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读苏轼

2024-11-18

大浪淘沙读苏轼(精选6篇)

1.大浪淘沙读苏轼 篇一

浪淘沙刘禹锡怎么读

浪淘沙刘禹锡怎么读

làng táo shā·jiǔ qǔ huáng hé wàn lǐ shā

cháo dài :táng dài

朝代:唐代

zuò zhě:liú yǔ xī

作者:

jiǔ qǔ huáng hé wàn lǐ shā,làng táo fēng bǒ zì tiān y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rú jīn zhí shàng yín hé qù,tóng dào qiān niú zhī nǚ jiā。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浪淘沙学生作文

蔚蓝的大海,无边无垠,艳阳高照,海面上波光粼粼,闪烁着亮丽的光泽;海,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时而来一阵狂风,海浪就不断地翻滚,雪白的浪花翻涌卷起千堆雪,波涛汹涌澎湃,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白色的浪花一朵连着一朵,翻滚着,澎湃着。一艘艘帆船迎着风浪行驶在海面上,真是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啊!各种各样的鱼群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嬉戏着。海是如此的广阔富饶,深不可测。举目望去,海的尽处是天,天的尽处是海,海天茫茫连成一片,令人心境开阔。海中间的田地也是如此的辽阔,看不到尽头。每天从朝霞冉冉升起到暮色苍茫笼罩大地,浩浩荡荡的`海水不停地推拥着大地,不停地冲涤着大地。就这样,一日复一日,一月复一月,一年复一年,循环往复。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两千年……过去了,浩瀚深沉的东海竟变成了令人赞叹的美丽桑田。有一天,著名诗人白居易来到东海渡假。目睹了这神奇壮观的景色,白居易情不自禁地感叹道:“世间万物,变化无常!变化无常!”白居易被大自然的力量深深地震撼了,心中创作的灵感被点燃了,诗情难抑,他万分感慨地提笔疾书: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开心点评:小作者能在深刻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生动优美的语言,新颖别致的写法, 体现出作者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

2.大浪淘沙读苏轼 篇二

在中国宋代浩渺的词坛, 文人繁若碧空星斗, 其中亦不乏璀璨耀眼者。但若论最引人夺目的, 我一直认为非一人莫属。他就是苏轼。苏轼的明亮在于他的特别, 而他的特别, 则源于他独一无二的为人和学识。苏轼的为人, 用他的侍妾巧云的话说, 就是“一肚子不合时宜”。因为他的不合时宜, 因为他是书生与文人的心性, 却偏偏又有了政治家的志向, 心性与志向相悖, 现实与理想相矛盾, 这就注定了他的坎坷人生。

在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进行时, 苏轼先是上书批评新法引起的种种弊端, 建议神宗不要“求治太急, 听言太广, 进人太锐”;然后又在开封府进士考试时, 出题影射王安石怂恿神宗独断专任, 败坏国事。结果触怒王安石, 被诬告贩运私盐, 接连遭到“变法派”的打击排挤。无奈, 只好在熙宁四年 (1071年) 自请离京, 出任杭州通判。

此后十多年里, 苏轼辗转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等地, 且不断受人诬告陷害, 以致在湖州任上被捕入狱, 险些被杀。直到神宗死后的1085年, 他才得以回京任职。

苏轼外任十多年, 吃尽了“变法派”的苦头, 可是当司马光决定废除新法时, 他又唱起反调, 说“法相因则事易成, 事有渐则民不惊”, 说新法与旧法各有利弊, 且推行多年, 即使要废除新法, 也需循序渐进, 不可骤然废之。

司马光拒不采纳他的建议, 苏轼又在政事堂议政时陈述自己的观点。苏轼的不合作态度, 令司马光非常气愤。当时的御史、谏官多为司马光推荐, 尽管司马光并未授意, 他们也知道应该怎么干, 于是苏轼又开始不断遭到“保守派”的攻击陷害, 两年后不得不再次离开政治中心, 出任杭州知州。

此后4年, 苏轼曾两次被召回中央任职, 但打击迫害如影随形, 元丰八年 (1093年) , 任礼部尚书的苏轼再次请求外任, 出任定州。

但外任又岂能躲过祸灾?这一年, 哲宗赵煦亲政, 起用“变法派”, 黜退“保守派”。重新掌权的“变法派”对“保守派”大举报复, 苏轼又被当作“保守派”遭到攻击诬陷, 被一贬再贬, 一直贬到岭南的儋州 (今海南省儋县西北) 。直到哲宗死后, 徽宗赵佶即位大赦, 才得以“内移”, 而苏轼最终也没回到京城, 于建中靖国元年 (1101年) , 病死在北归途中, 终年65岁。

