不等于教教材
29、有人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讨论、探究、教师总结,只要是学生参与了,至于学生学得好不好就不重要了。对这种观点进行分析。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第一、新课程不是不重视双基,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双基的内涵在不断修正和发展,而人们的观念却停滞不前,对双基的理解过于狭窄。
第二、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界定应在于它的基础性和发展性,将基础扎实简化为仅仅是知识数量的堆积,而且这种狭窄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还在不断升级、强化,变成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
第三、我们既要纠正以往过于偏重双基的做法,又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真正抓好基础,将学科中最基本的、最有用的内容讲深讲透,并且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应当打好的基础。
第四、既要重过程,又不能忽视结论。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
形成离不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它是在学习基础知识的活动中获得的。
30、有人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要在课堂上多做实验、搞搞小制作,多让学生动手,这就是探究学习。试分析一下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开展活动不等于探究学习。
第一、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要实现教学方式“中心”的三个“迁移”。要有“教”向“学”迁移,有“学”向 “悟”迁移。
第二、不是每节课都必须进行探究学习。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不能为活动而活动,任何情境都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第三、教师追求的的应当是本质的东西,不应该是形式,更不应该做表面文章。新课程在强调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探究是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但是探究式教学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它比接受学习方式要花很多的时间,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不可能都采用探究式,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于探究的方式。
31、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要有反思。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有条件的学校,教案要采用电脑输入,实现网上备课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备课实效。
32、如何实现专业引领?
没有专业引领的研究活动,教师的研究很难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第一、校内:成立学校学科指导组织,开展新老教师传、帮、带活动,实行“推门听课制”,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第二、校外: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外出学习,让他们在一些大型研讨会上展露风采等。邀请省内外的各级专家。特级教师搞讲座、现场指导。
33、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这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具体体现。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的教学应从以知识积累为价值取向转到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价值取向,教师的教要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着眼(诱导),着力(引导),着重(疏导)和(指导),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的、互助的、合作)的交流的过程,让学生在愉悦、丰富多彩而充满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培养起良好的思维品质,丰富情感体验、锻炼坚强意志并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4、教学与教研有什么关系?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师的中心工作也是教学,然而,自古以来没有一位优秀教师是只抓教学不搞教研的,实际上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教研,没有成熟教育理论指导的教学是不成熟的或者说是盲目的教学。教研搞不好,教学难有大的突破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搞教研也是在搞教学,它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学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教学的深化,是教学取得成效的有力保证,它推动着教学理论、方法不断向前发展。教研有助于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一套符合个性特点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更健康地发展,使教学上水平、上台阶。
36、泰安市教研室阚主任提出了课程改革必须处理好“十大关系”是什么?
正确处理教育与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的关系,必须将定不移地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实事求是地评价传统教育。
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知识传授为主,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与双基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双基为主,课改初期要特别注意防止双基的淡化和三维目标的虚化。
正确处理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间接知识为主,努力达成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的融通和整合。
正确处理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以接受性学习为主,积极探索探究性学习的新途径。
正确处理考试与多元评价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考试为主,积极探索多元评价。
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确保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
正确处理教教材与用教材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教材为范例教好教材,鼓励优秀教师探索用教材教的方法和途径。
正确处理扬长教育与补短教育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扬长为主,积极做好扬长与补短相结合的工作。
正确处理表扬与批评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以表扬为主,决不放弃批评教育。
36、“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知识传授为主,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对这句话进行分析。
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知识是一个大圆,能力是一个比知识稍小一点的圆,二者
7.新课程教学理论 篇七
陶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强调生活决定教育, 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 教育的意义在于改造生活.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教育.其基本精神是强调教与学、学与用、知与行的结合.陶行知提出以“做”为中心, “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 “拿做来教乃真教, 拿做来学乃实学”, 重视在生活中、社会中学习, 学会生存.这些无不显露出对育人目标和教育特质的深刻理解.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小学生有自己一定的生活经验, 也积累了一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并运用好学生的原有积累, 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在生活中已积累了数学知识, 学习数学知识又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乐趣.数学新课改的这些要求从一个侧面体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的理念, 在多年的课程改革实验中, 我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数学教育实践,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联系自己的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创设生活情境,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现实生活本身犹如一个数学大课堂,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能感觉到许多充满着数学因素的内容, 教学中融入这些内容, 能使学生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 化枯燥为生动地接受知识, 进而能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生活和数学紧密相关的道理, 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热望, 变“要我学数学”为“我要学数学”.同时, 学生在体验、分析、判断、理解生活实例中, 不断学会和积累许多思维方法和数学思想.为此,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良好情境,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由于小学生年纪小、实际生活经验与体验积累得少, 因此, 我就采取模拟生活实践, 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 让学生学习和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数学.例如, 我在执教“元、角、分的认识”这节课时, 我事先请同学们到商场调查各种商品的价格, 再观察售货员和顾客又是如何计算价钱和交易的.上课时, 我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到课堂上, 先让学生互相猜猜它们的价格;然后, 学生和老师一起模拟商场老板与顾客, 进行买卖.学生很乐意采用这种形式, 他们很快地进入角色, 自然而然地运用数量关系算出顾客该付多少钱.这样, 整堂课上得顺利, 学生学得生动实在、轻松.
