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编辑工作的创造性

2024-08-01

论编辑工作的创造性(8篇)

1.论编辑工作的创造性 篇一

浅论设计的创造性论文

论文关键词:设计创造性社会的整体利益与价值

论文摘要:展开关于创造性的研究是设计文明进步的必然趋势。通过认识创造的完整涵义,让我们看到了当今设计领域中人们对创造性甚为偏颇的理解。其中特殊地表现在对创造的“新颖性”和创造成果“必须体现社会的整体利益与价值”这两个属性的不平衡上。本文指出探索设计的创造性,更应从事物的外部因素对创造行为的作用中来认识和把握。

当代设计艺术学日益关注设计的“创造性”。人们对设计艺术有着各种不同的理解:它是生活的再现,是情感的表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种观念、价值的传播,是一项引导人们更为健康生活的方式等。不过,在不同的层面上它们都印证着设计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造史。人类生活的本质就是不断创造。创造性的萌发、成熟与飞跃正是人类对文明进步的要求和前进的动力。

重视创造性的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一切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是创造。创造性则是人们从事创造的能力,它既是人类自身智慧的一种力量和特质,也是当今社会中人们的一种综合素质,并且,它还是知识型、创造型、能力型设计人才的主要特征。必须指出,当下我们对设计创造性的认识与研究却是相当片面的。

关于创造的涵义,用科学的语言来回答是相对复杂和困难的,因为创造所包括的外延太多。根据逻辑学原理,它的内涵就很少。所以,《韦氏辞典》将“创造”定义为“赋予存在”。

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将“创造”定义为“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这一定义不仅包括了精神领域,也包括了物质世界。

在我国,《词源》中,“创”字包含有:“疮、伤、损、惩”等意思,其共同的涵义是“破坏”;“造”字包含有:“作、为、始、成”等意思,共同的涵义则是“建设”,两字合起来,“创造”就是“破旧立新”。

在现代创造学研究中,学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给“创造”定义。如日本的川喜田二郎认为,“创造是通过自己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把值得做出的有益事物独创地、奋斗地完成”。思田彰则认为,“创造是依据异质的信息或事物与至今未有的方法结合起来,产生新的有价值的东西”。美国学者欧文・泰勒则注重从其外延来把握,认为创造包括这样5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表达式创造,这是最初级的创造,像孩童们的绘画就属于这类;第二层次是生产创造,指的是发展各种技术得到完美产品的活动;第三层次是发明创造,指的是发明家寻找新方法来解决现存问题,即技术发明;第四层次是创新式的创造,指对各种原理、原则和概念的洞察;第五层次是深奥的创造,指经过长期苦心钻研得到崭新原理的活动。

《创造学及其运用》一书中则指出,“创造的确切定义众说纷纭,为了对其涵义更好地把握,应该从创造的最主要特征来认识:其一,创造必须是新颖的,或是首创的、独创的。凡是创造必有新的特点,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新颖的成果,不能是简单的重复,更不是原样的模仿。其二,创造必须是对社会有意义或有用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的。

虽然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他们给出的定义在内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不过,对于创造的涵义大家却有着十分明确和一致的认识,即创造的根本涵义包括了这样两个方面:一、新颖性,即是前所未有的;二、对于社会具有整体利益与价值,即社会的价值认同。也就是说,虽然创造性独立存在于创造主体――创造者的思维和能力中,但它的一切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必须对社会产生了价值才具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创造性质。

由此,我们可以确认,创造的完整涵义包含“新颖性”和“对社会具有整体利益与价值”这两个共同特征。并在“创造”的定义与诠释中表明,这两个特征的后者更为重要。因为在客观上,对于社会具有整体利益与价值的创造成果,才是为社会所肯定的成果。这样的活动也才具有真正的社会价值。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可以确认,立足设计学科来研究和探索设计的创造性,不能只局限于对创造主体自身的创造性之上,更应该强调从创造成果出发,来认识和把握设计所蕴含的创造性规律。对于设计,关注创造绝不是关注创造的本身,而是关注设计的创造性。创造是个行为,而创造性则是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只有全面、正确地认识创造的性质和涵义,才能准确把握探索的方向,从而揭示出如何在设计实践中获得创造能力的规律。

我们试着从以下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在当今设计领域中的创造性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设计的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设计的理解也发生着变化,它的内容直接对应着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经济形态和社会分工。早期的人们为了生活和生产劳动而创造工具、车辆和建筑等。在实施的过程中,人们必定先有构思和计划,然后才进行制造和建设。当构思的形象按计划得以实现时,设计意识和创造性也就诞生了。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设计”最早的意思是“计谋”。如《三国志・魏志》中有:“赂遗吾左右人,令囚吾服药,密因鸩毒,重相设计”;元尚仲贤《乞英布》第一折也这样写道:“运筹设计,让之张良,点将出师,属之韩信”。它们都意指“设下计谋”或是“谋略”。可见,“设计”在最初是以一种整体的、宏观的语义出现在人们观念中的。

这样的理解还能够从《新华字典》中对“设”和“计”的注解上清楚地反映:“设”作动词时,有“安排”、“建立”、“构筑”、“假使”等含义,由此形成的复合词为“设置”、“设想”、“设法”、“陈设”、“设施”和“设计”等;“计”兼作动词和名词用,名词有“计谋”、“诡计”,动词有“计算”、“计划”和“筹划”等含义。将“设”和“计”联合在一起来看,在中国传统中的最初理解更多地有着一种十分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到了近现代,这一层面上的`含义日益淡出,“设计”随之变得翔实而具体起来。“设计”最初作为“Design”这个英文词的翻译对应词正式出现在中国的词汇中,是在上个世纪代左右,在《新华字典》中,被解释为“在做某项工作之前预先制定方案、图样等”。这时,“设计”绝大部分的意思是“图案、美术、工艺美术”。英语“Design”,从语源上来自拉丁语“Designarn”。在数百年中,词义内涵不断发生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古典、近代、现代三个阶段。15世纪前后,意大利语的“Desegno”标示为“艺术家心中的创作意念”,即将艺术家在心中构思的作品现实化。18世纪,“Design”的词义仍限定在艺术范畴之内,1786年出版的《大不列颠百科辞典》对“Design”的解释是:“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Design’与构成同义,可以从平面、立体、结构、轮廓的构成等诸方面加以思考,当这些因素融为一体时,就产生了比预想更好的效果”。到18世纪以后,大机器工业的发展导致设计观念的变革,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设计”的观念由此而确立。“Design”的概念及其语义开始突破美术或纯艺术的范畴趋于广泛。

在西方工业文明到来之前,设计几乎与艺术放置在同一个意义层面上,并落实在器物制造、物品美化等甚为具体的技术性行业和行为中来认识。这样的观念延续了若干世纪而不曾改变,直到工业革命的到来才被打破。随着工业时代的脚步,“设想、规划”等词汇增添进来并不断得到强化,“设计”开始被越来越具体而翔实的社会分工定义下来,从而铸就了现代意义上“设计”的基本观念。正是在此背景下,“设计”的现代含义诞生了,并建立了艺术创造性和工业时代下的技术创造性这两个特点。这种注重局部的、具体的,以及设计者个人旨趣的创造观念,不但与中国古代人们对创造十分整体和朴素的理解相距甚远,而且,在创造性的探索上也越来越弱化了从创造客体出发来把握创造性规律的途径。

二、设计的实践

在设计实践方面,我们对设计的创造性则表现出了另外一种强烈的偏移。“生产工艺图”在1790年被首次使用,它在设计史上犹如一条分水岭。机械化的大量生产让人们从手工时代的“有意而为”,但多数时候却是在“意外发现”的创造模式中重新认识到了计划的意义。用品一旦被机器制造,那么,从原材料到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事先予以精心的考虑。从此,一种严密的、一丝不苟的技术化生产逻辑被定义了下来。 这可以说是现代设计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所发生的最重要变化之一。人们的设计创造性,被牢固地加上了精心、周密的技术化词汇。手工时代工匠们通过长期实践,才能沉淀下来的对材料、形态、结构等所具有的整体的创造性,随着生产的模块化、机械化和技术化,而变得能在具体的分工中实现孤立地创造。

设计的创造性似乎可以用技术发明来加以替代。翻开现代设计史,似乎全是一连串技术发明创造: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器、电子表以及“白色家电”;20世纪80年代的手提电话、随身听和IBM笔记本;20世纪90年代的彩屏手机、数码相机等,一切的科技创新与企业、商业、市场组合在了一起,不断肯定着这种创造的模式,并使之成为当今设计实践中最容易获得的创造性。

当然,另一方面,属于设计的创造成果也同时发生在人们对美的追求上。所以,设计的创造又突出地表现在造型的创造上。一个新颖的形态,设计者往往依据的是这样两类创新方法:一类是设计者知性的创造力,即利用所学习到的形式美法则,在一定的技术规范和平台上进行造型工作。在内容上可以分解为,了解将被运用的创新技术所持有的特点;明确生产和制造所提供的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特定内容(不同的地区或企业,生产的水平和条件并不相同),以此作为创造一个新造型的限定条件;关注使用者在产品外观上的期望和认同趋势等。另一类是设计者思维技巧性的创造力,即在设计的过程中运用思维上的创新技能,激发自己的创造灵感。例如:针对设计的目标与问题,运用设计者的思维和想象,提出各种解决方案;针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逆向、打破常规的提案,以此获得具有创新意义的解决方案等。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设计实践中设计的创造性是基于设计者个人的知识和自身思维技能来获得的。它同样只激发了只属于创造本体自身思维那部分的内容。而属于设计创造性最为关键的,如何使设计者从社会对其成果的制约和要求中建立起认识,来获得的创造力基本处于空白。

三、设计的教育

设计既是艺术的,也是科学的。把设计看成是艺术,是人类对美的理想的实践与探索,进而从艺术的创造性角度来培养设计的创造性,自然有着其十分深厚的历史渊源。同样,把设计的创造性看成是运用科学的技能,进而以科学技术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创造性也是我们时代的特色。

所以,对于设计的创造性培养,可以归结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方面,从造型、色彩、材料和工艺等内容出发,来培养设计者对形(型)的塑造能力和评价能力。另一方面,来自脑科学、心理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并为设计在培养创造性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法和依据。这些方法从创造学的角度来看,则被归结为是创造主体在心智方面的那部分。例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以集体或小组的方式开展“头脑风暴”法,或将某个设计的阶段视为思维练习的主题,让学生们作相应的联想和归纳等。现代创造性研究在这方面完整地提出了以下这样10个方面:“1.探索问题的敏锐性;2.统摄思维活动的能力;3.转移经验的思维能力;4.侧向思维的能力;5.联想能力;6.记忆能力;7.思维的灵活性;8.评价能力;9.产生思想的能力;10.预见能力”。

在研究和培养设计者的创造能力时,我们所运用的方法依然集中在创造本体上,始终没有脱离设计者个人的心智与修养的角度。这就使得在方法上只局限于在创造本体上寻求规律和培养创造能力。这与创造的完整内容存在着很大的距离。

从以上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创造性,人们研究和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集中在了创造的主体――设计者自身的认知因素、知识背景、动机、人格等内在因素之上。它所揭示的创造性规律和提供给人们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创造实践的方法,自然也都局限于这个内容中。

我们应该认识到事物的变化有其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创造活动都应该从客观世界对事物的作用中来认识和把握。所以,研究和探索设计的创造性,更应从创造成果如何体现特定的社会整体利益与价值来展开。

参考文献:

①(美)戴维・玻姆:《论创造力》,洪定国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②韩德田主编:《创造学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长春,1990。/③刘二中:《发明创造的艺术》,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1988。/④吴明泰:《创造学――创造力开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沈阳,1991。/⑤北京继续教育协会编:《创造学及其应用》,科学普及出版社,北京,。/⑥(美)保罗・克拉克、朱利安・弗里曼:《设计》,周绚隆译,三联书店,。/⑦沈世德、薛卫平:《创新与创造力开发》,东南大学出版社,南京,。

2.论编辑工作的创造性 篇二

关键词:网络编辑,问题,对策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和发展, 信息化进程加快, 信息量猛增, 门户网站、新闻网站、学术网站、文学网站、教育网站、个人网站、博客网站、手机等成为继书报刊、广播电视后的新兴出版传播媒介。网络编辑成为我国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中的一个新兴职业, 其从业人员担负着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的选题策划、内容选择和审核加工、信息组织、服务设计等工作, 成为我国网络传媒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关于网络编辑的职能, 可以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认识, 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有人认为网络编辑是与传统的图书、报刊和广播电视编辑有着很大差别的新型编辑。就此笔者论述网络编辑的三个要素。

一、网络编辑工作指导要素

要做好网络编辑工作就必须遵守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创新发展。

(一) 指导思想。

以习总书记各种讲话、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围绕挖掘消费潜力、增强供给能力、激发市场活力、改善消费环境,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信息产业优化升级, 大力丰富信息消费内容, 提高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建立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推动面向生产、生活和管理的信息消费快速健康增长, 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民生改善发挥更大作用。

(二) 基本原则。

市场导向、改革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打破行业进入壁垒, 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和企业公平竞争, 在竞争性领域坚持市场化运行, 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增强信息消费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 创新发展。

