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英才论坛开幕词

2025-01-26

管理英才论坛开幕词(精选13篇)

1.管理英才论坛开幕词 篇一

主持人: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我们“中国式管理论坛”。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下午到会的嘉宾和我们媒体的朋友。首先介绍今天到场的嘉宾朋友,卢俊卿先生,天九伟业集团董事局主席;韩曦晨先生,中国经营报副总编辑;文鸣旭先生,北京四环医药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朱桦先生,中国惠普商学院高级委员会主席;钱中华,盛大网络北京公司总经理,王颖先生,北京理实佳讯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欢迎我们嘉宾的到来。

下面再介绍一下我们今天到会的媒体朋友,《中华工商时报》的王志新先生,《商学院》的马飞先生;《销售与市场》的邓秋良先生,慧聪网的孔蕾蕾女士,《中国经营报》的吴晓燕女士,《数字商业时报》的余杨女士,中国管理传播网的汪兴洋先生,《中国诚信杂志》的李蓉女士,佐思网的林玉光先生,中国咨询网的李伟女士,《中国咨询导报》的梁志坚,《前程无忧》的李静明女士,感谢大家的到来!

这次管理论坛同时要非常感谢我们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新浪网财经频道,慧聪网企业管理频道,中国管理传播网,中国佐思网给我们的大力支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今天,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严峻,企业发展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管理提升和一个管理变革的过程,一个想长久生存发展的企业,必须使我们回归到管理的竞争,作为咨询行业提供咨询服务,为帮助企业解决管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的中国咨询业来说,我们如何才能肩负和企业一起共同崛起的重任,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另外大家也关注了在我们管理界大家共同频繁探讨的一个词,也就是“中国式管理”,中国50文化的背景,使在这个土壤上生存的文化烙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中国的咨询企业能够真正的帮助企业管理,推动企业的管理变革,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关心的也是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

为此,理实公司联合中国科技咨询协会、新浪网、慧聪网包括中国管理传播网同时开展中国企业管理咨询效果的联盟调查活动。另外,我们也组织了今天这样一个跟大家在一起交流的论坛平台,其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我们管理界、企业界、媒体界还有咨询业的人士共同来参与,从多视角、多方位透析中国文化背景下企业管理和咨询模式的对接,共同探索适合中国本土企业的中国式咨询服务的.模式,共同推动中国咨询行业快速发展和规范的发展。

2.管理英才论坛开幕词 篇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建伟, 天津山西商会会长、全国晋商联盟主席张世伦, 万维投资董事长、南京大学商学院北京校友会会长张方,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严晓青, 深圳中冠投资合伙人、国盛里昂 (上海) 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杨晓湖, 北京筑福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有, 德勤人力资本咨询合伙人吴胜涛, 北京科诺伟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洪华, 北京宏泰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理哲等数十位政界高层、学界名家、企业家领袖出席, 与现场上千位企业家共同围绕“新希望·新梦想——中国民营企业的春天”的主题, 展开智慧碰撞, 商讨民营企业高效经营与持续发展的涅之道。

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王爱民先生为本届论坛致辞。他指出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广大, 同时王主席对本届论坛为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帮助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论坛嘉宾分别针对新时期民营企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企业资源平台化、成功企业国际化、商业模式转型与升级、中小企业融资及上市、企业家与中国梦等众多问题展开思维激荡与观点直击, 为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答疑解惑。最后的圆桌对话环节中, 北京影响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海炜作为主持人与来自实体、投资、咨询等行业的专家和企业家共聚一堂, 就“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塑造”这一话题展开见仁见智的讨论, 全面分析了中国民营企业家面对未来众多不确定的因素, 需要具备的核心竞争能力。众嘉宾多角度、全方位的专业视角给在场千名企业家提供了更加宽广的经营思路。

3.论坛开幕词博鳌 篇三

众所周知,即便在经济发展显著的中国,胡锦涛国家主席也提倡将要实现平衡的和谐社会。同时,温家宝总理在最近的“两会”的政府报告当中,也多次强调发展的内容至关重要。去年11月份,在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上,各国首脑对发展战略达成了共识,那就是经济发展应该是平衡的、包容性的、可持续性的、有创意的和安全的。如果这些概念得不到落实的话,任何一个战略最终只不过是纸上谈兵。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我

们论坛的主题“包容性发展”非常适时。在这个论坛上,我们希望不仅倾听社会官方及各位理解,而且也要寻找民间人士的见解,彼此分享智慧。

另外借此机会,我想就最近日本特大地震和海啸说两句。在最近的地震和海啸之后,我们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国地区的各种支援,中国政府也在第一时间表示提供各种支援的意愿。对此我谨代表日本对此表示感谢。来自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地区支援日本,连日本也有报道,给从事救灾的人们给予很大鼓励。这次日本地震海啸造成另外一个灾难,也就是福田第一核电站的事故,我们正在继续解决这个问题。这次不仅令周边国家,而且令整个国际社会非常担忧,对此我表示遗憾。现在断定结论为时尚早,但我个人认为我们不应该因为这一次事故就一下子放弃所有核电站,这样的想法目光比较短浅。但是,我认为至少重新考虑核电站的安全标准是今后不可回避的大问题。

