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历史知识点

2024-10-22

选修一历史知识点(12篇)

1.选修一历史知识点 篇一

第三单元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

1、东晋时建代国,拓跋珪建魏,统一黄河流域

影响:社会安定,经济恢复,推动了畜牧经济向农业经济的转变,国家机构日益完备,民族融合

2、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

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

广大农民赋税赋税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激化,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激化矛盾

3、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改革条件具备

二、改革内容:

1、创新制:制定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迁都:目的——强化中原统治、避开鲜卑族旧势力;原都城偏穷、交通不便、不如洛阳;北受柔然威胁、南为经略中原

3、移风易俗:汉服、汉话、汉姓、通汉婚、改汉籍

三、评价:促进民族大融合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农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手工业经济的发展 商业的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

尊儒崇经,兴办学校 恢复汉族礼乐制度 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3、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鲜卑游牧民族的农耕化 汉族人民生活的鲜卑化

2.选修一历史知识点 篇二

校本选修课程实行走班制、学分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等自主选课。同时学生必须选修一定的校本课程, 获得相应的学分才能毕业。可以说, 校本选修, 学生选的是兴趣, 修的是知识。而高中为了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和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需要, 往往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校本选修课程。历史校本选修课程如果要在众多的校本选修课程中成为学生的一个选择, 必须找准学生的兴趣, 使知识紧密贴合学生的兴趣。

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立足于学生身边的历史, 拉近历史与现实、学生的距离, 倡导一种不与现实、学生生活割裂的历史教育, 以求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找到兴趣和知识的契合点。

一、投石问路:把脉学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 “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我们在历史校本选修课程的选题上不妨顺应潮流, 尽量紧贴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何在呢?

我在2012年寒假的历史作业中, 要求高一文科学生就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撰写一篇历史论文。学生提交的历史论文虽然不尽规范, 但投石问路, 从中可以管窥学生的兴趣所在。

从学生论文如《余姚谢阁老》、《论虞世南》、《桥》等可以看出学生对乡土资源的关注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乡土历史是学生倍感亲切、倍感骄傲也是倍加关注的历史。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立足于本土的选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的其中一个立足点就是乡土资源。余姚文献名邦, 名人辈出, 遗迹众多, 学生从小耳濡目染, 丰富的乡土资源为教师的选题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学生的91篇论文中, 评论人物 的有37篇, 占到41%, 可见学生对历史的关注往往是以具体的人物来引领的。学生比较关注的人物有封建帝王如秦始皇、汉武帝、南唐后主李煜、雍正等, 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如吕不韦、李斯、荆轲、王昭君、曹操、郑和、海瑞、吴三桂等。学生喜欢以这些名人为中心的生动、形象的历史。学生心目中的历史既是初高中历史教育的成果, 也有历史著作、媒体杂志、影视小说对他们的影响。但正是历史影视、历史小说的盛行也误导了部分学生, 学生误认为虚构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真实的历史现象时有发生。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关注学生的兴趣, 引剧入史, 以史勘误, 区分真实的历史和虚构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 关注历史中的以讹传讹现象。

其实学生身边可供挖掘的资源还有很多, 学生的论文如《新中国成立60周年各地衣食住行的变迁》、《近现代中国人民服饰的变化》、《从百家姓排名的变化反映了普世价值观念怎样的变迁》、《褚姓氏族的兴衰演变》、《评梁林故居被拆事件》、《以史为鉴可以反腐败》、《中国 国画文化的历史与现状》等恰恰体现了学生对社会变迁的关注, 对社会热点的思考。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立足于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 引学生关注的问题入课堂, 增强历史的现实感, 激发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

二、二次整合:兴趣引导知识

学生身边可供发现和挖掘的资源不可谓少。关键是怎样整合和处理这些资源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西塞罗在《灵性篇》中说:“教师以权威的面目出现, 对于想学习的学生来说, 常常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障碍, 因为这样一来, 学生就不会运用自己的判断能力, 而总是依靠教师的意见来解决问题。”因此在校本选修的开课过程中, 我们必须遵循尊重学生的兴趣,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这一基本原则。

乡土资源虽说是学生从小耳濡目染的历史, 但正因为生于斯长于斯, 所以缺少了新鲜感、惊奇感。老生常谈、照本宣科式的乡土教育肯定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整合乡土资源时, 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坚持以兴趣引导知识, 以期推陈出新, 古为今用。《畅想七千年前河姆渡人一天的生活》的教学设计是:1.掌握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2.在历史实物的基础上, 为历史插上想象的翅膀, 畅想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的生活状态,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人才辈出的虞氏家族》的教学设计是:1.以具体、生动的人物故事来引领虞氏家族的辉煌史。2.引领学生去搜集自己家族的历史, 了解家族的变迁, 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余姚四大先贤》的教学设计是:1.以小组分工的方式引领四个小组的学生分别畅谈对四大乡贤的认识、体会、看法。2.引导学生搜罗余姚有关四大乡贤的遗迹、遗址, 增强乡土资源的现实感。《四明山革命文化》的教学设计是:1.遍寻四明山革命文化的遗迹遗址, 搜索四明山革命文化的文史资料。2.开展采访活动, 邀请老革命讲述革命历史, 事先充分准备, 事后进行总结。《余姚民风习俗》的教学设计是:1.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余姚民风习俗。2. 课堂上学生分组展示他们对余姚民风习俗的了解。

将学生高度关注的历史影视、历史小说适当地引入课堂, 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设置了《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岂容戏说》这两个章节, 设计要点是:1.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2. 什么是史料、史料解释、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3.什么是真实的历史?什么是虚构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 4.引入当前热播的历史影视和当前流行的历史小说的片段, 以史勘误, 引导学生活学活用, 既尊重了学生的兴趣, 又契合了历史知识。

由于学生的兴趣广泛, 因此教师要做有心人, 善于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引学生关注的 问题入课 堂, 设置如《评梁 林故居被 拆事件》、《普世价值观念的变化———对比百家姓今昔排名》、《从水票说起———曾经的票证时代》等章节引导学生关 注社会现实, 感悟社会的变迁, 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

三、活学活用:兴趣升华知识

莎士比亚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 方才可以得益。”虽然兴趣是走向知识的第一步, 但我们对学生的引导不能只停留在兴趣层次, 浅尝辄止, 我们要引导学生以史为鉴, 活学活用, 把兴趣升华为知识。

在乡土资源的处理上, 固然我们为了推陈出新, 激发学生的兴趣, 采取了多种教学形式, 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合理引导学生的兴趣, 全面实现历史的教育功能, 使得学生的兴趣升华为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我们在利用乡土资源时, 要充分发挥“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 引导学生参观走访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王阳明故居、瑞云楼、中天阁、四明山烈士纪念碑、中共浙东区委旧址等遗址遗迹, 倡导活生生的乡土教育。为了加深学生对乡土历史的理解, 我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多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 讲解自己对乡土资源的了解, 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开展小组合作,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成立历史研究会、历史兴趣小组等自行探究, 引导学生对乡土历史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探讨。学生自行撰写的论文如《浙东抗日名镇———-梁弄》、《浙东第一桥》、《论虞世南》就体现了他们对乡土资源的挖掘和思考。

对历史影视和历史小说的引用, 我们尊重了学生的兴趣, 但我们的目的也是为了以它作为引子, 让学生关注真实的历史, 去除喧嚣和浮华后, 去伪存真, 求真求实, 最终沉淀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撰写的论文《尊重历史, 还历史一个清白》、《古装剧中那些不合史实的事儿》、《胤禛篡位》、《论雍正》、《雍正继位之谜》等恰恰体现了学生活学活用、以史勘误、以史证误的能力。

此外, 在引入其他热点问题进入课堂的时候, 教师也注重对学生的指导, 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以史为鉴, 努力做到小切口、大角度, 培养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比如对《评梁林故居被拆事件》的处理时, 重在引导学生关注余姚历史遗迹遗址的保存和开发现状, 进而推及国内各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开发现状, 期待学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注家乡的动态, 关注人类的命运。

李大钊曾经说过:“凡是一种学问, 或是一种知识, 必于人生有用, 才是真的学问, 真的知识;否则不能说他是学问, 或是知识。”因此校本选修《发现身边的历史》注重学生对历史的活学活用、古为今用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教师为学生创设大量主动探索、发表独立见解、开展辩驳的机会,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

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 对教师来说, 既是一个良好的机遇, 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它为教师提供了无限的表现与创造的空间, 同时又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相信教师不但能按教科书教课, 而且能自己开出学生喜欢的课来, 使得知识能够紧密契合学生的兴趣。这是一种压力, 一种责任, 一种渴望, 一种成功。

参考文献

[1]吕准能.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D].2003年5月18日在浙江师大附中第八次教科研论坛上的发言.