引导企业立足内需市场, 强化创新基础, 提高创新层次, 鼓励多元发展, 加快关键核心信息技术和产品研发, 鼓励业务模式创新, 培育发展新型业态, 提升信息产品、服务、内容的有效供给水平, 挖掘和释放消费潜力。并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扩大信息消费的政策环境, 综合利用有线无线等技术适度超前部署宽带基础设施, 运用信息平台改进公共服务, 完善市场监管, 规范产业发展秩序,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信息安全保障, 建设安全诚信有序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二、网络编辑工作问题要素

要做好网络编辑工作就必须认识其存在的问题。

(一) 网络编辑从业人员数量大、系统训练少。

在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进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阶段的同时, 网站从业人数也初具规模。而目前在网站工作的人数达到300多万, 其中从事网络编辑与内容管理的人数超过200多万。这些网络编辑与内容管理人员承担了网站内容的选择、审核加工, 以及论坛管理等工作。因此, 他们的素质将直接关系到网络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关系到互联网信息服务与出版传媒业的发展。事实上, 这300多万从事网络编辑与内容管理的人员中, 80%的编辑人员从事编辑相关工作时间较少。一部分人员来自新闻、信息传播与编辑出版领域, 但是大多数来自其他专业, 并且在从业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编辑专业培训。即便是他们所在的就业机构能够经常开展培训, 但由于网站发展快、人员流动频繁, 在岗位上从事网络编辑与内容管理的人员, 实际得到系统专业培训的仍然还是少数。由此可见, 网络编辑专业化教育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 也说明网络编辑专业教育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 没有完整地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大多数高校的新闻传播和编辑出版类专业文理课程设置失衡。文科类专业的文科课程过多, 科学类课程偏少, 计算机技术课程不到位;而理科类专业则正好相反。这样导致相关专业毕业的人员很难达到网络编辑岗位的复合型知识技能要求, 应引起专业教育规划和管理部门的重视。网络编辑在信息内容上既涉及社会科学, 也涉及自然科学;在工作手段和平台方面则是高度技术化和自动化的;在工作中要对海量化信息、多媒体信息按照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要求做出非常复杂的分析, 网络编辑人员没有很好的文理交叉的知识是难于胜任上述工作的。因此, 文科类专业应适当增设高等数学、计算机、生物和理化, 以及自然辩证法、科学方法论等方面的科学类和技术类课程。反过来, 对于理科类专业, 应适当增加社会信息传播类课程,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于合理。

(三) 随着高新技术在新闻出版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 对网络传播业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网络编辑人员, 要求具有使用网络这一媒介的能力, 包括能够自如地运用现代传播技术从事信息采集、媒体制作、信息传递等, 以适应网络化传播的需要;要能掌握专门的知识, 以适应媒体对象更加细分化和专业化的形势等;要有通过网络探讨编辑学科, 了解该学科研究进展情况的能力。但是, 从目前传播媒体的从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来看, 能利用计算机处理一般文字和网页浏览者居多, 能利用计算机软件编辑制作网页和建立自己网站者几乎是风毛麟角, 更不用说利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学术交流了。另外, 网络编辑从业人员也没有很强的网络化意识。加上网络编辑面对原创内容少, 网站上的很多内容是转载印刷报刊上的文章, 或是转载其他网站上的内容, 雷同现象严重;更新速度慢, 时效性差等问题。

三、网络编辑工作对策要素

要做好网络编辑工作就必须采取必须的对策。

(一) 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加大对编辑学学术网站的规划和投入。

新闻出版管理机构作为政府管理机构, 对出版业的信息化建设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编辑出版学术研究网络化问题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方面要对全国的编辑出版学术研究网络化做出科学规划。另一方面要给予这类学术性非营利性网站以政策性扶持, 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 把编辑学术网络化纳入到出版产业信息化建设中来。

(二) 提高出版教学科研机构对网络化研究的认识。

出版教学科研机构是建立编辑学术网站的主力军和生力军。一方面编辑教学科研机构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编辑教学科研机构有一支具有科研能力的专家队伍和出版科研内容资源。因此编辑教学科研机构建立编辑学术网站有着天然的优势, 问题的关键是提高他们的认识。

(三) 提高编辑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化技能。

从目前编辑现有从业人员的计算机水平来看, 大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 一般只会从网上浏览信息, 还达不到使用计算机编程和建立网站 (页) 的水平。但随着编辑从业人员的年轻化, 新一代编辑的计算机水平一般较高, 很多大学生毕业时已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一来, 要提高编辑人员的计算机网络化技能, 一方面, 要加强对老编辑人员的培训, 另一方面要从正面引导年轻编辑的学术研究兴趣, 发挥年轻编辑计算机技能强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陈少华, 朱光喜.网络出版传播中的协同问题及其研究.南京邮电学报, 2005 (3) .

[2]李清善.网络时代编辑过程现代化.郑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1 (4) .

3.论网络时代的编辑创造性思维 篇三

[关键词]网络时代;编辑创造性;创造性思维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网络作为其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已经具备了传统纸质书籍在传达内容方面所具备的某些功能,传统书籍的市场所受到的冲击愈发强烈。但也正因为如此,出版行业需要编辑面对网络时代的挑战与冲击,不断提升创造性思维,从选题策划到版式的设计和选择上有所思考,有所-+創造,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为时代所淘汰。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诠释

创造性思维指的是个人在已有的思维经验的基础上,从既定事实当中挖掘出新的联系、探索出全新内容的思维过程,其本质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有关心理学家认为,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就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而产生的思维、思考过程。对于编辑出版工作而言,由于其本身就是一种充满思想性、专业性以及科学性的活动,同时又夹杂着创造性的劳动,因此在编辑出版工作当中对于创造性思维的运用就是实现对于传统编辑出版过程突破和有所创新的过程。网络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出版行业面对新媒体竞争的滚滚浪潮,更需要将创造性思维融入编辑出版的过程当中,从不同的角度、形式送给广大读者“耳目一新”、“眼前一亮”的观感,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二、网络时代的编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一)选题策划创新:挖掘全新的图书策划角度

网络时代由于各类新媒体势力的崛起,导致网络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瓜分着图书的信息市场,也要求编辑在进行图书的选题策划上有所创新、有所挖掘。笔者认为在图书选题方向,图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充分参考当前我国的发展国情以及网络时代给普通民众在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上所带来的变化。首先,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国际交流与合作、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有关社会、经济、政治的选题策划选择上必须把握国家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的大主题、绝对不能偏移;其次,网络时代意味着高速与快捷,意味着普通读者对于多样的网络文化存在这个更高的接受度和更加广泛而深入的需求性,根据如此的市场反馈情况,就要求广大出版从业人员认真思考和调查社会群众的普遍性需求,调查其对于新鲜事物、新鲜文化内容的关注度和兴趣点,将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影视和娱乐文化纳入到编辑出版选题策划方案当中,以及专业化、内容概念前瞻性、选题背景和通道的透彻分析等,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崭新的视角,基于出版行业广度、深度、前瞻分析、综合归纳等自身优势,推出全新的出版内容,创造出一种领先于网络、领先于媒体的文化高度的趋势。

(二)编辑手法创新:打破文字内容的形式束缚

作为纸质载体的重要表现形式,出版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不为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从出版内容和出版形式上进行同步的创新,只有经营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被网络媒体各方面冲击的今天培养、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受众群,拓展读者市场,让产业有所立足、有所发展。近年来中国的出版市场颇有“网络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表现在文字内容以及编辑手法趋向于网络形式的夸张化、用语通俗化以及大众化和流行化,甚至于从某种程度来说,图书为了避免网络带来的冲击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无意识之中成为了网络文化的附庸和延续,于是在编辑手法上,对于那些真正有涵养、有深度的经典作品的优秀传统继承的少了,或者是即便是较为经典的内容也会不得不依附于流行和网络文化进行低劣的表达和编辑,使其在一定程度上难以体现出其原有的精髓。这样做看起来,挽救了图书市场衰败的局势,但是在经典性和延续性上却破坏了图书的本质,更谈不上超越网络的高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笔者认为手法创新,也未必需要依附于网络文化,未必抛弃本质和精髓才能收获市场,相反只有保持鲜明的个性,从图书选题角度的策划方向、到相应的内容取舍、规划布置、装帧设计,让整本图书的设置,在每一段篇幅、每一段主题都能呈现出较高的文化积累性,对选题主题的透彻分析、深刻性,加上有一定的可读性,才能让人回味无穷、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版式创新:灵活运用元素,为版面注入新鲜活力

读者作为出版行业的受众群,其对于图书排版风格、呈现样式的审美喜好,是编辑出版工作人员再进行图书版式设计时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生活节奏愈发加快的今天,人们在工作上和生活上大多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当中,因而图书的版式设计一定不能过于密集、过于压抑,要尽可能的明快、舒展、大方,呈现出现代化的气息,让读者一翻开就会产生一种释然和大气的感觉,让压迫感转瞬即逝。当然基于版式创新的原则,美术编辑在进行版式设计时还可以基于图书的内置内容,有所选择和针对性的进行一种打破传统版式的创造性,例如著名的《秘密花园》就是将读者的读和动手相结合的一种创新性图书设计,让读者在阅读时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同时还能在纷繁的色彩当中忘却疲劳、驱散压力,在充满色彩跃动的图画当中,燃起对于生活的美好渴望与向往。

三、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多种信息和文化内容以共享的方式出现在网络平台上,让人们对于信息的挖掘和选择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更为便捷的方法。而这无疑让更多的人忽视了传统的书籍,也带给了传统编辑出版行业难以想象的压力与挑战。而出版行业要想在这样一种市场竞争的局面之下,有所突破和发展,就必须在选题策划、编辑手法以及版式设计上有所创新,以全新的思维应对网络时代的各项挑战,让传统的图书市场,在编辑创造性的思维模式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直面网络时代的各项挑战与竞争。

参考文献

[1]姬建敏.现代编辑思维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5,43(02):142-146.

[2]袁婷婷.编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4(02):102-103.

[3]李福玲.策划编辑的超前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探析[J].传播与版权,2013(03):32-33.

[4]张晓晨.浅谈出版运作选题策划的创新思维[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02):134-135.

4.论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和规律 篇四

——以新华网站为例

【摘要】: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物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新闻媒体作为一种强势的传播平台登上了媒介舞台,而作为网络新闻传播的把关人,网络新闻编辑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借助新华网,从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策划和编辑两个方面来小析网络新闻编辑的特点和规律。

【关键词】:网络新闻编辑,网络新闻评论,网络新闻专题策划和编辑

网络新闻的载体是借助于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互联网络。这样,网络的传播特性势必制约着网络新闻的采编业务,使之呈现出与传统媒体不同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作为把关人,网络新闻编辑只有充分利用和发挥网络传播的特点,才能使网络新闻的传播达到所预料的效果。

与传统的新闻编辑相比,网络新闻编辑有其自身的特点,体现在网络新闻编辑是一种非线性编辑,另外,由于计算机的技术含量,网络新闻编辑还是一种高技术性编辑,包括数字化技术,超文本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从网络传播本身来看,它的一大特点就是给信息的传递带来了更大的自由,也给了受众更多选择的权利,然而,这并不代表网络新闻编辑不再具有传统新闻编辑所必备的“汇总,把关,发言”等角色,相反,网络新闻编辑不仅仅要行使这些职能,而且在这些职能的行使过程中还有自身的特点。1,从网络新闻评论来看

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上的对新近发生的新闻提出具有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与传统的新闻评论相比,网络新闻评论也是提炼新闻报道的深层意义,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然而,与传统新闻评论的以社论、编辑部、评论员的形式发表意见为主不同,网络新闻评论除了专业评论人员的新闻评论外,绝大部分是受众自发自觉的对某事件所发表的看法和观点。由于网上评论反应及时,传递速度快,受众越来越多。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新闻平台也逐渐成为了公民发表言论和参与公共事务的一个重要平台,而受众也成为了网络新闻评论的生力军,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影响的舆论。

言论自由不是绝对的自由,即使在网络中亦是如此,良好的网络评论环境对于引导舆论的正确方向具有重大的意义。对此,网络新闻编辑往往兼有重要的把关人责任。以新华网为代表,为了规范网络新闻的评论环境,做到有序的可持续的发展,新华网把评论分栏,主要有焦点网谈,新华网评,网评网谈,有网民参与的,也有比较权威的评论文章。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

1、网络速度快,可以针对新闻进行及时点评。网络新闻评论的及时性和时效性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小时、分钟甚至是以秒计。一般有重大事情发生以后,网上的评论便铺天盖地席卷而来。专业的、业余的,每个网民都可以发表意见。

2、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十分巨大的传播空间。网络传播减少了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大大加快了信息的更新速度。作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实

现资料检索和数据查询的共享,检索方便、及时,评论更高效。

3、网络新闻评论在交互性传播过程中可以产生更好的舆论效果。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网民可以不分国界不论身份,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关注,起到更好的舆论效果。网络新闻评论主要是通过电子邮件、电子板、新闻组来评论。新华网的网评网谈主要是网民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网民可以根据大家关注的事件评论。而在各种报道之后,都会有进入论坛的提示。

二,从网络专题策划与编辑来说

网络编辑具有强大的信息汇总职能,艰难的传播把关职能,以及巧妙的舆论导向职能,而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华网不难看出,网络新闻编辑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整合性原则,策划性原则,美学原则。