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

working together toward a better future for asia and the world keynote speech by h.e.xi jinping presid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t the boao forum for asia annual conference 2013 boao, hainan, 7 april 2013 尊敬的各位元首、政府首脑、议长、国际组织负责人、部长,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your excellencies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 speakers of parliament, heads of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ministers, members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f the boao forum for asia, distinguished guests, ladies and gentlemen, dear friends, in this balmy season with clear sky and warm, coconut-scented breeze, i am so glad to meet all of you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2013 of the boao forum for asia here in hainan, a picturesque island embraced by the vast ocean.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朋友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年会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很有现实意义。相信大家能够充分发表远见卓识,共商亚洲和世界发展大计,为促进本地区乃至全球和平、稳定、繁荣贡献智慧和力量。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遍布全球的众多发展中国家、几十亿人口正在努力走向现代化,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同时,天下仍很不太平,发展问题依然突出,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整体复苏艰难曲折,国际金融领域仍然存在较多风险,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上升,各国调整经济结构面临不少困难,全球治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亚洲发展同其他各大洲发展息息相关。亚洲国家积极探索适合本国情况的发展道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有力促进了世界发展。亚洲与世界其他地区共克时艰,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给世界带来了信心。亚洲同世界其他地区的区域次区域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和美好前景。

asia is one of the most dynamic and most promising regions in the world, and its development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continents.the asian countries have energetically explored development paths suited to their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greatly boosted glob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ir own development.working side by side with the rest of the world in time of difficulty to tackle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asia has emerged as an important engine driving world economic recovery and growth.in recent years, asia has contributed to over 50% of global growth, instilling much needed confidence in the world.what is more, asias cooperation with other regions of the world at regional and sub-regional levels has great vitality and promising prospects.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亚洲要谋求更大发展、更好推动本地区和世界其他地区共同发展,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还需要爬一道道的坡、过一道道的坎。

but we should also be keenly aware that asia still faces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boosting both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joint development with other regions.the road ahead remains a bumpy and twisted one.——亚洲发展需要乘势而上、转型升级。对亚洲来说,发展仍是头等大事,发展仍是解决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asia needs to transform and upgrade its development model in keeping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sustaining development is still of paramount importance to asia, because only development holds the key to solving major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t faces.it is important that we should shift the growth model, adjust the economic structure, make development more cost effective and make life better for our people.——亚洲稳定需要共同呵护、破解难题。亚洲稳定面临着新的挑战,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都有所表现,实现本地区长治久安需要地区国家增强互信、携手努力。

--we need to make concerted efforts to resolve major difficulties to ensure stability in asia.stability in asia now faces new challenges, as hotspot issues keep emerging, and both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threats exist.the asian countries need to increase mutual trust and work together to ensure durable peace and stability in our region.——亚洲合作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加强亚洲地区合作的机制和倡议很多,各方面想法和主张丰富多样,协调各方面利益诉求、形成能够保障互利共赢的机制需要更好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充实内容、深化合作。--we need to build on past success and make new progress in promoting cooperation in asia.there are many mechanisms and initiatives for enhancing cooperation in asia, and a lot of ideas on boosting such cooperation are being explored by various parties.what we need to do is to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build consensus, and eich and deepen cooperation so as to strike a balance among the interests of various parties and build mechanisms that bring benefits to all.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共同发展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符合各国人民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和世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第一,勇于变革创新,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长期以来,各国各地区在保持稳定、促进发展方面形成了很多好经验好做法。对这些好经验好做法,要继续发扬光大。同时,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要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冲破制约发展的旧框框,让各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出来。要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力度,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更加注重改善民生。要稳步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为世界经济健康稳定增长提供保障。亚洲历来具有自我变革活力,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使亚洲变革和世界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第二,同心维护和平,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不能这边搭台、那边拆台,而应该相互补台、好戏连台。国际社会应该倡导综合安全、共

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各国交往频繁,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关键是要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与和平谈判,妥善解决矛盾分歧,维护相互关系发展大局。

第三,着力推进合作,为促进共同发展提供有效途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各国联系紧密、利益交融,要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要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平衡发展,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基础。要积极创造更多合作机遇,提高合作水平,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国人民,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多作贡献。

周文重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全球经济复苏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新兴市场国家和亚洲多数经济体增长放缓,改革红利正在衰竭,2014年将是改革的关键期。在此背景下,此次年会把“亚洲新未来:寻找和释放增长新动力”确定为年会主题,希望与会嘉宾思想碰撞,为新一轮改革寻找切入点和新思路。

周文重表示,2014年年会各场分会将围绕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三大主题展开讨论。改革类议题包括全球金融改革,能源格局的变革,新兴经济体竞争优势的重塑,央行的未来,放松管制与民企机遇等。创新类议题包括健康服务产业,4g与移动互联网,3d打印、数字制造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电子商务,上海自贸区与制度创新等。可持续发展类议题包括气候变化,汽车与社会,人的城镇化,网络安全,医药行业的商业伦理等。此外,年会将开设“丝绸之路经济合作”分会,并与香港特区政府合作举办推介活动。

论坛简介

论坛得到亚洲各国普遍支持,赢得世界广泛关注。论坛目前已成为亚洲以及其他大洲有关国家政府、工商界和学术界领袖就亚洲以及全球重要事务进行对话的高层次平台。论坛致力于通过区域经济的进一步整合,推进亚洲国家实现共同发展。论坛的宗旨是立足亚洲,面向世界,促进和深化本地区内和本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与合作。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通过论坛与政界、商界及学术界建立的工作网络为会员与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合作提供服务。