[2]李广耀, 万翠兰.整合乡土历史资源开发历史校本课程[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09 (10) .

[3]何雪珍.高中历史校本选修课与人文精神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9) .

3.高考历史选修部分复习策略 篇三

一、立足考纲。分析题型特点

考纲对选修部分的规定最为简单,只有考查纲目,不涉及具体考查内容。很多老师在复习中往往认为考纲没有太大的用处,其实不然,2008年~2011年江苏高考选修部分的题目,同一本书没有考查过同一单元的内容,那么我们可以结合考纲进行简单的排除,把重点放在那些没有考查过的单元,做到有的放矢。当然这样做,不是不复习其他部分,只是有重点,相对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随着考查内容的增多,在以后的考试中,往往不再单独考试一单元的专题,而是多单元的结合,因此,复习要多注重比较。

同时,每年的考纲后面都有一部分典型的例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例题和高考题在很多层面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设问的形式、考查的层面、分值的安排等。

二、对课本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

课本中选修部分的两本书,容量大,考试分值相对小,在复习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且高考中只考查材料题,不考查选择题,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这样,对课本的整合就显得很重要。

那么,怎样对课本进行有效的整合呢?要结合高考试题的特点。例如,选修一中外历史上的改革,每一单元的结构都一样,分别从背景、内容、影响三个层面讲述。高考中很多时候要用到内容部分,教师可以在复习中采用列表的形式进行整合,以内容为核心,引导学生结合内容思考: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必要性)、这样的改革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内容中有什么缺点、改革有什么不足、改革的性质、你的感悟等。这样的整合学生感到线索清楚,能和高考题很好的结合。

对于课本中选修四中古今中外的历史人物部分,根据教材特点,主要是掌握人物活动,并结合人物活动对人物做出合理客观的评价。在复习中教师主要按照人物的活动从功绩和不足两个角度进行归纳,利用纲目的形成整理出人物活动,学生可以直接利用活动进行评价。同时,根据高考考查题目的要求,增加归纳关于人物品质的内容。此外,从国别、时间段等角度进行整合教材,这样就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复习中减轻学生的负担,做到事半功倍。

三、加强训练。以练习促进复习

纵观近几年江苏历史高考选修部分的题目,呈现出跳出教材、注重考查能力的特点。因此,有针对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复习中对于练习是这样做的:第一步,向学生展示历年的江苏高考题,让学生熟悉高考题型的特点。第二步,集中各地模拟试题分析讲解,让学生了解各地试题特点。第三步,综合各地试题,把题目按专题、时代、人物等进行分类,让学生学会分门别类多角度掌握知识。

经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了解了各类试题的特点,对各层次考查要求做到了心中有数,起到了巩固课本知识,增强了解题能力,有效地配合了基础知识的复习。老师把学生所做的习题进行集中讲解,用多媒体投影的形式把重点的地方逐一指出,并告诉他们错误的地方,以后答题需要注意什么。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提高了解题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复习作用。

四、及时检查。巩固所学知识

很多学生有这样的感觉:在一轮复习的时候,感觉选修部分已经学的不错了。但到了二轮复习的时候,好像又陌生了。这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通病,遗忘率很高,那么,在二轮复习以后会不会又像一轮这样,很快就遗忘了呢?我们在复习中,非常注意及时检查,巩固所学知识。具体的方法有:多样的默写检查、学生上课的复述、学习小组的相互提问、题目抽查等。这样能够尽量减少遗忘率,又能够及时提醒学生要及时有效地复习。

4.高中历史选修三的知识点 篇四

巴黎和会

⒈背景 (1)同盟国战败投降,成为战胜国宰割的对象。(2)战胜的协约国之间,实力对比发生了新的变化。

⒉时间:19初——6月28日

⒊地点:凡尔赛宫

⒋参加国:27个战胜国的代表。

⒌操纵国:英国 劳合乔治、美国 威尔逊、法国 克里蒙梭。

6.各国目的:

(1)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会议,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建立国联,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

(2)英国奉行“势力均衡”政策,既要削弱德国海军力量,剥夺它的海外殖民地,勒索战争赔款,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及海上优势。在欧洲联合美国遏制法国称霸,因此英国不主张过分削弱德国。在东亚支持日本以牵制美国。

(3)法国为重建欧洲霸权,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索取尽可能多的战争赔款,坚决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乃至肢解德国。

(4)意大利希望落实参战时协约国的承诺,扩大领土。

(5)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合法化。

7.主要问题:对德和约问题(中心)、中国问题(山东问题)、建立国联问题。

8.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凡尔赛和约》

(1)时间:1919年6月28日。

(2)内容:①领土:重新划分德国疆界;将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萨尔区由国际联盟代管,萨尔煤矿由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划定非武装区

②殖民地:德国放弃海外殖民地,由英法等战胜国瓜分

③军事: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只保留10万陆军

④赔款:德国要支付大量赔款给协约国(未确定总额)。

(3)性质:在牺牲弱小民族利益基础上,宰割德国的掠夺性条约

9.影响:(1)暂时调整了列强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开始建立凡尔赛体系

(2)严厉限制和削弱了战败国德国,引起德国的复仇情绪,埋下了产生罪恶的种子

(3)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4)英法获利最大

(5)美国受到抑制

(6)民族自决权得到一定的肯定

(7)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

凡尔赛体系

1.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的和约和国联盟约

2.凡尔赛体系的影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

(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

(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欧洲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

(5)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3.凡尔赛体系的矛盾:

(1)战败国和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德国滋生强烈复仇情绪

(2)战胜国列强之间:分赃不均,美意不满

(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苏联之间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列强矛盾:牺牲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中国“五四”爱国运动等。

4.新的民族矛盾:列强主要考虑削弱战败国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来安排领土,没有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

5.凡尔赛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国际联盟

(1)背景:

①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

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

③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2)时间:1919通过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19生效

(3)总部:瑞士日内瓦

(4)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5)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

(6)盟约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7)操纵:英法。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8)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

(9)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10)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1)活动:①1924年组织缔结了和平解决争端议定书《日内瓦协定》

②在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其有关机构或组织发挥了大量

③用30年代英法控制的国联对法西斯侵略采取绥靖政策

(12)评价:①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国际组织,为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

②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③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

华盛顿会议1.背景

(1)巴黎和会留下遗缺,亚太地区的矛盾没有真正缓和

(2)战后美日英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3)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

(4)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

2.发起国:美国

3.目的:为了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平息中国反帝怒潮

⒋时间:1911月—1922年2月。

⒌参加国: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国

⒍操纵国:美、英、日

7.主要议题:英日同盟问题、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中国问题

8.内容:

【1】《四国条约》

(1)签订国:美、英、法、日

(2)内容:①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②英日同盟终止

(3)影响:①对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在太平洋的称霸障碍

②对英:维持了与美日的表面关系,后英日矛盾日渐激化

③对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损,但一战的获利大多承认,也获得了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

【2】《五国条约》

(1)签订国:美、英、日、法、意

(2)内容: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3)影响:①美: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膨胀

②英:丧失了海上霸权

③日:受到抑制,但日本在一定区域内拥有优势

(总评:是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和了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不能制止战争)

【3】《九国公约》

(1)签订国:美英法日中意荷比葡九国

(2)内容:①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②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实质上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

9.华盛顿会议的影响

(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

(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

(3)日本,英等国受到抑制

(4)中国是最大的受害国

(5)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华体系。

10.中国山东问题的解决:日中在会外签订条约,把日本在山东的权利归还中国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相同点:①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

②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

③结果: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④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不同点: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

5.生物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篇五

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腐乳制作:

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泡菜制作:

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

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①方法:比色法;

6.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教案 篇六

(1)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

(2)识记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

(3)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极其发展。

(4)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5)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概念:内阁、军机处,并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和历史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评价,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

(6)从多角度分析明清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7)掌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极其对当时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过程与方法: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 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明清君主_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明清君主_的加强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_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_的影响

二、说学情

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个性与社会性都比初中有了较为充分的发展,他们具有强烈的探究世界的动机,他们的分析能力、辩证思维也明显增强,而且获得比较丰富的学习策略。对于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时接触过,但对它的认识比较肤浅,大多停留在表层,没有形成系统、深刻的认识。

三、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应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蕴含丰富图片、史料资料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动态的、有机的整体。使学习过程成为“感知-理解-运用”的过程,更是掌握方法、积累经验、发展能力、生成情感的过程。

(二)学法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学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一是观察学习法,充分运用材料作铺垫,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期望学生在运用历史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材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途径,培养从中提取有效信息与辨析历史材料的方法;培养“论从史出”,“以史实为依据”的历史学习习惯。

二是思辨学习法。通过提供相关知识背景,创设各种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情境,开展课堂讨论,形成互动的课堂氛围,在合作与交流中切实体验历史,深刻理解历史。

四、说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带领同学们回顾一下第2、3课学习的内容,因为第2课讲的是_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讲的是_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对这两节课内容的复习将_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脉络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接下来就通过对胡惟庸案的讲解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问题探究,突破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展示一段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的资料,提示学生大肆杀戮功臣是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接着引导学生看课本提问他们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采取了哪些措施,从而得出明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关于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是引导学生回忆清宫戏中见到的一些现象,通过讨论来总结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因为最近有关清代宫廷的电视剧比较多,学生们应该都接触过。这是难点“明清时期加强君主_措施”的解决方案。

难点“宰相制和内阁制区别”解决方案:史学家钱穆在其《国史大纲》曾指出:“(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与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宰相是“大臣”,握有大权的阁臣只是“权臣”。然后通过课本P17“历史纵横”中张居正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宰相制下,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巩固。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发生,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其职位,而来自于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比如张居正当时是有皇太后的支持。一旦失宠,其地位便会一落千丈,张居正死后的下场可以证明这点。因此,尽管有人认为明代的首辅即变相重设的宰相,但其权力与前代宰相已不可同日而语,更谈不上制约皇权。”

难点“明清加强君主_的影响”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对西方内阁和明清时期内阁的比较这一探究性问题来认同学们认识到:明朝的内阁是皇权_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__。中国的内阁使得中国走向_、愚昧,而西方近代的内格使他们走向民主、科学。从而引导同学们来总结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3.课堂小结

在讲授完本节课的内容后,带领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力求本课内容当堂消化,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作个小结。

4.知能训练,运用迁移

体现一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

5.布置作业

7.选修一历史知识点 篇七

一、新教材编写成功的地方

(一)重视挖掘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发挥历史教育的独特魅力。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选取公元前6至公元前4世纪的中外思想家: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教材从哲学、政治和教育等方面介绍了他们的思想和贡献,便于学生理解、把握,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挖掘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凸显东西方文化的辉煌,从而认识东西方文明都是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并认识东西方文化独具特色。人类文化五彩缤纷,使人们认识到人类文明的价值,倡导人们尊重人类不同文化的观念。

(二)新教材观点时代性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第三单元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选取了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三个人物,具有典型性。克伦威尔是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华盛顿是美国的建立者,拿破仑是法国革命成果的守护者和欧洲大陆的征服者。这样设置的理由主要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近代史开始的标志,开启了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给整个世界人类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政治构想,影响至今;拿破仑执政,既捍卫了法国革命的果实,又冲击了整个欧洲世界旧的统治秩序,对人类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这三个史实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所以选择这三个主题是恰当的,而且教材叙述也尽量地体现这样的价值观。特别是在华盛顿和拿破仑两节课的设置上,突出介绍华盛顿为美国建立和联邦政府的建立体现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个人的追求进步和民主的精神;突出介绍拿破仑的统治对法国和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旧秩序的冲击。

二、存在的失误

(一)教材编写出现科学性错误。

我们当前使用的是新编选修4人教版教材(2007年第3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编写有错误的地方,如教材P54:“二、学习延伸在拿破仑的一生中,曾有过三次不合理的行动。第一次是1789年在埃及弃军而逃……”很显然这里有一个错误:1789年的时候法国刚刚爆发大革命,法国根本没有向海外大规模地派兵。这可能是教材编写者的笔下失误,但大大地降低了教材的权威地位。这个错误如果出现在一般读物上,甚至出现在教辅资料上也不足为奇。如选修1“阿里改革”一课中,指出法国在1798年侵入埃及,这里叙述是正确的。

能够发现这些问题,说明一线教师在教学中下了功夫,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同时也打破了对教材的迷信。这是好的现象。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查找资料,提炼主题思想,组织准确的语言,编写自己的教材体系。

(二)选择人物具有典型性,但挖掘不够深,思想提升不够高。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选择了中国古代具有重大影响三位皇帝: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本单元的立意是:他们在位期间,或创新制,开拓疆土;或知人善任、对外开放;或改革弊政、维护统一。他们还凭借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实行专制集权,强化对人民的控制。与本单元联系较多的内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所选的三位皇帝来看,教材编写者要表达的思想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没有探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负面影响,使学生仅仅学到一些具体的人物事迹,而没有形成普遍的规律认识。这是这本教材的一个大缺陷。

(三)教材叙述重点不突出,人物刻画不丰满,插图和正文不能相得益彰。

《第四单元亚洲觉醒的先驱》选取了孙中山、甘地和凯末尔三个人物。这三课,从立意到内容设计都较好,但是也有明显的不足,比如第1课,叙述孙中山一生的活动,很全面,但是侧重点不够强。我认为,创建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应是教材的重点,其他内容可以略写,甚至一笔带过。人物评价应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抓住重点的、典型的事件来评价人物,这样人物的形象才会鲜明,如果平均用力,则不利于展现人物的个性,也使得课文失去趣味,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又如第2课叙述甘地的思想,缺陷是对甘地的非暴力思想叙述不清,有两幅插图:一幅是《甘地在纺纱》,另一幅是甘地俯身抓起一把食盐图,与教材正文内容融合不够恰当,没有概括出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代表性斗争,需要完善。