二、设计操作方案, 在动手中学习数学
科学研究表明:手是大脑的老师, 当双手从事精细灵巧的动作时, 能把脑部一些特殊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的活力激发出来.由于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 他们还不能脱离实际操作去进行思维活动, 这就限制了他们的认识能力.陶先生也说, “只有手到、心到, 才能学到‘真知’, 获得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能力、创造力”.所以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例如, 我在教学“认识正方形”时, 放手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纸, 想办法找出正方形的特点.有的学生通过测量发现, 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通过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 发现四条边一样长;有的学生用一条边与其他三条边分别相比, 发现了边的特点;还有的学生将相对的两条边重合, 再将相邻的两条边重合……尽管有的学生操作不够规范, 或表达不够正确, 但学生通过操作, 发现了正方形四条边一样长这一特点, 得到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 尤其是在操作中体现了自己的主体作用, 学会了创新.
再比如, 体积单位1立方米究竟有多大?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抽象.教学时, 我先把全班学生以12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 每个学生准备一根1米长的米尺, 要求学生用12根1米长的米尺, 围一个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 学生于是明白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 体积就是1立方米.为了让学生体会到1立方米的空间到底有多大, 我让学生分组钻进1立方米的空间里, 亲自感受1立方米空间的大小, 当学生一个个都挤进去的时候, 他们既高兴又惊讶, 原来1立方米的空间这么大, 能挤进这么多的同学.这样, 在同学既兴奋又惊奇的目光中, 我们完成了对1立方米这个体积单位的认识.
三、拓展实践空间, 在运用中学习数学
教是为了不教.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逐渐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 又用于生活”的道理.因此, 拓展学习空间,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在实践中尝试解决生活问题是进一步学习数学, 形成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必要途径.
例如, “千克和克”这一内容, 课堂上学生通过将物品掂一掂、数一数, 再称一称的方法, 已经体会了“一千克”与“一克”的重量.课后, 我再让学生将家中的鸡蛋、硬币、洗衣粉、黄豆、食盐等实物进行称量, 实地感受它们的重量.在此之后, 逐步学会对一些常用物品进行重量估测, 增强数感.
再如, 学习了“方向与位置”这节课后,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运用“方向与位置”的知识画出你家到学校的平面图, 上面要标明一些典型的建筑物, 下次上课时向学生介绍你的家, 也可以交换所绘的平面图互相介绍, 看谁画得清晰、科学, 同时, 对于你的家与学校的位置分布, 你可以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这些生动有趣又带有生活味的问题情境, 可以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 在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 将良好的情绪感应转移到积极生动的探索运用中,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实现“课止而意未尽”的目的.
