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班招生简章(共13篇)(共13篇)
1.幼小衔接班招生简章 篇一
孩子问什么要提前上幼小衔接班或者幼小衔接班的重要性
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孩子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老师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幼儿以游戏为主的活动逐渐改变为以学习为主的活动,新生入学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学习压力、交往压力,甚至难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出现种种逆反心理。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通常存在着下列六个方面的方面的问题:
① 关系人的改变。孩子入学后,必须离开“第二个母亲”──幼儿园教师,而去接受严格要求、学习期望高的小学教师,这使孩子感到压力和负担。
②学习方式的改变。小学中正规的科目学习方式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探索学习和发现学习方式有较大区别,孩子必须有适当的时间加以适应。③行为规范的改变。通常在幼儿园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个人要求,在小学不再被重视,孩子入小学后,必须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融入集体,他们以往的感性将渐渐被理性和规则所控制。
④社会结构的改变。孩子入小学后与幼儿园的友伴分离,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结交新朋友,寻找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并为班级所认同。
⑤期望水平的改变。家长和教师都会对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电视的时间等。
⑥学习环境的改变。幼儿期的自由、活泼、自发的学习环境转换成为分科学习、有作业、受教师支配的学习环境,孩子容易陷入不注意状态或学习障碍。
以上改变有45%的小学生有不适应现象,导致学习兴趣低落、恐惧、焦虑以及攻击性强等行为发生。因此,解决好这六个改变的连接问题,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那么怎样才算幼小衔接好了呢?用三句话来概括:培养学习兴趣,活动能力,生活条理性,让孩子自己明白一切的事情都要自己来完成。如自己穿衣服、早上起床不哭泣等等
对于以上孩子的问题我们给孩子成就感是就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法,也就是说让上了小学的孩子爱上小学,爱上小学的老师和同学们,得到一种被认可的感觉,让孩子充满自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信心来自于实力,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都会让孩子在全新的环境里脱颖而出,给孩子特别的自信。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配合孩子将来的需求,进行一系列的教育活动,纯粹幼儿园的游戏要适当的减少,正规的学习方法要一点点的增加,如同上坡路总是难走一样,这个时候的孩子基本上都不会很快乐,写字、计算等学习活动给孩子带来了一些挫折感,但是没有关系,因为我们还没有上小学,所以我们有机会去弥补和提高,等到上小学的时候,这一切就都已经适应调整好了,等待孩子的是老师的表扬和小朋友的羡慕。但是如果把这个适应调整阶段推迟到上小学期间去做的话,家长就感觉非常力不从心了,而且您孩子的形象也已经在老师的脑海里形成了烙印,比如学习偏慢,注意力不集中等等。我们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认可和夸奖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甚至比妈妈的夸奖要重要的多。
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家长,他们的孩子都已经上一年级了,又咨询我们识字课程、算数课程、拼音课程等等,因为孩子识字量太有限了,拼音也不太会,算术题又算不好,家长非常焦急。但是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是应该掌握的知识,真的不应该出来再报班补习了。与其在跟不上的时候去补习,不如提早努力,让孩子赢在小学的起跑线上!
2.幼小衔接班招生简章 篇二
但是, 在幼儿园中的幼小衔接工作并不代表“小学化”倾向, “小学化” 的教育观念、 教学实践只会影响幼儿的学习兴趣, 带给幼儿过多的精神压力, 失去本该有的童真童趣和快乐。 可见, 幼小衔接应该是站在幼儿立场上的体验活动, 是科学化的体验活动, 是尊崇个体生命发展的体验活动。 为此, 我园尝试将各方资源整合, 快乐地游戏, 快乐地体验, 快乐地成长, 使幼小衔接工作更具科学性。
一、挖掘园内资源, 搭建幼小衔接平台
幼儿园资源是指为幼儿创造幼小衔接的学习环境、 与之配套的幼小衔接教学内容资源等, 对幼小衔接的效果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我园充分挖掘这些园内资源, 搭建幼小衔接平台。 具体包括:
1.牵线搭桥创造环境
首先, 注重营造良好的幼小衔接氛围。 大班年级组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进行研讨, 创造了班本化的学习环境。 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相应材料, 如:书包的好朋友、小学课程表、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等, 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亲身参与环境的创造, 将感知内化为行动, 获取入学准备的经验和需要。
其次, 适当增加实物符号和文字含量。 在提供的各类材料上, 逐渐向实物符号、词语方面转变, 主题版面、区域内容在图文并茂的基础上增加文字量, 激发幼儿对文字的阅读兴趣。如:开设“三字经”、“成语小天地”等, 提供适当的文字操作材料和相应书籍, 帮助幼儿通过阅读对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检测, 进一步丰富幼儿相关知识经验, 提高幼儿对阅读的兴趣。
2.灵活适宜调整内容
开展主题活动。 结合幼小衔接, 有序开展“我要上小学”的主题活动。 期间, 通过相应的环境创造、集体教学与个别化学习相结合等方式, 帮助大班幼儿对上小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如:集体教学活动《小学生的早晨》, 引导幼儿与家长先共同记录上幼儿园早晨所要做的事情, 再观摩小学生上学早晨的录像, 然后通过分析、讨论、比较, 发现不同, 引导幼儿懂得什么是合理安排时间。 再如:“1分钟整理书包”, 帮助幼儿感受1分钟有多长, 引导幼儿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安排自己的时间。 这些活动的开展, 对大班幼儿更好地向小学过渡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丰富区域游戏。 将小学生活融入幼儿园游戏是我园幼小衔接的新尝试。 班级区域活动中, 孩子们可以在“小学体验区”模仿小学生整齐响亮地读书、端正神气地写字、有条不紊地整理文具, 领略小学生的别样生活和学习。 在角色游戏中, “我是小学生” 的游戏开展得如火如荼, “小学生活展”、“学戴红领巾”、“文具整理小能手”等体验游戏的开展, 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 对怎样成为合格的小学生充满了期待, 为他们升入小学树立了信心。
引入特色活动。 每年六月的“升学嘉年华”活动, 我园都会隆重邀请港小一年级小学生回园, 与大班幼儿一起安静地阅读、快乐地绘画、开心地庆祝。 另外, 我园的“幼小衔接·一站到底”活动更是精彩纷呈:通过观看港小升旗仪式、参观港小校园环境、观摩港小老师激情教学、接受港小哥哥姐姐浓浓祝福等活动, 更激起了幼儿争当一名优秀小学生的强烈愿望。
通过环境的创造、班级特色的烘托、氛围的营造、主题活动的开展、区域游戏的及时更新、特色活动的介入、幼儿的亲身参与, 搭建起幼小衔接平台, 尽情地展现了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健康协调的体态和开朗自信的品质。
二、借力家社资源, 促成幼小衔接共鸣
如果将幼小衔接比作动力三轮, 那么除了前轮般定方向的幼儿园资源, 另外的家、社资源犹如两个后轮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家长资源的有效利用
家长是幼小衔接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 其参与方式和质量都将对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产生重要影响。 我园尤其注重整合家长中的小学教师资源, 请他们在家长群分享自身对于幼小衔接的经验, 或者来园组织孩子进行学习活动。 如大班幼儿瞿谭笑的爸爸是港小的一名体育教师, 每年5月份都会来园给大班幼儿上课。 课堂中, 谭老师简洁的引导语言、严格的规则要求, 帅气的造型演示不时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进取, 展示出的勇敢自信, 让大班老师深受感染, 教学思路顿时拓宽了。
2.社区资源的积极挖掘
社区资源中, 我园主要借力港小的优质资源, 如参观小学校园:为了让大班幼儿亲身感受、初步体验小学的生活, 孩子们带上调查表、背上小书包, 手牵着手参观港小的校园。 港小明亮的教室、宽敞的运动场、整洁的食堂、热闹的体育馆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课堂朗朗的读书声、规范的举手姿势、轻松的大课间活动、庄严的升旗仪式……一切的一切都让孩子们感到新奇和有趣, 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寻找、发现, 对小学减少了一份陌生感, 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萌生了对小学生活更多的憧憬。
我们向家长借力、向小学借力、向社区借力, 变单向衔接为多项衔接, 也引发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们更多地关注儿童成长的过渡期, 重视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过程;更好地将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综合能力与知识相融合, 注重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 让每个孩子能够平稳过渡, 更增进家、园、校、社等多位一体的互动交融, 促使交流互助更加直接, 更加有效。
三、优化整合资源, 缩短幼小衔接距离
对幼儿园、家庭及社区教育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使之成为一个整体, 从而真正协调一致地对幼儿的幼小衔接产生积极的、有效的影响。
1.家园合编 《幼小之约 》