苏轼的“不合时宜”, 使他既不被“变法派”所容, 也不容于“保守派”, 后半生不断受到打击迫害, 即便是在去世后, 还要被人诬陷。

他去世第二年, 蔡京出任宰相, 将司马光、文彦博等“保守派”120余人定为奸党, 刻碑立于各郡县, 名曰“元祐奸党碑”, 苏轼也名列其中, 他的文集, 也被蔡京下令禁毁。

苏轼的“不合时宜”, 让他吃尽了苦头, 然而他的“不合时宜”并非任性所为, 也非庸人刁夫所说的“不识时务”。他之所以既不追随王安石, 也不追随司马光, 始终保持特立独行的姿态, 是有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是为了国家, 而不是一己私利。这就是司马光所说的“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士大夫, 他所追求的不是功名利禄, 不是某一集团的认可, 甚至不是皇帝的赏识, 他忠于的只有自己的良知和天下苍生。

只此一点, 已注定了他的多舛和伟岸。比起那些顺风顺水的宠臣, 他的境遇是多么凄凉, 但比起那些畏于帝王、权臣的淫威, 苟且偷安、看风使舵的“俊杰”, 他又是多么难得。只是一个“不合时宜”就不知比周围的人高出多少。这样的人怎么能不引人注目?然而, 他的夺目, 不止于此。当他因言获罪, 屡遭贬斥时, 他的身上又散发出另一种常人没有的光辉:他的达观洒脱。

他是一个诗人, 所以喜欢“诗言志”。结果, 人们不但知道了他的洒脱, 也记住了他精妙的诗词。

被贬黄州时, 他作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纵观全词, 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状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其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不禁让人为之赞叹。

此间, 他还作下了大气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其中, “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人们尤为喜爱的名句。长江朝东流去, 千百年来, 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 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这是一种浸透着深沉历史沧桑感的气魄与超越, 超越了万古时空, 超越了得失荣辱, 而直问生命本身。

在被贬密州时, 他又作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的“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传播广泛久远。月亮也有圆缺亏损, 有着自己的遗憾;相应的, 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字里行间充满了哲理, 也透露着作者的洒脱豁达。

此间他的诗词, 不仅有对政治和人生的思考, 也有对景物的深情描述。如他贬谪杭州期间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以绝色美人喻西湖, 可谓神来之笔, 新奇别致。这一出色的比喻, 被宋人称为是“道尽西湖好处”的佳句, 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别名。后来的诗人甚至为此搁笔:“除却淡妆浓抹句, 更将何语比西湖?”

屡屡的打击, 不但更加凸显出苏轼的大气, 也成就了苏轼的诗词。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张晓风在《不朽的失眠中》的感慨:感谢上苍, 如果没有落第的张继, 诗的历史上便少了一首好诗, 我们的某一种心情, 就没有人来为我们一语道破。如此, 因苏轼的坎坷遭遇, 诗的历史上又多了多少好诗, 我们又有多少种心情, 被一个贬谪的人一语道破。如此说来, 苦难也并非一定是坏事。要看它遇到了谁, 遇到了苏轼, 就变成了平和的微笑和不朽的诗篇。

苏轼的诗词好, 是出了名的, 可是让人称赞的, 却不止是诗词。他是那个时代的文艺全才。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北宋名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创了宋代诗歌的新风气;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一扫当时绮艳柔靡的风尚, 为豪放词的创始人;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在多种艺术上, 苏轼都代表着当时的极高水准。

但奇怪的是:苏轼是书法家, 有人说他连执笔都不会。同样的, 身为杰出的词人, 李清照却说其不懂音律和句读。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人认为是其汪洋恣肆的才气, 才使他在各种艺术上纵横驰骋、游刃有余。在文学史上, 苏词与李白诗一样不可刻意去学。我很赞同此说。

苏轼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 这是谁都无法否认的。虽然苏轼在每一个领域都未必是最好的, 但整体来看, 在如此多的领域, 取得如此高成就的, 整个宋代, 乃至整个中国, 除了苏轼, 恐怕再无一人。苏轼有足够的理由骄傲。

苏轼的才学是公认的, 他的政绩也是有目共睹。甚至, 很多普通百姓牢牢地记住了他, 不仅因为他是一个才子, 而且是一个好官。

元祐四年 (公元1089) , 苏轼被贬杭州时, 灾荒、瘟疫流行。时任杭州太守的苏轼体恤民情, 派人做稀粥、药剂, 救活了很多人。他自己捐了50两黄金, 还从公款里拨出2000缗钱, 作为治病基金, 设立了由官府主持的“安乐坊”。收纳贫困病人, 为其治病。他经常躬身病坊, 派寺院僧医管理坊事, 得医而愈者千余人, 在古代官方慈善医疗事业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安乐坊”当为世界上第一个公立医院。