参考文献
8.新课程教学理论 篇八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 教育功能 博士研究生 政治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徐晓明(1974- ),女,黑龙江大庆人,苏州大学研究生部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管理和诉讼法。(江苏 苏州 215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6年度苏州大学学生工作理论研究科研基金课题“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38318606)
[中图分类号]G6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05-02
一、我国博士生政治理论课程开设的历史渊源及分析
1.课程设置的历史渊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规定,政治课程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必修的学位课程之一。目前,我国各高校现行的博士政治课程设置是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为基础设置的。文科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课程,理工农医科各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开设“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这两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设至今已十余年,长期以来,这两门课程为我国博士生的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可以帮助博士研究生切实解决好根本的政治方向和政治原则问题,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并用以观察社会问题,分析社会思潮及指导科学研究。
2.课程教学的问题分析。在思想认识上,由于政治课伴随着学生从小学、中学、直到博士研究生课堂,大家感觉并不陌生,甚至是很熟悉的。这样就造成教师认识不够、学生不积极的局面,使这门本来十分重要的课流于形式。学生对政治课程的抵触情绪比较严重。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不少人认为,在博士阶段应该进行专业学习,而不应该再学政治课程。
在教学内容方面,根据《规定》的要求,开设这类课程是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原著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有关代表著作。有人认为,该课程偏向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也有人认为,该课程政治色彩浓厚,但在新的形势下,课程功能显得单薄。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学科定位
教育国际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对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必然。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希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为此,要在新形势下对政治理论学科进行正确定位。
1.坚持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始终与政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育应服务于政治,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政治人才以补充社会的管理阶层;二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促使他们政治社会化,即对学生的社会化成长进行政治导向。总之,教育的政治功能可以概括为强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功能。因此,在教育目标上,要相应地注重提高受教育者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尤其要重视对受教育者社会意识形态的识别能力、公民意识的实践能力、遵纪守法行为习惯的培养。面对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要积极与国际接轨,努力培养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又要为留住国际化人才而努力。表现在政治课上,就是既要与博士生的其他专业课程一道实现国际化,又要坚守思想阵地。正因如此,政治理论课程的政治功能必须加强。
2.坚持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开设政治课程这一文化载体,可以向博士生传递文化,使学生接受文化,并适应当代的文化,解决文化观念的冲突。《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要求:“研究生阶段的思想理论教育,应当在大学本科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并注意与专业学习适当地结合起来。”因此,一个和谐发展的博士生,不但要加强政治素养,更应注重文化学习,将二者紧密结合,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和历史的进步中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有素质的人是建立在有文化的基础之上全面发展的人。要以此为立足点,在博士生的政治课程教育中注重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也要加强文化方面的教育,发挥教育延续文化、普及文化和更新文化的功能。
三、建立多功能的政治理论课程模式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研究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确定一个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发挥政治理论课程政治和文化功能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要使博士研究生政治课程既能发挥政治功能,又能发挥其培养创新人才的功能;既能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又能加强科学方法论的教育。
第一,在理念上,立足教学改革,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的规定,以“研究生阶段的思想理论教育,应当在大学本科的基础上继续提高,并注意与专业学习适当地结合起来”为出发点,坚持政治课的理论性、科学性和思想教育性。
第二,在课程教学活动中,打破文理工农医的学科界限,把“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构建。在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要始终以提高博士研究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以培养博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要注重培养博士研究生们思考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在教学内容上,要将科学与精神进行融合,增加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法律、伦理、道德、人文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内的知识和重大问题。
第四,在教学形式上,要以专题讲座的形式授课。选定的讲座题目应既注重夯实基本理论,也注重对前沿问题的研究;既注重政治理论课程的思想教育性,也注重科学性。在讲座的模块设计中,一部分是哲学和政治学一级学科范围的基本理论,另一部分是法学、教育学、经济学、工学、医学、农学等其他一级学科的前沿讲座。
四、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在理念层面上,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本文所探讨的博士研究生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是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一种尝试,我们必须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教育的国际化不等同于一体化、统一化、趋同化,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方化,必须始终把握民族化是全球化进程中永远的底色。
2.在具体层面上,要把握好三个关键因素。一是要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二是要提高授课对象的积极性;三是要合理地进行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设计。为此,需要建立两个机制:一是加强授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做好课程设计的机制;二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争鸣机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若干规定[(87)教政字007号][Z].1987-06-15.
[2]国家教委.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87)教政字004号][Z].1987-03-17.
[3]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我国理工科博士生教育现状剖析及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2(8).
[4]郭凤志.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改革需要新的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2(3).
[5]张丽.理工科博士生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迫在眉睫[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
[6]廖志诚.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新课程教学理论】推荐阅读:
教学能手理论考试——新课程理论知识试题11-07
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测试题11-07
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07-20
音乐新课程教学反思07-30
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09-09
新课程理论填空题07-01
新课程英语的教学反思09-21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课程2014年暑期教学方案07-13
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07-26
新课程教学理念学习体会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