《幼小之约 》这个读本面对的阅读群体是家长, 它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起着积极的宣传作用。 在编辑《幼小之约》的过程中, 我园邀请大班部分家长参与, 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学, 宣传幼小衔接的理念与方法。 发动幼儿园、小学的老师、家长共同参与投稿, 开辟了“幼小衔接大家谈”“无痕衔接路路通”等版面, 同时在“任务空间”布置一些小任务, 提醒家长协同孩子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 以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与责任心等。
2.师长协同开设讲座
为了帮助家长对孩子入学准备更好地预热, 我们邀请小学老师专门为大班家长开设讲座。 期间, 小学老师就家长如何为孩子做好入学准备进行分享指导, 无论是心理准备、物质准备, 还是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同时在现场为家长答疑解惑, 帮助家长形成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
通过家长的亲身参与和宣传, 为我们的幼小衔接工作增添了别样光彩, 如今家长们的角色不再是被动配合, 对幼儿园的工作更加肯定了, 对孩子的心理变化更加关注了, 对孩子的成长要求更加重视了, 更正了自身的教育观念, 杜绝超前教育和保姆化教育。 家园合力, 让幼儿像幼儿那样学习, 让幼儿像幼儿那样生活, 为幼儿的快乐学习保驾护航。
3.幼小衔接班招生简章 篇三
设计幼小贯通的教育制度
就我国目前的学制而言,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两个相对独立的学制阶段,二者无论是在教育目标和教育大纲方面,还是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幼儿园教育遵循的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总体指导和具体要求。小学教育遵循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大纲。
在学制无法改变的现有条件下,要实现幼小之间的有效衔接,幼儿园教育所遵循的《纲要》和《指南》与小学教育所遵循的学科教学大纲之间的衔接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二者虽然在部分内容上的确做到了某些衔接,但是总体上衔接状况却不尽理想。由于学制的分割,学前教育界和小学教育界在制定《纲要》《指南》和教学大纲时,并未形成合作共同体来加以协商和决策,从而导致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无法实现有机衔接和贯通。
可见,要从根本上解决幼小衔接问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突破学段的限制,以儿童发展科学和学习科学为基础与依据,组织学前教育界和小学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实践者,协同设计与制定幼小贯通的教育目标和纲要体系。
强化幼小融合的教师教育
幼小衔接的有效实施,除了受社会环境和家长观念的影响外,其核心与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的专业理念、知识和能力。但是,无论是幼儿园教师还是小學教师,目前在幼小衔接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方面的教育和训练都显得十分不足。
虽然许多有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为学生开设了一些幼小衔接的课程内容或专题讲座,但都局限于学前教育范围内的话题探讨,并未深入去分析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发展与学习问题,也并未在小学课程标准框架下去探究幼小衔接的深层机理与操作方案。同样,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也没有相应课程来实现对幼儿园教育的《纲要》和《指南》的深度理解与切实掌握。
与职前教育一样,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的职后培训,也没有能够充分支撑幼小衔接工作的系统内容。
因此,要实现幼小之间的有效衔接,学前教育专业和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应该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中,相互提供有关3~8岁儿童发展、学习和教育方面系统深入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建立学前与小学深度融合的教师教育体系。
建立幼小衔接的质量监测
究竟什么样的衔接才是有效的、高质量的幼小衔接?这就涉及幼小衔接的评价机制问题。幼小衔接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机制如果不明确、不具体,要在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家长中深入持久地推进幼小衔接工作,恐怕很难达到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效果。
从幼小衔接的实际工作来看,目前的确缺乏这样一套明确具体的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监测机制,从而给诸多工作的有效推进增加了不少难度。由于质量标准和评价监测的缺失,幼儿园和小学往往难以把握幼小衔接的具体目标和操作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就难免会出现事倍功半的徒劳之举或流于形式的敷衍之举。
因此,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幼小衔接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监测机制。如果国家层面的这个体系和机制目前难以建立,至少可以先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或学校(如设有附属幼儿园的小学)进行试点后推行。各个地方政府或学校联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区域性的幼小衔接质量标准体系和评价监测机制。
4.幼小衔接班放假通知 篇四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首先感谢您对我校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本学期的工作圆满结束,在此谨预祝您及您的孩子假期快乐、平安!
暑假生活是快乐的,孩子们将在此期间得到轻松休息,为一年级的学习做好准备,为了您的孩子度过一个文明、健康、祥和的暑假,希望您多多关注孩子,特别提示如下:
一、放假时间:2018年7月28日开始放暑假。
二、温馨提示:
1、家长要教育提醒孩子注意交通安全,并进行水、火、电、煤气等安全教育,不到江河湖海游泳、玩水,外出时注意旅途安全。
2、注意饮食卫生,不让孩子暴饮暴食,培养自我服务能力,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3、注意保护孩子视力,看电视要有选择,每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半小时为宜)
4、放假期间注意做好孩子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防止传染。
5、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作业习惯、阅读习惯、倾听习惯,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童之乐幼儿园
5.幼小衔接班毕业老师发言 篇五
孩童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但它不可能永远停驻,随着少儿艺校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即将进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的天地——小学。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熟悉的脸庞,回想在一起的日子,感触良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
记得刚来时,和同学们聊起了各自的梦想。g的梦想是想要当医生,研制出一种长生不老药给妈妈和姥姥,因为她不想看到她们一天天变老,想要她们永远年轻、美丽。看吧,这就是我们最善良的孩子,她们热爱自己的家人!
我们的孩子虽然不是宰相,但肚子里也能撑船。我们的t平常就不怎么么爱计较。当班长时,更拿出了一个领导者的胸襟,同学们的不小心踩脚,无心的碰撞都被他一笑而过。
乐观的o,生活不愉快的小插曲会被她自动屏蔽,一两分钟后她又开始过她的快乐生活了。孩子在无意识的自动清除心里的情绪垃圾。这点值得我这个大人学习。有时候,不是因为生活太累,而是我们没有舍得丢下不必要的包袱。
我也很欣l的淡然。在大人看来,他慢悠悠得叫人着急。其实换个角度想想,“慢下来”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让我们更充分地思考,更周祥的计划,更稳当的做事。所以,朱北奥,坚持你的特质吧。
孩子虽小,却也拥有强烈的进取心。p同学的词语“入侵”到现在我都印象深刻。那是学习“入”这个汉字时,他的这个词语冷不丁地就让我刮目相看。从那以后,他都能说出与众不同的组词。我们玩词语接龙的时候,他能不重复并且很新颖。
顺便告诉大家我的一个绰号“大松树”。那是一个课间,我正在判作业,k手脚都挂在我身上,挪都挪不开。我就戏说,你是只树袋熊啊,怎么老趴我身上,他就接着说,那我是只树袋熊的话,你就是大松树。听,这就是我们智慧的孩子。
还有我们内向的r。那天和孩子们聊到了关于“称呼”的话题,他就问了一句:“那我可以叫你权权吗?”这个称呼是领导开玩笑时叫我的。王祺玮,你要是想将来当我领导的话,可要快快长大,好好努力!
大家肯定注意过墙上展板里的一张j教e认字的照片。那是在国学公开课上,我请孩子们自学生字。j自学完毕,就下座位问我,接下来他该做什么。幸好当时,我请他教旁边的小朋友去认字,也就有了那个精彩的瞬间。那堂课,j前所未有的积极,配乐诗朗诵,感情到位,获得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由此以后,孩子的国学课都是提前预习,当小老师教别的孩子朗读。试想:如果当时,我因为怕影响纪律而让孩子回到自己座位上等着大家,就不会出现他后来那么浓厚的学习兴趣了。
孩子们往往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给我警醒。那是午休起床了,d在旁边喝水,盯着我的脚说:“老师,你下午换鞋了?”多么小的一个细节!一个敏感而又不多话的孩子,却在无时无刻的观察着老师的一言一行,包括衣着打扮。那时,我深刻的认识到了“耳濡目染”这个词的含义,也再一次感到了自己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谢谢你们,孩子!不仅让我收获了欢乐、感动,还有更多的启示,老师会一直努力,做你们学弟学妹的好榜样。
我还要感谢可敬的家长朋友们。在我刚任教的适应期内,各位给与了我无限的包容和耐心。在后面的运动会、自理能力大赛、故事比赛、母亲节亲子游戏中,家长们都和孩子一起付出了时间、精力,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使孩子们拥有成就感的同时,也使我们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这学期,我们就像一个大家庭,相互鼓励着、支持着,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那就是使我们的孩子更为优秀!