论坛历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亚洲各国通过自身努力,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影响力日益上升。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亚洲经济总体发展迅速,东亚经济实现了腾飞,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东亚奇迹”,并成为世纪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亚洲在20世纪末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但经过自我调整与改革,经济已迅速复苏。

亚洲大多数国家实行开放政策,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联系日益密切,双边、区域、次区域以及跨区域的合作逐步展开。各国间工商、金融、科技、交通、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增加。东盟与中日韩(10+3)已进入实质性阶段。东南亚国家联盟经济一体化、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次区域合作正在进行。亚太经济组织、亚欧会议、东亚—拉美论坛等跨区域合作也在向前推进。可以预言,亚洲经济发展与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发展,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日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进一步发展的新形势下,亚洲各国面临巨大机遇,也面临许多严峻挑战。这要求亚洲国家加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合作,也要求亚洲国家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如何应对全球化对本地区国家带来的挑战,保持本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相互间的协调与合作已成为亚洲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亚洲国家和地区虽已参与了apec、pecc等跨区域国际会议组织,但就整个亚洲而言,仍缺乏一个真正由亚洲人主导,从亚洲的利益和观点出发,专门讨论亚洲事务,增进亚洲各国之间、亚洲各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交流与合作的论坛组织。鉴此,1998年9月,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和日本前首相细川护熙倡议成立一个类似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亚洲论坛”。

4.论坛开幕庆典演讲 篇四

今天,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质量监督分会和我局在这里共同主办中国建设工程质量论坛,我感到非常高兴。这是全国建设系统第一次举办工程质量论坛,而第一次就选择在深圳举办,表明了建设部对我市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对我市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25年来所取得成绩的高度肯定。在这里,我代表深圳市建设局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对前来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建设部、省建设厅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和指导我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我局各项工作的全国兄弟省、市建设主管部门和质监机构表示衷心感谢!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工作是建设主管部门的第一职责、第一要务。25年前,我市率先在全国成立了第一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开创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先河,发挥了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中的“试验田”作用。正是由于我市成功实施这一制度,国务院于1984年颁发了《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要求各地成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从此,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作为一项制度正式在全国开展起来,为国家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25年来,我市以保证建设工程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勇于改革,在工程质量监督检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基本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工程质量监管体制,规范了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二是培育了健康有序的建筑市场,构建了工程质量监督检测“阳光作业”机制;三是建立健全了法律法规体系,率先于1994年在全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工程质量条例》;四是打造了一支精干队伍,质量监督、检测工作从业人员分别发展到187人和383 人;五是建成了一大批优质工程,自1987年我国设立建筑工程最高奖---鲁班奖以来,我市有40项工程获得了鲁班奖,占全国获奖总数1001项的4%。

5.康复论坛--开幕式致辞 篇五

在神经系统疾病康复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 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下午好!孟夏草长,花开五月;万物竞茂,于斯为盛。在这繁花似锦、激情涌动的美好时节,各位嘉宾远道而来、齐聚一堂,共商神经康复医学发展大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请允许我代表论坛组委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向到会的各位专家、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为论坛的召开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工作人员、单位和新闻媒体表示衷心的感谢!最新《世界残疾报告》显示,全球有10亿多人存有各种形式的残疾,且数量持续增长。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各类残疾人为8500万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有5000多万;60岁以上老年人有1.67亿,约7000多万老年人有康复需求,但残疾人基本需求与已经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庞大的病患群体和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让我们神经康复医疗工作者深深地感到神经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自己的使命光荣而艰巨,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神经康复现代科技手段,让更多患者减少残疾发生,降低残疾程度,减轻病患痛苦,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使其有质量、有尊严地生活。

6.管理英才论坛开幕词 篇六

推动产业升级进步, 建设科技环保型企业是我国政府的一贯目标和要求。近期下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 显示了我国政府将对节能减排工作保持持久的决心和高度的关注。节能减排工作也将持续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随着照明产业的进步与发展, “节能型照明”、“绿色照明”等系列应用型节能减排环保话题成为了公众与媒体舆论的关注焦点。

照明产业作为我国最具节能潜力、最具应用推广性的环保节能型产业之一, 发展以自主领先科技为核心的产业升级, 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节能照明产业必将成为照明产业发展的核心方向及重要支柱。“产业创新节能环保”2009中国节能照明产业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 准确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大环境下的照明产业发展方向, 积极指导利用节能减排的国策推动下的产业发展契机, 促进中国节能照明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顺利实现中国节能照明产业的升级和进步, 完成节能照明行业新一轮节能减排的规划和任务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7.管理英才论坛开幕词 篇七

[人民网]:各位网友,2009年4月18日上午11:00-12:30,人民网将全程直播09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大会,敬请关注![17:11]

[龙永图]:尊敬的领导人、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我荣幸地宣布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开幕!我们这次会议是在极其特殊的时刻举行的。人类面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今天我们有来自世界各国政府、商界、学术界和媒体的1600多名代表集聚博鳌,共商应对这场前所未有以及非常复杂的危机的方法。今天,我们也邀请了一些国家的领导人参加开幕大会: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巴基斯坦总统阿西夫·阿里·扎尔达里;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索马雷;阿尔巴尼亚总理贝里沙;蒙古总理巴亚尔;越南总理阮晋勇;新西兰总理约翰·基;缅甸总理登盛;伊朗第一副总统达乌迪。让我们对各位领导人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欢迎他们前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11:05]

[龙永图]:现在我很荣幸地邀请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致欢迎词。[11:05]