元祐五年 (公元1090年) 正月, 杭州又爆发了严重的瘟疫。病人的主要症状是手脚冰凉, 腹痛腹泻, 发热恶寒。这是一场来势汹汹的可怕寒疫, 当地医生一筹莫展, 救治无方。又因粮食短缺导致粮价暴涨, 出现了大面积饥荒, 不少人被迫用草根树叶来填肚子, 处于下层的杭州百姓饥疫并作, 无钱医治, 许多人不治而亡。

为了控制瘟疫的流行, 苏轼以民生为重, 将好友巢谷专治风寒时疫的“圣散子”秘方公诸于众。他让杭州僧人按方大锅熬药, 然后分设在杭州城街头, 免费布施百姓, 不问男女老少, 各服一大碗, 祛除瘴气。苏轼的这个药立竿见影, 患病轻的一大碗喝下去很快就能见效, 病重的连服几碗, 配上饭食也得以康复。

但此方的得来却并非易事, 在苏轼多次苦苦相求下, 他的好友巢谷才违背祖训, 把“圣散子”秘方告诉了他, 并要他指江盟誓不再传授他人。然而为了百姓民生, 一向重信的苏轼, 违背了他的诺言, 把药方传给名医庞安常, 要他传于后人。庞安常果然没有辜负苏轼, 在他的著作《伤寒总病论》附着此方, 从此传于天下。

同年, 苏东坡见西湖年久失修, 淤积严重, 许多有钱人把西湖一部分占为己有, 更糟糕的是湖水被污染, 人们只能喝钱塘江里有点咸味的水。于是上奏朝廷, 多方筹措治湖经费, 并亲自规划设计, 带领军民疏浚西湖, 将清理出的污泥变废为宝, 在湖中筑起一座长堤, 供百姓们通过, 然后又在上面遍种花木。由此, 有了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 西湖也得以恢复了本来面目。

苏轼不但勤政爱民, 而且立足实际, 法理兼顾。《春渚纪闻》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一次, 一个被告、一个原告来到了衙门。被告是做扇子的, 原告是一个绸缎商, 被告曾经向原告借了大概有价值两万钱的绸缎, 用来做扇子, 时间到了没有还。于是绸缎商不干了, 把他告进衙门。

苏轼一问才知道, 这个做扇子的, 父亲去世了, 贴了一大笔钱, 赶上夏天到了老下雨, 扇子人家用不上, 做出来的扇子卖不出去。这怎么办呢?苏轼想, 如果判他必须限期还钱, 那就是逼得他家破人亡, 可这绸缎商也要生活, 不判还钱, 他又怎么办?思来想去, 苏轼对卖扇子的说, 去你们家拿上2 0把扇子, 我来给你卖扇子, 把人家钱还了。这人听了还有点发懵, 但既然知州说了, 就回家里抱了二十把扇子。苏轼二话没说, 拿起判笔, 开始在扇上画一些石头, 画一些枯木, 画一些竹子, 画一些兰花……画完后, 苏轼告诉那人, 你现在拿到外面去, 一把至少能卖一千钱。果不其然, 这位仁兄拿出去一卖, 一会儿两万钱就回来了。

苏轼判案, 依据法律, 也结合实际。他认为法律是为民众服务的, 不是迫害民众的。苏轼的断案理念, 是否也应该给我们今天“铁面无私”的法官们一些启示呢?

无疑, 苏轼是一个好官。他始终都秉承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对于百姓, 他一刻也不曾忘过, 无论是在京城, 在杭州, 在黄州, 还是被贬海南, 无论他有权利还是没权利, 他都尽力为百姓做事, 他自称是“伫立望原野, 悲歌为黎民”。而百姓对他也是极爱戴的。他来到杭州时, 百姓夹道相迎;他离开杭州时, 百姓又夹道相送。杭州的苏堤、东坡路、学士桥……众多以他命名的地点, 无不表达着百姓对他的怀念。他只在登州做了五天知州, 他走后, 却得到百姓设祠纪念, 于是有了“五日登州府, 千载苏公祠”的佳话。