孩子们,到了说再见的时刻,这是依依不舍的时刻,也是开心、高兴的时刻。亲爱的孩子们,老师将记住你们的童真、智慧、善良和大方,还有你们的小幽默。老师为你们祝福,祝愿你们以后的生活开心、快乐,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精彩!
6.浅谈幼小衔接班重要性 篇六
1、知识衔接:拼音、书写、算数知识的衔接
● 关于认读识字:
识字常用的方法有两种:拼音识字和形意识字。拼音识字主要适用于学龄前儿童到初中阶段,孩子现在学会了拼音,也就掌握以后的文字认知方法。目前,很多孩子都能熟练掌握拼音的认、读、写、拼读四个基础环节,而在最后的“拼认”环节上出现了问题:当汉字和拼音在一起时会拼读,会认字,但是当拼音和汉字分开后就不认得了。
● 关于写字:
目前很多教育机构大多采用“生产线”的方式教授孩子写字,结果是:每个孩子写的字都如出一辙。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写字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而目前学写字的方式多是临摹文字,不能帮助孩子做到表达的目的。不仅教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更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个性写出属于自己的文字。重要的是通过书写,培养孩子表达的欲望。
2、能力衔接:听课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衔接。
● 关于表达:
表达是幼小衔接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重点小学选拔学生必考科目。很多学前机构利用这样的环节,在教授表达时多使用“记忆式”表达。譬如,根据学校考试题目教授孩子“记忆式”表达。而没有真正教会孩子的表达方法。从会听开始,到会说,敢说,再到怎样说,说什么?完全顺应孩子思维,让孩子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表达的方法,完成自己思考的表达方式。
3、思维衔接:数学思维、观察思维
● 关于数学思维:
目前,在训练数学思维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是借助实物来帮助孩子识数和加减乘除法。但是常常的情况下,当孩子脱离了实物之后,就不懂量之间的关系。例如,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1个苹果是3个苹果,但当问到2+1的时候,他就会反应不过来或者掰手指计算。这样的情况是孩子只会“记忆数学”,还没有掌握正确的数学思维。应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数学学习方法转化为形象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孩子真正拥有正确的数学思维。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调整成人与孩子间的关系。让孩子感到父母喜欢他、尊重他,态度温和,孩子的感觉很好,往往就活泼愉快,积极热情,自信心强。
二、要言传身教。创设培养孩子自信心的环境,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自信”起来。平时,遇事常对孩子说一些鼓励的话,“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错”。因为孩子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的评价,成人以肯定与坚信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意识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家长在孩子面前应有自信心,乐观的性格,有魄力,自强,办事不怯懦,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
三、重视与保护孩子的自尊。多赞许,少责备,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高度自尊心的孩子,对自己所从事的活动充满信心,缺乏自信。家长切忌用尖刻的语言,讽刺挖苦孩子,不用别家孩子的优势比自家孩子的不足,不能在别人面前惩罚孩子或不尊重孩子,不把孩子的话当“耳旁风”,不滥施权威,以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自卑感,而丧失孩子的自信心。因此要特别的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孩子发展自尊感,树立坚定的自信心。
7.幼小衔接不能在外围绕圈子 篇七
放眼国际, 发达国家在课程方面有利于幼小衔接的措施与经验,为我们带来不同的思考。
美国注重幼小衔接阶段课程设计和教学形式上的统筹规划。学前教育和小学一二年级作为K12课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设计具有 整体性 ,特别是阅 读和包含 社会、科学 、健康、艺术等在内的主题活动课程,在目标与教学方法上具有内部的一贯性和连续性, 鼓励将幼儿教育中有价值的学习方法等引进小学低年级。幼儿园与小学的师资共同培养,根据儿童年龄层划分, 幼儿园至小学三年级为同一种教师资格证。在此基础上,将学前两个年级和小学一二年级设置在同一环境中,实现全方位的幼小衔接。
英国注重 幼儿教育 和小学教 育部分课 程内容的 延续性,如两个阶段普遍重视课程的整体、综合性,围绕课题,把多种科目的学习有机综合起来, 这种组织形式的教学贯穿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中,保证了教育的连贯性和延续性。
法国对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有一体化的系统设计与规划,将2至11岁的儿童按照3岁一个阶 段 ,划分为初 等学习、基础学习和深入学习三个阶段,统筹规划课程。幼小衔接的5至7岁共处于一个整体的基础学习阶段, 在这一时期,注重有基础学习特色活动的开展,注重初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相应地,在师资培训和资格标准上,也反映出了共同培训、相同考试科目的幼小教师标准高度一致的特点。
日本在课程方面也提倡幼小一贯化、小初一贯化。在小学阶段,为使幼小衔接顺畅,政府对课程大纲、课程内容、课时安排、教学设计有细致的规定与说明。作为课程最基本的框架,提出小学低年级要重视幼儿教育的成果,关注儿童的体验,对小学生活的适应、基本生活习惯的建 立、对学科 等学习的顺利适应都非常重视。在学科教学中,提倡充实儿童安全教育、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等跨学科的学 习活动 ,增加跨龄儿童的合作体验活动。在小学一年级, 特别是入学初期,以综合性强的生活科为主,其他学科也要选择与生活科相关的内容,共建学习单元,使教育教学具有综合学科性和关联性。如规定在一年级入学初期,以生活科的教学为主, 将国语、音乐、手工制作等众多学科进行整合,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设计大单元开展教学。
从这些国 家在课程方 面幼小衔 接的举措中不难发现,课程统筹规划、教学内容与方式重视连贯性和延续性、师资培养同步, 是比较共通的做法。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众多发达国家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方式与我国存在根本的不同。他们基本上采用的是由一名教师负责一个班级所有或多数学科教学的包班制。包班制全科教学更强调教师 全面把握 一个学生 的多个方 面 ,从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需求视 角组织教 育教学并 评价学生 ,更注重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规律。而分学科教学侧重学科的系统性、基础性,评价学生偏重学科能力与素养的发展。对于低年级学生,与细化的学科能力和素养的奠基相比,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激发、健全人格 的培养、丰 富多彩活动的体验、生活问题的发现、探索 精神的培 养更为重 要。因此,从源头上,采用包班制全科教学的 小学教育 ,在幼小衔接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那么, 我国的小学低年级教育究竟应该为学生提供怎样的课程? 如何才能让儿童更自然、更顺利地学习、成长与发展? 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从国家层面,应该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一贯课程设计的视野, 同时将师资培养与课程规划同步。这需要统筹规划与综合改革。从学校层面讲,也有很多可为之处。在小学低年级,为儿童设计适合他们发展需求的综合性、活动式、体验式的 课程 ,将有力促 进幼小衔接。如北京市海淀区开展“课程整 合 ,自主排课 ”实验,鼓励学校探索学科间内容及其教学目 标、教学内 容、教学方式的整合等课程改革。有学校在小学一年级尝试了教师包班制,一名教师负责多学科教学 ,并打破学 科壁垒 ,实施多学科融合课程的大胆实践探索。这些改革探索践行着新课改的理念,同时也为幼小衔接提供了新思路。
8.幼小衔接的误区 篇八
正: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但是很多准备工作却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如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
误:幼小衔接就是多学知识
正:除了相应的入学知识准备以外,家长更应该重点关注的是: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跟学习和生活相关的能力,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孩子的性格和品行,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误:幼小衔接就得多上培训班
正:适当的知识能力储备有利于孩子的顺利衔接。家长的关注点不要放在是否应该学的问题上,而是应该放在何时学、怎么学等更为关键的问题上。幼儿阶段的孩子,应多以游戏的方式,通过玩来掌握应学到的知识,比如认字、数数等。而不应让孩子机械地、被动地学习。
误:重视物质准备,忽视心理准备
正:帮助孩子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1.实地参观,增加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2.家园配合,引导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之情;3.演练角色,增强孩子的角色意识;4.提前试读,让孩子体验一次“实战演习”。
误:孩子不适应就随便责骂
正:不同的孩子经历适应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有些孩子进入小学一个月就能完全适应,而有些孩子可能需要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
摘编自“腾讯网”
为孩子创造“益智”环境
什么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智力有益呢?