[拉莫斯]:谢谢龙永图秘书长。各位尊敬的来宾,尊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的到来。[11:05]

[拉莫斯]:各位尊贵的客人,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各位尊贵的来宾,亲爱的朋友们,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我很高兴,也很荣幸代表博鳌亚洲论坛理事会欢迎各位前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自博鳌亚洲论坛于2001年成立以来,这已经是我们第八次,也是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我要特别欢迎温家宝总理前来参加我们的开幕式,我也要代表所有人向他表示感谢,为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以及它的人民给予我们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11:07]

[拉莫斯]:我们每年的会议都是旨在为亚太地区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问题寻找共赢的解决方案,但是我要说的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经济危机给我们这代人带来的挑战是最为严峻也是最为复杂的。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全球的危机需要全球的解决方案,各国都必须采取积极的行动和措施,加强国际合作。我们今天的这个论坛为地区和全球的决策者,就像在座的各位、尊敬的来宾这样的决策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进行交流。而在两周之前,伦敦G20峰会期间,我们也就一些国际问题进行了探讨,而博鳌亚洲论坛以其广泛的覆盖面和深远的影响力,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11:08]

[拉莫斯]:在座的各位代表着不同的背景、观点和利益,既有来自亚洲的,也有来自美洲、欧洲和其他世界地区的代表。各位的与会,充分证明危机并没有使得我们相互疏远,相反,危机使得亚太地区的领导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也使我们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民更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凝聚人的力量,正是博鳌亚洲论坛的题中之意,我们要消除分歧,增进共识,加强不同信仰间的相互理解,促进经济社会合作,充分发挥亚太地区和而不同的优势。[11:10]

[拉莫斯]:各位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尊敬的来宾,我们需要团结一心,携手合作,最后我要再次欢迎各位前来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会。谢谢,祝各位一切顺利。[11:10]

[龙永图]:谢谢理事长热情洋溢的讲话。女士们、先生们:中国领导人十分重视博鳌亚洲论坛,温

家宝总理曾在2003年出席年会,今天,温总理再次莅临大会,给了全体与会代表极大的鼓舞。女士们、先生们,现在请允许我荣幸地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阁下发表题为“增强信心 深化合作 实现共赢”的主旨演讲。[11:12]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很高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对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本届年会把“经济危机与亚洲:挑战和展望”作为主题,对于凝聚共识、增强信心、深化合作、战胜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衷心祝愿本届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2008年9月以来,世界经济遭受了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政府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个一揽子计划最直接、最重要的目标,是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并力求解决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各种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水平,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

一是全面扩大内需,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均衡发展。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主要是外部需求的急剧收缩,导致经济减速、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失业增加,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我们把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刺激消费,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

二是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也是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所在。我们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解决这些矛盾有机结合起来,在新增投资计划中,重点加强农村建设和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着眼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田水利重大工程建设,增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加快修建农村道路,改造农村电网,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条件。着眼于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围绕发挥中西部地区优势,建设煤运通道、西部干线铁路和机场。着眼于扶持落后地区,帮助困难群众,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等。这些措施的逐步落实,必将使发展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使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发展环境得以改善,对我国经济协调发展产生巨大推动力。

三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关系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我们制定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生产力,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选择那些带动力强、影响面大、见效快的项目,集中力量攻关,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我们把投资的重点放在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上,加大对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的投入,推动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推动中国经济集约发展。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优势和活力源泉,是长远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实施扩大内需的计划中,我们把公共资源配置向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领域倾斜。制定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增强全民族的文化素质。

我们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我们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特别是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所有这些都有利于扩大国内即期需求,增强消费者信心,同时也有力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的粗放型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体制创新的集约型增长转变。

总之,我们制定实施一揽子计划,是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的,既是保增长、促民生、保稳定的应急之举,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长远之策。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蕴藏着巨大需求和增长潜力,有改革开放30年建立的物质、科技和体制基础,有充裕的资金、丰富的劳动力等要素支撑,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只要我们不懈努力,在战胜危机的同时,一定能够使我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明显缓解,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明显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必将进一步释放,在改善本国人民福祉的同时,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的贸易投资机会。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实施的一揽子计划已初见成效,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形势比预料的好。

主要表现:一是投资增速加快,消费较快增长,国内需求持续提高。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8.8%,比去年同期和四季度分别提高4.2和6.4个百分点;城镇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长8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9%,增幅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家电下乡”和小排量汽车减税等政策带动下,家电、农机等行业产销大幅增长,汽车销售创历史新高。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8.2%,初步扭转一年多来的下降局面。

二是工业生产逐步企稳,农业形势总体稳定。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增幅比前两个月提高4.5个百分点;消费品工业呈现回升态势,装备制造业和部分原材料工业出现转机。强农惠农政策加快落实,产生积极效果。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夏粮长势较好;农资供应充足,春耕备耕进展顺利。

三是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产业升级较快。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都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沿海地区工业总体增速虽然较低,但恢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较强,生物生化制品、通信交换设备、医疗设备及器械制造业等增速明显超过工业平均增速。

四是城镇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268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实际分别增长11.2%和8.6%。五是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金融市场平稳运行,社会信心提振,市场预期改善。