他喜欢手执纸扇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的这个造型, 被当时的文人雅士争相效仿, 大家以此为高雅和时尚。因为爱戴, 人们又编出了苏小妹这个可爱的才女, 杜撰出她与苏轼的种种趣事。千百年来, 人们一直津津乐道, 故事的真实性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 故事中有那个人们热爱的学士。就是这样, 苏轼以自身耀眼的光芒, 被各个阶层的人牢牢记住。他像一个多棱镜,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 都是那样的光辉, 灿烂。

最终构成了一个无人替代、历史不能忘记的苏轼。诗中, 词中, 民间传说中, 他的身影无处不在。他的才气, 他的豁达, 他的为人, 他的为官……凡此种种, 都注定了他这个独一无二的苏轼。只有他历经千年, 依然鲜活、依然耀眼, 他是注定要永恒的。

当林语堂先生的《东坡传》传到西方时, 苏轼同样倾倒了很多西方人。2000年, 在法国《世界报》评出的上一千年12位“世界千年英雄”中, 唯一的中国人就是苏东坡。2000年7月法国《世界报》用两个整版介绍了他。这不奇怪, 他是注定要传世的, 无所谓时间也无所谓空间, 因为他有着人类太多的赞叹, 太多的亲切, 太多的热爱……他走到哪里, 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 响彻在那里人们的心坎上。

3.我读苏轼作文 篇三

于是,我上前彬彬有礼地问道:“对不起,打扰一下。请问阁下尊姓大名?”那人刚吟毕“何似在人间”,闻此话,喝一口酒,不慌不忙地说道:“敝人苏轼,东坡。”天!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我竟然遇见了苏轼,还是在这千古佳句的诞生之时!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东坡先生又开始滔滔不绝了,我嘛,会背,也跟着和道:“不应有恨……”一词至终,先生很是奇怪:“汝乃何人,怎知吾词?”“不好意思忘了了,我是21世纪的。至于这词嘛,是我们教的么。”我说,“哎,对了。东坡先生,你被贬密州,是不是很伤心?”这位伟大的词人陷入了沉思,我细细端详起他来。见先生面如冠玉,那双眼睛睿智深邃,英气勃发,飘飘然似神仙,有当年的风范。再细看时,却又与不同。孔明自信,却为人谨慎,哪有这般达观洒脱?

只听他大笑三声,继而说道:“苏某一生,大起大落多矣,区区贬谪,何足挂齿!须知,几何,白驹过隙,弹指即逝,吾虽幽愤,但与其碌碌一生,不如奋发有为,在其位而谋其政,不在其位则赏月吟诗,对酒当歌。岂不乐哉!快哉!”此刻,先生脸上阴云全散,神采奕奕。他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酒,朗笑着,对在一旁点头微笑的我说:“尔等幸逢盛世,更当发愤图强,休将年华付水流啊!……”

这一席话,说得我茅塞顿开。是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这一生会历经许多挫折和失败,但这些,却总是成功的源头,生虽短暂,但我们又怎不可将其锻造得灿烂无比呢!

4.我读苏轼高一作文 篇四

苏轼,你的心到底是怎样的豪放与豁达?即使被贬、即使离开朝廷,都还能写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样的伟大抱负,你到底拥有着怎样开阔的视野!竟将大自然给予我们的财富看得如此透彻与清晰。

在那个月光皎洁、柔和的夜晚,你望着黑色宝石一般的夜空和镶嵌在上面的玉石一般的月亮,与张怀民这般“闲人”在承天寺夜游中,轻声吟道:“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心中也不禁隐隐有些惆怅。

苏轼啊!我喜欢的是你的人生态度,得意时可以饮酒尽欢、失意时可以饮酒取欢。要是我与苏轼你出生在同一时代,我想我一定要和你成为一对“酒坛双子星”!

5.大浪淘沙读苏轼 篇五

上天眷顾我吧,你和我又一次次相遇,那松林中留下你我的足迹,月亮见证了我的真情,风儿陪伴你的深意,很多时候都是我说你听,你只是低头笑语,两情相悦的`我们好幸福,也使许下“不仕不婚”之诺的我第一次有了成家的想法,双方父母都极欢喜,那一日你终于成了我的妻,你十六岁,我十九岁。你是个好妻子,尽贤妻良母的责任;你是个好媳妇,孝敬长辈尽本分。年轻的我为问仕途,每夜读书,有你红袖添香,当我冥思苦想,陷入困境,你只一句,便使我豁然开朗,你是多么聪明的女子啊!只知苦读的我不晓人间冷暖,是是非非,只是一颗诚心对人,你常在我身边提醒,叫我莫盲目信任,时间证明了我的妻,你说的一切都对,你是多么富于智慧!进京赶考时,你对我左叮咛右嘱咐,少说话,做真人,听父命,问兄弟,你说我此行必中,你等我衣锦还乡。