宁静益智:研究表明,生活在宁静、柔和环境中的孩子智商较高。如果居室环境内的噪音超过55分贝,人的理解错误率就会上升15%。所以应该让孩子尽量避免各种噪声的干扰,以利于智力的发育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芳香益智:在孩子的居室放置几盆花草或芳香物品,为孩子营造一个气味清新、天然芳香的环境,可达到益智功效。与一般环境相比,生活在芳香环境中的儿童,无论在视觉、知觉、接受与模仿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芳香能给人一种良性刺激,使人心情舒畅,情绪高涨,听觉、嗅觉及思维的灵敏度增强,智商也得到增强。
颜色益智:颜色不同,对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也不同。红色使人兴奋,绿色可缓解心理矛盾,灰色令人消沉。思绪不畅时,可用适宜颜色进行调整,人称其为“颜色疗法”。浅蓝色、黄绿色、橙黄色能振奋精神,提高注意力;黑褐色、白色会降低智商、损害智力。
和睦益智:家庭和睦,气氛融洽,可增进孩子的智力。如果父母争吵不休,孩子心情压抑,智力就会受损。
交往益智:追求社会交往既是人的本能,也是扩大信息、促进脑功能发育的重要措施,儿童尤其如此。父母应多鼓励孩子走出封闭的小圈子,广交朋友,这将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育。
摘自“好父母网”
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
2016年3月1日,教育部颁布了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新《规程》)。新《规程》主要作了以下这些方面的修订。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强调幼儿园要坚持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是强化安全管理。专设“幼儿园的安全”一章,明确要求幼儿园要建立健全设备设施、食品药品以及与幼儿活动相关的各项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安全责任制和应急预案。在“幼儿园的卫生保健”一章中,对建立与幼儿身心健康相关的一系列卫生保健制度作了明确规定。
三是规范办园行为。新《规程》对幼儿园的学制、办园规模、经费、资产、信息等方面的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是注重与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衔接。一方面是做好与现行法律政策规定的衔接。如,近年下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教育活动组织等提出了清晰而具体的要求,新《规程》将这些方面的要求改为一些原则性规定;《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对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提出了很多新要求,新《规程》与之作了相应衔接;根据新颁布的《反家庭暴力法》,新增加了幼儿园应当进行反家庭暴力教育和发现家暴情况及时报案的规定。另一方面,《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对学校一些具体办学行为作了明确规定的,新《规程》不再重复提出要求。
五是完善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要求幼儿园进一步加强科学民主管理,强化家长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家长委员会应参与幼儿园重要决策和事关幼儿切身利益事项的管理。强调幼儿园应当建立教研制度,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研究解决教师在保教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摘自“教育部网站”
9.大二班幼小衔接家长会活动方案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幼儿入小学之前应做一些适当的准备,这已是小学教师、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的共识。做好“幼小衔接”,不但有利于入学前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而且能为孩子的后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尝试通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班级工作、家长工作等多种手段多方位实施“幼小衔接”活动方案,将“幼小衔接”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幼小衔接”系列活动的开展,和谐幼小衔接,帮助孩子向小学顺利过渡。
2、本着“真诚、尊重、互动、合作”的原则,增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衔接(园校行政之间、园校教师之间、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小学生等)。
3、有效整合家园力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知识观。
活动时间:2010年4月14日
活动地点:大二班教室
参加对象:全班家长
主持:
活动准备:
1、联系好小学老师
2、班主任写好方案和发言稿
3.、家长签到表
4、提前二天给每位家长发一份邀请函
5、会场标语:幼小衔接家长会
6、数码相机及茶水等
活动流程:
一、主持人致辞介绍活动流程。
二、由小学老师讲座《幼小衔接》
三、由班主任介绍班级情况
四、有家长填写反馈表
五、与家长交流。
2010年4月10日
羔羊分园大二班幼小衔接家长会发言稿
一、致欢迎辞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大B班的三位老师对你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家长会,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对你孩子的一种关心,正是有了你们的信任、理解、支持,我们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在此,我真诚地对你们说一声:谢谢。同时,更希望你们能一如既往地关心与支持我们的工作。
二、班级情况介绍及回顾孩子们各方面的发展
1、本学期还是由我和李老师,沈老师三人搭班,虽然我们有分工,但在教学过程中,又是一个统体,也就是保教结合密切协作。我们会齐心协力使我们的孩子在原有水平上都能得到发展,做“最棒的自己”。
2、班级孩子情况:我班幼儿本学期和上学期人数没有变化。转出一名,转进一名,全班共有51名幼儿,男孩20人,女孩31人,三、介绍本学期幼儿园日常教学和主要活动
1、教学活动
本学期还是和以前一样五大领域以《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教材为主,添加《系列教材》的课程。重点加强数学方面的思维训练、艺术领域中的动手活动,这学期我们每星期五开展了剪纸活动,我们在六月份还举行亲子剪纸比赛,到时希望家长报名参加。2、2、2、2、幼儿园主要活动:
本学期的活动可谓是丰富多彩、目的是提供幼儿各种“平台”,大胆地展现自我,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自我表现的舞台。活动有5月份七巧板达标和比赛6月份的亲子剪纸比赛。针对这些活动,有一些需要家长配合的:比如:七巧板,我们发给每个幼儿的七巧板要保管好,一块不能少,还要家长督促孩子回家练习,对较弱的孩子帮助辅导。亲子剪纸,要家长准备好一幅作品,到幼儿园现场剪贴。
四、幼小衔接工作:
这一学期,我们说它既是过度期,也是关键期。我们不仅要进行正常的教学,还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要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小学生活与教学模式,并激起孩子们争做小学生的欲望,这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我想也是家长所关心的问题吧!让我们谈谈“幼小衔接”吧!“幼小衔接”指的是儿童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之间的衔接,也就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导活动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导活动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到以学习为主导活动,这一跨度是很大的。为使这一过渡顺利地衔接而
不至于脱节。专家认为,儿童应做好以下心理准备:
1、做好生活习惯改变的心理准备
儿童在家庭或在幼儿园里,生活的时间性不强,儿童的脑子里缺乏时间概念;而进入小学,儿童首先要适应打铃上课,上课要坐在固定的座位上,要注意听讲,不许随便说话,上课时不能去厕所等等。所以现在幼儿园我们将对幼儿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使之逐渐适应学校的生活习惯。如果在入小学前缺乏这种训练,儿童就会表现出上课坐不住,没有放学肚子饿,课还没上完就要去上厕所等等,有的表现出严重的生活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儿童心理困扰而影响学习成绩,严重者发生心理障碍。
2、做好独立自理生活的心理准备
学龄前期儿童的父母、家长都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孩子学会自己穿、脱衣服、自己洗脸等独立自理能力,为他们进入小学做好准备。接近入学年龄时,就要培养他们管理自己的文具、书包,以及怎样使用这些文具。在小学生中老师常可见到,有的儿童不会管理自己的书包和文具,也不会穿鞋和系鞋带,声称:“这些事都是爸爸妈妈替我做。”父母的这种“三包”和全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过度保护”的表现。这实际上等于父母剥夺了儿童学习、锻炼的机会,对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极为不利。比如,有的孩子鞋带散开了需由同学帮助系上,书包、文具由同学帮助收好。结果,遭到同学的耻笑而造成心理上的压力,以致不愿去上学,严重者发展为环境适应性不良或发生心理障碍。
3、进行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的培养
新入学的儿童年龄只有6~7岁,对为什么要学习并不明确,我们教师和家长应通过各种方法,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还要用生动的实例讲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讲时要结合儿童的理想、愿望,而不要空洞地只讲大道理。如可先问他们:“你长大要做什么呀?”答:“我长大要当科学家”。这时可进一步讲科学家是做什么的,科学家必须要读书,有知识等道理。这样便可以把儿童的理想愿望与好好学习联系起来,从而启发和培养儿童明确学习的动机和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
4、做好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准备