应该看到,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扩散蔓延,世界经济衰退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没有解决,实体经济恶化超出预期,全球经济复苏可能经历较长和曲折的过程。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困难很大,主要是: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出口下降幅度较大;农业稳定生产、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工业增长回升乏力,经济效益继续下滑,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我们既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又要充分估计形势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宁可把形势估计得严峻一些,把困难考虑得充分一些,做好应对更大困难的长期准备。[11:36]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毫不放松地全面实施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努力把金融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促进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命运已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以一己之力战胜这场危机。

亚洲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人口约占全球总人口的60%,经济总量、贸易总额约占全球的1/4和1/3。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维护国家主权、加快经济发展、弘扬公平正

义、增进国民福祉的目标是相同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遏制疫病蔓延、环境恶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是相似的;深化双边多边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意愿是一致的。

目前亚洲地区各种合作机制相继建立并取得积极成效,经济、科技、人才等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合作的基础日益牢固。有效应对这场金融危机,亚洲各国不仅要把本国的事情办好,而且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努力,同舟共济,推动亚洲共赢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中国是亚洲合作的积极参与者与建设者,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与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双多边自贸协定,推进了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我们还与一些国家和地区签署了6份总额为235亿美元双边货币互换协议,6份总额为6500亿元人民币的双边本币货币互换协议,丰富了区域金融合作的内容和形式,增强了地区资金救助机制的作用。

拥有19亿人口、GDP近6万亿美元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将于2010年全面建成。我很高兴地看到,2003年10月我在第七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推动清迈倡议多边化”的设想,正在成为区域财金合作的重点,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肆虐,中国愿意继续同亚洲国家一道,积极应对挑战,全面加强合作,使各领域合作更加充实和富有活力,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为此,我提出如下主张:

一是密切经贸合作,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更加重视促进自由贸易,扩大区内贸易规模。在海关、检验检疫、物流和商务人员流动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实际行动降低贸易壁垒,避免设置新的贸易障碍。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充分利用多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发挥各国经济互补优势。中国决定在上海市和广东省4个城市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这一举措对促进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二是加强财金合作,努力维护区域金融稳定。充分发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作用,研究扩大互换额度和签约国范围。去年10+3国家决定建立800亿美元外汇储备库,最近又将其规模扩大到1200亿美元,显示了本地区加强金融合作的迫切需要和强烈意愿。希望加快清迈倡议多边化进程,最大限度照顾彼此关切,尽早达成共识,建成区域外汇储备库,增强本地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推进亚洲债券市场建设,更好地利用区内资金,促进亚洲经济发展。

三是深化投资合作,发挥投资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加快区域和次区域交通、电力、通讯领域建设步伐,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中国决定设立总规模为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支持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各国扩大投资都要秉承开放精神,允许其他国家企业公平参与。鼓励各国企业在区域内相互投资,加强劳务合作,避免大规模遣返外国劳工。

四是推动“绿色”合作,促进亚洲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有效地协调政策和行动,加强亚洲国家在节能环保、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合作,培育亚洲经济新的增长点。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公平原则,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深化对话与交流,积极开展务实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五是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配合与协调,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通过APEC、亚欧会议和东亚-拉美合作论坛、亚洲-中东对话等平台,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提高合作效率和质量。落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伦敦金融峰会共识,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加强对主要储备货币发行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的监督,推进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建设;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全面、平衡的结果,特别要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支持;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推进国际减贫进程,避免因金融危机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11:51]

这里,我还想强调一点,工商界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亚洲地区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

用。企业家要注重社会责任,妥善处理各种风险和隐患,要善于把握世界经济调整时机,不断开拓创新,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亚洲发展潜力巨大,区内各类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只要坚守在这块土地上,尽量少关闭工厂、少裁员,加强各国企业在生产经营、技术研发等方面合作,一定能够在应对危机中实现新的跨越。

女士们、先生们!我曾经讲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今天,我还要讲一句话,那就是希望,希望像一盏明灯,给予我们各国、各家企业、世界人民照亮了方向,永不熄灭。

女士们、先生们!让我们坚定信心,充满希望,携手合作,共同开创亚洲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龙永图]:感谢温总理的讲话,特别要感谢他在讲话中带来了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转机的好消息,也带来了关于中国政府进一步应对危机、加强合作的五点主张。[11:52]

[龙永图]:总理先生刚才也讲了,在这次金融危机刚刚开始的时候曾经说过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大家知道,金融危机以来,这句话已经成为全球公众和媒体引用的最多、影响最大的一句真言。[11:52]

8.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篇八

首先,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向远道而来的各位欧洲政党领导人表示热烈欢迎。今天,大家齐聚一堂,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交流,意义非同寻常。这充分表明中欧政党交流与对话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欧战略性沟通和全方位合作又增加了一个新的重要平台。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推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建设取得巨大进步,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目前,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出口总额为世界第一,钢铁、粮食等很多工农业产品产量已列世界首位。在经济迅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衣食住行及卫生、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条件明显改善。事实证明,经过6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在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肩负执政重任的执政党,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的发展任重道远,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排在世界一百位之后。按联合国标准,我们仍有一亿多贫困人口,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仍十分繁重。我们要在一个比56个高收入国家的全部人口还要多出3亿多的国度里实现现代化,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前进中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中国目前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并通过自身的发展,为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世纪以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巨大挑战,我们党和政府把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作为中心任务,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出总额4万亿元人民币的两年投资计划,立足扩大内需,立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立足改善民生,在外贸出口大幅萎缩的情况下,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去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不仅保证了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也对世界经济逐步摆脱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以来,我们坚持继续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经济势头继续向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9%。但是,当前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靠,经济运行中的新老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经济环境更趋复杂。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我们清醒认识到,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落实好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提出的实现“三大转变”的要求,即推动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此,我们将加快推进经济结构、国民收入结构和城乡结构调整,为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大力促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公共文化事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及进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和转变,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调整,中国的经济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内部需求将进一步扩大,绿色环保产业及服务业市场将进一步拓展,进出口贸易结构将更加平衡,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这不仅有利于中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也将为中欧各领域互利合作全面加强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为包括欧洲在内的世界所有国家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我们看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世界各国面临诸多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跨国犯罪、恐怖主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减灾防灾、防治重大传染病等全球性问题日益增多,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可以说,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时期,中欧共同利益空前增多,这为加强中欧政党对话交流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我们看到,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现有国际经济、金融体制的严重缺陷,全球治理体系深层改革问题日益紧迫地提上议事日程。在此背景下,作为当今国际舞台上影响不断上升的两大力量,中欧加强战略合作的必要性空前上升。可以说,进一步加强中欧政党对话大有可为。