由于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及全民参与性,信息的繁多带来信息的混杂,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找寻到对自己有用的感兴趣的信息,往往是大多数人所关心的,而以整合性原则和策划性原则为主的新闻专题报道把繁杂的新闻信息组合起来,筛选出重要的,意义重大的信息,有效的节省了网络的空间和受众的时间,使受众的取舍变得容易简便。

另外,网络新闻的来源,绝大多数奉行的是“拿来主义”,借用传统媒体的。缺乏原创新闻,完全依靠拷贝和粘贴,必然或导致网络新闻的趋同化。然而,互联网精神最根本的一点恰恰是原创,而非复制。伴随媒体竞争的加剧,不少网站把目光投向了对新闻资源利用,加工和开发,而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则成为其中最重要的、最出彩的部分。

新华网编辑依托新华社的综合优势与网络的海量性,从四面八方搜集新闻资料,整合出了一系列的专题如新华聚焦,新华国际,新华评论,新华军事等多个专题版块,同时在某些新闻深度报道的基础上策划了一系列的专题报道,如中国反恐“国家队”——雪豹突击队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0-01/08/content_12727242.htm

由此可见,网络专题报道以网络为平台,运用各种媒体手段对特定的主题或事件进行组合或连续报道的形式。栏目内容包括,新闻报道,分析评论,背景资料,图片图表,视音频花絮,互动栏目,新闻调查已经搜索等构建组。

网络新闻专题策划与编辑的特点:

1.既具集成性又具延展性。编辑原则:在进行新闻专题的组织时,既善于捕捉到信息传播的焦点,又要善于围绕这一焦点进行恰倒好处的信息延展,使专题具备丰富的信息层次,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的需求。专题的信息构成包括三个层次:核心信息,周边信息和辐射信息。新华网的专题分为时政、国际、财经、法治方面等等。新华网是个新闻网站,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权威。而且新华网是由党中央直接部署,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力军,是党和国家重要的网上舆论阵地。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或是有值得进行资源重组的新闻时,新华网就利用其资源优势,进行专题组合。

2.既具实时性又具延时性。(1)专题可以即时开通并随时跟踪事件进展。

(2)专题可以在一个空间承载一个完整的报道过程。新华网在政治军事方面的信息都有绝对的优势。新闻专题的实时性意即新闻报道可以与新闻事件同步发展。在十七大召开之际,各大网站都有关于十七大的专题,而新华网也有并且很权威。新华网的十七大专题,根据会议的进程不断更新内容,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信息。图片、视频、相关连接,一步步丰富,最后成为最丰富的十七大专题报告。

3.为多种信息手段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空间。前面之所以说网络新闻专题是网络媒体所特有的,这个特点具有一定的说服性。网络的多媒体性,让网络新闻能有图片、文字、或视频。而网络新闻专题可以充分运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手段,并且为它们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可能。新华网的专题当然也不例外,专题也融入了多媒体形式。

4.信息的相互连通。(1)在专题中每个层次的信息内部,以及各个层次的信息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互连通的信息网络,技术手段是超链接。(2)编辑需要对专题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把握,才能利用超链接在专题中构建一个完整而合理的信息网络。网络新闻专题就是将各种信息集合起来,所以也可以利用多种手段,网络新闻专题就像个巨大的信息包,包里面有很多层,大的套小的小的套更小的。每个网络页面是有限的,即使是新闻专题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但是在固定的页面上的内容是固定的,所以这就要求用到超文本的形式。专题是将有关联的信息集合起来,专题里面的信息就是相互连通的。新华网的信息资源本就很丰富,为了将这些资源呈现给受众,超文本的方式也就不可避免地运用到了新华网的新闻专题里面。

5.具有深度互动潜能。互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评论、问卷调查、论坛中发贴和别人的评论中跟贴。专题的又一大特点,可以将网民引入后台,将说话的权利交给民众。新华网的报道后面,会有评论框,网民民可以自由发言。

5.试论策划在报纸编辑中的运用 篇五

来源:胡文敏 | 内容导读:

一、策划的概念 “策划”二字,顾名思义它的本意就是设计、谋划,它通常用于人的精神活动领域,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纸质媒体中的策划分为报纸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报纸策划是确定报纸的编

一、策划的概念

“策划”二字,顾名思义它的本意就是设计、谋划,它通常用于人的精神活动领域,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纸质媒体中的策划分为报纸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报纸策划是确定报纸的编辑方针、设计报纸的整体规模和内部结构及其各个局部的一系列工作。对于现代报业来说,报纸策划事关报业的发展战略,因此主要是担负版面决策的人员如总编辑、编委会成员、版面主编等所从事的是一种决策和设计性的工作。

新闻报道策划,比报纸策划在报社运作得更加频繁。如果说,报纸策划是对相当长一个时期中报纸的结构、内容与外在形态的总体规划和设计,那么,新闻报道策划则是在报纸投人生产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续而持续进行的一种阶段性策划。要使一张报纸得到读者的欢迎,要使新闻报道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没有精心的规划设计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新闻策划是编采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以便更好地配臵与运用新闻资源,取得最佳效果。

二、报纸编辑策划的必要性

在今天,“独家新闻”的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独家新闻”已不仅仅意味着抢到了“第一落点”和“第一时间”,它还意味着:独家观念、独家视角、独家方法。要力争对同一新闻事件,挖掘出比别人更深入的新闻事实;通过对已知事实的重新安排,亮出新的观点、思想。尤其是要注意读者已知事实背后还不为读者所知的事件成因、道理和走势。这说明,新闻编辑策划在当今的媒体竞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在北京、广州、成都等报业竞争激烈的城市,很多前沿媒体(都市报)表现得更为充分。对同一领域同一话题的报道,谁真正吸引读者或观众,其实就是策划水准和表现力高下的竞争,这是毫无疑问的。

第一,编辑已由“工具人”转变为“策划人”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现代新闻传播已经不是一种单向的“我传你受”的信息流通。受众的反应成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依据。媒体传播观念转向“受者本位”后,编辑的任务、功能和地位随之转变,即编辑的主要任务不再仅仅是“编”和“辑”,不再仅仅是“加工厂”,而是主动为记者出报道题目、选择写稿的角度、谋划设计版面,编辑的地位不再是被动地对来稿进行字、词、句的编辑,而是主动“引导”记者写什么、怎么写。编辑已由“工具人”转变为“策划人”,编辑的这种角色转变,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和兴趣。这一点在我们报纸已有明显体现:从要闻、视点、专刊到周末,版面体现的是编辑的意图,编辑体现的是报纸的办报风格和倡导的方向。许多的创意和策划都是各版编辑出思路,依靠记者相互完善,最后付诸实现的。

[案例]:(1)本报要闻部对今年“两会”的报道就是编辑策划的体现。两会召开前,在3月3日的一版开辟“迎两会”专栏先声夺人,先后推出一些州内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诸如学生上学、放学安全问题、泸山、邛海环境保护问题等,为两会的顺利召开敲响了“开台锣鼓”。两会召开时,报纸又在重要版面隆重推出“2006年两会特别报道”专栏,重点对两会精神予以宣传报道,这组特别报道文图并举,会内会外并重,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共鸣。解读两会报告,聚焦两会话题,通报两会进程,反映群众呼声。两会闭会后,又连续在二版推出《和代表委员聊两会》,连续就迎冬旅、创国优、打造凉山水电王国、建设***新农村问题做了三期对话,选择几个:最尖锐的、最关注的……可以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这种高规格、大规模的宣传报道中,人们不仅看到了全州经济社会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今后的发展思路以及政策走向,而且也看到了各县市的发展优势和特点。这种报道方式,和过去简单地开幕、议程、闭幕的报道相比,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同时,“2006凉山两会特别报道”通栏标题的设计,“两会话题”的刊头和小栏目题花的设计构成元素都采用了国徽标识和浓烈的红色,因此有较强的视觉效果。

“两会”报道,从策划到活动,到版面发排都是编辑策划的典型案例。

(2)2005年年初,“旅游”专刊对红色之旅的集中报道,按照红军进凉山的时间顺序分为6站在报纸上统一包装、集中发排,也是编辑策划的又一案例。

第二,新闻策划是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必然反应。

近几年,媒介市场竞争极为激烈,说到底,这种竞争就是对受众的争夺,对“眼球”的争夺,谁争夺的受众多、“眼球”多,发行量大,谁就能在报业市场上切分一块较大的蛋糕。如何让报纸办得有特色,成为市场中的佼佼者,这在很大程度上靠新闻策划,靠编辑策划。

[案例]:去年12月对国家大型建设项目“溪洛渡水电站”开工的报道。

报社非常重视,专刊部拿出策划预案后,报社先后组织了5次讨论,集思广益,完善方案。按照策划方案,我们在开工前一个月就组织了“俯瞰金沙江”大型采访,对沿金沙江流域的会东、会理、宁南、布拖、昭觉、金阳、美姑、雷波、州府西昌以及三峡公司老总、我州主要领导进行了采访并用文字、图表、图片等多种形式组织实施了版面发排,在开工当天编发了16个版,对地方政府、部门如何积极支持国家大型建设项目,对凉山州及雷波县如何抓住机遇求发展,对金沙江历史、水文化进行详尽介绍,对金沙江水电如何进行系统开发,对溪洛渡水电站未来的展示,等等,都作了报道。可以说,只要拿了那天的报纸,对“溪洛渡水电站”及相关情况就已经很清楚、很明了了。

在社会效益上,这张报纸因为它的专业、全面、丰富得到州领导及参加开工典礼的水电专家的好评;在经济效益上,围绕“溪洛渡水电站”开工,报社创收近30万元。

应该说,在这个策划上,从整体意图设计到刊发内容,到具体的版面包装,从编到采,从社会效益到经济效益,都打了个漂亮仗。

三、报纸编辑中策划的运用

报纸编辑的新闻策划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目标对报纸系统地进行整体设计的一种实践过程。

第一,报纸栏目的设臵与更新以及日常来稿的处理都渗透和贯穿着编辑的策划意图。

作为一个报纸编辑,从接手一个版面的编辑任务开始,就要在充分理解报纸定位的基础上弄明白所编辑的这个版的版性,比如,生活类的版面应突出贴心、服务;体育版块与娱乐版块就有不同的特点。我们要根据版面的功能设臵(版性)来设臵栏目。策划要合乎媒体定位及版面的版性。媒体定位决定媒体的目标受众和媒体的目标功能,新闻编辑的选题策划及栏目设臵只有在这个“位”的“圈”里,这样媒介才能瞄准目标,实现媒体的特定功能。如“金土地”专刊设臵的栏目就应该是“致富经”、“好支书”、“科普苑”等,如果成为了“时尚前沿”、“兵器知识”,感觉就很错位。

而各个栏目名称的设定、制作以及内容的界定、组稿形式、体裁要求等均是经过编辑策划的,每一环节都渗透着编辑的策划意图。报纸编辑都有一个共同的体会,那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心理,并基于传播效果考虑,在日常的编辑过程中,要考虑稿件之间存在的多种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策划编排,将一些内容不同、但主题一致的稿件组编在一起。这样,不但使其成为装点版面的一个品种,起到活跃版面的作用,而且能够给读者提供新的理解、联想,产生组合带来的深化主题的效应。这个过程无可臵疑的是一个策划过程。

我不断的在思考一个问题:随着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报纸为什么要办专刊?我理解的是媒体发展到今天,读者的阅读需求发生了变化,要求获得更专业更详实的新闻内容,要求媒体为他提供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专业资讯。因此我们的专刊就要成为大众媒体中某一领域的比较专业化的新闻咨讯,同时又是这一领域中专业化知识的大众化新闻。也就是说,在一张报纸中相比,各刊是各领域较专业的新闻板块,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如《卫生》刊不可能登手术案例,更不可能登心脏研究课题进展的论文。那就成了卫生刊物了。

第二,有针对性地约稿和组版的过程,是完整地体现着编辑的策划手段的过程。

之所以强调要搞新闻策划,就是为了谋划和组织那些视角新、立意高、开拓深、介入及时的战役性、话题性、并能形成新闻强势的报道。因为只有这样,报纸质量才能提高,才能赢得读者,也才显得有生命力。所以,在日常编辑工作中,需要经常结合一个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搞一些追踪新闻策划、专题新闻策划和为配合这些新闻策划而进行的社会活动策划。如果说一个好的记者要有敏锐的捕捉能力,能及时抓回新闻点子,那么一个好的编辑则必须要有政治敏感性,要有思想。一个没有活络思想、没有超前策划,编辑技巧还处于比较原生态的、自然状态的只能编字词句的编辑肯定不能称为现代意义上的一个好编辑。

新闻策划,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对正确反映事物具有独特的功能。它不仅具有这种从总体认识事物的属性,它还应该通过事物的内部联系,反映揭示事物本质。新闻媒介是通过自己的报道和言论沟通信息,引导舆论,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的。从这个已经被确定的新闻媒体所具有的主动性功能上,我们已经看到了报纸编辑肩负的策划社会活动的责任。当然,我们所说的策划社会活动,绝不是策划新闻,制造假报道,而是通过我们的舆论去促进社会各部门积极开展工作,并对其跟踪报道。