在入小学前,家长应重视孩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的养成。比如: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文明礼貌习惯,与人相处习惯,生活节俭习惯等。这么多习惯中我最想说的是孩子们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许多优异的小学生,他们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听的习惯,倾听是非常重要的。孩子对听故事、听儿歌总有极大的兴趣。经常听听录音、听听广播;听得多,势必积累得多,在表达时就有了丰富的素材与较强的组织能力。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得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
这样的罗嗦重复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相当不利,孩子很难直接辩别出哪些是要听的,哪些是可以不听的,结果很可能导致孩子没兴趣听,对什么都不认真听,一只耳朵进,那学习能力的准备包括: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的准备。入学前,家长要特别注重对孩子的有意注意、记忆及观察能力的培养。成人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观察、记忆要求的游戏等。比如,下围棋的孩子可以请他把今天下了一半的棋在明天再摆出来;让孩子观察房间里物品的摆放,并用语言加以表述,等等。还可以与孩子做一些训练性的游戏,如让孩子闭目听自然界的声音或成人有意发出的声音;听成人指令做事,成人提示孩子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孩子一次听完记住,再按顺序逐步完成。
5、做好学习方法的训练
老师和家长应教会儿童上课注意听讲及阅读的方法,书写和做作业的技巧,培养儿童按时准备功课,完成作业,即使玩得最高兴时也要马上结束游戏转而做作业。只有使儿童能自觉地尽快适应这种学习方法,儿童入学后才能顺利地开始正规的学习生活,并取得好成绩。
总之,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衔接工作极为重要,内容也很多。幼儿入学前做好心理上和物质上的一切准备,才能顺利地迈过这一较大的跨度。所以这学期我们将培养幼儿以下几点内容:
1、初步了解小学的生活,产生入学愿望。
2、学习自己整理书包,妥善保管自己的物品。
3.给孩子们适当的留些作业,养成记作业、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当然这个作业不是指书面作业,是阅读、画画、手工等。同时,我们老师也会加大检查力度。
4、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和正确地握笔姿势。
5认真对待一日生活中的细小环节。幼儿洗手、如厕时一定要有一位教师在场维护次序;幼儿户外活动时,教师、保育员做到眼中时刻有孩子,随时提醒、制止孩子做危险动作。
6、教育幼儿在玩大型玩具和户外活动是能避开危险物,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在上下楼梯的时候教育幼儿靠右边走,扶好扶手。
五、谈谈“家园合作”。
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时,专家提倡“家园合作”。尤其提倡父母和幼儿园主动配合,注重协调,形成教育合力,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1、父母应与教师主动联系
通过沟通,将孩子生活、学习、发展中出现的重要信息告诉老师,方便教师了解孩子的全面情况,也能使父母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在第一时间内和老师进行有效的配合。
2、父母应与教师经常联系
父母千万不要忽视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与教师交流,更不要等问题成了堆再去和教师联系。平时,孩子的发展是一种平稳的量变过程,但是质变也孕育其中。要想发现微小的变化,抓住闪光点,在萌芽状态时实施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必须与教师经常联系。同时经常联系,还可以使双方增进了解,发展友谊。很多父母在和教师的交往过程中,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3、父母和教师对交流内容要进行教育性的加工,化消极为积极
对于交流的内容,双方切记不要简单地、直接地传达给孩子。有些内容只要教育者了解就可以。必须让孩子知道的,也不要给孩子一种“告状”的感觉。比如,教师提到孩子最近上课走神,父母就应该对这个信息进行加工,对孩子讲:“老师真喜欢你,她发现你最近上课有时走神了,可为你着急了。老师觉得你从来都是专心听讲的,是不是没休息好?”
4、父母与教师要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在幼儿园,孩子们能够形成不挑食、将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准时睡觉等好的行为习惯,可是孩子在幼儿园的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其原因,除了孩子的习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家庭中没有严格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外,主要还在于家庭中没有严格的规范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即使有些规定,但由于父母对子女溺爱、娇宠心理的作用,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公尽弃,良好的习惯就难以形成了。
总之,在这里提醒各位家长从现在开始给孩子们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他们有一定的责任感,应该是我做的,我就要努力做好。只要我们家园配合好,相信你们的孩子也会越来越聪明能干,我们也真心希望家长能给我们一些好的建议,你们想让孩子参与些什么活动,你们想参与幼儿园的什么活动或者我们老师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等,你可以把你们的想法直接告诉我们,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交给我们,我们会尽力改进我们的工作。我想,只有大家献计献策,我们的活动才会更丰富多彩。
为了我们的工作能够做的更好,希望各位能给我们提出宝贵的建议和要求。
六、结束语
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的支持,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孩子们一定能顺利的升入小学,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成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的,我们敬候您的佳音。
谢谢大家!
10.暑假小升初衔接班招生方案 篇十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
二、招生原则
1、坚持“依法依规招生”的原则,合理控制班额,健全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的管理体制和工作规范运行机制。
2、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划片招生、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统筹协调”的原则。
三、学区范围:
屯东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十一、十二组;
东岸村四、五、六、七组;
屯东安置小区、东岸城邦小区、东岸梅园小区
四、招生年龄及对象
(一)年龄
年满6周岁(即20xx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二)对象
1、学区内的适龄儿童,具体包括如下三种情况:
①户籍和父母住房均在学区内的适龄儿童。
②户籍在学区内,父母确无住房,并实际长期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居住在学区内的适龄儿童。
③户籍不在学区内,但父母住房在学区内且实际长期居住的适龄儿童。
2、符合条件的务工人员子女,即父母双方(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芙蓉区从业并在区内持续合法居住一年以上,同时提供以下相关证件:
①户口簿;
②父母双方的身份证;
③小孩出生证;
④父母双方在芙蓉区从业的合法有效的证明(如劳动合同或工商营业执照等);
⑤父母双方在芙蓉区的居住证;
⑥房屋租赁合同(要求租住地社区、村签署证明意见并加盖公章)。
3、属于必须按政策照顾解决入学的对象,如父(母)为现役军人或转业干部、重点工程拆迁户、我区按规定引进的专家或在我区投资的港澳台人士的适龄子女,由教育局协调解决。
五、工作措施
1、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2、按照教育局的工作要求及日程安排做好招生工作,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正,平稳有序。
⑴切实做好控流保学工作,确保学区内适龄儿童全部按时入学。
⑵严格按照《芙蓉区教育局关于切实解决中小学大班额、择校热问题的通知》(芙教发〔〕14号)文件精神做好班额控制工作,将设班计划报教育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不擅自扩大或缩小招生计划。
⑶严格控制择校生,不接受任何单位和任何个人以任何形式的与入学挂钩的请吃或钱物,且招生入学不与入园入托挂钩。
⑷按政策要求解决好有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问题。
⑸加强招生政策宣传,在校门口及相关社区张贴《芙蓉区小学新生招生公告》,同时公示学区和学校招生咨询电话,并在全区统一的招生咨询接待日做好家长接待和政策宣传工作。
⑹规范新生学籍管理,做到学生信息采集工作准确无误,并及时上传到长沙市基础教育管理平台及全国中小学学籍管理系统,同时做好新生入学资料的归档工作。
六、招生地点:
屯东小学内
七、招生电话:
xxxxxxxx
八、具体日程安排
4月设班计划及新生摸底工作
5月9日召开学校招生工作会议,成立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5月9日-5月xx日招生宣传
5月18日学区内新生报名
5月25日前上报学区内新生录取人数及名单。
6月21日务工人员子女新生报名
7月1日前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
7月4日
8月15日向教育科上报新生准确录取人数。
5月9日下午
6月xx日下午
11.幼小衔接进行时 篇十一
为此,我们这个学期专门举办了一场关于“幼小衔接”的家长会。会上,家长们反响十分热烈。
案例1: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
好好妈妈说:最近,我们为孩子要不要去上幼小衔接班的事争论不休。我公公认为一定要让孩子学认字,不然等上小学了,孩子连考试题目都看不懂。我婆婆认为孩子一定要有一项特长,否则以后就没有上台展示的机会了。我们夫妻俩从小就任孩子自由发展,对她没什么特别要求,只要孩子开心就好。但孩子在数学方面较同龄人的确是偏弱了,她爸爸的意思是要补就给她补补数学。我们到底要不要去上幼小衔接班呢?如果学,什么时候开始学合适?要学到什么程度呢?