我们还看到,中国共产党和欧洲各党是本国、本地区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在应对全球性挑战、解决全球性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促进全球共同发展、推动中欧合作全面深化方面,承担着共同的历史责任。可以说,在中欧战略合作全面深化面临新机遇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中欧政党对话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为进一步加强中欧政党对话,推动中欧共同发展,我谨提出以下四点建议:

第一、中欧政党应围绕全球性挑战和重大国际问题开展深入交流,大力推进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普惠、共赢方向发展,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中欧政党应着眼维护中欧友好大局,就中欧关系中带有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要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为扩大中欧全面战略合作、确保中欧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献计献策。

第三、中欧政党应围绕双方在治国理政方面面临的共性问题与挑战进行开放式研讨,不断交流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经验,努力在互学互鉴中共同发展。

第四、中欧政党应围绕政党建设问题开展积极沟通,深入交流各自政党建设方面的认识和体会,努力在取长补短中共同进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今天开幕的中欧政党高层论坛是中欧政党对话的继续,更是这种对话的深化。我相信,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一定能进一步加深中欧政党的相互了解和互信,一定能继续扩大中国共产党和欧洲各国政党之间业已存在的共识,也一定能为推动中欧全面战略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做出应有贡献。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9.第九届中国心脑医学论坛在京开幕 篇九

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高血压专业学科以及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共同发起,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高血压联盟联合主办的中国心脑医学论坛于2011年9月10日在京开幕。大会的主题为“高血压、脑卒中防治的新策略中的热点与争鸣”,会议设心脑共患疾病在治疗中的疑惑和对策;降压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前沿、热点、争鸣等热点话题论坛以及RAS抑制剂及固定复方在心脑防治中的评价;钙拮抗剂在心脑防治中的评价等针对性极强的药物治疗专场。会议还将特设心脑主题辩论,将由来自国内心血管和脑血管界权威的专家教授就心脑血管疾病联合治疗的常见问题予以专门讨论。中国医师协会秘书长陆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魏来,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中国高血压联盟终身名誉主席刘力生以及来自全国医疗战线的1800余名医务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对患者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与此同时,国家对于慢病的关注度和防治力度也在加大,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当今社会一大主要危害,心脑血管病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心脑医学论坛的宗旨也正希望开创一个以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为主,跨学科、多专业的大型专业学术论坛,为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筛查、诊疗和规范化管理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把最新、最专业的、实用性强的学术知识更广泛的传播给医务工作者。

10.国际论坛会议闭幕词格式及 篇十

各位****专家:

经过**天综合论坛和专题论坛的交流与争鸣,第**届******国际论坛即将降下帷幕。

“********”是本次论坛的主题。******先生在前两次论坛的基础上,以“******”为切入点,第**次阐发了“********”的理念,参加本次论坛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这一主题。

本届论坛也旁涉到****的许多问题。比如**************。

这次论坛产生的优秀学术成果将在**********等刊物上陆续选登。

值此论坛即将闭幕之际,我们要**********,比如**********。

同时,本次论坛得到了****有力支持。在此,让我们对他们的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

11.管理英才论坛开幕词 篇十一

今天,我很高兴与新老朋友们一起,参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联合举办的中欧经济论坛,对大使先生和欧洲其他朋友们出席论坛,表示欢迎。

在我国对外经贸合作中,与欧洲的经贸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以及资金和技术的重要来源。独联体和中东欧国家也正成为我国开展经济贸易合作的重要伙伴。// Today, I’m very pleased to join with my new and ole friends to attend the Sino-European Economic Forum jointly hosted by th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and the China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I’d like to extend my welcome to his Excellency the Ambassador and other European friends participating in this forum.In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its economic and trade links with Europe hold a prominent position.Europe, especially Western Europe, has been important as China’s trading partner and source of capital and technologies.The Commonwealth of Independent States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are also becoming our important

economic and trading partners.2003年是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二年。在这一年里,中国严格按照加入WTO时所做的承诺,降低关税,开放市场,遵守WTO规则,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获得了各方面的好评。中国的对外开放呈现出新格局,对外经济贸易有了新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开始恢复增长的去年,中欧经贸关系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这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2003 marked the 2nd year of China’s WTO membership.During this year, China strictly complied with its commitments, cut tariffs, opened its markets, strictly observed the WTO rules, and modified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These have received compliments from all parties.China’s opening-up has taken on a new look and its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s have taken new steps.The global economy started to recover its growth last year.Th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have maintained a relatively fast growth and taken on a good momentum development.This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concerted efforts of both sides.近年来,中欧政治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为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与欧盟、俄罗斯分别确立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全面伙伴关系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建立了中国欧盟领导人、中俄首脑和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高层的互访,有力的推动了双边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的发展。//