[案例]最近本报一二版与《金土地》专刊推出的“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凉山”专栏。***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宣传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必然就是我们对农村工作宣传的重要方向。状况:来稿分散、各自为阵、缺乏典型、缺乏深度。解决的办法:有目的的组织稿件、组织版面,归类,用栏目题花来统,如“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凉山-调查”、“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凉山-标杆”、“建设新农村,发展新凉山-典型”等。效果:集中、明了、清晰、宣传意图清楚。所有的这些办法的具体实施就是编辑有针对性地实施策划手段的过程。

策划并不是说一定要是大型的、系列的、大块头的报道。单篇文章一样可以实施策划。

[案例]今年4月12日《旅游》刊,《冕宁,复兴樱桃红了》,就是编辑对单个稿件实施策划意图的一个典型体现:

1、常规报道方式:报道冕宁县要办“复兴樱桃节”;2策划后的效果:4月,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结合06旅游主题:乡村游。一个收费的报道做出了美感。社会反响好。

第三,还必须注重编辑策划水准的问题。

策划,对新闻价值的转化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好的新闻策划可以使新闻价值得以全面体现;而不成熟的策划很难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其新闻价值亦难以体现。所以,编辑只有对历史对现实作系统地把握,对社会层面有立体交叉的感悟,才能游刃有余地操作新闻策划。一个好的编辑,首先必须全面了解和吃透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理论研究水平和政策认识水平。其次,还要深入做好读者的调查工作。掌握读者的基本层次、读者的阅读情趣和读者对报纸的评价与印象,从而弄清楚自己应该策划什么,怎样策划,学会扬弃,做到有的放矢。

说句实话,如果说当个好记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的话,当个好编辑还必须有甘为人梯、甘当幕后英雄的气度。一篇好文章可以打造一个名记者,让读者记住你,成为“名记”。有几个人能记住编辑?工作性质决定了有台前幕后的区分。我们都应该正确对待。

谈到编辑有的放矢做好策划,再举例:

[案例]2004年,本报记者周俊佳、金波采写的《只要呼吸还在》,写西昌冷冻厂一对(董德林)与病魔抗争的夫妻的故事。我想谈的不是稿件本身,而是这篇稿件中体现和渗透出的编辑的策划作用(三方面):

1、对事件的把握(不仅仅是对美好情感的颂扬,而是提升到夫妻患难见真情、不离不弃的更高境界和精神层面的褒奖);

2、对见报时间把握(情人节、煽情:玫瑰——浪漫,红酒——情调,钻戒——真心,每天为病妻子擦身、多年毫无怨言的守侯、对婚姻的默默坚持,更是对爱情的最好的诠释,是爱情的更高境界。在情人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样一个不仅仅是爱情的故事更能打动大家,在情感上引起关注和共鸣);

3、对稿件效果的预测(影响、组织捐助活动、得到社会的援助),最后把这一个家庭个体的美好感情——升华为社会大家庭的互助友爱之情。这组稿件在省州得了多项奖,应该说它是编辑记者抓住好的新闻题材充分进行策划的成功例子:发第一篇稿件时,我们就理出了第二、第三篇,每一期的意图很清晰,对预期效果的预测也很明确。应该说,好的思路、好的方案是完成一件好稿的保证和强有力的支撑。

[案例]5月13日本报《金土地》专刊刊发了《大战烤烟移栽》一组策划,把会理、会东、普格等县烤烟移栽工作用一个“五一黄金周:我州干群栽烟忙”的标题统起来,气势和效果就出来了。

当然,做好报纸编辑策划不仅仅是一个编辑的能力所为,除了需要报社领导和新老编辑、记者的帮助之外,还应该与社会方方面面的读者广交朋友。只有群策群办,才能让编辑的报纸版面出彩,夺得受众的“眼球”,从而在报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新闻策划内容不可能平衡用力,要有所侧重,即要有着眼点。因为新闻吸引“眼球”的首先是内容要“显著”、“新”、“快”;其次才是新闻版面的形式和结构。所以新闻编辑策划的着眼点应该放在选题策划上。

第一、新闻编辑的选题策划要合乎媒体定位。媒体定位决定媒体的目标受众和媒体的目标功能,选题策划要在这个“位”的“圈”里,这样媒介才能瞄准目标,实现了媒体的特定功能。如《都市消费晨报》在编辑策划上就瞄准其都市报道定位:办一份面向市民的都市生活报。

第二、新闻编辑的选题策划要善于抓“热点”。“热点”是一定社会阶段和一定社会环境下为受众所关注的问题或事件。发掘“热点”的一个重要理由是新闻发生的多变性:重大新闻发生的频率具有不均衡性,新闻会出现“淡季”和“旺季”,一个新闻事件越“显著”越“重要”,其新闻价值越大,受众对此也就越关注。所以,一个时期,新闻“热点”发生了,新闻编辑要抓住时机进行选题策划,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第三、新闻编辑选题策划要与重大的“节”或“日”互动。因为这些“节”或“日”,受众要么重视它的传统因素,要么重视它的重大意义或象征性,新闻编辑在选题策划时,可从纵深或横向进行。媒体与受众通过与重大“节”或“日”的互动,可以放大凸现新闻核,夺得受众的”眼球”,从而在报业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四、新闻策划的类型:

新闻策划大体上可以分为战略性策划、战役性策划和战术性策划三种类型。

战略性策划。战略性策划是由新闻采访部门或整个新闻媒介甚至多个新闻媒介经过反复酝酿进行的大规模、长时间的新闻报道过程的总称。这类新闻策划要求事前经过详细的调查研究,拟定总体的报道方案,强调在总体的报道思想上统一,同时也要求在单个典型报道上具有鲜明的个性,而在报道形式和角度方面充分调动各种新闻手段。这样,就会使整个报道形成舆论强势,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

[案例]对“冬旅会”的宣传,“办冬旅、创国优、创省模”本报从1版到8版的宣传。凉山电视台等的联动宣传。

战役性策划。战役性报道策划是由某一新闻媒介就某一新闻事实所进行的有统一的报道计划,在一定的时间内和方向上有明确要求,运用各种新闻报道手段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的总称。这类新闻策划要求策划者善于发现、把握和挖掘具有普遍意义和震撼力的典型新闻事实,及时地组织各类新闻报道,在某一时段内形成舆论强势。

[案例]如“辉煌十五”特别报道、“烟水配套系列报道、奥运会期间对凉山籍运动员殷剑的报道。对凉山人来说,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特殊意义在于:有凉山籍运动员殷剑参加。殷剑是土生土长的西昌岗窑人,是西昌水校培养出来的运动员。从中国选手抵达雅典开始,我们就开始了倒计时的宣传攻势,殷剑的运动启蒙教练、殷剑的母校(西昌水校)教练队友、殷剑在川兴的父母兄长,我们都组织采访,积极联系凉山电信为殷剑家人赠送1000元的国际长途电话卡,与殷剑的教练及她本人取得了联系。8月25日,奥运会米氏级帆板11轮比赛全部结束。中国选手殷剑在女子米氏板中以总分33分勇夺一块银牌。米氏帆板全称为米斯特拉级帆板(Mistral),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米氏级帆板共计11轮比赛,每轮比赛的最佳为1分,第二名得两分,以此类推。最后名次是在11轮比赛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将余下的10轮得分相加,总得分最少的为冠军。25岁的殷剑由于稳定发挥,总积分排名始终保持在前10以内。从第6轮开始,殷剑开始有出色发挥,连续获得三轮第一,8轮过后在众多欧美选手中脱颖而出,名次跃至首位。遗憾的是在关键的第10轮,殷剑在转弯处与一名澳大利亚选手相撞,成绩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本轮结束时名次也跌落到第三位。总排名:第二。由于这一赛事不属中国队强项,我们国家没有购买转播权限,但每天的比赛内容和赛事播报有介绍。在这个策划中,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1、打电话(记者金波充当殷剑在西昌的哥哥,给国家体育总局打电话询问比赛的具体时间)、2、看电视(到水校与殷剑母校的教练、队友观看赛事),3、到殷剑父母家了解情况,等待比赛的最后消息,最后比赛结果那天,核实、写稿,已经是半夜了……在这个策划中,我们成为了凉山最早知道殷剑夺银消息的人,成为四川甚至全国最早、最详尽、最权威报道殷剑的媒体。奥运会结束后,我们组织了“殷剑与本报读者见面会“,赠送凉山日报对她的所有报道的精装本,“殷剑与本人在见面会上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感谢家乡的亲人对她的关心和支持。我们也为凉山日报首次对奥运会的直击报道划上圆满句号。战术性策划。战术性报道策划又叫单篇报道策划,它是新闻报道者就某一单独的新闻事实所进行的战术性策划。如“复兴樱桃”。

实践证明,同样是报道一件新闻事实,有无新闻策划和怎样进行策划,新闻报道的效果是不同的。无论哪一种新闻体裁,只要有强烈的策划意识和娴熟的策划手段,都可以创造出精品来。

我们应该欣喜地看到,报业已经越来越重视策划,从阶段性的战役性的策划到一个活动、一个版面、单个的稿件,从总编到值班副总编,到各部门各个版面编辑,都做了很多很优秀的策划,一个良好的策划是我们有计划的写好稿件发好稿件的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五、新闻策划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适当操作方法进行新闻策划,对于改进新闻报道的效果是大有益处的。但是,是否可以无限地夸大新闻策划的作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新闻策划毕竟只是新闻工作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新闻工作的目的,更不是全部的新闻工作。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否则就会在认识上和实践中陷入误区。

注意

一、新闻策划一定要符合实际。新闻策划的基础是客观实际,因此在进行新闻策划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实际。对于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介来说,这里所指的实际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地域的实际,即新闻策划要符合新闻媒介所在地或者是新闻事实发生地的实际;二是新闻媒介本身的实际,即新闻策划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可贪大求全;三是新闻宣传工作的重点。新闻宣传工作千头万绪,但是每一个时期都有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都有一个时期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新闻策划只有摸准“脉搏”,吃透中央的精神,找准切入点,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注意

二、新闻策划不能滥用于所有的新闻报道工作中。一家新闻媒介每天报道的内容是大量的、全方位的,客观世界中有许多事实都可能成为新闻媒介报道的新闻。对此,任何一家新闻媒介都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全部报道进行策划。真正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策划,只能是那些对于重大事实、典型事实和代表某种发展趋势的事实的策划。

注意

三、新闻策划不能变成策划新闻。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报道方式的策划,不是对新闻事实的策划。

注意

6.论创造与创造力开发 篇六

【内容提要】创造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显意识与潜意识、形象与逻辑思维、求异与求同思维、直觉与分析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整合过程,是左脑与右脑两半球的沟通,是元认知监控的过程;个体的创造力与能力、兴趣、态度、动机、习惯、信念、价值观、知识、技能、认知风格与环境等一系列因素有关。因此,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可以围绕这些因素展开,由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摘要题】理论探讨

一、引言

创造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性和标志之一。培养、开发创造力的重要意义和最终目的在于使人类创造力的发展从自发走向自觉,从而尽可能挖掘出人类的创造潜力,造福人类。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大批出类拔萃、思维敏捷、勇于创造的人,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6月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中国培养和造就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有鉴于此,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该《决定》中,除对学校教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竞争意识、合作精神”等核心技能与素质要求之外,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就创造的性质与创造力的培养问题作了简要讨论。

二、创造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整合

(一)创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如有的发现创造力与智力不相关,有的则发现有高相关;有的发现创造力高者智力未必高,或智力高者创造力未必高;有的发现智力低则创造力必低;还有的发现创造力与智力的相关高低随着测量性质的变化而变化。这些结果表明,智力与创造力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智力高的人虽然可能比智力低的人更有创造性,但高的智力并不是创造力的充分必要条件。虽然创造力高的人一般也有高的智力水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并非如此[1],很多智力水平高的人也没有不同寻常的创造力。高的智力水平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创造力,但却并不能保证总是如此[2]。

非智力因素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的角度说,凡是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甚至于道德品质都是非智力因素;从狭义的角度看,常常只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个心理因素包括在非智力因素之内。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保证人们有效地进行认知活动的稳固的心理特点的综合,那么非智力因素则是保证人们成功地进行种种活动的心理条件的总和。许多研究表明,创造力与某些非智力因素是高相关的。创造力高的人常常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如独立性强、自信、常常被复杂性所吸引、富有责任感、感情丰富、有决心、勤奋、富于想象、依赖性小、幽默、爱自行学习、愿意尝试困难工作、好冒险、有强烈的好奇心、能自我观察、有高度的独特反应、兴趣广泛、爱好沉思、不盲从,等等[3~6];而胆怯、过分的自我批评、懒惰、从众、狭隘、刻板、骄傲等许多消极个性因素则不利于创造力的发展。显然,取得卓越成就所要求的不仅是较高的智力,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

个体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总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它们都以人的创造实践为基础,并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智力因素可以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例如观察力发展中敏锐性的提高,思维力发展中探索性的培养,想象力发展中独特性与灵活性的增强等等。反之,非智力因素也可以促进智力活动过程,它可以强化创造意识,激发创造热情,排除种种干扰,稳定情绪,从而为智力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动力,为智力因素的发展创造条件。事实上,一切具有高度创造力的杰出人才,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高水平的和谐发展。因素可以说,创造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结晶。