老师分析:很多家长会把幼小衔接狭义地理解成“幼小衔接班”,这是不对的。幼小衔接不代表片面的小学知识教育。它强调的是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知识灌输的方式实施小学课程内容。孩子兴趣特长的培养也不是靠“幼小衔接班”就能一蹴而就,家长应在平时观察、注意孩子的兴趣点,并有意识地引导,同时适当地进行相应的练习。最后,家长除了关注孩子的学业问题,还应关注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生活作息的提前适应、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等问题。
解决办法:针对好好不识字、数学弱的情况,家长可以在睡前的亲子阅读时间,用“点读”的方式给孩子讲故事,即家长一边讲故事内容,一边用手指指着对应的文字,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熟悉认识文字。在数学方面,我们老师一直在通过数字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根据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选择适合的个别化教学方式。家长不能过于着急,而应该做好家园配合,在生活中发展孩子的数学能力,比如引导孩子观察和认识门牌号,了解门牌号所隐含的逻辑关系等。
案例2:自律性不强怎么办
天天爸爸说:天天活泼好动,一刻都静不下来。在家里,我教他认数字,他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简直没个安静的时候。我和他妈妈平时要上班,没法天天陪他,他奶奶又比较宠他,导致他脾气很倔。他以后上小学了怎么办呢?将来我们要不要陪着他做作业?
老师分析:家长要认识到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由他律逐步向自律、由客观责任感逐步向主观责任感的转化过程。6~8岁的儿童正处于他律道德阶段,这是儿童规则意识的塑型期,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老师会通过正向激励、榜样示范等方法来加强孩子的自律能力。
解决办法:像天天这种情况,家长应改变祖孙的养育模式,可以有意识地向祖辈灌输一些科学的育儿理念。然后多与老师配合,逐步纠正他的不良行为习惯。最后,家长和孩子都要明白,小学里的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任务,应由他自己独立完成。
家长要想扭转孩子的坏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让孩子充分明白行为规则的重要性;其次,根据制定的规则、目标,对孩子的纠正行为及时进行反馈;最后,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遵守制定的行为规则。
案例3:自由发展不是更好
在讨论结束之后,韩韩妈妈私下里找到我,说:“很抱歉,老师,我不同意你的某些看法。我认为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就是应该做适合他做的事情。我认为在这个阶段,就应该让孩子尽情地探索外面的世界,培养他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我只要陪他玩,在其他方面也不需做什么了。现在孩子落后于人,但等到他上小学后赶上来了,那会是一个很成功的挫折教育。”
老师分析:幼小衔接和“去小学化”并不矛盾。“去小学化”的正确理解是“不能以小学教育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幼儿园的孩子”,即幼儿教育要适宜幼儿的发展,要和孩子的年龄特点及个性发展相适应。孩子在幼儿园以适宜的方式学习五大领域的课程:语言、艺术、科学、社会、健康。唱歌、讲故事、数数、画画、拍球……都是孩子幼儿园学习成果的体现。而且,孩子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是一个阶段性的连续过程,需要老师和家长不断地铺垫和推动。因此,幼儿园注重幼小衔接,是为了孩子日后能顺利上小学创设一个连续变迁的环境。
解决办法: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要经历外部环境和心理发展的重大变化,而孩子不是天生就具备适应这些重大变化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从家庭、幼儿园、小学等各方面因素中汲取力量。韩韩妈妈的这种情况,是没有完全了解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校教育的期望,在家庭教育中可能会产生偏差,对孩子的持续发展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以上是几个典型的案例,说明有些家长对于幼小衔接,不甚了了。为此,我园为大班家长举办了一次特别讲座,指导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孩子的幼小衔接。
身体和运动发展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健康的体魄。对于处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来说,首先要发展的是自己的大运动、精细运动和感觉运动技能。对此,家长可在平时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户外运动,比如爬山、踏青;也可在家里与孩子一起做一些有趣的手工,提高孩子的运动技能。
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进入小学之后,同伴交往在一日的社会交往中占据了重要的部分,被同伴认同,并与之产生良性互动,有助于孩子形成优秀的自我感知能力。家长可多带孩子参加同龄人的聚会,指导孩子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如鼓励孩子与陌生的小朋友交流,和同伴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在孩子与同伴起冲突时,鼓励孩子自己沟通,并尝试解决问题。
在家里,家长与孩子在了解小学的作息时间后,可以一起制作一张接近小学的作息时间表,逐渐按照作息表的时间入睡起床。其次,培养孩子独立处理自己个人物品的能力,比如自己整理房间、收拾书包、准备第二天要用的物品。使孩子在学会安排自己生活的同时,增强独立性、自主意识、自信心和价值感。
学习方式提升
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的学习方式仍以“玩中学”为主,并在此基础上慢慢地加质、加量。比如,适当增加故事的深度、延长听故事的时间。
家长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比如,要求孩子认真听故事,不能边听边玩,并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对故事内容进行提问。在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时,家长也应认真倾听,并有意识地就某件孩子感兴趣的事与其展开辩论,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父母还可以适当鼓励孩子做一些从未做过的、甚至看来有点难度的事情,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保持孩子探索世界的勇气。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对周围世界的感受和看法,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一步一步加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
由于小学生活的需要,家长可在幼小衔接阶段,有意识地纠正孩子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培养孩子主动预习和复习,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的好习惯。
认知发展
孩子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能力关系到其对社会的认识及自身在社会中的定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生活或者游戏中要遵守的基本规则。在达成共识后,引导孩子主动自觉遵守,并对孩子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或奖励,以形成良性循环。
12.谈谈幼小衔接的巧妙过渡 篇十二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知识小学化。
目前, 在大多数幼儿园中, 发现幼儿园小学化管理非常严重, 而且呈加速蔓延之势。尤其幼儿园大班孩子, 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习为主。讲课则一味灌输知识, 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等, 由于教学内容背离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不能或不甚理解, 使孩子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许多幼儿园增加小学课程内容, 诸如英语、拼音、写字、大量的识字背诵、20以外加减法等教学内容, 认为这是在知识上与小学接轨, 孩子们学会了这些知识, 上小学一年级会轻松些。其实这不是真正的幼小衔接, 而是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 其弊端和隐患应该引起重视。
2. 幼小衔接片面化。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 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 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 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然而, 有些幼儿园严重忽略这一指导纲要, 在体、智、德、美四育中, 重视“智”的衔接, 特别是近年来, 幼儿园对幼儿智力因素极为重视。幼儿园教育中往往忽视体、德、美的衔接, 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 在智育中, 重视知识, 特别是数学、语文知识的衔接, 忽视生活能力以及挫折的承受能力等。这样使幼儿缺乏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违背教学规律, 摧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二、多层次全方位提高幼小衔接
1. 作息时间与活动内容的衔接。
小学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是完全不同的, 在大班下学期的作息时间与活动内容, 适当参照小学, 每节课可延长到35分钟, 培养幼儿对学习的持久性。适当增加写字量、拼音教学、智力活动的比重, 以开发幼儿的思维能力。如计算课, 在让幼儿了解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 多进行口算、心算能力的培养, 进行空间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训练;加强幼儿读、写能力的培养, 经常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和倾听同伴所见所闻。如让幼儿用一个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提高造句能力;用多个词编成一个故事, 培养其想象力。
2. 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 并对幼儿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因为孩子写字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 不好的习惯到高年级是很难改的。在大班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 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 汉字, 不要求快, 只要求规范。在常规上的要求, 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 在游戏中使幼儿获得知识, 尽量在活动结束后喝水、上厕所, 要求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3. 生活能力的重点培养。
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 管理自己的物品, 准时上幼儿园, 按时入睡, 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 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 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 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 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 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三、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沟通
首先, 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双方教师通过参观、交流相互了解各自的教学内容、形式和教学方法。幼儿园可以适当增长授课时间、更改桌椅的摆放, 教师应有意识地减少游戏时间、布置简单的作业等帮助幼儿适应校园特色调;而小学教师在幼儿入小学初期, 也应有意识地放慢教学进度, 减少教学内容中抽象性的语言和符号, 增加具体形象、有趣的内容, 适当控制作业量, 逐渐对学生提出要求。促进衔接工作的系统化, 保证教育的连续性。
其次, 加强幼儿与小学之间的沟通。把小学生请到幼儿园与幼儿游戏、聊天, 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 明确告诉他们, 小学与幼儿园有哪些不同, 使他们有思想准备, 并且乐于接受一些入学准备和训练。
幼小衔接工作是促进儿童顺利地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身心发展特点的交替、转化、升华的发展过程, 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因此, 家、园、校三方要积极配合, 持之以恒, 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即愿意上学, 又喜欢上学, 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 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摘要:三年的幼儿园生活是十分短暂的, 因此幼儿教师在教学大班的时候就有必要作好幼儿升到小学的准备, 为此, 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就要考虑到幼儿教育与小学课程的衔接, 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13.幼小衔接 篇十三
——孩子入学,家长准备好了吗?