(四)有些内容可以压缩、整合。

《第五单元无产阶级革命家》主题设计很好,但内容尚需整合,如第1课和第2课内容有较多的重复部分,我认为完全可以合并在一起,一课学习比分成两课叙述好,马克思和恩格斯本来就无法分开叙述,若人为地加以区分,必然割裂鲜活的史实,不是模糊了马克思形象就是模糊恩格斯的形象。又如第3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内容显得空洞,其实本课重点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创建新中国和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主要叙述他的革命思想和建国思想,可是教材这部分内容没有突出。再如第4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介绍邓小平革命生涯多了,冲淡了教材的主旨,因为本节课主要在于叙述邓小平是如何在文革之后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第5单元杰出的科学家其实就是叙述《本草纲目》是如何写出来的,它有什么价值,所以设置成为一课实在是浪费纸张,可以和第2课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放在一起叙述。

摘要:当前高中历史教材以专题形式编写, 使得历史知识有了一定的系统性, 但同时也存在严重缺陷, 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比如知识点重复较多, 为了照顾专题的系统性, 教材叙述史实不够详细。本文既分析了人教版历史选修教材成功的创意, 又较为透彻地分析了教材编写的粗糙之处, 希望教材编写者能够给予一定的关注, 尽早编写出适合高中师生的新教材。

8.选修一历史知识点 篇八

【摘 要】 江苏新高考方案实施“三阶梯模式”,高考的考查科目由原来的3+1+1过渡到3+选修(两门),即五门全面考核的转变。“得双B者赢高考,得历史分者赢双B”,这是笔者在新高考方案下历史学科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 新高考 历史选修模块教学

江苏新高考方案实施“三阶梯模式”——主三门(语数外)、选修(B级要求)、必修(C级要求);高考的考查科目由原来的3+1+1过渡到3+选修(两门),即五门全面考核的转变。根据上述新高考方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得双B者赢高考,得历史分者赢双B”的教学理念。

本着这一理念,解读《2008年江苏省高考历史选科说明》,发现历史学科在命题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试卷结构等方面有了新变化:一是考试范围为《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必修模块为必考内容(共96分),四个选修模块为选考内容(24分)。二是考查内容的呈现,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三是考核以能立立意,突出考查提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四是选修模块的考查在120分的总分中仅占24分,比重不大,选修模块的题型为非选择题。

透过新考纲,我们在强化必修模块的同时,不得不思考怎样才能上好选修课这一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做法:

一、运用导图,构建框架,突出主干知识

“一幅画胜过千言万语。”当人们将思考的结果用图表达出来后,即意味着他们更完整、更清晰地理解了所探究的事物,也更容易记住事物的整体架构与细节。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我尝试用思维导图来引领学生进行学习。

思维导图,通常是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起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它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更清晰地进行思考。

以《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为例。教师在讲授本单元的时候,先让学生阅读单元引言,然后教师显示单元思维导图(见下),并教学生识图,即结合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该思维导图的布局,弄清图像的每个区域和课文段落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师一边呈现思维导图,一边解释其中的含义,能够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准确、完整地理解与把握所要表达的内容。思维导图所具有的图像性、可联想性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行动学习。示例中通过思维导图显示了三个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不仅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形成“时势造英雄”观点,而且还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了解到三人的异同点。

选修模块有四个,每个模块有六个单元,内容杂而多,但在高考中每个模块只有一个非选择题。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学习,教师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单元线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使知识网络化,这既有利于学生深入地认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也突出了主干知识。

思维导图突出了单元的宏观知识,但单元的具体知识点也是必须认真落实到位的,也就是说要“鱼和熊掌兼得”。在落实具体知识点时,要做到:运用“纲”“标”,联系“必修”,整合教材。

二、运用“纲”“标”,联系“必修”,落实考点知识

新考纲中对于选修模块的考核只是列举了单元标题,例如: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模块,只列出以下条目“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戊戌变法”,至于这些改革究竟要考什么却不清楚。而课标的表达就明确得多:梭伦改革要求认识改革的必要性、简述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分析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综合运用“纲”“标”,真正做到“以纲为纲、以标为标”。

此外,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在内容上存在重复或者说法不一的问题,鉴于必修模块已学过,所以在上选修模块的时候,应该联系“必修”内容,整合教材。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必修”内容的理解,也可以给学生一个客观和完整的知识结构。比如,“选修一”单元九戊戌变法的背景之一,即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在“必修二”单元二第二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有专门叙述,但这两个地方说法不一,因而教师要进行综合、归纳,得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即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资本输出为主),自然经济进—步解体;爱国工商人士的“实业救国”呼声;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早期改良思潮的影响。

总之,在选修模块的备课中,教师心中要有考纲、课标、必修内容,要不时地对照考纲、结合课标、联系“必修”,对教材进行“变通”、“整合”、“创新”,扎扎实实地落实考点知识,这样通过灵活运用好选修教材,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材料,注重历史归纳能力的培养

选修模块的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从能力培养的角度来看,更要注重历史方法、历史素养的渗透,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能力在知识的应用中得到发展。从考纲典型题示例分析:10个选择题中的5个、3个非选择必做题、4个非选择选做题都是提供图文材料进行考查的。这既与考核目标“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相吻合,也说明借助史料命制试题成为测试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因而选修模块教学中教师要侧重以下两方面能力的培养。

1.材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史料获取有效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地说,一是教师用教材现成的史料,培养学生阅读和再认再现史料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概括和归纳事物的特征、关系。选修模块每一课后都设有《阅读与思考》栏目,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读懂史料,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教材内容准确回答思考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二是教师提供史料,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对史料所反映的现象进行系统和多角度的分析。例如,在讲授《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欣赏教材扉页上的北京圆明园景致之一——曲院风荷的插图,再配以教师对圆明园被毁前历史的讲解,使学生对到圆明园的“宏伟华美”有直观形象的认识,然后将其与圆明园大水法和远瀛观残迹的插图进行比较,再请学生充满感情地阅读英国《泰晤士报》所报道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的情况:“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超过六百英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宝的时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在丰富的史料面前学生完全进入了当时的历史情境,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英法侵略者的痛恨。当然教师提供史料,创设新情境一般是针对考点中的重要知识进行的。

2.知识的归纳和迁移能力

选修模块的考查是一个模块一个非选择题,能力立意的新型试题被普遍采用,由于历史试题量的减少且又多以新面目出现,因而考生知识归纳和迁移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其历史高考成绩好坏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和迁移能力。以选修模块《中外历史人物》为例。一是归纳方法指导,以列表归纳法和分类归纳法为主。列表法简单明了,如人物的比较(时代背景、主张或贡献、影响);分类法叙述有条理,如评价人物的一般规律(功绩+局限性+总结)。二是放手让学生去归纳和总结,在实践中发现新的规律。如对人物的评价,先让学生了解人物的一般评价规律,后让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完成了几个历史人物评价后,再让学生进行总结归纳,这个时候学生一般会有新的发现。三是知识迁移,如学完《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杰出代表》和《亚洲觉醒的先驱》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华盛顿和孙中山被称为东西方的“国父”的共同原因主要是什么(这其实是对两人贡献的知识迁移)?也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什么在中国和印度都出现了“国父”级人物(这其实是对亚洲觉醒时代背景和人物贡献的知识迁移)?