(二)创造是显意识和潜意识的交融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所意识到的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心理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即显意识,而人的大部分精神活动则存在于心理的深层,往往意识不到,属于潜意识范畴。显意识是主体能够清楚地意识到的、有目的、能控制的意识;潜意识则是主体自身意识不到并不能加以控制的意识,它包括各种各样的先天的本能和后天的长期积累起来的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经验。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是显意识和潜意识高度统一的产物。在人类整个创造活动中,总是有目的在支配着,创造的机遇总是光临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因此,整个创造过程都由意识控制着。但是,在创造过程中,创造者长期的学习、经验的积累、环境的影响以及对创造的强烈追求和思考,虽然没有形成直接的可以明确显示出来的结果,可它确实也会在心理深处潜意识地累积起来,积淀为创造的某种基础。可以说,在创造活动还在进行而无明确结果时,在创造的苦思冥想尚未获得某种启示而豁然顿悟之前,确实存在着一种“潜意识”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当创造成果出现时,这种潜意识状态就过渡到显意识了。可见创造是显意识与潜意识的交融过程。

潜意识是人类重要的信息库,人的绝大部分信息,就以这种形式深藏在潜意识的汪洋大海里。人们可以在潜意识水平上处理并理解所见到的现象,潜意识能阻碍来自客观的大多数刺激,而让少数经过选择的刺激信息进入潜意识思维过程。在显意识思维过程中不能组合加工的信息,能在潜意识思维过程中加工形成结合块。由于潜意识不像显意识那样遵循着正常的逻辑轨道,它不受人的知识经验、习惯定势的影响,可以不断地、无规则地流动、跳跃、弥漫、渗透,自由地、广泛地进行联系,而这种联系往往别出心裁,具有创造性。在创造史上由于梦幻状态中的潜意识活动而产生创造性灵感的事例是很多的。有些人在梦中之所以能产生灵感并作出创造,是由于做梦的时候,不像清醒状态那样按通常的逻辑程序思想,这就为创造者提供了思想自由驰骋的机会。在梦中,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信息,不受自觉意识的制约,自由地组合成各种形象,其中也许绝大多数是荒唐的,但有极少数也可能是打破了常规逻辑程序、具独创性的新的形象和信息组合,给人以有益的创造性启示。梦幻中之所以能带来创造性灵感,也是显意识与潜意识交互作用的结果。

(三)创造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

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从感知开始的。对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个别属性的感觉综合在一起,就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了对该事物的知觉,使人获得关于该事物整体性的认识。关于客观事物整体形象的知觉保留在人脑的记忆中,就形成了关于事物形象的表象。由个别事物的表象上升为一般性表象,形成概念。这里的一般性表象,即是该概念在人脑中的意象。从感知到表象、意象,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不可超越的感性阶段。在感性认知基础上,借助于抽象概括,将对具体事物的感性的表象上升为意象,将记忆中的形象的表象作为思维材料,以联想和想象的形式对其进行再现、分解和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就是所谓的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在创造中有重要作用,它的主要形式是想象和联想。任何创造都离不开想象。人们凭借想象的作用,可以在头脑中“预见到”尚未产生的事物,可以进行各种文艺创作、技术革新、科学发明等创造性活动。联想作为一种形象思维方法,也是创造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联想能使得尚未认识的事物与已经认识了的事物相联系,从而借鉴已知事物的有关知识来认识未知的事物。在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活动中,人们的创造性思维有时表现为这样一种序列,即联想、类比、再造或创造性想象,最终建立起某种认识模型或发明新产品、新技术。

尽管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都是人们从事创造发明的思维形式和方法,但是它们本身也离不开逻辑思维的辅助和准备。所以,逻辑思维和创造发明息息相关,没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人是难以获得创造成果的;完全脱离逻辑思维仅凭“灵感”或形象思维而获得科学发现或创造发明的情况更为罕见。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就思维的过程来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没有一种形象思维中无逻辑思维,也没有一种逻辑思维中无形象思维。人们的思维中常常是既有知觉、表象的参与,也有概念的参与。在思维过程中往往是用词语支配知觉和表象,同时又用知觉和表象来检验词语。总之,一切创造都离不开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互补效应。

(四)创造是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统一

创造力研究中广为使用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智力结构的三维模式”中明确提出并予以界定的两种思维方式。求异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大量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的一种沿不同方向、从多方面、在不同范围、不因循传统和常规的思维方式。求同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求异思维具有三个重要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显然,求异思维的这些特征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它在创造活动中往往使人们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产生大量新奇独特的创造性设想,在创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求同思维在创造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之间有着极密切的关联,创造过程是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整合过程,是两者高度协调的结果,是求异――求同――再求异――再求同循环往复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发展,思维层层深入,副近目标,最终新的思维脱颖而出。所以说,创造力是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高度统一的产物。

(五)创造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有机结合

直觉思维是指人脑基于有限的数据和事实,调动一切已有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联系作出迅速的识别、敏税的洞察、直接的理解和整体的判断的思维过程;直觉思维没有经过明显的中间推理过程,就直接提出结论,它进行的模式是跳跃式的;在进行过程中,主体不能用言语将该过程和得出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述出来。而分析思维则是指遵循严密的逻辑规则,通过逐步推理得到符合逻辑的`正确答案或结论的思维方式;它进行的模式是阶梯式的,步骤明确,包含着一系列严密、连续的归纳或演绎过程;在其进行过程中,主体能充分地意识到过程所包含的知识与运算,并能用言语将该过程和得出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述出来。

直觉思维有两种形式,即直觉判断和顿悟(或灵感)。直觉判断是一种自觉的思维形式,也可说是逻辑判断的一种超常形式。农夫识牛、骑手相马、大夫望色诊病等,都有直觉判断的因素在内。顿悟或灵感则表现为自觉思维过程的中断,是在主体苦苦思考某个问题而理不出头绪,一时间不知所措,将问题暂放一边时却突然开窍,使问题获得解决的超常思维形式。

大量的事实表明,在创造活动中,直觉思维在确定研究方向、选择有前途的研究课题、识别有希望的线索、预见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研究工作的可能结果、提出假设、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领悟机遇的价值、在缺乏可供推理的事实时决定行动方案、在未获得决定性佐证时提出对新发现的看法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与分析思维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一是非逻辑性。直觉思维没有明确的逻辑规则,也不经过严密的推理,因而具有非逻辑性。二是直接性。直觉思维总是以跳跃的方式,径直指向最后结论,似乎不存在中间的推导过程。三是自动性。直觉思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无需主体有意识地作出努力。四是快速性。由于直觉思维以直接、自动化的方式进行,或其判断过程之短,短得好似闪电;或其不用推理就可得出结论,因而具有快速的特点。五是个体性。直觉思维的主体对思维过程的各种运算、心理活动没有清晰的意识、无法向他人说明,带有很大的个体性。六是坚信感。直觉思维主体在主观上对结论(无论实际上正确与否)具有一种坚信感。七是或然性。由直觉思维得出的结论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具有或然性,需要逻辑或实践加以检验。

创造常常是在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密切配合、协同活动下进行的。一方面,是因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直觉思维是在积累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进行的,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助于人们触类旁通,形成深邃的直觉。而绝大多数知识经验都是人们以前分析思维活动的结果,所以直觉思维是不可能脱离开分析思维的。直觉思维的运用,与人们对各种实践方法和分析思维方法的运用是否已达到相当熟练的程度有关。当人们对分析思维方法的运用已十分娴熟时,遇到问题几乎无需再作有意识的选择,就能随机应变、自然而然地采用适宜的、省去许多中间环节、步骤而迅速地得出结论。直觉思维实际上是分析思维的高度压缩、简化、自动化或内化。因此,直觉思维虽然具有非逻辑性的特点,但在本质上却是一种理性的认识形式。另一方面,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既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创造活动过程中,两种思维必须取长补短。创造就是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有机结合、协同活动的结果。

(六)创造是左脑和右脑两半球的沟通

人脑左右两半球在功能上是高度分化的。左半球主要是处理言语,进行抽象逻辑思维、集中思维、分析思维的中枢;它主管着人们的说话、阅读、书写、计算、排列、分类、言语回忆和时间感觉,具有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等功能;其操作是串行的、继时的信息处理,是收敛性的因果式的思考方式,循序渐进,合乎逻辑。而右半球则主要是处理表象,进行具体形象思维、求异思维、直觉思维的中枢;它主管着人们的视知觉、复杂知觉模型再认、形象记忆、认识空间关系、识别几何图形、做梦、理解隐喻、发现隐蔽关系、模仿、音乐、节奏、舞蹈以及态度、情感等,具有非连续性、弥漫性、整体性等功能;其操作是并行的、空间的信息处理,是发散性的非因果式的思考方式。沟通两半球的机制则是胼胝体。胼胝体是由两亿条左右神经组成的“束”,大脑皮层的每一部位都有神经纤维进入胼胝体,以每秒40亿个神经冲动的速度在两半球之间传递信息。这就使得两半球总是息息相通、高度统一协调,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控制系统。创造活动正是在这个统一的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实现的。斯佩里的研究表明,胼胝体“缺失”,会阻碍人脑右半球中专门化的非言语和空间定位的正常能力,同时左半球的言语和意志活动能力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斯佩里认为,左右两半球处于“共生”的整体之中,在正常状态下,它们紧密结合如同是一个单位进行工作,而不是一个开动着,另一个闲置着。大量的研究也表明,两半球在功能上不仅有分工,而且还有一定的互补能力,它们在一些具体功能上虽然存在主次之分,但都是相对而言的,而不是一种“全或无”的关系;它们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密切配合。比如言语功能,在词意和连续性方面依赖于左脑,但其声调还需要由右脑来控制。因此,左右脑就好比是个不同类型的信息加工、控制系统,两半球间存在着密切的相辅相成、协调统一的工作关系。正是由于有胼胝体沟通左右两半球的这一联结功能,才会有大脑两半球的协同合作,才会形成既具有抽象的性质,又具有形象的特征的“顿悟”或“灵感”,才能保证人类创造得以成功。创造活动离不开左右脑两半球的沟通,它是大脑左右两半球的整体功能,是整个大脑的整合作用。

(七)创造是元认知监控的过程

元认知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7]。元认知是个体关于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知识,以及对这种认知过程的积极监控和随之发生的调节。具体地说,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方面。因此,元认知过程实际上是指导、调节人们的认知活动,选择有效认知策略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个体对其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控。

通过自我意识系统的监控,人们可以控制调节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元认知过程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它表现在主体根据活动的要求,选择适宜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监控认知活动进程,不断取得和分析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自己的认知过程,坚持或更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在这里,主体主动地进行自我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它使主体及时发现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相应调节,从而减少了认知活动的盲目性、冲动性,提高了认知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的可能性。老子曾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认知活动中自我意识、自我监控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和地位。

如前所说,创造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显意识与潜意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的综合效应。那么,在实际的创造活动过程中,这些因素是如何有机结合起来的呢?这需要创造主体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对各种思维形式的活动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以期达到最佳效果。可见,创造活动过程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元认知的调控。大量发现、发明的创造事实表明,创造成果的产生通常是由于采纳和使用了某些思维方式直接导致,而采纳和使用这些思维方式显然是创造主体元认知监控的结果。所以,元认知监控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总之,创造就是产生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过程,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整合过程。

三、创造力的培养与开发

许多学者都相信,创造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加以提高的。例如,阿默伯尔认为,任何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人都可以合理地期望他们在某些领域的某些方面做出创造性的成果[3]。帕金斯也认为,有关创造力的理论支持创造性思维可以培养的假设[8]。创造力与许多变量,如兴趣、态度、动机、习惯、信念、价值观、一般智慧能力、知识、技能、能力、认知风格和环境等有关,在个体创造力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因素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因此,可以围绕这些因素来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创造力[9-10]。

(一)帮助学生树立创造的目标与意图,强化其内在动机

有证据表明,在有目标的条件下,即使不指导学生如何做,他们的行为有时也会比无目标时更具有创造性[11]。而一个人对开发自身创造潜能的深层而持续的目标与意图,在创造力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许多学者也认为,动机在创造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3]。有创造力的科学家与艺术家对待自己的工作常常充满激情。持续不断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常常是取得突破性创造发明的一个前提。一个强烈希望自己有所发明创造的人,往往更可能获得发明创造的成果。缺乏强烈动机的人,他的创造力则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因为他们不可能持续进行创造发明所需要的艰苦工作。

虽然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影响,但是动机有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之分,这二种类型的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是不同的。研究表明,和外在动机相比,内在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更为重要。内在动机一般是出于对任务本身的兴趣,而外在动机则常常是出于对外部奖励的兴趣。较之外在动机,内在动机对创造力发挥具有更大的影响。

(二)帮助学生掌握核心技能和专业知识,加强有利于创造的思维方式训练

近年来出现的有关创造力的一些新的、综合的理论则倾向于认为,创造力是许多因素,如个体特征以及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不仅是因为不同人展示创造力的方式是不同的,而且决定创造力的个体特征因素和环境因素对不同的人也是不同的。例如阿默伯尔认为,创造力是由内在动机、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与创造有关的技能构成的综合体[3]。还有的学者则用另一种系统化的方法来研究创造力,认为创造力是个体、专业领域(domain)和场(field)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12]。个体从某个专业领域中获得信息并通过认知加工、个体特征和动机对它进行改造与扩展。而由控制或影响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所组成的场,则对新思想进行评价与选择。专业领域这个文化建构的符号系统,则担负着为其他个体或未来一代保存和传递创造产品的功能。