尊敬的各位家长:
晚上好。很高兴能和大家在一起,聊聊关于幼小衔接的话题。再过一个多月,你们的孩子就要幼儿园毕业,走进小学的大门,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个转折。大家都知道,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活动主要是以游戏为主,而到了小学,他们的主导活动主要以学习为主,这一重大变化,使得有些孩子很不适应。有的感到学校没有幼儿园那样有乐趣,新鲜感一过就不愿继续上学;有的因在课堂上不能像幼儿园或家里那样随便讲话或自由活动而感到紧张、疲劳;有的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上产生困难,甚至掉队;还有的因自理能力太差,过不惯集体生活,不习惯陌生环境而变得厌恶学习生活等等。
那么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扎实地迈好学习之路的第一步,让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这是各位家长非常关心的话题,也是我们今天聊聊幼小衔接话题地意义所在。孩子入学前,作为家长,应该为孩子做些什么呢?我想,主要
是做好以下一些准备工作。
一、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
1、教育孩子热爱学校,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向往。
几乎没有哪个孩子不渴望新鲜的学校生活,但不能认为愿意上学、高兴读书就是热爱学校了。因为这时孩子对学校生活的认识还是朦胧的。因此,家长要及时引导孩子,把上学与学习知识、增长本领联系起来,使孩子真正体会到做一名
小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
家长可以多与孩子进行交流,用赞叹、喜悦、欣赏的语气和孩子谈上学的话题,让孩子知道上小学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光荣的、骄傲的事。比如,家长可以这样对孩子说:“宝宝长大了,马上就要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了,祝贺你呀!”当他做了一件让大人满意的事时,可以这样夸奖他:“要成为小学生了就是不一样,真懂事!”还可以说:“你不是将来想当个医生吗?那就得进学校学习。你看,隔壁李医生,治好了那么多病人的病,他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本领呀,还不是因为上了学,努力学习,才学会了那么大的本领。”家长也可以向孩子讲述自己童年在小学的趣事,让孩子产生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除了可以和他们作简单的谈话外,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来进行教育。可以带他们去所要就读的学校参观,熟悉那里的校园环境,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亲戚朋友家里的哥哥姐姐如何认真地做作业,也可以领他们去图书馆,让他们窥探一下那神秘而庄严的知识宝殿;还可以经常给他们读一些有趣的儿童读物,读完后可以这样对孩子说:“这些好听的故事都写在书里,等你上学认识了字,就能自己看了,还能从书里知道很多爸爸妈妈不知道的更好听的故事呢!” 通过你的谈话引导、实例感受,一定能激发您孩子的求知欲。但是不要为了激发求知欲就把上学说成是一件轻松的事,尽是好玩的事。这也容易使孩子上学后,觉得尽是上课、下课,没意思,因而不爱学习,不爱上课。要使孩子知道,上学是一件无商量余地的必须做的事。小学生活和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要向孩子介绍一下小学的学科内容,班级授课形式和老师的分工等等。了解小学生活的特点,做好克服学习困难的准备。
2、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师。
古人说“尊其师,才能信其道”。孩子只有敬爱他的老师,才能聆听老师的教诲。所以在孩子入学前,家长应该经常对孩子讲讲自己小时候在学校里是如何听老师的话,老师是怎样耐心地帮助自己的。经常正面地谈论学校好、老师好、同学之间友爱地话。当孩子提出很多问题地时候,可以在回答时埋下伏笔,告诉他:“你很快就要上学了,关于这些事情老师知道得很多,他都会告诉你的。”使孩子入学前,在心中就对老师有个好印象。
切记以下两种做法:(1)用老师来吓唬孩子。例如:遇到孩子不听话了,就说:“哼,再过几天上了学,就有人管你了,老师可厉害了。”或者说:“再不听话,把你送到小学去,到了小学,就让老师来给你收骨头。”长此这样教育,孩子就会对学校、对老师有一种恐慌的感觉,认为上学是因为不听话,去收骨头的事,而不是我自愿的,小学老师是很厉害的,可敬而不可亲的。这样容易使他们望而生畏,害怕学习,甚至厌恶学习。(2)背后对老师说长道短,在孩子面前流露出对老师的不信任感。如:“他才教了一年书,能带好班级吗?”“我们家孩子真不幸运,被分到这最差的老师班上。”在您的影响下,孩子还能对老师有好印象吗?孩子对老师不喜欢,还能喜欢听他的课吗?
二、帮助孩子做好学习准备
1、帮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培养孩子入学所必备的能力。孩子四五岁时活动的目的性已经逐步增强,开始有意识地注意别人的讲解,努力去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他们看见大人读书、看报,就会问:“这是什么字?”有时上街看到商店的招牌,也会问:“商店大门口的这几个字读什么?”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不耐烦地说:“去去去,烦死了,告诉你你也不懂,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了。”这样孩子识字的机会就溜走了。如果你能经常抓住这样的机会,在生活中直观地教孩子认一些字,那么,长此下去,不但能提高你孩子对识字的兴趣,而且识字能力也会大大提高。有心的家长就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在玩中学,在玩中得到不断的提高。比如,在计算方面,可以运用实物,教给孩子10以内的加减运算题。还可以让孩子摆弄各种玩具,判断他们对大小、多少、粗细以及形状、颜色、相互关系等方面的理解,从而培养和检查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及理解能力。比如画几个特殊的图形(图1),让孩子分辨有几个三角形,也可以画正方形和长方形引导孩子进行类似的分辨,以培养和考察孩子的空间想象力;让孩子摆弄6个棋子,问怎样才能排成三行,每行都要三个棋子。诸如此类的做法,可
以培养孩子思维敏捷和推理能力。
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上学前让他多识字、多做算术题,提早把一年级的内容教给他,到底好不好?”我的回答是,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家长刻意地甚至强迫地让孩子提前去学习,这样容易使孩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强迫孩子学习,逼得太紧的话,孩子会变得焦虑、不耐烦,使他感到学习是件“苦差事”,潜意识中产生反抗的情绪,因此变得善忘,一下子就会把刚学过的全部遗忘。
另外,提前把一年级地内容教给孩子更是不可取的。因为学过的内容对孩子来说是重复的、乏味的,这样激不起孩子对学习的新鲜感,只会使孩子觉得入学后上学无兴趣,而且会觉得这些内容我已经会了,我就不需要再听老师讲了,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吧。长此以往,会使孩子养成听课时注意力分散的不良习惯。等以后的内容他没学过,他也不会好好去听了。
还有的家长,听说一年级孩子学习汉语拼音是个难点,怕孩子入学后跟不上,于是自己先给孩子教起来。如果家长自己的拼音基础好一点的,那还可以,如果家长自己的拼音基础不好的话,那请你千万不要教孩子识读,因为孩子一旦形成不正确的读音,以后纠正起来比教会他困难等多。比如,元音字母o,很多孩子都读成uo,ou,因为先入为主,纠正起来很困难。
记住:培养孩子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远比教给孩子认识多少字,会做
多少算术题更为重要。
2、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现在的孩子们智力上存在的差异极小,竞争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良好的习惯也要有一个养成过程的,从现在开始,包括今后的一年级、二年级,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终身受益,坏习惯有害终身。那么,家长在家庭中,要帮助孩子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呢?