In recent years, the Sino-European relationship has been further consolidated and reinforced.This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growth of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China has established respectively with the EU and Russia comprehensive partnership facing the 21st century and a partnership of strategic cooperation, and has formed regular meeting mechanisms between Chinese and EU leaders, between the heads of state of China and Russia and between the Chinese premier and the Russian prime minister.The exchange of high-level visits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the growth of bilateral rel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众所周知,在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关系中,欧盟占有重要的地位。2003年中国与欧盟的贸易额占中国与欧洲贸易总额的77%,目前中国、欧盟已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欧盟是中国产品出口的一个传统市场,在我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也成为欧盟一个重要出口市场,在其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也在上升。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随着我投资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欧盟企业对华投资信心不断增强。欧盟还一直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重要来源地。中国与欧盟在先进技术,尤其是高科技产品方面的合作有助于欧盟扩大对华出口,也有利于中国企业产业升级、技术更新,符合双方利益,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As is known to all, in terms of China’s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ip with Europe, the EU holds an important position.In 2003, the trade volume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 constituted 77% of that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Currently, China and the EU have become each other’s 3r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The EU is a traditional market for China’s exports, and exports to the EU occupy an increasing percentage of China’s total trade.Meanwhile, China has also become an important market for export from the EU, and the trade volume with China holds an increasing percentage of the EU’s external trade.Since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with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hina’s investment environment, EU companies have an ever-increasing

confidence in investing in China.Besides, the EU has always been important for China’s import of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In the field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especially new and high-tech products, China and the EU have maintained cooperative relations that help the EU expand its exports to China and also help Chinese enterprises upgrade their industries and renovate their technologies.All these are in the interest of both sides and provide considerable space for further growth.在中国与欧盟双边经贸关系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不时出现一些问题和分歧。

中国和欧盟在经贸关系中出现某些问题是可以理解的。我们衷心希望欧盟采取合作、务实和建设性的态度将相关问题尽早解决,以促进双边经贸合作和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Sino-EU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are progressing positively.However, problems and disagreements arise from time to time.These bumps in our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are fully understandable.We sincerely hope that the EU will adopt a cooperative, pragmatic and constructive attitude to resolve the relevant problems at an early stage so as to further develop the

bilateral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ip as well as our friendly relations in other spheres.女士们,先生们: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年计划正在顺利实施。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7.3%,2002年比2001年增长8%,2003年又增长9.1%。我国工农业生产和固定资产投资都将持续增长,商品贸易继续发展,服务贸易逐步对外开放,关税总水平将进一步下调。这些都为中国和欧盟之间经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中国今年的经济将继续顺利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持稳定,对外经济交往将进一步发展。

Ladies and Gentlemen,China’s 10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being carried out smoothly.The GDP in 2001 was increased by 7.3% over the previous year.The GDP in 2002 saw a growth rate of 8% over 2001 and 2003 witnessed a further growth of 9.1%.China’s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s well as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will steadily grow, China’s trade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service trade will gradually open up and the general tariff level will be further

lowered.All these provide excell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growth of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EU.China’s economy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smoothly this year,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will improve, society will accomplish its stability and China’s external economic exchange will further develop.此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主办的中欧经济论坛为增进中欧了解、促进中欧经贸合作、研究解决中欧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很有意义。在此,我预祝中欧经济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12.管理英才论坛开幕词 篇十二

本次论坛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河南省人民政府、全球商报联盟四方共同主办, 来自五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的重量级政府官员、财经界权威专家和知名学者、全球商报媒体的领军人物和商界翘楚, 500余名嘉宾济济一堂, 论剑世界经济形势, 把脉中国经济走向, 寻找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商机。论坛于20日至21日分两天举行, 继20日的主论坛开幕、重量级嘉宾演讲之后, 21日还举行了以“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世界性机遇”为主题的新能源与汽车制造专题分论坛、以“新兴市场与金融衍生发展的创新格局”为主题的金融专题分论坛、以“房地产业*金融市场与城市发展”为主题的房地产专题分论坛、以“世界经济变局下文化与旅游的重组变革”为主题的文化与旅游专题分坛, 以及“河南省物流发展战略研讨会”。

作为论坛的主办方之一, 全球商报联盟执行主席、香港商报社长黄扬略表示, 希望论坛通过探讨“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商机与媒体互动”, 借百家之言, 举兴世之旗, 剖析中国的发展策略, 捕捉中国的发展商机, 从而为企业的振兴找寻出路, 为国家的发展建言献策, 同时也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寻找希望的亮点。黄扬略指出, 2009全球商报经济论坛既是一次世界财经媒体的高峰盛会, 也是传播中原文化、开展经贸洽谈合作、推介风景名胜、展示中国中部形象的一次国际性、权威性、综合性的盛会。

论坛结束后, 大会还安排了河南省专场招商推介活动, 该活动已被列入河南省下半年八大招商活动之一。并且, 大会还邀请了嘉宾前往郑州、开封、洛阳、焦作、商丘、安阳等6市开展商业和文化考察活动, 加深了解河南工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优势及巨大的发展商机, 搭建对外沟通的桥梁。