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有助于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为使教育与培训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很多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教育改革计划。在这些计划中,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coreskills)”(注:在一些政策文件或报告中,也常常使用“可迁移技能(transferableskills)”、“关键技能(keyskills)”、“基本技能(genericskills)”、“共通技能(commonskills)”等概念来表达这个概念。)成为一个占主导地位的重要内容[13]。例如,英国的“继续教育机构”就认为,接受不同教育与训练的16~19岁年龄组别的学生为适应未来技术和工作变化的需要,必须掌握基本的计算能力、沟通、问题解决、信息技术和可操控的灵活性等核心技能[14]。1989年,英国当时的教育与科学大臣贝克(KennethBaker)在一次讲话中曾提出:年轻人如果要在未来把握更大的机会就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他们需要接受基础更为广阔的训练,需要向雇主展示灵活性,需要具备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为此,他提出年轻人需要培养沟通、基本的计算能力、人际关系(小组工作与领导才能)、熟悉技术、熟悉社会制度和熟悉变化的工作与社会条件等核心技能[15]。

除基本技能外,专业知识也是创造的重要基础。虽然掌握一个专业领域的知识并不一定会导致创造,但这种知识却是在该专业领域进行创造的必要条件。在某个领域作出创造性工作的人,几乎都是该领域具有渊博知识的人。一个人如果不了解某个学科的知识,是不可能期望对该学科作出具有深远影响的创造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专业知识在创造过程中则具有二面性:一方面,个体要把一个专业领域推向前进就需要对这个领域有充分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一个领域的了解也可能导致封闭和墨守成规[16]。

思维方式也是影响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17],有的人喜欢沿着新的路向思考,但不一定严密,有的可能相反。一个人如果既能整体地又能部分地思考问题,对成为创造性思想者或许是有帮助的。因此加强有利于创造的思维方式的训练也是培养与开发创造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激发与奖励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好奇心是一种持久的、根深蒂固的个体特质,对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好奇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反射,巴甫洛夫称之为“探究反射”。当新奇刺激出现时,会引起人们注意,进而接近、了解事物,尝试解决“这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来源于对知识的好奇,来源于认知过程中发生的认知冲突,也来源于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的知识魅力和愉快的情绪体验。能够促发和唤起创造的好奇心不愿意把什么事物都当成既定事实而不加批判地接受,而是强烈要求得到解释。“培养好奇心和兴趣是建立富有创造性生活的第一步”[12]。许多研究者认为,从不同角度尤其是从新奇的、不同寻常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改变自己思考角度的意愿与能力,是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或许有些人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天生就比别人强,但是,所有儿童都有好奇心,他们到成年阶段能不能把这种好奇心保持下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早期生活是鼓励还是抑制这种好奇心。如果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心总是受到冷落,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就会慢慢冷却下来。在课堂学习情景中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索精神的一种方法是让质疑成为日常课堂交流的一部分[10]。让学生学会问什么问题,以及如何问问题比仅仅学习答案更重要。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事实知识,而是要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应用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形成一个好的问题及如何回答问题。

学生在本质上是一个质疑者,他们应用这一技能适应变化的复杂世界。学生是否能够继续提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他们问题的响应。一般地说,教师的响应方式可以分成如下七种不同的水平,它们对学生智能发展的功能是不同的,响应水平越高,越有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10]:一是拒绝问题。典型的回答是“别问这么多的问题”、“别烦我”、“别问愚蠢的问题”。这种回答给学生的信息是教师不欣赏学生提问。受挫、时间有限等许多因素会迫使教师采用这种回答,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回答的负面效果。二是把重新叙述问题作为回答。这种层次的回答只是把问题重新叙述了一下,并没有增加任何新的信息。三是承认不知道或直接回答问题。在这个层次上,教师可能会承认不知道答案,或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直接回答问题。学生有机会学习某些知识或认识到教师也不是什么都懂的。在一定的情景下,这种回答是合理的,但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言,并不是最佳的回答方式。四是鼓励信息检索。教师的回答往往是“我要查一下手册”、或“你可以查一下手册”等。从这种回答中,学生了解到有关的信息可以查到,学习过程并没有因为教师的回答而结束。如果教师要求学生进一步去查找答案,则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信息检索的能力。五是考虑可供选择的不同解释。在这个层次,教师可能不知道答案,但师生会在一起探讨并提出可能的不同解释。这一过程让学生了解即使是简单的问题,也需要形成并检验假设。六是考虑并检验解释。在这一层次,教师不仅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释,而且也鼓励学生检验这些解释。七是考虑、检验解释并探究到底。教师会鼓励学生收集信息以检验假设。

(四)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机会

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做自己选择的工作时,比做别人为他们安排的工作更有兴趣,内在动机更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为学生提供选择与创造的机会,如让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论文题目,给他们时间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让他们探讨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是从事由教师安排的学习任务,很少有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机会。这种安排或许有助于学校的管理,但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言,却是不够的。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说学校不应该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也不是说学生只应该从事自己选择的学习任务;而是说,如果要让学生获得开发自己创造潜能的更大机会,他们需要有自己发现与解决问题的机会。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选择与创造的机会外,在考核时也应如此。如果在考核时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不向学生提出一些需要分析和创造性思考的问题,则不管你怎么说,他们很快就会了解到你所偏好的是什么东西。学生也需要有机会去作出一些真正的发现:发现一些他自己以前并不知道的东西,提出一些以前自己并没有想过的新观点。当然,这里所谓的“真正的发现”,是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的,它们对别人而言可能并不一定是创造性的,这些观点可能别人早已经提出过了。给学生机会去发现一些东西,也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仅仅在口头上强调创造力的价值是不够的,要促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还必须奖励他们的创新观点与成果。

(五)帮助学生克服创造的障碍

1.培养明智的冒险精神。任何发明创造都要冒一定的风险,因为创造性工作或多或少会与现有的做事规则相抵触,有创造力的人因此总会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当然,这种冒险不是无限度的,它应该是明智的。在学校情景中,有许多因素阻碍学生冒险。如不能获得好的成绩就会失去机会――进不了好的学校、不能学习更高一级的课程、不能获得一份好的工作等。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冒险精神,在课程和活动中,要鼓励他们冒险。克里福特的研究表明,学生承担学术风险的意愿影响他们的发展与绩效。他发现学生对失败的承受力与选择某种难度的考试题相关。能够承受失败的学生常常愿意冒更大的风险和选择更困难的题目,他们也常常获得更高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他们对失败的承受力趋于下降,因为学生年龄越大,他们在社会影响下越来越多地用比较安全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18]。

2.容忍模糊性。人们常常习惯于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的二极思维方式。但在创造性工作中却常常存在大量灰色地带。创造性思想常常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它的发展需要时间。在创造性思想发展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对模糊性的容忍,常常使人不能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或与创造失之交臂。在20世纪50年代,DNA仍然是一个谜,大家都想在这个领域里显显身手,但是没有人敢保证谁能取得胜利。当时鲍林(L.Pauling)已经走到了发现DNA分子结构的边缘,但他最终并没有发现DNA的分子结构,因为他不能再承受模糊性,他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螺旋结构假设。克里克(F.Crick)和沃森(J.Watson)从中获得启发,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欣赏有些情景中的模糊性,并要向学生展示由此达至更好或更有思想价值之结论的过程。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分享一些著名科学家和艺术家的传记,体会和感受他们经历的模糊阶段,让学生了解到模糊性常常是他们取得创造性成果的一个准备阶段。

3.允许出错。在某种意义上说,要开发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让他们相信自身的能力,相信自己有能力提出大量的观点。而任何提出大量观点的人,总会出现错误。即使像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这样伟大的人,他们也会提出许多错误的观点。他们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观点永远正确,而是因为他们为其他思想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基础,让别人从他们的思想中获得养份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

(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其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胆怯无助于创造力的发展。害怕被认为是学生不愿表达自己观点的一个主要原因,害怕失败、害性暴露自己的缺点、害怕受到嘲笑是对创造性思维的极大威慑。有的学者认为,学生能做什么的主要障碍是他们认为自己不能做,而自信来源于成功的经历。研究表明,成功是未来进一步努力的促进因素,而失败则是消极因素。这不是说不应该允许学生失败,而是说应该鼓励学生实现他们能够达成的目标。对过去很少有成功经历的人,要求环境鼓励与奖励他们的创造性努力,哪怕这种努力并不是非常成功的。许多学者强调营造支持创造性思维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意味着教他们对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负责。不幸的是,许多教师和家长往往从外部寻找学生失败的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强调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所谓自我管理,实际上是要学生成为自己认知活动过程的积极管理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主体生成过程中融进自己的主见。自我管理者需要关注自身的思想过程,并对自己的思想负责;他需要了解自身的长处与弱点,并找出扬长避短的方法;他需要努力寻找能够加速自身从事创造性工作的环境条件。创造活动总是自我导向的,因此控制创造过程的策略必然来自个体自身。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如何监控与管理自己的创造过程。许多研究也表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助于学生的智能发展。

(七)向学生传授创造发明技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方法,开发人的创造力、从事发明创造活动也不例外。到目前为止,已经提出了许多帮助人们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技术与策略。这些技术与策略可以为培养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供有效的手段。

斯腾伯格及其同事认为创造力是智慧能力、知识、思想方式、个性、动机与环境等六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9][20]。因此,在培养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时,不能强调其中的某一或某些方面,而忽视、排斥其他方面,需要围绕创造力的构成成分及其结合方式进行比较完整、全面的训练。我们分别讨论了培养与开发学生创造力的不同的可能途径,但在实际的工作中,则需要全面、综合地考虑这些不同的培养与开发途径。

【参考文献】

[1] Torrance,E.P.GuildingCreativeTalent[M].EnglewoodCliffs,NJ:Prentice-Hall,1962.

[2] Nickerson,R.S.EnhancingCreativity.InR.J.Sternberg(ed.).HandbookofCreativity[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3] Amabile,T.M.TheSocialPsychologyofCrcativity[M].NewYork:Springer-Verlag,1983.

[4] Barron,F.CreativePersonandCreativeProcess[M].NewYork:Holt,Rinehart,&Winston,1969.

[5] Eysenck,H.J.CreativityandPersonality:ATheoreticalPerspective[J].PsychologicalInquiry,1993,(4):147-178.

[6] MacKinnon,D.W.PersonalityandtheRealizationofCreativePotential[J].AmericanPsychologist,1965,20:273-281.

[7] Flavell,J.H.MetacognitionAspectsofProblemSolving.InL.B.Resnick(ed.)TheNatureofIntelligence[M].Hillsdale,NJ.:LawrenceErlbaum,1976.

[8] Perkins,D.N.TheNatureandNurtureofCreativity.InR.J.StembergandE.E.Smith(eds.).ThePsychologyofThought[M].CambrdgeUniversityPress,1990.

[9] Nickerson,R.S.EnhancingCreativity.InR.J.Stemberg(ed).HandbookofCreativity[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

[10] Sternberg,R.J.andWilliams,W.M.HowtoDevelopStudentCreativity[M].Alexandria,Virginia:AssociationforSupervisionandCurriculumDevelopment,1995.

[11] Isaksen,S.G.andDavis,G.A.FakingHighandLowCreativityScoresontheAdjectiveCheckList[J].JournalofCreativeBehavior,1979,13:139-145.

[12] Csikszentmihalyi,M.Greativity[M].NewYork:HarperCollins,.

[13] WoollardA.CoreSkillsandtheIdeaoftheGraduate[J].HigherEducationQuarterly,1995,49(4):316-325.

[14] FEU(FurtherEducationUnit).ABasisforChoice[M].Londan:FEU;FEU(1983).SupportingYouthTrainingScheme.[M]London:FEU,1979.

[15] 转引自Wolf,A.Outcomes,CompetenciesandTraineecentredLearning:theGapBetweenRhetoricandReality.InP.Murphy(ed.).Learners,LearningandAssessment[M].London:PaulChapmanPublishing,1999.

[16] Frensch,P.andSternberg,R.J.ExpertiseandIntelligentThinking:WhenIsItWorsetoKnowBetter?InR.J.Sternberg(ed.).AdvancesinthePsychologyofHumanIntelligence(Vol.5)[M].Hillsdale,NJ:Erlbaum,1989.

[17] Stemberg,R.J.ThinkingStyle[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8] Clifford,M.M.FailureToleranceandAcademicRiskTakinginTentoTwelve-YearOldStudents[J].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1988,58(4):15-27.

[19] Sternberg,R.J.andLubart,T.I.AnInvestmentTheoryofCreativityandItsDevelopment[J].HumanDevelopment,1991,34:1-32.