(1)、养成读书的习惯。
孩子喜欢读书,养成读书习惯,可以培养听力、理解力,成为“听话高手”,集中力和持久力也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另一方面,听多了故事的孩子,接触各种文章的内容,表现能力及语言表达也很好。对于书中人物的言语、行动,小孩也会思考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思考力、解读力也同样得到培养。可能有家长要问,他还不认识字,怎么叫他读书呢?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发育、兴趣,选择一些好的图画书、故事书,然后由家长念给他听,千万不要一概拒绝:“自己看!”,孩子看不懂,看见密密麻麻的字会讨厌读书,等孩子识了一些字了,家长再慢慢一步步放手,激发他去自己看书。
(2)、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书写能力是学力的指标,有的小孩虽然话说得很流利,却不太会写字,有的小孩写字速度很慢,如果老师出的生字练习多一点,他就唠叨半天。有的孩子写字的姿势都不正确,影响了写字的速度。一年级第一节课,我们语文老师会教孩子怎样写字、怎样握笔,但是,有些孩子因为已经养成了不良的握笔姿势,老师纠正起来非常困难。所以,家长从现在开始就要非常重视孩子写字习惯的培养,包括以后到了一年级,始终要提醒孩子,用正确的姿势写字。比如说握笔的姿势,拇指食指一起捏,中指紧紧托住它,名指小指垫下面,笔杆斜靠虎口上。
(3)、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
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孩子,做作业不能专心致志,写几个字就东张西望一会儿,别人5分钟能完成的作业,他要10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他写字的速度并不是很慢,而是作业时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原因。也有的孩子做做作业会突然叫起来:“我想起一件事。。。” 做作业时静不下心来,表现得很烦燥,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吃东西,一会儿又要上厕所,作业还没做,已搞得不亦乐乎,花了不少时间。做作业时会这样,听课时更是天马行空,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些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因此,家长有必要重视培养孩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如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看电视时就一门心思看电视,做作业时就一门心思做作业,不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长此以往,孩子做事就容易分散注意力。
(4)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要让孩子尽早养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就像婴儿会自己站起来走路一样,能够自己努力用功,不懂之处自己思考、解决,具备了“自己学习力”,就拥有了一生进步向上的原动力,这也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自己培育力”,这样的孩子自然会自发、自主地用功,也就不会感觉学习很辛苦了。作为家长,要注意称赞孩子、鼓励孩子,让他慢慢养成一个人主动学习的习惯,这是家长送
给孩子的最佳礼物。(5)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初入学的孩子自制力往往比较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这给孩子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有的孩子在课堂上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不管下课与否,就抱起小足球往外跑,有的自己听明白了就高喊:“我懂了,我懂了。”好像教室里只有他一个人,全然不顾其他人的感受。对这些自觉性比较差,自己难以管住自己的孩子,家长更是要从现在起适时的给予引导、督促,要耐心地帮助他改掉坏的学习习惯。在家里,家长可以这样训练孩子:给孩子讲故事或读报,尝试着让孩子能静心地坐下来,从几分钟开始,到一刻钟,然后到20分钟,以后再逐渐延长。要求孩子听讲时不做小动作,不插嘴,集中注意力。对于学校的具体要求,如上课不吃东西,不随便讲话、要求发言先举手、课间不许打闹等,家长也要提醒孩子执行。(6)帮助孩子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有不少孩子入学前,虽然认识了一些字,但学习能力很差。有的听不懂老师讲了什么,有的说不清图画的内容,词语贫乏不连贯、不完整。如老师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他只会说:“杯子。”而不会完整地回答:“这副图上有个茶几,茶几上有个白底黑花带盖地茶杯,是喝水用的。”为此,家长要指导孩子常听广播,或认真地听家长地故事,然后引导他把所听到的故事讲给你听;带孩子外出游玩,帮助他有顺序地观察周围事物,回来后与孩子一起回忆和叙述时间、地点、人物、神态等等,逐步引导孩子口头语言系统化、完整化、连贯化。
三、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前的物质和生活准备
1、逐步教会孩子关于生活方面的一些常识。
主要包括:知道自己的姓名、年龄、性别;知道家里有些什么人;爸爸、妈妈的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号码,知道详细的家庭地址。帮助孩子熟悉前后左右,对春夏秋冬有大概的印象。知道了这些,会给孩子入学后的交往等带来很大的方
便。
2、培养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为了使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家庭的作息时间应努力与学校保持一致,在饮食和生活起居方面也要作必要的调整。幼儿园小朋友每天要午睡到两点多钟才起床,而到了小学就没有了,有些孩子就不能适应,一到下午就昏昏欲睡,而且刚开学时是九月份,天气也是蛮热的,更导致孩子想睡觉了。因此,在假期里,家长就要根据学校的作息,来安排孩子的作息,让孩子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
上学以后,家长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并教会孩子看钟。父母要有意识地规划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调整孩子的生活起居习惯及常规,养成孩子自己准时就寝,准时起床的习惯。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并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时间表去做,使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如果生活没有规律、零零散散,则孩子的内心也是零零散散、缺乏规律。在生活能力上,家长要教会孩子自己穿衣服、脱衣服,折叠自己的被子和脱下的衣服。特别要教会孩子要自理大小便,养成课间及时大小便的习惯。教会孩子按着课程表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带齐学习用品。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和文具盒,开始会手忙脚乱,丢三落四,家长要有耐心,从旁多加指点,可先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他,再让他重复着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赖父母了。还要教会孩子使用剪刀、卷笔刀,学会关门窗、扫地、抹桌子等一些基本的生活
自理能力。
3、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孩子学习的环境很重要。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孩子,成绩很差,上课不会集中注意力听讲,每次家庭作业总是错误百出,后来到他家去家访发现,原来他家长是开店的,生意很好,他每天放学就是在店里做作业,店门口就是马路,各种噪音还有来店里买东西的人群,吵得他根本做不好作业,导致他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很差。不仅是马路噪音,电视声音也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读书缺乏效率。还有些家长让孩子在餐桌上做作业,虽然没有噪音,但是会无意中孩子会产生餐桌是吃饭的地方的想象,对于集中注意力不利。所以,应该为孩子安排一个不会分心的场所读书学习,最好为孩子单独准备书桌,而且书桌就只能读书。书桌最好面向干净的墙壁,墙上如果有图片就会吸引目光,无法集中精神用功。书桌正面不要放多余的物品,如果书桌上充满了笔记本、字典、文具用品,就换
大一点的桌子。
4、与孩子共同准备必要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
共同准备,一是让孩子体验即将作为学生这一快乐的过程,二是从现在开始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培养他们的事应该自己做的习惯。准备的学习用品
有:
(1)双肩书包,选时考虑两个因素:一是从孩子的健康着想,最好挑选面料轻薄、双肩背的书包,又大又重的书包装上书后会增加分量。二是从审美、安全的角度考虑,选一件孩子喜欢的图案,书包的颜色要鲜艳、醒目,这样便于汽车司机识别,可以保证孩子过马路时的安全。
(2)铅笔盒。外形和功能比较简单,稍大些,让孩子容易取到里面的文具,铅笔盒盖的里面贴上本学期的课程表。选购时注意功能不要太多,简单为好,不要适应开关式的或抽拉式的,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3)铅笔。铅笔盒里每天至少有6支削好的铅笔。为保护学生的视力,不要用硬度大的制图铅笔,而用HB或2H为最好,因为软硬适中,铅的颜色不是太黑,笔杆最好是有棱面的,因为初入学的孩子手指骨钙化还没有完成,圆杆的笔捏不住。因为孩子初入学还不会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经常会把自己的东西掉到地上,别人拣到了,他也不会去认领。所以,建议家长在铅笔的尾部,粘上粘贴纸,什么写上孩子的姓名,这样,孩子的东西就不容易丢失,即使掉到地上,别人也会及时归还。不建议使用活动铅笔、子弹头铅笔。一个是不安全,第二,孩子刚开始学写字,用自动铅笔写不好字。
(4)橡皮一块,是绘图用的较软的一种,孩子能擦得干净,不要用硬的橡
皮,容易把纸擦破。
(5)卷笔刀一个。卷笔刀越简单越好,只要能卷铅笔就行,花样复杂反而会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应教会孩子怎样使用转笔刀。
(6)尺一把。一般是用塑料的,不要用铁的容易划破手,有立体图案的尺会分散孩子听课的注意力。有的尺像玩具,这样的尺不要买。
准备的生活用品有:
(1)一个小茶杯。学校一般都有水供应,家长要为孩子准备一个小茶杯,不易渗漏,做到每日清洗,保持洁净卫生。(2)准备一些餐巾纸。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一块小抹布。为了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让孩子对自己的课桌进行擦洗、整理,建议家长用一个塑料袋装好小抹布,及时清洗、更换。(4)每天上学,家长要为孩子准备易于运动的运动鞋,建议准备无鞋带式样的为益,鞋底要防滑。特别是有体育课的那天特别要穿好运动鞋,女孩子最好不要穿裙子,否则,容易影响孩子上体育课的质量,有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
【幼小衔接班招生简章】推荐阅读:
幼小衔接班工作计划07-19
幼小衔接班六一节活动09-22
幼小衔接论文07-19
大班幼小衔接方案10-09
幼小衔接讲座资料11-03
大班幼小衔接常规总结07-19
幼小衔接实施活动方案09-02
简述幼小衔接的策略11-27
家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12-07
有关幼小衔接的教育随笔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