综上所述,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引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构建框架,突出主干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对关键词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为原本枯燥乏味的历史课注入新的活力;运用“纲”“标”,联系“必修”,不仅有利于高效地落实考点知识,更能够把时间留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材料,注重归纳,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9.选修一历史知识点 篇九

材料一(穆罕默德·阿里)取得的成就很多,都是革命的,他开始兴建近代的灌溉系统;引进棉花的栽培,棉花迅速成为国家最大的资源;重新开辟亚历山大港;鼓励对外贸易;派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建立一所翻译学校,在1835至1848 年间将大约2 000本欧洲的著作译成阿拉伯语。穆罕默德·阿里还聘请外国专家帮助他建立中东第一支新式的陆海军。他甚至勇敢地试图在埃及建立一个近代化的工业结构,而且他的确在开罗和亚历山大兴建了大量的工厂。不过,这些企业最后由于国内的不足之处和欧洲诸强国的反对而失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说明穆罕默德·阿里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所采取的措施。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的政治改革使他成为埃及的封建独裁者。”(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根本目的,并分析改革的性质。

(3)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认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概括,注意总结要全面。第(2)问,材料中“成为埃及的封建独裁者”的信息表明了阿里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性质也是封建性质的改革。第(3)问,从对近代化影响的角度说明对阿里改革的认识。

答案:(1)措施:鼓励对外贸易;派留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开办各种学校;翻译欧洲著作;聘请外国专家帮助建立新式的陆海军;在埃及建立近代化的工业结构等。

(2)根本目的:巩固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强大的帝国,富国强兵。性质:是封建统治阶级图强自救的改革,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制度。

(3)认识: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但其政治改革未能适应近代化要求,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 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有一次,他接到素丹的一份诏谕,激动地说:“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我一步步地向前迈进。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不错,我已经站稳脚跟。”接着,他狠狠敲打着这份诏谕说:“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穆罕默德·阿里的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杨灏城《埃及近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回答改革前后目的有什么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第(1)问,再现阿里改革的内容。第(2)问,概括两则材料,认识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军事方面,结合所学回答措施,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独立”、“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回答改革前后的目的。

答案:(1)创办近代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学习西方改革军事;依照西方教育制度,改革埃及落后的教育体制。

(2)核心:军事改革。

措施:①建立军事工业,生产先进军事装备;②创办埃及军官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新型军官;③实行征兵制,按西欧国家模式,组织训练新式军队;④大力发展海军。目的:改革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改革后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阿里“甚聪明,尤灭弄权之骁骑,招士通商,训练阵法与列国无异。”

——魏源《海国图志》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现代化的结构变革,具有明显的互动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对阿里“甚聪明”的认识指的是什么?(2)据材料二概括阿里改革的外在因素。

(3)材料二认为阿里改革没有使埃及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原因是什么?你的看法如何?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魏源对阿里的认识;第(2)问,可从材料中获取答案;第(3)问,概括材料二的观点,即阿里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结合所学分析这种观点。

答案:(1)打击马木路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发展工商业,发展对外贸易;学习西方军事,建立近代化军队。

(2)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影响。

(3)原因: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没有变革封建制度)。看法:这种认识是正确的,阿里的改革确实使埃及的实力得到了增强,促进了埃及的近代化;但是由于其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统治,再加上对外战争激化了矛盾,以及西方列强的干涉,改革最终归于失败。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穆罕默德·阿里“致力于把埃及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国。他坚信埃及人民要富强起来,必须在国内生产自己所需的一切,尽可能地减少进口”。

——1837年俄国驻埃及领事杜哈梅尔

材料二 穆罕默德·阿里建造了一座宫殿,但破坏了整个埃及。

——埃及人民中流传的一句话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头脑代替讲究的头巾(指奥斯曼土耳其)的人”。他统治下的埃及成为当时“奥斯曼帝国唯一有生命力的部分”。

——马克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动机。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的影响。解析:第(1)问,要注意关键词“工业国”“富强起来”,改革的动机比较明显。第(2)问,注意全面分析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对埃及的影响,不要漏掉消极方面。

10.选修一历史知识点 篇十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历史选修四 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

第17课 《晚明科技群英》、第18课《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第19课《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第20课《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等科学家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

2、了解牛顿、爱因斯坦等人的成长历程及主要科学成就,认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

一、医圣李时珍 1.背景:

(1)农耕经济发达;

(2)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3)炼丹求仙盛行。

2.贡献:总结性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他的伟大医学成就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专著,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它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比现代植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的《自然系统》早了一个半世纪。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3.影响:《本草纲目》传到外国,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被称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1951年参加世界和平理事会的各国代表一致推崇李时珍为世界文化名人。

知识点

二、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

1.背景: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国家面临危机。2.贡献:自主创新修建京张铁路。

詹天佑作为中国第一批留学美国的学生,回国后担任铁路工程师,率领中国工程人员,克服重重困难,踏勘并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成为中国人自行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并为建立中国铁路近代化制度作出了卓越贡献。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3.评价

(1)为中国建造自己的铁路,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

(2)参加保卫铁路的斗争,始终捍卫中国的铁路权益,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3)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

知识点

三、“地质之光”李四光

1.背景:“中国贫油论”的流传;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建设的需要。2.贡献:地质力学的理论独创

(1)在世界地质权威公认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的情况下,李四光敢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经过艰苦的努力,终于用有力的证据证明了中国存有第四纪冰川。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李四光从地质运动的观点出发所建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成为世界地质学界具有独创性的学说,此后,他所建立的一些理论模型对我国的石油探测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甩掉贫油论的帽子:新中国成立后,他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冲破国民党政府的阻挠,回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主持了新中国的地质工作。组建和领导了地质机构。他否定了苏联专家关于中国缺油的论调,向党中央提出中国大陆有石油的主张。在他的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丰富的石油。在中国经济困难的时期,中国石油达到了自给。中国石油的自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摆脱帝国主义的封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评价:

李四光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他把一生都献给科学事业,献给祖国人民,他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他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光辉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周恩来总理称他为一面旗帜,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一位旧民主主义的革命者,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是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和榜样。在他身上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知识点

四、近代科学体系的奠基人牛顿 1.成长历程:

(1)牛顿出生于英国林肯郡的一个村庄,少年时成绩一般,但动手能力非常强。12岁进入中学读书。

(2)牛顿在剑桥大学期间,悉心钻研欧几里得和笛卡儿的几何学,发现了代数二项式定理。这些都为牛顿后来在数学领域作出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牛顿在家乡居住的两年,是牛顿一生中科学研究领域最旺盛的时期,这期间成就了他最高的数学成就——微积分,发现了日光的组成,并开始研究物理学上的引力问题。2.杰出贡献:

(1)他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1687年,出版了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该书中,牛顿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对宏观物体的运动给出了精确的描述,总结了他自己的物理学发现和哲学观点。该著作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太阳系内行星的运动统一在相同的物理定律之中,从而完成了人类文明史上第一次自然科学的大综合,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

(2)数学方面:创立微积分。17世纪60年代,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分别独立创立了微积分。3.评价:

牛顿是英国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奠基人。他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都作出了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牛顿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成为宇宙定律的发现者。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知识点

五、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 1.生平简介:

(1)爱因斯坦出生于一个犹太人家庭,从小对几何有浓厚的兴趣;进入大学后培养了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后来又建立了广义相对论,被誉为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2)爱因斯坦作为和平的捍卫者,一战期间,参与发起成立反战团体“新祖国同盟”,二战期间受德国纳粹分子迫害,被迫移居美国;20世纪的50年代,爱因斯坦和罗素联合发表了《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反对核战争。

(3)爱因斯坦除了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以外,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和优秀的小提琴手。1955年,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逝世。2.科学上的巨大贡献——相对论

(1)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经典物理学因无法解释物理学的新发现而陷入危机。物理学只有来一番彻底的革命,才能适应科学研究的新形势。在这种背景下,相对论应运而生。

(2)内容: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时间、空间、运动、质量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较典型的现象是运动物体长度变短(尺缩效应),运动的钟比静止的钟走得慢(钟慢效应),运动的物体重量变大。

①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还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指出:空间和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

(3)意义:他创建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变革了近三百年来的物理学时空观,而以崭新的时空观建立起全新的物理学知识体系,它不仅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而且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这一理论被后人誉为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

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3.对爱因斯坦的评价

爱因斯坦是历史上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矗立起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时刻关心人类的进步与和平。