7.论社会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新闻意识 篇七

一、社会新闻编辑在抓新闻内容时需要具备的新闻意识

1.社会新闻编辑要善于抓新生事物

在新事物刚一出现时, 新闻编辑要敏锐地抓准新问题, 准确地做出判断, 敢开第一腔。这就需要社会新闻编辑把握党的有关方针政策, 了解新情况, 研究新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在新事物刚一露头的时候, 就敏锐地做出判断, 给以恰当的估量, 不失时机地组织评论。

新华日报2009年12月3日A1版刊登了刘庆传写的社会新闻评论《权力“烫手”才正常》就是敢开第一腔的好评论。请欣赏原文摘要:

在北大今年首次试行的“校长推荐”中, 全国有39名中学校长有幸获得了众人艳羡的“推荐权”。但是, 当推荐结束后, 校长们纷纷感叹, 推荐权看起来很美, 实际上很“烫手”,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舆论漩涡, “压力非常大”。

其实, 权力, 本来就应该“烫手”。“烫手”, 应该是权力的正常“体温”。

权者, 秤砣也。这就是说, 权很“重”, 四两足以压千斤。而这很重的权力, 不是领导干部的私产, 是人民赋予的公权, 自然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 一举一动都能牵动公众敏感的神经, 稍有不慎, 就可能“引火烧身”。因此, 权力之所以“烫手”, 缘于“聚光灯效应”带来的高强度监督, 缘于权力一旦行之不慎, 就有可能被质询、被问责, 乃至被制裁。作为高校招生改革的一项新鲜举措, “校长推荐”有着极高“眼球效应”, 任何“闪失”、“猫腻”都可能引来舆论如潮的批评, 甚至因此身败名裂。可以说, 推荐权之所以“烫”, “烫”就“烫”在它受瞩目、受制约、受监督。而这种制约力勃兴的背后, 则是公民社会的成长、网络问政的兴起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大力发展。

权力是“烫手”的, 但少数手握重权的干部却感知不到, 或者把权力当“儿戏”, 随意把弄, 胡乱决策;或者把权力当“筹码”, 中饱私囊;或者把权力当成“私物”, 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根本原因在于监督和制约的阳光还不够强、公民社会的成长还不到位、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还不健全。要让权力“烫手”, 关键要给权力上好“笼套”, 把“聚光灯效应”带来的高强度监督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 通过人大、政协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有效途径, 保证所有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 为民造福……

……如果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感到权力“烫手”时, 正说明, 干部的“权力观”越来越科学, 我们的改革越来越成功, 我们的社会越来越进步。

此篇社会新闻抓准“校长推荐”这一新生事物, 在它出台后热议如潮, 并抓住校长觉得推荐权“烫手”这一耐人寻味的新问题, 开了第一腔, 是够敏感的。新华日报编辑们据此撰写评论, 几经提炼、修改, 并在报纸头版重要位置加框刊出作者刘庆传写下的一曲赞歌《权力“烫手”才正常》。成了第一个对“校长推荐”这一新生事物明确表态的社会新闻文章。评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围绕社会热点新闻话题, 敏锐地发现“校长觉得推荐权烫手”的新闻价值, 独辟蹊径, 深入开掘, 提出了“权力‘烫手’才正常”这个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 抓住了这个具有高度关注度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话题, 敢开第一腔, 开到了点子上。而编辑组织的评论视角新, 立意高, 开掘深。这一评论由“校长推荐权烫手”入手, 明确论述随着公民社会的成长、“网络问政”的勃兴以及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权力将越来越烫手, 领导干部认识不到这点, 就可能被权力烫伤, 有现实意义。逻辑清晰, 说理透彻。“‘校长推荐’缘何烫手”、“监督缺失让部分干部错误认为权力不烫最终却被烫伤”、“随着社会进步权力将越来越烫, 正确用权才是明智之举”, 层层递进, 层层深入, 赋予新意, 有新的高度, 做到你无我有, 你有我好, 你好我精, 力求高一筹, 才使评论的新道理讲到要害处。这一社会新闻评论发表后各大网站纷纷转载, 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当然, “敢开第一腔”, 不是随心所欲, 更不是去盲动冒险, 胡吹乱说一通。而应是准确、超前、主动地为新生事物鸣锣开道。

2.社会新闻编辑要善于从新视角对老问题老现象提炼出新道理

社会新闻编辑应对社会上的一些认识误区、一些并非新鲜的话题提出创新性的新见解和新道理。比如以下例子, 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务实的立场出发, 纠正部分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的认识误区, 帮助其解除“就低就业”的心理障碍, 作者尚德琪反其道而行之, 唱了反调, 写了评论《养活自己是就业第一义》 (刊于甘肃日报2009年10月30日第三版“兰山论语”栏目) , 请看原文摘要:

大学生就业问题, 已经成为一个相当严峻的问题了。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应届毕业生谢绍东很了解这一点, 所以, 他把找工作的过程叫做“进攻”。

谢绍东是学教育专业的, 但他的“进攻”是全方位的。上大学期间, 他在校外英语辅导班做过兼职教师, 在一家杂志社当过临时编辑, 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当过志愿者……因为一次次的主动出击, 快毕业时, 很多同伴还在到处送求职书, 他就已经与北京一家公司签约, 实现了自己“进500强, 进北京”的愿望。虽然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但他找工作的态度却非常现实:“如果找不到一份理想的职业, 就先找一份挣钱的工作。”他的意思是:无论你要做什么, 首先要做的, 就是自己养活自己。或许正因为这种“现实”的就业态度, 才使他比较顺利地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

不可否认, 上大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为了将来能找个“好工作”。但是, 当就业越来越难的时候, 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就应该自觉修正找工作的心态。现在,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 思想深处仍然钟情于“一步到位”……结果是, 越卖力地“推销”自己, 越觉得自己是“滞销商品”。

“后果”似乎很严重, 但“前提”其实很简单。那就是, 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就业的含义, 也没有真正理解工作的含义。

就业, 首先是生存需要。所谓生存需要, 首先是养活自己。可以说, 养活自己, 才是就业的第一义。有了这样的认识, 才可能有“退而求其次”的就业观念。省城不行, 转而向县城;白领不行, 转而向灰领;大单位不行, 转而向小单位;高工资不行, 转而向低工资。只要愿意一次次地自己给自己降低门槛, 也就不难找到一只“饭碗”——铁饭碗不行, 转而向一次性饭盒。

作出这个判断的背景是:一些人没事做, 一些事没人做;一些人到处找事做, 一些人到处找人做事。

工作的过程, 是显示自己能力和水平的过程, 也是显示自己增值潜力和增值空间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除非无可奈何, 任何一个岗位, 都不太愿意使用未经“检验”的人才;任何一家企业, 也不太愿意给未经“检验”的人才出高价。从低处就业, 就是让自己尽快进入检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你的能量、你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才能被市场发现, 甚至才能被自己发现。到了那个时候, 事情就会从另外的方向上向前发展:以前是你向别人“低价营销”, 以后就可能是别人对你“高价采购”;以前是你到别人那里找工作, 以后就可能是别人到你那里找工作。……

只有先养活了自己, 而后才能谈得上回报别人;只有先解决了自我生存问题, 而后才能谈得上自我发展问题。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已不是新鲜话题, 但此篇社会新闻针对社会上“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业时, 思想深处仍然钟情于‘一步到位’”的认识误区从新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从大学生个人就业案例入手, 分析用人方和求职方之间的博弈心理, 解剖社会期盼和个人志向之间的微妙关系, 为“就低就业”观点的提出和维护建立思想根基, 写出新闻评论的新道理。评论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务实的立场出发, 以恳切的态度, 避开“降低就业门槛”、“广开就业门路”等老话题, 从大学生就业心态、求职思路入手, 强调就业最基本的意义和最基础的价值, 纠正部分大学生的在就业问题上出现的认识误区, 帮助其解除“就低就业”的心理障碍。评论用陌生的眼光去研究熟悉的事物, 对认识误区提出疑问, 再联系现实生活, 去思索、推究, 吸收也好, 摒弃也好, 改造也好, 只要以分析作基础, 就会说出“新意”来。评论思路明晰, 思维辩证, 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 语言流畅, 文字干净, 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评论刊发后, 受到了当地大学生就业管理和指导部门的认可, 也引起了部分大学生家长的共鸣。他们认为, 提醒大学毕业生树立“就低就业”的理念和要求用人单位“降低就业门槛”同样重要。

3.社会新闻编辑要善于抓反映时代新精神的社会热点

社会新闻编辑要抓住社会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热点, 新闻评论要讲出反映时代精神的道理。《大众日报》2009年4月13日四版发表了孙秀岭写的社会新闻评论《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正是这样的好评论, 请读原文:

最近, 有个“弯道超越”词汇很时新, 诸如“正是弯道超越时”、“超越常在弯道处”等等, 常见诸媒体。

“弯道超越” , 原本是赛车上的一个术语, 指参赛车手在拐弯处比直线跑道上更易超越对手。有人认为, 金融危机让世界经济处在了“弯道”上, 此时正是跨越发展、超越对手的良机。应当说, 经济发展上的每一次危机, 都是产业重新布局、企业重新洗牌, 新机遇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 以“弯道超越”比喻危中之机, 有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功效。但算算如下几笔账我们能够看到, 这种说法也只能算是一种比喻。

成本消耗账。一般情况下, 有经验的驾驶员不会弯道超越, 他们知道弯道超越更加耗油, 更易磨损发动机和轮胎, 损耗车辆寿命。赛车选手敢于弯道超越, 很大程度因为这本是“ 烧钱运动”, 可以不计后果地“透支”。不过, 经济发展是一项长远事业, 毕竟不是短暂的赛车。在金融危机还在继续蔓延、市场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的背景下, 经济运行遇到的困难越来越多, 在正常发展都遇到巨大挑战时, 超常规发展就得付出更大成本、更多代价。那些以超越的名义乱砸钱、乱铺摊子的作为, 那种为一时超越让资源能源难以承受的急功近利做法, 是与科学发展观相悖的“歪道超越”。

安全风险账。赛车比赛中, 人们不仅能看到精彩的弯道超越, 也常目睹弯道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换言之, 超越常在弯道处, 事故也常在弯道处。“弯道处要敢于踩油门”, 被一些人喻为超越发展之宝典。其实, 赛车手进入弯道的第一个动作是踩刹车而非踩油门。好的赛车手, 在进入弯道前必须正确判断形势, 若遇到了弯道就急着去超车, 不翻车才怪。经济发展的弯道, 比赛车场上的弯道更为复杂, 充满着变数。弯道之处, 最需要实事求是, 按科学发展观要求讲方法、重技巧, 量力而行, 否则一旦用力过猛, 很有可能事与愿违, “半路抛锚甚至翻车”。

实力功力账。在弯道能否实现超越, 赛车状况和选手技术功力是比拼的核心。一般来说, 赛车上的“ 弯道超越”, 以“直道上黏住对手”为前提;若直道上已被对手落下较远, 超越纯属妄谈。危机之中, “赶超机遇”的确存在, 但能拿到“好牌”的, 往往是具有技术领先等优势的企业和地方, 而那些落后生产力, 受到危机的冲击更为严重。“你开的是拖拉机, 别人开的是小汽车, 你最该做的是转型换代、积蓄能量”——有经济学家为热火朝天的“弯道超越”泼“冷水”、提建议, 不无道理。

细细想来, 不是所有的弯道都是超越的好时机, 也不是所有的“车手”都可以做到安全超越。金融危机制造的“经济弯道” , 有机遇也有险情, 能“成”也能“败”, 绝不是按照主观意愿想超越就能超越的, 要实现“弯道超越”, 需要拿出大智慧、大勇气, 保持冷静头脑, 尊重科学、遵循规律, 把一些该算清楚的账算明白、算到位。

这篇社会新闻评论有一个好主题。好主题来自作者的敏锐思维和深度开掘。“弯道超越”, 是一些地方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一种比喻说法, 十分流行。评论既看到“超越”的积极功效, 也看到了其负面政策效应, 认为“弯道”之中有机遇也有险情, 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 提醒决策者把应对危机的过程转化为强筋健骨的过程, 以更大精力去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评论体现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强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 对有效应对金融危机, 把握后危机时期发展主动权, 具有现实价值和长远意义。作者用一个强烈警告式的标题《不是所有弯道都是超越好时机》, 给评论讲的新道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 作者在一些企业和主管部门调研中看到, 不少地方在金融危机中不惜一切代价大上项目, 试图以简单的投资增长去“超越”, 这其中充满着风险。作者借由“弯道超越”的说法为切入点, 以小见大, 形象对比, 通过算成本消耗账、安全风险账、实力功力账的方法, 充分论证了增长不等于超越, 只有在科学发展轨道上前行, 才能在金融危机制造的“经济弯道”中有所作为。全篇评论的话题、材料都来自实际生活, 人们觉得亲切动听, 说出了读者的心里话。作品见报后, 被国内多家媒体和网站转载。这样的评论, 好比一条刚出水的鲜鱼, 活蹦乱跳惹人爱。正如清代叶燮所说:“人未尝言之, 而自我始言之, 故言者与闻言者诚可悦而永也。”①所以, 评论一定要尽量“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②, 动一动脑筋, 花一点力气, 讲出反映时代精神的道理, 使评论新鲜些, 生动些。

二、社会新闻编辑的新闻意识在版面设计方面的体现

新闻编辑除了在新闻报道的内容方面需要强烈的新闻意识外, 在版面的调整上也要有新闻意识。以使自己所编辑的稿件让人耳目一新, 产生阅读的兴趣, 起到它应起的社会效益。

首先, 社会新闻编辑应审时度势, 对版面结构的调整要有动态意识, 及时在第一时间把记者抢到的最新的有价值的社会热点报道在版面上浓墨重彩地推出, 引起读者的视觉冲击, 抓住他们的注意力, 以引起并满足社会公众对社会热点和社会事件的极度兴趣和关注, 形成具有极大冲击力的新闻舆论导向, 让读者全面准确的了解事件的发展动态和最新状况。

在版面设计中要有创造性, 使版面设计既具有视觉冲击力又简洁易读, 便于读者阅读。这就要求在版面设计中应做到两点:一是要突出宣传中心。在零售市场上, 报纸是对折放在柜台上的, 读者能直接看到的只能是报纸的上半部分, 因此, 在版面设计时, 应将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或者标题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并通过加大头条社会新闻所占面积、加大头条新闻的排栏宽度、拉长头条标题、加大头条字号以及使头条标题反白等方式, 使中心稿件成为视觉中心, 加强头条新闻稿件的受注意度。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把版面设计得过于复杂和花哨, 以免削弱了中心稿件的视觉冲击。二是巧妙运用图片, 数字化时代是个图片爆炸的时代, 图片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地位越来越突出, 图片所占用的版面也越来越大, 它的好处在于视觉冲击力强, 可有效吸引读者视线, 而且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读者了解到最直观的最丰富的信息。但是图片排版应与文字新闻在风格上协调一致, 既不能先宾夺主, 也不能过于淡化。

总之, 新闻意识对于社会新闻编辑来时是非常重要的。强烈的新闻意识是社会新闻版面发挥其舆论导向吸引读者注意的必备法宝。每一个社会新闻编辑都应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 加强同行交流和学习, 多看多编, 培养自己的新闻意识。

摘要:新闻意识是优秀社会新闻编辑的必备基本素质。社会新闻编辑的新闻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新闻内容方面的新闻意识和版面设计方面的新闻意识。

关键词:社会新闻,编辑,新闻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心梅.浅谈社会新闻编辑的新闻意识[J].琼州大学学报, 2006, (4) :83-84.