京城繁华之地,歌舞升平,烟花柳巷,虽然一举功名得中,我却无心沉醉,只想着能够早日回乡见到你。回乡之路遥远,我心却早已回到眉山,不知此时的你是否收到了我的喜讯,是否已然开始对镜梳妆,等待我的归期。一路写下无数诗篇,却不曾为你留下一句,因为我知道,对你我言辞拙笨。见到你时,你一如当初我们初相遇时的微笑,只是我读懂了那个眼神,含着千种关切,万般问询,我对你一笑,相信你明白你的夫君,放宽心。我的妻,从此之后,你将随我奔波各地,有你我时时处处安心。

你我相伴十年,不长,太短。你在我不知道时患病,我却不曾对你嘘寒问暖,只是你在关心着我的一切,当你我阴阳两隔,我才知造化弄人,知音难觅,再也找不回昔日的贴尽人。我醉酒心碎:纵使身边再有红颜,又有哪一个是你?没有了你的日子,无人警醒我的言行,更无人为我指点迷津,仕途之上一再被贬,我再没有你相伴的快乐容颜。

多少次期盼你入我梦来,我好向你倾诉内心的苦闷;又多少次你似曾来过,只一笑便翩然逝去。今天我已不惑之年,而你离别我也已十年,终于在昨夜你入我心来,还是那间房,那轩窗,你晨起正梳妆,我去牵你的手,你却只看着我,泪水何止千行,我想对你说千言万语,却唯有泪眼相对,一片迷茫!不想醒来,却又醒来,唯有泪痕依然在脸庞。想必你此时还是当年模样,而我却是鬓发如霜,纵使真正相逢,你是否还认得我的模样?

6.读李白苏轼秦观的诗感悟 篇六

读李白的诗,感觉那不是文学,是摄影作品。

李白使用文字,就如同摄影师使用照相机。他有能力用文字摄影,把雄伟浪漫,美仑美幻的自然真实准确的呈现给你。

当我读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时候,总有种感觉:李白真神人也!

苏轼更喜欢在他的诗词里展示他的精神世界,对人生深深的`思考。这是苏轼和李白最大的文学气质差异。

同样是写庐山,李白喜欢写庐山的雄伟,于是就有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更愿意思考庐山的内涵,于是就有了:“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写精神世界,是非常难以把握分寸和尺度的。正如曹操所言:“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苦比甜多,那么我们怎么可以不写人生的苦呢!

我们应该怎样描写苦,才是文学的巅峰,才是众生的福音。

戴复古写过一首词,有曰:“千首富,不救一生贫。”

如果一个作家写的苦让我们的读者更愤怒了,更压抑了,更纠结了,更失去方向了,这样的文学真的是上乘之作吗!?我们应该这样刻画生活里无处不在的苦吗!?

苏轼的朋友因为乌台诗案被牵连,发配蛮夷之地的岭南,归来京城后与苏轼相聚畅饮。席间,苏轼和朋友歌女的一番对话让苏轼诗兴大发,挥笔写就那首著名的《定**,常羡人间琢玉郎》。

“万里归来年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蒙冤受屈,背井离乡,艰苦卓绝的生活后,那个人回来了,那个人似乎是比从前年轻了,而且那个人是笑着回来了,笑得那么自然,美好,带着岭南梅子的香甜。

于是观众大惊,难道痛苦让人年愈少,笑时犹带岭梅香吗!?

于是答案呼之欲出,那答案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

当痛苦被文学家转化为轻松和答案后,我还是想哭泣,但我绝对不会迷茫。

秦观是苏轼的学生。在秦观的作品里,到处都是苏轼的影子。

下面,我想引用能让我泪流满面地一首词,那就是秦观的《鹊桥仙》。

让我们怀着敬仰的心,在飞奔的泪水中体味下什么叫做顿悟。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牛郎织女的爱情,有着迢迢银河阻渡,多么悲凉。

然而在诗人眼里,一年一度的相逢,却胜似人间厮守的无数,这是为什么呀?难道柔情似水,佳期如梦,都不忍回头看鹊桥的归路般深厚的爱情,相逢一次就足够了吗!?难道一年一度的相逢不是可悲可叹的悲剧吗!?于是我们再次需要答案。

那答案就是,“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肉体远隔天涯海角,但是情在那里,但是心在一起,难道这不是最美的爱情吗!?难道这不是最真的答案吗!?

当一个人有能力用文字拍摄真实,他就是诗仙。

上一篇:教学开放周活动报道下一篇:4.25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计划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