【典型例题】

1、说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A.创造地质力学理论 B.担任地质部长

C.创建“构造体系”理论 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李四光最杰出的贡献:地质力学的理论独创。【答案】A。

2、阅读下列材料: 爱因斯坦说,在牛顿时代,牛顿的道路是一位具有最高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人所能发现的唯一道路;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然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请回答:

(1)“牛顿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2)牛顿有什么贡献?(3)有人认为相对论的建立使牛顿在历史上的光辉被抹掉了。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第(1)问要紧密结合17世纪历史发展的特征;第(2)问要结合物理学科中的知识来回答;第(3)问的关键是理解清楚牛顿的学说与相对论之间的关系是包容关系,相对论将牛顿的力学作为特殊情况下的运动状态包容其中。

【答案】(1)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20年代;处于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时期,资产阶级文化在逐渐发展。

(2)提出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

(3)不正确。

因为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牛顿在科学史上有杰出贡献;牛顿所创造的概念,至今仍指导着我们的物理学思想。

3、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的意义是()

①提醒人们不要被常识和日常经验所蒙蔽②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③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④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相对论是针对宏观宇宙世界的研究而提出的。针对微观粒子世界的是量子理论。【答案】A。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有人将明清时期的中西方科技比喻为“近代科学的曙光和传统科技的晚霞”,这里的“晚霞”是指

A.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 B.官方编撰的大型图书成就 C.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出现 D.古代小说的蓬勃发展

2、下列的中国古代著作中提出了生物进化思想的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 3、1951年世界和平理事会一致尊崇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 A.李时珍 B.徐光启 C.詹天佑 D.李四光

4、“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应出自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汉书·食货志》

5、观察下列两幅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汇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B.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合为一体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 D.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 6、1905年至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这说明 A.中国铁路建筑技术领先于世界

B.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 C.收回利权运动取得极大成功 D.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缓慢发展

7、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近代第一次政府选送的留学生出国是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甲午战争以后

8、为中国大陆和近海石油勘探和开采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第四纪冰川 B.微体古生物 C.大陆板块理论 D.地质力学

9、科学技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产物,一般认为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科学和技术形成于17世纪。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飞跃的是

A.电磁学理论的建立 B.牛顿力学的建立 C.进化论的出现 D.量子力学的建立

10、被称为“物理学上一场伟大的革命”的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 B.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1、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界的一场大革命,它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的学说

C.提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12、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 ①否定了经典力

学的绝对时空观 ②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 ③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④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 A.牛顿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量子理论、相对论

14、下列有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力学与牛顿力学关系的表述,比较准确的是 A.前者否定后者 B.前者概括后者

C.前者解释后者 D.前者融化后者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很幸运被任命担任现在的工作。中国已渐觉醒,而且急需铁路,现在全国各地都在征聘中国工程师。中国要用自己的资金来建设自己的铁路,由于我成了中国第一流的工程师,因此全体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密切注视着我的工作。如果我失败,不仅是我个人的不幸,因为中国工程师不会再被人们所信赖,在我受命担任此工作前,甚至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詹天佑给美国老师的信

材料二:“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请回答:(1)材料一中“如此艰巨的重任”是指什么?外国人为什么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

(2)在主持这项艰巨任务时,詹天佑有什么杰出的设计?有什么意义?(3)我们如何评价他,他在哪方面成就最大?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4)我们应该学习他的什么样的精神?

16、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了;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了,对此说法,你如何理解?在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出现后,牛顿力学是否失去了光辉?说说你的理由。

试题答案

1~5 AAACA 6~10 DCDBD

11~14 CADB

15、(1)指担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因为中国当时科技落后,又没有自行修筑铁路的经验,而且京张铁路的施工难度非常大,外国工程师都很难完成,再加上资金不足,机器短缺,所以外国人认为中国工程师决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任务。

(2)为了确保行车安全,詹天佑设计出“人”字形路轨,以缓解坡度。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它为中国科技界在国际上争得了一席之地,为中国铁路事业的自主发展开创了新的方向。

(3)杰出的工程师,铁路工程方面,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

(4)学习他发奋进取,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16、中世纪的神学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万物,并主宰着世间的一切。各物种自上帝创造他们那一天起,就不曾改变过。

17世纪牛顿提出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这些定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系,把天上和地球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起,人们视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19世纪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学说,他指出了“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等进化论观点,进化论是对生物化学的一次伟大综合,这说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将“发展”、“变化”等观念引入了科学领域,使人类在思想上发生了飞跃。

相对论出现以后,牛顿力学并没有失去光辉,因为:

(1)牛顿在人类科学史上作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力学体系一直被称作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

11.选修一历史知识点 篇十一

关键词:教师队伍;教育资源;评价体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构成。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分为六个模块,选读人文社会学科方向的学生,至少要选修其中三个模块的内容。下面从我校的教学实际出发,浅谈高中历史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的

思考。

一、目前选修课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的选修课程难以选择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规定每所高中都必须开设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六本教材中任意选择若干模块。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课程选择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很多学生选课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盲目性和功利性。同时课程选择还经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较多学生喜欢的选修五、选修六两个模块在大多数学校并未开设,而备受学生冷落的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

眸》却是许多学校必开的,就是因为选修一是高考必考的,于是选修也就成了必修。学生失去了教学内容选择的自主权,选修课程在选择上名存实亡。

2.教师的知识储备难以适应

选修课突出体现了专题性、拓展性、前沿性三大特点。这些特点对一线老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大部分高中历史老师接受的是传统的通史类师范教育,而选修课程的很多新内容,尤其是吸收了很多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对很多老师来说难度较大、要求较高,常常使教师在教学知识储备上捉襟见肘。如选修五《探索历史的奥秘》吸收了大量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专业性特别强,其涉及的专业知识对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选择选修五的学生很多,但真正具备开设这一课程师资力量的学校却很少。

3.课程的目标方向难以定位

课程目标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制约着课程选择、课程实施及课程评价的进行。高中历史选修课的开设从教学功能上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但事实上,很多选修课的教学目标就是高考。高考决定了选修课程的选择、教师的授课、学生的态度以及课程的评价方法。很多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宁愿多花一些时间去复习备考也不会去开设更多的选修模块,学生自主选修也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只能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习,从而背离新课程改革的初衷和目标。

4.教学的组织形式难以更新

课程标准要求选修课程在功能、结构、内容及评价方面都有所突破与创新,但事实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一统天下。教学行为中过分强调教学计划、进度、内容的统一,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学方法机械呆板,教学内容固定僵化,评价方式守旧落后,学生则被动配合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容易出现重解题轻动手、重分数轻创造的不良现象,其结果是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升学率,但并没有实现教学目标,严重损害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5.教学的评价体系难以改变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选修课程的评价体系还很守旧滞后。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由主管教育部门或学校制订评价指标体系,内容往往是知识、技能、能力,特别是理解力、记忆力,对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实践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心理素质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则评价甚少。评价的标准仍然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个性差异和个性发展的价值。评价方法以传统的笔试为主,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多主体参与交互式评价的新手段和新方法。因此,评价的导向、激励、调节、改进的功能很难得到发挥。

二、关于选修课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

1.研究校情学情,科学安排选修课程

选修课开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条件的学校完全可以按照课标要求实行走班制,打破时间和班级的限制,让学生自主选择选修课,达到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的目的。条件有限的学校可以结合学校现有条件循序渐进地推进改革。如在学习必修一和必修三中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时,可以穿插讲解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的相关内容。还有一些知识可以通过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第二课堂等方式进行学习,或通过利用乡土资源、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资源作为选修的补充,挖掘乡土教材的魅力。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选修课程教学质量