[2]朱文军.社会新闻编辑要有强烈的新闻意识[J].传媒研究, 2001, (7) :40.

8.论编辑工作中的坚守与创新 篇八

多年来,笔者就曾策划、编辑了一些反映紫禁城文化的图书:策划24开《故宫》、编辑《看不见的故宫》、绘画本《魂游故宫》、多种外文版《帝后生活》、导游性很强的《京城皇迹》、专题图书《清宫钟表集粹》、反映宫廷生活的油画集《发现紫禁城》和刚刚面市的《叹哉!紫禁城》。

无论对中国人还是外国人,紫禁城不仅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空间、一个特定的地理区域,更是人们精神世界中古老中国的代表。人们感兴趣于这座宫殿,更感兴趣于与这堂皇宫殿伴生,却在我们面前嘎然而止的古旧史事。所谓“逝曰远,远曰返”,在现今这样一个开放的、走出去的时代,当你以为已经走得足够远的时候,蓦然发现其实正走向回归,越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人类文明的路径就是周而复始,返璞归真。对所有想了解中国文化的人,无论从物质的、可视的空间建筑上,还是从无形的、深厚绵延的精神气质上,紫禁城就是这样一个原点,也是中国书籍永恒的选题之一。所以,向外国读者介绍紫禁城文化是一个从事对外图书编辑义不容辞的职责。

不变的紫禁城与变化多端的内容表达方式

关于紫禁城的书出版了很多,在《叹哉!紫禁城》一书中,编辑有意识地并置了摄影、绘画、文字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给读者提供一个新颖的了解紫禁城文化的视角。三种方式就是三个通往主旨的路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倚重于此或偏爱于彼。文、影、画,抽象的、具象的、想象的元素相互渗透,在互补中指向主旨。这种跨界的结合既具有同质的文化精神又具有混搭的现代气息,能够轻松地引导读者体味文、影、画背后的深层意韵,使读者的阅读感受更加深入和丰满。

编辑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满足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同表达方式述说同一主题内容是多媒体、互联网时代的编辑策略之一。编辑是主体,但编辑的追求不能外于作品,而是要在作品这个客体中去创造价值,发挥编辑思想,体现编辑方法。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一本书采用单一的表达方式,因为这可以使读者在一个略带强制的单一语境中理解作者的表达。这种强制性转化成读者阅读时的自我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能帮助阅读者渐入佳境。而互联网时代多媒体、多元化阅读的高自主性、高选择性破坏了作者、编辑与读者之间这个由微弱的强制形成的平衡,对传统纸媒的阅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信息质量与数量的背离,使有价值的信息与适当的需要者之间形成了传达的障碍。互联网时代,对于受众而言,搜索信息容易了,但甄别、挑选困难,很容易陷入信息过载的困境。海量的信息如果不经处理就形同于无,而编辑的作用正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地、巧妙地梳理,使芜杂的信息变身为有用的文本。可以说,虽然互联时代对传统出版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就编辑工作来说,编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分外重要而又如鱼得水。如果说在遥远的古代,编辑的作用是搜集和整理,那么现在编辑的功能从根本上说仍然未变,只是古时的编辑要在搜寻信息上花更多的精力,而现在则是在甄别上花更多的工夫,但判断一个编辑是不是好编辑的标准并没有变,那就是对信息把握和处理的眼光、思路和技巧。

不变的评判标准与不断提高的编辑素质要求

信息经过编辑的寻觅、发现和中介,再经过整理加工、设计印刷,成为物化的精神产品——书籍。编辑是科学也是艺术,因为每一本书稿的内容和文字都各具特色。而决定书籍质量或书籍对人产生吸引力的因素,从根本上讲,在于书籍的内容。图书内容的好坏与一个编辑素质和能力的高低有很大关系。

在当下,编辑最重要的素质是甄别、提炼、整合,而不是胡拼乱凑,对一个事物的多角度解读不失为现代编辑应对纸媒阅读挑战的积极策略。一本书是否精彩,首要是选题。选题的要义在于创新,这包括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策划。编辑不是循样缝衣的裁缝,而是有着犀利洞察力和敏锐感知力的设计师;不是生产线上按部就班重复劳动的机械手,而是能用同样原料做出不同口味美酿佳肴的美食家。一个好的编辑,就是发挥编辑的创造性、主体性,整合各种相关信息,编出适合不同读者特点的图书设计师。

编辑不但要对图书出版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了解,还要对书籍内容有一定的见解,包括对文字、照片和绘画几个元素之间关系的理解和把握。读图时代,图片在体量上占了主角,但毫无疑问,文字绝对不可或缺,甚至它还是书的灵魂。正是文字的脉络使书稿呈现为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整体。读图时代对文字的要求更高了,文字必须言简意赅,必须惜墨如金。在《叹哉!紫禁城》中如是:文字说到紫禁城里的爱情,与之对应的照片就是帝后大婚的喜房、皇后盛装大婚的油画。这里考量的是编辑的文字理解、读图能力和对文字、照片和绘画三种表达方式间的互补关系及内在联系。越是诸如此类纠缠而细微之处的编排,越是考验编辑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这些细节的处理直接影响着编辑工作的进程和质量。

与作者深入沟通,“编作相长”,也是编辑的重要素质。编辑要善于发现和联系作者,要理解和服务于读者。艺术的创造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作者、读者、编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而编辑是中介,是桥梁,在其中起着活跃、紧密、沟通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同时,一名优秀编辑还应是位社会活动家,要增强社会活动能力,参加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的联系,了解最新的艺术发展动向,掌握尽可能多的作者资源,加强与艺术家的交往,发现培育新的作者。新作者就好比新鲜血液,能给图书产品带来新的活力。“天下唯识为难”,“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编辑对作者的发现与培养需要眼光,而眼光源自编辑的自身文化素养。整合利用好这些社会资源也是一种创新。在编辑《叹哉!紫禁城》的过程中,编者深切的感受到这一点。可以这么说,故宫是摄影家李少白、画家姜国芳的资源,李少白、姜国芳这样的大师级作者同样是出版社的资源,能和这样的作者合作是编辑的荣幸。此外,社会活动同时也是提高编辑修养的途径之一。眼高才能手高,编辑的审美能力是图书艺术表现力的保证。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发现和创新的能力源于编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日常工作经验的积累。传统的编辑“六艺”(选题、组稿、审读、加工、发稿、读校)中,最重要的是选题,现在也仍然没有变。不同的是在现今社会,编辑是一个更加开放的过程,无论是在遥远的古代还是在出版技术变革日新月异的今天,不断地改进和修改、互动,提升艺术修养,都是编辑不变的追求。

不变的中国意蕴与新颖的装帧设计

文化是社会共同认知下形成的一种氛围,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编辑既然是一种文化行为,也必然体现出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出版既然是一种传播,那么书籍就是传播文化的使者。原味的或更接近本地域文化的书籍也正是外国读者最想要的。在当今这个愈来愈趋于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是回归,也是醒悟。

图书装帧设计是为书稿内容服务的,好的设计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与书的内容和谐,《叹哉!紫禁城》的内页、封面、函套的设计上无一不在凸显中国意韵上做文章。在外国读者的眼中,重檐金顶的宫殿、朱扉金钉的宫门、雕云镂花的金水桥,都是有意味的色彩和符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叹哉!紫禁城》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些色彩和符号。在内页的版式中,文字页全部都是中国红的底色,反白字,单一的色彩没有其它任何杂乱的装饰;跨页的红色仿佛紫禁城巍峨连绵的宫墙,端庄安静又不可逾越。每个章节引言的底纹,则配以硬质感的金黄色古铜器画面,和着边缘有漫漶感的白色文字,形、色呈现出抽象、斑驳、沧桑的意象,强化了中国特色的审美个性,令人产生“有意味的形式”联想。书籍函套则采用深红色硬卡,从镂出的圆孔中露出黄的底色,仿佛面对的是朱扉金钉的宫门,使得“打开”这个小小的动作既是打开这本书,也是开启一扇宫门。从这种暗示性的“开启”,也许可以产生某种时空上的联想,实现一次从书本平面到立体宫门的穿越。函套还借用了中国文化中“包裹”的概念。红色宫门左右打开后是上下打开的黄色封套,它与宫门刚好形成一个十字,十字交叉的中心就是这本书。这种十字交叉的方法既是中国包裹的结法也是礼物的包装法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包裹”是一个名词也是一个动词,就是说它既可以是一个物品也可以是一个动作。沾着中华文化的厚重,沾着紫禁城的帝王气象,这个包裹带着童话般的神秘感,以包裹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一件珍贵的礼物。

虽然在书的装帧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但对于书籍装帧,服务于内容,既是出发点也是终结点。无论装帧设计多么具有创造性、艺术性,最根本的还是要与书的内容相得益彰,而不能喧宾夺主。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继承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把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恰如其分地运用到书装设计中,就不必有外来的装帧形式正在消解中国传统装帧艺术的担忧了。

不变的“悦”读理想与全新的传播环境

书籍策划是创造性的劳动,这种有创造性的劳动就相当于一位高明的导游,对读者进行艺术性的引导。图书具有商品属性的同时,还肩负着对读者的教育功能及审美功能。好书在内容充分传递的同时,以其精美的封面、版式、文字、插图,陶冶着读者的心灵,营造出“悦”读的氛围。从古到今,阅读的流畅性、舒适性、交融性等,构成了读书时的愉悦感,也一直是大众判断一本好书的标准。

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对书籍这一传统媒介产生了根本影响,它直接改变了书籍的媒介地位、功能以及大众对书籍的观念、需求的转变也间接改变了书籍的内容和形式。互联网络的普及使人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心理和习惯行为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不再以语言文字为信息的唯一中心,而是越来越乐于接受视觉化的、直观的信息。在书籍寻找读者比读者寻找书籍更为迫切的形势下,书籍必须挖掘自己的优势,主动提升吸引力。影、画、文联袂呈现的设计无疑是顺应了这种信息图示化趋势的改变。编辑通过处理文字与文字、图像与图像、文字与图像之间的排布关系,使主体内容更加重点突出,逻辑分明;通过清理章与章、节与节、正文与辅文及辅图之间的区分与连接,使内容的结构和层次关系更一目了然。影、画、文的“组合”增加了直观的信息元素,增强了信息的传达,提高了读者阅读的便利性,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扩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编辑,尤其是外文图书编辑,除了要考虑全新的传播环境导致的读者阅读行为的改变,还要考虑外国读者与国内读者的不同特点。外国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不太了解,但又对中国的古老文化充满好奇。在实际编辑工作中,面对外国读者,需要交待更多背景知识。在《叹哉!紫禁城》中,编辑则用插入的问答介绍了背景,这些问答在不影响主体影画作品的前提下,被设置在不起眼的角落。问答的样式被设置成互联时代最常见的活泼的“小贴士”形式,同时“贴士”也是外国读者所熟悉的。贴士的位置在不起眼的角落,读者需要时,它就存在,不需要时则完全可以忽略。在外国读者眼中,影、画、文的“组合”也许是向他们传递深厚而微妙的中国文化的最好方法。对他们来说摄影、油画这种 “西式” 的具象的展现让他们感到亲切,抽象的文字又满足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影、画、文的“组合”让读者在似懂非懂、似知非知中能获得阅读乐趣的最大化。因为正是在这似是而非的不确定阅读中,读者才能对所阅读的书籍产生富有个性的理解。

上一篇:关于清明节的唯美语录下一篇:自带党员档案个人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