国家级国际性盛会

据介绍, “全球商报联盟第二届年会暨2009全球商报经济论坛”在郑州召开, 有着特殊意义。它既是全球商报联盟成立两年以来所举行的国际性、权威性、大规模、高规格的活动, 在金融危机和“中部崛起”的背景下, 此次论坛适时举办, 中国如何应对危机、进行结构调整, 全球市场经济面临着市场份额重新洗牌, 世界产业加快向中国转移、东部沿海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

从主办方阵容来看, 全球商报论坛堪称是国家级的、国际性的盛会。四家主办方中, 国务院的智囊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工商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社团组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对宏观经济走势和民营经济发展的主流见解确保了论坛的权威性。论坛的东道主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经济大省、工业大省, 这几年经济发展非常迅速, 在中部崛起中跑在中部各省的前列, 是时下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省份之一, 在河南召开一场探讨中国商机的经济论坛, 具有全国性的战略意义。

另外, 主办方之一的全球商报联盟汇聚了世界各地的40多家具有影响力的华文商报媒体, 具有独特而广泛的全球化资源, 拥有国际性的人脉关系。此次, 全球100多家财经类媒体聚首河南, 聚焦中国, 探讨世界经济变局下的中国经济走向, 发掘金融危机下中原大地蕴藏的无限商机, 其报道规模足以媲美任何国际级的重大活动。

重量级嘉宾登坛开讲

本次论坛邀请了人大财经委主任尹中卿, 贸发局中国内地总代表吴子衡, 银监创新部主任李伏安, 澳洲驻华大使芮捷锐, 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 利丰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翁以登,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院长Kim, JooHyun, 原松下电器 (中国) 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岛诚一等重量级嘉宾发表主题演讲。还有事关全球经济转型的新能源、新材料专家, 现韩国总统“低碳”顾问姜昌熙, 坊间有传“低碳”政策或列入“十二五规划”, 姜昌熙谈此话题正是时候。此外, 全球财经报业巨头——美国道琼斯兼《华尔街日报》执行总编辑罗伯特的演讲, 也十分精彩。主论坛的压轴发言是摩根大通中国区董龚方雄关于“中国投资策略和全球复苏”的主题演讲。

13.在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开幕式上发言 篇十三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

在这天朗气清、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东海之滨、黄浦江畔,共赴2020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之约。在此,我谨代表XX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表示诚挚欢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202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世界风云激荡变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胸怀“两个大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此次论坛以“变局中开新局:中国网络媒体的责任和使命”为主题,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来审视世界格局之变、时代发展之变、舆论生态之变,深入探讨网络媒体的责任和使命,推动网络媒体发展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当今世界,变局和乱局纷繁交织;当代中国,机遇和挑战伴生并存。在这样的背景下,更需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惟其艰难,方显勇毅。网络媒体在时代大潮中要有处变不惊的从容和通谋全局的视野,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要求,以政治意识把牢方向,以问题导向破解难题,以创新思维探索新路,以实干精神推动落实,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

一是高举思想旗帜,做引领网络舆论导向的排头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是引领我们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的思想武器。越是风云变幻,越要坚定主心骨;越是挑战重重,越要把准定盘星。网络媒体要聚焦思想引领,强化议题设置,发挥内容、渠道优势,创新传播方式方法,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网上宣传阐释不断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引领亿万网民与党同心、跟党同行,奋力书写“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好画卷。

二是担当历史重任,做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的磁力场。“人心齐,泰山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全党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越是“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阶段,越需要鼓舞斗志、凝聚人心,网络媒体处在网上新闻舆论工作的最前沿,担负着加油鼓劲、擂鼓助威的重任,要加大对当前形势和热点问题的宣传引导,在“怎么看”上统一认识,在“怎么干”上引领行动,激发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干劲闯劲,凝聚起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

三是发扬斗争精神,做守牢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的生力军。信息流通无国界,网络空间有硝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上舆论生态,面对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激烈碰撞,网络媒体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引导网民分清是非、辨明方向。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斗争、担当奉献,在造谣污蔑言论、错误思想观点面前勇于亮剑、积极作为,在突发事件和热点舆情面前善于引导、迎难而上,在捍卫主流价值观中敢于坚守、冲锋在前。要着眼国际传播新形势,在网上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好、展示好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四是勇于开拓进取,做推动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的弄潮儿。创新是互联网的本质属性,也是网络媒体的发展之要、活力之源。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也在重塑互联网行业生态和媒体发展格局。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网络媒体只有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奋勇争先,才能挺立潮头;只有在“勇攀高峰、挑战极限”中攻坚克难,才能不负使命。要持续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注重内容提质、推动表达创新、强化技术赋能,使内容产品“颜值”更高、品质更优、传播更广。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XX自改革开放以来,在风起浪涌、与时俱进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奋勇争先、破茧成蝶,创造了一个个令世人惊叹的发展奇迹,成为世界瞩目的国际化大都市。今天,我们在黄浦江边感受这座东方名城的脉动,体味新时代XX勇立潮头的神奇魅力,这其中蕴含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精神特质,与互联网创新变革的天然禀赋内在贯通,与本次论坛的主题高度契合。希望大家通过中国网络媒体论坛这个平台,激荡思想火花、凝聚智慧力量,携手推动网络媒体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上一篇:高考文状元学习语文经验下一篇:组织部长在2021年全市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