选修课程的设置对教师的知识深度、广度以及专业技能提出

了挑战。对广大教师来说,尽管他们实施必修课程的经验十分丰

富,但选修模块多,每一模块涉及的知识面宽、内容新,要求也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亟须加强选修课程教师的在职培训或脱产培训,使他们能尽快地胜任选修课程的教学。此外,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应发挥组织、协调、引导作用,对本地区的教师资源进行适当规划,集中力量,组成特别选修课“教师小分队”,巡回上课,互通有无,相互支持,实现资源共享。

3.注重选修课程教学,提高教学有效性

从教学内容看,选修课则关注较深、较广、较新的知识技能与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且须随时代变化及学生的要求进行及时调整。从教学目标看,选修课则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从教学功能看,选修课则着眼于学科知识的拓展深化,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我们应注意研究选修课的特点,根据选修课自身的特点与规律实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法的运用,联系现实和学生实际,以新课标为准则,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教学方法不应拘泥于课堂教学,探讨多种方式的教学理念,专家讲座、学生活动、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等都是其基本形式。

4.开发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高中历史选修课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如校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技术中心、校园网及各种资源,还可以利用校外课程资源,如博物馆、历史遗存、乡土资源等。网络资源的开发能够弥补历史学科的学科化和知识化的局限,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可以为历史教学的开发和内容的重组提供强大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之间和地区之间建立可以共享的教学资源库,做到资源共享,弥补不足。农村学校可以与大城市的重点学校共同办学,让农村学校享受到全国一流学校的教学资源,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实现资源共享。选修课教师也可以实行流动制。

5.改革传统评价体系,科学评价选修课程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课程选择、目标定位、教学过程及学业成就的评价,它对教师的积极性、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直接影响。而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关注结果,忽视发展过程;过于关注学业成绩,忽视了综合素质和能力。评价时要注意各类选修课的不同特点和要求,依据各自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因“课”制宜地制订评价方案。科学的评价不但能有效地推动选修课程的实施,而且能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动力,有助于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目标。影响选修课程建设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高考选拔制度所带来的功利化倾向、班级教育均衡运行机制等等,但毫无疑问,新课程所倡导的选修课的开设理念是先进的,目标是清晰的,从均衡教育的高度,立足于“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高中选修课程的建设是必要的,也会在不断总结完善中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钟启泉.选修课与个性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9.

[2]靳玉乐.现代课程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江山野.关于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制度: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9.

12.选修一历史知识点 篇十二

一、学习目标:

1.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

3.认识彼得一世改革与俄罗斯帝国建立的关系。

二、课标解读:

1.从总体上把握彼得一世改革前国内外形势,充分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及紧迫性。2.分析改革的内容,认识其移植西方文明、开展欧化改革的特点。

3.通过分析改革者的阶级性,认识改革虽然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但性质却是封建性质改革。

三、授课过程 导入:他是谁?

他被俄国参政院封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恩格斯评价他为“真正的伟人”。

俄国著名的思想家赫尔岑评论说:在他野兽般的巨掌中有俄罗斯的未来。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他,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他。”

他就是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沙皇——彼得大帝

有人说,俄国的缔造是由于一个人的意志——彼得大帝的意志。那么彼得大帝是怎样“以一人之力重塑一个民族、缔造一个国家的”?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对一场改革的学习,一般从哪几个方面?

板书:背景(为什么改)内容(怎么改)影响(改的怎么样)

(一)时代的要求——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能性)1.17世纪,西欧各国发展迅速,俄国闭塞落后。

第 1 页第 1 页 西欧的发展:荷兰在17世纪称霸海洋,英国在17世纪完成政治变革,牛顿对宇宙的认识带动科学的发展,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带领下17世纪中叶称为西欧首强,法国文化艺术繁荣,巴黎称为时尚中心。

俄国的落后:

(1)军事上没有海军只有陆军;(2)经济上只有21个手工工场;

(3)政治上部门职责不清,贪赃枉法,地方势力成为独霸一方的小沙皇;

(4)识字率最高的莫斯科,识字的居民只占23.6%。(百人之中识字的不超过三人)2.俄国急于控制波罗的海、黑海,打开通向欧洲的海路。

油画 《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

俄国需要的是水域。这句话„„成了他(即彼得)一生的座右铭。——马克思

出海口:一个国家的入海通道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俄国除北冰洋外,入海通道十分有限。

17世纪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准内陆国,通往波罗的海的道路有瑞典阻挡,通往黑海的道路上有土耳其阻挡。唯一起着海上大门作用的是阿尔汉格尔斯克——白海上的一个海口,但它一年有9个月的封冻期。此外,从白海到西欧国家的海路,比从波罗的海出发的路程要长一倍。俄国迫切需要打开通往先进欧洲的海上通道。

3.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彼得一世(1672.6.9~1725.2.8),四岁丧父,十岁继位为沙皇(1682年),十岁继位为沙皇,与同父异母的哥哥共享皇权,姐姐索菲亚摄政,掌握实权。十七岁 率领“少年军”平息索菲亚策动的叛乱,正式掌权。复杂艰险的权利斗争也塑造了彼得坚毅的性格。

4.彼得一世出访西欧,进一步了解了国际形势。

1697年,俄国派出一个由250多人组成的高级使团出访西欧,彼得一世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装扮成一名留学生,随团出访,他们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国工作。此次访问历时18个月,后因国内发生叛乱,彼得赶回俄国。

在了解俄国了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我们会发现它的改革是“不可避免的”。

第 2 页第 2 页 我们来看改革内容

二、移植西方文明——彼得的改革措施

1、军事改革:a实行义务征兵制 b发展海军。

军事改革是彼得一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实行义务征兵制,保证士兵的来源,创建新型军队。开办炮兵学校、海军学院、工程技术学校。他亲自主持制定了一些重要的军事条令和章程。如《海军部章程》,确定了海军的编制、战舰的等级。调整军队统帅的机构,引进国外的新式武器和战略战术。

彼得一世军事改革使俄国称为欧洲的军事强国之一。到彼得一世当政末年,俄国已经拥有一支庞大的陆军和海军,军事力量大大增强。

2、经济改革:a鼓励私人办企业 b实行重商主义。

重商主义是16-18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学说和经济政策。它主张政府应该控制国家的经济,以便削弱竞争对手的实力,增强本国的实力。它的内容包括:第一,金银充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第二,一个国家的财富必不可少的是贵金属如金银等。它如果没有或无法获得贵金属矿物,就得通过贸易来取得。第三,对外贸易必须保持顺差,即出口必须超过进口。重商主义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准备了良好的气候,提供了获力的前景。

为鼓励私人办企业,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俄国在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

通过上述措施,彼得一世时期,俄国的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手工工场数量猛增至240多个,俄国的商业贸易出现空前的繁荣。对外贸易大幅增长。加之彼得一世制定的数目繁多的税收的收入,俄国的经济实力大增。

3、政治改革:加强中央集权 a中央设置参政院b地方设总督c废除旧贵族特权。

在中央设立参政院,参政院由9名参政员组成,是直属沙皇的国家最高管理机构。参政员不一定是贵族出身,但必须是沙皇的亲信,支持沙皇的政见。

在地方,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彼得一世设立省级行政单位。1708年,把全国分为8个大省,每省设总督一人,拥有行政和军事大权。各省总督必须忠于沙皇,直接听命于中央,后曾设为11个省。

在官吏选用方面,他把文武官员分成14等级,非贵族出身的人只要才干出众也可得到提升,只要升至8等官衔便可获得贵族称号。这就打破了传统的论出身取士的做法。这个政策提高了文武官员的素质,加强了沙皇政府的统治。

第 3 页第 3 页

4、文化教育与生活习俗改革:a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聘请外国人到俄国传授先进的科技b发展各种公共事业c推行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

彼得一世回京后,得知沙皇回京消息的领主们纷纷前来祝贺沙皇胜利归来。但彼得一世却拿了一把剪子,将平定叛乱有功的领子的胡子剪落。在当时的俄国,留胡子是一种时尚,大胡子是仪表威严、品德端庄的象征。教会认为,胡须是“上帝赐予的装饰品”,是俄罗斯人引以为傲的珍品。大主教把剪胡子视作大逆不道的罪孽。然而随着彼得一世挥剪剪须,一场迈向现代化的改革也揭开了序幕。

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经济生活和军事生活。如着短装、剪胡子等。他下令贵族子弟到一定年龄必须上学,不毕业就不准结婚。他还强行推广西欧上流社会的社交习俗;出版《青春宝鉴》,作为年轻人的行为准则。《青年手册》编写得很详细,甚至有些琐碎,诸如“在大街上走路不要东张西望,不要斜眼看人;要挺胸昂首、径直向前”以及“吃饭不要把手放在盘子上,不要摇晃着腿,不要吧嗒吧嗒的出声,不要用手擦嘴”等等。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彼得规定,尚未学会算术和几何的贵族子弟不得娶亲;不能胜任工作的不得结婚,禁止父母包办的契约婚姻等等。

通过对改革内容的了解,我们能看出彼得改革的特点是——军事改革为主,其他方面配合;手段强硬;全盘西化。改革不可避免的会触犯一些人的利益——旧贵族,彼得用残酷的手段迎击旧贵族的反对,镇压禁卫军的反叛,将反叛者全部绞死,亲自审判反对改革的太子并将其处死。

治国之道莫过于坚决维护各项国家法令,制定法令而不维护它,或者像洗牌时,把各种花色的牌混合在一起那样玩弄它,法令就会形同一纸空文。——彼得大帝

三、俄罗斯帝国崛起——改革的影响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彼得一世改革评价。

材料一:彼得大帝,被称为“俄国之父”,他亲手将俄国推入了现代世界。他深知“拖延就是死亡”,所以挑战数百年的无知与孤立,推动巨大的变革,将数百万人脱离黑暗时代,使俄国逐步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

材料二:马克思认为彼得一世改革“为结束俄国百年来的落后状况,起了重大的历史作用”。俄国伟大诗人更为形象地给彼得一世改革以高度评价,说它“让俄国腾空而起。”

材料三:正如俄罗斯哲学家别尔嘉耶夫所说:“彼得大帝的改革完全是不可避免的,以前的进程为其作了准备,同时,它又是带强制性的上层革命„„彼得大帝的改革对人民是如此巨大的痛苦,但没有彼得的强制性改革,俄罗斯就不能完成自己在世界历史中的使命,也不能在世界历史上获得自己的发言权。”

改革的积极意义:

第 4 页第 4 页 ①取得巨大成效,俄国跻身于欧洲强国的行列,改变了欧洲原有的政治格局;(普希金说“俄国在斧头的敲击声和大炮的隆隆声中作为一艘新下水的军舰进入了欧洲强国的行列。”)

②宣告了强大的俄罗斯帝国的正式诞生; ③客观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存在的局限性:

①改革仅限于学习西方的技术文明和生活方式,并没有学习西方制度;

②手段的过于野蛮和粗暴;(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③农民没有从中得到任何利益;(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征兵和征调劳工)④从长远看,改革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如何理解改革既促进又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促进:鼓励开办手工工场、推行重商主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工商业。阻碍:通过强化农奴制来为手工工场提高劳动力。

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按其社会地位说,大部分是代役租农民,他们须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生活费外,还必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主不得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降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再次,在农奴制下,广大农奴购买力极低,国内市场狭小,也限制了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改革的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实质:强化了农奴制

(列宁说“这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彼得一世的改革巩固的是贵族地主和商人的统治,只是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并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而是沙皇专制王朝推行的封建性改革。但改革受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也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客观上促进了俄国工商业的发展。

俄国1712年迁都圣彼得堡。1721年取得了与瑞典的北方战争的胜利,夺得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及其沿岸地区,1721年10月22日,俄国参议院为表彰彼得一世在北方战争创立的功绩,封他为“全俄罗斯大帝”和“祖国之父”,俄国国号正式改为俄罗斯帝国.

“我不能亲手建成和看到一个强大的俄国,但我的继承者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直到目标的实现。”——彼得一世

问题延伸

第 5 页第 5 页 革命导师马克思最为褒奖的 “18世纪的两个伟大帝主,一个是中国的康熙大帝,另一个俄国的彼得大帝。”和彼得一世同一时期的清朝康熙大帝有哪些杰出政绩?两位大帝的政绩有哪些异同之处?你认为哪一位大帝的政绩更突出,为什么?

俄罗斯的彼得大帝与清朝的康熙皇帝,两人一生中有好多惊人相似。比如两人同处在封建的专制时代,康熙生于1654年,比彼得大18岁;两人都是幼年登基,康熙8岁,彼得10岁;康熙的摄政王是祖母孝庄皇太后,彼得的摄政王是外戚索菲娅公主,彼得17岁借势以少年游戏兵团粉碎了外戚索菲娅公主的政变,夺取了政权,康熙14岁则以儿童团捕杀了专权的辅政大臣鳌拜;两个人都很热爱学习,彼得会英文、法文等国文字,康熙也爱几何、天文等学科;两人学习的目的都是想自己的国家强大。

但是,彼得、康熙热爱学习也有不同。彼得将学习西方的先进政治文化、科技推及到俄罗斯全国;酷爱学习的康熙也在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但仅仅限于个人爱好,仅仅局限于皇室和近臣的小圈子,在皇亲近臣中显摆出“天子”无以伦比的聪明;彼得热衷于航海,俄罗斯却没有出海口。中国有出海口,但康熙却不热衷于航海;彼得富国理想是把俄罗斯从野蛮、落后、愚昧的状态,改变成一个具有现代文明的强国;康熙则是建立强大的康熙王朝,概念有些模糊。170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世界总值的23.1%,而俄国仅占3.2%;而俄国170年—182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幅度远远超过欧洲和世界平均速度,更远远超过中国,大踏步跨入西方列强行列。

彼得毕竟是一个封建帝王,他从贵族的立场出发,制定的一些政策加强了对农奴及广大人民的剥削,使人民生活更加贫困, 这是他的客观局限性。彼得进行改革是建立在对人民征收苛捐杂税的基础上的。1719 年普查人口, 1723 年规定奴仆也须交人丁税, 人丁税的交纳, 使国家收入大幅度上升, 加强了对农奴的剥削, 也加强了贵族对农奴的控制, 使许多自由民及奴仆都变成了农奴。

彼得提高地主阶级, 帮助新兴商人阶级和巩固这两个阶级的民族国家都是靠残酷地剥削农奴来进行的。彼得的改革是为了加强贵族地主的统治, 而不是削弱。总之, 他的改革归根到底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而不是为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还有就是彼得在改革时, 有时手段野蛮、残酷。这与他本人的性格有关, 这可说是他的主观局限性。彼得性情粗暴, 精力充沛, 他在对付政敌的时候手段残忍, 在改革时有时也用野蛮手段, 使人民苦不堪言。他的专制、集权都是前所未有的, 这些因素, 从一定角度说是阻止了社会向前发展。俄国伟大诗人普希金就说:“ 彼得让俄罗斯腾空而起,又用铁笼头把它拽住。” 但列宁对彼得的野蛮有另一种评价, 他赞赏彼得“在反对野蛮势力时, 决不拒绝使用野蛮的斗争手段。”这种手段, 在对付政敌时有时的确有用, 所以对彼得的野蛮残酷应客观地评价。

上一篇:古人感恩父母的诗歌下一篇:申请教室表格的填写